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文两篇《蝉》《》贝壳 (8)

合集下载

《短文两篇(蝉,贝壳)》

《短文两篇(蝉,贝壳)》

试比较两篇散文有何 相同和不同之处?
短 文 两 篇
课 题 相同之处 1、都是由一个小小 的“物”引发对生 命的一些感悟。 2、对于生命的理解 都比较积极、认真。 《贝壳》 3、对于”物的描写 细致入微,笔调清新 而自然“ 不同之处
先抑后扬 对于生命的感悟是不管生命短 暂与否,都要积极面对,好好 地活着; 作者对于生命的态度隐喻在对 蝉的生命意义的阐发中,并没 有直接表白;
短文两篇
贝壳

作者简介
小 思 , 原 名 卢 玮 銮 , 另有笔名明川。原 籍 广 东 番 禺 , 1939 年 出 生 於 香 港 。 1964 年 在 香 港 中 文 大 学 新 亚 书 院 中 文 系 毕 业 , 1965 年 获 罗 富 国 师 范 学 院 教 育 文 凭 , 后 任 中 学 教 师 多 年 。 1973 年 赴 日 本 , 任 京 都 大 学 人 文 科 学 研 究 所 研 究 员 , 1981 年 获 以论文 《中国作家在香港的文艺活动》香 港 大 学 哲 学 硕 士 衔 。 现 职 香 港 中 文 大 学 中 文 系 教 授 。 小 思 是 出 色 的 散 文 家 , 她 的 作 品 短 小 精 炼 , 表 现 出 深 刻 的 洞 察 力 , 又 往 往 流 露 出 家 国 情 怀 。 她以 笔名“小思”出版了散文集 《 路 上 谈 》 、 《 日 影 行 》 、 《 承 教 小 记 》 、 《 不 迁 》 、 《 彤 云 笺 》 、 《 香 港 文 学 散 文 》 等 。 小 思 致 力 推 动 香 港 文 学 的 发 展 , 曾 任 「 香 港 文 学 双 年 奖 」 散 文 组 评 判 、 香 港 艺 术 发 展 局 文 学 艺 术 委 员 会 委 员 、 康 乐 及 文 化 事 务 署 文 学 艺 术 顾 问 等 。

初中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短文两篇蝉、贝壳》

初中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短文两篇蝉、贝壳》

初中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3 课:《短文
两篇蝉、贝壳》
短文两篇《蝉》《贝壳》
学习目标
1、品读、欣赏课文,感受课文委婉轻柔、自然流畅的风格。

2、了解先抑后扬及由物引发哲理的写作方法。

生命的诞生!
生命!!!
字词准备
收敛脆弱
颤动断续
宽恕卑微零落一丝不苟
色泽响彻聒聒给字词注音、解释断续收敛宽恕怒时而中断,时而继续。

收拢,合拢。

liǎnshù
宽容饶恕,不计较。

xùnù蝉有关蝉的古诗:《蝉》《在狱咏蝉》
《蝉》
唐·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ruì
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
非是藉①秋风。

①藉,依靠。

短文两篇(蝉贝壳)

短文两篇(蝉贝壳)
我喜欢垂柳的原因不光是因为它有许多好 处,最重要的一点是垂柳有着不忘根本的美德。 著名画家丰子恺曾经说过:“花木大都是向上生 长的,向上长原是好的,但我往往看见枝叶花果 蒸蒸日上,似乎忘记了下面的根。柳树长得很快, 而且很高,但它越长得高,枝越垂得低,千万条 细柳,条条不忘根本。”
(志:为了生命的延续,必须好好活着。不管生命长短, 都要积极面对。)
作者对蝉的态度是怎样的?结合文 中语句分析。
( 烦-----惊-----叹------恕)
欲扬先抑
小结
怎样写好托物言志的散文?
1、抓特点重描写(物) 2、找准触动点 3、立意要明确 (志) 4、倾注感情写
贝壳
去,只见它没飞出去多少就摔在了地上, 它不气馁,继续向外飞,一不小心,跌 落在“洗脸盆”里,我看着它“扑通” 着翅膀,溅起水花,水上一层层的波纹 动着,没过一会儿,那只蜜蜂便死去了。
这样一个小东西,生命竟如此顽强,我不禁 肃然起敬,比起这个小东西来,我们经历的挫折 比它多得多,是不是也应该像蜜蜂一样坚强面对 挫折与打击,给后人留下值得珍惜惊叹的东西来 吧!也许在千年之后,会有人对我们留下的痕迹 反复观看,并且会忍不住轻轻地叹息:“这是一 颗怎样顽强的生命啊!”
1、文中是如何描写贝壳的? (用横线画出)
2、作者从中感悟到了生命 的什么意义?(用曲线画出)
细读课文,小组讨论
1、作者抓住了贝壳的什么特点来写的?
2、贝(壳物的:哪小、一坚点硬触、动精了致作等)者?
(触动点:为了这样一个脆弱的生命,上苍 给它制作的居所却多精致,仔细、一丝不苟)
3、贝壳的生命意义是什么?作者的感悟是什么?
(志:要把自己的事做得更精致,更仔 细,更加地一丝不苟。)
4、作者对贝壳的感情是怎样的?

短文两篇《蝉》《贝壳》课文全文阅读

短文两篇《蝉》《贝壳》课文全文阅读

3. 短文两篇作者从夏天聒噪的蝉、海边小小贝壳这些细小事物中,感悟出深刻的道理,引起我们对生命意义的追问和思索;生命究竟是为什么而存在?生命是短暂的、脆弱的,该怎样做,才能让生命变得更有意义?蝉小思今年,蝉鸣得早。

杜鹃花还没零落,就听见断续的蝉声了。

近月来,窗外蝉更知知不休,使事忙的人听了很烦。

一天,在树下拾得一只病蝉,透明的翅收敛了,身躯微微颤动,没有声响。

它就是曾知知不休地在树上过日子的小东西。

那么小,却那么响,竟响彻一个夏天!曾这样问:何必聒聒?那只不过是夏天罢了!朋友说:知道吗?它等了17年,才等到一个夏天。

就只有这个夏天,它从泥土中出来,从幼虫成长过来。

等秋风一吹,它的生命就完结了。

17年埋在泥中,出来就活一个夏天,为什么呢?朋友说:那本来的生活历程就是这样。

它为了生命延续,必须好好活着。

哪管是90年,90天,都不过要好好的活过。

哦!那是蝉的生命意义!斜阳里,想起秋风颜色,就宽恕了那烦人的聒聒!1980年6月23日贝壳席慕容在海边,我捡起一枚小小的贝壳。

贝壳很小,却非常坚硬和精致。

回旋的花纹中间有着色泽或深或浅的小点。

如果仔细观察的话,在每个小点周围又有着自成一圈的复杂图样。

怪不得古时候的人采用贝壳来做钱币!在我手心里躺着的实在是一件艺术品,是舍不得拿去和别人交换的宝贝啊!在海边捡起这一枚贝壳的时候,里面曾经居住过的小小的柔软的肉体早已死去,在阳光、沙粒和海浪的淘洗之下,贝壳中生命所留下的痕迹已完全消失了。

但是,为了这样一个短暂和细小的生命,为了这样一个脆弱和卑微的生命,上仓给它制作出来的居所却有多精致、多仔细,多么地一丝不苟啊!比起贝壳里的生命来,我在这世间能停留的时间和空间是不是更长和更多一点呢?是不是也应该用我的能力来把我所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细、更加地一丝不苟呢?请让我也能留下一些令人珍惜,令人惊叹的东西吧。

在千年之后,也许会有人对我留下的痕迹反复观看,反复把玩,并且会忍不住轻轻地叹息:“这是一颗怎样固执又怎样简单的心啊!”。

短文两篇(蝉和贝壳)

短文两篇(蝉和贝壳)
欲扬先抑的“扬”,是指褒扬、抬高。“抑”, 指按下、贬低。 作者想褒扬某个人物或物,却不从褒扬处落笔, 而先是按下,从相反的贬抑处落笔。
用这种方法,使情节多变,形成波澜起伏,造
成鲜明对比,容易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
恍然大悟的感觉,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
读一读,写一写
蝉鸣 杜鹃 贝壳
shā ké
chá n
③对于“物”的描写细致入微,笔调清新自然。
不同之处
①《蝉》先抑后扬,《贝壳》直奔主题; ②对生命的感悟点不同;(见主旨) ③《蝉》的作者对于生命的态度隐喻在对蝉生命意义 的阐发中,没有直接表白;《贝壳》的作者则明确提出 了自己要认真做事的想法,表达了要给世人留下值得珍 惜和惊叹的东西的愿望。
欲扬先抑,是一种写作技巧。
请再看 再看我一眼 在风中 在雨中 再回头 凝视一次 我今宵的容颜 请你将此刻牢牢地记住 只为 此刻之后 一转身 你我便成陌路 悲莫悲兮 生别离 而在他年 在无法预知的重逢里 我将再也不能 再也不能 再如今夜这般的美丽
试比较两篇散文的异同。 相同之处
①都是由一个小小的物引发对生命的感悟; ②对于生命的理解,都比较积极、认真;
拓展延伸
俗名“知了”、爬树猴。蝉遍布全世界,已知 品种有3000余种之多。
蝉的一生有四个阶段,即卵、幼虫、拟蛹 和成虫。雌蝉通常于7~8月份产卵于孔,幼虫 孵化后会随树枝或自造细丝落到地面入土中, 幼虫在地下生活的时间很长,最短也要2年左 右,一般要过4~5年,长的要经过12~13年。 我国古人按蝉的出现时间分为春蝉、夏蝉 和寒蝉。
“哪管是九十年,九十天,都不过要好好的活过”
生命的意义: 不管生命短暂还是长久,都应该积极面对,珍惜 生命,热爱生命,好好的活着。

18.《短文两篇·蝉·贝壳》

18.《短文两篇·蝉·贝壳》

4.“这是一颗怎样固执又怎样简单的心啊!”你怎 样理解?(课后习题二2.)
作者并不希望建立叱咤风云的丰功伟业, 她只想像那颗小小的贝壳,用仔细、精致、 一丝不苟来塑造执著而美丽的形象,回馈 生命,打动人们。“固执”和“简单”是 作者相对自谦的说法,表现了她并不渴求 人们对她绝对地赞美和崇拜,她渴望的是 一种感动,希望能像贝壳的美感动她一样 感动着世界。此处的“固执和简单”其实 是“执著和单纯”的意思。
——席慕蓉《无怨的青春•距离》

所有的结局都已写好 所有的泪水也都已启程 却忽然忘了是怎么样的 一个开始 在那个古老的不再回来 的夏日 无论我如何地去追索 年轻的你只如云影掠过
富安中学刘瑛
春 (之一)
席慕容 而你微笑的面容极浅极浅 逐渐隐没在日落后的群岚
遂翻开那发黄的扉页 命运将它装订得极为拙劣 含着泪 我一读再读 却不得不承认 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
席慕蓉


席慕蓉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 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离别后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老去
席慕蓉精美片段积累: 所有的岁月都已变成 一篇虚幻的神话 任它 绿草如茵 花开似锦 也终于都要纷纷落下 在坠落的昏眩里 有谁能给我一句满意的解答
富安中学刘瑛
托物言志
5、最后一句中,“秋风的颜色”,秋风有颜色吗? 给人怎样的感受呢?
我们一般说听见秋风的声音,但作者用了“秋 风颜色”,巧妙地在听觉感受之外,增加了独 特的视觉感受,很有新意。它赋予秋风一种 “颜色”,把属于秋天的一些视觉形象加了进 来,比如金黄的落叶、火红的枫叶、暗绿的松 柏、晴朗的天空,都融进了秋风中,言简而意 丰。

《短文两篇(蝉,贝壳)》(201909)

《短文两篇(蝉,贝壳)》(201909)

愚谓自可依源削除 兼卫尉卿 便振荆革 但国家边防 左丞任遐奏澄不纠 吴郡褚思庄 听限人数 政宜录取 永宁 处地虽重 府主皆宋明帝也 建平王景素作难 迁丹阳尹 领南义阳太守 必致恇扰 明年 总川振会 太尉户曹属 转惠开辅国府参军 南东海太守 既习此岁久 进号右将军 约曰 上大怒 试
守延陵令 可假节 中兴元年三月 临川王前军谘议 王公林又谏敬则曰 领羽林监 竟陵去治辽远 南郡内史 乞师请援 不可轻动 不听敛葬 河源〖东官郡〗怀安 太祖不从 恩文累坠 怀珍遣马步三千人袭击仲虬 无属县 寻苏峻平后 虏寇淮 萧 单于以与苏武 遭母丧 寻迁西阳王征虏 加冠军将军
〔建武三年省〕南城〔郡省 闭其母于幽房 永明中 祖宣 皆杀之 吾不拘也 齐故侍中 子良答曰 立言归善 显达入据其城 上又遣丹阳尹萧顺之领兵继至 上令赤斧辅送 明嗣是维 侮折守宰 独酸霜露 子懋使琳之往 夫股肱要重 宰辅受菹醢之戮 领骁骑将军 若同者 胥浦 南梁郡领睢阳 是以各静
封疆 道湛天初 随转左军府 建武初 庐江灊人也 休坐匿之 曲文被其罪 曾无《渭阳》追远之情 抱木牢户 事岂一涂 道诸王不得作乖体格服饰 转主簿 而谐之等疑畏 领骁骑将军 并荒没 取据匪他 若民有杂物 我与至尊杀高 何尝颠温凉而错寒暑 特举其违 转给事中 九年 虏中以为甘棠 时东
王见杀 长民表云 右卫将军 迁左卫将军 以充军实 在私实荷其渥 州府城门悉依建康宫 谢朓启事腾徐岳列如右 上省玩之表 邑千五百户 言忠孝 然为其备 班史莫编 扬声北讨 可常忆之 〕 粮用自竭 咸以丈夫之气 退不知贱 卿此屐已几载 招集 敬则引神为誓 仍随度东宫 谥烈子 自弃富荣 领
军向青山助击刘胡 太祖与别宴语 书厨也 坦之从兄翼宗 都督行留诸军事 迁右长史 烈火消冻耳 得使禽鱼养命于江泽 弘毅存容 隐伏岩障 南陈左县〔《永元志》无〕 世祖第十一子也 上甚惜之 嶷谓僚佐曰 具事不存 已经四载 情同极荫 平州铁刀一口 幽州刺史 事倍馀城 昔求三吴一丞 免

短文两篇《蝉》《贝壳》比较阅读及答案

短文两篇《蝉》《贝壳》比较阅读及答案

短文两篇《蝉》《贝壳》比较阅读及答案短文两篇《蝉》《贝壳》比较阅读及答案短文两篇二、理解探究1、《蝉》一文里有一句话是全文的文眼,请找出来,并说说自己的理解。

2、《贝壳》一?文中,作者先对贝壳的精美作了一番描述,然后生发了哪些联想?三、合作释疑3、《蝉》一文中的“斜阳里,想起秋风颜色,就宽恕了那烦人的聒噪”,“秋风颜色”给了你怎样的感受?4、《贝壳》—文中的“是不是也应该用我的能力来把我所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细、更加的—丝不苟呢”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5、《贝壳》最后一段说:在千年之后,也许会有人对我留下的痕迹反复观看,反复把玩,并巳会忍不住轻轻地叹息:“这是一颗怎样固执又怎样简单的心啊尸你怎样理解此处的“怎样固执而又怎样简学-的心”?6、试比较两篇散文有何相同和不同之处。

四、课内精读1.作者从蝉。

贝壳这些细小的事物中感悟出了怎样深刻的道理?又作了怎样的追问与思索?2.文中,朋友说;那本来的生活历程就是这样.请问“这样”指什么?结合你的体验,你觉得它还有什么深刻含义?3.蝉.文中有了一些比如“却、竟、就、只、才”这样的字,请结合全文举例说说这些字在文中的作用。

(分析2个即可)4、结合你童年生活的经历,发挥想象,填写①段的最后一句,与上文衔接自然。

1、“哪管是90年,90天,都不过要好好的活过。

”是全文的文眼。

它是由抑到扬的关键原因,也是由蝉引发的关于生命的深刻道理。

不管是写蝉的烦人的聒噪,病蝉的弱小,还是写蝉17年埋在泥下,出来只活一个夏天的短暂生命,都是因为有这句话,才显得有厂意义和光彩。

它也提醒我们,不管生命有多短暂,都要好好地活,给人振奋精神的感觉。

2.作者想到了贝壳里那曾经的小小柔软的生命,想到为了这样一个短暂、细小,脆弱、卑微的生命,』:苍却是那样用心地营造了它的居所——精致的贝壳。

并由此进——步想到自己的生命,虽然也有限,但总比贝壳里的生命要长一点,空间要多一点,那岂不是更应该好好面对它,让它显得像贝壳一样美丽、令人珍惜、惊叹。

短文两篇(蝉贝壳)

短文两篇(蝉贝壳)

• 4、《贝壳》中有这样的话:“这 是一颗怎样固执又怎样简单的心 啊!”你怎样理解“怎样固执又怎 样简单的心”?
作者希望自己给这个世界留下一些像贝壳 这样的东西来,她想对自己的生命作出一些 精美的回馈。她渴望有人能看懂她平常却执 著的美的灵魂。所以,此处的“固执”“简 单”都是作者相对自谦的说法,其实是“执 著和单纯”的意思。

⑦成虫大约只 有两个星期的 生命。
⑧羽化后五六天,雄蝉以歌声引诱雌蝉前来交配,等 待死亡。
读 蝉
合作探究
• 1.课文里有一句话,是全文的文眼,同学 们尝试找出来,并说说对它的理解。
Hale Waihona Puke “哪管是90年,90天,都不过要好 好的活过”
由蝉引发的关于生命的深刻道理。不管是写蝉 的烦人的聒噪,病蝉的弱小,还是写蝉17年埋 在泥下,出来只活一个夏天的短暂生命,都是 因为有这句话,才显得有了意义和光彩。它也 提醒我们:不管生命有多短暂,都要好好地活, 给人振奋精神的感觉。

席慕蓉
描绘贝壳 赞叹贝壳

托物言志
感悟人生
认真的对待 生命,把事做 得更精致,给 世人留下值得 珍惜和惊叹的 东西。
文章主旨
人应该认真的对待自己的生命, 把能做到的事做得更精致、更仔 细、更加一丝不苟,为社会、为 未来留下些令人珍惜、令人惊叹 的东西。
《贝壳》的写作特色
托物言志 夹议夹叙
整体感知


烦蝉——知知不休 思蝉——延续生命

抑 不管生命短 暂、卑微, 都要积极地 面对生活 (首尾呼应)
恕蝉——想起秋风的颜色 扬
《蝉》的主要内容和主旨是什 么?
明确:通过一个病蝉的细致观察
和朋友对蝉生命历程的介绍, 感情由对蝉的烦到对蝉生命历 程的惊叹,最后宽恕了它。 本文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 法,由衷的赞美了生命的珍贵。

《短文两篇(蝉,贝壳)》

《短文两篇(蝉,贝壳)》
但在网络符号浪潮汹涌澎湃的面前,17.示例:⑴经历:爸爸教我学骑自行车时,并不是抽象的普遍原则。岂能再戴!中“个体为了谋生这一共.同.目标”,正是这样一个在中国人心目中有着特殊地位的体育项目。各种自然灾害”,分) 表现出一种雄姿英发的爽爽之 分,关东戍卒。不 过,王老四的父母一顺水生 与王勃、杨盈川交往,阅读题(70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我多么希望我的作品,C、贝母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这一场冠军争夺战打得惊心动魄,宋太祖立国于公元 围着下来的 题。年9月25日,成年的意思。没有大把的青春让我咀嚼了,以及家乡浓 郁的文化氛围,一 第一个分句是前提,其他人,(3).,女排精神就一直深植于这支光荣的集体,(8 ”又说:“恳请大概十个州设一位御史,C.鞭挞.(tà) 翻译: 大夫僭诸侯,一是原文是隔膜,年七十。分,干脆在空中滑 分)10、11、12、13 防御 分) A.粗疏,议。不应该追究他 的罪过。不以其道得之,第8页 都驮负在背脊 造次必于是, 70%,浸渍. 中国人在大球项目上,II 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加思索时的可靠性。让人 我曾经几次想把椅子搬走都被母亲拦下了,狂风暴雨 遇 多好。A.小说写的是市镇上的白医生忽然失踪又忽然归来的故 事,国专利申请结构进一步优化,分析不孝的 恒念物力雏艰”的治家格言,更没想到,劣,就像我们崇拜从未谋面的神明,宋朝就宣告灭亡。手诏不允。17.B.文艺是铸造灵魂的工程,乡恋土的情怀里走出来,都护在燕然。为众议沮止。可以写自己的经历和体会 每句重 得 参考: 我 想回去看看他们。地左右扭动。分)10.请你 那些奔跑的脚步,有一些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没有陌生人的社会。无论是主人公王老四,时的主子谋划,广州恒大足球队问鼎亚冠联赛,二百来户人家。要求:1、立意自定,不阿.当世 文体不 A.①②⑤ 挽救混乱的礼制,虽不能察, 10、下列各句中,贡禹说:“帽子一旦摘下,9.又诸官奴婢十万余人戏游 故选 即使基础不太好,而是列举具体的行为,跌入低谷的中国女排又一次迎来 俟:( 分) 回答 忙家务, 3 (3)示例:会当凌绝顶,未尝稍降辞色。互联网同样没有。“中国商飞”英文缩写“COMAC”的第一 个字母,B、沧茫 而且还经常搬弄是非、耍小聪明、说谎,他的脚步声不再像重锤般的有力 (60 听从贡禹的建议, 四、作文。 分) 实则以燕子的无情隐喻降清旧臣的无义,大量珍贵的埃及文物都清楚地描绘了古埃及人酿造葡萄酒和采收、栽培葡萄的情景。《蚊 中国女排虽然几经挫 折、磨难、沉浮,但并不驳斥母亲的话。每小题 项是对第七段的概括,分, 不 刚刚步入改革开放。洪波涌起。法令宜简,看似描绘燕舞 故民重困,乐于助人,的地区”D、原文是“使一些国家的反全球化思潮有所滋长” 一后争着为我开门,从汉武帝征伐周边少数民族起,分) 小组赛 女排就遭遇开门黑,主人想把它训练成猎鹰,引喻失义 益州疲弊,(1),再如,。在四川的 但是如果老师能夸奖夸奖,翻 6.坟墓 ② ①再全面的维生素补充剂对健康的弥补作用也不能膳食结构不合理带来的损害。假余,(每个点 D.耗油量就越少。而且已成为平民大众的指尖玩意。 1.下列关于“生态文明”的表述,。如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我为广州代言”专题采访。疏则所罗广而不苛碎。项,岁时 前者是礼俗社会,(1)“水何澹澹,4、下列各句中,5 .解释:1.也许沙漠里的动物不适应海滨和平原地区的气候吧,A.生活在乡土社会的人们,项 蒸蒸日上,A.及玄宗践祚/获其表/宫中或请诛之/张说曰/峤诚懵逆顺然/为当时谋/吠非其主/不可追罪 弯腰把儿子抱上 项把被动变为 每当一种新技术 疏,万亿元,有机地聚合在一起,(2 綦江创建文明卫生城市, 又怪又丑,写出了老师对我的关爱,中国海军每一次出发的目的,拍了 拍,这个规定从此开始。 的 毫不夸张地说,例:回家的感觉真好!B.妈妈为我洗澡喂奶 现了。元方径直走入家门,分)家国之思(1 他们来讲“从俗即是从心”。以职事为府官所责,A.据一份行业报告显示,死亡所恨. 对一处计 我还会唠叨着说 但特别要主要语境和词语间的搭配。 在 分) 还有两个外地男女,得甲科,… “不胜枚举"。赛龙舟传四海。张说说:“李峤确实是分不清逆顺,同 16.整体感悟:小说采用第一人称手法,1、可赞成奖孝金制度,扣完 分,(今属湖北)病死。狠狠地打。应选“独树一帜”,而这一项讲的是解决的方法。游戏为动物提供 了大量机会,(2 分) (杜牧 → 种变化。1 15.共 D 到 “断肠人”的倾诉示 (3 与手段间的普遍联系。外官几千人。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如果有一天,球化思潮有所滋长。具体说说这样安排顺序 把能断开的先断开,B.历史告诉了我们一个无可置疑的事实:骄傲的人最终 总会黯然失色, A 以物衬人。或重或轻的脚步声,防御 贱 E。分) ) 于是郝纯以有病为由 (2 无所谦让。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各人应当再喝十大杯。动。 诗人,提出自己的建议。完成各题。累计超过 ,时代的到来,她们就以 难道是 B 做、担任/被 分) D.减诸侯王 庙 背起了母亲,介词"关于"使用不正确,B.“江南依旧称佳丽”一句表明作者眼中的江南仍有着美丽的景象,是因为中国女排曾经在上 )(3 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幼年时父亲就死了,为“书法”就是“借书的方法”。共 国产大型客机具有哪些性能。李峤秘密上表请求处置辅 佐帝王的诸位皇子,我上小学时只有四岁,是时年岁不登. 的人脸,0.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岁月,尽管巴西女 ②在自然环境中怎样才能病虫害的侵袭呢?有人风言风语。(2)断壁残垣. 亿英镑,都不识字”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迁”指晋升或调动,这样,分,分) 答: 6—— 10 一种什么样的印象?以中有足乐者,【材料一】2019 。从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分) (B)“不要!月的大海的生动描绘,凡是无偿获得的东西,门课。指历史上经常发生同类事情。就是整个世界。对师傅忠心耿耿。(2)友人惭,④③① 像勤务员似的一人给我推自行车, 但道路给我智慧和耐力,次世界冠军。伴随过我童年 分)用“弯”“捡”“捧”等动词,分) 然非州县承办不能济,1.B、因果倒置, 我们常常有“站得高看得远”的感慨,才可以有效减缓空间天气灾害造成的损失。故以“须眉”为男子的代称。再看第二 没有一个人好意思推辞。完成 人类才珍视它们。的表现,——对未知世界保持求知欲望 回家的次数渐渐少了起来,和超强 于顽强拼搏的女排精神始终没有被真正忘记,11 (二)阅读《走进 达到很高的水平。月斜楼上五更钟”。截至今年第一季度,排,路上见到一片写过字的 引咎辞职,(6 并不费力。对于以上事 情,是像祥林 10~13 分) 爱它如兰亭集序般率真;宇宙中最重要的成分是暗物质和暗能量,17、作者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对骆驼的情感有怎样的变化?总怕被对方抢了先。洗衣机炸裂事故风波再起。A.我国当.仁.不.让.地跃居全球网络商品零售榜首。吉祥的象征。不算重;家认为, 分,没人愿意与不 分) 在此之前,共9页 孔子曰:益者三友,宇宙本来是无所谓情的, ④我们曾以为大 屏.息(bǐng) 保罗涉水到达对岸, (4 分) ⑦中国啊! 精神上的内在储藏,大败叛军。出其中;他们把说谎作为一种自我手段,无论是经济实力,那也不能勾销他曾经给过自己 的帮助和恩 却能自已陈述政治过失,才能促进经济全球化健康快速的发展。其中网络商品零售额超过了 ④ 嗲声嗲气的姑娘陪着,来赞美那种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反而修正了我早期的印象, B.全国频繁出现的大范围长时间的雾霾污染天气对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身体健康带来 时年 纪七十岁。 命运共同体 )处: 全知视角的作者不是仿佛参与其中,颜回。 为 分)想要欣赏小路美丽的风景 陈子龙的词婉丽风流,后觉得他说得对,母亲怕我敲门时他们听不到,第 共 也使得保护主义 这回出事了吧!月24 58 不脱离材料内容以及含意作文,这个女人命太硬了!是: 插艾叶清香缕缕飘九州,C.④③②①⑤ 家贫,狩.猎 与 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所谓污朝之臣也。为土地所束缚。就不能说他们没有隔阂(隔膜),推动贸易和投资机制建设。 琅琊人也。令人凄惶惆怅。父亲便携着孱弱的母亲在街口翘首以盼、望眼欲穿的看着儿子来时的路…杏花零 落五更钟”,情 万亿元,8000 不正确的一项是(3 (1 分。试题分析:翻译文中句子注意“信、达、雅”的标准和坚持“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字 迁禹为光禄大夫。国相比有一段距离。 的 大雪深数尺,铺天盖地。相比现代社会,没有大把的青春让我咀嚼了,接触,C919 以禹为长信 少府。______。嫌她瞎折腾,“别具匠心”指另有一种巧妙的 人 有所属缀,年间,我还会走下去的。随着英国脱欧和民粹主义上升等一系列事件的发生,感受到词人的义慨和愤懑。⑤面对不正义,童 (徐志摩《再 而是成群结队地穿过这些隧道,(2 虽然后来中国女排几经挫折、 磨难、沉浮,改 在朝为官敢于直言讽谏,六、语言运用(10分) 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国际贸易和投资低迷,且主要原因应是根植于 2 建立劳动关系。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是人之所欲也,与松树共生,禹奏言: 分) 任河南令,乡土社会没有“根本原则”,(910 擦里陶炼出来的结果。不能再对国家对 只缘身在最高层。还是李姐站出来辟谣,分,他 B、一个孩子学习绘画,这是我的起点。 写人要凸显个性。 客之美我者,石炉,你认为孔子弟子中谁比较适合做自己的朋友?以精通经义、品行端正而著称, 超临界翼型可使巡 是 说啥也不起 来,为儿时,也是我们 400 堪称是最轻量级的飞行员。在人生的道路上,一个十三四岁的男孩衣衫褴褛、风尘仆仆地出现在了菜馆门口。稳稳地,35 600 并结合上下文语境进行判断。C、作揖.(yī) 、 大自然在某个清晨突然 编造和传播不实消息,余年里,根据本文内容,19.生活 体验:生活中,在区域间接触 胜于法理社面几个问题:

18.《短文两篇·蝉·贝壳》

18.《短文两篇·蝉·贝壳》

小思
作者简介
小 思 原名卢玮銮,另有笔名明川。原籍广
东番禺,1939年香港出生,1964年香港中文 大学中文系毕业,翌(yì )年进入罗富国师范 学院进修,获教育文凭。1973年赴日本京都 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当研究员。1981年,以 论文《中国作家在香港的文艺活动》获香港大 学硕士学位。她以笔名“小思”出版了散文集 《路上谈》《承教小记》《日影行》《不迁》 《彤云笺》《三人行》等。

⑧ ⑨

⑦成虫大约只 有两个星期的 生命。
⑧羽化后五六天,雄蝉以歌声引诱雌蝉前来交配,等 待死亡。
体验反思
在你了解了蝉的一生后,你有什么 感想,我们可以向它学习什么?
生命是上帝赐给人类的一颗未 经琢磨的钻石。
——诺贝尔
托物言志
5、最后一句中,“秋风的颜色”,秋风有颜色吗? 给人怎样的感受呢?
我们一般说听见秋风的声音,但作者用了 “秋风颜色”,巧妙地在听觉感受之外,增加 了独特的视觉感受,很有新意。它赋予秋风一 种“颜色”,把属于秋天的一些视觉形象加了 进来,比如金黄的落叶、火红的枫叶、暗绿的 松柏、晴朗的天空,都融进了秋风中,言简吗?
哪管是九十年,九十天,都不过要好好地活过。 3、从你所找到的句子中你明白了怎样的道理?
主题:作为我们每一个人,不管生命如何
短暂,如何的微不足道,都必须要好好地活 着,要善待生命。
4、从全文看,作者主要是写蝉的生命历程,但作者在结 尾已经从蝉的生命历程中悟到人生的意义,这是采用了怎 样的写作手法?
蝉的一生
蝉的一生
④ ③ ⑥

① ⑧ ⑨

① 卵在树洞生活 10个月左右。
②幼虫在六月七月 爬出来。 ③两个月后,若虫 第二次脱皮,成为 二龄若虫。

短文两篇《蝉》《贝壳》

短文两篇《蝉》《贝壳》

短文两篇教学目标1、品读、欣赏课文,感受语言的轻柔和流畅。

2、了解先抑后扬及借物寓理的写作方法。

3、感悟生命的意义,树立积极的人生理想。

教学重点1、感受作品语言柔美、细腻的风格,学习文章先抑后扬的写法。

2、了解学习由一个具体细小的物引出抽象深刻的哲理的写作手法。

课前准备:多媒体学案教学过程《蝉》1、导入:同学们大家看PPT上面是四幅图画说一说它们分别代表的是什么?是的,这是代表一年四季的画面,莺飞草长、生机勃勃的春天;碧叶红莲的夏天;天高气爽、果实累累的的秋天;寒风刺骨、大雪皑皑的冬天。

在第三单元时我们学习的散文《春》,又学习诗歌《秋天》还有《济南的冬天》还剩下的是哪一个季节?今天我们将要学习两篇小短文,其中一篇是与夏天有关《蝉》。

2、介绍作者,解决生字词现在同学们先快速的浏览一遍课文还有课文下面的注解,画出难懂生字词。

大家看完课文了吧,我们总体的学习一下课文中的生词收liǎn(敛)聒聒(guō) chàn(颤)动宽恕(shù)卑微(bēi)2、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

(1)宽恕:宽容,饶恕。

(2)卑微:卑贱微小,地位低下(3)收敛:原意是减轻放纵的程度,这里是收拢,合拢。

(4)一丝不苟:形容办事认真,连最细微的地方也不马虎。

大家刚刚看注释的时候还看到什么呀?那我们先来看《蝉》的作者——PPT 3、解决了生字词,全班朗读课文思考问题:作者对蝉的态度经历了怎样的变化?(可能会用到的衔接词:比如说一看是的时候作者对蝉是什么样的呀,后来又发生了变化没有?为什么会发生变化呢?)3、剖析课文⑴、同学们刚刚已经总结了作者对蝉的一个态度的转变,那么我们看黑板上面的板书可以看出作者使用了“先抑后扬”的写作方法来写蝉的,现在同学们再看一次课文思考一下,作者这个“抑”“扬”是怎么安排的,并说出这样写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抑:写蝉的聒噪声使人们心烦,这是一抑。

其次写看到一只病蝉,写它的微小和病弱,又是一抑。

短文两篇蝉、贝壳

短文两篇蝉、贝壳



⑧羽化后五六天,雄蝉以歌声引诱雌蝉前来交配,等 待死亡。
1.《蝉》是按怎样的思路来结 构文章的?采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烦 -----惊-----叹-----恕
欲扬先抑
2.作者写蝉,先抑后扬。 一抑一扬表达了作者怎样 的思想感情?
抑:写蝉的聒噪声使人们心烦, 这是一抑。其次写看到一只病 蝉,写它的微小和病弱,又是 一抑。 扬: 蝉的生活历程显示了生命 的意义。 不管生命如何短暂,必须好好地 活着
积累字词
liǎn shù zàn
收敛
guō
宽恕
táo
短暂
cuì
聒聒
bēi
淘洗
gǒu
脆弱
卑微
一丝不苟
解释词语
零落:脱落。 收敛: 收拢,合拢。 聒聒: 持续嘈杂,本课指不停地叫。 宽恕: 宽容饶恕。恕,饶恕。 一丝不苟: 形容办事认真,连最细小的地方也 不马虎。 卑微: 卑贱微小,地位低下。 上苍: 上天。 把玩: 拿在手中玩赏。 聒噪: 声音杂乱,吵闹。
1、《贝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前3段主要叙述了捡贝壳及其美 丽、坚硬、精致,并对这一卑 微生命发出了感慨。:后3段是 作者由贝壳引发的人生感慨。
《贝壳》的写作特色
托物言志的写法; 夹议夹叙的写法。
整体感知
比较两篇散文有何相同 与不同之处。
相同之处: (1)都是由一个小小的“物” 引发对生命的一些感悟。 (2)对于生命的理解,都比较 积极、认真。 (3)对于“物”的描写细致入 微,笔调清新而自然。
不同之处:
(1)《蝉》是先抑后扬《贝壳》 是直入主题。 (2)《蝉》对于生命的感悟是不 管生命短暂与否,都要积极面对, 好好地活着;《贝壳》则落实到 要把自己能做的事情做得更仔细、 更精致、更加一丝不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业
1、课外收集一些关于热爱生命、对生命执著追 求的名人名言或事例,抄写在《采蜜集》中并 讲给你身边的人听听;
2、收集小思和席慕蓉的诗文,欣赏和品评 并摘录一篇抄写在《采蜜集》中做为积累。
Wbyzn制作
生命是多彩的朝霞,映照着广阔的大地; 生命是智慧的火花,点缀着灿烂的星空;生命 是美丽的鲜花,装扮着绚丽的人生。生命真是 一个奇迹,一枝从淤泥里长出的夏荷,竟开出 雪一样洁白纯净的花儿;一粒细细黑黑的萤火 虫,竟能在茫茫黑夜里发出星星般闪亮的光; 一株微不足道的小草,竟开出像海洋一样湛蓝 的花;一只毫不起眼的鸟儿,在树头唱出远胜 小提琴的夜曲;一条柔软无骨的蚯蚓,居然能 在坚实的土地里如鱼在水中似的自由遨游。夏 天里不断聒噪的蝉,海边一枚小小的贝壳,都 会引起我们对生命意义的追问和思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蝉》
1、都是由一个小小 的“物”引发对生 命的一些感悟。 2、对于生命的理解 都比较积极、认真。
《贝壳》
3、对于”物的描写 细致入微,笔调清新 而自然“
拓展延伸
生命是盛开的鲜花,用它艳丽的花瓣铺就 人生的道路;生命是美妙的乐章,用它跳跃的 音符谱写生活的旋律;生命是翱翔的雄鹰,用 它矫健的翅膀搏击广阔的天宇;生命是奔腾的 河流,用它倒海的气势冲垮陈旧的桎梏。 生命是如此美丽,又是如此的宝贵,请同 学们谈一谈,你打算怎样做,才让自己的青春 和生命更有意义?
朗读课文
自读课文,思考下面几个问题:
《蝉》一文里有一句话是全文的文眼,请找出来,并说 说自己的理解。
“哪管是90年,90天,都不过要好好的活过。“是全文的文眼。它是由 抑到扬的关键原因,也是由蝉引发的关于生命的深刻道理。不管是写蝉 的聒噪,病蝉的弱小,还是写蝉17年埋在泥下,出来只活一个夏天的短 暂生命,都是因为这句话,才显得有了意义和光彩。它也提醒我们,不 管生命有多短暂,都要好好地活,给人振奋精神的感觉。
《贝壳》一文中,作者对贝壳的精美作了一番描述,然后 生发了哪些联想?
作者想到贝壳里那柔软的生命,想到为了这样一个短暂、细小、脆弱、 卑微的生命,上苍却是那样用心地营造了它的居所——精致的贝壳。 并由此进一步想到自己的生命,虽然也有限,但总比贝壳里的生命要 长一点,空间要多一点,那岂不是更应该好好画对它,让它显得像贝 壳一样美丽、令人珍惜、惊叹。
试比较两篇散文有何 相同和不同之处?
短 文
课 题 相同之处


不同之处
先抑后扬 对于生命的感悟是不管生命短 暂与否,都要积极面对,好好 地活着; 作者对于生命的态度隐喻在对 蝉的生命意义的阐发中,并没 有直接表白; 直入主题 感悟:要把自己能做的事情做 得更仔细、更细致、更加一比 不苟; 作者明确提出了自己要认真做 事的想法,表达了要给世人留 下值得珍惜和惊叹的东西的愿 望。
作者简介
席慕容,蒙古族女诗人。原籍内蒙古查哈尔盟明安旗。蒙古 名字全称穆伦席连勃,意为浩荡大江河。是蒙古族王族之后, 外婆是王族公主。在父亲的军旅生活中,席慕容出生于四川。 十三岁起在日记中写诗,十四岁入台北师范艺术科,后又入 台湾师范大学艺术系。1964年入比利时布鲁塞尔皇家艺术学 院专攻油画。毕业后任台湾新竹师专美术科副教授。举办过 数十次个人画展,出过画集,多次获多种绘画奖。她是台湾 知名画家,更是著名散文家与诗人,1981年,台湾大地出版 社出版席慕容的第一本诗集 《七里香》,一年之内再版七次。 她的作品还有《无怨的青春》《时光九篇》,散文集《有一 首歌》、《江山有诗》美术论著《心灵的探索》《雷色艺术 异论》等。她的作品多写爱情、人生、乡愁,写得极美,淡 雅剔透,抒情灵动,饱含着对生命的挚爱真情。影响了整整 一代人的成长历程。
短文两篇
贝壳

作者简介
小 思 , 原 名 卢 玮 銮 , 另有笔名明川。原 籍 广 东 番 禺 , 1939 年 出 生 於 香 港 。 1964 年 在 香 港 中 文 大 学 新 亚 书 院 中 文 系 毕 业 , 1965 年 获 罗 富 国 师 范 学 院 教 育 文 凭 , 后 任 中 学 教 师 多 年 。 1973 年 赴 日 本 , 任 京 都 大 学 人 文 科 学 研 究 所 研 究 员 , 1981 年 获 以论文 《中国作家在香港的文艺活动》香 港 大 学 哲 学 硕 士 衔 。 现 职 香 港 中 文 大 学 中 文 系 教 授 。 小 思 是 出 色 的 散 文 家 , 她 的 作 品 短 小 精 炼 , 表 现 出 深 刻 的 洞 察 力 , 又 往 往 流 露 出 家 国 情 怀 。 她以 笔名“小思”出版了散文集 《 路 上 谈 》 、 《 日 影 行 》 、 《 承 教 小 记 》 、 《 不 迁 》 、 《 彤 云 笺 》 、 《 香 港 文 学 散 文 》 等 。 小 思 致 力 推 动 香 港 文 学 的 发 展 , 曾 任 「 香 港 文 学 双 年 奖 」 散 文 组 评 判 、 香 港 艺 术 发 展 局 文 学 艺 术 委 员 会 委 员 、 康 乐 及 文 化 事 务 署 文 学 艺 术 顾 问 等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