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市2019届高三历史第三次阶段性考试试题(含解析)

合集下载

山东省宁阳县2019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山东省宁阳县2019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山东省宁阳县2019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5.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西汉后期贡禹、东汉张林都曾主张废止钱币,国家租税皆征布帛及谷。

在《后汉书》中,征收“租调”、“调取谷帛”等记载累见不鲜。

这A. 进一步固化了小农经济B. 反映出社会动荡不安C. 说明田庄影响国家税收D. 说明商品经济的萎缩【答案】A【解析】据材料“废止钱币,国家租税皆征布帛及谷”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政府重视实物税收,促使农民生产进一步与商品经济分离,这进一步稳固了小农经济的地位,故A选项正确;材料未涉及社会动荡不安的问题,故B选项错误;材料也无法体现田庄影响国家税收的问题,故C选项错误;政府重视实物税收不等于商品经济的萎缩,故D选项错误。

故选A。

2.《礼记》中记载:玉器等产品,不能在市场上交易。

而《左传》昭公十六年(公元前526年)记载,韩起要在郑国买商人的玉环,玉器已经可以在市场上交易。

发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 玉器产量有较大增长B. 战国时期手工业进步C. 奴隶主贵族纷纷破产D. 商品经济有一定发展【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中玉器由不能在市场上交易到可以在市场上交易,反映了市场的需求增加,而非供应的增加,故与玉器产量无关,故A项错误;战国时期手工业的进步,能够推动玉器的交易,但非主要原因,故B项错误;奴隶主贵族的破产与玉器的市场交易无必然联系,故C项错误;玉器在市场上可以交易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故D项正确。

山东省泰安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

山东省泰安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

试卷类型:A 山东省泰安市2022届高三年级上学期期中统考历史试题2022.11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出土于两河流域苏美尔地区的一件5000年前的石膏大瓶上,刻画着这样的画面:一些裸体平民手捧酒罐奶盆、粮斗等祭品走向神龛,--位祭司(或首领)穿着长袍,长袍带由其身后穿短裙的人举着,瓶上还刻画了水边的大麦田、羊队、水果、狮子等内容。

由此可知,当时苏美尔地区A.纺织技术发达B.产生了明显的阶级分化C.绘画艺术高超D.出现了一系列城市国家2.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认为,当人口少到可以充分保障公民间的了解、交往、并彼此尽可能保持友善的时候,小型公民共同体的优势才能显现出来。

按照他的计算,这种共同体理想的公民人口为5040人。

柏拉图的这一主张A.深受寡头政治实践的影响B.为奴隶制的实行铺平道路C.构成西方哲学的精神内核D.是对城邦制度的政治构想3.据图1日尔曼人迁徙过程中建立的诸多王国可以推知,日耳曼人的迁徙A.打断了欧洲的农耕文明进程B.直接原因是阿拉伯人扩张.C.促进了区域文化交流与发展D.强势征服了罗马帝国文化4.马克在在《世界文明史》中指出:“手工业是西欧中世纪城市的基础,大部分居民是手工业主,这说明城市不是奴隶主的政治中心。

封建主的政治中心又在农村。

”作者意在说明A.手工业与农业分离造就城市B.城市可能孕育新的政治形态C.资本主义萌芽已经产生D.西欧封建农奴制度已经解体5.1348年,黑死病传遍欧洲,无计可施的市民举行盛大游行,向上帝忏悔,结果使更多的人感染瘟疫,无路可走的人们开始酗酒玩乐、日夜狂欢,用纵情享乐忘记身边的痛苦。

全国大联考2019届高三第三次联考(山东版)历史试卷(Word版)

全国大联考2019届高三第三次联考(山东版)历史试卷(Word版)

全国大联考2019届高三第三次联考(山东版)历史试卷(Word 版)第I 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3.考试作答时,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一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第Ⅱ卷请用直径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第I 卷(选择题)一、选择题(题型注释)一、选择题(共11小题,每题4分,共44分)13、有人曾经做过一个统计,在《孟子》一书中百姓一词共出现了十九次,而其中只有一次是指贵族,其它十八次均是指的平民布衣。

而东周以前则是“言姓者本于五帝,见于春秋者得二十有二”。

导致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 .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兴起B .宗法等级制度遭到严重破坏C .贵族政治的衰落和官僚政治的兴起D .孟子民本思想的影响14、“近代以来,任何国家政治生活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政治和行政的分野。

中国传统政治 也强调分野,王权就是政治权力,相权就是行政权力。

”中国传统政治最早分野是 A .三公九卿制 B .中外朝制度 C .三省六部制 D .内阁制15、明朝《登州府志》记载:“纺织花布,以自衣被。

穷乡山陬(zōu,山脚),无问男妇为之,其织作须织工。

勤有余布,亦兼鬻(yù,卖)于乡市,复有布贾贩之城市”。

这不能反映出当时登州( ) ①自然经济解体 ②民营手工业发展 ③商品经济发展 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①②③ D .①④ 16、以下是,美国驻上海领事馆的公告这一公告是基于A.领事裁判原则B.协定关税原则C.利益均沾原则D.门户开放原则17、2018年的科举考试共有顺天、浙江、江西等12省开考,其题目如顺天府题“各国选将用兵皆出学校,其要旨若何策”;浙江试题“各国改用金币始于何时,金价日增其故安在,主之者何人”……在考试顺序上,将“各国政治艺学策”提升到头两场进行考试。

精品解析:山东省泰安市2023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原卷版)

精品解析:山东省泰安市2023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原卷版)
一、我们的党定名为“中国共产党”
我们党的纲领如下:
1.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求阶级的政权,必须援助工人阶级,直到社会阶级区分消除时;
2.直至阶级斗争结束为止,即指导社会的阶级区分消灭为止,承认无产阶级专政;
3.消灭资本家私有制,没收机器、土地、厂房和半成品等生产资料;
4.联合第三国际
图1
A.强调专才的特殊地位B.忽视了官员道德品质
C.提高了政府行政效能D.促进了人才自由流动
14.在1922年召开的共产国际代表大会上,列宁自豪地讲道:“已经稳定住了卢布,并积累了两千万金卢布”“这两千万金卢布加上以后的积累,可以用来提高重工业”“建立重工业是绝对有必要的,关系国家的生死存亡和社会主义的成败。”列守这一讲话( )
A.诸子百家思想同源异流B.士人热衷于创立学派以标新立异
C.思想的多元化发展趋势D.儒学深刻影响统治者的执政理念
2.下表所示为不同史籍对西汉时期农业生产的相关记述。据此可以认定的史实是,西汉时期( )
记述
出处
武帝时,搜粟都尉都尉赵过在陕、甘一带推广牛耕和“以人挽犁”,提倡“代田法",进而各郡“遣令长、三老、力田及父老善田者受田器,学耕种养苗状"
12.图1与图2所示共同反映出这一时期欧洲( )
图1图2
A.大国斗争的激烈B.世界性战争一触即发
C.工业化的消极性D.法俄由盟友变为敌国
13.美国从1883年确立文官制度的《彭德尔顿法》开始,逐渐形成的文官制度的传统是“提倡一个人应该有一种明确被认可的、并可供出售的一技之长,以期在施展其才能时获得优厚的报酬”。据此可知,美国文官制度( )
——摘编自[北宋]朱或《萍洲可谈》
材料二
史料
出处

精品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1)Word版

精品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1)Word版

安徽省桐城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第I卷(客观题共48分)1.侯外庐在《中国思想通史》中说:“在周公封国的时代,不是后世所谓的‘封建’,而是指古代如罗马式的殖民。

”对此理解最为正确的是A.强调周公是分封制的首创者B.强调分封制对后世封建制度的影响C.强调分封的含义是封邦建国D.强调分封制对扩大西周疆域的作用2.“科举的创新之处就在不仅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而且将其制度化…科举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奋斗精神。

”材料反映科举制历史借鉴价值有①人才流动机制②人才激励机制③客观公平理念④加强中央集权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3.一位士人经历一场剧变后,指出这是因为当时国家集权太甚,“万里之远,皆朝廷所制。

”地方无力,导致“外寇凭陵时而莫御,雠耻最甚而莫报”结果,他可能经历了以下哪一事件 A.汉初七国之乱 B.中唐安史之乱 C.赵宋靖康之变 D.清末庚子变乱4.仔细观察下列钱币的图片,根据其中的信息判断哪些一定是赝品①②③④A.①④B.②④C.②③D.①③5.明清之际原为稻米之乡松江嘉定一带棉织业发展迅速,导致该地区“县不产米,仰食四方。

夏麦方熟,秋不既登,商人载米而来者,舳舻相衔也。

”材料表明该地区A.水陆交通十分发达B.经济结构有所变动C.自然经济局部解体D.长途贸易开始兴起6.以天文历算之学而论,“中国先哲们对于天文学的要求只是‘观乎天文,以察时变’(易·贲卦传》)和‘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尚书·尧典》)。

至于宇宙的性质怎样,日月星辰为何东升西落。

则以‘天道渊微,非人力所能窥测,故但言其所然,而不复求其所以然’。

”这主要体现出中国古代天文学A.有明显的实用性特征B.存在浓厚的神学和迷信色彩C.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D.和算学整合为统一研究领域7.《庄子》记载,有儒、墨之是非,以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吕氏春秋》记载,孔、墨之弟子徒属,充满天下,皆以仁义之术教导于天下。

(2019泰安三模)山东泰安2019年高三第三次重点考试文综历史.doc

(2019泰安三模)山东泰安2019年高三第三次重点考试文综历史.doc

(2019泰安三模)山东泰安2019年高三第三次重点考试文综历史9、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建立皇帝制度和三公九卿制度,在地方废分封实行郡县制,颁发“令黔首自实田”的法令,进行全国性的土地登记。

材料说明秦朝A.政治统一和文化统一相结合B.政治集权和经济控制并重C.强制在全国推广秦国制度D、在全国建立土地私有制10、韩非子认为民众的本性是“恶劳而好佚”,要以法来约束民众,施刑于民,才可“禁奸于未萌”。

并提出要“废先王之教”,广施刑法。

在此,韩非子A.强调要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B.阐发的根本问题是以法治国C.主张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体制D、认为治国要以仁义和道德为主11、清朝之前,历代地方长官上任所带随从一般都不多,上任后常需一段时间才能顺利开展工作;到清朝时,一个地方官员到新地方上任,往往携带许多深谙日常行政的亲信人员,到任就能全面接手衙门的各项工作。

此现象反映出当时A.中央政府权力下降无力控制地方B、地方官员穷于应付中央事务C.基层行政交接运行趋于稳定D.古代君主专制程度进一步加深12、美商旗昌轮船公司成立于1862年。

下表是旗昌轮船公司(简称旗昌)和同期美国本土的湾流航运公司(简称湾流)的资本利润(折合白银单位:万两)对比,此对比可说明A.外商航运发展刺激了洋务运动出现B.帝国主义经济侵略方式发生了变化C.西方列强基本垄断了我国内河航运D.外国运输资本在华攫取了超额利润13、日本投降后,苏联继续承认国民党在中国的统治地位,支持蒋介石统一中国,要求中共放弃武装斗争,参加国民政府,避免内战。

这一政策A.符合苏联的国家利益B.说明苏联反对中国共产党革命C.是迫于美国压力而提出D、说明苏联认为中共实力过强14、1983年3月,全国第一家人才流动服务机构——沈阳人才公司诞生,市场配置人才的雏形悄然形成。

之后人才流动出现高峰,随着三资企业、乡镇企业涌现,为保证这些不具备管理档案权限企业能够用人,各地的人才交流中心诞生了挂靠档案的业务。

2019届高三历史第三次考试试题及答案【精选】.doc

2019届高三历史第三次考试试题及答案【精选】.doc
11.下表是 1850---1900 年德国各经济领域就业比重统计表。这一统计表明德国
年份 1850
所占比重( %)
第一产业 (农业) 第二产业(工业)
第三产业(服务 业)
55
24
21Leabharlann 就业总人 数(万人)1580
1875 49
30。
21
1900 38
37。
25
1860 2550
A. 农业经济走向严重衰退 B. 社会经济转型日益加速 C. 国民经济结构出现失衡 D. 劳动力就业率得到提高 【答案】 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内容可知, 1850---1900 年德国第一产业,即农业的就业人数比 重越来越减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即工业和服务业的就业人数比重呈现增加的 趋势,说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的转型趋势日益明显,故 B 选项正确; 这时期农业的就业人数比重下降并不能说农业经济走向严重衰退, 故 A 选项错误; 材料中的德国各经济域就业比重的发展是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而不是国民 经济结构出现失衡,故 C 选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劳动力就业的问题,而是体现 了各经济领域的就业人数比重变化,故 D 选项与材料无关。
措施,推动了这时期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建立,出现了众多创投资本规模小的企
业,因此可得出这时期民族企业经营环境改善,故 B 选项正确;材料体现了民国
初期出现资本规模较小的企业出现所反映的问题,与企业集团意识无关,故
A选
项错误;节制资本理念是新三民主义时期提出,与材料内容无关,故 C 选项错误;
材料内容所反映的问题可知,这时期人们实业投资热情提高,而不是降温,故
A. 计划经济体制开始被打破 B. 媒体行业率先启动对外开放 C. 企业生产经营自主权扩大 D. 外来商品开始进入中国市场 【答案】 C 【解析】 【详解】材料内容体现了在改革开放的背景下,从 1979 年 1 月 4 日 -4 月 17 日期 间,天津日报、上海电视台等媒体行业对牙膏、酒、手表等商品进行广告业务, 开展恢复商业广告到播出的第一条电视商业广告和第一条外商广告等,说明这时 期企业生产经营自主权不断扩大,故 C 选项正确;材料内容没有涉及计划经济体 制的内容,故无法得出计划经济体制开始被打破,故 A 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体现 了这时期媒体行业对各种商品的广告业务从恢复商业广告到播出的第一条电视商 业广告和第一条外商广告等,说明其生产经营自主权扩大,没有体现媒体行业率 先启动对外开放的问题,故 B 选项错误;材料内容强调了这时期媒体的广告业务 内容,没有体现外来商品开始进入中国市场,故 D 选项错误。

2019届山东省泰安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019届山东省泰安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泰安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2018.11第I卷(选择题共48分)注意事项:第I卷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

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1.《汉书·食货志》记载:“种谷必杂五种,以备灾害”;“还庐树桑,菜如有畦,瓜瓠果疏殖於疆易,鸡豚狗彘毋失其时”。

它所体现的基本经济特征是A.精耕细作B.农林牧业相互补充C.自给自足D.农业生产结构完备2.西周中期的青铜器“卫盉”铭文记载:周恭王三年,贵族裘卫用玉器和礼服从贵族矩伯手里换得1300亩田,并通过执政大臣进行了授田仪式,办理了换田手续,刻于青铜器上作为凭证。

这一事件反映了当时A.贵族权重,世袭制巩固B.田地交换,井田制动摇C.田地买卖,私有制确立D.王室衰微,分封制崩溃3.下图为《东汉集市画像砖》拓片。

画面左右上角分别刻有“北市门”“南市门”。

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A.市场交易发展繁荣B.农产品大量商品化C.专业市场开始形成D.城市经济功能增强4.据唐代天宝年间统计的全国户口数字,秦岭、淮河以南地区的户数占45.5%,以北占到54.5%;据北宋《太平寰宇记》所载北宋初期全国户数,秦岭、淮河以南地区的户数占59.1%,以北则为40.9%。

这一变化A.导致宋代政治中心的南移B.导致丝绸之路受阻C.加剧人地矛盾的尖锐程度D.反映经济格局的变动5.唐朝在均田制的基础上,颁行租庸调制。

规定:每丁每年缴纳租粟二石,户调随乡土所产,交纳绫、绢、絁(絁:shi,一种粗绸)各二丈,绵三两。

规定每丁每年服役20天,如果不服徭役,可纳绢或布代役,称为庸。

这一规定A.客观上有利于手工业的发展B.不以人丁为主要征税标准C.农民的赋役负担极其沉重D.瓦解的主要原因是商品经济的发展6.据统计,唐代每年铸钱大致是八十万贯,而到宋朝神宗年间每年铸钱额是五百多万贯,同时市场上还流通着大量的有价证券和票据。

2019届山东省泰安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2019届山东省泰安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2019届山东省泰安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 钱穆在《国史大纲》一书中指出:西汉武帝时,大将军霍光废昌邑王而丞相杨敝事先并不知晓,或曰应关白(关白:禀告)丞相。

光谓:“此内朝事,无关外朝也”。

材料说明当时的丞相A.已完全失去位尊权重的地位 B.已完全失去了皇帝的信任C.对政事的决策权大大削弱 D.开始接受外朝官员监督2. 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克里斯提尼重新划定以地域为基础的10个行政部落代替原先的4个血缘部落。

这两项措施共同的进步意义是A.有利于打破贵族垄断特权 B.有效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C.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统治 D.导致了官僚政治的衰落3. “(在希腊)流通中发展起来的交换价值过程,不但尊重自由和平等,而且自由和平等是它的产物;它是自由和平等的现实基础。

”这实质上反映了在古希腊A.商业流通是政治平等的现实基础B.商业贸易尊重自由和平等的原则C.海外贸易活动推动平等观念形成D.商业上自由平等影响了政治理念4. 光荣革命以后,仍有一些英王掌握实权,其中尤以乔治三世为甚。

在他统治时期,没有一个首相能够完全摆脱他的控制。

材料从本质上反映了A.光荣革命的妥协必然导致此后果B.君主立宪政体确立绝非一蹴而就C.英国首相丧失了制约君主的能力D.《权利法案》已经变成一纸空文5. 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中说:“当一个国家开始规定选举资格的时候,就可以预见总有一天要全部取消已做的规定,只是到来时间有早有晚而已……”下列与该观点相符的历史事件有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B.英国圈地运动、美国两党制形成C.英国光荣革命、美国南北战争D.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美国黑人民权运动6. 近代史上清政府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最初清政府总希望找机会更改条约,有时甚至就没打算真心遵守条约;后来清政府却要求“如约者即为应允”、“违约者概行驳斥”,即一是自己守约,二是要求对方也守约。

【解析】山东省泰安市2019届高三二轮质量检测历史试卷

【解析】山东省泰安市2019届高三二轮质量检测历史试卷

文科综合试题2019.4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4页,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题目填涂在答题卡规定的地方。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I卷(必做,共140分)注意事项:1.第I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題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以后,再涂写其他答案标号。

1.据《史记》记载,周武王灭商之后,“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甚至连纣王之子武庚也被允许继续管理殷商遗民以及部分王畿地区。

这表明西周初期A. 对古代帝王后裔的追封构成分封制的主要内容B. 统治者对于前朝残余势力的威胁缺乏充分认识C. 分封制中包含着对旧有地方势力的变相承认D. 实行分封制有效地扩大了中央政府的统治区域【答案】C【详解】周代分封的主要对象是宗族子弟,而不是古代帝王后裔,故排除A项;虽然周武王分封了纣王之子,但在武庚的封地周围还设有周王室的诸侯进行监视,且题意中并没有体现统治者对于前朝残余势力的威胁缺乏充分认识的内容,故排除B项;西周对古代帝王后裔的分封相当于对这些旧有地方的变相承认,故选C项;分封制扩大了西周的统治区域,但不是扩大了中央政府的统治区域,故排除D项。

2.下表是唐宋时期关于“亚圣”论述的统计简表:根据上表,可以认定的史实是A. 颜子的亚圣地位仅为民间说法B. 颜子贤能不及孟子是历代共识C. 儒家圣人地位取决于皇帝的喜好D. 理学尊崇和弘扬了孟子的学说【答案】D【详解】依据表格信息可知,颜子为亚圣的说法在《唐会要》和《元史》存在记录,说明得到了官方认可,因此A选项错误;依据材料“颜子去圣人,只毫发之间。

孟子大贤,亚圣之次也”可知二程认为颜子的贤能超过孟子,因此B选项错误;二程、朱熹是宋代理学的代表人物,但他们不代表政府,他们认可颜子亚圣的地位,说明儒家圣人地位不仅仅是由政府左右的,因此C选项错误;朱熹作为理学集大成者,认为孟子“真可谓命世亚圣之才矣”,这说明理学尊崇和弘扬了孟子的学说,因此D选项正确。

泰安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其中考试试题(历史)

泰安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其中考试试题(历史)

泰安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其中考试试题(历史)高三年级考试历史试题2019.11本试卷分第I 卷(选择题) 和第Ⅱ卷(非选择题) 两部分,共8页。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员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第I 卷(选择题共48分)注意事项:第I 卷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

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1.《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春秋战国农耕时说:“上田,夫食九人。

下田,夫食五人。

可以益,不可以损。

一人治之,十人食之,六畜皆在其中矣。

”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A .自然经济正式形成 C .土地私有制的确立B .精耕细作生产模式的形成 D .水利灌溉事业的发展2.土地制度是中国古代的主要制度之一。

汉代以后,“地券或地契是买卖双方私人之间所立的文契。

此外还有官方发给田地所有人的产权证明文件。

”据此可知,当时A .土地买卖相当频繁B .土地所有权完全由国家控制 D .土地所有权已有明确的界定C .实现了“耕者有其田”3.从武则天起,唐(周) 中央政府经常“就食东都洛阳”,但中央军队仍旧常年部署在长安及其周围;而唐中后期,杭州、扬州、开封、汴河成为关中地区政治中心存废的关键。

这说明 A .洛阳取代长安的政治中心地位 C .唐朝时经济重心逐步向东向南迁移B .中央政府采取措施制约地方门阀势力 D .唐代城市政治、经济职能出现分工4.汉代城市中由官府直接管理的手工业作坊和商业机构称“市”或“亭”,而在汉代一些平民墓葬中出土的许多漆、陶器上,往往也有“市”、“亭”等戳记,且离产地较远。

这反映了汉代A .手工业生产的发展和商品经济的繁荣B .民间工商业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C .跨区域长途贩运已经有明显发展D .随葬品突破了身份等级的限制5.有学者认为,随着唐宋时期城市“坊市制”的崩溃,在“农村——农村市场——半农村城市——中小城市产生”的反复过程中,包括工商城市在内的城市经济网日益稠密,部分农产品走向依存于市场的方向。

山东省泰安市2019届高三第三次阶段性考试试题(含解析)

山东省泰安市2019届高三第三次阶段性考试试题(含解析)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信息“宣布部分开放海禁,准许私人海外贸易船申请文引,缴纳饷税,出洋贸易”,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对外贸易发展的角度入手,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5.为适应西方外交代表驻京 需要,中国被迫设立总理衙门作为办理涉外事务的机构.19世纪70年代后,该衙门的职权逐渐被有意识地转移给直隶总督所兼任的北洋大臣和两江总督所兼任的南洋大臣,尤其是李鸿章的直隶总督衙门实际上成了中国的“外交部"。这反映出当时
【答案】D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面对20世纪50年代末期出现的严重经济困难,60年代初期中央对经济进行调整,1965年完成;据此依据材料“我国1965年的一幅宣传画”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D正确。大跃进时期由于大力发展重工业,导致经济比例不平衡,故“均衡”说法不合史实,排除A项。双百方针在1956年提出,故排除B。经济领域冒进思想严重是大跃进时期,C错误.
--摘编自黄兴涛《重塑中华:近代中国“中华民族"观念研究》
材料三 1952年,我国颁布《民族区城自治制度实施纲要》。1954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立为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1984年颁布的《民族区域自治法》以基本法律的形式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纳入法制轨道。
山东省泰安市2019届高三第三次阶段性考试
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
1。春秋时期,土地耕作制度从休耕制开始向连种制过渡,出现两者并存的局面,到战国时期连种制占据主导地位。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井田制的瓦解
B. 耕种技术的进步
C. 劳动人口的增长
D. 小农经济的形成
【答案】B
【解析】
【详解】通过材料可知,休耕制向连种制的转变,使地力问题得到一定解决,这主要是由于铁犁牛耕的使用,故B正确;休耕制向连种制的转变,不能说明井田制的瓦解,排除A;劳动人口的增长是连种制的一个原因,但并不是主要原因,排除C;小农经济的形成在一定推动了土地技术的进步,但并不是主要原因,排除D。

2019年山东省泰安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有答案)

2019年山东省泰安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有答案)

山东省泰安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第I卷(选择题共48分)第I卷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

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学者杨宁一认为:“总体看,周天子虽表面上为天下共主,但实际上控制力有限,各诸侯国实际上都是有很大独立性的政治实体。

”这表明西周政治A.神权与王权相结合B.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C.实现了家国一体D.以血缘关系为纽带2、历史学家钱穆说:“学术环境不普遍,限于少数私家,而有所谓累世经学。

……天下仕途渐渐走入一个特殊阶层的手里去”。

上述现象得以改变始于A.秦汉时期B.魏晋时期C.隋唐时期D.明清时期3、有学者指出:“罗马法的发展基本上不是按立法程序制定的,也不是君主个人独裁意志的结果,而主要是凭借裁判官的审判实践和法学家的理论活动,在改造和继承旧有的法律规范的基础上而逐渐发展起的”。

由此可见,罗马法A.具有很强的社会适应性B.维护法官的权威C.是随意性较强的法律D.对后世影响较远4、二战时期,不论首相丘吉尔的演说如何出色,但仍然需要那位口吃的乔治六世,只有这位国王出现,才能使整个国家不分党派,不分种族,团结在一起。

这反映了当时英国A.国王与内阁在政治上共进退B.君主立宪制削弱了首相权力C.国王仍然具有一定的行政权D.国王的地位不可替代5、1875年,清政府制定了“海防”和“塞防”并重的国防战略。

但十年后,却将海防建设作为重点,并最终形成了“三洋设防,北洋为重”的海防格局。

这一变化是基于A.第一次鸦片战争的深刻教训B.海疆与京畿地区的安全考虑C.近代军事工业的创建与发展D.对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的反应6、辛亥革命后,一些有志于民主推广的人士常到田间“与农夫田父谈于树林之下,语以代议制之善,及国会选举之不宜草率投票,则皆瞠目而不解。

叩其故,则曰:吾人困土匪军队之不暇,何暇及其他。

”这反映了民国初年A.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B.传统习俗根深蒂固C.军阀混战已是社会痼疾D.民主政治基础薄弱7、不同历史时期党员构成的变化反映了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不断发展。

山东省泰安市2019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山东省泰安市2019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山东省泰安市2019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5.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1. 这是罗马帝国鼎盛时期的一个案例:一个贵族垂涎另一个贵族的财产,而后者碰巧在帝国家庭中失宠,此时前者就可作为控方揭发后者叛逆罪,如果被告被判死刑则前者就可得到被告的一部分财产。

这说明A. 罗马法无法有效的解决财产纠纷问题B. 罗马法的缺陷使其成为贵族斗争的工具C. 罗马法不利于调和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D. 贵族之间的矛盾已经影响到帝国的稳定【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从题干信息可以看出,贵族可以利用罗马法去争夺其他贵族的财产,这表明罗马法的不足使其成为贵族斗争工具,故B项正确;罗马法注重保护私有财产,A项表述错误,排除;罗马法有利于调和社会矛盾,C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且表述不准确,故C项错误;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罗马法·局限2.“对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工业社会表示怀疑,不屑于表面的客观真实,致力于探索离奇别致的形式技巧。

”具有这一创作精神的作者是A. 雪莱B. 毕加索C. 雨果D. 巴尔扎克【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信息“不屑于表面的客观真实”、“致力于探索离奇别致的形式技巧”,题干作品反映了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全面危机,属于现代主义美术范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省泰安市2019届高三第三次阶段性考试历史试题一、选择题1.春秋时期,土地耕作制度从休耕制开始向连种制过渡,出现两者并存的局面,到战国时期连种制占据主导地位。

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 井田制的瓦解B. 耕种技术的进步C. 劳动人口的增长D. 小农经济的形成【答案】B【解析】【详解】通过材料可知,休耕制向连种制的转变,使地力问题得到一定解决,这主要是由于铁犁牛耕的使用,故B正确;休耕制向连种制的转变,不能说明井田制的瓦解,排除A;劳动人口的增长是连种制的一个原因,但并不是主要原因,排除C;小农经济的形成在一定推动了土地技术的进步,但并不是主要原因,排除D。

2.董仲舒不太强调“爱由亲始”,而更着重推崇“远之而大”,主张“摆脱宗法思想局限,跳出家族的小圈子,面向天下,实行爱及四夷的王道政治”。

董仲舒的这种思想A. 促成了古代民本思想的产生B. 适应了汉朝“大一统”的政治需求C. 意在削弱宗法伦理思想的影响D. 摆脱了传统“家国一体”观念束缚【答案】B【解析】【详解】据材料主张“摆脱宗法思想的局限,跳出家族的小圈子,面向天下,实行爱及四夷的王道政治”可知,适应了汉朝“大一统”的政治需求,B正确;古代民本思想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产生,A错误;据材料主张“摆脱宗法思想的局限,跳出家族的小圈子,面向天下,实行爱及四夷的王道政治”可知,董仲舒不是削弱宗法伦理思想的影响,而是强调要突破其局限,C错误;董仲舒的思想仍是为统治者提供借鉴,D错误。

3.唐代进士科举不仅依据试卷来录取及第者,而且还考察应考者平时的文学作品,参考其社会声望,并且允许人们同主考官一起推荐优秀人才,当时称为“公荐”和“通榜”。

据此可知,通榜公荐法A. 为营私舞弊提供了可能性B. 旨在增加下层读书人入仕渠道C. 有助于选拔真正实用的人才D. 体现了君主对效率优先的追求【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允许人们同主考官一起推荐优秀人才”反映了在科举制之外存在着通榜公荐法,这为推荐者营私舞弊提供了可能性,故A正确;通榜公荐法不一定推荐下层读书人,故B排除;人们同主考官一起推荐人才,没有统一客观和公正的依据,这不利于选拔真正实用的人才,故C排除;通榜公荐法与君主对效率优先的追求无关,故D排除。

4.隆庆元年(1567年),明朝政府在倭患基本平定的前提下,在福建漳州海澄月港宣布部分开放海禁,准许私人海外贸易船申请文引,缴纳饷税,出洋贸易。

当时的福建巡抚徐学聚曾言:“我贩吕宋(菲律宾),直以有佛郎机(西班牙)银钱之故。

”由此可推知,明朝后期A. 自然经济加速瓦解B. 外来威胁趋于解除C. 外贸经济有所发展D. 政府税收显著增加【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明朝对外贸易,材料“在福建漳州海澄月港宣布部分开放海禁,准许私人海外贸易船申请文引,缴纳饷税,出洋贸易”反映了明朝后期对外贸易有所发展,故C 正确;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开始瓦解,故A 排除;倭患基本平定并不等于外来威胁趋于解除,故B 排除;材料没有比较明朝政府的税收变化,不能说明政府税收显著增加,故D 排除。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信息“宣布部分开放海禁,准许私人海外贸易船申请文引,缴纳饷税,出洋贸易”,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对外贸易发展的角度入手,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5.为适应西方外交代表驻京的需要,中国被迫设立总理衙门作为办理涉外事务的机构。

19世纪70年代后,该衙门的职权逐渐被有意识地转移给直隶总督所兼任的北洋大臣和两江总督所兼任的南洋大臣,尤其是李鸿章的直隶总督衙门实际上成了中国的“外交部”。

这反映出当时A. 列强势力集中在两江和直隶总督辖区B. 地方实力派崛起冲击了中央集权体制C. 李鸿章处理外交事务的能力举世公认D. 天朝上国观念对中国外交仍存在影响【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材料“该衙门的职权逐渐被有意识地转移给直隶总督所兼任的北洋大臣和两江总督所兼任的南洋大臣,尤其是李鸿章的直隶总督衙门实际上成了中国的外交部”可以看出晚清时期的国家外交仍然由地方办理,没有上升到国家高度,体现出清政府仍拘泥于天朝上国思想,因此D 选项正确。

A 选项错误,此时期列强势力并非只是集中于两江和直隶总督辖区,与清政府将处理外交事务的权力转移没有必然关系;材料体现的是清政府将处理外交事务的权力转移到地方,并非是地方实力派主动夺权,冲击中央集权体制,也与李鸿章的个人能力无关,因此B 、C 选项错误。

故正确答案为D 选项。

6.著名学者傅斯年认为,“五四运动可以说是社会责任心的新发明”。

这一观点主要是基于五四运动A. 使国人的民族意识开始觉醒B. 激发了民众参与爱国运动C. 改变了中国民主革命的方向D. 使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答案】B【解析】【详解】五四运动是一次反帝爱国运动,体现中国人民维护国家主权的决心,因此傅斯年认为五四运动是社会责任心的新发明,选项B正确;甲午战争后国人民族意识初步觉醒,选项A排除;五四运动标志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但与材料主旨不符,选项C、D排除;7.1935年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瓦窑堡会议,批评了“左”倾错误在统一战线问题上的表现-关门主义,随后毛泽东在党的活动分子会议上又指出“关门主义者不能根据形势变化来改变革命策略”,他们认为“圣经上记载了的才是对的”。

据此可知,这些会议精神A. 体现了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B. 源于国民大革命失败教训的总结C. 利于推动全民族抗战思想的形成D. 表明“左”倾错误统治地位已结束【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指出在瓦窑堡会议上,中共中央和毛泽东批判“关门主义”和“教条主义”,要求实事求是地调整革命策略,用“统一战线”和民族革命解决民族危机。

这有利于全党统一思想,明确统一战线的方针策略,还能得各方面的响应和支持,有利于推动全民族抗战思想的形成。

A项是在中国共产党七大上,B项是八七会议,D项是遵义会议的内容。

所以正确答案是C项。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共产党在二三十年代召开的会议,须领会材料中心和主旨,并按要求结合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准确理解和运用重点知识,科学分析材料。

8.如图为我国1965年的一幅宣传画。

该作品创作的历史背景是A. 工农经济实现均衡发展B. “双百”方针的正式提出C. 经济领域冒进思想严重D. 国民经济调整任务的完成【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面对20世纪50年代末期出现的严重经济困难,60年代初期中央对经济进行调整,1965年完成;据此依据材料“我国1965年的一幅宣传画”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D正确。

大跃进时期由于大力发展重工业,导致经济比例不平衡,故“均衡”说法不合史实,排除A项。

双百方针在1956年提出,故排除B。

经济领域冒进思想严重是大跃进时期,C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新中国国民经济建设的相关知识。

关键信息是:我国1965年的一幅宣传画。

结合1960年国民经济调整的方针可知答案。

9.古罗马历史学家塔西佗经常以挑剔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世界,他曾感叹,“世界的局面改变了,浑厚淳朴的罗马古风业已荡然无存,政治上的平等已经成为除旧过时的信息,所有人的眼睛都在望着皇帝的敕令。

”材料表明塔西佗A. 主张恢复传统政治体制B. 从历史的角度审视现实C. 追求公平和公正的理念D. 维护君主敕令的权威性【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塔西佗经常以挑剔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世界”“浑厚淳朴的罗马古风业已荡然无存,政治上的平等已经成为陈旧过时的信息”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他面对共和时代的忠勇爱国成为苟且因循,俭朴刻苦变成了奢侈浪费,而军队的勇武精神也为骄奢淫逸所取代,因此他常常带着共和时代贵族政治家的挑剔眼光,来审视已经变化的世界,即从历史的角度审视现实,故B选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塔西佗在思想上倾向于共和时代的贵族专政,尤其向往这个制度下元老院贵族的高贵地位和自由生活,而不是主张恢复传统政治体制,故A选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到公平公正的理念,故C选项与材料无关;材料主要体现的是以历史的角度审视现在的社会,没有体现维护君主救令的权威性问题,故D选项错误。

10.18世纪的欧洲与17世纪时相比,虽然有相通之处,但却着实不同:后者带着对中世纪信仰的延续和对上帝的敬畏,在科学活动中追求自由的精神;前者则打破了对信仰的虔诚,终至走上“理性的法庭”。

两者的相通之处在于A. 追求自由与平等B. 信仰上帝与神学C. 反对宗教的说教D. 强调精神的自由【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后者带着对中世纪信仰的延续和对上帝的敬畏,在科学活动中追求自由的精神;前者则打破了对信仰的虔诚,终至走上理性的法庭”可以看出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均强调精神的自由,故D项正确。

“追求自由与平等”只符合启蒙运动,排除A。

“信仰上帝与神学”只符合宗教改革,排除B项。

启蒙运动和宗教改革均不反对宗教信仰,故C项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启蒙运动和宗教改革。

考查启蒙运动和宗教改革的相同点。

解题的关键是对“后者带着对中世纪信仰的延续和对上帝的敬畏,在科学活动中追求自由的精神;前者则打破了对信仰的虔诚,终至走上理性的法庭”的分析理解。

11.1921年,苏俄存在多个农业税种,由不同机构收取,每种食品分别对应一个税种,农民生产出某种食品后,首先要拿去缴税,然后才能拿到市场上进行交易。

1922年3月,苏俄中央决定实行“统一实物税”。

这表明苏俄A. 农民缴税热情日益高涨B. 农业集体化显现雏形C. 农村经济形势严重恶化D. 新经济政策深入调整【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1921年,苏俄存在多个农业税种”、“1922年3月,苏俄中央决定实行“统一实物税””可知体现是新经济政策的深入调整,D 选项符合题意。

农民缴税热情日益高涨的说法不符合史实,A 选项排除。

农业集体化是在1927年出现的,B 选项排除。

农村经济形势严重恶化材料信息显然不符合,排除C 项。

12.下表是新时期中国学者关于冷战爆发的主要观点。

据此表可得出的历史结论是A. 美苏冷战开始于十月革命B. 冷战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C. 美苏对峙是冷战主要表现D. 冷战推动世界格局的多极化【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表格可知冷战孕育于十月革命至二战期间,美苏主导下的多国参与的政治斗争,因此冷战是多种因素推动下形成的,选项B正确;根据所学冷战开始于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出台,选项A排除;根据徐蓝的观点,冷战是美苏双向互动的结果,美苏对峙与此观点相左,选项C排除;选项D与材料无关。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炎黄时代至尧舜禹时期,黄河中游的炎、黄两大部落,不断碰撞融合。

夏、商、周三族的民族迁徙与定居,三代更替以疆域的形式巩固了华夏族农耕经济的共同地域。

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大地及其周边各族,不断地凝聚、兼并、扩张,融合成华夏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