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

合集下载

我对商务英语专业的认识

我对商务英语专业的认识

商务英语专业导论课程作业题目:我对商务英语专业的认识年级与班级姓名与学号日期与时间目录(一)内容提要(二)关键字(三)内容一、商务英语的内涵二、商务英语的特点三、商务英语的发展现状四、商务英语的前景五、商务英语的培养目标(四)结语(五)参考文献(一)内容提要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迅猛发展,国内企业国际化程度迅速提高;与之相适应,培养具备全球化经营能力和具备国际商务英语沟通能力的人才,已被教育部门提上议事日程。

截至2009年,教育部已批准7所高校设立商务英语本科专业,有超过700多所院校设立了英语专业商务英语方向。

在中国,商务英语证书被各类涉外企业、部门、组织或机构用来作为招收职员时英语能力的证明;同时也是商务工作人员或英语学习者检验、提高自己英语水平的方式;对于即将进入职场的在校学生或已工作的青年来说,它是就业、求职的重要砝码,因此,商务英语证书被称为--商务求职的通行证,本文试从当前商务英语的现状谈谈自己的看法。

(二)关键字商务英语内涵特点发展现状发展方向培养目标(三)内容一.商务英语专业内涵商务英语的概念有着非常丰富的内涵,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商务英语实际上被误用了。

很多人认为商务英语就是综合英语加一些商务知识和技能,对概念如此理解是不准确的。

商务英语包含5个层面:其一是英语培训,这是最基础也是最容易理解的一个层面。

大部分院校在这个层面做的都比较好。

其二是“特殊商务技能”,这个层面包括商务会议、商务谈判、商务计划、信函、报告的撰写等日常商务应用技能。

此外,还要对一些特别的专业词汇进行专门的学习和训练。

其三是掌握必要的跨学科知识,包括金融、财政、法学、贸易等等。

其四是需要对目的语国家的文化和价值观的认同和提升,包括跟同事、客户、上下级、商务伙伴等等的沟通能力,对对方的国家和相关背景有深刻、全面的了解。

其五,是要求具备较高的人文素养。

不仅要掌握社会学、心理学等知识,还应具备文学、艺术、历史等文化修养。

有了“商务”这层意义,它就不再是一个单纯的英语学习范畴。

中国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报告

中国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报告

中国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报告一、本文概述《中国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报告》旨在全面深入地剖析当前中国大学生的就业状况,揭示其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以期为政府、教育机构、用人单位和大学生自身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决策依据。

本报告基于广泛的实地调研,收集了大量的一手数据,通过统计分析、案例分析等方法,从多个维度出发,对中国大学生的就业现状进行了系统梳理和深入研究。

报告内容涵盖了大学生就业率、就业质量、就业满意度、就业趋势等多个方面,旨在呈现一幅全面而细致的大学生就业画卷。

本报告还针对当前大学生就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推动中国大学生就业工作的健康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二、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近年来,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普及和深化,大学生数量急剧增加,大学生就业问题也日益凸显。

然而,从总体来看,大学生就业状况呈现出积极的趋势,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从行业分布来看,信息技术、金融、教育、制造业等行业是大学生就业的主要领域。

这些行业不仅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而且也是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特别是在数字经济和科技创新的推动下,信息技术行业对大学生的需求尤为旺盛。

从就业区域来看,一线城市和部分二线城市的就业市场相对活跃,吸引了大量的高校毕业生。

然而,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等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就业市场也在逐步升温,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选择。

然而,大学生就业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一方面,就业竞争压力加大。

由于大学生数量众多,加之一些行业饱和,导致就业市场竞争加剧。

许多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不得不面对较低的起薪、较高的失业率等问题。

另一方面,部分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和能力与市场需求存在差距。

一些大学生过于追求高薪、高职位,而忽视了自身实际能力和市场需求,导致求职困难。

大学生就业现状既有积极的方面,也面临挑战。

为了促进大学生的顺利就业,需要政府、高校、企业和社会各方共同努力,加强就业指导、提高教育质量、拓展就业渠道、优化就业环境等,为大学生创造更加良好的就业条件。

多管齐下,缓解就业难——北京师范大学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副主任王显芳专访

多管齐下,缓解就业难——北京师范大学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副主任王显芳专访

EXCLUSIVE REPORT本刊特稿编辑|姜菁|E-mail:***********************多管齐下,缓解就业难特约记者/李倩倩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日渐突出,已引起政府、社会和学校的共同关注。

那么,大学生就业难的症结究竟在哪里?政府、社会、学校该如何化解?面对这样的形势与压力,大学生又该何去何从?北京师范大学就业指导中心副主任王显芳接受了本刊记者的独家专访。

就业难之症结所在——供需间的矛盾、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大学生就业难的症结在于供需双方的矛盾以及个人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冲突,这四方面纠结在一起造成了大学生就业难。

” 王显芳老师说。

与很多国家相比,我国的大学生数量远远没有达到供大于求的程度。

之所以出现供需矛盾,其实在于供需分配间的不平衡。

“有需求的地方没有供给,有供给的地方需求又没有那么多。

”大学生的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冲突也是就业难问题的成因之一。

“很多同学都说他的理想就在北京,或是沿海几个大城市,但这些地方的人才需求却是有限的,这就是理想和现实碰撞产生的巨大矛盾。

”就业难之缓解之道——急学生之所急“我觉得就业难问题是一个长期的问题,只要人有理想,和现实就会有一定的距离,这个矛盾就会存在;只要地区发展不平衡的情况得不到彻底改善,这种情况就会存在;只要行业差距存在,这个问题就会存在。

”这在社会发展进程中也是难以避免的。

我们该如何尽力所能及的力量来减缓大学生就业难呢?“解决就业难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牵一发而动全身,不管政府还是学校,都要真正地急学生之所急。

”王显芳老师告诉记者,政府应该更加重视大学生就业的问题,并要针对不同情况出台相关的政策。

学校就业部门要给学生更多的关心,更多的温暖,比如:多元地开拓就业市场;及时为学生传递就业信息、就业政策;多举办一些关于职业规划、提高从业能力等帮助学生成长的讲座。

“总而言之就是要帮助学生‘合理地来定位,科学地来规划,健康地去成长’!”创新之举——毕业进程表据王显芳老师介绍,为了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就业意向并时时掌握其就业进展,北京师范大学专门开发了毕业生就业进程表。

高校应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矛盾——浅析《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

高校应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矛盾——浅析《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
比 2 0 届 大学 毕业 生的满意度低 2个 百分 点。 由此看来 , 08
生求职方 向过 于集 中, 导致某 些地 区出现“ 供过于求 ”而造 , 成高学历人才供 给与岗位需求之 间存在落差 ,同时这种情 况必然造成某些 急需人才的地 区“ 供不应求 ” 。
2“ . 漫天撒 网” 有 的放矢 ” 与“
生的 目光 。 同时该调 查报告也显示 , 但 与全 国所有 人群 的平 均分 布对 比 。5 5 %的低收入 “ 就业漂 族 ” 中于直 辖市 和副 集
省级城市 . 在北 京 、 海和深圳 的最 多 。 上 正是 由于高 校毕业
大学毕业生 的满意度低 5 百分点 ; 职高专院校为 6 %, 个 高 8
状。 本文 以 2 1 0 0年 6月社会科学文献 出版社出版的 由麦 n f
思公 司调查发 布的{00 中国大学 生就业报 告》以下 简 21 年 (
称《 就业报告》 为依据 , ) 对此进行分析 与总结 。

知 , 其就业 实践 的情 况看 , 部分人 尚未接 受现 实 , 但从 显示 ,0 9届 本科毕 业生与高职 20 高 专 毕业 生 半 年后 就业 率 最 低 的专 业 分 别 是 法 学 ( 占
8 - 和法律 ( 7 . 。 2 %) 3 占 3 %) 由此 可见 , 2 当高 校专业设 置脱离 社会 需求 的时候 , 往会 出现热 门专业 毕业生 “ 往 供过 于求 ”
非因为现实不符合 他们 的理想而选择离职 。 二、 从高等 教育 的角度看 当代大学毕 业生就 业矛盾 的
成 因

当代大 学毕业生就业过程 中的三大矛盾
1 供过于求 ” 供不应求 ” . “ 与“ 《 就业 报告 》 出 , 指 直辖 市和 副省级 城 市成 为 2 0 0 9届 高校毕业 生 的首 选 ,不 同层次 院校所 选 比例 分别 为 :2 “ 1 1 工程 ” 院校 占 8 %, “ 1 3 非 2 1工程 ” 科 院校 占 6 %, 本 8 高职高 专院校 占 6 %。 4 报告 称 , 城市 因其 社会 发展程 度较 高 、 大 就 业规 模较大 、 长机会 较多等优势 , 成 吸引 了大部 分大学毕业

波特5力模型分析自己

波特5力模型分析自己

波特5力模型分析自己——大学生就业分析物流131201310604125任薛燕一、波特五力模型的解释20世纪80年代初,迈克尔·波特的竞争战略理论成为战略管理理论的主流。

这一理论的核心是波特提出的五种力量分析模型。

波特的企业竞争力五种力量模型定位于厂商如何在产业内定位,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获取高于平均的利润。

他认为,产业环境存在五种基本力量:潜在入侵者的威胁、替代品或服务的威胁、供方议价能力、买方议价能力和产业内既有同业竞争者。

这五种力量之间的关系决定了企业战略优势的来源以及准确定位。

用于竞争战略的分析,可以有效的分析客户的竞争环境。

二、大学生的就业环境形势伴随着我国高校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高校连年扩招,每年毕业生人数也连年增长,大学毕业生就业率下降,就业问题比较突出。

据教育部统计, 2010年毕业生将超过630万人,预计今后三年内还将以每年50万的速度增长,整体就业人数不断增加。

以及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由国家统包分配向毕业生自主择业转变,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了不争的事实。

而且,自2007年美国引发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以来,世界各地的经济都出现了一定的衰退现象,各用人单位在人才招聘方面都有所减少,全球性的金融危机让就业形势变的更加不容乐观。

三、波特五力模型具体分析大学生求职就业现在我们就依照迈克尔·波特在《竞争战略》中提到的“五力模型”来简单分析一下其中影响大学生就业求职的几种原因。

迈克尔·波特五力包括:行业内的竞争者、供应方的讨价还价能力、买方的讨价还价能力、潜在进入者和替代品。

我们可以简要如下概括大学生求职就业时的“五力”:(1)高校大学应届毕业生群体可以看做是波特五力模型中的行业内的竞争者。

(2)培养大学生的大学高校可以看做是波特五力模型中的供应方。

(3)招聘毕业生的用人单位可以看做是波特五力模型中的购买方。

(4) 后两三年毕业的低年级大学生可以看做是波特五力模型中的潜在进入者。

2010年就业率最高的50个专业

2010年就业率最高的50个专业

为服务网友,教育频道发布麦可思公司《2010年度大学就业能力排行榜》。

麦可思公司是《中国大学生就业蓝皮书》的唯一撰写单位,2010年麦可思按照专业类、薪资类、职业和行业类、满意度类、就业与教育公平类、地区类、高考志愿填报类7个不同的专题,对大学、专业、职业、行业等进行了系列的排名。

以下为报告内容。

31 机械电子工程92.831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92.834 安全工程92.634 财政学92.636 车辆工程92.437 人力资源管理92.338 会计学92.239 工程力学92.040 网络工程91.940 物流管理91.942 金属材料工程91.842 自动化91.844 中药学91.645 朝鲜语91.445 交通工程91.447 环境艺术设计91.148 影视艺术技术91.049 交通运输90.950 测绘工程90.7注1:个别专业因为样本不足,没有包括在内。

注2:就业率: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率=已就业人数/需就业的总毕业生数;注意,按劳动经济学的就业率定义,已就业人数不包括国内外读研人数,需就业的总毕业生数也不包括国内外读研的人数。

1.纯文纯理专业掌握技能助你就业文科类毕业生(如文、史、哲专业)就业困难,仍然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

由于社会对这类人才的需求有限,而且此类学科专业技能不强、替代性比较大,所以这些专业的学生就业受到限制。

同样的问题也出现在着重基础研究的纯理科专业的毕业生身上。

一些学习基础数学、基础物理等专业的本科生就业很尴尬,到研发部门专业学习不够深入,而面对市场鲜有对口岗位。

因此,文科类专业的学生不能只是简单掌握文案写作技能,还应掌握其他一些技术,如计算机知识、经济学知识、外语等,方能胜任未来相对要求较高的工作岗位。

在择业过程中,除了关注传统的求职项目,如企业行政助理、文秘等工作岗位之外,也应注意到媒体、出版、广告、市场营销等工作岗位的人才需求量比较大,文科生比较占优势。

而对做基础学科研究的纯理科专业的学生来说,如果平时善于积累,在热门行业也有后天优势:基本功扎实,入手快。

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蓝皮书《麦可思研究》——蓝皮书解密:2010年专业预警之“红黄绿牌”专业

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蓝皮书《麦可思研究》——蓝皮书解密:2010年专业预警之“红黄绿牌”专业
机械绘图员 机电技术员 金属精炼炉操作员和维护员 电气工程师 金属浇铸技术员 建筑技术员
测量师 化工厂和系统操作员
对本科人才 该职业本科生毕业半年后
需求量排序
平均月收入(元)
2
2784
3
2036
4
2232
5
2267
6
2226
7
1984
8
1995
9
2483
10
2291
11
2118
12
2137
13
2303
材料物理
20
1942
供求饱和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24
2471
供大于求
注:本分析数据是基于对 2007 届、2008 届、2009 届本科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数据。
供大于求是指专业就业率低于所属大类全国平均就业率 2 个百分点或失业量
位居前 10 位的专业;需求旺盛是指除供大于求专业外,专业就业率高于 92%,
地质工程 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
船舶与海洋工程 石油工程 采矿工程
油气储运工程 矿物加工工程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数据来源:麦可思,《2010 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就业蓝皮书)。
表 2010 年中国大学毕业生“红黄绿牌”高职专业
红牌专业
黄牌专业
绿牌专业
临床医学 法律文秘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国际金融 工商管理 经济管理 法律事务 汉语言文学教育 计算机应用技术 电子商务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矿物资源工程
对各本科专业 人才的
需求量排序
该专业在物流 业中半年后平 均月收入(元)
当前供求 关系判断
1
2019

中国大学失业人数最多的八大专业与就业前景最好的十大类专业

中国大学失业人数最多的八大专业与就业前景最好的十大类专业

中国大学失业人数最多的八大专业与就业前景最好的十大类专业盘点最易失业专业,热门专业就业率不一定高/10/0714/09/6BHUMHO600252V0H.html2010高考结束,各地录取线相继公布,选择什么专业与学校成为后续关注的热点,本篇搜集失业人数最多的八大专业与就业前景最好的十大类专业供参考……10个本科专业因失业量较大、就业率持续走低据6月发布的《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2009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约为86.6%,比2008届(85.6%)高1个百分点。

英语、计算机、法学等8个专业连续3年失业人数最多。

动画、法学、生物技术等10个本科专业,因失业量较大、就业率持续走低,被列为高失业风险型专业且被亮红牌。

报告指出,高职高专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连续四年与非"211"本科生差距缩小,高职高专毕业生在半年后的就业率和月薪增长上强于本科生的表现。

这主要因为高职高专重在技能方面的培养,且专业多为紧缺型人才,如应用电子技术等。

大学毕业生半年内离职率为38%,3年内平均换2个工作。

报告主要针对2009届大学毕业生进行了调查研究,该研究抽样达到约50万人,回收有效问卷22万份。

1、失业量较大,就业率持续走低,且薪资较低的专业中综合考虑前10个专业,为高失业风险型专业:动画、法学、生物技术、生物科技与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体育教育、生物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英语、国际经济与贸易2、除红牌专业外,失业量较大,就业率持续走低,且薪资较低的综合考虑的专业:美术学、艺术设计、统计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公共事业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商管理、汉语言文学3、薪资、就业率持续走高,且失业率较低的综合考虑的专业,为需求增长型专业:地质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石油工程、采矿工程、油气储运工程、矿物加工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分析-8个专业连续3年失业人数最多因失业量较大,就业率持续走低,且薪资较低的专业,被列为高失业风险型专业,也就是红牌专业,2010年中国大学生本科专业红牌专业包括:动画、法学、生物技术、生物科技与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等10个。

大学生生涯调适力量表的编制及其相关研究——以武汉市高校为例

大学生生涯调适力量表的编制及其相关研究——以武汉市高校为例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大学生生涯调适力量表的编制及其相关研究--以武汉市高校为例姓名:***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指导教师:***2010-10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摘要面对当前巨大的就业压力,如何促进大学生就业已经成为教育界广泛关注的问题。

提高在校大学生生涯调适力,使大学生在迈出校园之前对新的工作具备良好的应对心态和适应能力是提升其就业力的根本途径之一。

本研究主要由两部分构成,研究一旨在编制适合中国大学生使用的生涯调适力量表,全面了解在校大学生的生涯调适能力,为高校生涯教育开展更有针对性的辅导提供参考。

本研究根据文献探讨,归纳出在校大学生生涯调适力的四个建构维度;在此基础上编制《大学生生涯调适力量表》;并进一步验证了量表的信效度,通过量表施测了解当前大学生生涯调适力现状。

研究二分主要析了大学生生涯调适力与生涯决策困难的相关关系及其在性别、年级、学科、家庭背景等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

本研究选取武汉地区四所不同层次的大学,对其全日制本科生中672名大学生样本统计结果进行分析。

主要结论如下:(1)大学生生涯调适力包括4个维度,分别为:自我探索、环境探索、生涯规划和生涯信心。

大学生生涯调适力量表项目鉴别度良好,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2)大学生生涯调适力整体得分中等偏上,在具体维度上,大学生对自我生涯发展的信心较高,自我探索与环境探索的能力次之,生涯规划能力较差。

(3)大学生生涯调适力在年级,学科类别、生源地和社会工作经历四个方面具有显著差异,而在性别上没有显著差异。

(4)大学生生涯调适力及其各个维度与生涯决策困难均具有显著的负相关。

生涯调适力各维度对生涯决策困难类型有相应的预测作用。

关键词:大学生;生涯调适力;生涯决策困难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AbstractWith the higher employment pressure,it is to become a widespread concern of the education sector how to promote undergraduates’employment.One of the fundamental way to enhance the students'employability is to improve their career adaptability,making students to have good attitude and ability to adapt a new work.The major findings in this study are as follows: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One is to develop a suitable inventory of career adaptability for the Chinese undergraduates.In order to devise the Career Adaptability Inventory,a survey was conducted,according to which the four factors were summarized.The study adopted the questionnaire as the methodology.The analysis of the Study Two is to investigate the differences and correlations among demographic variables,career decision-making difficulties and career adaptability.There were672valid subjects chosen from the university students in Wuhan. The main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s:(1)The structure of undergraduates’career adaptability includs four factors:self -exploration,environment exploration,career planning and career confidence.The item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cale are acceptable,and it also has good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2)The score of undergraduates’career adaptability is higher than average,according to descending order,four factors turned as:career confidence,self-exploration, environment exploration and career planning.(3)Undergraduates’Career Adaptability a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between grade,region,major and working experience,but no difference between gender.(4)Career adaptability and its various factors had significantly negative correlation with career decision-making difficulties,and they have different predicted effects on the dimensions of career decision-making difficulties.Key Words:Undergraduates;Career adaptability;Career decision-making difficulties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网络信息爆炸

网络信息爆炸

⽹络信息爆炸信息收集情况信息爆炸,是对信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种描述,形容其发展的速度如爆炸⼀般席卷整个地球。

借助互联⽹技术的发展,每天在我们所⽣活在的这个世界出现了⼤量的信息,信息的增长速度绝对是⼀件近乎恐怖的事情——我们称之为“信息爆炸”。

信息爆炸表现在五个⽅⾯:1、新闻信息飞速增加。

2、娱乐信息急剧攀升。

3、⼴告信息铺天盖地。

4、科技信息飞速递增。

5、个⼈接受严重“超载”<1>⽹络带来了信息爆炸,带给你什么?1. (正)使我们变得百事通。

当下是e时代,⼀上⽹,⽹络就会给你灌输不同的信息。

①如我们平时登陆qq时,就会弹出qq的新闻⽹页,醒⽬的标题,令⼈⽿⽬⼀新的图⽚,让你不得不进去了解个究竟。

②百度是最好的⽼师,我平时⽆论⽣活上还是学习上,凡是不懂的就去百度⼀下,再结合实际,总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法。

③最重要的就是为我们⼀年后的就业提供⼴泛的信息参考和选择。

1.便捷时尚的⽹上购物。

淘宝,当当,拍拍⽹上提供了琳琅满⽬的商品,总有⼀件是适合你的。

像我们学校的南海校区离市中⼼较远,⽹络购物就解决了⽣活上的⼀⼤难题。

让我们⾜不出户便能挑到满意,价格便宜的商品,并且节省了我们宝贵的时间。

2.随时随地的沟通。

qq,msn,facebook不断地普及,⽹络信息让世界变得更更⼩,⽆论地理距离有多远,只要登上⽹络便可与四⾯⼋⽅的朋友畅所欲⾔。

例如,我们和家⼈,与校内外的朋友,⽼师沟通少不了通过⽹络。

这种轻松愉悦的聊天⽅式使我们觉得更亲切,更愉悦。

总之,⽹络信息让⽣活变得更便捷。

1.(反)计算机促使你对它产⽣⼀种依恋感,这是⼀种冲动,⼀种想要发挥机器的极致效能冲动,⼀种想要更长时间、更快速度地处理数据的疯狂冲动,也就是永不停息地处理数据。

2.信息技术给社会⽂化带来诸多危害。

在信息泛滥的社会⽂化中,为了让⾃⼰脱颖⽽出,吸引更多的注意⼒,在电脑和⽹络的帮助下,媒体和公众⼈物都在不择⼿段地尽情表演。

垃圾节⽬、⼴告噱头、粗暴和刻薄的⾔辞、⾊情和暴⼒,这⼀切都使社会不可逆转地变得越来越粗俗。

通识教育与青年成才_从美国经验看中国实践与困境_陈雯

通识教育与青年成才_从美国经验看中国实践与困境_陈雯

通识教育与青年成才:从美国经验看中国实践与困境①陈 雯(中共江苏省委党校 社会学教研部)何 雨(江苏省社会科学院 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内容摘要:以培养青年人才健康心灵、独立人格和自由追求进而提升社会凝聚力与文化认同的通识教育应与高等教育体系相互嵌入融合已在政府与学界达成共识。

本文在回顾美国通识教育一百余年历史渊源和制度实践成长的基础上反思我国近二十年高等教育体制中通识教育的本土化与适应性问题与困境。

文章指出,在制度构建上,通识教育存在一定程度的超越传统与机械移植的双重谬误;在观念实践上,通识教育未能改变文理分科与学科分离的二元对立;在社会生活中,通识教育的实施深受专业设置影响,未能走出世俗社会功利取向与桎梏。

为此,必须通过回到不断改革优化体制的基本路径、通过减少课时数量、提升授课质量,才能真正实现授人以渔,塑造作为社会主体的青年人才。

关键词:通识教育青年成才美国经验中国实践与困境General Education and Building of the Youth: from AmericanSuccess to Practice and Difficulties of ChinaCHEN WEN & HE YU(Research Center of Education Sociology,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Department Of Sociology, Jiangsu Administration College) Abstract: It’s commonly recognized from government to academic field that generaleducation aims to build excellent youth of healthy spirit, independent personality , free pursuit and further social cohesion and cultural identity. This paper aims to rethink problems and difficulties during the localization and adaptation of Chinese general education in recent twenty years upon American over one hundred years’ history and practice. It points that, in the institution, the double mistakes of disregarding tradition and inflexibly transplant must reform. In the conception, the binary opposition between social sciences and natural sciences is quite serious. And in social life, general education hasn’t change functional and utilitarian orientation from education. So further reform of the instituyion, cutting down of relevant courses, improving quality of courses are need and will be helpful for general education and the youth growth..Key Words: General education; building of the youth; American success; practice and difficulties of China①本文为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社会学研究中心重大项目“社会转型期学校生活的社会学研究”阶段性成果。

高校应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矛盾

高校应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矛盾

高校应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矛盾作者:周荣方来源:《河南教育·中旬刊》2010年第12期摘要:当代大学毕业生就业过程中存在三大矛盾:“供过于求”与“供不应求”,“漫天撒网”与“有的放矢”,“了解”现实与“接受”现实。

这些矛盾形成的主要原因是高校的专业设置、实习教学及求职服务不完善,应对当今大学生就业矛盾高校就必须完善专业设置、改革专业课教学、规范就业指导工作。

关键词:就业矛盾;高校教育;就业指导今年我国有630万高校毕业生走向社会,大学生就业再次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问题,高校教育问题也因此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如何引导大学生融入社会、适应社会、发挥作用,实现高校培养人才的目标,是教育界普遍关注的问题。

而大学生步入社会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就业,因此要完善高校教育的社会功能,首先要了解当前大学生的就业现状。

本文以2010年6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由麦可思公司调查发布的《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以下简称《就业报告》)为依据,对此进行分析与总结。

一、当代大学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的三大矛盾1.“供过于求”与“供不应求”《就业报告》指出,直辖市和副省级城市成为2009届高校毕业生的首选,不同层次院校所选比例分别为:“211工程”院校占83%,非“211工程”本科院校占68%,高职高专院校占64%。

报告称,大城市因其社会发展程度较高、就业规模较大、成长机会较多等优势,吸引了大部分大学毕业生的目光。

但同时该调查报告也显示,与全国所有人群的平均分布对比,55%的低收入“就业漂族”集中于直辖市和副省级城市,在北京、上海和深圳的最多。

正是由于高校毕业生求职方向过于集中,导致某些地区出现“供过于求”,而造成高学历人才供给与岗位需求之间存在落差,同时这种情况必然造成某些急需人才的地区“供不应求”。

2.“漫天撒网”与“有的放矢”《就业报告》指出,每得到1份工作,本科院校与高职院校毕业生需分别投出平均12份、6份的工作申请。

大学生就业外部环境分析

大学生就业外部环境分析

内容简介:日益激烈的就业竞争、庞大的待就业人数、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又使大学生们面临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但随着经济的逐渐回暖,就业形势也将得到一定好转。

因此,研究2010年大学生就业的形势,帮助大学生们认清客观状况,形成理性化的求职择业心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通过对大学生在就业所处的外部经济、社会、政策等环境分析,也找出大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且从大学生的角度提出应对这些问题的建议。

第一部分:大学生就业外部环境分析一、2010年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一)、2010年大学生就业道路曲折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视频会议上直言:“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的不利影响还没有消除,如果说2009年是我国经济最困难的一年,2010年可能是最复杂的一年,整个宏观层面就业形势就很严峻。

2010届大学生就业情况比2009届要严峻得多。

”的确,据统计,2010应届毕业生人数再创新高,预计是650万--700万人次,加上2009届300多万没有找到工作的毕业生,在2010年大学生就业年度,涌入就业市场的大学毕业生人数将达到史无前例的千万人。

虽然2009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克服了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实现了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的基本稳定和就业人数的继续增长。

第三、第四季度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已经回暖,不过2010年的就业形势仍不容乐观。

与此同时,往年校园招聘的主角外企减少了一成,并且外企们纷纷缩减了招聘计划和预算。

据某招聘网站的数据表明,09年外企招聘企业减少了10%--15%。

一些知名外企更是冻结了招聘计划,不再招人。

(二)、2010年大学生就业前途光明1、2010年经济进一步复苏将加大劳动力需求(1)、外部经济环境比2009年明显改善。

根据国际权威组织的预测,2010年世界经济衰退将宣告结束开始回升,IMF最新预测2010年世界经济将增长3.1%,世界银行最新预测世界经济将增长2.0%。

中国大学生就业追踪调研报告

中国大学生就业追踪调研报告

中国大学生就业追踪调研报告
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中国大学生就业追踪调研报告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大学的毛入学率快速增长,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化教育,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与此同时,高校毕业生的数量逐年攀升,2010年,全国高校应届毕业生达630万,“就业难”问题日益突出。

激烈的竞争让大学生倍感压力,毕业即失业已经是十分普遍的现象。

即便是国内顶尖的大学,也难以达到100%的就业率。

为了对全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有清晰的认识,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社会数据中心和教育研究院于2010年启动了中国大学生就业追踪调查。

问卷的设计汇集了来自经济学、社会学、教育学等众多领域专家的意见。

问卷中不仅涉及学生的基本信息和家庭背景,还包括了高考成绩,大学期间的活动以及就业信息等。

问卷详细询问了大学毕业生所获录用通知中最好工作的相关信息,这使得我们能够获得大学生毕业的就业数据,从而清晰地了解目前中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状况。

本报告的分析主要基于中国大学生就业追踪调查数据。

本报告主要围绕六个方面展开:首先,本报告对大学毕业生的起薪进行细致的描述,以此对中国大学生的.毕业起薪给出客观评价。

其次,根据就业地区、行业、部门,我们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去向进行分解,以此了解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倾向和起薪差异。

第三,我们从大学生的在校表现出发,考察大学期间积累的人力资本对毕业生起薪的影响。

第四,围绕家庭背景对初始工资的影响展开分析。

第五,大学质量对工资的影响,尤其关注名牌大学与普通大学的起薪差异。

最后,针对大学生就业状况,提出对策建议。

2010年中国就业现状

2010年中国就业现状

2010年中国就业现状2010年05月21日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19号表示,2009年年底,全国就业人数超过77995万人,比2008年年底增加515万人。

其中,第一产业就业人员大约有29708万人,占全国就业总人数的38.1%;第二产业21684万人,占27.8%;第三产业26603万人,占34.1%。

年末城镇就业人员31120万人,比上年末净增加910万人。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102万人,有514万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就业困难对象再就业164万人。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为92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3%。

年末全国共有各类职业介绍机构37123所,其中公共职业介绍机构24921所。

全年公共职业介绍机构介绍成功2097.6万人次。

2010年,监测城市用人单位通过市场招聘各类人员累计2336万人次,进入市场求职的劳动力累计2317万人次,劳动力总量需求略大于供给,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约为1.01。

分季度看,2010年四个季度,监测城市市场用人单位招聘人数平均每季度约584万人,进入市场的求职人数平均每季度约579万人,平均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为1.01。

从用人单位看,企业用人需求占主体地位,所占比重达96.5%,机关、事业单位的用人需求所占比重仅占0.8%,其他单位用人需求比重为2.7%。

在企业用人需求中,内资企业用人需求占74.9%,其中以私营企业、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用人需求较大,其需求比重分别为25.3%、26.7%和9.5%;港、澳、台商投资企业的用人需求比重为6.5%;外商投资企业的用人需求比重为8.6%;个体经营的用人需求比重为10.1%;国有、集体企业的用人需求比重仅为4.8%。

(见表4)与上年相比,企业的用人需求比重上升了0.1个百分点。

其中,内资企业的用人需求比重下降了0.1个百分点,外商投资企业的用人需求比重上升了0.4个百分点。

人社部新闻发言人尹成基昨(25)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截至2010年12月底,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0.7%,较上一年的87%提高了3个百分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OGO
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 《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
由麦可思研究院(MyCOS Institute)独家撰写的 由麦可思研究院(MyCOS Institute)独家撰写的 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 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 就业蓝皮书) 《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就业蓝皮书)已由社会 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并于2010 2010年 日起正式对外发布。 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并于2010年6月2日起正式对外发布。 该报告是基于麦可思2010年初完成的2009 2010年初完成的2009届 该报告是基于麦可思2010年初完成的2009届大学生毕业 半年后的抽样跟踪调查撰写,抽样达到约50万人, 50万人 半年后的抽样跟踪调查撰写,抽样达到约50万人,回收 问卷24.5万份,有效问卷22万份, 24.5万份 22万份 问卷24.5万份,有效问卷22万份,主要内容包括就业与 月薪,去向分布,失业与预警分析,工作能力、 月薪,去向分布,失业与预警分析,工作能力、核心知 职业任务,求职分析,自主创业,读研与留学、 识、职业任务,求职分析,自主创业,读研与留学、专 升本,高考志愿填报,满足度分析,就业弱势群体分析, 升本,高考志愿填报,满足度分析,就业弱势群体分析, 振兴产业对应的专业分析。 振兴产业对应的专业分析。这是一份基于科学的数据调 查、借助于统计学和劳动经济学的科学体系来研究高等 教育的全新报告,也是一个结果导向的评价系统。 教育的全新报告,也是一个结果导向的评价系统。
www.1ppt.c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m
LOGO
蓝皮书指出,2009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 蓝皮书指出,2009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 约为86.6% 86.6%, 2008届高 个百分点,但仍比2007 届高1 约为86.6%,比2008届高1个百分点,但仍比2007 届低0.9个百分点。 0.9个百分点 届低0.9个百分点。 其中, 211”院校 院校( 其中,“211 院校(我国重点建设的百余所高等 学校和重点学科) 学校和重点学科)毕业生就业和正在国内外读研 的约为91.2% 91.2%, 211”本科院校毕业生约为 的约为91.2%,非“211 本科院校毕业生约为 87.4%,高职高专院校约为85.2% 85.2%。 87.4%,高职高专院校约为85.2%。

LOGO
2009届大学毕业生就业率、薪资回升, 2009届大学毕业生就业率、薪资回升,平均月薪 届大学毕业生就业率 最高为2756 2756元 本科生月薪不足3000 3000元 最高为2756元;本科生月薪不足3000元 。 就业率最高的专业大类是工学, 就业率最高的专业大类是工学,法学毕业生的就 业率则为最低。 业率则为最低。 2007到2009年连续三届失业人数最多的 年连续三届失业人数最多的8 从2007到2009年连续三届失业人数最多的8个专业 法学都上榜。此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英语、 中,法学都上榜。此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英语、 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汉语言文学、 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汉语言文学、电子 信息工程、会计学等专业也在就业率较低之列。 信息工程、会计学等专业也在就业率较低之列。
LOGO

工学本科生就业率最高 蓝皮书指出,2009届本科毕业生半年后就业 蓝皮书指出,2009届本科毕业生半年后就业 率最高的专业大类是工学(90.2%), ),最低的是法 率最高的专业大类是工学(90.2%),最低的是法 82.3%); );高职高专就业率最高的是资源开发 学(82.3%);高职高专就业率最高的是资源开发 与测绘大类(89.5%), ),最低的是法律大类 与测绘大类(89.5%),最低的是法律大类 73.2%)。 (73.2%)。 从2007至2009届3届的半年后就业率来看, 2007至2009届 届的半年后就业率来看, 年就业率平均下降最快的本科专业大类是历史学, 3年就业率平均下降最快的本科专业大类是历史学, 高职高专专业大类是水利大类。 高职高专专业大类是水利大类。

LOGO
2.调查对象 2.调查对象 毕业半年后的2009届大学毕业生:包括“211”院 2009届大学毕业生 毕业半年后的2009届大学毕业生:包括“211 院 211”本科院校 高职高专院校、 本科院校、 校、非“211 本科院校、高职高专院校、本科院 校的高职高专部的毕业生, 校的高职高专部的毕业生,不包括成人高等教育 毕业生、军事院校和港澳台院校。 毕业生、军事院校和港澳台院校。 3.调查方式 3.调查方式 向毕业半年后的2009 2009届大学毕业生以电子邮件方 向毕业半年后的2009届大学毕业生以电子邮件方 式发放答题邀请函、问卷客户端链接和帐户号; 式发放答题邀请函、问卷客户端链接和帐户号; 答卷人回答问卷,答题时间约15 30分钟 15至 分钟。 答卷人回答问卷,答题时间约15至30分钟。

LOGO
调查显示应届本科生平均月薪2154元 元 调查显示应届本科生平均月薪
核心提示:据了 解,因为近三个 月整体经济好转, 就业率相对稳定, 使得最近两个月 应届毕业生月收 入持续上升。按 照劳动经济学的 就业率定义,麦 可思调查2009届 签约率时只认同 已经签约全职工 作者才算就业。

LOGO
值得注意的是,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率已连续4 值得注意的是,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率已连续4年 与非“211”本科毕业生就业率的差距在缩小 本科毕业生就业率的差距在缩小。 与非“211 本科毕业生就业率的差距在缩小。 从薪资来看, 2009届毕业生半年后月薪 从薪资来看, 2009届毕业生半年后月薪 211”院校2756元 院校2756 “211 院校2756元; 211”本科院校2241元 本科院校2241 非“211 本科院校2241元; 高职高专院校分别为1890 1890元 高职高专院校分别为1890元; 2008届分别上升8%、10%、15%。 届分别上升8% 较2008届分别上升8%、10%、15%。 全国示范性高职院校毕业生88.1%的就业率, 88.1%的就业率 全国示范性高职院校毕业生88.1%的就业率,已经 超过非“211”本科院校毕业生87.4%的就业率 本科院校毕业生87.4%的就业率。 超过非“211 本科院校毕业生87.4%的就业率。

LOGO
1.2010调查规模及覆盖面 1.2010调查规模及覆盖面 2010年初完成的2009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的抽样跟踪调查 年初完成的2009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的抽样跟踪调查, 2010年初完成的2009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的抽样跟踪调查, 抽样达到约50万人,回收问卷24.5万份,回收率约49% 50万人 24.5万份 49%; 抽样达到约50万人,回收问卷24.5万份,回收率约49%; 有效问卷22万份,其中完成部分答卷题目者为73% 22万份 73%; 有效问卷22万份,其中完成部分答卷题目者为73%;共覆 2599所高校 分部、分院,其中“211”院校为116所 所高校、 院校为116 盖2599所高校、分部、分院,其中“211 院校为116所, 211”本科院校 本科院校( 930所 包括分校、 非“211 本科院校(部)为930所(包括分校、二级学院本 高职高专院校为1553 1553所 )(包括本科院校的高职高 科),高职高专院校为1553所(部)(包括本科院校的高职高 专部) 共调查了1182个专业,其中本科专业为521 1182个专业 521个 专部);共调查了1182个专业,其中本科专业为521个,高 职高专专业为661 661个 调查覆盖了全国31个省、 31个省 职高专专业为661个;调查覆盖了全国31个省、直辖市和 自治区;覆盖了本科毕业生能够从事的675个职业、 675个职业 自治区;覆盖了本科毕业生能够从事的675个职业、高职 高专毕业生能够从事的657个职业,共计700个职业, 657个职业 700个职业 高专毕业生能够从事的657个职业,共计700个职业,占全 国所有职业分类的97%(麦可思中国职业分类词典2010 97%(麦可思中国职业分类词典2010版 国所有职业分类的97%(麦可思中国职业分类词典2010版); 覆盖本科毕业生就业的313个行业、 313个行业 覆盖本科毕业生就业的313个行业、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 316个行业 共计317个行业, 个行业, 317个行业 的316个行业,共计317个行业,覆盖全国所有行业分类 麦可思中国行业分类词典2010 2010版 (麦可思中国行业分类词典2010版)。

LOGO
核心提示:昨日,由麦可思研究院撰写、 核心提示:昨日,由麦可思研究院撰写、中国社科院社科 文献出版社出版的2010年就业蓝皮书《2010年中国大学生 2010年就业蓝皮书 文献出版社出版的2010年就业蓝皮书《2010年中国大学生 就业报告》发布。动画、法学、生物技术等10个本科专业, 10个本科专业 就业报告》发布。动画、法学、生物技术等10个本科专业, 因失业量较大,就业率持续走低, 因失业量较大,就业率持续走低,被列为高失业风险型专 业且被亮红牌。 业且被亮红牌。 蓝皮书指出, 蓝皮书指出,高职高专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连续四年 与非“211”本科生差距缩小 本科生差距缩小, 与非“211 本科生差距缩小,高职高专毕业生在半年后的 就业率和月薪增长上强于本科生的表现。这主要因为高职 就业率和月薪增长上强于本科生的表现。 高专重在技能方面的培养,且专业多为紧缺型人才, 高专重在技能方面的培养,且专业多为紧缺型人才,如应 用电子技术等。 用电子技术等。 蓝皮书指出,大学毕业生半年内离职率为38% 38%, 蓝皮书指出,大学毕业生半年内离职率为38%,3年内 平均换2个工作。 平均换2个工作。

LOGO
就业蓝皮书》的作者——麦可思(MyCOS)是中国 麦可思(MyCOS) 《就业蓝皮书》的作者 麦可思(MyCOS)是中国 最专业、最全面、 最专业、最全面、并具有第三方公正性的教育数 据咨询公司,为中国的众多高校、 据咨询公司,为中国的众多高校、各级政府教育 和人力资源主管部分、各企事业单位、 和人力资源主管部分、各企事业单位、各级学术 研究机构、 研究机构、大学毕业生和高考生等提供教育咨询 服务。 服务。 2007年以来 年以来, 自2007年以来,麦可思每年对毕业半年后的大学 生的就业状态和工作能力进行全国性调查研究, 生的就业状态和工作能力进行全国性调查研究, 并从2010 2010年开始对毕业三年后的大学生就业与工 并从2010年开始对毕业三年后的大学生就业与工 作能力进行跟踪调查研究。目前, 作能力进行跟踪调查研究。目前,麦可思已经调 查了2006 2006届 2007届 2008届 2009届毕业半年 查了2006届、2007届、2008届、2009届毕业半年 后的大学生,四年累计有效问卷约100万份。 100万份 后的大学生,四年累计有效问卷约100万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