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观察力的发展与培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学生观察力的发展与培养
2记忆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3学生情绪、情感的教育
4学生的需要与教育、学生的兴趣
5知识直观的类型
如何提高知识直观的效果
促进知识保持的方法
6操作技能的培训要求
7如何提高问题
8加里培林心智技能形成的理论
9教师威信的形成与发展
1学生观察力的发展与培养
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过程。它是知觉的高级形式。观察力的发展是建立在感知觉的综合发展的基础之上的,和注意力、思维能力等密切联系。观察力的培养对于学生的一生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观察力是科学研究、创造发明的基础。
古今中外许多伟大的科学家、研究者都十分重视观察,并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如长期从事科学研究的著名生理学家巴甫洛夫在实验室中写着“观察、观察、再观察”的座右铭;著名的进化论创始人达尔文(C?Darwin)在谈到自己的成就时曾说过:“既没有突出的理解力,也没有过人的机智,只是在观察那些稍纵即逝的事物,并对其进行精细观察的能力上,我可能在他人之上。”因此说观察力是科学研究、创造发明不可缺少的重要品质。
第二,观察力是教师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
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要求对教育对象的实际水平、需要、活动中的多种情况等进行及时、全面、细致的了解,并作出正确判断,才能及时、高效地引导和帮助学生,使学生增长知识和学会做人。
第三,观察力是学生学习活动的重要条件。
观察是学习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小学生系统地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过程中,无论学习哪一门功课,都需要一定的观察力。如语文课中字形的分辨和作文中故事情节的记述、情境的介绍、景物的描写,自然课中的对物体形态、结构及其发展变化的认识等,都需要有精细的观察力。
第四,观察力也是小学生智力发展的基础。
观察力是智力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没有观察,就不能积累感性材料,也不能具有丰富的表象,因而不能进行丰富的想象,也不能进行抽象、概括和创造性的思维活动,从而影响智力的发展。
小学生对于图画的观察,很大程度上受图画内容的影响,图画内容接近儿童的生活经验,能为他们所理解,便表现出较高的观察水平;反之,观察水平很差,即使能描述,也很容易出现错误。另外,儿童观察也受教师或成人的言语指导,如果教师问有什么,他便倾向于列举;要问是什么,他就倾向于说明;要问做什么,他就倾向于解释。
二、小学生观察力的培养
小学生观察力的发展水平不是先天决定的,而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起来的。
(一)要使儿童明确观察的目的、任务
1.教师给学生提出具体明确的观察目的和任务
小学低年级学生不善于主动地提出观察的目的、任务,如果教师只提出“好好看”“仔细看”之类的笼统的要求,收效并不大。只有教师细致具体地引导,比如问“这是什么地方—什么人—什么时候—在做什么—想什么—是怎么做的—人物面部表情如何—动作形态怎么样—人物之间的关系怎样”等,才能使学生的注意指向观察对象,进行全面、细致的观察,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当然,给儿童提出具体明确的观察目的、任务,不是要求学生由一串细小题目循序渐进……按规定路线行进……走向目标,实现教师控制具体过程,而是要求教师重视学生自己主动获取、形成、发现知识的过程……使学生调动起自己的经验、意向和创造力,通过自己发现、选择或重组的多种过程形成答案。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载《教育研究》,1997(9),7页。这一过程对学生的发展有多方面的意义。
2.教师培养学生主动地提出观察的目的、任务的能力
对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教师要有计划地培养学生主动地自己给自己提出观察的目的、任务的能力。发展儿童观察的主动性,而不是处处依赖教师的引导。当然开始教师可以先提出总的要求,让学生自己设计观察步骤,然后再过渡到学生自己独立地提出目的、任务,并进行独立的观察。
儿童的有目的、有系统的观察力的发展,是在学习过程中实现的。同时,它又是成功地完成学习任务的重要保证。因此,教师必须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有计划地发展儿童的观察力。
第一,发展儿童观察力的首要条件是在进行观察之前向儿童提出并明确观察的目的任务和实现这些任务的具体方法。
在培养儿童的观察力时,首先必须给儿童提出观察的目的任务,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地组织儿童的注意,使它指向于必须知觉的方面。
其次,教师也要有计划地培养儿童善于独立地给自己提出观察的目的任务,而不是处处依赖教师的指示。一般说来,小学儿童还不善于自觉地随时地给自己提出观察周围有关事物的任务。儿童常常东张西望,而不会有目的地去观看,常常随随便便地听,而不会有目的、有计划地听。但是,这种情况是可以改变的,在教师有意识地培养下,儿童是可以学会有意识地、细心地观察和他的学习内容有关的事物的。
再次,教师不但要向儿童提出观察的目的任务,而且要指导儿童进行观察的具体方法,即有计划、有次序地去观察。对于低年级儿童说来,单有观察的目的任务还不够,还必须把观察活动分成一定的步骤来进行。例如,先要看一个事物的大概的整体,然后再去看它有哪些个别的部分,以后又怎样把这些个别的部分联系成为一个整体等等。当然,对于年龄大一些的儿童,就可以帮助他们事先确定观察的计划。这样,儿童就可以逐步学会合理地组织自己的知觉和观察的能力。
第二,培养儿童知觉和观察技能是发展儿童观察力的另一个重要条件。
在培养儿童的观察力时,首先明确观察的目的任务,并把目的任务加以具体化,这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单依靠这一点是不够的。要想使儿童的知觉和观察富有成效,还必须培养儿童善于观察的技能,首先是看和听的技能。
在小学低年级儿童面前展现一幅图画,他们常常会被整个图画吸引着,忽而看看这里,忽而看看那里,这样,当然就不能很好地进行知觉和观察。教师必须培养儿童善于支配自己的视觉,有目的地去看那些应当看的东西。为了做到这一点,教师需要进行有系统的教育工作。
儿童在进行知觉和观察时的另一个缺点是:不能把主要的东西和次要的东西区别开来,有时只是抓住次要的东西,而把主要的东西丢掉了;为了培养儿童在知觉和观察时能抓住主要的东西,首先要求教师组织儿童知觉和观察的对象和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