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当兵的人》教学设计
公开课《当兵的人》的教案范文

《当兵的人》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理解军人的职责、荣誉和牺牲,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责任意识。
2. 通过分析歌词和音乐,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重点1. 理解歌词的含义,感受军人的伟大和牺牲。
2. 学会歌曲《当兵的人》,提升音乐素养。
三、教学难点1. 理解歌词的深层含义,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2. 学会歌曲中的高音部分,提高学生的歌唱技巧。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和视频资料。
2. 歌曲《当兵的人》乐谱。
3. 音响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和视频资料,介绍军人的职责、荣誉和牺牲,引发学生对军人的敬意和思考。
2. 学习歌词(10分钟)让学生反复听歌曲《当兵的人》,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教师逐句解析歌词,帮助学生理解歌词的含义。
3. 分析歌曲(10分钟)分析歌曲的结构、调式、节奏等音乐元素,让学生感受音乐的美感。
引导学生关注歌曲中的高音部分,讲解唱高音的技巧。
4. 学唱歌曲(10分钟)教师示范演唱歌曲,学生跟随学习。
重点指导学生唱好高音部分,提高学生的歌唱技巧。
5. 实践练习(5分钟)学生分组练习,相互观摩和交流,提高演唱水平。
6. 展示汇报(5分钟)每组选出一名代表进行演唱,展示学习成果。
其他学生担任评委,评选出最佳演唱奖。
8. 作业布置让学生课后复习歌曲《当兵的人》,下一节课进行抽查。
9. 板书设计歌曲《当兵的人》军人——职责、荣誉、牺牲10. 教学反思六、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军事知识问答,加深学生对军人的了解。
2. 邀请退伍军人到校分享军旅生活,让学生亲身感受军人的生活和牺牲。
3. 开展军事模型制作比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1. 学生对军人职责、荣誉和牺牲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学会歌曲《当兵的人》的情况,包括旋律、节奏和高音部分。
3. 学生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在课堂活动中的表现。
当兵的人_初中音乐教案

教案:《当兵的人》课程类型:音乐课年级:初中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感受军旅歌曲的魅力,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2. 学会歌曲《当兵的人》,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歌唱技巧。
3. 通过歌曲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教学重点:1. 学会歌曲《当兵的人》2. 了解军旅歌曲的特点和魅力教学难点:1. 歌曲中的一些特殊音准和节奏的把握2. 理解歌曲背后的文化和意义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2. 音响设备3. 乐谱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播放一些军旅歌曲,如《歌唱祖国》、《我的中国心》等,让学生感受军旅歌曲的魅力。
2. 引导学生讨论军旅歌曲的特点和魅力所在。
二、歌曲学习(15分钟)1. 教师分发乐谱,让学生先自行浏览一下。
2. 教师逐句教唱歌曲,重点讲解歌曲中的特殊音准和节奏。
3. 学生跟唱,教师纠正发音和唱腔。
4. 分组练习,让学生相互交流和学习。
三、歌曲讨论(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歌曲《当兵的人》背后的文化和意义。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3. 教师总结并强调歌曲中的爱国情怀和军人精神。
四、歌曲展示(10分钟)1. 学生分组展示自己学习的成果,鼓励他们大胆表现。
2. 教师对每个组的表演进行评价和指导。
五、总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歌曲《当兵的人》所传递的爱国情怀和军人精神。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唱爱国歌曲,培养自己的爱国情怀。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高,他们对于军旅歌曲有着浓厚的兴趣。
在歌曲学习中,他们能够积极参与,跟唱并掌握歌曲的特殊音准和节奏。
在歌曲讨论环节,学生也能够积极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理解,对歌曲背后的文化和意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然而,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部分学生在歌唱时发音不准确,唱腔不够饱满。
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对歌曲的理解还不够深入,或者是自身的音乐素养有待提高。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重点关注这部分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他们更多的指导和帮助。
音乐册《当兵的人》教学设计方案及反思

《当兵的人》教案设计及反思教案内容: 演唱《当兵的人》聆听《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教案目标:(1)情感体验和态度培养学生对“进行曲”音乐的兴趣,开阔学生音乐视野。
通过欣赏不同内容的进行曲,让学生感受进行曲的情绪、风格。
从而振奋精神,以积极进取的精神投入生活与学习之中。
(2)过程和方法通过聆听、体验感受、创编活动等提高对进行曲的理解,同时培养团结合作精神。
(3)知识和能力了解“进行曲”的主要特点。
并能够辨别该单元四首欣赏乐曲的主题。
在欣赏过程中,引导学生逐渐认识“进行曲”在不同场合的作用。
教案重点:体验感受不同种类进行曲的风格特点。
教案难点:进行曲在节拍、速度、情绪及结构上的主要特点。
教材分析:1、《当兵的人》是现代军人的代名词,也是一个透着光荣感、充满自豪感的称谓。
1994年王晓岭创作,曲作者臧云飞、刘斌谱出一首极具阳刚之气的进行曲。
音乐简炼上口,第一句“咱当兵的人就就以先声夺人的气势唱出了军威。
这首歌由刘斌首唱,深受战士和人民群众的喜爱,被人们誉为“真正军人的歌”。
2、《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由公木作词,郑律成作曲,创作于1939年。
原名《八路军进行曲》,是组歌《八路军大合唱》中的一首。
1988年7月25日,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
重点、难点:有感情地演唱歌曲课时安排:1课时教具:电子琴、录音机、课件、打击乐教案过程:一、组织教案:师生问好二、课前引入1.学生随音乐《欢迎进行曲》走进教室。
2.师生谈话:教师引导学生:谁能说出刚才听到的乐曲在那里听过,有什么特点?(节奏、旋律)3.启发学生结合生活中某些场合适合的音乐及特点。
举例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进行曲。
三、聆听乐曲《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1.观看“国庆阅兵”的录像片段。
你有怎样的感受?你听到了什么音乐?3.欣赏《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介绍乐曲背景及作曲家郑律成。
4.总结进行曲的特点:结构严整、节奏鲜明、旋律铿锵有力,富有强烈的号召性。
当兵的人的教学教案设计

《当兵的人》的教学教案设计(总3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当兵的人》的教学教案设计《当兵的人》的教学教案设计第七单元当兵的人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军人的生活,了解战士们的心理,并要求学生作对比,使学生深刻感受两种不同类型军旅歌曲的风格特征。
2、通过《当兵的人》的学习,使学生感受到此曲溶进了以上两首歌曲的风格,并运用饱满有力与连贯抒情的声音演唱。
3、根据《当兵的人》的歌曲风格,学习用指挥图式让学生把握歌曲的层次。
教学过程:一、引入:1、⑴同学们,在上课之前,老师先给大家带来一首优美动听的歌曲,大家先猜一下老师会唱一首什么歌?⑵播放《为了谁》的伴奏,老师深情地演唱。
⑶那么大家知道这首歌是在什么时候什么背景下为谁而作的吗(学生回答)⑷对,这首歌就是在1998年抗击洪水中,为歌颂广大武警官兵为了人民的'利益,不顾个人安危,奋勇抗洪的动人事迹而作的,而这些抗洪将士就是我们所说的天底下最可爱却又最普通的“兵”。
2、同学们,你们了解军人吗你们能谈谈对军人的认识吗保卫国家的人、铁打的汉子、最可爱的人、穿绿军装的人……是啊,当兵的人就是不一样,不说战争时期,就说当今的和平年代,海难大搜救、反恐辑捕、核泄露应急救援、抗洪抢险,哪次没有军人一马当先的开路队伍?3、说句心里话,我们总是对军人有着特殊的感觉,那么大家考虑一下,他们“特殊”在什么地方?欣赏《当兵的人》(放录音)。
4、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兵,来了解一个兵,好吗?二、进行新课⑴发声练习:1=C-F2/413|53|13|53|10||mimimimimamamamama顿音如跑操时喊1234,头正、身直、口腔如半打哈欠状。
⑵学唱歌曲。
①歌曲重复播放,学生分组自学。
②有节奏地朗诵歌词。
③以比赛的形式分组展示。
(设计意图:歌曲学生较熟悉,用分组自学方式,可发挥学习能手的作用,增强合作性。
公开课《当兵的人》的教案范文

公开课《当兵的人》的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理解军人的职责、荣誉和牺牲,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2. 通过学习歌词《当兵的人》,使学生感受军人的伟大和自豪,激发他们的责任感。
3. 培养学生的声乐技能,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二、教学内容:1. 歌词《当兵的人》的学习和理解。
2. 声乐技能的培养,包括音准、节奏、唱腔等。
3. 音乐欣赏,了解军乐的特点和魅力。
三、教学重点:1. 歌词《当兵的人》的理解和感悟。
2. 声乐技能的掌握,尤其是音准和节奏的准确。
四、教学难点:1. 歌词的深层次意义的理解和感悟。
2. 高音部分的演唱技巧。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军人视频或图片,引起学生对军人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学习歌词: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歌词,理解歌词的意义,感受军人的伟大和自豪。
3. 声乐训练:教师教授声乐技巧,学生进行音准、节奏的练习,提高声乐能力。
4. 合唱练习:学生进行合唱练习,教师指导合唱的技巧和情感表达。
5. 音乐欣赏:教师播放军乐作品,学生了解军乐的特点和魅力。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军人的职责和荣誉。
7. 课后作业:学生回家后,练习歌词和声乐技巧,为下次课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积极性,评估他们对歌词的理解和感悟。
2. 通过声乐练习和合唱表演,评价学生声乐技能的提高情况。
3. 收集学生课后作业,评估他们的练习效果和进步。
七、教学资源:1. 军人视频或图片。
2. 歌词《当兵的人》的打印副本。
3. 声乐练习的音乐材料。
4. 军乐作品的播放设备。
八、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播放军人视频或图片,引起学生对军人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学习歌词: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歌词,理解歌词的意义,感受军人的伟大和自豪。
3. 声乐训练:教师教授声乐技巧,学生进行音准、节奏的练习,提高声乐能力。
4. 合唱练习:学生进行合唱练习,教师指导合唱的技巧和情感表达。
公开课《当兵的人》的教案范文

公开课《当兵的人》的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理解军人的职责、荣誉和奉献精神。
2. 通过学习《当兵的人》,使学生能够感受和体验军人的坚定意志和豪情壮志。
3.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尊敬军人的美好情感。
二、教学内容:1. 文本内容:学习毛泽东的《当兵的人》。
2. 相关背景:了解毛泽东及其诗词创作的时代背景。
3. 情感体验:通过诗词的学习,体验军人的坚定信念和豪情壮志。
三、教学重点、难点:1. 重点:理解《当兵的人》的内涵,体验军人的豪情壮志。
2.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军人的奉献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毛泽东及其诗词创作的时代背景,解析《当兵的人》的文本内容。
2. 体验法: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深入体验军人的豪情壮志。
3. 启发法:引导学生思考军人的职责、荣誉和奉献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毛泽东及其诗词创作的时代背景,引导学生关注军人的职责、荣誉和奉献精神。
2. 文本解析:详细讲解《当兵的人》的文本内容,分析军人的坚定意志和豪情壮志。
3. 情感体验:组织学生朗读《当兵的人》,让学生深入体验军人的豪情壮志。
4. 讨论交流:引导学生思考军人的职责、荣誉和奉献精神,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交流。
5. 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军人的奉献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六、教学准备:1. 教材:《毛泽东诗词选》2. 参考资料:关于毛泽东的生平介绍、军人精神的学术论文、相关历史背景资料3. 教学工具:投影仪、音响设备、白板、教学PPT七、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毛泽东诗词朗诵视频,激发学生对诗词的兴趣,为学生提供对军人生活初印象。
2. 文本细读(15分钟):详细解读《当兵的人》中的关键词语和意象,分析诗词中表达的军人精神和情感。
3. 小组讨论(15分钟):学生分小组,讨论军人形象在当代社会中的意义,以及如何在生活中体现军人精神。
当兵的人 说课

初中孩子的嗓音特点是: 处于变声阶段,不易于大声喊唱, 能唱则唱,不能唱则念, 发声练习要求: 发声自然,整齐地开始和结束,唱时 应轻声,不喊叫.进行“啊”音练习,小 声哼鸣,还有气息的运用。
发声练习
1=C 2/4
1 2 3 4︱5 4 3 2︱1- ||
啊…… 啊…… 啊…
1=C 4/4
5 5 5 5| 5 4 3 2 1- ||
湖南文艺出版社八年音乐
一.分析教材
二.学情分析
五.教法分析
六.说课内容
三.教学目标
四.教学重难点
七.拓展创新
八.板书设计
教材分析
这首歌曲是湖南文艺出版社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内容, 本单 元涉及了多种不同风格的进行曲,根据课标要求,结合本教材的教 学安排,我确定第一课时内容为学唱歌曲《咱当兵的人》。 这首歌唱出了新时期士兵的豪迈心声。是一首极具阳刚之气的 进行曲。深受战士和人民群众的喜爱,被人们誉为“真正军人的歌 ”。 本课选唱这首歌曲的目的是为了引导学生聆听进行曲风格的歌 曲,使学生了解它们在生活中的广泛作用,振奋青少年的精神,使 他们能以积极进取的精神投入生活。
歌曲在生活中的重大作用 (2)能力目标:在初步掌握正确的歌唱方法后,能够完 整准确的演唱歌曲。 (3)情感目标:通过教学,让学生感受军人对祖国的热 爱和无私奉献的精神。陶冶情操,丰富他们的感情。 (4)德育目标:通过教学,教育学生今天的幸福生活来 之不易,要学会感恩;要以积极向上的精神向人民解放军 学习,争取做一名对国家有用的人。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够在分析理解 的基础上背唱《当兵的 人》根据歌曲内容在生 活中的广泛作用,振奋 学生精神,引导学生以 积极进取的态度投入生 活 难点:通过对歌词的深 入挖掘对学生进行爱国 情感方面的培养和渗透
公开课《当兵的人》的教案-初中音乐教案

公开课《当兵的人》的教案-初中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军人的基本素质和军营文化,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2.学习歌曲《当兵的人》,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和唱歌技巧。
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重点1.歌曲旋律的掌握。
2.歌词的理解和表达。
3.音乐素养的培养。
三、教学难点1.歌曲中的高音部分。
2.歌曲节奏的把握。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教师播放歌曲《当兵的人》,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风格和特点。
(二)歌曲学习1.教师讲解歌曲背景,让学生了解《当兵的人》的创作背景及意义。
2.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歌曲旋律,注意指导学生掌握高音部分。
3.学生分组练习,教师逐一指导,纠正发音和节奏。
4.学生集体演唱,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三)歌曲表达1.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歌词内涵,培养学生爱国情怀。
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歌词的理解和感受。
3.学生进行歌曲表达,注意情感投入和表现力。
(四)音乐素养培养1.教师讲解音乐知识,如旋律、节奏、和声等。
2.学生进行音乐游戏,提高音乐素养。
3.学生创作简短的音乐作品,展示自己的音乐才华。
第二课时(一)复习歌曲1.学生集体演唱《当兵的人》,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2.学生自主练习,教师指导。
(二)歌曲表达1.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歌词,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2.学生进行歌曲表达,注意情感投入和表现力。
3.学生分享自己的演唱心得,互相学习、交流。
(三)音乐素养培养1.教师讲解音乐知识,如曲式结构、音乐风格等。
2.学生进行音乐创作,展示自己的音乐才华。
3.学生进行音乐欣赏,提高审美能力。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不足。
3.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演唱表现、团队协作等方面。
2.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歌曲的掌握程度,以及对音乐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3.学生评价:收集学生对本节课的意见和建议,不断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
歌曲咱当兵的人教学设计

歌曲《咱当兵的人》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并掌握歌曲《咱当兵的人》的歌词。
2. 能够感受和理解歌曲所传达的军人职责与使命的意义。
3. 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情感体验能力。
二、教学重点:1. 歌曲的整体感知。
2. 歌词的理解和解读。
三、教学准备:1. 歌曲《咱当兵的人》音频文件。
2. 课件或黑板。
3. 笔纸。
四、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歌曲(时间:5分钟)教师为学生播放歌曲《咱当兵的人》,让学生首先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培养学生对歌曲的整体感知能力。
步骤二:歌词理解(时间:10分钟)1. 让学生阅读歌曲歌词,引导学生简单理解歌曲的主题和内容。
教师可以用绘画或图片等形式进行辅助解读。
2. 分段解读歌词,引导学生理解歌曲中的每一句歌词的含义和情感表达,激发学生对歌曲的情感体验。
步骤三:歌词分析(时间:15分钟)1. 教师指导学生分析歌词中的关键词和重点句子,解读其含义和象征意义。
2. 引导学生讨论歌曲传达的信息和主题,展开思维和情感交流。
步骤四:情感体验(时间:15分钟)1. 引导学生回忆或想象当兵的情景和体验,并与歌曲中歌词进行对比和共鸣。
2. 组织学生进行口头表达,分享自己对歌曲的理解和体验。
步骤五:创作活动(时间:20分钟)1. 提供素材和引导,让学生创作发散性的作品,可以是诗歌、文章、绘画等形式,表达对军人职责与使命的赞美和祝福之情。
步骤六:总结和展示(时间: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总结,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并组织学生展示他们创作的作品。
五、教学延伸:1. 可以结合中国军队的历史和现状进行讨论,拓展学生的思维视野和社会意识。
2. 鼓励学生了解和学习国家歌曲、军歌等相关歌曲,进一步丰富他们的音乐素养和爱国情怀。
六、教学评估:1. 学生的听歌和鉴赏能力:观察学生对歌曲的感受和理解能力是否提高。
2. 学生的表达能力:评估学生创作的作品是否能够准确地表达对军人的敬意和祝福。
3. 学生的互动参与:观察学生在讨论和展示环节中的积极参与度。
公开课《当兵的人》-初中音乐教案

公开课《当兵的人》-初中音乐教案第一篇:公开课《当兵的人》-初中音乐教案公开课《当兵的人》-初中音乐教案1、引入:⑴同学们,在上课之前,老师先给大家带来一首优美动听的歌曲,大家先猜一下老师会唱一首什么歌?⑵播放《为了谁》的伴奏,老师深情地演唱。
⑶那么大家知道这首歌是在什么时候什么背景下为谁而作的吗?(学生回答)⑷对,这首歌就是在1998年抗击洪水中,为歌颂广大武警官兵为了人民的利益,不顾个人安危,奋勇抗洪的动人事迹而作的,而这些抗洪将士就是我们所说的天底下最可爱却又最普通的“兵”。
同学们,他们这种崇高的思想、振奋的精神值不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值)那么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以怎样的态度去面对生活?(师提示:积极进取?消极颓废?)2、同学们,你们了解军人吗?你们能谈谈对军人的认识吗?保卫国家的人、铁打的汉子、最可爱的人、穿绿军装的人……是啊,当兵的人就是不一样,不说战争时期,就说当今的和平年代,海难大搜救、反恐辑捕、核泄露应急救援、抗洪抢险,哪次没有军人一马当先的开路队伍?每次总是耳闻目睹着绿色的身影赴汤蹈火、勇往直前、抛头颅洒热血换取百姓生命的悲壮场面;在死神威逼着人民性命的危难时刻,只要绿军装的身影一出现,生命就有了希望,曙光就会驱散了阴霾。
3、说句心里话,我们总是对军人有着特殊的感觉,那么大家考虑一下,他们“特殊”在什么地方?特殊的地方实在太多了,还是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他们自己是怎么说的吧!欣赏《当兵的人》(放录音)。
4、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兵,来了解一个兵,好吗?⑴发声练习:1=C-F 2/4 1 3 | 5 3 | 1 3 | 5 3 | 1 0 || mi mi mi mi ma ma ma ma ma顿音如跑操时喊1234,头正、身直、口腔如半打哈欠状。
⑵学唱歌曲。
①歌曲重复播放,学生分组自学。
②有节奏地朗诵歌词。
③以比赛的形式分组展示。
(设计意图:歌曲学生较熟悉,用分组自学方式,可发挥学习能手的作用,增强合作性。
《当兵的人》音乐教案

七年级音乐教案第四单元《当兵的人》刘群教材分析:"当兵的人"是现代军人的代名词,也是一个透着光荣感、充满自豪感的称谓(有点大)。
在改革开放的年代里,军人们放弃了不少个人机遇,以无私奉献精神,履行保卫祖国的神圣职责。
(和平年代的军人都在做些什么,战争年代的军人都做过什么?)1994年,当兵出身的作者在部队深入生活时有感于此,创作了歌曲《当兵的人》。
王晓岭的词作歌颂了军人在和平年代的价值,唱出了新时期士兵的豪迈心声。
曲作者臧云飞、刘斌谱出一首极具阳刚之气的进行曲。
音乐简炼上口,第一句“咱当兵的人”就以先声夺人的气势唱出了军威。
这首歌由刘斌首唱,深受战士和人民群众的喜爱,被人们誉为“真正军人的歌”。
(教科书上都是这么写的,没什么新意)1994年正是目前所教孩子的年龄,歌曲跟学生同年"出生".如果提及到1998年的洪水,也许在电视上可以接触到.是谁冲到了抗洪的第一线?教学目标:1、学会唱《当兵的人》这首歌,能够在分析理解的基础上,运用饱满有力、连贯抒情的声音,表达解放军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豪迈情怀。
2、初步了解当兵人的生活,热爱当兵的人。
教学重点难点: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我认为该是慷慨激昂的演唱) 教具:多媒体课件、钢琴(基本上我们学校没有那么好的条件,如果只有电子琴也挺好的,可以通过节奏型的改变来让学生更深刻的感受到节奏,也能更好的找到慷慨激昂的感觉)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引入:⑴同学们,在上课之前,老师先给大家带来一首优美动听的歌曲,大家先猜一下老师会唱一首什么歌?⑵播放《为了谁》的伴奏,老师深情地演唱。
⑶那么大家知道这首歌是在什么时候什么背景下为谁而作的吗?(学生回答)⑷对,这首歌就是在1998年抗击洪水中,为歌颂广大武警官兵为了人民的利益,不顾个人安危,奋勇抗洪的动人事迹而作的,而这些抗洪将士就是我们所说的天底下最可爱却又最普通的“兵”。
同学们,他们这种崇高的思想、振奋的精神值不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值)那么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以怎样的态度去面对生活?(师提示:积极进取?消极颓废?)二、同学们,你们了解军人吗?你们能谈谈对军人的认识吗?保卫国家的人、铁打的汉子、最可爱的人、穿绿军装的人……是啊,当兵的人就是不一样,不说战争时期,就说当今的和平年代,海难大搜救、反恐辑捕、核泄露应急救援、抗洪抢险,哪次没有军人一马当先的开路队伍?每次总是耳闻目睹着绿色的身影赴汤蹈火、勇往直前、抛头颅洒热血换取百姓生命的悲壮场面;在死神威逼着人民性命的危难时刻,只要绿军装的身影一出现,生命就有了希望,曙光就会驱散了阴霾。
人教版音乐九下《当兵的人》word教案

《当兵的人》一、教学目的:学会唱《当兵的人》这首歌,能够在分析理解的基础上,运用饱满有力、连贯抒情的声音,表达解放军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豪迈情怀。
二、教材分析:1、“当兵的人”是现代军人的代名词,也是一个透着光荣感、充满自豪感的称谓。
在改革开放的年代里,军人们放弃了不少个人机遇,以无私奉献精神,履行保卫祖国的神圣职责。
1994年,当兵出身的作者在部队深入生活时有感于此,创作了歌曲《当兵的人》。
王晓岭的词作歌颂了军人在和平年代的价值,唱出了新时期士兵的豪迈心声。
曲作者臧云飞、刘斌谱出一首极具阳刚之气的进行曲。
音乐简炼上口,第一句“咱当兵的人”就以先声夺人的气势唱出了军威。
这首歌由刘斌首唱,深受战士和人民群众的喜爱,被人们誉为“真正军人的歌”。
2、初步了解当兵人的生活,热爱当兵的人。
三、教学重、难点难点:对歌词的理解,以及咬字吐字,他是学生学习的一个突破口,我将它确定为:1歌曲演唱情绪的把握2附点音符、切分音符的准确时值的把握重点:了解进行曲的音乐节奏,结构特征,有感情地演唱《当兵的人》四、教具:多媒体课件.电子琴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①、老师请同学们来欣赏一段录像,欣赏后来回答老师的问题。
(幻灯片)师: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发生里氏8.0级地震,广大官兵为了人民的利益,不顾个人安危,抗震救灾,而这些官兵就是我们所说的天底下最可爱却又最普通的“兵”。
②、同学们,他们这种崇高的思想、振奋的精神值不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值)那么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以怎样的态度去面对生活?(师提示:积极进取?消极颓废?)③、军人就是保卫国家的人、铁打的汉子、最可爱的人、穿绿军装的人……(幻灯片2)是啊,当兵的人就是不一样,不说战争时期,就说当今的和平年代,海难大搜救、抗洪抢险,抗震救灾哪次没有军人一马当先的开路队伍?每次总是耳闻目睹着绿色的身影赴汤蹈火、勇往直前、抛头颅洒热血换取百姓生命的悲壮场面;在死神威逼着人民性命的危难时刻,只要绿军装的身影一出现,生命就有了希望,曙光就会驱散了阴霾。
《咱当兵的人》教学设计

《当兵的人》教学设计【课标解读】新课标要求7-9年级演唱教学:1、能够自信地、有感情地演唱歌曲;2、具备识谱能力,能够比较顺畅地识读乐谱,应在听觉的基础上锻炼学生的读谱能力;3、能够利用教师或教材提供的材料和方法,独立地或与他人合作编创4~8小节的旋律短句或短曲,并能用乐谱记录下来。
编创作品应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一定规则的创作。
【教材分析】:这首歌曲是八年级下册的第一单元的第二首唱歌课。
1994年,当兵出身的作者在部队深入生活时有感于此,创作了歌曲《当兵的人》。
王晓岭的词作歌颂了军人在和平年代的价值,唱出了新时期士兵的豪迈心声。
曲作者臧云飞、刘斌谱出一首极具阳刚之气的进行曲。
这首歌由刘斌首唱,深受战士和人民群众的喜爱,被人们誉为“真正军人的歌”。
【学情分析】初中三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音乐知识基础,但是由于处在青春期和变声期,我们在课堂上感觉到学生上课参与积极性不高,针对这个现状,教师在设计课时应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从他们感兴趣的方面着手,从情感上调动学生的演唱欲望。
这首《当兵的人》旋律朗朗上口,学生经常听到。
但是音准上有一定问题,要想歌曲唱准、唱美还需要课上进一步加强。
【教学目标】1、学唱《当兵的人》这首歌,感受进行曲的风格和特点。
能为歌曲编创一小节的伴奏型。
2、通过学唱歌曲能够在分析歌曲音乐结构的基础上,运用饱满有力、连贯抒情的声音,表达解放军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豪迈情怀。
3、欣赏相关图片,了解军人在威武形象外的另一面,热爱当兵的人。
振奋精神,以积极进取的精神投入到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能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体会进行曲歌曲的风格、特点。
2、难点:切分节奏、弱拍起唱,掌握好节奏。
唱准音高。
【评价设计】在学唱《当兵的人》的教学中主要通过两队比拼的的形式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每进行一个环节,教师通过学生的演唱,了解学生掌握的情况,并进行有效的评价。
小组合作编创环节应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进行。
教学设计《咱当兵的人》

“咱”字要用有弹性有力度的声音演唱。
教学难点
注意音乐的力度及休止的控制。
教பைடு நூலகம்
学
过
程
一、引入:带着问题听音乐。
二、介绍词曲作者及演唱者。
三、用“榜”字随音乐哼唱。
四、朗读歌词。
五、随音乐填词演唱两遍。
六、音乐小知识、拍子。
七、随伴奏音乐演唱。
八、齐唱、分组唱。
九、介绍铜管乐器。
一十、学生总结并进行活动。
一十一、演唱《当兵的人》结束本课。
课
后
反
馈
《当兵的人》教学设计
课题
当兵的人
教者
费春红
单位
拉林一中
课时
1课时
课型
新授
教学方法
启发、引导
教具
电子琴
多媒体课件
教
学
目
的
一、引导学生在分析理解的基础上,根据歌曲表情需要,
运用饱满有力连贯抒情的声音演唱歌曲。
二、音乐小知识: 重音记号 〉
3
休止符0
倚音
三、学习军人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家乡的豪迈情怀。振奋精神以积极进取的精神投入到学习中去。
《咱当兵的人》教学设计

《当兵的人》教学设计【课标解读】新课标要求7-9年级演唱教学:1、能够自信地、有感情地演唱歌曲;2、具备识谱能力,能够比较顺畅地识读乐谱,应在听觉的基础上锻炼学生的读谱能力;3、能够利用教师或教材提供的材料和方法,独立地或与他人合作编创4~8小节的旋律短句或短曲,并能用乐谱记录下来。
编创作品应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一定规则的创作。
【教材分析】:这首歌曲是八年级下册的第一单元的第二首唱歌课。
1994年,当兵出身的作者在部队深入生活时有感于此,创作了歌曲《当兵的人》。
王晓岭的词作歌颂了军人在和平年代的价值,唱出了新时期士兵的豪迈心声。
曲作者臧云飞、刘斌谱出一首极具阳刚之气的进行曲。
这首歌由刘斌首唱,深受战士和人民群众的喜爱,被人们誉为“真正军人的歌”。
【学情分析】初中三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音乐知识基础,但是由于处在青春期和变声期,我们在课堂上感觉到学生上课参与积极性不高,针对这个现状,教师在设计课时应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从他们感兴趣的方面着手,从情感上调动学生的演唱欲望。
这首《当兵的人》旋律朗朗上口,学生经常听到。
但是音准上有一定问题,要想歌曲唱准、唱美还需要课上进一步加强。
【教学目标】1、学唱《当兵的人》这首歌,感受进行曲的风格和特点。
能为歌曲编创一小节的伴奏型。
2、通过学唱歌曲能够在分析歌曲音乐结构的基础上,运用饱满有力、连贯抒情的声音,表达解放军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豪迈情怀。
3、欣赏相关图片,了解军人在威武形象外的另一面,热爱当兵的人。
振奋精神,以积极进取的精神投入到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能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体会进行曲歌曲的风格、特点。
2、难点:切分节奏、弱拍起唱,掌握好节奏。
唱准音高。
【评价设计】在学唱《当兵的人》的教学中主要通过两队比拼的的形式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每进行一个环节,教师通过学生的演唱,了解学生掌握的情况,并进行有效的评价。
小组合作编创环节应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进行。
人教版七年级音乐第13册公开课《当兵的人》教学设计与反思

人教版七年级音乐第13册公开课(当兵的人)优秀教学设计与反思“当兵的人〞是现代X的代名词,也是一个透着荣耀感、充满自豪感的称谓。
在改革放开的年代里,X们放弃了不少个人机遇,以无私奉献精神,履行保卫祖国的神圣职责。
1994年,当兵出身的作者在部队深刻生活时有感于此,创作了歌曲(当兵的人)。
王晓岭的词作歌颂了X在和平年代的价值,唱出了新时期士兵的豪迈心声。
曲作者臧云飞、刘斌谱出一首极具阳刚之气的进行曲。
音乐简炼上口,第—句“咱当兵的人〞就以先声夺人的气概唱出了军威。
这首歌由刘斌首唱,深受战士和人民群众的喜欢,被人们誉为“真正X的歌〞。
学情分析依据学生对军歌和进行曲的了解程度,从其他进行曲的播放引入正题,通过播放播放(人民解放军进行曲),为下一课时的观赏教学做好铺垫,画面中X的形象深深的吸引着学生们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更加深刻的了解战士们的心理。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什么叫“进行曲〞,情愿深刻总结进行曲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2、能力目标:学会唱(当兵的人)这首歌,能够在分析理解的根底上,运用饱满有力、连贯抒情的声音,表达解放军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豪迈情怀。
3、感情目标:初步了解当兵人的生活,热爱当兵的人。
振奋精神,以积极进取的精神投入生活。
教学重点和难点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教学过程教学反思这节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依据歌曲表情需要,运用饱满有力,连贯抒情的声音演唱,表达解放军热爱祖国,热爱家乡豪迈情怀。
重点落在有感情的演唱,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怀。
以感情体验为线索,展开各项学唱活动,由于本节课目标设计较合理,学生能够积极地乐于参与其中,特别是在最后升华处,学生的感情表达很丰富,效果也较好。
咱当兵的人

咱当兵的人第一篇:咱当兵的人咱当兵的人咱当兵的人有啥不一样只因为我们都穿着朴实的军装咱当兵的人有啥不一样自从离开了家乡就难见到爹娘说不一样其实也一样都是青春的年华都是热血儿郎说不一样其实也一样一样的足迹留给山高水长咱当兵的人就是不一样头枕着边关的明月身披着风霜咱当兵的人就是不一样为了国家的安宁我们紧握手中枪说不一样其实也一样都在渴望辉煌都在赢得荣光说不一样其实也一样一样的风采在共和国的旗帜上飞扬咱当兵的人有啥不一样只因为我们都穿着朴实的军装咱当兵的人就是不一样为了国家的安宁我们紧握手中枪咱当兵的人就是这个样!!第二篇:咱当兵的人咱当兵的人一个人一生中如果有过一段当兵的经历,他的人生便少了一份遗憾,多了一份充实,我觉得这句话真的很有哲理。
生命里有了一段当兵的历史,一辈子也不会后悔,这句军营歌谣里的词,道出了许多曾经当过兵的人的真切感受。
军旅生活,没经历过就不知其艰辛;军歌嘹亮,没有唱过就不知其激昂;战友情深,不曾拥有就不知其纯粹;军人经历,没经过体验就不知其快乐;男兵是军营里永不褪色的一簇绿叶,女兵是军营中亮丽夺目的朵朵红花。
绿叶因红花而凝重深沉,红花因绿叶而赏心悦目。
男兵如钢,威武不屈;女兵似竹,柔中带刚。
男兵如松,坚毅挺拔;女兵似梅,凌霜傲雪。
男兵的故事像挂历,每一页都诉说一份辉煌;女兵的故事像风铃,动一指便有一串悠扬的韵律像雨像雾又像风。
男兵潇洒是在训练场展示龙腾虎跃的勇猛,女兵美丽是在节日晚会上舞出万种风情的轻盈。
男兵爱用一浪高过一浪的拉歌让女兵拍红了巴掌,女兵爱用一曲独唱和清脆的笑声让男兵心田滋润。
接过钢枪,女兵用“一二三四”,将青春初绽的馨香挥洒成金戈铁马的诗句;踏着军歌,男兵用铮铮铁骨,把纯真朦胧的情怀跳跃成气势磅礴的音符。
火红青春从军行,女兵无怨无悔。
当兵的经历是诗、是歌,是一杯醇香的美酒,是一段缠绵的思恋,是一次光荣的旅行,是一种刻骨铭心的记忆——无悔的军旅生涯!祝所有人生中有当兵经历的人,永远幸福!永远快乐!不要忘了我们曾经是一个合格的军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兵的人》教学设计
【课标解读】
新课标要求7-9年级演唱教学:1、能够自信地、有感情地演唱歌曲;2、具备识谱能力,能够比较顺畅地识读乐谱,应在听觉的基础上锻炼学生的读谱能力;3、能够利用教师或教材提供的材料和方法,独立地或与他人合作编创4~8小节的旋律短句或短曲,并能用乐谱记录下来。
编创作品应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一定规则的创作。
【教材分析】:
这首歌曲是八年级下册的第一单元的第二首唱歌课。
1994年,当兵出身的作者在部队深入生活时有感于此,创作了歌曲《当兵的人》。
王晓岭的词作歌颂了军人在和平年代的价值,唱出了新时期士兵的豪迈心声。
曲作者臧云飞、刘斌谱出一首极具阳刚之气的进行曲。
这首歌由刘斌首唱,深受战士和人民群众的喜爱,被人们誉为“真正军人的歌”。
【学情分析】
初中三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音乐知识基础,但是由于处在青春期和变声期,我们在课堂上感觉到学生上课参与积极性不高,针对这个现状,教师在设计课时应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从他们感兴趣的方面着手,从情感上调动学生的演唱欲望。
这首《当兵的人》旋律朗朗上口,学生经常听到。
但是音准上有一定问题,要想歌曲唱准、唱美还需要课上进一步加强。
【教学目标】
1、学唱《当兵的人》这首歌,感受进行曲的风格和特点。
能为歌曲编创一小节的伴奏型。
2、通过学唱歌曲能够在分析歌曲音乐结构的基础上,运用饱满有力、连贯抒情的声音,表达解放军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豪迈情怀。
3、欣赏相关图片,了解军人在威武形象外的另一面,热爱当兵的人。
振奋精神,以积极进取的精神投入到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能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体会进行曲歌曲的风格、特点。
2、难点:切分节奏、弱拍起唱,掌握好节奏。
唱准音高。
【评价设计】
在学唱《当兵的人》的教学中主要通过两队比拼的的形式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每进行一个环节,教师通过学生的演唱,了解学生掌握的情况,并进行有效的评价。
小组合作编创环节应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进行。
师生共同选择最好的节奏型,做到不盲目的肯定和否定,找出优点分析不足。
教师要注意评价语言的艺术性。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互动游戏----拉歌
师:看过墙来了吗?我们分成红蓝两队进行拉歌比赛的游戏,每队选一名队长。
(一二三四五六七,我们等的好着急。
叫你唱,你不唱,扭扭捏捏不像样。
)
2、观看部队拉歌的视频
3、播放两段音乐
师:你会选择哪段音乐在拉歌的时候演唱呢?为什么?
播放音乐《军港之夜》《当兵的人》
4、引出——进行曲:是一种用步伐节奏写成的声乐曲或器乐曲,常用于队列行进中。
这种音乐作品的结构严整、节奏鲜明、强弱交替清晰。
常用偶数拍子,如四拍子或二拍子。
旋律铿锵有力,富有强烈的号召性。
【设计意图】导入部分全班分成红蓝两队,采用拉歌的形式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鼓舞士气。
欣赏视频感受拉歌的氛围。
选择两首不同风格的歌曲对比欣赏让学生感受和体会进行曲风格的特点,初步体会军人的气势。
二、新课:
师:同学们通过刚才的体会,请你们谈谈你印象中的军人形象?
生:威武、精神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军营,唱响属于军人的歌。
1、完整欣赏歌曲《当兵的人》问:歌曲分为几个部分?每一部分的情绪?生:两部分
2、请同学们随琴小声哼唱A部分
3、难点解决:
XXXXX.X
5 5 61 1.1
XXXXX
55 61 1
首先听教师用琴弹奏,对比感受。
然后掌握好节奏,边拍手边读节奏。
可以借助竖笛的帮助,一组唱一组吹。
4、弱拍起唱,要求快速换气。
八度大跳唱准音高
0 3 ︱ 33 3 3 2 6 ︱ 1 - - 0 ︱
就难见到爹娘。
我们紧握手中枪。
5、重音记号:>
请一名同学在重音记号处用大军鼓敲击一下。
全体同学用握拳的动作来感受。
【设计意图】这首歌曲学生都比较熟悉,因此没有必要一句句学唱,关键是解决难点地方,在以往的教学中了解到学生在第二句和第四句的地方容易唱
混,因此单独强调一下,切分节奏部分。
弱起乐句能掌握正确的换气就可以解决。
重音处借助大军鼓的力度帮助学生掌握强的感觉。
6、编创环节:
教师给同学们几组节奏性,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在合适的位置为歌曲编创伴奏音型,在编创结束后请每个小组自己编创的节奏型写在黑板上然后读出来,选择最适合的节奏用小军鼓敲击出来。
节奏型:XXXXXXXXXX
7、全班集体合作:大军鼓、小军鼓,全班同学演唱。
【设计意图】编创环节开发学生的独立创作的能力,但是编创的环节需要教师适当的引导,并不是即兴随意的编创,这样就失去了设计这一环节的真正意义。
小组间的合作培养同学之间的配合能力
8、欣赏B部分感受歌曲的情绪(教师范唱)
师:这部分音乐情绪发生怎样的变化?(解决唱不准的地方)
9、全班完整演唱两段歌曲。
第一段全体踏步走,第二段男生唱A段女生唱B 段。
【设计意图】完整演唱歌曲,教师检测学生掌握的情况,踏步走感受进行曲行进的感觉。
这首歌曲正好情绪对比明显,采用男女生合作演唱的形式,男
生刚强,女生柔美。
锻炼学生合唱配合的能力,同时,通过音色感受歌曲的情绪。
10、师:两部分分别刻画军人怎样的形象?应该用怎样的声音来演唱呢?生:A部分刻画出当代军人高大威武的形象。
旋律音高,用饱满有力的情绪唱。
生:B部分军人发自内心的倾诉。
旋律转入中低音区,用舒展亲切的情绪唱。
11、欣赏两张照片,体会不同情绪音乐表现怎样人物形象。
【设计意图】这里采用两段对比欣赏的形式来学唱歌曲,从歌曲的情绪入手。
了解歌词的含义,带有情感来演唱歌曲。
三、拓展
欣赏观看三张图片,教师讲解图片的含义,生谈感受。
师:同学们,当兵的人就是不一样,在我们国家发生了灾难面前,哪次不是我们当兵的人一马当先?为了国家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抛头颅洒热血,用自己的生命换取百姓的生命。
说句心里话,我对当兵的人总有特殊的感觉。
我们平时看到的士兵形象都是高大威武的,即便是在抗震救灾的一线看到也是铁人般的战士。
然而,我们的战士也是父母生父母养的,他们也不是钢筋铁骨也是血肉之躯,让我们来看一下这些在灾难中的钢铁长城最普通的一面。
第一张:现在我们看到的是抗洪抢险的大堤上年轻的战士奋战了30多个小时终于有了一两个小时的休息时间,同学们,你看到了这张稚嫩的脸庞了吗?我们很多参军的战士都是初中毕业后参军的,比你们也就大个两三岁。
你们犹如温室里的花朵一样被呵护着成长,他们却在抗震救灾的第一线接受生死的考验。
我们的解放军多么伟大。
第二张:如果说刚才的照片是战士们身体的考验的话,那么这张照片就是对战士们心理上的考验。
茫茫的隔壁摊,荒无人烟,在几百平方公里的无人区内,只有一个小小的边防哨卡,长期守候在这里的只有一名战士和一条军犬,战士手里拿的信已是三个月前的家书,阅读家书的喜悦心情无人分享只能和长期陪伴自己的爱犬默默的感受那一丝温情。
第三张:胸前的军功章能证明他是一个对国家对人民尽忠职守的忠诚卫士。
然而自古忠孝不能两全,母亲去世一个月了,我们的忠诚卫士只能在抗震救灾的一线回来的时候祭奠死去的亲人。
四、总结
著名作家微微老师曾经写过一篇朝鲜的即时报道,题目叫《谁是最可爱的人》。
他认为我们的解放军战士就是最可爱的人,他们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为我们的祖国和我们的幸福生活伫立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
今天我们学习了当兵的人这首歌曲,在这节课的最后我们用最嘹亮的歌声把这道钢铁长城的坚强和柔情给展现出来。
【设计意图】
这一环节做为情感升华。
通过欣赏图片让学生了解军人刚强背后的另一面,加深对军人的敬仰。
触动心底的防线,在这样的情绪下演唱歌曲,所谓以情带声。
【板书设计】
当兵的人
4/4
XXXXX.X
5 5
6 1 1.1
XXXXX
5 5
6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