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逻辑学》完整版笔记整理.doc合集

合集下载

大学师范生《逻辑学》课程课堂笔记(第二章第八节)

大学师范生《逻辑学》课程课堂笔记(第二章第八节)

第八节明确概念的逻辑方法明确概念的逻辑方法(一)——概念的限制与概括1.概念的限制法(书P35)它是指通过增加概念内涵以缩小概念外延,由属概念过渡到种概念的逻辑方法。

例如,阮老师课堂的拓展例子:普遍概念(大类)普遍概念(小类)单独概念女人→大学毕业的女人→能两情相悦的大学毕业的女人→最终与我结婚的能两情相悦的大学毕业的女人(结论:内涵愈多,外延愈小。

)注意:(1)概念的限制是思维重点由一般转向特殊的过程。

(2)在使用限制法时,常犯的逻辑错误有:缺少限制、多余限制、限制不当等。

限制不当的例子:大树归大队,小树归个人。

此“树”概念的限制不当,未限制其详实的大小尺寸,容易被人钻掉空子。

2.概念的概括法(书P38)它是指通过减少概念的内涵,以扩大概念的外延,由种概念过渡到属概念的逻辑方法。

例子:文学包括小说、诗歌、散文、戏剧四大类。

小说→文学→艺术→社会意识形态→社会的上层建筑注:概念的概括是思维的重点由特殊转向一般,由具体转向概括的过程,以便更深刻地认识事物的共性。

明确概念的逻辑方法(二)——概念的定义法1.定义(书P39)(1)定义的含义:它是指揭示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

其中,被定义项:是指被揭示内涵的概念。

记作“Ds”。

定义项:是指用以揭示被定义项内涵的概念。

记作“Dp”。

定义联项:是指联结定义项和被定义项之间的词项。

例如:等腰三角形就是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

其中,“等腰三角形”为被定义项;“就是”为定义联项;“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为定义项。

因此,我们可以把定义抽象为如右形式:Ds就是Dp2.常用的定义方法——属加种差法(书P40)即:被定义项=种差+邻近的属分析:被定义项即如“等腰三角形”,种差即如“两边相等”,邻近的属即如“三角形”。

3.定义的种类(书P41)(1)实质定义1.种类①性质定义:以对象的性质作种差的定义。

例如阮老师的课堂例子:“人”是“能够制造工具并利用工具进行生产制造的高级动物。

《逻辑学入门》笔记(1-22)

《逻辑学入门》笔记(1-22)

《逻辑学⼊门》笔记(1-22)前⾔读书计划的第⼀本书, 就给 <逻辑学⼊门> 吧本⼈看的书京东均有售本篇是本⼈在拜读书籍时的随笔, 不喜勿看, 欢迎讨论书籍信息书名: 逻辑学⼊门作者: 格桑出版: 中国纺织出版社正⽂序⾔逻辑是什么? 很多⼈对此⼀知半解, 逻辑可以是思维的规律/规则, 可以是某种理论/观点/⾏为⽅式, 也可以是客观事物的规律性, 当然也可以是逻辑学的总称. 本书写的并不是什么⼤道理, ⽽是⽣活中的推导和证明某⼀件事的思考的过程⼈总是习惯性的陷⼊⼀种"⼀厢情愿"的思维⽅式中, 诚然, 这样会让我们觉得温暖/快乐/踏实/惬意, 如果你是在梦⾥, 那没什么不好, 但是令⼈沮丧的是, 我们⽣活在真实的世界, 事物的发展总是不那么符合我们的预期,所以我们最好早点摒弃"⼀厢情愿"的思考⽅式, 这样才能让我们⾯对⽣活时更加得⼼应⼿⼈的⼀⽣有N多次选择, 免不了的我们会在⼀些选择中犯下错误, 其中逻辑错误是在底层, 因为现实⽣活中⼀切都有其逻辑, 所以如果我们犯了逻辑错误, 或者说违反了逻辑, 那么必然会导致出现⼀连串的错误这也意味着, 如果我们可以掌握好逻辑, 去按照正确的逻辑思考事情, 就可以少⾛部分弯路奥斯卡-王尔德说: "逻辑没有爱情⼀半重要, 但他能证明事情"逻辑可以让我们分辨别⼈对我们说的话是真是假, 因为世界上的事情不以某个⼈的意志为转移, 很多的事情其本质和表现出来的现象并不是完全相同的, 因此在遇到事情或者看到东西时, 我们需要去思考, 这件事是不是真的, 怎么证明他是真的, 如果我们去理性的思考和分析, 就可以识别出⼤部分不符合逻辑的, 不正确的事情, 发现事物的本质.往往对我们造成伤害的, 不是我们不知道的事情, ⽽是被伪装了的我们已经知道的事情正⽂偷换概念课堂上, ⽼师提问学⽣,你是怎样认识孙中⼭的?学⽣答,我不认识孙中⼭很明显的, ⽼师所说的认识指的是对孙中⼭这位历史⼈物的理解, ⽽学⽣所说的认识则是⽇常⽣活中的交往关系此学⽣就犯了偷换概念的逻辑错误,即在同⼀思维过程中,在中途改变某个概念的内涵或者外延,⽤⼀些听起来⼀样的概念进⾏偷换,把某个事物的原意⽤狡辩的⼿法替换成另⼀个看起来也可以成⽴的解释,把假的说成真的,来达成⽬的我们在⽇常与⼈交流时,⼀定要牢记对⽅提到的概念,当对⽅⼝中的概念发⽣偏移时,⼀定要多加留意,防⽌落⼊对⽅的偷换概念的逻辑陷阱混淆概念在逛商场的时候,远远的看到有某个花⽣油上⾯贴了买⼀送⼀的牌⼦,⾛近⼀看发现是买⼀个花⽣油送⼀个漏⽃对于买⼀送⼀这个词语,就包含了混淆概念的问题,混淆概念,即在同⼀逻辑思维过程中,把不同的概念当成同⼀个概念来使⽤,这⼏个不同的概念⼀般是表⾯相似来达到混淆的效果我们需要注意对⽐较容易混淆的概念进⾏区分和辨别,提⾼警戒,严格区分和确认概念是否⼀致,并结合真实的情况和语境来综合判断是否是⼀样的概念模糊概念伯乐告诉⼉⼦千⾥马是脊⾻弯曲、额头隆起、眼睛突出、善叫会跳,结果其⼉⼦拿起蛤蟆认为蛤蟆是千⾥马这与伯乐的表述有关,伯乐并没有表述清楚千⾥马的范围,只是说了其特征,伯乐的⼉⼦在没有充分了解概念的情况下就犯了模糊概念的错误在思维的过程中,⼈们提及的概念都应该有明确的范围,如果你形容⼀个⼈的⾝⾼为挺⾼的这就是模糊的表达,这是难以衡量的所以在听别⼈讲话时,⼀定要仔细辨别有相对含义的概念,并进⼀步追问以免出错,同时我们表达观点时也要注意表述清晰,遵守简单原则,避免抽象描述,简化语⾔的枝叶,做到⾔简意赅,这样对倾听者来说就不是⼀头雾⽔了归纳谬误有⼀只鸡喜欢归纳,他见每次主⼈喂⾷都在6点,于是他认为每天6点是喂⾷时间,直到有⼀天主⼈6点钟将其宰杀⽆论归纳了多少事例,归纳的结论始终是充满不确定性的,只要出现了⼀个反⾯例⼦,归纳的结论就会被推翻善于归纳总结是好事,但是不要武断的做出结论,这样很容易陷⼊偏执之中,如果我们使⽤总结出来的归纳谬论与别⼈争辩,很容易⽕上浇油,对沟通有害⽆益要记住,客观的世界其实很复杂的,我们的认知总归是有限的,过去的规律和经验不⼀定能帮助我们解决当前的问题我们需要在⽣活中使⽤归纳法,但是更要明⽩:有限的归纳法存在谬误的可能,这本⾝也是风险所在,我们永远要秉持质疑精神,确信所有的东西都是暂时的,⼀旦陷⼊偏执,对某些事物产⽣路径产⽣依赖,或者想当然的去以为什么,很容易⾯临失误⼈们在澳⼤利亚发现⿊天鹅之前⼀直认为天鹅都应该是⽩的协和谬误年轻⼈在打折期间办了健⾝房会员卡,后来得病医⽣禁⽌其剧烈运动,当健⾝卡⽆法退款的情况下,年轻⼈选择依旧去健⾝年轻⼈明知道带病锻炼对⾝体的伤害是巨⼤的,依旧选择去健⾝,是因为他花钱购买了会员卡,⼜⽆法退款,浪费会员卡让其⽆法接受,所以铤⽽⾛险年轻⼈⾯临的问题在逻辑学上被称为:协和谬论,指在某件事情上投⼊了成本后,当发现不适合继续时,因为不舍得之前的投⼊,选择将错就错,造成更⼤的损失正确的做法是果断地抛弃沉没成本,带着痛苦转⾝,如果不⽌损,继续投⼊。

逻辑学笔记

逻辑学笔记

逻辑第一章绪论一、什么是逻辑:1、将“Logic”译为“逻辑”一词的是近代学者严复。

2、“逻辑”在汉语中的含义:(1)客观事物发生、发展的规律。

(2)思维的规则、规律。

(3)某种理论、观点。

(4)逻辑学或逻辑学知识。

二、逻辑简史:1、逻辑学的三大源头:(1)古希腊的形式逻辑。

(2)中国先秦时期的名辩学。

(3)印度佛教中的因明。

2、逻辑学已经或正在发展成为一个庞大的逻辑学科体系,并在整个现代科学中发挥着基础学科的作用。

3、现代逻辑的科学体系:4、逻辑之父:亚里士多德:奠定以三段论为主体的词项逻辑。

5、逻辑学在近代的发展:(1)培根、弥尔:古典归纳逻辑学说。

(2)布莱尼茨:数理逻辑。

(3)康德、黑格尔。

6、中国古代逻辑:名辩学(1)邓析:“两可之说”。

(2)惠施与庄周:“濠梁之辩”。

(3)孔子:“正名论”。

(4)公孙龙:“白马非马”。

(5)韩非:“矛盾之说”。

(6)《墨经》:“名辨说”。

三、逻辑学的研究对象:1、思维的形式:(1)思维的形式,又称“思维的逻辑形式”,是指思维内容的存在方式、联系方式。

(2)思维是认识的理性阶段,具体表现形式为概念、判断、推理。

(3)思维的逻辑形式、存在方式、联系方式包括逻辑常项与逻辑变项两部分:①逻辑常项是指在某种逻辑形式中,不随思维具体内容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的部分。

②逻辑变项是指在某种逻辑形式中,随着思维具体内容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的部分。

③逻辑常项决定逻辑形式的性质,是区分不同逻辑形式的依据。

(4)逻辑学从真假值角度研究逻辑形式:①真假性质:一个形式在任何情况下为真,何种情况下为假的性质。

②真假关系:当一个形式为真(或假)时,另一个形式为真或假的关系。

2、逻辑规律。

3、逻辑方法。

四、逻辑学的作用:1、有助于人们准确、严密地表达和交流思想,进行有效的交际。

2、有助于培养和提高人们认识事物、把握事物规律的思维能力,运用逻辑推理,从而获得间接知识。

3、有助于识别、驳斥谬误和诡辩。

大学师范生《逻辑学》课程课堂笔记(第四章第一节一、二、)

大学师范生《逻辑学》课程课堂笔记(第四章第一节一、二、)

第四章简单命题及其推理第一节直言命题一、直言命题及其逻辑结构直言命题是直接地无条件地反映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命题。

例如:(1)所有的语言都是交流思想的工具。

(也可以是手势、眼神)(2)有的桥不是拱形的。

(3)北京是中国的首都。

(4)这个故事是生动的。

知识点梳理:1.从语言表达方式上说,上述所举的四个命题都是直来直去的陈述,因此称为直言命题。

2.从内容上说,上述所举的四个命题都是对某类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反映,所以又可叫作性质命题。

3.从结构上说,上述所举的四个命题都是对一类事物情况的反映,也称一个主项的命题。

4.每个直言命题都是由主项、谓项、联项、量项四部分组成。

在命题形式中,主、谓项是逻辑变项,联项、量项是逻辑常项。

(1)命题的主项是表示命题对象的概念,如例(1)中的“语言”,通常用“S”表示。

命题的谓项是表示命题对象具有或不具有的性质的概念,如例(1)中的“交流思想的工具”,通常用“P”来表示。

(单独概念、普遍概念,集合概念、非集合概念,正概念、负概念均可充当主项和谓项。

)主项和谓项,统称词项,也叫变项。

(2)命题的联项是联结主、谓项的概念。

联项决定命题的质。

例(1)中的“是”和例(2)中的“不是”都是联项。

“是”为肯定联项,“不是”为否定联项。

(3)命题的量项是表示命题中的主项所反映对象的数量或范围的概念。

量项决定命题的量,有全称、特称和单称之分。

例(1)中的“所有”为全称量项,例(2)中的“有的”为特称量项,例(4)中的“这个”为单称量项。

例(3)中的“北京”是个单独概念,不必加量项限制,其量项实则为单称。

综上分析,可得:例(1)是全称肯定命题,逻辑形式:“所有的S都是P。

”P S例(2)是特称否定命题,逻辑形式:“有的S不是P。

”例(3)是单称肯定命题,逻辑形式:“某个S是P。

”例(4)是单称肯定命题,逻辑形式:“某个S是P。

”5.在日常语言中,直言命题用单句中的主谓式表达。

逻辑学笔记

逻辑学笔记

第四节概念的外延间的关系在任何两个或两类事物之间,有一种最普遍的关系,这就是同异关系。

一、概念间相容的关系概念的外延是一个类,所谓两个概念之间的同异关系,也就是表现在两个相应的类之间同异关系。

任何两个概念或两个类a、b之间,可能有下面五种关系(一)同一关系2、如果具有全同关系的两个概念分别地,作为一个命题的主项与谓项,那么,它们是可以互换位置的。

例如:·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

·世界最高的山峰是珠穆朗玛峰。

如果我们用两个圆圈分别表示有全同关系的a、b两个类或两个概念,这两个圆圈就重合起来了,如图(1)。

3、(1)全同关系的概念与用不同语词表达的同一个概念不同。

(2)全同关系的概念是从不同方面反映同一类对象,其外延相同而内涵却不同,是讲不同概念之间的关系。

(3)用不同语词表达的同一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都相同,是指的同一个概念,不过用了不同的语词表达。

例如:·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土豆马铃薯4、防止违反偷换概念和混淆概念的逻辑错误(1)需要指出的是同一关系的概念间的互换,并非普通有效的。

例如:·维特知道鲁迅是《呐喊》的作者。

·《狂人日记》的作者是《呐喊》的作者。

·维特知道鲁迅是《狂人日记》的作者。

(2)我们来看如下例子:·日用品同人民的生活密切相关,举凡衣、食、住、行。

因此,我们要重视百货的生产,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要。

(二)属种关系(1)两个概念之间具有属种关系是指:一个概念的外延全部包含在另一个概念外延之中,并且只是另一个概念外延的一部分。

例如:①小说家当然是作家。

②巴金是小说家。

(2)具有属种关系的两个概念之中一定有一个的外延大,一个外延小。

(3)我们把外延大的概念叫做属概念(例①中作家),外延小的概念叫做种概念(例②中的小说家)1、真包含于关系真包含于关系是指种属关系中种概念对属概念的关系,真包含于关系是指一个概念的全部外延与另一个概念的部分外延重合的关系。

(完整word版)逻辑学重点整理(word文档良心出品)

(完整word版)逻辑学重点整理(word文档良心出品)

逻辑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什么是逻辑学答:逻辑是关于思维过程自身规律的学说。

逻辑学是研究思维的逻辑形式、逻辑规律及简单的逻辑方法的科学。

2、什么是概念答:概念是反映思维对象及其特有属性的思维形态。

概念的内涵就是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

概念的外延就是指具有概念所反映的特有属性的对象。

3、什么是命题答:命题是反映思维对象情况的思维形态。

4、什么是推理答:推理是依据已知命题得到新命题的思维形态。

5、什么是定义答:定义是揭示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

6、什么是划分答:划分是把一个概念所反映的对象分为几个小类,从而明确这个概念的外延的逻辑方法。

划分的三要素:母项、子项、划分的根据7、什么是直言命题答:直言命题是直接地无条件地反映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命题。

8、什么是直言三段论答:直言三段论也叫三段论,它是借助于一个共同的词项(概念)把两个直言命题联结起来,从而推出一个新的直言命题的间接推理。

9、什么是同一律答:同一律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思想必须保持自身同一。

10、什么是不矛盾律答:不矛盾律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互相否定即互相矛盾或者互相反对的思想不能同真,庇必有一假。

11、什么是排中律答:排中律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互相否定即互相矛盾或下反对关系的思想不能都假,必有一真。

12、什么是充足理由律答:充足理由律是在思维或论证过程中,任何一个被确定为真的思想总有它的充足理由。

二、用图解法表示下列概念间的关系。

1.A 船B 轮船C 货船答:这几个概念间的关系可用图表示为:2.A 泰山B 山东C 中国D 联合国答:可用图表示为:3.A 词B 褒义词C 贬义词D 合成词4.A 现代化B 社会主义现代化C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答:可用图表示为:5.A 石拱桥B 卢沟桥C 拱形桥洞6.A 小说家B 戏剧家C 诗人D 文学家答:可以用图表示为:三、将具有下图所示关系的概念分别填入图中3.四、下列语句作为定义是否正确?为什么?1、货币是商品,但不是一般商品。

逻辑学笔记

逻辑学笔记

逻辑学第一章绪论1.普通逻辑=形式逻辑2.逻辑=辩证逻辑+形式逻辑(传统形式逻辑+现代形式逻辑)3.逻辑=表示客观事物发生发展的规律+思维的规律性+逻辑学4.普通逻辑是研究思维形式的结构和思维基本规律以及一些简单逻辑方法的科学。

第一节普通逻辑的研究对象1.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一种反映,是人脑对于客观世界间接性,概括性的反映2.人的认识来源于实践活动,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辩证发展过程。

分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3.感性认识是人脑对于客观事物的现象,部分和外部联系的反映,是认识的初级阶段。

感性认识的形式是感觉,知觉和表象。

4.感觉是我们对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特性的反映。

知觉是我们的感觉器官对客观对象整体性的直接反应,是感觉的综合,提供事物整体的外部形象。

表象是感知过的事物在头脑中再现的形象。

5.整个感性认识阶段有“表面性”和“直觉性”的特点6.理性认识是对客观事物本质,全体和内部联系的认识。

理性认识的形式或思维形式就是概念,判断和推理。

理性认识的认识活动就是思维。

7.思维的特点:间接性,概括性,与语言密不可分。

8.思维是人脑的机能,它是人脑对于客观事物间接性,概括性的反映,思维一定要在语言材料的基础上才能产生和存在。

二什么是思维形式的结构1.普通逻辑以思维的逻辑形式(思维形式)为研究对象。

思维的内容是反映在概念,判断和推理中的特定对象和属性。

概念,判断和推理是人们思维过程中用来反映客观现实所必不可少的基本形式,也就是思维形式,即表现思维内容的方式。

2.思维形式结构是思维形式的组成要素之间一定的联结方式,是各种具体思维形式中最一般的共同的东西。

由于思维的具体内容全部凝聚在各种不同的概念,判断和推理里,思维形式结构自然也就表现在不同概念,判断和推理的形式中3.(1)思维形式结构是从各不相同内容的判断和推理中抽取出来的,共同具有的形式结构,它是普通逻辑的主要研究对象。

(2)思维形式的结构由逻辑常项和逻辑变项两部分组成。

逻辑学读书笔记

逻辑学读书笔记

逻辑学读书笔记逻辑学读书笔记范文(通用6篇)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何不写一篇读书笔记记录下呢?到底应如何写读书笔记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逻辑学读书笔记范文(通用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逻辑学读书笔记篇1近来从网上看到一本小书,是一个美国人写的,不足150页,但读起来感觉越来越厚,不得不佩服外国作者的魅力了,甚至连本书的编辑也感慨:越不凡,越平凡!这本书书如其名,就是《简单的逻辑学》。

本书将逻辑分为五个章节。

第一章是准备,为成为一个逻辑思考者而要搭建的必要思想框架。

第二、三章是逻辑的核心,如何建立正确的逻辑思考。

第二章阐述了引导逻辑思考的基础事实,第三章重点是“论证—逻辑思考”的外在表现形式。

第四章,探讨导致非逻辑思考的态度及思维模式。

第五章围绕“谬误—非逻辑思考”的细节展开。

逻辑,作为一个整体,是个宽广、深奥、精彩纷呈的领域,这本书既没有刻板的理论论述也不是正规的教科书,这是一本现实应用的指南,对那些初次接触逻辑的人介绍逻辑的基本原理。

它期待造就实践者,而不是理论家。

通读全书,我比较感兴趣的是逻辑学四大原理之一的“充足理由律”(或称因果原理),即任何事物都有其存在的理由。

“存在就是合理”。

它告诉我,事物的存在不是偶然的,它们都有其自身的根源。

当然“问题”,比如质量问题、投诉问题、收费问题等等,作为事物的一种特殊存在形式,理论上,产生其的根源是存在的,也是值得每个人去追寻探究的。

所谓原因,它必能导致我们所观察到的结果,并在结果上留下特定的印记;每一个结果,在一定程度上,都将反映出其根源的特性。

首先,在具体探寻问题根源的过程中,我们一般从结果出发。

每一个问题必然与其结果之间存在必然的相似之处,是我们要遵循的原则。

一般情况下,当我们探寻某个原因的时候,我们不能知道产生某种原因的结果是什么,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前面的结果得到关于它的间接的知识。

通过统计、评估结果的强度、分布、性质,我们可以推测出原因的部分特性,这些知识将指引我们继续探寻的方向。

逻辑学笔记

逻辑学笔记

第一章引论第一节“逻辑”和逻辑学一、“逻辑”一词的含义“逻辑”这个语词由英语Logic音译而来,导源于希腊文,原意是思想、理性、言词、规律等。

在现代汉语中,“逻辑”是个多义词,其含义主要有:1、客观规律性。

例如:“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是生活的逻辑”。

这里的“逻辑”是指生活的规律性。

2、思维的规律性。

例如:“应该合乎逻辑地思维,明确地表达思想”。

这里的“逻辑”是指思维要合乎思维的规律。

3、某种理论观点。

例如:“明明是侵略,却说成是友谊,这是强盗的逻辑”。

这里的“逻辑”是指一种荒谬的理论。

4、与“逻辑学”同义,指研究思维形式及其规律的科学。

例如:“认真学习逻辑知识,熟炼运用逻辑知识,对思考问题、写文章、说话、办事以及进一步发展智力都大有好处”。

这里的“逻辑”便是指逻辑学。

二、逻辑学的研究对象逻辑学是一门古老的科学,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它有三个发源地,这就是古代的中国、印度和希腊。

它的研究对象主要是思维的形式结构及其规律的简单的逻辑方法。

思维是人类认识的理性部分,它以抽象、概括的方式反映世界。

思维有其内容,也有其形式,或曰形式结构。

思维内容是指思维所反映的特定对象及其属性;思维的形式结构就是思维内容的存在方式、联系方式。

思维是人脑的机能,它看不见,听不到,也摸不着。

思维必须借助于语言这个物质外壳才具有直接的现实性,也才能成为一门学科的研究对象,逻辑学是通过研究语言的形式结构来实现对思维形式结构的研究的,它对思维形式结构的认定必须借助于对相关语言形式的分析。

[例1] 所有违法行为都是要受到法律追究的。

[例2] 所有公民都是民事权利的主体。

[例3] 所有律师都是懂得法律的。

上述各句都是命题,它们分别陈述三类不同的对象具有不同的属性,内容各不相同。

但它们却有共同的形式结构:所有S都是P其中“S”和“P”是可变的部分,可以用任何具体的词项去代换它们;“所有……都是……”是不变的部分,是这类命题所共同具有的,是“S”和“P”所表示的各不相同的具体思维内容间共同的联系方式。

逻辑学重点知识点整理

逻辑学重点知识点整理

逻辑学重点知识点整理一、概念。

1. 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 内涵:反映在概念中的对象的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

例如,“商品”的内涵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 外延:具有概念所反映的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的对象。

“商品”的外延包括超市里的食品、衣服、电器等各种用于交换的物品。

2. 概念的种类。

- 单独概念和普遍概念。

- 单独概念:反映独一无二的对象的概念,如“北京”“鲁迅”。

- 普遍概念:反映一个以上对象的概念,如“动物”“城市”。

- 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

- 集合概念:反映集合体的概念,如“森林”(森林是树木的集合体,不能说某一棵树是森林)。

- 非集合概念:反映非集合体的概念,如“树”。

- 正概念和负概念。

- 正概念:反映对象具有某种属性的概念,如“正义”。

- 负概念:反映对象不具有某种属性的概念,如“非正义”。

3. 概念间的关系。

- 全同关系:两个概念的外延完全重合,如“等边三角形”和“等角三角形”。

- 真包含关系:一个概念的部分外延与另一个概念的全部外延重合,如“动物”真包含“哺乳动物”。

- 真包含于关系:一个概念的全部外延与另一个概念的部分外延重合,如“哺乳动物”真包含于“动物”。

- 交叉关系:两个概念的外延有且只有一部分重合,如“学生”和“党员”。

- 全异关系:两个概念的外延没有任何重合部分,如“植物”和“动物”。

全异关系又可分为矛盾关系(如“正义”和“非正义”,二者外延之和等于属概念“行为的属性”的外延)和反对关系(如“黑色”和“白色”,二者外延之和小于属概念“颜色”的外延)。

二、命题(判断)1. 命题的种类。

- 简单命题。

- 直言命题(性质命题)- 全称肯定命题(SAP):所有S都是P,如“所有金属都是导电的”。

- 全称否定命题(SEP):所有S都不是P,如“所有宗教都不是科学”。

- 特称肯定命题(SIP):有的S是P,如“有的学生是党员”。

- 特称否定命题(SOP):有的S不是P,如“有的动物不是哺乳动物”。

逻辑学笔记

逻辑学笔记

②逻辑形式
如果P,那么Q P→Q
“一旦,就” “假如,就” “有…,就有…”
“要有…就…” “若…就会…” “不P,不Q” “没有P,没有
Q”
③逻辑特征
P
Q
P →Q P ←Q
T
T
T
T
T
F
F
T
F
T
T
F
F
F
T
T
4.必然而不充分条件
①定义:无之必不然,有之未必可也
②逻辑形式:只有P才Q P←Q
除非P否则Q 仅当P才Q
(PQ)Q)├ P
2.不相容选言命题 (1).定义:以不相容选言命题为前提,以不相容选言命题推理为准则 (2).规则:A肯定一个选言支,就要否定其它所有选言支
B否定其它选言支,就要肯定这个选言支 (3).形式:①肯定否定式 ((PQ)P)├ Q
②否定肯定式 ((PQ)P)├ P (三).注意的问题 ⑴.选言支要相对独立(不相容,不交叉)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逻辑学的研究对象
一 逻辑释义
二 逻辑学
以思维为研究对象,关于思维及其形式规律的科学
形式逻辑——古典形式 自然语言
分支
辩证逻辑——现在形式 符号语言
三 研究对象:抽象思维形式,规律,简单的逻辑方法
1.思维: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借助人脑的作用有目的的对认识对象
进行概括。
形象思维 可感觉
命题类型和形式 主项(S) 谓项 (P)
A 所有S是P 周延 不周延
E 所有S不是P 周延
周延
I
有S是P 不周延 不周延
O 有S不是P 不周延 周延
全称命题的主项周延 特称命题的主项不周延 否定命题的谓项周延 肯定命题的谓项不周延

逻辑学的读书笔记

逻辑学的读书笔记

逻辑学的读书笔记逻辑学,这门古老而深邃的学问,如同思维的灯塔,照亮我们在真理之海中航行的道路。

通过对逻辑学相关书籍的研读,我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清晰思考和理性判断的大门。

逻辑学的核心概念之一是概念。

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单位,它是对事物本质属性的概括和反映。

比如“水果”这个概念,它涵盖了苹果、香蕉、橙子等具有共同特征的一类事物。

准确清晰地定义概念对于我们的思考和交流至关重要。

一个模糊不清的概念很容易导致误解和错误的推理。

判断则是基于概念对事物情况的断定。

判断有真有假,其真实性取决于与客观实际是否相符。

例如“今天是晴天”,这就是一个简单的判断。

而推理则是从一个或几个已知判断推出新判断的过程。

三段论推理是逻辑学中常见且经典的推理形式,如“所有的人都会死,苏格拉底是人,所以苏格拉底会死”。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无时无刻不在运用逻辑进行思考和表达。

然而,很多时候我们可能会犯一些逻辑错误。

比如“偷换概念”,在讨论中把一个概念悄悄换成另一个不同的概念,导致论述偏离主题。

再比如“以偏概全”,仅根据个别事例就得出普遍结论。

这些错误可能会让我们得出错误的结论,做出不恰当的决策。

学习逻辑学让我更加注重论证的有效性。

一个好的论证不仅要有合理的前提,还需要前提能够有力地支持结论。

在评估论证时,我们要问:前提是否真实?推理过程是否符合逻辑规则?如果前提不可靠或者推理过程存在漏洞,那么结论就值得怀疑。

同时,逻辑学也教会了我如何识别和反驳谬误。

当面对别人不合理的观点时,我们可以通过分析其逻辑结构,指出其中的错误,从而更有说服力地表达自己的看法。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反驳时应当保持理性和尊重,避免陷入无意义的争吵。

逻辑学对于科学研究也具有重要意义。

科学研究需要通过观察、实验收集数据,然后运用逻辑进行分析和推理,得出科学结论。

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够帮助科学家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准确地解释实验结果,推动科学知识的不断发展。

在法律领域,逻辑学同样不可或缺。

逻辑学课堂笔记

逻辑学课堂笔记

逻辑学课堂笔记logic郝云青Hao Yunqing 第一章绪论1、“逻辑”一词来源于英文的“logic”的音译,源自希腊语(逻各斯),理性、规律之义。

2、逻辑学三大源流:古希腊、古中国、古印度客观规律3、逻辑三中意思思维规律形式逻辑通常“逻辑”或“逻辑学”仅仅指形式逻辑4、形式逻辑:(1)、是研究思维的形式及其规律以及简单逻辑方法的科学。

(2)、研究对象:人的理性认识。

思维通过语言表达,但逻辑学不是语言学。

(3)、基本形式:概念、判断、推理(4)、性质:工具性、普遍性、抽象性、非政治性(5)、意义:a、培养批判性思维习惯与能力b、思维创新的前提c、理解、论说的基础工具备注:1、所有的“s”都是“p”:其中“所有”和“是”是逻辑常项,s和p 是逻辑变项。

2、如果p那么q=除非p否则非q=只要p就q3、或者p或者q4、只要p才q5、“要么p要么q”不等于“或者p或者q”:前者是不相容的,后者是相容的。

第二章概念第一节概述1、对象的属性:是指对象的性质的对象间的关系的统称。

(1)、本质属性:是一类对象共同具有,且仅为该类对象所具有的属性。

(2)、偶有属性:仅为其中部分成员所具有的属性。

(3)、固有属性:是该类对象全部成员所具有的属性。

2、概念与语词的关系:(1)、区别:概念是语词的思想内容,是抽象的思想形态;语词是概念的存在形式,是具体的物质形态。

(2)、联系:任何概念都由语词表达,但有的语词不表达概念;在不同的语境下,同一概念可由不同的语词表达,同一语词也可表达不同的概念。

1抽象的(是什么样的):质2、外延:概念对事物范围的反应:量3第二节概念的种类1、普遍概念:概念外延包含的分子多于一个。

(例:自然数、国家)2、单独概念:概念外延包含一个分子。

(可以是专名表示:中国;也可以是摹状词: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3、空概念:概念外延布不包含分子。

(例:永动机、孙悟空)1、实体概念:概念反映的对象是实体。

选修课《逻辑学》笔记

选修课《逻辑学》笔记

选修课《逻辑学》笔记第一讲绪论L O G I C说真话——被淹死说假话——被砍头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仁者見之謂之仁,知者見之謂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鮮矣!——《周易·易传》以上四张牌,每张牌的一面是字母,另一面是数字。

并且如果牌的一面是元音字母,另一面是偶数。

问:必须翻哪两张牌可以证明或证否这一规则?某特种大队四班长深入敌后侦察,遇一岔路口,每一路口上立着一块牌子:3号路口的牌子上写着“此路有地雷”2号路口的牌子上写着“此路无地雷”1号路口的牌子上写着“3号路无地雷”★已知,三块牌子上的话只有一句真话并且只有一条路上埋有地雷。

请问哪句话是真话?哪条路上有地雷?逻辑是一门独立的学问,大家都要学一点。

一、学习逻辑学的作用1、可以提高逻辑思维能力,指导人们正确思维,认识客观事物。

近代西方科学的发展是建立在两大基础之上的:一是亚里士多德创立的演绎逻辑体系,二是近代实验科学家创立的探求因果联系的方法。

——爱因斯坦中华新文化的灿烂未来,有待于思维方式的更新。

——张岱年2、可以提高逻辑论证能力,指导人们正确进行论证和反驳。

学习逻辑学的作用论证上帝不是万能的3、可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指导人们准确交流和表达思想。

学习逻辑学的作用要把我们的思想正确地表达出来,第一件事情是要讲逻辑。

——吕叔湘朱德熙4、有助于更好地发挥军队政治工作的作战功能。

学习逻辑学的作用毛泽东《敦促杜聿明等投降书》(一)“逻辑”的词源和词义“逻辑”是从英语logic一词音译而来,logic又是源于希腊语“逻各斯”。

二、逻辑学是什么?现代汉语中,“逻辑”一词的主要含义有:⑴客观规律⑵思维规律、规则⑶理论、观点⑷逻辑科学(二)形式逻辑的研究对象和性质形式逻辑主要研究思维的形式结构及其规律和一些简单的逻辑方法。

1、形式逻辑的研究对象(1)思维的逻辑形式命题形式推理形式所有金属都是导电体。

所有商品都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逻辑学》完整版笔记整理

《逻辑学》完整版笔记整理

第一章绪言第一节“逻辑”的含义一、逻辑的词源1、逻辑一词源出于希腊文的“逻各斯”(logos,复数形式就是logoi)。

·古希腊的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据说有专论逻各斯的著作《逻各斯》。

·逻各斯的基本词义就是言辞、秩序与规律。

言语就是这一语词的原创义,然后在此基本词义基础上派生出理性、理想、推理论证等词义。

2、逻各斯演变为“逻辑”一词·最先就是由斯多葛学派使用;瞧作就是由论辩术与修辞学两部分构成的理论。

·古罗马与欧洲中世纪的逻辑学家也在这种意义上来瞧待“逻辑”一词。

·其后,逻辑一词的含义就一直与推理与论辩的方法与原则相关。

3、逻辑一词传入中国·严复开始,“按逻辑此翻名学。

其名义始于希腊,为逻各斯一根之转”、·严复翻译的时间大约在19世纪末;·再过十多年后,由章士钊正式在汉语中定名,作为讨论思维、讨论推理的规范与秩序的学问4、为什么logic要翻译为逻辑?逻辑学就是有点特殊的学科。

特殊在什么地方?学科名的特殊与学科内容的特殊。

中国历史上与逻辑对应的学科?逻辑究竟研究什么?二、什么就是逻辑?1、逻辑就是一门与方法、原则、规范紧密相关的人文学科。

她探索与研究的就是我们进行推理(reasoning,inference)时应该使用的方法、技巧、标准与原则。

逻辑就是一门讲道理的学科。

逻辑总就是与语言相关。

逻辑总就是与论证证明推理相关。

p22、三个方向的推理追寻历史:一个事件出现了,我们寻求其产生的原因,案件、历史、文物等,向后的推导。

确定目标:未来可能出现的事件,这就是向前的推理。

演绎推理:没有时空条件的推理,数学与逻辑。

几何证明与数学计算。

第二节逻辑历史简述一、古典逻辑1、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公认为就是逻辑学之父。

2、亚里士多德创立逻辑学科的标志就是她所撰写的逻辑专著,这些讨论逻辑问题的专著有《范畴篇》、《解释篇》、《分析前篇》、《分析后篇》、《论辩篇》与《辩谬篇》,这些篇章后来合编为《工具论》一书。

(完整)《逻辑学》重点知识整合

(完整)《逻辑学》重点知识整合

概念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1、概念有两个基本的逻辑特征:内涵和外延.1)概念的内涵是指反映在概念中的对象的特有属性。

即概念的含义.(它回答概念“反映了什么对象”)2)概念的外延是指具有概念所反映的特有属性的对象。

即概念的适用范围。

(它回答概念“反映了哪些对象”)如:三角形:三条直线在同一平面上构成的封闭图形,三个角之和为180度。

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都是三角形。

3)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的关系—-反变关系国家:阶级统治的工具—-中、美、英、法……(社会主义)国家:(无产)阶级统治的工具——中国内涵扩大,外延缩小;内涵减少,外延变大虚概念:有内涵无外延——鬼、孙悟空、贾宝玉2、概念内涵和外延的确定性与灵活性二、概念的种类(单独、普遍、集合、非集合、正、负)(一)单独概念和普遍概念划分根据:概念的外延,即概念所指称对象的数量1、单独概念是指外延仅有一个对象的概念.它的外延是独一无二的。

从语言角度看,单独概念一般是通过专有名词或者摹状词表达的。

具体地说:A 人名、地名、单位名等一般表达单独概念.B 包含数目、序列或最高程度的词。

C 表示在特定的时间与空间中发生的事件.D 包含“这个"、“那个”的词或词组表达单独概念。

2、普遍概念是指外延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对象的概念.语言角度来说,普通名词、形容词和动词表达普遍概念。

△注意:一个语词所表达的概念究竟是普遍概念还是单独概念,需联系语言环境。

例:《人民日报》是中共中央的机关报。

(专有的报名——单独概念)小王和小张手里各拿着一份《人民日报》。

(印刷出来的一份份报纸——普遍概念)(二)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划分根据:词项内涵的不同,所指称的对象是集合体,还是非集合体而作出的分类。

集合体:是由许多个体组成的统一整体,集合体所具有的属性,只为集合体所具有,而不必为这个集合体的某一个体所具有.1、集合概念是反映集合体的概念(以事物的群体为反映对象).如:森林、书籍、群岛、车队、中国女子排球队、党、词汇、阶级。

《逻辑学》完整版笔记整理

《逻辑学》完整版笔记整理

第一章绪言第一节“逻辑”的含义一、逻辑的词源1. 逻辑一词源出于希腊文的“逻各斯”(logos,复数形式是logoi)。

·古希腊的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据说有专论逻各斯的着作《逻各斯》。

·逻各斯的基本词义是言辞、秩序和规律。

言语是这一语词的原创义,然后在此基本词义基础上派生出理性、理想、推理论证等词义。

2. 逻各斯演变为“逻辑”一词·最先是由斯多葛学派使用 ;看作是由论辩术和修辞学两部分构成的理论。

·古罗马和欧洲中世纪的逻辑学家也在这种意义上来看待“逻辑”一词。

·其后,逻辑一词的含义就一直和推理与论辩的方法和原则相关。

3. 逻辑一词传入中国·严复开始,“按逻辑此翻名学。

其名义始于希腊,为逻各斯一根之转”.·严复翻译的时间大约在19世纪末 ;·再过十多年后,由章士钊正式在汉语中定名,作为讨论思维、讨论推理的规范和秩序的学问4. 为什么logic要翻译为逻辑?逻辑学是有点特殊的学科。

特殊在什么地方?学科名的特殊和学科内容的特殊。

中国历史上和逻辑对应的学科?逻辑究竟研究什么?二、什么是逻辑?1. 逻辑是一门和方法、原则、规范紧密相关的人文学科。

她探索和研究的是我们进行推理(reasoning,inference)时应该使用的方法、技巧、标准和原则。

逻辑是一门讲道理的学科。

逻辑总是和语言相关。

逻辑总是和论证证明推理相关。

p22. 三个方向的推理追寻历史:一个事件出现了,我们寻求其产生的原因,案件、历史、文物等,向后的推导。

确定目标:未来可能出现的事件,这是向前的推理。

演绎推理:没有时空条件的推理,数学和逻辑。

几何证明和数学计算。

第二节逻辑历史简述一、古典逻辑1.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公认为是逻辑学之父。

2. 亚里士多德创立逻辑学科的标志是他所撰写的逻辑专着,这些讨论逻辑问题的专着有《范畴篇》、《解释篇》、《分析前篇》、《分析后篇》、《论辩篇》和《辩谬篇》,这些篇章后来合编为《工具论》一书。

逻辑学读书笔记

逻辑学读书笔记

逻辑学读书笔记【原创版】目录一、逻辑学的概念与重要性二、逻辑学的基本原则三、逻辑学的实际应用四、阅读逻辑学书籍的建议与心得正文一、逻辑学的概念与重要性逻辑学是一门探讨推理规律的学科,旨在揭示合乎逻辑的推理过程和有效论证的结构。

它不仅关注形式上的推理,还关注实质上的论证。

逻辑学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它有助于我们提高思维品质,更加明确、有条理地表达观点,以及更加有效地论证自己的观点。

二、逻辑学的基本原则逻辑学包含许多基本原则,其中最重要的原则有:同一律、排中律、充足条件原则和不矛盾原则。

同一律指的是一个命题在同一时间里具有相同的真值;排中律指的是一个命题的真值只能是真或假;充足条件原则指的是如果一个命题成立,那么它的充分条件也一定成立;不矛盾原则指的是一个命题和它的否定不能同时成立。

三、逻辑学的实际应用逻辑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包括科学研究、法律论证、商业谈判、政治辩论等各个领域。

通过运用逻辑学的原理和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

四、阅读逻辑学书籍的建议与心得对于想要学习和研究逻辑学的读者,我有以下几点建议:1.选择经典的逻辑学教材,如《逻辑学导论》、《形式逻辑》等,系统地学习逻辑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多做练习题,将所学的逻辑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加深对逻辑学原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阅读与逻辑学相关的论文和文章,关注逻辑学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4.学会运用逻辑学知识分析和论证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提高自己的思维品质和表达能力。

总之,逻辑学是一门具有重要价值的学科,它有助于我们提高思维品质、更好地理解和分析问题。

(完整版)逻辑学笔记整理

(完整版)逻辑学笔记整理

SEP 与 SOP 之间的关系。我们称两个全称的命题为上位命题,两个特
称的命题为下位命题。
由表可见,当上位命题真时,下位命题一定真;上位命题假时,下位
命题真假不定;当下位命题假时,上位命题必假:下位命题真时,上
位命题真假不定。
2.下反对关系。这是两个特称命题 SIP 与 SOP 之间的关系。
如表所示,当 S I P 真时,S 与 P 之间具有同一、包含于、包含或交
命题概述 一、什么是命题 1.事件:关于某对象具有某性质或某几个对象之间有某种关系的描述通 常被看作事件。
2.命题:所谓命题就是用语句形式表达出来的关于事件的思想。 注:
1.事件可以是简单的,例如某事物具有某属性,某几个对象之间具 有某种关系;
2.也可以是复杂的,如某一事件情况与另一事件之间具有某种联系。 因此,描述事件的命题也就有简单命题和复杂命题的区分。 • 例如: • (1)“所有人是动物”。 • (2)“李白和杜甫是同时代人” • (3)“如果天在下雨,那么地是湿的。” 性质命题:描述某对象具有某性质的简单命题被称作性质命题。 关系命题:描述某几个对象之具有某关系的简单命题被称作关系命题 语句(1)表达了人具有动物属性这样的简单事件,因而是一个简单命 题。 语句(2)表达了李白和杜甫之间有“同时代人”这样一种关系的简单事 件。它也是简单命题 语句(3)则表达了“天在下雨” 和“地是湿的”这两个事件之间具有条件 联系的复杂情况。它是由“天在下雨”和“地是湿是”这两个命题构成的, 因此被称作复合命题。 二、命题和语句、判断 1、命题与语句 首先,命题是描述事件的语句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属于思维的范畴。 而语句则是一种符号,它写出来是一组笔划,说出来是一种声音。如 果不考虑语句被运用时所表达的具体内容,语句就只是一种物质性的 东西。 其次,并非所有语句都直接表达命题。命题是同事件相关的,它具有 要么真要么假的逻辑特证。因此,任何直接表达命题的语句都必须对 事件有所描述,能够表达出或真或假的特征。显然,并不是所有语句 都具有这样的功能。 第三,即使是陈述句,它与命题之间也没有— 一对应的关系.同一个 命题可以有不同的语句表达形式。这表现在不同的民族语言对同一个 命题的表达是不同的,并且在同一民族语言中对同一命题的表达形式 也是多样不仅同一命题可以用不同的语句表达,同一个语句还可以表 达不同的命题。 • 2、命题与判断 首先,命题是描述件的,相对于一个事件只有一个命题。从这个意义 上讲,虽然命题是思想性的东西,但由于它所描述的事件是客观的因 而它具有客观性。判断则不同,判断是人们对某种情况做出的断定。 人们只有对事物情况有所认识才能做作断定,因此判断是依赖于主体 的认识。对于同一事件,人们基于不同的立场或价值念,可以做出不 同的断定;即使是同一断定者来说,随着认识的发展或变化,也可能 对同一命题做出不同的断定。 其次,一个描述事件的思想如果被人们所断定,它就成为了判断,由 此我们可以说所有判断都是被断定了的命题。而一个命题是否能成为 一个判断,依赖于人们对它是否有所断定。例如,“火星上有生物存在” 这个语句所表达的就仅仅是一个命题,因为现代科学技术的局限使我 们还无法对它做出断定。显然,我们总是在一定理论背景下才能对一

《逻辑学》读书笔记

《逻辑学》读书笔记

《逻辑学》读书笔记《逻辑学》读书笔记篇1《逻辑学》读书笔记日期:2023年6月15日书名:《逻辑学》作者:X页数:100-120页【读书心得】《逻辑学》这本书让我深刻理解了逻辑学的本质和重要性。

通过学习,我意识到逻辑学不仅仅是推理和论证,它还是我们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基础。

作者深入浅出地讲解了逻辑学的各个方面,包括概念、推理、证明等,让我受益匪浅。

【主要内容】1.逻辑学的定义和作用:作者介绍了逻辑学的定义,即研究推理和论证的学科。

逻辑学在哲学、科学、法律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

2.概念的定义和分类:作者介绍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以及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概念是逻辑学的基础,正确理解和使用概念是推理和论证的前提。

3.推理的规则和方法:作者介绍了推理的基本规则和常用的推理方法,如归纳法、演绎法等。

正确运用推理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得出可靠的结论。

4.证明的定义和步骤:作者介绍了证明的基本定义和步骤,即通过一系列逻辑推理得出结论的过程。

证明是逻辑学的重要应用领域,正确证明论点是科学方法和法律论证的基础。

【思考问题】1.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逻辑学?2.逻辑学在科学方法和法律论证中的应用是什么?3.逻辑学的发展前景如何?【建议与改进】1.增加案例分析:建议作者在书中增加一些案例分析,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逻辑学的应用。

2.强调实践操作:建议作者在书中强调逻辑学的实践操作,如写作、辩论等,以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逻辑学的方法。

《逻辑学》读书笔记篇2《逻辑学》读书笔记今天我阅读了一本名为《逻辑学》的书,这本书主要介绍了逻辑学的理论和实践。

作者通过对逻辑学基本概念的阐述,阐述了逻辑学的历史和现代应用,并探讨了逻辑学的未来发展趋势。

首先,作者详细阐述了逻辑学的基本概念,如命题、推理、论证等。

作者还介绍了逻辑学的历史发展,从古希腊的逻辑学开始,一直到现在逻辑学的广泛应用。

其次,作者详细介绍了逻辑学的实践应用,包括如何运用逻辑学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如何运用逻辑学来证明或反驳一个观点,以及如何运用逻辑学来编写有效的论证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绪言第一节“逻辑”的含义一、逻辑的词源1. 逻辑一词源出于希腊文的“逻各斯”(logos,复数形式是logoi)。

·古希腊的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据说有专论逻各斯的著作《逻各斯》。

·逻各斯的基本词义是言辞、秩序和规律。

言语是这一语词的原创义,然后在此基本词义基础上派生出理性、理想、推理论证等词义。

2. 逻各斯演变为“逻辑”一词·最先是由斯多葛学派使用;看作是由论辩术和修辞学两部分构成的理论。

·古罗马和欧洲中世纪的逻辑学家也在这种意义上来看待“逻辑”一词。

·其后,逻辑一词的含义就一直和推理与论辩的方法和原则相关。

3. 逻辑一词传入中国·严复开始,“按逻辑此翻名学。

其名义始于希腊,为逻各斯一根之转”.·严复翻译的时间大约在19世纪末;·再过十多年后,由章士钊正式在汉语中定名,作为讨论思维、讨论推理的规范和秩序的学问4. 为什么logic要翻译为逻辑?逻辑学是有点特殊的学科。

特殊在什么地方?学科名的特殊和学科内容的特殊。

中国历史上和逻辑对应的学科?逻辑究竟研究什么?二、什么是逻辑?1. 逻辑是一门和方法、原则、规范紧密相关的人文学科。

她探索和研究的是我们进行推理(reasoning,inference)时应该使用的方法、技巧、标准和原则。

逻辑是一门讲道理的学科。

逻辑总是和语言相关。

逻辑总是和论证证明推理相关。

p2 2. 三个方向的推理追寻历史:一个事件出现了,我们寻求其产生的原因,案件、历史、文物等,向后的推导。

确定目标:未来可能出现的事件,这是向前的推理。

演绎推理:没有时空条件的推理,数学和逻辑。

几何证明和数学计算。

第二节逻辑历史简述一、古典逻辑1.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公认为是逻辑学之父。

2. 亚里士多德创立逻辑学科的标志是他所撰写的逻辑专著,这些讨论逻辑问题的专著有《范畴篇》、《解释篇》、《分析前篇》、《分析后篇》、《论辩篇》和《辩谬篇》,这些篇章后来合编为《工具论》一书。

3. 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逻辑(第四章)4. 斯多葛学派的逻辑·亚里士多德是现代形式逻辑的创始人,斯多葛学派稍后于亚里士多德,大约晚2个世纪。

他们创立了命题逻辑雏形。

(第三章)·就形式逻辑学科而言,这两大逻辑学派都应该看作是现代形式逻辑的祖先。

Formal logic希腊:亚里士多德逻辑学5. 逻辑的三大源流中国:名辩学,墨子,公孙龙子印度:佛教因明学,玄奘二、近代逻辑(主要是以下几位哲学家的工作)·英国哲学家培根(1561年-1626):年归纳逻辑(经验论哲学家)·法国哲学家笛卡儿(1596年-1650年)——强调演绎逻辑的重要性(唯理论哲学家)、知识的两大来源:直觉和演绎·德国哲学家莱布尼咨(1646年-1716年)——普遍语言的设想(莱布尼兹简介:莱布尼兹是17、18世纪之交德国最重要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哲学家和逻辑学家,一个举世罕见的科学天才。

他博览群书,涉猎百科,对丰富人类的科学知识宝库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三、逻辑学的现代发展布尔(英国人)(1815-1864)——类演算,布尔代数弗雷格(德国人)(1848-1925)——《概念语言》(一种普遍语言)罗素和怀特海(英国人)(1872-1970)(1861-1947)——《数学原理》皮尔斯(美国人)(1839-1914)——关系逻辑布尔的研究大致可分为逻辑和数学两部分.他在数学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但在逻辑方面,他的主要贡献就是用一套符号来进行逻辑演算,即逻辑的数学化.大约200年以前,G.W.莱布尼茨(Leibniz)曾经探索过这一问题,但最终没有找到精确有效的表示方法.因为它牵涉到改进亚里士多德(Aristoteles)的工作,而人们对于改进亚里士多德的工作的尝试总有点犹豫不决.布尔凭着他卓越的才干,创造了逻辑代数系统,从而基本上完成了逻辑的演算工作.。

布尔使逻辑学从传统走向现代。

第三节语言,思维和逻辑一、理性和逻辑理性(reason)。

而英文的理性一词取其行为动词的含义,就变成了推理(reasoning)。

理性就表现为我们人类的推理能力,正是有推理能力这一点,人类才和没有理性思维能力的动物区分开来。

理性的理论方面就在于:要把我们的信念建立在证据上,而不是建立在愿望、成见或传说之上。

按照这个论题,一个有理性的人就同一个审判官或一个科学家是一样的人。

人的认识分为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

理性认识阶段,也就是我们所讲的思维,思维是对对象的理性认识。

罗素著《真与爱—罗素散文集》。

二、自然语言和人工语言古典逻辑使用自然语言(又称日常语言,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一定的语言范围中所使用的某种民族语言。

)现代逻辑使用人工语言(即指人们根据特殊需要而自觉创造的符号或符号体系,其根本属性是人工制造),第三章和第四章讲到的逻辑就是一种人工语言,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使用的语言也是一种人工语言。

这种语言比自然语言更精确,可以避免自然语言的歧义与模糊。

第二章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第一节概述一、保持思维确定性的基本规律·逻辑的基本规律是指人们在运用各种思维形式进行思维时所必须遵守的起码的逻辑准则。

·适用于一切理性思维;所以说是普遍有效的规律·概括了逻辑思维的基本特征,思维确定性或者逻辑性(条理和秩序性)二、逻辑规律的三同一:同一时间,同一关系和同一对象·逻辑基本规律的经典论述·逻辑基本规律的哲学思考·理解逻辑规律的知识背景:逻辑和语言的对应三、逻辑基本规律的经典论述1、同一律: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思想的自身都具有同一性,每一思想都必须与自身保持一致。

2、矛盾律:同一事物,不可能在同一时间内既存在又不存在,也不允许有以同样方式与自身对立的东西。

3、排中律:同样地,在相互矛盾的判断之间不允许有任何居间的东西,但必须是对同一个东西的同一方面予以肯定或否定。

如果我们首先把真实与虚假加以规定。

四、思维规律的哲学思考·唯心论,唯物论;·形而上学,辩证法;·约定论和反映论;语言规定还是逻辑规定?·思维的基本要求,如同公理一般的东西,但也是可以质疑的,质疑的结果不是否定,而是换一个思路,放在一个更可以想象的范围之内。

·牛顿力学和相对论,欧式几何和非欧几何。

五、理解逻辑规律的知识背景1、语词(单词)、语句(陈述)和句组(句群)‖‖‖概念(词项)、命题(判断)和推理(论证)·概念的一纸两面:内涵和外延;命题的一纸两面:意义和真假;·两种推理:有效的推理和非有效的推理·为了更高的抽象,为了去除自然语言的多义,也为了表达式的简洁和经济,我们在这里用大写英文符号ABC…,表示任意概念或者命题。

2、逻辑不存在清规戒律对逻辑来说不存在清规戒律,每个人都可以构造自己的逻辑,即他自己的语言形式,只要他愿意,对他的唯一要求是:如果他想讨论这种逻辑,那么他必须清楚他的方法,并给出语法规则,而不是给出哲学依据。

卡尔那普。

第二节同一律·思想必须与自身一致,我们所有的确信也必须彼此一致。

《柏拉图全集.菲多篇》·任何真实的事物,必定在任何方面与它自身一致。

《亚里士多德.工具论》1、同一律的表述A=A:数学表述;A是A:变量和;A→A:逻辑连接词·思维确定性的标志;·自然语言的模糊需要这样一个规则来保证语言和思维的规定性和准确性。

2、同一律的两类情形·在同一个思维过程中,必须保持概念自身的同一;否则就会出现“混淆概念”或者“偷换概念”的错误;p17(混淆词项:指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无意地将两个内涵与外延不同的词项混淆。

偷换词项:指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有意地把两个不同的词项混为一谈。

)·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必须保持论题自身的同一;否则就会犯“转移论题”或者“偷换论题”的错误。

(转移论点:指在思维过程中不自觉地用另一个论点代替了原来的论点。

偷换论题:指故意将一个论题转换为另一个论题。

)第三节矛盾律1、矛盾律的表述A≠﹃A A不是非A ﹃(A∧﹃A)思维确定性最重要的标志;思维需要这样一个规则来保证思维的逻辑性,一致性和准确性(反证法和归谬法)2、用归谬法证明物理定律(Eg:伽利略的实验可以用推理来说明这个结论)①假定——我们要证明命题p”重快轻慢”为假(不成立),现在假定﹃p ”重快轻慢”为真(成立)。

②在假定基础上的推理——现在问:把一重一轻的东西放在一起下落,它是快还是慢?矛盾律的要点:自相矛盾(p20,例子)第四节排中律1、排中律的表述A或者非A ;A∨﹃A ;2、二值思维的基本要求;逻辑论证需要这样一个规则来保证推导的有效进行。

矛盾律的另一种表述方式。

互相矛盾的两个命题之间,没有第三种取值可能性。

(反证法和归谬法)3、排中律的要点——在一般的语言表述中很少违反排中律。

因为我们的日常语言很少仅是正反两方面,只有逻辑和数学是把很多符号归为两方面。

模棱两可的规定不严格。

但传统逻辑一直这么做,就延续下来了。

* 三个规律之间的关系一、用现代逻辑的符号表示这些规律,它们都属于有效公式:A→A ≡﹃(A∧﹃A)≡A∨﹃A二、同一律是就一个语言对象而言的,语言对象在一个时间区间之中;矛盾律是就两个语言对象而言的,几乎是同时的;排中律则是就三个语言对象而言的,也几乎是同时的。

第三章命题逻辑第一节命题逻辑概述一、命题(一)命题是什么?1、命题就是通过语句对对象情况有所反映的思维形式。

描述或者评价我们所经历,所想象,所关心的一切对象的一般方式有两种:一是要给对象一个名字,这个结果称之为:;一是把对象和任意一个其他对象联系起来,形成我们的描述或者评价,这个结果称之为:。

2、命题的逻辑特征语言学家关心的语句和逻辑学家关心的命题。

语言形式和思维形式。

思维的三种形式:概念,命题和推理。

——都是逻辑学研究的对象。

这对应于语言的语词,语句和句组或者句段。

逻辑学对命题的基本假定:任何命题都是有真假值的思维形式,二值假定,二值原则。

(二)命题与语句第一,任何命题都要通过语句来表达,但并非任何语句都表达命题。

第二,同一个命题可以用不同的语句来表达。

第三,同一个语句,有时可以表达不同的命题。

(歧义)(三)命题的分类——简单命题与复合命题。

1、简单命题其组成成份是词项,它不再包含命题,因此,我们也可以把简单命题称作“原子命题”。

p30命题1,2,3。

2、复合命题是由简单命题与联结简单命题的联结词组成的,或者说,复合命题是用命题与联结词组成的。

命题4,5,6。

复合命题=简单命题+关联词3、支命题,多重复合命题组成复合命题的那些命题谓之复合命题的支命题,支命题可以是简单命题,也可以是复合命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