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一间幸福教室读后感 三篇
《创造一间幸福教室》读后感
![《创造一间幸福教室》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2f6c9ac0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fa.png)
《创造一间幸福教室》读后感《创造一间幸福教室》读后感1当今的孩子,从上幼儿园开始到大学毕业,将会有19年的时间在校园里度过,其中最为重要的生活和学习的场所就是“教室”了。
一位或者几位教师和几十个孩子相聚在这个叫“教室”的地方,生命中一段最重要的时光在这个叫“教室”的地方度过,大家的成就与挫败、悲哀与喜悦也源自于这个叫“教室”的地方。
一个孩子如果能够始终在教室里感受到幸福和快乐,并带着这份幸福和快乐走上社会,各类极端的事件就不会那样频繁的发生,我们的社会也将会更加祥和与温馨。
这似乎是奢望,但并非没有实现的可能性。
关键在于自己有没有建设这样的“教室”的强烈愿望以及坚持不懈的努力。
在山东潍坊的北海双语学校,就有这样一位小学语文教师,用满腔的爱,用教育的智慧,将一间普通的教室,打造成了独特的“幸福教室”,被美国年度优秀教师雷夫称之为“中国的第56号教室”。
她,就是李虹霞老师。
一、营造安全无忧的环境孩子走进学校读书,看上去是一件司空见惯的事情,但这背后却包含着大量焦虑的心态甚至是恐惧的心情。
对孩子来说,学校是一个陌生的地方,不仅生活和学习的环境是陌生的,相处的人群也是陌生的。
孩子虽然自身是在努力拓展自己的视野,为将来独立行走在这个世界上做准备,但面对新的互动对象、新的环境、新的规范要求,必然会有很多的忐忑不安。
不少孩子上幼儿园以及小学时的大声痛哭,就是这种复杂心态的一种表达方式。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会逐渐控制自己的情绪表达,但焦虑和紧张的心态并没有减少。
对家长来说,从孩子准备要入学或者升段的时候起,那份担心、期盼、紧张就开始显现出来了。
将孩子送到学校的初期,家长最关心的孩子是否能够适应学校的生活,是否能够和老师、同伴和谐相处;等过了这个适应期之后,又开始为孩子的学习操心,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周末给孩子上兴趣班,总担心自己的孩子不能跟上教学的步伐。
任课的教师也有不少的担心,孩子习惯的养成、班级集体的建设、家校沟通等等,都需要在家长、学生和教师的共同配合下才能完成。
《创造一间幸福教室》读后感
![《创造一间幸福教室》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7d957301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d0.png)
《创造一间幸福教室》读后感有这样一个人,她走在课堂改革的最前沿;有这样一间教室,它被美国教师雷夫誉为“中国的56号教室”。
到底这是怎样的一个人?到底这间教室有什么魔力让孩子们流连忘返?带着这些疑问,我迫不及待的开始细细品读李老师的《创造一间幸福教室》,全书共五个章节,128个小故事,为我们介绍了李红霞老师和孩子以及家长们相处的点点滴滴,记录了她普通但又不平凡的教育生涯,品读着书中的每一个故事都会让人感觉一股暖流涌在心间,幸福的滋味不言而喻!走进李老师的“幸福教室”,我看到她把时间和精力献给了她的那群孩子,感受到了教师的幸福与快乐;走近虹霞老师,我看到了她用智慧和童心打造幸福教室,感觉到了她的大爱与幸福。
她,视教育为生命,爱学生如己出。
当今的孩子,从上小学开始到大学毕业,将会有16年的时间在校园里度过,其中最为重要的生活和学习的场所就是教室了。
几位教师和几十个孩子生命中最重要的一段时光将在这个叫教室的地方度过。
李老师为了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学习的幸福,把教室当成了“家”,自己组装起了漂亮的书架,教室成了“书的海洋”,还有鱼儿的自由欢畅,植物的添绿加色等等,总之,教室的每一个角落,每一处细节都渗透着爱意,都有家的温暖与温馨。
这样有创意的老师怎能不让我们感动?对于学生,她和学生朝夕相处,了解学生的学习,关爱学生的内心,学生犯了错误,用宽容的心让他改正,学生有了危险,自己挺身而出,把每一个学生的名字刻进记忆深处,让学生把幸福装进书包。
学生的眷恋是对她的评价,家长的感激是对她的考核。
这样不是母亲胜过母亲的老师真的令我感动。
对于家长,李老师也很有决策,把学生家长“召唤”进教室,让家长与自己一起努力,做孩子的榜样,做孩子的同伴,做孩子的后盾,引导家长与老师合力,真正做到家校联合共同教育。
在教育教学方面,李老师打造了属于自己独特语文教学方法,会想办法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因为只有孩子想学了,才会有好的学习效果。
读《创造一间幸福教室》有感创造一间幸福教室
![读《创造一间幸福教室》有感创造一间幸福教室](https://img.taocdn.com/s3/m/e028da5a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92.png)
读《创造一间幸福教室》有感创造一间幸福教室
《创造一间幸福教室》这本书着重讲述了如何打造一间幸福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快乐、积极的氛围中成长和学习。
书中提到,要创造一间幸福教室,教师首先要注重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应该以
关心和理解的态度对待学生,关注他们的需求和情感,给予他们足够的支持和鼓励。
只有建立起信任和互动,学生才会愿意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产生学习的热情。
此外,书中还提到了创设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的重要性。
教师可以通过灵活多样
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到快乐和满足。
教室的布置、教学材料的选择、教学活动的设计等方面也可以通过创新和个性化来提升学生的
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此外,书中还介绍了一些增加学生自主学习和参与的方法。
例如,让学生参与课堂讨
论和决策,鼓励学生独立完成一些任务或项目,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规划自己的学习目标,帮助他们发
展自主学习的能力。
总的来说,创造一间幸福教室需要教师的悉心经营和努力,也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
通过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创设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增加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参与,
我们可以为学生打造一个幸福的学习环境,让他们快乐地成长和学习。
创造一间幸福教室读后感
![创造一间幸福教室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a63a96ca0242a8956bece44e.png)
创造一间幸福教室读后感发明一间幸祸学室读后感(一)假期的那段工夫,只有有闲暇,尔便拿起《发明一间幸祸学室》那原书模板细细研读,没有是为了实现使命而看,而是领自心田天被呼引,看着那间学室面的故事,尔被他们的幸祸所传染。
那原书模板给尔最年夜的感想是:作一个有学育情怀的教师,这便是幸祸!其真,尔感觉尔有不少处所跟李教师有些像,但尔作的出有李教师细腻、到位。
昨天有幸读到此书模板,也能让尔孬孬背名师教习。
1、走正在翻新路上拼音学教不断是肇端阶段的易点,尔学一年级的时分,为了让孩子记着这些拼音,尔是殚精竭虑,天天的讲、练,忘,乏哑了尔的嗓子,乏坏了教熟的小脚,然而效因借是没有太抱负。
尔不断正在推敲怎么能力又省事又省力,借能让孩子记着。
为此,尔查过许多材料,也失到了不少值失鉴戒的方式:编童谣、天天检测、竞赛等等。
然而,昨天读完了《哄霞拼乐律动学教法》战《二周教完汉语拼音》那二节的内容,尔不只又新教了一招,并且对付尔的学教理想有了更深的触动,这便是:学育要翻新,咱们不克不及被学教纲领束脚束手,适折本人的适折教熟的才是最佳的!本来学无定法,为什们咱们非失给它定个“法”呢?咱们所短少的没有邪是李虹霞教师的那种“翻新”精力吗?要勇于作“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便必需支付没有懈天勤奋,没有怕得败,没有怕蒙乏。
2、操纵网络去推进学教。
野庭取教校理当是竞争的、目的一致的学育源。
为了到达那个目的,李教师用专客带动教熟教习,尔也写专客。
但李教师作的要更到位,更有用。
尔每一次把班级专客领上便完事了,上没有上是您的事,尔能干为力。
而李教师却巴不得脚把脚学野少若何上,包管每一位教熟的野少皆能操纵那个渠叙跟教师沟通、联络,充实阐扬网络的罪能,让教师的学育思维实时转达给野少,也影响着野少们取教校的学育步骤一致,野校同一。
邪是果为创立多样化的沟通手艺伎俩,推进了野校良性互动。
建设了专客借没有算完,李教师充实操纵专客的罪能,调动教熟的教习踊跃性,并呼引野少到场。
创造一间幸福教室读后感
![创造一间幸福教室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aeecc1591711cc7930b7161f.png)
创造一间幸福教室读后感
【篇一:《创造一间幸福教室》读后感】
最初在网上看到了《创造一间幸福教室》的书名,当时心里一震:多年来,我们默默付出,孜孜以求的不就是创造一间教室的幸福吗?忽然有“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的惊喜!
作为一名草根教师,我有一个小小的梦想,如果说,薛瑞萍老师的“给我一个班就足够了”,那是梦想的起点,那李虹霞老师的“创造一间幸福教室”,就是梦想的具体目标。
一时间,仿佛自己是一个“锄禾日当午”,“带月荷锄归”的农人,看着自己精心侍弄的花草庄稼生机勃勃,惬意满足。
于是怀着激动的心情,当晚在当当网上买了此书。
此后几天,在甜蜜焦急地等待中幸福煎熬着。
见到书的那一刻起,就爱不释手地阅读起来。
书不厚,但是我却觉得沉甸甸的,因为字里行间凝聚的是李老师对教育事业的挚爱和心血。
就像于永正老师说的“她把‘老师’几乎做到了极致。
”有了这种追求完美的精神,她才会成为十足的工作狂,她才会有了类似于“统合教学法”的一个个创新和突破,她才会像磁铁一样把幸福教室的孩子们紧紧吸引在她的周围,她才会不厌其烦地和家长沟通,最终赢得家长的信任和全力支持。
昨天读完了这本书。
掩卷沉思,除去李老师自身素质搞的原因,和我们的起点几乎相同,是什么导致差距拉大呢?。
2022读《创造一间幸福教室》有感
![2022读《创造一间幸福教室》有感](https://img.taocdn.com/s3/m/822c24b2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6117e5f.png)
读《创造一间幸福教室》有感美国年度优秀教师雷夫参观了李虹霞老师的“幸福教室”.观看了孩子们的表现后,连连称这间教室为“中国的第56号教室”这间教室让孩子们流连忘返让当代教育家在教室门前郑重挂上实验班级的牌匱。
李虹霞老师的这间普通教室,突破了目前中国传统教室的局限,让一群孩子幸福地生活其中,师生和家长共同演绎了一段充实、浪漫而不乏艰辛的教育生活,吸引了众多教育专家、校长、媒体人和教师走进教室,来破解这间幸福教室的密码。
一、奉献最珍贵的爱课堂是师生们最主要的互动场所和生活空间,只有在充满了爱的课堂上才能体现,教师的上课成为一种享受!孩子们的学习也就成为一种享受!此过程在李虹霞老师的幸福教室里充分体现。
她给予了孩子们最珍贵的爱,她能够与孩子们一起欢乐,一起痛苦,一起烦恼,一起成长。
她的心时时刻刻都放在每位孩子的身上,她心系孩子们,孩子们也心系她,是她让孩子们能够静静地待在“幸福”的教室里,享受着她最珍贵的爱,用爱拉近每个孩子的距离。
她能清楚的知道每位孩子的喜好,生日,脾气和小秘密,这该是何等的用心啊。
她利用各种平台,家访,QQ,创建班级博客,教师与学生,与家长进行互动,沟通,交流。
我们要看到李老师的爱,不仅仅给了学生,还给了家长。
我认为这就是一位普通的老师能够创造出不普通的“幸福”教室的原因所在吧。
二、让孩子们在无限的空间里尽情发挥我通过阅读这本书明白了在“幸福”的教室里不能只停留在教材和文本的表面分析上,要充分的挖掘教材文本背后更深层次的东西,要给予孩子们充分的自由空间,让孩子们积极参加户外学习和各种有益的活动,要呵护孩子们,要尊重孩子们,而要真正做到这一点是不容易的。
在“幸福”的教室里,老师和学生们应该是亦师亦友,可以让孩子们自由发挥。
让孩子们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而不是利用权威。
要给孩子们充分的机会和空间去发挥想象,只是在关键的时候给与适当的正确引导,在这样一间“幸福”教室里,挖掘孩子们的潜力,让孩子们得到了最充分的尊重,最自由的权利,支持和鼓励利用孩子们的长处,让每位孩子都能多才多艺,都能充分的展示才华。
《创造一间幸福教室》读后感(精选8篇)
![《创造一间幸福教室》读后感(精选8篇)](https://img.taocdn.com/s3/m/8af3169233687e21ae45a997.png)
《创造一间幸福教室》读后感(精选8篇)《创造一间幸福教室》读后感(精选8篇)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创造一间幸福教室》读后感(精选8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创造一间幸福教室》读后感1最忌那我阅读了《创造一间幸福教室》这本书,给我带来了深刻的启发,对我的成长和人生起到了指导意义,特向大家推荐!翻开这本书,不由发自内心地被吸引,看着这间教室里的故事,我被他们的幸福所感动着。
做一个有教育情怀的老师,那就是幸福!孩子走进学校读书,看上去是一件司空见惯的事情,但这背后却包含着大量焦虑的心态甚至是恐惧的心情。
对孩子来说,学校是一个陌生的地方,不仅生活和学习的环境是陌生的,相处的人群也是陌生的。
对家长来说,从孩子准备要入学或者升学的时候起,那份担心、期盼、紧张就开始显现出来了。
一个人生活在缺乏安全感的环境和氛围里,无论是工作还是学习都会畏手畏脚,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是很不利的。
而缺乏安全感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人与人之间缺乏关爱,没能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
如果老师用自己的行动充分展现出来了对学生那份浓浓的爱,孩子和家长就能敏锐地感受到,他们的担忧就会减少很多。
反过来,教师爱的付出,会让家长更加乐意配合教师的工作,减轻教师的工作压力,实现家校共育的目标。
李虹霞老师对此有非常清晰的认识,并以幸福教室建设为主线,做出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探索。
让孩子走近来的第一时间就喜欢上教室,是李虹霞老师每接一个新生班级,都特别注重的一项工作。
第一印象非常重要,孩子和家长对教室留下的非常美好的第一印象,会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在他们的脑海里萦绕,温暖心田,缓释紧张和焦虑。
在教室的讲台上,悬挂着几十个五彩缤纷的气球,每一个气球上写着一个学生或者老师的名字;开学前提前收集的孩子们的照片也被放在了很重要的位置,还有我们一起建新家的系列活动,等等。
读李虹霞《创造一间幸福教室》有感
![读李虹霞《创造一间幸福教室》有感](https://img.taocdn.com/s3/m/c0578d514693daef5ff73d9a.png)
读李虹霞《创造一间幸福教室》有感对于李虹霞这个人,我们科任教师不是很熟悉,原因之一就因为她是一位班主任、是一位语文教师,一位从职中到小学都在做班主任的普通老师。
那我之所以能读到她的这本《创造一间幸福教室》,还要感谢东平小学的同行们!李虹霞的教室,被美国教师雷夫誉为“中国的56号教室”。
在书中,我“理解”了她——李虹霞,山东潍坊北海双语学校的一位语文老师。
细细品读李老师的《创造一间幸福教室》,虽然还没有读完,但我了解了这幸福背后的艰辛,需要坚韧和坚持才能走到今天。
这本书通过128个小故事,介绍了李虹霞老师从创造幸福教室以来和孩子以及家长们相处的点点滴滴,品读着书中的每一个故事都会让人感觉一股暖流涌在心间,幸福的滋味不言而喻!其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第二章——追求高品质的教室生活”中的几个故事,如:《就该挺身而出》、《宽容何等重要》、《从此24小时开机》等。
《从此24小时开机》说的是:一个叫“梁子”的孩子,身在外地,但在临死之前将最后一个电话打给了李虹霞老师,李老师为了让孩子节省电话费并让学生早点休息,急忙挂断电话,哪知一别就是一辈子……看完这个故事,有一种说不清的感觉,也许是因为我本就是一个多愁善感的人吧!但更多的是为了文中的“梁子”那最后一通电话所感动。
一个孩子能把生命中的最后一通电话打给他的老师,可想而知这个老师对他的影响是多么的不一般,他们之间的故事肯定也不是三言两语能够说清的。
反过来想一下,一位老师能够让一个孩子如此看重、记挂,我想这绝非是一朝一夕的付出,能做师如此,岂是一个“幸福”了得!从故事中脱离出来,回想一下自己,我们是否也有这样的记忆,到现在是否还关心着某位老师吗?或者我们也做了什么让学生能这样挂念你的事情呢?掩卷深思,我并不羡慕,也不想拥有李老师这样的幸福教室。
但课堂,是我和孩子们一起成长的家园,在课堂上,我们能做的还有很多。
我真心的希望我的孩子们在课堂上能够幸福!我希望有时间大家都来认真读一读这本《创造一间幸福教室》,你会发现幸福就在身边!。
2023年幸福教室,成长更美 读《创造一间幸福教室》有感
![2023年幸福教室,成长更美 读《创造一间幸福教室》有感](https://img.taocdn.com/s3/m/9fd70ba8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b1.png)
幸福教室,成长更美一读(制造一间幸福教室)有感还记得初识李虹霞老师是2023年她来顺德做讲座,我在聆听她的教育分享时,被她在教育中的言行深深地感激了:她把教室当成了“家〃,自己组装起了美丽的书架,教室成了“书的海洋〃学生时时都能浸润在书香墨韵中,举手都能享受精神大餐。
她设计了展示舞台,精彩不断展现,教室充满逸趣。
教室里有鱼儿的自由欢畅,有植物的添绿加色,有博古架……总之,教室的每一个角落,每一处细节都渗透着爱意,都有家的温暖与温馨。
讲座后,我马上在网上购置了她编写的(制造一间幸福教室)这本书。
这个学期,接手了新的班级,因为之前不是自己教的,班级的许多习惯都需要重新建构,刚开始有许多焦虑,感觉自己要抓的方面实在太多了:常规习惯、举止文明、同学关系、学科学习……于是我又把李老师这本(制造一间幸福教室)找出来,重新温习了一遍,在李老师的智慧里获得一些灵感,我非常认同李老师说的“幸福教室〃就是教师能围绕教室里孩子们的困惑和需要,饰班级外显环境美,养班级“内涵〃文化美。
于是,开学以来我也开启了“幸福教室〃的打造。
一、环境美,助学习经过一个星期的观察,我发觉班上男女生人数差距比拟大,男生22人,女生只有16人,而且有一半以上的男孩子都比拟生动好动,所以整个班级不管是在课间还是课堂,都是比拟燥的。
而且他们没有卫生意识,一个上午过后,教室里教室到处都是垃圾,甚至有一次我在上课时,还有一只课间餐的枣子从学生的座位下滚到我的脚旁……这时,我觉得营造一个干净、安静的学习环境是当下最为迫切的。
于是,我网上买了4盆素雅的画、3个地球仪装饰教室的后墙,并在对孩子们有肯定了解后,综合全部孩子的特点对现有小组重新组合,让他们把小组文化海报制作出来点缀其中。
两边的文化栏一边用来展示阅读和班级文化内容,一边用来展示学生的作品,让孩子们在入班即静,入座即学,有空余的时间多阅读,少大声嚷嚷。
而且,以一节课为一个节点,按排轮流检查班级卫生,调动每个学生的参与卫生保洁。
《创造一间幸福教室》读后感
![《创造一间幸福教室》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123ab4c0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6117e1b.png)
《创造一间幸福教室》读后感《制造一间幸福教室》读后感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 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 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后感吧。
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制造一间幸福教室》读后感, 仅供参考, 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制造一间幸福教室》读后感1作为小学语文界的泰斗——于永正老师曾在他的收徒仪式, 说过这样一段话:第一, 我看重的是虹霞的人品, 山东人的美德, 她身上几乎都有;第二, 我看重的是她的制造性、具有远见的教育、教学。
她是个工作狂, 是一个有思想、有智慧、有文化的拼命三郎。
当然, 要学会忙里偷闲, 比如学唱京戏。
这里的“她”就是李虹霞老师——“幸福教室”的创建者。
这间教室, 被美国老师雷夫誉为“中国的56号教室”。
初识李虹霞老师, 就是缘于这本《制造一间幸福教室》。
当拿到这本书的时候, 我就被里面的内容深深吸引, 更被李虹霞老师的精神震撼着。
读这本书的时候, 我正休产假。
我希望利用这段时间好好理理自己的工作思路, 反思过往教育教学的问题, 计划着在回校后以崭新的自己开始新的教学讨论。
正当迷惘之际, 恰遇这本书, 她给了我全新的视角, 让我重新定义了教育教学, 尤其是语文教学。
追求梦想, 永不止步。
每个人心中都会有属于自己的梦想, 可在现实面前, 很多人选择了妥协, 选择了随波逐流, 让梦想在一个个重复的日子中消逝不见。
而她, 却一直追逐着梦想的脚部一路前行。
阅读她的故事, 让我知道了她在毕业后分配在一所职业中专任教。
当时她执教高二班级的语文, 职业中专没有高考的压力, 因此老师们的工作也就非常安逸、清闲, 这可能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生活, 而李老师却觉得这样的生活缺少对自己的职业规划, 生活显得混沌不已。
于是, 她选择了和别人不一样的工作方式, 虽然没有高考压力, 她依然仔细备课, 逢有计划总结, 她也写得详细、工整, 第一学年结束大会上, 刚刚参加工作的她竟然成了为数不多的“优秀老师”。
创造一间幸福教室读后感
![创造一间幸福教室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3f384ec8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2c.png)
创造一间幸福教室读后感创造一间幸福教室读后感当看完一本著作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
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创造一间幸福教室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创造一间幸福教室读后感1“老师根本不教我”,这就话是真本书的一个小标题,看完后很受触动!讲的是作者李虹霞老师被调到技校后,孩子们出于喜欢她,在送给她生日贺卡时出现了错别字,当李老师问这个孩子:怎么上的小学,连祝福的“祝”字都写错时,孩子的答案。
反思自己从教这么多年了,送走的学生不计其数,是不是那些差生也会雷同呢?我想一定有。
因为有的家长缺少和学校沟通,和老师联系,只相信孩子们的一面之词,他们考分少了,说老师没讲;出现错误了,说老师没强调过;不写作业了,说老师没留,总之,他们会把一切责任都推到老师身上,老师也将一辈子背上骂名—不称职。
造成这样的结果,在谁呢?从孩子的角度,他们只是寻找一个借口罢了,以此掩饰自己的不足。
从家长的角度,应该帮助孩子分析错误的原因,查找孩子不足之处,不能孩子一上学,就把孩子的一切教育全都推给老师,老师也不是万能的,只有家校互通才能教育出色的孩子。
当然老师也有责任,我们的教育是为了一切孩子,一个都不能丢下,可现实也目睹过许多因为某种原因孩子不能上课现象,那些老师一味的完成上级的指标,只顾及前面优秀的学生,对那些中差生,置之不理,违纪了就得走出教室,有的调皮的孩子周周不得上一节课,何谈提高成绩?其实那些走向技校的、职中的孩子,都是智商低?非也。
如果老师们那些差一些的孩子多一份关爱,他们中的人才也不缺乏!孩子的一句话,在警醒我们,要把爱送到每一位孩子心中,让他们都在爱的氛围中茁壮成长。
唐山教育局刘洪兴处长说的好,“爱那些看起来并不可爱的孩子,那才是我们教师的职业修养所在”。
愿我们大家都做一位有爱心的、受人尊敬的好老师!创造一间幸福教室读后感2初闻“创造一间幸福教室”这本书,是在假前一次购书。
创造一间幸福教室读后感(三)
![创造一间幸福教室读后感(三)](https://img.taocdn.com/s3/m/7ca16a80804d2b160a4ec06c.png)
创造一间幸福教室读后感(三)本学期,娄星区教育局给每老师发放了两本书——雷夫·艾斯奎斯老师的《第56号教室的奇迹》和李虹霞老师的《创造一间幸福教室》。
高等教育听说这两本书都是写两位热爱教育、坚持自己的教育理念,视学生如同儿女的老师和他们的孩子们在不大的教室里共享教与学的快乐。
我决定先看李老师的书,原因有二:李老师是我们国家的老师,她的故事对我们来说愈来愈可能越来越接地气;再者,李老师和我的名字训导主任只有一字之差呀,作为家门,我当然自有一番亲切感。
花了四个晚上的时间,我读完了李老师的故事情节。
她对幸福教室的描述让我感慨万千。
李虹霞老师梦想中的“幸福教室”,不仅是科学知识一个接受知识的场所,更是拥有无数成长故事、充满精神力量、幸福温暖无限延伸的气场;梦想中的“幸福教室”,空间无限,有无穷的引力,是学子精神的家园;梦想中的“幸福教室”,能给孩子开启语言空间,让孩子们的精神自由飞翔,情感健康成长,是孩子们智慧亮光的源泉;梦想中的“幸福教室”,弥漫着蜕变师生共同成长的幸福味道,溢满了浓浓的墨香和淡淡的书香,流泻着世界上所最美妙的拾级而上声音——琅琅读书声。
这样的教室哪个教师不喜欢?这样的图书室哪个渴望学生不向往?这样的教室信得过哪个学童不放心?可是在没有我们那儿为什么没有这样的教室呢?原因很多很多。
但作为一个曾在教学一线奋战过十六个年头的班主任半月老师,我觉得我们有责任让活动走进我们的课堂。
在活动中才有互动,在互动中才可能产生感动,有了感动才有真正的教育,有了感动,才有幸福成长。
良好的人际关系、健康的心理品质、高尚的道德修养、愉快的合作精神就是在充满魅力的活动中得到培养,得到发展。
想到这儿,那一次学生自发开展的班队活动仍历历在目。
2021年3月5日下午,女孩子在办公室门口向里面看了好几次,犹豫了老半天,想尽办法我想她们一定有什么事想对我说,但我就是不主动走上前去问,看她们到底什么时候才敢走进来。
创造间幸福教室读后感
![创造间幸福教室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56ca23be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a351b18.png)
创造间幸福教室读后感读了《创造间幸福教室》这本书,我的内心像是被投入了一颗温暖的石子,激起了层层涟漪。
这本书没有高深的理论,也没有华丽的词藻,却用最朴实的语言,讲述了一间教室里发生的那些平凡而又充满温度的故事,让我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那满满的幸福。
在书中,作者描绘了一个充满爱与关怀的教室环境。
这里,不再是传统意义上枯燥的学习场所,而是孩子们心灵的港湾,梦想的起航地。
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温馨,每一次互动都洋溢着真情。
这让我想起了自己小时候的教室,那时候的我们,也渴望着这样一个充满温暖和鼓励的空间。
书中提到的一个细节让我印象特别深刻。
那是一次班级的手工活动,老师没有像往常一样给定一个固定的模板,而是让孩子们自由发挥,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于是,孩子们的创造力瞬间被点燃了。
有的孩子用彩色的纸折出了各种奇妙的动物,有的孩子用小木块搭建出了心中的城堡,还有的孩子用画笔在纸上肆意挥洒着自己的想象。
其中有个平时不太起眼的小女孩,她怯生生地坐在角落里,似乎不知道从何下手。
老师注意到了她的不安,轻轻地走过去,蹲在她身边,微笑着说:“宝贝,别着急,你先想想自己最喜欢的东西是什么?”小女孩咬着嘴唇,想了一会儿,小声说:“我喜欢花。
”老师鼓励道:“那咱们就试着做一朵花怎么样?”小女孩的眼睛里顿时有了光。
老师帮她找来了彩纸和剪刀,一点点地教她怎么折花瓣,怎么卷花心。
小女孩一开始还有些手忙脚乱,但在老师耐心的指导下,渐渐地找到了感觉。
她的动作越来越熟练,脸上也露出了自信的笑容。
当那朵不太完美但充满心意的小花出现在她手中时,她兴奋地跳了起来,跑到小伙伴中间,骄傲地展示着自己的作品。
那一刻,整个教室里都充满了欢声笑语,每一个孩子都为她鼓掌。
在这个小小的活动中,我看到了老师的用心和孩子们的成长。
老师没有因为追求完美的作品而限制孩子们的创意,而是给予他们足够的自由和支持,让他们在尝试中发现自己的潜力,在失败中积累经验,在成功中收获自信。
《创造一间幸福教室》读后感
![《创造一间幸福教室》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f6d5b517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67.png)
《创造一间幸福教室》读后感《创造一间幸福教室》读后感1《创造一间幸福教室》是苏瑞霞推荐给我的,两三天就迫不及待地读完了,适合班主任和语文老师读,于是假期里又读了一遍,开学把这本书推荐给了班主任。
书的作者李虹霞毕业后分配到一所中专学校当老师,后来又到了技校。
她听到学生在老师背后吹口哨,发出尖叫声,孩子们说脏话、打架,唯独学习什么也不会。
她想天真烂漫的孩子为什么会成为这个样子,很让人痛心,根源在小学,于是她就到了小学,教一年级,一连教了三个一年级。
更让人称奇的是,她跨年级带语文课,同时教一年级语文和四年级语文。
语文老师都知道这个工作量有多大,带单班语文是正常的工作量,双班语文就超负荷运转了,然而李老师说她收获了双倍的幸福。
她教拼音用两个星期,因为她自己讲音乐与儿歌结合起来开发了”拼音律动“课程,孩子们在音乐中,在自己喜欢的儿歌中就学会了拼音。
她的学生一年级识字量就达到个,孩子们一年级就开始读《希利尔讲世界史》《史记故事》《春秋故事》,正常一年级的识字量是940个。
她一个学期带领孩子们学10本教材,这可是五年的语文课,她在二年级上学期就可以将整个小学语文课都上完,因为她开发了”统合课程“。
于永正老师赞扬她把”老师“几乎做到了极致。
她如饥似渴地学习,三番五次地拜于永正老师为师,最终如愿以偿。
应了那句话: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
她就是自己的勤奋钻研加上名师指路,所以走上了发展的高速路。
她带领家长开通博客,农村妇女在她的带领下用两三天的时间发博文,她带领家长做亲子共读,家长和孩子们在学校一起表演。
班里的一个孩子因为父亲在杭州工作,转学到了杭州,但是因为孩子想念班级,想念老师,最后又转回到了李老师的班。
她不放弃一个孩子,不放弃一个家长,不遗余力、千方百计让每个孩子做最好的自己。
不打击任何一个孩子,她把这些孩子都当成是自己的孩子。
她是用心、用爱、用情在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中。
《创造一间幸福教室》读书心得
![《创造一间幸福教室》读书心得](https://img.taocdn.com/s3/m/e52444a22b160b4e777fcf6e.png)
《创制一间幸运课堂》读书籍心得之阳早格格创做刘静正在尔刚刚刚刚踩上道台的那一年,当时的校少背尔推荐了《第56号课堂的偶妙》那原书籍,果为那原书籍尔了解了“第56号课堂”,了解了好国最好西席雷妇教授,今年尔通过阅读《创制一间幸运课堂》了解了华夏的“第56号课堂”,了解了华夏的“雷妇教授”——李虹霞教授,另有她的“幸运课堂”.李教授不下呼献身培养的誓止,然而她把时间战粗力献给了她的那群孩子,她不轰轰烈烈的伟大遗迹,然而是她用聪慧战童心挨制了幸运课堂,让孩子们健壮快乐天收展.《创制一间幸运的课堂》那原书籍介绍了李教授战她的教死以及家少相处的面面滴滴,一个个一般的小故事让尔体验到了她那一般然而又不平凡是的培养历程.尔为她那收自内心的笔朱,为那一个个感人的故事而冲动.尔也许一辈子也挨制不出李虹霞教授那样的幸运课堂,然而是尔不妨教习她的干法,让尔的教死体验到教授的爱,体验到正在尔那个班级里是幸运的.本去对付于教死去道,教授的笑脸便是温温的阳光,让小教死喜欢自己本去本去不易,只消有笑脸、有饱励、有痛爱,脚矣,但是让小教死喜欢上教,便必须让他们喜欢课堂,喜欢课堂.所以咱们要挨制一间属于孩子们的幸运课堂.什么样的课堂是“幸运课堂”?李教授正在书籍中那样写到:“幻念中的“幸运课堂”,空间无限,有无贫的引力,是师死粗神的故里;幻念中的“幸运课堂”,能给孩子挨启道话空间,让孩子们的粗神自由飞翔,情感健壮收展,是孩子们聪慧闪光的源泉;幻念中的“幸运课堂”,弥漫着师死共共收展的幸运味道,溢谦了浓浓的朱香战浓浓的书籍香,流泻着天下上最好妙的声音——琅琅读书籍声.”而且幸运课堂的创制要听从孩子的意睹,李虹霞教授戴收她的教死道论“幸运课堂”的模样,很多共教用笔朱大概者图画描画出了自己心目中的理念课堂.交下去,孩子、家少战教授所有止径起去了,修制课堂.咱们的教教楼是崭新的,咱们的课堂很宽敞,很明明,正在那样崭新的环境下尔念咱们不妨思量修制咱们自己的幸运课堂了.正在李虹霞教授的“幸运课堂”里,习惯的培植是第一位的.比圆道班级集中站队,便包罗了按照准则、俭朴时间、相互协共等多圆里的修养,李教授对付孩子们有粗确的央供,10秒钟一定要站好队.天然,要真止那样的目标,是需要举止安排的,一要将每部分的位子牢固,预防拥挤战插队;两要牢固止距战间距;三是不必嘴巴瞅齐,只用眼睛瞅齐.那一面便很值得尔教习.还比圆道每天早朝的典范诵读,也不需要教授的照瞅,孩子们自己便会构制,屡屡李教授走近课堂的时间,皆市听到朗朗的读书籍声,而且“死视无睹”,不会果为教授的到去而停顿;每天的课文预习,孩子们会自己正在书籍原上勾勾画画,用白笔干些记录战标注,不需要西席提出央供……正在矮年级教教中习惯的培植要比知识的赢得要害.瞅书籍时尔记下了一些典范的语句:(1)对付于教死去道,教授的笑脸便是温温的阳光.(2)一个谦心拆着教死的教授一定能创制偶妙.(3)咱们的一句话偶尔能成便一个孩子,偶尔也能消除一个天才.(4)幸运课堂的教授该当正在教死的心田播下一颗何如的种子呢?念去,该当是景仰死命的种子、擅待死计的种子、渴供知识的种子,更是期视的种子.(5)让咱们别慢着去比较孩子,而要瞅到每个孩子纷歧样的天性,尊沉并明白孩子之间的好别.赋予适合的肯定战饱励,每个孩子皆将充谦自疑,毫不畏惧的收展.那些话将激励着尔以去的教教死存.瞅书籍时,尔还记下了一些要收:对付于孩子们背不下去的真质不妨正在胸前挂牌,随时助闲影象;闭注朗读,设念子一个个过闭;矮年级的朗读指挥要细,细到停顿、换气、声调等,为后里的教习挨好前提;孩子有不会干的题,正在问教授前要先念收会自己是哪种典型的不会,而不是便题道题等等.天然,所有那些要收皆是鉴于李教授的教教概念,值得咱们教习战借镜.新教期,尔一定要设念子让尔的孩子们快乐沉快天教到知识.要充分利用孩子们自己的培养资材,让孩子们融进到课堂核心去,让孩子们体验教习中的幸运味道,创制属于咱们的幸运课堂.。
读书心得 读《创造一间幸福教室》感悟
![读书心得 读《创造一间幸福教室》感悟](https://img.taocdn.com/s3/m/6ab09b015a8102d277a22f0d.png)
读书心得读《创造一间幸福教室》感悟最早接触这本书,完全是因为我的老搭档翟振华老师,搭档一直建议我看看这本书。
看完这本书,我想借用书中的一句话来形容李虹霞老师:一个视教育如生命的人,一个视学生如己出的人。
说她视教育如生命,是因为她为教育劳心劳力,不辞辛苦,教育就是她生命的全部。
说她视学生如己出,是因为不管她身在何处,她的心总是留在孩子身上。
初读这本书,我就在思考一个问题,何谓幸福?有人说幸福是夏日的井水;是雨后的朝阳;是雪中送炭;是为他人忘了自己;是给别人带来快乐。
可从作为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幸福又在哪里?我想:幸福应该在于教室里。
而我们的李虹霞老师,就创造了一间最幸福的教室。
真的很难想象,一个普通的人民教师,居然有能力让班上的每个孩子都感到幸福,在幸福中成长。
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我浅浅的总结了以下几点。
课堂是师生最主要的生活空间和活动场所,在充满爱的课堂里,便会有享受幸福的师生,于是教师上课也便成为一种享受,孩子们学习也就成为一种享受,呆在幸福教室里,也就成为一种享受。
在李虹霞老师的幸福教室里,她给予了学生们最珍贵的爱。
我们可以看到:在幸福教室里,她和学生一起痛苦,一起欢乐,一起烦恼,一起成长。
她的心,在每一位孩子身上。
每每外出教研,她都会万分想念班上的孩子,而班上的孩子也都迫不及待的想见到他们的李老师。
还记得其中的一幕,李老师由于工作原因调离了原来的学校,居然有孩子随着老师跟着转学,只为能够继续呆在幸福教师里,享受李老师最珍贵的爱。
几乎每个孩子,李虹霞老师都能轻易的说出一个关于他/她的故事,这该是何等的用心啊,要知道,李老师就一个人,她教育下的孩子可上千个上万个了。
班级创建的博客,成为教师、学生、家长交流的最好场所,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到,李老师的不爱,不仅仅给了学生,而且还给了家长。
我想:这就是李老师虽普通,却能创造出不普通的幸福教室的原因吧。
李虹霞老师梦想中的“幸福教室”,不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场所,更是拥有无数成长故事、充满精神力量、幸福温暖无限延伸的气场;梦想中的“幸福教室”,空间无限,有无穷的引力,是师生精神的家园;梦想中的“幸福教室”,能给孩子打开语言空间,让孩子们的精神自由飞翔,情感健康成长,是孩子们智慧闪光的源泉;梦想中的“幸福教室”,弥漫着师生共同成长的幸福味道,溢满了浓浓的墨香和淡淡的书香,流泻着世界上最美妙的读书声。
创造一间幸福教室读后感经典作文
![创造一间幸福教室读后感经典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36b05e6679563c1ec5da717d.png)
创造一间幸福教室读后感经典作文创造一间幸福教师是李虹霞老师的作品,其中收留了许多个短小感人的教育故事,给人很深的感悟。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创造一间幸福教室读后感范文模板,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创造一间幸福教室读后感有幸在学校图书馆借到李虹霞老师的《创造一间幸福教室》。
大致翻阅发现这里都是一个个短小感人的教育故事,不是一些长篇大论的理论学说,正符合我的阅读兴趣。
这本书介绍了李老师与她的学生以及家长们相处的点点滴滴,一个个朴实的小故事让我感受到了她那普通但绝不平凡的教育历程。
作者李虹霞老师是山东省潍坊市名师,现任教于潍坊市北海双语学校。
多年来师从于永正老师,潜心研究小学语文教学,创造了“统合教学法”,在全国小学语文界产生了广泛影响。
全国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说:“李虹霞把”老师“几乎做到了极致,我还能说什么呢?说她幸福吗?说她值了吗?这都太浅薄。
教育对她来说,已不只是饭碗,也不只是事业,而是生命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倘若让她离开学生,很难想象出她会怎样生活。
一个视教育如生命的人,爱学生如己出的人,她所从事的教育就会无比璀璨。
”细细品味了《创造一间幸福教室》后,了解了李虹霞老师是如何热爱教育事业,如何爱每一个学生,她用爱心谱写的一个个令人感动的故事让我赞叹不已。
一个中学老师,教过技校生,教过高中生,不听老师的“教小学会让自己变成一头拉磨的驴”的劝说,毅然选择了从事小学教育事业,而且主动承担两个年级的语文教学,可想而知她的工作量有多大。
但她仍然以微笑面对每一位学生。
当她发现孩子们不爱学语文时,主动申请开设“童书阅读”和高年级的“经典诵读才能学院”班,一心为了培养孩子们热爱语文的兴趣,无论多么繁忙都会认真辅导。
不仅如此,她所带的班级与众不同,有别出心裁的展示台,有绿色植物角,有观鱼台,有丰富多彩的图书角。
班中的孩子个个酷爱读书,坐下就要练字。
这些主动性学习的场景是我们每个语文教师所期待的。
想想自己总是一脸严肃地面对学生,一本正经的问候学生,严重缺乏李老师的微笑,李老师的亲和力,更缺乏李老师对教育事业的满腔热情,她曾写到午休对她来说就是工作,熬夜更是常事,她热爱教育事业,是这种爱让她无怨无悔且充满期待地无私奉献一切。
《创造一间幸福教室》读书心得
![《创造一间幸福教室》读书心得](https://img.taocdn.com/s3/m/de1b33034afe04a1b171de42.png)
《创造一间幸福教室》读书心得之杨若古兰创作刘静在我刚刚踏上讲台的那一年,当时的校长向我推荐了《第56号教室的奇迹》这本书,由于这本书我晓得了“第56号教室”,晓得了美国最好教师雷夫老师,今年我通过浏览《创造一间幸福教室》晓得了中国的“第56号教室”,晓得了中国的“雷夫老师”——李虹霞老师,还有她的“幸福教室”.李老师没有高呼献身教育的誓言,但她把时间和精力献给了她的那群孩子,她没有轰轰烈烈的巨大事迹,但是她用聪明和童心打造了幸福教室,让孩子们健康快乐地成长.《创造一间幸福的教室》这本书介绍了李老师和她的先生和家长相处的点点滴滴,一个个普通的小故事让我感受到了她那普通但又不服凡的教育历程.我为她那发自内心的文字,为那一个个感人的故事而感动.我或许一生也打造不出李虹霞老师那样的幸福教室,但是我可以进修她的做法,让我的先生感受到老师的爱,感受到在我这个班级里是幸福的.其实对于先生来说,老师的笑容就是暖和的阳光,让小先生爱好本人其实其实不难,只需有笑容、有鼓励、有疼爱,足矣,可是让小先生爱好上学,就必须让他们爱好课堂,爱好教室.所以我们要打造一间属于孩子们的幸福教室.什么样的教室是“幸福教室”?李老师在书中如许写到:“梦想中的“幸福教室”,空间无穷,有没有量的引力,是师生精神的家园;梦想中的“幸福教室”,能给孩子打开说话空间,让孩子们的精神自在飞翔,情感健康成长,是孩子们聪明闪光的源泉;梦想中的“幸福教室”,弥漫着师生共同成长的幸福滋味,溢满了浓浓的墨喷鼻和淡淡的书喷鼻,流泻着世界上最美妙的声音——琅琅读书声.”而且幸福教室的创造要听从孩子的定见,李虹霞老师带领她的先生谈论“幸福教室”的模样,很多同学用文字或者图画描绘出了本人心目中的理想教室.接上去,孩子、家长和老师一路行动起来了,建造教室.我们的教学楼是簇新的,我们的教室很宽敞,很明亮,在如许簇新的环境下我想我们可以考虑建设我们本人的幸福教室了.在李虹霞老师的“幸福课堂”里,习气的培养是第一名的.比方说班级集合站队,就包含了恪守规则、节约时间、彼此配合等多方面的素养,李老师对孩子们有明确的请求,10秒钟必定要站好队.当然,要实现如许的目标,是须要进行设计的,一要将每个人的地位固定,防止拥堵和插队;二要固定行距和间距;三是不必嘴巴看齐,只用眼睛看齐.这一点就很值得我进修.还比方说每天凌晨的经典诵读,也不须要老师的照看,孩子们本人就会组织,每次李老师走近教室的时候,都会听到朗朗的读书声,而且“熟视无睹”,不会由于老师的到来而停顿;每天的课文预习,孩子们会本人在书本上勾勾画画,用红笔做些记录和标注,不须要教师提出请求……在低年级教学中习气的培养要比常识的获得主要.看书时我记下了一些经典的语句:(1)对于先生来说,老师的笑容就是暖和的阳光.(2)一个满心装着先生的老师必定能创造奇迹.(3)我们的一句话有时能成就一个孩子,有时也能扼杀一个天才.(4)幸福教室的老师应当在先生的内心播下一颗如何的种子呢?想来,应当是热爱生命的种子、善待生活的种子、渴求常识的种子,更是但愿的种子.(5)让我们别急着去比较孩子,而要看到每个孩子纷歧样的天性,尊敬并理解孩子之间的差别.给予适当的肯定和鼓励,每个孩子都将充满自傲,毫不害怕的成长.这些话将激励着我当前的教先生涯.看书时,我还记下了一些方法:对于孩子们背不上去的内容可以在胸前挂牌,随时帮忙记忆;关注朗读,设法子一个个过关;低年级的朗读指点要细,细到停顿、换气、声调等,为后面的进修打好基础;孩子有不会做的题,在问老师前要先想清楚本人是哪品种型的不会,而不是就题说题等等.当然,所有这些方法都是基于李老师的教学观念,值得我们进修和借鉴.新学期,我必定要设法子让我的孩子们快乐轻松地学到常识.要充分利用孩子们本人的教育资本,让孩子们融入到课堂当中来,让孩子们感受进修中的幸福滋味,创造属于我们的幸福教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造一间幸福教室读后感 (一)假期的这段时间,只要有空闲,我就拿起《创造一间幸福教室》这本书细细研读,不是为了完成任务而看,而是发自内心地被吸引,看着这间教室里的故事,我被他们的幸福所感染。
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做一个有教育情怀的老师,那就是幸福!其实,我觉得我有很多地方跟李老师有些像,但我做的没有李老师细致、到位。
今天有幸读到此书,也能让我好好向名师学习。
一、走在创新路上拼音教学一直是起始阶段的难点,我教一年级的时候,为了让孩子记住那些拼音,我是煞费苦心,每天的讲、练,记,累哑了我的嗓子,累坏了学生的小手,但是效果还是不太理想。
我一直在琢磨怎样才能又省事又省力,还能让孩子记住。
为此,我查过许多资料,也得到了很多值得借鉴的方法:编儿歌、每天检测、竞赛等等。
但是,今天读完了《哄霞拼音律动教学法》和《两周学完汉语拼音》这两节的内容,我不仅又新学了一招,而且对于我的教学理念有了更深的触动,那就是:教育要创新,我们不能被教学大纲束手束脚,适合自己的适合学生的才是最好的!原本教无定法,为什们我们非得给它定个法呢?我们所缺少的不正是李虹霞老师的这种创新精神吗?要敢于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就必须付出不懈地努力,不怕失败,不怕受累。
二、利用网络来促进教学。
家庭与学校理应是合作的、目标一致的教育源。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李老师用博客带动学生学习,我也写博客。
但李老师做的要更到位,更有效。
我每次把班级博客发上就完事了,上不上是你的事,我无能为力。
而李老师却恨不得手把手教家长如何上,保证每位学生的家长都能利用这个渠道跟老师沟通、联系,充分发挥网络的功能,让老师的教育思想及时传达给家长,也影响着家长们与学校的教育步调一致,家校统一。
正是因为创建多样化的沟通技术手段,促进了家校良性互动。
建立了博客还不算完,李老师充分利用博客的功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吸引家长参与。
她会展示学生的作品,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她会利用博客与学生联系,在外出开会学习的时候进行指导。
李老师首先充分地利用了网络的功能。
三、统合语文教学统合语文教学,首先是改变索然无味的课程内容和耗时低效的线性教学,尝试将分散在学科内外但联系密切的内容进行统合,从而改变课堂结构和重塑教学流程。
李老师目前从三个维度进行了统合:横向统合;纵向统合;时空统合。
这种统合的结果是,孩子们综合素质提高了,学习速度加快了,学习更生活化。
最让我欣赏的是李老师调整教材的顺序,调整自己的教学结构,重新组合教学资料,形成自己的师本课程。
这样的课程因为结合了学生的实际情况,所以学生学习起来更高效。
这也给了我很好的启示,看看如何在自己的教学中进行统合,提高学习的效率。
四、强调阅读的重要性李老师认为应该用经典抢占畅销书,所以,她从一年级开始就引入课外阅读,而且每次引入新的学习形式,老师都会进行很到位的示范,让孩子们从开始就一下子爱上书,而且在后面的学习过程中,书也是一种奖励的形式。
新书拿到手里,允许孩子们因为好奇而不停地翻阅,并且引导孩子们通读新书,找规律,在没有开始新课之前心里就对全书有了全面的了解。
正因为李老师的这些做法,才有了孩子们后续的阅读量,因为有了阅读量的保证,才会有孩子们语文素养的提升。
五、培养孩子的自学能力李老师在教学中会想办法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因为只有孩子想学了,才会有好的学习效果。
她在平时的教学中下功夫,让学生自己教生词,自己点评;学生自己做PPT教全班;全班同学一起批改一篇学生的文章;每天进行午练;自己找同音字、形近字等,就连假期作业都是老师在网上留好,孩子自己假期自学的。
当然,李老师在这背后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看到李老师描述她出来一个星期,孩子们都能自己管理自己时的自豪感,这样做还是值得的。
六、我学到的教育教学方法看书时,我记下了很多非常有用的信息:对于孩子们背不下来的内容可以在胸前挂牌,随时帮助记忆;关注朗读,想办法一个个过关;孩子们能做的练习册或题都提前做;低年级的朗读指导要细,细到停顿、换气、声调等,为后面的学习打好基础;听写全对了,才让孩子们回家请家长听写;孩子有不会做的题,在问老师前要先想清楚自己是哪种类型的不会,而不是就题说题;把音乐、美术等形式引入课堂,更好地把孩子们带到情境中。
当然,所有这些方法都是基于李老师的教学观念,因为她视教育如生命,爱学生如已出,所以她所从事的教育才会无比璀璨。
正如她的老师于永正说的:李虹霞把‘老师’几乎做到了极致。
正因如此,李老师才会有这么多的方法和策略进行教育教学,才会把语文教学做得如此幸福快乐!新学期,我一定要有所改变。
改变我的教学方法,一定要想办法让孩子们快乐轻松地学到知识。
要充分利用孩子们本身的教育资源,让孩子们融入课堂当中来,让孩子们感受学习中的幸福味道!创造一间幸福教室读后感 (二)当今的孩子,从上幼儿园开始到大学毕业,将会有19年的时间在校园里度过,其中最为重要的生活和学习的场所就是教室了。
一位或者几位教师和几十个孩子相聚在这个叫教室的地方,生命中一段最重要的时光在这个叫教室的地方度过,大家的成就与挫败、悲哀与喜悦也源自于这个叫教室的地方。
一个孩子如果能够始终在教室里感受到幸福和快乐,并带着这份幸福和快乐走上社会,各类极端的事件就不会那样频繁的发生,我们的社会也将会更加祥和与温馨。
这似乎是奢望,但并非没有实现的可能性。
关键在于自己有没有建设这样的教室的强烈愿望以及坚持不懈的努力。
在山东潍坊的北海双语学校,就有这样一位小学语文教师,用满腔的爱,用教育的智慧,将一间普通的教室,打造成了独特的幸福教室,被美国年度优秀教师雷夫称之为中国的第56号教室。
她,就是李虹霞老师。
一、营造安全无忧的环境孩子走进学校读书,看上去是一件司空见惯的事情,但这背后却包含着大量焦虑的心态甚至是恐惧的心情。
对孩子来说,学校是一个陌生的地方,不仅生活和学习的环境是陌生的,相处的人群也是陌生的。
孩子虽然自身是在努力拓展自己的视野,为将来独立行走在这个世界上做准备,但面对新的互动对象、新的环境、新的规范要求,必然会有很多的忐忑不安。
不少孩子上幼儿园以及小学时的大声痛哭,就是这种复杂心态的一种表达方式。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会逐渐控制自己的情绪表达,但焦虑和紧张的心态并没有减少。
对家长来说,从孩子准备要入学或者升段的时候起,那份担心、期盼、紧张就开始显现出来了。
将孩子送到学校的初期,家长最关心的孩子是否能够适应学校的生活,是否能够和老师、同伴和谐相处;等过了这个适应期之后,又开始为孩子的学习操心,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周末给孩子上兴趣班,总担心自己的孩子不能跟上教学的步伐。
任课的教师也有不少的担心,孩子习惯的养成、班级集体的建设、家校沟通等等,都需要在家长、学生和教师的共同配合下才能完成。
一个人生活在缺乏安全感的环境和氛围里,无论是工作还是学习都会畏手畏脚,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是很不利的。
而缺乏安全感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人与人之间缺乏关爱,没能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
如果老师用自己的行动充分展现出来了对学生那份浓浓的爱,孩子和家长就能敏锐地感受到,他们的担忧就会减少很多。
反过来,教师爱的付出,会让家长更加乐意配合教师的工作,减轻教师的工作压力,实现家校共育的目标。
李虹霞老师对此有非常清晰的认识,并以幸福教室建设为主线,做出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探索。
让孩子走近来的第一时间就喜欢上教室,是李虹霞老师每接一个新生班级,都特别注重的一项工作。
第一印象非常重要,孩子和家长对教室留下的非常美好的第一印象,会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在他们的脑海里萦绕,温暖心田,缓释紧张和焦虑。
在教室的讲台上,悬挂着几十个五彩缤纷的气球,每一个气球上写着一个学生或者老师的名字;开学前提前收集的孩子们的照片也被放在了很重要的位置,还有我们一起建新家的系列活动,等等。
当孩子们怀着紧张的心情走进来的时候,一下子发现教室里到处都有自己的信息和元素在其中,那是多么的意外和惊喜,孩子立刻喜欢上这里了。
什么样的教室是幸福教室?这要听孩子的意见。
在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磨合之后,李虹霞老师开始带领大家谈论幸福教室的模样,很多同学用文字或者图画描绘出了自己心目中的理想教室。
接下来,孩子的家长和老师一起行动起来了,自制书橱,将教室的四周布置成书的海洋;建立展示园地,可以在空中、地面、墙壁等各处看到孩子们精彩的作品;设计大舞台,鼓励孩子们开展合唱、诵读、古筝、葫芦丝、口风琴等喜闻乐见的活动;购置笔墨纸砚,为孩子们书写人生的大字做好铺垫还有家长赠送的鱼缸、博古架,孩子们在游学活动中交换的礼物,等等,在这个教室里都有一席之地,让这间教室充满着绿色、充满着勃勃的生机。
李虹霞老师不仅注重物质形态的幸福教室的建设,更加注重精神形态的以及网络形态的幸福教室的建设。
孩子们的学校生活是否充满乐趣,是否积极主动,是否大方自信等,都是幸福教室建设的过程中最为关注的话题。
同时,李老师还建立了幸福教室的博客,将班级生活的趣闻轶事、学生才艺的惊鸿一瞥、班级制度的规范执行、家长关心的若干问题等,通过网络和学生、和家长进行及时的沟通与交流,让幸福通过网络进行汇聚和放大。
因为李老师的引领,很多学生家长也创建了博客,将自身家庭教育和李老师的学校教育进行了有效的对接。
有了这样安全无忧的环境和氛围,教师、家长和学生都会将目光聚焦在孩子的健康成长上,多种力量的汇聚,其能量是不可估量的。
二、创设自主学习的时空蹒跚学步的孩子,父母一方面总是搀扶着孩子,给他提供练步的机会,另一方面总是鼓励孩子,在无人搀扶的情况下迈出人生的第一步、前两步等到孩子可以歪歪扭扭地行走时,就果断地放开手,只在孩子需要的时候帮一把。
从某种程度上看,教师的工作与父母教孩子学走路是很相似的。
在学科教学开始的阶段,一定要慢之又慢,以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激发孩子对学科的情趣为目的,手把手地进行教学,夯实孩子的基础,养成良好的习惯。
然后,教师就要学会逐步放手,凡是孩子们能够完成的事情,让孩子们自己去完成,绝不越俎代庖。
李虹霞老师对此有非常深刻的认知。
她认为,起始年级的教学其实是非常重要的,比毕业班的教学要重要的多,要让学校里经验最为丰富的教师来担任。
起始年级教学的两个基本任务就是培养兴趣和养成习惯,很多学生到了高年级之后成了学困生、厌学生,与他们起始阶段的教育是有关联的。
在李虹霞老师的幸福课堂里,习惯的培养是第一位的。
比如说班级集合站队,就包含了遵守规则、节约时间、相互配合等多方面的公民素养,李老师对孩子们有明确的要求,10秒钟一定要站好队。
当然,要实现这样的目标,是需要进行设计的,一要将每个人的位置固定,避免拥挤和插队;二要固定行距和间距;三是不用嘴巴看齐,只用眼睛看齐。
比如说每个周日的晚上,学生返回学校走进教室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书写练笔,不用老师要求,每个孩子走进教室之后自己就去做这件事情,任墨香在教室里荡漾;每天早晨的经典诵读,也不需要老师的照看,孩子们自己就会组织,每次李老师走近教室的时候,都会听到朗朗的读书声,而且熟视无睹,不会因为老师的到来而停顿;每天的课文预习,孩子们会自己在书本上勾勾画画,用红笔做些记录和标注,不需要教师提出要求在李虹霞老师的幸福课堂里,兴趣的激发是时时刻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