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羟基维生素D的临床检测
25-羟基维生素D检测方法及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综述25-羟基维生素D检测方法及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李津鸿(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天津 300052)摘要:维生素D是一组具有生物活性的脂溶性类固醇衍生物,25-羟基维生素D是其重要代谢物之一,对多种疾病的诊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就其检测方法及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25-羟基维生素D;检测方法;临床应用Research progress of 25-hydroxy vitamin D detection methods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sJinhong LITianjin Medical University General Hospital, Tianjin 300052, ChinaABSTRACT:Vitamin D is a group of biologically active lipid soluble steroid derivatives, and 25-hydroxyl-vita-min D is one of its important metabolites. It is important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many diseases. In this paper, the detection methods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s of 25-hydroxyl-vitamin D are reviewed.KEY WORDS:25-hydroxy-vitamin D; Detection method; Clinical application1 25-羟基维生素D的概述维生素D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之一,对人体健康有重要的意义。
近年研究发现,维生素D除具有传统的调节钙磷代谢等骨骼效应外,还与心血管疾病、高血压、肿瘤、糖尿病、感染、免疫性疾病、哮喘等疾病密切相关,并起着重要的非骨骼效应。
25羟基维生素临床意义
血清25-羟维生素D测定在临床诊断上的重要意义1、血清25羟维生素D的生成及代谢维生素D既是一种维生素,也是一种类固醇激素,主要包括VD2(麦角钙化醇)及VD3(胆钙化醇)体内可由胆固醇变为7-脱氢胆固醇储存在皮下,经阳光及紫外线作用下再转化为VD3,因而称7-脱氢胆固醇为维生素D3原。
在酵母和植物油中有不能被人吸收的麦角固醇,在阳光及紫外线照射下可转变为能被人吸收的VD2,所以称麦角固醇为D2原。
食物中维生素D在小肠中以乳糜微粒形式吸收,胆盐促进其吸收。
在血液与一种特异载脂蛋白-维生素D结合蛋白(DBP)结合后转运,先在肝脏线粒体经25-羟化酶系统作用转变为25-(OH)2 VD3,随后转运至肾小管上皮细胞在线粒体内经1α-羟化酶作用生成1,25(OH)2VD3,它是活性最强的维生素D代谢衍生物。
25-(OH)2 VD3是肝内的储存及血液中运输的形式,在肝内可与葡萄醛酸或硫酸结合,随胆汁排出体外[1]。
维生素D在体内转化为活性的1, 25 (OH)2VD3,通过其细胞内维生素D受体(VDR)介导.才能发挥作用。
VDR分布在全身多种组织细胞中,与1, 25 (OH)2VD3激素信号分子结合成激素-受体复合物,该复合物与靶基因特定DNA序列上的激素反应元件结合,对结构基因的表达产生调节, 从而调节机体钙磷代谢、细胞增殖与分化以及免疫功能等功能。
2、血清25羟维生素D在骨骼系统的临床意义存在于骨骼、肠道和肾脏的VDR发挥其经典的骨骼生物效应,促进钙的吸收利用。
1, 25 (OH)2VD3调节甲状旁腺素(PTH)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的分泌,对维持体内正常骨矿平衡和骨形成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维生素D缺乏可能导致典型的钙的吸收利用降低如:佝偻病、骨软化症、骨量减少、骨质疏松症等。
近年来还发现,维生素D新的骨骼效应为:增强肌力、减少跌倒,防治骨质疏松性骨折[5]。
人体肌肉组织有特定的维生素D受体,老年人血清维生素D水平高可以增加肌肉力量,减少跌倒发生。
25羟基维生素D在临床中的应用
重 肾脏疾病 、甲状腺疾病 、糖尿病、胃肠切除者 ; ( 3 ) 严重高脂 血 测其 2 5 一 O H — D水平 ,并做好记 录 ,与此 同时 , 观察并对 比两组
究 的目的 ,自愿参加本组试验并 自 愿签署知情 同意 书,因而完全
①红河州第一人 民医院 云南 蒙自 6 6 1 1 9 9
骨 质疏松症 ( O s t e o p o r o s i s ,O P ) 是一 种全身性 的骨骼系统疾 病 ,骨量 减少 ,骨组 织微细结 构破坏为 骨质疏松 的主要致病 因
符合 医学上的伦理学要求 。观察组 1 0 2 例患者 中,男 1 9 例 ,女 8 3 例, 年龄 3 9 7 9 岁, 平均 ( 5 3 . 6 ±1 . 8 ) 岁, 其中绝经前妇女 3 8 例,
【 关键词 】 骨折 ; 骨质疏松症 ; 2 5 羟基维生素 D
中图分 类号 R 4 4 6 . 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 6 7 4 — 6 8 0 5 ( 2 0 1 5 ) 2 — 0 1 1 4 一 O 2
d o i :1 0 . 1 4 0 3 3  ̄ . c n k i . c f m r . 2 0 1 5 . 0 2 . 0 5 6
总之 ,针对再 次剖宫 产 ,瘢痕子宫 再次妊娠 患者选择 阴道分娩
的方法 ,能够表 现 出更 加显著 的意义 ;对患者 进行严密 的监护
评 价骨质疏松及骨折风险 的指标 J 。本文对 2 5 羟基维生 素 D在
临床判断骨骼系统疾病 中的应用进行分析研究 ,现报告如下。
1 资 料 与方 法
选择罗 氏电化学 发光 C o b a s 4 1 1 检测仪 ,校准 品、试 剂 、质
控 品均 为原装配套产 品 ,测定值批 间变异 C V < 8 . 2 %,批 内变异 < 4 . 5 %;采集所有 研究 对象 的清晨 空腹 静脉血 ,抽 取 3 m 1 在室
25-羟基维生素d测定意义
25-羟基维生素D测定意义在于了解人体内维生素D的储存水平,维生素D缺乏与许多疾病有关,如小儿比较常见的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骨软化症,老年人尤其是绝经后妇女,与骨外伤病人容易多发的成人骨质疏松症以及肾性骨病等。
25羟维生素D测定可用于上述疾病的诊断、鉴别与治疗效果的监测,25羟维生素D测定还可用于与维生素D缺乏相关的病症,如癌症、心血管系统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糖尿病,以及抑郁症的监测,还可用于维生素D过量或者维生素D中毒的诊断。
具体来说,对儿童来说,维生素D是生长发育必不可少的物质,若是缺乏此物质,便会影响骨骼的生长发育,进而导致X型腿、O型腿、方颅等骨骼畸形,所以对儿童进行25-羟维生素D的检测,可用来预防维生素D缺乏,进而防止发生骨骼畸形;对妊娠期妇女来说,由于激素和代谢水平都较之前有所变化,可能会导致维生素D缺乏。
对妊娠期妇女进行25-羟维生素D的检测,可以减小宫内胎儿患先天性佝偻病的几率,并在医生指导下应用相应措施,防止流产等不良后果的发生;对老年人来说,维生素D也是需要定时补充的物质,因为它与骨骼的密度、肌肉强度有关。
若是维生素D缺乏,可能会使老年人行走能力下降,容易发生骨折,所以对老年人进行25-羟维生素D 的检测,可以降低老年人发生骨折的风险。
新生儿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检测及临床意义
n e w b o nw r e r e s e l e c t e d a n d d i v i d e d t o d i f e r e n t g r o u p s b y g e n d e r ,a g e ,s e a s o n ,a nd d i s e a s e t h e y s u f e r i n g . t h e s e r u r n l e v e l o f 2 5 一 h y d r o x y v i t a mi n D 3[ 2 5
乏2 5 例 ,其构成 比分别 为2 3 . 5 9 %、1 9 . 8 2 %、5 3 . 4 5 %;和3 . 1 4 %。不 同疾病组间新 生儿维生素D 营养状况比较 ,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 ( X = 2 5 . 4 0 8 , P = 0 . 0 0 1 ) 。结论 不 同性别 、不同年龄的新 生儿血清 [ 2 5( O H) D]水平不 同,差异 无统计 学意 义。不同季节、不 同疾病新 生儿血清 [ 2 5 ( O H) D] 水平及 营养状况不 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5羟基维生素临床意义
血清25-羟维生素D测定在临床诊断上的重要意义1、血清25羟维生素D的生成及代谢维生素D既是一种维生素,也是一种类固醇激素,主要包括VD2(麦角钙化醇)及VD3(胆钙化醇)体内可由胆固醇变为7-脱氢胆固醇储存在皮下,经阳光及紫外线作用下再转化为VD3,因而称7-脱氢胆固醇为维生素D3原。
在酵母和植物油中有不能被人吸收的麦角固醇,在阳光及紫外线照射下可转变为能被人吸收的VD2,所以称麦角固醇为D2原。
食物中维生素D在小肠中以乳糜微粒形式吸收,胆盐促进其吸收。
在血液与一种特异载脂蛋白-维生素D结合蛋白(DBP)结合后转运,先在肝脏线粒体经25-羟化酶系统作用转变为25-(OH)2 VD3,随后转运至肾小管上皮细胞在线粒体内经1α-羟化酶作用生成1,25(OH)2VD3,它是活性最强的维生素D代谢衍生物。
25-(OH)2 VD3是肝内的储存及血液中运输的形式,在肝内可与葡萄醛酸或硫酸结合,随胆汁排出体外[1]。
维生素D在体内转化为活性的1, 25 (OH)2VD3,通过其细胞内维生素D受体(VDR)介导.才能发挥作用。
VDR分布在全身多种组织细胞中,与1, 25 (OH)2VD3激素信号分子结合成激素-受体复合物,该复合物与靶基因特定DNA序列上的激素反应元件结合,对结构基因的表达产生调节, 从而调节机体钙磷代谢、细胞增殖与分化以及免疫功能等功能。
2、血清25羟维生素D在骨骼系统的临床意义存在于骨骼、肠道和肾脏的VDR发挥其经典的骨骼生物效应,促进钙的吸收利用。
1, 25 (OH)2VD3调节甲状旁腺素(PTH)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的分泌,对维持体内正常骨矿平衡和骨形成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维生素D缺乏可能导致典型的钙的吸收利用降低如:佝偻病、骨软化症、骨量减少、骨质疏松症等。
近年来还发现,维生素D新的骨骼效应为:增强肌力、减少跌倒,防治骨质疏松性骨折[5]。
人体肌肉组织有特定的维生素D受体,老年人血清维生素D水平高可以增加肌肉力量,减少跌倒发生。
最新25-羟基维生素D的临床检测
25-羟基维生素D的临床检测SDD 张文娟一、什么是25-羟基维生素D检测维生素D(vitamin D)是一类脂溶性维生素,属固醇类衍生物,是包括人类在内的高等动物生命必需的重要营养素。
维生素D主要的生理功能是调节体内钙、磷代谢并维持血浆钙、磷水平稳定,参与个体牙齿和骨骼的正常生长发育。
维生素D主要包括五种化合物,分别为维生素D1、D2、D3、D4和D5,家族成员中最重要的是D2和D3,通常所说的维生素D即指这两种形式。
维生素D2(麦角钙化醇) 主要来源于蘑菇, 牛油果等植物性食物;维生素D3 (胆钙化醇) 一方面由皮肤中的7-脱氢胆固醇通过阳光中的紫外线照射裂解转化而来,一方面来源于人摄取的动物性食物,如海鱼, 蛋黄和黄油等[1, 2, 3, 4, 5]。
这两种形式的维生素D并没有生物活性,须与血液中的维生素D结合蛋白(VDBP)结合后,在肝脏中分别代谢成没有活性的体内储备形式的25-羟基维生素D2(骨化二醇)和25-羟基维生素D3(骨化三醇)[1, 4]。
非活性的维生素D在肾脏转换为具有生物活性的代谢物1,25-双羟基维生素D,行使激素功能(D-荷尔蒙)[1, 4]。
D-荷尔蒙调节肠道的钙吸收, 骨骼的矿物质化, 成骨细胞的分化和骨质合成,此外该激素还会影响神经肌肉的功能。
作为维生素D在体内的主要储存形式,血清中的25-羟基维生素D浓度可以作为人体维生素D 含量的最佳指标。
25-羟基维生素D是维生素D营养状态的评价指标,美国医学科学院推荐25-OHD的血浓度大于20ng/mL有利于骨骼健康,而许多文献将维生素D缺乏定义为血清25-OHD水平低于20ng/mL,不足为21-29ng/mL,充足为30ng/mL以上,而大于150ng/mL可能会导致中毒。
但是维生素D中毒极为罕见,而维生素D缺乏却十分常见,这与年龄、人种、肤色、生活习惯等等有关。
据统计,全球有超过10亿人缺乏维生素D[1, 6, 7]。
血清25-羟基维生素D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检测的临床意义
572Chin J Lab D iagn,A pril,2020,Vol 24,No. 4文章编号:1007 — 4287(2020)04—0572 — 05血清25-羟基维生素D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检测的临床意义王玉起蒋兆年、刘利锋2,李莉2*(1•北京市丰台区南苑医院,北京100076;2.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北京100069)摘要:目的探寻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25-羟基维生素D的在体水平及相关临床意义。
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8年9月确诊的82例慢性乙型肝炎(非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人群95 例作为对照组。
应用化学发光法检测各组中患者血清25-羟基维生素D的浓度。
结果慢性乙型肝炎组血清25-羟 基维生素D低于健康对照,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 01)。
根据25(O H)D3在体水平分为足量、不足、缺乏三类 构成,慢性乙型肝炎和健康体检人群二者在血清25-羟基维生素构成比上具有显著差异。
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体25(O H)D3水平进行分层分析,以H beA g阳性及阴性分组的话,HBV-D N A载量具有显著性差异,而25(O H)D3在体 内的水平不具有统计学差异;以HBV-D N A载量的高低进行分组的话,高载量组的25(O H)D3的水平与低载量组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〇. 05),并且高载量组和低载量组25(O H)D3水平的三种构成上也具有显著性差异。
进一 步分析慢性乙型肝炎患者25(〇H)D3水平与生化指标及HBV-D N A载量的相关性发现:25(O H)D3水平与A ST、HBV-D N A载量呈负相关,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P L T呈正相关,具有显著性差异(P<0. 05),不与TBiL、A L T具有相关性。
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25-羟基维生素D与正常对照相比具有差异,并与乙肝病毒复制相关,纠正25-羟基维生素D缺乏状态,可能利于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
全自动生化法检测25-羟基维生素D的方法学评估
标记免疫分析与Βιβλιοθήκη 床2 0 1 5年 1 O月 第 2 2卷第 1 0期
1 0 51
全 自动 生化 法 检 测 2 5 一 羟 基 维 生 素 D 的方 法 学 评 估
宋爱华
( 秦 皇 岛市第三 医院检验科 ,河北 秦皇 岛 0 6 6 0 0 0 ) 摘要: 目的 建立 一种新 型易于各级医院普及 的 2 5 一 羟基维 生素 D( 2 5 一 O HV D) 全 自动检 测方法 , 并对 其检测 性能进 行验
Me t ho do l o g i c a l Ev a l ua t i o n o f 2 5- Hy dr o x y Vi t a mi n D De t e c t i o n b y Fu l l y Au t o ma t i c Bi o c he mi c a l Ana l y z e r
e v a l u a t e d a c c o r d i n g t o C l i n i c a l a n d L a b o r a t o r y S t a n d a r d s I n s t i t u t e( C L S I )r e c o mme n d e d E v a l u a t i o n P r o t o c o l
S 0NG Ai — h u a
( C l i n i c a l l a b o r a t o r y o f Q i n h u a n g d a o t h i r d H o s p i t a l , Q i n h u a n g d a o 0 6 6 0 0 0, C h i n a )
血清25羟维生素D检测的临床意义汇编
25羟维生素D检测的临床意义一、维生素D——决定人体体质情况的重要指标,衡量体内钙吸收的重要标准。
人体内存在十多种维生素D主要存在维生素D2D3两种形式,在肝脏和肾脏转化成为有生物活性的25-羟基维生素D和1,25-二羟基维生素D。
由于25-羟基维生素D是人体内维生素D的主要储存形式,因此,通过检测25-羟基维生素D可以确定总体维生素D的情况,评价钙吸收水平,较好协助临床疾病的诊断和监测,并确定钙和维生素D的补充方案。
二、随时监测人体内维生素D远离各种维D缺乏症现在大部分人室外活动少,缺乏阳光照射,维生素D缺乏尤显严重,可能引发各种疾病,因此,我们要随时监测体内的维生素D含量,以便随时进行补充和治疗;并且,在开始治疗后,每3至6个月也需检测一次维生素D,那样可以更好地指导临床补充和治疗。
三、为什么要检测体内维生素D的含量?怀孕期间,母亲腿抽筋、胎儿发育缓慢;婴幼儿成长期,骨骼发育不良,鸡胸、龟背;成年人,腿脚抽筋,代谢紊乱;老年人,手脚不灵活,关节疼痛;各种莫名的癌症和心血管疾病突发等等,是缺乏什么致使我们如此不安?维生素D——一种常见却又常被我们忽略的元素!虽然,缺乏维生素D让我们承受如此多的痛楚,但是却不能随意无限制地补充。
原因有二:第一,应该补充维D2还是维D3;第二,补充维D并不是越多越好,过量反而有害,维生素D2中毒引起的高钙血症,可引起全身性血管钙化、肾钙质沉淀及其他软组织钙化,而致高血压及肾功能衰竭。
儿童可致生长停滞,中毒剂量可因个体差异而不同。
维生素D2中毒可因肾、心血管功能衰竭而致死。
有的患者在没有检测的情况下,自行服用钙和维生素D,不但没有起到效果,反而延误了病情;有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服用维生素D药物,由于缺少有力的监测手段,病情不但不见好转,反而加重。
因此,我们需要检测体内维生素D的含量,如果缺乏,就给以补充,如果不缺或者已充足,则不能盲目补充了。
四、维生素D检测的应用1、权威、详细而精确的监测体内维生素D的状态,以便决定饮食或综合补充,并帮助判断如何进行补钙。
川崎病患儿血清中25-羟基维生素D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川崎病患儿血清中25-羟基维生素D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川崎病是一种儿童常见的全身性急性血管炎性疾病,以发热、皮疹、眼结膜炎、唇舌溃疡、淋巴结肿大、手足红肿等为特征。
川崎病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而25-羟基维生素D作为免疫调节因子,在川崎病的发病机制中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旨在探讨川崎病患儿血清中25-羟基维生素D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川崎病患儿血清中25-羟基维生素D水平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及预后密切相关。
一些研究发现,在川崎病的急性期,患儿血清中25-羟基维生素D水平显著降低,且25-羟基维生素D水平与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血小板计数等炎症指标呈负相关。
这表明25-羟基维生素D在川崎病的发病过程中可能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其水平的下降可能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那么,血清中25-羟基维生素D水平的变化是否可以成为川崎病的辅助诊断指标呢?当前的研究尚未完全确定。
一些研究发现,在川崎病的早期阶段,25-羟基维生素D水平的降低可能表现得过于明显,可能并不适合作为川崎病的早期诊断指标。
但在川崎病的疾病进展过程中,血清中25-羟基维生素D水平的变化可能成为评估疾病进展情况及预后的辅助指标。
25-羟基维生素D的监测可能对于川崎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川崎病患儿血清中25-羟基维生素D水平的变化可能反映了疾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状况,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未来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明确25-羟基维生素D与川崎病发病机制、疾病进展以及预后的关系,为川崎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更为可靠的生物学标志物和治疗靶点。
希望这方面的研究能够为改善川崎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更为有效的手段,减少患儿的疾病损害和提高生存质量。
克隆酶供体免疫测定法检测25-羟基维生素D试剂盒的检测意义与性能评价
克隆酶供体免疫测定法检测25-羟基维生素D试剂盒的检测意义与性能评价桂香【摘要】目的:介绍25-羟基维生素D的临床背景,并对复星长征公司研制生产的25-羟基维生素D测定试剂盒(克隆酶供体免疫测定法)进行初步方法学评价,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依据《临床化学体外诊断试剂(盒)通用技术要求》对25-羟基维生素D测定试剂盒(克隆酶供体免疫测定法)进行分析性能评估分析与验证,并评价其与其他厂家试剂的相关性.结果:试剂启用后可稳定2周;与英国Immunodiagnostic Systems Limited(IDS Ltd)公司生产的试剂测试结果相关性良好,其相关系数为0.9680.结论:复星长征公司研制生产的用克隆酶供体免疫测定法检测25-羟基维生素D试剂盒各项分析性能完全能够达到指标要求,其检测结果可为临床诊断提供科学依据.【期刊名称】《华夏医学》【年(卷),期】2017(030)004【总页数】6页(P86-91)【关键词】25-羟基维生素D;克隆酶供体免疫测定法;诊断【作者】桂香【作者单位】桂林市中心血站,广西桂林541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6.61维生素D是类固醇衍生物,主要包括维生素D2,又称麦角钙化醇(ergocalciferol)和维生素D3即胆钙化醇(cholecalciferol)。
维生素D能调节体内钙磷代谢,维持血磷和血钙浓度;促进生长和骨骼钙化,促进牙齿健全;促进骨形成,刺激骨吸收,促进钙盐沉着;减少多种骨疾病的发生风险;降低多种慢性疾病患病率,减少多种癌症风险,与骨质疏松症、心血管疾病、肺部疾病、糖尿病等疾病密切相关。
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1.1.1 仪器与试剂奥林巴斯AU6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岛津UV-2401分光光度计;25-羟基维生素D测定试剂盒(上海复星长征医学科学有限公司提供)。
本试剂分别由试剂1(R1)、试剂2(R2)、试剂3(R3)和稀释液组成。
儿童25羟基维生素D水平及其临床价值分析
了解25羟基维生素D与儿童临床疾病的关系,有助于早期发现和预 防相关疾病,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促进公共卫生
对儿童25羟基维生素D的研究可以为公共卫生政策提供依据,促进 儿童营养健康和生长发育。
05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1
25-羟基维生素D是反映人体维生素D营养状况的最佳指标,通过对儿童25羟基维生素D水 平的监测,可以及早发现维生素D缺乏等营养问题,并及时采取干预措施,促进儿童健康 成长。
年龄分布
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25 羟基维生素D水平逐渐升 高,但各年龄段均存在不 同程度的缺乏现象。
儿童25羟基维生素d水平的影响因素
饮食结构
饮食中维生素D的摄入量不足,特别 是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如鱼肝油、蛋 黄等摄入不足。
日照时间
日照是人体合成维生素D的重要途径 ,日照时间短或防晒措施不当都会影 响维生素D的合成。
研究表明,25羟基维生素D水平较低的儿童往往身高较低。适当补充25羟基维生素D可以促进骨骼生长,提高身 高。
儿童25羟基维生素D水平与骨骼发育
25羟基维生素D有助于维持骨骼的正常发育,缺乏可能导致佝偻病、骨质疏松等骨骼问题。
儿童25羟基维生素d水平与免疫功能
儿童25羟基维生素D水平与免疫力
25羟基维生素D对免疫系统具有调节作用,缺乏可能导致免疫力下降,增加感染风险。
研究目的
评估儿童25羟基维生 素D水平的现状。
为儿童健康提供参考 和建议。
分析25羟基维生素D 水平与骨骼健康和免 疫功能的关系。
02
儿童25羟基维生素d水平
儿童25羟基维生素d水平现状
01
02
03
全球范围内
儿童25羟基维生素D水平 普遍偏低,缺乏现象较为 普遍。
25-羟基维生素d荧光免疫层析法
25-羟基维生素d荧光免疫层析法
25-羟基维生素D检测是用来评估体内维生素D水平的方法之一。
荧光免疫层析法(Fluorescence Immunoassay)是一种常
用的检测方法。
该方法基于维生素D与特定的抗体结合形成复合物的原理。
首先,样本中的25-羟基维生素D被提取出来,并与特异性的
抗体结合。
然后,添加荧光标记的二抗来与这个复合物结合。
在加入荧光素测定试剂后,荧光素会与荧光标记的复合物结合,并且发出荧光信号。
最后,通过荧光测量仪器来检测荧光信号的强度,从而确定样品中25-羟基维生素D的浓度。
荧光免疫层析法具有灵敏度高、检测速度快、操作简单等优点。
它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中,用于评估维生素D缺乏症和骨
骼相关疾病的风险,以及监测维生素D补充治疗的效果。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检测的临床意义
论著·临床辅助检查CHINESE COMMUNITY DOCTORS 糖尿病是一种尿糖增多、血糖增高疾病,其原因是胰岛素功能障碍或胰岛素缺乏导致的糖脂等代谢紊乱。
糖尿病的发病率及患病率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而逐年升高,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社会问题。
维生素D 缺乏的人群因居民生活方式、饮食结构改变而不断增加。
研究发现维生素D 与糖尿病密切相关。
维生素D 具有多种生物作用,可以调节自身免疫,抑制炎性反应,增加胰岛素敏感性,促进胰岛素合成及分泌,另外,维生素D 受体相关基因具有多态性[1],这是维生素D 参与糖尿病发病及控制血糖的作用机制。
本研究通过观察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25-OH VitD 水平,探讨其与胰岛素分泌、胰岛素抵抗的关系,为治疗及预防提供参考依据。
资料与方法2017年4-11月收治T2DM 患者81例作为观察组,其中男45例,女36例;平均年龄(51.3±10.2)岁。
所有患者符合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糖尿病诊断标准。
排除肿瘤、肝肾功能障碍、糖尿病酮症、高渗性昏迷、酮症酸中毒及1型糖尿病患者。
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62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34例,女28例;平均年龄(48.6±9.3)岁。
所有患者及对照组近期无钙剂、维生素D 类药物服用史。
方法:所有受试者空腹10~12h 后采集肘静脉血,分别置于2支促凝管、1支EDTA 抗凝管内。
促凝管内血样室温放置30min 后,4000r/min 离心5min,分离血清后4h 内完成检测INS、C-P、25-OH VitD 及FBG。
FBG 检测使用奥林巴斯AU2700生化分析仪和检测试剂盒(宁波美康);INS、C-P、25-OH VitD 检测使用罗氏公司CobasE411型化学发光分析仪及配套试剂。
EDTA 抗凝管内血样采用高效液相法测定(伯乐D10全自动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及其配套试剂)HbA 1c 。
胰岛β细胞胰岛素分泌功能及胰岛素敏感性采用稳态模式评估法公式HOMA-IR 及HOMA-β估测:HOMA-β=20×INS/(FBG-3.5);HOMA-IR=FBG×INS/22.5。
羟基维生素临床意义
血清25-羟维生素D测定在临床诊断上的重要意义1、血清25羟维生素D的生成及代谢维生素D既是一种维生素,也是一种类固醇激素,主要包括VD2麦角钙化醇及VD3胆钙化醇体内可由胆固醇变为7-脱氢胆固醇储存在皮下,经阳光及紫外线作用下再转化为VD3,因而称7-脱氢胆固醇为维生素D3原;在酵母和植物油中有不能被人吸收的麦角固醇,在阳光及紫外线照射下可转变为能被人吸收的VD2,所以称麦角固醇为D2原;食物中维生素D在小肠中以乳糜微粒形式吸收,胆盐促进其吸收;在血液与一种特异载脂蛋白-维生素D结合蛋白DBP结合后转运,先在肝脏线粒体经25-羟化酶系统作用转变为25-OH2 VD3,随后转运至肾小管上皮细胞在线粒体内经1α-羟化酶作用生成1,25OH2VD3,它是活性最强的维生素D代谢衍生物;25-OH2 VD3是肝内的储存及血液中运输的形式,在肝内可与葡萄醛酸或硫酸结合,随胆汁排出体外1;维生素D在体内转化为活性的1, 25 OH2VD3,通过其细胞内维生素D受体VDR介导.才能发挥作用;VDR分布在全身多种组织细胞中,与1, 25 OH2VD3激素信号分子结合成激素-受体复合物,该复合物与靶基因特定DNA序列上的激素反应元件结合,对结构基因的表达产生调节, 从而调节机体钙磷代谢、细胞增殖与分化以及免疫功能等功能;2、血清25羟维生素D在骨骼系统的临床意义存在于骨骼、肠道和肾脏的VDR发挥其经典的骨骼生物效应,促进钙的吸收利用;1, 25 OH2VD3调节甲状旁腺素PTH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的分泌,对维持体内正常骨矿平衡和骨形成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维生素D缺乏可能导致典型的钙的吸收利用降低如:佝偻病、骨软化症、骨量减少、骨质疏松症等;近年来还发现,维生素D新的骨骼效应为:增强肌力、减少跌倒,防治骨质疏松性骨折5;人体肌肉组织有特定的维生素D受体,老年人血清维生素D水平高可以增加肌肉力量,减少跌倒发生;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也可作为维生素D营养状况的客观指标,维生素D与健康的定量关系研究发展迅速;目前判断成人维生素D营养状况的标准为:维生素D缺乏为血清25-OH D水平<50nmol/L1 nmol/L = ng/ml、不足为50~75nmol/L、充足为>75nmol/L;3、血清25羟维生素D在调节激素分泌、调节免疫功能、调节细胞增殖和分化等方面的临床意义调节激素分泌:胰腺的β细胞内存在VDR和调节胞内钙浓度的钙结合蛋白-D28K,1,25OH2D与VDR结合可调节胰岛素分泌;2006年Targher等研究发现,维生素D水平低下血清25-OHD≤ nmol/L的糖尿病发生率%高于正常对照组发生率%P <;2007年专家荟萃分析表明:1维生素D水平低下与2型糖尿病的发生有关;2与低血清25-OHD水平者相比,高血清25-OHD水平者2型糖尿病发病率低;3联合补充维生素D 和钙可降低高危人群葡萄糖耐量减低者发生糖尿病的危险性2;调节免疫功能3.2.1 获得性免疫:维生素D对获得性免疫系统具有抑制作用;1, 25 OH2VD3可抑制淋巴细胞增殖及免疫球蛋白的产生,延缓B淋巴细胞活化成浆细胞的过程,对自身免疫性疾病具有益处;研究发现,维生素D缺乏和/或生活在高纬度地区的居民与一系列自身免疫性疾病如1型糖尿病、多发性硬化症和克隆氏病的发病相关;补充1, 25 OH2VD3对炎症性关节炎、自身免疫性糖尿病、多发性硬化症及炎性肠病等具有预防或治疗作用2;先天性免疫:先天免疫系统全身分布广泛,不仅通过淋巴细胞系统发挥作用,同时在直接面对外环境的上皮细胞中为机体提供防护外源性病原体侵袭的屏障;巨噬细胞和上皮细胞均具有羟化合成1, 25 OH2VD3的能力, 1, 25 OH2VD3能诱导抗菌肽表达,杀伤病原微生物2;维生素D缺乏会伴随各种感染性疾病如分枝杆菌感染的肺结核发生;表皮和毛囊:表皮在正常生理状态下不仅可以合成维生素D,同时能在同一个细胞里将维生素D转化成1, 25 OH2VD3并产生其生物效应;1, 25 OH2VD3可维持角质化细胞的先天性免疫并抑制自身免疫机制,减少角质化细胞的增生,一定程度上对银屑病的治疗有益;毛发核心细胞的VDR在毛囊周期性循环中对这些部位细胞的分化和增殖起到调控作用,VDR突变的动物和人会产生秃头症状2;肿瘤:1, 25 OH2VD3对大多数细胞具有抗增殖和促分化作用,具有潜在的抗肿瘤活性;特别是1, 25 OH2VD3刺激细胞周期抑制子p21和p27及细胞粘附分子E-钙粘蛋白的表达,同时抑制β-连环蛋白的转录活性;1, 25 OH2VD3在角质化细胞中可修复由于紫外线照射造成的DNA损伤,在增加细胞存活率的同时减少细胞凋亡和增加p53表达3;流行病学研究支持充足的维生素D营养状态包括日光照射可以预防一系列癌症发生;目前大多数研究最关注的是乳腺癌、结肠癌和前列腺癌等6;.血清25羟维生素D可以作为免疫调节剂用于肾移植,血清25羟维生素D在肾移植中具有保护移植肾的功能4;综上所述,维生素D除了对钙磷代谢的经典作用外,与免疫系统、细胞增殖和分化、以及和其他内分泌器官之间等都有重要关系;而其受体在体内器官中的广泛分布,说明25-羟维生素D对机体基本生命活动有广泛影响;其临床应用和类似物的研究也显著扩展;25-羟维生素D作为B环开放的类固醇激素,在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上都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参考文献1周爱儒、查锡良生物化学第五版387~388.2周学瀛. 维生素D研究进展. 基础医学与临床, 1998,18:415~4183李晶.朱筠维生素D与肿瘤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新疆医科大学医学学报2009年第32卷2期,222~224页;4滕东海、刘志刚、卢一平1α,25-二羟维生素D3及其类似物在肾移植中应用的研究现状与前景四川医学2003年第24卷11期;5张克勤王竹兰吴国梁等血清25—羟维生素D测定在代谢性骨病研究中的初步应用J, 天津医药,1991年09期:6庄志刚、余剑敏、蒋蓓琦等乳腺癌患者外周血25羟基维生素D测定及临床意义J,实用医学杂志,2010,262:244~24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5-羟基维生素D的临床检测SDD 张文娟一、什么是25-羟基维生素D检测维生素D(vitamin D)是一类脂溶性维生素,属固醇类衍生物,是包括人类在内的高等动物生命必需的重要营养素。
维生素D主要的生理功能是调节体内钙、磷代谢并维持血浆钙、磷水平稳定,参与个体牙齿和骨骼的正常生长发育。
维生素D主要包括五种化合物,分别为维生素D1、D2、D3、D4和D5,家族成员中最重要的是D2和D3,通常所说的维生素D即指这两种形式。
维生素D2(麦角钙化醇) 主要来源于蘑菇, 牛油果等植物性食物;维生素D3 (胆钙化醇) 一方面由皮肤中的7-脱氢胆固醇通过阳光中的紫外线照射裂解转化而来,一方面来源于人摄取的动物性食物,如海鱼, 蛋黄和黄油等[1, 2, 3, 4, 5]。
这两种形式的维生素D并没有生物活性,须与血液中的维生素D结合蛋白(VDBP)结合后,在肝脏中分别代谢成没有活性的体内储备形式的25-羟基维生素D2(骨化二醇)和25-羟基维生素D3(骨化三醇)[1, 4]。
非活性的维生素D在肾脏转换为具有生物活性的代谢物1,25-双羟基维生素D,行使激素功能(D-荷尔蒙)[1, 4]。
D-荷尔蒙调节肠道的钙吸收, 骨骼的矿物质化, 成骨细胞的分化和骨质合成,此外该激素还会影响神经肌肉的功能。
作为维生素D在体内的主要储存形式,血清中的25-羟基维生素D浓度可以作为人体维生素D含量的最佳指标。
25-羟基维生素D是维生素D营养状态的评价指标,美国医学科学院推荐25-OHD的血浓度大于20ng/mL有利于骨骼健康,而许多文献将维生素D缺乏定义为血清25-OHD水平低于20ng/mL,不足为21-29ng/mL,充足为30ng/mL以上,而大于150ng/mL可能会导致中毒。
但是维生素D中毒极为罕见,而维生素D缺乏却十分常见,这与年龄、人种、肤色、生活习惯等等有关。
据统计,全球有超过10亿人缺乏维生素D[1, 6, 7]。
内分泌学会2011年6月6日发表《维生素D缺乏评估、治疗和预防的临床实践指南》该指南针对不同年龄段、不同疾病背景的维生素D缺乏高危、低危人群,进一步明确了维生素D缺乏的有效评估、饮食补充和药物预防治疗的具体实施方法,指明了维生素D在非血钙受益上的不确定性,旨在达到维生素D缺乏防治的最优化[8]。
指南认为,维生素D缺乏的高危人群(例如西班牙裔、黑种人、妊娠妇女和肥胖个体等)应当接受维生素D水平筛查。
外周血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低于20ng/ml者应被诊断为维生素D缺乏。
指南中写道,现有的所有证据均表明,儿童和成人预防佝偻病或骨软化的最低血25-羟维生素D水平应为20 ng/ml,但为了增强维生素D对钙、骨骼以及肌肉代谢的积极影响,血25-羟维生素D的水平应高于30 ng/ml。
二、25-羟基维生素D2和D3的检测Vitamin D total代表能够同时检测(25-OH) Vit D3 和D2,这比单独检测25-OH VitD3更全面。
Vitamin D total的检测范围如下表所示。
由于正常人体内Vit D2浓度无法检测到,所以对于一般患者和补充维生素D3的患者,Vitamin D total 测试的意义和VD3的检测意义相同。
但是对于补充VD2的患者,Vitamin D total 测试能够更全面反映患者体内的VD状态。
所以这是检测Vitamin D total更全面的原因所在。
一般患者补充Vit D3 患者补充Vit D2 患者体内可检测到的内源性Vit D(25-OH) D3 (25-OH) D3 (25-OH) D3+(25-OH) D2(25-OH) Vit D3测试可检测可检测可检测D3不可检测D2Vit D total测试可检测可检测可检测D3+D2检测值比较和意义Vit D total 与(25-OH) Vit D3 数值与意义相当Vit D total 与(25-OH) VitD3 数值与意义相当Vit D total检测值为D3+D2,数值上大于(25-OH) Vit D3 ,更全面反应体内维生素状况三、建议维生素D缺乏危险人群饮食补充维生素D(每IU=25ng)四、 目前测定25-羟基维生素D 的主要竞品及方法学比较五、 检测25-羟基维生素D 缺乏的科室应用维生素D 缺乏症在世界范围内属于常见病,维生素D 作为一类脂溶性必需维生素参与体内多种生物学过程,除了调节体内钙、磷代谢并维持血浆钙、磷水平稳定外,近年来研究发现体内维生素D 状态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显著相关,维生素D 水平与各种疾病的关系成为健康研究领域热点。
如下图所示。
系统相关症状与疾病 涉及的科室 肌肉糖尿病胰岛素抵抗、胰岛素分泌减少 内分泌科 免疫系统肺结核、I 型糖尿病、多发性硬化、Sjögren -综合症、RA 、甲状腺炎、Crohn 氏病 风湿科、感染科心脏高血压神经内科神经系统抑郁、精神分裂症、孤独症、帕金森病、Alzheimer 氏病肾脏肾病综合症、蛋白尿、Hämodialysis肾内科所以,维生素D的检测在临床多个科室都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除了以前经常提到的传统科室骨科和儿科之外,现在还认为与风湿科、感染科、内分泌科、心血管科、肿瘤科及神经内科等科室都有密切的关联,现在,就维生素D与这几大系统疾病之间的关系总结如下。
1,维生素D与自身免疫性疾病[9]1.1 维生素D与1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T1DM)是由致病性T细胞介导,最终导致分泌胰岛素的B细胞严重受损的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
T1DM患者普遍存在维生素D缺乏,美国Joslin糖尿病中心的研究者报告,约3/4的T1DM幼儿和少年都缺乏足够的维生素D,我国王宓等研究发现DM患者发生维生素D缺乏的风险是非DM患者的3倍以上。
维生素D在T1DM发病机制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其可通过抑制炎性反应、促进胰岛素释放、减轻胰岛素抵抗等机制参与T1DM的发病。
Norman等和Cade等通过动物研究发现,维生素D缺乏的大鼠可出现胰岛素分泌减少,予单次皮下注射维生素D后,大鼠葡萄糖耐量及胰岛素分泌明显改善。
此外,与野生型小鼠相比,VDR基因缺陷小鼠血清胰岛素浓度及胞内胰岛素mRNA表达均下降,血糖上升。
同样的,Dunlop等研究发现,维生素D能够直接激活骨骼肌、脂肪细胞上的过氧化物体增殖体激活受体8(PPAR8),从而改善胰岛素敏感性。
在T1DM患者补充维生素D有着重要的意义。
Hypponen等学者研究发现缺乏维生素D的儿童其T1DM的发病风险增加200%,而补充维生素D可使DM的患病风险降低80%,同时,对婴儿确保补充足够维生素D有助于逆转T1DM发生的增加趋势。
欧洲一项病例对照研究和芬兰出生队列研究也显示,婴儿期补充维生素D 与T1DM的发病危险呈显著负相关。
同时有研究得出,血清25-(OH)D的水平较低可能会增加儿童T1DM以及发生酮症酸中毒的风险。
1.2,维生素D与多发性硬化症多发性硬化症(MS) 是一种发生于中枢神经系统(脑部及脊髓)的自体免疫性疾病。
我国曹丽丽等[研究得出MS患者维生素D、VDR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维生素D可以协助维持一种免疫抑制紧张状态。
但当维生素D及(或)其受体缺乏或减少时,这种免疫抑制状态受到破坏,发生免疫紊乱,而促进了MS的发生和发展。
同时他们还发现缓解期维生素D、VDR水平低于复发期,认为维生素D3和(或)其受体减少是MS的潜在危险因素,是MS频繁复发的病理生理基础。
维生素D作为一种免疫调节剂,既可预防及治疗疾病,又不会引起广泛的免疫抑制作用,并且在动物实验已经证实其对MS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Munger等对美国7万军方人员的研究发现,MS患者脱髓鞘的发生与维生素D3水平的季节性波动一致,且口服维生素D3后可减少MS的发生。
在一项长达20年,以18.7万名美国女性为对象的研究发现服用含有维生素D的复合维生素片的人发生MS的比例比不服用维生素片剂的妇女低40%。
晒太阳是人类产生维生素D的主要方法,研究人员发现离赤道越远的地方罹患MS的人数越多。
在美国一项大型的研究中也发现,居住在较高纬度地区的妇女,诊断出MS的比例是居住在南方地区妇女的3.5倍。
1.3,维生素D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病因不明,具有免疫异常和多系统损害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可累及全身多个器官、系统,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缺乏特异性,可急性、慢性或隐匿起病。
最近的研究认为维生素D缺乏使人体发生免疫耐受缺失,可能与SLE的发生发展有关。
多项随机对照研究得出,SLE患者维生素D含量降低非常普遍,SLE患者的炎症本身可能提高维生素D的分解代谢从而导致患者维生素D缺乏,以及抗维生素D抗体也可导致维生素D减少。
国内外研究报道SLE 患者血清25(OH)D水平不足与缺乏的发生率在50%~75%。
维生素D在SLE调节氧化应激,且维生素D改善SLE动物模型的炎症反应。
然而,低的维生素D水平可能会引起一个持续的炎症的过程[18]。
动物实验也证明,血清维生素D水平在SLE 中有重要作用。
在SLE,活性维生素D与大剂量激素的治疗效果相似,可减轻狼疮鼠尿蛋白、关节肿胀及肾损害。
Doria等得出维生素D具有改善SLE病情甚至治疗SLE的能力。
同时,维生素D预防SLE的常见并发症(如认知功能障碍、代谢综合征、感染) 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1.4,维生素D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RA)作为一种以滑膜炎和骨侵蚀为主的系统性炎症性自身免疫病,呈连续性、反复发作过程,致残率很高。
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目前认为与各种原因引起的机体免疫功能紊乱相关。
外周血25-羟维生素D水平与RA 密切相关,在RA病损部位关节软骨细胞、滑液细胞和巨噬细胞上均有VDR 表达[22]。
维生素D与细胞内特异性的VDR结合,不仅可以调节骨钙磷代谢改善骨质疏松,同时作为一种类激素物质可以通过树突状细胞和T、B淋巴细胞抑制炎症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IL)-17、干扰素-γ等的合成,促进抗炎细胞因子的分泌,参与RA患者免疫调节。
维生素D有预防RA的作用,最近研究调查了近3万名55~69岁间的妇女。
发现饮食中富含维生素D的妇女,发生RA的比例最低。
Pelajo等通过研究早期胶原性关节炎小鼠补充维生素D与未补充相比,得出补充维生素D可预防或延缓关节炎发生,并可避免模型鼠进展为严重的关节炎。
最近一研究报道RA患者其疾病的活动度及损害评分与血清维生素D水平呈负相关。
我国洪琼等通过对130例RA患者的研究得出:RA患者普遍存在维生素D不足与缺乏,并贯穿疾病始终。
维生素D缺乏除导致骨质疏松外,更是RA病情活动的危险因素。
提倡监测并尽早给予RA患者补充维生素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