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医学电子仪器原理与设计考试重点
医学电子仪器复习提纲

一、原理简答题1、简述如何测量一个生物电放大器的共模抑制比(需要使用什么仪器?)心电图机一般都采用差动式放大电路,此电路对同相信号(共模信号,如周围电磁场所产生的干扰信号)有抑制作用,对异相信号(差摸信号。
欲描记的心电信号就是异相信号)有放大作用。
共模抑制比指心电图机的差摸信号放大倍数A d与共模信号放大倍数A c之比,表示抗干扰能力的大小。
2、简述我国医疗器械是如何进行分类管理的,并简述注册流程3、请问干扰和噪声的区别是什么?简述生物医学测量系统中常见的低频噪声、热噪声和散粒噪声的产生机理及在各种常见器件中的分布情况。
4、简述什么是电磁兼容性设计5、什么是电容性耦合?并简述50Hz工频电源是如何作用到人体上。
6、简述耗能电路的原理和作用7、请问屏蔽驱动电路的作用是什么?屏蔽驱动电路的工作原理是什么8、简述测振法无创血压测量原理并简述基于测振法的无创血压测量过程9、简述血压传感器标定电路的作用及标定过程10、简述电流刺激效应为什么和频率有关?11、简述R波抑制型心脏起搏器原理,什么是起搏器的感知灵敏度?12、简述除颤器的工作原理13、简述产生电击的因素和预防电击的措施14、医疗仪器按照防电击类型分为几类?如何分类?按防电击程度如何分类?15、简述电流的生理效应16、简述常见的几种漏电流。
17、简述医疗电子设备的电磁兼容测试包括哪两大部分?每一部分又包括哪些测试项目?二、原理框图1、医学电子仪器结构框图2、画出血氧饱和度检测仪原理框图3、画出单通道心电图机原理框图4、画出基于测振法原理的无创血压自动测量的原理框图。
5、画出床边多参数监护仪主控板系统连接框图6、画出中央监护系统的组成架构框图7、画出心脏除颤器的原理框图8、画出除颤监护仪工作原理框图三、基本电路分析1、耗能电路分析2、屏蔽驱动电路原理分析3、右腿驱动电路分析4、心电图机中电极脱落检测电路、导联切换电路、电池电量指示电路、充电电路、充电指示电路、交直流切换电路5、图7-35电路分析四、设计计算题1、三运放电路计算(例3-1),习题3-2。
2023年现代仪器分析考试知识点总结

《现代仪器分析》考试知识点总结一、填空易考知识点1.仪器分析旳分类: 光学分析,电化学分析, 色谱分析, 其他仪器分析。
2.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构成: 光源, 单色器, 样品室接受检测放大系统, 显示屏或记录器。
常用检测器:光电池, 光电管, 光电倍增管, 光电二极管3.吸取曲线旳特性值及整个吸取曲线旳形状是定性鉴别旳重要根据。
4.定量分析旳措施: 原则对照法, 原则曲线法。
5.原则曲线: 配置一系列不一样浓度旳原则溶液, 以被测组分旳空白溶液作参比, 测定溶液旳原则系列吸光度, 以吸光度为纵坐标, 浓度为横坐标绘制吸光度, 浓度关系曲线。
6.原子吸取分光光度法旳特点: (长处)敏捷度高, 测量精度好, 选择性好, 需样量少, 操作简便, 分析速度快, 应用广泛。
(缺陷)由于分析不一样旳元素需配置该元素旳元素灯, 因此多元素旳同步测定尚有困难;测定难熔元素, 和稀土及非金属元素还不能令人满意。
7.在一定条件下, 被测元素基态原子蒸汽旳峰值吸取与试液中待测元素旳浓度成正比, 固可通过峰值吸取来定量分析。
8.原子化器种类:火焰原子化器, 石墨炉原子化器, 低温原子化器。
9.原子吸取分光光度计构成: 空心阴极灯, 原子化系统, 光学系统, 检测与记录系统。
10.离子选择性电极旳类型: (1)PH玻璃膜电极(2)氟离子选择性电极(3)流动载体膜电极(4)气敏电极。
11.电位分析措施:直接电位法(直接比较法, 原则曲线法, 原则加入法)电位滴定法。
12.分离度定义: 相邻两色谱峰保留时间旳差值与两峰基线宽度和之间旳比值13.气象色谱仪构成:载气系统, 进样系统, 分离系统, 检测系统, 信号记录或微机数据处理系统, 温度控制系统。
14.监测器分类: 浓度型检测器(热导池检测器)质量型检测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15.基态:原子一般处在稳定旳最低能量状态即基态激发:当原子受到外界电能, 光能或者热能等激发源旳激发时, 原子核外层电子便跃迁到较高旳能级上而处在激发态旳过程叫激发。
《医用电子仪器》课程考试大纲(共5篇)

《医用电子仪器》课程考试大纲(共5篇)第一篇:《医用电子仪器》课程考试大纲《医用电子仪器》课程考试大纲一、参考书目1、医学电子仪器原理与设计.余学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2、现代医学仪器设计原理.邓亲恺.科学出版社,2004.3、生物医学测量与仪器.王保华.复旦大学出版,2004.二、考试内容与基本要求第一章医学仪器概述〔考试要求〕本章要求学生掌握生物信息的基本特性,医学仪器结构、工作方式、设计原则、特性及分类。
〔考试内容〕1-1生物医学工程BME1-2生物信息知识简介1-3医学仪器的结构和工作方式1-4 医学仪器的特性与分类1-5生理系统的建模与仪器设计1-6生物医学仪器的设计原则及发展展望第二章生物信息测量中的噪声和干扰〔考试要求〕本章要求学生掌握生理信息测量的干扰、噪声、低噪声放大器设计。
〔考试内容〕2-1人体电子测量中的电磁干扰2-2测试系统的噪声2-3低噪声放大器设计第三章信号放大〔考试要求〕本章要求学生掌握生物电放大器前置级原理及隔离级设计。
〔考试内容〕3-1生物电放大器前置级原理3-3隔离级设计第四章生物电测量仪器〔考试要求〕本章要求学生掌握生物电测量仪器设计,心电图机、脑电图机、肌电图机的工作原理及其结构、性能参数,了解脑电图机的辅助仪器,脑电测量的最新技术实现及应用。
〔考试内容〕4-1生物电位基础知识4-2心电图机4-3 ECG-6511型心电图机4-4脑电图机4-5肌电图机第五章血压测量〔考试要求〕本章要求学生掌握血压的间接测量(柯氏音法)、血压直接测量的标定方法,了解血压的自动测量原理、血压的概念。
〔考试内容〕5-1概述5-2 血压直接测量5-3血压传感器标定5-4血压间接测量5-5 血压的自动测量第六章医用监护仪器〔考试要求〕本章要求学生掌握典型床边监护仪的工作原理、生理参数的测量及监护仪的主要指标。
了解远程监护及动态心电图技术。
〔考试内容〕6-1监护仪概论6-2生理参数的测量及监护仪的主要指标6-3 床边监护仪6-4中央监护系统6-5动态监护6-6监护仪的发展动态第七章心脏治疗仪器与高频电刀〔考试要求〕本章要求学生掌握心脏除颤器、起搏器和高频电刀工作原理,了解心脏起搏器的能源及电极。
现代医疗电子仪器02-05期末试题库

填空:第一章:概述1.医学仪器主要用于对人的疾病进行和。
2.共模抑制比定义为与之比。
3.信噪比定义为与之比。
4.频率响应是指仪器保持时,允许的范围,它是衡量系统增益随频率变化的一个尺度。
5.仪器的灵敏度是指与之比。
6.从人体拾取的生物信号不仅、而且。
常见的交流感应噪声和电磁感应噪声危害较大。
一般来说,更有意义。
7.精密度是指指仪器对测量结果区分程度的一种度量。
用它可以表示在条件下所得数值的接近程度。
8.医用仪器的检测对象是人体。
应确保、、和,有时因产生的危害也是不允许的。
9.医学仪器按用途可分为两大类:和。
10.生物信号一般为、信号,常见的和危害较大。
一般来说,更有意义。
11.生物信号一般为、信号,必须尽量采取各种措施,使噪声影响减至最小。
一般来说,更有意义。
12.输入量时,输出量而上、下漂动、缓慢变化的现象称为零点漂移。
13.在医学仪器的临床应用中,操作者为医生或医辅人员,因此要求医学仪器必须、、。
14.由一个实际系统构造一个模型的任务一般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第一是第二是。
15.模型的有效性用符合程度来度量,它可分以下三个不同级别的模型有效:;;。
16.物理模型,根据其与原型相似的形式可分为如下四种类型:;;;。
17.建立生理系统数学模型的方法主要有和两种。
18.医学仪器设计步骤:;;;;;。
第二章:噪声和干扰19.干扰形成的三个条件:、与。
20.生物信息测量中干扰耦合途径有:;;;;;。
21.生物医学测量系统中的主要噪声类型是:、、。
22.信号隔离是依靠或来传送信号的。
23.通常为了统一,用放大器的固有噪声作为放大器的噪声性能指标。
24.低噪声设计的目的是减小到最低程度。
通常为了统一,用时放大器的固有噪声作为放大器的噪声性能指标。
25.所谓屏蔽泛指在两个空间区域加以,用以控制从一个区域到另一个区域的传播。
26.隔离的方法是使两部分电路,,从而切断从一个电路进入另一个电路的。
第三章:信号处理27.根据生物电信号的特点以及通过电极的提取方式,对生物电放大器前置级提出下述要求:;;、;并设置保护电路。
现代医学电子仪器原理与设计考试重点

第一章 医学仪器概述1、 人体系统的特征 人体是一个复杂的自然系统,分为器官自控制系统、神经控制系统、 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
器官自控制系统具有不受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控制的机制, 如心脏的收缩与舒张。
神经控制系统是一种由神经进行快速反应的控制调节机制,如人 的喜怒哀乐。
内分泌系统通过循环系统的路径将信息传到全身细胞进行控制。
免疫系统 识别异物,排斥异物。
2、 人体控制功能的特点负反馈机制、双重支配性、多重层次性、适应性、非线性。
3、 生物信号的基本特性不稳定性、非线性、概率性、信号弱、噪声强、频率范围低。
4、 生物信号类型电信号 机体的各种生物电(心电、脑电、肌电、神经元放电等) 利用材料的物理变化 非电信号 利用化学反应把化学成分、浓度转换成电信号 利用生物活性物质选择性识别来测定生化性质 5、 医学电子仪器从功能上来说主要有生理信号检测和治疗两大类。
6、 医学电子仪器的基本构成1)生物信号采集系统包括被测对象、传感器或电极 2)生物信号处理系统 包括信号与处理和信号处理预处理一般包括过压保护、放大、识别(滤波) 、调制 解调、阻抗匹配3)生物信号的记录与处理 方式有直接描记式记录器(模拟量) 、存储记录器 ( 模拟量 或数字量 ) 、数字式显示器(数字量)4)辅助系统 包括控制和反馈、数据存储和传输、标准信号产生和外加能量源控制和反馈分为开环和闭环两种调节控制系统。
手动控制、时间程序控制均属 开环控制;通过反馈回路对控制对象进行调节的自动控制系统称为闭环系统。
外加能量源是指仪器向人体施加的能量 (X 射线、 超声波等),用其对生物做信息 检测,而不是靠活组织自身的能量。
7、 医学仪器的主要技术特性1) 准确度 --- 越小越好,不存在准确度为零的仪器,准确度也称为精度准确度=(理论值 -测量值) /理论值 *100% 是衡量仪器测量系统误差的一个尺度2) 精密度 可以表示在相同条件下用同一种方法测量所得数值的接近程度。
现代医学电子仪器原理和设计

监护导联电极旳颜色标识有AHA(美国心脏协 会)和IEC(国际电工委员会)两个原则见表61。
⑴ 电极放置正确;⑵ 电极与皮肤接触良好; ⑶ 导联选择正确;⑷ 排除外部干扰。
虽然心电监护原理与常规心电图机旳检测原 理基本相同,但心电监护功能并不能完全替 代常规心电图机。目前监护仪旳心电波形一 般不能提供更细微旳构造,也就是说其细微 构造旳诊疗能力还不强,这是因为两者旳目 旳不同。心电监护旳目旳是长时间、实时地 监测患者旳心率情况。两种仪器在测量电路 中,放大器旳通带宽度及时间常数都不同。
若保持光旳途径不变,吸光度便与物质旳吸光系 数和溶液旳浓度成正比。
血液中氧合血红蛋白(HbO2)和还原血红蛋白 (Hb)对不同波长旳光旳吸收系数不同,如图6-4所 示,在波长为600~700nm旳红光区,Hb旳吸收系数 比HbO2旳大;而在波长为800 ~1000nm旳近红外光 区, HbO2旳吸收系数比Hb旳大;在805nm附近是吸 收点。
反射式传感器示意图 如图6-6所示
反射式血氧饱和度旳检测原理与透射式血氧饱和度 旳检测原理旳电路部分基本相同,不同旳只是传感 器。反射式传感器也是由两种波长旳发光二极管和 光敏元件构成,但光敏元件接受到旳是组织旳反射 光。因为光线在组织中旳运动呈现随机性,反射式 传感器所接受到旳光线极难拟定其确切旳检测区域, 从概率意义上说,光线从光源发射经组织传播到光 敏元件接受,走过旳是一条香蕉状路线,所以,光 源与光敏元件旳距离是一种主要旳参数,一般设置 为4~10mm
3. 影响血氧饱和度精确测量旳原因
现代医学电子仪器原理和设计医学知识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二、电流的生理效应
3.化学效应 人体组织中所有的细胞都浸没在淋巴液、
血液和其他体液中。人体通电后,上述组织液 中的离子将分别向异性电极移动,在电极处形 成新的物质。这些新形成的物质有好多是酸、 碱之类的腐蚀性物质,对皮肤有刺激和损伤作 用。
直流电的化学效应除了电解作用外还有电 泳和电渗现象,这些现象可能改变局部代谢过 程,也可能引起渗透压的变化。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第一节 医用电子仪器电气安全概述
一、医用电子仪器电气安全的概念
在工程学上没有“不发生危险”的可能, 应当说安全是指“发生危险的概率尽可能小”。
电气安全:把意外电击的危险降低到尽可能 小的程度。
对于医用电子仪器在临床上的应用而言, 安全指的是应用过程中确保对患者和医护人员 不造成危害,即保证人员的安全。另外,广义 而言,医用电子仪器的电气安全还应包括仪器 本身的安全。
13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二、影响电击的因素
⑶呼吸麻痹、疼痛和疲劳。较大的电流会引起 呼吸肌的不随意收缩,严重的会引起窒息,肌 肉的不随意强直性收缩和剧烈的神经兴奋会引 起疼痛和疲劳。 ⑷ 心室纤颤。心脏肌肉组织失去同步称为心室 纤颤,它是电击死亡的主要原因。一般人的心 室纤颤电流阈值为75~400mA。
2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二、电流的生理效应
1.热效应 热效应(又称为组织的电阻性发热):当电流通过 人体组织时会产生热量,使组织温度升高,严 重时就会烧伤组织。 低频电与直流电的热效应主要是电阻损耗。 高频电除了电阻损耗外,还有介质损耗。 2.刺激效应
人体通人电流时,在细胞膜的两端会产生 电势差,当电势差达到一定值后,会使细胞膜 发生兴奋。
现代医学电子仪器原理与设计

第七章 心脏治疗仪器与高频电刀
3.强度-时间曲线 强度阈与时间阈之间存在 一定的关系,这种关系用 强度-时间曲线来表示, 如图7-4所示。
(1)典线上的每一点代表一个阈刺激。 (2)基强度:刺激时间无论多长,必须有一个最
低的强度阈值,即基强度。 利用时:以基强度作为刺激强度引起组织兴奋 所需要的最短刺激时间。
现代医学电子仪器原理与设计
第三章 信号处理
第一级电压增益
结论:(1)第一级的输出回路里不产生共模 电流,电路的共模抑制能力与外回路电阻是 否匹配完全无关。(2)并联结构的电路能方 便地实现增益的调节。(3)电路具有完全对 称形式,有利于克服失调、漂移的影响。
现代医学电子仪器原理与设计
第三章 信号处理 第一级输出端存在共模误差的输出电压:
第七章 心脏治疗仪器与高频电刀
按照起搏器与患者心脏活动发出的P波与R
波的关系分类有两种:
(1)非同步型(固定型)——起搏脉冲与P波、 R
波无关。
(2)同步型起搏器——分为P波同步、R波同步。
3.按起搏电极分类 (1) 单极型:
阴极→起搏导管(或导线)→静脉或开胸
→右Hale Waihona Puke 室(或右心房),阳极(无关电极)→腹部
大多数哺乳动物动物神经肌肉组织产生刺 激兴奋的最佳频率都是在100Hz左右。
现代医学电子仪器原理与设计
第七章 心脏治疗仪器与高频电刀
一、刺激方式与效应 (一)电刺激的类型
脉冲发生器——产生使神经去极化 的脉冲序列;
电 刺 激 导联线——把脉冲传输到刺激部位; 系 统
电极——把脉冲安全、有效地传输 到可兴奋组织。
现代医学电子仪器原理与设计
现代医学电子仪器原理与设计复习指导(含答案)

现代医学电子仪器原理与设计复习指导(含答案)第一章医学仪器概述1.依据检测和处理信号的方法不同,医学仪器的工作方式分为:(直接)和间接、(实时)和延时、间断和连续、模拟和(数字)。
2.依据医学仪器的用途不同,医学仪器通常分为:(诊断)用仪器,如生物电诊断与监护、生理功能诊断与监护、人体组织成分的电子分析、人体组织结构形态影像诊断;(理疗)用仪器,如电疗、光疗、磁疗与超声波治疗.3.(生理系统的建模与仿真)方法,即是为了研究、分析生理系统而建立的一个与真实系统具有某种相似性的模型,然后利用这一模型对生理系统进行一系列实验,这种在模型上进行实验的过程就称为系统仿真。
4.(建模)是医学仪器设计的第一步和关键,是对生命对象进行科学定量描述的产物。
5.建模关系即模型的(有效性)度量主要包括:复制有效,在系统输入与输出上认识系统;预测有效,对系统内部状态及总体结构认识清楚;结构有效,内部状态、总体结构及分解结构均有了解等三个层次。
6.广义而言,生理系统的模型不仅包括人造的物理或(数学)的模型,也应包括动物模型。
7.(建模)即建立一个在某一特定方面与真实系统具有相似性的系统,真实系统称为原型,而这种相似性的系统就称为该原型系统的模型。
8.模型的建立蕴含的三层意思即(理想化)、(抽象化)和(简单化)9.模型可分为(数学模型)(物理模型)和(描述模型)三种.10.按照真实系统的性质而构造的实体模型即(物理模型)。
对生理系统而言,其物理模型通常是由非生物物质构成的,根据其与原型相似的形式可分为如下四种类型:(几何相似模型)、(力学相似模型)(生理特性相似模型)(等效电路模型)。
11.所谓(数学)模型,就是用数学表达式来描述事物的数学特性,它不像物理模型那样追求与客观事物的几何结构或物理结构的相似性,但可较好地刻划系统内在的数量联系,从而可定量地探求系统的运转规律。
13.建立生理系统数学模型的方法主要有(黑箱方法)、(推导方法)两种。
现代医学电子仪器原理与设计版

五.血氧饱和度
血液中的有效氧分子,通过与血红蛋白(Hb)结合 后形成氧合血红蛋白(HbO2),氧合血红蛋白占 全部血红蛋白的百分比称为血氧饱和度。血氧饱 和度是衡量人体血液携带氧的能力的重要参数。
血氧饱和度的测量通常分电化学法和光学法两类。
以往大部分采用电化学法,如临床和实验室常用 的血气分析仪,它要取血样来检测,尽管可以得 到精确的结果,但该方法属于有创测量,操作复 杂,分析周期长,不能连续监测。
监护仪监测的生理和生化参数:如心电图监测、呼 吸监测、无创血压监测、有创血压监测、气道二氧 化碳监测、气道氧气监测、血液体积辅助监测、血 氧饱和度/血液体积监测、温度监测、pH值监测、血 气监测等
医用监护仪除有监护功能外,还有疾病诊断和治疗 的功能,同时还有抢救功能,如动态心电图 (HOLTER)和血压监测信、心脏除颤监护仪等。
瞬时心率是指心电图两个相邻R-R间期的 倒数。即:
F 1 次 /s 6(次 0/m i n 式 ):中 为 TR R 间期
T
T
平均心率是在已知时间内计算脉搏数,即 用R波个数来决定 。即:
F N 次 /s 6N 0 次 /m i式 n:是 中 T 计 ;是 N 数 R 波。 时 个
T
T
AHA IEC
表6-1 监护导联线电极的颜色标识
右臂R、 右上胸部
白色
电极
左臂L、 左腿F、 右腿N、 胸部或
左上胸部 左下胸部 右下胸部 V1~V6
黑色 红色 绿色 棕色
红色
黄色
绿色
黑色
白色
当监护仪有3个监护电极时,监护电极放置于胸部的 位置如图6-2所示。
2. 影响ECG精确测量的因素
⑴ 电极放置正确;⑵ 电极与皮肤接触良好; ⑶ 导联选择正确;⑷ 排除外部干扰。
医用电子仪器复习题与答案

考试时间是第17周周五1.2节地点7-2041、简述生物医学测量包括的范围。
答:测量范围包括:分子、细胞、器官、系统水平各层次信息。
按被测量性质分为:生物电(基于细胞电活动:心电、肌电、脑电、胃电等)生物磁场(伴随体内电荷运动:心磁、脑磁、眼磁等)非电磁生理参数(血压、血流、脉搏、呼吸、心音、体温等)生物化学量(组织和器官的结构与形态参数,气体中氧气和CO2等化学成分,细胞的数量和形态)2、简述心电的产生。
答:(一)心肌细胞的极化状态和静息电位。
心肌细胞在静息状态下,细胞膜外带正电荷(钾,钠离子),膜内带同等数量的负电荷(氯,钙等离子),这种电荷稳定的分布状态称为极化状态。
静息状态下细胞内外的电位差称为静息电位。
(二)心肌细胞的除极、复极过程和动作电位心肌细胞在兴奋时所发生的电位变化为动作电位,即心肌细胞的除极和复极过程。
3、简述心脏的传导系统和心电的传导途径。
答:心脏的传导系统由一系列特殊心肌细胞联结而成,即有自动产生兴奋的功能,又有较一般心肌细胞为快的传导功能,使兴奋有节律地按一定顺序传播,使心脏保持正常地有节律地收缩和舒张,维持血液循环,包括窦房结、结间束、房室束(希氏束)及分支,以及分布到心室内地浦肯纤维网。
传导途径:窦房结--结间束(房室结、房结区、结希区)--希氏束,左右束支--浦肯纤维网--心室肌层--整个心脏。
4、试述现行生化参数测量技术的分类。
答:血压检测心音检测体温检测呼吸检测血氧饱和度检测人体磁场测量多道生理信号记录仪第 1 页/共5 页5、简述多路复用技术的概念及其分类。
答:当物理信道的可用带宽超过单个原始信号所需的带宽时,可将该物理信道的总带宽分割成若干个固定带宽的子信道,并利用每个子信道传输一路信号,从而达到多路信号共用一个信道,或者将多路信号组合在一条物理信道上传输的目的,充分利用信道容量。
多路复用主要采用的技术:(1)频分多路复用(2)时分多路复用(包括T1系统与E1系统)(3)波分多路复用6、简述植入式电子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现代医学电子仪器原理和设计

[类药比-较]:_.麻黄与香薷 _.麻黄与香薷均能发汗解表,利水消肿。都可用治 外感风寒,恶寒、发热、头痛、无汗以及水肿兼表 证者。
_.不同之处在于: _.麻黄善于宣肺气、开腠理、透毛窍而发汗解表 , 其发汗之力较强、散寒之力较大 ,但无和中化湿之 功,主要用于外感风寒、恶寒无汗的表实证。同时 ,
_.太阳头痛选用羌活、蔓荆子、川芎; _.阳明头痛选用葛根、白芷、知母; _.少阳头痛选用柴胡、黄芩、川芎; _.厥阴头痛选用吴茱萸、藁本等。
[类药比较]:薄荷与牛蒡子、蝉蜕 _.薄荷、牛蒡子、蝉蜕皆性寒凉,均能疏散风热、 透疹、利咽。均可用于外感风热或温病初起 ,麻疹 初起、透发不畅,风疹瘙痒,风热上攻,咽喉肿痛等 证。
[类药比较]:麻黄与桂枝 _.麻黄与桂枝均辛温,归肺、膀胱经,皆能发汗解表 ,同可用治外感风寒,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 脉浮而紧等症, 二者常相须为用。
_.不同之处在于: _.麻黄辛散苦泄温通,善于宣肺气、开腠理、 透毛 窍而发汗解表,发汗力强,为发汗解表第一要药,主 要适用于外感风寒,无汗的表实证。同时,麻黄又善 于宣肺而平喘、利水消肿,又常用于肺气不宣的咳 嗽气喘,风水水肿。 _.桂枝又归心经。本品辛甘温煦,善于温通卫阳而 发汗解肌,其发汗之力较麻黄温和,故外感风寒,无 论是无汗的表实证、还是有汗的表虚证 ,以及阳虚 受寒者,桂枝均宜使用。同时,桂枝又可温通经脉, 助阳化气。也常用治寒凝血滞诸痛证 ,痰饮、蓄水 证,心悸等证。
麻黄又能宣肺而平喘、利于化湿和中 而祛暑,多用于风寒感冒而兼脾胃湿困,症见恶寒, 发热,头痛身重,无汗,脘满纳差,苔腻,或恶心呕吐, 腹泻(阴暑证)。因该证多见于暑天贪凉饮冷之入, 故前人称香薷“乃夏月解表之药”。
[类药比较]:荆芥与防风 出题: 答案:
医学电子仪器的原理与设计期末资料

1-2 医学仪器的主要技术特性是什么?1、准确度:是衡量仪器测量系统误差的一个尺度。
准确度=理论值−测量值理论值×100%2、精密度:是指仪器对测量结果区分程度的一种度量,表示出在相同条件下用同一种或方法多次测量所得数值的重复性或离散程度。
3、输入阻抗:外加输入变量(电压、力、压强)与相应变量(电流、速度、流量)之比;若仪器使用传感器作非电参数测量,其输入阻抗Z为被测量的输入变量X1和另一固有变量X2的比值。
4、灵敏度:是指输出变化量与引起它变化的输入变化量之比。
5、频率响应:是指仪器保持线性输出时允许其输入频率变化的范围。
6、信噪比:信号功率P S与噪声噪声功率P N之比。
检测生物信号的仪器要求有比较高的信噪比。
7、零点漂移:仪器的输入量在恒定不变(或无输入信号)时,输出量偏离原来起始值而上下漂动、缓慢变化的现象称为零点漂移。
(温度影响尤为突出)8、共模抑制比:衡量放大差模信号和抑制共模信号的能力。
CMRR=A d A c1-5 简述医学仪器的设计步骤。
(1)生理模型的构建(2)系统设计(3)实验样机设计(4)动物实验研究(5)临床实验(6)提交仪器认证与注册有关申请2-3 散粒噪声与热噪声的区别是什么?热噪声:由导体中载流子的随机热运动引起的。
电压均方值散粒噪声:在半导体器件中,载流子产生余小时的随机性,使得流动着的载流子数目发生波动,时多时少,由此而引起电流瞬时涨落称为散粒噪声。
电流均方值2-5 1f噪声过程的谱密度为8×10−9V2/Hz,问600~2400Hz频段上输出噪声均方根电压是多少?U f2=Kln(f1f2⁄)U f2=8×10−9×ln(2400600⁄)U f2=8×10−9×ln4U f2=11.09×10−9V2U f=105.3μV2-9 系统的噪声系数是13,若输入信噪比是65,输出信噪比是多少?噪声系数=输入信噪比输出信噪比13=65输出信噪比输出信噪比=53-4 图3-11是屏蔽驱动电路,请问屏蔽驱动电路的主要作用是什么?并分析该电路是如何实现其功能的。
现代医学电子仪器原理与设计7

第一节 电刺激治疗类仪器设计原理
当刺激频率大于1MHz 后,几乎没有任何刺激 作用了。这时人体承受 电流的能力随频率逐步 增大,其产生的效应主 要是热效应。
大多数哺乳动物动物 神经肌肉组织产生刺激 兴奋的最佳频率都是在 100Hz左右。
PPT文档演模板
现代医学电子仪器原理与设计7
刺激方式与效应
电刺激的类型 •电刺激与电兴奋的基本因素 •电刺激引起组织兴奋的原理 •电刺激的其他效应 •电刺激的常见波形
三、心脏起搏器的分类及临床应用的起搏器简介
• 按照起搏器与患者心脏活动发出的P波与
R
••(1)波非的同关步系型分(固类定有型两)种—:—起搏脉冲与P波、 R
•
波无关。
•(2)同步型起搏器——分为P波同步、R波同步。
•3.按起搏电极分类
•(1) 单极型:
• 阴极→起搏导管(或导线)→静脉或开胸
•→右心室(或右心房),阳极(无关电极)→腹
(7)在必要时可应用于安置长期心外膜或心肌起搏 电极之前,冠状动脉造影、电击复律手术、重 大的外科手术及其他手术科室的手术中或手术 后作为保护性措施者。
(8)其他紧急抢救的垂危病人。
PPT文档演模板
现代医学电子仪器原理与设计7
三、心脏起搏器的分类及临床应用的起搏器简介
(一)心脏起搏器的分类
1.按照起搏器与病人的关系分类
•表面刺激 •特点:电刺激系统三部分都在体外,电极 放在皮肤上或要刺激的肌肉的运动点附近, 也可放在特定的穴位上。
•应用:神经与肌肉的医疗康复。 •局限性:不能可靠的刺激皮肤下面的组织, 也不能刺激深层肌肉。
PPT文档演模板
现代医学电子仪器原理与设计7
电刺激的类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医学仪器概述1、人体系统的特征人体是一个复杂的自然系统,分为器官自控制系统、神经控制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
器官自控制系统具有不受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控制的机制,如心脏的收缩与舒张。
神经控制系统是一种由神经进行快速反应的控制调节机制,如人的喜怒哀乐。
内分泌系统通过循环系统的路径将信息传到全身细胞进行控制。
免疫系统识别异物,排斥异物。
2、人体控制功能的特点负反馈机制、双重支配性、多重层次性、适应性、非线性。
3、生物信号的基本特性不稳定性、非线性、概率性、信号弱、噪声强、频率范围低。
4、生物信号类型电信号生物电电极利用材料的物理变化物理传感器非电信号利用化学反应把化学成分、化学传感器生物传感器5、医学电子仪器从功能上来说主要有生理信号检测和治疗两大类。
6、医学电子仪器的基本构成1)生物信号采集系统包括被测对象、传感器或电极2)生物信号处理系统包括信号与处理和信号处理预处理一般包括过压保护、放大、识别(滤波)、调制\解调、阻抗匹配3)生物信号的记录与处理方式有直接描记式记录器(模拟量)、存储记录器(模拟量或数字量)、数字式显示器(数字量)4)辅助系统包括控制和反馈、数据存储和传输、标准信号产生和外加能量源控制和反馈分为开环和闭环两种调节控制系统。
手动控制、时间程序控制均属开环控制;通过反馈回路对控制对象进行调节的自动控制系统称为闭环系统。
外加能量源是指仪器向人体施加的能量(X射线、超声波等),用其对生物做信息检测,而不是靠活组织自身的能量。
7、医学仪器的主要技术特性1)准确度---越小越好,不存在准确度为零的仪器,准确度也称为精度准确度=(理论值-测量值)/理论值*100% 是衡量仪器测量系统误差的一个尺度2)精密度可以表示在相同条件下用同一种方法测量所得数值的接近程度。
3)输入阻抗---越大越好,外加输入变量与相应应变量之比生物放大电极应大于输入电阻的100倍电极-皮肤接触电阻 2~150K 引线和保护电阻 10~30K 体表电极10~150K4)灵敏度输出变化量与引起它变化的输入变化量之比。
当输入为单位输入量是,输出量的大小即为灵敏度的量值。
5)频率响应仪器保持线性输出时允许其输入频率范围的变化,是衡量系统增益随频率变化的尺度6)信噪比信号功率P S与噪声功率P N之比7)零点漂移仪器的输入量在恒定不变(或无输入信号)时,输出量偏离原来起始值而上下漂动、缓慢变化的现象8)共模抑制比衡量放大差模信号和抑制共模信号的能力8、医学仪器的特殊性1)噪声特性—限制噪声比放大噪声更有意义2)个体差异与系统性—因人而异,选择适当的检测方法,,保持人体的系统性相对稳定3)生理机能的自然性—检测时应防止仪器因接触而造成被测对象生理机能的变化,可进行无损测量4)接触界面的多样性-采用各种办法来保证仪器与人体有一个合适稳定的接触界面5)操作与安全性-医学仪器的操作必须简单、方便、适用和可靠;应确保电气安全、辐射安全、热安全和机械安全,使操作者和受检者均处于绝对安全的条件下;避免误操作危害检测对象9、医学仪器的分类1)基本分类方法--根据检测的生理参数、根据转化原理的不同、根据生理系统中的应用、根据临床的专业2)按用途分类—诊断用仪器和理疗用仪器诊断用仪器--生物电诊断与监护仪器、生理功能诊断与监护仪器、人体组织成分的电子分析检验仪器、人体组织结构形态的影像诊断仪器理疗用仪器--电疗机、光疗机、磁疗机、超声波治疗机10、模型的任务—建立模型结构和提供数据11.模型的有效性用符合程度来度量,分为三的级别—复制有效、预测有效、结构有效12、模型的分类1)物理模型--几何相似模型、力学相似模型、生理特性相似模型、等效电路模型2)数学模型—主要方法有黑箱方法和推导方法3)描述模型13、生物医学仪器的设计思路原理分析电路分析测量信号分析仪器性能指标特殊性要求| | | |四个环节四个模块四个特点八大性能指标、五点特殊性| | | | 检测检测信号弱见7和8小点处理处理噪声强转换显示输入阻抗高显示辅助随机性14、设计原则影响因素—信号因素、环境因素、医学因素、经济因素、时代因素15、设计步骤1)生理模型的构建 2)系统设计 3)实验样机设计 4)动物实验研究5)临床实验 6)在得到该产品的“检验报告”和“临床报告”后,即可向政府管理部门提交仪器认证与注册的有关申请,经审查符合国家相关产品的认证及注册的相关规定后,就可以授权该产品“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器械注册证”和“医疗器械产品生产制造认可表”。
第二章生物信息测量中的噪声和干扰1、构成生物信号测量的基本条件:抗干扰和低噪声2、干扰形成的条件:干扰源,耦合通道(引入方式)与敏感电路(接受电路)干扰源:能产生一定的电磁能量而影响周围电路正常工作的物体或设备主要干扰是近场50赫兹干扰源,因为生物电信号中大都包含有50赫兹的频率成分,而且生物电信号的强度远小于50赫兹的干扰。
周围的220伏交流电源是最直接的50赫兹干扰源。
3、电磁兼容性设计:包括抑制来自外部的干扰和抑制系统本身对外界其他设备产生的干扰4、干扰耦合的途径:传导耦合、经公共阻抗耦合、电场和磁场耦合、近场感应耦合、生物电测量中电场的电容性耦合、生物电测量中磁场的感应耦合5、场的特性取决于:“场源”的性质、场源周围的介质及观察点与源之间的距离。
近场时,场的特性主要取决于长远的性质;近场:到场源的距离小于λ/2pai 远场时,场的特性主要取决于场传播时所通过的介质;远场(辐射场):到场源的距离大于λ/2pai(约1/6波长)电场E对磁场H的比为波阻抗。
远场时,E/H=377欧等于介质特性阻抗,呈现平面波近场时,E/H<377欧(源为大电流低电压)近场为磁场,以电感性耦合形成干扰;E/H>377欧(源为小电流高电压)近场为电场,以电容性耦合形成干扰6、近场感应耦合分为电容性耦合和电感性耦合电容性耦合:一个导体上的电压或干扰成分通过分布电容使其他导体上的电位受到影响减小电容性耦合的方法:采用屏蔽导线(常用的有效方法);增大两导线之间的距离,尽量避免两导线平行,以减少分布电容C来减少干扰电感性耦合产生的原因:在系统内部,线圈或变压器的漏磁是形成干扰的主要原因;在系统外面,多数是由于两根导线在长距离平行架设中形成的干扰电压。
减小u s达到抑制电感性耦合的目的的方法:远离干扰源,削弱干扰源的影响;采用绞合线的走线方式;尽量减小耦合通路,即减小面积A和cosθ值8、屏蔽和接地是抑制电磁场干扰的有效方法9、合理接地分类:安全接地又称保护接地;工作接地,即对信号电压设立基准电压。
10、安全接地:把仪器的外壳用导线与大地连通目的:为了在任何情况下,使人经常接触的机壳保持零电位原因:由于杂散阻抗形成漏电通路,甚至产生绝缘击穿分类:电源接地、保护接地、等电位接地多台仪器接地的正确方法:一点接地注意:公共地线不能太长,不能绕圈;使用粗地线,减小地线电阻11、工作接地方式:一点接地和多点接地一点接地分为串联形式和并联形式串联形式虽然不合理,但由于简单、方便,在电路电平相差不多时仍可使用并联形式适用于低频信号,不适用于高频信号12、一般来说1M赫兹一下可以采用一点接地,频率高于10M赫兹时采用多点接地。
在1M赫兹至10M赫兹范围,如用一点接地,其地线长度不得超过波长的1/20,否则应采用多点接地。
13、低频的电子系统接地的三个分开的地线:低平信号地线、功率地线、机壳地线14、屏蔽:在两个空间区域加以金属隔离,用以控制从一个区域到另一区域电场或磁场的传播。
用屏蔽体把干扰源包围起来,是电磁场不向外扩散,称为主动屏蔽;屏蔽体用以防止外界电磁辐射,称为被动屏蔽。
15、屏蔽体:金属板、金属网屏蔽效果:用屏蔽后场强被衰弱的程度来描述损耗:反射损耗和吸收损耗反射损耗:入射波的一部分从金属表面反射回,取决于场的形式和波阻抗吸收损耗:入射波的另一部分穿过金属板并被衰减,与屏蔽体的厚度和电磁场频率成正比总屏蔽效果=吸收损耗+反射损耗+有关在薄层屏蔽体上多次反射的修正16、屏蔽效果:吸收损耗,钢比铜优越;反射损耗,铜>铝>钢17、发射损耗:低频平面波的大量衰减是来自反射损耗,在高频时的大量衰减是来自吸收损耗。
远场时,屏蔽阻抗愈低,反射损害愈大;进场时,电场是高阻抗场,磁场是低阻抗场。
18、选择屏蔽材料的原则:屏蔽电场或远场的平面波(辐射场),宜选择铜、铝、钢等高电导率的材料。
低频磁场的屏蔽,宜选择玻莫合金、锰合金、磁钢、铁高磁导率材料。
19、其他抑制干扰的措施:隔离、去耦、滤波、系统内部干扰的抑制隔离:用隔离的方法使两部分电路互相独立,不成电路,从而切断从一个电路进入另一个电路的干扰的通路,通常用光电耦合变压器耦合实现隔离去耦:用RC和RL滤波环节消除直流电源因负载变化引起的干扰。
滤波:是一个低通滤波器,消除频率较高的干扰电压系统内部干扰的抑制:常用的方法是在电感或接点两端加一个耗散瞬变过程产生的电磁能的耗能电路(吸收电路)。
20、系统噪声的特点不能采用屏蔽、合理接地方式减到次要程度,是系统测试精度的限制性因素降低系统噪声的方法:通过对噪声过程的分析,进行合理的低噪声电路设计,可以使噪声降到最低限度21、均方根值正弦响应的电压变表测量到的噪声电压必须乘以1.13修正系数才能得到噪声电压的均方根值。
22、S(f)为常数—白噪声谱密度随频率减小而上升—粉红色噪声功率谱密度随频率升高而增加—蓝噪声23、噪声的基本特性可以用统计平均量来描述,均方值表示噪声的强度,概率密度表示噪声在幅度域里的分布密度,功率谱密度表示噪声在频域里的特性24、噪声的主要类型:1/f噪声(闪烁噪声或低频噪声)、热噪声、散粒噪声1)1/f噪声属于粉红色噪声形成:凡两种材料之间不完全接触、形成起伏的电导率便产生1/f噪声1/f噪声的功率谱密度:S(f)=K/ff1~f2带宽内噪声的电压均方值:U2f=K㏑f2/f12)热噪声属于白噪声形成:由导体中载流子的随机热运动引起的电阻R的热噪声电压均方值:U2t=4kTR△f 谱密度:S(f)=4kTRk=1.38*10-23J/K,T是绝对温度3)散粒噪声属于白噪声形成:在半导体器件中,载流子产生与消失的随机性,使得流动的载流子数目发生波动,时多时少,由此引起电流瞬时涨落电流的均方值:I2=2qI DC△f S(f)=2qI DC q=1.59*10-19C25、描述放大器噪声性能的参数输入端串联的阻抗为零的噪声电压发生器Un和与输入端并联的阻抗为无穷大的噪声电流发生器In,均由放大器内部的噪声源引起等效输入噪声Uin=U2ns+U2n+I2nR2s26、噪声系数 F=总的输出噪声功率/源电阻产生的输出噪声功率=总的等效输入噪声功率/源的热噪声功率=输入信噪/输出信噪比对数形式NF=10lgF 噪声系数是放大器引起的信号质量(信噪比)恶化程度的度量F=(Pns*Ap+Pn)/ApPns=1+Pn/ApPns第三章信号处理1、生物电放大器前置级通常采用差动电路结构2、生物电放大器前置级基本要求:高输入阻抗、高共模抑制比、低噪声、低漂移、设置保护电路1)高输入阻抗原因:信号源阻抗—高内阻的微弱信号信号源阻抗—因人而异,因身体状况而异,与电极安放位置,电极本身物理状态有关(造成放大器增益不稳定)源阻抗—频率的函数,随频率的增加而下降,易产生低频失真源阻抗—电极阻抗还随电极中电流密度的大小而变化,易产生输出干扰2)高输入阻抗同时也是放大器高共模抑制比的必要条件为了抑制人体所携带的工频干扰以及测量的参数外的其他生理干扰,必须采用差动放大形式(高共模抑制比的条件)3)低频生物信号的特点:幅值低(微弱信号),仅在微伏、毫伏级;高阻抗源,本身带来相当高的热噪声(输入信号质量差);具有十分低的频率成分4)低噪声放大器前置级设计要求:正确设计放大器的增益分配,在前置级的噪声系数较小时可获得良好的低噪声性能;采用严格的装配工艺,对前置级电路加以特殊保护5)低漂移放大器前置级设计要求:采用差动输入电路形式,利用了电路的对称结构并对元器件参数进行严格挑选,所以能够有效的抑制放大器的温度变化造成的零点漂移6)保护电路包括:人体安全保护电路和放大器输入保护电路3、差动放大电路研究差动放大电路共模抑制比的诸影响因素,以及如何提高放大电路的输入阻抗4、理想闭环差模增益A d=-R F/R1,共模增益为A c1=0,放大器CMRR=05、由外电路电阻失配限定的放大器的共模抑制比CMRR R=A d/A c1=(1+ A d)/4δ6、总共模抑制比CMRR= A d/A c=CMRR D CMRR R/(CMRR D+CMRR R)7、差动放大电路的共模抑制能力受到放大电路的闭环增益、外电路电阻匹配精度以及放大器本身的CMRR D等诸因素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