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上语文第1课《沁园春 雪》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1、《沁园春 雪》
作者简介
毛泽东:
字润之,笔名子任。我国伟大的革命家、军事家、政 治家。1893年12月26日生于湖南湘潭韶山冲一个农民家庭。 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 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 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1936~1976),中国 共产党中央政治局主席(1943~1945)和中央委员会主席 (1945~1976),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1949~1954)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1954~1959)。 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
抗战胜利后公开发表。1945年8月重庆谈判期间,爱 国民主柳亚子向毛泽东“索句”,毛泽东即赠此词。柳读 后,评价道:“展读之余,以为中国有词以来第一作手, 虽苏、辛未能抗,况余子乎?”公开发表后,在中国革命 何去何从的紧要关头,给人民以鼓舞。
学习目标: 1.能抓住关键语句,理解课文内容,领略词的意境,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重点) 2.学习能明白本词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的写作 手法及比喻、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 (难点)
—— 毛泽东
毛 泽 东 亲 笔 手 书 的 《 沁 园 春 雪》
●词又叫长短句、诗余、曲子词等。原来可以合 乐演唱,句式长短不一。乐谱失传后,只剩下词 牌,词牌就是词的调子,每个词牌规定了这首词 的字数、句数、平仄声调和韵脚。所以把写词叫 做“填词”词牌名与词牌没有必然的联系。
● 《沁园春》这个词牌规定114个字,分上下两 阕,上阕13句,下阕12句,句号处必须压韵。 “沁园”相传是东汉明帝女儿沁水公主的园林, 曾被外戚窦宪夺取,后人作诗以咏其事。
• 1、赏析上阕:请同学们用这样的赏析一词或一句: 我最喜欢“ ”一词/句,因为它 例:我最喜欢“山舞银蛇,原驰蜡象”一句,因为它用 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和化静为动的手法,表现一种奋发的 态势和竞争的活力,有着大气磅礴的气势和灵动的活力。
九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 课件):第1课 《沁园·雪》
1 沁园春·雪
词
1. 学习目标
2. 作者简介
3. 背景透视 4. 文体知识
5. 相关资料
6. 检查预习
7. 听读课文
8. 整体感知
9. 句段品析 10. 疑难探究 11. 板书设计 12. 本课主旨
13. 本课突出艺术特色归纳
14. 拓展延伸 15. 教材习题讲解
16. 课后作业布置
1. 感知词中形象,理清作者思路,品析词的 精妙语言。(重点)
部分来自《点拨》
成吉思hán ( 汗)
部分来自《点拨》
魔法记忆:记少余多法,义为少数民族首领时, 读hán,如可汗、大汗,除此之外读hàn。
三 记一记词义
部分来自《点拨》
1.惟余莽莽: 只剩下白茫茫的一片。惟余,只剩。莽莽,词中是 无边无际的意思。例句:2015年的第一场雪,让大 家略到了惟余莽莽的壮丽景象。
【答案】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作用:承上启下。
部分来自《典中点》
3. 找出全词点明主旨的句子。 【答案】“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由评论历史人物落到赞扬当代无产阶级和革命 人民,使全词的思想境界达到了高峰,点明了 主旨。
品析上片诗词
部分来自《点拨》
1. 上阕描写北国雪景,哪几句是总写?哪几句是分写?描 写了怎样的北国风光? 【答案】“北国风光——万里雪飘”是总写, “望长城内外——分外妖娆”是分写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注意“封”和“飘”; 互文) 首句创造了一个冰天雪地、广袤无垠的境界,写 法上动静结合。
6.文采:本指辞藻。词中用来概括广义的文化,
包括政治、思想、文化在内。
文采、文才辨析:二者都有才能、才华的意思。
“文采”范围比“文才”广,既指文艺方面的
《沁园春·雪》说课稿(5篇)
《沁园春·雪》说课稿(5篇)《沁园春·雪》说课稿1一、课文地位及其教学侧重点《沁园春·雪》是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第一单元是活动探究单元,本单元共有三个任务:学习鉴赏、诗歌朗诵、尝试创作。
这三个任务,在学习第一单元五首诗歌的过程中,是可以有所侧重,有所整合的。
我在设计《沁园春·雪》这一课时,重点侧重是“学习鉴赏”、“诗歌朗诵”。
课标中对于本学段的学生学习古诗词的要求是: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据此,诵读是手段,而在课中加大积累,注重学生个人的感悟及对运用语言文字能力的培养应是课堂的重点,最终提升学生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二、我的教学理念1.明晰的教学思路。
2.聚焦的学习活动。
3.自然的思想熏陶。
三、我对教材的解读请参阅“语文湿地”公众号上我发表的原创解读《〈沁园春·雪〉里的壮景与壮思》四、本课的教学目标基于以上分析,我确立了本课的教学目标:1.自读,说说初读感受。
2.品读,体味豪放之味。
3.联读,理解伟人形象。
自读、品读、联读,以读为线,层层深入。
说初读感受、体味豪放之味,理解伟人形象,这都是在引领着学生品析语言、运用语言、积累语言。
这样的教学目标也是紧扣统编版单元教学的目标的。
五、我的教学设计及实施过程第一环节:导入同学们,12月26日是一个特殊的日子,这是毛主席的诞辰日。
老师是湖南人,每一年的12月26日,我们家乡的老百姓都会煮一碗福寿面,“吃碗福寿面,深情缅怀主席情”演变成我们家乡的一种民间风俗,我们用这样的方式缅怀这位伟大的领、诗人。
今年是毛主席诞辰__x周年,今天,我们将学习毛主席写的一首词《沁园春雪》,用这样的方式深切缅怀伟大领袖毛泽东。
设计意图:从情感的角度入课,拉近伟人与学生的距离。
第二环节:知识铺垫PPT依次出示写作背景、词牌名、字词认读。
设计意图:开课伊始,这既是为下面的学习做好知识铺垫,更是一种课中积累。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课《沁园春·雪》ppt精美课件
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
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 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
人,书法家。 其主要著作收入《毛泽东
选集》,其他已公开发行的著作有《毛 泽东书信选集》、《毛泽东农村调查文
集》、《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和《毛
泽东诗词选》等。
1936年2月,抗日战争爆发 前,在陕北的清涧县,毛泽东同 志登上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
江 山 如 此 多 娇
引 无 数 英 雄 竞 折 腰
惜
唐宗、宋祖 稍逊风骚 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
短于“文治”
看
今朝风流人物
文韬
武略
政治抱负:改造社会,引领时代风流
3.作者在下阕为什么要议论评说古代帝王?
作者以“往昔”与“今朝” 对比,“英雄”与“风流 人物”对比,突出了今朝革命英雄主宰河山的历史作用。
折
妖
腰: 鞠躬,倾倒。
娆: 娇艳美好。
词的上下两片写了什么内容?
上片:描写北国雪景
下片:纵论历代英雄
一、研读文本
1.请同学们阅读词的上阕,说说上阕是如何描写北方 壮丽雪景的?抒发了词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读词的下阕,想一想下阕是如何评论历史英雄的?
表达了词作者怎样的伟大政治抱负?
3.作者在下阕为什么要议论评说古代帝王?
的自况。这是词人的自信和自励,是他决心登上历史舞台
的威武雄壮的宣言。这是全词的主旨所在。
三、品析语言 1.上阕中“望”字统领到哪一句?“山舞银蛇,原驰蜡 象”,山脉怎会像银蛇在舞动,高原怎会像白象在奔 跑?
2.“须晴日”三句中,哪个字表明是虚写?试用散文化
的语言描述这三句诗的意境。 3.下阕中“惜”字包含着作者什么感情?评论了哪几位 历史人物?“略”、“稍”有什么作用?“略输”、 “稍逊”和“只识”有什么区别?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1《沁园春-雪》课件(共39张PPT)
你用/平平仄仄的枪声/ 写诗
二万五千里/是最长/一行 常于/马背上/构思
便/具有了/战略家的目光 战地黄花/ 如血残阳 成了/最美的/意象 有时/潇洒地/抽烟 抬头/望断/南飞雁
宽阔的脑际/却有大江流淌
• 雪天/更善/畅想 神思/飞扬起来 飘成/梅花漫天的/北国风光 相信/你是/最严肃的诗人 屈指/数算 一首/气势磅礴的/诗 调动了/半个世纪的/酝酿 轻易/不朗诵 天安门城楼上/只那一句 便成了/世界的诗眼 嘹亮了/东方!
(女领)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男合)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男合)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男合)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女合)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男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女合)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女合)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男合)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轮读)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轮读经久不息)
.
北国/风光,江山/如此Fra bibliotek娇,千里/冰封,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万里/雪飘。
惜/秦皇/汉武,
.
望/长城/内外,
略输/文采;
惟余/莽莽;
唐宗/宋祖,
.
大河/上下,
稍逊/风骚。
顿失/滔滔。
一代/天骄,
.
山舞/银蛇,
成吉思汗,
原驰/蜡象,
只识/弯弓/射大雕。
欲与/天公/试比高。
俱/往矣,
须/晴日,
数/风流人物,
福田河中学 朱云鹤
这首词“沁园春”是什么?“雪”又是什么? 词牌名 间隔号 题目
读豪迈诗词
读豪迈诗词 要求:读准字音
qìn
【人教版】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材课文注音及解释.doc
精品文档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课文注音及解释【九年级上册】第一课《沁园春·雪》滔滔tāo tāo:1.形容大水滚滚:白浪~,无边无际。
2.形容连续不断(多指话多)。
惟余莽莽wéi yúmǎng mǎng:只剩下白茫茫一片。
惟余,只剩。
莽莽,原野辽阔,无边无际。
红装素裹hóng zhuāng sùguǒ:指衣着淡雅的妇女。
本文形容雪后天晴,红日和白雪相映衬的壮丽景色。
妖娆yāo ráo:娇艳美好。
折腰zhé yāo:1.弯腰行礼。
2.爱慕;倾倒。
风骚fēng sāo: 1.《诗经》和《楚辞》的合称。
2.才华;文采。
3.指妇女举止轻佻,不检点:卖弄~。
天骄tiān jiāo:天骄是汉代的北方人对君主的一种敬畏的称呼。
风流fēng liú:1.有功绩而又有文采的;英俊杰出的:数~人物,还看今朝。
2.指有才学而不拘礼法:~才子。
~倜傥。
3.指跟男女间情爱有关的:~案件。
4.轻浮放荡:~女人。
第二课《我爱这土地》嘶哑sīyǎ:声音沙哑。
汹涌xiōng yǒng:(水)猛烈地向上涌或向前翻滚:~澎湃。
波涛~。
黎明lí míng:天快要亮或刚亮的时候。
腐烂fǔlàn:1.烂掉,朽坏。
2.有机体由于微生物的滋生而破坏。
第三课《乡愁》第四课《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轻灵qīng líng:武术术语,指动作轻巧灵活。
引申为一种轻松、飘逸的心境。
娉婷pīng tíng:形容女子的姿态美:体态~。
举止~。
鲜妍xiān yán:鲜艳。
冠冕guān miǎn:这里指王冠。
1.古代皇冠或官员的帽子。
冕,礼帽。
2.比喻受人拥戴或出人头地。
呢喃ní nán:1.拟声词。
燕子的叫声。
2.形容小声说话:细语~。
第五课《我看》丰润fēng rùn:(肌肤等)丰满滋润:两颊~。
沉醉chén zuì:1.大醉。
最新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课《沁园春·雪》(共42张PPT)
总
北国风光 千里冰封
望
万里雪飘
写景顺序: 分
长城—莽莽
大河—顿失
静 想象
山—舞 动
原—驰
从总到分
从静到动
由实到虚
红装素裹 分外妖娆
实
虚
过渡
评古
颂今
江山如此多娇 惜 引无数英雄竟折腰
秦皇汉武—略输
唐宗宋祖—稍逊 俱往矣 数风流人物
成吉思汗—只识
还看今朝
议论、抒情
你从毛主席的诗歌中体会到了哪 些美?
•由“望”字领起,展现了长城、黄河、 群山、高原等景观。
•词的上阕写了哪些意象?表达了 一种什么感情?
描写了冰、雪、长城、大河、 山、原等,表达了词人领略祖国大 好河山时的豪迈情怀。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 地写出冰封雪盖的北国雪景以及这些景 物的勃勃生机和昂扬的气势,且化静为 动,赋予沉寂的大自然以旺盛的生命力。
•大气磅礴的意境美
•超凡脱俗的人格美
•深邃隽永的哲理美
请结合补充材料及上下词句仔细体味。 后句总领下文议论抒情 ,指出历史上许多英雄人物为祖国的壮丽河山而倾倒。 作者意气风发,因而在他心目中,大自然也生气勃勃。 沁园春( ) 莽莽( ) 分外( ) 作者在下阕为什么要议论评说古代帝王?
上示阕例写 :北望以方/长的为城雪内景中外,,先国惟写余眼有莽前莽实词景(以写实来景先第总,一后具作体描手述),,视虽野开苏阔,、气势辛宏大未。 能抗,况余子乎?” 连蒋介石的“文胆”陈布雷也曾评价这首词“气度非凡,气 难道可以谩骂这一些人们吗?别的解释是错的。
“江山”“引”“英雄”后应停顿,突出江山之美,英雄争先恐后为之折腰,抒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和颂扬。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沁园春 雪》课件(37张PPT)
• 诗人是怎样由上阕对祖国山河的赞美转入对历史人物 的评点的? •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承上启下的 过渡句。使全词结构严谨,浑然一体。 • “娇”是一种女性美,正与“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相照应。“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引出下文。“竞”字 写尽了英雄之间激烈的斗争,写尽英雄之间的相继崛 起,“折腰”的形象,最能概括每一个英雄人物的奋 斗动机和奋斗姿态。
山、原,这些原本静止的景物,作者却写 出它们的“驰”和“舞”,这样化静为动, 是什么因素造成的? 因素有三:第一,视觉因素,远望山 势绵延起伏,确有动感;第二,精神因素, 作者精神振奋,视大地也生动活泼;第三, 时代因素,蓬勃发展的中国革命、中华民 族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恰如这群山高原的 性格。雪景的壮丽雄奇,神州大地的勃勃
诵读贴士
沁园春· 雪
毛泽东
1、总写北国雪景的句子是哪几句? 2、作者以“望”统领哪几句,都望到 了什么? 3、上阕中哪几句是实景,哪几句是虚 景? 4、“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 腰”在结构上什么作用? 5、找出诗中最能体现本诗主旨的诗行。 6.这首词上下阕各写了什么?各用了什 上片:描写北国雪景,赞美祖国河山。(描写) 么表达方式?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 下片:评论古代帝王,赞美当代英雄。(议论)
“一切景语皆情语”,毛泽东选用这些 景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上阕
降雪冰冻地 区之广
寒冷程度之 烈
千里万里 冰封雪飘
望
(描写)
长城--惟余 大河--顿失 山--舞—银 原--驰—蜡
对偶夸 张
静态
须
比喻拟 人
动态
红装素裹 分外妖娆
对偶比 喻
总
分
实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沁园春 雪》课件 (共27张PPT)
步出夏门行·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气势磅礴
上联:壮丽山河,纵横千万里; 下联:风云历史,上下五千年。
1937年,日本侵略者发动了卢沟桥事变,侵华的 魔爪正伸向中国内地;国民党反动派抱着“攘外必 先安内”的宗旨围剿着中国的正义人士。 诗人怀着急切突入战斗的决心来到当时有“抗战 中心”之称的武汉,却发现报国无门! 他深切地感悟到我们这古老的民族在解救自身的 战争中所承受的极其深重的灾难,而神州广袤的土 地和亿万生灵的命运也将要经历极为艰辛的日子。 诗人意识到这场民族解放战争通向胜利的道路是 泥泞的、寒冷的、曲折的。这一切都强烈地震撼了 诗人本已经十分动荡的内心,所以写下了《雪,落 在中国的土地上》。 1937年12月于武汉!
咳,就在如此寒冷的今夜, 无数的, 我们的年老的母亲, 都蜷伏在不是自己的家里, 就像异邦人, 不知明天的车轮, 要滚上怎样的路程? ——而且, 中国的路, 是如此的崎岖, 是如此的泥泞呀。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
透过雪夜的草原, 那些被烽火所啮啃着的地域, 无数的,土地的垦植者,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失去了他们所饲养的家禽, 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 失去了他们肥沃的田地, 拥挤在, 生活的绝望的污巷里; 中国, 饥馑的大地, 我的在没有灯光的晚上, 朝向阴暗的天, 所写的无力的诗句, 伸出乞援的, 能给你些许的温暖么? 颤抖着的两臂。 中国的痛苦与灾难, 像这雪夜一样广阔而又漫长呀!
那从林间出现的, 赶着马车的, 你中国的农夫, 戴着皮帽, 冒着大雪, 你要到哪儿去呢? 告诉你, 我也是农人的后裔—— 由于你们的,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沁园春·雪》教学课件(共44张PPT)
比较《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与《沁园春・雪》的异同点
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
漫天皆白,雪里行军情更迫。 头上高山,风卷红旗过大关。 此行何去?赣江风雪迷漫处。 命令昨颁,十万工农下吉安。
这两首词的共同点都是写雪景,都有雄壮的气势、豪 放的风格。《沁园春・雪》是借景抒怀之作,赞美祖国山 河的壮丽,抒发了诗人作为革命领袖的豪情壮志;《减字 木兰花・广昌路上》是写景叙事之作,描写行军的一个场 面,表现了工农红军一往无前的战斗气概。
★怎样理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风流人物”指的是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 “还看今朝”的“今朝”指的是当代无产阶级革 命英雄和广大的人民群众。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诗 人作为无产阶级革命领袖的壮志和抱负。
★这一部分在表达方式上有何特点?“俱往矣”前后有何联 系?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了作者博大宽阔的胸怀和雄伟旷达的气魄。 (4)这两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对偶。
★品读描写“群山、高原”的几句。 (1)这几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对偶、比喻、拟人。
(2)作者为什么觉得群山像银蛇在舞动,高原像白象在奔跑? 诗人站在高山之巅极目远眺,看到白雪覆盖的群山蜿蜒曲
折,伸向远方,仿佛一条银蛇在舞动;一座座披着白衣的高原 上的丘陵,仿佛一只只白象在奔跑。前者舒展柔美,后者奔腾 壮丽,二者都有奔放活泼的气势,显得神采飞扬。加上“欲与 天公试比高”一句,就更有一种奋飞的态势和竞争的活力。
这两首词的不同点在于前者写的是北国雪景,壮阔而 美好,并有诗人的想象;后者写的是南国雪景,虽有气势 而难与前者相比,只是展现眼前的实景。
拓展迁移
沁园春·长沙
毛泽东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 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沁园春·雪》课文、主题、背景、全文翻译1500字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沁园春·雪》课文、主题、背景、全文翻译1500字《沁园春·雪》是毛泽东创作的一首诗,也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的课文。
该课文的主题是描写雪景,通过对雪景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该课文主要以描写沁园春的自然景色和人们的生活为背景,通过描绘雪景的美丽和神秘感,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全文翻译如下: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背景:《沁园春·雪》是毛泽东于1936年创作的一首诗。
此时,抗日战争已经爆发,中国正面临巨大的困难和挑战。
而这首诗的背景,正是在这个动荡的时期。
这时的沁园春已经成为毛泽东的隐居之所,他以此来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全文翻译:北国的景色如画卷一般展开,冰封着千里的大地,雪花飘扬在万里的天空。
望着长城的内外,只见一片苍茫;大河的上下,滔滔水流消失不见。
山峦犹如跳动的银蛇,原野上的骏马奔驰,宛如在与上天的神力竞争。
只需有晴朗的阳光,看那鲜艳的衣装以及洁白的覆盖,显得格外妖娆。
江山如此美丽妩媚,吸引着无数英雄竞相臣服。
虽然秦皇汉武等历史名望,在文采方面稍逊一筹;唐宗宋祖等历史人物,在风采和才华上有些逊色。
成吉思汗这位前任天骄,只懂得拉弓射大雕这等功夫。
这些伟人功绩已随风而去,而如今则是新一代的风流人物,他们引领潮流,打造时代。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课《沁园春·雪》课件 (共24张PPT)
毛泽东
篇名解释
《沁园春·雪》: “沁园春”是词 牌名。“雪”是标题。词牌是词的 格式的名称,它决定了这首词的字 数、句数和平仄声韵。标题是词的 内容的集中体现,它概括了词的主 要内容。《沁园春·雪》意为:一 首用“沁园春”的词牌写成的关于 雪的词。
毛主席亲笔书写《沁园春·雪》
毛泽东(1893-1976)
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为了国家 的前途和人民的利益,毛泽东同志亲
赴重庆和国民党谈判,其间,民主人
士柳亚子先生请他写诗,毛泽东就把
这首词抄给他,随后在《新民晚报》
公
开
发
表
.
感悟朗诵
容易错读的字词:
分外: 应读(fèn) 不读(fēn) 妖娆: 应读(ráo) 不读(yáo) 稍逊风骚: 应读(xùn)
不读(sūn) 成吉思汗: 应读(hán)
不读(hàn) 数风流人物: 应读(shǔ )
不读(shù)
北国风光,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
毛泽东
望长城内外, 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 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 原驰蜡象,
山舞银蛇
欲与天公试比高。
看红妆素裹,分
须晴外日妖,娆
看红装素裹,
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风流人物”指什么人?最后三句意义 何在?
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对一个时代有 极大影响的英雄人物。
事过境迁,千古风流人物都已过去,而 今,真正才华横溢、文采飞扬,能够领略和 欣赏江山秀美的人,能够促进祖国统一繁荣, 还得算是今天的革命英雄,革命领袖,表现 了毛泽东同志“天下大任,舍我其谁”的英 雄豪情。
惜
秦皇汉武
略输文采
唐 太 宗
《沁园春·雪》原文和译文(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
《沁园春·雪》原文和译文
原文: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馀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译文:
北方的风光,千里冰封冻,万里雪花飘。
望长城内外,只剩下无边无际白茫茫一片;宽广的黄河上下,顿时失去了滔滔水势。
山岭好像银白色的蟒蛇在飞舞,高原好像蜡白色的巨象在奔驰,它们都想试一试与天老爷比比高。
要等到晴天的时候,看红艳艳的阳光和白皑皑的冰雪交相辉映,分外美好。
江山如此十分媚娇,引得无数英雄竞相倾倒。
只可惜秦始皇、汉武帝,略差文学才华;唐太宗、宋太祖,稍逊文治功劳。
一代上天骄宠的儿子成吉思汗,只知道弯弓射大雕。
这些人物全都过去了,数一数英雄豪杰,还要看今天的人们。
秋人教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课《沁园春雪》说课稿
秋人教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课《沁园春雪》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沁园春雪》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课文。
本单元的主题是“赞美自然”,通过赞美自然景观,抒发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这首诗是毛泽东同志于1936年创作的,是一首描写北国雪景的诗歌。
全诗描绘了作者在雪中漫步的情景,通过对雪的描绘,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壮丽景色的赞美之情。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文学素养和诗歌鉴赏能力,但对于这首诗的背景和意境的理解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了解诗歌的背景,品味诗歌的语言,感受诗歌的意境,从而深入理解作者的情感。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诗;能够理解诗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能够分析诗中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和写作等方法,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之情,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诗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品味诗歌的语言;感受诗歌的意境。
2.教学难点:分析诗中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背诵这首诗。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朗读、讨论、写作等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展示北国雪景的图片,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诗歌描绘的景色。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北国雪景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雪的美丽和作者对雪的情感。
2.朗读:让学生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3.讨论:引导学生分析诗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理解诗歌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4.写作:让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喜欢的自然景观的作文,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5.总结:对诗歌进行总结,强调诗中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作者:毛泽东时间:1936年意境:壮丽、雄浑情感:赞美、热爱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通过学生的朗读、讨论和写作来进行。
对于朗读,主要评价学生的发音、语调和情感表达能力;对于讨论,主要评价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对于写作,主要评价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造力。
语文:1.1《沁园春-雪》课件(人教版九年级)
要点 1 分析结构脉络
(1) 全词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描绘壮丽山河,二是 _____抒__发__个__人__情__怀_________,词中能扣住以上内容的两个字分 别是“__望______”和“__惜______”。
(2) 词 的 上 阕 是 按 照 “ 概 括 描 写 ——_具__体_____ 描 写 ——___想__象___描写”的思路展开的。
第一单元 自然歌咏
1 沁园春 雪
课堂练习
1.字音字形
分.外( fèn ) 风骚.( sāo )
妖娆.( ráo ) 今朝.(zhāo)
折.腰( zhé ) 成吉思汗.( hán )
2.词语积累
(1)妖娆:娇艳美好。
(2)风骚:概括广义的文化,包括政治、思想、文化在内。
(3)红装素裹:形容雪后天晴,红日和白雪交相辉映的壮丽 景色。
课堂导学
《沁园春 雪》是一首写景抒怀之作。它描写雄伟壮丽 而又妖娆美好的北国雪景,纵论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抒发了诗 人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达了诗人作为革命领袖的伟 大抱负和坚定信心。全词熔写景、议论和抒情于一炉,意境壮 美,气势恢弘,感情奔放,胸襟豪迈,颇能代表毛泽东诗词的 豪放风格。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美国夏校 https:///summer-school
(4)一代天骄:指称雄一世的人物。
3.作家作品 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笔名子任。1893 年 12 月 26 日生于湖南湘潭韶山冲一个农民家庭。1976 年 9 月 9 日在北京 逝世。他是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 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 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与领导人,诗人,书法家。其主要 著作收录在《毛泽东选集》中,其他已公开发行的著作有《毛 泽东书信选集》、《毛泽东农村调查文集》、《毛泽东新闻工作文 选》和《毛泽东诗词选》等。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1《沁园春·雪》课件(共64张PPT)
2、诗人是怎样由上阕对祖国山河的赞美转入对历史 人物的评点的?
“江山如此——竞折腰”,承上启下的过渡句 。“娇”是一种女性美,正与“红装素裹,分外妖 娆”相照应。“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引出下文。“ 竞”字写尽了英雄之间激烈的斗争,写尽英雄之间 的相继崛起,“折腰”的形象,最能概括每一个英 雄人物的奋斗动机和奋斗姿态。
喻、对偶。 写作手法有: 想像、动静结合、实写、虚写、呼应、情景
交融、叙议结合。
全文赏析
思考:上下阕之间有一句过渡句,请迅速找出并说说 它的作用。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作用:承 上启下。
概括上下两阕的主要内容.
上阕:描写北国雪景,展壮丽的山河。下阕:评历史人 物,抒诗人的抱负。
1. 山舞银蛇,原弛蜡象。
妖娆yāo ráo娇艳美好。
学 习
折腰zhé yāo弯腰行礼,这里指倾倒的意思。
词 风骚fēng sāo本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
语 里的《离骚》,后来泛指文章辞藻。
一代天骄yī dài tiān jiāo指可以称雄一世的英雄人
物,泛指非常著名,有才能的人物。天骄,“天之骄
子”的省略语。
风流fēng liú风采特异,业绩突出。 红装素裹hóng zhuāng sù guǒ形容雪后天晴, 红日和白雪交相辉映的壮丽景色。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赏析上阕
1、上阕描写北国雪景,哪几句是总写?哪几句是分写 ?分写的内容有一个什么字总领?它领起的内容有哪 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比喻
)
5.按照要求填空。
(1)《沁园春·雪》的词牌是“ 沁园春 ”,题 目是“ 雪 ”。一首词的词牌决定了词 的 形式格律 ,题目决定了词的 内容 。
(2)《沁园春·雪》中由写景转入评古论今的过
渡句子是:
江山如此多娇
,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点明主旨,赞美无产
阶级革命英雄的句子是: 俱往矣 ,
数风流人物
1.怎样认识作者对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 思汗等英雄人物的评价?在词中有何作用?
本词对历史人物的评论,是在诗词中运用形象思维 进行议论的艺术典范。它将本来可能枯燥的议论,加以艺 术的处理,使之形象化、诗化,生动可感,耐人寻味。作者 以“略输文采”“稍逊风骚”“只识弯弓射大雕”,表现 五位英雄人物缺少文采的形象,含蓄地批评了他们长于武 功而短于文治,才能不足,表明了自己对他们的评价。
3.这首词旨在赞颂当代的“风流人物”,那为
什么还要大书雪景,评点帝王呢?
作者描写北国的严冬雪景,表现出景物的壮美,抒发热爱 之情,并发挥自己丰富独特的想象,在冰雪茫茫的浩瀚画面上, 呈现出阳光照耀大地的姣美。正因为“江山如此多娇”,所以 能很自然地引出为它竞相折腰的无数英雄。作者对五位封建 帝王用一个“惜”字对他们加以评说,“略输”“稍逊”“只 识”,客观地评价了他们武功有余,文采不足,也就是说缺乏文 治方面的成就。只有今天的无产阶级人民大众才是推动历史 前进的真正动力,才是祖国大好河山当之无愧的主人。
2. 多 音 字
shǔ
hán(可汗) zhē(折腾) (数说)
汗
折 zhé(折腰) 数 shù
hàn(汗水) shé(折本)
( 数目 )
shuò
(数见不鲜 )
3. 形 近 字
惟 wéi 惟妙惟肖 维 wéi 维持 唯 wéi 唯一 帷 wéi 帷幕
骄 jiāo 天骄 娇 jiāo 娇媚 轿 jiào 花轿 矫 jiǎo 矫正
〔解析〕 本题考查对字音的认读。B.“浑身解数” 的“解”读xiè;C.“拂晓”的“拂”读fú;D.“粗犷” 的“犷”读ɡuǎnɡ。
2.(2015·四川乐山中考)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
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C )
A.愧怍(zuò)寥阔(liáo)爵士( jué)哺育(bǔ) B.酷肖(xiào)砭骨(biān)鞭挞(tà)攲斜(qī) C.恣睢(zhì) 瓦砾(lì) 窥伺(sì) 殷红(yīn) D.伫立(zhù) 哂笑(shěn)鄙夷(bǐ)啜泣(chuò)
考点
【字音认读】
给汉字注音或选择汉字注音正误是中考历年来 考点 常考的考点。中考中对该考点的考查一般是考
归纳 易读错的字音,包括多音字或易读错的形声字等。
对多音字,应秉承着“记少不记多”的原则,着
解题 重记忆平时易错的词语;对习惯性误读,需要平 技巧 时多积累;对认字习惯和地方方言误读,需要同
学们在平时用正宗的普通话朗读。
, 还看今朝
。
6.诗歌讲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历代文人 墨客都留下了许多咏雪的篇章。请你为下面 的图画配上合适的古诗词名句。
①②
①名句: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作者: 卢梅坡
②名句: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作者: 岑参
7.这首词成功地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 法,成功地描绘了北国的雪景,请你完成下面 的仿写。 雪像小银珠,雪像 小水晶 ,雪像 柳絮杨花 , 纷纷扬扬为我们挂起了白茫茫的天幕雪帘。
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笔名子任。湖南 湘潭韶山冲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 思想家、诗人、书法家。他在文学上有很高的造诣, 一生中创作了大量诗词。其诗词作品气魄雄浑、意 境开阔,描绘出中国革命的壮丽画面,表现了一个伟 大革命家的情怀。
代表作有《沁园春·雪》《沁园春·长沙》《七 律·长征》《卜算子·咏梅》《蝶恋花·答李淑一》 等,作品收入《毛泽东选集》《毛泽东文集》《毛 泽东诗词全集》等。
九年级语文 . 上 新课标(人)
1.字音字形
沁. 园春(qìn) 莽莽. (mǎng ) 妖娆. (ráo ) 稍逊. (xùn) 风骚. ( sāo) 成吉思汗. (hán ) 分. 外(fèn ) 今朝. (zhāo ) 红装. 素裹(zhuāng ) 一代天骄. ( jiāo ) 数. 风流人物( shǔ )
下阕是议论兼抒情。由祖国河山的壮丽, 想到无数英雄为之倾倒,并对历代英雄加以评 论而寓情于议,蕴含着作者对祖国的深情,以及 充满自信的情怀。“俱往矣”由评论历史人 物落到赞扬当代风流人物,使全词的思想境界 达到高峰,点明主题,抒发了作者的豪情壮志。
全词熔写景、议论与抒情为一炉,水乳交融, 使主题非常鲜明突出,从而收到强烈的、感 人的艺术效果。
1.(2015一项是( A )
A.焦灼(zhuó)荒谬(miù)跟帖(tiě)面面相觑(qù) B.脊梁( jǐ) 禁锢(ɡù) 开涮(shuàn) 浑身解数( jiě) C.徜徉(chánɡ) 拂晓(fó) 潜水(qián) 玲珑剔透(tī) D.雀跃(yuè) 粗犷(kuànɡ)吐槽(cáo) 断壁残垣(yuán)
有了作者对秦皇汉武、唐宗宋祖、 成吉思汗等英雄人物的评价做铺 垫,下面的“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就水到渠成了。
2.这首词中,写景、议论和抒情是怎样有 机结合的?
上阕是写景与抒情的结合。写景是为了抒情。在 写景方面,有概括描写(辽阔的北国漫天飞雪,大地 坚冰封冻);有具体描写(长城内外都被白雪覆盖, 滔滔黄河已停止奔流,群山如银蛇飞舞,高原、丘 陵如蜡象奔驰);有想象描写(雪停天晴之后,红装 素裹,更是妖娆)。这些描写,生动形象地勾画出一 幅北国严冬的雪景图。在抒情方面,融情于景,生 动形象的写景词句,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热爱祖 国、赞美大好河山的热烈感情。上阕写作方面的 基本特点是:以抒情为主,通过写景来表现。
点 拨: 写作前首先认真体会本词所运用的 写作方法,然后认真选取一处自己喜欢的景 物,注意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绘。
示例: 小镇的早晨是恬静的。穿镇而过的小河 犹如一条碧绿的玉带。河水清澈透明,河面波 光粼粼。小河上横跨着一座小石桥,下面是个 高高的半月形桥洞,不时有小船从桥洞中悄悄 地摇过。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把金色的光辉 洒在小镇的楼房顶上、河边的绿树上……早起 的老人正在沿河的树林里伴着朝阳晨练。
2.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D )
A.大河. 上下(黄河) 须. 晴日(等到) B.惟. 余莽莽(只) 数风. 流. 人. 物. (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 C.分外妖. 娆. (娇艳多姿) 略输. 文采(差,失) D.北. 国. 风光(北边的国家) 俱. 往矣(都)
“北国”应为“我国的北方”。
〔解析〕本题考查对字音的认读。解答这类题,要调动平时对 易读错的字的记忆;同时还要注意与方言的区别,如C项中的 “恣”字,就不能读成zhì,其正确的读音是zì;“殷红”的“殷” 读yān。
1.(2015·重庆A卷中考)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
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C )
A.梦寐(mèi) 哺育(pǔ) 奄奄一息(yǎn)
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为了国家的前途、人民 的利益,毛泽东亲赴重庆与国民党谈判。其间,民主人 士、诗人柳亚子先生请他写诗,毛泽东就把这首《沁 园春·雪》抄给他。随后在《新民报》公开发表,引起 了极大的轰动。
这是一首写景抒怀之作。作者以 生花的妙笔描写了雄伟壮阔而又娇艳 美好的北国风光,纵论历史上的英雄 人物,并由评论历史人物转而赞扬当 代风流人物,表达了作为革命领袖的 伟大抱负和坚定信念。
B.贮蓄(chǔ) 教诲(huì) 衰草连天(shuāi)
C.惆怅(chóu) 提防(dī) 潜心贯注(qián)
D.呵斥(hē) 怡情(yí)
锲而不舍(qì)
〔解析〕 本题考查对字音的认读。 A项“哺”读 bǔ;B项“贮”读zhù;D项“锲”读qiè
敢于藐视困难,越遭遇困难越意气风发、 斗志昂扬。
2.这首诗有两句写到雪,“雪压冬云白絮 飞”“梅花欢喜漫天雪”,这令你联想到了什 么?诗人借梅花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雪压冬云”即“冬云压雪”,天阴沉沉的, 云压得很低,使人感受到严峻的政治形势。 梅花欢喜地迎接漫天飞舞的雪花,又给人一种 乐观、豪迈的感受。
辨异 “风云人物”强调人物在社会上很活跃,很有
影响,不一定英俊杰出,功绩文采不一定显著。各国
政要常常是风云人物,而非风流人物。例句:马云,
带领中国电商巨头阿里巴巴成功地在纽约股市融
资250亿美元,成了2014年的风云人物。
5.重要词语释义
惟余莽莽: 只剩下白茫茫的一片。惟余,只剩。莽 莽,词中是无边无际的意思。 顿失滔滔: 指黄河因结冰而立刻失去了波涛滚滚的 气势。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群山好像(一条条)银蛇在舞 动,高原(上的丘陵)好像(许多)白象在奔跑。原,作 者自注指秦晋高原。蜡象,白色的象。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C )
A.妖娆(ráo) 分外(fèn) 沁园春(qìn) B.今朝(zhāo) 折腰(zhé) 成吉思汗(hán) C.稍逊(xùn) 莽莽(máng) 原驰蜡象(chí) D.天骄( jiāo) 素裹(guǒ) 数风流人物(shǔ)
C 项“莽”应读mǎng。
3. 形 近 字 娆 ráo 妖娆 饶 ráo 饶恕 绕 rào 缠绕 佼 jiǎo 侥幸
4. 成 语 辨 析
风流人物 风云人物
求同
都是不同寻常的人物。
“风流人物”强调人物的英俊杰出,功绩文采显
著。例句:悠悠中华五千年、风流人物灿若繁星。
他们曾在历史上建立功业,对中华文明产生了巨大
影响,使我们找到了前进的动力。
3.诗歌最后两句表达 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乐观、豪迈的思想感情。
4.《沁园春·雪》中“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与《冬云》中哪两句诗的感情相似?英国诗 人雪莱有句著名的诗“冬天到了,春天还会 远吗?”与《冬云》的哪两句意思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