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体育文化流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育文化导刊 2015年11月 第11期 Sports Culture Guide No.11.Nov.2015

客家,是一个具有显著地域与民族特性的汉族民系,是世界范围内具有广泛影响的民系之一。客家传统体育受文化生态环境的影响而具有独特的形成历程,进而形成明显的地域性、宗教性、移民性等特点。它凝聚着客家人勤劳勇敢、团结互助的的精神追求,闪烁着独特的客家文化魅力。保护和传承客家传统体育文化是响应十八大倡导的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建设需要。对客家体育文化流变与发展进行探研,有助于弥补目前国内外探究者对客家体育文化和地域文化研究的不足,有利于发掘和保护我国优秀民族传统文化。本文以粤东梅州地区足球的振兴规划为例,对客家传统体育文化的继承、保护与发扬进行研究,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对客家体育文化流变与发展进行动态探讨。

1 客家传统体育文化的形成与流变

客家民系是由中原北方汉族为了躲避战争,洪涝灾害等而迁徙到江西、福建、广东的三角地带,和本地土著民族在生活、文化上相互融合而逐步形成的具有独特文化风俗和生活习惯的汉族支系[1]。文化是人类创造的不同形态的特质所构成的复合体[2],客家传统体育文化是客家先祖在漫长的迁徙历程中,依仗其独特的文化生态环境,不断和当地土著居民进行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文化的相互融合,而创造和发展的具有强身健体、娱乐身心且独具浓厚客家民族特色的传统体育文化。“它反映了客家人在政治、经济、文化、宗教、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发展变化历程,并最终沉淀为以宗族群体为本,以理学、儒学伦理为中心,强调整体性、统一性和兼容并蓄的一种客家体育文化内涵[3]”。客家体育文化以一种简单的体育文化形态存在但却反映了客家民系的迁徙史,是特定环境下社会动乱和民族大融合的历史记录,所以客家体育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保护和继承。

文化学的研究表明:“任一形态的文化与世间万事万物一样,在产生形成之后,其发展过程往往是不平衡的[4]”。世间任何一项事物都在诸多条件

客家体育文化流变研究

焦峪平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体育部,广州 510420)

摘要:客家传统体育文化闪烁着客家民系独特的文化魅力,它是在漫长的历史迁徙和特定的生

态文化环境下形成的,具有强烈地域性、宗教性、移民性等特点,是社会变迁、民族地域融合

的历史遗迹与见证,具有重大的历史和现实意义。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和西方体育文化的冲击,客家传统体育文化产生了流变,部分项目失传乃至消失,借鉴粤东梅州客家足球文化的振兴规

划,对其流变原因进行研究,提出相应的继承与发展对策。

关键词:群众体育;体育文化;足球;梅州;客家

基金项目: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2087SS14118)

作者简介:焦峪平(1977-),男,山东青州人。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

E-mail:michael0924@。

65

的影响下,悄悄地发生变化,客家传统体育文化也不例外。受政治文化改革、社会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其流变性是绝对的。如客家民系中流传已久的龙舟赛、舞龙、舞狮、武术、踢毽子、斗鸡、扳手腕等项目均相对稳定地保留了它的本质特征,但随着社会现代化的发展,一些项目慢慢被淡化,某些项目甚至濒临失传。

2 客家传统体育文化的流变原因与特征

2.1 传承人的选择与变异

从秦汉开始,客家民系迁徙的地域跨度之广,与其他民系交融之繁均属罕见。在漫长的迁徙和生产劳作过程中,客家传统体育的传承表现为自上而下、垂直纵向的家族式传播,并深深烙上地域和时空变迁的烙印。客家传统体育项目种类繁多,从传承方式和参与人群出发可以把它分为两大类。一类为家族式传承项目。例如连城姑田游大龙、客家武术、九狮拜象、马灯舞等,其传播方式多以家族为主,以口传身授、耳提面命等为主要传播途径[5],这种家族式的传承方式,加之其“传男不传女”的古训,导致许多传统项目面临失传的窘境,在继承人的选择上,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生态环境的变化,文化生活的日新月异,人民思想观念的转变,越来越多的客家年轻人正在走出围龙屋,走出祖先选择躲避灾难的偏僻山区,通过外出打工或读书等途径走向大城市,导致家族式的传承人越来越少。像舞龙舞狮等项目,这些从前都是由同姓族人组成,一家三代、同胞手足同台表演的,如今,随着老艺人的相继去世后来者的青黄不接,过往的境况变得越来越少。家族式传统体育项目流失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很多传统项目的家庭“掌门式”人物年事已高,文化水平又不高,传承能力受限,造成很多项目的方法、技巧、心法等没有文字记载,最终造成“人亡歌息、人去艺绝”,导致项目面临失传的状态,这类项目的传承和发展,总体呈现出一种自然生灭的发展状态[6]。

第二类为大众性或儿童趣味性项目。例如拔河、赛龙舟、跳房子、踢毽子、丢沙包、捉迷藏、老鹰捉小鸡等,这些项目,尤其是儿童趣味项目,随着电子影像产品的增多,使得很多青少年热衷于看电视、看录像、玩游戏。加之西方现代体育项目的渗入,学校体育教学的多元化以及体育设施的逐步完善,使得更多的现代体育运动项目取代了传统客家体育项目。以致传统项目鲜人问津,无论在城市还是农村,传统项目都显现出逐步淡出人们视线的趋势。

2.2 现代西方体育文化的冲击

西风东渐,人们的价值理念、生活习惯、文化信仰等随着西方现代体育的引入与传播而逐渐发生改变。随着西方现代体育文化的强势渗透和广泛传播,客家传统体育文化必定会受到猛烈冲击,其流变性无可避免。随着社会的发展,客家传统民间体育文化的发展条件和生存环境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如何生存、保护和继承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现在更多的年轻人热衷于瑜伽、体育舞蹈、蹦极等西方体育项目,而国家传统瑰宝在舶来品面前显得冷清异常,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从表面看,只是一种体育锻炼的兴趣爱好现象,但是从深层次来讲是一个民族文化问题。

[7]”所以我们应该正确面对西方体育文化的渗透和挑战,要勇于吸取精华,去其糟粕,更要发扬传统体育文化。在西方体育为主导的全球化时代,如何科学决策来保护客家传统体育文化显得尤为重要。

2.3 市场经济下活动指向的利益驱动性

客家居住地多为交通不便、经济欠发达的偏僻山区,客家人在千百年艰苦的历史迁徙中,形成了团结勇敢、互帮互助的行为文化和以围龙屋等为代表的聚族而居的聚落文化。因此,村民在忙闲时节能够自觉的聚集,进行民俗体育活动的交流、切磋、授艺。逢年过节则进行舞龙、舞狮等各种传统庆祝活动。这些庆祝活动是人们在恶劣的生态环境和经济条件下对幸福安康的一种向往和心理需求,以村或家族为单位组织活动,人们都自觉参与其中,并常年坚持。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外出人员增多,很多人不再愿意参与活动。在“时间就是金钱”的观念驱导下,参加活动意味着耽误大量的时间,影响工作赚钱。过去的活动重过程轻结果,现在却相反,并以得到奖金或奖励为主要目的,甚至以是否有报酬,或报酬的多少作为是否参与活动的标准。这些思

6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