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试模自效规程作业指导书
混凝土试验室作业指导书
![混凝土试验室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6fa7d37e783e0912a2162aad.png)
实验员作业指导书文件编号:编写部门:会审:批准:版次:持有者:实验员作业指导书水泥检验规程----------------------------------------1 建筑用砂检验规程----------------------------------7 建筑用卵石、碎石检验规程--------------------- 11 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 14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16 粒化高炉矿渣粉活性指数及流动度比的测定-18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20 混凝土坍落度的测定-------------------------------22 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23 计量仪器设备自校规程----------------------------26 职业健康安全操作规程----------------------------28水泥检验规程一、总则为了便于操作,准确无误地测定出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抗折强度及抗压强度,特制定本规程。
二、范围适用于本试验室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复合硅酸盐水泥以及指定采用本方法的其它品种水泥的检验。
三、职责检验人员应严格执行本作业指导书的操作规定,客观准确地出具检验报告。
四、检验依据4.1《水泥细度检验方法》(80筛筛析法)GB/T1345-20054.2《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GB/T1346-20014.3《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GB/T17671-1999五、检验方法及操作程序5.1水泥细度(负压筛法)检验方法5.1.1水泥样品应充分拌匀,通过0.9mm方孔筛,记录筛余物情况,并倒掉,要防止过筛时混进其它水泥。
混凝土作业指导书
![混凝土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4b6954be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875a57d.png)
混凝土作业指导书一、引言混凝土是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中的基础、结构、墙体等部位。
为了确保混凝土施工质量,提高工程的耐久性和安全性,本指导书旨在提供混凝土作业的详细指导和操作要点。
二、施工前准备1. 确定混凝土配合比:根据工程设计要求和混凝土强度等级,确定混凝土的配合比,包括水灰比、砂石比、水泥用量等。
2. 准备施工设备和工具:确保混凝土搅拌机、输送泵、浇注车辆等设备的正常运行,并检查工具的完好性,如搅拌铲、水平仪等。
3. 确定施工进度和施工方式:根据工程计划和施工现场条件,确定混凝土的施工进度和施工方式,如分段浇筑、连续浇筑等。
三、混凝土配料与搅拌1. 原材料准备:准备好水泥、砂、石料等原材料,并进行质量检验,确保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2. 配料操作:按照配合比要求,将水泥、砂、石料按比例放入搅拌机中,并加入适量的水进行搅拌,搅拌时间一般不少于3分钟,直到混凝土均匀一致。
3. 搅拌机操作:在搅拌过程中,要保持搅拌机的稳定运行,定期检查搅拌机的转速、搅拌刀片等部件是否正常,并及时清理搅拌机内的积料。
四、混凝土运输与浇筑1. 混凝土运输:将搅拌好的混凝土装入运输车辆中,运输过程中要注意防止混凝土的分层和泄漏,避免过长的运输距离和过长的停留时间。
2. 浇筑准备:在混凝土运输到施工现场前,要确保浇筑区域的清洁,预先安装好膨胀节和膨胀带等防止混凝土开裂的措施。
3. 浇筑操作:根据施工计划,将混凝土均匀地倒入浇筑区域,避免过高或过低的浇筑高度,同时使用振动棒进行振捣,确保混凝土的密实性。
五、混凝土养护1. 浇筑后养护:混凝土浇筑后,要立即进行养护,采取覆盖保温、喷水养护等措施,避免混凝土过早干燥和开裂。
2. 养护期间管理:养护期间要定期检查混凝土的湿润程度和表面状态,及时补充水分和进行维护修复,避免因温度变化和外力影响导致混凝土的质量问题。
3. 养护时间:根据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和环境条件,确定养护时间,一般不少于7天,以保证混凝土的充分硬化和强度发展。
试模作业指导书
![试模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aed1ec64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525186c.png)
试模作业指导书标题:试模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试模作业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的一种重要形式,通过试模作业可以匡助学生巩固知识、提高技能。
为了更好地完成试模作业,学生需要遵循一定的指导原则和方法。
本文将详细介绍试模作业的指导书内容,匡助学生更好地完成作业。
一、明确任务目标1.1 确定任务要求:在开始试模作业之前,学生需要子细阅读作业要求,了解任务的具体要求和目标。
1.2 确定作业内容:根据任务要求,确定作业的具体内容和范围,明确需要完成的工作。
1.3 制定计划:根据任务目标和作业内容,制定合理的计划,安排好时间和任务进度,确保按时完成作业。
二、准备工作2.1 熟悉工具:在进行试模作业之前,学生需要熟悉所需的工具和软件,确保能够熟练操作。
2.2 采集资料:根据作业要求,采集相关的资料和信息,为完成作业提供必要的支持。
2.3 准备材料:准备好所需的材料和资源,确保能够顺利进行试模作业。
三、实施过程3.1 按步骤进行:在进行试模作业时,学生需要按照事先制定的计划和步骤进行,确保完成每一个环节。
3.2 注意细节:在实施过程中,学生需要注意细节,确保每一个步骤都正确无误,避免浮现错误。
3.3 沟通交流:如果在实施过程中遇到问题或者难点,学生可以与同学、老师或者专家进行沟通交流,寻求匡助和支持。
四、检查与修改4.1 检查作业:在完成试模作业后,学生需要子细检查作业的内容和质量,确保符合要求。
4.2 修改错误:如果发现作业中存在错误或者不完善的地方,学生需要及时进行修改和完善。
4.3 请教指导:如果无法解决问题,学生可以向老师或者专家请教指导,获得更好的匡助和建议。
五、总结反思5.1 总结经验:完成试模作业后,学生可以总结经验和教训,分析完成作业的过程和结果。
5.2 反思提升:通过总结反思,学生可以发现不足之处,提出改进的建议,为今后的学习和作业提升提供参考。
5.3 持续学习:试模作业是学习的一部份,学生需要保持持续学习的态度,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水平。
混凝土试模自校规程
![混凝土试模自校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574796ec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0c.png)
混凝土试模自校规程一:正式风格一、引言混凝土试模是建造工程中的重要环节,为确保试件制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制定本规程进行自校。
本规程适合于试块的制作和试验。
二、试模材料的准备1.混凝土材料:根据项目要求选择合适的水泥、骨料和矿渣粉等混凝土材料,并进行细度模数、黏度和比表面积等测试。
2.模具:选择适当的模具,要求模具内表面光滑,不得有明显划痕、凹凸和破损。
三、试模前的准备工作1.清洁模具:将模具进行清洁,并确保模具内没有杂物和附着物。
2.浸模:将模具放入水中浸泡,保持20~30min,以确保模具充分湿润。
3.除气:将模具放在振动台上,对模具进行振动,以排除混凝土中的气泡。
4.浇筑混凝土:将混凝土均匀倒入模具,同时用振动器进行振动,以确保混凝土充实到每一个角落。
四、试块的养护1.拆模:混凝土浇筑2小时后,可进行试块的拆模。
2.养护:试块拆模后,将试块放入养护槽中进行养护,养护时间为28天。
3.水养护:试块养护前需进行水养护,保持试块表面湿润,每天用湿布覆盖试块,避免过早失水。
五、试验前的准备工作1.试块尺寸测量:使用尺子和千分尺测量试块的尺寸,包括长度、宽度和高度。
2.试块质量检验:使用天平测量试块的质量,确保符合规定的质量要求。
3.试块标识:在试块上标注清晰的标识,包括试块编号、制作日期和制作人员等信息。
六、试验方法1.试块抗压强度试验:采用万能试验机进行试验,按照规定的加载速率进行加载,记录试块的破坏载荷和破坏形态。
七、自校记录1.记录编制:对每一个试块进行记录,包括试块编号、尺寸、质量、制作日期和试验结果等信息。
2.自校评估:根据自校记录进行评估,对试块的制作和试验过程进行分析和总结。
八、附件1.混凝土试模自校记录表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1.混凝土:指由水泥、骨料和矿渣粉等材料经过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坚固材料。
2.模具:用于制作混凝土试块的装置,具有一定形状和尺寸的容器。
3.养护:指保持混凝土试块在一定温度和湿度条件下,以促进混凝土的充分硬化和强度发展。
混凝土试模自校作业指导书70.7
![混凝土试模自校作业指导书70.7](https://img.taocdn.com/s3/m/b80a2d13fad6195f302ba60e.png)
共1页第1页
砂浆试模自作业指导书
受控编号:HSYZ-ZJZY-03
1.目的:
为使管理标准化,操作规范化,特制订本作业指导书。
2.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70.7×70.7×70.7mm砂浆试模自检自校作业。
3.技术要求:
3.1砂浆试模由铸铁或钢制成,内表面应机械加工平整光滑,不应有任何砂眼或缺陷。
3.2试模内表面的不平整度,每70.7mm不超过±0.035mm。
3.3各相邻面不垂直度≤±0.5°(角尺)
3.4立方体、长方体试模组装后,各相邻面须垂直,棱边长度不超过±1%。
4.检验用标准器具:
直尺、塞尺、角尺。
5.检验方法:
5.1感观检查。
5.2用直角相邻面的垂直度,不平度。
5.3用直尺,游标卡尺测量棱边长度及直径。
6.检验周期:3个月。
7.检定结果处理:
检定项目全部符合技术要求为合格。
混凝土试验作业指导书
![混凝土试验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42889a8201f69e3142329486.png)
混凝土试验指导书1目的为了规范土建试验室对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新拌混凝土性能、混凝土长久性能等检验的工作程序,实现标准化操作,特制定此作业指导书作为检测依据。
2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民用建筑混凝土性能检测。
3编制依据3.1JGJ55—2000《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3.2GB/J50080—2002《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3.3GB/J50081—2002《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3.4GB/T2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3.5GB/T28001-2001《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审核规范》4作业项目概述4.1配合比设计砼的配合比应根据原材料性能及对砼的技术要求进行计算,并经试验室试配试验,再进行调整后确定.4.2混凝土弹性模量:指应力为轴心抗压强度40%时的加荷割线模量.4.3混凝土的抗冻、抗渗试验:是检验混凝土的长久性能5作业准备5.1人员:有建筑材料试验岗位证书试验员、记录员各一人;所有试验人员须经过专业技术培训,且考核合格,并取得相应的上岗证书。
5.2仪器设备:万能试验机、低温箱、压力试验机、回弹仪、混凝土含气量测定仪、搅拌机等6作业条件试验室养护室温湿度:•温度为20±2℃,相对湿度大于95%。
7作业顺序和方法7.1作业顺序7.1.1配合比设计7.1.2配合比配制强度的计算7.2.3用捣棒时,对于5L的容量筒,砼分两层装入,每层插捣25次.对于大于5L容量筒,每层砼高度不应大于100mm,每层插捣次数应按每10000mm2截面不小于12次计算。
各次插捣应由边缘向中心均匀地插捣,插捣底层时捣棒应贯穿整个深层,插捣第二层时,捣棒应插捣本层捣底层时捣棒应贯穿整个深度,插捣第二层时,捣棒应插透本层至下一层的表面;每一层捣完后用橡皮锤轻轻沿容器外壁敲打5~10次,进行振实,直至拌合物表面插捣孔消失并不见大气泡为止。
7.2.4用刮尺将筒口多余的砼拌合物刮去,表面如有凹陷应予填平.将容量筒外壁擦净,称出砼与容量筒总重,精确至50g。
混凝土试模自校检定规程
![混凝土试模自校检定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8b98aa58a45177232f60a2e0.png)
混凝土试模自校检定规程混凝土试模自校检定规程本规程适用于新制造和使用中的混凝土试模的检定。
㈠概述混凝土试模是水泥混凝土强度试验方法中成型试体用的模型,其结构尺寸应符合《混凝土试模》(JC3019-1994)的要求。
㈡技术要求1.试模应有足够的刚度,能承受试件成型振捣时产生的压力而不致变形,内壁应平整、光洁,表面无残损、气孔、锈蚀等缺陷,紧固螺旋应有效,组装后接缝应符合规定。
2.非圆柱体试模:⑴试模内部尺寸允许偏差:±0.2%,且不得大于1mm。
⑵各相邻面应相互垂直,相邻面的夹角应在90°±0.3°内。
⑶试模内表面应把刨光磨光,粗糙度Ra=3.2μm.⑷试模试件承压面的平面度公差不得超过0.0005d(d为边长)。
⑸组装后,连接面缝隙不大于0.2mm3.圆柱体试模⑴试模内径误差应小于d/200,且小于1mm;高度误差应小于h/100,且小于1mm。
⑵圆筒纵轴与底板的应垂直,允许公差±0.5°。
⑶试模底板平面度公差不得超过0.02mm.㈢检验用器具1.深度游标卡尺:读数精度0.02mm。
2.钢直尺:量程300mm,分度值1mm;量程1000mm,分度值1mm。
3.游标角度尺: 0-320°读数精度2′(0.033°)4.塞尺:一组(0.2mm--2mm)。
5.表面粗糙度标准样块。
㈣检验项目和检定方法1.试模内部尺寸的检定非圆柱体试模用读数精度为0.02mm的三用游标卡尺检查,其长度应在宽度方向上取两个位置测量两个数值,取平均值;宽度应在长度方向上的两个端部测量2个数值,取平均值;深度也在长度方向上的两个端部测量2个数值,取平均值。
圆柱体试模用读数精度为0.02mm的三用游标卡尺检查,试筒内径分上端、下端分别检查,检查时按每转动120°角度测定直径一次,取平均值;高度在试筒内径十字对称的4个方向上量取,取平均值。
混凝土作业指导书
![混凝土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00eda6e9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db.png)
混凝土作业指导书标题:混凝土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材料,其施工过程需要严格遵循操作规范,以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本文将介绍混凝土作业指导书的内容和要点,帮助施工人员正确操作,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一、混凝土搅拌操作1.1 搅拌设备选择:选择适合工程需求的搅拌设备,确保搅拌效果和效率。
1.2 材料比例准备:准确按照设计要求配比水泥、砂、石料等原材料,保证混凝土质量。
1.3 搅拌时间控制:控制搅拌时间,避免混凝土过度或不足搅拌,影响强度和耐久性。
二、混凝土浇筑操作2.1 浇筑前准备:清理施工现场,确保平整干净,设置模板和支撑,做好防水措施。
2.2 浇筑过程控制:控制浇筑速度和均匀性,避免混凝土流动不畅或出现空鼓现象。
2.3 浇筑后处理:及时修整混凝土表面,保持养护湿润,防止开裂和渗水。
三、混凝土养护操作3.1 养护时间: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和气温湿度等因素确定养护时间,确保混凝土强度发挥。
3.2 养护方式:采用湿润养护或覆盖保温养护方式,防止混凝土过早干燥和裂缝产生。
3.3 养护质量:定期检查混凝土养护情况,及时补充水分和修复破损,确保养护效果。
四、混凝土强度检测4.1 取样方法:按照规范要求采取混凝土取样,避免取样不准确影响检测结果。
4.2 试块制作:制作混凝土试块,标明取样位置和养护条件,确保试块质量。
4.3 试块检测:按照标准方法进行试块检测,获取混凝土强度数据,评估混凝土质量。
五、混凝土施工安全5.1 安全防护:施工现场设置警示标识,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设备,确保施工人员安全。
5.2 施工操作规范:严格按照作业指导书要求操作,避免操作失误导致事故发生。
5.3 紧急应急措施:制定应急预案,培训施工人员应急处置能力,保障施工安全。
结语:混凝土作业指导书是指导混凝土施工操作的重要文件,施工人员应严格按照指导书要求进行作业,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通过本文介绍的内容,希望能帮助施工人员更好地理解和遵守混凝土作业指导书,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08-01砼试模自校规程
![08-01砼试模自校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06fac2892f60ddccdb38a053.png)
混凝土试模自校检验规程本规程适用于新购入或使用中的混凝土、砂浆抗压强度试模的自校检验。
1.总则1.1混凝土、砂浆立方体试模应符合JG3019—1994《混凝土试模》标准要求,用于制作混凝土试件的模具,自校周期为半年。
1.2用于混凝土、砂浆试模自校检验专用计量器具,应由计量管理人员保管,且周期检定必须合格。
2.技术要求2.1外观要求2.1.1混凝土试模的所有外表面应光洁、无毛刺、无粘砂、无伤痕。
2.1.2混凝土试模组装后,内表面应作防锈处理。
2.2混凝土试模内表面(工作面)应光滑平整,不得有砂眼、裂纹及划伤。
2.3混凝土组装后尺寸误差2.3.1混凝土试模组装后内部尺寸误差不应大于公称尺寸的±0.2%,且不应大于±1㎜。
2.3.2混凝土试模组装后其相邻面之间的夹角为直角,直角误差不应大于±0.3°。
2.3.3混凝土试模侧板、端板、隔板内表面的平面度误差,每100㎜不应大于0.04㎜,底板上表面的平面度误差每100㎜不应大于0.06㎜。
2.3.4混凝土试模组装后,其连接面的缝隙不得大于0.2㎜,隔板与侧板的缝隙不得大于0.4㎜。
3.检验用标准器具3.1刀口平尺,精度为0级, 应大于试模内表面对角线的长度。
3.2刀口直角尺, 精度为0级。
3.3、电子数显游标卡尺,0~300㎜,分度值0.04㎜;3.4电子数显深度游标卡尺, 0~300㎜,分度值0.04㎜。
3.5塞规,0.02~0.5㎜,长度150㎜。
3.6用于混凝土试模自校检验的专用计量器具由计量管理人员保管,且周期检定必须合格。
4.检验方法4.1尺寸测量:试模两相对面侧板内表面的距离,用游标卡尺对称测量,高度用深度游标卡尺对称测量。
每个边长上取三个测点。
4.2垂直度测量:垂直度用刀口直角尺和塞规测量。
侧板各相邻面的垂直度在其高度1/2测量,侧板与底板上表面的垂直度,应在侧板长度方向1/2处测量。
4.3平面度测量:试模侧板的平面度用刀口平尺和塞规测量,刀口平尺的长度,应大于立方体试模内表面对角线的长度。
混凝土试模自校规程及自校记录
![混凝土试模自校规程及自校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97a4baebf12d2af90342e645.png)
混凝土试模自校规程
1、适用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混凝土试模的自校项目、工具、要求和方法,适用于试验室使用的混凝土、胶砂等试模的自校。
2、技术要求
2.1混凝土、水泥、混凝土抗渗是用来成型混凝土、试块的一种普通器具,试模可
用工程塑料或铸钢制成;
2.2 外观:内表面应平整光滑,无砂眼、裂纹、划痕、毛刺等;
2.3 内部尺寸:试模内部尺寸或组装后误差不应大于公称尺寸的0.2%,且不大于1mm。
3、校验用器具
游标卡尺:量程 300mm,分度值 0.02mm;
4、校验方法
4.1外观要求检查2.2项,自校时可用目力观察或直接用手感觉;
4.2内部尺寸测量:混凝土试模内部尺寸、试模两相对内表面的距离用游标卡尺对
称测量2次,其高度应任取2个点测量,记录其最大的极限尺寸。
5、自校结果及周期
5.1经自校符合本规程要求的混凝土、水泥、混凝土抗渗、混凝土抗折试模,方可
使用,由于试模使用频繁且须刷油,不易贴标签,只作自校记录,不贴标签,
对于自校不合格的试模必须废弃。
5.2自校周期为 1年。
记录编号:ZXJL-20 -
复核员:校验员:
记录编号:ZXJL-20 -
复核员:校验员:
记录编号:ZXJL-20 -
复核员:校验员:。
混凝土作业指导书
![混凝土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11d5bd6d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8d.png)
混凝土作业指导书一、引言混凝土是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其广泛应用于各类建筑工程中。
为了确保混凝土施工质量和工期的顺利进行,本指导书旨在提供详细的混凝土作业指导,包括施工前准备、混凝土材料配比、施工工艺流程、质量控制要点等方面的内容。
二、施工前准备1. 工程准备在进行混凝土作业前,应进行充分的工程准备工作。
包括清理施工现场、确保模板的安装牢固、检查施工设备的完好性等。
2. 材料准备混凝土材料的准备是保证施工质量的重要环节。
在混凝土施工前,应确保水泥、骨料、砂浆等材料的质量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并进行充分的储存和保护。
三、混凝土材料配比1. 水泥配比根据工程要求和设计强度等级,确定水泥的配比比例。
一般情况下,水泥的配比比例为水泥:砂:石子=1:2:4。
2. 骨料配比根据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等级和骨料的种类,确定骨料的配比比例。
一般情况下,骨料的配比比例为粗骨料:细骨料=3:7。
3. 混凝土配比根据工程要求和设计强度等级,结合水泥和骨料的配比比例,确定混凝土的配比比例。
一般情况下,混凝土的配比比例为水泥:砂:石子=1:2:4,同时考虑到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
四、施工工艺流程1. 模板安装在混凝土施工前,应先进行模板的安装工作。
确保模板的牢固性和准确性,以保证混凝土浇筑后的几何尺寸和表面平整度。
2. 混凝土浇筑根据设计要求和施工图纸,按照预定的浇筑顺序和方法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工作。
在浇筑过程中,应注意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充实度,避免出现空洞和松散现象。
3. 养护处理混凝土浇筑后,应及时进行养护处理,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养护处理包括覆盖保湿、防止温度变化过大、防止混凝土表面干裂等。
五、质量控制要点1. 施工现场管理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应加强现场管理,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和施工质量的控制。
同时,要做好施工记录和施工材料的检验,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2. 混凝土强度检测混凝土的强度是衡量其质量的重要指标。
在混凝土浇筑后,应进行强度检测,以确保混凝土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等级。
混凝土检验 作业指导书
![混凝土检验 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f40720fd59eef8c75ebfb340.png)
混凝土试验作业指导书文件编号:控制状态:发放编号:生效日期:年月日混凝土试验作业指导书一、目的规范试验检验人员试验操作,保证试验过程的科学、正规、规范,确保试验结果客观、公正、公平。
二、范围适用于本项目对混凝土各项性能(包括力学及塑性性能)的试验检验。
三、条件1、人员条件所有试验人员均应经过专业技能培训,持证上岗作业,取得交通部质监总站颁发的公路工程试验检测工程师证书或省级公路质监站颁发的公路工程试验检测员/助理试验检测师证书,并在母体试验机构完成备案的人员。
熟悉本岗位试验操作规程、标准;熟练掌握本岗位试验操作的技能。
2、设备条件所有试验使用过程中使用的试验设备、工具均性能完好,已经国家权威机构检定(校准或测试须经确认)合格,标识清楚,且在合法有效的计量周期范围内。
3、环境条件1)、混凝土的拌合物性能试验检测环境要求室内温度20℃±5℃,须确认上述条件全部达到要求。
2)、混凝土试件成型的环境条件:温度20℃±5℃,相对湿度为大于50%;混凝土试件标准养护条件:温度20℃±2℃,相对湿度为大于95%,或放入温度20℃±2℃的不流动的Ca(OH)2饱和溶液中养护;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对环境温度、相对湿度要求无严格条件。
四、质量标准1、试验准备1)、检查样品的数量、外观和洁净程度是否能满足所检测参数及指标的要求。
2)、检查仪器设备是否处于良好性能状态,开机通电,检查运转是否正常,数字显示部分是否正常等;3)、检查环境温度、湿度是否满足规程要求,不满足时需要进行调整和控制。
2、试验方法及精度特别提示操作规程1)、试件自养护室取出,应尽快试验,避免其湿度变化。
试压时,若其表面有水珠或水膜,可用毛巾擦干。
量测试件尺寸,精确至1mm,实测值与公称值之差超过1mm时,按实测值计算。
2)、以试件成型时侧面为上下受压面,试件中心应与压力机上下压板的几何中心对正。
3)、选择适宜的速率。
混凝土作业指导书
![混凝土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16945a27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d6.png)
混凝土作业指导书一、引言混凝土作为建造材料的重要组成部份,在建造施工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确保混凝土施工质量,提高工作效率,特编写本指导书,以便指导施工人员正确进行混凝土作业。
二、施工准备1. 确定混凝土配合比:根据工程要求和设计要求,确定混凝土的配合比,包括水泥、砂、骨料和掺合料的比例。
2. 准备施工材料和设备:准备好所需的水泥、砂、骨料、掺合料等材料,并检查混凝土搅拌设备的工作状态,确保设备正常运转。
3. 搭建施工场地:清理施工场地,搭建混凝土搅拌站和混凝土浇筑区域,确保施工场地整洁有序。
三、混凝土配制1. 材料的准备:按照配合比,准备好所需的水泥、砂、骨料和掺合料,并对材料进行检验,确保质量合格。
2. 搅拌混凝土:将预先准备好的水泥、砂、骨料和掺合料放入混凝土搅拌设备中,按照设备操作规程进行搅拌,直到混凝土均匀一致。
3. 检查混凝土质量:对搅拌好的混凝土进行质量检查,包括坍落度、抗压强度等指标的测定,确保混凝土质量符合要求。
四、混凝土浇筑1. 浇筑前的准备:在混凝土浇筑前,需要对浇筑区域进行清理,确保无杂物和积水。
同时,对浇筑模板进行检查,确保其完好无损。
2. 控制浇筑速度:在浇筑过程中,需要控制浇筑速度,避免混凝土流动过快或者过慢,以免影响浇筑质量。
3. 振捣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使用振捣器对混凝土进行振捣,确保混凝土的密实性和均匀性。
4. 平整混凝土表面:在混凝土初凝后,使用抹光工具对混凝土表面进行平整处理,确保表面平整光滑。
5. 养护混凝土:在混凝土浇筑后,需要进行适当的养护,包括覆盖保湿、遮阳等措施,以保证混凝土的充分硬化和强度发展。
五、施工安全1. 人员安全:施工人员应穿戴好安全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安全鞋等,严禁在施工区域内吸烟或者使用明火。
2. 设备安全:混凝土搅拌设备应经过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运行安全可靠。
3. 施工现场安全:施工现场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保持施工区域的通风良好,避免发生事故。
08-01砼试模自校规程
![08-01砼试模自校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06fac2892f60ddccdb38a053.png)
混凝土试模自校检验规程本规程适用于新购入或使用中的混凝土、砂浆抗压强度试模的自校检验。
1.总则1.1混凝土、砂浆立方体试模应符合JG3019—1994《混凝土试模》标准要求,用于制作混凝土试件的模具,自校周期为半年。
1.2用于混凝土、砂浆试模自校检验专用计量器具,应由计量管理人员保管,且周期检定必须合格。
2.技术要求2.1外观要求2.1.1混凝土试模的所有外表面应光洁、无毛刺、无粘砂、无伤痕。
2.1.2混凝土试模组装后,内表面应作防锈处理。
2.2混凝土试模内表面(工作面)应光滑平整,不得有砂眼、裂纹及划伤。
2.3混凝土组装后尺寸误差2.3.1混凝土试模组装后内部尺寸误差不应大于公称尺寸的±0.2%,且不应大于±1㎜。
2.3.2混凝土试模组装后其相邻面之间的夹角为直角,直角误差不应大于±0.3°。
2.3.3混凝土试模侧板、端板、隔板内表面的平面度误差,每100㎜不应大于0.04㎜,底板上表面的平面度误差每100㎜不应大于0.06㎜。
2.3.4混凝土试模组装后,其连接面的缝隙不得大于0.2㎜,隔板与侧板的缝隙不得大于0.4㎜。
3.检验用标准器具3.1刀口平尺,精度为0级, 应大于试模内表面对角线的长度。
3.2刀口直角尺, 精度为0级。
3.3、电子数显游标卡尺,0~300㎜,分度值0.04㎜;3.4电子数显深度游标卡尺, 0~300㎜,分度值0.04㎜。
3.5塞规,0.02~0.5㎜,长度150㎜。
3.6用于混凝土试模自校检验的专用计量器具由计量管理人员保管,且周期检定必须合格。
4.检验方法4.1尺寸测量:试模两相对面侧板内表面的距离,用游标卡尺对称测量,高度用深度游标卡尺对称测量。
每个边长上取三个测点。
4.2垂直度测量:垂直度用刀口直角尺和塞规测量。
侧板各相邻面的垂直度在其高度1/2测量,侧板与底板上表面的垂直度,应在侧板长度方向1/2处测量。
4.3平面度测量:试模侧板的平面度用刀口平尺和塞规测量,刀口平尺的长度,应大于立方体试模内表面对角线的长度。
混凝土试验作业指导书
![混凝土试验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1643c89d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81.png)
混凝土试验作业指导书1.1材料拌制混凝土所用的材料,应符合技术要求,并与施工实际用料相符,材料拌和前的湿度应与室温相同。
材料取样具有代表性凡由搅拌机、料斗、运输小车,以浇制的构件中,采取新拌混凝土代表性样品时,均须从三处以上的不同部位,抽取大致相同份量代表性品,集中用铁铲翻拌均匀,而立即进行拌和物的试验,试样数量在20L以上或较试验所需的数量多5L以上,用拌和机拌和时,拌和量须为拌和机公称量1/2以上。
1.2试件制备混凝土应根据强度等级、耐久性等要求和原材料品质以及施工工艺等进行配合比设计。
依据《普通混凝土拌和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0-2002和《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2002,进行配合比设计、混凝土的和易性、凝结时间测定、砼抗压强度等试验。
试生产前,进行混凝土配合比选定试验,制作抗冻性、抗渗性、康氯离子渗透性等耐久性试件个一组进行耐久性试验。
批量生产中,预制梁每20000m3混凝土抽取抗冻融循环、抗渗性、坑氯离子渗透性等耐久性试件各一组,进行耐久性试验。
现场砼取样时随机从箱梁底板、腹板及顶板处分别取样制作混凝土强度且根据施工需要顶板处取样150X50X150mm型试件10组,分别用于脱模(1组,备用1组),初张(1组,备用1组)、终张拉(1组,备用1组,28天标养5组),底板处取150X50X150mm型试件7组(初张1组终张拉1组,5组标养),腹板处取150X50X150mm型试件7组(初张1组终张拉1组,5组标养)。
从底腹顶板处分别取2组150X150X300mm 型试弹性模量试件。
初张、终张试件随梁养护。
标养试件拆模后送入标养室养护28天。
试样从抽取至试验完毕过程中,不要风日晒,必要时应采取措施。
浇制力学性试件的混凝土,也应经过人工再次翻拌均匀,而后装模成型。
拌制混凝土的材料一质量计,称量的精确度:集料为±1%,水、水泥及砂、石拌和物为±0.5%。
试模自校规程
![试模自校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abb503f0192e45361166f560.png)
试模自校规程
【编号:YXWS-QSM-ZY-41 : 2015(S)】
本规程适用于新购的、使用中及维修后的试模(含混凝土试模和砂浆试模)的自校。
1、总则
混凝土试模是用于按GB/T50081-2002 和GB/T50080-2002测试混凝土力学性能和长期耐久性能制作试件的专用模具,它的制造应符合GB/T50081-2002的规定,校验周期为一年。
砂浆试模是用于按JGJ70-90测试砂浆力学性能制作试件的专用模具,它的制造应符合JGJ70-90的规定,校验周期为一年。
2、技术要求
2.1、试模内表面应平整光滑;外观完好;
2.2、承压面的平面度不得超过0.0005 d(d为边长);
2.3、组装后各相邻面的夹角应为90不垂直度不应超过± 0.5 ° ;
2.4、试模各边长、直径和高的尺寸允许偏差不得超过1mm (见附表);
3、校验用测量设备
3.1、钢直尺:量程500 mm,分度值0.5 mm ;
3.2、游标卡尺:量程200 mm,分度值0.02 mm;
3.3、塞尺(厚薄规):量程0.01〜1 mm ,分度值0.01 mm;
3.4、角度规:量程0 ~320 °,分度值2';
4、校验方法
4.1、用游标卡尺测量试模内部长度或直径;
4.2、用钢直尺和塞尺测量试模内表面不平度;
4.3、用角度规测量各相邻两边角度;
5、校验结果评定
新购的、在用的及维修后的试模必须全部符合以上技术要求。
6、自校记录表。
混凝土试模自校规程
![混凝土试模自校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22934c20d5bbfd0a7856733c.png)
混凝土试模自校规程1、自校依据混凝土试模自校依据:JG3019, 1994《混凝土试模》和GB/T50081—2002《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2、技术要求(1)应有铭牌,其中包括型号、规格、制造厂、出厂编号和出厂日期等。
(2)应有产品合格证和产品说明书。
(3)应有铸铁和钢材制成,内表面应平整光滑,无任何砂眼和缺陷,外观完好。
(4)立方体和棱体试模,试件的承压面的平面度的公差不得超过0.0005d(d00为边长)。
试件的相邻边间的夹角应为90C,其公差不得超过0.5C。
试件的每边长、直径和高的尺寸的误差不得超过1mm. (5)试模应装配紧密,混凝土试件震动成型时,试模不出现漏浆。
3、自校条件(1)检验用仪器设备1游标卡尺:测量范围0, 500mm,分度值0.02mm. ?2—级刀口直尺?3普通级塞尺,厚度为0.02,0.1mm. ?00 4万能角度尺。
测量范用0,360,分度值5?5钢直尺:0, 1000mm,分度值1mm。
?0(2)混凝土试模应在(20?10)C环境下自校,环境清洁,无腐蚀性气体。
4、自校项目和方法(1)技术要求(1)、(2)、(3)条对混凝土试模进行外观和资料检查。
(2)试模内边长、直径和高度用游标卡尺测量;内表面平整度用刀口直尺和塞尺测量,两相邻内表面垂直角用万能角度尺测量。
(3)模装满塑性混凝土(坍落度不小于3cm),在振动台上振捣30s,观测试模的组装密封效果。
5、自校结果处理及自校周期(1)经自校满足第(1)、(2)、(3)、(4)、(5)条要求的混凝土试模即为合格。
任何一条技术要求不满足者均为不合格,不合格者不得使用。
(2)混凝土试模自校周期为三个月。
6、混凝土试模自校记录表混凝土试模自校记录表设备规格型号设备编号自校号项H技术要求自校数据应有铭牌及产品合格证等外观应有铸铁和钢材制成,内表面应光滑平整无疵病承压面平整度的公差?0. 0005d0相邻边间的夹角为90,其公差试模尺寸偏差0?0.5边长,直径或高尺寸公差?1mm.组装质量震动30s不漏浆自校结论:自校人:核验人:自校日期:。
混凝土作业指导书
![混凝土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c196181f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d6.png)
混凝土作业指导书一、背景介绍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材料之一,广泛应用于房屋、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建设中。
为了确保混凝土作业的质量和效率,制定一份详细的作业指导书是必要的。
本文将针对混凝土作业的各个环节进行详细的说明和指导,以确保作业的顺利进行。
二、材料准备1. 水泥:根据设计要求和混凝土配比,选择合适的水泥品种和等级。
2. 砂石:使用符合规范要求的砂石进行配制。
3. 骨料:根据设计要求和混凝土配比,选择合适的骨料种类和粒径。
4. 混凝土外加剂: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外加剂,如减水剂、增稠剂等。
三、设备准备1. 混凝土搅拌机:确保搅拌机的工作状态良好,搅拌叶片无损坏。
2. 混凝土输送泵:检查输送泵的管路和阀门是否完好,并确保泵的工作压力符合要求。
3. 混凝土浇注工具:如浇注斗、振捣器等,确保其清洁、无损坏。
四、施工准备1. 施工场地清理:清理施工场地,确保场地平整、无杂物。
2. 模板安装:根据设计要求和图纸,安装好混凝土浇注所需的模板。
3. 钢筋安装:按照设计要求和图纸,进行钢筋的安装和固定。
五、混凝土配制1. 配合比设计:根据设计要求和强度等级,制定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
2. 水灰比控制: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和施工要求,控制水灰比在合理范围内。
3. 搅拌时间和速度:根据混凝土配合比和搅拌设备的性能,确定搅拌时间和搅拌速度。
六、混凝土浇注1. 浇注前检查:检查模板、钢筋等是否符合要求,确保浇注前的准备工作完成。
2. 浇注方式: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浇注方式,如自流坍落、振捣浇注等。
3. 浇注顺序:根据施工图纸和设计要求,确定浇注的顺序和分段。
七、养护措施1. 覆盖保湿:在混凝土浇注后,及时覆盖保湿层,避免水分的过度蒸发。
2. 温度控制:根据气温和混凝土强度等级,采取适当的温度控制措施,如覆盖保温棚等。
3. 养护时间: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和施工要求,确定合理的养护时间。
八、质量检验1. 采样和试验: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混凝土采样和试验,检测混凝土的强度和其他性能指标。
混凝土作业指导书
![混凝土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0931bf61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418ce67.png)
混凝土作业指导书一、任务背景混凝土是建造施工中常用的材料之一,广泛应用于房屋、桥梁、道路等工程中。
为了确保混凝土施工质量,提高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制定一份混凝土作业指导书是必要的。
二、施工前准备1. 确定施工地点和施工时间,根据工程需求确定混凝土的配合比。
2. 检查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包括水泥、砂、石子等。
确保原材料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3. 准备施工所需的设备和工具,如搅拌机、输送泵、浇注桶等。
确保设备完好并经过检修。
三、混凝土配制1. 按照设计要求和配合比准确计量原材料。
注意混凝土配合比中水灰比的控制。
2. 将水泥、砂、石子等原材料放入搅拌机中进行搅拌,搅拌时间应符合要求,确保混凝土均匀。
3. 在搅拌过程中,根据需要适量加入外加剂,如减水剂、增稠剂等,以提高混凝土的工作性能。
4. 搅拌完成后,进行混凝土的试验和检测,包括坍落度、抗压强度等指标。
确保混凝土质量符合要求。
四、混凝土浇筑1. 在浇筑前,清理施工现场,确保无杂物和积水。
根据施工图纸确定浇筑顺序和方式。
2. 在浇筑前,根据需要设置模板和支撑,确保混凝土能够顺利浇筑和固化。
3. 使用输送泵或者浇注桶将混凝土从搅拌机输送至浇筑位置,确保浇筑过程中混凝土不分层、不渗漏。
4. 在浇筑过程中,根据需要采取振捣措施,以排除混凝土中的气泡和空隙,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
5. 在浇筑完成后,进行养护工作,包括覆盖保湿膜、喷水养护等,以控制混凝土的温度和湿度,促进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发展。
五、安全注意事项1. 操作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熟悉混凝土施工工艺和操作规程。
2. 在施工现场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保证施工区域的安全。
3. 操作人员应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工作服、手套、防护眼镜等。
4. 在混凝土搅拌和浇筑过程中,注意防止混凝土溅射和飞溅,确保周围环境的安全。
5. 对于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浮现的问题,应及时停工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六、质量检验与验收1. 在混凝土配制和浇筑过程中,进行抽样并进行相应的试验和检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混凝土试模自效规程作业指导书
本规程使用于新的和使用中的200mm、150mm、100mm立方体混凝土立方试模的检定。
一、概述
1. 200mm、150mm、100mm、立方体试模用于GBJ18—85制作混凝土立方体抗压试块的专用设备。
二、技术要求
1.组成模腔的各平面应抛光,其不平整度应不大于试件边长的
0.05﹪
2. 模腔各相邻面的不垂直度不超过±1.0度。
3. 模腔内部尺寸为:
类别长mm 宽mm 高mm
200×200×200 200±1.0 200±1.0 200±1.0
150×150×150 150±1.0 150±1.0 150±1.0
100×100×100 100±1.0 100±1.0 100±1.0
三、检定用的标准器具
1. 万能角度尺
2. 直角尺
3. 塞尺
4.分度值为0.02mm的游标卡尺
四、检定方法
1.用万能角度尺测量模腔各相邻的不垂直度,各相
邻面选择不同部位测两点取算术平均值。
2.用直角尺和塞尺在二个垂直的方向上测量模腔内
表面的不平度,取其算术平均值。
3.用卡尺测量模腔各部分尺寸,在每个方向上选择
三个测量点,取其算术平均值。
五、检定结果处理
1.检定项目全部符合技术要求为合格。
2.检定周期为一年。
六、附录
1.检定记录表
2.检定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