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枝菌根真菌在园艺作物上的应用
丛枝菌根真菌(AMF)对植物养分吸收影响研究进展
![丛枝菌根真菌(AMF)对植物养分吸收影响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a7baa7073169a4517623a317.png)
丛枝菌根真菌(AMF)对植物养分吸收影响研究进展作者:肖质净来源:《农业科技与装备》2017年第04期摘要:土壤盐渍化严重威胁植物生长。
丛枝菌根真菌(AMF)能够寄生在植物根系,通过多种方式调节植物对养分的吸收,促进植物更好地生长。
AMF缓解盐分胁迫的作用十分明显,是改良利用盐碱地的重要手段之一。
关键词:土壤盐渍化;丛枝菌根真菌;养分吸收中图分类号:S15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61(2017)04-0003-02土壤盐渍化已成为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
据统计,全世界约有77万hm2耕地因盐分含量超标受到影响,占全世界耕地总面积的5%。
据估算,到21世纪中期,由于土壤盐渍化而损失的耕地将增加到50%。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微生物能够通过各种机制提高作物的耐盐性,从而改善作物在逆境条件下的生长发育状况,进而提高作物产量。
盐生植物的菌根亲和力相对较低,但在很多盐碱环境中仍然能够发现丛枝菌根真菌(AMF)的存在。
目前,很多研究探讨了AMF在植物对抗盐分胁迫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证明AMF能够通过综合机制(如改善植物对矿物养分的吸收)来缓解盐分胁迫。
1 AMF对植物吸收养分磷的影响土壤盐分能显著降低植物对矿质养分的吸收,尤其是养分磷,因为磷酸盐离子能与土壤中的Ca2+,Mg2+,Zn2+发生化学反应而形成沉淀,使土壤有效磷变成无效态。
相关研究表明,相比没有菌根的植株,接种AMF的植株体内磷含量会增加,这主要是由于植株根系能够充分利用广泛分布的真菌菌丝,促使植株从土壤中吸收养分磷,提高植株对磷的摄取量。
据估计,植株根外菌丝能够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磷量的80%。
有研究结果显示,在不同盐度(1.2,4.0,6.5,9.5 dS/m)的盐碱地上,没有AMF的阿拉伯金合欢磷含量相对较低(0.6%,0.5%,0.2%,0.1%),而有AMF的阿拉伯金合欢磷含量相对较高(1.2%,1.2%,0.9%,0.6%),说明AMF提高了植株对磷的吸收。
丛枝菌根真菌与植物共生关系的研究进展
![丛枝菌根真菌与植物共生关系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ad807123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c5.png)
丛枝菌根真菌与植物共生关系的研究进展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 AMF)是一类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真菌,与大多数植物都有一种共生关系。
它们主要生长于植物根际,与植物根系建立起一种特殊的关系,能够为植物提供营养物质和水分的吸收,同时也能够提高植物的耐受性和适应性。
本文将简要介绍丛枝菌根真菌与植物共生关系的原理、产生的生物化学反应,以及在生态和农业方面的应用。
一、丛枝菌根真菌与植物共生关系的原理丛枝菌根真菌与植物共生是一种非常古老的生态模式。
它们的共生方式是真菌从植物根中获取有机物,然后向植物提供微量元素和矿物质养分。
这种共生方式的发生主要是由丛枝菌根真菌侵入植物根发育的末端,而在植物根中形成一种类似于“拐杖”的结构,这个“拐杖”结构就是AMF担任的重要角色之一,主要用于提供养分和水分。
此外,AMF还能够生成一种称为“外生孢子”的特殊结构,以适应生存环境的改变。
外生孢子的形成与amycorhyzal短语有关,因为孢子主要存在于土壤环境中,而非植物体内。
外生孢子对土壤环境变化有良好的适应性,一旦形成就可以在土壤中保持数年甚至数十年,等待植物根系的入侵而开始新一轮共生循环。
二、丛枝菌根真菌与植物共生关系所产生的生物化学反应丛枝菌根真菌与植物共生关系所产生的生物化学反应非常复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促进植物吸收营养物质。
丛枝菌根真菌能够延长植物的根系,并且使植物更加频繁的吸收有机物和无机物质,其中包括一些人工在土壤中添加的肥料。
这些有机物和无机物再通过AMF传递到植物根中,植物体再将其转化成必须的元素和化合物,使植物更加健康生长。
2、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
丛枝菌根真菌还能够通过激活植物与真菌之间的信号传递,直接或间接调节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例如,AMF能够刺激植物根中的根冠部细胞分裂,从而促进植物的生长;又例如AMF可以改变植物中激素的代谢途径,来影响植物开花或结实等过程。
(森林经理)举例说明丛枝菌根真菌如何改善植物生长
![(森林经理)举例说明丛枝菌根真菌如何改善植物生长](https://img.taocdn.com/s3/m/ab36b845852458fb770b56e8.png)
2
从枝菌根真菌对蔬菜的改善作用
丛枝菌根对菜豆、辣椒、黄瓜、西瓜、甜瓜、洋葱、番茄、芦 笋等具有很多的正效应,如促进蔬菜营养生长,提高产量,促进开 花坐果,增强对土传病害的抗性,提高品质。科学家对芋组培苗进 行丛枝菌根真菌接种试验,结果表明接种丛枝菌根真菌能够显著提 高成活率,如接种丛枝菌根真菌的成活率为 100%,而未接种的为 93%; 接种菌根真菌提高芋的经济系数, 如接种 Glomus versiforme 的芋经济系数为 0.632,未接种菌根的仅为 0.122;接种丛枝菌根真 菌还能够提高根、叶内的矿质元素的含量,尤其是 N、P、K、Cu、 Zn的含量。
汇报完毕 感谢各位领导专家!
2
从枝菌根真菌对果树的改善作用
科学家实验显示,将菌根接种体放置于粗柠檬、酸橙、枳橙种 子以下 4 cm处,结果接种菌根明显促进植株生长,效率为 10%~ 142%。1980年Menge等[8]报道在灭菌的肥沃砂土上接种 Glomus fasciclatum 能够增加鳄梨的生长,效果为 49%~254%。之后在苹 果、桃上也有报道。
丛枝菌根真菌
改善植物生长
林学院 2012级森林经理
1 2
何为从枝菌根 从枝菌根真菌对植物的改善作用来自1何为从枝菌根
菌根是某些真菌和植物根系的互惠共 生联合体,真菌菌丝在植物根皮层组织内 作丛枝状分布则为从枝菌根。
2
从枝菌根真菌对植物的改善作用
丛枝菌根(即AM)真菌被认为是多数 陆地生态系统中一种重要又广泛分布的成 分,它能够促进植物生长,对植物提高抗 旱 、抗 盐、抗重金属毒害 、抗病有极其 重要意义。
育苗基质中添加丛枝菌根真菌菌剂对辣椒幼苗生长和光合参数的影响
![育苗基质中添加丛枝菌根真菌菌剂对辣椒幼苗生长和光合参数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1ecda00faf1ffc4fff47ac5f.png)
fHuaian Chaimihe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Huaian 223002,China)
Abstract:The efects of 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 F)on the growth and photosynthesis of
pepper seedlings were studied by adding AMF in the organic seedling substrate,using’Sujiao No.5’as the
Vegetables 2018.7
试 验研 究
丛 枝 菌 根 真 菌 (arbu SCUlar mYCOrrhizal fung i,AM F)对 植 物 具有 较 为广 泛 的侵染 性 【1], 土 壤 中的AMF与植 物 根 系 紧 密结 合 ,并依 赖 寄 主 植物 的光合产物维持 自身 的生长和繁殖 ,同时能 够 以多种途径影响植物 的代谢过程 ]。AMF ̄,够 促进宿 主植 物营养元素 的吸收和c0,的同化 ,进 而提 高 宿 主植 物 的生 长 和光合 作 用p 】。Hajiboland 等 研 究 发 现 ,接 种Rhizophagus irregularis增 加 了番茄 对P的吸收 ,提 高了番茄光 合 固碳 能力 ; Shahabivand 卅研究 表 明Glomus mossea ̄,够增 加 小麦 的生物量 和 叶绿 素含 量 。
Determination of photosynthesis showed that AM F could improve the net photosynthetic rate(Pn),stomatal conductance(Gs),transpiration rate(Tr),water use eficiency(W UE)and the intercellular CO2 concentration
丛枝菌根真菌对盐胁迫下园林植物再力花生长发育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丛枝菌根真菌对盐胁迫下园林植物再力花生长发育和光合特性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721b4045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ba.png)
㊀山东农业科学㊀2023ꎬ55(12):79~88ShandongAgriculturalSciences㊀DOI:10.14083/j.issn.1001-4942.2023.12.011收稿日期:2023-07-12基金项目:福建省科技厅引导性项目(2021N0002)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572088)ꎻ国家林业局森林公园工程中心开放课题(PTJH1500210)作者简介:刘振凡(1989 )ꎬ男ꎬ福建莆田人ꎬ硕士研究生ꎬ研究方向为植物生理㊁碳排放和园林工程ꎮE-mail:159****8176@163.com通信作者:刘文鑫(1983 )ꎬ男ꎬ福建厦门人ꎬ博士ꎬ副教授ꎬ研究方向为园艺园林植物生理ꎮE-mail:liuwxin_1983@126.com丛枝菌根真菌对盐胁迫下园林植物再力花生长发育和光合特性的影响刘振凡1ꎬ崔广强2ꎬ吴成华2ꎬ刘文鑫3(1.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ꎬ福建莆田㊀351262ꎻ2.福建江夏学院ꎬ福建福州㊀350108ꎻ3.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ꎬ福建福州㊀350002)㊀㊀摘要:为提高园林湿地水生植物的耐盐性ꎬ本试验以再力花为材料ꎬ研究接种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mycorrhizalfungiꎬAMF)对NaCl胁迫下植株生长发育㊁根系活力㊁渗透调节物质㊁抗氧化酶活性及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ꎮ结果表明ꎬ接菌+盐胁迫组(T1)再力花的盐害指数显著低于不接菌+盐胁迫组(N-CK)ꎬ且T1组根系活力㊁株高㊁茎粗㊁地上地下干物质量均显著高于N-CKꎻ与N-CK相比ꎬ施加AMF(T1)显著提高可溶性蛋白含量ꎬ降低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ꎬ同时还显著降低丙二醛含量ꎬ显著提高抗氧化酶(SOD㊁CAT㊁POD)活性ꎻ随盐胁迫时间延长ꎬAMF处理(T1)叶片净光合速率㊁气孔导度㊁蒸腾速率及胞间CO2浓度均呈现上升趋势ꎬN-CK组则均呈下降趋势ꎮ综之ꎬ施加AMF可以有效缓解NaCl对再力花的渗透胁迫和氧化损伤作用ꎬ增强其对盐胁迫的抗性ꎬ从而促进植株生长和提高光合作用效率ꎮ关键词:丛枝菌根真菌ꎻ再力花ꎻ盐胁迫ꎻ生长发育ꎻ光合特性中图分类号:S682.1+61㊀㊀文献标识号:A㊀㊀文章编号:1001-4942(2023)12-0079-10EffectsofArbuscularMycorrhizalFungionGrowthandPhotosyntheticCharacteristicsofOrnamentalPlantThaliadealbataunderSaltStressLiuZhenfan1ꎬCuiGuangqiang2ꎬWuChenghua2ꎬLiuWenxin3(1.JinshanCollegeofFujianAgricultureandForestryUniversityꎬPutian351262ꎬChinaꎻ2.FujianJiangxiaUniversityꎬFuzhou350108ꎬChinaꎻ3.CollegeofForestryꎬFujianAgricultureandForestryUniversityꎬFuzhou350002ꎬChina)Abstract㊀ToimprovethesalttoleranceofaquaticplantingardenwetlandsꎬtheexperimentwascarriedoutwithThaliadealbataasmaterialtostudytheeffectsofinoculationofarbuscularmycorrhizalfungi(AMF)onitsplantgrowthanddevelopmentꎬrootactivityꎬosmoticregulationsubstancesꎬantioxidantenzymeactivityandleafphotosyntheticcharacteristicsunderNaClstress.TheresultsshowedthatthesaltdamageindexofT1group(inoculatingAMFundersaltstress)wassignificantlylowercomparedwiththeN ̄CKgroup(non ̄inocu ̄lationofAMFundersaltstress)ꎬwhiletherootactivityꎬplantheightꎬstemdiameterꎬabovegroundandunder ̄grounddrymatteramountweresignificantlyhigherthanthoseoftheN ̄CKgroup.ComparedwithN ̄CKgroupꎬtheinoculationofAMFsignificantlyincreasedthecontentofsolubleproteinꎬreducedthecontentofsolublesugarandprolineꎬandalsosignificantlyreducedthecontentofmalondialdehydeꎬsignificantlyincreasedtheactivitiesofantioxidantenzymes(SODꎬCATꎬPOD).Asthetimeincreaseofsaltstressꎬthenetphotosynthet ̄icrate(Pn)ꎬstomatalconductance(Gs)ꎬtranspirationrate(Tr)andintercellularCO2concentration(Ci)oftheleavestreatedwithAMFshowedupwardtrendsꎬwhilethoseofN ̄CKgroupshoweddownwardtrends.ThereforeꎬinoculationofAMFcouldeffectivelyalleviatetheosmoticstressandoxidativedamageofNaCltoThaliadealbataꎬenhanceitsresistancetosaltstressꎬsoastopromotetheplantgrowthandincreasethephoto ̄syntheticefficiency.Keywords㊀ArbuscularmycorrhizalfungiꎻThaliadealbataꎻSaltstressꎻGrowthanddevelopmentꎻPho ̄tosyntheticcharacteristics㊀㊀湿地与森林㊁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ꎮ湿地包含城市人工湿地和园林湿地ꎬ是生产力最高的生态系统之一ꎬ被誉为 地球之肾 ꎬ具有涵养水源㊁净化水质㊁调节气候㊁改善环境㊁维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生态功能[1]ꎮ福建省有湿地园林面积18.86万hm2ꎬ此外ꎬ还有河流水面15.86万hm2㊁水库水面7.36万hm2㊁坑塘水面11.26万hm2[2]ꎮ近年来ꎬ沿海湿地长时间受到盐分侵蚀ꎬ再加上滨海养殖业㊁深层采矿业的迅速发展和盐碱地的大规模开垦ꎬ含盐废水排放量不断增加ꎬ园林湿地水生植物面临的盐胁迫亦越来越严重[3]ꎮ水生植物作为园林湿地中的主要生产者ꎬ是湿地生态系统稳定的基础ꎬ湿地盐碱化的加重严重威胁着湿地水生植物生长ꎮ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mycorrhizalfungiꎬAMF)是一类广泛定殖于植物根系且对植物生长发育起着重要作用的共生内生真菌[4]ꎮAMF不仅能与绝大多数陆生植物共生ꎬ还能与大多数水生植物共生ꎬAMF与植物形成互惠共生体后可以提高宿主植物对养分的吸收ꎬ对植物生长起着重要的积极作用ꎬ同时还能提高植物在逆境胁迫中的生存能力[5]ꎮZong等[6]研究发现AMF通过提高文冠果的光合作用㊁抗氧化酶活性和渗透调节作用来缓解盐胁迫ꎻDong等[7]研究表明AMF通过提高杨树叶绿素荧光和光合作用参数ꎬ增强其对水分㊁K+和Ca2+的吸收ꎬ促进杨树的生长发育和提高植物耐盐碱能力ꎻWang等[8]研究发现AMF可以通过增加青冈栎生物量和液泡中K+含量并区隔化Na+㊁Cl-来提高青冈栎的耐盐性ꎮ研究表明ꎬAMF可以与植物形成共生关系ꎬ可以提高植物从外界环境中吸收营养元素的能力ꎬ提高渗透调节作用ꎬ改善胞间离子平衡ꎬ还可以提高细胞的抗氧化酶活性来缓解盐胁迫造成的氧化损伤ꎬ此外还可以通过提高叶片光合色素含量来增强叶片的光合作用ꎬ进而提高植物的抗盐胁迫能力[9]ꎮ因此ꎬ在盐碱地上通过接种AMF提高植物的耐盐能力是一种有效方法ꎮ再力花(ThaliadealbataFraser)ꎬ别称水莲蕉ꎬ为竹芋科多年生挺水草本植物ꎬ主要生长于公园湿地㊁河流㊁湖泊㊁沼泽以及滨海滩涂等水湿洼地ꎬ具有很强的水肥吸收能力且繁殖能力强ꎬ植株相对高大ꎬ外观美丽ꎬ其紫色花朵和叶子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ꎬ而且对水体具有较强的去污和净化能力ꎬ常用于园林人工湿地污水净化修复ꎬ然而其对高盐水的耐受性较弱ꎬ盐分过高会抑制植株生长和繁殖[10]ꎮ目前ꎬ有关再力花对重金属胁迫的修复作用研究较多[11-12]ꎬ但关于再力花对盐胁迫的研究报道较少ꎬ尤其是在盐胁迫下接种AMF对再力花光合生理特性影响的研究更少ꎮ因此ꎬ本试验以园林水生植物再力花为材料ꎬ研究NaCl胁迫下接种AMF对再力花幼苗生长发育和光合特性的影响ꎬ以阐明AMF提高再力花植株的耐盐作用机制ꎬ为其在园林湿地高盐水中的应用提供技术参考ꎮ1㊀材料与方法1.1㊀试验材料试验于2021年5月至2022年3月在福建农林大学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林公园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开展ꎮAMF菌剂(硅藻土为基质ꎬ包含真菌08山东农业科学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第55卷㊀孢子㊁菌丝ꎬ孢子量为20~25个/g)㊁地表多样孢囊霉(Diversisporaepigaea):北京农林科学院提供ꎮ再力花苗:青州市诚韵花卉苗木种植专业合作社提供ꎬ株高25~30cmꎮ育苗栽植桶50L(主体直径400mmꎬ口径400mmꎬ高530mm):常州多成塑料包装材料有限公司产品ꎮHoagland营养液:福建万果农资有限公司提供ꎮ栽培土:采自福州市闽江河口国家湿地公园(119.62ʎEꎬ26.03ʎN)ꎬ有机质含量为18.77g/kg㊁有效氮55.84mg/kg㊁有效磷11.88mg/kg㊁速效钾62.74mg/kgꎬpH值6.3ꎬ用前高压灭菌3hꎮ1.2㊀试验设计与管理前期筛选试验得到再力花盐胁迫的最适浓度为150g/kgꎬ此浓度下再力花能维持生长且生长抑制作用较明显ꎬ因此本研究调制桶中土壤盐浓度为150g/kgꎮ选取长势㊁根系生长较一致的再力花苗100株ꎬ每桶栽1株ꎬ桶中装入等量的栽培土ꎬ每桶浇灌等量的无菌水和Hoagland营养液50mLꎮ试验设置4个处理:不接菌+不胁迫(CK组)㊁不接菌+盐胁迫(N-CK组)㊁接菌+不胁迫(T0组)㊁接菌+盐胁迫(T1组)ꎬ每个组各栽培25桶ꎬ置于大棚内进行试验ꎮ1周后待再力花苗长出新叶时ꎬT0㊁T1组每桶接种50g菌剂ꎬCK㊁N-CK均不接菌ꎻ继续培养1周ꎬT1组㊁N-CK组分别加入盐水30L(水面淹没土壤约10cm)ꎬ使得桶中盐浓度为150g/kgꎬT0组㊁CK组加入无菌水30Lꎬ记下刻度线ꎮ后面管理中隔2周均向桶中加入Hoagland营养液50mL并用无菌水补充至水面刻度ꎮ1.3㊀测定指标及方法1.3.1㊀盐害指数分析㊀盐害分级参考赵华等[13]的方法并适当修改ꎬ于盐胁迫开始后的第7天观察植株生长情况ꎮ盐害分级:0级ꎬ植株正常生长ꎬ未出现盐害症状ꎻ1级ꎬ植株生长较正常ꎬ少数植株叶片出现症状ꎬ单株出现0~1片叶发黄ꎻ2级ꎬ植株生长相对缓慢ꎬ单株出现1~3片叶发黄ꎻ3级ꎬ植株生长明显缓慢ꎬ大部分植株出现盐害症状ꎬ单株出现4~6片叶发黄ꎻ4级ꎬ植株生长非常缓慢ꎬ单株绿叶低于2片ꎻ5级ꎬ植株基本停滞生长ꎬ叶片全部变黄ꎬ甚至枯萎ꎮ按照下式计算盐害指数:y=ðaˑb5ˑcˑ100ꎮ式中ꎬy为盐害指数ꎬ单位%ꎻa为N级ꎻb为N级株数ꎻc为总株数ꎮ1.3.2㊀植株农艺性状和生物量测定㊀盐胁迫处理第14天时ꎬ各组分别选取5株ꎬ用卷尺㊁游标卡尺测量株高和茎粗ꎮ同时ꎬ采集整株并分为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ꎬ清洗干净后烘箱中105ħ杀青30minꎬ再65ħ烘干至恒重ꎬ用分析天平分别称取地上部和地下部干物质量ꎮ1.3.3㊀根系活力和可溶性糖㊁可溶性蛋白㊁脯氨酸含量测定㊀分别在盐胁迫第7㊁14㊁28天时ꎬ各组随机选取5株拔出ꎬ清洗干净根系ꎬ用纸巾吸干表面水分ꎬ放入液氮中带回实验室ꎮ采用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法测定根系活力[14]ꎬ采用蒽酮比色法[15]测定根系可溶性糖含量ꎬ采用考马斯亮蓝法[16]测定可溶性蛋白含量ꎬ采用茚三酮显色法[17]测定游离脯氨酸含量ꎮ1.3.4㊀根系抗氧化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测定㊀分别于盐胁迫第7㊁14㊁28天时测定根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㊁过氧化氢酶(CAT)㊁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ꎬ测定方法参考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试剂盒ꎮ1.3.5㊀叶片光合特性测定㊀采用美国Li-cor6400XT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ꎬ设置光照强度为1500μmol/(m2 s)ꎬ分别在盐胁迫第7㊁14㊁28天晴天上午9ʒ30 11ʒ30之间ꎬ选择植株顶部下的第2~3片功能性叶片ꎬ分别测定净光合速率(Pn)㊁气孔导度(Gs)㊁蒸腾速率(Tr)和胞间CO2浓度(Ci)ꎮ1.4㊀数据处理与分析所有数据均测量3次ꎬ采用平均值ʃ标准差表示ꎮ数据处理和单因素方差分析采用SPSS22.0软件ꎬ用LSD法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P<0.05)ꎮ采用Origin2021软件作图ꎮ2㊀结果与分析2.1㊀AMF对盐胁迫下再力花植株盐害指数的影响18㊀第12期㊀㊀㊀刘振凡ꎬ等:丛枝菌根真菌对盐胁迫下园林植物再力花生长发育和光合特性的影响由图1可知ꎬCK和T0组植株未出现叶片变化和萎蔫症状ꎻN-CK组叶片变黄和萎蔫症状较严重ꎬ盐害指数为67.54%ꎻT1组叶片出现少量变黄和萎蔫症状ꎬ盐害指数为21.76%ꎮ与N-CK相比ꎬT1组盐害指数降低67.78%ꎮ表明盐胁迫使得再力花植株出现盐害症状ꎬAMF灌根处理显著缓解再力花的盐害程度ꎬ提高抗盐能力ꎮ柱上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处理间差异显著(P<0.05)ꎮ图1㊀再力花植株盐害指数情况2.2㊀AMF对盐胁迫下再力花根系生长和根系活力的影响图2A显示ꎬ与CK相比ꎬN-CK根系生长明显受到抑制ꎬ根系稀少且短ꎬT0组根系显著增多且生长密集ꎬT1组根系较密集ꎬ但差异不大ꎻ与N-CK相比ꎬT1组根系明显增多增长ꎮ可见ꎬ盐胁迫抑制再力花的根系生长ꎬAMF具有促进根系生长的作用ꎬ一定程度上缓解再力花的盐胁迫效应ꎮ图2B显示ꎬ盐胁迫第7㊁14㊁28天时ꎬT0组根系活力均最高ꎬN-CK根系活力均最低ꎬ与CK相比N-CK㊁T1根系活力均显著降低ꎬ与N-CK相比T1根系活力均显著提高ꎬ分别达14.22%㊁55.47%㊁149.02%ꎮ另外ꎬ从第7天到第28天期间ꎬCK㊁T0组根系活力变化差异均不显著ꎬN-CK呈逐渐显著降低趋势ꎬT1出现先显著升高后缓慢升高趋势ꎮ综上表明ꎬ盐胁迫降低再力花的根系活力ꎬ且随着胁迫时间延长根系活力出现降低趋势ꎬAMF具有提高再力花根系活力的作用ꎬ同时还具有缓解盐胁迫效应ꎮB图中不同小写字母表示不同处理不同天数间差异显著(P<0.05)ꎬ下同ꎮ图2㊀再力花根系生长情况(A)和根系活力值(B)2.3㊀AMF对盐胁迫下再力花植株生长的影响由表1可知ꎬ与CK相比ꎬ单独盐胁迫下(N-CK)ꎬ再力花株高㊁茎粗㊁地上干物质量和地下干物质量均显著降低ꎬ说明盐胁迫显著抑制再力花生长ꎻ而施用AMF(T0组)则显著提高植株的各指标值ꎬ说明AMF具有促进植株生长的作用ꎮ与N-CK相比ꎬ盐胁迫下施用AMF(T1组)显著提高株高㊁茎粗㊁地上干物质量和地下干物质量ꎬ分别提高14.73%㊁10.58%㊁19.24%和49.77%ꎮ说明ꎬ接种AMF不仅促进再力花植株生长ꎬ还有利于提高再力花植株对盐胁迫环境的适应性ꎮ㊀㊀表1㊀㊀AMF对盐胁迫下再力花植株生长的影响处理株高/cm茎粗/mm地上干物质量/(g/株)地下干物质量/(g/株)CK42.78ʃ0.45b6.52ʃ0.27b24.56ʃ0.28b6.85ʃ0.21bN-CK36.32ʃ0.36c5.86ʃ0.31c19.85ʃ0.22c4.36ʃ0.16cT045.82ʃ0.84a6.87ʃ0.44a27.33ʃ0.31a7.38ʃ0.24aT141.67ʃ0.62b6.48ʃ0.39b23.67ʃ0.19b6.53ʃ0.18b㊀㊀注:同列数据后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处理间差异显著(P<0.05)ꎮ2.4㊀AMF对盐胁迫下再力花根系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由图3可知ꎬ非盐胁迫下ꎬ同时期CK和T028山东农业科学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第55卷㊀组根系渗透调节物质(可溶性蛋白㊁可溶性糖及脯氨酸)含量均不存在显著差异(胁迫7天时脯氨酸含量除外)ꎬ说明施用AMF对根系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不显著ꎻ盐胁迫下ꎬN-CK和T1组根系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均大幅升高ꎬ说明盐胁迫对再力花根系产生渗透胁迫ꎬ使得细胞内积累大量渗透物质以缓解外界环境的胁迫作用ꎮ胁迫第7㊁14㊁28天时ꎬ与N-CK相比ꎬT1组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别升高7.83%㊁39.79%㊁75.88%且第14㊁28天时达到显著水平ꎬ而可溶性糖含量则分别降低28.14%㊁31.56%和34.34%ꎬ脯氨酸含量分别降低16.41%㊁24.55%和24.38%ꎬ且均达显著水平ꎮ这说明AMF具有提高根系可溶性蛋白含量和降低可溶性糖㊁脯氨酸含量的作用ꎮ图3㊀AMF对盐胁迫下再力花根系㊀㊀㊀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2.5㊀AMF对盐胁迫下再力花根系MDA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2.5.1㊀对根系MDA含量的影响㊀图4显示ꎬ在非盐胁迫下ꎬCK和T0组根系MDA含量均较低ꎬT0组均显著低于CK组ꎬ随着生长天数的增加ꎬ两者MDA含量变化均不显著ꎻ盐胁迫下ꎬN-CK和T1组根系MDA含量均显著增加ꎮ表明ꎬAMF具有降低非盐胁迫下根系MDA含量的作用ꎬ而盐胁迫可使根系产生大量的MDAꎮ与N-CK相比ꎬ盐胁迫第7㊁14㊁28天时ꎬT1组MDA含量分别显著降低达29.68%㊁39.42%和55.20%ꎬ另外ꎬ随着胁迫天数增加ꎬN-CK组MDA含量出现显著增加趋势ꎬ而施用AMF处理可以缓解根系中MDA的净生成速率ꎮ由此可见ꎬ盐胁迫下施用AMF可以降低根系MDA含量ꎬ缓解细胞的脂质过氧化损伤ꎮ图4㊀AMF对盐胁迫下再力花根系MDA含量的影响2.5.2㊀对根系SOD㊁CAT㊁POD活性的影响㊀图5显示ꎬ非盐胁迫下ꎬCK和T0组根系抗氧化酶(SOD㊁CAT㊁POD)活性均维持在一个较低水平ꎬ但施用AMF的T0组抗氧化酶活性均不同程度地高于CK组ꎮ这主要是因为再力花根系在正常生理状态下细胞中氧化和抗氧化水平维持在动态平衡中ꎬ其抗氧化酶活性较低ꎬ在AMF与根系形成共生作用时ꎬAMF可能通过某种途径相对地提高根系抗氧化酶活性ꎮ盐胁迫下ꎬN-CK和T1组根系抗氧化酶活性均出现大幅升高ꎬ这说明150g/kgNaCl水溶液给再力花根系造成胁迫作用ꎬ体内产生大量自由基ꎬ为维持氧化和抗氧化平衡ꎬ从而激活抗氧化酶的活性ꎮ随着盐胁迫天数增加ꎬN-CK组SOD活性出现显著降低趋势ꎬCAT和38㊀第12期㊀㊀㊀刘振凡ꎬ等:丛枝菌根真菌对盐胁迫下园林植物再力花生长发育和光合特性的影响POD活性则出现先显著升高后显著降低趋势ꎻT1组抗氧化酶活性呈现显著升高趋势ꎮ与N-CK相比ꎬ盐胁迫第7㊁14㊁28天时ꎬT1组SOD活性分别显著升高29.50%㊁95.11%和190.21%ꎬCAT活性分别显著升高29.68%㊁51.52%和140.14%ꎬPOD活性分别显著升高37.11%㊁22.31%和101.78%ꎮ综上ꎬ盐胁迫使再力花根系抗氧化酶活性不同程度升高ꎬ施用AMF后ꎬ抗氧化酶活性得到进一步提高ꎬ表明AMF具有提高抗氧化酶活性的作用ꎮ图5㊀AMF对盐胁迫下再力花根系SOD㊁㊀㊀CAT㊁POD活性的影响2.6㊀AMF对盐胁迫下再力花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2.6.1㊀对Pn的影响㊀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反映光合作用强弱和有机物积累程度ꎬ它直接决定了植株生物量的积累ꎬ其值越大单位时间内生成的有机产物就越多[18]ꎮ由图6可知ꎬ非盐胁迫组(CK和T0)叶片Pn均大于盐胁迫组(N-CK和T1)ꎬ且随着栽培周期增加ꎬCK㊁T0㊁T1的Pn均呈现上升趋势ꎬ而N-CK呈现下降趋势ꎮ盐胁迫第7㊁14㊁28天时ꎬ与CK相比ꎬT0的Pn均显著升高ꎬ分别升高12.10%㊁20.30%和28.96%ꎬN-CK的Pn分别显著降低15.85%㊁33.60%和44.52%ꎬ说明非盐胁迫下施用AMF可以提高再力花叶片光合效率ꎬ盐胁迫则大大降低叶片的光合效率ꎻ与N-CK相比ꎬT1的Pn分别显著升高5.98%㊁36.24%和57.77%ꎮ综上表明ꎬ盐胁迫降低叶片的光合作用ꎬ施用AMF可以缓解盐害对叶片光合效率的抑制ꎬ提高净光合速率ꎬ促进体内有机物的合成ꎮ图6㊀AMF对盐胁迫下再力花净光合速率的影响2.6.2㊀对Gs的影响㊀气孔导度表示气孔张开的程度ꎬ是与外界环境因子(如二氧化碳㊁水蒸气分子)交互的门户ꎬ可以调控植物光合作用效率ꎬ其值越大光合效率就越高[19]ꎮ由图7可知ꎬ非盐胁迫组(CK和T0)的Gs均大于盐胁迫组(N-CK和T1)ꎬ再力花生长过程中ꎬCK㊁T0㊁T1的Gs均呈现上升趋势ꎬ而N-CK呈现下降趋势ꎮ盐胁迫第7㊁14㊁28天时ꎬ与CK相比ꎬN-CK的Gs分别显著降低35.59%㊁70.89%和92.85%ꎬT0组分别显著升高23.53%㊁26.67%和17.79%ꎬ说明盐胁迫降低叶片的气孔导度ꎬ而在非盐胁迫下施用AMF可以提高叶片的气孔导度ꎻ与N-CK相比ꎬT1的Gs分别显著升高41.55%㊁174.81%和942.65%ꎮ上述结果表明ꎬ盐胁迫限制叶片气孔的张开程度ꎬ施用AMF可以缓解再力花的盐胁迫效应ꎬ气孔导度增大ꎬ从而增强叶片的光合作用ꎮ2.6.3㊀对Tr的影响㊀由图8可知ꎬ非盐胁迫组(CK和T0)的Tr均大于盐胁迫组(N-CK和48山东农业科学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第55卷㊀T1)ꎬ再力花生长过程中ꎬCK㊁T0㊁T1的Tr均呈现上升趋势ꎬ而N-CK呈现下降趋势ꎬ这间接说明CK㊁T0㊁T1为正常生长ꎬN-CK在盐胁迫下生长受到抑制ꎮ盐胁迫第7㊁14㊁28天时ꎬ与CK相比ꎬN-CK的Tr分别显著降低34.16%㊁57.49%和91.00%ꎬT0组分别显著升高12.87%㊁7.29%和16.26%ꎬTr的变化趋势与Gs相似ꎻ与N-CK相比ꎬT1的Tr分别显著升高33.83%㊁83.81%和765.38%ꎮ上述结果表明ꎬ盐胁迫下叶片蒸腾速率明显降低ꎬ施用AMF提高再力花的蒸腾速率ꎬ其光合作用随之增强ꎮ图7㊀AMF对盐胁迫下再力花气孔导度的影响图8㊀AMF对盐胁迫下再力花蒸腾速率的影响2.6.4㊀对Ci的影响㊀由图9可知ꎬ再力花植株从盐胁迫第7天到第28天ꎬCK㊁T0㊁T1的胞间CO2浓度(Ci)呈逐渐升高趋势ꎬN-CK呈现下降趋势ꎮ第7㊁14㊁28天时ꎬ与CK相比ꎬN-CK的Ci分别显著降低43.25%㊁56.29%和68.28%ꎬT0组分别显著升高10.83%㊁16.55%和16.76%ꎻ与N-CK相比ꎬT1的Ci分别显著升高22.23%㊁65.44%和158.78%ꎮ上述结果表明ꎬCi的变化趋势与Pn㊁Gs㊁Tr趋势相似ꎬ说明Ci与Pn呈现正相关ꎬ叶片光合速率的变化主要是由气孔因素引起ꎬ盐胁迫下叶片胞间CO2浓度明显降低ꎬ施用AMF提高了胞间CO2浓度ꎮ图9㊀AMF对盐胁迫下再力花胞间CO2浓度的影响3㊀讨论3.1㊀AMF对盐胁迫下再力花植株生长的促生作用根系活力对植物生长起着重要影响ꎬ活力越高其对土壤水分和营养元素的吸收作用越强ꎬ植物生长才更加茂盛[20]ꎮAMF在植物根系成功定殖后ꎬ形成庞大的菌丝网络ꎬ可以提高根系对水分㊁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效率ꎬ而且还能加强植物体内营养元素的运输ꎬ从而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ꎮ安晓霞等[21]研究发现AMF可以提高紫花苜蓿根系对磷的吸收和利用ꎬ具有较好的促生作用ꎻ王紫瑄等[22]研究发现AMF可以提高蒙古沙冬青幼苗根系活力和根面积ꎬ同时提高土壤酶活性ꎬ促进其根系阳离子交换ꎬ从而促进植株生长和生物量积累ꎻFall等[23]研究发现AMF增加土壤中有效氮磷的浓度ꎬ提高土壤肥力ꎬ促进根系对养分的吸收ꎬ从而提高玉米产量ꎮ本研究结果显示ꎬ非盐胁迫下接种AMF的再力花根系活力显著高于对照组ꎬ且根系生长形态优于对照组ꎬ显著提高株高㊁茎粗以及地上地下干物质量ꎮ本研究结果与上述学者的研究结果均表明ꎬAMF在宿主植物根系定殖后ꎬ可以促进植株生长ꎮ盐胁迫下ꎬ植株最明显的表现就是矮化和生物量下降ꎬ盐害不仅会影响根系Na+大量积累和K+流失ꎬ还会影响根系对其他营养元素的吸收ꎬ使植株处于营养亏缺状态ꎬ导致生长不良ꎮ紫花苜蓿[24]㊁粗枝木麻黄[25]㊁皂荚[26]在受到盐胁迫时ꎬ其植株会变矮ꎬ58㊀第12期㊀㊀㊀刘振凡ꎬ等:丛枝菌根真菌对盐胁迫下园林植物再力花生长发育和光合特性的影响茎秆变得纤细ꎬ叶片出现黄化以及生物量大幅下降等现象ꎬ接种AMF后植株的盐害现象得到显著改善ꎬ干物质积累量显著提高ꎮ本研究中ꎬ盐胁迫下未接种AMF时ꎬ再力花植株性状受到明显抑制ꎬ而接种AMF可以明显缓解盐害效应ꎬ其株高㊁茎粗㊁干物质量均显著高于未接种的盐害组ꎮ这表明AMF提高了再力花对盐胁迫环境的适应性ꎮ3.2㊀AMF对盐胁迫下再力花根系渗透调节和氧化应激的影响可溶性蛋白㊁可溶性糖㊁脯氨酸作为植物体内重要的渗透调节物质ꎬ植物受到盐害时体内可以合成并大量积累这些调节物质来提高细胞的渗透势ꎬ从而促进根系对水分的吸收和运输[27-28]ꎮLiu[29]㊁赵艳兰[30]㊁陈晓楠[31]等分别在研究盐胁迫对紫花地丁㊁白车轴草㊁疏叶骆驼刺的影响时发现ꎬ与对照组相比ꎬ盐胁迫下植株体内可溶性蛋白㊁可溶性糖㊁脯氨酸含量均显著升高ꎬ且接种AMF后体内这些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均出现一定程度的降低ꎬ植株的盐害症状明显好转ꎮ本研究中ꎬ盐胁迫组再力花根系可溶性蛋白㊁可溶性糖㊁脯氨酸含量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ꎬ接种AMF后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高于非接种组ꎬ而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则显著低于非接种组ꎮ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升高可能是由于AMF改善根系的盐胁迫效应ꎬ参与细胞内物质运输蛋白以及产生大量抗氧化酶ꎬ而可溶性糖含量和脯氨酸含量的下降则可能是由AMF提高根系抗盐性而使细胞活性逐渐恢复到正常情况㊁盐害效果降低所致[32]ꎮ上述这些研究均表明ꎬAMF可以通过调节渗透物质含量来缓解盐胁迫对植株的盐害作用ꎮ植物体内有一套较复杂的氧化应激系统ꎬSOD㊁CAT㊁POD是植物体内重要的抗氧化酶ꎬ组成了酶促防御系统的第一道防线[33]ꎮ植物处在盐胁迫环境中时ꎬ根系细胞内会产生大量的自由基ꎬ引起细胞的脂质过氧化而产生大量MDAꎬ进而导致细胞膜表面结构被损坏ꎬ体内抗氧化酶活性会升高以清除体内过多的自由基ꎬ维持细胞内氧化还原平衡[34]ꎮ薛红飞[35]㊁曹岩坡[36]㊁Bencherif[37]等分别研究发现ꎬ草莓㊁芦笋㊁苜蓿在盐胁迫下ꎬ体内MDA含量会急剧升高ꎬ抗氧化酶活性会显著升高ꎬ然而随着盐胁迫时间延长ꎬMDA含量会进一步提高ꎬ抗氧化酶活性则出现下降趋势ꎻ施加外源AMF植物体内抗氧化酶活性会显著高于未接种组ꎬMDA含量则低于未接种组ꎮ本研究结果表明ꎬ盐胁迫下再力花根系MDA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均显著升高ꎬ施加AMF后ꎬ根系MDA含量低于未接种组ꎬ抗氧化酶活性显著高于未接种组ꎬ与盐胁迫组(N-CK)相比ꎬ第7㊁14㊁28天时ꎬ施加AMF组的MDA含量分别显著降低29.68%㊁39.42%和55.20%ꎬSOD活性分别显著升高29.50%㊁95.11%和190.21%ꎬCAT活性分别显著升高29.68%㊁51.52%和140.14%ꎬPOD活性分别显著升高37.11%㊁22.31%和101.78%ꎮ本研究结果与上述学者的研究结果相似ꎬ表明AMF可以缓解盐害下再力花植株根系细胞内的氧化应激水平ꎮ3.3㊀AMF对盐胁迫下再力花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植物生物量的积累主要由叶片光合作用强弱决定ꎬ光合作用是植物初级代谢的关键过程ꎬ该过程中光能转换㊁电子运输对盐胁迫作用很敏感ꎬ盐胁迫下叶肉细胞的光合活性会被抑制ꎬ另外ꎬ叶绿素的合成同样对盐胁迫敏感[38]ꎮ研究表明盐胁迫下植物叶片的光合特性会发生变化ꎬ以此适应逆境胁迫[39]ꎮ龚远博[40]㊁马仕林[41]㊁赵华[13]等分别研究发现ꎬ杜梨㊁榉树㊁番茄幼苗在盐胁迫下其叶片净光合速率下降ꎬ部分气孔关闭ꎬ气孔导度㊁蒸腾速率㊁胞间CO2浓度降低ꎬ整片叶的光合性能降低ꎬ而施加AMF后叶片的光合作用逐渐增强ꎬ说明AMF可以激活叶片的光合性能ꎬ缓解盐胁迫对幼苗叶片的光损伤ꎮ本研究中ꎬ再力花植株在盐胁迫下叶片的Pn㊁Gs㊁Tr㊁Ci均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ꎬ施加AMF后ꎬ叶片的Pn㊁Gs㊁Tr㊁Ci均升高ꎬ且随着时间延长而逐渐升高ꎮ这说明AMF具有提高叶片光合作用的能力ꎮ研究认为ꎬ植物在盐胁迫下接种AMF能够通过提高叶片气孔交换能力㊁光合色素含量以及光合系统中光合活性ꎬ从而使叶片的光合作用增强[42]ꎬ本研究中AMF提高再力花的光合作用可能与此相68山东农业科学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第55卷㊀关ꎬ崔令军[43]㊁张永志[44]等同样研究发现盐胁迫下施加AMF可提高植物叶片光合色素含量和光合作用ꎮ这些研究结果均表明ꎬAMF可以通过改善气体交换参数和叶绿素光合参数来提高植物对光能的利用能力ꎬ从而缓解盐分对植物造成的胁迫作用ꎬ增强植物的耐盐性ꎮ4㊀结论盐胁迫下再力花盐害指数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ꎬ且植株生长明显受到抑制ꎮ施加AMF处理(T1)对植株生长的促进作用明显ꎬ与盐胁迫未接菌组(N-CK)相比ꎬ根系活力得到显著提高ꎬ且显著提高株高㊁茎粗㊁干物质量ꎮAMF具有通过调控再力花根系渗透物质积累来缓解盐害胁迫的作用ꎬ同时还具有降低根系MDA含量和提高抗氧化酶活性的作用ꎬ从而缓解盐胁迫对根系造成的氧化损伤ꎮAMF还对盐胁迫下再力花叶片光合特性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ꎬ提高叶片的光合效率ꎮ综之ꎬAMF不仅对再力花植株生长具有促进效应ꎬ还具有缓解盐胁迫对植株造成损伤的作用ꎮ其作用机制可能是ꎬAMF通过渗透调节作用ꎬ激活抗氧化酶活性并降低MDA含量以及保护叶肉细胞的光合色素ꎬ提高光合特性ꎮ参㊀考㊀文㊀献:[1]㊀徐长林ꎬ任君临ꎬ贺强.黄河三角洲盐沼湿地蟹类对芦苇种群动态的下行控制作用及空间变异[J].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ꎬ2022ꎬ61(4):417-423.[2]㊀郭舜ꎬ陈峰ꎬ吕国梁.河流湿地生态修复规划:以福建龙岩东山湿地公园为例[J].湿地科学与管理ꎬ2022ꎬ18(3):51-54.[3]㊀黄珂.NaCl胁迫下湿地植物的形态变化及其对生理应激的影响[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ꎬ2023ꎬ54(3):373-377.[4]㊀MuzafarHDꎬSyedMRꎬNarenderSꎬetal.Arbuscularmycor ̄rhizalfungiforsalinitystress:anti ̄stressroleandmechanisms[J].Pedosphereꎬ2023ꎬ33(1):212-224.[5]㊀LiangSMꎬLiQSꎬLiuMYꎬetal.Mycorrhizaleffectsongrowthandexpressionsofstress ̄responsivegenes(aquaporinsandSOSs)oftomatoundersaltstress[J].J.Fungiꎬ2022ꎬ8(12):1305.[6]㊀ZongJWꎬZhangZLꎬHuangPLꎬetal.ArbuscularmycorrhizalfungialleviatessaltstressinXanthocerassorbifoliumthroughimprovedosmotictoleranceꎬantioxidantactivityꎬandphotosyn ̄thesis[J].FrontiersinMicrobiologyꎬ2023ꎬ14:1138771. [7]㊀DongFXꎬWangYHꎬTaoJꎬetal.Arbuscularmycorrhizalfun ̄giaffecttheexpressionofPxNHXgenefamilyꎬimprovephoto ̄synthesisandpromotePopulussimoniiˑP.nigragrowthundersaline ̄alkalistress[J].FrontiersinPlantScienceꎬ2023ꎬ14:1104095.[8]㊀WangYHꎬDongFXꎬChenHꎬetal.Effectsofarbuscularmy ̄corrhizalfungusonsodiumandchlorideionchannelsofCasua ̄rinaglaucaundersaltstress[J].InternationalJournalofMo ̄lecularSciencesꎬ2023ꎬ24(4):3680.[9]㊀郭娜ꎬ张玥ꎬ刘贤雍ꎬ等.丛枝菌根真菌提高植物耐盐性生理机制研究进展[J].江苏农业科学ꎬ2023ꎬ51(4):16-23. [10]陈满军ꎬ方燕ꎬ戢茜ꎬ等.再力花强化人工湿地除汞效能的试验研究[J].环境生态学ꎬ2021ꎬ3(8):59-65.[11]迟韵阳ꎬ付宇新ꎬ何素琳ꎬ等.10种湿地植物对不同程度模拟污染水体的净化效果研究[J].南方林业科学ꎬ2021ꎬ49(3):37-41ꎬ69.[12]张洲ꎬ张单ꎬ祖艳群ꎬ等.5种植物的矿区生长及对底泥重金属富集特征[J].环境科学与技术ꎬ2021ꎬ44(7):115-122. [13]赵华ꎬ任晴雯ꎬ王熙予ꎬ等.丛枝菌根真菌对盐胁迫下番茄抗氧化酶活性和光合特性的影响[J].浙江农业学报ꎬ2021ꎬ33(11):2075-2084.[14]赵世杰ꎬ史国安ꎬ董新纯.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ꎬ2002:47ꎬ120.[15]王学奎.植物生理生化实验原理和技术[M].第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ꎬ2006.[16]刘萍ꎬ李明军.植物生理学实验技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ꎬ2007.[17]ShabnamNꎬTripathiIꎬSharmilaPꎬetal.Arapidꎬidealꎬandeco ̄friendlierprotocolforquantifyingproline[J].Protoplasmaꎬ2016ꎬ253(6):1577-1582.[18]高海哲ꎬ贾志国ꎬ张丽.盐胁迫对平欧杂种榛幼苗生长及光合生理的影响[J].江西农业学报ꎬ2023ꎬ35(4):74-77ꎬ97. [19]李果ꎬ韩聪颖ꎬ张宝忠.夏玉米气孔导度模型适用性分析[J].节水灌溉ꎬ2023(4):32-38ꎬ51.[20]李晴ꎬ段文艳ꎬ李鑫ꎬ等.丛枝菌根真菌对元宝枫生长及其根系形态的影响[J/OL].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ꎬ2024:1-8.http://doi.org/10.13207/j.cnki.jnwafu.2024.01.009.[21]安晓霞ꎬ李想ꎬ曹冠华ꎬ等.菌磷互作对紫花苜蓿地上生物量及营养品质的影响[J].中国草地学报ꎬ2023ꎬ45(4):90-99.[22]王紫瑄ꎬ解甜甜ꎬ王雅茹ꎬ等.丛枝菌根真菌(AMF)对蒙古沙冬青幼苗的促生特性及作用机制[J].干旱区研究ꎬ78㊀第12期㊀㊀㊀刘振凡ꎬ等:丛枝菌根真菌对盐胁迫下园林植物再力花生长发育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菌根真菌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菌根真菌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d36e7e7c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3c.png)
菌根真菌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菌根真菌生活在活的植物根部,从植物根中获取必需的碳水化合物和其他的一些营养物质,但同时又向植物的根系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酶类和水分,二者是一种相互有利的共生关系,实际上这种共生也可以认为是一种特殊的寄生现象,只是在程度上两者达到了高度的平衡。
研究发现自然界中97%的植物都具有菌根。
有菌根的植物是正常的,而没有菌根的植物则是异常的。
有些树木的根上如果没有足够的菌根,往往难以成活。
许多兰科植物没有菌根不能正常地生长发育,甚至其种子没有菌根真菌的感染就不能正常发芽生长。
菌根真菌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
能和大多数农作物、园艺作物、林木和牧草等植物共生,形成菌—根共生体(Vesicular-Arbuscular Mycorrhizae,VAM),简称VA菌根或VAM。
VA菌根对农作物具有多种有益作用,对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也有重要意义。
菌根有以下几点作用:1、增大作物根系面积菌根的作用主要是扩大根系吸收面,增加对原根毛吸收范围外的元素(特别是磷)的吸收能力。
菌根真菌菌丝体既向根周土壤扩展,又与寄主植物组织相通,一方面从寄主植物中吸收糖类等有机物质作为自己的营养,另一方面又从土壤中吸收养分、水分供给植物。
而且在植物之间的碳,磷和氮的转移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2、提高作物抗性菌根真菌还可以保护植物免受某些根系病原体的感染,改善植物与水的关系,增强植物的生长,增加植物对盐的耐受性。
有相关研究报道,菌根真菌可以降低由根病原菌,细菌和线虫引起的疾病的严重程度。
菌根真菌可以通过减少农民对化肥和农药的依赖和使用来改善国家及其农业的生态环境。
可直接将其引入田间或间接通过苗圃生产菌根真菌感染的幼苗从而提高幼苗的成活率进而达到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
3、提高作物产量菌根真菌提高作物产量,特别是在贫瘠的土壤中,许多作物生长在酸性土壤中,在这些土壤中它们的生长常常受到低磷供应的限制。
在这种情况下,适当的菌根真菌可以大大地增加通过增加植物的磷摄取来提高作物产量。
接种丛枝菌根对玉米生长与抗旱性的影响
![接种丛枝菌根对玉米生长与抗旱性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2dc60a6a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c0.png)
接种丛枝菌根对玉米生长与抗旱性的影响张延旭;毕银丽;裘浪;郝艳晓;邓穆彪;洪天才;于淼【摘要】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水分胁迫下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对玉米生长及其抗旱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玉米与丛枝菌根可形成良好的共生关系,接种丛枝菌根显著提高了玉米生物量、株高、地径。
与未接菌相比,接菌提高了植株水分利用效率,水分胁迫和正常供水条件下,较对照分别提高117%和24.6%。
接菌后玉米叶片 SPAD 值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叶片过氧化氢酶活性增强。
同时,接种菌根显著降低了植株叶片脯氨酸、丙二醛含量,干旱胁迫和正常供水条件下,较未接菌处理分别降低了14.1%、18.9%和59%、69%。
由此可见,接种丛枝菌根真菌能够促进玉米的生长,缓解干旱胁迫对玉米生长造成的不利影响,提高了玉米的抗旱性。
%A pot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in this research to study the influence of mycorrhiza on maize growth and its drought tolerance under water stress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good symbiosis could be formed between maize and ar-buscular mycorrhizal ,and the inoculation of arbuscular mycorrhizal significantly improved maize biomass ,plant height , and ground diameter .Compared with non-mycorrhizal plants ,the inoculation under drought stress and normal water sup-ply increased plant water use efficiency by 117% and 24 .6% ,respectively .The SPAD value and soluble protein con-tents in maize with inoculation were also increased .In addition ,the inoculation was favorable for the increase of plant catalase activity .Meanwhile ,mycorrhizal inoculation significantly reduced proline and malondialdehyde contents in leaf by 14 .1% and 18 .9% respectively under drought stress ,and 59% and 69% respectively with normal watersupply .In conclusion ,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 could promote the growth of maize ,relieve the adverse impact of drought stress on maize growth ,and improve the drought resistance capability of maize .【期刊名称】《干旱地区农业研究》【年(卷),期】2015(000)002【总页数】4页(P91-94)【关键词】丛枝菌根真菌;玉米;干旱胁迫;抗旱性【作者】张延旭;毕银丽;裘浪;郝艳晓;邓穆彪;洪天才;于淼【作者单位】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北京 100083;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北京 100083;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北京 100083;北京中昱一水环境工程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北京 100012;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北京 100083;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北京 100083;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北京 10008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144干早是一个长期存在的世界性问题,世界总耕地面积的43%处于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在其它许多地区,作物也常因受到周期性或难以预期的干旱威胁而减产[1]。
丛枝菌根真菌对草莓耐盐性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的开题报告
![丛枝菌根真菌对草莓耐盐性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的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6b57cb7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d22f157.png)
丛枝菌根真菌对草莓耐盐性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的开
题报告
1. 研究背景与意义
盐胁迫是影响草莓生长发育和果实品质的主要因素之一,而丛枝菌根真菌作为一种生物修复手段,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植物的耐盐性和生长状况,促进果实品质的提升。
因此,研究丛枝菌根真菌对草莓耐盐性及果实品质的影响,有助于寻找草莓种植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2. 研究内容与方法
本研究将以草莓为研究对象,通过水培试验探究丛枝菌根真菌对草莓在不同浓度的盐胁迫下的生长发育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草莓种子选育:选取具有一定生长发育能力的草莓品种的种子进行培育,得到草莓幼苗。
2)丛枝菌根真菌预处理:选取适合草莓生长的丛枝菌根真菌,进行预处理,并将预处理的丛枝菌根真菌与草莓幼苗进行接种。
3)盐胁迫处理:将接种后的草莓幼苗分配到含有不同浓度的盐溶液中进行盐胁迫处理。
4)生长监测:定期测量生长指标,如根长、叶面积、植株高度等,并记录草莓幼苗受盐胁迫的表现。
5)果实品质分析:采摘成熟果实,对比分析丛枝菌根真菌处理组和对照组的果实品质,包括外观、口感、营养成分等。
6)数据分析:使用统计软件SPSS对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和相关性分析,探究丛枝菌根真菌对草莓耐盐性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3. 预期成果与意义
通过本研究,预期可以得出以下成果:
1)掌握丛枝菌根真菌提高草莓耐盐性及果实品质的机理和效果;
2)分析不同浓度的盐胁迫对草莓生长发育和果实品质的影响规律;
3)探讨丛枝菌根真菌对草莓品质的影响机制,为优化草莓种植
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4)为实现草莓货源平稳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支持。
丛枝菌根真菌植物根际微生物互作研究进展与展望
![丛枝菌根真菌植物根际微生物互作研究进展与展望](https://img.taocdn.com/s3/m/ed63a77d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ee.png)
丛枝菌根真菌植物根际微生物互作研究进展与展望一、本文概述随着生态学、微生物学和植物生物学等多个学科的深入发展,丛枝菌根真菌与植物根际微生物的互作关系已成为研究的热点。
这些微生物在土壤中的共生、竞争和拮抗等相互作用,不仅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还对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健康性具有深远影响。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关于丛枝菌根真菌与植物根际微生物互作关系的研究进展,包括互作机制、影响因素以及调控策略等方面,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通过深入了解这些微生物的互作关系,我们可以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以及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二、丛枝菌根真菌与植物根际微生物的互作机制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作为土壤中的重要微生物之一,与植物根际微生物之间存在着复杂而精妙的互作关系。
这种互作不仅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也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结构和功能产生深远影响。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和生态学等学科的快速发展,对AMF与植物根际微生物互作机制的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
AMF与植物根际微生物在营养竞争方面存在明显的互作。
AMF通过扩大根的吸收面积,增强植物对水分和矿质营养的吸收能力。
同时,AMF还能分泌多种胞外酶,如磷酸酶、几丁质酶等,分解土壤中的有机物质,为植物提供营养。
这种营养竞争不仅影响植物的生长,也影响根际微生物的生存和繁殖。
AMF与植物根际微生物在信号交流方面也存在互作。
AMF能感知并响应植物分泌的根际信号物质,如生长素、独脚金内酯等,从而调整自身的生长和代谢。
同时,AMF也能分泌多种信号分子,如菌根因子、几丁质等,与植物和根际微生物进行信号交流,共同调节根际微生态环境。
AMF与植物根际微生物在生态功能方面也存在互作。
AMF能提高植物的抗逆性,如抗旱、抗盐、抗病等,从而改善植物的生存环境。
AMF还能与根际微生物共同构建稳定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维持土壤生态系统的健康与稳定。
《不同丛枝菌根真菌对黄瓜嫁接苗生长和光合作用的影响》
![《不同丛枝菌根真菌对黄瓜嫁接苗生长和光合作用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6e1bd011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ca.png)
《不同丛枝菌根真菌对黄瓜嫁接苗生长和光合作用的影响》一、引言随着现代农业科技的发展,菌根真菌在植物生长过程中的作用日益受到关注。
其中,丛枝菌根真菌因其能够与植物形成共生关系,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而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
黄瓜作为重要的蔬菜作物,其嫁接苗的生长和光合作用过程对产量和品质有着重要影响。
因此,研究不同丛枝菌根真菌对黄瓜嫁接苗生长和光合作用的影响,对于提高黄瓜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二、材料与方法1. 材料准备本实验选用黄瓜品种为津春3号,嫁接砧木为黑籽南瓜。
实验所用的丛枝菌根真菌包括AMF1、AMF2、AMF3三种不同菌种。
2. 实验方法(1)接种处理:将三种不同菌种的丛枝菌根真菌分别接种到黄瓜嫁接苗的根部,设立对照组(不接种真菌)。
(2)生长指标测定:在接种后第30天,测定黄瓜嫁接苗的株高、茎粗、叶面积、根系发育等生长指标。
(3)光合作用测定: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仪,测定黄瓜叶片的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等指标。
(4)数据处理:实验数据采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不同处理组之间的差异。
三、结果与分析1. 对黄瓜嫁接苗生长的影响(1)株高:接种不同丛枝菌根真菌的黄瓜嫁接苗株高均高于对照组,其中AMF2处理组的表现最为显著。
(2)茎粗:AMF1和AMF2处理组的黄瓜嫁接苗茎粗较对照组有显著增加,而AMF3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
(3)叶面积:三种不同菌种的处理组均能显著增加黄瓜嫁接苗的叶面积,其中AMF3处理组的叶面积增加最为明显。
(4)根系发育:接种丛枝菌根真菌的黄瓜嫁接苗根系更加发达,表现为根系长度、根系体积和根系数量等方面均有显著增加。
2. 对黄瓜光合作用的影响(1)光合速率:接种不同丛枝菌根真菌的黄瓜叶片光合速率均有所提高,其中AMF2处理组的光合速率提高最为明显。
(2)气孔导度:AMF1和AMF3处理组的气孔导度较对照组有所增加,而AMF2处理组的气孔导度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
丛枝菌根共生促进作物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分子调控机制-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丛枝菌根共生促进作物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分子调控机制-概述说明以及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76e49e6b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20.png)
丛枝菌根共生促进作物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分子调控机制-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丛枝菌根共生是一种普遍存在于自然界的植物和真菌之间的互惠性生态关系。
在这种共生关系中,真菌通过与植物根系建立特殊的结构——丛枝菌根,与植物根系形成密切的接触和交流。
丛枝菌根共生对植物的生长和养分吸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植物通过丛枝菌根与真菌形成联合体,可以获得真菌提供的多种益处。
首先,真菌通过丛枝菌根增加了植物根系的吸收面积,扩大了植物根系对土壤中养分的探测和吸收能力。
这种增加的吸收面积可以增加植物对水分、矿质元素等营养物质的摄取效率,从而促进了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其次,真菌通过丛枝菌根向植物提供了一定量的有机物质,如糖类、氨基酸和有机酸等。
这些有机物质不仅可以直接为植物提供能量和碳源,还可以作为信号分子调节植物的生理活性,进一步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此外,丛枝菌根共生还能够增强植物对环境胁迫的抵抗能力。
研究表明,丛枝菌根真菌可以通过增加植物的根系氨基酸含量、改善氮代谢和抗氧化能力等方式,提高植物对胁迫因子如盐、干旱和重金属等的适应能力。
总的说来,丛枝菌根共生是一种重要的生态互惠关系,对作物的生长和养分吸收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本文将从分子调控机制的角度出发,探讨丛枝菌根共生对作物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影响,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内容:本文的结构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引言、正文和结论。
1. 引言部分概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目的。
在这部分中,我们将简要介绍丛枝菌根共生的基本概念,以及其对作物生长和养分吸收的重要影响。
同时,我们还会提出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即探索丛枝菌根共生促进作物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分子调控机制。
2. 正文部分将分为四个小节来展开讨论。
首先,我们将在2.1节中介绍丛枝菌根共生的基本概念,包括丛枝菌根的形成和功能。
接着,在2.2节中,我们将详细探讨丛枝菌根共生对作物生长的影响,包括其对根系结构、植株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丛枝菌根真菌对玉米抗逆性增效机制的研究进展
![丛枝菌根真菌对玉米抗逆性增效机制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cbb4f8b283c4bb4cf7ecd19e.png)
丛枝菌根真菌对玉米抗逆性增效机制的研究进展作者:杨帆曹涵铭陈园园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19年第14期摘要; ; 丛枝菌根真菌是土壤中重要的生物成员之一。
在菌根根际,各种菌群不断产生相互作用,AMF在其中的作用是抑制病原菌、促进有益菌的生长。
近年来研究的热点是关于应用菌根真菌诱导植物的抗病性。
本文总结了AMF提高玉米抗逆性的作用机制,并讨论了当前该领域研究存在的难题以及今后的展望,旨在为探讨提高玉米的抗逆性策略与途径提供参考。
关键词; ; 丛枝菌根真菌;玉米;抗逆性;增效机制中图分类号; ; S513; ; ; ; 文献标识码; ; A文章編号; ;1007-5739(2019)14-0008-03Abstract; ; 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biological members in the soil.In the rhizosphere of the mycorrhiza,various floras interact continuously,and AMF plays a role in inhibiting pathogenic bacteria and promoting the growth of beneficial ing mycorrhizal fungi to induce plant disease resistance is a hot topic in recent years.This paper summarized the mechanism of AMF improvement of maize stress resistance,and discussed the current problems in the field and future prospects,in order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exploring strategies and ways to improve maize stress resistance.Key words; ; 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maize;stress resistance;synergistic mechanism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是自然界分布最广泛的一类植物共生真菌,能与大部分高等植物的根系形成共生关系,菌丝可以增加植物根部的吸收面积,促进植物对养分、水分以及矿质元素N、P等的吸收[1],接种AMF可以有效提高作物的株高及生物量,改善根际土壤理化性质,通过调节作物气孔开度、水势来增强作物的生长发育[2-3]。
《丛枝菌根真菌与微生物肥配施对燕麦生长作用的研究》范文
![《丛枝菌根真菌与微生物肥配施对燕麦生长作用的研究》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cddae88d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ed.png)
《丛枝菌根真菌与微生物肥配施对燕麦生长作用的研究》篇一一、引言在现代农业生产中,优化作物种植方式与提高其产量及品质,是众多农学领域科研工作者共同关注的重要议题。
燕麦作为高产且具有极高营养价值的农作物,其生长和产量问题尤为重要。
随着对农业生物科学的研究不断深入,发现微生物在其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本篇文章着重研究丛枝菌根真菌与微生物肥配施对燕麦生长的影响。
二、丛枝菌根真菌及其对燕麦生长的重要性丛枝菌根真菌是一种土壤微生物,能与多种植物形成共生关系,进而提高作物的生长质量和产量。
它与燕麦根系的互动有助于燕麦根系拓展吸收养分的能力,为植物提供了更多可利用的营养元素和水分,促进了植物的生长和健康。
三、微生物肥在农业中的作用及其与燕麦的互作微生物肥因其含有丰富的微生物和有机物质,在农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这些微生物在土壤中活动,能够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并促进植物的生长。
当微生物肥与燕麦结合使用时,可以进一步增强燕麦的抗逆性,提高其产量和品质。
四、丛枝菌根真菌与微生物肥配施的试验设计为了研究丛枝菌根真菌与微生物肥配施对燕麦生长的具体影响,我们设计了一系列田间试验。
在相同的气候和土壤条件下,对燕麦进行不同处理:单独使用丛枝菌根真菌、单独使用微生物肥以及两者结合使用。
通过对比各组燕麦的生长情况,分析不同处理对燕麦生长的差异。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生长指标分析经过一段时间的生长后,我们发现配施丛枝菌根真菌与微生物肥的燕麦在株高、叶面积、生物量等方面均表现出显著优势。
与单独使用其中一种的处理相比,配施处理下的燕麦生长更为旺盛。
2. 营养元素吸收分析通过对不同处理下燕麦的养分含量进行测定,我们发现配施处理下的燕麦在氮、磷、钾等主要营养元素的吸收上均有所提高。
这表明丛枝菌根真菌与微生物肥的配施能够促进燕麦对营养元素的吸收。
3. 土壤质量分析通过对比各组试验土壤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我们发现配施处理能显著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促进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的繁殖。
丛枝菌根及其应用
![丛枝菌根及其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a9f00e0c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9025149.png)
丛枝菌根及其应用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AM)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真菌与植物根系形成的共生结构。
丛枝菌根是一种互惠共生关系,对植物生长发育和土壤生态系统的功能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介绍丛枝菌根的形成、功能及其在农业和生态系统中的应用。
丛枝菌根形成的过程涉及到植物根系和真菌的相互作用。
真菌通过菌丝侵入植物根系内部,形成菌根结构。
菌根结构具有丰富的菌丝,菌丝通过与植物根系的细胞接触,形成丛枝结构,这种结构可以有效地增加植物根系的吸收面积。
菌根结构中的菌丝可以将土壤中的养分转运给植物,同时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质也可以供给真菌的生长发育。
丛枝菌根在植物生长发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丛枝菌根可以增加植物根系的吸收能力。
菌根结构的形成可以扩大植物根系的吸收面积,增加养分的吸收效率。
其次,丛枝菌根可以改善植物的抗逆性。
菌根结构中的菌丝可以与土壤中的病原微生物竞争,减少植物的病害发生。
此外,丛枝菌根还可以提高植物对干旱、盐碱等逆境的耐受性,增加植物的生存能力。
最后,丛枝菌根还可以促进土壤结构的改善和有机质的积累,提高土壤的肥力和水分保持能力。
丛枝菌根在农业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首先,丛枝菌根可以作为一种生物肥料来提高土壤肥力。
丛枝菌根可以增加植物根系的吸收能力,提高养分利用效率,减少化肥的使用量,降低农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
其次,丛枝菌根可以改善农作物的抗逆性。
在干旱、盐碱等逆境条件下,丛枝菌根可以帮助农作物更好地适应环境,提高产量和品质。
另外,丛枝菌根还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有机质的积累,提高土壤的肥力和水分保持能力。
除了农业生产,丛枝菌根在生态系统中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丛枝菌根可以促进土壤有机质的分解和循环,提高土壤的养分利用效率,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此外,丛枝菌根还可以改善土壤的结构,增加土壤的通气性和保水性,提高土壤的抗侵蚀能力。
丛枝菌根还可以与植物共同抵抗外来入侵物种,维持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稳定性。
丛枝菌根真菌对黄瓜枯萎病的影响
![丛枝菌根真菌对黄瓜枯萎病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ae4c1f3983c4bb4cf7ecd1e8.png)
M ycosystema菌 物 学 报15 May 2008, 27(3): 395-404jwxt@ISSN1672-6472 CN11-5180Q©2008 Institute of Microbiology, CAS, all rights reserved.丛枝菌根真菌对黄瓜枯萎病的影响王倡宪1* 郝志鹏21黑龙江大学农业资源与环境学院 哈尔滨 1500802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北京 100094摘 要:盆栽条件下播种黄瓜Cucumis sativus同时接种丛枝菌根真菌Glomus etunicatum,4周后对接种处理和对照黄瓜苗分别浇灌Fusairum oxysporum f. sp. cucumerinum分生孢子悬液,2周后测定幼苗生物量、根内丙二醛、可溶性糖与游离脯氨酸含量及根围真菌和细菌数量。
结果表明:接种Glomus etunicatum根系干重增加了9.3%,提高了根内可溶性糖和游离脯氨酸含量,显著减少了根围真菌数量,降低了黄瓜枯萎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
而不接种Glomus etunicatum的黄瓜苗根系干重减少了28.0%。
研究认为AM 真菌Glomus etunicatum对黄瓜枯萎病具有一定的生防价值。
关键词:生物量,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根际细菌,根际真菌Effects of 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 on fusarium wilt of cucumber seedlingsWANG Chang-Xian1∗ HAO Zhi-Peng21College of Agricultural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al Sciences,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Harbin 150080, China2College of Natural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094, China Abstract: Pot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to explore whether nursery inoculation of cucumber with Glomus etunicatum could alleviate fusarium wilt caused by Fusarium oxysporum f. sp. cucumerinum. Four-week-old seedlings inoculated with Glomus etunicatum were infected with F. oxysporum f. sp. cucumerinum by pouring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面上项目(No. 11511299);黑龙江大学校青年基金(No. QL200530);黑龙江大学博士启动金(No. 200504)*Corresponding author. E-mail: changxianwang@收稿日期:2007-09-18,接受日期:2008-02-25conidial suspension. Biomass, contents of malonaldehyde (MDA), soluble sugar and free proline in roots,as well as the quantity of bacteria and fungi in rhizosphere were determined.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root dry weight of seedlings preinoculated with Glomus etunicatum increased by 9.3%; contents of soluble sugar and free proline in roots increased, and the quantity of fungi in rhizosphere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The disease incidence and disease index of Fusarium wilt were reduced. On the contrary, root dry weight of seedlings without inoculation with Glomus etunicatum was reduced by 28.0%. It is concluded that Glomus etunicatum is beneficial to biocontrol of Fusarium wilt of cucumber seedlings.Key words: biomass, soluble sugar, free proline, bacteria in rhizosphere, fungi in rhizosphere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AM)真菌广泛分布于农田生态系统中,该类真菌可与80%的植物根系形成菌根(Kubota et al. 2005)。
丛枝菌根真菌促进南美蟛蜞菊在低磷环境下的生长
![丛枝菌根真菌促进南美蟛蜞菊在低磷环境下的生长](https://img.taocdn.com/s3/m/3facb516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de.png)
丛枝菌根真菌促进南美蟛蜞菊在低磷环境下的生长南美蟛蜞菊是一种珍贵的淡水植物,生长环境要求高,对水质和养分要求严格。
其中,磷是南美蟛蜞菊生长所需要的主要营养元素之一。
但是,水中的磷含量有时候会比较低,这对南美蟛蜞菊的生长会产生负面的影响。
因此,如何在低磷环境下促进南美蟛蜞菊的生长,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
近年来,研究表明,丛枝菌根真菌可以与南美蟛蜞菊建立共生关系,并能够促进南美蟛蜞菊在低磷环境下的生长。
丛枝菌根真菌的主要功能是帮助南美蟛蜞菊分解土壤中的磷酸盐等十分重要的无机盐,以便南美蟛蜞菊能够吸收和利用这些养分,从而实现生物体的生长和发育。
丛枝菌根真菌还可以通过生物合成、改变根系形态和分泌激素等方式,增加南美蟛蜞菊对养分的吸收能力,提高其利用养分的效率。
丛枝菌根真菌与南美蟛蜞菊之间的共生关系非常复杂。
一方面,南美蟛蜞菊通过分泌异醇等物质吸引丛枝菌根真菌的生长并形成共生关系;另一方面,丛枝菌根真菌通过形成菌丝网络和根瘤等结构,使南美蟛蜞菊的根系获得更多的营养物质。
这种共生关系可以使南美蟛蜞菊在低磷环境下保持正常的生长和代谢水平。
研究发现,与未接种丛枝菌根真菌的南美蟛蜞菊相比,与丛枝菌根真菌共生的南美蟛蜞菊的叶片面积和生物量都得到了明显提高。
而且,丛枝菌根真菌的接种还能影响南美蟛蜞菊的生长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例如增加南美蟛蜞菊的叶片总氮和总蛋白质含量,同时降低植株的硝酸盐还原酶活性。
这表明,丛枝菌根真菌除了促进南美蟛蜞菊对低磷环境的适应性能力之外,还可以通过其他生理生化机制调节南美蟛蜞菊的代谢过程,提高其生长的综合性能。
总之,丛枝菌根真菌与南美蟛蜞菊之间的共生关系可以在低磷环境下促进南美蟛蜞菊的生长,改善其生长特征和代谢水平。
因此,在南美蟛蜞菊的栽培中,可以尝试使用丛枝菌根真菌进行蔗糖生产,以提高其生产效率和质量。
此外,还可以结合其他肥料、种植方式和管理方法等措施,进一步提高南美蟛蜞菊的生产力和生产效益。
丛枝菌根真菌对梨苗生长及抗旱耐热性的影响研究的开题报告
![丛枝菌根真菌对梨苗生长及抗旱耐热性的影响研究的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8393425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c02047b.png)
丛枝菌根真菌对梨苗生长及抗旱耐热性的影响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及意义梨树是一种温带水果树,产生的果实营养丰富,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和钾等元素,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食品之一。
然而,梨树生长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干旱和高温是制约梨树生长和果实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
为了提高梨树干旱和高温的适应能力,需要寻找有效的途径进行调控,以提高梨树的抗旱耐热性。
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许多植物根系中的真菌,能够与植物根系进行共生,提供植物营养元素和水分的吸收,同时也能够增强植物的抗逆性,改善植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因此,丛枝菌根真菌对梨树的生长和抗旱耐热性的影响备受关注。
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丛枝菌根真菌对梨苗生长和抗旱耐热性的影响,探究丛枝菌根真菌作为一种植物营养和生长调节剂的潜力和应用前景。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1. 研究内容:(1)利用盆栽试验探究丛枝菌根真菌对梨苗生长的影响,包括叶面积、植株高度、地上部干重等指标;(2)研究丛枝菌根真菌对梨苗的抗旱性影响,通过缺水处理的方式模拟干旱胁迫,观察梨苗的生长状况和叶片水势的变化;(3)研究丛枝菌根真菌对梨苗的耐热性影响,通过高温处理的方式模拟热胁迫,观察梨苗的生长状况和叶片相对电导率的变化。
2. 研究方法:(1)选用丛枝菌根真菌为研究对象,在不同浓度下制备菌液,对梨苗进行接种处理;(2)设置不同处理组别,包括丛枝菌根真菌处理组、缺水处理组、高温处理组等,观察不同处理组别梨苗生长的情况,并测量相关指标;(3)利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等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评估丛枝菌根真菌对梨苗生长和抗旱耐热性的影响。
三、研究预期结果通过实验数据分析和统计,我们预计得出以下结论:(1)丛枝菌根真菌能够显著地提高梨苗的生长速度和生物量积累,包括叶面积、植株高度、地上部干重等方面;(2)丛枝菌根真菌能够显著地提高梨苗的抗旱性,缓解梨苗在干旱胁迫下的生长受损情况;(3)丛枝菌根真菌能够显著地提高梨苗的耐热性,缓解梨苗在高温胁迫下的生长受损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丛枝菌根真菌在园艺作物上的应用1邹英宁,吴强盛*长江大学园艺园林学院,湖北荆州(434025)E-mail:wuqiangsh@摘要:丛枝菌根是土壤中的丛枝菌根真菌与植物根系结合的互惠共生体,能帮助植物吸收矿质营养和水分、促进植物生长、提高抗逆性、改善果实品质等。
提出了丛枝菌根真菌生产的技术流程,综述了丛枝菌根真菌在果树、蔬菜、花卉植物上的应用与效应。
关键词:丛枝菌根真菌;丛枝菌根;园艺作物;菌剂生产中图分类号:Q939.961. 引言菌根(Mycorrhizas)是一类与植物根系紧密结合互惠互利的联合体,其互惠互利表现在菌根通过其根系外的菌丝、根系内的丛枝及根内特殊的水分运输通道给寄主植物运送矿质营养和水分,而寄主植物将光合作用产生的碳水化合物通过物质流转运给菌根以维持其生长发育[1]。
菌根按照形态学分为三类:外生菌根(Ectomycorrhizas)、丛枝菌根(Endomycorrhizas)和内外生菌根(Ectoendomycorrhizas)[2]。
外生菌根指菌根真菌侵入到植物根系的皮层,在间隙里形成哈蒂氏网,大量的菌丝在根系外面形成一个菌套,主要与森林植物共生;丛枝菌根指菌根菌丝不仅侵入到根系皮层,而且还进入到细胞内部,形成丛枝(Arbuscules)结构,有的还在细胞间或者内部形成泡囊(Vesicles),在许多园艺作物如柑桔、桃、苹果、梨、番茄、西瓜、非洲菊、月季等都可以发现和找到这种结构;内外生菌根则同时具备外生菌根和丛枝菌根的特性,菌根菌丝在细胞间隙形成哈蒂氏网,根系表面形成菌套,菌丝在细胞内部也形成各种菌丝团,主要在一些松科和杜鹃花科植物存在。
目前的研究表明,在园艺作物上接种丛枝菌根真菌能够促进园艺作物的生长,增强园艺作物对矿质营养的吸收,提高抗逆性,改善水分代谢,提高果树和蔬菜的品质等[3]。
因此,在园艺作物根系上没有丛枝菌根的存在反而不正常[4],从而显示丛枝菌根在园艺作物上的重要性2. 丛枝菌根真菌菌剂的生产丛枝菌根真菌菌剂的生产是其应用于园艺作物的关键。
尽管丛枝菌根真菌至今尚不能进行纯培养,但采用盆栽菌剂生产法[5]仍可以获得一定纯度的菌剂,其具体生产流程是:选择玉米或高梁为寄主植物,对其种子采用10%的次氯酸钠溶液表面消毒5~10 m,然后放置在一个湿巾上,用塑料袋包好进行催芽。
一般玉米种子在2~3 d就能够发芽。
选择3 mm大小的粉碎玄武岩为栽培基质,目的是基质含有非常低的营养水平,特别是P。
然后对基质进行高压蒸汽灭菌,杀死土著丛枝菌根真菌。
灭菌的基质与购买的纯菌剂(可以从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研究所“中国丛枝菌根真菌种质资源库(BGC)”购买)按照20:1(v/v)的比例混合均匀,装于15~25 cm直径的塑料盆中。
将已经催芽的种子每盆播2~6粒,然后放置在温室或良好光照的避雨棚中以减少其他微生物通过风和雨水的污染。
一般地,在正常水分管理的6 w后就能够观察到丛枝菌根真菌与寄主植物根系共生。
14 w后开始控水,16 w时去除植物地上部分,将基质和根系倒在一个干净的盘中,把根系剪断,与栽培基质混合均匀,此菌剂即可应用于田间。
如果菌剂不及时使用,可以保存在4 °C冰箱或凉爽干1本课题得到长江大学科研发展基金(39210264)的资助。
燥的地方,时间在1 y之内。
近些年菌根接种剂的商品化生产已在许多国家的公司生产,如美国、日本、法国、哥伦比亚、澳大利亚、新西兰、英国、加拿大、印度等国家,孢子含量视方法不同而异,最高可达1万个孢子/ml菌剂[6]。
3. 丛枝菌根真菌在园艺作物上的应用3.1果树大多数果树为多年生木本植物,其根系根毛少,需要依赖根系中丛枝菌根的发达根外菌丝帮助其吸收水分和矿质营养,从而调节果树的生理反应,如抗旱性、树体生长、果实品质、抗病性等。
目前已经知道,田间接种的目的在于增加土壤中原有的高效土著菌种的种群数量或土壤菌种低效或无效时引入高效外源菌种[2]。
丛枝菌根真菌最早在果树生产实践上应用是Kleinschmidt和Gerdemann[7]于1972年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得克萨斯州及佛罗里达州将菌根接种体放置于粗柠檬、酸橙、枳橙种子以下4 cm处,结果接种菌根明显促进植株生长,效率为10%~142%。
1980年Menge等[8]报道在灭菌的肥沃砂土上接种Glomus fasciclatum能够增加鳄梨的生长,效果为49%~254%。
之后在苹果、桃上也有报道。
美国、澳大利亚、南非等国在果树生产中应用丛枝菌根真菌较早,最早用于果树砧木种子播种时,以丛枝菌根真菌拌种以促进实生苗的生长;果树扦插繁殖时在插穗基部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可刺激插穗生根,提高插穗成活率;在果树组培苗的移栽过程中接种丛枝菌根真菌有利于移栽成活率和根系的发育;在重茬果园土上不对土壤消毒但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可降低苹果树死亡率,若接种前就对土壤消毒,那么菌根的效应更大[9]。
万水林[10]改进了容器育苗接种丛枝菌根真菌的技术,培育的菌根化苗比常规育苗时间短、质量好、移栽后无缓苗期、成活率高等优点。
吴强盛和夏仁学[11]基于丛枝菌根真菌是活的真菌,能够对果树的生长表现明显促进作用,可增加果树从土壤中吸收各种矿物质元素,起替代肥料的作用,从而认为丛枝菌根真菌是一种新型的生物肥料,在果树生产上将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菌根化果树苗木大多采用以下方法培育:先将果树种子进行表面消毒,然后播种在撒了一层丛枝菌根真菌的接种剂的行间或者是育苗容器中(土壤灭菌),大约3~5个月后即可检测到有大量丛枝菌根真菌的感染,这样得到的果苗即为菌根苗,可直接用于大田或者是嫁接。
3.2 蔬菜在蔬菜作物中,除十字花科、藜科和苋科不能或不易形成丛枝菌根外,其他茄科、葫芦科、百合科等均形成丛枝菌根[12]。
丛枝菌根对菜豆、辣椒、黄瓜、西瓜、甜瓜、洋葱、番茄、芦笋等具有很多的正效应,如促进蔬菜营养生长,提高产量,促进开花坐果,增强对土传病害的抗性,提高品质。
李敏等[13]对芋组培苗进行丛枝菌根真菌接种试验,结果表明接种丛枝菌根真菌能够显著提高成活率,如接种丛枝菌根真菌的成活率为100%,而未接种的为93%;接种菌根真菌提高芋的经济系数,如接种Glomus versiforme的芋经济系数为0.632,未接种菌根的仅为0.122;接种丛枝菌根真菌还能够提高根、叶内的矿质元素的含量,尤其是N、P、K、Cu、Zn的含量。
1993年台湾省的程永雄等已大面积推广甜瓜菌根苗,显著提高甜瓜产量,同时瓜农能获得第二次瓜[14]。
蔬菜育苗需要肥力较高的基质,而丛枝菌根的发育在贫瘠土壤上反而发育良好。
这说明丛枝菌根真菌在蔬菜作物上应用之前对基质的配比需要研究。
吕桂云等[15]以黄瓜为试材,研究不同基质下丛枝菌根真菌对黄瓜幼苗促生作用,结果在菜园土与河沙的配比1:0、1:2、1:4和蛭石的4种基质中以菜园土与和尚的配比1:2的促生效果最好,与对照相比在叶面积、干物重、壮苗指数上分别提高44.09%、36.46%和83.62%,是黄瓜菌根化育苗的理想基质。
丛枝菌根真菌在蔬菜上的另一个重要作用表现在提高抗病性。
Matsubara等[16]将茄子移栽到接了黄萎病菌的土壤中,结果10 w后Glomus etunicatum和Gigaspora margarita接种株的发病率分别为30%和505,而未接种植株发病率100%。
李树林等[17]在番茄播种时接种丛枝菌根真菌,移栽时接种病原菌细菌性角斑病菌,35 d后,未接种植株叶片萎蔫,沿叶脉间变黄的病斑已延伸到叶柄,发病率达21.3%,病情指数为12.0,而接种Glomus versiforme 处理的植株发病率为9.1%,病情指数2.1。
于汉寿等[18]研究表明,无论在盆栽试验人工接种西瓜枯萎病菌或在田间自然发病条件下,预先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对西瓜枯萎病的相对防效达50%以上。
当前蔬菜生产集约化程度高,特别在保护设施中,连作障碍和土传病害非常严重。
假如采用药剂或蒸气对土壤进行消毒,易造成土壤污染,有的甚至损害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从而影响蔬菜生产。
利用丛枝菌根真菌可以提高抗病性和缓解连作障碍,改善土壤生态系统,促进蔬菜无公害生产具有重要意义[19]。
3.3 花卉花卉植物中大多数藤本、草本和木本花卉都形成丛枝菌根,其他的如兰科植物形成兰科菌根,杜鹃类植物形成欧石楠类菌根、水晶兰类菌根和浆果鹃类菌根等特殊类型菌根[20]。
花卉作为目前的新兴产业倍受国人的青眯,对花卉进行丛枝菌根真菌的接种具有较高经济价值,其研究虽较晚,仅1994年才开始,但发展迅猛,已经涉及到了非洲菊、南洋杉、月季、新银合欢、黑荆树、玫瑰、大叶相思、沙棘等。
许多的花卉苗木都是通过组培方式获得,这些组培苗是在无菌条件下生长的,不仅苗质弱,抵抗力差,且急需补充营养,接种菌根真菌后这些不利条件得到缓解或者是消除。
一般而言,接种丛枝菌根真菌能够促进南洋杉提前4个月出圃,使非洲菊提早16 d开花,增加切花产量、侧枝数,菌根苗成活率提高20%左右[21]。
接种丛枝菌根真菌使法国万寿菊、万寿菊、百日菊等提前开花1 w;深紫红色的百日菊属植物接种Glomus mosseae后,比未接种资助提高23 d开花[22]。
目前丛枝菌根真菌应用于草坪草的移栽和高尔夫球场的建立日益增多。
Hetrick等[23~26]证实,在低磷土壤条件下丛枝菌根真菌的接种能增强草坪草的建立、地下部生长、肥料的利用率、覆盖率等。
Gemma等[27]结果显示,接种Glomus intraradices的匍匐翦股颖与未接种相比能抵抗更长的干旱时期且复水后迅速从萎蔫中恢复。
Pelletier和Dionne[28]在加拿大拉瓦勒市的研究表明,Glomus intraradices和Glomus etunicatum均能提高草坪草的建立;不同菌种的效应不同,Glomus intraradices比Glomus etunicatum更能使草坪草迅速建立,接种密度在40~60 mL/m2。
4. 展望丛枝菌根真菌接种在园艺作物上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效应,但目前仍有许多的问题亟待解决:(1)丛枝菌根真菌菌剂的生产技术。
尽管盆栽菌剂生产法能够获得一定的菌剂,但如何提高菌剂的质量是未来研究的重点。
丛枝菌根真菌与寄主植物间兼容性不强,针对一种园艺作物,筛选出一种高效菌种是发展方向。
(2)丛枝菌根真菌的接种时间和接种剂量。
丛枝菌根真菌必须应用在植物的根部,且接种越早越好。
组培苗在移栽时接种菌剂;需要苗床育苗后移栽的园艺作物,应在苗床土壤或培养基质灭菌后于播种同时接种菌剂[2]。
在施菌剂时,可以考虑浸根、蘸根、浆根、根部注射等方法。
对于小的幼苗或者是种子,可以减少菌剂的施用量,对于大苗则适当增加施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