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概论》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哲学概论》练习题一参考答案
一、简答题
1.
哲学史的发展表明,哲学的主题、内容和表达形式都没有固定的标准,哲学思想和理论从来没有绝对的规定和固定的模式。
哲学的个性具有深刻的人性根据。哲学的个性源于人的个性。
哲学作为人的自我意识,一向以时代性的内容、民族性的形式和个性化的风格理解和把握人类性的问题。
2.
首先,君子乐天知命,积极进取。
其次,君子坦荡率真。
再次,君子宽容和善。
最后,君子具有中庸之德。
3.
哲学就是人的自我意识,它对世界的、自然的、历史的全部看法,最终所关注的不过是怎样理解人,人怎样才能成为人的问题。所以人是哲学的真实的主题与核心内容,哲学的要旨就是要探索人之为人的奥秘。
哲学的实质就是人性观,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去看待人性,就构成了不同个性的哲学。超越物化的“世界观”、也超越抽象的“人性论”,通过具体的人、实践中的人去看人性,是我们所追求的哲学个性。
人性从其生成性上看,没有固定的模式,历史上的各个民族,在体现和发展人性的时候都是有个性的,都是按着各自的特点去实现人与神、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从而表现出不同个性的哲学。哲学的个性是在人类创造的思想活动中生成的,创造性活动是区别于他人又超越自我的活动,哲学从来就没有固定不变的标准模式和普遍适用的绝对真理。
人的个性和哲学的个性,不仅仅是它的独立性;“自我”的绝对化不等于哲学的个性。哲学的个性存在于人的丰富性、社会性、传统性、历史性之中。哲学的个性只有在人类化、世界化中才能存在,个性化的哲学形态既是独特的也是丰富的。
4.
《中庸》中认为,孔子的“仁道”是“中庸之道”。“中”有两层含义,一层是指“其中”之“中”,“中道”即“道”在天地万物之中,所以“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另一层含义是指“中和”之“中”,也即不偏不倚的“中”。
“仁道”既平常又高远,“极高明而道中庸”。《中庸》还认为“仁道”的特点是“诚”。《大学》把孔子之道分解为“三纲领”,即“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5.
“个性”即“个体性”,不同于“个别性”与“特殊性”。个性“意为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特别性质的自身反思,否定的自我统一具有完全的和原初的确定性,而不失其自我统一性或普遍性。”个性以及个性化的内涵,在当代已被人们在主体性的意义上理解为“自我”、“生命力”、“创造性”。
以“具体的人性论”超越“抽象的人性论”,是研究哲学的个性以及当代中国哲学个性化问题的思想根据和理论前提。哲学个性的真正根据在于人类生命的本性和本质。人类生命的本性与本质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
哲学的个性既指哲学在各种文化样式中所体现出来的特质,也指特定的哲学理论所具有
的不同于其他哲学理论的特质。哲学总是力求在各具特色的文化样式中寻求自身的特质与价值,哲学也总是以个性化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理论形态、表达风格在各种哲学观念的差异中实现自身的发展。
6.
第一、“精神自由”。庄子所追求的自由不是解决现实中的各种束缚,而是着眼于人的生命,在根本上实现自由,这是一种超越世俗的境界,而这种自由首先是一种精神上的自由。
第二、思想自由。要用“道”的眼光来看待万物,这样看万物就不会以自己的标准去衡量万物的“大”、“小”、“长”、“短”、“夭”、“寿”,万物就是平等的,“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
第三、人生自由。所谓人生自由就是“泥涂曳尾”,或者处于“材与不材之间”。庄子也主张“无为”而治,“无为”就是要达到“安其性命之情,”实现“天放”。
二、判断分析题(先判断命题的正误,然后加以分析)
答:这个命题是错误的。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的思维方式各自具有自身的特点。西方哲学推崇逻辑理性思维。中国哲学则表现为直觉体悟的思维方式。
中国哲学所要把握的不是外在的世界,而是生命之道。这决定了中国哲学的思维方式主要表现为对生命之道的体悟和觉解。
中国哲学直觉体悟的思维方式具有下列特征:一是心灵性;二是整体性;三是情感性;四是境界性。
三、分析理解题
1.
老子之道从人生与社会两个方面概括为“自保之道”和“无为之道”。
老子面对当时剧烈变化的社会,继承“隐士”关心自身生命的传统,寻求保全自己生命的“道”。这种“道”不是获得生存、保全性命的具体方法,而是具有天地宇宙根基的生命“常道”。“常”指永恒不变的东西,也可以说是“变易”中的“不易”。老子所寻求的是使人的生命得以长久的“常”道。
老子认为,“常”道即天地万物之道,人的生命之道统一于天地万物之道,所以人应当效法天地,但天地也根源于“道”,而“道”也有所遵循。“道法自然”说的是“道”的运行遵循着万物的“自身本然”之性。人遵循“道”,就是要效法“道”的精神,“道”除了具有“自然”的特征以外,还有“反”与“弱”的特点。为了保全自己的生命,老子主张反世俗之道而行之,避让、退守、不争、知足、寡欲、效法水的品格,以柔弱、谦下的姿态立足于世,这种退避的最高境界是复归于生命的起点——“婴儿”、“朴”、“无极”。
2.
知行问题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认识论问题,而是道德认知与实践问题。中国哲学中有关“知”与“行”的探讨更多的集中在“知”上,尤其是如何“知”的问题,也即如何知“道”的问题。《大学》认为,“致知在格物”,即通过推究事物之理达到“知道”。《大学》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都是“行道”。到了宋朝,知行问题成为儒家谈论的主要问题之一。张载提出了“见闻之知”和“德性之知”的思想,他认为,知是“内外之合”。
宋明“理学”和“心学”对知行关系的探讨,主要集中在知行的先后与轻重的关系问题上。程颐认为,知先行后,知难行易。朱熹继承和发展了程颐的观点,明确提出“知先行后”、“知轻行重”。王守仁站在“心学”的立场上提出了“知行合一”的思想。“知行合一”是“心即理”的展开。王守仁的“知行合一”思想有以下几层含义:从“本体”上说,知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