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介入术后穿刺部位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心脏介入术后应该做好哪些护理工作

悦读大家·诊疗-108 - Family life guide谢秀琴文(乐山市人民医院 介入室)所谓的心脏介入术,是临床上诊断与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新型技术,通过对患者实施体表血管穿刺,并借助于数字减影连续投照作用,利用临床上特定的心脏导管操作技术就可以对患者的心脏情况进行诊断与治疗。
从实际应用情况来看,心脏介入术作为近代来较为先进的心脏疾病诊治疗法,其整体的发展十分迅速,它所涵盖的手术类型也很多,比如冠状动脉造影术、PTCA+支架术、二尖瓣球囊扩张术以及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术等都属于是心脏介入术。
冠脉内介入术治疗的术后护理从目前临床治疗的情况来看,经桡动脉穿刺术是比较常见的治疗手段,经桡动脉途径实施的介入术可以治疗多种复杂及高难度的病变,但是在实践过程中,仍有并发症发生,常见的并发症有:①前臂疼痛或者不适;②桡动脉痉挛;③穿刺点出学;④前臂血肿;⑤前臂筋膜室综合征;⑥桡动脉闭塞等。
针对这些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临床上也有其对应的护理措施,比如针对患者出现的前臂疼痛或不适,可以采取以下措施:①缓解患者的精神压力,转移患者注意,使其精神完全放松,血管保持松弛;②对即将进行穿刺的部位进行充分的麻醉,减轻其穿刺时的局部刺激;③在操纵器械的时候,护理人员动作要轻柔,如果感觉在穿刺过程中有明显的阻力,则应缓慢撤出然后重新进入;④最好选择较细的导管材料,以此来减轻对血管壁的刺激;⑤全程都应当进行透视操作,若患者的解剖走行异常,则要采用超滑导丝,调整好方案后再缓慢地通过血管。
除此之外,在为患者实施了冠脉内介入术后,还有以下几种情况是需要护理人员多加注意的:持续实施24~48小时的心电及血压监护。
手术结果后,医护人员严密观察患者血压、心律、心率以及其他各项生命体征的变化。
在初始护理阶段,每过15~30分钟就应该为患者测量一次血压、脉搏与心率,随着护理时间的推移,后续可保持在每2小时测量一次即可。
若检测过程中发现患者生命体征出现了异常变化,必须立即上报到主管医生处,并及时为患者采取医疗护理,尤其是要预防、警惕冠脉内介入术患者出现冠状动脉急性闭塞并发症,一旦出现此症患者的心前区将突发疼痛问题,有些患者甚至会出现猝死。
心脏介入术后穿刺部位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图文

03
预防措施与建议
严格无菌操作规范
01
02
03
穿刺前准备
确保手术环境清洁,医护 人员穿戴无菌手术衣、手 套、口罩等防护用品。
穿刺过程中
遵循无菌技术原则,对穿 刺部位进行严格消毒,确 保穿刺过程中不污染。
穿刺后处理
及时更换敷料,保持穿刺 部位干燥、清洁,防止感 染。
合理选择穿刺点和导管类型
穿刺点选择
护理方法
对于已经发生穿刺部位并发症的患者,医护人员需要进行及时的护理,包括止血、清创、 抗感染等,以促进患者康复。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01
智能化监测系统的应用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可能会开发出更加智能化的监测系统,
能够实时监测患Leabharlann 穿刺部位的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02 03
新型抗凝药物的研究与应用
动、饮食、心理等方面。
运动康复
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锻炼 ,如散步、慢跑等,促进血液 循环和穿刺部位的恢复。
饮食调整
建议患者保持均衡的饮食,多摄 入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 有助于伤口愈合和身体恢复。
心理支持
关注患者的心理状况,提供必 要的心理支持和辅导,帮助患 者积极面对疾病和治疗过程。
05
图文展示与案例分析
02
穿刺部位并发症类型与原 因
出血
穿刺部位出血
由于穿刺过程中损伤血管或术后 压迫不当导致穿刺部位出血。
血肿形成
血液在穿刺部位周围积聚形成血 肿,可能压迫周围组织引起疼痛 或功能障碍。
感染
局部感染
穿刺部位消毒不彻底或术后护理不当导致细菌侵入,引发局 部感染。
全身感染
严重感染时,细菌及其毒素可能进入血液循环,引发全身性 感染。
心脏介入诊疗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预防及护理尤为重要。 高对 围术期患者针对性 的密切观察和 提 科学 护理 , 制定 临床 护理 路径 , 规范护理技能 , 加强护理人 员责 任心及专科知识 的培训学 习, 建立系统 、 完整 的术后护理常规 ,
加强术后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 ,有效预防和及时发现并发症 , 是避免 医疗事故 的有效措施 。同时可缩短患者住 院时间 , 减少 经济负担 , 减轻其心理压力 ,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治疗满意度。
洁、 舒适的环境 , 协助进食 、 排便 。
3 心律失常护理 . 2 发生原 因与导管所致刺激 、导管嵌 顿、 造影剂刺激及注射造影剂过多或过快有关。术中严密观察
作者简 介 : 李淑蓉 , ,4岁, 女 4 大专学历 , 毕业于 中国医科大 学网络 教育学 院, 主管护师。E m iL h mn O 1 @s a o — al i u g 9 3 i . m :s nc 基层 医学论坛 2 1 年第 l 卷 1 01 5 月下旬刊
刺、 患者凝血功能 障碍或抗凝剂 的应用 、 术后按压时间过短 、 压
升压 、 抗心律失 常等治疗均转危 为安 ; 穿刺部位血肿 8例 , 经徒
手压迫加压包扎及冷敷后均吸收 ; 尿潴 留 5 , 以相应处理 ; 例 予
无支 架 内血 栓 形成 。 3 并 发症 原 因分 析 及 护 理
参 考文献
脉 注射 , 随后 以 01 g(gri) . 5 /k ・ n 的剂量维持静滴 3 . a 6h支架置 入过程 中避免过度用力推送以损伤支架表面药物涂层 , 同时务
必使支架充分扩张保证 与血管 壁紧密贴合 。术 中 、 术后严密观
察心电监护情况 , 可患者有无胸闷 、 询f 胸痛 、 心慌 、 出汗 等 , 一旦
心脏介入术后并发症观察及护理论文

心脏介入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关键词】心脏介入术;并发症;护理心脏介入治疗安全、创伤小、成功率高,但心脏介入手术是一种有创的治疗方法,随着介入治疗技术的普遍开展,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并发症[1]。
本文回顾性分析心脏介入术后护理的注意事项,旨在探讨心脏介入术后的临床护理措施,预防并发症。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我院2011年3月——2012年6月期间行心脏介入手术188例,其中男113例,女75例,年龄22-73岁,平均51岁。
188例中心肌梗死82例,心绞痛106例;行冠脉支架植入术80例,冠脉造影术108例。
1.2 方法回顾性分析18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类汇总患者手术治疗及护理资料,剖析护理措施及注意事项,并统计合并并发症情况。
2 结果188例未见支架内血栓形成。
术后发生穿刺部位血肿、出血6例(3.2%),多数经加压包扎,或者冷敷后症状消失;发生心律失常或迷走神经反射4例(2.1%),经过积极补液、抗心律失常等对症治疗后恢复正常;发生尿潴留3例(1.6%),发生失眠12例(6.4%),发生肢体疼痛7例(3.7%),均予以相应处理,症状缓解。
3 护理措施3.1 一般护理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减轻患者焦虑情绪和恐惧心理,取得合作。
术后及时和患者沟通,及时布置病房,保持病房舒适洁净,密切关注患者心电、血压,指导家属做好生活护理,指导患者合理饮食,适当运动。
对于经股动脉穿刺患者,术后术侧肢体伸直制动12h,期间每隔一小时为患者按摩肢体,促进血液循环。
3.2 出血与血肿的护理常见的术后出血与血肿原因有:患者凝血功能障碍、术中反复穿刺、术后压迫部位不准确、压迫时间过短、体位变换不当等。
穿刺点出血时患者会感觉到穿刺点附近有明显的皮肤潮湿感。
术后要密切观察穿刺部位有无出血、血肿,一旦发现穿刺点出血,应立即报告医生,并压迫穿刺点上方1-1.5cm处,徒手按压止血后重新加压包扎,注意观察。
如果发现颜色发紫,则可适当放松固定带。
心脏介入术后穿刺部位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课件

心脏介入术后穿刺部位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四、穿刺动脉血管共有并发症
1 .穿刺部位出血 2 .血肿 3 .假性动脉瘤 4 .动静脉瘘 5 .动脉血栓 6 .动脉闭塞和穿刺动脉远端栓塞
心脏介入术后穿刺部位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五、经桡动脉穿刺部位并发症及护理
• 桡动脉特点是:三级动脉,属肌性动脉,动脉壁厚。使用桡动脉 途径时注意,老龄、高血压患者桡动脉常见弯曲,无名动脉与主 动脉弓成锐角,以及0.4%~2%右锁骨下动脉起源升主动脉远端或 水平型主动脉弓后方先天变异,大约7%~9%病人不适宜桡动脉操 作,强行操作会增加桡动脉特有并发症的发生。
心血管介入术后穿刺部位 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心脏介入术后穿刺部位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目录
一、心脏介入术包括哪些 二、穿刺部位 三、术后穿刺部位止血方法及其优缺点 四、穿刺动脉血管共有并发症 五、经桡动脉穿刺部位并发症及护理 六、经股动脉穿刺部位并发症及护理 七、压迫止血器
心脏介入术后穿刺部位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心脏介入术后穿刺部位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 前臂筋膜综合征表现:①背侧间隔区肿胀,组织紧张,有压痛,伸拇及伸 指肌无力,被动屈曲拇指及手指时引起疼痛。②掌侧间隔区肿胀,组织紧 张,有压痛,屈拇及屈指肌无力,被动伸拇及伸指均引起疼痛,尺神经及 正中神经分布区的皮肤感觉麻木。肌肉发生坏死时,白细胞升高,严重时 尿中出现肌红蛋白,高钾低钠。典型者五“P”症:①由疼痛转为无痛 (Painless);②苍白(Pallor)或紫绀,大理石花纹等;③感觉异常 (Paresthesia);④肌肉瘫痪(Paralysis),⑤无脉(Pulselessness)。 预防方法:避免反复多次透壁穿刺方式,尽量小鞘管,导引钢丝永远至于 导管的前方,轻柔输送钢丝,轻柔导管输送和回撤,注意监测抗凝强度, 建议鞘管拔出前行桡动脉造影。
介入性操作期间常见并发症及解决方案

介入性操作期间常见并发症及解决方案
介入性操作是治疗许多疾病的标准方法,可以使患者受到较小
的创伤,并缩短康复期。
但是,介入性操作也有一些潜在的并发症,下面是介入性操作期间常见并发症及其解决方案。
出血
介入性操作期间出血是最常见的并发症。
如果患者失去过多的
血液,他们可以在手术结束时出现头晕,乏力和血压下降。
解决方案:
- 在手术期间保持血压稳定
- 在手术期间及时止血
- 在手术结束后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
血栓形成
手术期间,患者可能会形成血块。
这些血块可能会断开并流向肺部,导致肺栓塞。
解决方案:
- 给予抗凝药物
- 手术期间定期检查患者的血液凝固状态
- 鼓励患者在手术后快速行走以预防血栓形成
休克
患者在手术期间可能会出现休克症状,例如血压下降,心跳过缓或呼吸急促。
解决方案:
- 及时处理低血压和缺氧
- 给予液体来维持血容量
- 吸氧来纠正低氧血症
反应性出血
手术后,患者可能会出现反应性出血。
这种情况发生时,手术部位出现发热、红肿、疼痛、局部压痛、突然疼痛加剧等现象。
解决方案:
- 及时进行伤口处置
- 合理使用抗生素
感染
如果穿刺部位在手术后过于湿润或没有完全关闭,患者可能会感染。
解决方案:
- 保护穿刺部位,防止感染
- 及时使用预防性抗生素
- 当发现穿刺部位感染时及时给予抗生素治疗
虽然介入性手术期间可能会出现这些并发症,但是多数病例都是安全的。
为了使手术更加安全有效,建议在术前详细了解风险和利益。
心脏介入术后常见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随 着 心 m管 疾 病 发 丰 的 U益 增 高 和 陕 疗 条 件 的 成 熟 与 改 善 , 脏 介 入 术 已 成 为心 m管 疾 病 的 主 要 诊 疗 方 法 。该 治 疗 心 方 法 具 有 创 伤 小 、 效 疗 的 特 点 然 而 ¨ 1 锌 种 原 导致 术 1 后 f 现 的各 种 并 发 , “ 如肺 部 I) 、 胤 、 静 脉 瘘 、 律 火 lt 低 动 t' I 心
少 患 背 紧 张 情 绪 , 时 备好 阿 托 、 巴胺 、 ㈨ 泉素 、 颤 器 同 多 。 阿 除
常以及似性 动脉 瘤等 , 重 影响 疾病 的治疗效 果 , 此 如何 对
心 脏 介 入 术 厉 并 发 症 进 行 观 察 和 细 致 的 护 钾 , 患 者 疾 病 康 复 对 起 着 至 关 重 要 的 作 』。 我 院 2 0 ¨ 0 2年 1 ~ 0 6年 2月 共 完 成 0月 20 心 脏 介 入 手 术 4 3 例 ,2 例 发 生 并 发 症 , 过 护 理 人 员 的 严 51 11 经 密 观 察 与 护 理 , 康 复 出 院 。现 将 术 后 并 发 症 的 观 察 与 护 理 经 均
维普资讯
・
3 ・ 2
TODAY NURS J n 2 0 , . E, e, 0 7 No6 u
心脏 介入术 后 常见 并发 症 的观察 与 护理
彭 灿,
( 南大 学湘 雅二 医院 中 湖 南 长沙 40 1 ) 10 1
摘 要 目 的 探 讨 心 脏 介 入 术 后 并 发 症 发 生 情 况 及 护 理 要 点 。 方 法 对 4 3 例 心 脏 介 入 术 后 并 发 症 进 行 分 析 , 实施 针 对 性 的 51 并 护 理 。 结 果 术 后 1 l ( . %) 生 并 发 症 , 中 局 部 血 肿 8 2 例 26 发 7 其 6例 (. %)迷 走 神 经 反 射 及 低 血 压 1 10 , 9 5例 (.3 , 静 脉 瘘 8 03 %) 动 例 f.8 , 重 心 律 失 常 5例 f. l , 0 1%) 严 0 1%) 穿刺 部 位 出 血 5例 f.1 , 性 动 脉 瘤 2例 (.4 。 结 论 心 脏 介 入 术 后 并 发 症 并 不 0 1%)假 00 %) 少见 , 行 严 密 的 术 后 观 察 及 针 对 性 的 护 理 , 以 达 到 预 防 和 有 效 治 疗 并 发 症 的 目的 进 可 关 键 词 : 心 脏 介 入 术 ; 发 症 ; 理 并 护
先心病介入治疗围手术期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05
案例分享与经验总结
成功预防和处理围手术期并发症的案例
案例一
某患儿因先心病接受介入治疗,术前评估发现存在高风险因素,经过充分准备和术中精细操作, 成功预防了并发症的发生,术后恢复良好。
案例二
某复杂先心病患儿在介入治疗过程中出现严重心律失常,医生迅速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干预,成 功控制病情,术后未再出现类似问题。
特点
先心病介入治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治疗效果显著等 优点,已成为治疗先心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介入治疗的重要性
01 提高治愈率
介入治疗能够针对不同类型和程度的先心病进行 个性化治疗,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
02 改善生活质量
介入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和生活质量, 使患者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和生活。
险和可行性。
完善术前检查
进行必要的影像学检查和心导管检 查,以明确病变部位和程度,为手 术提供准确的定位和参考数据。
术前准备
指导患者进行必要的术前准备,如 控制感染、改善心功能、调整饮食 等,确保患者身体状况适合接受手 术。
术中操作规范
01
02
03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
确保手术过程中的无菌环 境,减少感染的风险。
介入治疗过程中,由于导管操作、心肌刺激等原因,可能导致心律失常的发生。心律失常可能 表现为心动过速、心动过缓、心律不齐等。 心律失常的影响:心律失常可能导致心悸、胸闷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引发心脏骤停或猝死。
03
围手术期并发症的预防措施
术前评估与准备
评估患者病情
全面了解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 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评估手术风
展。
围手术期并发症的种类和影
02
响
出血与血肿
心脏介入治疗术后护理分析及并发症预防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疗, 同时采取更加个性化 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 的提高患者满意度 , 减少并发症 的发生率 。
【 键词 】 关 心脏 介入 手 术 ; 后 护 理 ; 发 症 术 并
总结并统计 并发症发生情况 。
及 时对 患者 进行膳 食指 导 , 强 患者 的生活 护理 , 饮食 加 在 方 面应 当以高热 量 、 高蛋 白、 低盐低脂 、 高维 生素且易 消化 的食
物 为主 , 当少量 多餐 , 勿暴饮暴食 。加强术后 的巡视 作 , 应 切 观 察患 者的穿 刺部 位是否 存在 出血 、 感染 等情况 , 了解 患者 的 感受, 是否存 在疼 痛或 其他不 适感 , 一旦 出现 则应 当及 时反馈 给值班 医师进 行处 理。对 于 出现 尿潴 留 的患 者应 当及 时给 予 患者导尿并 注意 防止 泌尿 系统感染的发生 。
义, 在不 妨碍 治疗 的情况 下帮助 患者 在身下 放置枕 头 等物 品 , 减轻 患者的痛苦 , 于产生焦虑或烦 躁情绪 的患者应 当及时予 对 以开导 , 患者了解 到特殊体位 的重 要性 。一些 老年患 者往往 让 心 理负担较 重 , 多是 出于家庭 或经 济方 面的考 虑 , 时应 当 这 此 聆 听患者 的倾诉 , 了解 患者心 中的症 结所在 , 针对 性 的予 以 并 开导, 及时 向患者 家属 寻求帮 助 , 面 的了解 患者 的精神 状态 侧 并 间接的帮助开 导患者 的心理 , 防止一些 负面情绪影 响治疗效 果, 并产生一些不 必要的术后并发症 _ 1 1 。
手术作 为一 种有 创 的治疗手 段 , 仍存 在有 多种 的并发症 , 加上 手术部位 特殊 , 严重 的甚 至会威 胁到患者 的生 命安全 。所以对 于术后并 发症 的防治方面就显 得尤 为重 要 , 何防止并 发症 的 如
心脏介入治疗围手术期并发症及其护理

心脏介入治疗围手术期并发症及其护理【摘要】目的:探讨心脏介入治疗围手术期并发症及其护理。
方法:回顾141例心脏介入治疗患者的治疗、护理资料,总结其围手术期并发症及其护理情况。
分析心脏介入治疗围手术期并发症及其护理对策。
结果:做好围手术期的相关护理能更好地预防并发症,提高心脏介入治疗的成功率规范化护理,提高手术成功率,巩固和提高心脏介入的疗效,减少患者的痛苦具有重要的意义【关键词】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疗;并发症;护理【中图分类号】r54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1-0207-02心脏介入治疗是通过外周血管穿刺途径将特制导管送至心脏相应的病灶部位直接治疗心脏疾患。
近年来,该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心血管疾病的诊治,成为当前心脏病诊治不可或缺的手段之一。
心血管疾病介入性诊治创伤小,效果好,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命。
然而,心脏介入诊治毕竟是有创性的治疗技术,对病人是一个应激,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各种并发症甚至死亡【1】。
因此,本文回顾我院自开展心脏介入治疗以来241例,分析心脏介入治疗围手术期发生并发症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对预防和避免并发症的发生,规范化护理,提高手术成功率,巩固和提高心脏介入的疗效,减少患者的痛苦具有重要的意义。
1 临床资料1.1 对象 2002年3月至今,我院自开展心脏介入治疗技术以来共收治141例中,男85例,女56例,年龄34-74岁,其中,60岁以上68例。
主要包括冠状动脉造影(cac),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支架置入术,安置永久性心脏起搏器,二尖瓣球囊扩张术,经导管射频消融术(rfca),冠状动脉腔内溶栓术,先天性心脏病介入等,其主要临床症状为血压迅速下降、心率减慢、全身大汗、恶心、懒言、面色苍白等。
1.2 方法统计141例心脏介入治疗患者的治疗、护理资料,总结其围手术期并发症及其护理情况。
2 结果与分析2.1 结果统计结果显示,心脏介入治疗围手术期易发生的并发症主要为:迷走神经反射性低血压、穿刺点出血或局部出血、尿潴留、血栓形成与栓塞、伤口感染、肾功能不全、失眠与疼痛等。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常见并发症预防护理论文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常见并发症预防与护理冠状动脉介入是经过穿刺桡、股动、静脉血管,在数字减影的连续投照下,送入特定的心脏导管,通过特定的心脏导管操作技术对心脏病进行确诊与治疗的诊治方法。
现将心脏介入治疗术后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血管并发症预防与护理出血及皮下血肿:穿刺点出血较容易观察,穿刺点出血后立即压迫穿刺点上方1~1.5cm处,按压15分钟后重新加压包扎6小时,并加强观察。
腹膜后出血可能在腹股沟韧带穿刺处,起病较急,多有腹痛症状,常需ct确诊及外科治疗,穿刺点局部血肿较小时,观察较为困难,此时应注意患者穿刺点局部有无明显胀痛及皮下淤血,以及穿刺点局部有无明显隆起,一旦形成血肿,应立即重新压迫止血,并加压包扎。
局部皮下血肿较小者无须特殊治疗,一般可自行吸收,如果血肿较大可试验性穿刺抽血,防止机化后形成硬结,出血停止后可用50%硫酸镁湿敷或理疗,以促进血肿和淤血的消散和吸收。
血栓形成:静脉血栓形成与穿刺部位局部的压迫时间过长或过紧,患肢制动时间过长、高龄、血液高凝状态等多种因素有关,应密切观察病人意识的改变,足背动脉搏动情况,四肢末梢颜色、温度及活动情况等。
预防和及时发现脑栓塞和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同时要高度警惕深静脉血栓引起肺栓塞等并发症。
动、静脉瘘:造成动静脉瘘的因素有多处股动脉穿刺、穿刺点过低、穿刺时透过动脉前后壁等。
多数动静脉瘘可以自行闭合,一般观察6周再决定是否需要手术闭合动静脉瘘。
非血管并发症预防与护理非血管并发症主要有:腰酸背痛、烦躁不安、失眠、尿潴留、便秘等。
护理中应做到:①术前介绍介入治疗的目的、意义、手术方法、手术环境、术前准备的内容及必要性:介绍术前术后饮食要求,术后注意事项,指导病人练习床上排尿;②术后取平卧位,拔除动脉、鞘管后沙袋压迫局部6小时,根据穿刺血管路径和术式选择活动方法几下床时间。
低血压发生机制及护理目前可分为两大类:一是过度迷走神经反射,二是神经源性休克。
冠心病介入诊疗术后常见并发症观察及护理

患者感到家 属、单位 的同志们都在关 心 自己,让 患者感到家 庭 的温暖 和社会 的支持,必要 时可 以假释 出院与家人 团 聚, 这样可 以使患 者感 到 自己仍然是社会 有用 的人 。有 效地 帮助
患者家属提高精神卫生 知识 ,教会家 属在患者 回归家庭后对
药物治疗 的依 赖性和应对技 巧,从而起到治疗 和延 缓社会功
经 皮穿刺冠状 动脉支 架植入 术治疗,术后 给予患者并发症 的
同时备 好多 巴胺 、阿托品等抢 救药 物,血容量不足 时积极补 充 血容量。本组发生 5例 ,2 例用阿托品治疗,3例增加血容
量 后好 转。 主要 因为拔 管后不 正确 的压 迫及 使用 抗
观察及综合护理措施 ,取得 了良好 的护理效果 ,现报告如—
3 做好患者家属 的健康教育,建立 良好 的家庭支持 . 4
因为
精神疾病 的发生与患者的家庭有关 ,良好 的家庭支 持和关怀
有利于患者恢 复。恢 复患者在 良好 的家庭 环境 中,才会 有较
高的生活质 量。因此 ,恢复 患者的家庭支持 与患者 的病 情复
发及 生活质量 直接相关 。加强 患者与家属 、单位 的联 系,让
病 的方 法有 三种 : 单纯性 药物治疗、手术搭 桥和冠 状动脉成 等优 点,越 来越受到众 多患者接受 。在介入术临床广泛应 用
四J 自 I l 贡
630 40 0
的异常行 为,心理 上有羞耻感 的患者,医护人员应 态度温和,
能衰退 的作用 ,减少患者复 发,促 进了整个家 庭生活质量的
动静脉瘘及静脉血栓 ,18 1 例均好转 出院。
3 并发 症 观 察 及 护理
血压下降 、心动过速 ,报告医生进行抢救 。 3 静脉血栓 . 7 主要是 因为患者血流缓 慢、血 液黏稠 度高 , 压迫时 间过长 ,可引起静脉血栓 ,相关护理 人员术后应密切
心血管介入术后股动脉鞘管拔除前后及相关并发症的护理

近2O多年 来 ,心 血管介 入诊 疗 因创 伤小 、痛 苦小 、恢 复快 、 疗效 确切 得到 了快 速 的发展 ,腹股 沟 区股 动脉 相对 粗 大 ,走 行 表 浅 ,易于 触及 ,动脉 血管 穿刺 成功 率 高 ,也便 于术 后 压迫 止血 。 所 以 ,股 动脉 穿刺 是 心血 管介 入技 术最 常选 用 、也 是最 经 典 的穿 刺人 路 。因术 后可 能发 生 血管 穿刺 相关 的 血管并 发 症 如 出血 、血 肿或 假 性 动 脉 瘤 、动脉 血 栓 形 成 、深 静脉 血栓 形 成 、迷 走 反 射 等 。严 重 的可 导致 患者 的死 亡 。 因此 如何 预防 或及 早发 现这 些 并 发症 就尤 其重要 。 自2004年 开展 心 血管 介人 ,现 已累计 完成 经 股 动脉 心血管 介 入病 例近 千例 。 现在 结合 临床 实 际 ,谈谈 心血 管介 人 术后 的股 动 脉鞘 管拔 除前 、拔 除 鞘管 时 、拔管 后 及相 关并 发症 的护理 体会 ,现 报告 如下 。
1 资料 与 方 法 1.1 一 般资 料 :选择2004年7月 ~2009年 12月 1 083例经 股动 脉作 介 入诊 疗 患 者 ,其 中作 冠 状 动脉 造 影473例 ,射 频 消 融治 疗 患者 15例 ,先0例 ,女 443例 , 年 龄 l6~88岁 ,平均 68.3岁 。 1.2 止 血及 压迫 方 法 :采 用 术 后 手工 的方 法 在 动脉 穿 刺 点 上方 5~10 mm处 股动 脉 搏 动 明 显处 逐渐 加 压 ,同时 拔 出鞘 管 ,根据 足背 动 脉 搏 动 和下 肢 紫 绀 情 况 ,调整 压 力 ,按 压 伤 口力度 以能 触 摸 到 足 背动 脉 搏 动 为 准 ,压迫 20 min左 右 至 穿 刺 点 无 出 血 ; 加 盖 敷料 后 用 纱布 绷 带 “8”字 加 压 包 扎 ,1 kg沙袋 压 迫 穿 刺部 位 6 h…。沙袋 解 除 后仍 保 留绷 带 施 压 ,造 影 患 者拔 管 后 6 h,介 入 治 疗 患 者拔 管后 12 h可在 严 密 观 察 无 出血 倾 向 时 给 丁逐 渐 减 压 ,24 h后 解 除压 迫 。
心脏介入诊疗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生 l 。与 此同 时 , 能够缩 减患 者 的住 院时 间 , 轻其经 济负 4 ] 还 减 担, 减缓患 者的心理压 力 , 而提 高患者 的生活质量 和治疗 的满 从
3 并 发 症 发 生原 因 分 析 及 护 理
意度 。 参 考 文 献
3 1 一般护理 .
手术后将 患者安排在监护病房 , 进行连 续心 电、
心 脏 介 入 诊 疗 术 后 并 发 症 的观 察 及 护 理
李绍 莹
天津 市人 民医院( 津 3 0 0 ) 天 0 0 0
【 要】 目的 摘 研 究冠脉介入 术后 的护理与预防措施 , 术后 并发症发生率 , 高术后 护理质 量与患者满意度 。方法 降低 提 观察与
护理本科 室心脏介入 手术患者 6 8例 。结果 3
表 1 患 者 术 后 不 良反 应 情 况
由于冠脉介入诊疗技术伴 随的并发症 的发生 , 增加 了该手术
的风险性 , 并且直接影响手术 的效果 及患者 的预后 , 因而对 手术 后并发症 的严密观察 、 预防及护理显得极 其重要。加 强对 围术期
患者 的针对性 观察与护理 , 制定 临床护理方 法 , 范护理人 员 的 规 护理技能 , 强化护 理人 员 的责 任心与专 业知识 的学 习、 建立 健全 完整 的术 后 护 理 体 系 等 , 以减 少 不 必 要 的 医 疗 事 故 的 发 可
症状 , 都给 予了相应 处理 ; 未见形成 架 内血栓 。结论
生率。
【 关键词 】 心脏介入手术 ; 并发 症 ; 观察 ; 护理
随着介 入治疗手术技术的大幅开展 , 冠脉介入现 已成 为诊断 尿潴 留等 。患者会感觉头晕 、 恶心 、 闷及心悸 , 胸 接着会 有面色苍
心脏介入治疗并发心脏穿孔的护理体会

6中外医疗中外医疗IN FOR IGN M DI L T R T M NT2008NO.24CHI NA FOREI GN M EDI CAL T REAT M E NT交流园地心脏介入技术在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应用中目前非常普及,效果确切。
但是在心脏介入手术中可以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1]。
现将我们在配合心脏介入手术中遇见的3例心脏穿孔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3例心脏穿孔的患者均为行心脏介入治疗后发生。
患者1:女性,68岁。
诊断为不稳定性心绞痛,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手术后半小时突发心率加快,血压下降,意识不请,放射线下透视发现心影增大,有心包积夜影象,快速心包穿刺,抽出不凝血100m L 后,血压回升,心率减慢,意识恢复。
应用等量鱼精蛋白中和,重复冠状动脉造影见左前降支冠脉有造影剂外渗,植入带膜支架后观察2h 后血流动力学仍不稳定,仍有出血迹象,然后转外科手术治疗。
患者2:女性,54岁。
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房间膈缺损。
行缺损封堵术。
术中顺利,术后应用心脏超声评价时发现心脏周围有少量液性暗区,可疑有心脏穿孔心包积液。
但是反复询问病人仅述胸部轻微不适血压正常。
但是发现病人心率偏快,和术前比增加每分20次,继续密切观察病情,发现病人心前区不适的症状加重,心率逐渐加快,血压逐渐下降,心脏超声液体量有增加的趋势。
迅速行心包穿刺,抽出暗红色血液120mL,应用等量鱼精蛋白中和肝素,留置引流管观察病情直到稳定。
患者3:男性,57岁。
诊断为扩张性心肌病,心力衰竭,完全性左束支传导租滞。
行心脏三腔起搏器植入术,在行冠状窦静脉插管造影时发现冠状窦有夹层撕裂,造影发现有造影剂外渗,并滞留于心包腔内。
病人无任何不适的感觉,心脏超声检查无液性暗区,反复观察2h 病情无变化,再次造影无造影剂外渗,成功的植入三腔起搏器后出院。
2护理体会2.1术前护理心脏介入手术心脏穿孔的发生率很低<0.5%,然而一旦发生可危及生命,所以在手术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术前要准确记录好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脉搏情况、呼吸状态、意识状态。
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

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摘要】总结了600例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显现的并发症,要紧有出血、血管迷走神经反射、术后胸痛等。
笔者对此进行了缘故分析,总结了观看护理体会,以便在尔后的护理中及早采取必要的防治方法,从而减轻患者的不适与痛楚,缩短住院时刻,降低医疗费用。
【关键词】冠状动脉介入术并发症预防护理冠状动脉介入术是目前确诊和医治冠心病的有效方法之一,具有创伤少、恢复快、医治成效好的优势。
但由于冠状动脉介入术是一种创伤性检查和医治方式,对心脏及冠状动脉有不同程度的阻碍,在进行心脏介入检查医治进程中,并发症往往是不可幸免的[1]。
现将这些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一样资料我科在2004年1月~2007年12月开展冠状动脉介入检查医治600例,其中男442例,女158例,发生并发症42例中男23例,女19例,年龄39~71岁,平均49岁。
并发症发生情形见表1。
表1 600例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并发症2 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出血出血和皮下血肿是最多见的并发症。
因术中应用肝素、改换体位不妥、患者过早活动穿刺侧肢体或局部加压包扎的力度及时刻不妥而引发。
另外,腹压太高、便秘、尿潴留、长时刻猛烈咳嗽均致使出血、血肿并发症的发生[2]。
因此,术后在穿刺点上方将股动脉压迫至股骨上,确信出血停止后,局部采纳绷带“8”字固定法,加压包扎10 h。
穿刺侧肢体制动,且维持伸直位10 h,绝对卧床,在制动时刻内用宽绷带将术侧肢体固定于床尾,幸免患者不自主活动而引发出血等。
术后嘱患者多饮水,进食清淡易消化、低盐低脂低胆固醇的饮食,维持大小便通畅。
指导患者咳嗽、大小便时用手压迫穿刺点,以避免穿刺点大出血,同时紧密观看生命体征及穿刺处敷料有无渗血、大腿内侧有无血迹、穿刺侧足背动脉搏动、皮肤色温等。
本组1例女性患者因过早下床活动发生大出血,1例女性患者因肥胖致加压包扎力度不到位而致使大出血,因发觉及时当即予以手指压迫止血,并从头加压包扎,嘱患者绝对卧床,穿刺侧肢体制动10 h后未再会出血,其余19例均为皮下小血肿、淤斑,未做特殊处置,自行吸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课件
目录
一、心脏介入术包括哪些 二、穿刺部位 三、术后穿刺部位止血方法及其优缺点 四、穿刺动脉血管共有并发症 五、经桡动脉穿刺部位并发症及护理 六、经股动脉穿刺部位并发症及护理 七、压迫止血器
精品课件
一、心脏介入术有哪些
❖ 冠状动脉造影、PTCA+支架植入术、射频消融术、 起搏器植入术、二尖瓣球囊扩张术、先心病介入治 疗、冠状动脉腔内溶栓术、主动脉腔内隔绝术等。
精品课件
(4) 前臂水泡
❖ 为长时间Leabharlann 度压迫导致静脉回流不畅,尤其在合并 前臂血肿时更易出现。一般2小时应该明显松解压 迫,避免大面积的压迫桡动脉周围。出现水泡可以 使用皮试针头自水泡基底部抽出,保持无菌避免感 染。
精品课件
(二)经桡动脉介入的护理
❖ 1、手部血管条件观察:手的血液供给主要来自桡动脉、尺 动脉,它们互相吻合形成掌浅弓和掌深弓。经桡动脉穿刺行 冠状动脉治疗要求桡动脉粗直、弹性好,另外置入鞘管会影 响到桡动脉血流,因此要考虑到尺动脉代偿功能。术前常规 行Allen试验,判断手部血液循环情况,以免发生手部缺血 性损伤或坏死。Allen试验的方法:先将患者的手臂抬高, 术者双手拇指分别摸到桡、尺动脉搏动后,嘱患者作3次握 拳和放松动作,接着压迫阻断桡尺动脉血流至手部发白,然 后放低手背,解除对尺动脉压迫,观察手部转红时间:< 5~7s属正常,0~7 s表示血循环良好,8~15s属可疑,> 15s系血供不足。>7s为Allen’s试验阴性,不宜选用桡动 脉做穿刺插管,可改用股动脉。
精品课件
❖ 前臂筋膜综合征表现:①背侧间隔区肿胀,组织紧张,有 压痛,伸拇及伸指肌无力,被动屈曲拇指及手指时引起疼痛。 ②掌侧间隔区肿胀,组织紧张,有压痛,屈拇及屈指肌无力, 被动伸拇及伸指均引起疼痛,尺神经及正中神经分布区的皮 肤感觉麻木。肌肉发生坏死时,白细胞升高,严重时尿中出 现肌红蛋白,高钾低钠。典型者五“P”症:①由疼痛转为 无痛(Painless);②苍白(Pallor)或紫绀,大理石花纹 等;③感觉异常(Paresthesia);④肌肉瘫痪 (Paralysis),⑤无脉(Pulselessness)。预防方法:避 免反复多次透壁穿刺方式,尽量小鞘管,导引钢丝永远至于 导管的前方,轻柔输送钢丝,轻柔导管输送和回撤,注意监 测抗凝强度,建议鞘管拔出前行桡动脉造影。
其缺点是不能应用于皮肤过敏体质的病人,在过瘦或过胖的 病人,出血、血肿并发症多,其原因是因为过瘦的病人皮肤松弛 ,活动性较大,压迫点容易移位。过胖的病人不能准确判定动脉 穿刺部位,在加压后压力不能集中在穿刺点。
精品课件
3 血管闭合器止血
❖ 按止血原理的不同大致分为两类:胶原止血装置和 手术止血装置,每种手术止血装置的原理也大不相 同,一是采用封堵的方法;
精品课件
二、穿刺部位
❖ 桡动脉 ❖ 股动脉 ❖ 股静脉 ❖ 锁骨下静脉 ❖ (植入式心脏起搏脉冲发生器多埋在左侧胸壁胸大
肌前皮下组织中。)
精品课件
三、术后穿刺部位止血方法及其优缺点
精品课件
1 手工压迫
❖ 双手戴无菌手套,左手食指、中指指腹压在动 脉穿刺点近心端动脉上,清楚扪及动脉搏动,由右手 拔出鞘管,左手单指或双指压住穿刺点上1 cm位置, 右手重叠于左手之上给予助力,一般压迫20 min~30 min,确认不出血后弹力绷带“8”字加压包扎6 h, 穿刺侧肢体制动24 h,观察动脉搏动情况和伤口有无 渗血。
精品课件
(2)特殊部位的血肿
❖ 桡动脉破裂血肿严重导致前臂挤压综合征,前臂挤 压综合征发生率较低,但未及时减压处理,可终身 致残。内乳动脉破裂出血导致胸壁血肿,腋动脉破 裂出血导致肩周血肿,锁骨下动脉、无名动脉破裂 导致纵隔血肿。严重无名动脉破裂导致纵隔血肿, 可以压迫气道引起呼吸困难甚至窒息,危及病人生 命,需要机械辅助呼吸。一般桡动脉、内乳动脉、 腋动脉破裂,局部血肿,加压包扎止血均有效。 对于初学桡动脉途径者前壁筋膜综合征并不少见。
精品课件
(3) 前壁筋膜综合征
❖ 在肢体骨和筋膜形成的间隔区内,因各种原因造 成组织压上升,致血管受压,血液循环障碍,肌肉、 神经组织严重供血不足,甚则发生缺血坏死,最终 导致这些组织功能损害,由此而产生的一系列症候 群,统称为筋膜间隔区综合征。通常缺血30分钟, 即发生神经功能异常;完全缺血12~24小时后,则 发生肢体永久性功能障碍,出现肌肉挛缩、感觉异 常、运动丧失等表现。
人工压迫法的优点是经济、节省费用、相对可靠 ,其他方法止血失败最终仍需该方法解决和补救;缺 点表现在医生和护理工作量增大,止血操作时间长, 长时间制动卧床导致血栓性疾病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明 显升高。
精品课件
2 机械压迫
❖机械压迫所采用的器械型号较多,其基本方法是: 确定动脉穿刺点,固定压迫器,退出鞘管,加压压迫至穿刺点不 出血,确认能摸到动脉、皮肤温度、颜色正常。 压迫时间根据不同型号的压迫器和病人的自身情况而定。 压迫器的优点是减轻医务人员的负担,卧床时间比手工压迫法短 。
精品课件
四、穿刺动脉血管共有并发症
1 .穿刺部位出血 2 .血肿 3 .假性动脉瘤 4 .动静脉瘘 5 .动脉血栓 6 .动脉闭塞和穿刺动脉远端栓塞
精品课件
五、经桡动脉穿刺部位并发症及护理
❖ 桡动脉特点是:三级动脉,属肌性动脉,动脉壁厚。 使用桡动脉途径时注意,老龄、高血压患者桡动脉 常见弯曲,无名动脉与主动脉弓成锐角,以及 0.4%~2%右锁骨下动脉起源升主动脉远端或水平型 主动脉弓后方先天变异,大约7%~9%病人不适宜桡 动脉操作,强行操作会增加桡动脉特有并发症的发 生。
精品课件
(一)并发症
❖ (1)桡动脉痉挛 桡动脉中层平滑肌受α肾上腺受 体控制,容易发生痉挛。与病人紧张、反复穿刺、 麻醉不充分、粗暴送入钢丝和导管有关。术前充分 镇静、提高穿刺成功率。在送入鞘管后由于桡动脉 以及肱动脉严重痉挛导致鞘管或导管无法拔出时, 避免因强行拔出鞘管或导管而导致鞘管或导管断裂 在动脉内或动脉内膜严重随鞘管或导管剥离,应该 在病人充分睡眠后延迟拔出鞘管或导管。
❖ 二是采用缝合打结的方法; ❖ 三是采用血管外闭合的方法。 ❖ 尽管止血原理不相同,但它们各自与人工压迫对比
,均显示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 3 种血管闭合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明显优于人工压
迫止血,血管闭合器共同缺点是价格昂贵,在血管 封堵器植入的6个月后有血管狭窄的报道,需要用 手术来解决,部分病人发生血管闭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