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知识点(机械运动、声现象、物态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机械运动

1、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测量长度工具是刻度尺。

2、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用符号:m表示,我们走两步的距离约是1m,课桌的高度约0.75m

3、长度的单位还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um)、纳米(nm),它们关系是:

1km=1000m=103m;1dm=0.1m=10-1m 1cm=0.01m=10-2m;1mm=0.001m=10-3m

1m=106μm;1μm=10-6m。 1m=109nm;1nm=10-9m

4、刻度尺的正确使用:

(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量程、分度值和零刻度线;选用合适的刻度尺 (2)刻度尺有刻线的一边要贴近被测物体并平行于被测物体,刻度尺的零刻度线与被测物体的起始端对齐,不利用磨损的零刻度线(3)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即视线正对刻度线),在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4)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5、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

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它只能尽量减少,而不能消除,常用减少误差的方法是: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

错误是可以避免的,测量错误是由于不遵守仪器的使用规则、读数时粗心造成的。

6、特殊测量方法:

(1)累积法:把尺寸很小的物体累积起来,聚成可以用刻度尺来测量的数量后,再测量出它的总长度,然后除以这些小物体的个数,就可以得出小物体的长度。(如测一张纸的厚度、测头发直径)

(2)替代法:有些物体长度不方便用刻度尺直接测量的,就可用其他物体代替测量。

7、机械运动:物体位置随时间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8、参照物:在研究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或者说被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参照物.

9、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10、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

1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一是相同时间比较路程,路程长的运动的快;二是相同路程比较时间,时间短的运动的快。

12、速度:用来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速度在数值上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公式:V=S/t

速度的单位是:米/秒;千米/小时。1m/s=3.6km/h

13、变速运动:物体运动速度是变化的运动。

14、平均速度:在变速运动中,用总路程除以所用的时间可得物体在这段路程中的快慢程度,这就是平均速度。用公式V=S/t求平均速度,日常所说的速度多数情况下是指平均速度。

在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用刻度尺测量小车通过的路程S,用停表测量小车运动的时间t,通过公式V=S/t求出平均速度V。

第二章声现象

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速: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液体中较快,气体中最慢。声速的大小跟介质的种类和介质的温度有关。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气温15℃)。

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

5、声音有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2)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此外人耳听到声音的响度还与声源跟听者的距离有关。(3)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

6、弦乐器:弦振动发声,粗、长、松的弦发声的音调低;细、短、紧的弦发声的音调高。管乐器:吹奏时空气柱振动发声。长的空气柱发声时音调低;短的空气柱发声时音调高。

7、噪声是隐形杀手,人们以分贝(dB)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响度)的等级。0 dB是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

8、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9、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声音传递信息的事例:蝙蝠靠超声波回声定位;超声导盲仪、倒车雷达、声呐;医生用B超检测胎儿发育情况;利用超声波探伤;中医诊病“望、闻、问、切”四个途径中的“闻”来诊病;声音传递能量的事例:扬声器旁的蜡烛火焰摆动;利用超声波清洗眼镜、牙齿及精密仪器;利用超声波清除人体内结石。

大象靠次声波交流,海豚靠超声波交流。地震、海啸、火山爆发、台风、核爆伴随产生次声波。

人耳听觉频率范围在20Hz~20000Hz之间。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次声波传播的距离很远,超声波产生的振动比可闻声更强烈。

第三章物态变化

1、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测量温度的工具是温度计, 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2、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1摄氏度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温度规定为0摄氏度,把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摄氏度,在0℃和100℃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为1℃。

3、常见的温度计有(1)实验室用温度计;(2)体温计;(3)寒暑表。

体温计:测量范围是35℃至42℃,分度值是0.1℃。

4、固体、液体、气体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在一定条件下,物质会在各种状态之间发

生物态变化。

5、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要吸热。

6、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要放热。

7、熔点和凝固点:晶体熔化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熔点;晶体凝固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凝

固点。同一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8、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区别:晶体都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即熔点),而非晶体没有熔点。

9、晶体的熔化和凝固曲线图:

10、会识别晶体、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曲线图象。

11、图中a-d是晶体熔化曲线图,

ab段处于固态,吸热温度升高;b点固态

bc段是熔化过程,吸热,但温度不变,

处于固液共存状态;c点液态

cd段处于液态,吸热,温度升高;

而d-g是晶体凝固曲线图,

de段处于液态,放热,温度降低;e点液态

ef段是凝固过程,放热,温度不变,处于固液共存状态;f点固态

fg段处于固态,放热,温度降低。

12、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有蒸发和沸腾两种方式。都要吸热。

13、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14、沸腾:是在一定温度(沸点)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液

体沸腾时要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这个温度叫沸点。

液体沸腾实验时,时间过长原因可能是:

(1)水量过度;(2)水的初温过低;(3)烧杯未加盖;(4)未用酒精灯外焰加热15、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

(1)液体温度高低; (2)液体表面积的大小;(3)液体表面空气流动速度的快慢。

16、液化: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液化要放热。

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液化现象如:“白气”、雾、露水等的形成)

17、升华和凝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要吸热;

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要放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