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配筋计算公式

合集下载

配筋计算公式1

配筋计算公式1

配筋(计算规则)率是钢筋混凝土构件中纵向受力(拉或压)钢筋的面积与构件的有效面积之比(轴心受压构件为全截面的面积)。

柱子为轴心受压构件!受拉钢筋配筋率、受压钢筋配筋率分别计算。

计算公式:ρ=A(s)/bh(0)。

此处括号内实为角标,,下同。

式中:A(s)为受拉或受压区纵向钢筋的截面面积;b为矩形截面的宽度;h(0)为截面的有效高度。

配筋率是反映配筋数量的一个参数。

最小配筋率是指,当梁的配筋率ρ很小,梁拉区开裂后,钢筋应力趋近于屈服强度,这时的配筋率称为最小配筋率ρ(min)。

最小配筋率是根据构件截面的极限抗弯承载力M (u)与使混凝土构件受拉区正好开裂的弯矩M(cr)相等的原则确定。

最小配筋率取0.2%和0.45f(t)/f(y)二者中的较大值!最大配筋率ρ (max)=ξ(b)f(c)/f(y),结构设计的时候要满足最大配筋率的要求,当构件配筋超过最大配筋率时塑性变小,不利于抗震。

配筋率是影响构件受力特征的一个参数,控制配筋率可以控制结构构件的破坏形态,不发生超筋破坏和少筋破坏,配筋率又是反映经济效果的主要指标。

控制最小配筋率是防止构件发生少筋破坏,少筋破坏是脆性破坏,设计时应当避免。

钢筋的截面积与所设计的砼结构面的有效面积的比值,称之为配筋率。

在钢筋砼结构中,钢筋的总截面积与所设计的砼结构面的有效高度与宽度的积的比值,称之为配筋率,根据配筋率的大小,其结构分为超筋、适筋、少筋截面。

钢筋面积/构件截面面积(全面积or全面积-受压翼缘面积)梁的配筋率是梁的受压和受拉钢筋的总截面积除以梁的有效截面,有效截面是钢筋合力点到砼上面的距离。

合力点:是梁宽乘有效高度,有效高度指梁下部筋为一排筋时用高减35,下部筋为两排筋时减601、“柱外侧纵筋配筋率”为:柱外侧纵筋(包括两根角筋)的截面积,除以整个柱的截面积所得到的比率。

2、屋面框架梁(WKL)“上部纵筋配筋率”为:梁上部纵筋的总的截面积,除以梁的有效截面积所得到的比率。

框架梁钢筋配筋率计算实例

框架梁钢筋配筋率计算实例

框架梁的钢筋配筋率是根据设计要求和构件尺寸计算出来的,下面是一个简单的实例:假设有一个宽度为400毫米、高度为600毫米的矩形截面框架梁,长度为5米,设计要求承受最大荷载为100吨。

假定采用HRB400级别的钢筋,则可以按如下步骤计算梁的钢筋配筋率:1. 计算梁的截面面积:截面面积=宽度×高度=0.4m×0.6m=0.24平方米。

2. 根据设计要求计算梁的弯矩:最大弯矩=M=100吨×5米×10=5000kN·m。

3. 假设采用直径为20毫米的HRB400钢筋进行配筋,则单根钢筋的抗弯能力为Asfy=π×(20毫米/2)²×275MPa≈1539.38mm²。

4. 确定钢筋的配筋率:As/A=5000kN·m/(0.24m²×275MPa)=76.32%。

5. 对于钢筋的层间距离,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的相关规定,可按照以下公式计算:h0=0.45×min(h, b)≈0.45×400毫米≈180毫米。

6. 计算钢筋的数量:As=As/A×A=0.76×0.24平方米×1539.38mm²≈281.67mm²。

因此,需要配筋的钢筋根数N≈281.67mm²/1539.38mm ²≈0.183根。

7. 将钢筋等分到每层中,计算每层的钢筋根数:每层钢筋根数=N/2≈0.09根。

8. 按照设计要求和规范要求确定钢筋的位置、间距和弯曲半径等参数。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计算仅为示例,实际的梁的钢筋配筋率需要根据具体的设计要求和结构尺寸进行计算。

混凝土悬挑梁受力配筋计算公式

混凝土悬挑梁受力配筋计算公式

混凝土悬挑梁受力配筋计算公式一、引言混凝土悬挑梁是一种常见的结构形式,广泛应用于桥梁、楼板等工程中。

在设计悬挑梁结构时,为了确保其安全可靠,需要进行受力配筋计算。

本文将介绍混凝土悬挑梁受力配筋计算的相关知识和公式。

二、混凝土悬挑梁的受力特点混凝土悬挑梁在使用过程中主要受到弯矩和剪力的作用。

弯矩是悬挑梁受力最主要的因素,而剪力则是其次要的因素。

为了保证悬挑梁的安全性能,需要对其进行受力配筋计算。

三、混凝土悬挑梁受力配筋计算公式1. 弯矩受力配筋计算公式悬挑梁的弯矩受力配筋计算公式如下:As = (M - Mc) / (0.87 * fyd * h)其中,As为所需配筋面积,M为弯矩设计值,Mc为混凝土轴心受压弯矩抵抗能力,fyd为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h为梁截面的有效高度。

2. 剪力受力配筋计算公式悬挑梁的剪力受力配筋计算公式如下:Asv = V / (0.87 * fyv * d)其中,Asv为所需配筋面积,V为剪力设计值,fyv为剪力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d为梁截面的有效高度。

四、混凝土悬挑梁受力配筋计算步骤1. 根据设计要求和荷载计算确定悬挑梁的弯矩设计值和剪力设计值。

2. 根据悬挑梁的几何尺寸和材料性能确定梁截面的有效高度。

3. 根据弯矩受力配筋计算公式计算弯矩配筋面积。

4. 根据剪力受力配筋计算公式计算剪力配筋面积。

5. 根据构造要求和受力平衡原理进行配筋布置,同时考虑配筋的间距和最小配筋率等要求。

6. 进行配筋验算,确保计算结果满足设计要求。

五、混凝土悬挑梁受力配筋计算注意事项1. 在进行受力配筋计算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混凝土和钢筋的性能参数。

2. 在进行配筋布置时,应考虑梁截面的受力性能,合理分布配筋,避免集中配筋或局部配筋过多的情况。

3. 配筋的布置应符合混凝土结构设计的相关规范要求,确保悬挑梁的安全可靠。

4. 在进行配筋验算时,应进行合理的假定,避免过度保守或不足的设计。

梁钢筋截面配筋率计算公式

梁钢筋截面配筋率计算公式

梁钢筋截面配筋率计算公式梁是建筑结构中常见的构件,用于承受和传递楼板、墙体等上部结构的荷载。

在梁的设计中,钢筋的配筋率是一个重要的参数,它直接影响着梁的受力性能和承载能力。

因此,准确计算梁钢筋截面的配筋率是梁设计中的关键步骤之一。

梁的截面配筋率是指单位截面内钢筋的面积与混凝土截面面积的比值,通常用百分比表示。

配筋率的大小取决于梁的受力状态、荷载情况和混凝土的强度等因素。

在设计中,根据梁的受力情况和使用要求,需要确定合适的配筋率,以保证梁的受力性能和承载能力满足要求。

梁钢筋截面配筋率的计算公式是基于混凝土和钢筋的受力性能和相互作用原理推导而来的。

一般来说,根据混凝土的受压性能和钢筋的受拉性能,可以得到梁的受力平衡方程,从而推导出配筋率的计算公式。

在计算梁钢筋截面配筋率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1. 梁的受力状态,梁在使用中可能处于不同的受力状态,如受弯、受剪、受弯剪等。

不同的受力状态对梁的截面配筋率有不同的要求,需要根据实际受力情况确定配筋率的计算方法。

2. 混凝土的强度,混凝土的强度对梁的受力性能和配筋率有重要影响。

一般来说,混凝土的强度越高,梁的配筋率可以越小,反之亦然。

3. 钢筋的受力性能,钢筋的受拉性能和受压性能是确定配筋率的重要因素。

通常情况下,钢筋的受拉性能决定了梁的受拉区域的配筋率,而受压性能决定了梁的受压区域的配筋率。

根据以上因素,梁钢筋截面配筋率的计算公式可以表示为:ρ = As / (b h) 100%。

其中,ρ表示梁的配筋率,As表示梁截面内的钢筋面积,b表示梁的宽度,h 表示梁的高度。

在实际的梁设计中,可以根据具体的受力情况和使用要求,确定合适的配筋率计算方法和公式。

一般来说,根据梁的受力状态和混凝土的强度等因素,可以采用不同的配筋率计算方法,如按照受弯、受剪、受弯剪等不同受力状态分别计算配筋率。

此外,还可以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确定梁的配筋率计算方法和公式。

钢筋计算公式 一、梁 (1) 框架梁 一、首跨钢筋的计算 1、上部贯通筋

钢筋计算公式 一、梁 (1) 框架梁 一、首跨钢筋的计算 1、上部贯通筋

钢筋计算公式一、梁(1)框架梁一、首跨钢筋的计算1、上部贯通筋上部贯通筋(上通长筋1)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2、端支座负筋端支座负筋长度:第一排为Ln/3+端支座锚固值;第二排为Ln/4+端支座锚固值3、下部钢筋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以上三类钢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锚固问题,那么总结一下以上三类钢筋的支座锚固判断问题:支座宽≥Lae且≥0.5Hc+5d,为直锚,取Max{Lae,0.5Hc+5d }。

钢筋的端支座锚固值=支座宽≤Lae或≤0.5Hc+5d,为弯锚,取Max{Lae,支座宽度-保护层+15d }。

钢筋的中间支座锚固值=Max{Lae,0.5Hc+5d }4、腰筋构造钢筋:构造钢筋长度=净跨长+2×15d抗扭钢筋:算法同贯通钢筋5、拉筋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11.9d(抗震弯钩值)+2d拉筋根数:如果我们没有在平法输入中给定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箍筋根数/2)×(构造筋根数/2);如果给定了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布筋长度/布筋间距。

6、箍筋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梁高-2×保护层)*2+2×11.9d+8d箍筋根数=(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1)×2+(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1注意:因为构件扣减保护层时,都是扣至纵筋的外皮,那么,我们可以发现,拉筋和箍筋在每个保护层处均被多扣掉了直径值;并且我们在预算中计算钢筋长度时,都是按照外皮计算的,所以软件自动会将多扣掉的长度在补充回来,由此,拉筋计算时增加了2d,箍筋计算时增加了8d。

7、吊筋吊筋长度=2*锚固(20d)+2*斜段长度+次梁宽度+2*50,其中框梁高度>800mm 夹角=60°≤800mm 夹角=45°二、中间跨钢筋的计算1、中间支座负筋中间支座负筋:第一排为:Ln/3+中间支座值+Ln/3;第二排为:Ln/4+中间支座值+Ln/4注意:当中间跨两端的支座负筋延伸长度之和≥该跨的净跨长时,其钢筋长度:第一排为:该跨净跨长+(Ln/3+前中间支座值)+(Ln/3+后中间支座值);第二排为:该跨净跨长+(Ln/4+前中间支座值)+(Ln/4+后中间支座值)。

矩形截面梁的配筋率公式

矩形截面梁的配筋率公式

矩形截面梁的配筋率公式
矩形截面梁的配筋率公式:ρ=a(s)/a。

此处括号内实为角标,下同。

式中:a(s)为受拉或受压区纵向钢筋的截面面积;a根据受力性质不同而含义不同,分别为:
1.受压构件的全部纵筋和一侧纵向钢筋以及轴心受拉构件、小偏心受拉构件一侧受拉钢筋的配筋率计算中,a取构件的全截面面积;
2.受弯构件、大偏心受拉构件一侧受拉钢筋的配筋率计算中,a 取构件的全截面面积扣除受压翼缘面积(b'(f)-b)h'f后的截面面积。

最小配筋率是指,当梁的配筋率ρ很小,梁拉区开裂后,钢筋应力趋近于屈服强度,这时的配筋率称为最小配筋率ρ(min)。

最小配筋率是根据构件截面的极限抗弯承载力m(u)与使混凝土构件受拉区正好开裂的弯矩m(cr)相等的原则确定。

最小配筋率取0.2%和0.45f(t)/f(y)二者中的较大值!最大配筋率ρ。

梁配筋计算

梁配筋计算

梁配筋计算:
梁上部纵向钢筋配筋率ρ=As/bho;其中As—上部纵向受拉钢筋的截面面积;b—梁的截面宽度;ho—梁的截面的有效高度。

例如:梁的截面为200mm×500mm;上部配2根直径20mm 的钢筋,ho=500-45=455mm,b=200mm,As=941mm²;
ρ=As/bho=941/200×455=0.0103=1.03%
当梁较高(Hw≥450mm)时,为了防止混凝土收缩和温度变形而产生竖向裂缝,同时加强钢筋骨架的刚度,在梁的两侧沿梁高每隔200mm处各设一根直径不小于10mm的腰筋,两根腰筋之间用φ6或φ8的拉筋连系,拉筋间距一般为箍筋的2倍。

当楼板跨度较小时,楼板配筋受钢筋直径、最小间距制约,楼板钢筋采用HRB400钢筋不能充分发挥强度,宜采用HPB300钢筋。

当楼板跨度较大或跨厚比较大时,楼板配筋主要受承载力控制,与HPB300相比,HRB400钢筋最小配筋率常数限值由0.20减小到0.15,且强度高,当釆用HRB400钢筋可比采用HPB300钢筋节约钢筋20%左右。

当跨厚比较大时,楼板截面相对有效截面高度小,即钢筋抗弯力臂小,造成钢筋的浪费,且楼板挠度不易满足要求,这种情况下适当增加楼板厚度,减小跨厚比,可以明显减少配筋量。

综合考虑结构安全、刚度以及配筋经济等因素,新《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对现绕混凝土板板厚比作了以下规定:钢筋混凝土单向板不大于30,双向板不大于40;无梁支承的有柱帽板不大于35,无
梁支承的无柱帽板不大于30。

预应力板可适当增加;当板的荷载、跨度较大时宜适当减小。

梁的配筋计算

梁的配筋计算

梁的配筋计算第一节框架梁一、首跨钢筋的计算1、上部贯通筋上部贯通筋(上通长筋1)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15dx2)2、端支座负筋:第一排为Ln/3+端支座锚固值(0.4Lae+15d);第二排为Ln/4+端支座锚固值(0.4Lae+15d)3、中间支座负筋:中间支座负筋:第一排为Ln/3+中间支座值+Ln/3;第二排为Ln/4+中间支座值+Ln/4注意:当中间跨两端的支座负筋延伸长度之和≥该跨的净跨长时,其钢筋长度:第一排为该跨净跨长+(Ln/3+前中间支座值)+(Ln/3+后中间支座值);第二排为该跨净跨长+(Ln/4+前中间支座值)+(Ln/4+后中间支座值)。

4、下部钢筋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0.4Lae+15d)注意:下部钢筋不论分排与否,计算的结果都是一样的,所以我们在标注梁的下部纵筋时可以不输入分排信息。

以上三类钢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锚固问题,那么,在软件中是如何实现03G101-1中关于支座锚固的判断呢?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以上三类钢筋的支座锚固判断问题:①支座宽≥Lae且≥0.5Hc+5d,为直锚,取Max{Lae,0.5Hc+5d }。

②钢筋的端支座锚固值=支座宽≤Lae或≤0.5Hc+5d,为弯锚,取Max{Lae,支座宽度-保护层+15d }。

钢筋的中间支座锚固值=Max{Lae,0.5Hc+5d }5、腰筋构造钢筋:构造钢筋长度=净跨长+2×15d抗扭钢筋:算法同贯通钢筋6、拉筋①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11.9d(抗震弯钩值)+2d②拉筋直径:当梁宽≥350时,拉筋直径为6mm;当梁宽>350mm,拉筋直径为8mm③拉筋根数:如果我们没有在平法输入中给定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箍筋根数/2)×(构造筋根数/2);如果给定了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布筋长度/布筋间距。

7、箍筋(P35)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梁高-2×保护层)+2×11.9d+8d箍筋根数=(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1)×2+(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1注意:因为构件扣减保护层时,都是扣至纵筋的外皮,那么,我们可以发现,拉筋和箍筋在每个保护层处均被多扣掉了直径值;并且我们在预算中计算钢筋长度时,都是按照外皮计算的,所以软件自动会将多扣掉的长度在补充回来,由此,拉筋计算时增加了2d,箍筋计算时增加了8d。

超全面的圈梁、梁、板钢筋计算公式

超全面的圈梁、梁、板钢筋计算公式

超全面的圈梁、梁、板钢筋计算公式圈梁钢筋很简单的,分主筋和箍筋两部分主筋计算:(梁长弯钩长搭接长(单根钢筋长每大于6米时))*设计根数*钢筋的比重箍筋计算:梁长/设计箍筋间距*每个箍筋的长度*钢筋的比重设计有外转角的附加钢筋时,按实际总根数*长度*比重就行啦钢筋计算公式一、梁(1) 框架梁一、首跨钢筋的计算1、上部贯通筋上部贯通筋(上通长筋1)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2、端支座负筋端支座负筋长度:第一排为Ln/3 端支座锚固值;第二排为Ln/4 端支座锚固值3、下部钢筋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以上三类钢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锚固问题,那么总结一下以上三类钢筋的支座锚固判断问题:支座宽≥Lae且≥0.5Hc 5d,为直锚,取Max{Lae,0.5Hc 5d }。

钢筋的端支座锚固值=支座宽≤Lae或≤0.5Hc 5d,为弯锚,取Max{Lae,支座宽度-保护层15d }。

钢筋的中间支座锚固值=Max{Lae,0.5Hc 5d }4、腰筋构造钢筋:构造钢筋长度=净跨长2×15d抗扭钢筋:算法同贯通钢筋5、拉筋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 2×11.9d(抗震弯钩值) 2d拉筋根数:如果我们没有在平法输入中给定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箍筋根数/ 2)×(构造筋根数/2);如果给定了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布筋长度/布筋间距。

6、箍筋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梁高-2×保护层)*2 2×11.9d 8d箍筋根数=(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1)×2 (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 1注意:因为构件扣减保护层时,都是扣至纵筋的外皮,那么,我们可以发现,拉筋和箍筋在每个保护层处均被多扣掉了直径值;并且我们在预算中计算钢筋长度时,都是按照外皮计算的,所以软件自动会将多扣掉的长度在补充回来,由此,拉筋计算时增加了2d,箍筋计算时增加了8 d。

过梁钢筋长度计算公式

过梁钢筋长度计算公式

过梁钢筋长度计算公式
梁的钢筋长度计算是结构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涉及到
梁的尺寸、荷载、材料强度等多个因素。

一般来说,梁的钢筋长度
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计算:
L = 2(a+b) + 2(c+d) l0 l1。

其中,L代表钢筋的长度,a和b分别代表梁的上下翼缘的宽度,c和d分别代表梁的上下翼缘的高度,l0和l1分别代表梁两端的弯
曲长度。

这个公式考虑了梁的尺寸和形状,以及钢筋的弯曲长度,
能够比较准确地计算出所需的钢筋长度。

除了上述公式外,还有一些其他的计算方法,比如根据梁的跨度、荷载等参数来计算最小的钢筋长度,或者根据设计规范中的相
关要求来确定钢筋的长度。

在实际工程中,通常会根据具体情况选
择合适的计算方法来确定梁的钢筋长度,以确保结构的安全性和稳
定性。

需要注意的是,梁的钢筋长度计算涉及到结构设计等专业知识,
因此在实际工程中,应该由具有相关资质和经验的工程师进行计算和确认,以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梁的配筋计算

梁的配筋计算

梁的配筋计算第一节框架梁一、首跨钢筋的计算1、上部贯通筋上部贯通筋(上通长筋1)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15dx2)2、端支座负筋:第一排为Ln/3+端支座锚固值(+15d);第二排为Ln/4+端支座锚固值(+15d)3、中间支座负筋:中间支座负筋:第一排为Ln/3+中间支座值+Ln/3;第二排为Ln/4+中间支座值+Ln/4注意:当中间跨两端的支座负筋延伸长度之和≥该跨的净跨长时,其钢筋长度:第一排为该跨净跨长+(Ln/3+前中间支座值)+(Ln/3+后中间支座值);第二排为该跨净跨长+(Ln/4+前中间支座值)+(Ln/4+后中间支座值)。

4、下部钢筋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15d)注意:下部钢筋不论分排与否,计算的结果都是一样的,所以我们在标注梁的下部纵筋时可以不输入分排信息。

以上三类钢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锚固问题,那么,在软件中是如何实现03G101-1中关于支座锚固的判断呢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以上三类钢筋的支座锚固判断问题:①支座宽≥Lae且≥+5d,为直锚,取Max{Lae,+5d }。

②钢筋的端支座锚固值=支座宽≤Lae或≤+5d,为弯锚,取Max{Lae,支座宽度-保护层+15d }。

钢筋的中间支座锚固值=Max{Lae,+5d }5、腰筋构造钢筋:构造钢筋长度=净跨长+2×15d抗扭钢筋:算法同贯通钢筋6、拉筋①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抗震弯钩值)+2d②拉筋直径:当梁宽≥350时,拉筋直径为6mm;当梁宽>350mm,拉筋直径为8mm③拉筋根数:如果我们没有在平法输入中给定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箍筋根数/2)×(构造筋根数/2);如果给定了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布筋长度/布筋间距。

7、箍筋(P35)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梁高-2×保护层)+2×+8d箍筋根数=(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1)×2+(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1注意:因为构件扣减保护层时,都是扣至纵筋的外皮,那么,我们可以发现,拉筋和箍筋在每个保护层处均被多扣掉了直径值;并且我们在预算中计算钢筋长度时,都是按照外皮计算的,所以软件自动会将多扣掉的长度在补充回来,由此,拉筋计算时增加了2d,箍筋计算时增加了8d。

框架梁配筋率计算公式

框架梁配筋率计算公式

框架梁配筋率计算公式框架梁配筋率是在建筑结构设计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关系到框架梁的承载能力和安全性。

那咱就来好好聊聊框架梁配筋率的计算公式。

咱们先来说说啥是配筋率。

简单来讲,配筋率就是钢筋的面积与梁截面面积的比值。

就好比你做蛋糕,放的水果丁和整个蛋糕大小的比例,这个比例得合适,蛋糕才好吃,梁也是这个道理,配筋率合适,梁才能结实耐用。

框架梁配筋率的计算公式是:ρ=As/bh0 。

这里的ρ 就是配筋率啦,As 是受拉钢筋的截面面积,b 是梁的截面宽度,h0 是梁截面的有效高度。

举个例子吧,我之前参与过一个学校教学楼的设计项目。

在计算框架梁配筋率的时候,那可真是一点都不能马虎。

我们测量了梁的宽度是 300 毫米,有效高度是 500 毫米。

经过计算和选型,确定受拉钢筋的截面面积是 750 平方毫米。

那按照公式来算算,ρ = 750 / (300×500) = 0.5% 。

通过这个计算结果,我们就能判断这个配筋率是不是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标准啦。

在实际工程中,配筋率的确定可不是简单套个公式就行的。

要考虑好多因素,比如梁所承受的荷载大小、混凝土的强度等级、钢筋的强度级别等等。

就像炒菜,盐放多少得看菜量多少、大家口味轻重,配筋率也得综合各种情况来确定。

有时候,为了找到最合适的配筋率,我们得反复计算、比较。

比如说,算出来一个配筋率,发现不太保险,那就得调整钢筋的数量或者规格,重新再算。

这就跟你解数学难题似的,得不断尝试,找到那个最优解。

而且啊,不同的建筑类型、不同的使用功能,对框架梁配筋率的要求也不一样。

比如说医院的大楼,那得更结实更安全,配筋率可能就得高一些;要是普通的住宅楼,可能就相对低一点。

总之呢,框架梁配筋率的计算是个技术活,也是个细致活。

每一个数字、每一个参数都得认真对待,这样才能保证咱们盖的房子、建的大楼稳稳当当,让大家住得安心、用得放心。

这可容不得半点马虎,要不然出了问题那可就麻烦大啦!。

梁的配筋计算.doc

梁的配筋计算.doc

梁的配筋计算第一节框架梁一、首跨钢筋的计算1、上部贯通筋上部贯通筋(上通长筋1)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15dx2)2、端支座负筋:第一排为Ln/3+端支座锚固值(0.4Lae+15d);第二排为Ln/4+端支座锚固值(0.4Lae+15d)3、中间支座负筋:中间支座负筋:第一排为Ln/3+中间支座值+Ln/3;第二排为Ln/4+中间支座值+Ln/4注意:当中间跨两端的支座负筋延伸长度之和≥该跨的净跨长时,其钢筋长度:第一排为该跨净跨长+(Ln/3+前中间支座值)+(Ln/3+后中间支座值);第二排为该跨净跨长+(Ln/4+前中间支座值)+(Ln/4+后中间支座值)。

4、下部钢筋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0.4Lae+15d)注意:下部钢筋不论分排与否,计算的结果都是一样的,所以我们在标注梁的下部纵筋时可以不输入分排信息。

以上三类钢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锚固问题,那么,在软件中是如何实现03G101-1中关于支座锚固的判断呢?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以上三类钢筋的支座锚固判断问题:①支座宽≥Lae且≥0.5Hc+5d,为直锚,取Max{Lae,0.5Hc+5d }。

②钢筋的端支座锚固值=支座宽≤Lae或≤0.5Hc+5d,为弯锚,取Max{Lae,支座宽度-保护层+15d }。

钢筋的中间支座锚固值=Max{Lae,0.5Hc+5d }5、腰筋构造钢筋:构造钢筋长度=净跨长+2×15d抗扭钢筋:算法同贯通钢筋6、拉筋①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11.9d(抗震弯钩值)+2d②拉筋直径:当梁宽≥350时,拉筋直径为6mm;当梁宽>350mm,拉筋直径为8mm③拉筋根数:如果我们没有在平法输入中给定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箍筋根数/2)×(构造筋根数/2);如果给定了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布筋长度/布筋间距。

7、箍筋(P35)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梁高-2×保护层)+2×11.9d+8d箍筋根数=(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1)×2+(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1注意:因为构件扣减保护层时,都是扣至纵筋的外皮,那么,我们可以发现,拉筋和箍筋在每个保护层处均被多扣掉了直径值;并且我们在预算中计算钢筋长度时,都是按照外皮计算的,所以软件自动会将多扣掉的长度在补充回来,由此,拉筋计算时增加了2d,箍筋计算时增加了8d。

梁计算公式大全

梁计算公式大全

梁计算公式大全(总10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手工计算钢筋公式大全第一章梁第一节框架梁一、首跨钢筋的计算 1、上部贯通筋上部贯通筋(上通长筋1)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 2、端支座负筋端支座负筋长度:第一排为Ln/3+端支座锚固值;第二排为Ln/4+端支座锚固值 3、下部钢筋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注意:下部钢筋不论分排与否,计算的结果都是一样的,所以我们在标注梁的下部纵筋时可以不输入分排信息。

以上三类钢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锚固问题,那么,在软件中是如何实现03G101-1中关于支座锚固的判断呢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以上三类钢筋的支座锚固判断问题:支座宽≥Lae且≥+5d,为直锚,取Max{Lae,+5d }。

钢筋的端支座锚固值=支座宽≤Lae或≤+5d,为弯锚,取Max{Lae,支座宽度-保护层+15d }。

钢筋的中间支座锚固值=Max{Lae,+5d }4、腰筋构造钢筋:构造钢筋长度=净跨长+2×15d抗扭钢筋:算法同贯通钢筋5、拉筋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抗震弯钩值)+2d拉筋根数:如果我们没有在平法输入中给定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箍筋根数/2)×(构造筋根数/2);如果给定了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布筋长度/布筋间距。

6、箍筋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梁高-2×保护层)+2×+8d箍筋根数=(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1)×2+(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1注意:因为构件扣减保护层时,都是扣至纵筋的外皮,那么,我们可以发现,拉筋和箍筋在每个保护层处均被多扣掉了直径值;并且我们在预算中计算钢筋长度时,都是按照外皮计算的,所以软件自动会将多扣掉的长度在补充回来,由此,拉筋计算时增加了2d,箍筋计算时增加了8d。

梁配筋计算

梁配筋计算

AS =
a1 fcb 2M (h0 - h02 )= fy a1 fcb
¢=
3985.52 ㎜2
取钢筋直径
25
2
实取
8 As
根 < Asmax= 9963.6
实配钢筋面积AS= Asmin=
3926.99 mm 860 <
判断: NO!!! C)双筋矩形截面已知弯矩求配筋 M实际= 1183.10 kNm < Mu,max 受压区砼和相应的一部分受力钢筋As1的拉力所承担的受弯承载力Mu1 Mu1=Mu,max= 1981.49 kNm
OK! OK!
矩行截面混凝土梁配筋计算
梁宽度 梁高度 b= h= as= h0= 梁自重 混凝土选用 C fc = ft = 钢筋选用 fy=f'y= 3 30 14.3 N/㎜2 1.43 N/㎜2 360 N/㎜2 a1= b1= ξ
b=
400 1000 50
mm mm mm 950 mm 0 kN/m 1 0.8 0.518 a's= 30 mm
2
实取
6 3 mm ≤

6107.26 mm 16 ¢= 实取
OK!

603.19 mm2 验算受压区高度x=fyAs1/(α1fcb)= 492.10 2α 's= 60.00 mm
OK!
x
OK!
D)双筋矩形截面已知弯矩和受压钢筋求受拉配筋 已知: 为充分发挥受压钢筋A's的作用,取As2=A's= Mu2=f'yA's(h0-a's)= 由弯矩Mu1按单筋矩形截面求As1 Mu1=M-Mu2= 因此所需的受压钢筋为 983.32 kNm M实际= 1183.10 kNm 3 A's= 603.19 199.78 < ¢ Mu,max 16

各种梁配筋计算

各种梁配筋计算

mm
2470 mm
1 0.8 0.544
其中,1; HPB235级钢 2; HRB335级钢 3; HRB400级钢
A) 单筋矩形截面在纵向受拉钢筋达到充分发挥作用或不出现超筋破坏所 能承受的最大弯矩设计值Mu,max
2 M u ,max = a1 f c bh0 x b (1 - 0.5x b )
OK! OK!
根 < Asmax= 129526.8
OK!
M实际= 8307.00 kNm < Mu,max
C)双筋矩形截面已知弯矩求配筋 受压区砼和相应的一部分受力钢筋As1的拉力所承担的受弯承载力Mu1 Mu1=Mu,max= 57504.41 kNm
As1 = x b bh0
a1 f c fy
= ######## ㎜2
AS1 =
a1 fcb
fy
2 (h0 - h0 -
2M ) = 10918.88 ㎜2 a1 fcb
纵向受拉钢筋总截面面积 As=As1+As2= 11522.06 ㎜2 受拉钢筋取钢筋直径 36 ¢= 实取 mm ≤ x 12 根
实配钢筋面积AS= 12214.51 mm2 验算受压区高度x=fyAs1/(α1fcb)= 137.63 2α 's= 60 mm
= 57504.41 kNm
B)单筋矩形截面已知弯矩求配筋 M实际= 8307 kNm
AS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a1 fcb 2M (h0 - h02 )= fy a1 fcb
11550.98 ㎜2
36 取钢筋直径 ¢= 实取 2 实配钢筋面积AS= 12214.51 mm Asmin= 10750 < 判断:
12 As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