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医疗设备维修和保养汇总(doc 20页)
3医疗设备维修保养记录汇总
![3医疗设备维修保养记录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4a846e77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b6.png)
3医疗设备维修保养记录汇总本文将对三种医疗设备的修理保养记录进行汇总,包括血氧仪、心电图机和血糖仪。
首先,我们来汇总血氧仪的修理保养记录。
血氧仪是一种用于测量血液中的氧气饱和度和脉搏率的设备。
在过去一年中,我们共对血氧仪进行了10次维修保养。
其中,有3次是由于传感器故障导致的,2次是电池电量不足,还有5次是由于显示屏故障。
在维修保养记录中,我们发现传感器故障是血氧仪最常见的问题之一、传感器故障通常是由于长时间没有清洁和维护导致的。
因此,我们建议在每次使用后及时清洁血氧仪的传感器,并定期进行维护和校准,以确保其正常工作。
此外,我们还建议每隔6个月更换一次电池,以确保血氧仪的正常使用。
其次,让我们来汇总心电图机的修理保养记录。
心电图机是一种用于记录和显示人体心脏电活动的设备。
在过去一年中,我们对心电图机进行了8次维修保养。
其中,有2次是由于电极脱落或破损导致的,3次是由于显示屏故障,还有3次是由于打印机故障。
从维修保养记录中可以看出,电极脱落和破损是导致心电图机故障的主要原因。
这可能是由于长时间使用导致电极粘性降低,或者是由于不正确的操作造成的。
为了避免这些故障,我们建议在每次使用前检查电极的粘性,并在必要时更换电极。
另外,对心电图机的显示屏和打印机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也是非常重要的。
最后,让我们来汇总血糖仪的修理保养记录。
血糖仪是一种用于测量血糖水平的设备。
在过去一年中,我们对血糖仪进行了12次维修保养。
其中,有4次是由于试纸故障导致的,2次是由于电池电量不足,还有6次是由于显示屏故障。
从维修保养记录中可以看出,试纸故障是导致血糖仪故障的主要原因之一、试纸故障通常是由于存放不当或长时间未使用导致的。
因此,我们建议在每次使用前检查试纸的有效期,并严格按照说明书储存试纸。
此外,及时更换电池和定期清洁显示屏也是确保血糖仪正常工作的重要措施。
综上所述,通过对血氧仪、心电图机和血糖仪的修理保养记录进行汇总,我们发现一些常见的故障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医疗设备的维护与保养
![医疗设备的维护与保养](https://img.taocdn.com/s3/m/c47a80b2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f3.png)
医疗设备的维护与保养医疗设备是医生们诊断和治疗疾病的工具,在医疗工作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然而,医疗设备经常会出现各种故障,给医生和患者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如何保证医疗设备的正常运行,成为一项重要的工作。
一、如何正确使用医疗设备首先,正确的使用医疗设备是非常重要的。
医生和医护人员需要了解设备的使用方法和基本操作技巧。
同时,也要定期参加相关的培训和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
另外,医疗设备的使用也需要遵守相关的规定和标准,避免造成人员和设备的损失。
二、医疗设备的日常维护医疗设备的日常维护也非常关键。
医生和医护人员需要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常见的维护措施包括清洁、消毒、润滑等等。
1. 清洁医疗设备清洁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在使用过程中,医疗设备会积累大量的灰尘和污垢,长期使用后,这些污垢会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
因此,医生和医护人员需要定期对设备进行清洁,确保设备表面没有灰尘和污渍。
2. 消毒医疗设备的消毒工作也非常重要。
医疗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往往会接触到各种细菌和病毒,如果不及时清洁和消毒,就会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
因此,医生和医护人员需要定期对设备进行消毒,保证设备表面没有细菌和病毒。
3. 润滑医疗设备润滑工作也非常重要。
润滑可以有效减少医疗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的摩擦和磨损,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医生和医护人员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润滑剂,同时定期对设备进行润滑。
三、医疗设备的定期维护除了日常维护之外,医疗设备还需要定期进行更加系统的维护。
这种维护一般需要由专业的维护人员进行,需要对设备进行全面的检查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定期维护包括:保养、维修和校准等。
保养是指为设备更换易损件、清洗和润滑等。
如果设备出现问题需要修理,则需要进行维修。
校准则是对设备进行精确度测试,以确保设备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四、保证医疗设备的安全性医疗设备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必须保证其安全性。
医生和医护人员需要定期检查设备,确保设备的安全性,避免设备发生安全事故。
医疗设备的维护保养方法和常见问题解决
![医疗设备的维护保养方法和常见问题解决](https://img.taocdn.com/s3/m/bd158370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d6.png)
医疗设备的维护保养方法和常见问题解决医疗设备是现代医疗工作中的重要工具。
尽管这些设备都具有精密的技术和高度的自动化能力,但它们同样需要维护和保养来确保其长期的稳定运行。
本文将介绍一些医疗设备的维护保养方法和常见问题解决方案,以便医疗工作者能够更好地使用医疗设备,并确保其正常工作。
一、医疗设备的维护保养方法1. 定期清洁医疗设备不仅需要内部的清洁,如清洗过滤器、更换耗材,还需要外部的清洁。
常规清洁可以帮助设备保持优良的运行状况并延长设备的寿命。
对于某些医疗设备,如电子仪器,它们还需要保持干燥和无尘的环境。
定期使用吸尘器或清洁布对设备进行清洁,并确保设备表面没有残留液体或化学材料。
2. 定期校准大多数医疗设备都需要经过定期校准以确保其精度和准确性。
校准的频率取决于使用设备的频率以及设备的复杂程度。
对于一些较为简单的设备,如血压计和温度计,校准可以在使用前进行简单的比较即可。
而对于一些高级设备,如监护仪等,需要由专业的维护人员进行定期校准。
3. 定期更换零配件医疗设备通常被设计为使用一定的时间后需要更换零配件或更换整个设备,以确保设备的稳定运行。
因此,在设备投入使用之前,医疗工作者应该了解设备的更换周期,并在更换时严格按照设备说明书上的操作进行。
这样可以确保设备性能的稳定和延长其使用寿命。
4. 定期进行保养即使在正常使用过程中,医疗设备在某些方面也会发生问题。
及时进行保养可以帮助识别这些问题并防止其恶化。
定期检查各个部分的运作状况,并排除任何故障。
具体保养方式可以根据设备的类别、版本、用户手册等来确定。
二、医疗设备常见问题解决方案1. 设备出现故障一旦发现设备存在故障或失灵的现象,需要即时停止使用设备,并寻求医疗设备维修服务。
尽管技术人员可提供帮助,但是医疗工作者同样应该了解一些设备的基本故障解决技巧和方法,以便在临时故障情况下进行处理,比如参数设置、设备开关操作、设备清洁等。
2. 设备垃圾箱清空医疗设备的垃圾桶、废物桶等定期需要清空。
医疗设备的维修和保养指南
![医疗设备的维修和保养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acf679c1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a4e866e.png)
医疗设备的维修和保养指南医疗设备在医院和诊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效的维修和保养对于设备的可靠性和性能至关重要。
本文将为您提供一份医疗设备的维修和保养指南,以确保设备的长期稳定运行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1. 定期保养和清洁保持设备的清洁对于维持其正常运行非常重要。
您应该按照设备的操作手册上的清洁和保养说明进行操作。
定期清洁设备的外部表面,确保设备周围环境清洁,防止灰尘和污垢积累。
使用清洁剂时要注意不要让液体进入设备内部。
此外,定期更换设备上易受磨损的部件,如滤网和橡胶密封圈等,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2. 校准和校验校准和校验是保证设备测量准确性和可靠性的重要步骤。
设备校准可以通过比较设备的测量结果和标准样本或已知值,以确保设备的准确性。
校验是检查设备各个部分和功能是否正常工作的过程。
您应该按照设备操作手册上的指示,根据需要,定期进行设备的校准和校验。
如果发现设备的测量结果不正确或设备存在故障,您应该及时联系设备供应商进行维修或更换。
3. 正确使用和操作设备正确的使用和操作设备是确保其长期性能的关键。
您应该仔细阅读设备操作手册,并按照手册中的指示使用设备。
避免使用设备超过其规定的工作范围,以防止设备过载或损坏。
同时,使用设备时应注意安全事项,如佩戴适当的防护设备和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
4. 预防性维修和故障排除预防性维修是一种主动的维护方法,旨在预防设备故障和减少设备停机时间。
您应该根据设备操作手册中的建议,定期进行预防性维修和检查。
这包括检查设备的螺丝和连接部位是否牢固,以防止松动或脱落。
此外,您还可以与设备供应商或制造商合作,建立维修和保养计划,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故障排除是在设备发生故障时识别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
如果设备出现故障,您应该首先按照设备操作手册中的故障排除指南进行操作。
如果问题无法解决,您应该及时联系设备供应商或制造商寻求帮助。
在维修过程中,您应该记录下问题的详细信息和解决方案,以便以后的参考。
医疗设备的常见故障与维修管理
![医疗设备的常见故障与维修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7efbc809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1eb2042.png)
医疗设备的常见故障与维修管理医疗设备在医疗保健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们有助于医务人员提高工作效率、提供更好的诊断和治疗,同时也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医疗设备也会出现故障,这对医院和患者都会带来一定的不便和风险。
有效的维修管理对于保证医疗设备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一、医疗设备的常见故障1. 电源问题电源问题是医疗设备最常见的故障之一。
它可能是由于电线短路、电源插座损坏或者设备内部的电源模块故障导致的。
2. 传感器故障许多医疗设备都依赖传感器来获取数据,如果传感器出现故障,就会导致设备无法正常工作。
3. 系统软件问题医疗设备通常都配有相应的软件来进行控制和数据分析,软件 bug 或者系统故障会导致设备无法正常运行。
4. 机械故障一些医疗设备通过机械部件来进行操作,如医用扫描仪、手术器械等,如果机械部件出现故障会影响设备的工作效率和准确性。
5. 清洁与维护不当医疗设备的清洁与维护不当也会导致设备的故障,如堵塞、腐蚀等问题。
二、医疗设备的维修管理1. 建立完善的维修管理制度医疗机构应建立完善的维修管理制度,包括维修流程、责任分工、维修记录等,确保医疗设备的维修可以得到及时和有效的处理。
2. 定期保养和检修医疗设备需要定期的保养和检修,这可以有效地预防一些常见的故障,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3. 专业维修团队医疗机构应该配备专业的维修团队,他们应该具有丰富的维修经验和专业技能,可以及时地解决医疗设备的故障和问题。
4. 合理的备件管理医疗机构需要建立合理的备件管理制度,确保备件的供应和储备是充足和及时的,避免因为备件问题导致设备无法及时维修。
5. 定期培训维修人员医疗机构应定期对维修人员进行培训,使他们了解最新的维修技术和知识,提高维修效率和质量。
6. 合理的维修成本控制医疗机构需要对维修成本进行合理的控制,避免因为维修成本过高而影响医院的经济效益。
7. 优化维修管理系统利用信息化技术,建立起科学合理的维修管理系统。
医疗设备保养及维护方案
![医疗设备保养及维护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8743405a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35.png)
医疗设备保养及维护方案1. 概述本文档旨在为医疗机构提供医疗设备的保养和维护方案,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
2. 保养措施为确保医疗设备的正常使用,以下是一些保养措施的建议:2.1 清洁定期清洁设备表面和内部零部件,使用适当的清洁剂。
注意不要使用腐蚀性或磨蚀性的清洁剂,以免对设备造成损害。
2.2 润滑定期润滑设备的移动部件和轴承,使用指定的润滑剂。
请参考设备说明书或制造商建议的润滑周期和方法。
2.3 校准定期校准设备以确保其测量准确性和功能的稳定性。
如果有需要,可以请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校准。
3. 维护计划一个合理的维护计划可以帮助及时检测和解决设备故障,以下是一些建议:3.1 预防性维护定期进行预防性维护,例如更换设备中易损部件和耗材,并进行常规检查和测试。
同时,建立设备使用记录,以便追踪设备的使用情况和潜在问题。
3.2 故障排除设立故障排除流程,及时记录和处理设备故障。
设备故障的处理应由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以确保设备的正确维修和安全性。
4. 培训和沟通为了保证设备保养和维护方案的有效执行,以下是一些建议:4.1 培训对医疗机构相关人员进行设备保养和维护方面的培训,包括清洁和润滑的方法、校准的步骤和预防性维护的要求等。
4.2 沟通建立与设备供应商的良好沟通渠道,及时了解设备的更新信息、维护建议和故障排除指南,以便更好地执行设备保养和维护方案。
5. 结论本文档提供了医疗设备保养和维护方案的基本内容和建议,并强调了培训和沟通的重要性。
医疗机构应制定适合自身情况的具体保养和维护计划,并严格执行,以确保设备的正常和可靠运行。
医院设备检修保养工作总结
![医院设备检修保养工作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5636653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2c4b554.png)
医院设备检修保养工作总结
医院设备的正常运行对于患者的诊疗和治疗至关重要,而设备的检修保养工作则是保障设备正常运转的关键。
在医院设备检修保养工作中,我们不仅要保证设备的安全可靠,还要确保设备的性能稳定和使用寿命。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对医院设备的检修保养工作进行了总结,现将经验和教训进行分享。
首先,我们要重视设备检修保养工作的重要性。
医院设备一旦出现故障,可能会对患者的治疗造成严重影响,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
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设备检修保养工作的重要性,不仅要定期进行设备的检修和保养,还要及时处理设备的故障,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其次,我们要建立完善的设备检修保养制度。
制定详细的设备检修保养计划,明确每台设备的检修保养周期和内容,确保每台设备都能得到及时的检修和保养。
同时,还要建立设备检修保养记录,记录每次检修保养的时间、内容和结果,以便于日后的跟踪和分析。
另外,我们要加强设备检修保养人员的培训和管理。
设备检修保养工作需要专业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因此我们要加强对检修保养人员的培训,提高其技术水平和服务意识。
同时,还要加强对检修保养人员的管理,建立健全的考核制度,激励他们积极参与设备检修保养工作。
最后,我们要加强设备的日常维护和管理。
除了定期的检修保养工作,我们还要加强设备的日常维护和管理,定期清洁设备,及时更换易损件,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总之,医院设备的检修保养工作是一项重要的工作,需要我们高度重视。
只有加强对设备检修保养工作的管理和培训,建立健全的制度和记录,才能确保医院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为患者的诊疗和治疗提供保障。
医院设备检修保养工作总结
![医院设备检修保养工作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17da5339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f2f6a70.png)
医院设备检修保养工作总结
医院设备的正常运转对于医疗工作至关重要。
为了确保医疗设备的安全和可靠性,医院设备检修保养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医院设备检修保养部门经过不懈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在我来总结一下我们的工作。
首先,我们加强了设备的定期检修和保养工作。
我们制定了严格的检修计划,
对医院设备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
同时,我们还对设备进行了科学的保养,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节约了医院的运营成本。
其次,我们注重了员工的培训和技能提升。
我们组织了一系列的培训课程,提
高了员工的技术水平和专业知识,使他们能够更好地进行设备检修和保养工作。
这些培训不仅提高了员工的工作效率,也为医院设备的安全运行提供了保障。
此外,我们还加强了设备故障处理和应急维修工作。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遇
到了一些设备故障和突发情况,但是我们的团队都能够迅速响应并进行有效的维修,保障了医院设备的正常使用。
最后,我们还加强了设备管理和信息化建设。
我们建立了设备档案和维修记录,对设备的使用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跟踪和管理。
同时,我们还引入了一些先进的设备管理系统,提高了设备管理的效率和精度。
总的来说,我们医院设备检修保养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我们也清楚地
意识到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为医院设备的安全运行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
医疗设备维护保养
![医疗设备维护保养](https://img.taocdn.com/s3/m/2da6c91b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8640f7f.png)
医疗设备维护保养在医疗领域,医疗设备是医生诊断和治疗疾病的重要工具。
它们的精准性和可靠性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健康。
然而,要确保医疗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定期的维护保养工作至关重要。
医疗设备的种类繁多,从常见的血压计、血糖仪,到复杂的CT 机、核磁共振仪等,每一种设备都有其独特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因此,维护保养工作也需要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首先,我们来谈谈日常的清洁工作。
这看似简单,实则非常重要。
设备表面的灰尘和污垢如果不及时清理,可能会进入设备内部,影响其性能。
例如,电脑主机内积累的灰尘可能导致散热不良,从而引发故障。
对于一些容易沾染污渍的设备,如手术器械,必须在使用后进行彻底的清洁和消毒,以防止交叉感染。
清洁时,应使用专用的清洁剂和工具,避免对设备造成损害。
除了清洁,定期的检查也是必不可少的。
这包括设备的外观检查、功能检查和性能检查。
外观检查主要是查看设备是否有损坏、磨损或变形的部件。
例如,输液泵的外壳是否有裂缝,电线是否有破损等。
功能检查则是测试设备的各项功能是否正常,比如心电图机能否准确地记录心电信号。
性能检查则需要借助专业的仪器和设备,对设备的参数进行测量和评估,比如 X 光机的射线剂量是否符合标准。
在维护保养过程中,设备的校准也是一项关键工作。
许多医疗设备的测量结果必须准确无误,否则会给诊断和治疗带来严重的影响。
例如,血糖仪的测量结果不准确,可能导致患者的血糖控制不当。
因此,定期对这些设备进行校准,使其测量结果符合标准是非常重要的。
校准工作通常需要由专业的技术人员按照严格的操作规程进行,使用标准的校准器具和设备。
另外,对于一些易损部件,要及时进行更换。
比如,打印机的墨盒、复印机的硒鼓等,在使用到一定程度后,就需要更换,以保证打印和复印的质量。
而对于一些关键部件,如 X 光机的球管、CT 机的探测器等,其使用寿命有限,在达到规定的使用时间或出现故障时,也必须及时更换。
医疗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不仅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还需要完善的管理制度。
常见医疗设备维修和保养汇总
![常见医疗设备维修和保养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e86bb14c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f7.png)
常见医疗设备维修和保养汇总引言在医疗机构中,各种各样的设备是医务人员工作的重要工具。
这些设备的正常运行对于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至关重要。
然而,长时间的使用和频繁的维护可能会导致设备出现故障或损坏的情况。
为了确保医疗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医疗机构需要进行定期的维修和保养工作。
本文将总结一些常见的医疗设备维修和保养相关的问题和方法。
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1. 设备不能正常开机当医疗设备无法正常开机时,首先需要确认设备的电源是否正常连接,并检查电源线是否损坏。
如果电源线存在问题,应及时更换。
如果电源连接正常,但设备仍无法开机,可能是设备的内部电路故障。
此时,建议联系设备的维修人员或厂家进行进一步的维修。
2. 设备运行异常或噪音较大如果医疗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异常或产生较大的噪音,可能是由于设备的内部零部件磨损或松动所致。
此时,建议使用专门的工具进行检查和维修。
对于磨损的零部件,建议及时更换,以防止其对设备造成更大的损害。
3. 设备显示屏出现故障医疗设备的显示屏是医务人员获取相关信息的重要窗口。
当设备的显示屏出现故障时,可能会导致医疗工作的延误。
对于显示屏出现的故障,可以尝试重新启动设备或调整显示屏的亮度和对比度。
如果问题仍然存在,建议联系设备的维修人员或厂家进行进一步的维修。
4. 设备无法正常测量或检测医疗设备的核心功能是对患者进行测量或检测。
如果设备无法正常进行测量或检测,首先需要检查传感器或探头是否清洁,并确保其正常工作。
如果问题仍然存在,建议联系设备的维修人员或厂家进行进一步的维修。
设备保养的常见方法除了定期的维修工作,设备的保养也是确保设备性能和寿命的重要因素。
下面列举了一些常见的设备保养方法:•清洁:定期对设备进行外部清洁,防止灰尘或污垢对设备产生不良影响。
•消毒:对于需要接触患者体液的设备,应定期进行消毒处理,以防止交叉感染。
•润滑:对于需要进行机械运动的设备,应定期对其关节或滑动部件进行润滑,以减少磨损。
常见医疗设备维修和保养汇总
![常见医疗设备维修和保养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84a69a9dec3a87c24028c4c1.png)
常见医疗设备维修和保养汇总一、医用光学类1、腹腔镜维护和保养(1)器械宜轻取轻放,不得摩擦、相互碰撞及同时一手拿多样器械,保持轴节灵活尖端合拢良好、锐利器械刃而锋利。
(2)注意镜面的保护。
(3)导线清洁后存放时,不可拆迭,盘旋弯曲度应大于90度,以防止光纤折损,影响使用效果及缩短使用寿命。
(4)对各类钳子要经常检查,活动关节,注意钳端的闭合情况,关节处涂上专用润滑剂。
(5)锐利器械保存应套上橡皮保护套。
(6)戳卡、转换器、旋切器上的密封圈如有老化、裂口是应及时更换,以免造成术中漏气影响气腹效果。
(7)冲洗器上的阀门,应定期拆卸进行清洁、上油、以保持阀门的灵活性。
(8)所有器械在使用、清洗、保养过程中,关节不应强扳,尖端不能碰及硬物,器械小部件不能丢失。
(9)光源和摄像头在分离前应先确定主机电源关闭方可拔出。
(10)关机后的15分钟内不宜重启腔镜系统。
(11)内窥镜的灭菌优先考虑低温或等离子消毒法,若用高压灭菌法,一定要让镜子自然冷却,禁止用冷水冷却,不然会导致镜头的破裂,目前,不提倡用戊二醛浸泡灭菌,因为浸泡后镜面接口处的液体不易擦净,使用过程中会产生雾状的蒸汽影响镜面的清晰度,尽量不要经常变换镜子的灭菌方法,这样对镜子的密封有好处。
(12)镜子与手术器械要分开清洗,镜面用湿的脱脂棉球沿一个方向擦干净后,以擦镜纸擦干,镜身可用湿软布擦净,禁止用超声波清洗镜子,尽量不用生理盐水清洗镜子,否则容易产生锈迹。
2、消化内镜维护和保养(1)检查病人后,应立即进行床侧清洗,洗涤间清洗按漏水测试、手工清洗、消毒液侵洗、无菌水洗净、妥善保管的程序进行。
(2)内镜本身不能进行高温高压灭菌(通常能高温高压灭菌会在外观上标有“AUTOCLAVE”或“AUTOCLAVABLE”或涂有绿色标识)。
(3)确认清洗工具没有脏污,防水盖内侧没有水滴,确认清洗工具没有磨损划痕、裂缝、扭曲、金属与刷毛脱落等,劣质清洗工具不但不能有效清洗内镜,反而能造成内镜破损。
医疗设备维护与保养
![医疗设备维护与保养](https://img.taocdn.com/s3/m/4449e267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76fc163.png)
医疗设备维护与保养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医疗行业的快速发展,现代医疗设备在医疗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为了确保医疗设备的正常工作和使用寿命,维护与保养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医疗设备的常见维护与保养方法,以确保医疗设备的安全、有效和可靠的运行。
一、维护与保养的重要性良好的维护与保养不仅可以延长医疗设备的使用寿命,还可以保证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医疗设备的正常运行对于医生和患者来说都至关重要,因为它们直接关系到诊断、治疗和监测等关键医疗过程。
而医疗设备的损坏、故障或不准确可能会带来严重的后果,包括误诊、延误治疗或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
因此,定期的维护与保养对于确保医疗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二、常见医疗设备的维护与保养方法1. 清洁与消毒医疗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受到污染和细菌感染。
定期的清洁和消毒是保持设备卫生和正常工作的关键步骤。
根据不同设备的特点和使用要求,选择合适的清洁剂和消毒方法进行清洁和消毒。
确保清洁和消毒过程正确、彻底,并按照规定的频率进行。
2. 频率检查与校准医疗设备的准确性对于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
定期进行设备的频率检查和校准可以确保设备输出的结果准确可靠。
根据设备的要求和厂家的建议,进行定期的检查和校准,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修复。
同时,确保检查和校准的人员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
3. 零部件更换与维修医疗设备由许多复杂的零部件组成,其中一旦出现损坏或故障,可能会严重影响设备的性能和可靠性。
定期检查设备的关键零部件,并根据需要进行更换和维修,以确保设备的正常工作。
同时,对于常见的故障问题,建立快速的响应机制,确保问题能够及时解决。
4. 督导与培训医疗设备的使用者和操作者需要具备相关设备的知识和技能,才能正确、安全地操作设备。
定期进行操作员培训和督导,使其熟练掌握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操作规程。
同时,建立健全的督导机制,定期进行设备使用情况的检查和评估,确保设备的正确操作和保养。
5. 定期维护与保养计划制定合理的维护与保养计划是确保医疗设备长期正常运行的关键。
常用医疗设备仪器的维护与保养
![常用医疗设备仪器的维护与保养](https://img.taocdn.com/s3/m/17b31245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200f768.png)
常用医疗设备仪器的维护与保养1.定期清洁设备表面:使用柔软的布或纸巾蘸取少量中性洗涤剂清洁设备表面,尤其是高频使用的部位。
避免使用有腐蚀性的清洁剂,以免损坏设备表面。
2.定期清理设备内部:对于可以拆卸的设备部件,如移动式手术灯的灯罩等,可以按照设备使用手册的指导,进行定期清理。
清理时,务必关闭设备电源,并遵循正确的清洁步骤和方法。
3.保持设备通风良好:确保设备周围的空间充足,避免堆积过多杂物。
此外,应保持设备通风口的畅通,定期清除积尘和杂物。
4.定期检查电源线和插头:检查设备的电源线和插头是否有磨损、裂缝或其他损坏。
如发现损坏,应及时更换。
另外,应定期清洁插头,避免灰尘或污垢影响连接质量。
5.定期校准和维修:为确保设备的准确性和稳定性,需要定期进行校准和维修。
校准和维修应由专业技术人员或设备供应商进行,遵循制造商的建议和要求。
6.遵循设备使用规范:仔细阅读设备的使用手册和操作指南,遵循正确的使用方法和规范。
避免操作错误或违规使用造成设备损坏或故障。
7.记录设备使用情况和维护记录:建立设备使用和维护的记录表,记录设备的使用情况、维护时间、维修记录等。
这样可以帮助跟踪设备的维护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
8.避免过度使用设备:避免长时间、连续不间断地使用设备,以免造成设备过热或疲劳。
适当合理地使用设备,关机休息一段时间,可以有效地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9.合理存放和搬运设备:存放设备时,应选择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环境。
在搬运设备时,应尽量避免碰撞和摔落,确保设备的安全性和完好性。
10.定期培训使用人员:定期为设备操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对设备的认识和操作技能,并教授基本的维护和保养知识,使其能够正确、安全地使用设备。
维护和保养常用医疗设备仪器需要全面的管理体系和方法,同时也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维护和检修。
医疗机构应建立完善的维护计划和监控体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良好状态,以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医疗设备维护与保养
![医疗设备维护与保养](https://img.taocdn.com/s3/m/6fd0ae3f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e1a7656.png)
医疗设备维护与保养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医疗设备在医疗机构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为了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延长设备的寿命,医疗设备的维护与保养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医疗设备维护与保养的方法和重要性。
一、医疗设备维护的方法1. 定期维护:医疗设备需要定期进行维护,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定期维护可以包括清洁设备、更换易损件、检查电路和传感器的连接等。
2. 条件维护:医疗设备在特定工作条件下需要进行维护。
例如,高温、高湿度或高噪音环境下的设备需要额外的维护措施。
3. 预防性维护:通过定期检查和保养,提前发现并解决设备存在的潜在问题,以防止设备出现故障。
4. 故障维护:当设备出现故障时,需要立即进行维修和维护,以便将设备尽快恢复正常工作状态,并减少对医疗服务的影响。
5. 备件维护:及时更换损坏的备件可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医疗机构应该建立备件库存管理系统,确保备件的充足供应。
二、医疗设备保养的重要性1. 提高设备可靠性:定期的维护和保养可以减少设备故障的发生率,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并确保设备在医疗过程中的连续工作。
2. 延长设备寿命:良好的维护和保养可以延长医疗设备的使用寿命,减少设备更换的频率,从而节约医疗机构的开支。
3. 保证医疗质量:医疗设备的正常运行对于医疗机构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至关重要。
只有保证设备的完好,才能为患者提供准确、可靠的诊疗结果。
4. 减少意外风险:设备维护和保养可以减少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意外事故的风险,保障医疗机构的安全生产。
5. 符合法律法规:合理的设备维护和保养也是医疗机构符合法律法规的重要要求。
医疗设备的检查、维修和保养应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
三、医疗设备维护与保养的注意事项1. 严格执行维护计划:医疗机构应制定详细的设备维护计划,并按照计划执行,确保设备的定期维护和保养。
2. 培训维护人员:医疗机构应对设备维护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其技能水平,并确保其具备合格的维护能力。
医疗设备维修与保养技术
![医疗设备维修与保养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24bd5b41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1666554.png)
医疗设备维修与保养技术医疗设备是现代医疗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为患者提供各类基础医疗服务、辅助诊疗、手术治疗等多方面的支持。
虽然在现代医疗技术和医疗设备的工作原理上做了很多改进,但在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着各种问题,例如设备失灵、设备操作人员的安全、医疗设备断电停机等等。
这些问题可能会极大地影响到医疗设备的工作效率和安全性,从而对患者的治疗造成不良影响。
针对这种情况,医疗设备维修和保养技术成为了目前医疗领域不可或缺的一环。
一.常见的医疗设备维修和保养技术1.维修技术维修技术是解决各类医疗设备故障的关键所在。
在医疗设备全年投入节能工作期间,往往会出现意外损坏、设备故障、电路断路等不可预见的故障,要及时处理,保障医疗设备长时间稳定工作。
在面对此类故障时,维修工人应有怎样的维修方法呢?首先,技术人员会试图找出故障发生的原因,例如查明故障是电机故障还是线路故障;其次,技术人员会进行分析故障的故障点,理解故障的产生过程;然后通过技术性的分析来决定维修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在维修过程中,技术人员还会进行环境的检查,以及整机测试等。
2.保养技术保养技术可以保障医疗设备的清洁度,避免设备出现臭味、脏污、入侵生物等不良状态,从而保证医疗设备的卫生和安全性。
首先,保养人员会对医疗设备进行全面的检查,检查设备的各种零部件是否在正常工作状态。
其次,保养人员会检查设备的使用情况,并及时清理和修理设备的积炭和容易被污物覆盖的部分。
最后,保养人员还会对医疗设备的各项抗菌物质进行定期更换和更新,以确保设备的卫生性。
二.如何选择医疗设备维修和保养服务提供商?在维修和保养医疗设备的过程中,如何选择信誉好、技术好的服务商是非常重要的问题。
首先,我们应该注重服务商的技术能力,了解其公司的规模和技术水平等,以保证能够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其次,服务商应具有良好的工作流程和严谨的操作标准。
医疗设备的维修和保养过程内必须遵守严格规定的工作流程和操作标准。
医疗设备的维护保养总结
![医疗设备的维护保养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630eb3be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1e.png)
医疗设备的维护保养总结
维护保养医疗设备对于确保设备的正常运作和延长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医
疗设备维护保养的一些总结:
1. 定期进行设备检查:定期检查设备的各个部分,包括电源,传感器,显示屏等,确
保它们正常工作,并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
2. 清洁设备:定期清洁设备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防止灰尘和污垢堆积,保持设备的正
常运作。
3. 检查电线和电缆:维护人员应当检查电线和电缆是否有损坏或磨损的迹象,并及时
更换。
4. 定期校准:定期校准设备,确保它们的测量和监测结果准确可靠。
5. 及时更换耗材:耗材(如滤芯、电池等)的使用寿命有限,需要及时更换。
不要等
到设备出现故障才更换耗材。
6. 防护措施:为了保护设备,应当做好防护措施,例如使用防尘罩和防水罩,避免设
备受到水、灰尘等污染。
7. 经常进行培训:设备维护人员应接受定期培训,了解最新设备维护技术和操作要求。
8. 建立维护记录:建立设备维护记录,记录每次维护保养的时间、内容和维护人员,
以便追踪设备的维护情况。
9. 建立紧急维修计划:制定紧急维修计划,以便在设备发生故障时能够快速响应和修复。
10. 定期进行设备更新: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医疗设备也在不断更新换代。
定期进行设备更新,以确保使用最新的设备技术和功能。
维护保养医疗设备需要全面、及时和专业的方法,这样才能确保设备的正常运作和长期可靠性。
医疗设备维修与保养管理
![医疗设备维修与保养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188bd67d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be.png)
医疗设备维修与保养管理随着医疗设备所占比重的不断增加,医疗保健成为了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之一。
为了确保医疗设备的正常运行,维修与保养是不可少的环节。
这篇文章将探讨医疗设备维修与保养管理的相关问题。
1.维修策略的制定针对不同的设备,维修策略应根据设备的特性和用途决定。
一些常用的设备如电视、空调等维修可采用维修换新的策略。
但是,一些医疗设备如CT、核磁共振等设备,由于价格昂贵,维修需要耗费大量的成本,因此应该采用定期保养和检测的策略。
2.维修与保养的流程维修与保养应该是一项有计划的持续性活动。
其流程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设备的准备在进行设备维修和保养之前,需要将设备的使用麻醉处理,确保设备的安全和可靠性。
(2)维护计划和流程在维护前,需要对设备进行评估和规划。
确定维护计划和流程,并编制相关的维护文件。
(3)设备的检测和维修设备检测应该包括普通检测和全面检测。
针对设备的问题进行修理,并在维护后测试设备的工作状态。
(4)维护报告和记录维护报告应该对维护过程和结果进行记录,以供后续的维护记录和数据分析。
1.保养目的医疗设备保养的目的是保持设备的功能、可靠性和安全性,使设备保持最佳的工作状态。
2.保养计划制定保养计划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根据设备的分类和工作原理选择相应的保养机制。
频繁使用的设备需要定期保养。
对于较少使用的设备,可以根据设备的使用频率而定。
(3)保养方式针对不同的设备类型,选择不同的保养方式,如保养、校准、检测等。
(4)设备记录进行保养时应记录设备的相关信息,如保养的次数、时间等信息,为后续的保养和维护提供依据。
(1)开机前的检查在设备启动前,为了确保设备安全运行,需要进行设备检查和准备。
针对设备的不同问题和需求,制定相应的保养计划并进行操作,进一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在保养完之后进行设备校准,以确保其工作状态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保养记录的管理对于设备的所有保养历史记录进行管理和维护,以便进行后续的保养和维护。
医疗设备的常见故障与维修管理
![医疗设备的常见故障与维修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1a723c2a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d3.png)
医疗设备的常见故障与维修管理医疗设备在临床应用中发生故障是不可避免的,而正确的维修管理将直接影响到医疗设备的使用效果和使用寿命。
以下是医疗设备常见故障的原因和维修管理方法的详细介绍。
一、常见故障及原因1. 电气故障电气故障可能是导线接触不良、插座故障、电源线损坏等多种原因导致。
这些故障容易引起医疗设备无法正常开机、断电或者短路等现象。
2. 机械故障机械故障主要是设备内部机械部件的磨损、断裂等问题,例如电动手术床的升降功能失灵、医用离心机的转速不稳等问题。
3. 传感器故障传感器故障会直接影响仪器设备的测量准确性,例如心电图仪的传感器失灵会导致心电波形显示不准确。
4. 系统软件故障系统软件故障可能导致设备无法正常开机、显示屏异常、数据处理不准确等问题,例如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影像诊断系统等。
5. 其他故障其他故障包括设备维护不当、温度湿度控制不当、化学污染等,这些都可能影响到设备的正常工作。
二、维修管理方法1. 定期维护定期维护是预防医疗设备故障的最有效方法,其中包括设备的清洁、润滑、调校、检查等工作。
定期维护能够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减少故障的发生。
2. 及时维修当设备出现故障时,需要及时进行维修。
维修人员应该具备专业的技术和经验,能够迅速准确地判断问题的原因,并采取正确的维修措施,保证设备尽快恢复正常工作。
3. 故障诊断针对不同的故障种类,需要采取不同的诊断方法。
例如电气故障需要通过检查插座、电源线、开关等进行诊断;机械故障需要通过拆卸设备进行维修;传感器故障需要通过检查传感器的连接线路和信号输出进行诊断。
4. 维修记录维修人员应该做好维修记录,包括故障现象、故障原因、维修措施、更换的零部件等内容。
维修记录有助于分析设备的故障原因,为日后的预防性维护提供数据依据。
5. 安全管理在维修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设备维修的相关操作规程,做好安全防护工作,避免维修人员和设备本身受到意外伤害。
6. 专业培训医疗设备维修人员应该接受相关专业培训,了解医疗设备的结构、原理和维修方法,掌握维修技能,并且要不断学习更新的医疗设备知识,以适应医疗设备不断更新换代的发展。
医院医疗设备维修维护和保养制大全
![医院医疗设备维修维护和保养制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8590c970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ab.png)
医疗设备管理制度现代化医院的设备维修,是事前维修保养、事后及时修复的高科技、高效率的一整套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的过程;这个过程与临床医疗工作是息息相关,它关系到病人的生命和医院的经济效益与救死扶伤的职能;提高维修效率的关键是不断提高维修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医院的设备维修人员应尽可能的多学一些先进技术和经验,努力向维修工作的科学化、专业化、知识化迈进,切实提高医疗设备的完好率,从而更好地为医疗工作服务的同时产生很好的经济效益;一、医疗设备的档案管理1、设备验收合格后,由设备科人员进行登记并建立医疗设备档案,将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入档;档案里的资料包括设备购买合同、设备和厂商家相关资质证明、验收单、随机技术资料产品样本、使用说明书、维护手册、线路原理图、设备装箱单、合格证、进口设备原产地证明等;设备入档时要认真填写设备档案设备编号、名称、型号、规格、单价、国别、厂商、主要配件名称、使用科室、到库日期、启用日期和主管人姓名、设备预计使用年限等;有条件的要将建档文件内容输入微机的医疗设备管理子系统中,实现自动化管理、方便查阅;2、将医疗设备分类:第一类设备A类为重点设备:如MRI、CT、DR、DSA、X光机等贵重医疗设备;第二类设备B类为准重点设备:如心电监护仪、血球计数器等实验室设备;第三类设备C类为非重点设备:如加湿器等;3、建立科室设备分户台帐、明确使用人的职责并进行日常维护和使用登记;二、医疗设备使用管理制度医疗设备使用管理主要由使用科室完成;对操作人员,要进行上岗培训大型设备操作人员必须要取得大型设备上岗许可证,加强事业心、责任心教育;1、医院要成立由医务科和设备科组成的管理监督小组,每个月到各科室检查一次;对违反医疗设备管理规定的使用科室,将进行全院通报,若造成经济损失的,医院将给于经济处罚,从科室奖金中扣除;2、对C类设备制定出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及管理细则,随机悬挂;对B类以上设备,要专人管理专人使用,操作人员要持证上岗,填写详细的交接手续;3、各类设备都要建立科室分户台帐,由主任或护士长管理,要求管理人员充分了解科室的设备分布及使用情况;管理人员变动时严格交接帐,并有管理小组成员在场监督,交接双方及监督员在交接清单上签字;4、认真及时填写设备使用记录,如实反应设备运转情况;不得随意编造,不得事后补写;三、医疗设备巡检、保养、维修制度医疗设备是医院开展医、研、教的重要工具,是医院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医院固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保证临床医疗的正常进行,本着以病人为中心的原则提高医疗质量为目的,制定制度如下;1、医疗设备巡检要求:1、巡检保养周期:设备维修人员每季度定期对全院在用医疗设备进行全面巡检保养;维修人员每月对重点科室设备急诊科、手术室、ICU、产房、血透进行科室巡检,发现隐患及时解决;2、维修人员定期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做到眼见、耳听、鼻闻、手摸;对所有医疗设备的运行环境防静电、防尘、防潮、防蚀、防霉等问题进行巡查,对水电气路进行巡查,对设备的运行情况、磨损程度进行检查校验,及时发现潜在问题,提出改进维护措施,有针对性的做好维修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以提高修理质量,缩短修理时间;3、医疗设备保管人员或操作人员对医疗设备基本状况进行常规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记录反馈;2、实行医疗设备分级保养制度:1、日常保养:由仪器保养使用人员负责,进行机械表面污渍的清洁、机械部分的紧固和润滑;紧固易松动的螺丝和零件,检查运转是否正常,零部件是否完整,设备使用人员交接班时,做好设备检查和交接工作;2、一级保养:由仪器保养使用人员按计划进行,主要是内部清洁,检查有无异常情况如声音、湿度、指示灯等,局部检查和调整,清除机器内部灰尘,清洁电路板脚的氧化层,相关电位器的清洁以及光学医疗设备光路灰尘的清洁;3、二级保养:属预防性维修,由仪器保养使用人员会同维修人员共同进行,对设备的主体部分或主要组件进行检查,调整精度,必要时更换已磨损的机械易损部件,抽样检查一些性能变差的电子元器件电位器、电容、电阻等,提前更换;4、重点科室所有设备必须实行二级保养措施属预防性维修,对设备的主体部分或主要组件进行检查,调整精度,必要时应更换易损件;对抢救设备必须进行插电测试,保证该类设备处于正常运转状态;5、按照设备要求,定期对不同设备进行保养;以不影响科室正常工作为原则,手术室主要集中在周末定期对设备进行保养,ICU,急诊室及产房以设备空闲时轮流对设备进行保养,并记录在案;6、对一些维修保养要求较高、技术难度大、备件源困难的设备由厂家或维修站提供维修和零配件服务,并通过签订的保修合同来降低费用;设备科维修人员监督保养过程,并登记;3、医疗设备维修制度:1、常规医疗设备、器械的维修由设备科维修组负责;保修期内设备出现问题,要及时通知维修厂家,如未按维修协议及时处理,要按协议条款追究对方相应责任;2、维修组人员应经常深入临床科室检修医疗设备并协助医务人员了解医疗设备及器械性能,提高使用水平和维护保养水平,以减少医疗设备及器械的损坏;设备维修事毕应填写检修记录,由被检修单位负责人签字验收;各科如有临时维修工作,需填写修理通知单,送维修组,由检修人员办理;如属抢修、抢救急需,可立即通知维修人员到现场检修;3、可携带及易搬动的器械需修理时,除填写修理通知单外,并连同该物送修理部门,对不能立即修理好的,须向承修部门取回设备送修单;修复后,使用部门凭设备送修单领回,并应进行验收签证;4、各科室如新装、新建、改装、改建有关设备,需填写设备安装申请单,报分管院长批准后安排办理;5、报修设备、仪器、器械一律由报修科室填写报修单急修事后补填,交设备科或维修组安排人员进行维修;仪器设备出现故障时,应由设备使用人或保养人详细说明故障现象及大原因,以便及时排除故障,缩短停机时间;设备维修后要做好登记,大型设备的维修记录要写入档案,内容包括维修日期、使用人主诉故障现象、修理人检查所见现象、故障原因、排除方法、更换零件及修复后的检验情况;6、维修人员了解发现有属责任性损坏的设备、仪器、器械尤其贵重或大型设备时,应及时向有关领导报告,查明情况再与修理,不得先修后报;7、重点科室关键设备发生故障,维修人员必须及时维修,不能对临床医疗质量造成影响;如果设备故障严重,不能及时维修必须通知使用科室和设备科,必须及时找到可替代设备;8、实行检修登记制度,做到接受时登记,修理内容详细记录,维修人员签名负责,修复后领取人签收认可;9、提倡修旧制度,节约原材料;医疗设备的报废须填报设备报废单,必要时由院领导组织有关人员进行鉴定,成批或大中型设备报废须按医院规定的审批;10、加强设备维修材料保管,做到进料登记,发料登记,领用人签收;保管人员有权拒发不合理用料;设备维修需购置一部分常用配件,同时每种设备有两人以上的院外维修公司的联系方式,以备发生紧急故障时应急处理;11、非本院维修人员,未经设备科批准不得私自维修本院设备;设备出院维修也必须经设备科批准;对不能修复的设备,维修人员应说明原因并提出外修申请,经批准后送修;12、在检修过程中注意人机安全,爱护仪器设备,妥善保管零配件,严防流失;4、医疗设备维修、保养操作规程:1、仪器通电检修之前必须了解、掌握操作规程、性能和使用方法;2、必须在电源断开状态下,进行拆缷机器,插拨线路板,更换元器件及保险丝等操作;3、更换仪器配件、电子元件必须满足原电路参数要求并留有一定余量,同类品代换必须进行一定时间的实验运行;4、检修仪器电源部分故障,如更换变压器、开关电源电路等原件,修复后应测量绝缘电阻外壳要求大于10兆欧以上;5、使用电烙铁必须有可靠的固定支架并接有可靠地线,不得随意放置,电烙铁用完要及时关闭电源,搁置冷却;6、仪器通电检修时,注意保持单手操作习惯,身体与地面保持良好绝缘;7、仪器电源线应按国际规范连接,在确认正确无误后方可使用;8、仪器使用结束离开时,随时关闭所有用电器开关和总电源开关;四、如何做好医疗设备维修管理维修管理人员应结合本院的实际情况,切实搞好设备的验收、安装、使用、维护、维修、报废申报手续及设备报废处理工作,要加强维修资料的完善和维修检测仪器的装备及管理工作;1、医院行政应尽可能地订购一些专业图书、期刊杂志、报纸、工具书和常用电子元件手册,由专人妥善保管,以供查阅;2、建全设备档案;对无图纸、说明书、维修手册的要尽可能地使其完善,充分利用各种会议、展销、培训及外请修理的机会收集技术资料、有关零配件和技术服务信息,并存入设备档案或元件库;3、建立元件库;有计划地储备一些常用零配件;新机器的随机备用配件,应交使用科室专人保管;4、废弃设备应有选择性地回收入库,充分利用这些设备的有用零配件,有效地对其它设备进行维修、革新、改造;5、要提高维修效率,必须加强维修工具、检测仪器的装备、现代医疗设备结构复杂、融合多门学科、集成度高,设备运转时各信号之间时序逻辑关系严格,因而需要一些特殊的维修拆缷工具和高性能的精密检测仪器;6、要做好医疗设备使用记录,医疗设备操作人员每天对设备的使用情况进行如实记录,发现问题及时向设备管理部科通报,保证医疗设备的正常使用和故障的及时排除;7、当遇到医疗设备在日常使用中发生故障时,必须在短时间内及时排除故障,并做好维修记录,如故障发生时间、故障现象、故障部位,经检修后分析故障产生的原因,排除故障的办法以及更换了何种元器件,恢复正常运行的情况等;以便下次维修,还有利于发现设备的多发故障,从而进行设备的改进、根除多发性故障;对本地不能维修的仪器设备,仔细记录故障现象,以备上送修理时查询;8、重视医疗设备的大修,医疗设备如发生了较大的故障,应组织临床操作人员和维修技术人员对事故进行综合分析,查找发生较大故障的原因,分清责任;对这类较大故障的医疗设备,需进行大修,对相关联的元器件进行检测,对损坏或已受损致使参数发生变化的元器件须彻底更换,以杜绝后患;对已使用一定年限的医疗设备,如还有继续使用的价值也需实行全面的大修工作;经过大修的医疗设备要进行必要的计量检测,使之达到原来的技术标准方可重新投入使用;9、加强岗位责任制,建立健全完善的医疗设备维修制度,加强岗位责任制;每台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都具体落实到人,做到台台医疗设备有人管,形成一个科学、有序的管理体系;五、医疗设备检查保养的具体内容和要求1、工作环境及设备外观检查:通过对工作环境及外观检查,可以基本了解使用人员对设备的爱护和日常保养、设备的工作环境维持、设备的日常工作量等;操作面板及按键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设备的防水、防尘的效果,对如输液泵、血透机、超声清洗机等易接触液体的设备,必须及时修复防水面板的破损,以防液体渗进机内造成更大的损害;存在环境不良的情况应及时要求使用单位改善或汇报相关领导和部门协调解决;2、设备内外除尘清洁:防尘是电气设备的共同要求,特别是那些具有较大的散热排风装置或高压静电部件的设备,必然会在机器内部聚焦和吸附大量的尘埃,必须去除这些积尘才能保证良好的散热和防止积尘导致的绝缘下降;同时积尘还会降低一些传感器的检测精度和一些运动机件的运动精度;机内除尘的方法一般有两种:一是用毛刷清扫,配合及尘器吸走积尘,优点是除尘彻底,缺点是费时费力还可能需拆缷某些部件;另一种是用大力吹风筒将积尘吹出机外,优点是省时省力,缺点是除尘不够彻底还会造成环境污染;两种除尘的方法有时需结合使用;3、机械检查及紧固:任何设备都需要机械部件的支持连接,特别是机内存在运动或震动部件的设备,如CT、X光机等,这些机械部件的安装、运转的可靠与否,直接关系整套设备的安全使用,检查的重点是各种安装、连接、支撑的形态及老化情况一些塑料件要特别检查,传动系统的皮带齿轮链条的松紧及磨损;轴承、导轨的磨损;限位开关、位置传感器、编码器的位置、碰块、轴连等是否有变动和松动;运动部件的安装件是否紧固,关键部位要用扭力扳手检查紧固;连动的电线电缆及管路是否扭折、绑扎是否松动等等;机械检查通常采用“一听二看三试”的方法,“听”指听机械震动及运转的声音是否正常,“看”是指看有无松动、变形、老化、运动阻滞、打滑等情况,“试”是指通过加外力来检查机械的紧固和运动情况如用扭力扳手检查螺丝螺母、测量电机的运转电流检查运动阻力及平衡等;机械检查紧固是预防性维修的最重要的内容,也是最容易发现问题和进行补救的环节,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4、机械润滑:机械运动中,润滑是否良好至关重要,直接关系到机械部件的使用寿命和相关功能的发挥;机械润滑的要求比较严格,润滑剂的选择、更换或添加周期及方法根据不同的部件、材料、位置、受力等有所不同,不能盲目进行润滑,因此润滑要参照有关资料按要求和指导进行;5、电源系统检查:电源系统是现代医疗设备的“心脏”,也是设备发生故障的主要部位,电源问题导致设备故障占设备总故障的30%以上;电源系统检查包括机外部交流电源即供电及交流稳压电源、UPS等、机内直流电源和地线系统,电源检查主要是测量并记录各相交流电压及平衡情况、各组直流电压、接地电阻等,参照设备资料判断这些值是否超出正常范围,如有大的偏差,需进一步分析原因进行修理或调整;电源线及插座、保险及保险座也要认真检查及时更换,这些部件极易引起电源接触不良导致不必要的损失;机内电源的产热散热情况要根据设备的工作环境及连续工作时间进行评估,有必要的需考虑加装或加大散热装置以提高电源的稳定性和延长电源的使用寿命;地线不仅在设备发生漏电时保障人体的生命安全,对提高仪器的抗干扰能力、保证稳定性及精度也十分重要,在检查时要给予足够的重视;6、接插件检查:接插件在医疗设备内随处可见,它是保证设备内各种信息安全准确传递的重要环节,接插件不良主要表现在信号失真和信号中断,经常引起一些设备时好时坏、工作不稳定等故障;7、管路系统检查更换:医疗设备中许多仪器利用到液体、气体,常常具有比较复杂的管路系统,主要包括管道、过滤器阀、泵等部件,管路系统的老化、堵塞、失灵是常见的故障原因;有计划地清洁清洗管路、更换管道过滤器、保养阀泵等,既是对这些设备日常保养的考察,也可以大幅度地减低设备的故障率,这对大部分的检验仪器和透析系统有特别突出的意义;8、光学系统检查及清洁:光学系统的维护原则是“重检查轻高校”,主要包括光源系统散热检查、光路的清洁检查、镜头的清洁及霉菌检查,注重加强防霉处理;由于光学系统非常精密,同时也十分脆弱,因此在进行除尘、清洁时必须十分小心和细心,并需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否则可能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9、大功率部件检查:大功率部件主要指一套设备中相对具有大电流、高电压的元器件,如电源稳压调整元件、集成稳压模块、电源逆变器、电磁驱动模块和加热器件等;它们具有体积大、产热多、热胀冷缩大等特点,要求有比较好的散热条件,这些器件相关的焊点易出现脱焊或虚焊、接线端易出出氧化或松动;与之紧贴靠近的一些其他元件也易因受热而性能下降或损坏;在预防性检修中要认真检查,及时处理发现的隐患,对降低整机故障大有益处;10、易损耗元部件检查更换和备置:易损耗元部件常常有其理论寿命,但由于使用时间和保养状况的差异,实际寿命和理论寿命可能有较大出入,要根据实际情况判断哪些需要马上更换、哪些需要准备备件;11、设备报警测试及参数调校:任何一台设备在维护完毕时都要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试用,必须保证设备的安全使用,对一些重要的报警条件进行测试,核对有关指标参数并记录,需要调校的参数,先分析原因,再逐步调校,绝对要避免盲目调整;对不能符合设备出厂参数的要分析原因给予说明,以便下一次维修或维护时参考;12、软件系统测试、整理及备份:现代医疗设备很多都嵌入了计算机技术,我们要尽量利用设备随机配备的软件对设备进行测试、诊断,了解设备内部运行的一些状态,以便判断是否需要进行硬盘整理和系统备份;13、其他特殊方面:有些设备要求一些特殊的维护保养,可将其专门列出,按指定方法和要求完成;尤其像CT、MR、DSA、放疗设备、高压氧仓等大型设备要参照厂家的技术要求和国家的法规要求做更加细化的检修保养工作;。
医疗设备维修
![医疗设备维修](https://img.taocdn.com/s3/m/08a32f04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e1.png)
医疗设备维修一、引言医疗设备的正常运作对于医疗机构而言至关重要,它们不仅能够提供准确的诊断和治疗,还能保证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然而,由于长时间使用和各种因素的影响,医疗设备可能会出现故障或损坏,需要进行维修。
本文将介绍医疗设备的维修方法和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案。
二、医疗设备维修方法1. 基础维护医疗设备的基础维护是保持设备正常运行的关键。
包括定期清洁、检查电源线和连接线是否松动、检查液晶屏是否完好、测试主要功能等。
基础维护的目的是提前发现问题并进行修复,确保设备长期运作。
2. 故障排除当医疗设备出现故障时,需要进行故障排除。
首先,要排除人为错误,如操作不当或设置错误等。
其次,利用设备自带的故障代码或故障指示灯进行初步判断。
如果问题无法解决,可以参考设备的用户手册进行进一步排除故障。
3. 维修措施在明确了故障原因后,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维修措施。
常见的维修措施包括更换损坏的零部件、调整设备的软件设置、重新安装或升级设备的驱动程序等。
如果问题较复杂,建议联系厂商或专业维修人员进行维修。
三、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1. 设备无法开机可能原因包括电源线松动、电源故障、电池耗尽等。
解决方案如下:•检查电源线是否连接牢固。
•检查电源插座是否正常工作。
•如果是电池耗尽,可以尝试更换电池或连接电源适配器。
2. 设备无法正常运行可能原因包括软件故障、系统错误、硬件问题等。
解决方案如下:•重启设备,尝试恢复正常运行。
•检查设备是否有错误提示或指示灯闪烁,根据提示查找解决方案。
•如果问题仍然存在,联系厂商或专业维修人员进行进一步处理。
3. 设备显示异常或出现图像问题可能原因包括连接线松动、屏幕损坏、显示设置错误等。
解决方案如下:•检查连接线是否连接牢固,尝试重新连接。
•检查屏幕是否有划痕或损坏,需要更换屏幕。
•检查设备的分辨率、亮度等设置,调整为适合的数值。
4. 设备出现异常声音或震动可能原因包括零部件松动、设备内部故障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医疗设备维修和保养汇总(doc 20页)常见医疗设备维修和保养汇总一、医用光学类1、腹腔镜维护和保养(1)器械宜轻取轻放,不得摩擦、相互碰撞及同时一手拿多样器械,保持轴节灵活尖端合拢良好、锐利器械刃而锋利。
(2)注意镜面的保护。
(3)导线清洁后存放时,不可拆迭,盘旋弯曲度应大于90度,以防止光纤折损,影响使用效果及缩短使用寿命。
(4)对各类钳子要经常检查,活动关节,注意钳端的闭合情况,关节处涂上专用润滑剂。
(5)锐利器械保存应套上橡皮保护套。
(6)戳卡、转换器、旋切器上的密封圈如有老化、裂口是应及时更换,以免造成术中漏气影响气腹效果。
(7)冲洗器上的阀门,应定期拆卸进行清洁、上油、以保持阀门的灵活性。
(8)所有器械在使用、清洗、保养过程中,关节不应强扳,尖端不能碰及硬物,器械小部件不能丢失。
(9)光源和摄像头在分离前应先确定主机电源关闭方可拔出。
(10)关机后的15分钟内不宜重启腔镜系统。
(11)内窥镜的灭菌优先考虑低温或等离子消毒法,若用高压灭菌法,一定要让镜子自然冷却,禁止用冷水冷却,不然会导致镜头的破裂,目前,不提倡用戊二醛浸泡灭菌,因为浸泡后镜面接口(2)送水、送气不畅(3)附件插入的问题(4)内镜漏水(5)内镜与附件损坏(6)吸引的故障(7)光亮度调节故障二、医用磁共振类1、医用磁共振成像设备(MRI)维护和保养(1)机前先检查所有设备空间环境温度是否正常。
按厂家开机步骤指引进行。
(2)晚上关机时,关好屏蔽室大门,相关设备要正确逐一下电,尤其是计算机要正常shut down完毕,才能关机。
(3)保持设备间的清洁也很重要,对各不同设备通风风扇要定期清理。
可大大减少过热而损坏设备。
(4)对磁体里、病床线圈上的金属物和金属粉要定期清除,可消除某些伪影,增加图像信噪比。
(5)线圈是磁共振系统最重要的部件之一,也是最容易损坏的部件,所以线圈应轻拿轻放,正拿正放,接插件时要小心,并定期檫洗接头。
常见故障及维修(1)开机找不到频率,系统报幅度太低或给出错误频率。
找不到大部分是因为温控系统故障,使系统偏离工作频率而无法成像。
(2)图像中心有大十字光标,没有正确的影像。
主要是梯度系统没有工作,需要检查谱仪和梯度放大器。
(3)图像整体变短或变宽,主要是某一路梯度未工作。
需检查谱仪或梯度放大器。
(4)图像上部分区域偏暗,表现不均匀。
主要检查线圈及射频系统。
(5)图像严重崎变。
主要是MRI的匀场故障,首先要检查匀场系统。
(6)图像严重相位方向伪影,相关原因很多,电源、梯度及计算机等任何波动都会引起相位伪影,需根据具体情况排查故障。
三、医用放射类及附属设备1、X光机维护和保养(1)操作人员应定期清洁机器外表,保持机器及机房的整洁、干燥,清洁外部尘土时最好用吸尘器,机器内部的尘土最好用电吹风和细毛刷清理,决不能用湿布擦抹,机房内应尽量少堆放或不堆放杂物。
(2)保持机房温度和适度,室温一般在15℃-25℃,湿度在40%-60%。
(3)每日开机前,先检查供电电源条件是否满足,每日开机后,应根据机房的温度和机器的结构特点,给予适当的预热时间。
(4)定期检查接地是否良好,X线管套有无漏油,管套温度是否过高,机器运转是否正常等等。
(5)发现异常,应立即切断机器电源,通知维修人员进行处理。
2、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设备(DSA)维护和保养(1)每日工作前,用干布对机器进行一次清洁工作,并形成工作制度。
(2)机房要保持清洁、安静,严禁吸烟,工作人员、患者、陪同人员进入机房要换穿室内鞋。
(3)每天开机前后要认真记录机房温度、湿度,系统的指示参数,并与正常值对照,例行检查系统是否运转正常,及时发现并纠正。
(4)根据DSA机特点,严格按照各项操作规程工作。
(5)按机器的性能要求,每周或每日要做一次校对,测量系统各项参数和性能。
(6)按照说明书上的技术规范定期保养、维护机器,包括设备的清洁、机械部分润滑、电路的检查及必要的调整、系统的可靠性及稳定性检查。
(7)做好操作人员岗前培训,严格执行DSA机开、关操作规程,并填好各种扫描记录、工作日志。
(8)建立机器档案,机器发生故障时应立即停机,并报告上级和维修人员,及时记录故障发生时的有关情况及维修情况。
3、X射线计算机断层摄影设备(CT)维护和保养(1)温度n 在扫描状态下,温度保持在20°~28°(变化范围不超过5°/小时)。
n 在外界温度小于0°或者大于35°的情况下,建议晚间不要关闭空调,每天开机准备扫描病人之前,应首先使室温保持在20°~28°半小时以上。
(2)湿度n 在扫描状态下,相对湿度保持30%~70%(无凝露)。
n 在外界湿度较大的情况下,建议即便不使用设备,也应将除湿机打开.开机前如果湿度过大,建议先开除湿机,使湿度在允许的范围内半小时以上再开机扫描。
n 如果相对湿度低于30%,建议使用室内蓄水池蓄水,湿度达到要求后,再开机扫描。
(3)清洁和消毒n 地面清洁应使用真空吸尘器,清洁时不要扬起灰尘。
n 在需要使用水或液体清洁剂时,不要使水溅入机器内部。
n 机架下面的地面应定期清理,并注意有无泄漏物。
n 外罩清洁可使用中性清洁剂,用布擦去污迹.不可用强酸性或强碱性的清洁剂清洗外罩。
n 与患者接触的应用部分应每次使用后用90%的洒精或消毒剂擦洗消毒,每次应最少擦洗三遍.擦洗时擦洗液不得溅入设备内部。
n 如果屏幕有污迹,请用干净的软布擦拭屏幕.如果用玻璃清洁液,请不要用含有抗静电溶液或类似添加物的任何类型的清洁剂,因为可能操作损伤屏幕的涂覆层。
n 不可用圆珠或螺丝刀等尖锐的物体去摩擦、触摸或敲打屏幕表面,因为可能会刮伤显像管。
n 请用软布蘸温和的洗涤剂溶液擦拭清洁机壳,前面板和控制器.不可使用任何类型的砂纸、研磨粉和酒精、苯等溶剂。
n 键盘可用软布清洁,不要将水或其他液体溅入键盘内。
n 鼠标可定期(每周)打开轨迹球,清理内部的脏物。
n 铺设在室内的电缆应定期检查,如果是电缆沟,应注意鼠害。
.n 在给病人做身体检查时常常会遇到很多特殊的情况,如病人在扫描过程中出现呕吐,流血,或小孩撒尿等,遇到这种情况应立即处理,防止进入机器内部,如果已经进入,应及时关闭机架电源,打开机架的前罩,进行内部清理,防止机器短路。
(4)CT球管的日常维护与保养n 外部的三相电源检测,包括三相电源的相位、相辐平衡稳定,及相辐均衡,不移相及地线的阻值与接地良好与否。
n 消灭老鼠与蟑螂等动物,由于它们咬断电线,污染线路板,引起火灾现象屡见不鲜。
n 机房的温湿度要适宜,温度太高或太低,电子电路都不能正常工作,工作环境太干,容易引起静电,工作环境太湿,容易因氧化物灰尘等潮湿引起电路短路。
通常工作环境温度维持20 ℃~30 ℃,温度变化率≤30 ℃/h,湿度75%,湿度变化率≤5%/h。
n CT球管的各种工作参数的检测,包括CT球管的kV、Ma、温度等。
n 高压电缆与球管的接触良好,接触零部件无杂质,每2年检查1次。
n 每三个月用高压氧气或者气泵冲净CT球管冷却器内的灰尘和杂物。
n 定期对球管的mA、KV、S基准值进行校准。
(5)主旋转轴承的保养n CT机使用每三个月应加润滑脂一次,每次加润滑脂量根据使用的频度不同而不同。
n 平均日患者大于20人次的设备则每次加润滑脂应不超过200克,平均日患者量小于10人次的设备则每次加润滑脂量应不超过100克。
n 严禁使用添加二硫化钼的润滑脂。
(6)螺丝紧固n 根据需要打开机罩,在保证断电的情况下检查端子排上的螺丝是否松动,接插件是否牢靠,线扣及线托是否脱落,如发现则加固之。
(7)主旋转同步带的张紧调整n 每三个月应检查机架旋转同步带的松紧度,方法如下:用约5KG的力度压同步皮带,其弧度应在14±0.5MM的范围内。
(8)扫描床机械系统的保养n 为减轻机械系统的磨损,延长其使用寿命,需定期进行保养,添加润滑脂。
n 扫描采用的润没脂可与旋转轴承的润滑脂一致。
(9)计算机硬件及软件维护n 在非扫描状态时,要关闭各类窗口,禁止使机器处于待曝光扫描状态。
n 及时清理磁盘空间,以保证数据的畅通。
n 开机和关机时,要严格按照机器程序及指令提示进行操作。
准备停电时要提前关机。
(10)其他n 定期进行水模校准及空气校准,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使图像质量得以保证。
n 当机器长时间搁置不用时,要定期开、关机一次,并进行一次预热扫描,以保证软件和硬件正常运行。
n 禁止在机房及控制室内使用手机,防止电磁波干扰。
n 减少旋转阳极的空转磨损,(不曝光时,禁止旋转阳极空转)。
n 认真记录机器每天的运行情况。
n 与维修工程师保持密切联系,稍有隐患立即排除。
n 每三个月检查清洁板箱风扇,顶罩风扇及各应急开关是否灵敏。
4、激光相机维护和保养(1)切勿替换或拆卸集成的安全装置。
(2)切勿遮盖通风口。
(3)不要给打印机加润滑油。
(4)进行任何维护工作前,务必关闭设备并从插座中拔下电源线(未关闭电源时,可以清除胶片卡塞或清洁打印机热敏头)。
(5)激光相机表面清洁流程:关闭设备;从插座上拔下电源插头;用干净、柔软的湿布擦拭表面,如果需要,可使用适量的肥皂水或洗洁剂清洗,但切勿使用氨基清洁剂,清洁时要小心谨慎,切勿使任何液体进入电源线端或流人相机内部;插上电源后开启(6)激光头的清洁流程:关闭电源;按照相机说明书打开设备;用浸有少量乙醇不起毛的布,沿同一个方向轻轻地擦拭,不要将布抬起,切勿对激光头施加任何压力,以免造成损坏;(7)激光相机发生卡片时,一般有故障提示。
造成卡片的原因很多。
如:胶片输入盘无法送片、传动轴轴问摩擦力不匹配、传感器失灵、突然停电等。
因此,需要认真分析,准确判断卡片位置,清除被卡的胶片。
五、临床检验类1、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维护保养(1)保持室温在18~25℃之间,湿度控制在45%~60%之间。
(2)防尘及防腐蚀,因地制宜,尽量减少灰尘污染,化学试剂特别是挥发类试剂如盐酸、硝酸等不能放在仪器工作室。
(3)防震和防电磁干扰,机器应固定在地面,尽可能远离震动源,最好采用专线供电,不得与其他大功率仪器公用电源。
(4)配备稳压器,必须接地线。
(5)及时更换光源灯。
(6)每天清洗流动池。
(7)定期更换蠕动泵。
(8)保持单色器和检测器的干燥环境。
常见故障和维修(6)采样针、试剂针运行不到位产生原因:采样针、试剂针的水平传感器和垂直传感器故障;传感器与电路板的插头接触不良;采样针、试剂针主轴摩擦力太大。
纸打磨插头,除去其表面氧化层,为采样针、试剂针主轴添加润滑油。
(2)试剂仓致冷器不致冷产生原因:散热系统散热效果不佳。
维修方法:清洗进气口的海绵滤网,清除进气管道的灰尘。
(3)供水系统压力增大产生原因:更换新管道后,新、旧管道阻力差异,使供水系统压力出现较大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