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一辛亥革命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3课 辛亥革命 (共20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3课 辛亥革命 (共20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a5b7833d27284b73f24250da.png)
二、革命过程
械起武 库义昌
军起年 占义 领发月 楚动 望,日 台当晚 军夜,
1911 10 10
1911 10 11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军武 政昌 府成 年
立 湖月 北
日
黎元洪
二、辛亥革命的经过
北京
★武昌
武昌起义后全国 十几个省宣布独立
三、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1、中华民国的成立
概况:
时间: 1912年1月1日
临时大总统:孙中山
”;“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
,须副署之。”;
第六章“法院”,规定:“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
1912年3月10日, 袁世凯在北京就 任临时大总统。 辛亥革命的胜利 果实被袁世凯窃 取了。
思考:袁世凯为何能窃夺革命胜利果实?
辛亥革 命是一 场失败 的革命
辛亥革 命是一 场成功 的革命
——人教版《中国近现代史》(上册)
19世纪末20世纪初各地反清起义简表
时间
地点
领导
结果
1895年
广州
兴中会(孙中山)
计划泄露遭破坏
1898年
皖、赣、湘、 鄂等地
自立军(唐才常)
领导人被捕杀而失败
1900年
惠州
兴中会(郑士良) 弹尽援绝,被迫解散
1904年
长沙
华兴会
计划泄露遭破坏
四川保 路风潮
萍浏醴起义 武昌
第13课 辛亥革命
武昌起义
辛亥革命的概念
狭义上的辛亥革命是发生于旧历辛亥年(1911年)的武昌 起义。
广义上的辛亥革命指19世纪90年代到1912年,以孙中山 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推翻清政府,建立共和制度 的一系列革命活动的总和。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13课 辛亥革命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13课 辛亥革命](https://img.taocdn.com/s3/m/d25d5ee750e2524de5187e84.png)
偶然性:湖北新军入川镇压保路运动
第二幕
中华民国的成立
京师
太原
成都
西安
镇江 江宁 苏州 上海
武昌 长沙
安庆 杭州 南昌
贵阳
福州
昆明
广州
1911年11月下旬,全国有十几个省区宣布独
立,标志着清朝的统治土崩瓦解。
1.中华民国的成立
时 间 1912年1月1日 国 号 中华民国 国 都 南京 国 旗 五色旗 纪 元 公历 临时大总统 孙中山
的厂矿有320多家,资本总额1亿多元,是以 前三十余年的两倍多。
——人教版《中国近现代史》(上册 )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材料二:20世纪初期,清政府施行“清末新政”和 “预备立宪”。各地城乡资本主义又有了新的发展, 也促使中国资产阶级真正形成一个独立的阶级。……
资产阶级利用商会进行有组织的参与地方或全 国性的经济活动与政治活动。
——蒋廷黻 《中国近代史》
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对辛亥革命的认识:
政治:推翻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 共和国 社会生活:移风易俗
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时间 1894 1904 1904
名称 兴中会 华兴会 光复会
地点 檀香山
长沙 上海
领导人 孙中山
黄兴 蔡元培
阅读教材回答:你认为应从哪几个方面来掌握 “同盟会”的概念?
时间:1905年8月 地点:日本东京 领 性党导质人::近代孙我 物中中们 的国山在 时第、分候一黄析应个兴解该全等释从国某以性个下的历方统史面一事着的件手资或 :产历阶史级事革命政 刊物:《民报时》间、地点、人物、经过、意义等 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三民主义) 意义: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第二幕
中华民国的成立
京师
太原
成都
西安
镇江 江宁 苏州 上海
武昌 长沙
安庆 杭州 南昌
贵阳
福州
昆明
广州
1911年11月下旬,全国有十几个省区宣布独
立,标志着清朝的统治土崩瓦解。
1.中华民国的成立
时 间 1912年1月1日 国 号 中华民国 国 都 南京 国 旗 五色旗 纪 元 公历 临时大总统 孙中山
的厂矿有320多家,资本总额1亿多元,是以 前三十余年的两倍多。
——人教版《中国近现代史》(上册 )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材料二:20世纪初期,清政府施行“清末新政”和 “预备立宪”。各地城乡资本主义又有了新的发展, 也促使中国资产阶级真正形成一个独立的阶级。……
资产阶级利用商会进行有组织的参与地方或全 国性的经济活动与政治活动。
——蒋廷黻 《中国近代史》
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对辛亥革命的认识:
政治:推翻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 共和国 社会生活:移风易俗
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时间 1894 1904 1904
名称 兴中会 华兴会 光复会
地点 檀香山
长沙 上海
领导人 孙中山
黄兴 蔡元培
阅读教材回答:你认为应从哪几个方面来掌握 “同盟会”的概念?
时间:1905年8月 地点:日本东京 领 性党导质人::近代孙我 物中中们 的国山在 时第、分候一黄析应个兴解该全等释从国某以性个下的历方统史面一事着的件手资或 :产历阶史级事革命政 刊物:《民报时》间、地点、人物、经过、意义等 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三民主义) 意义: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13课 辛亥革命(共44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13课 辛亥革命(共4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f677ffefba0d4a7302763ab5.png)
反帝反封
材料二:1915年,袁世凯公开复辟帝制,遭到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83 天后被迫取消帝制。1917年,军阀张勋拥戴清朝废帝溥仪登基, 在全国人民的怒斥声中,12天后复辟丑剧草草收场。 ——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一专题三 材料三:“中国处在大规模的工业发展的前夜,商业也将大规模地发展起 来,再过五十年我们将有许多上海。” ——孙中山《中国革命的社会意义》
3、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民国之憾
临时政府成立前后形势 清政府
任命
袁世凯
军 事 进 攻 政 治 讹 诈
支持
帝国主义列强
革命党人
施压
立宪派旧官僚
革命党人面临那些压力?以孙中山为首革 命党人如何处理?产生了什么结果?
“……袁世凯尽管不好,我们要希望他好,要用诚恳 的劝告,严密的监视,感动他,鼓励他,使他不可能不 好……”
(4)组织基础: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和政党的建立。 ( 兴中会、同盟会等) (5)军事基础:革命党人发动的一系列武装起义。与此 同时,革命党人深入湖北新军,做了大量宣传、组织工作。
(6)有利时机:四川保路运动使武汉兵力空虚。
(辛亥革命过程篇)
隆重纪念辛亥革命爆发105周年
一、武昌起义——革命的酝酿与爆发
对于重大的历史事件 我们一般是从事件的 背景(原因)、经过、影响(意 义)等三个方面进行学习
隆重纪念辛亥革命爆发105周年
(辛亥革命背景篇)
1899年列强形成共同宰割中国的局面
清 政 府 干 什 么 去 了 ! ! !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
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
十 九 世 纪 末 二 十 世 纪 初 中 国 怎 么 啦 ! !
• 广州黄花岗起义:1911年4月,黄兴领导,因 敌众我寡而失败。 • 作用:鼓舞人民革命斗志,推动革命发展。
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一4-13《辛亥革命》(共43张PPT)
![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一4-13《辛亥革命》(共43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84cedb22376baf1ffc4fad19.png)
革命尚未成功, 同志仍需努力! 晚年康有为 孙中山逝世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逝世,全国各地纷纷 举行悼念活动,可谓声势浩大。1927年康有为逝世, 社会反响平淡„„
辛亥革命后,接受这场革命洗礼的中国先进分子 和中国人民继续顽强探寻救国救民道路。 中国共产党人… … ,不断实现和发展了孙中山 先生和辛亥革命先驱的伟大抱负。 ——胡锦涛《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上的讲 话》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内容 (2)评价: 进步意义: ①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 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② 从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 体的确立,是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中的一座里程碑。
局限: ①虽规定了国民拥有的众多平等的权利,但却掩盖了阶 级的不平等,广大劳动人民并没有真正获得民主权。 ②反映了限制袁世凯的愿望和目的,但仅凭一纸空文限 制写道:“课毕后阅报纸, 见专电栏中有云:武昌已为革(命)党所 据,新军亦起而响应„„从此而万恶之政 府即以推倒,亦未可知也。” • 旧军官黎元洪被人用枪逼着当了湖北军政 府都督。 • 江苏在宣告独立时,仅用竹竿挑去了巡抚 大堂屋上的几片檐瓦,以示革命必须破坏。 巡抚摇身一变成了都督。
孙中山曾以“洪秀全第二”自 比,但他领导的辛亥革命却远远超过了 太平天国运动。与太平天国运动相比, 辛亥革命在组织上、领导阶级、革命纲 领和斗争目标上有哪些新发展?试分析 导致这些新发展的原因。
(1)新发展:
从旧式的宗教组织 近代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 组织形式: 领导阶级: 旧式的农民阶级 近代民族资产阶级 革命纲领: 农民阶级绝对平均主义的《天朝田亩制度》 近代资产阶级革命纲领三民主义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清黄龙旗
[课件]人教版 高一 必修一 第四单元 第13课 辛亥革命
![[课件]人教版 高一 必修一 第四单元 第13课 辛亥革命](https://img.taocdn.com/s3/m/f4ff3486a8956bec0975e3ce.png)
—— 邹容、陈天华、章炳麟
组织 建立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 兴中会 准备 建立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 中国同盟会
军事 准备
发动一系列武装起义
皖浙起义、广 —— 州黄花岗起义
三、辛亥革命的爆发——武昌起义
1911年武昌起义
武汉三镇光复
湖北军政府成立 改号中华民国
各省独立,清政 府统治土崩瓦解
★武昌起 义为什么 会如此迅 速取得成 功?
材料3反映什么现象?为什么会出 现这种现象?
材料4:
1912年3月2日,孙中山以大总统的 名义发布命令:“嗣后各官厅人员相称,咸 以官职;民间普通称呼则曰先生,曰君,不 得再沿前清官厅恶称。”
——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社会生活习俗变化
根据材料4, 说明辛亥革命在 哪个方面对当时 中国社会产生变 化?
1广91州1年黄4花月岗27起日义,是黄辛兴亥等七革人十命发二之动烈前广士规州墓模起最义大,的即一黄次花起岗义起义
同盟会成立前后的 主要资产阶级革命团体一览表
成立时间 1894 1904
名称 兴中会 华兴会
1904 1906
光复会 日知会
主要成份 华侨和会党 留学生和学界
留学生和学界 学界和新军
领导人
阅读与思考:据材料分析,辛亥革 命在哪些方面推动了社会进步?
材料1: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国民享有……等项权利。约法按照立法、行政、 司法三权分立的原则构建政治体制。
——据人教版《中国近现代史》(上册)整理
政治民主化、社会法制化
辛亥革命对当时中国政治引发哪些变化?
经济工业化
材料2:1912—1919年,中国新建厂矿 企业达470多家,投资近1亿元,加上原有 扩建新增资本达1.3亿元以上,相当于革 命前50年的投资总额,中国工厂使用的蒸 汽动力,1913年为43 448马力,1918年为 82 750马力,约增加1倍。
高中历史 第2课 辛亥革命课件 人民版必修1
![高中历史 第2课 辛亥革命课件 人民版必修1](https://img.taocdn.com/s3/m/87644003a6c30c2259019e79.png)
B.帝国主义扶植袁世凯
C.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民主与科学在中国实现
8.1919年孙中山在演讲中指出:“八年以来的中华
民国,政治不良到这个地位,实因单破坏地面,
没有掘起地底陈土的缘故。”“地底陈土”指的 是 A.清朝皇室 C.地痞、土匪、烟贩 ( D ) B.资产阶级保皇派 D.军阀、官僚、政客
第2课 辛亥革命
基础导学
知识梳理 一、武昌起义 1.背景 (1)社会基础:①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华民族 危 机空前严重,清政府反动卖国的本质暴露无遗。 ②清政府推行所谓“新政”和“预备立宪”为资 产阶级民主革命准备了一些条件。 (2)物质基础和阶级基础: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 国 资本主义 发展,民族资产阶级队伍的壮大。
能力提升
7.参加过辛亥革命的老人吴玉章曾经说过“从前皇
帝自称为天子,如果有人说皇帝是一强盗,可以 打倒,别人一定把他看作疯子。孙中山就曾经是 一个被人家看作是疯子的人。相反在辛亥革命以 后,如果有人想做皇帝或者拥护别人做皇帝,一 定也被看作疯子。”出现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C ) A.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解析
1919年中国处在北洋军阀黑暗统治下,军
阀实行专制独裁统治,致使中国政局混乱。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道路。 材料三
中华民国的成立并没有给人们带来预期的
辛亥革命……是一次具有巨大革命意义的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
民族独立、民主和社会进步。 历史性变革……为以后的中国人民革命斗争打开了
答案
建立和巩固民主共和制度,发展资本主义经
济。南京临时政府具有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性质,是 一个革命的政府。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使民
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加速了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
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一专题三第二课辛亥革命(共29张)PPT课件
![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一专题三第二课辛亥革命(共29张)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1f39f84ce2f0066f4332248.png)
4
一、背景
必要性 1、政治背景:民族危机严重;清政府腐败无能,无力挽救危机。 2、经济基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根本原因) 3、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的壮大
可能性 4、思想准备:民主革命思想的广泛传播 5、组织准备: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和政党的建立 6、军事准备:一系列武装起义,加速革命发展的进程 7、有利时机:四川保路运动,清廷调兵镇压,使武汉兵力空虚
23
感悟辛亥革命给我们留下的精神财富
1、以“振兴中华”为己任的爱国主义精神; 2、革命者前赴后继的献身精神和开拓创新精神; 3、追求“民主”与“自由”的高尚情怀 4、……
24
辛亥革命
六个第一 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资产阶级革命纲领 资产级共和国 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历史性巨变
25
右图是辛亥革命时期的漫画《葫芦尚未捺下,瓢儿又起来了》,
程中显著的里程碑 国际上:对亚洲近代各国民族解放运动,产生了广泛影响。
21
3、局限(失败说) (1)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果实; (2)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根本改变。
教衡训量:一场革命的成败,关键是看革命的根本目的和预 在定帝目国标主是义否时达代到,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不可能走西 方的老路,民族资产阶级也无法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 得完全的胜利,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行不通。
A 它表明( )
A.清朝统治面临崩溃 B.保路风潮已被镇压 C.武昌起义即将爆发 D.革命派的实力强大
26
结束语
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大的, 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
When You Do Your Best, Failure Is Great, So Don'T Give Up, Stick To The End
一、背景
必要性 1、政治背景:民族危机严重;清政府腐败无能,无力挽救危机。 2、经济基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根本原因) 3、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的壮大
可能性 4、思想准备:民主革命思想的广泛传播 5、组织准备: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和政党的建立 6、军事准备:一系列武装起义,加速革命发展的进程 7、有利时机:四川保路运动,清廷调兵镇压,使武汉兵力空虚
23
感悟辛亥革命给我们留下的精神财富
1、以“振兴中华”为己任的爱国主义精神; 2、革命者前赴后继的献身精神和开拓创新精神; 3、追求“民主”与“自由”的高尚情怀 4、……
24
辛亥革命
六个第一 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资产阶级革命纲领 资产级共和国 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历史性巨变
25
右图是辛亥革命时期的漫画《葫芦尚未捺下,瓢儿又起来了》,
程中显著的里程碑 国际上:对亚洲近代各国民族解放运动,产生了广泛影响。
21
3、局限(失败说) (1)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果实; (2)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根本改变。
教衡训量:一场革命的成败,关键是看革命的根本目的和预 在定帝目国标主是义否时达代到,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不可能走西 方的老路,民族资产阶级也无法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 得完全的胜利,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行不通。
A 它表明( )
A.清朝统治面临崩溃 B.保路风潮已被镇压 C.武昌起义即将爆发 D.革命派的实力强大
26
结束语
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大的, 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
When You Do Your Best, Failure Is Great, So Don'T Give Up, Stick To The End
高一历史课件:人民版必修一 3.2辛亥革命 (共37张PPT)
![高一历史课件:人民版必修一 3.2辛亥革命 (共37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27f3ba99b0717fd5360cdc43.png)
〈三〉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1.性质: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完全意义的反帝反 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历史意义
材料一 秦始皇确立的皇帝制度为历代王朝所 继承。皇帝有天下独尊的地位,集行政、司法、军 事指挥等大权于一身。国家的法律、政策都取决于 皇帝一个人的意志。
材料二 1912年孙中山颁布了参议院制定的《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 国民全体,国民享有……等项权利。约法按照立法 、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原则构建政治体制。
──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资料》
材料三反映了民族资本主义怎样的变化?辛亥革 命对此起了怎样的作用?
变化: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①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为经济发展扫清了一 些道路;
②辛亥革命,提高了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兴起了 “实业救国” 的社会思潮。
材料四 1915年,袁世凯公开复辟帝制,遭到 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83天后,被迫取消帝制。 1917年,军阀张勋拥戴清朝废帝溥仪登基,在 全国人民的怒斥声中,12天后复辟丑剧就草草 收场。
3、综合上述两则材料,说明了什么?
说明: 辛亥革命在城市和乡村的宣传、影响是不均 衡的,缺乏群众基础。
年年如此,家家如此,——只要买得起福礼和 爆竹之类的——今年自然也如此。《祝福》
未庄的人心日见其安静了。据传来的消息,知 道革命党虽然进了城,倒还没有什么大异样。知 县大老爷还是原官,不过改称了什么,而且举人 老爷也做了什么——这些名目,未庄人都说不明 白——官,带兵的也还是先前的老把总《阿Q正传》
材料一(甲): 民国初年,全国报纸总数 高达500余家,不少报纸以“民主”“民 权”“民国”“国民”命名;全国报纸发行 总数达4200万份,“读报者虽限于少数人, 但报纸发表之意见,有公众的或私人议论, 几乎下等之苦力,亦受其宣传”。
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一辛亥革命课件
![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一辛亥革命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b5d1154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a5.png)
不平等条约,使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民族危机
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中国各阶层人民开始觉醒,寻求救亡 图存的道路。
社会背景
农民阶级的贫困
农民生活困苦,负担沉重,对清政府的不满情绪日益加剧。
民族资产阶级的兴起
随着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逐渐崛起,成为推动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
知识分子的觉醒
辛亥革命表明,只有坚持民主与法治,才能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和人民的幸福。
重视民族复兴
辛亥革命激发了中华民族的复兴意识,启示我们要始终保持民族自 豪感和凝聚力。
改革创新精神
辛亥革命体现了改革创新的精神,启示我们要勇于改革,不断探索 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和发展模式。
THANKS
负面评价
一些保守势力认为辛亥革命过于激进, 对传统价值观和伦理道德造成了冲击, 导致社会秩序混乱。
现在的评价
正面评价
现在史学界普遍认为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大事件,具有深远的历 史意义。它不仅结束了封建专制制度,还促进了民主思想的传播和民族资本主 义的发展。
负面评价
一些学者认为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其历史使命,中国的民主化进程仍然面临许多 挑战。此外,辛亥革命后出现了一段时间的政治动荡和社会不稳定。
辛亥革命证明了在专制统治下, 人民无法享有基本权利和自由, 只有通过革命才能实现国家进步
和人民解放。
民族主义情绪
辛亥革命反映了当时中国民族主 义情绪的高涨,表明了民族独立
和复兴的重要性。
政治体制建设不足
革命后建立的中华民国未能实现 真正的民主政治体制,表明了当
时中国政治体制建设的不足。
现实的启示
坚持民主与法治
对现代的影响
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一3.2辛亥革命课件(共48张PPT)
![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一3.2辛亥革命课件(共48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d7440c54852458fb770b56ae.png)
(民国建立)
巩固政权: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第三节 敢教日月换新天 巩固政权:1912.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材料一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内各民族一律 平等;人民得享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 结社、通信、信仰等自由;人民有请愿、诉讼、考试、选举 及被选举等权利。 主权在民、自由平等
思想进步——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第四节 :中山伟业传千秋
辛亥革命后,民族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地位有了提 高,南京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激发了他 们投资近代工业的热情。 1912—1919年,中国新建厂矿企业达470多家, 投资近1亿元,加上原有扩建新增资本达1.3亿元以 上,相当于革命前50年的投资总额,中国工厂使用 的蒸汽动力,1913年为43 448马力,1918年为 82750马力,约增加1倍。 ──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资料》
临时大总统袁世凯
问题探究:辛亥革命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
辩一辩
有人认为,辛亥革命是一次失败的革命。 有人认为,辛亥革命是一次成功的革命; 你是如何看待呢?
第四节:中山伟业传千秋 (功绩)
第四节 :中山伟业传千秋
材料一: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 民主革命……为中国革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使 反动统治秩序再也无法稳定下来。 —— 江泽民在中共十五大的报告 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材料二 中华民国以临时大总统及国务员行使行政权。中华 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司法权由法院独立行使。
三权分立 材料三 国务员(指国务总理及各部总长)辅佐临时大总统, 负其责任。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谍叛行为时,得以 总员四分之三以上之出席,出席员三分之二以上可决弹劾之。
巩固政权: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第三节 敢教日月换新天 巩固政权:1912.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材料一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内各民族一律 平等;人民得享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 结社、通信、信仰等自由;人民有请愿、诉讼、考试、选举 及被选举等权利。 主权在民、自由平等
思想进步——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第四节 :中山伟业传千秋
辛亥革命后,民族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地位有了提 高,南京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激发了他 们投资近代工业的热情。 1912—1919年,中国新建厂矿企业达470多家, 投资近1亿元,加上原有扩建新增资本达1.3亿元以 上,相当于革命前50年的投资总额,中国工厂使用 的蒸汽动力,1913年为43 448马力,1918年为 82750马力,约增加1倍。 ──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资料》
临时大总统袁世凯
问题探究:辛亥革命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
辩一辩
有人认为,辛亥革命是一次失败的革命。 有人认为,辛亥革命是一次成功的革命; 你是如何看待呢?
第四节:中山伟业传千秋 (功绩)
第四节 :中山伟业传千秋
材料一: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 民主革命……为中国革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使 反动统治秩序再也无法稳定下来。 —— 江泽民在中共十五大的报告 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材料二 中华民国以临时大总统及国务员行使行政权。中华 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司法权由法院独立行使。
三权分立 材料三 国务员(指国务总理及各部总长)辅佐临时大总统, 负其责任。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谍叛行为时,得以 总员四分之三以上之出席,出席员三分之二以上可决弹劾之。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课件)第13课 辛亥革命 (共19张PPT)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课件)第13课 辛亥革命 (共19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0db368c65022aaea998f0f18.png)
4、组织: 兴中会、同盟会等革命团体和革命政党。
5、军事:
一、革命的背景 《辛丑条约》签订,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 1、必要性: 半封建社会,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2、经济: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3、思想: 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广泛传播。
4、组织: 兴中会、同盟会等革命团体和革命政党。
5、军事: 四川保路运动使武汉兵力空虚。
(1)革命的功绩:
火眼金睛
1912年元旦
1911年10月10日是个不同寻常的日 子,这天武昌那边出事了,当年11月孙 南京 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成 立了。定都北京,采用五色旗为国旗, 以公元纪年。随后,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这是一个立宪派为主体的政府。
中华 民国 纪元
革命 派
1、在20世纪初出现的资产阶级革命组织中, 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同盟会是第一个资产阶 级政党,因为它( ) A、成立时间最早 B、实现了所以革命团体的大联合 C、使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一个新阶段 D、有明确的纲领、公认的领袖和全国性 的组织系统
平均地权
武昌起义后全国形势
北京
★武昌
武昌起义后全国 十几个省宣布独立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主要成员情况表
职位
陆军部长
姓名 基本情况
黄兴 同盟会员情况
立宪派
外交部长 王宠惠 同盟会员
蔡元培 同盟会员
实业部长
交通部长 参谋部长 法制局长 印铸局长
海军部长 黄钟英 旧官僚 内务部长 程德全 旧官僚 财政总长 陈锦涛 旧官僚 司法总长 伍廷芳 旧官僚 秘书长 胡汉民 同盟会员
汤寿潜 立宪派 黄兴 同盟会员 宋教仁 同盟会员 黄复兴 同盟会员 几乎同盟会 员
所有各部次长
第四单元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13课 辛亥革命(共21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13课 辛亥革命(共21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1a2a442c10661ed9ad51f31b.png)
提示二:从革命史观看:判断成功与失败的 标准是看它是否完成了革命的任务。
材料一:《孙大总统对外宣言》,其中宣称:国 民政府承认清政府所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所借的外债 及战争赔款,并负责偿还款项
材料二:毛泽东同志说,“赶走了一个大皇帝, 便生出无数小皇帝来”。
失败: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没有完成反帝反封的任务,没有改变中 国半殖半封的性质。
经济上: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材料三:1915年,袁世凯公开复辟帝制,遭到全 国人民的强烈反对,83天后被迫取消帝制。1917年, 军阀张勋拥戴清朝废帝溥仪登基,在全国人民的怒斥 声中,12天后复辟丑剧草草收场
思想上: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材料四:
断发
易服
放足
社会习俗:移风易俗
辩论赛 正方:成功VS反方:失败
第二回:救国梦之实践
成立南京临时政府
—过程篇
《临时约法》
武昌起义
袁世凯任临时大总 统
革命席卷大半个中国
湖北军政府成立
第三回:救国梦之反思
—评价篇
辩论赛
正方:成功VS反方:失败
辩论赛 正方:成功VS反方:失败
提示一:从文明史观看:辛亥革命中国社会近 代化进程中显著的里程碑(近代化:政治民主 化和法制化,经济市场化和工业化,思想科学 化和理性化)
材料1:1901年,清政府宣布实行“新政”,内容 有奖励实业;兴办新学堂,派遣留学生;改革旧军制, 编练新军等。 材料2:20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有了比较迅 速的发展。1901年至1911年,全国新设立的厂矿有320 多家,资本总额1亿多元,是以前三十余年的两倍多。
经济根源: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周恩来
中国土地、人口为各国所不及,吾侪生 在中国,实为幸福。惟愿诸君将振兴中国之 责任,置于自身之肩上。 —孙中山 我的音乐,要献给祖国,献给劳动人民 大众,为挽救民族危机服务。 — 冼星海
材料一:《孙大总统对外宣言》,其中宣称:国 民政府承认清政府所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所借的外债 及战争赔款,并负责偿还款项
材料二:毛泽东同志说,“赶走了一个大皇帝, 便生出无数小皇帝来”。
失败: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没有完成反帝反封的任务,没有改变中 国半殖半封的性质。
经济上: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材料三:1915年,袁世凯公开复辟帝制,遭到全 国人民的强烈反对,83天后被迫取消帝制。1917年, 军阀张勋拥戴清朝废帝溥仪登基,在全国人民的怒斥 声中,12天后复辟丑剧草草收场
思想上: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材料四:
断发
易服
放足
社会习俗:移风易俗
辩论赛 正方:成功VS反方:失败
第二回:救国梦之实践
成立南京临时政府
—过程篇
《临时约法》
武昌起义
袁世凯任临时大总 统
革命席卷大半个中国
湖北军政府成立
第三回:救国梦之反思
—评价篇
辩论赛
正方:成功VS反方:失败
辩论赛 正方:成功VS反方:失败
提示一:从文明史观看:辛亥革命中国社会近 代化进程中显著的里程碑(近代化:政治民主 化和法制化,经济市场化和工业化,思想科学 化和理性化)
材料1:1901年,清政府宣布实行“新政”,内容 有奖励实业;兴办新学堂,派遣留学生;改革旧军制, 编练新军等。 材料2:20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有了比较迅 速的发展。1901年至1911年,全国新设立的厂矿有320 多家,资本总额1亿多元,是以前三十余年的两倍多。
经济根源: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周恩来
中国土地、人口为各国所不及,吾侪生 在中国,实为幸福。惟愿诸君将振兴中国之 责任,置于自身之肩上。 —孙中山 我的音乐,要献给祖国,献给劳动人民 大众,为挽救民族危机服务。 — 冼星海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13课辛亥革命(共37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13课辛亥革命(共37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cfbeebffdaef5ef7ba0d3cbc.png)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13课辛亥革命(共37张 PPT)
清宣统帝溥仪宣布退位的诏书 (原件存中国国家博物馆)
1912年3月,袁世凯在 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
1912年2月12日,清朝最后一位皇帝宣统 下诏退位,封建君主制度结束。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13课辛亥革命(共37张 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13课辛亥革命(共37张 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13课辛亥革命(共37张 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13课辛亥革命(共37张 PPT)
“平均地权”——民生主义
指在革命取得成功之后,由国家 来重新核定地价,逐步向地主收买土 地,实现土地国有化,以做到“天 下田应为天下人同耕”。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13课辛亥革命(共37张 PPT)
探讨: 有人说:“辛亥革命是一朵不结
果实的花”,你认为辛亥革命是成功 还是失败了?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13课辛亥革命(共37张 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13课辛亥革命(共37张 PPT)
大清皇帝:宣统帝
赶跑了皇上 民国总统:孙中山
普通公民:溥仪
政治上: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13课辛亥革命(共37张 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13课辛亥革命(共37张 PPT)
迎来了春天
经济上:促进民 族资本主义发展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13课辛亥革命(共37张 PPT)
从1912年到1919年,中国新建厂房 六百多家,新增资产达一亿三千多万元 其中纺织业发展最为迅速。张謇的南通 大生集团在1921年期间获利一千六百多 万两。这样丰厚的利润,在旧中国民族 工业史上是空前的。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13课辛亥革命(共37张 PPT)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列宁在评论近代中国的某一事件时指出,标榜“自 由”、“民主”、“共和”的欧洲资产阶级国家,并 没有支持中国的革命运动;相反,这一运动激起了他 们“掠夺中国”的欲望,为此还与中国的落后势力 “实行联盟”。列宁所指的事件是
A.义和团运动 C.五四运动
B.辛亥革命 D.国民革命
第三讲 民国之憾:袁氏篡权夺果实
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
帝国主义的支持 革命派的软弱、
对 清:逼宫退位
缺乏实力
立宪派、旧官僚 的拥护
对革命派:迫孙让位
依托:在军队中的影响
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 逼清帝退位 袁通电赞成共和,孙中山辞职 过程
参议院选举袁为临时大总统
袁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
第三讲 民国之憾:袁氏篡权夺果实
年 仅 六 岁 的 宣 统 皇 帝
退 位 诏 书
推翻清朝统治,结束君主专制
第四讲 丰碑永铸:中山伟业传千秋
材料二:1915年,袁世凯公开复辟帝制,遭到 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83天后被迫取消帝制。 1917年,军阀张勋拥戴清朝废帝溥仪登基,在 全国人民的怒斥声中,12天后复辟丑剧草草收 场。
思想进步——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1912年3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 国临时大总统。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篡夺,资 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夭折了。
就任临时大总统后袁世凯和北洋军将领的合影
临时大总统袁世凯
反帝反封 第四讲 丰碑永铸: 中山伟业传千秋
(意义)
思想进步 经济发展
民生风俗
第四讲 丰碑永铸:中山伟业传千秋
材料一: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 民主革命……为中国革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使 反动统治秩序再也无法稳定下来。 —— 江泽民在中共十五大的报告 反帝反封
人民版必修一
专题三
第2课
泉州市中山路
哈尔滨市中山路
杭州市中山路
无锡市中山路
神州大地上以孙中山命名的道路有一百八十多条, 中山路 其修筑的年代和在城市空间的位置虽然各不相同,但 你是城市的血脉哟,你是中国的记忆。 它们有着一样的主题,都是为了永久的记忆和深切的 你是城市的家谱哟,你是中国的传奇。 怀念,都是为了理想的放飞和愿景的表达,都是希望 你是城市的追求哟,你是中国的意志。 把孙中山先生的精神和品格,以及开创的事业一代一 你是城市的向往哟,你是中国的期冀。 代地传承下去。
第二讲 建国大业: 天翻地覆慨而慷
建立政权:中华民国
孙中山发布的就 职宣言
临时大总统孙 中山,在南京 总统府门前接 受卫兵的致敬
孙中山签字 的大总统誓 词
第二讲 建国大业: 天翻地覆慨而慷
建立政权:中华民国
临时政府内阁会议
五色旗(五色即代表汉、 满、蒙、回、藏五个民族, 象征“五族共和” )
第二讲 建国大业: 天翻地覆慨而慷
1872-1894 74家 有6年 百万以上 9862千两
1895—1911 447家 有14年 百万以上 26232千两 (1913)
——(严中平等编的《中国近代经济统计资料选辑》)
二、准备条件:
1.经济基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2.阶级基础: 民族资产阶级的壮大
1894年孙中 山在檀香山 建立了中国 资产阶级第 一个革命团 体兴中会。 提出了“驱 除鞑虏,恢 复中华,创 立合众政府” 的主张。
兴中会会员在檀香山秘密宣誓的地方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核心
民族主义
推翻清政府统治
创立民国
民权主义
推翻君主制 建立 资产阶级共和国
平均地权
民生主义
解决土地问题
二、准备条件:
1.经济基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2.阶级基础: 民族资产阶级队伍的壮大 3.组织基础:资产阶级团体以及政党建立 4.思想基础:民主革命思想传播
巩固政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 其统治权。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别。
材料四
国务员(指国务总理及各部总长)辅佐临时大总统,
负其责任。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谍叛行 为时,可决弹劾之。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体现了 西方资产阶级的哪些政治观?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目的: 限制袁世凯,维护民主共和政体。 2)内容
主权在民 自由平等 三权分立 责任内阁
3)性质: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 4)意义:君主专制灭亡,民主共和确立,近代化
里程碑。
第三讲 民国之憾: 袁氏篡权夺果实
(结果)
第四讲 丰碑永铸:中山伟业传千秋
辛亥革命后,民族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地位有了提 高,南京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激发了他 们投资近代工业的热情。 1912—1919年,中国新建厂矿企业达470多家, 投资近1亿元,加上原有扩建新增资本达1.3亿元以 上,相当于革命前50年的投资总额,中国工厂使用 的蒸汽动力,1913年为43 448马力,1918年为 82750马力,约增加1倍。 ──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资料》
林觉民18871911)终年24岁
陈天华(18751905)终年30岁
邹容(18851905)终年20岁
秋瑾(1875-1907) 徐锡麟(18731907)终年34岁 终年32岁
喻培伦(18861911)终年25岁
第一讲 帝国斜阳: 山雨欲来风满楼
设立厂矿的数目和投资额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厂矿 资本总数
棉纺织资 本数额
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第四讲 丰碑永铸:中山伟业传千秋
缠足与天足
服饰的改变
第四讲 丰碑永铸:中山伟业传千秋
辫子的“革命”
革除了一些封建风俗和陋习,促进社会风俗的变化
数字归纳法
一场革命:辛亥革命 二大任务:直接反清间接反帝 三大目的:推翻清政府 建立共和国 发展资本主义 四个第一: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 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 中国第一位民选总统( ) 五个条件:经济基础 阶级基础 思想基础 组织基础 军事行动
)
) )
1、“人间处处倡民主,天上谁人奉玉皇。一 朵红云旗五色,惊传飞艇上天堂。”这一情景 最早可能出现于 A、戊戌维新时期 B、辛亥革命时期 C、新文化运动时期 D、抗日战争时期 2、(2009年广东历史卷)《中华民国临时约 法》确立了 A.总统制 B. 联邦制 C. 君主立宪制 D. 责任内阁制
3、(2008年上海历史试题)右图 是1908年《申报》上刊登的一幅反 映清末立宪的漫画,作者的意图是 A、立宪制度与君主专制一脉相承 B、立宪制度与君主专制性质相同 C、立宪制度与君主专制不能相容 D、立宪制度与君主专制互不相干
4、“嗣后所有公共机关日用消耗各品,除特 种无国货可代用者外,务请专购国货以示提 倡。”该文告发布的时间最可能是在 A.戊戌变法时期 B.辛亥革命时期 C.民国初年 D.新中国成立初期
(过程)
建立政权:中华民国
巩固政权:《临时约法》
第二讲 建国大业: 天翻地覆慨而慷
夺取政权:武昌起义
1911年10月10日晚, 武昌起义发动,当夜 起义军占领楚望台军 械库。
1911年10月11日, 武昌成立湖北军政 府。
第二讲 建国大业: 天翻地覆慨而慷
武昌起义后全国形势
北京
★武昌
武昌起义后全国 十几个省宣布独立
列强在瓜分中国(漫画)
第一讲 帝国斜阳: 山雨欲来风满楼
《辛丑条约》签订后
20 世 纪 初 的 中 国 写 实
晚清政府统治危机四伏,人心思变。
官府 压榨
外债及 一切苛 捐杂税
第一讲 帝国斜阳: 山雨欲来风满楼
历史感悟:面对“豆剖瓜分”的中国,如果
你是一位百年前的中国热血青年,你最想做些什么?
陆皓东(18671895)终年28岁
革命风暴激荡全国,保路运动点燃烈火。
惊天地,泣鬼神
野火烧不尽
二、准备条件:
1.经济基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2.阶级基础: 民族资产阶级队伍的壮大 3.组织基础:资产阶级团体以及政党建立 4.思想基础:民主革命思想传播 5.军事准备:革命党人发动一系列武装起义
夺取政权:武昌起义
第二讲 建国大业: 天翻地覆慨而慷
第一讲 帝国斜阳:山雨欲来风满楼
本 课 讲 义
第二讲 建国大业:天翻地覆慨而慷 第三讲 民国之憾:袁氏篡权夺果实
第四讲 丰碑永铸:中山伟业传千秋
帝国主义
第一讲 帝国斜阳: 山雨欲来风满楼
(背景)
晚清政府 资产阶级
第一讲 帝国斜阳: 山雨欲来风满楼
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侵略的加 剧,民族矛盾进一步加深 。
A.义和团运动 C.五四运动
B.辛亥革命 D.国民革命
第三讲 民国之憾:袁氏篡权夺果实
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
帝国主义的支持 革命派的软弱、
对 清:逼宫退位
缺乏实力
立宪派、旧官僚 的拥护
对革命派:迫孙让位
依托:在军队中的影响
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 逼清帝退位 袁通电赞成共和,孙中山辞职 过程
参议院选举袁为临时大总统
袁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
第三讲 民国之憾:袁氏篡权夺果实
年 仅 六 岁 的 宣 统 皇 帝
退 位 诏 书
推翻清朝统治,结束君主专制
第四讲 丰碑永铸:中山伟业传千秋
材料二:1915年,袁世凯公开复辟帝制,遭到 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83天后被迫取消帝制。 1917年,军阀张勋拥戴清朝废帝溥仪登基,在 全国人民的怒斥声中,12天后复辟丑剧草草收 场。
思想进步——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1912年3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 国临时大总统。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篡夺,资 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夭折了。
就任临时大总统后袁世凯和北洋军将领的合影
临时大总统袁世凯
反帝反封 第四讲 丰碑永铸: 中山伟业传千秋
(意义)
思想进步 经济发展
民生风俗
第四讲 丰碑永铸:中山伟业传千秋
材料一: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 民主革命……为中国革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使 反动统治秩序再也无法稳定下来。 —— 江泽民在中共十五大的报告 反帝反封
人民版必修一
专题三
第2课
泉州市中山路
哈尔滨市中山路
杭州市中山路
无锡市中山路
神州大地上以孙中山命名的道路有一百八十多条, 中山路 其修筑的年代和在城市空间的位置虽然各不相同,但 你是城市的血脉哟,你是中国的记忆。 它们有着一样的主题,都是为了永久的记忆和深切的 你是城市的家谱哟,你是中国的传奇。 怀念,都是为了理想的放飞和愿景的表达,都是希望 你是城市的追求哟,你是中国的意志。 把孙中山先生的精神和品格,以及开创的事业一代一 你是城市的向往哟,你是中国的期冀。 代地传承下去。
第二讲 建国大业: 天翻地覆慨而慷
建立政权:中华民国
孙中山发布的就 职宣言
临时大总统孙 中山,在南京 总统府门前接 受卫兵的致敬
孙中山签字 的大总统誓 词
第二讲 建国大业: 天翻地覆慨而慷
建立政权:中华民国
临时政府内阁会议
五色旗(五色即代表汉、 满、蒙、回、藏五个民族, 象征“五族共和” )
第二讲 建国大业: 天翻地覆慨而慷
1872-1894 74家 有6年 百万以上 9862千两
1895—1911 447家 有14年 百万以上 26232千两 (1913)
——(严中平等编的《中国近代经济统计资料选辑》)
二、准备条件:
1.经济基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2.阶级基础: 民族资产阶级的壮大
1894年孙中 山在檀香山 建立了中国 资产阶级第 一个革命团 体兴中会。 提出了“驱 除鞑虏,恢 复中华,创 立合众政府” 的主张。
兴中会会员在檀香山秘密宣誓的地方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核心
民族主义
推翻清政府统治
创立民国
民权主义
推翻君主制 建立 资产阶级共和国
平均地权
民生主义
解决土地问题
二、准备条件:
1.经济基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2.阶级基础: 民族资产阶级队伍的壮大 3.组织基础:资产阶级团体以及政党建立 4.思想基础:民主革命思想传播
巩固政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 其统治权。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别。
材料四
国务员(指国务总理及各部总长)辅佐临时大总统,
负其责任。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谍叛行 为时,可决弹劾之。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体现了 西方资产阶级的哪些政治观?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目的: 限制袁世凯,维护民主共和政体。 2)内容
主权在民 自由平等 三权分立 责任内阁
3)性质: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 4)意义:君主专制灭亡,民主共和确立,近代化
里程碑。
第三讲 民国之憾: 袁氏篡权夺果实
(结果)
第四讲 丰碑永铸:中山伟业传千秋
辛亥革命后,民族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地位有了提 高,南京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激发了他 们投资近代工业的热情。 1912—1919年,中国新建厂矿企业达470多家, 投资近1亿元,加上原有扩建新增资本达1.3亿元以 上,相当于革命前50年的投资总额,中国工厂使用 的蒸汽动力,1913年为43 448马力,1918年为 82750马力,约增加1倍。 ──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资料》
林觉民18871911)终年24岁
陈天华(18751905)终年30岁
邹容(18851905)终年20岁
秋瑾(1875-1907) 徐锡麟(18731907)终年34岁 终年32岁
喻培伦(18861911)终年25岁
第一讲 帝国斜阳: 山雨欲来风满楼
设立厂矿的数目和投资额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厂矿 资本总数
棉纺织资 本数额
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第四讲 丰碑永铸:中山伟业传千秋
缠足与天足
服饰的改变
第四讲 丰碑永铸:中山伟业传千秋
辫子的“革命”
革除了一些封建风俗和陋习,促进社会风俗的变化
数字归纳法
一场革命:辛亥革命 二大任务:直接反清间接反帝 三大目的:推翻清政府 建立共和国 发展资本主义 四个第一: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 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 中国第一位民选总统( ) 五个条件:经济基础 阶级基础 思想基础 组织基础 军事行动
)
) )
1、“人间处处倡民主,天上谁人奉玉皇。一 朵红云旗五色,惊传飞艇上天堂。”这一情景 最早可能出现于 A、戊戌维新时期 B、辛亥革命时期 C、新文化运动时期 D、抗日战争时期 2、(2009年广东历史卷)《中华民国临时约 法》确立了 A.总统制 B. 联邦制 C. 君主立宪制 D. 责任内阁制
3、(2008年上海历史试题)右图 是1908年《申报》上刊登的一幅反 映清末立宪的漫画,作者的意图是 A、立宪制度与君主专制一脉相承 B、立宪制度与君主专制性质相同 C、立宪制度与君主专制不能相容 D、立宪制度与君主专制互不相干
4、“嗣后所有公共机关日用消耗各品,除特 种无国货可代用者外,务请专购国货以示提 倡。”该文告发布的时间最可能是在 A.戊戌变法时期 B.辛亥革命时期 C.民国初年 D.新中国成立初期
(过程)
建立政权:中华民国
巩固政权:《临时约法》
第二讲 建国大业: 天翻地覆慨而慷
夺取政权:武昌起义
1911年10月10日晚, 武昌起义发动,当夜 起义军占领楚望台军 械库。
1911年10月11日, 武昌成立湖北军政 府。
第二讲 建国大业: 天翻地覆慨而慷
武昌起义后全国形势
北京
★武昌
武昌起义后全国 十几个省宣布独立
列强在瓜分中国(漫画)
第一讲 帝国斜阳: 山雨欲来风满楼
《辛丑条约》签订后
20 世 纪 初 的 中 国 写 实
晚清政府统治危机四伏,人心思变。
官府 压榨
外债及 一切苛 捐杂税
第一讲 帝国斜阳: 山雨欲来风满楼
历史感悟:面对“豆剖瓜分”的中国,如果
你是一位百年前的中国热血青年,你最想做些什么?
陆皓东(18671895)终年28岁
革命风暴激荡全国,保路运动点燃烈火。
惊天地,泣鬼神
野火烧不尽
二、准备条件:
1.经济基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2.阶级基础: 民族资产阶级队伍的壮大 3.组织基础:资产阶级团体以及政党建立 4.思想基础:民主革命思想传播 5.军事准备:革命党人发动一系列武装起义
夺取政权:武昌起义
第二讲 建国大业: 天翻地覆慨而慷
第一讲 帝国斜阳:山雨欲来风满楼
本 课 讲 义
第二讲 建国大业:天翻地覆慨而慷 第三讲 民国之憾:袁氏篡权夺果实
第四讲 丰碑永铸:中山伟业传千秋
帝国主义
第一讲 帝国斜阳: 山雨欲来风满楼
(背景)
晚清政府 资产阶级
第一讲 帝国斜阳: 山雨欲来风满楼
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侵略的加 剧,民族矛盾进一步加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