广东版七年级地理教案(全册)

合集下载

粤人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全套教案

粤人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全套教案

亚洲概述东南亚【教学目标】1.了解东南亚地处亚洲与太平洋,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的重要地理位置;2.了解东南亚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特点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3.了解东南亚主要农作物和热带经济作物的分布;了解东南亚人口稠密及人口和城市分布特点;4.了解华人,华侨在开发东南亚和支持我国经济建设中做出的贡献;了解东南亚的旅游资源和社会风貌。

【教学重点】1.东南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和地形。

2.热带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3.华人分布集中。

【教学难点】1.马六甲海峡和中南半岛的地形特征。

2.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的主要分布及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近些年来,中国人出国旅游有一大热点——新马泰,这些国家都有哪些自然景观、名胜古迹呢?今天咱们就一起来到东南亚旅游一趟,去了解一下该地区的风土人情。

多媒体展示东南亚的名胜古迹,如缅甸仰光的大金塔、柬埔寨的吴哥窟等。

二、复杂的地形重要的位置1.课件展示:“世界地形图”,“东南亚地形图”和“东南亚国家和地区图”,明确东南亚的范围及主要国家。

2.学生活动,教师引导。

范围: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大部分。

中南半岛因位于中国之南而得名,北部与中国相连。

主要国家:共11个国家。

与中国相邻的国家有越南、老挝、缅甸;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印度尼西亚,被称为“千岛之国”。

3.课件展示:“东南亚地形图”思考下列问题:(1)找一找东南亚主要有哪些河流?(2)大部分河流的流向与山脉的走向有什么关系?(3)填写课本表格,思考:中南半岛的大城市主要分布在何处,为什么?4.学生讨论,代表发言,教师讲评,得出结论。

(1)这些河流大部分发源于我国青藏高原地区,如湄公河在我国境内称为澜沧江,萨尔温江在我国境内称为怒江。

(2)这些河流大部分受山脉走向的影响自北向南流向海洋,河流和山脉呈现“南北纵列,山河相间”的分布特点。

(3)中南半岛的大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的沿岸平原和河口的三角洲平原地区。

广东版七年级地理教案(全册)

广东版七年级地理教案(全册)

广东版七年级地理教案(全册)广东人民版七年级地理教学设计让地理走进生活一、教材分析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开始地理课程学习之前,应该让学生初步了解地理,感受到地理与自己现实生活以及将来生活、工作的联系,体会到地理在生活和社会生产中的作用——即地理科学的价值,从而使他们产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激发其学好地理的动机。

二、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并不要求系统、全面地认识地理。

在知识方面并没有规定具体的目标,只要初步了解、知道、认识即可,地理知识的形成不可能一次完成,需要在后面的学习过程中多次的认识和提高,故本节只是起着初始引入和渗透的作用。

三、教学重点启发、引导、调动和鼓励学生参与学习过程。

不在于学生掌握了多少地理知识,而在于是否激发起了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学生是否体会到了学习地理的乐趣。

四、教法建议本节课的教学方式应注意以下三方面:1.依托课本的图像和问题展开思考活动。

2.增加开放性,在课本图像和问题的基础上,师生共同联系实际和已有的知识和生活常识,进行适当的补充和拓展,深化认识。

3.强调参与性和互动性,鼓励学生大胆发表意见,相互交流启发,让学生在参与和交流的过程中,感受和体验地理与生活的关系及地理科学的价值,并在此基础上激发地理学习的兴趣、动机。

五、课时安排建议:1课时六、教学案例:[引入]老师与同学们都是第一次见面,互相介绍一下是必不可少的内容,简单的几句话就可以把师生之间的关系拉近,并可巧妙的导入主题:大家知道今天我们共同学习的是什么课吗?有道是“上知天文,下晓地理”,地理学什么? 1、生产生活离不开地理活动1:知识抢答暑假是学生们的快乐节日,今年的暑假,小明和爸爸妈妈计划去滑雪,他们准备去哪里?:A.巴西B.阿根廷C.欧洲D.美国雪王国长年冰雪覆盖,六月时也在不断的下雪,而且整天都是黑夜……”请问雪王国在哪个大陆?: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是?: A.亚洲B.非洲 C.欧洲下列哪种语言不是联合国语言?:A.俄语B.日语C.西班牙语D.阿拉伯语我们站在海边看远来的船只,最先看到的应该是:1A.船帆B.船舷C.船头D.船尾安安圣诞节要去美国,以下哪件东西是她的必备物品: A.厚重的衣物 B.防暑的药品Kate对伙伴们说:“我的家乡在世界领土面积第五大的国家。

七年级地理上册3.2海洋与陆地的变迁教案 粤教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3.2海洋与陆地的变迁教案 粤教版

3.2 海洋与陆地的变迁一、教学目标1、能够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陆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

3、了解海底地形概况和大陆架的经济意义。

2、知道版块构造学说,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版块运动的关系。

二、教学重难点1.地球表面的海陆变迁。

2.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陆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

三、课时安排3课时四、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传说古代有个叫麻姑的仙女,曾经三次看到东海变成桑田。

后人以沧海桑田这种海陆的变更,比喻世事变化很大。

这节课我们就要学习海洋与陆地的变迁。

二、讲授新课1、海洋变迁(1)按运动方向可分为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

水平运动指组成地壳的岩层,沿平行于地球表面方向的运动。

也称为造山运动或褶皱运动。

该种运动常常可以形成巨大的褶皱山系,以及巨形凹陷、岛弧、海沟等。

垂直运动,又称为升降运动、造陆运动,它使岩层表现为隆起和相邻区的下降,可形成高原、断块山及拗陷、盆地和平原,还可引起海侵和海退,使海陆变迁。

地壳运动控制着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影响各种地质作用的发生和发展,形成各种构造形态,改变岩层的原始状态,所以有人也把地壳运动称构造运动。

按运动规律来讲,地壳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有些升降运动是水平运动派生出来的一种现象。

(2)地壳运动按运动的速度可分为两类:<1>长期缓慢的构造运动。

例如大陆和海洋的形成,古大陆的分裂和漂移,它们经历的时间尺度以百万年计。

<2>较快速的运动。

这种运动以年或小时为计算单位,如地极的张德勒摆动,能引起地壳的微小变形;日、月引潮力不但造成海水涨落,也使固体地球部分形成固体潮,一昼夜地面最大可有几十厘米的起伏;较大的地震可引起地球自由振荡,它既有径向的振动,也有切向的扭转振动。

2、海陆轮廓形成的两大学说(1)20世纪初,魏格纳首先对大陆漂移假说进行了系统的论述。

他认为,地球上原先只有一块叫“泛大陆”的庞大陆地,被叫做“泛大洋”的广袤海洋所包围。

初中地理广东人民七年级上册(2023年新编) 陆地与海洋陆地和海洋(教案)

初中地理广东人民七年级上册(2023年新编) 陆地与海洋陆地和海洋(教案)

第三章陆地和海洋第1节大洲和大洋(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利用地图说明全球海陆分布特点,记住海陆面积、比例。

2、运用地图识别大洲、大陆、半岛、岛屿、大洋、海和海峡。

3、掌握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位置、轮廓和分布特征。

(二)、能力目标1、能够在地图上准确、规范填写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

2、.通过景观图转换成平面图等教学,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和迁移能力,以及填图、绘制地图的技能。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认识人类探索地球面貌的历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

二、教学重点1、地球表面海陆面积、比例。

2、七大洲的名称、分布及其分界线。

3、四大洋的分布及与各大洲的相对位置。

三、教学难点1、大陆与大洲的联系、区别。

2、亚欧、亚非及南、北美洲之间的分界线。

3、七大洲和四大洋空间概念的建立。

四、教学方法以读图、训练为主进行教学。

五、教具准备1、地球仪、投影仪。

2、自制有关投影片、大陆轮廓图卡。

六、课时安排第1课时地球?水球——海陆分布大势,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第2课时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七、教学过程第1课时[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知道世界上第一位乘宇宙飞船进入太空的宇航员是谁吗?(加加林)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在进入太空后,通过拍摄到的照片和观测到的现象说过这么一句话——其实我们人类给地球起错了名字,不应叫“地球”,而应改叫“水球”。

这是为什么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第二章——陆地和海洋。

板书第三章陆地和海洋第1节大洲和大洋[讲授新课]一、地球?水球?1.提出问题让学生阅读课本P27图,加入到宇航员和小朋友的讨论之中。

一半学生讨论的观点是:应该继续称我们居住的家园为“地球”。

另一半学生讨论的观点是:应该把地球改为“水球”更准确。

2.学生辩论在讨论的基础上,组织双方展开辩论,让学生说出证明各自观点的理由。

3.印证观点教师对双方的辩论给予评价鼓励后,印证说明双方的观点。

(1)出示地球仪,问答:蓝色表示什么?(海洋)地球仪上大部分是蓝色说明什么?(海洋面积大于陆地的面积)(2)投影展示“东、西半球图”,问答:东半球和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大部分是什么颜色?(蓝色)说明了什么?(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3)投影展示“南、北半球图”,回答:南半球和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哪个半球的陆地面积大?(北半球)在北半球是陆地面积大还是海洋面积大?(海洋面积大)(4)投影展示“水、陆半球图”,先说明水半球的中心在新西兰以东安蒂波德斯群岛附近。

粤教版初中七年级地理教案4篇

粤教版初中七年级地理教案4篇

粤教版初中七年级地理教案4篇粤教版初中七年级地理教案1教材分析本节是全章的基础,主要让学生了解地球是由七大洲和四大洋组成的,学会在地图上确认七大洲和四大洋。

教学方法一、授课思路与方法1.首先让学生观察地球仪,比较海陆面积大小,让学生计算海陆面积和比例,通过对世界地图(东西两半球图)的阅读,引出大陆、大洲、半岛、岛屿的概念,教师可提出一些思考题,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或通过图片、录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讲述大洲的概念后,重点要求学生熟记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轮廓和位置,可利用投影片或空白图,让学生当堂填写。

2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先让学生在浩瀚的宇宙空间望望蔚蓝色的星球,镜头放大后让学生计算海陆面积的比例,用饼状图展现陆地和海洋的面积比例。

在大屏幕上用文字、声音和音乐匹配,来强化学生对概念的掌握。

二、课时安排本节共安排1课时。

教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了解地球是有七大洲、四大洋组成;2. 学会在地图上确认七大洲、四大洋;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位置及形状。

2.教学难点:大陆、大洲、半岛、岛屿的概念及大洲的分界线,帮助学生记忆三个世界之最(第一大陆、第一岛屿、第一半岛)。

三、教学准备:世界地图、地球仪、投影片(从卫星上拍摄的地球照片、白令海峡、麦哲伦海峡图片,陆地和海洋面积比较图)四、教学过程:(含板书设计)(一)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1、陆地表面积:1.49亿平方千米,占全球面积的29%;2、海洋表面积:3.61亿平方千米,占全球面积的71%。

(二)七大洲:1.陆地:地球表面未被海水淹没的部分,分大陆、岛屿、半岛。

(全球共6块大陆)(1) 亚欧大陆是世界上的大陆;(2) 格陵兰岛为世界岛屿;(3) 阿拉伯半岛为世界半岛。

2.大洲:大陆与它附近的岛屿合起来叫大洲。

(1) 亚细亚洲(日出处):S=4400万平方千米,第一大洲,位于东半球;(2) 阿非利加洲(灼热的阳光):S=3000万平方千米,第二大洲,位于东半球;(3) 欧罗巴洲(日没处):S=1000万平方千米,第六大洲,位于东半球;(4) 北亚美利加洲(新大陆):S=2400万平方千米,第三大洲,位于西半球;(5) 南亚美利加洲:S=1800万平方千米,第四大洲,位于西半球;(6) 南极洲:(冰雪大陆):S=1400万平方千米,第五大洲,位于东西半球;(7) 大洋洲:(海洋中的陆地)S=900万平方千米,第七大洲,位于东西半球。

粤人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全套教案

粤人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全套教案

地球的形状与大小地球仪【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掌握经线与纬线的特点和经度与纬度的判读规律。

会识别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本初子午线等重要的经线和纬线;掌握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划分方法和知道低、中、高纬的划分。

能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理位置和两地之间的相互方向;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制作“地球仪”。

2.过程与方法采用分组观察、比较、讨论、动手制作的方法,让学生在实践观察、探究发现、讨论交流、合作互助中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究活动和动手制作活动,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教学重点】1.了解赤道、纬线、经线的定义,能够在地图、地球仪上准确地找出。

2.掌握经线和纬线的特点、分布、变化规律,能够进行对比分析。

【教学难点】1.掌握经线和纬线的特点、分布、变化规律。

2.东西半球的判定。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地球是个球体,可对于生活在地球上的我们来说,地球太大了,为了研究的方便,人们制作了地球的模型,这就是地球仪。

活动一:展示地球卫星照片,学生对比手中地球仪,小组讨论总结二者的异同。

总结:1.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

2.地球上的地理事物被化作一定的地理符号(图例)标注在地球仪上,且有文字说明。

3.地球仪上有地轴,可以使地球仪转动,但地球上没有。

4.地球仪上有经纬线,但地球上却没有。

根据学生的汇报发言,老师适当总结并简单加以说明。

活动二:在地球仪上找到地轴、北极点、南极点、赤道、北回归线、南回归线、北极圈、南极圈、本初子午线、国际日期变更线等事物,认识到地轴是倾斜的。

活动三:以小组为单位,利用手中地球仪,根据老师屏幕展示的表格提示,1.形状:一条线的范围,指导学生看度数,一个数据是一条线,经线看起来也是一个圈,但是是由两条相对应的经线组成的!所谓相对应,让学生看,能够组成圆圈的那两条经线的度数规律:度数之和=180,东西相反。

初中地理广东人民七年级上册(2023年新编) 学用地图地图的运用 教案

初中地理广东人民七年级上册(2023年新编) 学用地图地图的运用 教案
二、地图的比例尺
1、比例尺的概念
展示比例尺定义及公式
熟记公式
通过活动,了解比例尺概念
2、在地图上测算距离
活动:
练习比例尺的计算
参与活动(练习)
通过测算,掌握在地图上测算距离的方法
3、比例尺的表示方法
1、读课本三幅“广东省地图”,看比例尺有哪三种表示方法?(数字式、线段式、文字式)
2、进行比例尺转换训练。
过程与方法
1、根据收集到的地理信息,通过比较、抽象、概括等思维过程,探究有关的地理问题。
2、通过实践、讨论、汇报、提问等方法表达自己学习的看法和成果,并与同学交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加深对地图作用的认识,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科学技术,为建设祖国做贡献的志向。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会用地图辨别方向。
2、会利用比例尺在地图上量算距离。
2.指向标定向法
读图活动:
1.课本校园平面图活动
2.长赤中学在禹王宫的_______方向,
长赤镇小学在禹王宫的_______方向
讨论回答
动手练习
通过读图活动,掌握指向标定向方法
3、经纬网定向法
读图活动:
1、A在B的方向,C在B的方向?
2、在南极点附近方向怎么判断?
读图讨论回答
通过读图活动,掌握经纬网定向方法
问题导入
播放《光雾山红叶》,引入旅游路线图,再延伸到地图的运用
欣赏短片
以视频引入课题
一、地图上的方向
1.一般定向法
1.提出问题:地图由哪些部分构成?
2.没有经纬网,没有指向标的地图,如何确定方向?
3.成都在广州____方向?北京在广州____方向?
4.河流某河段的流向怎么判断?

初中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5篇)

初中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5篇)

初中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5篇)初中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1【课题】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一节天气【课型】新授课【课标要求】●区分“天气”概念,并能正确运用。

●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知道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并能在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两个术语。

初步认识天气与人类活动的关系;能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重点)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各种途径感知身边的天气现象,并形成地理表象;初步学会根据提供的地理信息,通过比较、概括等思维过程,形成天气与气候的概念。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人类活动及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及保护大气的重要性分析,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和,逐步养成关心爱护环境的行为习惯。

【教学模式】目标导学【教学方法】讲授法、活动教学法、小组合作法、角色扮演法【教具准备】教学课件【学生课前准备】收看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教学反思】第四单元天气与气候是世界自然地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材中占有重要地位。

天气与生活是本单元的第一课,主要包括天气与生活、看图识天气、让天空更蓝三部分内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天气与气候的概念及特点,如何描述天气、常用的天气符号,简单分析天气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为后面气温的变化与分布、降水的变化与分布、世界的气候类型、影响天气的因素、人类活动与气候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依据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初一学生位于认知发展具体运算阶段(七至十一二岁),具备一定依赖于具体事物或形象的逻辑思维能力,是智力发展和能力培养的重要阶段。

学生在生活中时时刻刻都感受着天气的变化及天气对其生活的影响,亦在小学阶段通过其他学科了解到一些天气谚语。

本节课我主要采用了讲授法、活动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等教学方法。

考虑到地理对初一学生来说是一门新学科,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在教学过程中以讲授法为主,其他方法为辅。

联系实际生产、生活,设计多处角色扮演情景及活动,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体会、认识有关概念和基本原理,初步学会一些基本的技能和能力。

东南亚-粤人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

东南亚-粤人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

东南亚-粤人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东南亚地理位置及其特点,介绍各国自然环境、文化、宗教等情况。

2.掌握东南亚各国的名称、首都、位置等基本情况。

3.认识和了解东南亚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发展。

4.了解东南亚各国与中华文化之间的联系和互动。

教学内容一、地理位置东南亚地理位置优越,位于亚洲的东南,北与中国接壤,东临太平洋,南隔马六甲海峡与印度洋相连,西与南亚、中东接界。

东南亚包括新加坡、印尼、菲律宾、马来西亚、泰国、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

二、东南亚自然环境1.地形特点:东南亚地形多种多样,主要分为平原和山地两种类型。

其中,马来半岛和印度尼西亚等地主要为平原地形。

而菲律宾和印度支那半岛则以山地为主。

2.气候特点:东南亚气候多为热带和季风气候。

夏季气温高,雨水充沛。

冬季常年温暖,气候宜人。

同时,台风和暴雨在东南亚也较为普遍。

3.自然资源:东南亚自然资源丰富,主要包括石油天然气、煤炭、森林资源、水资源、渔业资源等。

三、东南亚文化、宗教和风俗习惯东南亚地域广阔,历史悠久,文化多元,宗教多样。

人们的风俗习惯也千差万别。

1.文化:东南亚各国文化源远流长。

它们各自拥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如印度尼西亚的巴厘岛文化、马来西亚的多元种族文化、泰国的古文化等。

2.宗教:东南亚地区宗教多种多样,包括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印度教等。

其中,佛教和伊斯兰教的影响最大。

3.风俗习惯:东南亚各国的风俗习惯各不相同,如泰国的湄公河船屋、菲律宾的圣诞节庆典等。

四、东南亚各国情况1.新加坡:新加坡位于马来半岛南端,是全球著名的世界城市之一。

新加坡是一个多元种族、多种宗教、人口分布不平等的国家。

2.印度尼西亚: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包括17,508个岛屿。

印度尼西亚各地的风俗文化、宗教、语言和民族风情非常多样。

3.菲律宾:菲律宾共和国是以多个地理和文化区域为基础的联邦制国家。

其文化多样性、人口分布,以及语言的多样性都是其特点。

粤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粤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粤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教学内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的球体,以及地球与赤道的平均半径和周长。

过程与方法:通过设计探讨地球形状的滑动和相关事例,用简单的方法证明地球的形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探索地球奥秘的好奇心和研究地理的兴趣,体验到科学探究的方法,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受到科学史和辨证唯物主义的教育。

教学重点:地球的大小教学难点:地球形状的认识教学具器材:地图导学过程:1.新课引入:在课前,制作一个欢迎画面,包括世界地图和一个小女孩的探究头像,并写上欢迎词:“欢迎你进入地理知识殿堂!”这样可以制造一个研究地理学科的学术氛围,利用文字和女孩头像使气氛严肃而不失亲切。

对于初学地理的学生来说,这很重要,因为他们有了被尊重的感觉,也激发了他们热爱地理科学并愿意研究的愿望。

2.新课讲授:老师亲切地说:“欢迎大家进入我们的地理知识殿堂!作为一个地球人,你合格吗?”并配合黑板文字进行。

接下来,设计1-5个有关问题,考察学生并引入教学。

下划线处是连接内容。

问题1:你观察到的太阳、月亮、星星是什么形状的?问题2:小时候你是否想过“地球是什么形状”的问题?问题3:现在你认为地球是什么形状的?你能举出相关事实进行说明吗?问题4:你怎样用数据描述篮球的大小?地球的大小呢?这些问题可以指定学生回答,也可以大家讨论回答。

回答的过程就是谈话过程,是师生交流过程,学生讨论过程,也是从生活升华到科学的过程。

让学生体会到地理知识于生活,地理学科研究的是生活中的地理。

对于问题1,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太阳、月亮、星星的形状,告诉他们太阳是球形的,月亮也是球体,只是因为看起来不同时间形状不一样,星星是点状的,但实际上也是球形的,只是因为离我们太远,就缩小成点了。

对于问题2,鼓励学生多思考,多观察。

对于问题3,告诉学生地球是球体,可以让学生自由叙述获取这一概念的不同方法,重在激发兴趣,提高学生参与意识。

【整理】粤教版七年级地理(上)教案(全套)

【整理】粤教版七年级地理(上)教案(全套)

【整理】粤教版七年级地理(上)教案(全套)教学内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教学目标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具器材导学过程(一)新课引入地球的形状和大小让学生知道地球是个不规则的球体,地球与赤道的平均半径以及赤道周长通过设计探讨地球形状的滑动和相关事例,用简单的方法证明地球的形状激发学生探索地球奥秘的好奇心和研究地理的兴趣,体验到科学探究的方法,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受到科学史和辨证唯物主义的教育。

地球的大小地球形状的认识地图批注课前:[欢迎画面]自制欢迎画面:世界地图和一个小姑娘探究头像及欢迎词:欢迎你进入地理知识殿堂!(制造一个研究地理学科的学术氛围,利用文字和女孩头像使气氛严肃而不失亲切。

这对刚刚进入地理研究的学生来说很重要,他们有了被尊重的感觉,也激发他们热爱地理科学,愿意研究地理学科的愿望。

)(二)新课讲授上课:欢迎大家进入我们的地理知识殿堂!作为一个地球人,你合格吗?(老师亲切地说,配合黑板文字进行。

)[合格地球人的考察]:(根据课堂内容,联系生活实际,设计1﹏5个有关问题,在考察学生的同事引入讲授,下划线处是连接内容。

)11、你观察到的太阳、月亮、星星是什么形状的?2、小时候你是否想过“地球是什么形状”的问题?3、现在你认为地球是什么形状的?你能举出相干究竟进行申明吗?问题1:太阳是圆的,稍加引申,可以得出太阳是球形的结论;月亮看起来不同时间形状不一样,实际上也是球体,至于为什么不一样,有的学生也许能够说出来,说不出来也不要紧,告诉学生以后我们会研究;星星是点状的,其实也是球形的,只是因为离我们太远,就缩小成点了……问题2:真话实说,鼓励学生多思考,多观察。

追问:如果只是根据你观察的现象,你认为地球是什么样的?平的……古人也和你们有同样的想法,围绕地球的形状问题,不同地区、不同阶段的学者曾经提出过不同的主张。

下面我们了解一下人们对地球形状的探索过程。

引申总结:哪些证据可以说明地球是一个球体?1、海上风帆——大地不是平的,登高望远——大地不是平的。

粤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精品教案全册

粤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精品教案全册

第一节“日出之地”――亚细亚洲(第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 初步认识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并能说明依据;2 能结合地图描述亚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及范围。

3 了解亚洲的主要气候类型能力目标1 初步掌握使用地形图和地形解剖面图及相关资料的能力,学会总结归纳亚洲地形和河流特点;2 理解河流分布与地形之间的关系。

情感,态度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我们所居住的大洲——亚洲的良好情感,激发学生的自豪感;2 通过参与观察,分析,讨论,竞赛,辩论等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1 亚洲的位置特点;2 亚洲地形与河流分布的关系。

教学难点:亚洲的主要气候类型及其特征教学过程:导入:在上学期从全球角度,按照地理要素来研究问题。

这个学期将以大洲为研究对象,去研究某一个区域的地理环境状况。

通过一系列提问,让学生回答,引出亚洲。

(展示“东西两半球图”)复习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和位置师:要认识一个大洲,首先要明确它的位置。

观察一下亚洲位于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中的哪个半球?小结:亚洲主要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这是它的纬度位置。

引导:了解一个地区的位置还要了解其海陆位置。

观察亚洲周围的大洋,各位于亚洲的方位。

亚洲周围的大洲,各位于亚洲的方位。

学生看图回答。

小结:这样我们就明确了亚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完成P3活动一1题(展示“亚洲的范围图”)引导:亚洲和其他大洲之间,有些是以海洋作为天然洲界,有些大陆相连的地方则是人为划定的洲界线。

如亚洲与非洲,亚洲与欧洲之间。

提问:参照地图能描述出亚洲与周围其他大洲的界线吗?学生读图讨论回答:亚洲西北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与欧洲分界;西南临非洲,以苏伊士运河为洲界;东北隔着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东南与大洋州隔海相望。

过渡:让学生大致读出亚洲所跨的纬度位置,与其他大洲比较一下,看有什么不同。

(引导学生先大致目测,与亚洲相比,只比较南美洲和非洲)完成P3活动一2题顺承:亚洲不但所跨纬度最广,而且还有许多世界之最。

广东人民出版社七年级地理教案

广东人民出版社七年级地理教案

广东人民出版社七年级地理教案广东人民出版社七年级地理教案1本节教材属于世界地理分区部分。

印度是南亚面积、人口最多、自然条件有代表性的国家。

教材集中反映了印度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的主要特征,围绕环境——资源——人口这一主线,阐明了人地关系,为进一步学习区域地理奠定了基础。

因此本节课是教材的重点。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知识基础及认知能力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知识技能目标: 1. 知道印度的人口数量及人口问题; 2. 掌握印度地形和气候的特点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3. 了解印度的工业概况。

二是过程方法目标:通过对印度的地理位置、地形和气候的学习,初步学会对一个国家的自然地理条件进行综合评价。

三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从印度人口问题的严重性,进一步懂得人类必须自觉控制人口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树立正确的人口观。

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内容我确定本节课的重点内容:一是印度水旱灾害的原因;二是印度的农作物分布及其与地形气候的关系。

本节教材的难点是印度水旱灾害的原因分析,我确定这个难点的依据一是造成水旱灾害的原因涉及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多方面的因素,本身就是很复杂的问题。

二是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还较差,难以将诸多的地理因素综合在一起,得出结论。

重点和难点已经确定,怎样处理教材就水到渠成了。

本节课我将用两个课时讲解,详讲的内容是印度的人口问题、印度水旱灾害的原因。

那么,如何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呢?那就要采用适宜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教法的选择要根据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和以学为法的原则,这是新课程 " 以人为本 " 的教育思想的体现。

在本节课教学活动中,我采用讲练结合的启发引导式教学方法,合作讨论法和利用图形展示直观教学法。

我采用这种教法的依据有三:一是现代教学研究证实真正的理解是学习者对知识的主动再构建。

知识再构建依靠提出问题,引导推测,鼓励大胆猜测与想象,解决问题,主动建构知识体系。

七年级粤教版地理教案

七年级粤教版地理教案

七年级粤教版地理教案恰当地选择和浅显运用教学方法,补足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面向大多数学生,后进生同时考虑培养优秀生和提高后进生,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

下面是为所有人整理的5篇七年级粤教版地理教案内容,感谢大家阅读,期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七年级粤教版地理教案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讲述:同学们,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很多同学曾或现在都会提到这些问题:地球是什么样的?地球有多大?世人怎么认识这个地球的?这节课我们一起去探讨这些问题,共同去探索地球。

板书:第一节地球和复制品提问:同学们,你们明白地球是什么形状的吗?学生回答:圆形、椭圆形……补充说明:我们大家都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怎么知道的呢?我们居住在地球上,无法看到地球的整体面貌,在古代,人们对人类地球的形状和形状是一个难解之谜。

一、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活动:将课本上四幅图用挂图按照五幅顺序展示出来,学生讨论完后,请复职代表上台边指示图片边讲述。

图1:“天圆地方”图2:“盖天说”图3:麦哲伦环球航行建议书图4:地球卫星照片请学生讲述四幅图:“天圆地方”补充小结:在古代,人们认为整个大地是平的,天空就像倒扣在大地上的一口巨大的锅,你同意这种说词吗?为什么?(学生回答)总结:同学们都非常聪明,不像古代人一样完全凭借直观的认识世界.简单地认识天空是圆的,大地是平的。

随着人们活动范围的扩充,人们逐渐发现大地并不是那样平坦。

比如:①湖边远方驶过来的航船,先看见船桅,后见船身;②月食时,地球的影子边缘总是弧形的。

请学生讲述第二幅图:“盖天说”引导提问:对于这样的说法,同学们能否提出非议?(学生活动)总结:从海边辨认出看帆船到发生月食看到地球影子,人们对地球形状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并提出了地球可能将是球体的假想。

为了证实这样的假想,人类需要到地球的另一端去看看,为此,很多探险家成功进行了多次全球性的航行。

你能说出历都有哪些的环球航行?(学生回答)讲述并引导:最的就是16二十世纪初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船队进行的环球探险航行。

粤教版七年级地理教案

粤教版七年级地理教案

粤教版七年级地理教案粤教版七年级地理教案作为一名教职工,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粤教版七年级地理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粤教版七年级地理教案1【重点】1.重要的地理位置2.主要的矿产资源【难点】经济特点【教具】南非教学课件(导入)由于长期的殖民统治,造成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各国经济结构的单一,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加之近年来人口的不断增长以及各种自然灾害的影响,各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普遍低下,所以我们一提到世界上贫困国家最多的大陆,同学们都会想到非洲,但是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中有一个非常特殊,它的经济在非洲大陆上是最好的,也是目前非洲大陆上唯一富裕的国家,这个国家就是我们今天要介绍的南非。

(讲授研讨新课)(课件展示)南非的地理位置(提问)1.南非位于非洲大陆的什么位置?该国的国名同它的位置有没有联系?2.该国面临哪些海洋?(简要总结)非洲大陆最南端的国家,三面临海,大西洋和印度洋(提问)1.南非处于非洲的最南端,这种地理位置在航海上有何意义?尤其是在苏伊士运河没有开通之前,南非扮演什么样的一个角色?2.为什么苏伊士运河开通后仍然后大量的船只通过南非的南部海区?(引导学生讨论)(课件展示)大西洋、印度洋间的重要通道(引导学生在图中找出好望角)(讲解)在苏伊士运河没有开通前,南非的南部海区是沟通大西洋与印度洋间的最近通道,经过好望角的航线是沟通东西方的要道,即使是在苏伊士运河开通后,因其巨大的通航能力,仍然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海上要道之一。

经过的船只多于10万吨级,西欧1/4的食品、美国1/5的食品均需靠经过此线而获得。

同时大型和超大型油轮由于苏伊士运河的深度不足,仍需绕道好望角。

这为南非的经济发展创造了一个优越的`条件。

(课件展示)好望角(简要讲解)(课件展示)开普敦(提问)由于大量船只经过南非的好望角地区,在此需要进行补给和修整,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使这里形成了南非最大的港口,这个港口的名称?它位于南非的哪个方向?(引导学生读图)世界著名港口,位于南非西南端的开普敦?(承转)单是靠航海业不能使南非的经济全面发展,那么南非还具有哪些其他方面的优势呢?(课件展示)南非矿产在世界地位统计表(提问)1.南非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的矿产都由哪些?2.储量居于世界首位的矿产是哪些?(讲解)南非的矿产资源非常丰富,是世界五大矿产国。

广东人民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精品教案全册 (1)

广东人民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精品教案全册 (1)
第三节 南亚 1、南亚因喜马拉雅山脉、苏莱曼山脉等高大山体与亚洲其他地区隔开�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 元�被称为“南亚次大陆”�也称“印巴次大陆”或“印度次大陆”。 2、南亚北部是喜马拉雅山脉�中部是印度河平原和恒平原�南部是德干高原�印度半岛�。斯里兰卡 岛是一个岛国。
1
3、南亚的加尔各答是麻纺织工业中心�孟买是棉纺织工业中心。 4、印度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国�属发展中国家�核技术较发达�是世界软件大国�掌握发射卫星技术。 5、南亚是佛教、印度教等宗教的发祥地。恒河平原是古印度文明的发祥地�恒河被印度教视为“圣 河”。
冬季�盛行西北风�气候寒冷干燥。 夏季�盛行东南风�气候高温多雨。 4、亚洲分区�按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将亚洲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北 亚�俄罗斯的亚洲部分�。 5、亚洲人口�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总数超过 35 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 60.5%。全世界人口 超过 1 亿的 10 个国家中�亚洲就有 6 个�东亚—中国、日本�南亚——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东 南亚—印度尼西亚�。 6、人口众多加剧了对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压力�成为亚洲部分国家沉重的社会和经济负担。控制 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是亚洲很多国家都必须关注的问题。
第一节 “日出Biblioteka 地”――亚细亚洲�第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初步认识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并能说明依据� 2 能结合地图描述亚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及范围。 3 了解亚洲的主要气候类型
能力目标 1 初步掌握使用地形图和地形解剖面图及相关资料的能力�学会总结归纳亚洲地形和河流特点� 2 理解河流分布与地形之间的关系。
2
与欧洲分界�西南临非洲�以苏伊士运河为洲界�东北隔着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东南与大洋州隔海相 望。

粤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案5篇2022

粤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案5篇2022

粤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案5篇2022编写教案的繁简,一般是有经验的教师写得简略些,而新教师写得详细些。

原定教案,在上课进程中可根据具体情况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课后随时记录教学效果,进行简要的自我分析,有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感谢您的阅读,以下是小编带来的粤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案内容,希望能帮助到您!粤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案1一、教学目标共同完成七年级下册地理教学任务,让学生掌握各类基础地理知识,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发展学生学习潜能,增加对世界各地地理知识的认识,让学生们养成互助、合作、共同进步的良好精神状态。

二、教材分析第一章认识大洲本章主要内容是了解亚洲、欧洲、非洲、南北美洲、大洋洲、南极洲的地理位置,学习并掌握其地形、气候、河流、人口等知识。

本章的重点内容是七大洲的地理位置、地形特点、气候特点。

难点是比较七大洲的气候以及影响七大洲气候的因素。

第二章了解地区本章主要内容是学习并掌握东南亚、南亚、西亚、欧洲西部及南北两极的有关的地理知识。

包括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资源、人文、经济等。

本章的重点内容是掌握东南亚、南亚、西亚、欧洲西部的地形与气候,以及南北两极的地理概况。

难点是以上各地的地理位置与气候差异对农业的影响。

第三章走近国家本章主要是学习并掌握世界上的一些主要国家,如美国、俄罗斯、日本、法国、澳大利亚等。

了解其地理位置、地形地貌、资源气候、经济文化等。

本章的重点是掌握以上各国的地形特点和典型的气候特点,掌握各国重要的自然资源。

难点是美国的农业带的分布。

三、重点、难点:1、初步学会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出各大洲的地形特征和气候特征;2、初步学会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出几个大国的人文特征,能简单分析人—地内在关系;3、初步学会国家和地区的分析方法;四、教学措施1、认真钻研教材,理清知识结构和教学思路,把握教材重点、难点。

运用现代化教学设施,制作教学道具等,创设教学情境,设置多种课堂教学模式,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版七年级地理教案(全册)广东人民版七年级地理教学设计让地理走进生活一、教材分析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开始地理课程学习之前,应该让学生初步了解地理,感受到地理与自己现实生活以及将来生活、工作的联系,体会到地理在生活和社会生产中的作用——即地理科学的价值,从而使他们产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激发其学好地理的动机。

二、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并不要求系统、全面地认识地理。

在知识方面并没有规定具体的目标,只要初步了解、知道、认识即可,地理知识的形成不可能一次完成,需要在后面的学习过程中多次的认识和提高,故本节只是起着初始引入和渗透的作用。

三、教学重点启发、引导、调动和鼓励学生参与学习过程。

不在于学生掌握了多少地理知识,而在于是否激发起了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学生是否体会到了学习地理的乐趣。

四、教法建议本节课的教学方式应注意以下三方面:1.依托课本的图像和问题展开思考活动。

2.增加开放性,在课本图像和问题的基础上,师生共同联系实际和已有的知识和生活常识,进行适当的补充和拓展,深化认识。

3.强调参与性和互动性,鼓励学生大胆发表意见,相互交流启发,让学生在参与和交流的过程中,感受和体验地理与生活的关系及地理科学的价值,并在此基础上激发地理学习的兴趣、动机。

五、课时安排建议:1课时六、教学案例:[引入]老师与同学们都是第一次见面,互相介绍一下是必不可少的内容,简单的几句话就可以把师生之间的关系拉近,并可巧妙的导入主题:大家知道今天我们共同学习的是什么课吗?有道是“上知天文,下晓地理”,地理学什么? 1、生产生活离不开地理活动1:知识抢答暑假是学生们的快乐节日,今年的暑假,小明和爸爸妈妈计划去滑雪,他们准备去哪里?:A.巴西B.阿根廷C.欧洲D.美国雪王国长年冰雪覆盖,六月时也在不断的下雪,而且整天都是黑夜……”请问雪王国在哪个大陆?: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是?: A.亚洲B.非洲 C.欧洲下列哪种语言不是联合国语言?:A.俄语B.日语C.西班牙语D.阿拉伯语我们站在海边看远来的船只,最先看到的应该是:1A.船帆B.船舷C.船头D.船尾安安圣诞节要去美国,以下哪件东西是她的必备物品: A.厚重的衣物 B.防暑的药品Kate对伙伴们说:“我的家乡在世界领土面积第五大的国家。

”她的家乡在:A.俄罗斯B.加拿大C.美国D.巴西Betty说:“我的家一半在北半球,一半在南半球。

”她可能住在哪?:A.欧洲B.北美洲C.南美洲如果沧海变成桑田,那很可能是因为:A.海水蒸发了B.地壳上升了下列哪种人留长发比较困难:A.欧洲的白种人B.亚洲的黄种人C.非洲的黑种人下列符号所示的天气状况中,适合召开学校运动会的是:A B C D适宜在我国南方种植的一组农作物是:A.苹果、花生B、小麦、柑橘C.甘蔗、水稻D.甜菜、荔枝下列哪个城市位置最南:A.广州市B.南宁市 C.海口市D.台北市黄山、泰山分别处于的省的是:A.安徽、陕西B.安徽、山东 C、山东、安徽D.山东、陕西会造成地球日益变暖的最主要原因是:A.人口日益增多 B.地震日益增多C.二氧化碳日益增多D.尘埃日益增多[总结]此可见,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可以接触到许多与地理相关的知识,比如出门在外如何辨别方向、城市规划与交通布局、工农业生产的布局等。

也就是说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地理。

活动2:衣:为什么东北地区冬天得穿皮袄、戴皮帽,海南岛的居民从来未穿过毛衣?食:为什么北方人爱吃面食,南方人却多吃米饭?学生回答住:播放图片,参与活动。

行:播放图片,说一说在你的一天中,哪些活动要用到地理知识?在一天的活动中,需要用到地理知识的活动很多,如有:穿衣、出行、乘车、旅游、户外活动等方面。

通过学习引导学生认识到地理知识和生活的关系,体会到地理科学的应用价值。

2.怎样学好地理。

播放图片,学生回答:①善于观察;②勤于积累;③乐于读图;④勇于探究。

同学们,学习本章的内容后,你们认为地理有用吗?从下一章开始,我们将走进五彩缤纷的地理世界,去领略、去探索、去思考、去分享,使地理成为我们终生有用的知识。

2第一章认识地球第一节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一、教材分析:“认识地球”是七年级地理的第一章,也即初中义务教育阶段地理学科的起首章,而本节又是其中的起首节。

因此本课设想通过多媒体和充分利用章首页、设计动手探究活动来激发学生探索地球奥秘的好奇心和学习地理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知道地球是个不规则的球体,地球与赤道的平均半径以及赤道周长。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设计探讨地球形状的活动和相关事例,用简单的方法证明地球的形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探索地球奥秘的好奇心和学习地理的兴趣,体验到科学探究的方法,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受到科学史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

三、教学重点:地球的大小四、教学难点:地球形状的认识五、教法建议1.地球的形状,学生已经知道,而且在卫星照片上一目了然。

因而教学的着重点是让学生通过活动模拟和体验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从中受到科学史的教育。

2.如何证明地球是个球体,教师不要局限于教材中的三个例子,可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和提出自己的看法。

例如提出:“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真的能证实地球是圆形吗?”“你还知道或还可以用哪些方法证明地球是个球体?”总之,采用开放式和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体验到科学探索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精神,并让学生受到科学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的教育。

3.在前一节课时可布置学生准备好一个球体和正方体,并每人折叠一只桅杆高高的小纸船,以便于在课堂动手实验。

介绍卫星照片除用于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之外,还可以结合可看到的海陆轮廓、云层等,进行简单的介绍,让学生感受到现代科技的重要作用,树立崇尚科学的观念,并进一步激发学习动机。

六、课时安排建议:1课时七、教学案例:课前:[欢迎画面]自制欢迎画面:世界地图和一个小姑娘探究头像及欢迎词:欢迎你进入地理知识殿堂!上课:欢迎大家进入我们的地理知识殿堂!作为一个地球人,你合格吗?[合格地球人的考察]:1.你观察到的太阳、月亮、星星是什么形状的?2.小时侯你是否想过“地球是什么形状”的问题?3.现在你认为地球是什么形状的?你能举出相关事实进行说明吗? 4.你怎样用数据描述篮球的大小?地球的大小呢?这些问题可以指定学生回答,也可以大家讨论回答,回答的过程就是谈话过程,是师生交流过程,学生讨论过程,也是从生活升华到科学的过程。

让学生体会到地理知识生活,地理学科研究的是生活中的地理。

3问题1:太阳是圆的,稍加引申,可以得出太阳是球形的的结论;月亮看起来不同时间形状不一样,实际上也是球体,至于为什么不一样,有的学生也许能够说出来,说不出来也不要紧,告诉学生以后我们会研究;星星是点状的,其实也是球形的,只是因为离我们太远,就缩小成点了??问题2:实话实说,鼓励学生多观察,多思考。

问题3:球体,这点学生已经知道,为什么呢?不同学生获取这一概念的来源不同,可以任他们叙说,重在激发兴趣,提高学生参与意识。

追问:如果只是根据你观察的现象,你认为地球是什么样的?平的??古人也和你们有同样的想法,围绕地球的形状问题,不同地区、不同阶段的学者曾经提出过不同的主张,下面我们了解一下人们对地球形状的探索过程。

引申总结:哪些证据可以说明地球是一个球体?1.海上帆船──大地不是平的,登高望远──大地不是平的 2.月食──地球也是圆的3.麦哲伦环球航行──证实地球是个球体学生朗读《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根据人们对地球形状的探索过程请同学们谈感想:各抒己见,引导学生明白下列道理●科学是经过人们的不断探索,不断积累而来的,今天认为正确的真理,明天也许就会被****,所以我们要相信科学但不能迷信书本,要敢于质疑并勇于证实之●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进一步接近自然的工具,使我们对地球的认识更深更正确●追求真理很多时候要以付出生命为代价,让我们向为真理献身的勇士们致敬!4.地球卫星照片──证实地球是一个球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问题4:用手可以比画出篮球的大小,可要用数据说明,就要用到数学知识,根据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应该能够回答出用半径就可以求出篮球体积的方法。

地球大小的计算方法同理。

分组活动,完成书中第11页要求填写的内容。

教师给出准确的地球周长和地球赤道的平均半径等数据,并通过以下形象的说法让学生体会到地球的“巨大”:假如我们乘坐每小时飞行800千米的飞机,沿着赤道绕地球飞行一周,得用50个小时。

地球的表面积是51100万平方千米,这个面积相当于53个我国领土那么大。

记忆技巧:最大周长=赤道周长[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有什么收获?总结学生来说,老师最后总结。

八、板书设计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地球的大小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球体。

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4赤道半径:6378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6371千米九、教学反馈1、关于地球形状和大小的叙述正确的是A、正球体 C、极半极约为63789千米B、扁球体 D、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最先证明地球是球形的事件是A.哥伦布到达美洲大陆 B.麦哲伦环球航行C.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和使用 D.大地测量技术的产生与进步 3、赤道是地球上最长的圆。

它的周长是A 亿千米B 亿千米C 4千米D 4万千米4、一位旅行者计划沿赤道步行绕地球一周,如果每天走40千米,则需要 A、500天B、600天C、1000天D、1500天 5、根据毛泽东的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算出地球赤道的长度是: A、4万千米B、8万千米C、4千米D、8千米 6、地球的平均半径是:A 、63710千米B、 6371千米C、 637千米D、4万千米答案:1、D 2、B 3、D 4、C 5、A 6、B十、教学反思从生活中的问题出发,谈话式、探究式教学,学生感到很亲切,课堂气氛一直很平和,讨论、发言都很热烈,不知不觉中就完成了教学任务。

十一、“活动”参考答案P9活动:船头,船身;船帆,船身 P10活动:1.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证实了地球是个球体,是可以环绕的。

2.启示:引导性思路:(1)科学探索的历程是充满困难险阻,要付出巨大的努力,乃至生命代价;(2)只要不懈地努力,目标最终会达到;(3)科学的验证,首先要有一个科学的假设;(在哥伦布、麦哲伦环球探索之前,已有科学的理论假设地球是球形的。

)(4)科学的探索是无止境的。

探索并证明地球形状是球形的方法还有月食的过程,地表的测量(大地测量),人造卫星的拍摄与精确测量等。

通过活动渗透科学史、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的教育。

P11活动:1.4万千米2.63661977千米(参考:准确的地球周长是40075千米,地球赤道的平均半径是6378140千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