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撒哈拉以南非洲》教案

《撒哈拉以南非洲》教案

《撒哈拉以南非洲》精品教案第一章:导言1.1 教学目标:了解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理位置和概况。

掌握本章节的主要内容和教学目标。

1.2 教学重点: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理位置。

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自然环境和资源。

1.3 教学难点: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的联系。

1.4 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地图和相关图片。

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1.5 教学步骤:介绍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理位置和概况。

分析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自然环境和资源。

引导学生思考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对其发展的重要性。

第二章: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自然环境2.1 教学目标:了解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自然环境特点。

掌握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主要气候类型和地形地貌。

2.2 教学重点: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主要气候类型。

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形地貌特点。

2.3 教学难点: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气候类型和地形地貌之间的联系。

2.4 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地图和相关图片。

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2.5 教学步骤:介绍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自然环境特点。

分析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主要气候类型和地形地貌。

引导学生思考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气候类型和地形地貌对其发展的重要性。

第三章: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经济发展3.1 教学目标:了解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经济发展状况。

掌握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主要经济产业和经济发展挑战。

3.2 教学重点: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主要经济产业。

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经济发展挑战。

3.3 教学难点: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经济发展挑战和解决方案。

3.4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教学,分析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经济产业发展情况。

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3.5 教学步骤:介绍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经济发展状况。

分析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主要经济产业和经济发展挑战。

引导学生思考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经济发展挑战和解决方案。

第四章: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文化与社会4.1 教学目标:了解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文化和社会特点。

掌握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主要文化和社交习俗。

《撒哈拉以南非洲》教案

《撒哈拉以南非洲》教案

《撒哈拉以南非洲》精品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自然地理特征;(2)掌握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人文地理特征;(3)了解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发展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观察和分析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自然地理特征;(2)利用统计数据等资料,分析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人文地理特征;(3)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探讨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发展问题及解决途径。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自然环境、人文特点的尊重和理解;(2)培养学生关注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问题,树立全球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自然地理特征;(2)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人文地理特征;(3)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发展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2. 教学难点:(1)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2)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发展问题及其解决途径。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自然地理特征;2. 利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深入了解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人文地理特征;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合作探讨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发展问题及解决途径。

四、教学准备1. 教具:地图、图片、统计数据等资料;2. 教学设备:投影仪、计算机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自然风光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该地区的自然环境;(2)提问:“你们对撒哈拉以南非洲有哪些了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2. 讲授新课:(1)介绍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自然地理特征,如地理位置、气候、地形等;(2)分析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人文地理特征,如人口、民族、经济等;(3)探讨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发展现状及面临的问题,如贫困、疾病、教育等。

3. 案例分析:(1)选取典型的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如南非、肯尼亚等,分析其人文地理特征;(2)以某发展中国家为例,探讨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发展问题及解决途径。

高中地理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教案

高中地理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教案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教学目的】一、通过指导学生阅读有关本区的政区图、地形图、气候图、矿产图以及各种示意图,使学生了解本区的地理位置、范围、地形、气候、矿产。

二、培养学生运用地图获取地理知识、记忆地理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本区的位置、范围、地形、气候、矿产特点。

【教具准备】非洲地形挂图(最好由教师在图上加绘本区界线)。

【教学方法】讲述法、讨论法。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讲完地形)【教学过程】(新课引入)请同学们回忆“世界人种分布”知识,想一想,西亚、北非分布着什么人种?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撒哈拉以南的地区大部分居民属黑色人种,因此本区又被称为“黑非洲”。

(讲授新课)[板书]第十三章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第一节自然环境一、本区的范围和地理位置[读图]读“本区在世界的位置”图和“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政区图”。

教师边提问、边纠正或补充学生答案,边及时板书。

[提问]请同学们用红色笔在图上描出本区与北非的界线,并说出本区在非洲的相对位置。

学生回答,教师肯定或纠正。

[板书]1.位于非洲撒哈拉以南的地区。

[提问]请同学们说出本区东西所临海洋,并找到赤道,看赤道穿过本区什么部位。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或纠正。

[板书]2.位于大西洋和印度洋之间的低纬地区。

[挂图]非洲地形图。

[提问]本区地形以什么为主?海拔大多在多少米以上?地势向什么方向倾斜?学生回答,教师肯定或纠正。

[板书]二、本区地形特点1.以高原为主,高原海拔大于1000米[提问]请同学们在图上找到东非大裂谷,并阅读课文2页,认识东非大裂谷的位置和形态特点。

学生回答,教师肯定或纠正,并指导学生在该段文字中有关部位划好着重线。

[板书]2.东非大裂谷[提问]请同学们在图上找到刚果盆地,并读课文有关文字;找到刚果河,看它的流向、注入海洋、沿途地形与尼罗河有什么不同。

学生回答,教师肯定或纠正。

[板书]3.刚果盆地[提问]请同学们随教师指图,一一答出下列地名:(最好个别提问)大西洋沿岸、非洲最大的海湾几内亚湾;印度洋沿岸、非洲最大的半岛索马里半岛;离非洲大陆东岸不远的印度洋中,非洲最大岛屿马达加斯加岛。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教案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教案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自然环境、地理位置、历史文化、经济发展等特点。

2. 培养学生对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他们的地理素养。

3. 引导学生关注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发展问题,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国际视野。

二、教学内容1. 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自然环境:气候、地形、植被、动物等。

2. 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理位置:非洲大陆的位置、周边国家、海洋等。

3. 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历史文化:古代文明、殖民历史、民族文化等。

4. 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经济发展:资源、农业、工业、贸易等。

5. 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发展问题:贫困、教育、医疗、环境保护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自然环境、历史文化、经济发展特点。

2. 教学难点: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发展问题及其原因。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图片、地图、视频等资料,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引导学生深入探讨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发展问题。

3. 组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4. 运用对比分析法,让学生了解撒哈拉以南非洲与我国的发展差异。

五、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自然环境。

2. 第二课时:介绍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理位置。

3. 第三课时:介绍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历史文化。

4. 第四课时:介绍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经济发展。

5. 第五课时:探讨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发展问题及原因。

六、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课外调查,了解我国与撒哈拉以南非洲在某一领域的合作案例,如基础设施建设、农业技术交流等。

2. 邀请专家或相关工作者进行讲座,分享他们在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工作经验和见闻。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提问、回答问题等方面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2. 作业评价:评估学生的课后作业,了解他们对课堂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3. 小组讨论评价: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合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及对问题的深入分析能力。

高中地理《撒哈拉以南非洲》教学教案设计

高中地理《撒哈拉以南非洲》教学教案设计

一、教案基本信息高中地理《撒哈拉以南非洲》教学教案设计章节:第一章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自然环境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理位置、范围和主要国家。

掌握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自然环境特点,包括气候、地形、植被等。

分析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和图表,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信息获取能力。

运用比较法,分析撒哈拉以南非洲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差异。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兴趣和好奇心。

培养学生尊重和理解不同文化的态度。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自然环境特点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难点:撒哈拉以南非洲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差异分析。

四、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教材、地图、图表、多媒体课件等。

2. 教学设备:投影仪、计算机、白板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自然景观,引起学生的兴趣。

提问学生对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了解,引导学生思考。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理位置和主要国家。

学生观察地图,掌握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自然环境特点。

3. 课堂讲解:讲解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自然环境特点,包括气候、地形、植被等。

分析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如农业、畜牧业等。

4.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撒哈拉以南非洲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差异,引导学生运用比较法。

分享各组的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5. 案例分析:选取具体的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分析其自然环境对经济发展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应对自然环境挑战,促进可持续发展。

学生反思自己在课堂上的学习收获和不足。

7.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巩固学生对撒哈拉以南非洲自然环境的掌握。

鼓励学生进行进一步的阅读和研究,拓展知识视野。

六、教案基本信息高中地理《撒哈拉以南非洲》教学教案设计章节:第二章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人口与城市七、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人口增长特点和城市化进程。

高中地理《撒哈拉以南非洲》教学教案设计

高中地理《撒哈拉以南非洲》教学教案设计

高中地理《撒哈拉以南非洲》教学教案设计高中地理《撒哈拉以南非洲》教学教案设计第一课时[教学重点]1.东非裂谷带的形成原因以及扩张结果2.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形特征[教学难点]东非裂谷带的成因及扩张结果[教具]撒哈拉以南非洲政区图、地形图、东非大裂谷景观图[导入新课]前面我们已经了解了西亚和北非,但是非洲大陆上还有很大一片土地我们还没有了解,这就是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板书)[引导读图]非洲政区图[提问]① 这个地区包括哪些国家?(除北非五国之外的其他所有非洲国家)② 北非与该地区的划分依据主要是什么?(大致以北回归线为界)③ 请具体描述该地区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赤道和南北回归线均穿过该地区,基本关于赤道对称;东邻印度洋,西邻大西洋,东北为红海,东南与马达加斯加岛隔莫桑比克海峡相望)④ 与其它大陆比较,该地区的海岸线有怎样的特点?(比其他地区的海岸线平直,西部有一个较大的海湾——几内亚湾)[承转过渡]还记得刚学习的北非在地形上有什么特点吗?(以高原为主)现在一起来看看与它同在一块大陆的撒哈拉以南非洲是不是也是如此?[地图展示]非洲地形图[提问]① 海拔在1000米以上的地区主要分布在该地区哪个方位?(东部和南部)海拔在200——1000米的地区主要分布在该地区哪个方位?(北部和中部)海拔在200米以下的地区在该地区哪个方位?(西北沿海和东南沿海)其中哪个比例更大一些?(海拔在200米以上的地区)[补充提示]因此非洲大陆又被称作“高原大陆”。

正是由于非洲大陆很多沿海地区地势较高,所以才没有被海水侵蚀得弯弯曲曲,而是比较平直,海湾和岛屿都比较少。

②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与北非相比,地势哪个更高一些?(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该地区的地势特征什么?(由东南向西北倾斜)③ 该地区包括哪些主要的地形区?(东非高原、刚果盆地和东非大裂谷)④ 东非大裂谷的起止点在哪里?(北起死海,经红海一直延伸到赞比西河)(简单介绍东非大裂谷)[提问]为什么会在非洲大陆上有一个这么长的'裂谷带呢?[学生思考、回答]略。

《撒哈拉以南非洲》 教学设计

《撒哈拉以南非洲》 教学设计

《撒哈拉以南非洲》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了解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理位置、范围和主要国家;掌握该地区的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地理特征;理解撒哈拉以南非洲丰富的自然资源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认识该地区人口、粮食与环境问题的现状及相互关系。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读图、分析资料和小组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综合思维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感受撒哈拉以南非洲独特的文化魅力,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和尊重多元文化的意识;引导学生关注该地区的发展问题,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自然地理特征,包括地形、气候、河流等;该地区的经济特点及发展问题。

2、教学难点分析撒哈拉以南非洲人口、粮食与环境问题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探讨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读图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展示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特色图片,如壮观的动物大迁徙、独特的部落文化等,提问学生:“你们知道这些画面来自哪里吗?”引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1、位置与范围(1)展示世界地图,引导学生找出赤道、南北回归线穿过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位置,明确该地区的纬度位置。

(2)结合地图,指出撒哈拉以南非洲东临印度洋,西临大西洋,让学生说出其海陆位置。

(3)介绍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主要国家,如尼日利亚、南非、肯尼亚等。

2、自然地理特征(1)地形展示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形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总结该地区的主要地形类型,如高原、盆地、山地等。

重点介绍东非大裂谷和刚果盆地的形成原因和特点。

(2)气候展示气候类型分布图,让学生找出该地区主要的气候类型,如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等。

分析每种气候类型的特点和分布规律,并探讨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影响。

(3)河流介绍该地区主要的河流,如尼罗河、刚果河等。

通过对比,分析两条河流的水文特征,如流量、流速、汛期等。

地理《撒哈拉以南非洲》教案范文

地理《撒哈拉以南非洲》教案范文

地理《撒哈拉以南非洲》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位置、范围和地理特征。

2. 使学生掌握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自然环境、气候类型、资源分布等知识。

3. 培养学生对撒哈拉以南非洲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4.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位置和范围2. 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自然环境3. 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气候类型4. 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资源分布5. 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文化特点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位置、范围、自然环境、气候类型、资源分布和文化特点。

2. 教学难点: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气候类型、资源分布和文化特点的理解和分析。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图片、地图、视频等资料,直观地展示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理特征。

2.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实际案例,深入理解撒哈拉以南非洲的问题。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图片,引发学生的兴趣,引入新课。

2. 讲解:详细讲解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位置、范围、自然环境、气候类型、资源分布和文化特点。

3. 案例分析:选取典型的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案例,让学生分析其地理特征和问题。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撒哈拉以南非洲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5. 总结:对本次课程进行总结,强调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理特征和问题。

6.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评价目标:通过评价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课后练习成绩,检验学生对撒哈拉以南非洲地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评价方法:a)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提问和小组讨论中的表现。

b)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作业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创造性。

c) 课后练习成绩:检测学生对撒哈拉以南非洲地理知识的应用和拓展能力。

3. 评价内容:a) 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位置、范围、自然环境、气候类型、资源分布和文化特点的理解。

高中地理《撒哈拉以南非洲》教学教案设计

高中地理《撒哈拉以南非洲》教学教案设计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高中地理《撒哈拉以南非洲》教学教案设计章节:第一章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自然环境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理位置和范围;(2)掌握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自然地理特征,如气候、地形、植被等;(3)了解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自然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情况。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地图和图片,观察和分析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自然地理特征;(2)运用比较法,分析撒哈拉以南非洲与其他地区的自然环境差异;(3)采用案例分析法,探讨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成功案例和问题。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非洲大陆的兴趣和好奇心;(2)培养学生关注和理解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差异;(3)培养学生关注和思考发展中国家的资源与环境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自然地理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难点: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自然资源开发利用问题。

四、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教材、地图、图片、案例资料等;2. 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白板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图和图片,引导学生关注非洲大陆的位置和特征;(2)引导学生回顾非洲大陆的历史背景,为学习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自然环境打下基础。

2. 教学内容与活动:(1)自然地理特征:气候、地形、植被等;(2)自然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矿产资源、农业资源、水资源等;(3)案例分析:successful cases and problems of natural resourc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in Sub-Saharan Africa.3.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自然地理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4. 作业布置:(1)复习本节课的内容,整理笔记;(2)选择一个发展中国家的自然资源开发利用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准备课堂讨论。

5. 板书设计: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自然环境1. 地理位置和范围2. 气候特征3. 地形特征4. 植被特征5. 自然资源及其开发利用六、教学内容与活动(4)课堂讨论:学生分享自己研究的资源开发利用问题,进行讨论和分析,引导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建议。

《撒哈拉以南非洲》教案(第1课时).docx

《撒哈拉以南非洲》教案(第1课时).docx

《撒哈拉以南非洲》教学设计(第1课时)【核心素养】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教材分析】“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教材内容打破了“八股式”的写法,以三个专题的形式突出了该地区的人文地理内容,自然地理知识似乎被淡化了。

实际上,人文地理现象都是以自然地理为基础的,要培养学生对人文地理知识的综合分析能力,必须要有一定的自然地理知识。

所以,木节内容将自然地理知识“穿插、糅合"在各专题内容中,特别是安排在“活动''中。

这样的编排,符合学生思维的递进性,既丰富了教学活动,又实现了认知需要,利于学生对本区特征的整体把握。

大量的图表、资料、图片,既丰富、补充了教材内容,又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使得学生愿意读、喜欢读教材,从而把教材变成自己的“学材二涉及到了非洲的自然风貌, 如草原、沙漠、河流、瀑布、森林和几乎全部的野牛动物等;情节也紧紧围绕着对野生动物肆意狩猎的土着居民与外国游客之间的冲突、斗争,深刻地反映了非洲所面临的“资源、环境、人口“问题。

【学情分析】初中学生年龄小,在信息的接收上往往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乐于接受有趣的感性知识。

特别是我校处于城乡结合部,学生的基础较差,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不佳,所以,教学易以“引起兴趣——加强交流与合作——引导思考”为主。

若平铺直叙地讲述学生会感到枯燥,接受起来较为困难。

所以,在教学中必须考虑学生这一主体因素,对于教法、教具的选择必须考虑学生的特点,力求生动有趣、高效直观。

【课程标准】1. 在地图上找岀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其首都,读图说出该地区地理位置的特点。

2. 运用图表说出撒哈拉以南非洲气候的特点以及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教学目标】1. 结合地图,找出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理位置和范围,并能够根据图说出撒哈拉以南非洲地理位置的特点。

2. 收集、运用资料播述撒哈拉以南菲洲富有特色的文化,结合气候类型图, 描述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气候类型分布特征。

撒哈拉以南非洲教案

撒哈拉以南非洲教案

撒哈拉以南非洲教案撒哈拉以南非洲教案作为一名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撒哈拉以南非洲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撒哈拉以南非洲教案1教学目标1、知道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是黑色人种的故乡。

2、理解单一产品经济形成的原因教学重点在地图上找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位置、范围,读图了解该地区的地理位置的特点。

教学难点利用各方面的资料综合评价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对世界经济发展影响较的自然资源,说出其分布、生产、出口的情况教法学法读图分析法、讨论法、对比法教学媒体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内容补充与反馈课前预习阅读教材38-----42导入新课我们属于黄色人种,而他们属于黑色人种。

中考资源网他们的家在哪?他们的生活环境怎么样?今天我们就去了解他们的故乡——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重难点教学过程1、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是指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部分。

2、请作图标出赤道、北回归线、南回归线分别穿过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是什么地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维度位置的特点是什么3、回忆世界人口和人种的分布,这里主要分布着什么人种。

4、找出主要的国家:尼日利亚,几内亚,刚果,赞比亚,南非等。

5、这里很早就沦为欧洲殖民者的殖民地,二战以前,只有本区只有埃塞俄比亚和利比里亚两个独立国家,现在都已经独立。

6、水能、热带经济作物(香料、可可、咖啡等)网、矿产(黄金、金刚石、铜、铀等)7、这块富饶的土地,是远古人类的发祥地,和我们国家一样,有着悠久的历史,形成灿烂的文化。

8、不知大家是否感到,非洲的雕刻与我们的有很大差别这些差别与各自所在的地理位置有什么关系?请同学们课下讨论。

9、上面我们小朋友的故乡有了初步了解,这是一块什么样的土地?请你用一个词来概括一下。

[学生]美丽、富饶、神奇.....撒哈拉以南的非洲部分国家出口商品占出口总额的百分比图。

问:大家发现这些国家出口商品有什么特点?单一商品经济1、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出产的矿产、木材、经济作物都是工业原料、半成品,而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大部分国家工业落后,许多工业制造品要从国外进口。

高中地理《撒哈拉以南非洲》教学教案设计

高中地理《撒哈拉以南非洲》教学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自然环境特征;(2)掌握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人文地理特点;(3)了解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发展状况及面临的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地图观察,了解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理位置;(2)运用数据分析,掌握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自然环境特点;(3)采用案例分析,探讨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发展问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撒哈拉以南非洲地理环境的兴趣;(2)培养学生关心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发展,树立全球观念。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自然环境特征;(2)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人文地理特点;(3)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发展状况及面临的问题。

2. 教学难点:(1)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2)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发展问题及其解决途径。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图,引导学生关注该地区的地理位置;(2)简要介绍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自然环境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自然环境特征;(2)分析教材中的数据,掌握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自然环境特点。

3. 课堂讲解:(1)讲解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2)分析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人文地理特点;(3)介绍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发展状况及面临的问题。

4. 案例分析:(1)选取典型的撒哈拉以南非洲发展问题案例,进行分析;(2)引导学生探讨解决问题的途径。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自然环境特征、人文地理特点及发展问题。

四、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的内容,整理笔记;2. 结合教材,查阅资料,了解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发展现状及趋势;3. 思考如何解决撒哈拉以南非洲面临的发展问题。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3. 学期考试:通过考试,全面评估学生对撒哈拉以南非洲地理环境的掌握情况。

撒哈拉以南非洲教案

撒哈拉以南非洲教案

撒哈拉以南非洲教案撒哈拉以南非洲教案教案一:撒哈拉以南非洲地理概况一、地理位置与边界:1. 撒哈拉以南非洲是指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地区,包括西非、中非、东非和南非。

2.以北是撒哈拉沙漠,以南是南非和马达加斯加海峡,以西是大西洋,以东是印度洋。

3. 包括维多利亚湖、纳米比亚南北两部分、喀拉哈里沙漠、尼罗河等地形。

二、地形与气候:1. 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形多样,包括高原、山脉、河流和沼泽地等。

2. 非洲最高峰是乞力马扎罗山,位于坦桑尼亚。

3. 撒哈拉以南非洲气候多样,包括热带雨林、干燥沙漠和温带气候等。

三、人口与文化:1. 撒哈拉以南非洲拥有丰富多样的人口和文化。

2. 撒哈拉以南非洲是黑人人口最集中的地区,包括多个部族和民族。

3. 主要宗教有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传统信仰。

教案二:撒哈拉以南非洲自然地理特点一、地形特点:1. 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势较低,多为高原和平原,包括撒哈拉沙漠边缘的沙漠平原,以及刚果盆地、尼日尔盆地等。

2. 非洲最长的河流是尼罗河,流经撒哈拉以南非洲多个国家。

3. 维多利亚湖是非洲最大的湖泊,位于坦桑尼亚、乌干达和肯尼亚交界处。

二、气候特点:1. 撒哈拉以南非洲气候多样,南部多为热带气候,包括雨林气候和草原气候。

2. 中部和东部多为干旱气候,包括撒哈拉沙漠和喀拉哈里沙漠等。

3. 西部和北部多为地中海气候和沙漠气候。

三、生物多样性:1. 撒哈拉以南非洲拥有丰富多样的动植物资源。

2. 博茨瓦纳的奥卡万戈三角洲是非洲最大的野生动物保护区。

3. 坦桑尼亚的塞伦盖蒂国家公园是非洲最大的保护区,也是大迁移动物的重要地点。

教案三:撒哈拉以南非洲历史文化概况一、古代文明:1. 尼罗河流域是古埃及文明的发源地,古埃及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

2. 津巴布韦的大齐伯遗址是非洲最大的石墙遗址,也是古代非洲文明的象征之一。

二、奴隶贸易与殖民主义:1. 撒哈拉以南非洲是奴隶贸易的重要地区,非洲人口被迁徙到欧洲、美洲和亚洲。

地理《撒哈拉以南非洲》教案范文

地理《撒哈拉以南非洲》教案范文

地理《撒哈拉以南非洲》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位置、范围和地理特征;(2)掌握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自然环境、气候类型、资源分布等基本情况;(3)了解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人文景观、民族风情、历史现状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2)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法,提高学生的地理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运用比较法,使学生能从多角度认识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特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兴趣和好奇心;(2)引导学生关注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发展问题,树立全球观念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位置和范围;(2)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自然环境和气候类型;(3)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人文特点和发展问题。

2. 教学难点:(1)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气候类型和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2)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发展问题及其解决途径。

三、教学准备1. 教材或教学资源:《地理》课本及相关资料;2. 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地图、图片、案例资料等;3. 课前准备:教师预习教材,整理相关资料,准备教学课件。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图片,引发学生的兴趣;(2)简要介绍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位置和范围,引导学生思考其地理特征。

2. 自主学习:(1)学生根据教材,自主学习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自然环境和气候类型;(2)学生通过观察地图,分析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资源分布和人文景观。

3.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自然环境、气候类型、资源分布等基本情况;(2)教师分析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人文景观、民族风情、历史现状等。

4. 案例分析:(1)教师展示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案例资料,引导学生进行分析;(2)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探讨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发展问题及其解决途径。

5. 课堂小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悟。

高中地理《撒哈拉以南非洲》教学教案设计

高中地理《撒哈拉以南非洲》教学教案设计

高中地理《撒哈拉以南非洲》教学教案设计第一章: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自然地理特征1.1 地理位置与范围1.2 气候类型与特点1.3 地形地貌及其影响1.4 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第二章: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人口与城市化2.1 人口分布与增长2.2 人口结构与问题2.3 城市化进程与特点2.4 城市化带来的挑战与应对第三章: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经济与发展3.1 农业发展与粮食安全3.2 矿产资源与工业布局3.3 服务业与新兴产业发展3.4 经济发展与合作机制第四章: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政治与社会4.1 政治制度与政权更迭4.2 民族问题与冲突4.3 教育与社会发展4.4 卫生与社会保障第五章: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国际关系与合作5.1 非洲联盟与区域合作5.2 与世界大国的关系5.3 对外援助与合作项目5.4 面临的挑战与机遇第六章: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生物多样性与保护6.1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6.2 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6.3 面临的威胁与原因6.4 保护措施与成效第七章: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文化与传统7.1 语言与文字7.2 宗教信仰与习俗7.3 传统艺术与音乐7.4 现代文化的影响与融合第八章: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教育与人力资源8.1 教育体系与现状8.2 教育公平与女性教育8.3 人力资源开发与就业8.4 科技发展与人才培养第九章: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健康与卫生问题9.1 主要疾病与健康问题9.2 卫生设施与服务9.3 公共卫生政策的挑战9.4 国际合作与卫生发展第十章: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未来发展展望10.1 经济发展与减贫10.2 社会进步与民生改善10.3 政治稳定与和平发展10.4 国际合作与全球治理第十一章: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农业发展11.1 农业生产方式与技术11.2 主要农作物与经济作物11.3 农业面临的挑战与问题11.4 农业发展的战略与政策第十二章: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矿产资源与工业发展12.1 主要矿产资源与分布12.2 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12.3 工业发展的现状与问题12.4 工业化进程中的环境挑战第十三章: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旅游业与服务业13.1 旅游资源与旅游产业13.2 旅游业的发展与影响13.3 服务业的兴起与重要性13.4 服务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第十四章: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交通运输与基础设施14.1 交通运输网络的构成14.2 交通运输对经济发展的影响14.3 基础设施建设的现状与需求14.4 国际合作与基础设施发展第十五章: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对外贸易与投资15.1 贸易伙伴与国际市场15.2 主要出口商品与贸易政策15.3 外国直接投资与影响15.4 贸易与投资中的机遇与风险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教案设计的重点在于帮助学生全面了解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自然地理特征、人口与城市化、经济与发展、政治与社会、国际关系与合作等方面的知识。

《撒哈拉以南非洲》教案

《撒哈拉以南非洲》教案

《撒哈拉以南非洲》精品教案第一章:导言1.1 教学目标了解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理位置和概况掌握本课程的学习目标和内容安排1.2 教学内容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理位置和范围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人口、民族和文化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自然环境和资源1.3 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演示和小组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引导学生通过地图和图表分析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理位置和人口分布1.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小组讨论的表现学生完成地图和图表分析的能力第二章:人口与民族2.1 教学目标了解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人口规模和增长趋势掌握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主要民族和语言2.2 教学内容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人口规模和增长趋势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主要民族和语言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文化特点和传统习俗2.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教学引导学生通过案例分析了解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人口和民族特点2.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小组讨论的表现学生完成案例分析报告的能力第三章:政治与发展3.1 教学目标了解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政治制度和政府机构掌握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3.2 教学内容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政治制度和政府机构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发展挑战和机遇3.3 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演示和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教学引导学生通过地图和图表分析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政治和经济状况3.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小组讨论的表现学生完成地图和图表分析的能力第四章:自然环境与资源4.1 教学目标了解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自然地理特点掌握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自然资源和环境问题4.2 教学内容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自然地理特点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自然资源和环境问题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4.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教学引导学生通过案例分析了解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自然环境和资源问题4.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小组讨论的表现学生完成案例分析报告的能力第五章:文化与艺术5.1 教学目标了解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文化传统和艺术表达掌握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主要宗教信仰和节日庆典5.2 教学内容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文化传统和艺术表达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主要宗教信仰和节日庆典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文化遗产和当代艺术发展采用多媒体演示和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教学引导学生通过图像和音乐欣赏了解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文化和艺术特点5.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小组讨论的表现学生完成图像和音乐欣赏报告的能力第六章:教育与社会6.1 教学目标了解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教育体系和发展现状掌握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教育挑战和社会问题6.2 教学内容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教育体系和发展现状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教育挑战和社会问题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教育改革和援助措施6.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教学引导学生通过案例分析了解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教育和社会现状6.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小组讨论的表现学生完成案例分析报告的能力第七章:健康与营养了解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公共卫生状况和健康挑战掌握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营养问题和疾病流行7.2 教学内容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公共卫生状况和健康挑战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营养问题和疾病流行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公共卫生干预和改善措施7.3 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演示和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教学引导学生通过地图和图表分析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健康和营养状况7.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小组讨论的表现学生完成地图和图表分析的能力第八章:经济活动与产业8.1 教学目标了解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经济体系和产业结构掌握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主要经济活动和产业发展趋势8.2 教学内容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经济体系和产业结构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主要经济活动和产业发展趋势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经济合作和贸易政策8.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教学引导学生通过案例分析了解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经济和产业特点8.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小组讨论的表现学生完成案例分析报告的能力第九章:城市化与生活方式9.1 教学目标了解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城市化进程和生活方式变化掌握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城市规划和居住条件9.2 教学内容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城市化进程和生活方式变化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城市规划和居住条件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城市化挑战和应对策略9.3 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演示和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教学引导学生通过地图和图表分析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城市化和生活方式特点9.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小组讨论的表现学生完成地图和图表分析的能力第十章:旅游与文化遗产10.1 教学目标了解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旅游资源和文化遗产保护掌握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旅游政策和市场发展10.2 教学内容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旅游资源和文化遗产保护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旅游政策和市场发展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旅游推广和可持续发展10.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教学引导学生通过案例分析了解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旅游和文化特点10.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小组讨论的表现学生完成案例分析报告的能力第十一章:国际政治与外交关系11.1 教学目标了解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国际政治环境掌握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主要国际外交关系和合作组织11.2 教学内容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国际政治环境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主要国际外交关系和合作组织撒哈拉以南非洲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11.3 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演示和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教学引导学生通过地图和图表分析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国际政治和外交关系11.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小组讨论的表现学生完成地图和图表分析的能力第十二章:科技与发展12.1 教学目标了解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科技发展现状掌握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主要科技挑战和发展机遇12.2 教学内容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科技发展现状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主要科技挑战和发展机遇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科技合作和支持措施12.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教学引导学生通过案例分析了解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科技和发展特点12.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小组讨论的表现学生完成案例分析报告的能力第十三章:宗教与信仰13.1 教学目标了解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宗教多样性和信仰习俗掌握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主要宗教组织和影响力13.2 教学内容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宗教多样性和信仰习俗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主要宗教组织和影响力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宗教与社会和谐13.3 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演示和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教学引导学生通过图像和音乐欣赏了解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宗教和信仰特点13.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小组讨论的表现学生完成图像和音乐欣赏报告的能力第十四章:媒体与信息传播14.1 教学目标了解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媒体环境和信息传播现状掌握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主要媒体类型和影响力14.2 教学内容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媒体环境和信息传播现状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主要媒体类型和影响力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媒体自由与责任14.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教学引导学生通过案例分析了解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媒体和信息传播特点14.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小组讨论的表现学生完成案例分析报告的能力第十五章:未来展望与挑战15.1 教学目标了解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未来发展前景掌握撒哈拉以南非洲面临的挑战与机遇15.2 教学内容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未来发展前景撒哈拉以南非洲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发展援助和国际合作15.3 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演示和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教学引导学生通过地图和图表分析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未来展望和挑战15.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小组讨论的表现学生完成地图和图表分析的能力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撒哈拉以南非洲》精品教案共包含十五个章节,涵盖了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理位置、人口与民族、政治与发展、自然环境与资源、文化与艺术、教育与社会、健康与营养、经济活动与产业、城市化与生活方式、旅游与文化遗产、国际政治与外交关系、科技与发展、宗教与信仰、媒体与信息传播以及未来展望与挑战等方面的内容。

高中地理《撒哈拉以南非洲》教学教案设计

高中地理《撒哈拉以南非洲》教学教案设计

高中地理《撒哈拉以南非洲》教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自然地理特征,包括气候、地形、植被等;(2)掌握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人文地理特征,包括人口、城市、农业、经济等;(3)了解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历史背景,包括殖民历史、独立运动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观察和分析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自然地理特征;(2)通过案例分析,了解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人文地理特征;(3)通过小组讨论,探讨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发展问题及其解决途径。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非洲大陆的兴趣和好奇心;(2)培养学生尊重不同文化和历史的态度;(3)培养学生关注全球发展问题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自然地理特征;(2)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人文地理特征;(3)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发展问题及其解决途径。

2. 教学难点:(1)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气候分布及其对农业的影响;(2)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人口增长与城市化进程;(3)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经济一体化与发展战略。

三、教学准备:1. 教材:《高中地理》等相关教材;2. 辅助材料:地图、图片、案例分析资料、视频等;3. 教学工具:多媒体投影仪、白板、教学卡片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播放非洲音乐,引起学生对非洲大陆的兴趣;(2)展示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2. 自然地理特征:(1)介绍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理位置、面积和边界;(2)讲解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气候分布及其特点,如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沙漠气候等;(3)分析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形特征,如高原、山脉、平原等;(4)介绍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植被类型,如热带雨林、草原、沙漠植被等。

3. 人文地理特征:(1)讲解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人口分布特点,如人口密度、人口增长率等;(2)分析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城市化进程,如城市规模、城市分布等;(3)介绍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农业特点,如种植业、畜牧业等;(4)讲解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经济发展状况,如经济结构、贸易关系等。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优秀教案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优秀教案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教学设计绵阳英才冯爱玲[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在世界地图中找出本区的位置、濒临的海洋、组成局部;2、能用地图说出本区主要地形和气候特征;3、理解本区经济开展的特点及形成原因。

方法与过程:1、通过交流讨论,了解本区以黑种人为主及本区丰富多彩的文化;2、通过帮助经济开展,理解本区经济开展的趋势。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了解本区与我国经济贸易的合作与往来,增强学生对全球合作的理解,也加强学生对本区和我国长青友谊的认知。

[教学重点]:本区以黑种人为主及经济开展特点。

[教学难点]:本区的文化特点、本区传统经济开展模式及目前经济开展状况。

[学情分析]:1、学生学习根底分析七年级学生在前面对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有一定了解,再加上平日新闻、网络、国际时事的了解,对撒哈拉以南非洲有一些感性和理性认识。

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接受不是很困难。

2、学生学习能力分析初一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从经验型逐步向理论型开展。

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和想象能力也逐渐开展。

[教学方法]:对于教学重点以学生活动为主,采用小组讨论、读图分析及教师讲授法为主;教学难点以比照分析法、观察讨论法为主。

[教学手段]:多媒体,自制卡片,各种视频。

[教学过程]:引入新课:上课之前,我们一起来Happy下,欣赏段电影〔播放视频〕师:这是什么电影?生:马达加斯加。

师:《马达加斯加》要拍续集了,主人公就是她。

她叫Angle,是一个出生在美国的黑人美眉。

现在的她我是纽约动物园的园长。

一直以来,她都有个梦想,想要回到父辈们生长的故土。

终于有一天她放下纽约的一切,带着她动物园里可爱的动物们去寻找他们的故土。

讲解新课:【漫漫寻亲路】1、海陆位置:师:他们的故土在哪里呢?生:非洲。

师:对,他们的家乡都在非洲。

并且是位于世界上最大沙漠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

〔板书“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师:其实,这里不仅是动物和我的故土,也是黑种人的故土。

可是他们在纽约,要回故土,最近的路线是什么?生:穿越大西洋。

教学设计1: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教学设计1: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1.读图,并按下列要求回答问题。

(1)填出图中下列气候类型的名称:A____,B____,C____,D____。

(2)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的气候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E岛东侧气候类型是____,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赤道穿过的肯尼亚山的气候类型是____气候,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B种气候类型在非洲北部广布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07年1月30日至2月10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对非洲八国进行了友好访问,谱写了中非友谊的新篇章。

根据图1、图2和材料回答问题。

(1)访问首日,八国首都中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的是___________。

甲、乙两湖为世界著名深水湖,其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图2中A、B区域年降水量特别丰沛的主要原因。

(3)说出北非地区主要的矿产资源,并分析矿产资源开发的有利与不利区位因素。

参考答案1.【解析】非洲的气候类型,大致以赤道为轴,呈南北对称分布。

【答案】(1)地中海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雨林气候(2)①气温高:绝大部分地方的气温在20℃以上,为热带气候。

②降水丰富:大部分地区的年降水在1000毫米以上。

③大部分地区以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为主,热带草原气候的南北两侧为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仅局限在最南部的沿海地区(3)热带雨林气候马达加斯加岛东面有来自海洋湿润的东南风,并随中部纵贯南北的山地的抬升,产生大量降水,加之东岸有马达加斯加暖流经过,起了增温增湿的作用,因而形成终年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4)高山肯尼亚山虽然被赤道穿过,但因其海拔高(5199米),气温低,垂直气候显著,缺乏形成热带雨林气候的水热条件,因而形成高山气候(5)由于非洲大陆的轮廓呈倒置三角形,北宽南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考点预测】
1 考查非洲的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地理特征及成因。

2.结合图表分析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经济特征、发展方向及环境问题。

【学习目标】
1、结合区域图,分析非洲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地理特
征及成因;
2、运用整体性原理,分析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关联性,以及自然要
素对人文要素的影响;
3、运用可持续发展的原理,因地制宜,对本区域的发展措施提出评价。

【自主学习】:
问题1:看地图册,说出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经纬度、海陆位置。

⑴经纬度置:15°W- °E;线—35°S,使其气候以
(热量带)为主;(纬线)穿过中部,使其气候呈对称分布。

⑵海陆位置:西临洋,东临洋,东北临海。

北部是撒哈拉沙漠。

问题2、对比欧洲与非洲大陆海岸线完成表格中的内容
大洲海岸线(平
直或曲折)对来自海洋
的湿润气流
影响
对海运交通
的影响
非洲
欧洲
问题3: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形
区名称,描述地形特征,分析地形对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的影响?地形
特征:
对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的影响:
问题4:写出图中各数字代表的气候类型,并归纳各自的分布特点、成因和特征
①是气候,分布在南北
纬之间,成因是。

特征是。

②是气候,分布在之间,
成因是。

特征是。

③是气候,分布在之间,成因是。

特征是。

④是气候,分布在之间,成因是。

特征是。

问题5:地理事物成因探究(参照地图册和区域地理P40- 41)
1刚果盆地(世界最大的盆地)成因:
2东非裂谷带
成因:
分布:南起赞比西河口,北经红海,直到死海附近。

特点:两岸悬崖壁立、附近火山很多,谷底湖泊连串。

3坦噶尼喀湖成因:板块张裂地壳断裂下陷,积水成湖。

4维多利亚湖成因:盆地凹陷(地壳运动使地面渐渐下沉,形成集
水盆地)
问题6:刚果河的水文特征和河流开发(参照地图册和区域地理P40-41)
1刚果河水文特征:
2流量大的原因:
3河流开发
1上游和下游地区:落差大,多瀑布,水能资源丰富,但开发较少。

2中游地区:流经刚果盆地中部,地势低平,落差小,水势平稳;
水量丰富,利于航运。

但由于流经地区经济欠发达,下游航运价
值小等原因,总体上航运价值较小。

高二区域地理复习学案
命题人:冯现丽临淄中学
问题7:人文概况(参照地图册)
1经济特点:
2人口问题及原因:
3主要环境问题:
4缺粮严重的原因:①长期殖民统治,农业生产落后;②人口增长过快;③旱灾频繁;④政局不稳
【导入】非洲热带草原动物大迁徙的原因?为什么有季节性迁徙的特点?先看动画,同时思考上面的问题。

在学生简单分析之后,回顾热带草原
气候的特点、成因。

并利用下面的两幅图片,稍加归纳。

归纳:
6
【自主学习的反馈】:基本完成较好,主要是问题2 和6 需要探讨。

点拨讲解,归纳总结:
【主动探究,合作学习】非洲非地带性气候成因
1、马达加斯加岛东侧、几内亚湾沿岸地区热带雨林气候的成因
提示:降水比周围多。

从纬度、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等)、地形、洋流等方面分析。

2、东非高原上热带草
7

气候的成因
提示:降水比周围少。

从地形、大气环流方面分析。

【拓展应用】读图回答问题
分析图中回归线附近地区,年降水量东岸多西岸少的原因。

【聚焦现实,探究发展】:读图文资料,完成问题
尼日利亚人口超过1 亿,经济以农矿业为主。

尼日利亚自然资源丰富,主要有石油、天然气、煤、铁矿石等30 多种矿藏。

旅游资源丰富,如瀑布、海滩、赤道森林等。

棉花、花生等许多农产品的生产在世界上居领先地位,20 世纪70 年代起尼日尼亚经济发展转向石油工业,近年来南部热带经济作物发展迅速。

尼日利亚是中国在非洲的第四大贸易伙伴、第二大出口市场,也是中国主要投资目的地。

中国K 集团计划在A 地投资建设产业园区,园内计划引入的产业有:
棉纺织工业,食品加工业厂,钢铁工业、石油工业,旅游业和仓储物流业等。

请在下列两题中任选一题回答:
1、分析K 集团在A 地建设产业园区的理由。

2、K 集团在A 地建设产业园区,当地政府人员有支持也有反对的,请分别说明他们的理由。

【自主总结、知识梳理】
【课堂检测】
右图是世界某地区一月等温线图,其中① 是25℃等温线,② 是20℃等温线:
1.②等温线明显与海岸线平行的
主要原因是()
A.地形影响B.洋流影响
C.降水影响 D .人类活动
影响
2.①②两条等温线温度不同;
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A.太阳辐射B.海陆分布
C.大气环流D.地面状况
3.④⑤⑥⑦等温线都呈闭合状,主要影响因素是()A.太阳辐射B.大气环流C.海陆D.地形
4.非洲自然带南北对称分布明显的原因是()
①沙漠面积大②地形单一、海岸平直
③ 赤道横贯中部,非洲大陆在气压带和风带位置对

④非洲原始自然环境保护良好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马达加斯加地广人稀,水稻种植有着得天独厚的优越性,全国各地都有栽培,但仍不能完全自给。

5.①地稻米产区与湖南省稻米产区相似的区位条件是()
A.灌溉水源丰富,机械化程度高
B.气候类型相同,土壤肥沃
C.地形平坦,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
D.精耕细作,技术条件优越
6.马达加斯加稻米不能自给的原因是()
A.粮食需求量太大B.农业技术落后,产量低
C.岛国,种植面积有限D.国际市场稻米价格低廉
7.下列地理事物(或现象)的成因与图中②处自然带成因最接近的是
A.撒哈拉沙漠直逼非洲西海岸B.东非高原出现热带草原带C.南半球亚寒带针叶林带缺失D.澳大利亚东北部的热带雨林带
南非自然资源丰富,金融、法律体系比较完善,通讯、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良好,矿业、制造业、农业和服务业是经济四大支柱,深井采矿等技术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下图为非洲南部部分区域图,读图回答8~10 题。

8.南非渔业资源西部海域较东部海域丰富,其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西部大陆架较宽广②西部光照较充足
③西部受寒流(上升流)的影响
④西部河流众多,带来大量营养物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9.近年来,南非吸引我国企业投资的最主要优势条件是
A.市场广阔,开放程度较低
B.经济发达,科技水平高
C.矿产资源丰富,工业基础好D.政策支持,劳动力丰富
10.中国在南非投资建厂给南非带来的主要影响不包括
A.加剧贫富差距B.促进经济发展
C.加快产业升级D.缓解就业压力
11、安哥拉气温舒适宜人,全年平均温度在22℃左右,最高气温也不超过28℃,被称为非洲的“春天国度”。

(1)描述安哥拉地形特征并说明判断理由。

(2)请释安哥拉沿海和内陆地区气温舒适宜人的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