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热点导与练

合集下载

【导与练】2010-2012年高考数学 试题汇编 第三节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理(含解析)

【导与练】2010-2012年高考数学 试题汇编 第三节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理(含解析)

第三节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的判断考向聚焦这是高考对充分必要条件考查的重点内容和热点内容.通常以充分必要条件为载体,考查对其他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主要以选择题,填空题的形式考查,属于基础题和中档题,所占分值为5分左右备考指津(1)明确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的概念,注意训练通过集合之间的关系判断充分必要条件的方法;(2)善于列举反例对一个命题作出否定1.(2012年某某卷,理3,5分)设a>0且a≠1,则“函数f(x)=a x在R上是减函数”是“函数g(x)=(2-a)x3在R上是增函数”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解析:本小题主要考查基本初等函数的单调性与条件的充分必要性.∵函数f(x)=a x在R上递减,∴0<a<1,∵函数g(x)=(2-a)x3在R上递增,∴2-a>0,得a<2,即0<a<2且a≠1,∴0<a<1是0<a<2且a≠1的充分不必要条件.答案:A.2.(2012年卷,理3,5分)设a,b∈R,“a=0”是“复数a+bi是纯虚数”的(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解析:由纯虚数的概念得,a+bi为纯虚数时,a=0且b≠0,∴“a=0”是“复数a+bi为纯虚数”的必要而不充分条件.答案:B.3.(2012年某某卷,理3,5分)设a,b∈R,i是虚数单位,则“ab=0”是“复数a+为纯虚数”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解析:a+=a-bi为纯虚数,有a=0且b≠0,故ab=0 a=0且b≠0,但a=0且b≠0⇒ab=0,∴“ab=0”是“复数a+为纯虚数”的必要不充分条件.答案:B.4.(2012年某某卷,理3,5分)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 )(A)∃x0∈R,≤0(B)∀x∈R,2x>x2(C)a+b=0的充要条件是=-1(D)a>1,b>1是ab>1的充分条件解析:对A,∀x∈R,e x>0,∴原命题为假;对B,当x=2时,2x=x2,∴原命题为假;对C,当a=b=0时,a+b=0=-1,∴命题为假;对D,若a>1,b>1,则ab>1,但a=-2,b=-1时,ab=2>1 a>1,b>1,∴命题为真.故选D.答案:D.5.(2012年某某卷,理3,5分)设a∈R,则“a=1”是“直线l1:ax+2y-1=0与直线l2:x+(a+1)y+4=0平行”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解析:l1∥l2的充要条件为(a-1)(a+2)=0,即a=1或a=-2,故选A.答案:A.6.(2011年某某卷,理2)“x<-1”是“x2-1>0”的(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解析:法一:∵x<-1⇒x2-1>0,x2-1>0⇒x>1或x<-1,故选A.法二:由于{x|x<-1}{x|x2-1>0},所以“x<-1”是“x2-1>0”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故选A.答案:A.7.(2011年某某卷,理2)若a∈R,则“a=2”是“(a-1)(a-2)=0”的(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解析:a=2⇒(a-1)(a-2)=0,而(a-1)(a-2)=0⇒a=1或a=2,所以a=2是(a-1)(a-2)=0的充分而不必要条件.故选A.答案:A.8.(2011年某某卷,理2)设集合M={1,2},N={a2},则“a=1”是“N⊆M”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解析:当a=1时,N={1},又∵M={1,2},∴N⊆M,即a=1⇒N⊆M,当N⊆M时,a2=1或a2=2,∴a=±1或±,∴N⊆M a=1.所以“a=1”是“N⊆M”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故选A.答案:A.9.(2011年某某卷,理2)设x,y∈R,则“x≥2且y≥2”是“x2+y2≥4”的(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解析:法一:x≥2,y≥2⇒x2≥4,y2≥4⇒x2+y2≥8>4,又当x2+y2≥4时,推不出x≥2,y≥2,例如x=0,y=-2.故x≥2且y≥2是x2+y2≥4的充分而不必要条件,故选A.法二:设集合M={(x,y)|x≥2,y≥2},N={(x,y)|x2+y2≥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分别画出两个集合对应的平面区域(如图阴影部分),可知M N,因此“x≥2且y≥2”是“x2+y2≥4”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故选A.答案:A.10.(2011年某某卷,理5)对于函数y=f(x),x∈R,“y=|f(x)|的图象关于y轴对称”是“y=f(x)是奇函数”的(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解析:首先验证充分性,若y=|f(x)|的图象关于y轴对称,即y=|f(x)|是偶函数,∴|f(-x)|=|f(x)|,∴f(-x)=f(x)或f(-x)=-f(x),∴f(x)不一定是奇函数,∴不具备充分性.再验证必要性,即若f(x)是奇函数,则f(-x)=-f(x),∴|f(-x)|=|-f(x)|=|f(x)|,∴y=|f(x)|是偶函数,∴具备必要性.故选B.答案:B.11.(2011年某某卷,理7)若a,b为实数,则“0<ab<1”是“a<或b>”的(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解析:∵0<ab<1,∴a,b同号,且ab<1.当a>0,b>0时,a<;当a<0,b<0时,b>,∴“0<ab<1”是“a<或b>”的充分条件.而取a=-1,b=1显然有a<,但ab<0.故“0<ab<1”是“a<或b>”的充分而不必要条件.故选A.答案:A.12.(2010年卷,理6)a,b为非零向量,“a⊥b”是“函数f(x)=(xa+b)·(xb-a)为一次函数”的(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解析:由a⊥b,得a·b=0,f(x)=(xa+b)·(xb-a)=x2a·b+(b2-a2)x-a·b,若a⊥b,f(x)=(b2-a2)x,不一定是一次函数,若f(x)为一次函数,则⇔.因此“a⊥b”是“函数f(x)=(xa+b)·(xb-a)为一次函数”的必要而不充分条件.故选B. 答案:B.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的探求考向聚焦这是高考对充分必要条件考查的常考内容,以对相关数学知识的考查为主,同时考查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定义以及对问题设问方式的理解等.主要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属于基础题和中档题,所占分值为5分左右13.(2011年某某卷,理12)设n∈N+,一元二次方程x2-4x+n=0有整数根的充要条件是n=.解析:方程x2-4x+n=0即为n=x(4-x),由n∈N+,且x∈Z,得0<x<4.当x=1时知n=3,当x=2时知n=4,当x=3时n=3.反之当n=3时,x2-4x+3=0得x=1或x=3,当n=4时,x2-4x+4=0得x=2,∴n=3或n=4时方程有整数根.∴一元二次方程x2-4x+n=0有整数根的充要条件是n=3或4. 答案:3或4(2010年某某卷,理11)已知a>0,则x0满足关于x的方程ax=b的充要条件是( )(A)∃x∈R,ax2-bx≥a-bx0(B)∃x∈R,ax2-bx≤a-bx0(C)∀x∈R,ax2-bx≥a-bx0(D)∀x∈R,ax2-bx≤a-bx0难题特色:本题表面上考查了充要条件的探究,但实质上综合考查了函数、方程、不等式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全称命题和特称命题,具有相当的综合性,从考查形式上看,也非常的新颖,考生一下子很难将题干和选项联系起来,找不到解题的突破口.难点突破:(1)从全称命题或特称命题的角度出发,构造二次函数f(x)=ax2-bx,将选项中的不等式成立与否和函数的最值联系起来;(2)由x0满足方程ax=b可得x0=,考查所构造二次函数的对称轴与最值和x0的关系,然后进行判断.解析:令f(x)=ax2-bx(a>0),当x=时f(x)取得最小值f().即∀x∈R,f(x)≥f().若x0满足方程ax=b,则x0=,所以有∀x∈R,f(x)≥f(x0),即∀x∈R,ax2-bx≥a-bx0;反之,若∀x∈R,ax2-bx≥a-bx0,即∀x∈R,f(x)≥f(x0),即当x=x0时,f(x)取得最小值,而对f(x)而言,当x=时f(x)取得最小值.所以当x0=,即x0满足方程ax=b.所以x0满足方程ax=b的充要条件是∀x∈R,ax2-bx≥a-bx0.故选C.。

《导与练》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课件:第一部分 专题突破 专题一 细胞的分子组成 【KS5U 高考】

《导与练》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课件:第一部分 专题突破 专题一 细胞的分子组成 【KS5U 高考】
解析:DNA与ATP中所含元素均为C、H、O、N、P;一个tRNA上虽有多个 碱基,但只有在翻译过程中与mRNA上的密码子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3个特 定碱基称为反密码子;T2噬菌体中只有DNA一种核酸,其基本组成单位为脱氧 核糖核苷酸;细菌为原核生物,没有线粒体,控制性状的基因位于拟核和质粒上。
4.(2018·全国Ⅲ卷,30)回答下列与蛋白质相关的问题:
专题一 细胞的分子组成
[最新考纲]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Ⅱ)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Ⅱ)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Ⅰ)
知识串联回顾 核心考点突破
知识串联回顾
思维串联·纵横联系
答案:①C、O、N、H ②离子 ③溶剂 ④能源物质 ⑤储能物质 ⑥生 物膜 ⑦固醇 ⑧结构 ⑨功能 ⑩遗传信息
解析:DNA的基本单位为脱氧核苷酸,RNA的基本单位为核糖核苷酸,所有细 胞生物的遗传物质均为DNA,病毒只有一种核酸,即DNA或RNA,且病毒没 有细胞结构;同一个体中,处于分裂状态的细胞和不分裂的细胞DNA含量不同, 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因此不同细胞中的RNA含量也有差异;细胞衰老时, 细胞体积缩小,但是细胞核体积增大,因此核质比增大;tRNA分子内也存在碱 基对,其基本组成单位之一(腺嘌呤核糖核苷酸)可用于合成ATP。
解析:控制不同蛋白质合成的基因不同,基因中碱基数量可能相同,但碱基的 排列顺序不同;同一人体的不同细胞所含DNA相同,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导致细胞中RNA不同;蛋白质由DNA控制合成,故蛋白质功能多样性的根本 原因是控制其合成的DNA具有多样性;转录时,基因两条链中一条链作为模板。
6.核酸和蛋白质是细胞内重要的生物大分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D ) A.RNA聚合酶的识别位点位于DNA上 B.血红蛋白参与血液中氧气的运输 C.抗体的合成需要DNA和RNA的参与 D.DNA和蛋白质是核糖体的组成成分

2025导与练生物高考一轮复习(人教版)第二单元 细胞的基本结构和物质的运输含答案

2025导与练生物高考一轮复习(人教版)第二单元 细胞的基本结构和物质的运输含答案

2025导与练生物高考一轮复习(人教版)第二单元细胞的基本结构和物质的运输第4讲细胞膜和细胞核基础巩固练1.(2023·河北唐山三模)下列关于细胞核的叙述,错误的是( B )A.受损细胞核的蛋白质、核酸可被溶酶体降解B.衰老细胞的细胞核体积变小,核膜内折C.代谢活动旺盛的细胞,核仁大、核孔数量多D.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解析:溶酶体中有水解酶,受损细胞核的蛋白质、核酸可被溶酶体降解,降解产生的有用物质可被再次利用;衰老细胞体积变小,细胞核体积变大,核膜内折,染色质收缩,染色加深;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因此代谢活动旺盛的细胞,核孔的数量多、核仁的体积大;细胞核中有染色质,染色质主要由DNA 和蛋白质组成,DNA是遗传物质。

因此,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2.(2023·湖南长沙期末)下列有关细胞膜成分的说法错误的是( C )A.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还有少量糖类B.一般来说,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其蛋白质种类和含量越多C.提取动物细胞中磷脂分子,在空气—水界面上铺成单分子层,其面积恰为细胞表面积的2倍D.探索膜成分的实验,相比使用植物细胞作实验材料,动物细胞的优势是没有细胞壁解析: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还有少量糖类;一般来说,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其蛋白质种类和含量越多;当提取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的磷脂分子时,在空气—水界面上铺成单分子层,其面积恰为细胞表面积的2倍,其他动物细胞因为有除细胞膜之外的其他膜结构,所以得到的磷脂分子单分子层会比细胞表面积的2倍大;动物细胞不含有细胞壁,细胞破碎较容易,因此其作为实验材料比较有优势。

3.如图是真核细胞的部分结构模式图,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B )A.结构①不能存在于原核细胞中B.结构②表示核膜,它由2层磷脂分子组成C.结构④对物质的进出有选择透过性D.④所在的结构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解析:原核细胞不含染色质,即结构①染色质是真核细胞特有的;结构②表示核膜,为双层膜,由4层磷脂分子组成;结构④为核孔,对物质进出细胞核有选择透过性;④(核孔)位于核膜上,核膜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维持了细胞核内环境的稳定。

2020版导与练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习题: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9讲铝、镁及其重要化合物附答案解析

2020版导与练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习题: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9讲铝、镁及其重要化合物附答案解析

2020版导与练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习题: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9讲铝、镁及其重要化合物附答案解析2020版导与练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习题第9讲铝、镁及其重要化合物课时集训测控导航表知识点镁、铝的性质及用途铝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质铝三角及图像分析基础1,2,534能力67,98,10挑战12111.(2019·山东临沂月考)近年来,科学家正在探索利用铝粉作为新能源的可能性,以期铝能成为一种石油的取代物。

假如铝作为一种普遍使用的新型能源开发利用,关于其有利因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D )A.铝质轻,便于运输、贮存,且安全B.铝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大,且燃烧后产物对环境的污染容易得到有效的控制C.在地球上,铝矿资源比较丰富D.现代电冶铝的工业技术已为铝作为新能源奠定了重要基础解析:作为新能源,要求含量丰富(铝元素在地壳中含量占第三位),便于运输、贮存,且安全,燃烧放出能量高,能重复使用,对环境污染小,因此A、B、C 说法正确,电解铝消耗大量的电能,故选项D说法错误。

2.(2019·山东临沂月考)镁粉是焰火、闪光粉、鞭炮中不可缺少的原料。

工业上制造镁粉是将镁蒸气在某种气体中冷却,有下列气体:①空气、②CO、③2Ar、④H、⑤N,其中可作为冷却气体的是( C )2 2A.①和②B.②和③C.③和④D.④和⑤解析:点燃或高温条件下Mg与O、CO、N均反应,故不能在这些气体中冷却,2 2 2故选C。

3.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C )A.Al(OH)在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类疾病时表现出弱碱性3B.明矾溶于水后可得到少量的有强吸附性的Al(OH),故明矾可作净水剂3C.Al(OH)可用于中和馒头制作过程(如发酵阶段)中产生的酸3D.Al O可用于制作耐火材料而Al(OH)不能2 3 3解析:治疗胃酸过多时要消耗胃中的酸,因此Al(OH)表现弱碱性,A 项正3确;Al(OH) 有强吸附性,能吸附水中悬浮的杂质并最终转化为沉淀而使水变3澄清,B项正确;馒头制作过程中加小苏打用于发泡和中和酸,不用Al(OH),C3项不正确;耐火材料本身应对热稳定且熔点很高,而Al(OH)受热易分解,D项3正确。

高三数学总复习导与练 第二篇第一节配套课件(教师用) 理

高三数学总复习导与练 第二篇第一节配套课件(教师用) 理
判断从集合A到集合B在对应关系f下,能否构成一个映射,关键是看集合A中的每 一个元素在f下都能在集合B中找到唯一的元素与之对应.可以允许“多对一”或集合B 中有的元素无A中元素对应.
函数的表示法பைடு நூலகம்
【例 3】 (2010 年广东云浮市石榴中学模拟)如图,有一直角墙角,两边的长度足够长, 在 P 处有一棵树与两墙的距离分别是 a m(0<a<12)、4 m,不考虑树的粗细.现在想用 16 m 长的篱笆,借助墙角围成一个矩形的花圃 ABCD.设此矩形花圃的面积为 S m2,S 的最大值为 f(a),若将这棵树围在花圃内,则函数 u=f(a)的图象大致是( )
质疑探究2:映射与函数有什么区别? 提示:函数是特殊的映射,二者区别在于映射定义中的两个集合是非空集合,可以不是数 集,而函数中的两个集合必须是非空数集.
3.函数的表示方法
表示函数的常用方法有:解析法、列表法和图象法.
4.分段函数
若函数在其定义域的不同子集上,因对应关系不同而分别用几个不同的式子来表示, 这种函数称为分段函数.
思路点拨:可从函数的定义、定义域和值域等方面对所给结论进行逐一分析判断.
解析:对于(1),由于函数 f(x)=|xx|的定义域为{x|x∈R 且 x≠0},而函数 g(x)=1-,1,x≥x0<0
的定义域是 R,所以二者不是同一函数,对于(3),f(x)与 g(t)的定义域、值域和对应关系均相 同,所以 f(x)与 g(t)表示同一函数,对于(2),若 x=1 不是 y=f(x)定义域的值,则直线 x=1 与 y=f(x)的图象没有交点,如果 x=1 是 y=f(x)定义域内的值,由函数的定义可知,直线 x =1 与 y=f(x)的图象只有一个交点,即 y=f(x)的图象与直线 x=1 最多有一个交点.对于(4), 由于 f(12)=|12-1|-|12|=0,

高三数学总复习导与练 第七篇第一节配套课件(教师用) 理

高三数学总复习导与练 第七篇第一节配套课件(教师用) 理

2.实数比较大小的常用方法 (1)作差法:a,b∈R a-b>0⇔a>b; a-b=0⇔a=b; a-b<0⇔a<b. (2)作商法:a,b∈R+ ab>1⇔a>b; ab=1⇔a=b; ab<1⇔a<b.
作商法的适用范围较小,且限制条件较多,因而用的较少,一般问题可以 利用作差法比较大小.
(3)分母(分子)有理化 形如: a+1- a与 a- a-1比较大小. (4)根据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或常用结论进行比较. (5)利用函数的单调性比较大小.
解:设购买 A 型汽车和 B 型汽车分别为 x 辆、y 辆,则
40x+90y≤1000,
x≥5, y≥6, x,y∈N*,
4x+9y≤100,
x≥5, 即
y≥6,
x,y∈N*.
将实际问题中的不等关系写成相应的不等式时,应注意关键性的文字语言 与对应数学符号之间的正确转换,常见的文字语言有大于、不低于、超过、至少等.
解:(1)因未知 c 的正负或是否为零,无法确定 ac 与 bc 的大小,所以是假命题. (2)因为 c2≥0,所以只有 c≠0 时才正确.c=0 时,ac2=bc2,所以是假命题. (3)a<b,a<0⇒a2>ab;a<b,b<0⇒ab>b2,命题是真命题.
(4)由 a<b<0⇒1a>1b,命题是真命题.
根据不等式的性质求范围时,一定要彻底利用不等式的性质进行变形求解,如不等 式两边同乘一个含字母的式子,必须确定它的正负,同向不等式只能相加,不能相 减等.同时要注意不等式性质应用的条件及可逆性.
通过f(-1),f(1)求f(-2)的范围时,不能把a,b的范围单独求出来,这样容易扩大范 围,必须用整体思想来处理.
第1节 不等关系与不等式

《导与练》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课件:第一部分 专题突破 专题二细胞的结构、功能与物质运输

《导与练》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课件:第一部分 专题突破 专题二细胞的结构、功能与物质运输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5.( ·全国Ⅰ卷,1)关于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C ) A.脂质和蛋白质是组成细胞膜的主要物质 B.当细胞衰老时,其细胞膜的通透性会发生改变 C.甘油是极性分子,所以不能以自由扩散的方式通过细胞膜 D.细胞产生的激素与靶细胞膜上相应受体的结合可实现细胞间的信息传递
解析:脂质约占细胞膜总量的50%,蛋白质约占40%,脂质和蛋白质是组成细 胞膜的主要物质。细胞衰老时,细胞膜通透性改变,使物质运输能力降低。甘 油可以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通过细胞膜。细胞产生的激素与靶细胞膜上的 相应受体结合,从而调节细胞的代谢,实现了细胞间的信息传递。
2.( ·全国Ⅰ卷,1)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有多种。在哺乳动物卵巢细胞分泌
的雌激素作用于乳腺细胞的过程中,以及精子进入卵细胞的过程中,细胞间信息交
流的实现分别依赖于( D )
A.血液运输,突触传递
B.淋巴运输,突触传递
C.淋巴运输,胞间连丝传递 D.血液运输,细胞间直接接触
解析:卵巢属于内分泌腺,其分泌的雌激素进入血液中,经血液运输作用于靶 细胞,实现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受精时,精子与卵细胞相互识别并结合,通过细 胞的直接接触实现细胞间信息交流。
3.( ·江苏镇江一模)下列关于膜结构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C ) A.蓝藻细胞膜向内折叠成为光合膜,其膜上含有色素和光合酶 B.神经肌肉接点处肌细胞膜折叠,其膜上有神经递质的受体 C.线粒体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其膜上含有全部的呼吸酶 D.细胞内单位膜折叠成囊腔和细管组成内质网,有些膜上有合成磷脂的酶
专题二 细胞的结构、功能与物质运输
[最新考纲]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Ⅰ) 2.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异同(Ⅱ)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Ⅱ)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Ⅱ)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Ⅱ) 6.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Ⅱ)

高中语文2023高考复习热点主题作文模拟练习(共四道,附写作指导和参考范文)

高中语文2023高考复习热点主题作文模拟练习(共四道,附写作指导和参考范文)

班级考号姓名总分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22年12月4日晚,神舟十四号返回舱成功着陆,三名航天员全部健康出舱。

两上太空的航天员刘洋十分激动:“难忘天上宫阙,更念祖国家园……中国载人航天永远值得期待!”航天员蔡旭哲说:“首次六个月的飞行,星河灿烂,一览无余。

希望有朝一日能重返太空家园。

”伟大的飞天梦想,激励着他们完成了日复一日的艰苦训练;勇敢的探索精神,引领着他们目睹宇宙的浩瀚神奇……,而这一切都来自于他们生命中的诗意情怀。

德国著名诗人弗里德里希·荷尔德林说:“人充满劳绩,但还诗意地栖居于大地之上。

我真想证明,就连璀璨的星空也不比人纯洁。

”复兴中学团委将组织以“梦想·探索·诗意”为主题的征文活动,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班级考号姓名总分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顺丰航空B757机队的飞行员万春海,如今已是一名开着飞机、载着数以吨计的快递穿行在云端的资深飞行机长。

在成为机长前,他曾是一名奋战在快递收派一线的小哥。

2007年,在得知顺丰航空有针对员工的招飞计划后,他便毅然报名,因体重超标,他一周减重16斤通过体检,圆了飞行梦。

对此,万春海表示,“这个时代会给你很多机遇,一旦抓住,这种成就会超出你的预期”。

人们对梦想的追逐正如草木对阳光和雨露的渴望,梦想一旦被付诸行动,就会迸发出震撼人心的力量。

以上材料颇具启示意义,立足当前的时代浪潮,作为新时代青年,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演讲稿,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班级考号姓名总分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一位归国科学家在谈到他回国效力的梦想时,先说了自己经历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根植”,即拼命吸纳知识、充实自己;第二阶段是“成长”,即勤奋工作获得认可、证明自己;第三阶段是“绽放”,即将自己的所学所感输出与帮扶更多人。

高考导练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专题热点5 新人教版

高考导练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专题热点5 新人教版

专题热点五一、应用动力学方法和动能定理解决多过程问题若一个物体参与了多个运动过程,有的运动过程只涉及分析力或求解力而不涉及能量问题,则常常用牛顿运动定律求解;若该过程涉及能量转化问题,并且具有功能关系的特点,则往往用动能定理求解.【例1】 为登月探测月球,上海航天局研制了“月球车”,如图5-1甲所示,某探究性学习小组对“月球车”的性能进行研究,他们让“月球车”在水平地面上由静止开始运动,并将“月球车”运动的全过程记录下来,通过数据处理得到如图乙所示的v -t 图象,已知0~t 1段为过原点的倾斜直线;t 1~10 s 内“月球车”牵引力的功率保持不变,且P =1.2 kW,7~10 s 段为平行于横轴的直线;在10 s 末停止遥控,让“月球车”自由滑行,“月球车”质量m =100 kg ,整个过程中“月球车”受到的阻力f 大小不变.(1)求“月球车”所受阻力f 的大小和“月球车”匀速运动时的速度大小; (2)求“月球车”在加速运动过程中的总位移s . (3)求0~13 s 内牵引力所做的总功.图5-1【解析】(1)在10 s 末撤去牵引力后,“月球车”只在阻力f 作用下做匀减速运动,由图象可得a =v 13 s由牛顿第二定律得,其阻力f =ma7~10 s 内“月球车”匀速运动,设牵引力为F ,则F =f 由P =Fv 1可得“月球车”匀速运动时的速度v 1=P F =P f联立解得v 1=6 m/s ,a =2 m/s 2,f =200 N.(2)“月球车”的加速运动过程可以分为0~t 1时间内的匀加速运动和t 1~7 s 时间内的变加速运动两个阶段.t 1时功率为P =1.2 kW ,速度为v t =3 m/s由P =F 1v t 可得此时牵引力为F 1=P v t=400 N由牛顿第二定律:F 1-f =ma 1,解得0~t 1时间内的加速度大小为a 1=F 1-f m=2 m/s 2匀加速运动的时间t 1=v t /a 1=1.5 s 匀加速运动的位移s 1=12a 1t 21=2.25 m在0~7 s 内由动能定理可得F 1s 1+P (7 s -t 1)-fs =12mv 21-12mv 2代入数据解得“月球车”在加速运动过程中的总位移s =28.5 m.(3)在0~1.5 s 内,牵引力做功W 1=F 1s 1=400×2.25 J=900 J在1.5~10 s 内,牵引力做功W 2=P Δt =1 200×(10-1.5) J =10 200 J10 s 后,停止遥控,牵引力做功为零. 0~13 s 内牵引力所做的总功W =W 1+W 2 =11 100 J.【答案】 (1)f =200 N v =6 m/s (2)s =28.5 m (3)W =11 100 J二、用动力学和机械能守恒定律解决多过程问题若一个物体参与了多个运动过程,有的过程只涉及运动和力的问题或只要求分析物体的动力学特点,则要用动力学方法求解;若某过程涉及到做功和能量转化问题,则要考虑应用动能定理或机械能守恒定律求解.【例2】 一轻质细绳一端系一质量为m =120kg 的小球A ,另一端挂在光滑水平轴O 上,O 到小球的距离为L =0.1 m ,小球跟水平面接触,但无相互作用,在球的两侧等距离处分别固定一个光滑的斜面和一个挡板,如图5-2所示,水平距离s 为2 m ,动摩擦因数为0.25.现有一小滑块B ,质量也为m ,从斜面上滑下,与小球碰撞时交换速度,与挡板碰撞不损失机械能.若不计空气阻力,并将滑块和小球都视为质点,g 取10 m/s 2,试问:图5-2(1)若滑块B 从斜面某一高度h 处滑下与小球第一次碰撞后,使小球恰好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求此高度h .(2)若滑块B 从h ′=5 m 处滑下,求滑块B 与小球第一次碰后瞬间绳子对小球的拉力. (3)若滑块B 从h ′=5 m 处下滑与小球碰撞后,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求小球做完整圆周运动的次数n .【解析】(1)碰后,小球恰能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运动到最高点的速度为v 0,此时仅由重力充当向心力,则有mg =m v 20L,解得v 0=1 m/s在滑块从h 处运动到小球到达最高点的过程中,根据动能定理,则有mg (h -2L )-μmgs2=12mv 20,解得h =0.5 m (2)若滑块从h ′=5 m 处下滑到将要与小球碰撞时速度为v 1,则有mgh ′-μmg s 2=12mv 21滑块与小球碰后的瞬间,滑块静止,小球以v 1的速度开始做圆周运动,绳的拉力F T 和小球重力的合力充当向心力,则有F T -mg =mv 21L,解得F T =48 N(3)滑块和小球第一次碰撞后,每在水平面上经过路程s 后就会再次碰撞,则mgh ′-μmg s 2-12mv 20-2mgLμmgs+1≥n解得n =10(次).【答案】 (1)0.5 m (2)48 N (3)10 Ⅱ.传送带模型 模型构建传送带是应用较广泛的一种传动装置,把物体放到运动着的传送带上,物体将在静摩擦力或滑动摩擦力的作用下被传送带输送到另一端,该装置即为传送带模型.模型条件(1)传送带匀速或加速运动.(2)物体以初速度v 0滑上传送带或轻轻放于传送带上,物体与传送带间有摩擦力.(3)物体与传送带之间有相对滑动. 模型特点(1)若物体轻轻放在匀速运动的传送带上,物体一定要和传送带之间产生相对滑动,物体一定受到沿传送带前进方向的摩擦力.(2)若物体静止在传送带上,与传送带一起由静止开始加速,如果动摩擦因数较大,则物体随传送带一起加速;如果动摩擦因数较小,则物体将跟不上传送带的运动,相对传送带向后滑动.(3)若物体与水平传送带一起匀速运动,则物体与传送带之间没有摩擦力;若传送带是倾斜的,则物体受到沿传送带向上的静摩擦力作用.【例3】 如图5-3所示,在大型超市的仓库中,要利用皮带运输机将货物由平台D 运送到高为h =2.5 m 的平台C 上.为了便于运输,仓储员在平台D 与皮带间放了一个14圆周的光滑轨道ab ,轨道半径为R =0.8 m ,轨道最低点与皮带接触良好.不计货物与皮带接触的机械能损失.已知皮带和水平面间的夹角为θ=37°,皮带和货物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75,运输机的皮带以v 0=1 m/s 的速度沿顺时针方向匀速运动(皮带和轮子之间不打滑).现仓储员将质量为m =200 kg 的货物放于轨道的a 端(g =10 m/s 2).求:图5-3(1)货物到达圆轨道最低点b 时对轨道的压力. (2)货物沿皮带向上滑行多远才能相对皮带静止. (3)皮带将货物由A 运送到B 需对货物做多少功. 【解析】 (1)货物由a 到b ,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mgR =12mv 2解得v =2gR =2×10×0.8 m/s =4 m/s在最低点b ,由F 合=ma 得F -mg =m v 2RF =m (v 2R +g )=200×(420.8+10) N =6×103 N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货物到达圆轨道最低点时对轨道的压力F ′=F =6×103N. (2)货物在皮带上运动时,由动能定理得:-mgx sin37°-fx =12mv 20-12mv 2且f =μmg cos37°解得:x =v 2-v 202g sin37°+μcos37°=0.625 m.(3)由于tan37°=μ,则货物减速到v 0后便和皮带一起匀速向上运动货物由平台D 运送到平台C 的过程中,由功能关系知,皮带对货物做的功为W =mg (h -R )+12mv 20=3 500 J.【答案】 (1)6×103N (2)0.625 m (3)3 500 J Ⅲ.机械能守恒中的轻杆模型 模型构建轻杆两端各固定一个物体,整个系统一起沿斜面运动或绕某点转动,该系统即为机械能守恒中的轻杆模型。

上海专用2023年高考语文热点重点难点专练热点01社科类文本阅读训练含解析 (1)

上海专用2023年高考语文热点重点难点专练热点01社科类文本阅读训练含解析 (1)

热点01社科类文本阅读训练(建议用时:30分钟)1.选文注重文本内容的社会文化价值和人文特性,侧重于选取文化教育、文学艺术和历史学、经济、思想、哲学等方面的论述型的文章。

首先文化气息浓郁,文化特征明显,给考生以强烈的文化熏陶。

其次富有艺术品位,能够引导考生重视人格或艺术品格的培养。

再次关注人类的最新生存状态,包括科技与创新、新的消费观念等,紧贴考生生活实际。

2. 考点相对固定,命题形式相对稳定,调整幅度不大,定位更加清晰,命题难度适中。

2023年是新课改后上海第二次高考,将会在2022年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对考生把握总体论证思路、把握文章主要论点的考查。

一、考点解读1.“理解词语、句子在文中的意思”,可与“把握主要概念的内涵,梳理概念之间的关系”合并把握,主要是指词句理解。

即能结合上下文理解文章中提纲挈领的、过渡性的、总括性的等关键语句的潜在义、引申义、双关义、象征义、概念的内涵(特有属性)、概念的外延(包括哪些对象)等以及不同词语、概念的关系。

2.“筛选、整合文中关键信息,概括主要内容”可与“凭借对语言运用规律的把握,依据语境、内容,进行排序、补充、判断等”合并理解,主要是指信息筛选。

主要指根据试题要求对信息进行有目的的取舍来辨别选项信息的正误,能够筛选出与题目有关的语句进行摘要、组合、概括并重新表述。

“整合”指对原文信息根据题干要求进行筛选并进行组合表述。

3.“梳理文本的行文思路”,可与“分析文本的论证思路”合并理解,主要是指思路把握。

即能够根据文体的特点,分析文章的开头、结尾、段落层次、过渡、照应等的安排,分析作者如何围绕中心选择材料、安排材料的逻辑顺序。

4.“用文字解释图表,完成图文转换”指能根据文章图表中的有关内容,分析材料中挖掘某些隐含性信息,找出图文对应信息,补充、概括、说明图表信息。

5.“根据文本内容进行推断,反驳或补充解释文本的观点”与主要是考查推断、探究能力。

是指对文中未有的信息或所论述的事物根据文意进行合理预测、推演、判断、探究。

高考热点题型专练(全方位练熟)36-37题

高考热点题型专练(全方位练熟)36-37题

全方位练熟36-37题题型6区域地理特征与区域差异分析(测试时间:70分钟满分:100分)1.(26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墨西哥是世界能源和矿产资源大国。

墨西哥工业部门齐全,石化、电力、矿业、冶金和制造业较发达。

汽车制造业始终是墨西哥的支柱产业,自1994年加入北美自由贸易区和开放市场以来,墨西哥已发展成为世界第五大汽车生产国。

材料二墨西哥西北部年平均降水量不足250 mm,内地年平均降水量为750~1 000 mm,南部年平均降水量为1 000~2 000 mm。

下图分别为墨西哥等高线地形图(单位:m)和P城气候资料图。

(1)描述图示区域的地形特征。

(6分)(2)描述P城所在地的自然环境特征。

(6分)(3)分析墨西哥始终把汽车制造业当作支柱产业的缘由。

(8分)(4)分析墨西哥东南部降水比西北部多的缘由。

(6分)解析第(1)题,地形特征包括主要地形类型及其分布、地势凹凸及起伏状况等。

从图中等高线分布特点可知,该区域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势总体由东南向西北倾斜。

第(2)题,区域自然环境特征应主要从地形、气候、水文、植被等方面描述。

第(3)题,从汽车工业发展的条件看,自然资源、技术水平、劳动力、市场等要素对其影响较大。

墨西哥矿产资源丰富,本土的技术力气薄弱,但是依托其靠近美国的位置优势,可承接来自美国的汽车产业转移。

此外墨西哥有丰富而廉价的劳动力、土地资源,工业生产成本较低。

第(4)题,影响降水的因素有海陆位置、大气环流和地形等。

墨西哥东南部地区纬度低,东北信风从海洋带来水汽较多,受地形抬升,再加上暖流的影响,降水多。

西北部地区地势较高,受山脉阻挡,水汽难以进入;受副热带高气压和沿岸寒流的影响,降水少。

答案(1)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高原边缘山脉外侧陡峭,内侧平缓宽广;地势总体由东南向西北倾斜。

(2)位于墨西哥高原上,海拔高;以温柔的高原气候为主,气温年较差小,降水量较多,有明显的干湿季;植被以耐旱的植物为主。

2023年高考语文毕业班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实用类信息类文本阅读之简答题--统编版高三总复习

2023年高考语文毕业班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实用类信息类文本阅读之简答题--统编版高三总复习

2023年高考语文毕业班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实用类信息类文本阅读之简答题统编版高三总复习专题04信息类文本阅读之简答题目录一、热点题型归纳 1【题型一】下定义 1【题型二】概括分析9【题型三】分析文章结构脉络17【题型四】比较侧重点25【题型五】探究33二、最新模考题组练41【题型一】下定义【典例分析】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人类基因组计划”不仅找到了各种人类基因,积累了大量基因组数据,还积累了由基因组转录出来的各种RNA(核糖核酸)数据,以及由mRNA翻译产生的各种蛋白质数据。

RNA的集合称为转录组,蛋白质的集合称为蛋白质组,机体所有代谢产物组成代谢组,此外还有表观遗传组等。

通过大数据研究这些“组”及其相互关系的工作即称“组学大数据”研究,组学大数据的介入成为当代生物医学发展的典型特征。

精准医学是组学大数据与医学的结合。

有了这些大数据,我们就能够从分子水平上了解人体生长、发育、正常生理活动的本质和基础,还能够通过对健康人和病人组学大数据的比较找到各种疾病在分子水平的病因。

我们已经知道,约有6000种以上的人类疾患是由各种基因突变引起的,有人估计与癌症相关的原癌基因约有上千个。

精准医学使疾病诊断更加准确,也使治疗更加有效。

例如“基因治疗”,就是将正常外源基因通过基因转移技术插入病人的适当受体细胞中,使外源基因制造的产物得以纠正或补偿因基因变异或基因表达异常引起的疾病。

目前,基因治疗的对象已经由单基因遗传病逐步拓展到恶性肿瘤、感染性疾病、心血管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代谢性疾病等重大疾病。

再如,“靶向药物”。

当我们知道哪些基因序列变化会导致疾病,就可以通过测量局部基因序列来鉴定导致疾病的基因。

比如,特定基因的突变可引起癌症,这些突变了的基因就是肿瘤治疗的目标,也就是“靶向”,针对这些靶向设计的药物就是靶向药物,靶向药物的治疗目标是具体的、精确的。

比如,赫赛汀就是以特定基因为靶向设计的乳腺癌治疗药物。

2022高考二轮复习 闯关导练热点13 物理学史与思想方法

2022高考二轮复习 闯关导练热点13 物理学史与思想方法

热点13物理学史与思想方法选择题(1~6题为单项选择题,7~8题为多项选择题)1.著名物理学家钱三强曾经说过:“在物理教学中适当增加一点物理学史的内容,或者在教学计划中增加一门物理学史选修课,让学生更多地了解科学发展的历程,这对他们的成长是有益的”,以下说法符合物理学史的是( )A.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并最早发现了电磁感应定律B.卡文迪许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之后,用著名的扭秤实验测出了引力常量C.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揭示了磁现象和电现象之间的联系D.牛顿最先通过实验和科学推理的方法发现了力和运动的关系,进而得出了牛顿第一定律2.[2020·全国卷Ⅱ,14]管道高频焊机可以对由钢板卷成的圆管的接缝实施焊接.焊机的原理如图所示,圆管通过一个接有高频交流电源的线圈,线圈所产生的交变磁场使圆管中产生交变电流,电流产生的热量使接缝处的材料熔化将其焊接.焊接过程中所利用的电磁学规律的发现者为( ) A.库仑B.霍尔C.洛伦兹 D.法拉第3.《曹冲称象》是家喻户晓的典故,“置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称物以载之,则校可知矣.”它既反映出少年曹冲的机智,同时也体现出重要的物理思想方法,下列物理学习或研究中用到的方法与曹冲的方法相同的是( )A.建立“质点”的概念B.建立“合力与分力”的概念C.建立“瞬时速度”的概念D.研究加速度与合力、质量的关系4.在物理学发展的过程中,有许多伟大的科学家做出了贡献.关于科学家的贡献和他们的科学思想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法拉第在研究电磁感应现象时利用了理想实验法B.伽利略运用“归谬法”否定了亚里士多德关于重的物体下落快、轻的物体下落慢的论断C.楞次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并研究得出了判断感应电流方向的方法——楞次定律D.开普勒进行了“月—地检验”,说明天上和地上的物体都遵从万有引力定律5.[2020·天津卷,1]在物理学发展的进程中,人们通过对某些重要物理实验的深入观察和研究,获得正确的理论认识.下列图示的实验中导致发现原子具有核式结构的是( )6.[2020·郑州市三模]学习物理不仅要掌握物理知识,还要领悟并掌握处理物理问题的思想方法.在如图所示的几个实验中,研究物理问题的思想方法相同的是( )A.甲、乙 B.乙、丙C.甲、丙 D.丙、丁7.物理学中有多种研究方法,有关研究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伽利略之前的学者们总是通过思辨性的论战决定谁是谁非,是他首先采用了以实验检验猜想和假设的科学方法B.如果电场线与等势面不垂直,那么电场强度就有一个沿着等势面的分量,在等势面上移动电荷时静电力就要做功,这里用的逻辑方法是归纳法C.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关系时可以用传感器连在计算机上直接显示力的大小随时间变化的图线,这是物理学中常用的图象法D.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之间的定量关系,可以在质量一定的情况下,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再在物体受力一定的情况下,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最后归纳出加速度与力、质量之间的关系.这是物理学中常用的控制变量法8.物理学家通过对实验的深入观察和研究,获得正确的科学认知,推动物理学的发展.下列说法符合事实的是( )A.赫兹通过一系列实验,证实了麦克斯韦关于光的电磁理论B.查德威克用α粒子轰击14 7N获得反冲核17 8O,发现了中子C.贝克勒尔发现的天然放射性现象,说明原子核有复杂结构D.卢瑟福通过对阴极射线的研究,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热点13 物理学史与思想方法1.答案:C解析: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纽曼、韦伯最早发现了电磁感应定律,故A错误;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故B错误;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揭示了磁现象和电现象之间的联系,故C正确;伽利略最先通过实验和科学推理的方法发现了力和运动的关系,故D错误.2.答案:D解析:焊接过程中利用电磁感应产生的涡流将材料熔化,发现电磁感应规律的是法拉第,故D选项正确.3.答案:B解析:曹冲的方法是采用了等效替代法,只有建立“合力与分力”的概念采用等效替代法,故B正确.4.答案:B解析:法拉第研究电磁感应现象时利用了控制变量法,A错误;电磁感应现象是法拉第发现的,而楞次定律是楞次得出的,C错误;“月—地检验”是牛顿提出的,D错误,B符合物理学事实.5.答案:D解析:发现原子具有核式结构的是卢瑟福的α粒子轰击金箔发生散射的实验,选项D正确.6.答案:B解析:比较平抛运动和自由落体运动,来研究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上运动的规律,用到了比较法;观察桌面的微小形变和测定万有引力常量的实验中,通过平面镜的反射,反射光线发生较大的角度变化,从而扩大了形变,该方法称为微小形变放大法;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中,用到了控制变量法.所以,乙和丙具有相同的研究物理问题的思想方法,故B正确.7.答案:ACD解析:如果电场线与等势面不垂直,那么电场强度就有一个沿着等势面的分量,在等势面上移动电荷时静电力就要做功,这里用的逻辑方法是假设法,故B错误,A、C、D均正确.8.答案:AC解析: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赫兹通过实验证实了麦克斯韦的电磁理论,A正确;查德威克用α粒子轰击铍核,发现了中子,B错误;贝克勒尔发现的天然放射性现象,说明原子核具有复杂结构,C正确;卢瑟福通过对α粒子散射实验的研究,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D错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热点导与练山东贾玉兵当今科学研究中三个突出的基本问题是:宇宙构成、物质结构及生命的本质和维持,所对应的现代新技术革命的八大学科分别是:能源、信息、材料、微光、微电子技术、海洋科学、空间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

这些前沿科技与现代物理学、化学的发展密切相关。

物理、化学与现代科技的考题在近几年高考中再现率为100%。

这类题目往往起点高,落点低,解答时,不要被“新”这个表面现象所迷惑,而应透过现象看本质,只要把握住了题目本质,吃透题给信息,就可迎刃而解。

例题1.21世纪新科技领域中,纳米技术正日益受到各国科学家的关注,回答下列问题:1.纳米技术指在水平上制造机械装置,目前这一技术尚处于幼年期,纳米是单位,1n m等于m,纳米科学与技术是研究结构尺寸在1至100nm 范围内材料的性质和应用。

2.纳米科技是跨世纪新科技,将激光束的宽度聚焦到纳米级范围内,可修复人体已损坏的器官,对DNA分子进行超微型基因修复,把尚令人类无奈的癌症、遗传疾病彻底根除。

这是利用了激光的A 单色性B 方向性C 高能量D 粒子性3.纳米技术专家已经制造出直径只有0.076mm的电动机和只有分子那么大但却有运动臂的机械装置,说明纳米技术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主要作用。

【解析】1.纳米技术指在原子和分子水平上制造机械装置,纳米是长度单位,1纳米(nm)等于10-9m。

2.将激光束的宽度聚焦到纳米级范围内,可修复人体已损坏器官,对DNA分子进行超微型基因修复,这是利用了激光的高能量(亮度高)和方向性好的两个特性。

选B和C。

3.利用纳米制造纳米机器,如用来清除动脉中脂肪的自推进微型外科手术刀;舰队,有用来清理环境废物的自复制型纳米机器人等。

纳米蚀刻机器将制造出更小的电阻器和电容器,使电子产品进一步微型化。

纳米机器甚至可以用废料制造我们想要的任何物品或材料,从而增进人们的健康,清洁环境,甚至能根除地球上的饥饿和各种短缺。

【参考答案】见解析部分。

【评述】本题把高中理科知识与纳米技术及激光等高新技术综合起来,有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例题2.磁流体发电技术是世界上正在研究的新兴技术,它有效率高(可达45~55%,火力发电效率为30%)、少污染等优点。

将一束等离子体(高温下电离的气体、含有大量带正电和带负电的微粒)以声速的0.8~2.5倍的速度喷射入匀强磁场中,磁场中有两块金属板A、B(相当于电源的两个极,并与外电阻R相连),这时A、B上就积聚电荷产生电压,设粒子所带电量为q,进入磁场的喷射速度是V,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AB间的距离为d。

(如图所示)1.说明磁流体发电中能量的转换关系,求出两极间电压的最大值。

2.设磁流体发电机内阻为r,当外电阻R是多少时输出功率最大?并求最大输出功率。

3.磁悬浮现象是指将某种低温液态物质倒入金属盘后,能使金属盘达到转变温度,产生超导现象,在金属盘上方释放一永磁体,当它下落到盘上方某一位置时即产生磁悬浮现象。

试分析说明产生磁悬浮现象的原因。

4.利用磁悬浮现象,人们已经设计制成磁悬浮高速列车,此种列车车厢下部装有电磁铁,运行所需槽形导轨的底部和侧壁装有线圈,其作用是什么?这种列车的运行速度是一般列车的3~4倍,简述能达到这样高速的原因。

【解析】1.磁流体发电是由等离子体动能转化成电能;当两极间有最大电压时,进入两极间的等离子体所受的电场力与洛仑兹力相等,根据qU m/d=qvB,得最大电压为U m=Bvd;2.当外电阻R=r时,此磁流体发电机有最大功率P m=U m2/4r=(Bvd)2/4r;3.这是由于永磁体被释放下落的过程中穿过金属盘的磁通量增加,盘中将产生感应电流(因是超导材料,无焦耳热产生),其磁场方向与永磁体的磁场方向相反,从而使永磁体受到阻碍其下落的力,使磁体保持悬浮状态;4.磁悬浮高速列车车厢下部装有电磁铁,运行所需槽形导轨的底部和侧壁装有线圈,其作用是提供磁场,列车能达到这样高速的主要原因是大大减小了运行中的摩擦力。

【参考答案】见解析部分。

【评述】本题研究磁流体发电和磁悬浮列车这两个均与磁现象有关的,但又不相同的高新技术,需要把物理学科的知识综合起来进行分析,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能力训练一.选择题1.199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两位荷兰科学家,他们研究了亚原子粒子之间弱电相互作用的量子结构,为粒子物理理论提供了坚实的数学基础,根据他们的理论可以精确计算夸克的质量,并在欧洲和美国的加速器上得到实验的证实,下列有关该项基本知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亚原子粒子泛指比原子更小的粒子B 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是质子、中子和电子C 量子结构是一种连续的固定结构D 实验和理论一致性是判别新理论正确与否的依据2.超市里冷冻食品的塑料包装盒通常选用白色的,并在盒子底部制出一些几何图案的凹凸槽,这主要是为了A 既轻便又美观B 既保温又增强抗形变能力C 减少食品与包装盒的接触面积D 避免食品受污染3.超导是当今高科技的热点,当一块磁体靠近超导体时,超导体会产生强大的电流,对磁体有排斥作用,这种排斥力可使磁体悬浮空中,磁悬浮列车采用了这种技术,超导体产生强大的电流,是由于A 超导体中磁通量很大B 超导体中磁通量变化率很大C 超导体电阻极小D 超导体产生磁力与磁体重力平衡4.1999年12月30日,我国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承担的“九五”大科学工程HT -7超导托卡马克实验,获得稳定的准稳态等离子体,等离子体放电时间已超过10s,这是我国可控核聚变研究的新进展,标志着我国磁约束核聚变研究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1)下列反应属于核聚变的有A BC D(2)“磁约束”是指A 利用正负离子运动产生磁场B 运动的离子间发生相互作用C 将高能粒子约束在磁场内D 将高能粒子排斥在磁场外5.1999年8月,中国天文学家观测到,某行星外围有一模糊不清的环。

为了判断该环是连续物还是卫星群,科学家们又测出了环上各层的线速度V的大小与该层到行星中心的距离R,从而作出正确的判断,下列各项判断正确的是A 若V与R成正比,则环是连续物B 若V与R成反比,则环是连续物C 若V2与R成正比,则环是卫星群D 若V2与R成反比,则环是卫星群6.200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为现代信息技术作出贡献的三位科学家,表彰他们为信息技术所作的基础性研究,特别是他们发明的快速晶体管、激光二极管和集成电路芯片。

与该项奖相关的基础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晶体管由半导体材料制成B 二极管具有电流放大作用C 集成电路使电子设备小型化,功能多样化D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与物理学新发现密切相关7.200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由美国的康奈尔、维曼和德国的克特勒三位科学家分享,以表彰他们根据玻色-爱因斯坦理论发现了一种新的物质状态——“碱金属原子稀薄气体的玻色-爱因斯坦凝聚(BEC)”,并对冷凝物性质进行了早期基础性研究,他们的成功发现给精密测量、纳米技术和微型计算机技术等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涉及该研究的基础知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在通常情况下,物质有固态、液态和气态B 宇宙中存在有离子态、中子态、黑洞等状态C 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即松散型固态D BEC状态的发现进一步佐证了玻色-爱因斯坦有关宇宙结构的理论二.现在,科学家正在设法探寻“反物质”。

所谓“反物质”是由“反粒子”构成的,“反粒子”与其对应的正粒子具有相同的质量和相同的电量,但电荷的符号相反。

试回答:1.若有反α粒子,它的质量数为,电荷数为。

2.一对正、负电子相遇发生湮灭,转化为一对频率相同的光子,已知电子质量为0.9×10-30kg,那么这两个光子的频率约为Hz(保留2位有效数字)。

3.反物质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可表示为三.200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联合授予美国科学家埃里克·康奈尔、卡尔·维曼和德国科学家沃尔夫冈·克特勒,以表彰他们根据玻色-爱因斯坦理论发现了一种新的物质状态——“碱金属原子稀薄气体的玻色一爱因斯坦凝聚(BEC)”,这三名科学家的成功发现,犹如找到了让原子“齐声歌唱”的途径,这种控制物质的新途径必将给精密测量和纳米技术等领域带来“革命性的”变化、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超低温领域的一些新成果与新应用,尽早适应综合科目考试的新要求,下面通过一道大综合测试题予以说明。

在超低温条件下,物质的许多性质会发生意想不到的变化。

荷兰科学家书末林·昂内斯1908年首次将氦液化,获得了1.5 K左右的低温,并于1911年通过实验发现了在4.2K左右汞的超导电状态,因此获得了191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爱因斯坦曾预言,如果将某些特定原子气体冷却到非常低的温度,那么所有原子会突然以可能的最低能态凝聚,其过程就像在气体中形成液滴,这就是著名的“玻色-爱因斯坦凝聚”。

1995年,美国科学家康奈尔和维曼终于在比绝对零度高出千万分之二度的超低温度下,使约2000个铷原子形成了“玻色-爱因斯坦凝聚”,同时德国科学家克特勒独立地用钠原子进行实验,也获得了同样的成功。

因此,这三位科学家共同获得200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请仔细阅读以上文字,并回答下列问题:1.超导材料电阻降为零的温度称为临界温度,1987年我国科学家制成临界温度为90K的高温超导体,其临界温度对应的摄氏温度为多少?2.利用超导材料零电阻的性质,可实现无损耗输电。

现有一直流电路,输电线的总电阻为0.4Ω,它提供给用电器的电功率为40kW,电压为800V。

如果用临界温度以下的超导电缆替代原来的输电线,保持供给用电器的功率和电压不变,那么节约的电功率为多少?3.当一块磁体靠近超导体时就会产生强大的电流对磁体产生排斥作用。

其原因是什么?这种排斥力可以使磁体悬浮在空中,磁悬浮列车由此而诞生。

由于列车浮起,使列车与轨道间的摩擦力减少到零,假设通过减小列车与空气的摩擦力,可使车速高达200m/s。

当然,列车起动与停站均需一个变速过程,而0.1g(g为重力加速度,取10m/s2)的加速度不会使乘客产生不适。

则列车从上海到乌鲁木齐(约4000 km),所需最短的时间为多少?4.铷(Rb)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周期,第族,将其投入蒸馏水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在比绝对零度高出千万分之二度的超低温度下,铷原子形成“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的过程是过程(填吸热、放热或既不吸热也不放热),所得凝聚体的凝聚状态是(填粉末状或块状)。

【参考答案】一.1.A,D 2.B 3.C 4.(1)C (2)C 5.A,D 6.B 7.C二.1.4 -2 2.1.2×1020 3.H-+OH+=H2O三.1.90K对应的摄氏温度为-183.15℃ 2.用超导电缆无损耗输电,则可节约电功率1kW 3.根据电磁感应原理,当磁体靠近超导体时便产生电磁感应,由于超导体的电阻为零,必然会产生强大的感应电流,从而对磁体产生排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