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后现代主义教育观
论后现代主义教育观及其对现代课程改革的启示
增强战斗力。
2 改“人难见、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衙门作风向公仆作风”转变。
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秩序和不超越职权范围的前提下,实行“首问责任制”,能办就快办、好事就善办、难事商量办、不能办也得给群众一个解释。
切忌“一听就闹、一急就跳、甚至老虎屁股摸不得”的官僚主义作风。
3 改“在处理校务(班务)上封闭型管理向公开型管理”转变。
对师生关心的热点、疑点做到公平、公正、公开,让事实说话,给师生一个明白。
4 改“’师道尊严’向’教学相长’”转变。
变教师“主宰”为“主导”,变“传话”为“对话”,老师成为师生平等中的首席,交往互动,彼此尊重。
5 改“重教书轻育人向教书育人并重”转变。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和谐发展,活泼主动的发展,个性特长的发展以及终身持续的发展。
6 改“从书中学向做中学”转变。
密切教科书与学生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从书中学到做中学,实现理性与人性的完善结合,理智、经验与体验的美妙和谐、知识、价值与情感的高度统一。
7 改“’教书’向’铸魂’”转变。
教师要善于化“知识”为“智慧”,变“行为”为“素养”,积“文化”为“品格”。
搭建教师自主发展的平台,就地提供和谐教育范例教育人才是一切人才之母,是人才体系中的精华和核心,若无能“师表”,必然害人子弟,过莫大焉。
所谓“师高弟子强”,从某种意义上讲,反映了这种要求。
学校领导班子很快形成了共识,一致认为:老师若无健康的精神和思想,便无以“育人”;若不能建立和谐融洽的关系,便无以使学生“成人”;若缺乏丰富深沉的情感,便无以“化人”;若无广博精湛的知识能力技艺,便无以“教人”。
于是学校在认真分析了老师目前素质状况后,想方设法为教师的成长、发展创设机会,搭建平台,就地提供和谐教育范例。
第一:定期开展“老中青教师结对帮扶工程”,实现学有样板,赶有目标。
第二:切实开展“课堂教学创新周”和“课改能手评比月”活动,以此促进教师自觉钻研业务,提高专业水平。
浅析后现代主义对中国大学教育的启示
浅析后现代主义对中国大学教育的启示浅析后现代主义对中国大学教育的启示摘要:作为一种世界性的文化思潮,后现代主义在反思和批判现代性的根底上产生。
尽管目前学术界对后现代主义的教育观褒贬不一,但其许多与传统的现代主义教育观截然不同观点都为当下中国的大学教育带来了许多有利的影响。
本文在分析后现代主义观点和中国大学教育存在的弊端根底上,从后现代主义教育目的观、课程观以及师生观等三个方面分析后现代主义教育观对我国大学教育的启示,试图为我国当代大学教育的开展指出了一条新的思路。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大学教育;启示一、后现代主义及其主要理论特征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后半叶在西方社会产生并流行的一种哲学文化思潮。
"后现代"最早是由英国画家查普曼于年提出的,20世纪七八十年代,后现代主义开始蔓延并形成了独特的思潮。
此时,后现代主义到达了顶峰,成为一时"显学"并向全世界蔓延。
但是,从其理论产生和开展的过程来看,后现代主义不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思想体系,流行至今,尚无一个普遍被人们所接受确实切定义。
但是可以概括它的主要理论特征,具体表现为:1、反思与批判现代性。
这是后现代主义的精髓和核心。
从哲学的角度讲,现代性指西方启蒙运动以来确立的理性原那么和科学精神,它强调理性、权威、同一性、确定性和终极价值观。
而后现代主义对现代性进行反思和批判,认为它们依赖元叙事来证明自身的合法性。
后现代主义对一切合法性、真理性的东西进行批判和质疑,主张摧毁人们对元话语的信任感,针对现代主义对理性的过分张扬、过分迷恋权威、过分依赖自然科学确实定性进行批判。
2、反对中心主义,抨击理性主义,强调非理性思维。
工业革命以来,在以人为中心的思想指导下,过分张扬人的主体性,造成了世界的各种危机。
后现代主义主张摒弃个人主义,消解人与人之间的对立,重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他们试图对理性主义进行反驳、批判、解构,通过非理性的道路纠正理性的片面、偏执和确立全面人性的目标。
浅论后现代主义教育观
浅论后现代主义教育观<内容摘要>“后现代主义”是西方哲学最新发展的几个思潮或倾向的总称,强调反思与批判现代性;反对中心主义,提升非理性主义;倡导多视角、多元化的方法;语言范式取代意识范式。
后现代主义教育观主要包括教育目的观、课程观、师生观、教育研究观、教育评价观等。
教育目的观着重于追求的‘发展’理念”;课程观强调丰富性、循环性、关联性和严肃性;师生观鼓励教师和学生发展一种平等的对话关系;教育研究观关注教育活动的差异性,使教育研究从现代性下解放出来,从—元转向多元;教育评价观强调人文化的评价方式,重视所有参与者的看法,并通过协商、对话的方式来消除分歧而得出结论,从而调动被评价者的积极性,保证评价的真实性和公平性。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教育观;所谓“后现代主义”是西方哲学最新发展的几个思潮或倾向的总称。
它既包括“新实用主义”、“后分析哲学”、又包括欧陆的“后结构主义”、“解构主义”等理论取向。
“现代主义”肇始于笛卡儿和康德,“在本质上表现为理性启蒙精神,它强调人通过对自然的理性把握和技术征服而确证人的主体性和本体力量”。
“后现代主义”的涵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后现代主义”特指西方20世纪60年代以来所出现的对“现代哲学思维方式”(以及近代哲学思维方式)进行反思与超越的哲学思潮,其主要思潮有:以拉康、福柯、德里达为代表的后结构主义或解构主义,以罗蒂、奎因为代表的新实用主义,以格里芬为代表的的“建设性后现代主义”。
广义的“后现代主义”泛指19世纪以来所有对现代理性展开批判和超越的哲学学派或思潮,它所实现的是“近代哲学思维方式”向“现代哲学思维方式”的转变。
实际上,狭义的“后现代主义”是广义的“后现代主义”的一部分,我们在一般文献中所看到的“后现代主义”,主要是狭义的“后现代主义”。
在“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关系的认识上,后现代哲学家利奥塔指出:“后现代主义是现代主义的一部分。
论后现代主义教育观及其对现代课程改革的意义
后 现代 主义是 2 O世 纪后 期 在 西方 社 会 流行 的
一
( ) 现代 主 义知识观 一 后
种哲 学 、 文化 思潮 。在西方 , 用后现代 主义 思想 运
1 判性 的知识 观 .批
考察各 种学术 领域 , 后归 纳 出一套 全 新 理论 的现 然
后现代 主义 知识观 是建 立在它对 现代 知识 观批
论后现代 主义教 育观 及其对现代课程 改革的意义
梁 建 华
( 商丘师范学 院 教育 系, 河南 商丘 46 0 ) 70 0
摘 要: 后现 代主 义作 为一种 思 潮 已影响 到社 会 的 方 方 面面 , 一种 与传 统 现代 主 义教 育 观截 然
不同的新型教育观——后现代主义教育观 由此产生, 并对现代课程改革有着深刻的借鉴意义。从
自不 同的立 场和 理论 观 点 , 不 同 的角度 阐述 了 他 从
杆 。社 会知识 和人 文 知 识都 是 与 价值 有 涉 的 , 没有
批 判 , 不会有 新 的理 论 出现 , 就 而且 , 判 不 仅是 事 批 实性 的 , 是 价值 性 的H】 。后 现 代 主 义 主 张学 也 ( n 生 自己批判性 地思 考 课程 内容 、 学 过程 以及他 们 教
们 对教育 的理解 和 看法 。这 里 主要 从 知 识 观 、 程 课
观 以及师 生关系 的角度进 行简要 分析 。
所 处 的社 会现 实 , 求 教 师 和学 生 对 现有 的知识 和 要
社 会现 实提 出疑义 、 问题 , 行批 判性 思维 。 进
收稿 日期 :0 9— 2— 8 20 0 2 作者简介 : 梁建华 (9 5一) , 17 男 河南商丘人 , 硕士 , 主要从事教育学原理研究 。
后现代主义教育价值观及其意义
后现代主义是一种反叛并区别于现代的思维方式、叙事风格和价值取向,根据其对解构和重建的不同倚重,它又被分为否定性的和建构性的两大类型,前者质疑并批判现代主义的意识形态、现代理性的至上权威、自由主义社会观和进步主义历史观等,这一类型的后现代主义又叫做怀疑论的后现代主义;后者虽也有对现代性的质疑和否定,但它更注重重构和再造,注重视角转换的创新、生存关系的调整、和新型价值选择的引导,所以,这一类型的后现代主义又叫作建构性的后现代主义。
就后现代主义与教育的关系而言,后现代主义已经浸润到教育的不同领域和层次,逐渐成为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中支配性的理念和图式,成为从根本上影响教育主体、教育客体和教育过程的价值观。
本文将探讨后现代主义教育价值观的生成原由,厘定它的内容构成及其特点,从而说明后现代主义教育价值所含涉的重要意义。
一、现代性的教育的张力与困境促成了后现代主义教育价值观的形成传统教育的成熟形态是在人类开启并进入现代化历程中逐渐完成的,这种成熟形态作为现代教育的凝结和定型,我们称之为现代性的教育。
一般意义上的现代性是现代化长久历程造就的市场体系、法律制度、理性原则、自由主义等实体要素和观念形态有序结合形成的生存模式及其价值取向的总和,现代性教育作为现代性生存模式及其价值取向的一个方面,对现代化的推动是实质性的,对现代性的建构起着关键的作用。
这不仅表现在现代性的教育以体系化的持续运作源源不断地培养造就了社会现代化所需要的主体资源,而且还表现在社会现代化动力要素的增强,社会秩序有序化的维护,社会整体进步的推动等方面;而从微观层面上看,现代性的教育也是一个改变个体身份和命运的实质性途径,是家庭和个体期望的精神承载,是幸福意识和乐观主义理想生发的关键过程。
然而,现代性的教育在实现总体成就的同时,也逐渐甚至加速暴露出它自身的张力和困境,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它在使大众转变为精英的过程中由试图弥合精英与大众的对立变成精英与大众的张力扩大的动力因素,不仅原有的知识、技能、责任等方面的差距得不到消解,而且也在促使精英向大众化逆转过程中使精英对社会应有的引导和推动作用荡然无存。
后现代主义教育观
后现代主义教育观?对现代教育的深刻反思后现代主义产生的背景后现代主义的产生来自于社会的变化。
20世纪下半叶,美国率先进人丹尼尔·贝尔所说的“后工业社会”时期,在这一过程中,最值得注意的转变就是以制造业经济占主导地位转向服务性经济占主导地位,以专业技术人员为代表的中产阶级取代企业主成为支柱。
旧的等级制度四面楚歌,大众化成为文化进程的主旋律,昔日现代理念对精英文化的倚重受到挑战。
大众文化以消费为重要特征,这种渗透时代意识和大众生活方式的文化模式逐渐淘汰了理性和精英崇拜。
信息技术的出现又极大地促进了后现代思潮的发展。
计算机改变了人类的时空观念,多媒体和虚拟现实技术打破了真实和虚幻的界限,人工务能的设想挑战了人类的中心地位。
重要的是,高歌猛进的信息技术有利于大众文化的传播。
各种各样的信息在网络上都有平等的对话机会。
现代意义上的森严的等级制度从此土崩瓦解,权力开始与知识的占有息息相关。
后现代主义思想呼啸而来。
对现代社会的经济化原政所导致的社会文化危机的思索与批评是后现代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
后现代主义的产生也来自于人们对社会生存危机的反思。
当今界,人们面临着各种生存危机,从空气、水域、噪音、光等的污染到绿化面积减少、沙漠扩张、核能危机。
地球温室效应等,这些成为悬在人类头上的达摩克利斯剑,使人们对自身所处的环境产生不安。
现代神话的接连破产,理性的光芒也未阻止民族主义、种族主义和宗教冲突的猖獗,坚信凭借科学方法可以揭示客观真理的学者们尴尬地发现,无论在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领域,信心百倍的命题被一再证伪,他们竭力追求的肯定性和普遍性遥不可及。
几乎从科学产生之时,人们就开始对科学技术的作用产生质疑。
但工业革命以来,科学给社会带来了在物质利益方面的巨大进步和发展,以至于人们对科学技术的作用产生了片面的、夸张的看法,认为科学技术可以解决社会、人类所有的问题。
随着人们对科学技术副作用的认识的加深,对科技理性的怀疑也逐渐成为思想界的思考主题。
后现代主义教育哲学
一、后现代主义概说后现代主义就是20世纪后半叶广泛流行的一种社会思潮,它代表着一种流行、前卫的潮流,影响着文学、艺术等众多领域。
后现代主义并没有固定的界定,大体而言,它主要就是对启蒙运动以来现代主义的反省与批判,企图去置疑这些主流的论述。
(一)后现代主义的起源与主题1.后现代主义的起源20世纪后半叶,全球各地的社会现象逐渐地由一元或二元转变为多元社会形态,女性、不同种族、原住民的文化等都要求受到重视。
社会形态上,不再以西方文明以及西方的现代化为唯一的发展方向,而就是趋向于肯定不同声音的价值与地位。
多元社会形态带来的就是对优势文化的反省及重新评估。
优势文化控制着社会多数族群,在生活、经济、理念上要求认同,同时优势文化所代表的现代化的舒适生活、科技工业、以及经济发展的成果,造成了现代人以现代化为生活的目标,西方的物质文明成为所有政治体系及政策制定的方向。
后现代主义就就是在这样的社会形态下,在艺术界与思想界产生的一种西方思潮。
大致说来,它就是对现代西方文明的一种反省。
具体而言,就后现代主义名词的界定来说就是各呈己见。
D、 Gatlin认为,前现代就是具统一声音的瞧法,如文艺复兴时期将古典文化视为具最高地位的强权优势文化或高文化;现代时期,仍然主张统一性文化观念的传承与传统权威,但握有权威的不就是宗教而就是科学;到了后现代主义,放弃对统一性思维权威的追求,而以多元思维及反对独尊科学知识的思索为方向。
Madan Sarup则以在文学艺术界对现代性、后现代性、现代化、现代主义、以及后现代主义等名词加以分辨。
就后现代主义的起源来说,也有各种说法。
2.后现代主义的主题按照吉诺斯(Henry A、 Giroux)的整理,后现代主义的主题包括:(1)拒绝强权叙述(master narratives)及基于第一原理的知识传统;(2)怀疑哲学之正统原则及神圣的观点;(3)向知识确定性及学术性学域之固定疆界挑战,称为“对集权的战争”及拒绝包含一切的单一世界观点;(4)否定有高低级文化的明显划分,所谓大众文化、通俗及民间艺术形式都可以成为研究的对象:(5)启蒙时期的一些瞧法,如历史与进步并进,现代主义者对理性、科学、及自由的信任招致深切的置疑;(6)人文主义的一些固定的、统一的而且可以确认的主题讨论被多元化及流动性论题及对叙述空间的要求所取代;(7)拒绝接受推动西方文明进步就是实现自由的唯一方式、及历史就是直线进程的瞧法。
“后现代主义课程观”对教育观的影响
“后现代主义课程观”对教育观的影响[摘要]对教育的看法。
我们在此背景下开始怀疑,教育是不是就是单方面地传授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对教育的改革也在不断地推进,而在所有的新理论中,后现代课程观对教育的影响尤其重要,甚至影响了我们知识,是不是只重视结果等等。
[关键词]后现代课程观结果过程智慧教育教育是国家的事业,我们国家对教育的控制,使得教育的应急性不是针对社会变革发展,而是针对国家政策。
中国传统的教育观也是以“知识就是一切”,“知识就是力量”为主要特征。
但如今以“教书”来“育人”的简单教育模式,受到教育界的怀疑,教育界人士试图探讨教育改革的突破口,由此推动了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
不过我们首先得从宏观上把握教育,即必须将教育的传统观念予以改变。
一、教育不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智慧的生成当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各个领域受后现代主义的影响而反思教育时,中国的教育正在走他们曾在历史上走过的道路,即以资本主义工业大生产的膨胀为特征的对物欲的无止境追求。
有人说目前中国的家长和学校都疯了,他们在竭尽全力地剥夺孩子们的自由时间,从现象上来说,这同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和殖民扩张没啥区别。
在学校里,老师们抢占学生们的艺术课、自习课变为他们的辅导课;在家里,父母让孩子们享有特权只要孩子学习,家务活什么都不用干,父母们甚至强迫孩子学习,连孩子们仅剩的周末,也要被他们报的辅导班、速成班占去。
父母们认为,只要孩子学习就是好的,当然也认为孩子们学的越多越好。
他们不知道在他们模式化地将知识强行塞给孩子们时,孩子就成了他们装饰定性的摆设物,会以静态的形式出现在世界的面前,但由于孩子们并不知道某类知识的具体位置,所以他们在沉重的负担之下,根本不想挪动那些已经固定了的知识,应用无从下手。
可见在传统教育观指导下的教育过程,主要是知识的积累,这大大封杀了孩子们的创造能力,也对孩子智力的开发促效不大。
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的李政涛在强调“新基础教育”语文教育的文化使命时说:“建构一个适合儿童居住的温暖、和谐、美好而且博大的汉语之家,让汉语的空间成为学生精神空间的一部分,使汉语内在的智慧当成学生生命智慧的一部分。
后现代主义语境中的教育观
后现代主义语境中的教育观什么是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后期发展起来的一种哲学和文化运动。
相较于前现代主义和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普遍认为现代社会中存在许多问题和困境,如个人主义、物质主义、技术主义等等,并试图倡导一种新的观念和文化方式来应对这些问题。
后现代主义的特点之一是强调对权力和权威进行质疑和反叛,对官方主义和大众文化进行批判和颠覆。
在后现代主义的语境中,人们试图打破传统的权威价值观和刻板印象,走向一种更加多元和开放的文化。
后现代主义与教育后现代主义对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中,教育被认为是培养优秀人才、传递价值观念和知识的过程。
而在后现代主义的语境中,教育的功能和意义变得更加多元和复杂。
多元性后现代主义强调多元性,认为知识和文化应该是多元的、开放的、自由的。
在这种语境下,教育修改了传统的知识传授方式,更多地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创造性思考和多元文化的接触。
举个例子,一些学校会鼓励学生去到社区、企业、博物馆等地方参观、实践、提高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
在这种方式下,学生的视野和认知会得到更多的扩展和提高。
个性化后现代主义认为个性是十分重要的,每个人都应该是个体、独立、有自己的价值观念和人生目标。
因此,后现代主义对教育提出了更高、更多的要求。
在教育上,我们可以理解为个人化、个性化的教育,充分尊重每个人的个性。
比如,知识的传播应该根据每个学生的能力和兴趣来决定,不是针对每个人采取同样的教学方式,而是针对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来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信息化后现代主义的时代是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
在这个时代里,电视、互联网、社交媒体等新媒体的产生已经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这也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信息技术创新迅猛,给教育方式带来了新的可能性。
以此来讲述,信息化的教育方式让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地进行在线学习,不再被教室或者教材所限制,开启了学生自我学习的新模式。
总结后现代主义是一个对传统价值观进行挑战的时代,教育也不例外。
简述后现代主义课程观的基本观点
简述后现代主义课程观的基本观点1. 后现代主义课程观的基本概述后现代主义课程观是对传统教育范式的批判和反思,强调知识的多元性、个体的主体性以及对权威的质疑。
后现代主义课程观的出现可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当时社会、政治和文化的变革对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
它试图打破传统的课程模式,赋予学习者更大的自主性和个性化的学习体验。
在后现代主义课程观中,教育被视为是主体和社会相互作用的过程,而不只是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
2. 后现代主义课程观的价值观点后现代主义课程观鼓励学习者从自身经验出发,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和理解。
它认为知识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真理,每个个体都有其独特的视角和体验。
在后现代主义课程观中,学习者的个人声音和批判性思维被认为是至关重要的。
3. 知识的多元性后现代主义课程观强调知识的多元性,批评了传统课程观中基于权威和统一知识的教学方式。
它主张引入多样化的知识来源和不同的视角,以促进学习者的思辨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4. 主体性与学习者的自主性后现代主义课程观强调学习者的主体性和自主性。
它主张将学习者视为课程的参与者和合作者,而不仅仅是接受者。
学习者被鼓励参与到课程设计和实施中,通过独立思考和积极探索来构建知识。
5. 对权威的质疑后现代主义课程观对传统的权威和专家知识提出了质疑。
它认为知识权威并非绝对可靠,而是受到制度和权力关系的影响。
后现代主义课程观主张批判性思维和反思,以挑战既有的权威和观念。
6. 总结后现代主义课程观是对传统教育范式的反思和批判,强调知识的多元性、个体的主体性以及对权威的质疑。
它试图打破传统的课程模式,赋予学习者更大的自主性和个性化的学习体验。
在后现代主义课程观中,学习者被视为课程的参与者和合作者,通过参与到课程设计和实施中,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和理解。
后现代主义课程观的出现使教育更加关注个体学习者的需求和特点,为他们提供更富有意义和有价值的教育体验。
后现代主义课程观的出现在教育领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思考。
论后现代主义的教学观
论后现代主义的教学观
现代主义教学观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承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具有
主导权。
它追求更多的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和革新,取代传统教学法
的“一刀切”,以融合技术、科学、文化的个性教学目的,它正在持续
演变着。
现代主义教学观的另一个大的变化是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到“安全”。
允
许学生以自己的方式学习,但要求他们取得良好的成绩。
老师鼓励学
生多种形式的反思,帮助他们在学习中发掘课程内容的真实意义。
它
也支持关注学生的创新能力,对学习的体验更为重要。
现代主义教学观还重视学生参与课堂,以“问题解答”、“小组讨论”以及
专业“个性化行动”来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加深他们对课程内容的理解。
此外,它还支持学生自主学习,让他们利用互联网和其他信息技术更
多地探索课堂以外的学习资源,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
因此,这种教
学观强调学生参与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体现
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权。
多尔的后现代课程观浅析
多尔的后现代课程观浅析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是20世纪后半叶开始广为流行于西方社会的一种哲学和文化思潮,它基于对现代主义的深刻反思、解构与批判,更加崇尚多元性和差异性,为教育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观点。
多尔则将后现代主义引入课程领域,对课程做出了新的解释。
一、关于课程的界定多尔的后现代课程观是建立在对现代主义课程的深刻反思和批判基础上的。
现代课程以西方逻辑中心主义、理性主义为导向,以学科知识为中心进行课程编制,是一种封闭性的课程体系,突出了确定性、科学性等特点,却牺牲了教育生活、教育活动现场的丰富多变性,忽略了人作为一个有权利的主体的个体差异性,扼杀了人的创造性。
拉尔夫·泰勒(R.W.Tyler)的课程模式作为课程编制的“主导范式”,是现代课程的典型代表,对课程的开发有极其重要的影响。
泰勒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中提出了其课程设计的四个基本原理:(1)学校应该达到哪些目标?(2)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3)怎样才能有效的组织这些教育经验?(4)怎么样才能确定这些目标是否得以实现?[1]多尔认为,泰勒的目标模式存在着不可避免的缺陷性。
[2]第一,课程目标的“预成论”。
泰勒的目标模式是一种典型的“目的—手段”范式,在这种模式中,目标是预先设定的,它往往是被提升而超越或外在于教育过程本身的,从而使得课程目标与学习经验相脱离。
第二,课程评价片面化,狭隘化。
泰勒模式的课程评价所涉及的仅仅是课程实施成功与否,是否完成了预设的目标,而不是涉及目标的适应性问题,使得课程评价与课程目标、课程实施脱离开来。
在此基础上,多尔提出了课程的四个基本标准(4R)[3]:丰富性(richness)、循环性(recursion)、关联性(relation)和严密性(rigor)。
丰富性是指课程的深度、课程意义的层次以及课程的多种可能性与解释,课程内在的疑问性、干扰性和可能性。
不仅要使课程具有丰富性,还要赋予课程以存在意义。
阐述后现代主义课程观的基本理念及其启示
阐述后现代主义课程观的基本理念及其启示1 后现代主义的课程观基本理念后现代主义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在80年代达到鼎盛,是西方学术界的热点和主流。
20世纪90年代,我国学者开始借鉴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观念来思考我国教育领域的各种问题。
“每一种课程定义都隐含着某种哲学假设和价值取向,隐含着某种意识形态以及对教育的某种信念,从而标明了这种课程最关注哪些方面。
”后现代主义课程观对传统的课程理论进行了系统的批判和反思,同时也以新的课程理论观念来阐释课程的本质。
后现代主义课程观认为课程是预先设定的目标或计划,是由一系列材料所组成的静态文本,是文化传承的工具,也是学习者自己主动建构的过程,是学习者运用自己的头脑形成对事物或现象的解释和理解的过程,是探索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建构和创造文化的过程。
多尔是以后现代主义视角分析教育问题的重要代表人物,他在吸收皮亚杰的生物学观点、杜威的经验认识论和对以“泰勒原理”为典型的现代主义课程模式批判的基础上,在其著作《后现代课程观》中用课程的“4R”标准取代传统的“3R(读、写、算)”标准。
所谓的“4R”,是指丰富性(richness)——课程的深度、意义的层次、多重可能性或多重解释;回归性(recursion)——课程并没有起点的终点,任何课程活动的终结都意味着一个新的开始;关联性(recursion)——课程结构的内在联系,以及课程之外的文化或宇宙观的联系;严密性(rigor)——它与诠释性和不确定性联系在一起,即有目的地寻找各种可能的选择方案。
多尔的课程理论具有建构性特征,课程是师生共同探索新知识的发展过程,世界的知识不是固定在那里等待被发现的,而是通过我们的反思行为得以不断地扩展和生成。
2 教材及幼儿园教材教材是课程的物化形式,不仅是师生展开教学活动必不可少的工具,而且也具有向学生传递人类文化和经验的功能。
传统的教材体系可以说也很完整,内容也很丰富,框架结构也很有逻辑性,语言文字表达和叙述方法也很严谨。
简述后现代主义课程观的基本观点
简述后现代主义课程观的基本观点后现代主义课程观是一种反对传统教育观念的新兴教育理论。
它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和个性化,反对单一标准化的教育评价体系,提倡多元文化和跨学科教育。
下面将从三个方面简述后现代主义课程观的基本观点。
一、学生主体性后现代主义课程观认为,学生是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应该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
传统教育模式往往强调知识传授和考试成绩,忽视了学生自身特点和需求。
而后现代主义课程观则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强调关注学生的情感、认知和社会发展等多方面需求。
在这种理念下,教师应该尊重每位学生的个性差异,并根据不同的需求制定相应的教育方案。
二、多元文化后现代主义课程观认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有着不同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和行为方式。
因此,在课程设计中应该考虑到多元文化,并尝试将其融入到课程中。
这种多元文化的教育方式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不同文化的差异,增强他们的跨文化意识和交际能力。
同时,多元文化的教育也可以促进学生对自身文化的认知和反思。
三、跨学科教育后现代主义课程观认为,传统学科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和影响。
因此,在课程设计中应该采用跨学科的教育方式,将不同学科之间的知识相互融合。
这种跨学科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之间的关系,培养他们的综合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同时,跨学科教育也有利于打破传统学科边界,促进不同领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总之,后现代主义课程观是一种反对传统教育观念、强调个性化、多元文化和跨学科教育的新兴教育理论。
它提出了一种以人为本、关注多元文化、重视综合能力培养的教育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和创新能力。
后现代主义教育观
1、课堂教学的中心的或唯一的目标指向认识。
2、课堂教学是简单的传授与接受过程。 3、课堂教学是一个简单、封闭的执行教案的过程。
后现代主义课程与教学观
(1)课程与教学过程的本质在于转变。这里包含两层意思:其一是 指课程与教学过程的进行包含着对内容的某种形式的变革,其二是指 课程与教学过程的进行包含着我们在这一过程中的转变。
后现代主义教育目的观
(3)重差异个性多元而非本质权威一元。后现代者都强烈反对权 威、本质主义,允许和提倡多种声音,认为“没有人拥有真理,而 每个人都有权利要被理解”。 (4)重过程而非结果,重生成而非预成。一切将成而不是一切既成。 对于有意识的存在者来说,存在就是变易,变易就是成熟,成熟 就是无限的自我创造。现代教育目的也重视过程,但重视的是对 过程的控制,因为目的或结果凌驾在过程之上,过程在教育过程 之先便可预知。因而,教育过程就只是教育流程而不是教育生成、 创造。后现代者认为,未来的不可预知性就意味着过程的生成性。
后现代主义课程与教学观
现代课程与教学分离 (一)从课程角度分析
1、从现代课程的表现形式看,它以静态文本为表征。
2、从现代课程的内容构成上看,囿于学问性知识,割裂了书本 知识与学生生活世界的紧密联系。 3、从现代课程的实施与评价来看,它追求标准化、客观化。
后现代主义课程与教学观
现代课程与教学分离 (二)从教学角度分析
后 现 代 主 义 教 育 观
教 育 技 王 术 秋 学 亚
1、后现代主义的兴起 2、后现代主义教育目的观
3、后现代主义课程与教学观
4、后现代主义师生观
后现代主义的兴起
20世纪60年代左右产生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后现代主义思潮, 是在批判现代性危机的基础上兴起的。作为一种思想、思 维方式,后现代主义是一种崭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后 工业社会人类对世界现实发展的反映。后现代主义最大的 特点就是复杂性和多样性,它并不是一个统一的思潮流派, 各个后现代主义者在许多方面都是有着分歧的。相对于现 代性下的统一性、本质性和封闭性而言,后现代主义强调 差异性、多元性以及“去中心”的边缘性和创造性、开放性, 这必然会丰富人们对教育的认识。
后现代主义教育思想评析
后现代主义教育思想评析【内容提要】后现代主义为教育思想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为教育理论研究注入了一股清新的空气。
本文从后现代主义教育思想对现行教育研究方法的颠覆、教育目的观、课程观等方面进行评析,提出自己的看法。
并列出后现代主义教育思想代表作供研究参考。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教育思想评析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是20世纪后半叶在西方社会流行的一种哲学、文化思潮。
作为一种思想观念和理解当今社会文化趋向的方式,它在西方正日益引起人们的注意,致使当代西方几乎所有的一流学者都在不同程度上介入了有关后现代主义的各种讨论。
运用后现代主义的有关思想,考察各种学术研究领域,然后发展一套新理论的研究方法已经出现。
因此作为一个教育理论工作者,有必要介绍这种新思想,以对我国现行的教育理论研究提供一个新的参考框架。
一、对现行教育研究方法的颠覆“后现代主义,通过揭露教育中形而上学、认识论方面原先预设观点的脆弱性,揭露教育中存在的偏见,从根本上威胁现在教育的可能性,这在西方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o西方教育学者的话绝非危言耸听!事实上,从后现代主义思想渗透进教育理论研究领域开始,其予头便直接指向现代性下教育领域的基础层面,对教育中现存的形而上学、认识论前提进行批判、否定,体现了它的破坏性特点。
在教育方面,有些后现代主义学者认为,本世纪的教育受一种动力所驱使:用本世纪的科学确定性来取代上一个世纪的道德确定性。
在今日的文献中,“教育‘,往往被写在各种各样的“科学知识”的下面,从教育内容到教育方法,从教育制度、教育结构的安排到各种各样的教育计划,教育依靠着科学已经“证明‘,或“测试‘,的知识,并以此为基础。
一句话,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与“科学”已经达到一种难分难解的程度。
如果这样,那么后现代主义对科学知识(或科学理性)的基础、功能和地位的批判必然会对教育实践、教育思想产生深刻的影响。
后现代主义教育学者认为,这些形而上学和认识论方面的思考在教育上的重要性尚未完全被人们意识到,尽管如此把它们引入教育理论研究却绝不会错的。
“后现代主义教育思想”00
欢迎大家提出宝贵意见!
后现代主义在对现代学校道德教育发难的同时,也积极提出了改革 方案:
道德教育目的——主张异质性,强调宽容性和社会性。认为道德教 育目的并不在于追求共识和统一的标准,而是通过宽松的争论去发现悖 论和错误,引导学生了解他人的选择,学习接受道德的差异性。
道德教育方式——主张多元性,提倡理解关心和道德对话。 道德教育课程——主张开放性,极力要求“去中心”和“边界松 散”,极力主张学科之间界限的消除,极力主张科际整合。强调关注社 会、生活情境的需要和变化,主张建设开放性的课程,使道德教育内容 具有批判的、怀疑的特性。 道德教育关系——主张平等性,倡导民主化和非权威取向。
后现代主义的最大贡献是相对于现代性下的统一性本质性和封闭性而言强调差异性多元性以及去中心的边缘性和创造性开放性等这些观点极大地丰富了人们对教育的认识扩大了未来教育的研究视野对推动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也具有重大的现实意后现代主义教育观以开放性超前性创新性为特点独领风骚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重大影响它在以下几方面恐怕需要进一步地思考
(4)提倡循环式教育。 (5)注意将生态意识整合到整个教育过程中,既关注 个体外在的生态平衡和保护,也注意个体内部(如情感、 心理、潜意识等)的生态平衡。
——以平等、民主等思想为主题的课程观 这类课程观主要包括批判理论和女性主义理论,其论
点带有政治性。
——以混沌学和无限宇宙观为基础的课程观 这种课程观即所谓“真正的”后现代课程观识观确立了知识的客观性、普遍 性、中立性、公利性、排斥非理性因素在认识 中的合法地位,因而出现了科学知识的霸权主 义倾向。后现代主义者正是认识到这一点,因 此在对现代性进行批判和反思的同时,对现代 知识观也进行了解构。
不存在“最”有价值的知识,各个学科知识 之间是平等、开放的,应将知识作为相互协调 的人类经验,从而促进各共同体的平等对话。
后现代主义教育思想解读
目录一、什么是后现代主文对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的含义众说纷纭,口前•并没冇形成一个统一的宦义.它心不同的领域仃不同的体现。
根据两方学者的研究.从谄源学方而看,英国価家查普受(Chapman) 于1870年举行的个人画展中.肯先捉出了“后现代”汕画的口号。
他用“后现代” 一词來表示对当时法国的印彖派一一“前卩”向派进行超越的批判与创新精神。
但这一概念比较广泛的便用足到20世纪60年代后期,它宵先在建筑学领域被用*描述一种新的建筑风格。
后现代主义的建筑师们拒绝“国际主义风格”的信条,环求从以前各种建筑风格的综合屮获得灵感。
此后,这-概念开始广泛运用于艺术领域•用來农示对传统人文主义的艺术本质与功能概念的反叛,以及排除高雅艺术与低劣艺术.新艺术与III艺术界限。
在桝学领域,111然罗帶(Rorty)将海徳格尔(Heidegger) >杜威(Dewey)・丿力期的维特根斯川(Wittgenstein)看作是后现代匸义忆学的来源,歩/这一思潮进入ff学的匸流.匸要足在1979年利奥塔(RayLiotta),」的《启现代状况:关J••知识的报告》出版Z后。
利奥塔将•…后购代'定义为'对元叙爭的怀疑’•也就是说,对现代理件学将知识的合法性建立在’ 元叙%'Z上的规范模式捉出了挑初。
,(二)后现代主义的界定和存在形态LOG。
•对于后现代的槪念,我们可以在不同的维度上来理解。
•1・作为一种社会历史的分期,后现代足指西方现代社会之后的所谓“后工业社会” o 20 M纪中期以人二人部分发达资木匸义国家L1经完成工业化的任务•进入了所谓“后匚业社会”或称信息时代•也就是后现代的时期。
• 2 •作为一种社会思潮:后现代反映了人类在现代社会中的感受及其反思。
现代社会是•个物质和技术至上的时代•人的自由利自主受到门k抑;现代社会尽管取得了前所未冇的物质成就,但这•切是以破坏人类的生存环境与和平理想为代价的。
后现代主义教育思想
LOGO
2 .从处理 “ 过去 ” 、 “ 现在 ” 、 “ 未来 ” 三者关系上看后 现代主义的特征 • 后现代主义在处理 “ 过去 ” 、 “ 现在 ” 、 “ 未来 ” 三者关系 上具备两面性、折中性、解释的多重性三个特征。 • 后现代主义在超越过去的同时又面对过去,具有两面性; • 后现代主义 “ 对传统予以选择和组合,将那些过去与现在之中对当前工 作最有关的要素折中起来 ” ,即具有折中性;后现代主义面对过去是为 了在未来的观点中编织过去的痕迹 “即具有解释的多重性特征。” 后现 代主义强调对过去和现在关心,未来是从过去、现在而来的,要总结过去、 立足现在,才会发展未来,是一种开放式的时间观。
( 二 )的知识观 后现代主义放弃了对确定性的追求,认为知识不是对现实的纯粹客观的反 映,而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解释、假设,它必将随着人们认识程度的深 人而不断地改变,不断地出现新的假设和解释。因此,知识不是积累起来的, 而是批判的结果。知识的状态随着社会进入后工业时代以及文化进入后现代 时代而改变着。后现代主义主张,学生自己批判性地思考课程内容、教学过 程以及他们所处的社会现实,要求教师和学生对现有的知识和社会现实提出 疑义、问题,进行批判性思维。 2 .从普遍的知识观到情境性的知识观 现代知识的普遍性是建立在 “ 普遍的可证实性 ” 与 “ 普遍的可接纳性 ” 两个概念基础上的。后现代知识观认为,代替这种 “ 普遍性 ” 的是 “ 情 境性 ” ,即任何的知识都是存在于一定的时间、空间、理论范式、价值体 系、语言符号等文化因素之中的;任何知识的意义不仅是由其本身的陈述来 表达的,而且更是由其所位于的整个意义系统来表达的。情境性的知识观提 醒我们从对事物本质的追求中走出来,关注其复杂多样的现象。 3. 从一元化的知识观到多元化的知识观 后现代主义放弃了对同一性的追求,强调对事物的多元化的理解,提倡以 宽容的心态对待 “ 他人 ” 。因为知识不是客观的,它不可能以实体的形式 存在于个体之外。尽管语言赋予了知识一定的外在形式,并且获得了较为普 遍的认同,但这并不意味着学习者对这种知识有同样的理解。
后现代教育的基本理念
后现代教育的基本理念后现代教育的基本理念后现代主义在当今世界的影响已很大了,对教育的影响更是十分明显。
现代教育充满了危机和挑战。
我们认为,现代教育的希望就在于后现代教育。
而在后现代教育的特点中,理念层次的革命毕竟是最具有威慑力的。
后现代教育的理念很多,但这在三方面的特色非常突出。
一、权力大转移一般认为,教育是为社会培养人才的,则教育的权力掌握于教育者手中也是理所当然的。
但后现代教育认为,学生有着丰富的生命底蕴,其自我教育能力大得惊人。
只要我们放下权威,并将权力赋予学生,则其丰富的教育资源将会极大地充盈干涸的现代教育。
也就是说,这里实现了话语中心从教师向学生的转移。
这种教育上权力的根本转移,如同“哥白尼革命”中的“太阳中心”取代了“地球中心”。
这已经不是传统教育中权力的独占,也不是某些教育中的权力再分配(师生互动),而是在信赖学生的前提下权力的根本转移,如“哥白尼革命”中的“太阳中心”取代了“地球中心”。
而在权力大转移的背景下,教师的管理功能将不再是控制,而是服务;学生的任务不再是以前教育过程中的再现,而是富有主体精神的表现;学生也从以继承为主而转为以创造为主,从以掌握知识、培养技能为主而转为以自我的全面发展为目的。
于是,百花争艳取代了一枝独秀,成绩落后的学生大大减少甚至消失。
可见,后现代教育更接近于教学民主;其不只是大大增加教育过程中的自由度,而且解放了学生,也解放了教育过程中的其他参与者。
而追求自由和解放则是教育这一人类基本活动的终极目标。
二、焦点大转变在人们的对象观无疑反映着其价值观。
教育的焦点(关注中心)往往决定着教育观的基本取向。
如何认识教师和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我们应该更多关注知识还是生命?教育视野应拘于科学或是还包括生活?教育功能实现的机制是教师指导下学生的积累或者主要是自我生长?我们应该重视结果还是过程?这些问题既是解读教育内涵的中心问题,也是认识和理解后现代教育的关键。
首先,后现代教育真正实现了教师本位向学生本位的转变,从而肯定了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根本地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论后现代主义教育观韩立福[内容摘要] “后现代主义”是西方哲学最新发展的几个思潮或倾向的总称,强调反思与批判现代性;反对中心主义,提升非理性主义;倡导多视角、多元化的方法;语言范式取代意识范式。
后现代主义教育观主要包括教育目的观、课程观、师生观、教育研究观、教育评价观等。
教育目的观着重于追求的‘发展’理念”;课程观强调丰富性、循环性、关联性和严肃性;师生观鼓励教师和学生发展一种平等的对话关系;教育研究观关注教育活动的差异性,使教育研究从现代性下解放出来,从—元转向多元;教育评价观强调人文化的评价方式,重视所有参与者的看法,并通过协商、对话的方式来消除分歧而得出结论,从而调动被评价者的积极性,保证评价的真实性和公平性。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教育观[作者简介] 韩立福(1963—),男,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教育评价、新课程有效教学、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所谓“后现代主义”是西方哲学最新发展的几个思潮或倾向的总称。
它既包括“新实用主义”、“后分析哲学”、又包括欧陆的“后结构主义”、“解构主义”等理论取向。
“现代主义”肇始于笛卡儿和康德,“在本质上表现为理性启蒙精神,它强调人通过对自然的理性把握和技术征服而确证人的主体性和本体力量”。
“后现代主义”的涵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后现代主义”特指西方20世纪60年代以来所出现的对“现代哲学思维方式”(以及近代哲学思维方式)进行反思与超越的哲学思潮,其主要思潮有:以拉康、福柯、德里达为代表的后结构主义或解构主义,以罗蒂、奎因为代表的新实用主义,以格里芬为代表的的“建设性后现代主义”。
广义的“后现代主义”泛指 19世纪以来所有对现代理性展开批判和超越的哲学学派或思潮,它所实现的是“近代哲学思维方式”向“现代哲学思维方式”的转变。
实际上,狭义的“后现代主义”是广义的“后现代主义”的一部分,我们在一般文献中所看到的“后现代主义”,主要是狭义的“后现代主义”。
在“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关系的认识上,后现代哲学家利奥塔指出:“后现代主义是现代主义的一部分。
”“现代”与“后现代”、“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之间的这种统一是建立在对立的基础上的。
他曾专门解释过“后”字的涵义,“‘后现代’的‘后’字并不意味着一个恢复、闪回或反馈的运动,也就是说,不是一种重复的运动,而是一种‘ana-’(ana-乃一法语前缀,有‘从头到尾’、‘彻底’‘向上’等义——引者注)的过程:一种分析、回忆、神秘解释、变形的过程,以详述一种‘原初的遗忘’。
”由此看来,“后现代”的“后”字表征一种质的飞跃。
美国“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哲学家大卫"格里芬历史而辨证地做出解释,“后现代”与“前现代”也有质的区别;“后现代”不是彻底的抛弃“现代”,而是对“现代”所做出的根本的超越。
当下西方世界流行的“后现代主义”,主要有两种风格:一种是以福柯、德里达、拉康、利奥塔等为代表的激进的或解构性的“后现代主义”,主要流行于欧洲大陆,如法国;一种是以罗蒂为代表的新实用主义以及格里芬等为代表的“温和的或建设性的后现代主义”,主要流行于英语国家,如美国。
把两种风格的“后现代主义”统合起来考察,就可看出“后现代主义”的基本特征:一是反基础主义、反本质主义;二是不确定性、内在性;三是对科学理性的质疑;四是告别整体性、同一性。
这些特征彼此间有内在的一致性,这些基本特征也充分表明“后现代主义”是人类哲学思维方式发展的最新阶段。
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强调反思与批判现代性。
反思和批判现代性(Modemuy)可以说是后现代主义的精髓和核心。
他们批判现代主义的基础论、工具理性、科学主义和中心主义等。
后现代主义不再假定有一个绝对支点可以用来使真理和秩序合法化,它把矛头直接指向现代性,对其进行反思和批判,认为它们依赖元叙事来证明自身的合法性,而事实上,元叙事本身也需要证明。
后现代主义对一切合法性、真理性的东西进行批判和质疑,主张摧毁人们对元话语的信任感。
同时,后现代主义反思现代科学技术这把“双刃剑”在为人类带来物质富裕的同时,也给人类的实践、人类的生存空间以及人本身带来了巨大的威胁,针对现代主义对理性的过分张扬、过分迷恋权威、过分依赖自然科学的确定性进行批判。
可以说,后现代主义正是在对现代主义批判和质疑的基础上形成的,是对传统思维模式的挑战和扬弃。
二是反对中心主义,提升非理性主义。
工业文明以来,在人类中心的思想指导下,过分张扬人的主体性,造成了世界的各种危机。
后现代主义对此进行了批判,认为把人与自然分开是人类实践一切错误的根源;要超越现代,就必须消解主客二分,打破人类中心权威,重建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平衡。
后现代主义反对“自我中心论”,主张摒弃个人主义,消解人与人之间的对立,重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后现代主义在批判理性主义的同时,提升非理性主义,即强调一种直觉、一种自由,一种个体的选择。
从根本上摒弃理性、排除权威。
认为人的存在是开放的,主张构建非理性的主体。
批判理性主义所推崇的适用于自然科学的实证主义。
强调人应该由存在的冷静观察者、分析者变为存在的参与者、关心者。
三是倡导多视角、多元化的方法。
视角,就是受主体立场和理论观点所影响的特定的视点,是观察、分析客观世界的现象、过程及其关系的特定的切入点。
每个人的视角都不可能完全如实地反映社会现实,总是不可避免地受到观察者本人的立场观点、兴趣态度等的影响。
后现代主义拒绝现代理论所预设的社会一致性的观念,强调世界自身的多样性、多元性,从而对世界的认识也应该是多视角、多元的。
推崇对话,强调不确定性和差异性。
四、后现代主义用语言范式取代了现代主义的意识范式,认为人更多的是作为一种文化和生物交融形式的语言主体,主张一种开放的、公平的对话。
它认为对话的目的是推翻居于中心地位的认识主体,倡导不同认识者之间的平等交往关系。
若要让对话中的真理真正显露出来,对话就不应该受主谈者主观想法所影响,需要“博学的无知”,要保持一个开放的心胸。
后现代主义主张用知识形式的多样性、差异性去超越现代理论的统一性、确定性;认为客观世界处于一种混沌状态和不确定状态。
一、后现代主义教育目的观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后现代主义哲学对美国教育发展,尤其是新课程理论产生了重大影响。
与后现代主义哲学两种风格相对应的,有批判性的后现代主义教育观和建设性的后现代主义教育观。
批判性的后现代主义教育观主要是受欧洲大陆的后结构主义和批判理论的影响而形成的,包括两个支脉:概念重构主义教育理论和课程的后结构观。
建设性的后现代主义教育观,主要是受美国的后现代哲学,尤其是罗蒂和格里芬观点的影响,兼吸收欧洲后结构主义的积极因素。
他们的观点总体上说有两点:一是批判性的后现代主义教育学者对“现代性”下的教育思想观点进行全面颠覆;二是建设性的后现代主义教育学者认为以往的教育思想有合理性,但是尚未达到“终结”的地步,主张对过去的教育思想进行综合,提出一些创新性观点。
从后现代知识的性质来看,“后现代主义教育目的应该着重于追求的‘发展’理念”,“在个人发展方面,着重于追求以知识的鉴赏力、判断力与批判力为标志的‘内在发展’”。
后现代主义者认为,现代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完人”,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对这种“完人”教育提出质疑,并重新考虑了人的主体性。
在他们看来,世界的本质是以无序为主导的。
只有在差异中,承认差异,才是与世界和人类的天性相符的。
学校教育的目的,“不是由一种宏大的设计(政府的决策或某一种教育观)决定的,‘而是通过全校教师的热情参与和考虑到众多的具体因素来决定的。
其中,偶然因素也起着重要作用。
教育仍可注重学生的各方面发展,但并不强求每个受教育者都得到全面发展。
教育目标也可以培养片面发展的人,即符合学生自己的特质和他生活中的特殊性的人。
’”后现代主义教育思想家从各自的立场和观点出发,重新估量了教育的目的,其目的大都围绕如何克服现在西方资本主义危机,培养具有批判能力、认可多元文化的社会公民等;认为教育目标应求得一种内部平和,并且能够把家庭中的平和、安定及各社会成员之间的和平相处扩充到整个社会乃至国家,从而避免一种相互利益的冲突状态,使整个社会充满和谐。
二、后现代主义课程观后现代主义课程观是在后现代状态下,为了如何构建一种新的课程,以摆脱现代主义教育所带来的弊端,而提出来的理论和观点。
随着后现代状况的来临和后现代主义的兴起,在西方社会,后现代主义教育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后现代课程观。
其中比较有影响和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有三种:第一种针对现代主义(尤其是其科学至上主义倾向),对自然所采取的对立态度所导致的生态环境的严重恶化和整个人类的生存危机的现状提出来的,以注重相互依存和维持生态为主题的课程观。
这种课程观关注各种因素的相互关系、深层的问题、整体性的互动关系,以及自然而然的发生过程。
它要求教育者将全球性的相互依存关系和生态的调节、保护问题作为课程和教学的重点。
第二种针对注重物质生产、意识形态价值观、阶级关系、社会权力关系中的种族、性别和政治经济关系,以及这些问题对人的意识形成的影响,而提出的以平等、民主、自由等思想为主题的课程观。
第三种以后现代科学理论为背景提出的以混沌学和无限宇宙观为基础的课程观。
这种课程观即所谓“真正的”后现代课程观,代表了西方后现代课程研究的最新成就。
其倡导者主要有多尔、格里芬等人。
多尔从普里戈津的混沌学原理出发,吸收了自然科学中的不确定性、非线性观点,以及改造主义教育哲学和经验主义思想,对现代主义课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批判,勾画了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的框架。
针对现代主义课程的封闭性、简单化、积累性等特征,多尔认为后现代课程必须强调开放性、复杂性和变革性。
运用后现代主义的课程观点,针对泰勒原理的弊端,进一步提出了他所设想的“4R”新课程标准——丰富性(Richness)、循环性(Recursion)、关联性(Relation)和严肃性(Rigor)。
据此,多尔认为课程目标不应是预先确定的,课程内容不应是绝对客观的和稳定的知识体系,课程实施不应注重灌输和阐释,所有课程参与者都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创造者,课程是师生共同探索新知识的发展过程。
这些主张为课程研究提供了新的视野和广阔的前景。
三、后现代主义师生观后现代主义对师生观有着独到的见解。
在信息技术影响下,知识传输的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教师已不是知识的惟一信息源,教师的作用已不同于传统的教师了。
后现代主义者鼓励教师和学生发展一种平等的对话关系,“通过对话,学生的老师和老师的学生之类的概念将不复存在,一个新的名词即作为老师的学生或作为学生的老师产生了。
在对话过程中,教师的身份持续变化,时而作为教师,时而成为与学生—样聆听教诲的求知者。
学生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