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林更新工技师资料
造林更新工高级技师总结

造林更新工高级技师总结一、造林高级技师总结今年我县营造林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为本,狠抓工程造林,采取多种形式开展绿化造林和全民义务植树活动,以春秋季营造林为突破口,加强生态建设,积极推进林业产业结构调整。
一年来,全县共完成营造林任务6.8万亩,其中天保公益林建设3.9万亩(人工造林0.9万亩、封山育林3.0万亩),退耕还林配套封山育林0.9万亩,原料林基地建设2.0万亩。
育苗250余亩;完成绿色通道建设22公里,其中公路绿化18公里,河流绿化4公里;零星植树650万株。
全面完成了上级下的营造林任务。
(二)天保工程顺利推进。
我局按照“严管林、慎用钱、质为先”的要求,坚持质量第一,效益第一,如期完成上级下的3.9万亩公益林营造林任务。
一是科学制定营造计划。
认真执行“踏查-复核-设计-再核实-计划下”的程序,克服了计划的盲目性,避免了工程建设的重复,做到了决策的科学和准确。
二是狠抓技术培训。
今年我局举办了为期五天的林业生态工程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森林管护人员培训,培训人员550余人次,进一步提高了基层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
三是强化责任,创新工程管理技术。
全面实行规划设计人员、检查验收人员、技术指导和项目法人、施工单位负责人终生负责制,落实了责任。
在工程管理中,使用了林业gis信息管理系统,使工程作业设计更科学合理,提高了设计质量和效率。
四是森林资源得到有效管护,全县落实管护人员571人,新增管护人员300人,管护森林75.4万亩。
(三)退耕还林工作稳步推进。
20xx年以来,我县累计实施退耕地还林11.3万亩,由于退耕还林是一项政策补助持续时间长的惠民工程,为了既能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又能保证老百姓按时领到国家补助,我县做了艰苦细致的工作。
一是大力开展补植补造,巩固退耕还林成果。
我们紧紧抓住春秋季植树造林的有利时机,对历年退耕还林和荒山造林地进行了调查,并及时进行了补植补造。
全县共完成退耕还林补植补造面积2.23万亩,补植补造用苗325万株,涉及58个乡镇,215个村。
造林更新工

造林更新工1.8.2 申报条件——初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1)经本职业初级正规培训达到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2)在本职业连续见习工作2年以上。
——中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1)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中级正规培训达到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
(3)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7年以上。
(4)取得中等职业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证书,从事本职业工作1年以上。
——高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1)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高级正规培训达到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
(3)具有本专业或相关专业大专以上(含大专)毕业证书,从事本职业工作1年以上。
——技师(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1)取得本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技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
(3)具有本专业或相关专业大学本科以上(含本科)毕业证书,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
——高级技师(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1)取得本职业技师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高级技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技师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
(3)具有本专业或相关专业大学本科以上(含本科)毕业证书,连续从事本职业8年以上。
(4)具有本专业或相关专业研究生学历,连续从事本职业5年以上。
营林造林工技师培训资料

营林造林工技师培训资料
绿化方面:花卉园艺(初级,中级,高级);绿化(初级,中级,高级,技师,高级技师)每个阶段要有两年工作年限的限制.
职称方面:园林绿化养护师,园林绿化设计师,园林绿化预算员,室内绿化装饰师.(即将在上海进行试点).
高端方面:景观设计师,花艺环境设计师(新的职业标准).
园林工程师(助理工程师,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考园林工程师的要求:有正规单位的3年工作经验,考英语和计算机,还有专业。
工程师到手后5年,可以考高级工程师,要求发表有省级论文一篇。
另外还有园林监理工程师
要求:1.中级职称两年2.园林专业3.参加全国监理工程师统一考试4.岗位按专业设置.
《园林绿化高级技师培训教材》主要内容:随着国家园林城市、生态城市、和谐社会的不断发展,带动园林绿化行业又好又快的进步,园林绿化各类人才出现紧缺,尤其高级技师更是市场急需人才。
但因为缺少系统的培训教材,所以我们组织专家学者在历年绿化技师培训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当前行业的特点,重新修编、出版发行。
本教材内容涵盖了:园林植物与环境、植物营养与土壤肥料、城市园林绿化的生态功能与发展、园林植物繁殖技术应用、花卉栽培与应用、园林树木的应用与养护、园林植物保护、景观规划设计与应用、园林建设工程等学科理论、技能的知识,并以基础及专业重点为主流,在每节之后明确了解、熟悉掌握的内容。
造林工二级(技师)实操复习题-2021年度机关事业单位工勤人员晋升等级考核考试复习题

造林工二级(技师)操作复习题1、森林更新的方法有哪几种?答:有三种,即人工更新、天然更新和人工促进天然更新。
2、确定造林密度常采用什么方法?答:⑴经验法;⑵试验方法;⑶调查方法;⑷查合理密度表。
3、营造楠竹林的方法有几种?(地域性题)答:⑴母竹移植;⑵埋鞭造林;⑶播种育苗造林。
4、我省用材林抚育采伐有哪几类?在生产中,常根据哪些因素确定抚育采伐强度?答:我省用材林抚育采伐有透光伐、生长伐和卫生伐三类。
在生产中,常根据经营目的、立地条件、林分状况等综合因素确定抚育采伐强度。
5、造林整地有几种方式?答:整地方式有全面整地和局部整地两类。
全面整地的方法有全垦、全垦成梯打大穴、撩壕成梯打大穴等;局部整地方法又可分为带状与块状两类,带状整地有环山水平带、水平阶(窄条梯田和反坡梯田)、水平沟、小撩壕等。
块状整地有大穴垦、小穴垦、鱼鳞坑等。
6、幼林抚育管理是怎样进行的?答:幼林抚育,一般第一次抚育在5-6月,第二次抚育在8-9月,以松土除草为重,必要时可以进行施肥、灌溉、排渍;对幼林幼树,还必须根据情况,进行平压抹芽,除萌割蔓和间株补植等工作。
7、什么是立地条件,包括哪5大环境因子?答:在造林地上凡是对森林生长发育有直接影响的环境因子的综合体统称为立地条件,简称立地,或称森林植物条件。
它主要包括地形、土壤、生物、水文和人为活动等5大环境因子。
8、立地条件类型的划分方法有哪些?答:有主导环境因子分类、生活因子分类、立地指数代替立地类型分类等3种。
9、林种有哪5大类?答:我国《森林法》规定,将森林划分为5大类:即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及特种用途林。
10、造林后影响林木生长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答:主要有树木的遗传特性、立地条件、林分密度和造林技术等4个。
11、确定造林密度的因素有哪些?答:主要有经营目的、树种特性、立地条件、造林技术、经济条件等。
12、种子萌发的过程。
答:种子萌发时,首先吸水膨胀,胚细胞迅速分裂、生长,胚根突破种皮从种孔伸出,迅速向下生长在土壤中形成根系,然后胚轴活动(伸长或不伸长)使子叶出土或留土,胚芽生长形成地上部分的主茎和叶。
造林工技师考试试题

造林工技师考试试题造林工技师考试试题在现代社会中,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成为了人们越来越关注的话题。
而造林工作作为一种重要的环境保护手段,对于生态平衡的维护和改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培养一支专业的造林工技师队伍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选拔和评价造林工技师的能力,各地普遍设立了专门的考试。
本文将针对造林工技师考试试题进行一定的探讨。
第一部分:理论知识1. 请简述造林工作的意义和目标。
造林工作的意义在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促进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
其目标是通过种植和培育树木,恢复和增加森林面积,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多样性。
2. 请列举几种常见的造林方式,并简要描述其特点。
常见的造林方式包括人工造林、天然更新和人工干预。
人工造林是通过人工种植树苗来建立森林,适用于土地质量较差的地区。
天然更新是指利用自然界的种子或树木来恢复森林,适用于土地质量较好的地区。
人工干预是指在天然更新的基础上进行人工疏伐、修剪等措施,促进森林的生长和发展。
3. 请解释什么是森林生态系统,以及其重要性。
森林生态系统是由森林植被、动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组成的一个生态系统。
它具有保护土壤、调节气候、净化空气、保护水源、维持生物多样性等重要功能。
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与否直接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第二部分:实际操作1. 请描述一种常见的造林工具,并说明其使用方法。
常见的造林工具包括铁锨、种苗钻、树苗剪、园林剪等。
以铁锨为例,使用方法为首先选择适当的位置,然后将铁锨插入土壤中,挖出一个适当大小的坑洞,将树苗放入坑洞中,再用铁锨将土壤填埋至树苗周围,最后用脚将土壤踩实。
2. 请列举几种常见的造林技术,并简要描述其应用场景。
常见的造林技术包括直播、育苗移植、插秧、栽植等。
直播是将种子直接撒播在土壤上,适用于土地质量较好的地区。
育苗移植是将种子或幼苗在育苗箱中培育,然后移植到目标地区,适用于土地质量较差的地区。
插秧是将水稻幼苗插入水田中,适用于水稻种植。
造林更新技师个人工作总结

造林更新技师个人工作总结
近期,作为造林更新技师,我积极投入工作,以确保林业资源可持续发展。
以下是我的个人工作总结:
1. 积极参与团队活动:我与团队成员合作,参与了多个造林更新项目。
我们共同研究土壤条件、树木品种以及种植方式,以确保项目的成功实施。
2. 植树技术改进:我持续关注最新的植树技术和研究成果,并努力将其应用于实际工作。
我尝试不同的栽种方法,并观察树木的生长情况,以寻找最有效的栽培方式。
3. 疾病防治:我积极学习和应用疾病防治的知识。
通过定期巡查,我能够及时发现病虫害问题,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保护树木的健康。
4. 管理园林绿化:除了造林更新项目,我还负责管理一些园林绿化区。
我与相关部门合作,制定合理的养护计划,并确保公共区域的绿化保持良好状态。
5. 资料整理与汇报:我认真整理有关造林更新的资料,包括每个项目的概况、发展情况以及管理经验。
我定期向上级汇报工作进展,并根据需要提供详细的数据和分析报告。
6. 维护与客户的良好关系:我与合作伙伴和相关部门保持密切合作,并及时解决工作中的问题。
我定期与客户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反馈,并积极改进工作方案。
7. 持续学习和提升:我明白林业行业发展迅速,新技术和新理念不断涌现。
因此,我不断参加培训课程和学习交流活动,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总结起来,我作为一名造林更新技师,积极投入工作,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并通过团队合作和不断学习,为确保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造林工技师考试1-12章选择判断简答

第一章植物一、名词解释原生质体:原生质体是由原生质组成的,原生质是细胞内具有生命活动的物质总称。
原生质体包括了由原生质在形态结构上进一步分化为细胞质、细胞核、内质网、线粒体、质体、核糖体、高尔基体、微管等部分,是细胞内进行各种代谢活动的场所。
植物组织:通常指植物个体发育中来源相同、功能相同、形态结构相似的细胞群。
维管组织:在蕨类和种子植物的器官中,有一种以输导组织为主体,由输导、机械、薄壁等几种组织组成的复合组织,称为维管组织。
根瘤:豆科植物的根上有各种形状的小瘤状突起,称为根瘤,它是由生活在土壤中的根瘤细菌侵入到根内而产生的。
芽:是出于幼态而未伸展的枝、花或花序,也就是枝、花或花序尚未发育前的雏体。
完全叶:具有叶片、叶柄和托叶三部分的叶,叫完全叶。
叶序:叶在茎上的排列方式,称为叶序。
两性花:是一朵花中,不论其花被存在与否,雌蕊和雄蕊都存在而正常发育的。
花序:许多花着生于花轴之上,则形成花序。
真果:在一般情况下,植物的果实纯由子房发育而成,这种果实称为真果。
聚花果(复果):由整个花序发育形成的果实。
子叶出土型幼苗:种子萌发时,胚轴迅速生长,从而把上胚轴、子叶和胚芽推出土面,这种方式形成的幼苗,称为子叶出土型幼苗。
植物的生物学特征:植物生长发育的规律(个体发育)称为植物的生物学特征。
是指植物由种子萌发经幼苗、幼树发育到开花结实,最后死亡的整个生命过程的发生发展规律。
生态因子:是指环境中对生物的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着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因素,如温度、氧和二氧化碳及其他相关生物等。
对植物而言,在环境因子中,对植物生活有直接、间接作用的因子称为生态因子。
细胞:细胞是植物体结构、功能和遗传变异的基本单位。
原生质:是细胞结构和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是细胞内具有生命活动的物质总称。
定根:由胚根发育而成,具有一定的发生位置。
不定根:有些植物可以从茎、叶产生根,这种不是由根部发生、位置也不一定的根,通称不定根。
造林工标准

形态特征
3、能按要求进行裸根苗、容器苗 2、苗木假植方法
栽植
3、裸根苗栽植方法
4、容器苗栽植方法
能按要求进行人工播种
人工播种造林方法
(三) 分殖造林
1. 能按要求进行插干造林
1. 插干造林方法
2. 能按要求进行埋条造林
2. 埋条造林方法
3. 能按要求进行插根造林
3. 插根造林方法
4. 能按要求进行分蘖造林
林木病 虫鼠害 常识
森林培育 基础知识
环保 常识
安全文 明生产 知识
基础知识
土壤 常识
相关法 律、法 规知识
树木学 常识
气象 常识
初级造林工:工作要求
职业 工作 功能 内容
技能要求
相关知识
一、 (一) 能按要求进行造林地剩余物和 1.林地清理方、方法
造 林地 植被割除、烧除、堆积清理 2.野外用火安全知识
林 清理
整
地
1、能按要求进行手工整地
1.整地方式、方法
(二) 2、能按要求完成土壤改良作 2.基肥施用方法
土壤 业
3.土壤改良方法
改良
整地
初级造林工:工作要求
职业 功能
二、 植 树 造 林
工作 内容 (一) 植苗造林
(二) 播种造林
技能要求
相关知识
1、能识别本地主要造林树种
1、本地主要造林树种
2、能按要求假植苗木
播种造林 选择覆盖材料、确定覆盖厚度
性
1.能按树种特性确定插干 、埋条、插根 1.插干造林的技术要求
深度,能对插十、埋条、插根进行个修剪、2.埋条造林的技术要求
(三) 使用保水剂等处理
3.插根造林的技术要求
内蒙古大兴安岭造林更新考试111题

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32高级工、技师:25 高级工100高级工、高级技师:16高级工:27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32高级工、技师:25 技师100技师、高级技师:30技师:13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32高级工、高级技师:16 高级技师102技师、高级技师:30高级技师:24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32道题)绪论1、森林是以(乔木)为主体的(生物群落),是(集中的乔木)与其它(植物、动物、微生物和土壤)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并与环境相互影响,从而形成的一个(生态系统)的总称。
2、林分是指(内部结构特征相同或相近),并与四周有明显区别的森林地段。
第一章造林概述3、造林的目的就是为了(维持、改造和扩大)森林资源,为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提供(木材和各种林产品),发挥森林的保护作用,改善环境等多种效益。
4、光合速率是在一定条件下,(单位时间)单位叶片面积同化(二氧化碳)的数量。
第二章造林地5、立地条件简称(立地)或称(森林植物条件),是在(造林地)上影响(林木生长发育)的(自然因子)的综合。
6、等高线是(地面上高程)相等的(各相邻点)所连成的闭合曲线。
7、立地条件类型,简称立地类型,是在造林实践中,需要将(生态)上相近的(立地)组合成一个单位。
8、造林地的种类包括(荒山荒地)、(农田防护林)、(四旁地及撩荒地)、(采伐迹地和火烧迹地)、需要局部更新的造林地。
其中,(荒山荒地)是我国面积最大的一类造林地。
第三章造林树种9、树种选择的意义:树木是(多年生植物),选好一个树种受益(几十年,甚至几百年);(选择不当)也要经过几年或十年八年才能发现。
所以说选择树种是千秋万代、造福子孙的大事业,应把选择树种放到造林工作的重要位置。
10、根据下列树种特性选择造林树种:光照、温度、(水分)、(土壤养分)、土壤理化性质、(风)、土壤空气。
11、适地适树是指(造林树种)的生态特性和(造林地)的立地条件相适应。
12、适地适树的途径有(选树适地)、(选地适树)、(改地适树)、(改树适地)。
工人考工营林类森林管护工复习题

《技术业务理论》考试营林类技师森林管护工复习题一、填空题:1、《森林法》将森林分为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和特种用途林,其中经济林是指以生产果品,(食用油料)、饮料、(调料),工业原料和药材等为主要目的的林木。
13、下列属于检疫对象的是(D)A、杉木炭疽病B、种苗猝倒病C、木麻黄青枯病D、松材线虫病14、适地适树,营造混交林,可减轻病虫害的发生,此方法属于(B)A、森林植物检疫B、林业技术防治C、生物防治D、物理机械防治15、在害虫喜欢的食物中加入杀虫剂而将其诱杀的方法叫(C)A、灯光诱杀B、潜所诱杀C、毒饵诱杀16、利用金龟子的(B)A、假死性)B)D、茎腐病20、传播松材线虫病的主要传播媒介昆虫是(D)A、叶蝉B、皱鞘双条杉天牛C、松梢螟D、松褐天牛21、苗木根茎尚未木质化前,病菌从根部侵入,使根部腐烂坏死,病苗枯死,并发生倒伏现象,则称为(B)A、种芽腐烂型B、幼苗猝倒型C、苗木立枯型D、茎叶腐烂型22、(B)常将幼苗基部距地面1—2厘米处嫩茎咬断,并拖入土中取食,造成缺苗断垅。
A、金龟子幼虫B、小地老虎幼虫C、蝼蛄D、大蟋蟀23A、根B、芽 C、叶24发现黄红火焰,C、木炭燃烧阶段D、起火阶段27、火在地下泥炭层或腐殖质层有机物质中燃烧,此种林火称(B)。
A、地表火B、地下火C、树冠火D、草原火28、火沿树干燃烧到树冠,火在树的顶部燃烧,此种林火称(C)。
A、地表火B、地下火C、树冠火D、草原火29、火沿地表上的枯枝落叶、杂草、灌木燃烧,此种林火称(A)。
A、地表火B、地下火C、树冠火D、草原火30、设防火沟可防止(B)蔓延。
A、地表火B、地下火C、树冠火D、草原火31、农药有安全使用原则包括(A、B、C、D)A、对症下药 BC、交替用药D32、马尾松毛虫的防治可以采用(A、B、C、D)B、C)。
D、水、B、C)。
36、防火林带树种应具有(A、B、C)特性。
A、速生B、耐火性强C、萌芽力强D、落叶37、火根据燃烧的部位可分为(A、B、C)。
林木种植技师考试准备资料

林木种植技师考试准备资料一、考试简介1.1 考试目的林木种植技师考试旨在检验考生对林木种植技术、原理及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确保其在实际工作中能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科学的林木种植与管理。
1.2 考试内容考试内容涵盖林木种植的基本原理、种植技术、苗木繁育、造林设计、森林经营、病虫害防治、森林资源调查等方面的知识。
1.3 考试形式考试分为理论考试和实际操作考试两部分。
理论考试为闭卷考试,采用选择题、判断题和简答题等形式;实际操作考试分为造林、修剪、病虫害防治等环节。
二、考试大纲2.1 理论考试大纲- 林木种植原理- 造林技术- 苗木繁育技术- 森林经营与可持续经营- 森林病虫害防治- 森林资源调查与评估2.2 实际操作考试大纲- 造林设计与实施- 树木修剪与修整- 病虫害防治操作- 森林资源调查与监测三、复习建议3.1 系统学习理论知识建议考生系统学习《林木种植技术》、《森林经营学》、《森林病虫害防治》等教材,掌握考试所需的基本理论知识。
3.2 关注实际操作技能考生需熟悉造林、修剪、病虫害防治等实际操作流程,了解各类机械设备的使用方法,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3.3 参加模拟考试参加模拟考试有助于考生了解考试题型、熟悉考试流程,发现自己知识的盲点和不足,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
3.4 加强实践经验交流考生之间可以互相分享学习经验和实践技能,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四、考试注意事项4.1 认真阅读考试通知考生需认真阅读考试通知,了解考试时间、地点、科目及相关要求,确保顺利参加考试。
4.2 准备考试用品考生需提前准备好考试所需的各类证件、文具、工具等物品,确保考试当天不遗漏任何用品。
4.3 调整心态,积极应考考试前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充分休息,确保考试时精力充沛。
五、参考文献- 《林木种植技术》- 《森林经营学》- 《森林病虫害防治》- 《造林技术规程》- 《森林资源调查与评估》。
造林工技师考试章论述题

造林工技师考试章论述题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论述题: 1、种子萌芽的条件:答:(1)充足的水分:水分是控制种子萌发的最重要的因素。
种子萌发时首先必须吸收大量水分,通常可达种子干重的一倍左右或更多。
(2)适宜的温度:不同植物因原产地不同,种子萌发时所要求的温度也不同,原产南方的植物,萌发所需温度较高,而原产北方寒冷地区的植物,则所需温度较低。
(3)充足的氧气:种子萌发时,随着种子吸水膨胀,呼吸作用加强,需要吸收大量氧气,从而提供种子萌发所需的能量,播种过深或土壤积水,都会造成通气条件不好而缺氧,影响种子正常萌发。
1、生态因子对植物的综合作用。
答:影响植物的生态因子主要有:温度、降水量、光照和土壤酸碱度等几个因素。
其中影响最大的因素是温度和土壤酸碱度,温度指标主要有年平均温度、极端最低温度,它决定了哪些植物能够生存、哪些植物最适宜生长。
土壤酸碱度决定了适宜生长哪些植物,土壤呈中性和微酸、微碱性适宜多种植物的生长。
降水量和光照强度决定了植物的生长速度和产量。
2、影响土壤微生物活性的环境因素:答:(一)温度:温度是影响微生物生长和代谢最重要的环境因素。
微生物生长需要一定的温度,温度超出最低和最高限度时,即停止生长或死亡。
(二)水分及其有效性:水是微生物细胞生命活动的基本条件之一。
水分对微生物的影响不仅决定它的含量,更重要决定水的有效性。
(三)PH:大多数细菌、藻类和原生动物的最适宜的 PH 值为~,在~也可以生长。
(四)氧气:通气状况的高低对微生物生长有一定影响。
因此,结构良好、通气的旱作土壤中有较丰富的好氧微生物生长发育。
(五)生物因素:微生物由于长期生活在土壤中,对土壤环境有较强的适应性,当土壤环境变恶劣时,能存活下来,环境好转时又重新繁殖。
(六)土壤管理措施:常规耕作、覆盖减耕和免耕等耕作措施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
大田施用的除草剂和叶面杀虫剂的剂量很少会使土壤达到足以直接伤害土壤微生物。
林业技能造林更新工指导课程

林业技能造林更新工高级工考试培训课程第一章造林概述人工造林:在宜林的荒山、荒地、及其他无林地上人工植树或播种营造森林.人工更新:在原来生长森林的迹地上造林.人工林:凡是人工造林或人工更新的森林.§1、造林目的及林种种类林种:根据人工林的不同效益划分为不同的种类.森林分为五类: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特种用途林.§2、造林基本技术措施造林基本技术措施:适地适树、细致整地、良种壮苗、合理结构、认真种植、抚育保护.适地适树是其他造林基本技术措施能否实现的基础.第二章造林树种的选择一、造林树种选择的意义和原则造林树种选择的适当与否是造林工作成败的关键之一.所以,选择造林树种时,应考虑经济建设对造林树种的要求;同时必须贯彻适地适树的原则.还要考虑种苗的来源是否充足,造林技术、造林成本等问题.二、适地适树的途径适地适树:使造林树种的生物学特性和造林地的立地条件相适应,充分发挥生产潜力,达到该立地在当前技术经济条件下可能达到的高产水平.1、选树适地或选地适树2、改树适地3、改地适树三条途径互相补充,相辅相成,但后两条途径须以第一条途径为基础.三、造林树种的确定1、主要与次要树种相结合;2、择优选用;3、因树因地制宜;4、考虑经营目的.第三章造林密度和种植点的配置造林密度初植密度:指单位面积造林地上栽植点或播种穴的数量.以株穴/公顷表示.§1、造林密度的作用规律一、密度对树冠生长发育的作用密度不同的林分,对林分树冠发育产生巨大影响.二、密度对胸径生长的作用造林密度与胸径生长的关系是通过密度对树冠生长的影响而发生的.三、密度对树高生长的作用四、密度对材质的作用密度对材质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最明显的是树干上节疤多少,其次是树干尖削度.五、密度对材积生长的作用造林密度对单株材积生长的影响与对胸径生长的影响是完全一致的.林分的平均单株材积随密度的增加而递减.§2、确定造林密度的原则一、经营目的与造林密度根据造林时营造的林种、材种的不同,确定造林密度.二、树种与造林密度各树种的生物学特性不同,其生长速度和对光照条件等各方面的要求都有很大差别,因此各树种的造林密度不应该是一样的.三、立地条件与造林密度立地条件的好坏是林木生长快慢最基本的条件.四、经营条件与造林密度经营条件与造林密度的关系极大,即经营条件在某种程度上决定造林密度.五、造林技术与造林密度在开展人工造林时,造林密度如何确定和所采用的造林技术有很大的关系.§3、种植点的配置种植点配置:指一定密度的植株在造林地上分布的形式.一、正方形配置:株、行距相等的一种配置形式.二、长方形配置:是一种行距大于株距的配置形式.三、三角形配置:是一种行间种植点彼此错开的配置形式.四、群状配置:一种群状配置形式.第四章人工林的组成人工林的组成:指构成林分的树种成分及其所占的比例.树种成分及所占比例不同,形成的林分结构不同.人工林根据林分树种组成的不同,分为纯林和混交林.纯林:由一种树种组成的人工林.混交林:由两种和两种以上的树种组成的人工林.§1、混交林和纯林的特点及应用条件一、混交林和纯林的特点1、营养空间的利用.2、改善立地条件,发挥防护效益.3、提高林产品的产量和质量.4、增强抗灾能力.5、造林成功的可能性.6、造林、营林的难易.二、混交林和纯林的应用条件1、造林目的营造林种不同,具体实施造林不同.2、经营条件实行集约经营的人工林,多以营造纯林为主.经营条件好的林地,可考虑营造混交林.3、立地条件对立地条件特别差的造林地,只能造纯林.4、树种的生物学特性树种特性不同,营造纯林、混交林效果是不同的.§2、树种混交的基本理论一、树种种间关系的实质混交林中不同树种间的相互关系,是一种生态关系,即一方面不同树种彼此以对方做为生态条件,同时又与一定的外界环境条件发生联系.二、树种种间相互作用的表现形式1、机械关系混交林内林木个体间相互发生机械作用,造成一种树种对另一树种的伤害.2、生物关系是不同树种通过杂交授粉,根系连生、共生和寄生等发生的一种种间关系.3、生物生理关系树种的生长速度不同,改变了生活因素光、热、水、养分的数量而引起的一种关系.4、生物化学关系林木生长过程中,通过地上、地下部分和根系向周围空间分泌化学物质,改变周围环境的成分,对其他树种的生长发育产生抑制或促进作用的一种种间关系.三、树种种间关系的主要类型一混交林中的树种分类根据混交林中的树种、所处地位和所起作用的不同分为:1、主要树种主要的培育树种,经济价值较高,随林种不同,侧重于林产品的获得或侧重于防护效能发挥.2、伴生树种在一定时期与主要树种伴生,促进其生长的乔木树种.它不是培育的目的树种,是次要树种,数量上不占优势.它的作用主要是辅佐、护土和改良土壤,为主要树种的生长创造条件.3、灌木树种是在一定时期内与主要树种生长在一起,发挥其有利特性的灌木.二树种的混交类型1、主要树种与主要树种的混交——乔木混交类型1阳性和阳性树种混交2阴性与阴性树种混交3阳性与阴性树种混交2、主要树种与伴生树种混交——阴阳性树种混交类型3、主要树种与灌木混交——乔灌木树种混交类型4、主要树种、伴生树种和灌木的混交——综合性混交类型§3、混交林的营造技术和培育一、混交树种的选择混交树种:指起辅佐、护土和改良土壤作用的次要树种,包括伴生树种和灌木树种.1、具辅助、护土、改土作用,给主要树种创造良好生长环境,提高林分的稳定性;2、与主要树种间的矛盾不太大;3、与主要树种没有共同的病虫害;4、应有较高的经济价值;5、繁殖容易,萌孽力强,便于育苗、造林.二、混交比例与造林图式一混交比例混交林中各树种所占的比例.用百分比表示.混交比例在数量上的变化与混交林各树种种间关系的发展方向和混交效果有密切关系,最终会影响到人工林的产量和质量.二造林图式造林设计中各项技术措施的图面表达形式.包括混交、纯林图式.营造混交林时,常用到造林图式.包含立地条件、混交关系、树种组成、混交比例、混交方法、株行距.三、混交方法参加混交的各树种的栽植位置在林地配置或排列的形式.混交方法不同,各树种的位置不同,种间关系会随之发生变化,影响混交效果.常用的混交方法有:1、株间混交是在同一种植行内隔株种植两个以上树种的混交方法.2、行间混交不同树种隔行交替配置的混交方法.3、带状混交一种树种连续种植三行以上构成一条带与另一种树种构成的带依次配置的混交方法.4、块状混交把某树种栽植成规则的或不规则的块状,与另一树种的块状地依次配置进行混交的方法.适用于种间矛盾较大的主要树种与主要树种的混交,幼龄纯林改造成混交,低产林分改造.5、植生组混交是种植点配置成群状时的混交形式,即在一小块地上密集种植同一树种,与相邻小块状地密集种植的另一树种相混交的方法.主要适用于林区人工更新、次生林改造和治沙造林.第五章造林地的整地§1、造林地整地的作用一、改善立地条件.二、提高造林成活率,促进林木生长.三、保持水土,减免土壤侵蚀.四、利于造林施工,提高造林质量.§2、造林地清理一、造林地的清理方式1、全面清理适用于采伐迹地、杂草繁茂的荒山荒地及准备进行全面整地的各类造林地.2、带状清理带状清理可使保留带起侧方保护作用,避免林地因突然暴露而遭受雨水的直接冲刷.适合于耐荫树种造林.节省用工.3、块状清理根据种植点的位置割除周围的杂草灌木,块的大小根据周围植被的高度确定.省工,适用于次生林的改造.二、清理方法1、割除清理一种常用方法.将造林地上的杂草、灌木等割除.可采用手工工具、和割灌机作业.适合于幼龄杂木林、灌木、杂草繁茂的荒山、荒地.花费劳力较多.2、火烧清理灌木、杂草繁茂的造林地,采用此法,属于全面清理.清理彻底,提高地温,增加灰分,消灭病虫害,省工成本低,在降雨量多的山坡易造成水土流失.适合于地势平缓的造林地.3、堆积清理4、化学药剂清理§3、造林地整地一、整地的方式、方法分为全面整地、局部整地.一全面整地主要应用于平原区的荒地、草原、无风蚀危险的固定沙地、盐碱地及山区的平整缓坡、水平梯田等.二局部整地翻垦造林地部分土壤的整地方式.包括带状、块状整地两种.1、带状整地:呈长条状翻垦造林地的土壤.适合于无风蚀或风蚀轻微的平坦造林地、坡度平缓及坡度虽陡但坡面平整的山地.主要整地方法:1山地:水平带状、水平阶、水平沟、反坡梯田等.2平原:犁沟、带状、高垄.2、块状整地:在栽植点周围进行块状翻垦造林地土壤的整地方法.适用于各种造林地条件,省工,成本低,但改善立地条件的作用相对较差.主要整地方法:1山地:穴状、块状、鱼鳞坑.2平原:坑状、块状、高台等.二、整地季节根据自然条件、经济条件,选择适宜的整地季节.1、提前整地,整地与造林不同时进行2、整地、造林同时进行,随整随造适合于土壤肥沃、湿润,杂草、灌木少的林地,效果较好;风沙地造林应随整随造.过早整地反而易发生风蚀.三、造林地整地技术规格要求整地的技术规格要求包括:深度、宽度、长度、断面形式、整地质量等.第六章造林方法§1、植苗造林一、特点1、造林成活率高,适应性强,生长稳定;2、植苗造林方法不受树种的限制;3、便于集约管理,节省种子,幼林郁闭较快;4、植苗造林工序较复杂,费用较大.二、应用条件由于受树种和造林地立地条件的限制较少,是一种应用最广泛的造林方法,尤其在干旱、水土流失或杂草繁茂、冻害、鸟兽害较严重的地方.三、苗木种类、年龄和规格1、苗木种类主要是播种苗、营养繁殖苗、移植苗.具体采用哪一类苗木应根据所营造的林种及立地条件确定.2、苗龄和苗木规格苗木年龄大小关系到它的适应性和对不良环境条件的抵抗能力.苗木规格指最适于造林用苗木的年龄、高度、地径、根系发育状况的标准.3、苗木的保护和处理保护好根系不失水;根系过长需进行修根处理,以提高成活率.四、植苗造林季节根据造林树种的特性和当地气象条件等因子来全面考虑,因地制宜地确定造林季节和具体时间.1、春季植苗造林2、雨季植苗造林3、秋季植苗造林4、冬季植苗造林五、植苗造林方法人工植苗常用的方法有:穴植、靠壁植、缝植等方法.§2、播种造林播种造林:是将林木种子直接播种在造林地进行造林的方法.一、播种造林的特点1、苗木适应能力较强,根系未受损伤变形;2、施工技术较简便,省去繁杂的育苗工序;3、对造林地立地条件要求较严格,幼林抚育管理措施要求较高,全面郁闭年限延长;4、适应性、抵抗能力强;5、播种量大、较植苗造林法省工、省经费.二、适用条件1、种粒大,发芽容易,种源充足的树种;2、要求造林地的土壤水分充足,各种灾害性因素较轻.三、播种造林方法1、块状播种是在经过块状整地的块状地上进行密播或簇播.适用于对分布不均匀的次生林进行补播改造.2、穴播在穴中进行播种.用局部整地的造林上,每隔一定距离挖穴播种.整地工作量小,施工简便,选点灵活性大,是播种造林中应用最多的方法.3、缝播适用于鸟兽危害严重,植被覆盖度不太大的山坡上,选灌丛附近或有草丛、石块掩护的地方,用镰刀开缝,播入适量种子,将缝踩实,可避免鸟兽危害种子.4、条播在全面整地及带状整地的造林地上作单行或带状数行成带播种.适用于次生林改造,也可用于水土保持林营造时播种灌木种子.5、撒播在造林地上均匀撒播种子的一种方法.主要用于地广人稀、交通不便的荒山、荒地、沙漠,播种前一般不整地,用于播种针叶树种和灌木树种.一般采用飞机播种造林.四、播种造林技术要求1、种子处理处理方法与播种育苗时种子的处理相同,具体处理应根据树种特性,造林地立地条件、造林季节不同而采取不同措施.2、覆土播种后覆土对种子的发芽、出土和蓄水保墒影响很大.3、播种季节1春季播种2雨季播种3秋季播种第七章幼林抚育管理幼林抚育:指在造林后到郁闭前这一段时间里所进行的各种技术措施.调节林木生长发育与环境条件之间相互关系所采取的各种技术措施,是促进林木速生丰产的重要环节之一.§1、幼林的土壤管理和保护一、松土、除草疏松表土,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改善土壤的通气性、透气性、保水性,免除草灌对幼树的危害.二、灌溉是调节土壤水分状况,提高造林成活率,促进幼林生长的有效措施.特别是在干旱地区进行灌溉具有重要作用.三、施肥可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幼林营养状况,增加叶面积,提高生物量的积累和缩短成材年限,同时也是促进林木结实的有效措施.四、幼林管理是对幼林的个体及其营养器官进行抑制和调节,改善其生活和生长条件,保证幼树更好地生长,迅速达到成林要求的一项重要幼林抚育管理措施.主要内容有:间苗、平茬、除蘖、修枝、摘芽等.五、幼林保护是人工林抚育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包括封山育林、防火、病、虫、鼠、鸟等危害及寒、日灼、冻拔、雪折和人畜破坏等.§2、幼林的检查验收和补植一、幼林检查验收幼林检查的目的在于考核造林效果,统计幼林成活率,分析成败原因,改进造林技术,推广先进经验及拟订补植和抚育措施.检查的主要内容是整地质量、成活率、当年生长量等抚育措施,认真做好检查验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保证造林质量.根据计算成活率的结果确定造林质量即划分等级:一等:≥85%国家规定的干旱、半干旱区≥70%为合格;二等:41-84%国家规定的干旱、半干旱区41-69%为待补植;三等:≤40%为失败,需重新造林.我省国家规定的干旱、半干旱区共有23个县行委、市.二、补植由于苗木质量、栽植技术及外界条件等因素的影响,造林后会有一部分幼树死亡或生长不良,而影响幼林及时郁闭时,应进行补植.造林技术规程规定:成活率41-84%的林地或平均成活率达到≥85%,但分布不均匀的都要进行补植.植时按原树种、株行距,采用同龄大苗造林.为提高成活率可用带土苗或容器苗补植.。
林木种植技师考试学习材料

林木种植技师考试学习材料引言本文档旨在为准备林木种植技师考试的考生提供学习材料和指导。
考试要求考生熟悉林木种植的基本知识和技术,并能运用这些知识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为了顺利通过考试,考生需要全面了解相关的概念、原理和操作方法。
考试内容概述林木种植技师考试主要涵盖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林木种植基本知识:包括林木的分类、生长环境要求、病虫害防治等。
2. 林木种子处理和育苗技术:包括种子的采集、处理和储存方法,以及育苗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
3. 林木造林技术:包括选址、造林方式选择、苗木栽植和后期管理等。
4. 林木病虫害防治技术:包括常见病虫害的识别、防治方法和药剂使用等。
学习建议为了有效地备考林木种植技师考试,以下是一些建议:1. 理论学习:认真学习相关教材和参考书,掌握林木种植的基本理论知识。
重点关注林木分类、生长环境要求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内容。
2. 实践操作:通过实际操作,熟悉种子处理、育苗和造林等技术。
可以参加相关的实习或实训活动,积累实际操作经验。
3. 练习题目:多做一些练习题目,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可以通过参考历年的考试试题,了解考试的形式和难度。
4. 考试技巧:熟悉考试要求和考试形式,掌握一些备考技巧。
例如,注意时间分配,合理答题顺序等。
考试准备资源以下是一些考试准备资源的推荐:1. 教材和参考书:选择一些权威的教材和参考书,如《林木种植学》、《林木病虫害防治学》等。
2. 专业培训课程:参加一些专业培训课程,提高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
3.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资源,查找相关的学习资料、教学视频和在线模拟考试等。
总结林木种植技师考试是考察考生对林木种植技术的理论和实践能力的重要考试。
通过认真学习相关知识,实践操作和练习题目,考生可以提高自己的备考效果。
希望本文档能为考生提供有价值的学习材料和指导,祝愿考生取得优异的考试成绩!。
造林更新工技师资料

造林工技师、高级技师复习题单项选择1、混交多用于立地条件差的地方。
2、落叶松春季造林的具体时间应造林。
3、以下树种既可作防护林的树种又可作经济林的树种是。
4、选择造林树种要根据造林的要求,而就是反映这种目的要求的。
5、植苗造林的苗木能否成活的关键主要与有密切关系。
6、幼苗除草松土的年限,一般应进行到为止。
7、植物和动物对昼夜长短日变化和年变化的反应称为。
8、是最耐干旱的。
9、K 对策种比R对策种的繁殖速度。
10、的树种混交,种间矛盾比较缓和。
11、在大兴安岭地区的水分条件比较充足,所以多采用整地。
12、在下列因子中,因子是林木生长发育的直接生态因子。
13、落叶松是树种。
14、是最不耐盐碱,而耐旱。
15、在生物界的食物关系中,普遍存在的甲吃乙,乙吃丙,丙吃丁的现象,这种以能量为基础,通过食物关系把多种生物联系起来的食物关系,称为。
16、防护林要求特殊的林分结构,其造林密度应首先根据来决定。
17、落叶松与白桦混交时,应采用。
18、云杉比油松。
19、下列树种最不适合在干旱阳坡造林的是。
20、油松植苗造林时最好采用为材料。
21、混交多用于立地条件差的地方。
油松裸根苗在内蒙古的主要造林季节是 造林整地最重要的技术指标是 。
落叶松是 树种。
植苗造林的苗木能否成活的关键主要与 有密切关系。
幼苗除草松土的年限,一般应进行到 为止。
云杉比油松 。
是最耐干旱的。
的树种,造林时密度小一些。
的树种混交,种间矛盾比较缓和。
在有水土流失的干旱山地和黄土丘陵的陡坡应采用 整地方法。
在华北石质山区, 因子对其他环境因子的再分配起着最重要的作用 选择造林树种要根据造林的要求,而 就是反映这种目的要求的。
防护林要求特殊的林分结构,其造林密度应首先根据 来决定。
落叶松与白桦混交时,应采用 。
植物和动物对昼夜长短日变化和年变化的反应称为 。
造林整地最重要的技术指标是整地 。
油松植苗造林时最好采用 为材料。
是最耐盐碱,也耐旱。
造林绿化工技师、技工考核要点

造林绿化工技师要点1、请述城市土壤结构变化的特点。
24(1)土壤结构变化市政施工常常在改变地形的同时破坏了土壤结构,因此城市土壤的垂直层次不明显,混有大量灰沙、砖残渣等建筑垃圾。
土壤质地的改变,影响土壤中的水分和空气容量,同时影响树木根系的伸展与生长。
由于人流践踏,尤其是市政施工的机械碾压等,造成城市土壤的坚实度高,结果土壤容重增加、孔隙度减少。
(2)土壤理化性质变化城市土壤的pH值一般高于周围郊区的土壤,装物一般采用钙质基础的材料。
城市建筑过程中使用的水泥、石灰及其他砖石材料遗留在土壤中,或因为建筑物表面碱性物质中的钙质经淋溶进入土壤,导致土壤碱性化增强;另外,北方城市在冬季通常以施钠盐来加速街道积雪的融化,也会直接导致路侧土壤的pH值升高。
2、请述城市的土壤污染情况。
28城市环境中对树木健康危害较大的是城市的土壤污染,由于有害物质沉淀堆积,以及病原微生物所造成的土壤污染,当超过土壤自净能力时,引起土壤系统成分、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土壤微生物活力受抑制或破坏,肥力渐降或盐碱化,导致土壤正常功能失调,土壤质量下降,影响树体的正常生长发育。
同时土壤污染物又向环境输出转化,使大气、水体等进一步污染,对生态系统影响非常严重。
土壤中的重金属离子及某些有毒物质,如砷、镉、过量的铜和锌等,能直接影响树体生长和发育或在体内积累。
“酸雨”使土壤酸化,使氮不能转化为供树体吸收的硝酸盐或铵盐,使磷酸盐变成难溶性的沉淀,使铁转化为不溶性的铁盐,从而影响植株生长。
碱性粉尘(如水泥粉尘)能使土壤碱化,使树木的水分和养分口及收变得困难,并引起缺素症。
土壤污染的显著特点是具有持续性,例如某些农药在土中自然分解需几十年。
故难以采取大规模的消除措施。
3、请述芽的异质性。
32在同一根枝条上,由于其发育期间环境条件和内部营养状况差异的影响.造成着生在枝条不回部位的芽出现质量上的差异,表现在芽萌发后的生长势及其他特性的差异称为芽的异质性。
造林工技师复习题

造林工技师复习题造林工技师复习题近年来,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绿化和造林工作变得越来越重要。
而作为从事造林工作的技师,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确保绿化和造林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为此,以下是一些造林工技师复习题,希望能够帮助技师们巩固和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
一、树木的选择和培育1. 什么是乔木和灌木?它们在造林工作中有何区别?2. 树木的选择应该考虑哪些因素?请列举至少三个。
3. 培育树木的方法有哪些?请简要描述其中的两种方法。
4. 树木的移植时间有何要求?为什么?5. 树木的修剪对其生长有何影响?请说明修剪的原则和技巧。
二、土壤管理和肥料运用1. 什么是土壤肥力?如何评价土壤肥力的高低?2. 如何进行土壤改良?请列举至少两种方法。
3. 肥料的种类有哪些?它们的作用和使用方法有何不同?4. 如何合理运用肥料,以提高树木的生长和抗逆能力?5. 如何判断土壤中的养分缺乏情况?有哪些常见的养分缺乏症状?三、病虫害防治1. 造林工作中常见的病虫害有哪些?它们对树木的危害有何特点?2. 如何预防和控制病虫害?请列举至少三种方法。
3. 如何判断树木是否感染了病虫害?有哪些常见的病虫害症状?4. 如何选择和使用农药,以达到防治病虫害的效果?5. 有哪些生物防治病虫害的方法?它们的优缺点是什么?四、造林工程管理1. 什么是造林工程管理?它的主要任务是什么?2. 如何进行造林工程的规划和设计?请简要描述其中的两个步骤。
3. 造林工程中需要注意哪些施工技术和安全措施?4. 如何进行造林工程的质量控制?请列举至少两种方法。
5. 造林工程的验收标准有哪些?验收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通过对以上复习题的学习和思考,相信技师们能够更好地掌握造林工作的关键知识和技能。
同时,也希望技师们能够不断学习和实践,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为绿化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林木种植技师考试准备资料

林木种植技师考试准备资料一、考试内容概述林木种植技师考试是评定个人在林木种植领域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考试。
考试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林木种植基础知识:包括林木种类、生长性、病虫害防治等基本知识;2. 林木育苗技术:包括苗木生产技术、苗木质量评定等相关知识;3. 林木栽植技术:包括栽植方法、栽植时机选择、土壤改良等相关知识;4. 林木抚育技术:包括修剪、疏伐、施肥等抚育技术;5. 林木病虫害防治技术:包括常见病虫害的防治方法、防治药剂的使用等知识;6. 林木采伐与造林技术:包括采伐方法、造林技术、采伐与造林的环保要求等相关知识;7. 林业政策法规:包括林木种植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文件等。
二、考试准备建议为了顺利通过林木种植技师考试,以下是一些建议:1. 研究考试大纲:详细了解考试内容和要求,明确重点和难点,有针对性地进行研究;2. 掌握基础知识:重点研究林木种植的基础知识,包括不同树种的生长性、生态环境要求等;3. 实践操作技能:通过实地考察和实践操作,熟悉常见的林木种植技术和工具的使用;4. 多做题和模拟试题:通过做题和模拟试题,加强对知识的巩固和应用;5. 参加培训班或研究班:参加专业培训班或研究班,系统研究相关知识和技能;6. 注意法律法规:熟悉林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了解林木种植的合规要求。
三、注意事项在备考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确定研究计划:制定合理的研究计划,合理安排时间,坚持研究;2. 多练实操:林木种植是实践性较强的专业,需要多练实操技能;3. 多参考资料:除了考试大纲提供的参考书外,还可以查阅相关的专业书籍、期刊和互联网资料;4. 做好总结笔记:总结知识点和重点,方便复和查漏补缺;5. 保持健康状态:保持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状态,充足的睡眠和合理的饮食对备考很重要。
以上是林木种植技师考试准备资料的概述和建议,希望对您的备考有所帮助。
祝您考试顺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造林工技师、高级技师复习题一、单项选择1、混交多用于立地条件差的地方。
2、落叶松春季造林的具体时间应造林。
3、以下树种既可作防护林的树种又可作经济林的树种是。
4、选择造林树种要根据造林的要求,而就是反映这种目的要求的。
5、植苗造林的苗木能否成活的关键主要与有密切关系。
6、幼苗除草松土的年限,一般应进行到为止。
7、植物和动物对昼夜长短日变化和年变化的反应称为。
8、是最耐干旱的。
9、K对策种比R对策种的繁殖速度。
10、的树种混交,种间矛盾比较缓和。
11、在大兴安岭地区的水分条件比较充足,所以多采用整地。
12、在下列因子中,因子是林木生长发育的直接生态因子。
13、落叶松是树种。
14、是最不耐盐碱,而耐旱。
15、在生物界的食物关系中,普遍存在的甲吃乙,乙吃丙,丙吃丁的现象,这种以能量为基础,通过食物关系把多种生物联系起来的食物关系,称为。
16、防护林要求特殊的林分结构,其造林密度应首先根据来决定。
17、落叶松与白桦混交时,应采用。
18、云杉比油松。
19、下列树种最不适合在干旱阳坡造林的是。
20、油松植苗造林时最好采用为材料。
21、混交多用于立地条件差的地方。
22、油松裸根苗在内蒙古的主要造林季节是。
23、造林整地最重要的技术指标是。
24、落叶松是树种。
25、植苗造林的苗木能否成活的关键主要与有密切关系。
26、幼苗除草松土的年限,一般应进行到为止。
27、云杉比油松。
28、是最耐干旱的。
29、的树种,造林时密度小一些。
30、的树种混交,种间矛盾比较缓和。
31、在有水土流失的干旱山地和黄土丘陵的陡坡应采用整地方法。
32、在华北石质山区,因子对其他环境因子的再分配起着最重要的作用。
33、选择造林树种要根据造林的要求,而就是反映这种目的要求的。
34、防护林要求特殊的林分结构,其造林密度应首先根据来决定。
35、落叶松与白桦混交时,应采用。
36、植物和动物对昼夜长短日变化和年变化的反应称为。
37、造林整地最重要的技术指标是整地。
38、油松植苗造林时最好采用为材料。
39、是最耐盐碱,也耐旱。
二、多项选择1、下列为高等植物的有。
2、在造林地诸环境因子中是直接生态因子。
3、生态金字塔类型一般有。
4、下列属于影响引种成功的环境条件的有。
5、在确定杂交亲本时一般应考虑的问题有。
6、源和生态适应性要有一定差异D、考虑亲本杂交可配性的大小7、根据造林材料的不同,造林方法通常分为。
8、内蒙古地区造林的主要针叶树有。
9、根据环境状况的不同我们把造林地划分为。
10、在造林六项基本技术措施中,以和来保证林木有良好生长环境。
11、内蒙古石质山地影响林木生长的主导因子通常是。
12、群落演替学说中影响力较大的两个顶极学说主要是。
13、两个树种的生态习性矛盾较大时,最好采用。
14、下列造林地不宜进行整地的有。
15、下列树种中是我区重要的造林灌木树种。
16、低等植物又称为无胚植物,原始体植物,它包括。
17、下列树种常作为经济林的树种有。
18、在营造水土保持林时,最好选用混交类型。
19、茎的结构分为等三部分。
20、光合作用的四大要素包括。
21、根系吸收水分的动力。
22、下列元素是植物生长的微量元素。
23、根据树种耐荫程度的不同可将树种划分为等三类。
24、旱生演替一般包括等阶段。
25、森林植被分布的水平地带性分为等。
26、开花结实过程长的用材树种,都采用爬上树去授粉杂交的方法。
这种方法包括等步骤。
27、内蒙古地区造林的主要阔叶乔木有。
28、黄土丘陵区影响林木生长的主导因子通常是。
29、两个树种的生态习性矛盾较大时,可以采用。
30、下列树种中是我区重要的用材林树种。
31、下列为高等植物有。
32、在造林地诸环境因子中是直接生态因子。
33、生态金字塔类型一般有。
34、根据林相的不同,森林可以分为。
35、在确定杂交亲本时一般应考虑的问题有。
36、源和生态适应性要有一定差异D、考虑亲本杂交可配性的大小37、造林地立地条件划分方法主要有。
38、根据造林材料的不同,造林方法通常分为。
39、内蒙古地区造林的主要阔叶树有。
40、根据环境状况的不同我们把造林地划分为。
41、在造林六项基本技术措施中,以和来保证林木有良好生长环境。
42、内蒙古石质山地影响林木生长的主导因子通常是。
43、下列属于生态系统中食物链的主要有。
44、杨树和油松混交,最好采用。
45、下列造林地不宜进行整地的有。
46、下列树种中是我区重要的造林灌木树种。
47、低等植物又称为无胚植物,原始体植物,它包括。
48、在造林地诸环境因子中是林木生长的直接生态因子。
49、在营造水土保持林时,最好选用混交类型。
50、茎的结构分为等三部分。
51、光合作用的四大要素包括。
52、根系吸收水分的动力。
53、下列元素是植物生长的大量元素。
54、根据树种耐荫程度的不同可将树种划分为等三类。
55、旱生演替一般包括等阶段。
56、森林植被分布的水平地带性分为等。
57、针叶树等开花结实过程长的用材树种,都采用爬上树去授粉杂交的方法。
这种方法包58、括等步骤。
59、内蒙古地区造林的主要阔叶乔木有。
60、黄土丘陵区影响林木生长的主导因子通常是。
61、两个树种的生态习性矛盾较小时,可以采用。
62、下列树种中是我区重要的用材林树种。
三、判断题1、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区划,共划分为个区,其中个区又划分了亚区。
()2、两个树种的生态习性矛盾较大时,最好采用株间混交或行间混交。
()3、培育防护林时最好营造纯林。
()4、植苗造林法是保证造林成功的最可靠方法。
()5、秋季植苗造林最好在落叶树落叶封冻前进行。
()6、山地进行立地条件划分时通常采用主导因子分级组合法。
()7、对于大多数树种,密度越大,林分平均直径越大。
()8、生态系统中从一个营养级到下一个营养级生物量和能量都呈递减的趋势,一般生态效率小于或等于%,称为十分之一法则或%定律。
()9、杨树截干造林可提高干旱地区的造林成活率。
()10、在原来没有生长过森林的土地上造林,称为人工造林。
()11、地球上存在生命的部分称为生物圈。
()12、封山封沙是我国西部地区植被恢复较重要的途径。
()13、在一定密度范围内,林木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随着年龄的增加林木出现高低不齐,粗细不匀的现象,称为林木分化。
()14、我国的林种分为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和特种用途林等大类。
()15、营造用材林的主要目的是生产各种木材,对造林树种的要求集中反映在“速生、丰产、优质”这个目标上。
()16、适地适树就是使造林树种的生态学特性和造林地的立地条件相适应,以充分发挥生产潜力,达到该立地在当前技术经济条件下可能达到的高产水平(或最大防护效益)。
()17、一般喜光而速生的树种宜密植,耐荫而初期生长慢的宜稀植;干形通直且自然整枝良好的宜密植。
()18、营造水土保持林多采用正方形配置。
()19、混交林中的树种,依其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可分为主要树种、伴生树种和灌木树种三类。
()20、植苗造林成活的关键在于保持苗木体内的水分平衡。
()21、双名法用两个拉丁词命名植物,第一个拉丁词为植物的属名,第二个拉丁词为此植物种名。
双命名的植物名称为“学名”,完整的学名末尾需要附定名人。
()22、培育速生用材林时最好营造混交林。
()23、油松和樟子松都是耐干旱瘠薄的树种,但樟子松比油松耐寒。
()24、直播造林法是保证造林成功的最可靠方法。
()25、秋季植苗造林最好在土壤封冻后进行。
()26、花通常分为花柄、花托、花萼,花冠、雄蕊、雌蕊部分。
()27、对于大多数树种,密度越大,林分平均直径越大。
()28、油松截干造林可提高干旱地区的造林成活率。
()29、在原来生长过森林的迹地上造林,称为人工造林()30、混交林中不同树种之间的关系,实质上是一种生态关系。
()31、种植点配置的形式主要有三种,其中三角形配置适合于营造水土保持林。
()32、土壤化学性质包括土壤pH值、养分、阴离子和阳离子的吸附和交换、土壤胶体等。
()33、土壤的垂直地带性是指土壤沿纬度或经度有规律的分布特性。
()34、根据树种对水分要求不同,可将树木分为旱生树种、湿生树种、中生树种。
()35、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必须包括无机环境、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或称还原者)四部分。
()36、从整个生物圈看,根据贮存库的性质不同把物质循环分为气态循环和沉积循环两大类。
()37、细胞由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三部分组成,细胞膜是细胞质外围的一层薄膜。
细胞质是细胞膜内环绕着细胞核外围的胶体溶液。
细胞核一般呈圆球形,由核膜、核液、核仁和染色体四部分组成。
()38、有丝分裂是在性母细胞成熟形成配子时,使体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的一种分裂方式。
()39、杂种优势是指两个遗传组成不同的亲本杂交产生的杂种第一代,在生长势、生活力、繁殖力、抗逆性、产量和品质上比其双亲优越的现象。
()40、年我国完成的全国林业区划,共划分级,其中一级区(地区)个,二级区(林区)个,三级区(省级区)个。
()41、全国林业区划,共划分为个地区,个林区。
()42、培育防护林时最好营造混交林。
()43、大青山上造林整地多采用水平构或鱼鳞坑整地。
()44、柠条多采用播种的方法进行造林。
()45、山地进行立地条件划分时通常采用主导因子分级组合法。
()46、对于大多数树种来说,密度对高生长的作用不如对直径生长的作用大。
()47、生态系统中从一个营养级到下一个营养级生物量和能量都呈递减的趋势,一般生态效率小于或等于%,称为十分之一法则或%定律。
()48、杨树截干造林可提高干旱地区的造林成活率。
()49、在原来没有生长过森林的土地上造林,称为人工更新。
()50、地球上存在生命的部分称为生物圈。
()51、封山封沙是我国西部地区植被恢复较重要的途径。
()52、我国的林种分为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和特种用途林等大类。
()53、营造防护林的主要目的是生产各种木材,对造林树种的要求集中反映在“速生、丰产、优质”这个目标上。
()54、适地适树就是使造林树种的生态学特性和造林地的立地条件相适应,以充分发挥生产潜力,达到该立地在当前技术经济条件下可能达到的高产水平(或最大防护效益)。
()55、适地适树最主要的途径是选择,改造是有一定的局限性。
()56、营造薪炭林常常营造混交林。
()57、树皮属于分生组织。
()58、为了提高造林成活率,起苗前要浇足水,起苗后也要认真保护苗木的根系。
()59、沙棘是有根瘤菌的树种,所以有较好的改良土壤的作用。
()60、全面整地是造林上常用的整地方式。
()61、茎尖、根尖属于分生组织。
()62、肉质果实成熟后变甜,是因为果实内的淀粉转变成可溶性糖。
()63、油松和樟子松都是耐干旱瘠薄的树种,但油松比樟子松耐寒。
()64、油松在我区飞播尚未获得成功。
()65、在内蒙古干旱地区最好采用秋季造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