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名句中蕴含的哲理
有哲理的成语和蕴含的哲理
有哲理的成语和蕴含的哲理
成语是我国语言中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一个国家或地区语言文化的集中体现。
古代诗人在诗词歌赋中运用大量成语来表达自己所见、所感。
例如,《登鹳雀楼》:“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苏轼《后赤壁赋》:“彼其之子也,必为佳人。
”《清平乐》:“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这些成语都以丰富的哲理阐释了人生真谛。
一、释义
出自唐代陆龟蒙《题林宰书》:“欲为人师,必须先为己师。
”释义:比喻学问的渊博或学问的精深,可以使人获得渊博或精深。
比喻知识丰富或学问渊博,不可轻视。
哲理:比喻知识和道理。
如“博学而笃志”是“博览群书”的简称,“笃”字在古代意为勤奋好学;“笃”字在现代意为勤奋努力、勤奋上进。
可见学习知识也是不断勤奋努力才能获得成果。
二、哲理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写事物的发展过程。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表现统治者不满足于现状、谋求进步以及追求圆满。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表现了统治者欲征服人民而又不能得逞的思想情感。
“自古英雄出少年”,表现了少年英雄气概和气魄。
“天若有情天亦老”,表现了人生无常、世事无常。
“天若有情天亦老”,反映了人生随着岁月流逝、阅历丰富而变得老迈。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反映了人生在世应学会自强不息、坚韧不拔。
成语及哲理
成语及哲理
成语是中华文化中独特的部分,它们通常包含着深远的哲理,值得我们深思。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成语及其背后的哲理:
1.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个成语意味着事物的好坏具有不确定性,有时候坏事可能会变成好事,反之亦然。
它提醒我们要保持乐观和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的起伏。
2.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这句话告诉我们,与其空想而不行动,不如付诸实践。
它鼓励我们不要只停留在梦想和羡慕别人,而要为自己的目标付出实际的努力。
3.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这个成语意味着坚持和毅力是成功的关键。
只有持之以恒地努力,才能克服困难并取得成功。
4.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句话强调了行动的重要性。
无论目标多么远大,都需要一步步地实现它。
它提醒我们要从小事做起,脚踏实地地朝着目标前进。
5. 防患未然:这个成语意味着预防胜于治疗。
在问题发生之前采取措施,可以避免更大的问题发生。
它提醒我们要有预见性,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防止它们恶化。
6. 瓜田李下:这个成语提醒我们在公共场合和社交场合中要保持警惕,避免给人以误会的机会。
它强调了社交礼仪和自我保护的重要性。
7. 水滴石穿:这个成语意味着坚持和毅力可以战胜一切困难。
即使是小小的水滴,只要坚持不懈地滴下来,也能把石头穿透。
它鼓励我们要有耐心和恒心,克服困难和挑战。
这些成语不仅富有智慧,而且它们都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和价值观,如坚持不懈、自我提升、预防胜于治疗、社交礼仪和自我保护等。
通过学习和理解这些成语的哲理,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并实现自己的目标。
成语中的哲理
成语、名句、诗文中的哲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物质决定意识,意识的内容来自客观世界。
望梅止渴;心灵手巧——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
一念之差——错误的意识会把人的实践引入歧途。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人的知识构成不同,对同一对象的反映和理解也就不同。
先入为主——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受其原有知识结构的影响。
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因材施教;量体裁衣;对症下药;随机应变——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掩耳盗铃;画饼充饥——主张主观感觉决定客观存在,否认事物的客观存在。
画蛇添足——人们应如实反映客观事物,不能主观、任意地加以歪曲。
闭门造车——做事主观,不从实际出发。
听天由命;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主观决定客观的唯心主义世界观。
好高骛远——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过远的目标,主客观相脱离。
郑人买履;按图索骥;邯郸学步;对牛弹琴;生吞活剥;削足适履;照本宣科——做事情死板、教条,不从实际出发,不顾事物矛盾的特殊性,生搬硬套。
抱薪救火;扬汤止沸;饮鸩止渴——不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与对待,必然事与愿违。
知彼知已,百战不殆——深入调查实际,全面分析情况,才能获胜。
户枢不蠹,流水不腐;生命在于运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物质的运动有其客观规律;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
杞人忧天——否认物质运动规律的客观性,片面地看问题。
刻舟求剑——否认物质的绝对运动,不懂得绝对静止的事物是没有的。
方生方死;朝令夕改——否认事物的相对稳定和静止。
人变一世,天变一时——事物既是运动发展的,又具有相对稳定性。
高瞻远瞩;高屋建瓴——要善于从整体上看问题。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如果不从整体和长远方面看问题,局部关系也很难处理好。
承先启后,继往开来——事物在时间上的联系。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天外有天,山外有山;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唇齿想依;唇亡齿寒——事物联系的普遍性。
无风不起浪;根深叶茂;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事物之间存在因果联系。
成语蕴含的哲学道理
1.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能动的,形式是主观的,。
3.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气者,理之所依也;子不语怪、力、乱、神: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物质决定意识,意识离不开物质唯物主义观点。
5.心外无物、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主观唯心主义观点,违背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
9.智子疑邻: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受主观因素制约。
人们必须以站在正确立场观察事物。
10.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事物的发展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
16.要命令自然,就必须服从自然: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人们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前提、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13.拔苗助长;劈柴不照纹,累死劈柴人: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尊重客观规律,违背客观规律必将受到惩罚。
14.目无全牛;庖丁解牛: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15. 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审时度势;把革命精神同科学态度结合起来:坚持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的统一。
19.瑞雪兆丰年;唇亡齿寒;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走不以手,缚手不能集疾;飞不以尾,屈尾不能远: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20.花在树则生,离枝则死;鸟在林则乐,离群则悲:事物的部分离不开整体。
21.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关键部分对事物的整体起决定作用。
22.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断章取义:割裂了整体部分之间的关系,孤立地看问题的形而上学观点。
23.舍卒保车:整体处于统帅和决定地位,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
25.坐井观天:把部分当作整体的错误观点。
42.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桔生淮南则为桔,桔生淮北则为枳: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联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多样的。
26.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成语诗句反映的哲理
1.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人生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2.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树欲静而风不止;谁挥鞭策驱四运? 万物兴衰皆自然;兴亡由人事,山川空地形;从来系日乏长绳,水去云回恨不胜;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规律(客观事物)是客观的,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3.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一时之强弱在于力,千古之胜负在于理;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新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新事物必定战胜旧事物。
4.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篙——一切新事物的成长都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
5.少年安能长少年,海波尚变为桑田;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世间万事万物都处于运动变化之中,运动是绝对的,静止仅仅是相对的,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有机统一。
6.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长江东流去,来者方不息;问渠那得清如水?为有源头活水来——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7.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事物都有一个产生、发展、灭亡的过程。
8.察己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稻花香里说丰年,听起蛙声一片——说明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在相互联系之中,不依赖周围其他事物而孤立存在的事物是没有的。
9.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10.能群者存,不能群者灭;善群者存,不善群者灭——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
常见成语体现的哲学道理
常见成语体现的哲学道理1、拔苗助长: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违背客观规律就会遭到它的惩罚2、守株待兔:错把偶然当必然,误把现象当规律。
3、刻舟求剑:否认物质是运动的,不懂得绝对静止的事物是没有的4、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物质运动有其客观规律;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规律5、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既要组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6、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行而上学孤立的,片面的看问题7、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一切真知都来源于实践8、杞人忧天:否认物质运动规律的客观性9、喜鹊叫喜,乌鸦叫丧:否认事物联系的客观性10、量体裁衣,对症下药:从客观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11、张冠李戴,良莠不分:抹杀事物矛盾的特点,混淆事物的性质12、白马非马:割裂一般和个别,共性和个性的关系,主观任意的玩弄概念的诡辩论13、画龙点睛:做事物要善于抓住重点,抓住主要矛盾14、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任何事物都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联系着,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15、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事物的变化发展从量变开始,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一起质变16、近朱者赤,近朱者黑:外因是事物变化的重要条件17、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矛盾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18、画蛇添足: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原本怎样,人们就应该如实地反映它,决不能主观的。
任意地歪曲它。
19、掩耳盗铃:认为主观感觉决定客观存在的主观唯心主义是荒谬的。
20、郑人买履;做事死板教条,不从实际出发,终将一事无成。
21、凿壁偷光;事情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其内部的矛盾运动,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22、舍本求末;颠倒主次矛盾关系,办事情抓不住重点。
23、疱丁解牛;认识和把握事情的规律,按规律办事,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24、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坚持两分法,全面地看问题,反对一点论。
25、纸上谈兵:割裂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片面强调理论而忽视实践。
26、物极必反,否极泰来:事情的发展从量变开始,到一定程度就会导致质变,矛盾就户转化为它的对立面。
成语中的哲学道理
成语中的哲学道理1、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物质决定意识,意识的内容来自客观世界。
2、望梅止渴;心灵手巧——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
3、一念之差——错误的意识会把人的实践引入歧途。
4、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人的知识构成不同,对同一对象的反映和理解也就不同。
5、先入为主——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受其原有知识结构的影响。
6、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因材施教;量体裁衣;对症下药;随机应变——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7、掩耳盗铃;画饼充饥——主观感觉决定客观存在,否认事物的客观存在。
8、画蛇添足——人们应如实反映客观事物,不能主观、任意地加以歪曲。
9、闭门造车——做事主观,不从实际出发。
10、听天由命;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主观决定客观的唯心主义世界观。
11、好高骛远——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过远的目标,主客观相脱离。
12、郑人买履;按图索骥;邯郸学步;对牛弹琴;生吞活剥;削足适履;照本宣科——做事情死板、教条,不从实际出发,不顾事物矛盾的特殊性,生搬硬套。
13、抱薪救火;扬汤止沸;饮鸩止渴——不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与对待,必然事与愿违。
14、知彼知已,百战不殆——深入调查实际,全面分析情况,才能获胜。
15、户枢不蠹,流水不腐;生命在于运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16、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物质的运动有其客观规律;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
17、杞人忧天——否认物质运动规律的客观性,片面地看问题。
18、刻舟求剑——否认物质的绝对运动,不懂得绝对静止的事物是没有的。
19、方生方死;朝令夕改——否认事物的相对稳定和静止。
20、人变一世,天变一时——事物既是运动发展的,又具有相对稳定性。
21、高瞻远瞩;高屋建瓴——要善于从整体上看问题。
22、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如果不从整体和长远方面看问题,局部关系也很难处理好。
23、承先启后,继往开来——事物在时间上的联系。
24、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天外有天,山外有山;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唇齿想依;唇亡齿寒——事物联系的普遍性。
成语体现的哲学道理
成语表达的哲学道理1.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物质决定意识,意识的内容来自客观世界。
2.望梅止渴;心灵手巧——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
3.一念之差——错误的意识会把人的实践引入歧途。
4.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人的知识构成不同,对同一对象的反映与理解也就不同。
5.先入为主——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受其原有知识结构的影响。
6.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因材施教;量体裁衣;对症下药;随机应变—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7.掩耳盗铃;画饼充饥——主观感觉决定客观存在,否认事物的客观存在。
8.画蛇添足——人们应如实反映客观事物,不能主观、任意地加以歪曲。
9.闭门造车——做事主观,不从实际出发。
10.听天由命;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主观决定客观的唯心主义世界观。
11.好高骛远——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过远的的目标,主客观相脱离。
12.郑人买履;按图索骥;邯鄣学步;对牛弹琴;生吞活剥;削足适履;照本宣科——做事情死板、教条,不从实际出发,不顾事物矛盾的特殊性,生搬硬套。
13.抱薪救火;饮鸩止渴——不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与对待,必然事与愿违。
14.知彼知已,百战不殆——深入调查实际,全面分析情况,才能获胜。
15.户枢不蠹,流水不腐;生命在于运动——运动物质的根本属性与存在方式。
16.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物质的运动有其客观规律;内因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
17.杞人忧天——否认物质运动规律的客观性,片面地看问题。
18.刻舟求剑——否认物质的绝对运动,不懂得绝对静止的事物没有的。
19.方生方死;朝令夕改——否认事物的相对稳定与静止。
20.人变一世,天变一时——事物既运动发展的,又具有相对稳定性。
21.高瞻远瞩;高屋建瓴——要善于从整体上看问题。
22.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如果不从整体与长远方面看问题,局部关系也很难处理好。
23.承先启后,继往开来——事物在时间上的联系。
24.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天外有天,山外有山;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唇齿想依;唇亡齿寒:事物联系的普遍性。
常见古语、成语及名言中所蕴含的哲学原理
word格式-可编辑-感谢下载支持1.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相关原理: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
2.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相关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3.画饼充饥——相关原理: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没有认识到意识不能代替物质。
4.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相关原理:事物的发展是有规律的。
5.揠苗助长——相关原理: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6.巧妇难为无米之催——相关原理: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客观条件的制约。
7.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唇亡齿寒——相关原理: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8.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相关原理: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9.刻舟求剑;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相关原理:用静止观点看问题的形而上学的观点。
10.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一趾之疾,丧七尺之躯;千里之堤,毁于蚁穴;防微杜渐;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相关原理: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必然结果。
11.不见高山,不显平川;有无相生,难以相处,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行,前后相随——相关原理:矛盾双方相互依存。
12.物极必反,相反相成;居安思危;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失败乃成功之母;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相关原理: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转化。
13.量体裁衣;对症下药——相关原理:矛盾具有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4.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牵牛要牵牛鼻子;好钢用在刀刃上——相关原理:抓主要矛盾。
15.形存则神存,开谢则神灭;气者,理之依也——相关原理:承认物质决定意识,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16.刻舟求剑——相关原理:否认运动,形而上学。
17.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相关原理: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统一关系。
成语诗句反映的哲理总结
成语诗句反映的哲理总结导读:在事业单位考试中,哲学部分以案例考察为主,一般侧重喜欢用成语和诗句来体现哲学道理,因此在这里,我们特将常见的成语以及诗句进行总结,并对应揭示其所反映的哲学道理,以便进行比较理解和记忆。
1.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物质决定意识,意识的内容来自客观世界。
2.望梅止渴;心灵手巧——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
3.一念之差——错误的意识会把人的实践引入歧途。
4.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人的知识构成不同,对同一对象的反映和理解也就不同。
5.先入为主——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受其原有知识结构的影响。
6.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因材施教;量体裁衣;对症下药;随机应变——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7.掩耳盗铃;画饼充饥——主观感觉决定客观存在,否认事物的客观存在。
8.画蛇添足——人们应如实反映客观事物,不能主观、任意地加以歪曲。
9.闭门造车——做事主观,不从实际出发。
10.听天由命;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主观决定客观的唯心主义世界观。
11.好高骛远——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过远的目标,主客观相脱离。
12.郑人买履;按图索骥;邯郸学步;对牛弹琴;生吞活剥;削足适履;照本宣科——做事情死板、教条,不从实际出发,不顾事物矛盾的特殊性,生搬硬套。
13.抱薪救火;饮鸩止渴——不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与对待,必然事与愿违。
14.知彼知已,百战不殆——深入调查实际,全面分析情况,才能获胜。
15.户枢不蠹,流水不腐;生命在于运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16.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物质的运动有其客观规律;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
17.杞人忧天——否认物质运动规律的客观性,片面地看问题。
18.刻舟求剑——否认物质的绝对运动,不懂得绝对静止的事物是没有的。
19.方生方死;朝令夕改——否认事物的相对稳定和静止。
20.人变一世,天变一时——事物既是运动发展的,又具有相对稳定性。
21.高瞻远瞩;高屋建瓴——要善于从整体上看问题。
成语、俗语中的哲理
成语、俗语中的哲理成语、俗语中的哲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物质决定意识,意识的内容来自客观世界。
望梅止渴;心灵手巧--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人的知识构成不同,对同一对象的反映和理解也就不同。
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因材施教;量体裁衣;对症下药;随机应变--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掩耳盗铃;画饼充饥--主观感觉决定客观存在,否认事物的客观存在。
画蛇添足--人们应如实反映客观事物,不能主观、任意地加以歪曲。
闭门造车--做事主观,不从实际出发。
听天由命;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主观决定客观的唯心主义世界观。
郑人买履;按图索骥;邯郸学步;对牛弹琴;生吞活剥;削足适履;照本宣科--做事情死板、教条,不从实际出发,不顾事物矛盾的特殊性,生搬硬套。
抱薪救火;扬汤止沸;饮鸩止渴--不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不具体对待,必然事与愿违。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深入调查实际,全面分析情况,才能获胜。
户枢不蠹,流水不腐;生命在于运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物质的运动有其客观规律;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
杞人忧天--否认物质运动规律的客观性,片面地看问题。
高瞻远瞩;高屋建瓴一一要善于从整体上看问题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如果不从整体和长远方面看问题,局部关系也很难处理好。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天外有天,山外有山;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唇齿相依;唇亡齿寒--事物联系的普遍性。
无风不起浪;根深叶茂;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事物之间存在因果联系。
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坐井观天--只见部分,不见整体,用形而上学的观点看问题。
竭泽而渔;杀鸡取卵--无视联系的客观性,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
盲人摸象--凭片面的了解或局部经验来判断事物:以偏概全。
喜鹊叫喜,乌鸦叫丧--否认事物联系的客观性。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从事物的整体和大局出发,才能看清事物本身。
一着不慎,满盘皆输;牵一发而动全身--部分对整体有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成语中哲学原理
成语中哲学原理1.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主观的,能动的。
3.气者,理之所依也;子不语怪、力、乱、神: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唯物主义观点。
4.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离不开物质的唯物主义观点。
5.心外无物、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违背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唯心主义观点。
6.按图索骥:违背一切从实际出发的主观主义观点,犯了本本主义的错误。
7.画饼充饥: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没有认识到意识不能代替物质。
8.掩耳盗铃: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违背了物质的客观性。
9.智子疑邻: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受主观因素制约。
人们必须以站在正确立场观察事物。
10.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事物的发展是有规律的。
11.不依规矩,不成方圆:事物发展是有规律的,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12.审时度势: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结合起来。
13.劈柴不照纹,累死劈柴人;拔苗助长: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尊重客观规律,违背客观规律必将受到惩罚。
14.目无全牛;庖丁解牛:把握客观规律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15.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把革命精神同科学态度结合起来:坚持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的统一。
16.要命令自然,就必须服从自然: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人们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前提、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17.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客观条件的制约。
18.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灯不拨不亮,理不辨不明:因果联系的观点。
19.瑞雪兆丰年;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走不以手,缚手不能集疾;飞不以尾,屈尾不能远;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唇亡齿寒: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20.花在树则生,离枝则死;鸟在林则乐,离群则悲:事物的部分离不开整体。
成语、俗语中的哲理
成语、俗语中的哲理成语、俗语中的哲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物质决定意识,意识的内容来自客观世界。
望梅止渴;心灵手巧--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人的知识构成不同,对同一对象的反映和理解也就不同。
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因材施教;量体裁衣;对症下药;随机应变--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掩耳盗铃;画饼充饥--主观感觉决定客观存在,否认事物的客观存在。
画蛇添足--人们应如实反映客观事物,不能主观、任意地加以歪曲。
闭门造车--做事主观,不从实际出发。
听天由命;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主观决定客观的唯心主义世界观。
郑人买履;按图索骥;邯郸学步;对牛弹琴;生吞活剥;削足适履;照本宣科--做事情死板、教条,不从实际出发,不顾事物矛盾的特殊性,生搬硬套。
抱薪救火;扬汤止沸;饮鸩止渴--不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不具体对待,必然事与愿违。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深入调查实际,全面分析情况,才能获胜。
户枢不蠹,流水不腐;生命在于运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物质的运动有其客观规律;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
杞人忧天--否认物质运动规律的客观性,片面地看问题。
高瞻远瞩;高屋建瓴一一要善于从整体上看问题。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如果不从整体和长远方面看问题,局部关系也很难处理好。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天外有天,山外有山;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唇齿相依;唇亡齿寒--事物联系的普遍性。
无风不起浪;根深叶茂;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事物之间存在因果联系。
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坐井观天--只见部分,不见整体,用形而上学的观点看问题。
竭泽而渔;杀鸡取卵--无视联系的客观性,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
盲人摸象--凭片面的了解或局部经验来判断事物:以偏概全。
喜鹊叫喜,乌鸦叫丧--否认事物联系的客观性。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从事物的整体和大局出发,才能看清事物本身。
一着不慎,满盘皆输;牵一发而动全身--部分对整体有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成语诗句中的哲理
教学积累——成语、诗句哲理分析一、成语体现的哲理1.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物质决定意识,意识的内容来自客观世界。
2.望梅止渴;心灵手巧——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
3.一念之差——错误的意识会把人的实践引入歧途。
4.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人的知识构成不同,对同一对象的反映和理解也就不同。
5.先入为主——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受其原有知识结构的影响。
6.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因材施教;量体裁衣;对症下药;随机应变—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7.掩耳盗铃;画饼充饥——主观感觉决定客观存在,否认事物的客观存在。
8.画蛇添足——人们应如实反映客观事物,不能主观、任意地加以歪曲。
9.闭门造车——做事主观,不从实际出发。
10.听天由命;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主观决定客观的唯心主义世界观。
11.好高骛远——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过远的的目标,主客观相脱离。
12.郑人买履;按图索骥;邯鄣学步;对牛弹琴;生吞活剥;削足适履;照本宣科——做事情死板、教条,不从实际出发,不顾事物矛盾的特殊性,生搬硬套。
13.抱薪救火;饮鸩止渴——不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与对待,必然事与愿违。
14.知彼知已,百战不殆——深入调查实际,全面分析情况,才能获胜。
15.户枢不蠹,流水不腐;生命在于运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16.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物质的运动有其客观规律;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
17.杞人忧天——否认物质运动规律的客观性,片面地看问题。
18.刻舟求剑——否认物质的绝对运动,不懂得绝对静止的事物是没有的。
19.方生方死;朝令夕改——否认事物的相对稳定和静止。
20.人变一世,天变一时——事物既是运动发展的,又具有相对稳定性。
21.高瞻远瞩;高屋建瓴——要善于从整体上看问题。
22.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如果不从整体和长远方面看问题,局部关系也很难处理好。
23.承先启后,继往开来——事物在时间上的联系。
24.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天外有天,山外有山;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唇齿想依;唇亡齿寒——事物联系的普遍性。
成语体现出了哪些哲学道理
成语体现出了哪些哲学道理在哲学常识的学习中注意一些常用成语的收集和整理,把握其中的哲理,是十分必要的。
以下是店铺整理分享的成语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成语体现的哲学道理(精选版)1) 以卵击石;螳臂当车;多行不义必自毙——与社会发展规律和人民群众背道而驰,必然会自取灭亡。
2) 抱残守缺;因循守旧;固步自封——思想保守,用形而上学的静止的观点看待问题,不求进取。
3) 讳疾忌医——回避和掩盖矛盾,否认矛盾的客观存在。
4) 物极必反;否极泰来;乐极生悲;因祸得福——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
5) 吃一堑,长一智;失败是成功之母: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居安思危——要从矛盾双方相互转化方面来看问题,要善于从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
6) 满招损,兼受益;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
7)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坚持两分法,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反对一点论。
8) 人与人不同,花有百样红;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矛盾的特殊性。
9) 见微知著;一叶知秋;一滴水可以反映出太阳的光辉;万变不离其宗——矛盾的特殊性不能离开矛盾的普遍性。
10) 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11) 张冠李戴;良莠不分;指鹿为马——抹杀不同矛盾的不同特点,混淆事物的不同性质。
12) 白马非马——割裂事物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以矛盾特殊性来否认矛盾的普遍性。
13) 画龙点睛;提纲挈领;纲举目张;牵牛要牵牛鼻子——看问题、做事情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
14) 统筹兼顾;好花还需绿叶扶;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既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又不能忽略事物的次要矛盾。
15) 舍本求末;本末倒置;丢了西瓜捡芝麻——办事情抓不住重点,颠倒了主次矛盾的关系。
成语体现的哲学道理(最新版)1)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物质决定意识,意识的内容来自客观世界。
常见的成语体现的哲理
常见的成语、诗句体现的哲理一、成语体现的哲理1.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物质决定意识,意识的内容来自客观世界。
2.望梅止渴;心灵手巧——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
3.一念之差——错误的意识会把人的实践引入歧途。
4.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人的知识构成不同,对同一对象的反映和理解也就不同。
5.先入为主——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受其原有知识结构的影响。
6.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因材施教;量体裁衣;对症下药;随机应变—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7.掩耳盗铃;画饼充饥——主观感觉决定客观存在,否认事物的客观存在。
8.画蛇添足——人们应如实反映客观事物,不能主观、任意地加以歪曲。
9.闭门造车——做事主观,不从实际出发。
10.听天由命;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主观决定客观的唯心主义世界观。
11.好高骛远——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过远的的目标,主客观相脱离。
12.郑人买履;按图索骥;邯鄣学步;对牛弹琴;生吞活剥;削足适履;照本宣科——做事情死板、教条,不从实际出发,不顾事物矛盾的特殊性,生搬硬套。
13.抱薪救火;饮鸩止渴——不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与对待,必然事与愿违。
14.知彼知已,百战不殆——深入调查实际,全面分析情况,才能获胜。
15.户枢不蠹,流水不腐;生命在于运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16.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物质的运动有其客观规律;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
17.杞人忧天——否认物质运动规律的客观性,片面地看问题。
18.刻舟求剑——否认物质的绝对运动,不懂得绝对静止的事物是没有的。
19.方生方死;朝令夕改——否认事物的相对稳定和静止。
20.人变一世,天变一时——事物既是运动发展的,又具有相对稳定性。
21.高瞻远瞩;高屋建瓴——要善于从整体上看问题。
22.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如果不从整体和长远方面看问题,局部关系也很难处理好。
23.承先启后,继往开来——事物在时间上的联系。
24.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天外有天,山外有山;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唇齿想依;唇亡齿寒——事物联系的普遍性。
名句、成语中的哲学道理
名句、成语中的哲学道理(一)世界的本质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主观的,能动的。
2.气者,理之所依也;子不语怪、力、乱、神: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唯物主义观点。
3.心外无物、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违背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唯心主义观点。
4.智子疑邻: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受主观因素制约。
人们必须以站在正确立场观察事物。
5.天地和气,万物自生: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6.踏花归来马蹄香: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能动)反映(二)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1.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2.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离不开物质的(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3.按图索骥:违背一切从实际出发的主观主义观点,犯了本本主义的错误。
4.画饼充饥: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没有认识到意识不能代替物质。
5.掩耳盗铃: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违背了物质的客观性。
6.有志者,事竟成;满招损,谦受益;人定胜天;事在人为;心灵手巧: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7.诸葛亮隆中献策:无论是对过去的认识还是对末来的认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8.“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错误的意识会阻碍事物发展9.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物质决定意识,意识能动作用的发挥受物质决定作用的制约。
10.望梅止渴:违背了物质决定意识11.郑人买履、削足适履:违背了物质决定意识,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2.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意识(或认识)正确与否,与一个人看问题的立场、观点、方法有着直接的关系。
13.不惟上、不惟书、只惟实: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三)规律的客观性与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1.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事物的发展是有规律的。
2.不依规矩,不成方圆:事物的发展是有规律的,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高中政治 成语诗句中的哲理
成语、诗句中反映的哲学道理1.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物质决定意识,意识的内容来自客观世界。
2.望梅止渴;心灵手巧——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
3.一念之差——错误的意识会把人的实践引入歧途。
4.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人的知识构成不同,对同一对象的反映和理解也就不同。
5.先入为主——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受其原有知识结构的影响。
6.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因材施教;量体裁衣;对症下药;随机应变—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7.掩耳盗铃;画饼充饥——主观感觉决定客观存在,否认事物的客观存在。
8.画蛇添足——人们应如实反映客观事物,不能主观、任意地加以歪曲。
9.闭门造车——做事主观,不从实际出发。
10.听天由命;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主观决定客观的唯心主义世界观。
11.好高骛远——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过远的的目标,主客观相脱离。
12.郑人买履;按图索骥;邯鄣学步;对牛弹琴;生吞活剥;削足适履;照本宣科——做事情死板、教条,不从实际出发,不顾事物矛盾的特殊性,生搬硬套。
13.抱薪救火;饮鸩止渴——不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与对待,必然事与愿违。
14.知彼知已,百战不殆——深入调查实际,全面分析情况,才能获胜。
15.户枢不蠹,流水不腐;生命在于运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16.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物质的运动有其客观规律;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
17.杞人忧天——否认物质运动规律的客观性,片面地看问题。
18.刻舟求剑——否认物质的绝对运动,不懂得绝对静止的事物是没有的。
19.方生方死;朝令夕改——否认事物的相对稳定和静止。
20.人变一世,天变一时——事物既是运动发展的,又具有相对稳定性。
21.高瞻远瞩;高屋建瓴——要善于从整体上看问题。
22.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如果不从整体和长远方面看问题,局部关系也很难处理好。
23.承先启后,继往开来——事物在时间上的联系。
24.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天外有天,山外有山;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唇齿想依;唇亡齿寒——事物联系的普遍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哲学原理专题演练一写出下列成语、名句中蕴涵的哲学道理1、“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荀子)。
“气者,理之依也”。
(王夫之)____________2、“手推磨产生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马克思)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3、仁者见仁,智者见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范缜)________5、“心外无物”(明·王守仁)、“存在就是被感知”(英·贝克莱)_______________6、生辰八字决定人的命运。
①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7、入山问樵,入水问渔。
____________8、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________________9、春江水暖鸭先知。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
_________10、竭泽而渔。
杀鸡取卵。
____________________11、乌鸦叫丧,喜鹊报喜。
____________________12、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13、时势造英雄。
__________继往开来__________教学相长。
____________14、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无风不起浪,有水才行船。
根深叶茂。
__________15、牵一发而动全身。
____________16、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①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17、“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里”_______________“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____________________18、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_____________________19、前事不忘,后事之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20、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①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21、三个和尚没水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一着不慎、全盘皆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物换星移儿度秋。
___________________24、按图索骥______________25、刻舟求剑____________________26、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_______________27、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8、“天地之变,寒暑风雨,水旱螟蝗,率皆有法”。
“鸿雁出塞北,举止万余里。
冬季食南稻,春日复北翔”。
___________29、“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孟子)_________________30、“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31、将欲取之,必先与之(欲擒故纵)________________32、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____________________33、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34、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花开花落各有时。
________35、揠苗助长________________36、春水满四泽,夏日多奇峰。
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寒松。
_______37、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________________38、“树欲静而风不止”________________39、年年岁岁花开落,岁岁年年人不同。
沧海桑田。
斗转星移。
物竞天择。
________________40、同步卫星。
________________41、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________________42、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长短相形,高下相倾。
___________43、“失败是成功之母”“吃一堑,长一智。
”______________44、讳疾忌医________________45、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________________46、对症下药。
量体裁衣。
因材施教。
因地制宜。
审时度势。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________________47、白马非马(汉·公孙龙)________________48、“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相结合”、“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解剖麻雀”、“抓好典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9、“牵牛要牵牛鼻子”、“好钢要用在刀刃上”、“工作要做到点子上”。
________________50、眉毛胡子一把抓。
________________51、荷花好看也要绿叶扶持。
________________52、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________________53、塞翁失马,安知非福。
____________________54、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①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55、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________________56、“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即含动,动不含静”(王夫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7、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________________58、田忌赛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9、过犹不及____________60、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______61、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①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62、“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
”________________63、“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_______________64、防微杜渐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65、严师出高徒。
____________________66、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________________67、堡垒容易从内部攻破。
____________________68、“思接千载,视通万里”____________________69、“天下惟器,无其器则无其道”_____________70、“富润屋,德润身”________________71、君子和而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2、求同存异________________73、七十二溪成一瀑,合流飞落玉渊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4、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________________75、抱薪救火、扬汤止沸、饮鸩止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6、高瞻远瞩________________77、知己知彼,百战不殆______________________78、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唇齿相依,唇亡齿寒。
围魏救赵。
________________79、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坐井观天。
________________80、盲人摸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1、当局者迷,旁观者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2、“真理是时间的女儿,不是权威的女儿”。
_____________83、除旧布新。
推陈出新。
吐故纳新。
弃旧图新。
新陈代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4、欲速则不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5、以卵击石。
螳臂当车。
多行不义必自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6、抱残守缺。
因循守旧____________________87、放之四海而皆准____________________88、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人与人不同,花有百样红。
__________89、同病异治,异病同治____________________90、见微知著。
一叶知秋。
万变不离其宗。
_______________91、张冠李戴。
良莠不分。
指鹿为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2、画龙点睛。
提纲挈领。
纲举目张。
_________________93、“万物独化”“物各自生”(郭象)_________________94、“古今异俗,新故异备”(韩非)_________________95、“并非神按照他的形象造人…而是人按照他的形象造神”(费尔巴哈)___________________96、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
_________________97、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_________________98、物极必反_________________99、以人为本_________________100、舍本逐末。
本末倒置。
____________________101、隔靴搔痒____________________102、白璧微瑕____________________103、好事多磨。
一波三折。
____________________104、顺水推舟____________________105、量力而行____________尽力而为___________106、卧薪尝胆____________________107、统筹兼顾____________________108、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_________________109、青出于蓝而胜于蓝____________________110、他山之石,可以攻玉____________________111、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_______________112、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____________113、我为人人,人人为我____________________114、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_________________115、居安思危。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116、“草萤有耀终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
_______________117、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_____________118、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_______________119、天将天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____________________120、三人成虎____________________121、细节决定成败____________________122、未雨绸缪____________________123、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4、过去的美德可以成为现代的罪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5、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