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感光材料的构成、种类与性能

合集下载

第六章摄影感光材料

第六章摄影感光材料

灯光型胶片在日光下拍摄画面偏蓝
② 日光型彩色胶片。

日光型彩色胶片适合色温在5 500K左右 的日光或电子闪光灯下拍摄。
日光型胶片在色温3 200K左右的碘钨灯 或照相强光灯下拍摄,画面就会偏红橙 色调,拍摄时应在镜头前加蓝色色温转 换滤色镜。

日光型胶片在灯光下拍摄画面偏红橙色调
① 专业彩色胶片。
反差系数γ 过大或过小都不理想,黑白 负片的反差系数一般都小于1,负片的反差 系数一般在0.65~0.7左右,和原景物 的反差相比大约压缩为65%~70%。一 般黑白正片的γ 约为2.8~3.2,照相纸 因有不同的纸号,反差特性有很大的差别, 其γ 值大约为1.8~4.0之间。
反 差

反 差 小
二、感光材料的性能
1.感光度: 感光材料对光线作用的敏感程度。 感光度越高胶片对光线越敏感。
感光度的标记: ISO80、ISO100、ISO160、 ISO200、 ISO400
2.感光度与摄影
(1)在同一光线条件下,使用不同感光 度的胶片曝光要有变化,感光度提高一 倍,曝光量相应地要减少一档。 (2)拍摄时在相机上要调好胶片的感光 度。DX胶卷用于具有DX识别装置相机 时,相机可自动识别胶片的感光度。
2、反差系数
反差是指景物或影像中主要部位的明暗差 别。这种差别大,称为景物或影像的反差大; 反之称为反差小。
反差系数(γ)=影像反差/景物反差
反差系数γ 既和胶片的特性有关,又和显 影程度有关,任何一方面发生变化,γ 值都会 改变。当显影条件固定时,γ 值的大小可以反 映胶片的反差特性。
从特性曲线上看反差系数为曲线 中直线部分的斜率。
第六章 摄影感光材料
感光材料:对光敏感,经物理或化学方法处理 得到固定影像的材料。 胶卷:将感光材料涂布在透明韧性载体上。 相纸:将感光材料涂布在纸基上。 黑白感光材料 彩色感光材料

《实用摄影技术》第2章 感光胶片

《实用摄影技术》第2章  感光胶片

4.颗粒性和分析力
• 银盐颗粒的大小,影响胶片对于景物影纹 细微部分的分辨能力。 • 分析力所指的,正是胶片对景物细部的分 辨能力。分析力直接影响景物影像的清晰 度。
5.灰雾度
• 灰雾度即灰雾的密度。在显影过程中,少 数未感光的银盐颗粒由于性能不稳定也会 被还原,还原后的颗粒均匀地分布在底片 上所形成的密度就是灰雾度。 • 负片比正片灰雾度大,高感光度片比低感 光度片灰雾度大,保存、拍摄、冲洗过程 也会产生造成灰雾。灰雾破坏画面的清晰 度。
一、感光材料的结构
保护 层 乳剂层 防止乳剂层被刮伤 银盐 + 明胶(分散) 见光发生化学反应
结合层
片基
支持体 聚酯片基——胶片(软片) 纸——相纸
防光晕层 吸收透过片基的入射光和漫射 光,防止反射光对乳剂层的作用
片基
• 作用:片基是感光片的支持体,亦即感光 乳剂和其它涂层的载体。 • 要求(1)有较高的透明度,无色片基的 透明率应在90%以上; (2)有较好的韧性 (3)有较高的几何尺寸稳定性 (4)有较好的化学稳定性 (5)有良好的导电性 (6)耐寒性

1.感光度
• “ISO制”是“国际标准组织”在 1979年公布的感光度标记,旨在统一 世界各国对感光度的标记。“ISO制” 现已被各国接受,广泛用于感光片的 感光度标记。“ASA制”和“ISO制” 表示的感光度的数值相同,如 ASA100等于ISO100。它们的数值相 差多少,就表示感光度相差多少。如 ISO200的感光度是ISO100的2倍, ISO400的感光度是ISO100的4倍等。
乳剂层
• 主要成分:明胶和卤化银(银盐AgBr、 Agcl、AgI)。 • 注意:银盐不溶于水,在水中会沉淀,因 此要加入适量的胶质,使银盐均匀的悬浮 在胶液中。——这种胶液呈淡黄色,称之 为乳剂。 • 乳剂层厚度:5-25微米,1平方厘米内约 有5-15亿颗银盐颗粒。 • 作用:感光,增大感光宽容度

感光材料的结构与应用

感光材料的结构与应用

感光材料的结构与应用感光材料是一种特殊的材料,它能够对光线进行反应,从而创造出独特的效果。

它被广泛应用于摄影、印刷、电子产品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感光材料的结构、种类及其应用。

一、感光材料的结构感光材料的结构包含两部分:感光层和基材。

感光层是指覆盖在基材表面的一层薄膜,这层膜中含有各种化学成分,能够吸收光线并且发生化学反应。

而基材则是支撑感光层的框架,它可以是塑料、纸张、玻璃、陶瓷或金属。

感光层的化学成分可以根据其应用领域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例如,黑白胶片中的感光层是由银盐、几种发展剂和染料组成的,其作用是在光线照射后产生颗粒状沉淀,通过显影和定影处理,在感光层中留下图像。

而彩色胶片中的感光层则包括几种不同颜色的银盐和染料,通过不同的显影和定影处理,在感光层中形成一幅彩色图像。

二、感光材料的种类感光材料可以根据其作用、用途和结构分类。

常见的种类有黑白胶片、彩色胶片、照相纸、胶片印刷版、光敏电路板等。

黑白胶片是最早应用的一种感光材料,它使用的是银盐物质。

它被广泛应用于摄影、印刷和医学成像等领域。

彩色胶片比黑白胶片更加复杂,它使用了几种不同颜色的银盐和染料。

彩色胶片的应用范围广泛,包括商业广告、摄影艺术、电影制作等领域。

照相纸是一种能够通过化学处理来产生照片的感光材料。

它的应用场景包括室内设计和摄影艺术。

胶片印刷版是印刷应用的一种感光材料。

它的工作原理与胶片很相似,会在光线照射下形成图像,从而用于制造印刷版。

光敏电路板主要用于电子、通信、光电等领域。

它能够快速制造出电路板,从而降低制造成本和加快生产速度。

三、感光材料的应用感光材料的应用非常广泛,特别是在照相、医学成像、印刷和电子制造等方面。

照相是最早应用感光材料的领域之一。

胶片和照相纸的出现,使得人们可以记录下自己的生活和记忆。

医学成像也是一个广泛应用感光材料的领域。

例如,X光片、CT扫描和核磁共振成像都需要感光材料。

印刷是另一个重要应用领域,感光材料在印刷应用中被广泛使用,制造出高质量的印刷版。

感光材料的种类和应用机理概述

感光材料的种类和应用机理概述

感光材料的种类和应用机理概述感光材料是一种可以对光线做出响应的材料,广泛应用于光学、摄影、印刷、显示器等领域。

感光材料的种类及其应用机理多种多样,下面我将对几种常见的感光材料进行概述。

1.银盐类感光材料银盐类感光材料主要是指银卤化物,如银溴化银、银碘化银等。

在曝光后,银离子会被光子激发,形成金属银的晶核,并随着曝光强度的增加,这些银晶核会逐渐变大。

在显影过程中,暴露在光下的感光材料颗粒会被还原成黑色金属银,而未暴露在光下的则会被溶解掉。

最终显影出来的图像就是由金属银颗粒组成的。

银盐类感光材料广泛应用于传统摄影、印刷等领域。

2.理石感光材料理石感光材料又称为光致变色材料,主要由敏感染料和聚合物基底组成。

当这种材料受到紫外线或相关波长的光照射后,染料就会发生光化学反应,导致吸收波长的变化,从而实现颜色的改变。

这能够应用于记录信息、保护贵重物品、光敏传感器等领域。

3.卤化银类感光材料卤化银类感光材料是一类基于银卤化物的光敏材料。

与银盐类感光材料不同,卤化银类感光材料主要是以溴化银为主的银盐及其混合体系,相比较于银盐类感光材料,卤化银类感光材料有更高的感光速度和更宽的感光波长范围。

该类感光材料适用于X射线感光材料、照相胶片、印刷等领域。

4.光敏聚合物类感光材料光敏聚合物类感光材料是一种将光敏分子与聚合物基底相结合的材料。

在光敏分子的激发下,光敏分子会发生立体化学反应,导致聚合物链的断裂或结构变化,从而引发光聚合反应或光降解反应,最终形成固化的图案。

这种感光材料可以应用于微影技术、光刻制程等领域。

总结起来,感光材料的种类繁多,每一种材料都有其独特的应用机理,能够实现不同的功能和应用需求。

感光材料的发展对于光学和光电领域的进步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未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感光材料的种类和应用机理也将进一步丰富和完善。

感光材料的结构、种类与性能

感光材料的结构、种类与性能

氯化银。
非银盐系统感光片,又被称为“染料型黑白感光
片”、“彩色法黑白感光片”。
数码摄影的感光材料:1981年,日本索尼公司
发明玛维卡(Mavica)相机,开始采用CCD(
Charge Coupled Device,电子耦合器)来记录影像
。使影像数码化,便是数码摄影记录影像的方法。
现在,有部分数码相机采用CMOS芯片来记录
6,1871年,英国业余摄影家马杜克斯发明溴
化银明胶干版法。感光能力提高,摄影操作简化,
使摄影术开始大发展。最高拍摄速度达1/25秒。
7,1889年,美国柯达公司生产用赛璐珞做片
基的软片。
8,1906年,德国化学家研制出全色黑白胶片
,开始用硝酸纤维做片基。
• 9,1907年,德国卢米埃尔公司生产出彩色负片 --微粒彩屏干版。
有保护作用,使其不积聚,不沉淀。
感光材料的感光性能,是由乳剂的性质来决定的

3,其他物质
结合层,位于乳剂层和片基之间,是一种粘合剂
,使乳剂牢固地粘结在片基上,防止乳剂层脱落。
保护层,位于乳剂层的外面,是一层透明而有一
定韧性的薄膜,防止乳剂层受划伤。
防光晕层,涂在片基背面,能吸收穿透乳剂层的
光线,防止底片出现光晕。
耐水、耐热、耐干;不膨胀、不收缩、不变形。
黑白相纸在纸基上涂有三层药膜:含钡膜(粘合
纸基和乳剂,完善纸基),感光乳剂(卤化银和明胶
合成),保护膜(防止感光乳剂受伤)。
相纸的感光能力比胶片低得多,目的是在制作照
片时有充分时间来控制和调整感光。
一般的黑白相纸是色盲的,可在红、橙灯光下工
作。
四,彩色相纸的构成
反转片的成色过程,经二次曝光或反转灰化处理

感光材料

感光材料
聚乙烯树脂层:纸基上下各一层。 作用:避免药液渗入纸基,节省水洗和干燥时间;
不必使用上光机也有光泽; 防卷曲。
.
第一节 黑白感光材料的结构
二、影像形成过程 感光材料中的影像形成要经历潜影形成、
显影和定影三个基本过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一)潜影形成 感光乳剂层中的卤化银,特性是见光分解,产
生微斑状的光解银,在乳剂层中形成看不见的显影 中心,其分布与被摄景物的光场分布相对应。由此, 被摄景物的影像信息得到了记录。通常,将这种由 许多显影中心组成的不可见影像称为 “潜影”。
.
二、感光度 曝光量是指曝光时感
光材料所接受的光能 量的多少,是决定潜影 强弱的最主要的因素。
H=E·t
式中E为感光材料所 接受的光照度,单位为 勒克斯(LUX); t 为 .
感光度指感光片 对光线的敏感程度,又 称感光速度,常用S表 示。
感光度S与曝光量 H
成反比,即达到规定密
度D所需曝光量越小,
摄影中密度的定量概念,通常用底片的阻光率的常用对数 来定义。
.
1、阻光率
入射光通量φ0
变黑胶片
透射光通量φ
透光率 T =Ф/Ф0 阻光率 Q =1/T=Ф0/Ф
.
阻光率Q的大小,与乳剂变黑的程度一致,即Q越大阻光作 用越强,底片越黑。但Q值一般都很大,使用不便,更重要的
是,人眼2对、黑密白度灰度的视觉感受是按对数关系变化的,故通
7.许多显影 中心组成 了潜影。
4. 带负电的感光中心 吸引游离Ag+
Ag+
游离银离子
(二)显影 显影是将潜影转化为人眼可见影像的过程。 摄影多用化学法显影,即用化学显影剂将已曝

感光材料在黑白摄影中的应用与优化

感光材料在黑白摄影中的应用与优化

感光材料在黑白摄影中的应用与优化在摄影技术发展的初期,黑白摄影是唯一的选择。

而感光材料的选择和使用,是黑白摄影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本文将探讨感光材料在黑白摄影中的应用与优化,帮助摄影者了解如何选择和使用适合的感光材料,以获得最佳的摄影效果。

一、感光材料的类型在黑白摄影中,常见的感光材料主要包括胶片和底片。

胶片是一种通过化学反应将光线转化为影像的透明基材,而底片则被用于印刷制版等领域。

根据不同的使用需求,摄影者可以选择适合的感光材料。

二、感光材料的选择原则1. ISO感光度感光材料的ISO感光度决定了它对光线的敏感程度。

较高的感光度能在较低的光线条件下拍摄清晰的照片,但也会引入更多的噪点。

因此,在选择感光材料时,应根据实际拍摄环境和主题,权衡清晰度和噪点的平衡。

2. 颗粒度感光材料的颗粒度越低,照片的细节表现力和清晰度就越高。

因此,选择颗粒度较低的感光材料可以获得更具艺术感和质感的照片。

3. 对比度不同的感光材料有着不同的对比度特点。

高对比度的感光材料适用于拍摄高反差场景,而低对比度的感光材料可以更好地还原中间调和阴影细节。

摄影者可以根据主题和个人风格选择适合的对比度类型。

三、感光材料的应用1. 风景摄影在拍摄风景照片时,摄影者通常追求高清晰度和广阔的画面效果。

因此,选择颗粒度较低、对比度适中的感光材料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这样可以更好地还原细腻的纹理和自然的光线变化。

2. 人像摄影人像摄影对皮肤细节和光影效果的还原要求较高。

为了获得更加柔和的表现和卓越的细节还原,选择颗粒度较低、对比度适中的感光材料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3. 街拍摄影街拍摄影需要捕捉瞬间的真实感和明亮的色彩。

对于这类摄影,选择颗粒度稍高、对比度较高的感光材料可以增强画面的动感和鲜明度。

四、感光材料的优化技巧1. 光线控制合理的光线控制是获得理想照片的关键。

摄影者可以通过合理选择拍摄时间、使用反光板或闪光灯等方法,控制光线的方向和强度,以优化感光材料的表现效果。

四摄影感光材料

四摄影感光材料

成像原理
光------击落乳剂中的卤化银-------片基上----- 通过成像显影---------成为黑色氧化银(负片) -------转化成正片 数码相机也是利用这原理,只是光是聚集到了 数码感光蕊片CCD上通过数字处理转化成正片
胶卷的分类:
胶卷的分类: 1. 按尺寸分类:常见的有"120","135", "6×4.5"等。我们经常用的是"135"胶卷,这种胶卷 宽35毫米,长160~170厘米,片边两旁具有规则的 片孔,一般可拍摄3.6厘米×2.4厘米的底片36张, 也有可拍摄20、24、72张的"135"胶卷。 2.按感光速度分类:按感光速度有iso100、 iso200、iso400等等。这里数值变一倍则我们曝光 时所需的曝光量也变一倍,数值越大则速度越快。 当然,以前也用过很多其他速度表示方法,如GB、 ASDI等等,分别是中国、美国、德国的标准。

3. 按色彩还原分:有黑白片,彩色片, X射线片等等。其中黑白片按其感色范围分 可分为全色片、分色片、色盲片等,全色片 是对所有颜色都感光(现在我们用的黑白片 都是这种类型)。分色片指可感受蓝紫色光 和黄、绿色光,但对红色光不可感受。色盲 片指对蓝紫色光敏感,而对绿、红色光很不 敏感,一般用于文件与黑白底片拷贝等。

5.最高密度:就是胶卷可以黑的最高程度。 6.解像力:指胶卷对被摄物细部清晰辨别的能 力。简单的说就是在单位面积内可以表示出的可分 别的线的数量。 7.颗粒度:指胶卷经曝光、显影后现成影像的 银粒的大小。注意此与解像力是不同的。虽然颗粒 度小对解象力有好处,但就像两条线,虽然线是很 细,但如果距离近且线间的颜色和线相差不多,我 们也是不可以将它们分开的。 8.感色性:胶卷对不同色光的敏感度是不一样 的,这也是评价彩色胶卷的一项标准。我们说爱克 发胶卷偏红,就是指他经过整个曝光,显影后对红 色过于敏感。使色彩失真。

5感光材料

5感光材料



国际标准感光度是以ASA制和DIN制为基 础的,可以用算数值表示,也可以用对 数值表示。表示为ISO100/21°、 ISO200/24°等 低感光度的胶卷颗粒更细,反差更强; 随着感光度的增加颗粒变粗,反差变弱。 感光度越低,成像质量越好;感光度越 高,越容易在低照度下拍成功。


宽容度 指感光材料能够按正比例关系记录景物 亮度范围的能力。 宽容度越大,容纳景物亮度范围的能力 就越大;反之,容纳景物亮度范围的能 力就越小。
第四节 感光材料的性能

一、感光特曲线


在感光特性曲线的直线部上,曝光量与密度的 变化成正比例关系,即意味着直线部所对应的 物体亮暗关系可按比例记录下来。而对于呈曲 线的趾部或肩部,不成比例变化,即意味着趾 部或肩部所相对应的景物的亮部或暗部的层次 不能按比例的记录下来,会有所压缩损失。 不同胶片的特性曲线不尽相同,我们可以通过 其特性曲线的形状、倾斜的角度等特征来判断 该感光材料的技术特性。

黑白感光材料结构

彩色感光材料结构
第三节 感光材料的冲洗


一、显影
它是将已经曝光形成了潜影的感光材料,在显影液中 处理获得肉眼可见银影的过程。从本质上讲,它就是 已曝光的卤化银和显影剂进行氧化还原反应,把银离 子还原为黑色的金属银的过程。 显影液的成份主要有:显影剂、促进剂、保护剂、抑 制剂等。



定影 在显影完成后,为了使影像稳定不变, 需要经过定影程序,将剩余未曝光的卤 化银清除,以免其见光继续发生分解。 定影液的成份主要有:定影剂、停显剂、 保护剂、坚膜剂等。

水洗 水洗的过程比较简单,但对于影像的 最终结果仍有着较大的影响。水洗可以 分为前浴、中间水洗和最后水洗三个阶 段。

感光材料及原理的简单介绍

感光材料及原理的简单介绍

感光材料及原理的简单介绍感光材料是一种能够吸收光并产生化学、物理变化的材料。

它广泛应用于照相、印刷、光纤通信和显示技术等领域。

感光材料的原理涉及光的吸收、能级跃迁和化学反应等过程。

感光材料一般由感光剂和感光载体组成。

感光剂是材料中的主要成分,它能够吸收光,并引发光化学反应。

感光剂的种类很多,常见的有银盐、有机染料和卤化物等。

感光载体是感光剂的载体,它能够稳定地保存感光剂,并在光作用下产生化学变化。

感光载体的选择取决于感光剂的特性和应用需求。

感光材料的光吸收是感光过程的关键步骤。

当光照射到感光材料上时,感光剂中的分子或原子吸收光子的能量,产生激发态。

光的能量可以激发感光剂中的电子或分子向高能级跃迁,形成电荷分离。

这种光激发导致感光材料的颜色、亮度或电导率发生变化。

感光材料的光化学反应是感光过程的核心部分。

一旦感光剂中的电子或分子被光激发,它们开始参与化学反应,导致材料产生可见的变化。

例如,在传统的银盐感光材料中,光激发的电子会与感光剂中的银离子结合成为银原子,并逐渐沉淀在材料中形成银影。

这种沉淀过程对应着曝光过程。

感光材料还可以根据其工作原理分为直接感光材料和间接感光材料。

直接感光材料是指感光剂本身能够直接与光反应,产生化学变化。

例如,一些有机染料可以吸收光能,发生分子结构变化,颜色由透明或浅色变为有色。

间接感光材料是指感光剂与其他物质相互作用,通过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或物理性质来实现感光过程。

例如,传统的银盐感光材料就属于间接感光材料,光激发的电子与感光剂中的银离子结合,最终形成银影。

除了照相和印刷领域,感光材料还在其他许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在光纤通信中,感光材料可以转换光信号为电信号,实现光纤传输。

在显示技术中,感光材料可以用于制造液晶显示器和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实现高质量图像的显示。

总之,感光材料通过光的吸收和光化学反应等过程,能够实现图像记录、信号转换和显示等功能。

它在照相、印刷、光纤通信和显示技术等领域的应用,为人类的生活和科技进步带来了巨大的便利。

摄影基础感光材料

摄影基础感光材料
风光摄影中,摄影师需要选择具有宽广动态范围和出色色彩再现能力的感光材料 ,以捕捉自然风景中的丰富细节和色彩。同时,为了表现自然景色的宏大和壮丽 ,摄影师通常需要使用三脚架或其他稳定设备来确保画面的清晰度和稳定性。
人像摄影
人像摄影是专注于拍摄人物的艺术形式。为了表现人物的情感和性格,人像摄影师通常需要使用具有 柔和、自然质感的感光材料。
高动态范围(HDR)技术
总结词
高动态范围技术能够扩大照片的动态范围,使亮部和暗部的细节得以保留,呈现出更丰 富的色彩和层次。
详细描述
通过多张不同曝光度的照片合成,高动态范围技术能够记录下比传统相机更广泛的亮度 范围,从而在照片中保留更多的细节。这种技术尤其在拍摄风景、建筑和逆光人像等场
景时具有显著优势。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在人像摄影中,感光材料的分辨率和感光度并不是最重要的因素,而更重要的是其色彩再现能力和质 感表现。为了使人物皮肤看起来更加自然,人像摄影师通常会选择使用低感光度的感光材料,并在拍 摄时注重光线的柔和和均匀。
新闻摄影
新闻摄影是记录和传递新闻信息的摄 影形式。为了快速、准确地捕捉新闻 事件,新闻摄影师通常需要使用具有 高感光度和快冲洗速度的感光材料。
02
感光材料的特性
感光度
感光度
指感光材料对光线的敏感程度,通常 以ISO值表示。ISO值越高,感光材料 对光线的敏感度越高,适合在暗环境 下拍摄。ISO值越低,适合在明亮环 境下拍摄。
感光度对画质的影响
高ISO值会增加噪点,降低画质。低 ISO值则能保持较好的画质。
分辨率
分辨率
指感光材料能够捕捉到的细节程度,通常以像素表示。像素越高,分辨率越高,能够记录的细节越丰 富。

第四章感光材料

第四章感光材料

第四章感光材料感光材料是一种能够对光线敏感的材料,广泛应用于摄影、印刷、光纤通信等领域。

本章将介绍感光材料的基本原理、分类以及应用。

感光材料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光敏化剂的作用,使材料在光照下发生化学反应,从而改变其物理性质或产生可见的图像。

感光材料通常由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构成:感光层、胶体层和基材层。

感光层含有感光颗粒,其成分通常是一种化学物质,如银盐或有机化合物。

胶体层和基材层则提供了感光颗粒的支撑结构和保护。

根据感光材料的反应方式,可以将其分为两类:反转式感光材料和正转式感光材料。

反转式感光材料是最常见的类型,其原理是感光颗粒在光照下产生银阳离子,并与感光材料中的还原剂反应生成银颗粒。

而正转式感光材料的原理则是感光颗粒在光照下直接转变为有色产物,而不需要通过银颗粒的形成。

正转式感光材料通常具有更高的敏感度和更少的噪点,因此在一些特定应用中具有优势。

感光材料的应用非常广泛。

在摄影领域,感光材料是拍摄图像的基础。

在传统摄影中,胶片是一种常见的感光材料。

胶片具有高动态范围、色彩还原度好等优势,因而一直是摄影师们所钟爱的材料。

然而,随着数码相机的出现,胶片的应用逐渐减少。

数码相机使用的是电子感光器件,通过数字技术将图像直接转换成数字信号,无需胶片的物理反应。

除了摄影,感光材料在印刷领域也有重要的应用。

光敏树脂是一种常见的感光材料,能够通过光照固化,并在荧光灯或紫外线照射下发生光聚合反应。

光敏树脂广泛应用于微电子制造、光纤通信、印刷制版等领域。

例如,在印刷制版中,感光材料可以通过光敏化剂被曝光,形成版图,然后通过化学处理来获得印刷版。

此外,感光材料还被应用于光纤通信领域。

光敏材料可以通过光固化技术制备光纤连接器和光纤传感器等光学元件。

感光材料的应用使得光纤通信具有更高的传输速率、更低的损耗和更小的尺寸等优势。

这些感光材料在光学通信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总之,感光材料是一种能够对光线敏感的材料,通过化学反应产生可见图像。

感光材料与照片制作技术

感光材料与照片制作技术

四、数码彩色照片的制作
二、使用扫描仪输入图像时应该考虑的几个因素 2、设置扫描分辨率。分辨率决定了扫描仪所记录的图像细致程度,它
的单位是 dpi (每英寸的点数)。 dpi 数值越大,扫描分辨率越高,得 到的图像文件也就越大。不过,尽管比较高的图像分辨率可以 提高扫描 图像的品质,但是这是有限度的。当分辨率大于某一特定值时,就会使 图像文件大到难于处理,而不会改善图像的品质。对于大多数的应用而 言,扫描到 300 dpi 就已经足够了。 此外,大家还要注意两种分辨率的区别: 一是光学分辨率,指的 是扫描仪的实际分辨率,是决定图像清晰程度的关键因素;二是插值分 辨率,这是一种通过软件方式提高分辨率的手段,对于扫描黑白图像或 者放大比较小原稿时十分有用。
溴化银 + 显影剂
溴化物 + 银粒(黑色)
(二)定影:定影就是把感光胶片中那些没有感光 的银盐去掉。 1、2AgBr + Na₂S₂O₃= 2NaBr + Ag₂S₂O₃
溴化银银盐 大苏打 溴化钠 不可溶性复银盐
2、 Ag₂S₂O₃ + Na₂S₂O₃= Ag₂Na₂(S₂O₃)₂
不可溶性复银盐 大苏打 不可溶性复银盐
印像夹
印像箱 内电路
二、黑白照片的制作
(四)黑白 照片的放 大
黑白照片放大机
二、黑白照片的制作
(五)黑白照片的 印、放工艺程序
1、曝光 2、显影 3、停显 4、定影 5、水洗 6、干燥
三、彩色照片的制作
(一)彩色负片的冲洗 1、套药 C-41 冲洗工艺程序: (采用冲洗罐进行冲洗)
工序 药液 温度(º C) 时间
(二)彩色照片的放大与扩印
2、彩色全自动扩印冲洗系统

感光材料及其种类

感光材料及其种类

二、感光材料及其种类(一) 传统感光材料1、按成像颜色分(1)黑白片经拍摄曝光之后以黑、白、灰三个色界组成画面影像的感光片叫作黑白胶片。

1)银盐型黑白片以金属银盐为乳剂制作而成的黑白感光片称作银盐型黑白片。

它在拍摄以后得到的是光的潜影,需要用D-76或者D-23、DK20等化学显影液进行冲洗后才能得到可见的影像。

a. 全色片这里讲的全色片其实就是常用的黑白片,它是指能对人眼所能够看到的七色(红、橙、黄、绿、青、蓝、紫)的可见光全部都会感光的黑白负片。

它适合于拍摄可见光照射下的各种景物,因此它是一种最为人们普遍使用的黑白负片。

b. 分色片分色片也叫正色片,它是一种只能感受黄、绿、青、蓝、紫光线;而不能感受红、橙光线的黑白负片。

它对黄、绿景物的表现影调和层次特别逼真和丰富,所以用它拍摄人像和风光的黑白照片具有极佳的效果。

c. 色盲片色盲片也叫无色片,它是一种只能感受蓝、紫及紫外光线;而不能感受其它光线的黑白感光片片。

它得到的景物影像层次表现力很差,但是反差却很大,例如对于红、橙、黄色的景物得到的影像则成了白、浅灰、灰白色(黑白照片的图像是黑、灰黑、深灰、);对于蓝与紫色的景物其影像便成了灰黑与黑色。

(黑白照片的图像是灰白与白色)主要用于翻拍文稿、印制幻灯片和拷贝电影片。

d. 黑白X光片X光片又称X射线胶片,它只感受蓝、紫与X光线,是一种专供人体内部组织的医学诊断和工业机器设备内部结构检查之用的黑白摄影感光片,但是它必须用X线作为光源才能摄取这些人眼无法入内看到的影像,因为它在普通光源下只能感受蓝、紫光线下的景物外表形像而没法感受X光线。

e. 黑白红外片它是一种只能感受可见光中的蓝、紫光线;但是却能感受我们人眼看不见的红外线的黑白感光片片。

由于它具有红外热效成像的功效,所以能穿透烟雾和混浊的水气;因而常用于军事、刑侦、医学、考古、航天、气象、地质、水下、夜间等摄影中,它还能在普通的风光摄影中取得非常特殊的效果,如能使白昼如夜、树叶变白、水色变黑、明暗反差极强、并能提高远景的清晰度。

摄影感光材料[专业知识]

摄影感光材料[专业知识]
感光材料的发展简史——感光片的发展
❖1935年,柯达公司成功研制出柯达彩色胶 片,这便是今天的彩色胶片的先驱。
❖20世纪70年代,塑料片基开始代替醋酸片 基,胶片的感光能力进一步提高。
10
高等教育
LOGO
感光材料的发展简史——相纸的发展史
❖感光纸(相纸)就是采用纸来做片基的感 光材料。
❖19世纪70年代末,相纸为蛋白相纸, 1880年出现了溴化银印相纸,19世纪80 年代,开始出现粗面纸和布纹纸制作照片 。20世纪70年代末,出现涂塑纸、纤维纸 基相纸。
❖ 快速片是指感光度高于ISO400/27°的感光片。
❖ 普通摄影常用ISO100/21°左右的感光片,而新
闻摄影常选用ISO400/27°左右的感光片,以满
足多种光线下拍摄的需要。
25
高等教育
LOGO
彩色感光材料
❖彩色胶片怎样看颜色? ❖要理解这一问题,必须知道我们周围世界
的可见光,即指我们常说的“白光”,它 实际是由红、橙、黄、绿、青、蓝、紫的 不同色光组成。 ❖白光的色散实验
37
高等教育
LOGO
1.感光度
❖影响感光度的高低主要因素,一是感光片 上卤化银颗粒的大小,二是颗粒表面所形 成的感光中心的多少。
❖拍摄的时候需要根据拍摄条件和目的选择 底片的感光度。感光度高的胶片,能在光 线条件较差的情况下拍摄,但拍出的底片 颗粒较粗;感光度低的胶片,需要良好的 照明和理想的光线,拍出的底片则细腻且 层次丰富,适用于高倍率放大。
第六章 摄影感光材料
LOGO
摄影感光材料
❖一、感光材料的发展简史 ❖二、感光材料
黑白感光材料 彩色感光材料 ❖三、感光材料的性能 ❖四、感光材料的选用及其他注意事项

摄影第三讲1、感光材料(之一)

摄影第三讲1、感光材料(之一)

感光材料
若使用ISO100胶片时,测光值为 胶片时,测光值为f/4、1/60, 若使用 胶片时 、 , 胶片时, 当你改为使用 ISO400胶片时,曝光值应为 胶片时 f/
8
、 1/60; ; 或者使用f/4、 1/250 或者使用 、

感光材料 感光度的高低表示感光胶片对光敏感程度 ,感 光度高的胶片一点儿光线就可以使乳剂中的大量卤 化银晶体感光。这类胶片称做高速度胶片。 化银晶体感光。这类胶片称做高速度胶片。有些胶 片对光敏感性弱, 片对光敏感性弱,需要较大的光量才能使乳剂中的 卤化银晶体产生感光做用。 卤化银晶体产生感光做用。这类胶片被称为慢速度 胶片。 胶片。
1 2 曝 光 量
“1”以下部分表示灰雾部分; ”以下部分表示灰雾部分; “1”到“2”这一段表示曝光不足部分; ” ”这一段表示曝光不足部分; “2”到“3”这一段表示正常曝光部分; ” ”这一段表示正常曝光部分; “3”到“4”这一段表示曝光过度部分; ” ”这一段表示曝光过度部分; “5”逆转现象 ”
感光材料
感光度对胶片感光性能的影响
感光度低的感光胶片: 感光度低的感光胶片: 颗粒细、反差系数大、感光宽容度小、解像力和清晰 颗粒细、反差系数大、感光宽容度小、 度高,灰雾度低、影纹清晰、色调明朗、 度高,灰雾度低、影纹清晰、色调明朗、适用于高倍率放 大。 感光度高的感光胶片: 感光度高的感光胶片: 颗粒性粗、反差系数小、感光宽容度大、解像力 颗粒性粗、反差系数小、感光宽容度大、 和清晰度低、灰雾度大。 和清晰度低、灰雾度大。适用 于弱光下拍摄与动体 摄影。 摄影。
感光材料
三、黑白感光纸
印相纸; 放大纸; 放两用; 印相纸; 放大纸;印、放两用; 印相纸用AgCl作感光乳剂,感光度较低。暗室用黄色或暗红色 作感光乳剂,感光度较低。 印相纸用 作感光乳剂 安全灯。 安全灯。 放大纸用AgBr作感光乳剂,感光度是印相纸的十倍。用稍暗的 作感光乳剂,感光度是印相纸的十倍。 放大纸用 作感光乳剂 橙色安全灯。 橙色安全灯。 感光纸的性能: 感光纸的性能: 照相性能(感光度、密度、反差系数、有效曝光量范围、幅度、 照相性能(感光度、密度、反差系数、有效曝光量范围、幅度、 耐冲性)物理特性(影像色调、纸面色泽、纸面形态和定向性伸张) 耐冲性)物理特性(影像色调、纸面色泽、纸面形态和定向性伸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 摄影感光材料
第一节 感光材料的构成 第二节 感光材料的种类 第三节 各种感光材料的性能 第四节 感光材料的选用及其他注意
事项
第一节 感光材料的构成
感光材料的主要构成成分有 两个:一是片基(纸基),二是 感光乳剂,此外还有一些辅助涂 层。
一、黑白感光片的构成
黑白感光片主要有五层,以片基为中 心,上面有结合层(底层)和乳剂层、保 护层,下面有防光晕层。
二、黑白相纸的构成
黑白相纸的构造与黑白胶片相似。 纸基是涂布感光乳剂的支持体。 黑白相纸在纸基上涂有三层药膜。依离纸基 由内到外的顺序,依次为含钡膜、感光乳剂层和 保护膜。
第二节 感光材料的种类
感光片有黑白片和彩色片两种。 相纸也有黑白相纸和彩色相纸两类。 从总体上看,感光材料有两大类:黑白 感光材料和彩色感光材料。
底片影像的反差,是因密度不同而形成的 。影响密度大小的因素有三个:景物本身的反 差;胶片本身的反差性能;显影控制的影响, 包括配方的选择、显影时间、温度、搅动的方 式等。三个因素互相制约,共同起作用。
从新闻摄影的角度来看, 是否有效地利用反差来充分传 递新闻信息,是判断反差是否 合理的基本价值尺度。
一、黑白感光片的种类
对黑白感光片,可以从形态、感色性能以 及感光度三个方面来加以区分。
从形态上看,有硬片和软片两种。 从感色性能上分,有色盲片、分色片、全色 片三种。 从感光度来看,有慢速片、中速片、快速片 及特快片等。
色盲片只能感受可见光谱中的蓝、紫短波 光,对其他色光反应迟钝或不感受。色盲片感 光度低,宽容度小,优点是颗粒细、解像力高 ,反差大。
我国采用的GB制与德国的DIN制实际是 一样的。
例如:用IS0200/24°的胶片拍摄时 ,如曝光组合为f/8 ×1/250秒,
则用ISOl00/21°胶片在相同条件下 拍摄,曝光组合应为f/5.6× 1/250秒或f /8× 1/125秒;
用IS0400/27°胶片拍摄,曝光量则 应为f/11×1/250秒或f/8×1/500秒。
日光型彩色片和灯光型彩色片是根据光 源性质的不同而在制作时加以区分的,其 区分的标准是光源的色成分的不同,用以 标明光源色成分的概念是色温。
在实际应用上,光源的颜色质量都可 以用色温来表示。色温低时,其红色成分 多;色温越高,其中的蓝色成分就越高。 不同光源具有不同的色温。
数码相机的白平衡
光源 日出 早晚 阳光直射 晴天 阴天 钨丝灯 日光灯
分析力所指的,正是胶片对景物细部的 分辨能力。分析力直接影响景物影像的清晰度 。分析力的表示方法是:线/毫米。
现在,一般IS0100/21°胶片的分析力 约为100线/毫米至170线/毫米。分析力也 叫解像力。除乳剂本身的因素外,曝光和显影 也对分析力有影响。相机镜头的分辨能力也是 影响分析力的重要因素。
5.灰雾度
对拍摄者而言,应当正确保存 感光片,拍完后及时冲洗处理,并 在冲洗显影时严格控制各种条件, 以避免灰雾的产生。
二、彩色感光片的特性
彩色影像不是由银的颗粒组 成,而是由染料颗粒组成。
三、黑白相纸的特性
(一)反差 黑白相纸可根据其反差性能不同分为软性纸
、中性纸和硬性纸。国产相纸还根据反差不同分 为4个型号,即1号、2号、3号、4号。 (二)有效感光范围
3.宽容度
被摄景物的最明亮部位和最阴暗部位之 间的差别,称亮度反差。
宽容度表示的是感光片正确地记录景物 反差的能力。
宽容度的大小,主要是由胶片乳剂的性 质来决定的。
显影对宽容度也有一定影响。对同一胶 片,随着显影时间的增加,宽容度会减小。
4.颗粒性和分析力
感光片上的影像是由银粒构成的。 不同胶片的银粒大小不同,颗粒小的 胶片,能表现出景物细部的层次;颗粒大 的胶片,则难以表现景物细部的影纹。也 就是说,银盐颗粒的大小,影响胶片对于 景物影纹细微部分的分辨能力。
快速片是指感光度在IS0160/23°至 IS0320/26°之间的感光片;
特快片是指感光度高于IS0400/27° 的感光片。
二、彩色感光片的种类
彩色感光片有彩色负片和彩色反转片两 大类。
彩色负片、反转片都有日光型片和灯 光型片之分,以适应不同光源下的拍摄需要 。
日光型彩色片在灯光下使用,整个片 子会偏红橙色;灯光型彩色片在日光下使用 ,整个片子会偏蓝。
分色片能感受蓝、紫、黄、绿光,但不感 受红光。其感光度、颗粒性、宽容度、反差等 照相性能介于色盲片和全色片之间。
全色片能感受全部七种可见光。普通摄影 大多使用全色片,以正确记录全部可见光谱、 使被摄对象得到全面呈现。
慢速片一般指感光度低于IS050/18° 的感光片;
中速片是指感光度在IS064/19°至 IS0125/22°之间的感光片;
彩色相纸有普通彩色相纸和彩 色反转纸两种,也有光面纸和无光 纸的差别。
五、特殊感光材料—— 一步成像片
一步成像片专供一步成像 相机使用,又叫波拉片。
第三节 各种感光材料的 性能
一、黑白感光片的照相性能
(一)感光特性曲线
(二)黑白感光片的主要性能
1.感光度
感光度是指感光片对光线的敏感程度。
目前,感光度的标定方法并不是统一的 ,主要有美国的ASA制、德国的DIN制,以及 糅合了上述两种标定方法的国际标准感光度 ISO制。
其实,影响感光度高低的主要因素: 一是卤化银颗粒的大小,二是颗粒表面所 形成的感光中心的多少。
卤化银颗粒较大的,吸收光线的能力 较强,经显影便能形成较大的银粒密度。 所以,银盐颗粒大的胶片感光度高。
2.反差 反差是指画面中影像不同部分的明暗差别
的程度。明亮部分与阴暗部分的亮度差别程度 大,就叫做反差大;反之,就是反差小。
相纸也和胶片一样有宽容度,它只能记录一 定亮度范围内的影调。超出一定亮度范围,影调 无法得到正确再现。相纸的这一特性,称有效感 光范围。
色温 1800-2000K
4500K 5400K 10000-13000K 7000K 2500-2800K 2800-3400K
白炽灯日光Fra bibliotek阴天评价白平衡
荧光灯
自动白平衡
三、黑白相纸的种类
黑白相纸用于制作黑白照片。 一般按反差大小可以分为不同的纸 号,按照感光度可以分为印相纸和 放大纸。
四、彩色相纸的种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