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作业安全
强电作业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强电作业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强电作业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确保强电作业过程中的安全性,保障人身安全和设备设施的完好,制定本操作规程。
第二条强电作业是指对电压大于36V的电气设备进行维护、检修、改造、拆解、布线或其他操作。
第三条操作人员应当具备一定的电气知识和技能,并持有相应的操作证书。
第四条强电作业应当经过计划、组织、指导和监督,确保操作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第五条本操作规程适用于公司内进行的一切强电作业。
第二章作业计划第六条强电作业前,应编制详细的作业计划,包括作业项目、作业地点、作业时间、作业人员等。
第七条作业计划应当通过相关部门的审核,并及时将计划通知到相关责任人。
第八条作业计划中应标明作业过程中所需的保护措施和防护设施。
第九条作业计划中应考虑风险评估结果,评估作业风险,并相应采取措施进行控制。
第三章作业方案第十条作业方案是指对强电作业过程中所需的具体操作步骤和要点进行详细的规定。
第十一条作业方案应根据作业计划和现场实际情况编制,确保与实际操作一致。
第十二条作业方案应明确操作人员的职责和权限,不得超出其职责范围进行操作。
第十三条作业方案中应明确操作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险和风险,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第十四条作业方案中应明确安全监督人员的要求和监督内容,确保作业过程中的安全性。
第四章作业准备第十五条在进行强电作业前,应进行必要的准备工作,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一)核对相关设备的工作状态和接地情况。
(二)布置安全警示标志,确保作业场所清晰可见。
(三)清理作业场所,确保作业过程中没有杂物。
(四)检查防护设施的完好性,确保其正常使用。
第十六条作业准备工作应在作业人员到场前完成,并进行相应的验收和确认。
第五章作业操作第十七条作业操作过程中,操作人员应按照作业方案的要求进行操作。
第十八条操作人员应确保自身的安全,采取必要的个人防护措施,如穿戴绝缘手套、绝缘鞋等。
第十九条操作人员应时刻关注作业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险和风险,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控制。
受限空间作业安全规定
危险性作业安全作业操作规程第一章受限空间作业安全规定1、进入各类压力容器、冷却塔' 阴井、地坑' 下水道或者其他封闭场所内进行的作业,称为受限空间作业。
2、受限空间作业必须办理《受限空间安全作业证》。
3、作业票管理要求:3、1《、受限空间安全作业证》由场站负责人填写相应内容和具体的安全措施,并报公司审批后方可执行。
3.2、安全措施执行应由班长执行,经工作负责人确认无误,由场站负责人签字后方可开始作业。
3.3、不得私自涂改' 转借、变更《受限空间安全作业证》,不得扩大作业范围或转移作业部位。
4、在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前30分钟,必须对受限空间的气体进行取样分析。
5、受限空间作业人员,必须熟知《受限空间安全作业证》的内容,作业前应由安全负责人对他们进行安全教育及交待应注意事项。
6、安全监督人员应该按照《受限空间安全作业证》要求进行检查。
7、设备外部的监护人员,事先要与内部作业人员确定好联系信号,进入受限空间作业时,必须装备必要的安全防护器具。
一旦发生事故时,监护人员要及时将作业人员救出。
监护人绝对不许脱离岗位。
对危险性较大的作业,站长及公司领导要到现场检查和监护。
8、进入有动力的设备作业前,必须由电工联系,切断电源,并在电源开关处悬挂“警告牌”,并派专人监护。
9、不得进入正在运转或没有切断电源、气源的设备作业。
10s在受限空间作业时,要打开设备的所有人孔和通风孔,保持空气流通,必要时可采取风机通风。
11v受限空间照明电压应小于或等于36伏。
在潮湿容器、狭小容器内,作业的照明电压应用12伏。
在易燃易爆环境内作业的,应使用防爆型低压灯具及不发生火花的工具,不准穿戴化纤织物,不准使用超过安全电压的手持电动工具,必须配备漏电保护器,临时用电线路装置,应按规定架设和拆除,保证线路良好绝缘。
12、在受限空间作业,连续作业不能过长,一般情况下每作业一小时, 须到外面空气流通处休息片刻,对危险性较大的作业,作业时间应相对缩短。
安全动火作业管理制度
安全动火作业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动火作业的安全管理,杜绝事故的发生,制定本规定。
第二章动火作业分级第二条动火作业分为特殊动火作业、一级动火作业和二级动火作业三个等级。
(一)特殊动火作业:在生产运行状态下的易燃易爆生产装置、输送管道、储罐、容器等部位上及其它特殊危险场所进行的动火作业。
带压不置换动火作业按特殊动火作业管理。
包括:焦炉集气管直接式仪表室、焦炉地下室、焦炉煤气鼓风机室、电捕焦油器、粗苯产品回流泵房、甲醇压缩厂房、甲醇合成泵房、甲醇精馏泵房、罐区泵房、煤气柜、煤气管道、初冷器、脱硫塔、终冷塔、饱和器、洗苯塔、管式炉、脱苯塔、脱硫槽、加氢转化器、预热炉、焦炉气预热器、转化炉、合成气压缩机室、合成塔、精馏塔、精甲醇和粗甲醇中间贮槽、甲醇储罐、粗苯储罐、焦油储罐、机械化澄清槽、尾气洗涤塔、煤气放散塔、油库等。
(二)一级动火作业:在易燃易爆场所进行的除特殊动火作业以外的动火作业。
包括:厂区管廊上、鼓冷装置区、脱硫装置区、硫铵装置区、粗苯装置区、焦炉煤气压缩装置区、精脱硫装置区、转化装置区、合成装置区、精馏装置区、空分装置区、煤气柜区、燃气锅炉房等。
(三)二级动火作业:除特殊动火作业场所、一级动火作业场所外,禁火区内动火作业包括:煤焦皮带通廊及转运站、受煤坑、储煤槽、配煤室、破碎粉碎机室、煤焦制样室、车库、库房等。
凡生产装置或系统全部停车,装置经清洗、置换、取样分析合格并采取安全隔离措施后,动火作业可按二级动火作业管理。
第三章动火作业安全规定第三条动火作业应办理《动火安全作业证》(以下简称《作业证》),进入受限空间、高处等进行动火作业时需同时执行相应的规定。
第四条动火作业应有专人监火,动火作业前应清除动火现场及周围的易燃物品,或采取其它有效的安全防火措施,配备足够适用的消防器材。
第五条凡在盛有或盛过危险化学品的容器、设备、管道等生产、储存装置的生产设备上动火作业,应将其与生产系统彻底隔离,并进行清洗、置换,取样分析合格后方可动火作业。
第七章危大工程安全管理措施
第七章、危大工程安全管理措施一、危大工程的辨识1.基坑工程:本工程基坑筏板开挖深度超过7.5米,属于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范围。
2.模板工程及其支撑体系:本工程模板高度支撑高度超过5米,属于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局部梁截面超过0.45㎡,属于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范围。
3.起重吊装及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工程:本工程采用起重机械进行安装和拆卸。
存在施工现场2台(或以上)起重机械存在相互干扰的多台多机种作业工程。
存在装配式建筑构件吊装工程。
4.脚手架工程:搭设高度在24m及以上的落地式钢管脚手架工程(包括采光井、电梯井脚手架。
悬挑式脚手架工程卸料平台、操作平台工程属于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
5.其他:本工程包含建筑幕墙安装工程,钢结构安装工程,装配式建筑混凝土预制构件安装工程,厚度大于1.5m的底板钢筋支撑工程,属于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起重含有施工高度50m及以上的建筑幕墙安装工程,属于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范围。
二、基坑工程安全管理措施1、基坑防护1.1、基坑临边防护。
基坑上口设置黄黑相间的水平警示护拦一道,采用Φ48×3.5钢管搭设,立杆间距2.5m,高1.2m,栏杆柱打入地面30—50cm深,钢管离基坑边不小于50cm,横杆二道,设置20cm挡水墙处,并用密目网进行封闭封挡,待土方回填完毕后,方可全部拆除。
1.2、设置人员上下专用通道。
下坑通道设置利用钢筋混凝土支撑和上下相邻两道支撑间的斜梯(用钢管搭设)构成人员上下基坑的通道,人员上下基坑必须走通道。
1.3、基坑设置排水。
坑外降水有防止临近建、构筑物危险沉降的措施,基坑外四周设置排水沟,并在四角设置三级沉淀池,抽排水经过沉淀后排入市政管网。
1.4、坑边荷载(积土、料具堆放,机械设备作业)与槽边距离符合规定。
基坑周边5米范围内不得堆载。
1.5、有专人负责对基坑支护变形或透水先兆进行监测。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为保证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保障作业人员的安全与健康,防止人身伤亡、财产损失及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制订本管理制度。
第二章适用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有限空间的作业工作,包括燃气管道、舱室、垃圾箱、水井、排污管道等。
第三章风险评估作业前须评估有限空间作业的风险,接受安全、技术测量等检查。
评估过程中,应确定有限空间工作的可行性和风险等级,并记录评估内容。
第四章作业计划有限空间作业前,必须编制详细的作业计划。
作业计划应包括以下内容:(1)作业名称、时间、地点。
(2)作业内容、作业流程和作业人员。
(3)涉及的安全措施、防护措施和应急措施。
(4)作业前准备工作,包括检查、测试、试验等。
(5)作业时的安全控制措施、相互配合及沟通等。
(6)作业后清理、检查和验收。
第五章作业场所有限空间作业必须遵守以下规定:(1)要保证空间内充氧,作业人员在无呼吸器的情况下能够承受清洁空气的供应。
(2)作业现场必须设置足够的通风设施和紧急出口,以确保作业人员的安全和健康。
(3)作业场所必须经过清洁、隔离、标志、固定等处理。
(4)空间内的气体成分、毒性等必须测量,确保达标。
第六章人员管理(1)有限空间的作业人员必须由经过特殊系统培训和认证的人员组成。
(2)有限空间作业的现场管理人员,必须有资质,并经过专门的培训,能够担负管理责任。
(3)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应人必须佩戴适合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适合的呼吸器、防护服、防护手套和安全鞋等。
(4)作业人员必须遵守作业规定,在作业过程中严格遵守作业标准操作规程。
(5)当发生突发情况时,作业人员应迅速撤离,必要时报警,开启紧急出口。
第七章安全管理(1)有限空间作业应建立完善的安全体系,实行责任制。
(2)有限空间作业应定期召开安全会议,强调安全意识,列举安全事故典型案例,查明事故原因,制定改善措施。
(3)作业中遇到的问题,应立即向作业负责人报告,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特种作业安全管理规定(四篇)
特种作业安全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特种作业安全管理,保障特种作业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特种作业的安全管理,特种作业包括但不限于高空作业、爆破作业、电焊作业、起重作业、危险品操作、非破坏检测作业等。
第三条特种作业安全管理的原则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第四条特种作业安全管理的目标是建立科学的特种作业安全管理体系,提高特种作业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能力,落实特种作业安全责任,减少特种作业事故的发生,保障特种作业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第五条特种作业安全管理工作依法实行行政许可制度,由特种作业安全管理部门负责特种作业的安全管理工作,特种作业安全管理部门负责特种作业安全管理的监督检查。
第二章特种作业安全许可第六条从事特种作业的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标准,依法申请特种作业安全许可证。
第七条特种作业安全许可证的申请材料应包括以下内容:(一)特种作业单位的基本信息,包括单位名称、法定代表人、注册资金等;(二)特种作业项目的基本信息,包括作业项目名称、作业方法、作业环境等;(三)特种作业人员的基本信息,包括人员名称、岗位职责、培训情况等;(四)特种作业安全管理的基本情况,包括安全组织机构、安全管理制度等;(五)特种作业安全设备的检测证明;(六)其他法律法规规定的申请材料。
第八条特种作业安全许可证的发放和管理按照以下程序进行:(一)特种作业单位填写申请表,携带申请材料提交特种作业安全管理部门;(二)特种作业安全管理部门进行申请材料的审核;(三)特种作业安全管理部门对特种作业单位进行安全许可证现场核查;(四)特种作业安全管理部门根据审核和核查结果决定是否发放特种作业安全许可证;(五)特种作业安全许可证的有效期为三年。
第九条特种作业单位应当按照特种作业安全许可证的要求履行特种作业安全管理责任,接受特种作业安全管理部门的监督检查。
第十条特种作业单位在下列情况下应当重新申请特种作业安全许可证:(一)特种作业项目发生变化的;(二)特种作业安全管理制度发生变化的;(三)特种作业人员发生变化的;(四)特种作业安全设备发生变化的。
现场作业安全管理规定(3篇)
现场作业安全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现场作业的安全管理,保护作业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提高作业效率,促进经济发展,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各类现场作业的安全管理。
第三条现场作业的安全管理应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依法合规,防患于未然。
第二章现场作业人员的职责第四条现场作业人员应具备相关作业经验和技能,接受安全培训,熟悉作业流程和安全操作规程。
第五条现场作业人员应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佩戴相应的劳动防护用品,如安全帽、安全鞋、防护手套等。
第六条现场作业人员应随时关注作业环境和周围人员动态,如发现作业现场存在安全隐患或发生事故,应及时向上级报告并采取紧急措施。
第七条现场作业人员应积极参与安全检查和隐患整改,定期参加安全教育和培训。
第三章现场作业安全管理的责任制度第八条现场作业安全管理应建立责任明确的管理制度,明确各级人员的安全监管职责。
第九条项目负责人应担任现场作业安全管理的第一责任人,负责制定作业安全管理计划和组织实施。
第十条现场作业安全管理人员应按照职责做好现场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追究责任。
第十一条安全监理人员应独立进行现场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并提出整改意见。
第十二条现场作业人员应积极配合安全管理人员的工作,如实提供所需资料,接受安全检查和培训。
第四章现场作业安全措施第十三条现场作业应根据具体情况制定详细的安全操作规程和作业方案,合理安排作业流程,确保作业过程中的安全。
第十四条现场作业应做好风险评估和控制,对危险设备和作业环境进行严格管理,确保作业人员的安全。
第十五条现场作业应落实安全防护设施,如安全护栏、警示标志、排水系统等,确保作业人员的安全。
第十六条临时电力接线、高处作业、爆破作业等危险作业应制定专门的安全操作规程,并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
第五章现场作业事故的应急处理第十七条现场作业发生事故时,应按照现场作业事故应急处理预案,迅速组织抢救伤员、防止事故扩大。
第十八条现场作业事故应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和公安机关报告,并主动配合相关部门的调查和处理。
冲压作业安全管理规定范文(3篇)
冲压作业安全管理规定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浙江省劳动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规定,为了预防冲压作业伤害事故,保障劳动者的人身安全,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冲压作业是指从事各类冲床、注塑机、压模机、烫金机等压力加工机械设备的作业。
本省范围内从事冲压设备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修的单位,都必须遵守本规定。
第二章冲压设备安全第三条冲压设备设计单位及设计人员应严格按照GB5083-85《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进行设计,对所设计的冲压设备安全性能负责。
设计图上应有设计负责人和审核者签字,设计总图上应盖单位公章。
冲压设备设计单位应将设计总图、安全装置配置和主要构件的安全可靠性计算等主要安全技术资料,报省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第四条凡手距模区____毫米以内作业或冲模经常变换的冲压设备,必须安装可靠、有效的安全装置和防护设施。
第五条各类安全装置和防护设施应符合下列要求:(一)安全装置的机械系统、电气系统应可靠、稳定;(二)安全装置的机械结构应简单、有效,并便于拆卸、维修;(三)安装装置和防护设施安装后,应对冲压操作没有干扰或只有微小干扰;(四)正确、合理使用安全装置时,应达到灵敏、准确、手臂无痛感;(五)采用光电感应控制式安全装置的使用环境、温度、抗干扰、接地等,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当出现故障时,应能够实现紧急制动,并发出音响、灯光报警信号。
第六条冲压设备的制造单位必须具备必需的加工能力、技术力量和检测检验手段,建立产品安全质量保证管理制度,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制造,并对出厂产品的安全性能和可靠性负责。
第七条批量生产的冲压设备产品必须经省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组织的安全性能鉴定。
鉴定时企业必须提供冲压设备的安全性能测试报告。
经鉴定,符合国家安全标准或行业安全标准的产品,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予以公布。
冲压设备产品的安全性能测试工作由省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指定的安全技术检测机构进行,测试大纲另行颁布。
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一、绪论
1.1作业安全管理概述
作业安全管理是指在生产作业过程中,实施安全管理的体系,以防止
可能发生危害人身和财产安全的事故的活动。
从根本上解决作业安全问题,防止作业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通过加强作业安全管理
的实施,提高生产环境质量,建立安全文化,确保作业安全。
1.2作业安全管理的目的
通过实施作业安全管理,规范作业环境,健全作业安全措施,消除可
能危害人身和财产安全的因素,提高生产环境质量,保障作业人员的人身
安全,确保作业安全,切实减少作业安全事故发生。
2.1保安制度
保安制度是指确定安全检查、安全演练、门禁管理、工作现场管理、
应急救援等安全保障措施,保证作业人员在安全的环境中工作。
为此,须
制定科学的保安制度,并且向作业人员开展安全教育,使他们具备安全管
理素养,营造良好的安全文化。
2.2安全技术措施
安全技术措施是指对涉及到的带有安全隐患的设备或环境进行安全检查,应用合理的安全技术措施,以防止可能发生的事故,确保作业安全。
安全技术措施的建立,应综合考虑设备的特点及使用的复杂程度,确定合
理的安全技术措施,以确保和改善作业安全。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与监督,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作业人员的安全与健康,根据《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公司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适用本制度。
第三条本规定所称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者部分封闭,与外界相对隔离,出入口较为狭窄,作业人员不能长时间在内工作,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者氧含量不足的空间。
第二章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责任制度第四条主要负责人对本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负有以下责任:(-)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二)组织制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三)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计划;(四)保证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五)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六)组织制定并实施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七)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第五条生产负责人对本企业有限空间安全作业负有以下责任:(-)建立、健全本部门安全生产责任制;(二)组织制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三)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计划;(四)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五)组织制定并实施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六)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第六条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有限空间安全作业负有下列责任: (一)对有限空间危险因素进行辨识,制定作业方案。
(二)检查、督促落实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措施和应急措施。
(三)审批有限空间作业许可证。
(四)组织应急救援。
第七条安全管理人员对有限空间安全作业负有下列责任:(-)参与拟订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和应急预案。
(二)建立有限空间管理台账,并及时更新。
(三)企业安全管理部门是受限空间作业的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受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方案及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
(四)组织或参与安全教育培训的实施。
(五)参与事故的调查处理。
作业安全管理程序范本
作业安全管理程序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作业场所的安全,预防事故的发生,保护职工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正常的生产秩序,保证生产、施工等作业的顺利进行,制定本作业安全管理程序。
第二条本程序适用于所有作业场所,包括生产、施工、加工等环境。
第三条本程序的目标是建立科学、有效的作业安全管理制度,确保作业场所的安全。
第四条作业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是防范为主、综合治理、科学管理、连续改进。
第五条作业安全管理的责任主体是作业场所的管理人员。
第二章作业安全管理职责第六条作业场所的管理人员应当制定和实施相关的作业安全管理制度,确保作业场所的安全。
第七条作业场所的管理人员应当组织开展安全培训,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第八条作业场所的管理人员应当制定应急预案,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够及时、有序地处置。
第九条作业场所的管理人员应当组织定期的安全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整改。
第十条作业场所的管理人员应当建立作业记录,记录作业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和措施。
第三章作业安全管理制度第十一条作业场所应当制定详细的作业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项管理职责和措施。
第十二条作业安全管理制度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一)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包括新员工的安全培训、定期的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等;(二)作业规程制度:包括具体作业过程中的操作规程、安全要求、紧急处理措施等;(三)安全检查制度:包括定期的安全检查、安全巡查、随机抽查等;(四)事故应急预案制度:包括事故报告、事故处置流程、紧急救援等;(五)责任追究制度:包括责任追究的程序和措施。
第四章作业安全培训第十三条作业场所应当根据职工的工作内容和风险程度,制定不同层次的安全培训计划。
第十四条作业场所应当定期组织新员工的入职安全培训,确保新员工了解作业场所的安全要求和操作规程。
第十五条作业场所应当定期开展安全教育,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第十六条作业场所应当组织职工参加职业健康体检,确保职工的身体健康。
第五章作业安全检查第十七条作业场所应当定期组织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现场作业安全管理规定(4篇)
现场作业安全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现场作业的安全和有效进行,确保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防止事故和人员伤亡,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所有进行现场作业的企事业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在进行现场作业时,应严格遵守本规定的规定。
第四条企事业单位应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现场作业安全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第五条现场作业包括但不限于建筑施工、设备维护、清洁卫生等工作。
第二章作业前准备第六条进行现场作业的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应在作业前对现场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查,排除潜在的安全隐患。
第七条现场作业前应制定详细的作业计划,包括工作内容、工期、人员配备等。
第八条进行现场作业的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应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和防护装备,并确保其完好有效。
第三章作业过程中的安全管理第九条进行现场作业的人员应穿戴符合相关标准的工作服、安全帽、安全鞋等防护装备,并正确佩戴。
第十条进行现场作业前,应对作业人员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明确作业要求和安全注意事项。
第十一条进行高空作业时,应按照相关规定,使用防坠落装置,并设置警示标志。
第十二条进行化学品操作时,应使用符合标准的防护手套、眼镜等防护装备,并注意有效通风。
第十三条进行机械作业时,应事先检查设备的工作状态和安全装置的有效性,避免发生意外。
第四章突发事件的处置第十四条发生突发事件时,现场作业的人员应立即停止作业,撤离危险区域。
第十五条发生火灾时,应立即报警,并配合消防部门进行灭火。
第十六条发生事故或人员受伤时,应尽快报警,并采取必要的急救措施,确保伤者得到及时救治。
第五章安全评估和改进第十七条进行现场作业的企事业单位应定期对作业环境和安全管理措施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改进。
第十八条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后,相关责任人应进行事故调查,总结经验教训,并采取相应措施防止再次发生。
第六章责任与处罚第十九条任何单位和个人违反本规定的规定,将依法追究责任,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
第二十条对于重大安全事故的责任人,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危险性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危险性作业安全操作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防止事故的发生和减少危险性作业的风险,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企业内进行危险性作业的各个环节和岗位。
第三条危险性作业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况:高处作业、密闭空间作业、有害物质接触、机械设备操作、电气设备操作等。
第四条危险性作业需要进行风险评估,并制定详细的安全操作规程和流程。
第五条员工应接受危险性作业相关的培训和教育,了解和掌握相关安全操作规程。
第二章高处作业安全操作规程第六条在进行高处作业前,必须进行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如搭建脚手架、使用安全带等。
第七条员工在进行高处作业前,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并持有相关操作证书。
第八条进行高处作业时,必须确保周边无人,以免造成其他人员的伤害。
第九条高处作业时,必须在固定的位置上稳定立足,禁止站在非固定物体上。
第十条高处作业时,必须遵循安全操作规程,禁止悬挂、晃动或迅速移动。
第十一条高处作业结束后,必须及时整理工具和材料,清理现场。
第十二条高处作业时,必须按照规定佩戴头盔、安全带等防护设备。
第三章密闭空间作业安全操作规程第十三条进行密闭空间作业前,必须对作业现场进行通风和检测,确保氧气充足、无有害气体。
第十四条进行密闭空间作业时,必须佩戴防毒面具、防护服等防护设备。
第十五条密闭空间作业时,必须保持通讯畅通,确保紧急情况下可以及时求救。
第十六条密闭空间作业时,必须有专人负责监测空气质量和作业条件。
第十七条密闭空间作业结束后,必须进行通风处理,并确保作业现场干净整洁。
第四章有害物质接触安全操作规程第十八条进行有害物质接触作业前,必须穿戴好相应的防护设备,如护目镜、防护手套等。
第十九条进行有害物质接触作业时,必须确保工作场所通风良好。
第二十条进行有害物质接触作业时,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避免直接接触有害物质。
第二十一条有害物质接触作业结束后,必须及时清洗防护设备,防止有害物质残留。
第五章机械设备操作安全操作规程第二十二条在进行机械设备操作前,必须对设备进行检查,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不停电作业管理制度
不停电作业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为了规范作业过程,确保作业安全和高效进行,制定本作业管理制度。
第二章作业管理的基本要求1. 作业前需制定详细的作业计划,包括作业内容、作业时长、作业流程、作业人员等;2. 作业进行时需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和设备,并确保设施和设备的正常运行;3. 作业时需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和程序,严格按照作业计划进行;4. 作业结束后需做好作业记录和总结,以便日后查阅和改进。
第三章作业管理的具体措施1. 作业计划的制定作业计划应包括以下内容:(1)作业的目的和意义;(2)作业的时间安排和流程安排;(3)作业需要的设备、人员和材料准备;(4)作业的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5)作业的监督和评估程序等。
2. 安全防护设施和装备的配备作业时必须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和装备,包括但不限于安全帽、安全鞋、安全绳、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
对于高风险作业,还需配备特殊的安全装备,如安全带、安全气囊等。
3. 安全操作规程和程序的遵守作业时必须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和程序,严格按照作业计划进行。
作业过程中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调整作业计划并报告上级领导。
4. 作业记录和总结作业结束后,需做好作业记录和总结,包括作业的实际情况、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等。
作业记录和总结应妥善保存,供日后查阅和改进之用。
5. 监督和评估作业过程中需定期进行监督和评估,确保作业按照计划进行,并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
监督和评估结果需及时向相关部门和人员通报,以便改进作业管理。
第四章作业管理的责任制度1. 作业负责人作业负责人需具备相关的资质和技能,负责作业计划的制定、实施和监督。
作业负责人需保证作业安全和高效进行,如有违规行为将被追究责任。
2. 作业人员作业人员需遵守作业计划和安全规程,确保作业安全和高效进行。
如有违规行为将受到相应的惩罚。
3. 监督部门监督部门负责对作业过程进行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作业中存在的问题。
监督部门需向相关部门和人员通报监督和评估结果,协助改进作业管理。
现场作业安全管理制度内容
现场作业安全管理制度内容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现场作业人员的安全,预防和减少作业事故的发生,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进行现场作业的人员,包括但不限于施工人员、维护人员、检修人员等。
第三条管理制度的实施由安全管理部门负责监督。
第二章安全生产管理第四条各单位要对现场作业的人员进行安全生产管理培训,并定期进行安全教育。
第五条根据现场作业的安全风险,制定并落实相应的安全保障措施。
第六条对现场作业涉及的设备、工具和作业环境进行定期检查,确保其符合安全生产要求。
第三章作业人员管理第七条作业人员要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做好个人防护,不得擅自更改作业程序。
第八条作业人员要定期接受体检,并确保身体健康状况符合现场作业要求。
第九条作业人员要积极参与安全生产管理,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报告并配合处理。
第四章紧急救援措施第十条制定紧急救援预案,明确现场作业中突发事故的救援措施和应急处理程序。
第十一条配备必要的急救设备和药品,确保现场作业中受伤人员能够得到及时救助。
第十二条进行定期的模拟演练,提高作业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
第五章管理制度的监督与评估第十三条安全管理部门要定期对现场作业的安全管理制度进行检查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第十四条作业主管单位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档案,保留相关记录和资料,以备查验。
第十五条对定期检查和评估的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及时调整和改进管理措施。
第六章处罚与奖励第十六条对违反现场作业安全管理制度的行为,依法进行处罚,并记录在案。
第十七条对工作中积极参与安全生产管理,未发生事故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奖励。
第十八条对安全生产工作中涌现的先进个人和集体进行表彰和奖励。
第七章附则第十九条本管理制度由安全管理部门负责解释,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时修订。
第二十条本管理制度自颁布之日起生效,适用于所有进行现场作业的单位和个人。
第二十一条对于本管理制度未尽事宜,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安全生产标准进行补充完善。
结语:本管理制度是为了保障现场作业人员的安全,预防和减少作业事故的发生而制定的,并且是所有进行现场作业的单位和个人必须遵守的规定。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规范文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规范文第一章总则为了保障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与健康,防止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的发生,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制定本规范。
第二章术语和定义1. 有限空间:指具有进出入限制,并能够在正常运行过程中积聚有可致危险或有毒有害物质、或可能发生满溢、爆炸、窒息、中毒、跌落等危险的封闭或半封闭空间。
2. 有限空间作业:指涉及到有限空间进出、检修、维护和清洁等操作的活动。
3. 有限空间工作负责人:指被指派负责有限空间作业整体安全管理的责任人员。
4. 有限空间作业人员:指参与有限空间作业活动的所有工作人员。
5. 有限空间作业许可证:指针对特定的有限空间作业而发放的合法准许文件。
第三章管理责任1. 企业应设立有限空间作业管理机构,配备有限空间作业工作负责人,负责制定和实施有关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管理制度和规范。
2. 有限空间作业工作负责人负责编制并落实有限空间作业计划和控制措施,确保有限空间作业符合安全要求。
3. 有限空间作业工作负责人应对有限空间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确保其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
4. 有限空间作业工作负责人应定期组织有限空间作业的风险评估和现场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存在的隐患问题。
5. 有限空间作业工作负责人应与相关部门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保证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协调进行。
第四章作业准备1. 在进行有限空间作业之前,需编制有限空间作业许可证,并经有限空间作业工作负责人批准后方可进行。
2. 有限空间作业许可证应明确列出该作业的目的、范围、工期和所需的人员、设备、材料等资源。
3. 有限空间作业许可证应包含清晰的作业程序和紧急情况下的应急措施。
4. 在进行有限空间作业之前,必须对有限空间进行充分的检查和清洁,并确保其内部空气质量符合要求。
第五章作业实施1. 有限空间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前,必须佩戴符合要求的个人防护装备,并接受安全技能培训。
2. 在有限空间作业期间,必须指定专人负责现场监测和安全,确保作业环境的安全。
第七章--作业安全
第七章作业安全7.1 生产现场管理和生产过程控制。
7.1.1企业应加强生产现场安全管理和生产过程的控制。
对生产过程及物料、设备设施、器材、通道、作业环境等存在的隐患,应进行分析和控制。
7.1.1.1对生产现场和生产过程、环境存在的风险和隐患进行辨识、评估分级,并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20分)见7-1风险和隐患识别表7.1.1.2严禁架空电线跨越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
(4分)实地查核。
7.1.1.3非经允许,禁止与生产无关人员进入生产操作现场。
应划出非岗位操作人员行走的安全路线。
(4分)实地查核。
7.1.1.4行灯电压不应大于36V,在金属容器内或潮湿场所,则电压不应大于12V。
(2分)实地查核。
7.1.1.5设应急照明,正常照明中断时,应急照明应能自动启动。
(4分)实地查核。
7.1.1.6易燃、可燃或有毒介质导管不应直接进入仪表操作室或有人值守、休息的房间,应通过变送器把信号引进仪表操作室。
(4分)实地查核。
7.1.1.7建立对“三违”行为的管理制度,明确监控的责任、方法、记录、考核等事项。
(4分)见4.2.27.1.2对动火作业、受限空间内作业、临时用电作业、高处作业等危险性较高的作业活动实施作业许可管理,严格履行审批手续。
作业许可证应包含危害因素分析和安全措施等内容。
企业进行爆破、吊装等危险作业时,应当安全专人进行现场安全管理,确保安全规程的遵守和安全措施的落实。
7.1.2.1建立至少包括下列危险作业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责任部门、人员、许可范围、审批程序、许可签发人员等:(1)危险区域动火作业;(2)进入受限空间作业;(3)能源介质作业;(4)高处作业;(5)大型吊装作业;(6)交叉作业;(7)其他危险作业。
(2分)见4.2.27.1.2.2对危险作业的安全管理工作实施作业许可。
作业许可证应包含危害因素分析和安全措施等内容。
(6分)示例:临时用电作业票一级动火申请表说明:1、严禁在易燃易爆和火灾危害的场所随意动火。
施工现场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施工现场作业安全操作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护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保障工程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建筑法》及相关法规,并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本规程。
第二章管理机构和责任第二条施工现场设有一个安全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安全生产工作。
第三条施工现场的项目负责人应负责本项目的安全生产工作,并全面落实安全责任。
第四条施工现场的班组长或工长应对本单位的施工员工进行安全培训,并确保施工人员具备相应的安全技能。
第五条施工现场的各项安全责任及管理情况应当向施工现场所有的工程人员宣传、发布。
第三章安全培训第六条施工单位应定期组织安全技术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操作水平。
第七条施工单位应对新员工进行入职培训,使其熟悉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第四章安全设施第八条施工单位应根据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设置必要的安全设施。
第九条施工现场应设置明显的安全标识,方便施工人员识别和遵循。
第十条施工现场应设置防护栏杆,确保施工人员工作时的个人安全。
第十一条施工现场应设置逃生通道和应急疏散通道,保障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
第五章施工操作规范第十二条施工现场的各项作业应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禁止任何违章操作。
第十三条施工现场的各项设备、机械和工具应定期检查,确保其安全性能符合要求。
第十四条施工现场的各项作业人员应穿戴符合要求的个人防护装备,保护自身的安全。
第十五条施工现场的各项作业人员应遵守动火和焊接操作的安全规定,确保火源的安全。
第六章突发事件处置第十六条施工现场应制定应急预案,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人员的安全撤离。
第十七条施工现场应设置灭火器材和灭火设施,及时应对火灾等突发事件。
第七章安全检查和整改第十八条施工单位应定期组织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第十九条施工单位应建立事故隐患排查制度,及时消除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
第二十条施工单位应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巡查,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第八章处罚和追究责任第二十一条对违反本规程的人员,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内部管理制度给予相应的处罚。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管理,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及所属各部门、各项目部在有限空间内进行的各类作业活动。
第三条本制度所称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者部分封闭,与外界相对隔离,出入口较为狭窄,作业人员不能长时间在内工作,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者氧含量不足的空间。
第二章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职责第四条主要负责人职责(一)建立、健全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有限空间作业负责人、作业者、监护者职责。
(二)组织制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三)保证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投入,提供符合要求的通风、检测、防护等安全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
(四)督促、检查本单位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五)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有限空间作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六)及时、如实报告有限空间作业事故。
第五条有限空间作业负责人职责(一)了解整个作业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
(二)确认作业环境、作业程序、防护设施、作业人员符合要求后,授权批准作业。
(三)及时掌握作业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条件变化,当有限空间作业条件不符合安全要求时,终止作业。
第六条有限空间作业者职责(一)接受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培训。
(二)遵守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操作规程,正确使用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设施与个人防护用品。
(三)与监护者进行有效的操作作业、报警、撤离等信息沟通。
第七条有限空间作业监护者职责(一)接受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培训。
(二)全过程掌握作业者作业期间情况,保证在有限空间外持续监护,能够与作业者进行有效的操作作业、报警、撤离等信息沟通。
(三)在紧急情况时向作业者发出撤离警告,必要时立即呼叫应急救援服务,并在有限空间外实施紧急救援工作。
第三章有限空间作业审批第八条有限空间作业实行作业审批制度,未经审批,任何人不得擅自进入有限空间作业。
项目法人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试试题
水利工程项目法人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标准题第一章概述1、建立 ,明确目标的制定、分解、实施和考核等内容;DA.安全生产指标B.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C.经营目标责任书D.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制度2、项目法人应结合项目实际,制定包括安全事故控制目标、隐患治理目标及目标等在内的安全生产总目标和年度目标;CA. 设备故障B. 火灾事故C. 安全生产管理D. 交通安全3、为落实项目安全生产目标,项目法人应组织所属部门和各参建单位签订安全生产 ;CA. 协议B. 奖惩规定C. 目标责任书D. 责任制4、应对安全生产目标的进行考核、奖惩;DA. 制定情况B. 分解情况C. 调整情况D. 完成情况第二章组织机构和职责1、施工单位应当设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施工现场必须有安全生产管理人员;BA. 监督B. 专职C. 兼职D. 注册2、建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是项目法人的安全生产责任之一;CA. 监督B. 法律C. 主体D. 管理3、在工程开工前,就落实保证安全生产的措施进行全面系统的布置,明确项目法人及各的安全生产责任;CA. 单位B. 基层组织C. 参建单位D. 相关方4、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安全生产委员会或领导小组和各部门、岗位的安全生产职责、权限和考核奖惩等内容,并监督检查各参建单位此项工作;AA. 项目安全生产主要负责人B.企业行政负责人C. 安监部主任D.注册安全工程师5、安全生产委员会或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至少召开一次安全专题会议,形成会议纪要;BA. 每周B.每月C. 每季D.每年6、对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考核,根据检查考核结果和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规定实施 ;CA. 通报批评B. 安全生产业绩统计C. 奖惩D. 处理第三章安全生产投入1、在工程招标文件和承包合同中明确建设工程安全作业环境及安全施工措施所需费用,不得 ;DA. 增加B. 变动C. 挪用D. 删减2、建立项目 ,明确费用提取、使用和管理的程序、职责及权限,并监督检查各参建单位开展此项工作;AA. 安全生产费用保障制度B. 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制度C. 安全生产费用使用监督管理规定D. 安全生产费用分类清单3、根据安全生产需要编制安全生产费用计划,建立 ,并监督检查各参建单位开展此项工作;AA. 安全生产费用台账B. 安全生产费用分类C. 安全设施计划D. 安全生产费用使用情况统计表4、按规定足额及时提取和拨付安全生产所需费用,不得调减或挪用水利工程建设有关 D 及安全施工措施等所需费用,并监督检查各参建单位开展此项工作;A. 安全技术措施B. 安全生产费用C. 安全培训D. 安全作业环境5、安全生产费用是指按照规定标准提取,在成本中列支,专门用于完善和改进企业或者项目安全生产的资金;BA.制度B. 条件C.管理D. 待遇6、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十八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具备的安全生产条件所必需的资金投入,由生产经营单位的决策机构、主要负责人或者个人经营的投资人予以保证,并对由于所必需的资金投入不足导致的后果承担责任;DA.生产材料B. 市场经营C.质量检查D. 安全生产7、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安排用于配备、进行安全生产培训的经费;CA.生产设备B. 检测设备C.劳动防护用品D. 治安警戒用品8、工程中应当明确安全作业环境及安全施工措施所需费用;AA. 承包合同B. 施工组织设计C. 专项施工方案D. 竣工报告9、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财企201216号规定,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标准为工程造价的 %;BA. 1.0B. 2.0C. 3.0D. 4.010、建设工程施工企业安全费用的使用范围“三同时”要求投入的安全设施支出;CA. 包含B. 高于C. 不含D. 低于第四章法律法规与安全管理制度1、建立安全生产、标准规范管理办法,其内容包括识别、获取、评审、更新等要求,明确其主管部门和获取的渠道、方式,并监督检查各参建单位开展此项工作;CA. 规章制度B. 上级要求C. 法律法规D. 安全规程2、各职能部门应及时识别和获取本部门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并跟踪、掌握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修订情况,及时提供给汇总;AA.主管部门B. 上级C.政府部门D. 领导3、将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及其他要求及时传达到和各参建单位;BA. 管理部门B. 从业人员C. 下属公司D. 所属企业4、建立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制度应形成 ,并监督检查各参建单位开展此项工作;DA. 文字B. 红头文件C. 正式要求D. 正式文件5、将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发放到 ,并监督检查各参建单位开展此项工作;BA. 所有参建单位B. 相关工作岗位C. 所有人D. 相关部门6、监督检查各参建单位根据岗位、工种特点,引用或编制齐全、完善、适用的作业岗位 ;BA. 工作标准B. 安全操作规程C. 作业指导书D. 岗位说明书7、监督检查各参建单位为相关岗位配发所需的 ;AA. 安全操作规程B. 操作规程C. 作业要求D. 安全规程8、结合执行情况,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规章制度、操作规程每年至少进行检查评估,并监督检查各参建单位开展此项工作;AA. 一次B. 二次C. 三次D. 四次9、根据检查评估结果、安全检查反馈问题、、绩效评定结果等,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进行修订,并监督检查各参建单位开展此项工作;BA. 事故统计B. 生产安全事故案例C. 事故原因分析D. 安全绩效10、建立并严格执行文件管理制度,明确文件的编制、审批、标识、收发、评审、修订、使用、保管、等内容,并监督检查各参建单位开展此项工作;BA. 归档B. 废止C. 整理D. 销毁11、按制度规定对主要安全生产、事件、活动和检查等安全记录档案进行有效管理,并监督检查各参建单位开展此项工作;DA.情况B. 发生的原因C.情形D. 过程第五章教育培训1、建立安全教育培训制度,明确安全教育培训的对象与内容、组织与管理、与奖罚等要求;CA. 评价B. 改进C. 检查考核D. 数据统计2、确定安全教育培训主管部门,按规定及岗位需要,定期识别安全教育培训需求,制定安全教育培训计划,保障教育培训场地、教材、教师、资金等资源,按计划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对安全教育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和改进,做好培训记录,建立 ;BA. 培训记录B. 培训记录档案C. 培训总结D. 培训人员档案3、监督检查各参建单位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按照水利工程建设市场安全生产准入制度的规定上岗;CA. 经过培训后B. 得到许可后C. 持证D. 取得资质后4、监督检查施工单位按相关规定开展岗位安全教育培训;BA. 施工人员B. 操作人员C. 管理人员D. 检查人员5、监督检查施工单位特种作业人员上岗;AA. 持证B. 取得资质后C. 经过培训后D. 得到许可后6、监督检查监理、设计代表、工程检测等相关方对其进入现场的人员进行安全 ;AA. 教育培训B. 告知C. 监护D. 安全陪护7、对实习、等人员进行有关安全规定、可能接触到的危害及应急知识的教育和告知;DA. 正式员工B. 上级领导C. 相关人员D. 外来参观8、开展多种形式的安全文化建设,形成 ,形成安全自我约束机制,并组织督促各参建单位开展此项工作;BA. 安全文化B. 安全价值观C. 安全准则D. 安全文化手册9、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作业操作证有效期为年,每年复审一次;BA. 3,3B. 6,3C. 6,2D. 3,1第六章生产设备设施1、项目法人应向施工单位提供现场及施工可能影响的毗邻区域内供水、排水、供电、供气、供热、通讯、广播电视等地下管线资料,拟建工程可能影响的相邻建筑物和构筑物、地下工程的有关资料,并确保有关资料真实、准确、完整,满足有关要求;AA. 技术规范B. 施工C. 甲方D. 甲乙双方和社会2、贯彻落实“三同时”制度,并监督检查各参建单位开展此项工作;BA. 工程B. 安全设备设施C. 设备D. 安全生产3、明确设备设施管理的责任部门和专兼职管理人员,监督检查现场各施工、监理单位设置设备设施专兼职管理人员,建立管理制度;CA. 设备监督B. 设备C. 设备设施D. 施工机械4、监督检查施工单位购买、租赁、使用符合要求的安全防护用具、机械设备、施工机具及配件、消防设施和器材;DA. 安全B. 施工C. 使用D. 安全施工5、监督检查施工单位对设备设施运行前及运行中实施必要的检查,及时消除设备设施安全 ;AA.隐患B. 问题C.缺陷D. 障碍6、监督检查施工单位采取必要措施,确保设备设施安全性能良好,运行环境适宜;BA. 保护B. 防护C. 操作D. 保障7、项目法人应监督检查施工单位按相应操作规程运行设备设施,严禁违章使用、运行;BA. 不正常B. 带病C. 超负荷D. 违章8、监督检查施工单位及时对设备设施实施维护保养,确保设备设施 ;BA. 正常使用B. 安全运行C. 不出现安全问题D. 完好9、监督检查施工单位将租赁的设备和分包方的设备纳入的安全管理范围,实施统一管理;DA. 分包单位B. 承包方C. 甲方D. 本单位10、应将水利水电工程中拆除工程和爆破工程发包给具有相应施工资质等级的施工单位;AA. 水利水电工程B. 建设工程C. 拆除工程和爆破工程D. 总承包工程11、应当在拆除工程或者爆破工程施工15日前,向、流域管理机构或者其委托的安全生产监督机构备案;监督检查爆破作业人员持证上岗;BA. 主管部门B. 水行政主管部门C. 水利部D. 公安部门程12、监督检查施工、监理单位对进入现场的施工设备进行检查验收,并形成 ;BA. 资料B. 记录C. 检查表D. 备案资料13、监督检查特种施工设备安装、拆除的人员资格、资质;BA. 个人B. 单位C. 作业D. 等级和14、监督检查施工单位对安全设备设施的检维修、拆除、使用等实施有效和管理;DA.统计B. 检查C.监督D. 控制15、监督检查施工单位实施设备报废 ;CA. 回收B. 安全拆除C. 管理D. 的申报和拆除的组织16、对水利水电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负总责;AA.项目法人B. 施工单位C.主管部门D. 设计单位17、大型水利枢纽项目法人应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组织开展工作,在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前组织开展工作;AA. 安全预评价,安全验收评价B. 环境影响评价,安全评价C. 安全预评价,安全鉴定D. 安全现状评价,安全验收评价18、安全设施,是用于生产安全事故的设备、设施、装置、构建筑物和其他技术措施的总称;BA. 消除B. 预防C. 控制D. 降低19、安全预评价报告是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设计专篇的编制依据;BA. 可行性研究报告B. 初步设计报告C. 安全验收评价报告D. 安全现状评价报告20、出租单位应当对出租的机械设备和施工机具及配件的安全性能进行 ,在签订租赁协议时,应当出具合格证明;AA. 检测,检测B. 试验,验收C. 检查,校准D. 试验,检验21、安全验收评价报告应在建设项目安全设施验收完成;AA. 之前B. 之后C. 同时22、项目法人应在项目阶段按相关规定组织开展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CA. 施工B. 项目建议书C. 可行性研究D. 初步设计第七章作业安全1、组织对工程安全、、施工安全和职业健康危害等进行评价,对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提出防范事故的指导意见;DA. 人员安全B. 设备安全C. 作业安全D. 环境影响2、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合理的 ,并监督检查各进场单位对现场平面布局、施工道路、消防设施、临建、风水电管线、通讯设施、施工照明、材料及设备摆放、废料或垃圾处理、安全警示标志、卫生急救保健和生产、生活、办公区环境卫生等实施安全管理;AA. 规划B. 布置C. 筹划D. 规划与计划3、应组织编制保证安全生产的措施方案,并按有关规定;BA.下发B. 备案C. 形成正式文件D. 分发到相关岗位4、建设过程中安全生产的情况发生变化时,应当及时对保证安全生产的措施方案进行调整,并报原机关; BA. 登记B. 备案C. 主管D. 管理5、监督检查现场各施工单位对危险性较大的作业按相关规定编制专项安全技术措施方案,并在必要时进行论证、备案,实施时安排专人现场 ;CA. 管理B. 监护C. 监督D. 控制6、监督检查现场各施工单位在施工前按规定分层次进行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施工安全措施等技术安全交底,并在交底书上 ;BA. 标识B. 签字确认C. 说明D. 签字后进行交接7、监督检查现场各施工单位对临边、沟槽、坑、孔洞、交通梯道、高处作业、交叉作业、临水和水上作业、机械转动部位、暴风雨雪极端天气的实施管理; CA. 设施B. 机器设备C. 安全防护设施D. 作业环境8、监督检查现场各施工单位按相关规定对现场用电制定并对相关设施的配备、防护和检查验收等实施管理;DA. 技术措施B. 管理措施C. 安全措施D. 专项措施方案9、监督检查现场各施工单位按相关规定制定脚手架搭设及拆除并实施和检查验收;AA. 专项措施方案B. 安全措施C. 管理措施D. 技术措施10、监督检查各参建单位按有关规定实施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 ;DA. 备案B. 控制C. 申报D. 管理11、制定现场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及动火制度并组织实施,监督检查各参建单位实施现场消防安全管理;CA. 作业B. 操作C. 审批D. 管理12、组织实施作业现场交通安全管理,督促检查各参建单位制定并实施大型设备运输或搬运 ;AA. 专项安全措施B. 专项技术措施C. 技术方案D. 技术措施13、落实并组织监督检查:建立安全度汛工作责任制,建立健全工程度汛组织机构,制定完善度汛方案、超标准洪水应急预案和险情应急抢护措施,并报有关防汛指挥机构;BA. 措施方案B. 备案C. 相关资料D. 审批14、施工单位在建设有度汛要求的水利工程时,应当根据项目法人编制的工程度汛方案、措施制定相应的度汛方案,报批准;AA.项目法人B. 施工单位总工程师C.现场监理D. 安监部门15、做好防汛抢险队伍和防汛器材、设备等物资准备工作,按度汛方案和有关预案要求进行必要的演练;开展汛前、汛中和汛后检查,发现问题 ;DA. 马上报告B. 及时分析原因并解决C. 采取措施D. 及时处理16、在施工现场危险部位或危险作业区域,设置安全警示标志、标牌、警戒区或隔离设施等;监督检查现场各施工单位开展此项工作;AA. 并维护B. 设立C. 定期检查D. 正确的17、应对各参建单位的资格进行 ;DA. 审定B. 备案C. 控制D. 审查18、应对承包单位提出的分包内容和分包单位的资质和安全生产许可证进行审核,监督检查分包合同实施,禁止分包单位对所承包的工程进行转包或 ;AA.再分包B.分包C.合包D.承包转移19、监督检查现场勘测作业严格执行相关 ,采取措施保证各类管线、设施和周边建筑物、构筑物的安全;DA.作业规程B.安全制度C.作业制度D.安全操作规程20、监督检查设计单位在工程设计文件中,注明涉及施工安全的重点部位和环节,并提出防范安全生产事故的;AA. 指导意见B. 要求C. 作业方案D. 方案21、监督检查设计单位做好施工图设计交底、施工图会审、设计变更等设计控制;CA. 交底B. 会审C. 审批D. 告知22、对采用新结构、新材料、新工艺以及特殊结构的工程,应组织对设计中提出保障施工作业人员安全和预防的措施建议进行审查、论证;DA.健康B.职业卫生C.环境污染D.生产安全事故23、监督检查工程单位:编制监理规划和监理实施细则;审查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安全技术措施或者专项施工方案;实施现场施工安全监理;CA. 施工B. 参建C. 监理D. 分包24、工程监理单位和监理工程师应当按照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实施监理,并对建设工程承担监理责任;BA. 安全检查B.安全生产C. 安全管理D.安全监督25、建设监理单位应当审查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安全技术措施或者专项施工方案是否符合 ;DA. 设计文件B.招标文件C. 法律法规D.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26、分包单位应当服从总承包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分包单位不服从管理导致生产安全事故的,由承担主要责任;AA. 分包单位B.总包单位C. 双方共同D.项目法人27、监督检查供应商保证其提供的机械设备和配件等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能达到国家有关要求;CA. 安全B. 安全标准C. 技术标准D. 标准28、不得对勘察、设计、施工、工程监理等单位提出不符合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规定的要求,不得合同约定的工期;AA.压缩B. 改变C.增加D. 变更29、实施变更管理,并监督检查各参建单位开展此项工作项目组织机构、人员、工作计划和方案、设备设施、作业过程及环境发生变化时,严格执行审批及验收程序,及时调整相关; DA. 程序B. 计划C. 措施D. 工作计划和方案30、及时对变更后所产生的风险和隐患进行排查、评价;根据变更内容制定相应的方案及措施,并对作业人员进行专门的培训或 ;BA.教育B. 交底C.告知D. 通知第八章隐患排查和治理1、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可能造成死亡以上,或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上的事故隐患;CA.3人B. 5人C.10人D. 50人2、建立事故隐患排查制度,明确排查的目的、范围、方法和等;AA.要求B. 方式C.措施D. 方案3、隐患排查范围包括项目现场所有场所、、人员、设备设施和活动;BA.房屋B. 环境C.工程D. 设施4、隐患排查方法包括定期综合检查、检查、季节性检查、节假日检查、日常检查等;DA.专业人员B.全员排查C.重点部位D.专业专项5、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进行分析评估,明确 ,登记建档;监督检查各参建单位开展此项工作;AA. 重大隐患B. 重大风险C. 重大危险源D. 重大事故6、监督检查各参建单位根据隐患排查的结果,制定隐患治理方案,其内容包括目标和任务、方法和措施、经费和物资、机构和人员、和要求等;CA.设备B. 设施C.时限D. 技术措施7、重大事故隐患应在治理前及时采取临时控制措施并制定应急预案;隐患治理措施可包括工程技术措施、、教育培训、防护措施、应急措施等;DA. 工程安全措施B. 反事故措施C. 组织措施D. 管理措施8、监督检查各参建单位为隐患排查治理提供所需的 ,按隐患治理方案及时实施隐患治理;AA.各类资源B. 各项措施C.方法方案D. 组织人员9、监督检查各参建单位在隐患治理完成后,及时对治理情况进行验证和 ;BA. 检查B. 效果评估C. 评价和考核D. 考核10、应根据建设项目的地域特点及自然环境情况,建立自然灾害及事故隐患预测预警 ;CA. 监督保障机制B. 组织机构C. 管理办法D. 应急预案11、组织并监督检查现场各参建单位针对工程建设项目的地域特点及自然环境等情况进行分析、预测, 对自然灾害可能导致事故的隐患采取相应的 ;BA. 纠正措施B. 预防措施C. 提醒D. 信息告知措施12、监督检查各参建单位在每季、每年对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及变化趋势进行统计分析,开展安全生产 ;AA. 预测预警B. 形势分析C. 绩效分析D. 事故发展趋势分析13、在接到自然灾害预报时,及时向参建单位发出预警信息;DA. 上级机关B. 地方政府C. 主管部门D. 相关部门和单位第九章重大危险源监控1、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AA. 数量B. 化学成分C. 危险程度D. 能量释放2、建立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明确重大危险源辨识、评价和控制的职责、方法、范围、等要求,并监督检查各参建单位开展此项工作;DA. 组织B. 措施C. 人员D. 流程3、按制度进行重大危险源辨识、评价,确定 ,并监督检查各参建单位开展此项工作;BA.危害程度B. 危险等级C.预防措施D. 应急预案4、对评价确认的重大危险源,及时 ,按照相关规定,向相关主管部门备案,并监督检查现场各参建单位开展此项工作;CA. 汇总B. 统计C. 登记建档D. 进行危害分析5、明确重大危险源的各级监控和监控要求,严格落实分级控制措施;并监督检查各参建单位开展此项工作;BA. 组织B. 责任人C. 方法D. 方式6、根据项目建设进展,对重大危险源实施动态的、评价和控制,并监督检查各有关参建单位开展此项工作;AA. 辨识B. 查找C. 跟踪D. 检查7、监督检查各有关参建单位在重大危险源处设置明显的安全和警示牌;DA. 行为告知卡B. 警示栏C. 通知书D. 警示标志第十章职业健康1、职业健康安全是指影响或可能影响员工或其他工作人员包括临时工和承包方员工、访问者或其他人员的健康安全的条件和因素;DA. 在职B. 合同制C. 所有D. 工作场所内的2、监督检查各参建单位建立职业健康管理制度,明确职业危害的、评价和控制的职责和要求;CA. 监督检查B. 管理C. 监测D. 类型3、监督检查各参建单位为本单位现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职业健康要求的工作和条件,配备相适应的职业健康保护设施、工具和用品;CA. 安全状况B. 设备C. 环境D. 用工器具4、监督检查现场各有关参建单位制定职业危害场所 ,定期对职业危害场所进行检测,并保存实施记录;BA. 工作方案B. 检测计划C. 合同D. 检测时间表5、监督检查现场各有关参建单位采取有效措施,确保砂石料生产系统、混凝土生产系统、钻孔作业、洞室作业等场所的粉尘、噪声、指标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DA. 废气B. 废渣C. 废水D. 毒物6、监督检查现场各有关参建单位在可能发生急性职业危害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设置报警装置,制定 ,配置现场急救用品; DA.管理计划B. 处置措施C.风险降低计划D. 应急处置预案7、监督检查现场各有关参建单位指定专人负责保管防护器具,并定期和维护;BA. 检查B. 校验C. 试验D. 检修8、监督检查各参建单位安排相关岗位人员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和员工 ;AA. 健康监护档案B. 档案C. 花名册D. 危害因素台账9、监督检查现场各有关参建单位在存在严重职业危害的作业岗位,设置和警示说明;DA. 行为告知卡B. 警示栏C. 通知书D. 警示标志10、监督检查现场各有关参建单位及时、如实向所在地设区的以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申报生产过程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发生变化后及时补报;BA.省级B. 市级C.地区D. 县级11、监督检查各参建单位及时为员工办理保险;BA. 人身B. 相关C. 意外伤害D. 各项12、监督检查各参建单位确保员工及时获得相应的保险待遇;DA. 所有B. 相关C. 在职D. 受伤第十一章应急救援1、设立应急处置指挥机构;建立相适应的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必要时与当地驻军、医院、消防队伍签订 ,取得社会应急支援;监督检查各参建单位开展此项工作;BA. 合同B. 应急支援协议C. 协议D. 应急情况支援合同2、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规定,组织制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包括专项应急预案等,报有关部门备案;监督检查各参建单位开展此项工作;AA. 标准B. 上级C. 企业D. 相关3、定期评审应急预案,根据进行修订完善;监督检查各参建单位开展此项工作;DA. 实际情况B. 应急要求C. 工作需求D. 评审结果4、按应急预案的要求,建立应急资金投入保障机制,妥善安排应急管理经费,储备应急物资,建立应急装备和 ,明确存放地点和具体数量;监督检查各参建单位开展此项工作;B。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作业安全7.1 生产现场管理和生产过程控制。
7.1.1企业应加强生产现场安全管理和生产过程的控制。
对生产过程及物料、设备设施、器材、通道、作业环境等存在的隐患,应进行分析和控制。
7.1.1.1对生产现场和生产过程、环境存在的风险和隐患进行辨识、评估分级,并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20分)见7-1风险和隐患识别表7.1.1.2严禁架空电线跨越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
(4分)实地查核。
7.1.1.3非经允许,禁止与生产无关人员进入生产操作现场。
应划出非岗位操作人员行走的安全路线。
(4分)实地查核。
7.1.1.4行灯电压不应大于36V,在金属容器内或潮湿场所,则电压不应大于12V。
(2分)实地查核。
7.1.1.5设应急照明,正常照明中断时,应急照明应能自动启动。
(4分)实地查核。
7.1.1.6易燃、可燃或有毒介质导管不应直接进入仪表操作室或有人值守、休息的房间,应通过变送器把信号引进仪表操作室。
(4分)实地查核。
7.1.1.7建立对“三违”行为的管理制度,明确监控的责任、方法、记录、考核等事项。
(4分)见4.2.27.1.2对动火作业、受限空间内作业、临时用电作业、高处作业等危险性较高的作业活动实施作业许可管理,严格履行审批手续。
作业许可证应包含危害因素分析和安全措施等内容。
企业进行爆破、吊装等危险作业时,应当安全专人进行现场安全管理,确保安全规程的遵守和安全措施的落实。
7.1.2.1建立至少包括下列危险作业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责任部门、人员、许可范围、审批程序、许可签发人员等:(1)危险区域动火作业;(2)进入受限空间作业;(3)能源介质作业;(4)高处作业;(5)大型吊装作业;(6)交叉作业;(7)其他危险作业。
(2分)见4.2.27.1.2.2对危险作业的安全管理工作实施作业许可。
作业许可证应包含危害因素分析和安全措施等内容。
(6分)示例:临时用电作业票说明:1、严禁在易燃易爆和火灾危害的场所随意动火。
2、此表一式三份,一份自存,一份交消防管理部门,一份交安全管理部门。
说明:1、严禁在易燃易爆和火灾危害的场所随意动火。
2、此表一式三份,一份自存,一份交消防管理部门消防队,一份交安全管理部门。
一级动火安全作业证注:一联:申请动火部门留存二联:安全部门留存三联:发给动火人持证作业二级动火安全作业证注:一联:申请动火部门留存二联:发给动火人持证作业7.2 作业行为管理。
企业应加强生产作业行为的安全管理。
对作业行为隐患、设备设施使用隐患、工艺技术隐患等进行分析,采取控制措施。
7.2.1对生产作业过程中人的不安全行为进行辨识,并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20分)见横表7.2.17.2.2对危险性大的作业实行许可制、工作票制。
(20分)见7.1.2.27.2.3要害岗位及电气、机械等设备,应实行操作牌制度。
(20分)实地查核。
7.2.4应当为从业人员配备与工作岗位相适应的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并监督、教育从业人员按照使用规则佩戴、使用。
(8分)见横表7.2.4.1-3和表7.2.4.1-2表7.2.4-1劳动防护用品佩戴、使用教育培训签到表表7.2.4-1劳动防护用品佩戴、使用教育培训考核表7.2.5在易燃易爆区不宜动火,设备需要动火检修时,应尽量移到动火区进行。
(10分)实地查核。
7.2.6在有毒物质的设备、管道和容器内检修时,应符合以下规定:(1)应可靠地切断物料进出口,有毒物质的浓度应小于允许值,同时含氧量应在18%~22%(体积百分浓度)范围内;(2)监护人不应少于2人,应备好防毒面具和防护用品,检修人员应熟悉防毒面具的性能和使用方法;(3)设备内照明电压应小于等于36V,在潮湿容器、狭小容器内作业应小于等于12V。
(6分)实地查核。
7.2.7对易燃、易爆或易中毒物质的设备动火或进入内部工作时,监护人不应少于2人。
安全分析取样时间不应早于工作前半小时,工作中应每两小时重新分析一次,工作中断半小时以上也应重新分析。
(6分)实地查核。
7.2.8在全部停电或部分停电的电气设备上作业,应遵守下列规定:(1)拉闸断电,并采取开关箱加锁等措施;(2)验电、放电;(3)各相短路接地;(4)悬挂“禁止合闸,有人工作”的标示牌和装设遮拦。
(6分)实地查核。
7.3 警示标志7.3.1企业应根据作业场所的实际情况,按照GB2894及企业内部规定,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作业场所和设备设施上,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进行危险提示、警示,告知危险的种类、后果及应急措施等。
7.3.1.1建立警示标志和安全防护的管理制度。
(4分)见4.2.27.3.1.2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作业场所或有关设备上,设置符合《安全标志》(GB2894)和《安全色》(GB2893)规定的安全警示标志和安全色。
(6分)示例:安全警示标志设置登记台账7.3.2企业应在设备设施检维修、施工、吊装等作业现场设置警戒区域和警示标志,在检维修现场的坑、井、洼、沟、陡坡等场所设置围栏和警示标志。
7.3.2.1危险化学品专用仓库、特种设备、产生严重职业危害的作业岗位,应按照有关规定设置标识及警示标志。
(4分)实地查核。
7.3.2.2在设备设施检维修、施工、吊装等作业现场设置警戒区域和警示标志,在检维修现场的坑、井、洼、沟、陡坡等场所设置围栏和警示标志。
(4分)实地查核。
7.3.2.3设备裸露的运转部分,应设有防护罩、防护栏杆或防护挡板。
(4分)实地查核。
7.3.2.4吊装孔应设置防护盖板或栏杆,并应设警示标志。
(4分)实地查核。
7.3.2.5煤气容易泄露和积聚的场所,应设醒目的警示标志。
(4分)实地查核。
7.4 相关方管理。
企业应执行承包商、供应商等相关方管理制度,对其资格预审、选择、服务前准备、作业过程、提供的产品、技术服务、表现评估、续用等进行管理。
7.4.1对承包商、供应商等相关方的资格预审、选择、服务前准备、作业过程监督、提供的产品、技术服务、表现评估、续用等进行管理,建立相关方的名录和档案。
(6分)示例:见表7.4.1和横表7.4.1表7.4.1-1相关方服务(前期、过程、后期)评价表表7.4.1-2相关方安全绩效监测表7.4.2根据相关方提供的服务作业性质和行为定期识别服务行为风险,采取行之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并对其安全绩效进行监测。
(12分)示例:外包工程开工安全确认申请报告根据合同要求,我们已经做好工程的开工前的一切准备工作,现申请工程正式开工,请予审核批准。
(承包商签字/盖章)年月日项目管理部门验收意见:(签字)年月日公司主管验收意见:(签字)年月日外包工程开工申请检查项目为强化外包工程项目的安全管理,明确承包商的安全责任,要求承包商全面遵守“扬州××××有限公司”有关安全作业、文明施工的管理规定,接受发包方的安全管理、监督和指导。
承包商在工程项目开工前必须按照发包方管理程序办理好工程项目合同、安全承诺书、特种作业证以及员工保险等事务,填写此申请报告,向“扬州××”项目管理部门申请开工,项目管理负责人联系承包商项目负责人、安全生产部人员共同至施工现场,检查开工准备情况,经三方共同验收合格签字后方可开工,此申请报告一式三份,承包商和项目管理部门未经验收擅自开工,按“扬州××”规定进行考核。
承包商施工中必须严格执行××的有关规定和开工要求。
外包工程开工安全检查表7.4.3企业应对进入同一作业区的相关方进行统一安全管理。
(6分)实地查核。
7.4.4不得将项目委托给不具备相应资质或条件的相关方。
企业和相关方的项目协议应明确规定双方的安全生产责任和义务。
(8分)见协议书。
7.5变更。
企业应执行变更管理制度,对机构、人员、工艺、技术、设备设施、作业过程及环境等永久性或暂时性的变化进行有计划的控制。
变更的实施应履行审批及验收程序,并对变更过程及变更所产生的隐患进行分析和控制。
7.5.1建立有关人员、机构、工艺、技术、设施、作业过程及环境变更的管理制度,并制定实施计划。
(6分)见4.2.27.5.2对变更的实施进行审批和验收管理,并对变更过程及变更后所产生的风险和隐患进行辨识、评估和控制。
(6分)示例:表7.5.2-1变更实施计划表表7.5.2-2变更风险识别、评估记录表表7.5.2-3变更设施审批、验收报告7.5.3(变更安全设施,在建设阶段应经设计单位书面同意,在投用后应经安全管理部门书面同意。
重大变更的,还应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6分)见相关备案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