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选修1.1.1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精品资料:选修一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精品资料:选修一](https://img.taocdn.com/s3/m/743b9ad8f90f76c660371a1c.png)
选修一第一单元古代历史上的改革第1讲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命题研究大题预测1.公元前6世纪初,雅典城郊有个叫克里埃尼图斯的青年。
他出身平民,家庭贫困,不具备担任官职的财产资格。
后来,克里埃尼图斯开办手工作坊,生产葡萄酒并销往市场。
5年后,他的年总收入达到了280麦斗,跻身于第三等级。
(1)按梭伦立法,跻身第三等级的克里埃尼图斯能享受什么政治权利?如果生活在秦国,依据商鞅之法,他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提高自己的社会政治地位?(2)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都在不同程度上剥夺了贵族特权,在此过程中,两者采取的策略有何不同?答案(1)担任低级官职(或除执政官外的各级职官的选举和任职资格)。
立军功;努力耕织。
(2)梭伦:崇尚中庸(调和),手段温和。
商鞅:不畏权贵,严刑峻法。
2.阅读下列材料:梭伦制定的四个财产等级及其权利的分配请回答:(1)雅典公民被划分为四个等级的依据是什么?与凭血缘建立的等级制度相比,有何进步性?对雅典的哪一个阶层最有利?(2)财产等级制度能给雅典公民带来真正的平等吗?为什么?答案(1)财产的多少。
打破了贵族靠血缘门第的世袭特权垄断政权的局面,为非贵族出身的工商业奴隶主开辟了参政议政的道路,也使下层平民获得了一定的公民权利,有利于雅典民主政治的建立和发展。
对工商业奴隶主阶层最有利。
(2)不能。
因为按财产多少划分公民的等级,财产越多,等级越高,享有的权利越多,这是一种有条件的平等,而不是公民的普遍平等。
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商鞅强调“轻罪重罚”,主张“以刑去刑”,对此韩非子评论道:“公孙鞅之法也重轻罪。
重罪者,人之所难犯也,而小过者,人之所易去也,使人去其所易,无离其所难,此治之道。
夫小过不生,大罪不至,是人无罪而乱不生也。
”——《韩非子》材料二“连坐”也称相坐、随坐、缘坐,是一种存在已久的株连政策。
商鞅变法使该政策更加确定化,并将其与什伍制度相结合,以后代代相传。
秦始皇时,百姓不堪统治的残暴,在陨石上刻“始皇死而地分”等字。
2013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选1.1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人教版)
![2013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选1.1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e292c1d8102de2bd960588d9.png)
命题趋势王安石变法是近年高考的重点和热点,考查
侧重于王安石变法在教育、经济方面的措施及对王安石变法的评价
。复习时注意以下角度: (1)理解王安石变法中税赋政策“民不加赋而国用饶”的具体体现;
(2)从“改革与发展”的角度,科学地认识和评价王安石变法对社会
发展的影响; (3)王安石变法和商鞅变法一败一成的原因分析。
必叠双”。 ——《飘逝的岁月——中国社会史》
【史料分析】 史料反映了孝文帝改革所引发的民族融合现象——民
族间的服饰相互影响,这一现象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促进了北方
社会的发展,为国家重新走向统一奠定了基础。
要点二 比较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
商鞅变法 不 同 点 根本 目的 从根本上废除 旧制度,建立新 制度 挽救北宋统治 危机,部分调整 生产关系 背景 新旧交替的社 会大变革时期 王安石变法 北宋中期危机 四伏
梭伦 改革
背景
①
与贵族矛盾激烈。②日益壮大的
阶层要求
分享政治权利,与贵族产生了深刻的矛盾
内容
①经济上:颁布“
”,废除平民债务,废除“六一汉”
为依据划分
制度;鼓励发展农业和工商业。②政治上:以
等级,以财产资格作为参与和享受政治权利的依据
;
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建立“
”和公
民陪审法庭 性质 是一场奴隶主阶级缓和社会矛盾的改革,带有一定的折中色 彩
(1)据材料一,概括说明当时北宋在人才选用上存在哪些弊端。 (2)材料二体现了王安石怎样的教育思想?在这一思想指导下,王安石
是如何改革科举考试的?
解析:本题考查王安石变法的相关知识。第(1)问是对材料信息的归 纳,注意要点明确。第(2)问中第一小问教育思想从材料中可知是注 重实用性。第二小问改革措施根据所学知识归纳:改革考试内容,废 除诗赋的考查,注重经义策论等。 参考答案:(1)弊端:人才选拔重诗赋记诵;官吏任用重科名资历。 (2)教育思想:注重实用。措施:改革科举考试内容,废除诗赋取士,注 重经义策论(应从“破除旧制”和“采用新法”两个角度回答,言之 有理即可)
高三岳麓版历史一轮总复习课件 选修1 1梭伦改革
![高三岳麓版历史一轮总复习课件 选修1 1梭伦改革](https://img.taocdn.com/s3/m/c14a49c650e2524de5187e74.png)
【规律】如何解答比较题目 比较型的题目一般分为两类,外显式比较和内隐式比较。 外显式比较是指题目设问对要比较的内容、范围都已经作了 详细规定,审题时注意设问提供的各种条件,按照题目所给 的比较项进行比较即可。内隐式比较则难度较大,指的是题 目没有给出具体的比较项或其他规定,需要学生自己根据材 料、题意,并结合所学知识,确定比较项,然后进行比较。 本题就是典型的外显式比较题。
(2012· 山东 · 35) 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都是 在社会转型时期进行的重大改革,两次改革不囿于传统,除 旧布新,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结合所学知识, 回答问题。 (1) 面对社会转型,两次改革要解决的主要矛盾各是什 么?举例说明。 (2)依据改革的措施,概括说明两次改革“除旧布新”的 形式有何不同,并指出其对历史发展所起的相同作用。
【答案】(1)商鞅变法:奴隶主贵族和新兴地主阶级之间 的矛盾,如废井田开阡陌、废分封行郡县等。(举一例说明即 可) 北魏孝文帝改革: 落后的鲜卑族文化和先进的中原文化之 间的矛盾,如实行均田制、推行汉化政策等。(举一例说明即 可) (2)商鞅变法:创设新制度;北魏孝文帝改革:学习借鉴 中原文化。促进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促进了民族融合,国 家统一。
公元 9 年,废除五铢钱、错刀、契刀,另铸造小钱,与大钱 并行。公元 10 年,推行总名为“宝货”的货币,分金货、银 货、龟货、贝货、钱货、布货等质地、形制各不相同的六大 类,共计 28 个品种,相互间兑换标准复杂。公元 14 年,废 止大、小钱,发行重二十五铢的 “ 货布 ” 与重五铢的 “ 货 泉”。“每易钱,民用(因此)破业,而陷大刑”。币制改革与 王莽的其他改革,均告失败。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选考内容
选修一
选修一高中历史复习课第一梭伦改革PPT课件(原文)
![选修一高中历史复习课第一梭伦改革PPT课件(原文)](https://img.taocdn.com/s3/m/58559de5f18583d048645953.png)
在群众眼中,宪法上最残酷和苛虐的部分就是他们的奴
隶地位;当然,他们对于每一件别的事也一样感到不满,
因为他们觉得他们自己实际上什么事都没有参
与。
——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雅典国家形成初期寡头政治的弊
端;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些弊端给雅典带来的社会危
机。(4分)
直击高考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雅典国家形成初期寡头政治的弊 端;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些弊端给雅典带来的社会危 机。(4分) (1)弊端:平民受到奴役;平民缺乏政治参与权。
部分司法权转移到陪审法庭;最高决策权转移到公民 大会和四百人会议。
直击高考
2、梭伦改革的重要着力点之一是调节各阶层的政治 权利。阅读下列材料: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从权利分配的 角度,说明后世“民主制度的拥护者和反对者都拥戴 梭伦为鼻祖”的理由。(2分)
(3)理由: 拥护者:梭伦改革打破贵族对政权的垄断,使平民获 得参与国家政权的权利(或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基 础)。 反对者:梭伦改革保留了贵族的一些特权(或贵族政 治没有彻底改变)。
当然,他们对于每一件别的事也一样感到不满,因为他们觉得他们自己实际上什么事都没有参与。
直击高考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二 梭伦还必须面对雄心勃勃的新贵——那些人
来自平民家族,对所谓“好父亲”集团的世袭贵族垄 断特权耿耿于怀。
——[美]波默罗伊等《古希腊政治、社会和文化史》 材料三 (梭伦)仍然把保卫法律的职责授予阿勒俄
(3分) 1、梭伦“采取曾是最优良的立法,拯救国家”,对后世影响深远。
反对者:梭伦改革保留了贵族的一些特权(或贵族政治没有彻底改变)。
恢复公民大会作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第1讲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课件 岳麓版选修1(山东专用版)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第1讲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课件 岳麓版选修1(山东专用版)](https://img.taocdn.com/s3/m/a70ce1e1aa00b52acfc7caef.png)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1)问在读
懂材料的基础上进行概括提炼。第(2)问对比材料二、三,分析它们对商鞅 变法的评价,回答它们评价的共同点。第(3)问根据材料中“坏井田,开阡 陌”等内容可知“王制遂火”指的是奴隶制度被废除,再结合材料内容可 知作者对此持否定态度;关于评价可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进行分析 。 【答案】 (1)建立严密的户籍制度,制定连坐法;奖励军功;重农抑商
(2)措施:确立财产等级制度;特点:财产与政治权利相结合。 作用:打破了贵族垄断政权的局面;为工商业奴隶主开辟了参政的途径
;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
(3)实质:所有制变革(或保护一种所有制以反对另一种所有制)。 原因:贵族专权(或旧体制)阻碍雅典城邦的发展;社会矛盾尖锐,威胁奴
隶主统治。
2011年高考对于梭伦改革仅海南单科第9题以选择题的形式以这一知识点 进行了考查,建议重点关注以下角度: 1.知识角度:梭伦改革是古希腊历史上最重要的社会改革之一,它为雅 典城邦的振兴与富强开辟了道路,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梭伦改革 的内容及影响须特别关注。 2.史观角度:从文明史观的角度考虑,梭伦改革是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 石,是西方民主政治的源头,梭伦改革对当今民主政治的建设仍有借鉴意 义。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第(1)问措施提取“惨遭奴隶的卑贱
境遇”、“使他们解放”的信息,然后联系解负令回答。权利从人身自由回 答。第(2)问从财产等级制度回答。特点结合政治权利,作用从对民主的贡 献回答。第(3)问实质从所有制回答。原因联系社会矛盾,贵族专权被打破 回答。 【答案】 (1)解负令(或废除债务奴隶制);人身自由。
(2012·南京质检)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黑土,将是最好的证人,因为正是我,为她拔掉了树立着的许多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讲 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课件 人民版选修1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讲 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课件 人民版选修1](https://img.taocdn.com/s3/m/d6947eb779563c1ec5da71e9.png)
2.解决危机的尝试 (1)推翻原有体制的尝试——基伦暴动,暴动失败后,社会矛盾继 续激化,于是,实行法制改革,制定成文法,成为社会改革的方向之 一。 (2)《德拉古法典》是雅典第一部成文法,对于抑制贵族专权有一 定的意义,是一次对原有体制进行改革的尝试。 (3)萨拉米危机暴露了雅典社会内部尖锐复杂的社会矛盾,雅典处 在历史发展的十字路口。
2.商鞅变法的局限性 (1)商鞅变法轻视教化,鼓吹轻罪重罚,为秦的暴政埋下了祸根。 (2)商鞅变法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广大人民所受的剥削与压迫,特别 是连坐法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痛苦。 (3)商鞅变法并未与旧的制度、文化、习俗彻底划清界限,保留有 奴隶制的残余。 (4)重农抑商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典例剖析 [典例] (2015·山东卷)[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重大变革时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数千年世侯世卿之局,一时亦难遽变,于是先从在下者起,游说 则范雎、蔡泽、苏秦、张仪等,徒步而为相;征战则孙膑、白起、乐 毅、廉颇、王翦等,白身而为将,此已开后世布衣将相之例。 ——赵翼《廿二史札记》卷二 指出材料所反映的社会关系变化,结合史实说明商鞅变法与这一 变化的关系。
治
享受权利和履行义务
(3)结果:既为雅典民主
领 进行权力机构改革,创设四百人会议, 政治奠定了基础,又带有
域 提高公民大会的地位,组建民众法庭 不可避免的历史局限性
三、梭伦改革的影响 1.进步性 (1)打击了氏族贵族的势力,奠定了雅典乃至西方民主政治的基 础。 (2)稳定了小农经济,为雅典民主政治提供了物质基础。 (3)促使工商业奴隶主阶层的崛起,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社会基 础。 (4)完善了雅典国家制度,为公民政治建设提供了可靠的制度保 障。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古代历史上的改革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古代历史上的改革](https://img.taocdn.com/s3/m/0a8364d2a216147916112878.png)
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的回眸b第1讲古代历史上的改革考点全解一、梭伦改革1. 背景:(1) 贵族政治导致社会动荡:扌①政治上,贵族占据了首席执政官等重要职位,还把持了作为最高决策机关、监察和审判机关的长老会议, 架空作为最高权力机关的公民大会。
②经济上,贵族通过放高利贷、土地兼并等方式盘剥平民,以致平民无力还债成为“六一汉”,甚至全家沦为债务奴隶。
贵族在政治上的专横和经济上的压榨激起了平民的反"抗,导致雅典政局动荡不安。
(2)工商业发展:公元前8世纪以后,雅典的工商业者在经营活动中经常使用奴隶劳动,形成了工商业奴隶主阶层。
随着经济实力的日益壮大,工商业奴隶主(“海岸派”)和下层平民(“山地派”)&反对旧贵族(“平原派”)的政治专权越来越不满,展开了要求分享政治权利的斗争。
(3) 梭伦登上雅典政治舞台:雅典附近的梅加腊逐渐强大起来,占领萨拉米斯岛,激化了雅典的阶级矛盾,梭伦借夺回萨拉米斯岛之机,树立了崇高的威望。
公元前594年,雅典平民与贵族的矛盾眇再度激化,在内战一触即发的危急关头,梭伦当选为首席执政官,并被授予“仲裁人”和“立法者”的权力,由他全权修订法律,进行改革。
2. 梭伦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影响颁布“解负令,废除债务奴隶制;废除“六一汉”制度限制兼并土地•制定遗嘱法. 杜绝贵族侵占平民的财产有利于平民阶层的稳定■增强了工商业奴隶主的实力,壮大了城邦的实力舟为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打下了牢固的阶级基础鼓励发展农工简业内容3. 对梭伦改革的评价:(1) 进步性:①梭伦改革是雅典城邦乃至整个古希腊历史上最重要的社会政治改革之一,它大大促进了农业和工商眇业的发展,为雅典城邦的振兴与富强开辟了道路,雅典很快成为古代希腊最繁荣的工商业城邦。
②梭伦改革动摇了贵族专制统治,奠定了城邦民主政治的基础。
③恢复了公民大会的权力、设立四百人议事会和公民陪审法庭等国家权力机构的改革措施,也在一定程度眇上确保了公民参与国家事务的政治权利。
2013高三第一轮复习 选修1-1 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
![2013高三第一轮复习 选修1-1 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https://img.taocdn.com/s3/m/85a06fd1ad51f01dc281f1ca.png)
材料二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
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 ——商鞅
基础知识整合 核心考点突破 高考命题揭秘 课时跟踪检测
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比较历史事物的能力。第(1) 问,主要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归纳。第(2)问,要在
结合时代背景的情况下,对两个改革在限制特权、维护社会
公正方面的内容进行归纳,其策略的不同主要从希腊的民主 和中国的专制方面对比分析。
基础知识整合 核心考点突破 高考命题揭秘 课时跟踪检测
答案
(1)典故:南门徙木或徙木立信。理念:商鞅坚持变法
的信心、决心,向人民表示诚信。
(2)背景:①生产力的发展使铁农具和牛耕广泛推广,封建土 地所有制逐步代替井田制。②新兴封建地主阶级队伍形成, 纷纷要求在政治上进行改革。③战国时期各国出现了一系列 变法运动,秦国统治者适应变法潮流。
(3)政治
①废除“世卿世禄制”。 ②建立严密的户籍制度,制定连坐法。 ③废除分封制,普遍推行县制。 (4)文化
①烧毁不符合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儒家和其他学派的诗书。
②推行秦律。 (5)社会风俗:强制推行一夫一妻小家庭政策。
基础知识整合
核心考点突破
高考命题揭秘
课时跟踪检测
2.特点 (1)核心内容是鼓励“农战”和实行“法制”。
基础知识整合
核心考点突破
高考命题揭秘
课时跟踪检测
基础知识整合
核心考点突破
高考命题揭秘
课时跟踪检测
梭伦改革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梭伦改革课件 人民选修1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梭伦改革课件 人民选修1](https://img.taocdn.com/s3/m/46ba1f0c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1c.png)
2.工商业奴隶主阶层的兴起,促进了雅典的社会政治改 革。这一时期,随着农业、手工业与外贸的发展,工商业奴隶 主阶层逐渐形成。他们不满旧贵族的政治专权,要求参与城邦 政治,并卷入了当时的政治纷争。在反对贵族专权上,新兴工 商业奴隶主和平民是一致的,他们借助于平民的力量向贵族施 压呼吁改革。
3.雅典所面临的外部环境也使雅典意识到改革的重要性。 雅典的社会动荡,使经济发展迟缓,雅典附近的麦加拉等城邦 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已赶上并超过雅典,麦加拉甚至占领了雅典 的出海门户——萨拉米岛,沉重地打击了雅典的海上贸易。
答案:(1)内容:颁布“解负令”,废除债务奴隶制;确 立财产等级制度;鼓励发展工商业;使公民大会成为国家最 高权力机关,并创立两个新机构——四百人议事会和公民法 庭。
影响:动摇了贵族专制统治,扩大了民主政治的基础, 打破了贵族政治专权的局面,扩大了各阶层的政治权力,将 雅典引入民主轨道。
(2)不偏不倚、公平公正、一视同仁的原则。
(3)民众法庭实行__陪__审__员__制,陪审员不分等级,一律通过 ____抽__签__产生。陪审法庭使平民获得参加_国__家__政__权_的权利。
三、梭伦改革的评价
1.进步性 (1)打击了_氏__族__贵__族_的势力,完善了雅典政治体制,促进了 _雅__典__国__家_的形成。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乃至___西__方___民主政 治的基础。 (2)消灭了债__务__奴__隶__制,稳定了小__农__经__济__,确保了雅典公民 经济上独立,为雅典民主政治提供了物质基础。
500 斗级
拥有年产500斗(一斗相当于38千克)农产品的地产(这个 产量足够提供15个家庭一年所需基本口粮)的公民,享 有选举、充任包括执政官在内的各级国家职官的资格
人民高中历史选修1专题一 梭伦改革复习课件(共45张PPT)
![人民高中历史选修1专题一 梭伦改革复习课件(共45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fd98fdf101f69e314232941a.png)
总结:梭伦改革的必要性
1、改革是雅典社会矛盾发展的必然产物。 贵族对平民进行盘剥,激化了阶级矛盾。
2、改革是雅典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社会 矛盾尖锐导致了社会动荡,阻碍了雅典社会 经济的发展。
3、雅典所面临的外部环境也使雅典意识到 改革的重要性。邻邦的经济和军事实力赶上 和超过了雅典,打击了雅典的海上贸易。
解读下图:
立法大权 ①
行政大权
司法大权
②
③
请回答:
(1)依据美国1787年宪法,下列序号各代表美国的什么部门: ① 国会 ,② 总统 , ③ 法院 。
(2)与① ② ③三个机构类似的梭伦改革时代的国家机关分 别是什么? 公民大会;执政官;公民陪审法庭
(3)“四百人会议”相当于美国的国会吗?请阐述你的理由。
治
4、教训:人们试图在原先的体制内实行改革。
背景:(的体1)制基内伦实暴行动改失革败。,人们试图在原先
(2)当时的雅典没有成文法,于是,
《 德
实行法制改革,制定成文法,成为社 会改革的方向之一。
拉
古
法
典 制定: 公元前621年,德拉古
》
特点: 第一部成文法;严刑峻法;维护 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梭伦改革的原因
课程标准: 简述梭伦改革的主要措施、基
本特点以及对雅典民主政治的影响。
一、梭伦改革的目的 1、直接目的:
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
2、根本目的: 维护奴隶主贵族统治。
二、梭伦改革的内容
(一)解负令 (二)发展工商业 (三)政治改革
(一)颁布“解负令”
废除一切债务和债务奴隶
1、内容
禁止以人身作抵押
▲平民与贵 族的矛盾
(内忧)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课件(选修1-1)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课件(选修1-1)](https://img.taocdn.com/s3/m/9d7b9e540b4c2e3f572763c3.png)
精选ppt
18
2.历史局限 (1)轻视教化,刑法严苛,鼓吹轻罪重罚。 (2)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广大人民所受的剥削与压迫。 (3)未与旧制度、文化、习俗彻底划清界限。
精选ppt
19
典例剖析 典例[2014·江苏卷]梭伦改革的重要着力点之一是调节各 阶层的政治权利。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改革以前的雅典是贵族的寡头专政,平民不仅 无权议政,而且处于债务奴役的状态。改革以后,贵族阶级 固然还是当政的阶级,然而……从前实际上并无公民权利的 平民,现在在公民大会中也听得到他们的声音了。
精选ppt
12
精选ppt
13
2.措施 (1)经济 ①废井田、开阡陌,以法律形式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 卖。 ②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精选ppt
14
误区警示 重农抑商政策有利于巩固和发展新兴的小农经济,有利于确 立和巩固地主阶级政权,有利于增强秦国的综合国力,为秦国灭 六国奠定了基础。但其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使抑商或轻商观 念长期制约人们的思想,特别是在封建社会后期成为经济发展的 巨大障碍。
五、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和局限性 1.积极作用 (1)政治上:打击并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健全了封建国 家机器,开始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2)经济上:从根本上改变了旧有的生产关系,确立了土地私 有制,促进了秦国的农业生产。 (3)军事上:奖励军功,提高了秦国军队的战斗力,为秦国的 战略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精选ppt
5
二、梭伦改革的主要措施和特点
精选ppt
6
误区警示 “解负令”一方面有效地防止了贵族兼并土地,解除了债务 奴隶制对平民的威胁;另一方面使雅典的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 化,原来的债务奴隶、平民、贵族都成为享有人身自由和公民权 的雅典公民,但雅典并未废除奴隶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梭伦改革的影响与局限 1.影响 (1)经济上:促进了雅典的繁荣与发展。 ①促进了农业和工商业的发展,雅典很快成为古代希腊最 繁荣的工商业城邦。 ②工商业奴隶主和平民经济实力增强,为雅典民主政治的 转变奠定了经济基础。
(2)政治上:奠定了城邦民主政治的基础。 ①“解负令”使民主政治必须具备的公民群体形成。 ②以财产多寡确定公民政治权利的规定,使下层平民也获 得了一定的公民权利。 ③恢复公民大会等国家权力机构改革的措施,在一定程度 上确保了公民参与国家事务的政治权利。 2.局限:目的是消除矛盾,稳定社会秩序,因此许多措施带有 “折中”色彩,带有历史局限性,贵族和平民的矛盾没有根本 解决
2.历史局限 (1)轻视教化,刑法严苛,鼓吹轻罪重罚。 (2)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广大人民所受的剥削与压迫。 (3)未与旧制度、文化、习俗彻底划清界限。
【模块链接】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1)背景:秦国商鞅变 法,实力强大,统一全国。为建立中央集权准备了条件。(2)内 容:春秋战国时期,一些诸侯国设郡县(秦国商鞅变法),秦统 一后,推广到全国。 法家思想:秦国奉行法家思想,商鞅变法中实行的重农抑商、 集权等措施都是法家思想的具体体现。
【误区警示】重农抑商政策有利于巩固和发展新兴的小农经济, 有利于确立和巩固地主阶级政权,有利于增强秦国的综合国力, 为秦国灭六国奠定了基础。但其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使抑 商或轻商观念长期制约人们的思想,特别是在封建社会后期成 为经济发展的巨大障碍。
六、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和局限性 1.积极作用 (1)政治上:打击并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健全了封建 国家机器,开始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2)经济上:从根本上改变了旧有的生产关系,确立了土地 私有制,促进了秦国的农业生产。 (3)军事上:奖励军功,提高了秦国军队的战斗力,为秦国 的战略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梭伦改革的主要措施和特点
主要措施
基本特点
经 颁布“解负令”,规定占有土地的 济 最高限额;制定“遗嘱法” 领 鼓励发展农工商业,扩大下层平
目的:消除社会矛盾, 稳定社会秩序 措施:带有“折中”色
域 民的就业机会
彩,对贵族和平民采
确立财产等级制度,公民按财产多 取了不偏不倚的中立
政 寡来享受权利履行义务
措施
特点
政治
废除“世卿世禄制”。普遍推 行县制
建立严密的户籍制度,制定连 坐法
(3)是战国时期最彻底、 对旧贵族打击最有效、 变法措施最全面、为期 最长久的改革
文化 习俗
烧毁不符合新兴地主利益的儒 家和其他学派的诗书
推行秦律及一夫一妻小家庭政 策
(4)影响最为深远,不 仅为秦统一全国奠定了 基础,对中国历史发展 也有重大影响
3.军事:在春秋争霸和战国兼并战争的形势下,富国强兵 成为各国改革的内在动力 4.文化 (1)私人讲学兴起,民间办学兴盛,百家争鸣局面出现。 (2)法家思想成为各国推行变法改革的思想理论武器。
【史论要旨】春秋战国时期改革的总体特征是:顺应时代潮流, 打击奴隶制旧贵族,促进封建因素的增长,客观上推动了历史 的进步。这与提倡顺势改革,依法治国,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 集权政体的法家思想不谋而合。
第1讲 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
一、梭伦改革的必要性 1.政治危机 (1)贵族政治下,雅典城邦平民与贵族矛盾十分尖锐。 (2)新兴的工商业奴隶主阶层要求分享政治权利。 2.经济要求:社会经济发展要求平息矛盾,结束动荡。 3.形势紧迫 (1)雅典社会动荡使经济发展迟缓。 (2)周围城邦实力增强,沉重打击了雅典的海上贸易。
立场
治 恢复公民大会作为国家最高权力 结果:既为雅典民主
领 机关,创设“四百人会议”和公民 政治奠定了基础,又
域 陪审法庭
带有历史局限性
【误区警示】“解负令”一方面有效地防止了贵族兼并土地, 解除了债务奴隶制对平民的威胁;另一方面使雅典的社会结构 发生了重大变化,原来的债务奴隶、平民、贵族都成为享有人 身自由和公民权的雅典公民,但雅典并未废除奴隶制。
【模块链接】“梭伦改革对雅典民主的贡献:改革动摇了旧氏 族贵族世袭特权,保障了公民的民主权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 定了基础。
四、商鞅变法的时代背景 1.经济 (1)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并推广,促进了农业以及手工业和 商业的发展。 (2)土地私有制确立。 2.政治 (1)社会阶级关系发生变化,出现新兴地主、自耕农等。 (2)社会的发展要求废除奴隶主贵族政治制度,建立和强化 封建专制统治。
商鞅变法的影响 【例题】(2009·浙江文综)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秦孝公任商鞅。鞅以三晋地狭人贫,秦地广人寡,故草 不尽垦,地利不尽出。于是诱三晋之人,利其田宅……(使其)务 本于内,而使秦人应敌于外。故废井田,制阡陌,任其所耕,不 限多少。数年之间,国富兵强,天下无敌。
——《通典·食货》
五、商鞅变法的措施和特点
措施
特点
经济 军事
废井田、开阡陌,以法律形式承 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
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统一度量衡,国家颁行标准的度 量衡器 奖励军功,实行按军功授爵的二 十等爵制,鼓励贵族建立军功
(1)核心内容是鼓励 “农战”和实行“ 法治” (2)实质是废除奴隶 主贵族特权,建立 新兴地主阶级统治
材料二 齐之技击不可以遇魏氏之武卒,魏氏之武卒不可以遇 秦之锐士。
——《荀子·议兵》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商鞅为什么要“诱”三 晋之人,三晋之人为什么会受商鞅之“诱”,结果如何?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说法的原因。
【解题分析】本题通过“商鞅变法”这一知识点,意在考查学生 阅读史料,理解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同时需 要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回答第(1)题要精读 材料,最大限度地提取有效信息并进行归纳。第(2)题考查商鞅变 法的影响。 答案:(1)原因:要发展农业生产,增强经济实力。“利其田宅”, 废井田,开阡陌,奖励耕织,免除徭役。 结果:经过几年的努力,秦国达到了国富兵强的目的。 (2)是商鞅变法实行二十等爵制,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等措 施的结果;使三晋之人为秦所用,而秦得以专心应敌于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