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膏药制作要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膏药

膏药在常温下为半固体或固体,应用时加热,使膏微熔,主要供外贴。膏药种类很多,但最常用的是黑膏药,也称铅膏药,由植物油炸取药料成分后,与铅丹化合而成。

膏药的制法,一般有以下一些步骤。

(一)炸料:将处方中粗料药,捣成碎块,或切成一至二寸小段,另取植物油微热,将药料倒入,炸枯(有的地区,将药料在油内浸泡一定时问,夏季较短,冬季较长)。炸料时,入药顺序,依药料性质不同,一般分为先炸、后炸:先炸:肉质药及鲜药宜先炸,如二龙膏先炸甲鱼、鲜苋菜;质地坚实的药物,也宜先炸,如川乌、松节等。

后炸:质地疏松或形体细小的药物,宜待其他药料炸至枯黄后再入锅,如叶及种子类药物。

炸料时宜文火,并不断搅动,以使药物受热均匀,直至药物均炸至焦黄后,去滓,即为药油。

(二)炼油:取上药油,继续熬炼。依下丹方式不同,炼油程度亦有区别。一般分为火上下丹法炼油,离火下丹法炼油两种:

1.火上下丹法炼油:取油微炼,即可下丹。

2.离火下丹法炼油:此法是离火下丹法熬膏药的操作关键,直接影响到膏药的“老”、“嫩”。因此,生产时必须掌握药油离火的时刻。

常用以下标准来判断炼油程度:

油烟:开始为青色(浅),逐渐转黑而浓,进而为白色浓烟(撩油时烟更明显)。以看到白色浓烟为准。炼油撩油图

油花:沸腾开始时,油花多在锅壁附近,待油花向锅中央集聚时为准。

滴水成珠:取油少许滴于水中,待油滴散开后又集聚时为准。炼油时,应不断撩油-图。药油将炼成时,撩油速度要快;但应避免触及锅底,以防着火。炼油时,火不宜过猛,如已着火,用铁锅盖将火压灭。

(三)下丹成膏:有两种下丹方式。每十两油用铅丹三两七钱五分。一般下丹前需将丹炒去潮气。

火上下丹:将微炼的药油,在火上边加热边下丹,丹下完后,必须掌握仍能加热熬炼的程度,并随时以“滴水成珠”法检视,才能使膏药“老”、“嫩”合适。

离火下丹法:将炼好的药油取下,加入铅丹,下丹时撒布要匀,并不停地顺一个方向搅拌,以防沉聚锅底。下丹时速度太快易溢锅,且膏药质地不匀;太慢时,则因药油温度下降(指离火下丹法),影响效果。如在下丹过程中着火,应暂时停止下丹,待火熄灭后再下,否则易引起爆炸。成膏后,应立即鉴定老、嫩,如偏老,即兑入较嫩膏药油,偏嫩可再加热,一般偏嫩些比偏老些好,因在摊膏时仍需加热。

(四)去火毒:下丹成膏后,用冷水喷洒于膏药锅中,即有黑烟冒出,然后将膏药拧成适当小坨,一般分成一至三斤小坨(拧坨图)浸于冷水中,十至十五日,每日换水一至二次,以去火毒。

以上是一般传统制法。目前大生产中,在设备、工艺和劳动强度方面,均有较大的改进,炸料、炼油、下丹时嗅不到油烟味,可在室内操作,不受季节限制。其法系将油和药料装入炸料罐内,密闭浸渍24小时,加热至260℃,恒温10小时,停火。待温度下降至110℃左右时,将药油滤入装有搅拌、抽气、排烟设备的炼油锅内,加热熬炼,并不停地搅拌,待炼至320℃时,停火下丹。下丹前先用炼油(160℃左右)将铅丹调成糊状,下丹时徐徐倒入锅内,之后,往锅内喷洒冷水,待温度降至120℃左右时,停止搅拌,从锅下口将膏油放入冷水内,分坨,浸泡去火毒。

另有一种方法不炸料,系将油、丹按一般方法制成基质(膏药油),再将药料用煮提法提取,浓缩为稠膏。摊膏药时再将稠膏兑入加热溶化的基质内,搅匀再摊。

(五)研兑细料:将处方中细料药如冰片、麝香等研细,加入已熔化的膏药内,搅匀。

(六)摊膏:将兑好细料药之膏药,取一定量,摊于纸褙、布褙或皮褙上即得。(摊膏图)。

熬炼膏药除以上所述之外,尚应注意:

1.熬膏药适于春、秋二季。冬季冷,夏季阴雨天,油烟不易消散,均不便于操作。

2.所用的油,有香油、棉子油等,按地区习惯而定;铅丹,以含铅量多,质重者为佳,应用时宜炒透去水份,过筛。

3.人员组织:参加生产的人员,都应大胆、细心,动作迅速,听从指挥。依生产量大小,可由七至九人组成生产小组,其中组长一人,看火候,指挥每个人的操作,或帮助某部分的工作;组员六至八人,其中一人备料,一至二人撩油,二人抬锅,二至三人下药料、下丹、拧坨。

4.下丹时,锅内油量,不能超过锅的容量三分之一,否则易溢出锅外。

5.下丹量,夏季可较多,冬季较少;并与油、丹质量有密切关系。

6.在摊膏时,涂的面积,一般圆形的占膏药褙的三分之一,长方形的约占膏药褙的五分之二。

熬膏药的工具:

1.炉灶:以砖砌成,有前、后两个火眼。

2.锅:二至四个,其中一个炸料,二个炼油或下丹(火上下丹法),一个下丹(离火下丹法)。

3.漏勺:一至二个,撩油及捞药滓用。有勺把与勺几成平行的以及勺把与勺垂直的两种。

4.粗、细筛子:各一至二个,捞药滓及过滤药油用。

5.油溜子:一个,由后锅往前锅掏油时用,以防药油损失。

6.防火盖:宜铁质。

7.搅拌棍:数条,宜干燥的桑槐木,长约四至五尺。

8.膏药罐:数个至数十个,装膏药用。

除上述用油及铅丹熬成的膏药外,尚有用松香制成的膏药,如瘰疬千锤膏等。

举例:

舒筋活络膏剂型:膏药

【历史来源】经验方。

【方剂来源】《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天津方)。

【处方】

虎骨二两四钱防风九钱红花六钱木瓜九钱老鹳草九钱牛膝六钱骨碎补九钱青风藤九钱海风藤九钱功劳叶六钱当归九钱麻黄三钱乳香九钱没药九钱麝香一钱二分

以上十五味,共重十二两七钱二分。

【制法】

1.配料:按处方将上药炮制合格,称量配齐。乳香、没药、麝香三味单放。

2.炸料:将虎骨等十二味,酌予碎断。另取麻油二百四十两,置于铁锅内,加热,先炸虎骨至枯黄,再倒入其他十一味炸枯,捞除残滓,取油过滤,即为药油。

3.炼油:根据下丹方式不同要求,依法炼油。

4.下丹:分火上下丹法、离火下丹法两种。具体下丹法见前述。

5.去火毒:如常法,见前。

6.研兑细料:将乳香、没药轧为细粉,和匀过80~100目细罗。将上列麝香置于乳钵内,适量加入乳香、没药细粉,陆续配研,和匀过罗,即成“细料”。取膏油用微火熔化,待爆音停止,水气去尽,晾温,加入细料搅匀。上药一料,约制膏油260两。公差率士2%。

7.摊膏:将膏药分摊于布褙上,微晾,向内对折,加盖戳记。

【规格】布光5寸×5.5寸,膏重一两。布光4寸×4.5寸,膏重五钱。

【包装】纸袋装,或用仿单包严,装盒密封。

【贮藏】膏药坨装箱后,置室内阴凉处。摊后易风干,不宜摊得太多,以保存坨为宜。

【功能】散风活血,化瘀止痛。

【主治】筋骨疼痛,手足麻木及跌打损伤,痈疽红肿等症。

【用法用量】温热化开,贴于患处。

【禁忌】孕妇忌贴腹部。

暖脐膏剂型:膏药

【历史来源】宋·验方(见吴克潜《古今医方集成》)。

【方剂来源】《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

【处方】

当归四两白芷四两乌药四两小茴香四两木香二两大茴香四两香附四两乳香一两母丁香一两没药一两肉桂一两沉香一两麝香一钱五分以上十三味,共重三十一两一钱五分。

【制法】

1.配料:按处方将上药炮制合格,称量配齐。乳香、母丁香、没药、肉桂、沉香、麝香单放。

2.炸料:将当归等七味,酌予碎断。另取麻油二百四十两,置于铁锅内,将当归等倒入,加热炸枯,捞除残滓,取油过滤,即为药油。

3.炼油:根据下丹方式不同要求,依法炼油。

4.下丹:分火上下丹、离火下丹法两种。具体下丹法见前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