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路面工程概述ppt课件
合集下载
《路面工程概述》PPT课件
直接同车轮相接触的结构层。所受的力有:竖直力、水平力 和冲击力,及大气湿度和温度的直接影响。
要求具有: 1)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2)足够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3)足够的平整度; 4)足够的粗糙度(即抗滑性); 5)足够的抗水损坏能力(即防渗性); 6)低噪声及低扬尘性 。
整理ppt
8
2、基层(roadbase): 承受的主要荷载是面层传下来的竖直力。
Image 料:
水泥混凝土、沥青混凝土、沥青碎(砾)混合料、沙 砾或碎石掺土的混合料以及块石等。
整理ppt
6
基层所用材料主要有: 各种结合料(如石灰、水泥、沥青等)稳定土或稳定碎(砾) 石、贫水混凝土、天然沙砾、各种碎石或砾石、片石、块石或 圆石,各种工业废渣(如煤渣、粉煤灰、矿渣、石灰石等)和 土、砂、石所组成的混合料。基层主要承受由面层传来的车辆 荷载的垂直力,并扩散到下面的垫层和土基中去。
3. 基层种类 稳定类、粒料类
(三) 垫层
1. 垫层的作用 排水、隔水、防冻、防基层污染、扩散应力
2. 垫层材料 颗粒材料、结合料稳定土
整理ppt
5
(四)修筑材料:
面层所用材料主要有:
No 它要承受较大的行车荷载的垂直力、水平力和冲
击力的作用,同时还要承受到降水、浸蚀及气温等外 界因素的影响。所以其材料必须能够承受抗压、抗拉 、抗剪,以及抗冲击等多种力的组合。故选用如下材
3. 面层的构成:
多层沥青混合料 双层水泥混凝土 复合式结构 带有磨耗层或保护层的砂石结构
4.面层的结构
横坡 超高 路肩
整理ppt
按力学特性分: 柔性路面 刚性路面 半刚性路面
4
(二) 基层
1.基层的作用: 承受面层传下的行车垂直荷载,向垫层和土基扩散荷载
要求具有: 1)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2)足够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3)足够的平整度; 4)足够的粗糙度(即抗滑性); 5)足够的抗水损坏能力(即防渗性); 6)低噪声及低扬尘性 。
整理ppt
8
2、基层(roadbase): 承受的主要荷载是面层传下来的竖直力。
Image 料:
水泥混凝土、沥青混凝土、沥青碎(砾)混合料、沙 砾或碎石掺土的混合料以及块石等。
整理ppt
6
基层所用材料主要有: 各种结合料(如石灰、水泥、沥青等)稳定土或稳定碎(砾) 石、贫水混凝土、天然沙砾、各种碎石或砾石、片石、块石或 圆石,各种工业废渣(如煤渣、粉煤灰、矿渣、石灰石等)和 土、砂、石所组成的混合料。基层主要承受由面层传来的车辆 荷载的垂直力,并扩散到下面的垫层和土基中去。
3. 基层种类 稳定类、粒料类
(三) 垫层
1. 垫层的作用 排水、隔水、防冻、防基层污染、扩散应力
2. 垫层材料 颗粒材料、结合料稳定土
整理ppt
5
(四)修筑材料:
面层所用材料主要有:
No 它要承受较大的行车荷载的垂直力、水平力和冲
击力的作用,同时还要承受到降水、浸蚀及气温等外 界因素的影响。所以其材料必须能够承受抗压、抗拉 、抗剪,以及抗冲击等多种力的组合。故选用如下材
3. 面层的构成:
多层沥青混合料 双层水泥混凝土 复合式结构 带有磨耗层或保护层的砂石结构
4.面层的结构
横坡 超高 路肩
整理ppt
按力学特性分: 柔性路面 刚性路面 半刚性路面
4
(二) 基层
1.基层的作用: 承受面层传下的行车垂直荷载,向垫层和土基扩散荷载
路基路面工程 概论PPT课件
14
1.2 路基路面工程特点与性能要求
二 要求路面具有以下性能要求
2.稳定性 天然地表面因修建道路而导致地表失衡,在达到新的平衡
之前,道路处于暂时不稳定状态。 对路面结构的稳定性有重要影响的有: (1)大气降水:使结构内部湿度发生变化,低洼处排水不良, 长期积水会使得较矮的路堤软化,导致路面失去承载力。而且 处于某一深度的地下水可以通过毛细润湿和渗透进入路基。
课程性质:是道桥及渡河工程、交通土建等专业必修的一门专 业主干课程,主要讲述公路与城市道路路基工程、路面工程的 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与其他课程的关系:《结构力学》、《土力学》、《工程地质 学》、《道路建筑材料》。
现代路基路面工程的特点: 1.适应人类社会建设与发展的要求; 2.满足快速、安全、舒适的行车要求; 3.满足环保、友好、低能耗的现代功能要求;
1.1 路基路面工程发展概况
二 我国路基路面工程建设和研究的成果:
●沥青路面结构 ♦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 ●半刚性路面结构 ♦柔性路面、刚性路面设计理论与方法 ●路面使用性能与表面特性 ♦路面养护管理
11
1.2 路基路面工程特点与性能要求
一 特点
1.路基:在天然地表面按照道路的设计线型(位置)和设计 断面(几何尺寸)的要求开挖或者堆填而成的岩土结构物。 2.路面:在路基顶面的行车部分用各种混合料铺筑而成的层 状结构物。
图为通向柏林的A9公路,使用时间超过了50年,图 8 中为第一阶段的水泥路面。
1.1 路基路面工程发展概况
9
1.1 路基路面工程发展概况
二 我国路基路面工程建设和研究的成果:
●公路自然区划 ♦土的工程分类 ●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 ♦高路堤修筑技术与支挡结构 ●软土地基稳定技术 ♦岩石路基爆破技术
路基路面工程概述国家精品课程PPT课件
9条:鹤岗-大连(G11)、沈阳-海口(G15)、长春-深圳(G25)、
济南-广州(G35)、大庆-广州(G45)、二连浩特-广州(G55)、 包头-茂名(G65)、兰州-海口(G75)、重庆-昆明(G85)
18条:绥芬河-满洲里(G10)、珲春-乌兰浩特(G12)、丹东-
锡林浩特(G16)、荣成-乌海(G18)、青岛-银川(G20)、青岛-兰 州(G22)、连云港-霍尔果斯(G30)、南京-洛阳(G36)、上海-西 安(G40)、上海-成都(G42)、上海-重庆(G50)、杭州-瑞丽(G56)、 上海-昆明(G60)、福州-银川(G70)、泉州-南宁(G72)、厦门- 成都(G76)、汕头-昆明(G78)、广州-昆明(G80)
1、路基横断面
1、路基横断面
1、路基横断面
图1-4d 城市道路典型路基横断面
2、路面横断面
槽式横断面 全铺式横断面
3、路拱横坡度
目的:为了保证路面上雨水及时排出,减少雨水
对路面的浸润和渗透而减弱路面结构强度,路面表 面应做成直线形或抛物线形的路拱。
形式:一次式:直线形、折线形
二次式:2次抛物线形, 三次式:3次线形方程
一般路基
冻土区通风管路基
(1)路基工程-冻土
冻土区 冻土区路基
冻土区 冻土区
(1)路基工程-防护与加固
冻土区 路基防护
铁路路基
(1)路基工程-防护与加固
3、路基路面的性能要求
(2)路面工程
公路路面是直接承受交通荷载、大气温度及雨水作用的结构,应具有 良好的稳定性和足够的强度、刚度,其表面还应满足平整、抗滑和排水 的要求。因此,公路路面应根据交通量及其组成情况和公路等级、使用 任务、功能、当地材料及自然条件,结合路基进行综合设计。
济南-广州(G35)、大庆-广州(G45)、二连浩特-广州(G55)、 包头-茂名(G65)、兰州-海口(G75)、重庆-昆明(G85)
18条:绥芬河-满洲里(G10)、珲春-乌兰浩特(G12)、丹东-
锡林浩特(G16)、荣成-乌海(G18)、青岛-银川(G20)、青岛-兰 州(G22)、连云港-霍尔果斯(G30)、南京-洛阳(G36)、上海-西 安(G40)、上海-成都(G42)、上海-重庆(G50)、杭州-瑞丽(G56)、 上海-昆明(G60)、福州-银川(G70)、泉州-南宁(G72)、厦门- 成都(G76)、汕头-昆明(G78)、广州-昆明(G80)
1、路基横断面
1、路基横断面
1、路基横断面
图1-4d 城市道路典型路基横断面
2、路面横断面
槽式横断面 全铺式横断面
3、路拱横坡度
目的:为了保证路面上雨水及时排出,减少雨水
对路面的浸润和渗透而减弱路面结构强度,路面表 面应做成直线形或抛物线形的路拱。
形式:一次式:直线形、折线形
二次式:2次抛物线形, 三次式:3次线形方程
一般路基
冻土区通风管路基
(1)路基工程-冻土
冻土区 冻土区路基
冻土区 冻土区
(1)路基工程-防护与加固
冻土区 路基防护
铁路路基
(1)路基工程-防护与加固
3、路基路面的性能要求
(2)路面工程
公路路面是直接承受交通荷载、大气温度及雨水作用的结构,应具有 良好的稳定性和足够的强度、刚度,其表面还应满足平整、抗滑和排水 的要求。因此,公路路面应根据交通量及其组成情况和公路等级、使用 任务、功能、当地材料及自然条件,结合路基进行综合设计。
路基路面工程电子PPT课件
第32页/共52页
图13-16 胀缝传力杆的架设(钢筋支架法) 1—先浇的混凝土;2—传力杆;3—金属套筒;4—钢筋; 5—支架;6—压缝板条;7—嵌缝板;8—胀缝模板
第33页/共52页
图13-17 胀缝传力杆的架设(顶头模固定法) 1—端头挡板;2—外侧定位模板;3—固定横木
第34页/共52页
• ③有接缝,一般水泥混凝土路面要建造许多接缝,这些接缝不但增加施工 和养护的复杂性,而且容易引起行车跳动,影响行车的舒适性。同时接缝 又是路面的薄弱点,如处理不当,将导致路面板边和板角处破坏。
• ④修复困难,水泥混凝土路面破坏后,开挖很困难,修补工作量也大,且 影响交通,这对于有地下管线的城市道路,带来较大困难。
图13-2 混凝土变形及开裂 a)由于温度坡差引起的变形;b)由于温度坡差引起的开裂; c)由于均匀温度下降使板的开裂
第8页/共52页
图13-3 路面接缝设置 1—横缝;2—纵缝
第9页/共52页
• (1)横缝的构造与布置 • ①胀缝 • ②缩缝 • ③横向施工缝 • (2)纵缝的构造与布置 • 纵缝是指与行车方向平行的接缝。
第43页/共52页
图13-22 施工终了时施工胀缝
第44页/共52页
图13-23 滑模式摊铺机摊铺工艺过程图 1—螺旋摊铺器;2—刮平器;3—振捣器;4—刮平板; 5—振动振平板;6—光面带;7—混凝土
第45页/共52页
• 3)混合料的卸料、布料
• 4)混凝土的
第1页/共52页
• ⑥稳定性好,水泥混凝土路面受到水的浸入和温度等自然因素影响时,引起的强度变化小,不存在沥青路 面的那种老化现象。
• (2)缺点 • ①开放交通较迟,水泥混凝土路面铺筑后,一般要经过15~20天的湿治养生,才能开放交通,如需提前开
图13-16 胀缝传力杆的架设(钢筋支架法) 1—先浇的混凝土;2—传力杆;3—金属套筒;4—钢筋; 5—支架;6—压缝板条;7—嵌缝板;8—胀缝模板
第33页/共52页
图13-17 胀缝传力杆的架设(顶头模固定法) 1—端头挡板;2—外侧定位模板;3—固定横木
第34页/共52页
• ③有接缝,一般水泥混凝土路面要建造许多接缝,这些接缝不但增加施工 和养护的复杂性,而且容易引起行车跳动,影响行车的舒适性。同时接缝 又是路面的薄弱点,如处理不当,将导致路面板边和板角处破坏。
• ④修复困难,水泥混凝土路面破坏后,开挖很困难,修补工作量也大,且 影响交通,这对于有地下管线的城市道路,带来较大困难。
图13-2 混凝土变形及开裂 a)由于温度坡差引起的变形;b)由于温度坡差引起的开裂; c)由于均匀温度下降使板的开裂
第8页/共52页
图13-3 路面接缝设置 1—横缝;2—纵缝
第9页/共52页
• (1)横缝的构造与布置 • ①胀缝 • ②缩缝 • ③横向施工缝 • (2)纵缝的构造与布置 • 纵缝是指与行车方向平行的接缝。
第43页/共52页
图13-22 施工终了时施工胀缝
第44页/共52页
图13-23 滑模式摊铺机摊铺工艺过程图 1—螺旋摊铺器;2—刮平器;3—振捣器;4—刮平板; 5—振动振平板;6—光面带;7—混凝土
第45页/共52页
• 3)混合料的卸料、布料
• 4)混凝土的
第1页/共52页
• ⑥稳定性好,水泥混凝土路面受到水的浸入和温度等自然因素影响时,引起的强度变化小,不存在沥青路 面的那种老化现象。
• (2)缺点 • ①开放交通较迟,水泥混凝土路面铺筑后,一般要经过15~20天的湿治养生,才能开放交通,如需提前开
《道路路基路面基础》课件
水泥混凝土路面材料概述
水泥混凝土路面材料是以水泥为胶结料,与骨料(砂、石)混合而成 的混合料,用于铺设道路表面层。
水泥混凝土路面材料的分类
根据混合料中骨料的类型,水泥混凝土路面材料可分为普通水泥混凝 土和沥青混凝土。
水泥混凝土路面材料的性能要求
水泥混凝土路面材料应具有良好的抗压强度、耐磨性、耐久性和抗滑 性等性能。
2023
PART 05
道路路基路面施工
REPORTING
施工方法与流程
土方开挖
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土方开挖, 并清理现场。
基层施工
根据设计要求铺设基层,并进 行压实。
施工准备
包括现场勘查、设计交底、施 工组织设计、材料采购等。
垫层施工
根据设计要求铺设垫层,并进 行压实。
面层施工
根据设计要求铺设面层,并进 行养护。
适应性原则
与当地地形、气候等条件相适 应,便于维护和管理。
路基材料与构造
01
材料选择
根据地质勘察结果,选择合适的路 基材料,如土、石等。
分层设计
根据土质不同,合理分层填筑或铺 设。
03
02
基本构造
包括路基本体、路基防护、排水设 施等部分。
压实标准
确保路基压实度符合规范要求,提 高承载能力。
04
路基排水设计
等级
根据道路使用功能和交通量等因素,路基路面分为低级、中级、次高级和高级 四个等级。
2023
PART 02
道路路基设计
REPORTING
设计原则与要求
安全性原则
确保路基稳定,防止滑坡、塌 陷等危险。
经济性原则
在满足安全性的前提下,尽量 降低建设成本。
环保性原则
水泥混凝土路面材料是以水泥为胶结料,与骨料(砂、石)混合而成 的混合料,用于铺设道路表面层。
水泥混凝土路面材料的分类
根据混合料中骨料的类型,水泥混凝土路面材料可分为普通水泥混凝 土和沥青混凝土。
水泥混凝土路面材料的性能要求
水泥混凝土路面材料应具有良好的抗压强度、耐磨性、耐久性和抗滑 性等性能。
2023
PART 05
道路路基路面施工
REPORTING
施工方法与流程
土方开挖
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土方开挖, 并清理现场。
基层施工
根据设计要求铺设基层,并进 行压实。
施工准备
包括现场勘查、设计交底、施 工组织设计、材料采购等。
垫层施工
根据设计要求铺设垫层,并进 行压实。
面层施工
根据设计要求铺设面层,并进 行养护。
适应性原则
与当地地形、气候等条件相适 应,便于维护和管理。
路基材料与构造
01
材料选择
根据地质勘察结果,选择合适的路 基材料,如土、石等。
分层设计
根据土质不同,合理分层填筑或铺 设。
03
02
基本构造
包括路基本体、路基防护、排水设 施等部分。
压实标准
确保路基压实度符合规范要求,提 高承载能力。
04
路基排水设计
等级
根据道路使用功能和交通量等因素,路基路面分为低级、中级、次高级和高级 四个等级。
2023
PART 02
道路路基设计
REPORTING
设计原则与要求
安全性原则
确保路基稳定,防止滑坡、塌 陷等危险。
经济性原则
在满足安全性的前提下,尽量 降低建设成本。
环保性原则
路基路面工程课件
行车舒适性以及运输效益的重要使用性能
5.表面抗滑性能 (Surface Skid Resistance) 保证车
轮与路面之间有足够的附着力和摩擦力,以增加行车安全
6.低扬尘性
三、路基路面稳定的影响因素
1、地理条件 地形地貌 海拔高度 路线与地势地貌的结合程度
2.地质条件
岩石或土的种类与成因
地质走向与层理 有无软弱层或软弱夹层 有无地震、泥石流或岩溶等不 良地质情况
路基路面工程要求有很好的耐久性能
4.表面平整度 (Surface Smoothness) 是影响行车安全、
行车舒适性以及运输效益的重要使用性能
5.表面抗滑性能 (Surface Skid Resistance) 保证车轮
与路面之间有足够的附着力和摩擦力,以增加行车安全
二、路基路面的功能要求
4.表面平整度 (Surface Smoothness) 是影响行车安全、
主要内容
第一节 道路工程发展概况
第二节 路基路面工程的特点 与功能要求 第三节 路基路面的构造组成与路面分类、分级
第四节 行车荷载 第五节 公路自然区划
第一节 道路工程发展概况
道路的发展可粗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供行人和牛马及其它兽类
行走、驮运货物的阶段。此时期的道 路通常称为小路或小径(Trail) 。
2.路堤
设计标高高于原地面标高的填方路基,主要作用:支承路床和
路面。路床以下的路堤分为:上路堤(路面底面下80-150cm的
填方部分)、下路堤(上路堤以下的填方部分)。
3.路堑
设计标高低于原地面标高、通过开挖天然地面而成的路基。
路堑边坡处于地壳表层,开挖暴露以后,容易受到自然因素与
5.表面抗滑性能 (Surface Skid Resistance) 保证车
轮与路面之间有足够的附着力和摩擦力,以增加行车安全
6.低扬尘性
三、路基路面稳定的影响因素
1、地理条件 地形地貌 海拔高度 路线与地势地貌的结合程度
2.地质条件
岩石或土的种类与成因
地质走向与层理 有无软弱层或软弱夹层 有无地震、泥石流或岩溶等不 良地质情况
路基路面工程要求有很好的耐久性能
4.表面平整度 (Surface Smoothness) 是影响行车安全、
行车舒适性以及运输效益的重要使用性能
5.表面抗滑性能 (Surface Skid Resistance) 保证车轮
与路面之间有足够的附着力和摩擦力,以增加行车安全
二、路基路面的功能要求
4.表面平整度 (Surface Smoothness) 是影响行车安全、
主要内容
第一节 道路工程发展概况
第二节 路基路面工程的特点 与功能要求 第三节 路基路面的构造组成与路面分类、分级
第四节 行车荷载 第五节 公路自然区划
第一节 道路工程发展概况
道路的发展可粗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供行人和牛马及其它兽类
行走、驮运货物的阶段。此时期的道 路通常称为小路或小径(Trail) 。
2.路堤
设计标高高于原地面标高的填方路基,主要作用:支承路床和
路面。路床以下的路堤分为:上路堤(路面底面下80-150cm的
填方部分)、下路堤(上路堤以下的填方部分)。
3.路堑
设计标高低于原地面标高、通过开挖天然地面而成的路基。
路堑边坡处于地壳表层,开挖暴露以后,容易受到自然因素与
《道路路基路面基础》PPT课件
(3)碎(砾)石混合料:以土作为结合料的各种碎 石或(砾石)混合料,如泥结碎石和级配砾石等,其 顶面宜设置成为沙土磨耗层和松散保护层,这类面层 只能承受中等和轻交通,属于中级和低级路面。 (4)水泥混凝土嵌锁式块料:整齐或半整齐块石, 这类面层能承受较重的荷载,但平整度较差。
(二)基层
位于面层之下,路面结构中的承重部分,承受由面层传来 的车轮荷载垂直压力,并把它向下面层次扩散分布的层次。 应具有足够的抗压强度和扩散应力的能力,应有平整的路 面,保证面层的厚度均匀,与面层结合良好,以提高路面 结构整体强度,避免面层沿基层滑移推挤,以及具有足够 的水稳性。
1.5 土的物理性质及工程分类
一.土的生成
地球表面30~80km厚的范围是地壳,地壳中原来整 体坚硬的岩石经过风化、剥蚀、搬运、沉积,形成固 体矿物、水和气体的集合体称为土。 不同的风化作用,形成不同性质的土 风化作用有三种:物理风化、化学风化、生物风化
1.物理风化 岩石受风、霜、雨、雪的侵蚀,温度、湿度变化,不 均匀膨胀与收缩,使岩石产生裂缝,崩解为碎块,这 种风化作用,只改变颗粒大小与形状,不改变矿物成 分,称为物理风化。由物理风化生成的为粗颗粒土, 如碎石、卵石、砾石、砂土等,呈松状态,总称无 粘性土。
道路路基路面结构
概述
路基和路面是供汽车行驶的主要道路工程结构物 路基:在地面上按路线的平面位置和纵坡要求开挖或堆填成一定断面 形状的土质或石质结构物,是道路的主体,路面的基础。 路面:由各种不同的材料,按一定的厚度与宽度分层铺筑在路基顶面 上的结构物,以供汽车直接在其表面上行驶。
1.1 对路基和路面的基本要求
3. 絮状结构(二级蜂窝结构) 粒径小于0.005mm的粘土颗粒,在水中悬浮并在 水中运动时,形成小链环状的土集粒下沉,这种小 链碰到另一小链环被吸引,形成链环的絮状结构。
路基路面工程第一章 绪论ppt课件
1.4.2 大气温度及其对路基水温情况的影响
路基湿度水的来源; 大气温度的影响; 湿度和温度变化对路基产生的共同影响称为路基 的水温情况。
.
1.4.3 路基干湿类型
划分:枯燥、中湿、潮湿、过湿
路基的干湿类型以分界稠度来划分。
稠度:土的含水率与其液限之差与塑限和液限之
差的比值,即:
WC
= WL W IP
大类。
小客
车
整车
货车 客车 牵引式拖车 中客
车
牵引式半拖车
.
大客
1.6.2 汽车的轴型 我国设计规范中以100 kN作为设计规范轴重。通常, 整车型式的客、货车车轴分前轴和后轴。
车辆轮组和轴组类型
.
车辆类型分类 .
1.6.3 汽车对道路静态的压力 汽车对道路的作用可分为停驻形状和行驶形状。当汽 车处于停驻形状下,对路面的作用力为静态压力,主 要是由轮胎传给路面的垂直压力p,它的大小受下述要 素的影响。 ①汽车轮胎的内压力pi; ②轮胎的刚度和轮胎与路面接触的外形; ③轮载的大小。
.
主要内容
1.1道路工程的历史和开展 1.2路基路面工程的特点、要求及影响要素 1.3公路自然区划 1.4路基水温情况及干湿类型 1.5路面构造与分类 1.6行车荷载
.
1.1 道路工程的历史和开展
➢ 史前:步行道路、驮运道路、马车道路。 ➢ 古代:设立驿站,十里设亭,三十里设驿。 ➢ 近代:路面多为泥结碎石或天然土路。 ➢ 现代(新中国成立后):统筹规划、条块结合、分级担任、结
• 式中WI ——路基顶面以下80 cm内,每10 cm。
.
➢ 新建公路
新建公路时,假设能确定路基临界高度值,那么可以此作 为判别规范,与路基设计高度作比较,由此确定路基干湿 类型,
《路面工程总括》课件
《路面工程总括》ppt课件
目录
• 路面工程概述 • 路面材料 • 路面结构设计 • 路面施工工艺 • 路面维护与保养 • 路面工程案例分析
01
路面工程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路面工程是研究道路路面设计、 施工、养护和管理的科学。
分类
根据路面的材料,可以分为沥青 路面和水泥混凝土路面;根据路 面的功能,可以分为交通性道路 路面和城市道路路面。
02
03
04
安全
确保路面结构能够承受车轮荷 载,保证行车安全。
经济
在满足安全的前提下,合理选 用材料和设计结构,降低工程
成本。
耐久
保证路面结构的耐久性,延长 使用寿命。
环境友好
选用环保材料,减少对环境的 负面影响。
路面结构设计方法
经验法
根据工程经验,结合当地地质、气候等条件 进行设计。
理论计算法
通过试验路段,对不同设计方案进行实际测 试,选择最优方案。
沥青路面施工注意事项
严格控制沥青混合料的质量,确保沥青混合料的拌和、运输、摊铺和碾压等环节符合规范要求;加强施工现场 的监控和管理,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准备、测量放样、模板安装、钢筋制作安装、混凝土搅拌和运输、混凝土 浇筑与振捣、表面修整和防滑处理、接缝施工、养生与开放交通。
路面工程的重要性
提高运输效率
平整、耐久、防滑的路面可以减 少车辆行驶时间,提高运输效率 。
促进经济发展
良好的交通基础设施可以促进地 区经济的发展。
01
02
保障交通安全
良好的路面状况可以减少交通事 故的发生。
03
04
目录
• 路面工程概述 • 路面材料 • 路面结构设计 • 路面施工工艺 • 路面维护与保养 • 路面工程案例分析
01
路面工程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路面工程是研究道路路面设计、 施工、养护和管理的科学。
分类
根据路面的材料,可以分为沥青 路面和水泥混凝土路面;根据路 面的功能,可以分为交通性道路 路面和城市道路路面。
02
03
04
安全
确保路面结构能够承受车轮荷 载,保证行车安全。
经济
在满足安全的前提下,合理选 用材料和设计结构,降低工程
成本。
耐久
保证路面结构的耐久性,延长 使用寿命。
环境友好
选用环保材料,减少对环境的 负面影响。
路面结构设计方法
经验法
根据工程经验,结合当地地质、气候等条件 进行设计。
理论计算法
通过试验路段,对不同设计方案进行实际测 试,选择最优方案。
沥青路面施工注意事项
严格控制沥青混合料的质量,确保沥青混合料的拌和、运输、摊铺和碾压等环节符合规范要求;加强施工现场 的监控和管理,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准备、测量放样、模板安装、钢筋制作安装、混凝土搅拌和运输、混凝土 浇筑与振捣、表面修整和防滑处理、接缝施工、养生与开放交通。
路面工程的重要性
提高运输效率
平整、耐久、防滑的路面可以减 少车辆行驶时间,提高运输效率 。
促进经济发展
良好的交通基础设施可以促进地 区经济的发展。
01
02
保障交通安全
良好的路面状况可以减少交通事 故的发生。
03
0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9.51万km中有 64.19万km沥青
229.51万km中有 165.32万km水泥
2012年底资料
4、国家高速公路网命名
数字及数字与字母编号 ①首都放射线编号为1位数,由正北开始按顺时针方
向升序编排,编号区间为1~9。
②纵向路线编号为2位奇数,由东向西升序编排,编
号区间为11~89。
③横向路线编号为2位偶数,由北向南升序编排,编
号区间为10~90。
④并行路线的编号采用主线编号后加英文字母“E”、
“W”、“S”、“N”组合表示;“E”、“W”、 “S”、“N”分别表示并行路线在主线的东、西、 南、北方位。
7 条北京放射线
9 条纵向路线
18 条横向路线
3、我国公路建设成果
普通国道网(2013年-2030年)
3、我国公路建设成果 ——高速公路“7918”网
7条:北京-哈尔滨(G1)、北京-上海(G2)、北京-台北
(G3)、北京-港澳(G4)、北京-昆明(G5)、北京-拉萨 (G6)、北京-乌鲁木齐(G7)
《路基路面工程》
Subgrade and Pavement Engineering
张锐(副教授)
主要内容(Contents)
本课程的设置及其重要性 第一章 概述(Introduction)
◇ 本课程的设置及其重要性
1、本课程在教学体系中的位置 公共课程—数学、英语、人文 等 基础课程—工程力学、结构力学、弹性力学 等 专业基础课程—土木工程材料、测量学、土力
(design of retaining wall )
路基施工
(construction)
◇ 课程的具体内容
路面工程部分
交通荷载及路面设计参数(ESAL and Parameters) 路面基层(Base) 沥青路面设计 (Asphalt Pavement Design) 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Cement Concrete Pavement Design) 路面施工(Construction) 路基路面养护与管理
此外,国家高速公路网还包括辽中环线、成渝环线、海南环线、珠
三角环线、杭州湾环线等共5条地区环线,2段并行线和37段联络线。
3、我国公路建设成果
3、我国公路建设成果
3、我国公路建设成果
143.89万km
有铺装+简易铺装279.86万km +未铺装149.07万Km =总里程423.75万Km
简50.35万km
通向柏林的A9公路(东德),使用时间超过50年, 图中为第一阶段的水泥路面
1、道路的衍变
第四阶段:以高速度分车道行驶为特征的高速公路阶段。
也称为Freeway或Expressway。
2、道路分类
道路是供各种车辆、行人等通行的工程设施,按其使用范围分为公路、 城市道路、机场跑道、厂矿道路、林区道路等。
(Maintenance and rehabilitations)
第一章 概论
第一章 概论(Introduction)
第一节 路基路面工程发展概况(Development) 第二节 路基路面工程的特点与性能要求(Characteristics) 第三节 路基路面结构及层位功能(Pavement layers) 第四节 路基路面结构的影响因素(Factors) 第五节 公路自然区划 (Nature Categories)
学与土质学、水力学、交通工程基础等; 专业课程—道路勘测设计、路基路面工程、桥
梁工程、结构设计原理、基础工程 等 专业提高课程—众多选修课程
◇ 本课程的设置及其重要性
2、本课程在工程实践中的重要性
实践环节—室内试验 确定路面结构设计的主要参数 等;
—野外试验 确定交通参数、路面结构参数 等;
—结构综合设计 进行路面结构设计、施工组织设计
◇ 本课程的设置及其重要性
3、本课程的内容
路基路面工程
路基工程
路面工程
公路路基 机场道基 公路路面 机场道面
◇ 课程的具体内容
概论
路基工程部分
路基土的特性及设计参数
(Characteristics and
Design parameters)
路基设计
(Embankment Design)
路基防护与支挡设计
第一节 路基路面工程发展概况
核心内容:
道路的衍变 道路的分类 我国公路建设成果 国家高速公路网命名 路基路面建设的技术成果 交叉学科的发展
1、道路的衍变
道路的发展可粗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供行人和牛马及其他兽类
行走、驮运货物的阶段。此时期的道 路通常称为小路或小径(Trail)。
第二阶段:供蓄力车辆和行人
通行的大道(Cart Way)阶段。 在中国,有“康衢”、“路”、 “驰道”、“驿道”等名称; 在欧洲,罗马道路非常发达, 有“条条大道通罗马”之说。
1、道路的衍变
古罗马道路和结构
1、道路的衍变
第三阶段:行驶汽车的公路(Highway)阶段。内燃机汽车是德国在1886
年由高特列希戴姆勒发明,我国在1902年从国外引进汽车,1906年苏元春 驻守广西时首建了龙州到镇南关的公路。
9条:鹤岗-大连(G11)、沈阳-海口(G15)、长春-深圳(G25)、
济南-广州(G35)、大庆-广州(G45)、二连浩特-广州(G55)、 包头-茂名(G65)、兰州-海口(G75)、重庆-昆明(G85)
18条:绥芬河-满洲里(G10)、珲春-乌兰浩特(G12)、丹东-
锡林浩特(G16)、荣成-乌海(G18)、青岛-银川(G20)、青岛-兰 州(G22)、连云港-霍尔果斯(G30)、南京-洛阳(G36)、上海-西 安(G40)、上海-成都(G42)、上海-重庆(G50)、杭州-瑞丽(G56)、 上海-昆明(G60)、福州-银川(G70)、泉州-南宁(G72)、厦门- 成都(G76)、汕头-昆明(G78)、广州-昆明(G80)
机场Airport
分类 干线公路: 国家干线
省干线
公路
县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路
乡公路
支线公路
分级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
二级、三级、四级公路
Highway 公路 城市道路 快速路
主干道
次干道
支路及街道 其他道路 厂矿道路
林区道路
3、我国公路建设成果 ——高速公路“7918”网
到2020年,高速公路总规模约8.5 万公里,其中主线6.8 万公里,地区环线、联络线等其它路线约1.7万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