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足浴操作规程及流程图

产后足浴操作规程及流程图
产后足浴操作规程及流程图

中药足浴操作规程及流程图

一、概念:

中药足浴就是利用合适的中药配方熬成中药水来泡脚,其中的有效中药成分在热水的热力帮助下,渗透皮肤,被足部毛细血管吸收,进入人体血液循环系统,从而达到改善体质、调理身体、治疗疾病的效果。

二、常用处方:

艾叶黄芪当归川芎炮姜等

三、使用方法:

将上述药物溶成药液,加入2000ml温水中,浸泡15-30分钟,每日1-2次。

四、禁忌症:

1.妊娠及月经期中的妇女,因为中药足浴可能会刺激到妇女的性腺反射区,从而影响孕妇及胎儿的健康;

2.患有各种严重出血疾病及严重贫血患者,如吐血、便血、脑出血、胃出血等;

3.肾衰竭、心力衰竭、心肌梗死、肝坏死等各种危重病人;

4.一些急性的传染病、急性的中毒、外科急症的患者,如外伤、骨折、烧伤、穿孔、大出血等;

5.精神紧张、身体过度疲劳的人,正处于大怒、大悲、大喜之中时;

6.足部有严重皮肤疾病者;

7.过敏性体质患者。

五、治疗益处:

在经过了妊娠、分娩的过程之后,产妇们都已经筋疲力尽,每天的中药泡脚,能够恢复体力,同时也能促进血液循环,解除肌肉疲劳。一般来说,产妇自产后每天晚上用含有补充血气功效的中药进行

15-30分钟的泡脚,不仅能改善足部血液循环,消除产后疲劳,还可通过温经通络、祛风除湿、止痛止汗,缓解产妇产后身痛、腹痛、自汗盗汗等症状,促进产妇产后尽早康复,并能缓解产妇紧张、焦虑情绪,使其拥有愉悦的心情和良好的睡眠。

六、操作注意事项:

1. 进行中药足浴时注意温度适中(最佳温度在38°C-40°C);

2. 中药足浴的时间在15-30分钟为宜,令身体微微汗出;

3. 在执行中药泡脚过程中,如果产妇大汗淋漓,应立即停止;

4. 宜在饭后30分钟后进行(饭前、饭后30分钟内不宜进行足浴),以免引起虚脱;

5. 中药足浴所用外治药物,一般不宜入口,同时,足疗完毕后,擦干双足;

6. 中药足浴时,有些药物外用可起泡,或局部皮肤发红、瘙痒;由于足部及下肢血管扩张,血容量增加,可引起头部急性贫血,出现头晕、目眩。若出现不适感觉,应立即停止足浴,进行局部处理。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