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的形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煤的形成
1.4 成煤作用-植物残骸的分解方式
腐败作用(又称腐泥化作用): 指低等生物遗体在沼泽中经生物化学变化变成腐泥的过程。 生长在静水湖泊中的微生物(主要是浮游生物)死亡后,在 没有空气存在下发生的分解过程。 作用的结果是生成一种含碳、氢较原来物质为多,含氧 较原来物质少的新物质—腐泥。腐泥是一种富含水和沥青质 的淤泥状物质。
植物的演化对煤的形成和聚积有很重要的影响:
首先,煤的形成和大量聚积始于植物出现之后。只有 植物大量的繁殖和发展,才会有聚煤作用的发生。 其次,由于植物从水生到陆生、从低级向高级的发展 和演化,聚煤作用在地质历史发展过程中也在发生变化,成
煤环境从浅海到滨海直至扩大到内陆,聚煤作用不断增强。
第三,新的聚煤时期的出现,都是以新门类植物群的 出现为前提。
煤的形成
1.3 成煤原始物质-概述
蓝藻门 绿藻门
轮藻门
菌类植物
藻类没有真正的根、茎、叶
煤的形成
1.3 成煤原始物质-概述
高等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
1)它们的结构复杂,根、茎、叶等器官分明; 2)组成植物的基本结构单元是细胞。细胞由细胞壁 和原生质组成。 3)细胞壁的主要组分是: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 素。 4)原生质是细胞的内含物,它是由蛋白质、脂肪和 果胶质等一些碳水化合物组成的。
煤的形成
1.3 成煤原始物质-概述
苔藓苔藓类植物
蕨类植物 被 子 植 物
裸子植物
1.3 成煤原始物质-植物的演化史
从地史上与成煤作用的关系,植物的演化大体上可以分为:

菌藻类时期:元古代~D1,广阔、稳定的浅海环境提供了藻 类大量繁殖的良好条件,因此形成了具有工业价值的
24~4.0 亿年
煤.这是地史上最早的聚煤时期。本时期所形成的煤,
经凝胶化作用产生的不同形态和结构的凝胶化物质,再经
在煤矿井下有时还可以看到煤层顶板上 有树皮碎片、根、茎、叶等化石,在有些
褐煤矿井中甚至可以看到折裂的树干变成的煤。所以,成煤的原始物 质是植物是为无数事实所证明了的,并且已为人们所公认的结论。
鳞木
1 2
3
1—鳞木类细根 2—栉羊齿羽片 上的原位聚 合孢子囊 3—植物结构 纵切片 太原西山7号煤层
1 植物细胞结 构(切片)
煤的形成
1.3 成煤原始物质-主要有机组分
脂类化合物(lipoid substance ): 包括脂肪(fat)、树脂(resin)和树蜡(vegetable wax) 脂肪在低等植物中含量较多,如藻类中脂肪达20%。但 在高等植物中一般仅含1%~2%,且大多集中在植物的孢子和 种子中。 在生物化学作用过程中,脂肪能被水解,生成脂肪酸和 甘油,脂肪酸参加了成煤作用。蜡质在植物中呈薄层覆盖在 茎、叶和果实外皮上。蜡质成分比较复杂,化学性质稳定。 在泥炭和褐煤中常常可以看到蜡质。树脂是植物生长过程中 的分泌物,当植物受伤时,就分泌出胶状树脂保护伤口。树 脂的化学性质十分稳定,因此能很好地保存在煤中。
蕨类、种子蕨类时期: D3~ P1。是高等植物发育、发展和
3.7 ~2.7 亿年
演化的最重要时期,以石松类、节蕨类、真蕨类、古羊 齿类、种子蕨及科达类为主。该时期全球气候温暖、潮 湿,适于植物生长。典型的植物是高大的乔木,高度可 达30m以上,半陆生转变为陆生的重要时期。早古生代 聚煤期-第一个重要聚煤史。
煤地质学
授课教师:张小东
河南理工大学能源学院
1. 煤的形成
煤的形成
1 煤的形成
1.人类对煤形成的认识
内 容 提 要
2.煤及其成因类型 3.成煤原始物质
4.成煤作用
煤的形成
1.1 人类对煤形成的认识

在十九世纪以前,人们还不能正确地解释煤的形成过程:


煤和地球上的其它岩石一样,一有地球,就存在了;
煤的形成
1.4 成煤作用-植物残骸的分解方式
泥炭化作用:
指高等植物遗体在沼泽中堆积经生物化学变化转变成泥炭的过程。 在低洼沼泽中,因为充满着水,植物死亡后的残骸就逐渐堆积 在水中,上部的植物因与水面很接近或露出在水面之上,空气仍可 进入,喜氧细菌活跃,残骸发生半败作用而变成腐殖土。随着植物 的不断死亡和堆积,它们就完全与空气隔绝,氧气停止进入,厌氧 细菌随之活跃。此时植物残骸就依靠本身所含的氧发生去羧基、脱 水等作用。放出二氧化碳、水及甲烷,从而使碳含量相对增大,氢 及氧含量则减少。植物残骸经过这些作用后,就部分地改变了原来
煤是由岩石变化而来的; 煤是由植物变化来的。
结构镜质体,胞腔充填角质 镜质体,透射光80×,辽宁 阜新J3-K1

19世纪以后,显微镜发现煤中还保留有一 些植物的原来组成部分,揭开了成煤原始 物质之谜,证实了煤是由植物变成的。 如将年轻煤制成薄片,显微镜下可看
到植物的原有构造(如细胞结构)甚至年轮。
成泥炭的,称为泥炭沼泽。 沼泽的形成和发育是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
来自百度文库被等多种出然因素练合作用的产物。
1)低洼的能够积水的地形和能够给植物提供养分的土壤; 2)年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的气候条件; 3)入水量(流入的地表水、地下水与大气降水)>出水量 (流出的地表水、地下水与蒸发量)。
2)沼泽的形成方式 低洼地带发生沼泽化而形成沼泽。水流的停滞、地壳 的下降和潜水面的上升 湖泊、泻湖、海湾等水体,由于水流携带或岸边冲刷 的泥沙的堆积,水体变浅,高等植物茂盛,形成沼泽。 3)沼泽的类型 低位沼泽:也称为“草甸沼泽”“杂草沼泽”。是沼泽发展 的初阶段。地形平坦低洼,潜水面较高,水分主要由地下水 和河水补给, 潜水面与沼泽水位基本相同。营养最为丰富, 对成煤 最为有利。 高位沼泽:水源主要是由大气降水补给的沼泽。其水面位于 潜水面之上,水源不充足,水中缺少矿物质,因而一 般没 有高大的植物生长。团此,在成煤过程中的作用不太重要。 中位沼泽:介于两者之间,潜水面位于泥炭层内,水源来自 地下水和大气降水。
成CO2、CH4和水。
半纤维素(hemicellulose)和果胶(Pectin )常混合出 现或集中于植物果实中,化学组成和性质与纤维素相近,但比 纤维素更易水解为糖类和酸。
煤的形成
1.3 成煤原始物质-主要有机组分
木质素(lignin):
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它在植物中主要起着增强植物 组织机械强度的作用。 木质素是具有芳香结构的化合物。它的结构复杂,至今 尚不能用一个结构式来表示,但是已知它是一个具有缩合芳
煤化作用 → 泥炭化作用 → 腐泥化作用 → 成岩作用 → 变质作用
成煤过程示意图
煤的形成
1.4 成煤作用-植物残骸的分解方式

全败作用:
在空气充足的条件下,植物残骸被完全氧化,分解为C02 和水。这个过程不能生成煤,而只能留下无机矿物质。

半败作用: 在空气不充足的条件下,植物残骸发生不完全的氧化分 解过程。例如,在阔叶树林里堆积起来的潮湿树叶,由于空 气进入困难,发生了不完全的氧化,形成一层黑色的“腐殖 土”。这层物质存在的时间不长,或者进一步转变成泥炭, 或者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
低位沼泽
高位沼泽
煤的形成
1.4 成煤作用-概念
植物从死亡、堆积到转变为煤 所经历的一系列演化过程
成煤作用
煤 褐煤→烟煤→无烟煤
变质作用 石 墨
高等植物 低等植物
沼泽 湖泊或浅海
泥炭 腐泥
地下
成岩作用
泥炭(腐泥)化作用 高等植物从死亡到变成泥炭过程 低等植物从死亡到变成腐泥过程 泥 炭(腐 泥)变成 褐煤的过程 褐煤 → 烟煤 → 无烟煤的过程
煤的形成
1.3 成煤原始物质-成煤植物的主要有机组分含量
植物 细菌 绿藻 苔藓 蕨类 草类 松柏及阔叶树 木质部 木本植 物的不 同部分 叶 木栓 孢粉质 原生质 碳水化合物 12-28 30-40 木质素 0 0 蛋白质 50-80 40-50 脂类化合物 5-20 10-20
30-50
50-60 50-70 60-70 60-75 65 60 5 20
的形态和结构,变成了一种新的物质—泥炭。
煤的形成
1.4 成煤作用-植物残骸的分解方式
泥炭
煤的形成
1.4 成煤作用-植物残骸的分解方式
凝胶化作用: 指堆积在沼泽中的植物遗体的主要组成部分(木质纤维组
织)在覆水较深、水体滞流的、缺氧的弱氧化至还原的环境中,
由于厌氧细菌的参与和长期浸润的作用而转变成以腐植酸和沥 青质为主要成分的凝胶、溶胶等胶体物质的过程。
一般属于高灰分的腐泥无烟煤类。南方寒武纪地层。

裸蕨类时期(早期维管植物时期):S3~ D1 /D2。目前所知的
最早陆生植物,主要是裸蕨类植物,还包括原始的石松 类、节蕨类植物。植物仍没有根。植物由水生到陆生的 阶段,是聚煤史和植物演化史的大事。
4.2~3.7 亿年
1.3 成煤原始物质-植物的演化史
1.3 成煤原始物质-植物的演化史
裸子植物时期: D3~R1。海西和印支运动,陆地面积增
3.7~0.55 亿年
大,地形分化,气候改变,适应干旱气候的被子植物 繁盛。中生代聚煤期-第二个重要聚煤史。
被子植物: k3~今。被子植物占优势。新生代聚煤期-第三
0.9亿年 ~今
个重要聚煤史。
1.3 成煤原始物质-植物、煤演化关系
湖泊环境
腐植煤
腐泥煤
沼泽、湖泊环境
混合煤
高等植物遗体经残植化作用,孢子、 花粉、角质层、树脂、树皮等稳定组 分富集,经成煤作用转变成的煤
煤的成因分类及其依据
煤的形成
1.3 成煤原始物质-概述
成煤的原始物质是植物遗体或残体。 植物可以分为低等植物和高等植物两大类 低等植物—主要是菌类和藻类

1)由单细胞或多细胞构成,以蛋白质为其主要组成成分; 2)基本呈丝状体和叶状体; 3)构造简单,不具备各种植物器官的分化; 4)多生活于水体中而呈浮游状态,故称也为浮游生物。 5)在地史早期(元古代到早泥盆世),它们构成了当时植物 界的主体
植 物 演 化 与 成 煤 关 系
煤的形成
1.3 成煤原始物质-主要有机组分

碳水化合物(carbohydrate): 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果胶 质等。 纤维素(cellulose)是由葡萄糖组成的大分子多糖,化学 分子式(C6H10O5)n。在溶液中呈胶体,易水解;植物死亡后, 在氧化条件下容易受喜氧性细菌、霉菌等微生物的作用而分解
1—据田宝霖
2—据丁丕训
2
煤的形成
1.2 煤及其成因类型
煤是由植物遗体经过复杂的生物化学、地球化学、物理化学 作用转变而成的一种固体可燃有机岩,是由多种高分子化合物和 矿物质所组成的复杂混合物,是一种极其重要的沉积矿产,它不 仅是国民经济发展重要的能源,也是冶金和化工的重要原料。
沼泽环境
高等植物 低等植物 高等植物 低等植物
10
20-30 20-30 20-30 20-30 20 10 0 0
15-20
10-15 5-10 1-7 1 8 2 0 70
8-10
3-5 5-10 1-3 2-3 5-8 25-30 90 10
1.3 成煤原始物质-植物遗体的堆积环境
植物遗体并不是在任何环境下部能够堆积起来而转化成
泥炭和腐泥的,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 必须有大旦植物的持续繁殖和发展,这是成煤的物 质基础; 植物遗体堆积越来后应及时与空气隔绝,以使植物
香环,并带有侧链,具有甲氧基、酚羟基、醇羟基、醛基等
多种官能团的物质。在碱性介质中容易氧化成类似腐植酸的 多环芳香羧酸。所以木质素是植物转变成煤的原始物质中很
重要的有机组分。
煤的形成
1.3 成煤原始物质-主要有机组分
蛋白质(protein):
细胞中的原生质(bioplasm)主要由蛋白质组成。 蛋白质是由若干个氨基酸按一定键结合而成的结构复杂的 高分子化合物,含有羧基和羟基,具有酸性和碱性,是一种具 有强烈亲水性的胶体。低等植物中蛋白质含量高,如藻类、细 菌等;在高等植物中蛋白质含量较少。植物死亡后,蛋白质在 供氧充分的条件下可以全部分解成气态氨、硫化氢等气体。在 缺氧条件下,主要生成氨基酸、卟啉等含氮化合物。煤中的部 分氮就与植物的蛋白质有关。
遗体不被分解,能保存下来并进一步转化成泥炭或腐泥。
自然界中,符合这两个条件的堆积环境中,最主要的 是沼泽(或泥炭沼泽)。
1.3 成煤原始物质-植物遗体的堆积环境
1)沼泽及其形成条件 沼泽是指有植物生长的常年积水的洼地。沼泽中植物死亡 后其遗体能够被沼泽水所覆盖,与空气隔绝但不被完全氧化分
解。在逐渐堆积过程后经以生物化学作用为主的变化后可转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