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纳文章主旨
概括文章主旨的方法
![概括文章主旨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0045d280d4d8d15abe234e42.png)
1、文章主旨是作者在文中表现的中心意思(包括作者的观点、态度等)。
理解文章主旨,这是属于把握文章思想内容方面的能力和要求,要求学生能从宏观上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的核心。
在不同体裁的文章中,文章主旨的表现形态是有差异。
议论文的主旨即是文章中心论点,在科技说明文中介绍的事物特征或所说明的事理就是文章主旨。
在文学作品中,作者通过写人叙事状物所表达出来的某种观点、认识或情感即为文章主旨。
3.文学作品主旨的理解(1)从文章标题入手。
有的题目概括了文章的中心,体现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有的标题直接揭示了文章的中心思想。
(2)从分析文章开头结尾入手。
有的文章开篇点题,起到统领全文、点明或暗示中心思想的作用,有的文章在篇末点明或深化中心。
(3)从分析文中议论、抒情句入手。
有的文中的议论、抒情句有画龙点睛之功效,如《荔枝蜜》。
(4)从概括段意或分析人物事件入手。
有些文章的中心思想隐含在人物事件或文章各部分之中,要作综合归纳,才能突出中心。
(5)从分析文章的背景入手。
分析文章的中心,有时还需了解、分析有关时代背景,弄清文章内容与时代背景的关系,了解文中的事件和人物是在什么背景下产生、活动的,写作的意图是什么。
4.议论文主旨的理解(1)看标题。
议论文有的标题就是中心论点或含有中心论点。
有的标题提供了归纳中心论点的范围。
(2)看开头和结尾。
有的议论文开门见山,直接提出中心论点;有的议论文,在前面摆事实、讲道理,最后收篇时得出结论,这个结论便是中心论点,如《哨子》。
(3)看议论过程。
有的议论文,出于说理的需要,在初步展开议论之后,才提出文章的中心论点。
5.科技说明文主旨的理解(1)看标题。
特别是标题中的修饰、限制成分往往就是说明对象的特征,如《雄伟的人民大会堂》(2)抓中心句(关键句)。
不少文章有集中陈述说明对象特征的语句,如《苏州园林》、《人类的语言》。
如何概括文章主旨
![如何概括文章主旨](https://img.taocdn.com/s3/m/cc3d9abc551810a6f524868f.png)
如何概括文章主旨在具体解答现代文阅读试题的过程中,首先要总体把握,观其大略,明白文章的主旨(主题或中心思想);然后,再以主旨映照全文,看一看为表现主旨都使用了哪些材料(选材),又是怎样组织这些材料的(结构),为表现文章主旨还使用了哪些艺术方法(表达技巧),这些艺术方法又是从哪些方面、哪些角度服务于主旨的,对揭示文章主旨又有什么好处,等等。
本篇着重从如何概括主旨的角度来介绍一些解题方法。
主旨是指文章的写作意图,它是文章的灵魂。
其内涵包括情感态度、精神品质、道理感悟和希望号召等。
在不同体裁的文章中,文章主旨的表现形态是有差异。
议论文的主旨即是文章中心论点,在科技说明文中介绍的事物特征或所说明的事理就是文章主旨。
在文学作品中,作者通过写人叙事状物所表达出来的某种观点、理解或情感即为文章主旨。
归纳文章主旨最基本的要求是必须首先整体把握全文。
要能对所给材料作宏观上的把握,做到对整篇文章了然于胸。
这样才能把握文意,领会作者的目的和意图。
近年来,考查分析归纳文主旨的题型主要有以下七种:l.从文中获得了怎样的感悟(启迪)?2.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文章抒发了作者怎祥的思想感情?4.本文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5.作者的态度是什么? 6.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文章的主旨。
7.联系时代背景,说说文中之物的象征意义。
那么怎样才能有效地归纳文章的主旨呢?一般有四种方法:1.中心句提炼法中心句是指一段话或一篇文章中凝练而又能体现中心的一两处语句。
抓住中心句就抓住了文章的筋。
中心句一般在文章开头,有的甚至就在第一自然段;当然也有在文章尾段,卒章显志的。
我们在阅读时,就要注意抓住那些表明作者立场、观点、情感、态度的句子,如果它能统领全文内容,毫无疑问,那就是文章的主旨了。
2.归纳综合法绝大部分文章,并不一定有明显的中心句。
这就需要归纳综合了。
一篇文章,我们把各段落的段意综合起来,然后理清其关系:详与略、铺垫与关键、正与反、映衬与主体等。
《概括文章主旨的方法》
![《概括文章主旨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92189e0c1c708a1284a447a.png)
概括文章主旨的方法文章主旨是作者在文中表现的中心意思(包括作者的观点、态度等)。
(1)议论文的主旨即是文章中心论点;(2)在科技说明文中介绍的事物特征或所说明的事理就是文章主旨;(3)在文学作品中,作者通过写人叙事状物所表达出来的某种观点、认识或情感即为文章主旨。
(1) 从文章标题入手。
有的题目概括了文章的中心,体现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有的标题直接揭示了文章的中心思想。
(2) 从分析文章开头结尾入手。
有的文章开篇点题,起到统领全文、点明或暗示中心思想的作用,有的文章在篇末点明或深化中心。
(3) 从分析文中议论、抒情句入手(中心句或关键句)。
有的文中的议论、抒情句有画龙点睛之功效。
记叙类文章中的议论和抒情,或揭示材料所蕴涵的深刻思想意义,或明确表达作者内心的某种想法。
(4) 抓准文眼。
文眼是文章中最精彩传神的词语或句子,也是作者思想感情的凝聚点。
抓准文眼,就等于抓住了文章的主旨。
(5) 从概括段意或分析人物事件入手。
有些文章的中心思想隐含在人物事件或文章各部分之中,要作综合归纳,才能突出中心。
(6) 从分析文章的背景入手。
分析文章的中心,有时还需了解、分析有关时代背景,弄清文章内容与时代背景的关系,了解文中的事件和人物是在什么背景下产生、活动的,写作的意图是什么。
(7) 根据文体特点,确定概括主旨的着眼点不同体裁的文章,有不同的概括主旨的语言形式。
归纳记叙文的主旨,应看其写了什么人,记了什么事,赞扬了什么精神或否定了什么样的人格;归纳散文的主旨,应看其描写了什么景物,流露了什么样的感情或阐发了什么哲理;归纳议论文的主旨,应看其赞成什么,反对什么,阐明了什么观点;归纳说明文的主旨,应看其说明了人、事、物什么特征,对我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有什么帮助。
第1 页,共1页。
阅读理解中的主旨把握与归纳总结技巧
![阅读理解中的主旨把握与归纳总结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94c94f01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25.png)
阅读理解中的主旨把握与归纳总结技巧在阅读理解中,主旨把握与归纳总结技巧的关键在于读者能否准确理解文章的核心内容,并且能够将其综合起来形成一个简洁而准确的总结。
下面将介绍几种有效的技巧,帮助读者提升在阅读理解中的主旨把握与归纳总结能力。
1. 理清文章结构在阅读一篇文章之前,首先要快速浏览文章的结构,以了解全文的布局和主题。
尤其要注意开头和结尾部分,它们通常包含了文章的主旨。
同时,也要注意作者在文章中使用的段落结构和连接词语,这些都有助于理解和归纳文章的主要观点。
2. 关注文章首句和主题句文章的首句通常是对全文的总体概括,而主题句则是对每一段的概括。
通过关注这些句子,读者可以迅速了解到作者要传达的核心信息。
在阅读时,可以将首句和主题句划线标记,方便后续提取主旨。
3. 寻找关键词和关键短语文章中常常会出现一些特定的关键词和关键短语,它们与文章的主旨相关联。
通过寻找并记录这些关键词和关键短语,读者可以在全文中找到一些线索,帮助理解和归纳文章的主要观点。
4. 理解上下文关系在阅读理解中,要善于利用上下文推断出文章的主旨。
当遇到不熟悉的词语或者概念时,可以通过上下文中的其他信息来理解其含义,并且将其与全文联系起来。
同时,还要关注逻辑关系词如“因此”、“所以”、“然而”等,它们能够指引读者理解并归纳出文章的主旨。
5. 归纳总结文章主旨阅读过程中,要不断拾取关键信息和观点,并在阅读完成后进行总结。
可以通过将前面提到的关键词和关键短语整合起来,形成一个综合性的、准确的句子,作为对全文主要观点的总结。
同时还要注意确保总结句是符合文章内容的。
通过以上这些技巧,读者可以更好地把握阅读材料的主旨,提高阅读理解的能力。
在实践过程中,需要不断地进行练习和总结,以提升自己的阅读理解水平。
只有通过长期积累和不断反思,才能够真正掌握主旨把握与归纳总结的技巧。
总结起来,阅读理解中的主旨把握与归纳总结技巧是通过理清文章结构、关注文章首句和主题句、寻找关键词和关键短语、理解上下文关系以及归纳总结文章主旨等方法来实现的。
如何归纳文章主旨
![如何归纳文章主旨](https://img.taocdn.com/s3/m/6665b746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a4.png)
重回小河边,当年他垒的那座桥早已被水冲毁了。可他不知道,他已在学生 的心中搭了一座桥,一座通向美丽、善良、人性的桥,那座桥是永远也不会倒的。
思考:为什么作者忘不了那座桥?
给心灵搭桥
到了春季,他不知从哪儿折来一些柳条,让我们沿河插上,说过几年后好乘 凉,也好看。前几年我回了一趟母校,那树已如饭钵粗,柳丝飘扬,阴浓一片。 一群天真的孩子在树下打闹着,笑声朗朗,一如当年的我们。可当年那个引导孩 子们插树的人呢,如今又在哪儿?让人想起,无限惆怅。
到了夏天的午后,他就引我们到河里捉鱼。他将捉到的鱼用柳条穿成一串, 递给我们,总是说:“拿回家让你妈给做着吃。看你,可怜的,都瘦成黄豆芽 了。”
如何归纳文章主旨
方法指引: 1、看结尾。许多文章篇末点旨,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例:《走一步,再走一步》、《蝉》、《贝壳》、《紫藤 萝瀑布》、《散步》 2、看开头。有不少文章的开头,点出文章的主旨。
例:《最美的力量》、《爱的玫瑰园》 3、看题目。题目是文章的“眼睛”,目能传神,文章的题目 总能或隐或显地传达出文章的主题,所以要注意分析题目。
这时,他就会直起身子,扶扶眼镜,口中吟道:“勤学苦思,学而不厌,孺 子可教也。”他说的次数多了,以至于班上每一个学生都学会了。因而,在他又 一次询问学生后,还不等扶眼镜,就有学生调皮地接口说:“勤学苦思,学而不 厌 ,孺子可教也。”
“轰”的一声,同学们都笑了。 他也忍俊不禁,笑了;但马上又停住,说声“牙尖嘴快”,摇摇头,又突然 笑了。 那时的我们特别爱亲近他,爱围着他转,一个个几乎都成了他的小尾巴。 我们校门前有一条河,河水清凌凌的,如一匹缎子。一到饭后,他总爱带着 我们到河边玩。白亮亮的水面上飘荡着我们清亮的笑声,舒畅极了。也就在那时, 我学会了游泳。
归纳文章主旨
![归纳文章主旨](https://img.taocdn.com/s3/m/928c188faeaad1f346933fc5.png)
记叙文阅读:归纳文章主旨一、知识要点文章主旨是作者在文中表现的中心意思(包括作者的观点、态度)。
记叙文的主旨,就是作者通过所记叙的人、事、景、物等所表达出来的某种情感(观点、态度)。
一般包括以下几个层面:①作者在文中抒发的情感②文中人物的思想品质③作者的观点及态度④文章想要说明的道理。
阅读一篇记叙文必须把握其主旨,才算真正读懂文章。
二、考点1、要求直接概括文章主旨,如:读完全文,请用自己的话概括文章主题。
2、考查对关键句的理解,间接概括文章主旨。
如:最后一段说“xxx”,这句话有什么含义?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3、考察对题目涵的理解,来考察对主旨的理解,如:文章以“xxx”为标题有什么作用?4、根据阅读感受谈启示(体会、看法)。
如,xxx的事迹给了你什么启示?选择一点,结合文章容或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三、方法归纳(一)分析文章标题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文章的题目总能直接或间接的表达出文章的主旨。
如《白礼赞》这篇文章的题目就很明显地揭示了文章的容及主旨:赞美白。
(二)分析文中关键语段1、文章的开头或结尾很多文章的开头或者结尾的段落都起到提示文章主旨的作用,文章开篇常常点题,一些开头会用到一些警示性的话语,对我们深入理解文章中心有启示性作用。
而许多结尾则是对前文的总结,并且某些结尾本身就直接点明了文章中心。
在阅读中,重点抓住这些东西,对把握文章中心很有帮助。
2、文章中议论或抒情的语段议论性句子的标志:对某事或某人直接作出评价抒情性句子的标志:强烈的感叹或反问语气;直接抒发某种情感(悲伤、喜悦等)记叙文中议论、抒情的语句在文中有画龙点睛的效果,作者往往会在这些语句中直接表达自己的看法,或阐述道理,或抒发情感,我们要善于抓住这些句子。
3、文章中反复出现的词语或句子在某些文章中,作者往往使某个句子在文中反复出现,以此来强调某种想法或情感,这个句子在通常情况下就是文章中心。
4、文章中主要人物的语言以写人、叙事为主的记叙文,主要在描写人物形象上,而人物语言是人物心最主要的标志,作者很可能把文章主旨放在主要人物的语言中表达。
(完整版)归纳文章主旨
![(完整版)归纳文章主旨](https://img.taocdn.com/s3/m/1d22eb7a856a561252d36f9d.png)
记叙文阅读:归纳文章主旨一、知识要点文章主旨是作者在文中表现的中心意思(包括作者的观点、态度)。
记叙文的主旨,就是作者通过所记叙的人、事、景、物等所表达出来的某种情感(观点、态度)。
一般包括以下几个层面:①作者在文中抒发的情感②文中人物的思想品质③作者的观点及态度④文章想要说明的道理。
阅读一篇记叙文必须把握其主旨,才算真正读懂文章。
二、考点链接1、要求直接概括文章主旨,如:读完全文,请用自己的话概括文章主题。
2、考查对关键句的理解,间接概括文章主旨。
如:最后一段说“xxx”,这句话有什么含义?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3、考察对题目内涵的理解,来考察对主旨的理解,如:文章以“xxx”为标题有什么作用?4、根据阅读感受谈启示(体会、看法)。
如,xxx的事迹给了你什么启示?选择一点,结合文章内容或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三、方法归纳(一)分析文章标题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文章的题目总能直接或间接的表达出文章的主旨。
如《白杨礼赞》这篇文章的题目就很明显地揭示了文章的内容及主旨:赞美白杨。
(二)分析文中关键语段1、文章的开头或结尾很多文章的开头或者结尾的段落都起到提示文章主旨的作用,文章开篇常常点题,一些开头会用到一些警示性的话语,对我们深入理解文章中心有启示性作用。
而许多结尾则是对前文的总结,并且某些结尾本身就直接点明了文章中心。
在阅读中,重点抓住这些东西,对把握文章中心很有帮助。
2、文章中议论或抒情的语段议论性句子的标志:对某事或某人直接作出评价抒情性句子的标志:强烈的感叹或反问语气;直接抒发某种情感(悲伤、喜悦等)记叙文中议论、抒情的语句在文中有画龙点睛的效果,作者往往会在这些语句中直接表达自己的看法,或阐述道理,或抒发情感,我们要善于抓住这些句子。
3、文章中反复出现的词语或句子在某些文章中,作者往往使某个句子在文中反复出现,以此来强调某种想法或情感,这个句子在通常情况下就是文章中心。
4、文章中主要人物的语言以写人、叙事为主的记叙文,主要在描写人物形象上,而人物语言是人物内心最主要的标志,作者很可能把文章主旨放在主要人物的语言中表达。
高考语文阅读复习案《归纳概括文章主旨》及例题解析
![高考语文阅读复习案《归纳概括文章主旨》及例题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bb597f3b168884868762d686.png)
高考语文阅读复习案《归纳概括文章主旨》及例题解析论述类文本阅读中的“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即从具体语言材料中抽取文章主要内容,并进行归纳和概括。
“归纳内容要点”有三个方面的要求:1.具体的内容要概括全面;2.抽象的内容要阐发准确;3.含蓄的内容要解说清楚。
“概括中心意思”主要考查以下两个方面:1.概括、归纳文章的中心(或中心论点);2.揭示文章的意义、价值和作者的创作目的。
设问角度主要有:1.直接考查对全文内容要点的分析、概括;2.结合层次分析,考查对全文内容的分析、概括;3.考查对段意、定义等某一具体内容的归纳、概括;4.揭示文章的目的、价值、意义、影响等。
结构与内容的分析概括类题,在小说、散文中都有所涉及。
结构的分析往往着眼于从文章的开头、结尾、过渡段、行文线索等角度设题,多与内容的分析融合在一起考查。
如2017年高考课标全国I卷第5题“小说以‘渴’为中心谋篇布局,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说明”。
答案涉及结构、内容两个方面。
内容的分析与概括,是文学类文本阅读考查关注的热点,设题多着眼于对重要语句的分析,对文段内容、文章要点的概括。
有时,就文章表达主旨的关键句命题,要求考生着眼全篇作答;有时也会与结构、修辞手法等融合在一起命题。
实用类文本中的“概括中心意思”就是作者通过材料表达的主要内容和思想、情感等,考查侧重于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对文章的内容作进一步分析和整理的能力,多是对某一语段或全文进行归纳和概括,有时也与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鉴赏文本特色综合在一起。
方向一论述类文本中内容的归纳概括概括文章的中心意思,即归纳概括文章的主要观点或主要内容。
这是高考命题的重点,也是考生复习备考的难点。
准确概括文章的中心意思,考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备考:1.读原文,明宗旨。
考生对论述类文章一定要认真阅读,逐字逐句地研究、揣摩。
一般说来,按照文章的篇幅,考生在考试时可以把文章阅读两遍。
通过两遍阅读,从总体上弄清楚文章的主要观点、主要内容以及文章的结构框架,并圈点出文章的主旨句和诸多文段的领起句、总结句等关键语句。
概括文章主旨的答题格式
![概括文章主旨的答题格式](https://img.taocdn.com/s3/m/cc572b3f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c7.png)
概括文章主旨的答题格式
概括文章主旨的答题格式是: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概括文章主旨最基本的要求是必须首先从整体上把握全文,要能对所给阅读材料作宏观上的把握,做到对整篇文章了然于胸,这样才能把握文意,领会作者的目的和意图。
其次,要根据文体特点采取不同的方法和途径进行理解。
概括文章主旨的答题技巧:
1、从文章标题入手。
有些标题概括了文章的中心,体现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也有的标题直接揭示出文章的中心思想。
2、从分析文章的开头、结尾入手。
有的文章开篇点题,起到统领全文、点明或暗示中心的作用;有的文章则在篇末点明或深化中心。
3、从分析文中议论句、抒情句入手。
有的文章中的议论句或抒情句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如《荔枝蜜》。
4、从分析人物、事件或概括段意入手。
有些文章的主旨隐含在人物、事件或文章各部分之中,需作综合归纳才能明确。
5、从分析文章的背景入手。
分析文章的中心,有时还需了解分析有关时代背景,弄清文章内容与时代背景的关系,了解文中的事件是在什么背景下发生的,从而掌握作者的写作意图。
怎样概括主旨
![怎样概括主旨](https://img.taocdn.com/s3/m/5b7bbcfe524de518964b7dbb.png)
语文如何概括文章主旨1知识要点1、文章主旨是作者在文中表现的中心意思(包括作者的观点、态度等)。
理解文章主旨,这是属于把握文章思想内容方面的能力和要求,要求学生能从宏观上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的核心。
在不同体裁的文章中,文章主旨的表现形态是有差异。
议论文的主旨即是文章中心论点,在科技说明文中介绍的事物特征或所说明的事理就是文章主旨。
在文学作品中,作者通过写人叙事状物所表达出来的某种观点、认识或情感即为文章主旨。
2、思维拓展2.归纳文章主旨最基本的要求是必须首先整体把握全文。
要能对所给材料作宏观上的把握。
做到对整篇文章了然于胸。
这样才能把握文意。
领会作者的目的和意图。
3.文学作品主旨的理解(1)从文章标题入手。
有的题目概括了文章的中心,体现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有的标题直接揭示了文章的中心思想。
(2)从分析文章开头结尾入手。
有的文章开篇点题,起到统领全文、点明或暗示中心思想的作用,有的文章在篇末点明或深化中心。
(3)从分析文中议论、抒情句入手。
有的文中的议论、抒情句有画龙点睛之功效,如《荔枝蜜》。
(4)从概括段意或分析人物事件入手。
有些文章的中心思想隐含在人物事件或文章各部分之中,要作综合归纳,才能突出中心。
(5)从分析文章的背景入手。
分析文章的中心,有时还需了解、分析有关时代背景,弄清文章内容与时代背景的关系,了解文中的事件和人物是在什么背景下产生、活动的,写作的意图是什么。
4.议论文主旨的理解样板题解析看看以前怎么考的名师诠释[考题1]读下列文章后做题。
①瑞士是个富国。
可是有谁知道150年前的瑞士,还穷得叮当响,壮年人都卖身去国外当兵。
十八世纪末,大教育家裴斯塔洛齐为了改变瑞士贫困落后的状况,提倡“手脑并用”,叫人们不要光动脑子不动手,要精练技术。
从此这个国家照此行事,重视和推行了教育与实际相结合的制度,于是在工业精密工艺上取得了巨大成就,使国家逐渐富裕起来。
②瑞士儿童六岁之前要接受学前教育,从六岁起每个学生必须接受九年强制性的普通教育。
记叙文——归纳文章主旨的技巧
![记叙文——归纳文章主旨的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1e4b0b20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f7.png)
记叙文——归纳文章主旨的技巧
概述
记叙文是一种叙述故事或经历的文体,作者通过叙述事件的发展过程来引发读者的共鸣。
对于读者而言,理解记叙文的主旨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领会故事的核心意义。
本文将介绍一些归纳文章主旨的技巧,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记叙文的内涵。
抓住关键事件
要归纳记叙文的主旨,首先需要抓住关键事件。
这些事件通常是故事发展的转折点或部分,具有特殊的意义。
通过分析这些关键事件,读者可以迅速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注意作者的意图
理解记叙文的主旨还需要注意作者的意图。
作者在写作时往往
会有一定的目的和主张。
通过分析作者在故事中的表达方式和选择,并结合背景信息,读者可以推断出作者想要传达的主旨。
分析故事的情感基调
记叙文常常表达出强烈的情感,这些情感基调对于归纳文章主
旨非常重要。
读者可以通过分析故事中的情感变化和描写手法,来
理解故事背后所传递的情感信息。
情感基调往往与主旨相关联。
注重细节的呼应与关联
记叙文中的细节往往呼应和关联着主旨。
通过注意细节的使用
和描写,读者可以发现它们与主旨之间的关系。
细节的选择和铺垫
能够让故事更加生动,同时也有助于读者理解主旨。
总结
归纳记叙文的主旨需要读者运用一些技巧。
从抓住关键事件,
注意作者的意图,分析故事的情感基调,到关注细节的呼应与关联,
都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记叙文的主要意义。
通过不断的阅读和实践,读者可以逐渐提高对记叙文主旨的把握能力。
以上为我的回答,请您参考。
初中语文课文主旨归纳总结
![初中语文课文主旨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b76c9c9e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d171f63.png)
初中语文课文主旨归纳总结语文课文作为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重要资源之一,通过阅读和理解课文,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综合素养。
本文将对初中语文课文的主旨进行归纳总结,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课文的含义和作者想要传达的思想。
一、遇到困难要勇敢面对《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中的《总有一盏灯能为你照亮》这篇课文讲述的是一个困难的故事。
在课文中,作者通过描写小女孩儿歆歆面对困境而不轻易放弃,最终获得成功的经历,传达了一个重要的主旨:遇到困难要勇敢面对,坚持不懈,相信自己能够克服困难。
二、珍惜友谊与亲情《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中的《夏目友人帐》这篇课文通过讲述主人公夏目与妖怪们之间的友谊,表达了珍惜友谊的主旨。
无论是与同学之间的友情,还是与亲人之间的亲情,都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我们应该懂得珍惜和维护好身边的友谊和亲情,与人为善,用心与人交往。
三、传承与保护传统文化《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中的《困惑》这篇课文通过描写一位古筝演奏家从小学习古筝,最终成为一名才华出众的演奏家的故事,强调了传承与保护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和文化认同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该通过努力学习和传承,保护好自己的文化遗产,让它们得以延续和发扬光大。
四、尊重自然与环境保护《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中的《百舸争流》这篇课文通过描绘鱼群向上游努力奋斗的情景,寓意着人们应该拥有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并且向读者传达了尊重自然与环境保护的信息。
我们应该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不破坏生态环境,爱护身边的自然资源,这样才能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和可持续发展。
五、感悟生活与人生《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中的《黄金甲》这篇课文通过讲述主人公周瑜的成长经历以及对人生的思考,传达了感悟生活与人生的主旨。
人生充满了起起伏伏,我们应该学会从失败中吸取教训,不断成长和进步。
同时,我们也应该学会欣赏生活中的点滴美好,珍惜当下,把握好眼前的幸福。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课文的主旨涉及到人生态度、困难面对、友情亲情、传统文化、环境保护以及生活感悟等方面。
文章主旨提炼的有效方法
![文章主旨提炼的有效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f454d3d1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bb.png)
文章主旨提炼的有效方法在我们日常的阅读和学习中,经常需要从大量的文字中提炼出文章的主旨。
这不仅能够帮助我们快速理解文章的核心内容,提高阅读效率,还能让我们更好地把握作者的意图和观点。
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地提炼文章的主旨呢?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实用的方法。
一、仔细阅读文章这是提炼主旨的基础。
在阅读时,要全神贯注,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首先,快速浏览文章的标题、开头和结尾,这些部分往往能提供关于主旨的重要线索。
然后,逐段阅读,理解每一段的主要内容。
在阅读过程中,要注意标记关键的语句和段落。
这些关键部分可能包括作者明确提出的观点、总结性的话语、反复强调的内容等。
例如,如果作者在文中多次提到某个概念或观点,那么这很可能就是文章的重点。
同时,要留意文章中的转折词和连接词,如“但是”“然而”“因此”“所以”等。
这些词后面的内容通常会对前面的论述进行补充、修正或得出结论,对于理解主旨有重要的提示作用。
二、分析文章的结构文章的结构就像是一个框架,支撑着内容的展开。
常见的文章结构有总分总、总分、分总等。
了解文章的结构有助于我们更快地找到主旨。
如果是总分总结构,开头部分往往会提出主题,中间进行详细的阐述和论证,结尾则会对主题进行总结和升华。
总分结构则是在开头提出观点,之后的段落都是围绕这个观点展开论述。
分总结构则相反,先分别论述各个方面,最后得出总的结论。
通过分析文章的结构,我们可以明确作者的写作思路,从而更准确地把握主旨。
三、抓住关键语句关键语句是文章主旨的直接体现。
除了前面提到的在阅读过程中标记的语句外,还有一些特定类型的语句需要我们特别关注。
比如,文章的中心句通常能够直接概括主旨。
中心句可能出现在开头,起到引领全文的作用;也可能在结尾,起到总结全文的效果;还有可能在段落的开头或结尾,对该段内容进行概括。
此外,文中的议论性和抒情性语句也往往包含着作者的观点和情感倾向,对提炼主旨有很大的帮助。
四、归纳段落大意将每一段的主要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可以帮助我们从局部到整体地理解文章。
概括文章主旨的一般方法
![概括文章主旨的一般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a20a4dffe4733687e21aaca.png)
概括文章主旨的一般方法一、分析文章的标题标题是透视文章内容的窗口,通过它可以感知文章的主旨。
如《驿路梨花》这一标题,字面上指驿路上的梨花,但我们读罢全文,就会发现这一标题是一语双关的,还指梨花其人。
梨花精神即雷锋精神,这样,我们就不难把握这篇文章的主旨了。
留心议论文的标题更为重要,有的议论文,标题可能是全文的论点或是全文议论的中心内容,分析其标题,对归纳主旨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注意文章的开篇开篇和文章的主旨有很密切的关系。
记叙类文章的开篇,或议论阐述,或写景铺垫,或直抒胸臆,无不与主旨密切相关。
如《背影》的开头:“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不难看出,文章开篇点题,提到难忘父亲的“背影”、思念父亲的主旨跃然纸上。
三、重视文中的议论和抒情记叙类文章中的议论和抒情,或揭示材料所蕴涵的深刻思想意义,或明确表达作者内心的某种想法。
如《济南的冬天》中的一句:“可是,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是算个宝地。
”就点明了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写出了独特感受,流露了文章的主旨。
四、留意文章的结尾分析文章的结尾,能为正确归纳文章的中心寻出一条途径。
如《故乡》的结尾:“这(指希望)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很明显,小说的主旨———“有了希望并坚定不移地沿着希望之路迅跑,就会迎来新生活”,已蕴涵在结尾的文句中了。
五、把握作品的时代背景初读《猫》,会觉得文章中心不容易把握。
若留意一下文章的时代背景,就会更深刻地理解文章的主旨。
这篇文章发表于1925年,“我”知错能改、实事求是之心以及平等公正、不欺凌弱小、不伤害无辜等观念,不妨可认为是“五?四”前后西方传入的民主、平等、人道主义等思想,在我国知识青年中日益渗透的具体表现。
六、抓准文眼文眼是文章中最精彩传神的词语或句子,也是作者思想感情的凝聚点。
抓准文眼,就等于抓住了文章的主旨。
如《谁是最可爱的人》第二段:“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呢我们的战士,我感到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阅读理解之归纳文章主旨
![阅读理解之归纳文章主旨](https://img.taocdn.com/s3/m/bfe438e4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9ea2c68.png)
阅读理解之归纳文章主旨主旨:在记叙类文章中,作者通过写人叙事或写景状物所表达的某种观点、认识或思想情感,就是文章的主旨。
考查方式:(分为直接或间接)1、要求直接概括文章的观点(主旨)如“读完全文,请你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文的主题。
”2、考查对体现主旨的关键句子的理解,实际上是间接概括主旨。
如:“请简要分析文中画线句‘再把这把土扔了,就等于扔掉了我的整个人生’的深刻含义。
”3、通过考查对题目内涵的理解来考查对主旨的理解。
如:“作者为什么用‘痴心石’作为文章的题目?请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4、根据阅读感受谈启示(体会、看法)的题。
如:×××的事迹给了你什么样的启示?选择一点,结合本文内容或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方法指导(重点内容)1、从文章的题目入手。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通过题目所传达出来的信息,可以捕捉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和倾向,捕捉到作者的写作意图。
如契诃夫的《变色龙》,题目形象地暗示了中心。
2、从文章的结构入手(开头、中间、结尾)。
有的文章开门见山,直抒胸臆;直抒胸臆,直击中心,读这样的开头便可把握文章主旨。
如茅盾的《白杨礼赞》开头:“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我赞美白杨树。
”有的文章在中间加上承上启下的过渡段,主旨也会体现在其中。
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闻一多的说和做》。
⒊从写作背景入手。
因为写作背景往往是文章产生的大环境,它会告诉我们作品产生的根源、作者写作的意图,帮助我们把握文章的主旨。
⒋从关键语句入手。
关键句是一篇文章中凝练地体现中心的语句。
学会抓关键句,是一种很稳妥的解答方法。
关键句的位置很灵活:或在篇首,开门见山,直抒胸臆,解题时如能注意到文章开头那个“见山”的句子,就可以发现文章的主旨;或在篇末,结尾点题,卒章显志,而这“点题”或“显志”的内容恰恰跟文章的主旨有关;或在篇中,如过渡句,衔接于上下文之间,使文章脉络清楚,起承上启下作用。
还要特别注意那些蕴涵着作者观点、情感的抒情议论性的句子,它们往往是文章主旨的结晶,有画龙点睛之功效。
分析、概括文章的主旨
![分析、概括文章的主旨](https://img.taocdn.com/s3/m/7544a3a1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a8.png)
分析、概括文章的主旨分析、概括文章的主旨【目标解说】主旨,就是文章思想内容的核心,也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即作者对人、事、景、物的认识和态度,以及由此表现出的感情倾向。
在现代文阅读题中,对主旨的考查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二是“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解题要诀】归纳主旨是在归纳文章内容要点的基础上提出来的进一步要求。
解答这类试题,首先应该读懂原文,深入理解文意(作者记叙、议论了哪些方面的事),然后由表及里,整体把握文旨(文章涉及哪些社会问题?),归纳要点,把握文章真意和作者的真正意图,最后按照题目要求,整理提取有效的信息。
具体的表述分两步走:首先概述文章内容,通过叙述(描写、塑造等)……;然后表明写作意图,表达(表现、寄托等)了……,抒发了……情感(愿望)。
例如《木车的激情》联系全文,概括本文的主旨。
那个颠簸的木车,把激情播撒在中国大地上。
他成了中国乃至整个东方的骄傲,也成了整个人类的骄傲。
他的行为表明了人类在某个方面的认识和耐力。
他可以指示我们走向多么遥远。
他不仅属于古代,更属于现代和未来。
……当我们人类不断地将自己的智力和激情变为现代科技,变为非常具体的器械和工具的时候,我们常常忽略了它的源头,忽略了它们真正是来自人类共同的心灵——这样一个基本而重要的现实。
无论怎样现代的工具都不能取代心灵。
抽掉了心灵,一切都无从谈起。
在那个伟大的心灵面前,即便是缓缓爬行的木车,也不能阻断万丈激情。
激情的燃烧可以使他穷尽一切艰难险阻,可以穿越十万大山。
枯竭而渺小的现代人即便拥有了火车,有了飞船,有了一切的一切,也并不能阻止眼前的危机。
也许当我们现代人懂得一遍又一遍怀念木车的激情的时候,才会走向自己的觉悟。
文章通过对几千年前孔子及其弟子的“木车的激情”的怀想和高科技时代人们精神现状的反思,抒发了作者对“木车的激情”的崇敬之情,表达了作者对现代人心灵缺失现状的忧思与批评。
一、从分析文章抒情议论性.....句子入手文中抒情议论的句子,往往能够直接表达作者对所写对象的看法,同时又揭示出事物的本质,表现文章中心思想。
散文主旨归纳方法_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散文主旨归纳方法_概述说明以及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0d10626d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00.png)
散文主旨归纳方法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 引言1.1 概述:本文旨在探讨散文主旨归纳方法,并提供了三种不同的归纳方法:关键词提取法、主题句聚焦法和段落总结法。
通过对每种方法的概念、原理以及步骤与方法进行解释,我们将深入研究这些归纳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和局限性。
1.2 文章结构:文章分为六个部分,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
正文部分涵盖了关键词提取法、主题句聚焦法和段落总结法的详细解释,各自的步骤和方法,并通过实例进行说明。
最后,在结论部分总结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并强调选择合适的归纳方法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决定。
1.3 目的:本文旨在帮助读者理解散文主旨归纳的重要性及其不同的实践方法。
通过深入剖析关键词提取法、主题句聚焦法和段落总结法,读者将能够灵活运用这些技巧来更好地理解散文内容并准确把握文章的主旨。
此外,本文也将指出这些方法的不足之处,并对进一步探索和改进的可能性进行展望。
通过阅读本文,读者将获得有关散文主旨归纳方法的详尽信息,并能够在实践中灵活运用这些技巧以提升自身的阅读与写作能力。
2. 正文正文部分将对散文主旨的归纳方法进行详细说明和解释,包括关键词提取法、主题句聚焦法和段落总结法。
下面将逐一介绍每种方法的概念原理、使用步骤以及实际应用中的效果和注意事项。
首先是第三节,关键词提取法。
关键词提取法是通过提取散文中的关键词来归纳文章的主旨。
我们将解释其概念和原理,并提供具体的使用步骤和方法。
举例说明关键词提取法在实际应用中所能达到的效果和存在的局限性。
然后是第四节,主题句聚焦法。
主题句聚焦法是通过找出散文中表达最核心思想的主题句来归纳文章的主旨。
我们将解释其概念和原理,并提供具体的使用步骤和方法。
同时,会举例说明主题句聚焦法在不同文体中适用性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项。
接下来是第五节,段落总结法。
段落总结法是通过对散文每个段落进行摘要总结来归纳文章的主旨。
我们将解释其概念和原理,并提供具体的使用步骤和方法。
同时,会举例说明段落总结法在长篇散文中的运用技巧和优点。
归纳文章主旨的方法
![归纳文章主旨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f7c964b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e7.png)
归纳文章主旨的方法
1、从文章标题入手。
有些标题概括了文章的中心,体现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也有的标题直接揭示出文章的中心思想。
2、从分析文章的开头、结尾入手。
有的文章开篇点题,起到统领全文、点明或暗示中心的作用;有的文章则在篇末点明或深化中心。
3、从分析文中议论句、抒情句入手。
有的文章中的议论句或抒情句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如《荔枝蜜》。
4、从分析人物、事件或概括段意入手。
有些文章的主旨隐含在人物、事件或文章各部分之中,需作综合归纳才能明确。
5、从分析文章的背景入手。
分析文章的中心,有时还需了解分析有关时代背景,弄清文章内容与时代背景的关系,了解文中的事件是在什么背景下发生的,从而掌握作者的写作意图。
概括主旨的方法
![概括主旨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dc6d407fab069dc512201a0.png)
概括主旨的方法一、基本知识概述1、文章主旨在记叙类文章中,作者通过写人叙事或写景状物所表达的某种观点、认识或思想情感,就是文章的主旨。
提炼文章的主旨,是整体阅读能力的一种体现,需要我们在语文学习的长期实践中有意识地培养和提高。
归纳文章主旨最基本的要求是必须首先整体把握全文。
要能对所给材料作宏观上的把握。
做到对整篇文章了然于胸.这样才能把握文意,领会作者的目的和意图。
2、考查方式概括记叙类文章的主旨,常常有以下几种考查方式:⒈要求直接概括主旨⒉考查对体现主旨的关键句子的理解,实际上是间接概括主旨。
⒊通过考查对题目内涵的理解来考查对主旨的理解。
3、表现方式:情、理、志“通过…… 故事,歌颂(赞美或批判)了……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揭示了……的深刻道理。
”我们也可以从文中去找,在文章的每一段特别是第一段或最后一段的第一句或最后一句,文章中富有哲理性的句子往往是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
其他格式:写景状物:采用……手法,借助……描写,赞扬……游记:描写了……表达了……感情二、归纳文章主旨的方法⒈从文章的题目入手。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通过题目所传达出来的信息,可以捕捉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和倾向,捕捉到作者的写作意图.有的题目以比喻或象征手法,阅读时结合文章内容用心揣摩,分析文章的比喻义或象征义,中心就把握了.⒉从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入手.有的文章开门见山,直抒胸臆;有的篇末点题,卒章显志:而这“点题”或“显志”的内容恰恰跟文章的主旨有关.⒊从写作背景入手.因为写作背景往往是文章产生的大环境,它会告诉我们作品产生的根源、作者写作的意图,帮助我们把握文章的主旨.⒋从文章议论、抒情句、含义深刻的语句入手。
文章中含义深刻的语句往往蕴涵着作者所要表达的主要观点、情感。
概括记叙类文章的主旨时,对文中那些抒情、议论类的句子要特别留意,它们往往是文章主旨的结晶。
⒌从刻画的人物形象、分析人物事件入手。
一般好的记叙文总是避开直接表述中心思想,言在此而意在彼,或是通过相关人物的描写或是通过相关事件的叙述,隐晦地含蓄地表达作者的主旨.从分析人物和事件入手,养生分析理解所写的人和事倾注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要提示怎样的思想意义.⒍从文章的写作材料入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归纳文章主旨记叙文阅读:归纳文章主旨教学目标掌握归纳记叙文文章主旨的方法,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教学重点①引导学生从文章的重点语段中归纳文章主旨②学会通过归纳主要段落来归纳文章主旨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把归纳方法运用于具体的阅读实践中去一、知识要点文章主旨是作者在文中表现的中心意思(包括作者的观点、态度)。
记叙文的主旨,就是作者通过所记叙的人、事、景、物等所表达出来的某种情感(观点、态度)。
一般包括以下几个层面:①作者在文中抒发的情感②文中人物的思想品质③作者的观点及态度④文章想要说明的道理。
阅读一篇记叙文必须把握其主旨,才算真正读懂文章。
二、考点链接1、要求直接概括文章主旨,如:读完全文,请用自己的话概括文章主题。
2、考查对关键句的理解,间接概括文章主旨。
如:最后一段说“xxx”,这句话有什么含义?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3、考察对题目内涵的理解,来考察对主旨的理解,如:文章以“xxx”为标题有什么作用?4、根据阅读感受谈启示(体会、看法)。
如,xxx的事迹给了你什么启示?选择一点,结合文章内容或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三、方法归纳(一)分析文章标题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文章的题目总能直接或间接的表达出文章的主旨。
如《白杨礼赞》这篇文章的题目就很明显地揭示了文章的内容及主旨:赞美白杨。
(二)分析文中关键语段1、文章的开头或结尾很多文章的开头或者结尾的段落都起到提示文章主旨的作用,文章开篇常常点题,一些开头会用到一些警示性的话语,对我们深入理解文章中心有启示性作用。
而许多结尾则是对前文的总结,并且某些结尾本身就直接点明了文章中心。
在阅读中,重点抓住这些东西,对把握文章中心很有帮助。
2、文章中议论或抒情的语段议论性句子的标志:对某事或某人直接作出评价抒情性句子的标志:强烈的感叹或反问语气;直接抒发某种情感(悲伤、喜悦等)记叙文中议论、抒情的语句在文中有画龙点睛的效果,作者往往会在这些语句中直接表达自己的看法,或阐述道理,或抒发情感,我们要善于抓住这些句子。
3、文章中反复出现的词语或句子在某些文章中,作者往往使某个句子在文中反复出现,以此来强调某种想法或情感,这个句子在通常情况下就是文章中心。
4、文章中主要人物的语言以写人、叙事为主的记叙文,主要在描写人物形象上,而人物语言是人物内心最主要的标志,作者很可能把文章主旨放在主要人物的语言中表达。
因此要注意分析人物语言中概括文章中心思想,尤其是人物对话中涉及到某种情感或者某种感悟的句子。
(三)归纳主要段落大多数并不一定有明显的中心句,这就需要归纳综合了。
先整体把握各个语段大意,然后抓住其中的重点部分,然后进行归纳整理,便得到了文章的主旨。
四、答题方法本文记叙了(描写了)……的故事(事迹、经过、事件、景物),表现(反映、歌颂、批判、揭露)了……的思想(性格、精神、实质),抒发作者……的感情。
专项训练A篇冬阳.童年.骆驼队林海音骆驼队来了,停在我家的门前。
它们排列成一长串,沉默地站着,等候人们的安排。
天气又干又冷。
拉骆驼的摘下了他的毡帽,秃瓢儿上冒着热气,是一股白色的烟,融入干冷的大气中。
爸爸和他讲价钱。
双峰的驼背上,每匹都驮着两麻袋煤。
我在想,麻袋里面是“南山高末”呢?还是“乌金墨玉”呢?我常常看见顺城街煤栈的白墙上,写着这样几个大黑字。
但是拉骆驼的说,他们从门头沟来,他们和骆驼,是一步一步走来的。
另外一个拉骆驼的,在招呼骆驼们吃草料。
它们把前脚一屈,屁股一撅,就跪了下来。
爸爸已经和他们讲好价钱了。
人在卸煤,骆驼在吃草。
我站在骆驼的面前,看它们吃草料咀嚼的样子:那样丑的脸,那样长的牙,那样安静的态度。
它们咀嚼的时候,上牙和下牙交错地磨来磨去,大鼻孔里冒着热气,白沫子沾满在胡须上。
我看得呆了,自己的牙齿也动起来。
老师教给我,要学骆驼,沉得住气的动物。
看它从不着急,慢慢地走,慢慢地嚼,总会走到的,总会吃饱的。
也许它天生是该慢慢的,偶然躲避车子跑两步,姿势很难看。
骆驼队伍过来时,你会知道,打头儿的那一匹,长脖子底下总会系着一个铃铛,走起来“铛、铛、铛”地响。
“为什么要一个铃铛?”我不懂的事就要问一问。
爸爸告诉我,骆驼很怕狼,因为狼会咬它们,所以人类给它们带上了铃铛,狼听见铃铛的声音,知道那是有人类在保护着,就不敢侵犯了。
我的幼稚心灵中却充满了和大人不同的想法,我对爸爸说:“不是的,爸!它们软软的脚掌走在软软的沙漠上,没有一点点声音,你不是说,它们走上三天三夜都不喝一口水,只是不声不响地咀嚼着从胃里倒出来的食物吗?一定是拉骆驼的人们,耐不住那长途寂寞的旅程,所以才给骆驼带上了铃铛,增加一些行路的情趣。
”爸爸想了想,笑笑说:“也许,你的想法更美些。
”冬天快过完了,春天就要来了,太阳特别的暖和,暖得让人想把棉袄脱下来。
可不是吗?骆驼也脱掉它的旧驼绒袍子啦!它的毛皮一大块一大块地从身上掉下来,垂在肚皮底下。
我真想拿把剪刀替它们剪一剪,因为太不整齐了。
拉骆驼的人也一样,他们身上那件反穿大羊皮,也都脱下来了,搭在骆驼背的峰上。
麻袋空了,“乌金墨玉”都卖了,铃铛在轻松的步伐里响得更清脆。
夏天来了,再不见骆驼的影子,我又问妈:“夏天它们到哪里去?”“谁?”“骆驼呀!”妈妈回答不上来了,她说:“总是问,总是问,你这孩子!”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但是童年却一去不还。
冬阳底下学骆驼咀嚼的傻事,我也不会再做了。
可是,我是多么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我对自己说,把它们写下来吧,让实际的童年过去,心灵的童年永存下来。
就这样,我写了一本《城南旧事》。
我默默地想,慢慢地写。
看见冬阳下的骆驼队走过来,听见缓慢悦耳的铃声,童年重临于我的心头。
1、作者围绕“骆驼”这一线索,作者回忆了哪些童年往事?2、联系上下文,说说你对画线句子的理解。
3、关于驼铃的作用,爸爸和“我”的看法有什么不同?爸爸为什么觉得“我”的想法更美些?4、童年已经过去,但文章结尾却说“童年重临于我的心头”,对此你是怎么理解的?作者借此表达了怎样的情感?B篇我记忆中的老舍先生季羡林老舍先生是我毕生最喜爱的作家之一,我对他怀有崇高的敬意。
但是,我认识老舍先生却完全出于一个偶然的机会。
三十年代初,我离开了高中,到清华大学来念书。
当时老舍先生正在济南齐鲁大学教书。
济南是我的老家,每年暑假,我都回去。
李长之是济南人,他是我的惟一的一个小学、中学、大学“三连贯”的同学。
有一年暑假,他告诉我,他要在家里请老舍先生吃饭,要我作陪。
在旧社会,大学教授架子一般都非常大,他们与大学生之间宛然是两个阶级。
要我陪大学教授吃饭,我真有点受宠若惊。
及至见到老舍先生,他却全然不是我心目中的那种大学教授。
他谈吐自然,蔼然可亲,一点架子也没有,特别是他那一口地道的京腔,铿锵有致,听他说话,简直就像是听音乐,是一种享受。
从那以后,我们就算是认识了。
我现在已经记不清楚我们重逢时的情景。
但是我却清晰地记得起五十年代初期召开的一次汉语规范化会议时的情景。
当时语言学界的知名人士,以及曲艺界的名人,都被邀请参加,其中有侯宝林、马增芬姊妹等等。
老舍先生、叶圣陶先生、罗常培先生、吕叔湘先生、黎锦熙先生等等都参加了。
这是解放后语言学界的第一次盛会。
当时还没有达到会议成灾的程度,因此大家的兴致都很高,会上的气氛也十分亲切融洽。
有一天中午,老舍先生忽然建议,要请大家吃一顿地道的北京饭。
大家都知道,老舍先生是地道的北京人,他讲的地道的北京饭一定会是非常地道的,都欣然答应。
老舍先生对北京人民生活之熟悉,是众所周知的。
有人戏称他为“北京土地”。
他结交的朋友,三教九流都有。
他能一个人坐在大酒缸旁,同洋车夫、旧警察等旧社会的“下等人”,开怀畅饮,亲密无间,宛如亲朋旧友,谁也感觉不到他是大作家、名教授、留洋的学士。
能做到这一步的,并世作家中没有第二人。
这样一位老北京想请大家吃北京饭,大家的兴致哪能不高涨起来呢?商议的结果是到西四砂锅居去吃白煮肉,当然是老舍先生做东。
他同饭馆的经理一直到小伙计都是好朋友,因此饭菜极佳,服务周到。
大家尽兴地饱餐了一顿。
虽然是一顿简单的饭,然而却令人毕生难忘。
当时参加宴会今天还健在的叶老、吕先生大概还都记得这一顿饭吧。
还有一件小事,也必须在这里提一提。
忘记了是哪一年了,反正我还住在城里翠花胡同没有搬出城外。
有一天,我到东安市场北门对门的一家着名的理发馆里去理发,猛然瞥见老舍先生也在那里,正躺在椅子上,下巴上白糊糊的一团肥皂泡沫,正让理发师刮脸。
这不是谈话的好时机,只寒暄了几句,就什么也不说了。
等我坐在椅子上时,从镜子里看到他跟我打招呼,告别,看到他的身影走出门去。
我理完发要付钱时,理发师说:老舍先生已经替我付过了。
这样芝麻绿豆的小事殊不足以见老舍先生的精神;但是,难道也不足以见他这种细心体贴人的心情吗?老舍先生的道德文章,光如日月,巍如山斗,用不着我来细加评论,我也没有那个能力。
我现在写的都是一些小事。
然而小中见大,于琐细中见精神,于平凡中见伟大,豹窥一斑,鼎尝一脔,不也能反映出老舍先生整个人格的一个缩影吗?1、本文记叙了作者与老舍先生交往的那几件事?请概括说明。
2、文中第四段“有人戏称他为‘北京土地爷’”,这句话表明了老舍先生的什么性格特点?3、老舍先生的大事很多,季老为什么全写了些“芝麻绿豆的小事”?4、从全文看作者对老舍先生的思想感情怎样?课后练习迟到的善果张鸣跃这天,老根晚出门拾满了一袋子饮料瓶回家,天已经黑了。
走进胡同口,听见里面有女孩哭喊救命,他折身就走出胡同,绕道回家。
他觉得这条胡同简直就是他的灾根,20年前就是这里面一声救命让他一头扎入灾难!回到家,老根发现儿子不在家里,早就放学了,怎么回事?等了好久,有电话打来:“你是老根吗?你儿子小三受伤了,现在二院……”老根呼地站起,说该来的终于来了,就往二院跑。
到二院,进病房,儿子还在打点滴,身上缠着绷带,伤得不轻。
儿子看见他,挣扎着说:“爹,你不着急,没事……”老根问医生咋回事,医生说:“警察送来的。
您老先回家拿住院费吧,先拿五千吧……”老根心里一紧,问儿子:“打架?”儿子说:“不是。
我去接你,在胡同碰见几个歹徒劫持一个女孩,我救了那女孩……”老根吼断儿子:“那女孩呢?”儿子说:“我让她跑了,是她报的警……”老根跺脚骂:“你活该!老子没钱!”转身走了。
老根跑去派出所,送小三到医院的几个警察正在为此案忙着,老根进门就问:“我儿子怎么了?”警察说,是一个女孩报的警,说三个歹徒正在行凶……他们赶到现场,歹徒已经跑了,小三受伤倒地……老根吼:“他活该!我没钱!你们看着办!”说罢拧身就走。
老根回到家,坐立不安。
他又悔又恨,悔的是他明明听见那胡同里的情况,却不知儿子会倒霉,如果他也跑过去,也许儿子不会受伤。
恨的是,儿子和他从前一样,管这种闲事不是一次了,这次是管出大痛了,还不知能不能痛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