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之际”、“天人合一”与“天人一也”(赵妙法)
道家修养之最高境界
道家修养之最高境界人生最咼之境界,在于人之自我创造,创造之目的,在求完成其人生。
循一定之规范,求得自我之正确修养,精进不已,自能达到人生修养之最高境界。
夫养生之道,儒、释、道三家虽各有其法门,然共同之目的,不外要人真实本分做人”,教人如何完成其完美人生”为要旨。
故三家之学,首重人生修养,亦各有其人生修养之最高境界。
其中尤以道家之于养生更为精辟,期人人皆能由超凡入圣后,再进而能超圣入神,复进而能超神入化,与化为体,与道合一!将人类导入最高境界。
惜乎芸芸众生,什九汨没于凡俗境界与功利境界中,不能解脱超越.良可慨也!功利境界,亦可称之为凡夫境界。
凡沉溺于富贵功名.与物质境界中不能超凡脱俗者,皆凡夫也。
能用存养省察正心养性及克己归仁功夫,力自修养以向上者,即可由凡夫而为君子为贤人,上而超凡入圣。
修养之道,在能去人欲存天理,去凡心存道心,以超脱凡夫境界(帝王卿相英雄豪杰等事功境界中人,亦皆在凡夫与君子贤人境界中)。
人类大都为物尘所蔽,为名利所陷,生于斯,死于斯,代代相传,愈陷愈深,灵明尽丧,几难有人迷途知返,能毅然超脱功利境界者,深可叹也!进而入于道德境界。
主在能解脱功利境界、物质境界之束缚,尽心尽性、立德养气以修道,使气质变化,超世独立,动心起念,不堕凡俗观念中,保其本性灵根(即圣人种子),全其天真,即是圣人。
人皆有圣性,返朴还真,以存其本来赤子之心与圣性,扩而充之,上登圣境,即入于圣人境界。
圣人境界之极,则天地与我为体,万物与我为一,此亦即天人合一境界(在儒家亦谈天人合一,但无天人合一之修炼法)。
至此则可称为天地境界中人。
再进而入于神人境界。
此即超道德境界与超圣人境界,丹道派则称之为真人境界。
于超凡入圣后,继续自圣人起修,向上迈进一步,而至于超圣入神,以期神化登真。
此一段功夫,除变化气质之外,尚须变化心性,其着手处,宜使人心与天心合一,人性与天性同流,全其真我之本心本性之真。
在道家不但主张尽人皆可成圣人,且进而力主尽人皆可成神人。
中国天人合一观念的演变
中国古代天人合一观念两汉时期,天人关系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哲学命题。
《淮南子》综合了春秋战国时期各家思想和汉初黄老哲学,重新论述了“道”和“无为”的含义,董仲舒则对先秦儒家思想和阴阳五行说加以改造发展,建立了“天人感应”的思想体系,宣扬人格化的“天”。
东汉王充又对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观”进行了批判,论述了自己的天人观。
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混合了儒道两家思想的玄学盛行,何晏、王弼主张通过体验“无”到达天人合一的境界,郭象认为人只有领会到每一物“自足其性”就可以达到万物一体的天人合一境界。
1.《淮南子》天人合一”思想《淮南子》是西汉初期淮南王刘安召集宾客方术之士集体编撰的一部著作。
它综合道家黄老、儒家、阴阳家、法家等思想,并且广泛吸收了当时医学、天文学等自然科学发展的成果,借鉴阴阳五行家的理论框架,建构了一个完整、系统的天道观体系。
“道”是《淮南子》的最高范畴,是一切事物产生发展的根源和规律。
所谓“道生一,一而不生,故分而为阴阳,阴阳合而万物生。
故曰: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就是认为人与万物都是阴阳二气所生,是人们认识到宇宙的统一性。
因此,它认为万物之间有一种神秘的相互感应的关系,而且人与自然也有这种关系。
此外,它还提出“天人类比”的思想,认为人与天具有类似关系,是模仿天而造成的。
由于《淮南子》主要继承发展了道家思想,因此对于“无为”也有新的阐释。
它认为“无为”不是无所作为,应该是因循自然,在道的指导下从事各种工作。
“所谓无为者,不先物为也;所谓无不为者,因物之所为。
所谓无治者,不易自然也;所谓无不治也,因物之相然也。
”“弱吾所谓无为者,私志不得入公道,嗜欲不得枉正术,巡理而举事,因资而立功,推自然之势,而曲故不得容者,事成而身弗伐,功立而名弗有,非谓其感而不应,迫而不动者。
”就是说人们不仅在事物发展过程中要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而且必须意识到人并不是事物的创造者,只是顺应道以推动事物发展的促进者,不可贪天功以为己力,违背天道的基本原则。
“天人之际 合而为一”共5页
“天人之际合而为一”《乐记》一书是中国传统音乐思想的典型著作,是中国历史上较为全面和完整概况传统音乐美学思想的书籍,在这部书籍中记载了中国传统音乐美学的核心思想,即天人合一思想,这一思想自产生后,经过长时间的发展,逐渐成为中国传统音乐美学中的核心思想。
下面就先从天人合一思想的内涵开始说起。
1 天人合一的含义关于天人合一这以思想的解释,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天与人本身就是一体的,认为天人应该合一;另一种解释是天人是相通的,显示中国析学在天人关系上的关注,而其中又以“天人合一”最为重要。
这里所说的天指的是自然世界中的万物,而人则指的是自然万物中的生命,合的意思是两者之间是相互协调、相互融合的。
天人合一思想来源与气的一元论,不论是儒家思想还是道家思想都认为万物都是由气组成的,比如:老子认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万物,这里的一就是气。
老子认为有生于无,无为道,有为气、宇宙万物都是气所成。
由此可知,气是万物之根源,而天人合一就源于此。
天人合一思想最早起源于汉代哲学家董仲舒思想中,董仲舒认为“以类合之,天人一也”,“天人之际,合而为一”。
这就是最早的关于他天人合一的记载。
其实在此之前,《周易》及先秦诸子的论述中也有很多天人合一思想的雏影,他们都认为人与自然之间是相互协调和统一的,是一种生命的共同体,不论是远古时期还是后来的先秦时期,天人合一的思想一直引导着人们。
2 天人合一思想在传统儒家音乐美学中的表现中国音乐艺术中最重要的主题就是自然,从乐器的材质上看,琵琶、二胡等都是木制材质,这些材质都源自于大自然,且这些乐器的构成方式都是直接连接而成,没有任何的金属连接的方式。
从中国古典音乐的表现手法及内容上来看,每一种表现手法都流露出对大自然的态度和想法。
就表现内容来看,中国古典音乐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描述自然与生命的,这部分内容的形象主要是回归大自然,在风格上往往强调山水以及田园的生活。
另一种则是以描述花鸟植物为主的音乐,这类音乐更多的是以田园乐曲为主,重点描述田园与人们生活的紧密联系。
【精选】生态文明与中国文化的天人合一思想
近百年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带来了经济的飞速发展。
但与此同时,全球的生态环境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激化,生态问题已成为目前人类所关注的一个严峻而紧迫的问题。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基本问题,“天人合一”是其核心思想。
这一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
它对于反思现代工业文明和科技文明所产生的负面效应,重新构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以及建设当代生态文明文化,仍具有借鉴价值。
一、中华民族“天人合一”思想历史渊源概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思想源远流长。
早在西周时代,就有诗云:“天生蒸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
”明确提出“天人协调”思想的则是儒家的经典著作《周易》。
后来孔子提出了“天地之大德曰生”、“与天地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天且弗违,而况于人乎?”的“天命论”,从天道和人道的整体和谐来考察人的行为的合理性,用伦理态度对待自然。
老子提出 “不以心损道,不以人助天”,“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的自然观,要求放弃人为,顺应自然,认为放弃人为可以达到“与天合一”的境界。
汉代董仲舒提出“人副天数”,在儒家思想史上第一次明确将人类的伦理视野推广到天地之间,即认为道德伦理不仅存在于人际之间,也存在于天地生态系统之间,且天地生态系统这种伦理关系是“与生俱来”。
宋代的张载、二程(程颢、程颐)扬弃了董仲舒的粗陋形式,首次明确提出“天人合一”概念。
可见,华夏文明的“天人合一”思想,主张世界的有机生成而不是机械组合性,强调天道与人道、自然界与人是紧密相连不可分离的,追求天地整体的和谐。
倡导人类合理地利用自然事物,而不是为了一己私利而无限制地、肆无忌惮地掠夺自然界,破坏自然界。
因此,与主客二分、天人对立的西方近代思想相比,中华民族的天人合一思维方式更符合现今这个复杂世界的真实情况,也更有利于指导人们正确对待自然,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寻求最后的庇护所。
“天人之际”、“天人合一”与“天人一也”(赵妙法)
现在,无论在学术界,还是在一般场合,“天人合一”的说法很是流行,并认为这是我们中国文化的特点和长处。
当今的学术界的许多大人物都在这样地大谈特谈着。
例如,钱穆先生、季羡林先生和张世英先生都用“天人合一”与“天人相分”或“主客二分”说中西文化的对立。
1991年,钱穆先生在《中国文化》(1991年8月第四期,第93-96页)发表了他一生中的最后一篇文章:《中国文化对人类未来可有的贡献》。
在这篇文章中,钱先生说:“在中国文化中,‘天人合一’观……实是整个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之归宿处。
”“中国文化过去最伟大的贡献,在于对‘天’‘人’关系的研究。
中国人喜欢把‘天’与‘人’配合着讲。
我曾说‘天人合一’论,是中国文化对人类最大的贡献。
”“西方人喜欢把‘天’与‘人’离开分别来讲。
换句话说,他们是离开了人类讲天。
这一观念的发展,在今天,科学愈发达,愈易显出它对人类生存的不良影响。
”钱先生把“天”理解为“天命”,把“人”理解为“人生”。
季羡林先生则不同意钱先生的这种观点:“我不把‘天’理解为‘天命’,也不把‘人’理解为‘人生’;我认为‘天’就是大自然,‘人’就是我们人类。
天人关系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看来在这一点上我同宾四先生意见是不一样的。
”但是季先生并没有对“天人合一”的说法提出过不同意见,相反地是完全接受了这种说法的:“西方是‘一分为二’,而东方则是‘合二而一。
”“我理解的‘天人合一’是讲人与大自然合一。
”“据我个人的观察与思考,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是迥乎不同的,夸大一点简直可以说是根本对立的。
西方的指导思想是征服自然;东方的主导思想,由于其基础是综合的模式,主张与自然万物浑然一体。
”(以上参见季羡林等编选:《东西文化议论集》(上),经济日报出版社,1997年,第81-83页)张世英先生则专门写了一本专著:《天人之际》(人民出版社,1995年)来讨论这个问题。
该书的中心思想是:人对世界万物的基本态度或关系有两种:一是主客二分,一是天人合一(指主客不分,物我交融)。
论天人之际 文集
论天人之际文集“论天人之际”是一个哲学问题,涉及到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以及人类在自然界中的地位和作用。
在不同的哲学体系中,对于天人之际的看法也有所不同。
以下是一些文集:《孟子》《孟子》是儒家经典之一,主要讲述了孟子的思想和理论。
其中,孟子对于天人之际的看法是“尽心、知性、知天”,认为人应该通过内心的修养和思考,去认识自然界的规律和法则,从而更好地适应自然环境。
《庄子》《庄子》是道家经典之一,主要讲述了庄子的思想和理论。
庄子认为,天和人是一个整体,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他主张“无为而治”,认为人类应该顺应自然规律,不要过度干预自然,以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的。
《淮南子》《淮南子》是汉代学者刘安所著的一部哲学著作,主要讲述了宇宙和人类的关系。
其中,对于天人之际的看法是“天人合一”,认为自然界和人类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人类应该顺应自然规律,与自然和谐相处。
《论衡》《论衡》是唐代学者王充所著的一部哲学著作,主要讲述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其中,对于天人之际的看法是“天人相分”,认为自然界和人类是独立的实体,人类应该通过观察和实验,去认识自然规律,从而更好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
《易传》《易传》是古代中国的一部哲学著作,主要讲述了易经的解释和阐述。
其中,对于天人之际的看法是“天人合象”,认为自然界和人类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人类应该通过占卜和祭祀等方式,与天沟通、与神相通,以达到预测未来、指导行动的目的。
天人之际是一个哲学问题,涉及到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以及人类在自然界中的地位和作用。
不同的哲学体系对于天人之际的看法也有所不同,但都认为人类应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国哲学中“天人合一”的思想的剖析?冯友兰
国哲学中“天人合一”的思想的剖析?冯友兰中国传统哲学,从先秦时代至明清时期,大多数(不是全部)哲学家都宣扬一个基本观点,即“天人合一”。
这是中国传统哲学的一个独特的观点,确实值得深入的考察。
在中国哲学的长期发展过程中,所谓“天人合一”具有复杂的涵义,今试加以剖析。
一、“天人合一”成语的来历所谓“天人合一”,可以看作一个命题,也可以看作一个成语。
天人合一的思想起源于先秦时代,而这个成语则出现较晚。
汉代董仲舒曾说:“以类合之,天人一也”,(1) 又说:“天人之际,合而为一”(2),但是没有直接标出“天人合一”四字成语。
宋代邵雍曾说:“学不际天人,不足以谓之学。
”(3)“际天人”即是通贯天人,也是天人合一的思想,但也没有提出这四个字。
明确提出“天人合一”四字成语的是张载,他说“儒者则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致学而可以成圣,得天而未始遗人。
”(4 )他又说:“合内外,平物我,自见道之大端。
”(5)“天人合一”亦即内外合一。
程颢也讲“天人一”,他说:“故有道有理,天人一也,更不分别。
”(6)但他不赞同讲“ 合”,他说:“天人本无二,不必言合。
”(7)程颢讲“不必言合”,可能是对于张载的批评。
张程用语不同,但是他们关于天人关系问题的思想还是基本一致的。
我们认为用“天人合一”来概括这类思想还是适当的。
中国古代哲学中所谓天,在不同的哲学家具有不同的涵义。
大致说来,所谓天有三种涵义:一指最高主宰,二指广大自然,三指最高原理。
由于不同的哲学家所谓天的意义不同,他们所讲的天人合一也就具有不同的涵义。
对于古代哲学中所谓“合一”的意义,我们也需要有一个正确的理解。
张载除了讲“天人合一”之外,还讲“义命合一”、“仁智合一”,“动静合一”,“阴阳合一”(8) ;王守仁讲所谓“知行合一”(9)。
“合”有符合、结合之义。
古代所谓“合一”,与现代语言中所谓“统一”可以说是同义语。
合一并不否认区别。
合一是指对立的两方彼此又有密切相联不可分离的关系。
天人合一——中国古代农业思想的精髓
天人合一———中国古代农业思想的精髓苏州大学胡火金中国古代农业长盛不衰,在自然农业经济运作模式下,以环境安全、生态保护型的农业生产方法,在有限的土地上维持着众多人口的生计,维系了几千年传统农业社会的绵延发展,铸就了中国农业文明。
“天人合一”思想在中国独特的“土壤”里产生发展,并在传统农业文明中不断强化、提升,由此引导了中国古代农业思想及其农业实践,成为中国古代农业思想的精髓。
一、“天人合一”思想的产生和发展人是自然的产物,人类与自然同源同体。
“天人合一”是人类早期自然理性的深刻体现。
采摘狩猎时期,人类依赖天然的动植物资源,以简单直接的方式获得生存繁衍机会。
昼夜交替、寒来暑往、草木枯荣、鸟兽出没等等直接关系到食物的获取,关系到他们的生存繁衍。
在长期的生存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熟悉了自然规律,渐渐掌握其大致的规律,指导采集狩猎生活。
人类起初与天地自然万物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累积了关于自然事物的零散的经验和知识,由此结成了最原始的天人关系。
农业文明起始于动植物的驯化,动植物的驯化是人与自然共生、亲和的产物,由动植物驯化到农业的发展,人们必须依赖和珍视自然环境、生态资源,依赖地理、气候条件和动植物资源,维持生存繁衍。
农业文明及其前期,人与自然趋于“一体”、“共生”和“亲和”的关系,这是人类各族的共同特征(!)。
自然环境及其人们对自然环境的态度决定着民族的生死存亡。
随着人类适应性的加强和智能化活动的加剧,人类不断改变着生存环境,各种背景差异导致了民族及区域的不同选择,由此形成思想文化和社会制度的分别,西方走向“天人二分”,中国则固守“天人合一”。
中国古代关于天人关系的思考,主要是“天人合一”思想和天地人“三才”论,三才论也即天地人宇宙系统论,这是一种直观的普遍联系的整体思维方式,是中国有机自然观的突出体现。
这种整体思维取向,影响和透渗至中国传统文化的各个层面,是最能体现中国传统思维特色的主要问题之一。
中国关于天人关系的探讨源远流长,“究天人之际”是中国传统哲学思维的永恒主题。
提出天人合一的是谁
提出天人合一的是谁提出天人合一的是谁 1「天人合一」此词,源自北宋儒者张载阐述《中庸》思想之于儒者,而谓:『儒者则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致学而可以成圣,得天而未始遗人』《正蒙‧干称》,相应《中庸》所谓『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中庸》有谓『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诚者,天之道』『诚之者,人之道』;「自诚明」则「因诚致明」,乃率天道之性,而谓「得天而未始遗人」;「自明诚」则「因明致诚」,乃袭人道之教,而谓「致学而可以成圣」;《中庸》又谓『诚则明矣,明则诚矣』,故谓「天人合一」,又以德合性教而谓「天人合德」。
《中庸》论述天道与人道之思想,乃是相关天道之自然无为与人道之造作有为,同样见于当时道家思想。
《老子》有谓『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庄子‧在宥》有谓『无为而尊者,天道也;有为而累者,人道也。
主者,天道也;臣者,人道也。
天道之与人道也,相去远矣,不可不察也。
』,皆以阐述「自然无为」与「造作有为」之差异。
然而因为中国古代思想于天人之际的相互关系,本有种种论述观念,后来往往皆以「天人合一」此词作为标举;因而后世许多「天人合一」词义用法,已经不限原本张载创设相关《中庸》意涵,而指涉对应及种种不同哲学思想观念。
「天人合一」此词,当代也就成为容纳许多观念集合的复合意义词汇。
天人合一是什么意思天人合一是谁提出的相关观念「天人合一」词义,用以指涉相关「自然无为」(天道)与「造作有为」(人道)的会通统合关联。
此种相关《中庸》的「天人合一」观念,牵涉心理感应认知活动的运作机制;通常是以心灵的直觉印象,对应于天道之自然无为;而以心思的认知概念,对应于人道之造作有为。
易简得理《系辞传》所谓『乾知大始,坤作成物;乾以易知,坤以简能』,「乾知」相关直觉印象之自然无为,「坤作」相关认知概念之造作有为,而以对应「天人合一」;《系辞传》又谓『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东岐明乃以「天人合理」谓其智识之德。
天人合一的产生及理论内涵
“天人合一”的产生及理论内涵“天人合一”的产生及理论内涵ﻭ“天人合一”思想把自然界与人类置于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整体中考察;它既是一种宇宙论,又是一种方,同时也是一种极为重要的哲学思想。
“天人关系”始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天人合一”则始终是哲学的基本精神,正如许多学者所说,这一学说要求人与自然统一。
天人统一的思想几千年一直指导着人的生活,显示其特有的活力。
而这在当代是有其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ﻭ自然哲学是一种有机论的宇宙观,它用气、、五行说明宇宙的构成和运动。
我们知道,在它看来,人与自然是同质的,都由元气所构成。
中的“天人合一",就是植根于这种有机整体的系统观念,其中还内含了万物有灵的思想。
它的产生与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
从远古到殷商为萌芽阶段。
“自我意识”朦胧的时候,人类便不自觉地开始有了“天人关系”的直觉领悟。
当时,人类依赖于自然,又受制于自然;并由对大自然的不了解而感到它的神秘,由神秘而畏惧;由于神秘与畏惧的共同作用,原始或巫术产生了。
在原始人类看来,大自然中有一种神秘的、超验的力量在操纵着人的吉凶与祸福。
于是人神和祭祀问卜便成为人们生活的主要内容。
而当原始经济从采集渔猎到畜牧业和农业阶段时,组织也由原始部落进化到了氏族公社。
至此,人类开始认识到生命既得之于自然,又得之于祖先.所以,在氏族公社的祭祀中,就有了自然神与祖先神合一的情形。
正如《尚书尧典》中所说的“人神以和"(P4),其意就在说明自然神与祖先神不仅相遇,而且关系亲和,我中有你,你中有我,人神互参,人兽共体。
由此,人们便有了天人而一的体悟。
《易传系辞下》说:“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画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P843)这正昭示着天人合一思想的萌芽。
西周是天人合一思想初步阶段.西周时期,“天”为最高主宰的意识进一步确立,这种天国与人间、神冥与世俗合而为一的本身就蕴含着人们试图要对自然与、天道与人道关系进行总体把握的意识.在这种意识里,作为最高对象的“天”不再被崇拜为“神",而更多的是将其作为世界本质的一种抽象;对天人关系的思考已使用一系列较为抽象的概念进行推理和。
天人合一功法的研究
天人合一金光法第一节“天人合一金光法”简介诗曰:天人合一道可遵,物我自然一体论,明心须修天人法,见性能传智慧行。
护体庄严真世界,身心清静玉壶冰。
黄庭一脉天人备,万法溶汇妙自中。
天人合一金光法,乃法中之秘,神授之功,非人为人所创编,实乃圣祖在定中传授,功法中凝佛、道两家仙师之上乘智慧。
本法乃夺天地之玄机,护体伏魔之妙法,修神通灵之妙门。
得此法者,首当诚心拜领,顶礼谢师之恩,必修宝珍,不可轻心怠慢。
次当心领神会勿以执着有形,其法度初当循格谨遵,继则恢功理随意,此处所指意,当为潜意识呈现之意。
天人合一金光法是超乎于自身这一小周天。
以天地运转为大周天,设天地之枢为大炉,以众仙造化为大冶,以谐天地之韵,以使万物与我归一的上乘修炼法门。
诚如丹经所云:以大地为炉,以自身为药,以天地为鼎,以宇宙万物为药的上乘金丹修炼功法之一。
愿诸君详悟功理,时证实修,善待此法中无言之精。
初法一乘:接圣住心先阴后阳,阳为阴乘,涤除外缘,清我本心,佛亦即我,我佛我生,此乘妙处,明见于心。
递法二乘:默运乾坤(即玄灵功的大金光法)万物芸芸,各自返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
外园内方,总理有形,金光罩体,玄精育身。
天门自开,玉光涤身。
缘法三乘:无上交融金丹无路,性德自生。
阴阳之合,玄妙之根,世人不识,借传铅汞,吾今点破,本性易明。
三宝合性,循序渐进。
坐式与站式的姿式要求,可参阅教材的介绍执行,调整身形与姿式。
手部掌指要求:要求正式进入本功法之前,可双手掌心朝下,轻按于双膝之上(坐式)。
站式可先自然下垂,掌心朝向身体站立。
以此作预备式。
预备姿式摆放好后,先进行三调,调至身姿正确,感觉无碍,呼吸乎稳,心情平静,此程序按松静、自然的原则进行调整。
“三调”完毕,即回忆“启师立志”之初哀,在心中默颂一至三次即可。
如果时间充裕,应在其后加入悔过迁善法最妥。
如当天已经修过一次悔过迁善法,则可以减去此法的修持。
因为功法乃夺天地造化玄机,天人地共一体之修行,气势恢宏,传统称为:“为鬼神所不容。
中国传统音乐天人合一-的美学思想探析
摘要:“天人合一”是中国音乐美学的终极目标。
加强对中国传统音乐“天人合一”的美学思想的研究,能够进一步明晰中国哲学思想与音乐的关系。
本文从“典籍”和“思想家”两个方向出发,回顾了中国传统音乐思想的重点,在此基础上对中国传统音乐中“天人合一”的美学思想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笔者认为,“天人合一”将主体与客体整合,是音乐与审美的合一。
关键词:中国传统音乐;天人合一;美学思想中图分类号:J60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2)07-0200-02中国古代音乐具有非常高的本体地位,是达成“天人之合”的通道,也是一种透过“乐”来敬天地、审美的生活方式。
天,意指自然,人与自然的主客合一就是最高的艺术境界,西洋美学认为艺术是模仿自然,中国美学则更强调融入自然,其差别就在于“模仿”是主体与对象的从属关系,“融入”则是消融主客对立。
苏轼的《水调歌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正是主体欲与客体结合的意境,而使人处于“何似在人间”的超凡脱俗之美感境界中。
中国音乐歌咏自然的方式,也往往是将自身放置于自然之中,体悟意境之美,而非模仿自然之形。
因此,“天人合一”可说是中国音乐美学的终极目标。
一、中国传统音乐思想《荀子·乐论》是中国第一篇系统、完整的音乐学典籍,对后来的《乐记》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乐论》继承儒家的观点,批判墨子提出的“非乐论”,肯定周代社会贵族阶层中的礼乐制度,认为乐者的最高价值是道德,强调人性、社会与音乐的关系,从而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社教音乐观。
《乐论》的第一句话就确立了音乐的功能,“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不能免也。
”儒家强调音乐出于人心,能抒发情感,带来快乐,是社会教化的工具。
《礼记·乐记》出于西汉儒者所记载,另有一说是战国初期的公孙尼子(孔子的再传弟子)所作,本来有23篇,而现存只有11篇。
由于“乐”在古代中国几乎就是所有艺术的总称,因此《乐记》所述被当作中国古代艺术的重要理论,包括音乐的起源、礼乐的关系、乐教的功能,其主要精神概括起来就是“礼辨异,乐和同”,认为天、地、人与音乐相互和谐可达到天人合一。
中国古代_天人合一_思想对当代人的启示
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对当代人的启示熊志辉提 要 本文阐述重新认识和弘扬“天人合一”的精神实质,对指导环境保护、协调人与自然的矛盾、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现实性的指导作用和国际性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天人合一 中国古代 当代文章编号 1000-3363(2002)05-0005-06 中图分类号 B2 文献标识码 A “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古人看待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态度。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注重思考和探索自然规律,“究天人之际,穷古今之变”,强调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天人合一”思想不但在古代是先进的,而且在当今社会日益显现出正确性。
1“天人合一”的思想源流及其完善过程 中国人对自然的认识,经历了否定之否定的过程,逐步建立和完善了“天人合一”思想。
1.1 “天人合一”思想的起源 “天人合一”语出北宋张载的《正蒙》,但“天人合一”观念则起源于原始社会的“报”,即祭祀上天的意识。
“天人合一”的“人”指人事、社会,主要指相对于自然界的人类。
“天”的原义指人头,后引申为头上的空间,泛指自然界和自然规律,是与人、人类相对应的概念。
1.2 中国古代对“天”与“人”关系的探索 1.2.1 从“畏天”到“敬天”,人类对自然被动感知。
《诗经・周颂・我将》:“畏天之威,于时保之”。
对自然力量的“畏”逐渐演变成了自然崇拜,产生了泛灵论(万物有灵论),将自然事物和自然力量本身看成有意志的对象加以崇拜。
而“畏”的结果,是“报”。
《礼记》提到,祭祀的目的,除了祈福,罚恶外,还有报恩。
进一步则转变为“敬”。
周初的“诰书”如《尚书・康诰》、《诏诰》,多次使用“敬”字,连圣人孔子也“敬鬼神”。
这一时期的自然观表现了三个特点:一是人对天的意识是单向的,没有将“人”与“天”联系起来;二是人对天的态度总体上是被动的,缺乏主体意识,处于屈从地位;三是人对天是动物式的反应,缺乏理性认知。
1.2.2 从“问天”到“观天”,人类开始理性认识,萌生了科学探索。
(学案)第1课第2框哲学的基本问题含解析
第二框哲学的基本问题学情展示·定方向课标要求1.说明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2.阐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
学习目标1.说出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基本问题的两方面内容,懂得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哲学发展的始终,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
2.描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识记它们各自的基本形态,阐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
3.结合有关实例,分析唯物主义的正确性、唯心主义错误所在,自觉培养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思维观。
素养坐标课前预习·固基础自主梳理知识点一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2.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哲学。
不同时代、不同地区的哲学家,其表达哲学基本问题的概念和方式不尽相同。
知识点二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首先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哲学发展的始终,是一切哲学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知识点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的。
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的,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2.唯物主义在其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三种基本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3.唯心主义在其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两种基本形态: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4.在哲学史上,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之间的对立和斗争长期存在。
从派别上讲,哲学史上的对立和斗争归根到底,只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种。
天人合一
1、释“天人合一”“天人合一”是指把宇宙人生或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一切万事万物的发展变化,都看做相互联系、和谐、平衡的有序运动的一种思维模式。
从某种意义上说,“天人合一”代表了儒家文化的根本精神和最高境界,追求“天人合一”的精神和境界,成为历代儒家的思想模式。
传统儒学以“究天人之际”为最大学问,所追求的“天人合一”的至高境界,不仅关涉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而且把天人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思考,把宇宙本体与社会人事及人生价值密切相联。
儒家这种“天人合一”的整体思维方式在儒学发展历史上存在三种模式。
一是从孔子到苟子直至刘禹锡倡导的自然论“天人合一”模式。
孔子提出“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这里的“天”已不是商周时流行的具有独立人格的神的存在,而是一种最高的客观意志,是自然社会的主宰。
他提出“知天命”、“畏天命”等一系列命题,即是要求人们顺应自然社会的客观规律。
荀子则进一步提出“天人相分”和“制天命而用之”的命题,唐代刘禹锡则较系统地阐述了天与人“交相胜”、“还相用”的理念。
当然,荀子、刘禹锡也并不否定天与人有统一的关系。
二是以董仲舒为代表的有神论“天人合一”模式。
他把“天、”神秘化,“天”成为有意志、有目的、有道德属性的最高主宰,具有了“神”的灵性,他的神学化的“天人相类”与“天人感应”学说,旨在寻求天人的和谐统一,维持现存的社会秩序。
三是从孟子直至宋儒所开创的心性论“天人合一”模式。
孟子提出:“尽其心者,知其性;知其性,则知天矣。
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
”在他看来,天道即是“仁”与“人,,的统一,人只要能保存本心,涵养善性,也就与天道相通,融为一体了。
宋儒发扬光大了孟子的心性论学说,宋明理学中的天道主要是“理”和心性。
从张载正式提出“天人合一”这个命题,到二程的“天人本无二”,直到王阳明的“万物一体”,在他们看来,人只要把自己内在的德性发扬出来,就能与天道合而为一了。
《中庸》中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天人合一”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天人合一”思想及其现实意义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就是一种具有高度概括性的哲学理论,具有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本性等与谐统一的多重意蕴。
“天人合一”对于我们构建社会主义与谐社会,传承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提高整体国民素质、推动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等方面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天人合一”思想在中国哲学史上,“天人合一”观念出现的甚早。
《易经》中有:“易,所以会天道,人道也。
”就是关于“天人合一”思想的最早表述。
最先阐述这一思想的就是庄子,《庄子·齐物论》中提出:“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
后被汉代思想家、阴阳家董仲舒发展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
所谓“天”,一种观点认为包含着如下内容:1,天就是可以与人发生感应关系的存在;2,天就是赋予人以吉凶祸福的存在;3,天就是人们敬畏、事奉的对象;4,天就是主宰人、特别就是主宰王朝命运的存在(天命之天);5,天就是赋予人仁义礼智本性的存在。
另一种观点认为“天”就就是“自然”的代表。
“天人合一”有两层意思:一就是天人一致。
宇宙自然就是大天地,人则就是一个小天地。
二就是天人相应,或天人相通。
就是说人与自然在本质上就是相通的,故一切人事均应顺乎自然规律,达到人与自然与谐。
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马王堆出土《老子》乙本)即表明人与自然的一致与相通。
先秦儒家亦主张“天人合一”,《礼记·中庸》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
认为人只要发扬“诚”的德性,即可与天一致。
汉儒董仲舒则明确提出:“天人之际,合而为一。
”(《春秋繁露·深察名号》)成为二千年来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观点。
“天人合一”的思想作为中国哲学的基本特征之一,它强调的就是天与人,人与人,人与社会的自然与谐关系,倡导把人瞧做宇宙自然的一部分,在实践中达到主观与客观、情感与理性、权利与义务、个体与社会的与谐统一。
“天人合一”的思想,仍就是我们今天可以借鉴的重要思想,对于我们构建社会主义与谐社会、提高个人修养、传承中华文明精髓,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如何看待天人合一和天人相分的关系
如何看待天人合一与天人相分的关系在中国哲学史上,天人关系论是关于人与宇宙自然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的哲学思考。
自古天人关系就是哲学史上一个广为讨论的核心问题,同时也是最为大众化的问题。
在中国哲学史发展的过程中逐渐想成了两种广为流传的思想潮流,可以用“天人合一”和“天人相分”来作概括。
“天人合一”是中国古典哲学的根本观念之一,与“天人之分”说相对立。
所谓“天”,一种观点认为包含着如下内容:1,天是可以与人发生感应关系的存在;2,天是赋予人以吉凶祸福的存在;3,天是人们敬畏、事奉的对象;4,天是主宰人、特别是主宰王朝命运的存在(天命之天);5,天是赋予人仁义礼智本性的存在。
另一种观点认为“天”就是“自然”的代表。
“天人合一”有两层意思:一是天人一致。
宇宙自然是大天地,人则是一个小天地。
二是天人相应,或天人相通。
是说人和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故一切人事均应顺乎自然规律,达到人与自然和谐。
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马王堆出土《老子》乙本)即表明人与自然的一致与相通。
先秦儒家亦主张“天人合一”,《礼记·中庸》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
认为人只要发扬“诚”的德性,即可与天一致。
汉儒董仲舒则明确提出:“天人之际,合而为一。
”(《春秋繁露·深察名号》)成为二千年来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观点。
但“天人合一”思想存在着不少违背科学的地方。
强调“天”是最高者,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人间统治者的权力是天之所授,因此历代帝王都以天子自居以此来使人们屈服于自己的统治也就间接地屈服于天道,如老子所主张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在崇尚自然的基础上,将人道与天道统一起来。
“天人相分”是荀子自然观方面的主张。
荀子肯定“天”是自然的天。
自然界的变化有自己的规律,不受人的意志支配。
同时天也管不了人事。
这种论证“天”与人类社会的治乱毫无关系的“天人相分论”,第一次从理论上把人与神,自然与社会区分开来,是对天命论的有力批判。
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资料汇编Kissering Wong【百度百科】“天人合一”的思想概念最早是由庄子阐述,后被汉代思想家、阴阳家董仲舒发展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并由此构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
《庄子·达生》曰:“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
”《易经》中强调三才之道,将天、地、人并立起来,并将人放在中心地位,这就说明人的地位之重要。
天有天之道,天之道在于“始万物”;地有地之道,地之道在于“生万物”。
人不仅有人之道,而且人之道的作用就在于“成万物”。
再具体地说:天道曰阴阳,地道曰柔刚,人道曰仁义。
天地人三者虽各有其道,但又是相互对应、相互联系的。
这不仅是一种“同与应”的关系,而且是一种内在的生成关系和实现原则。
天地之道是生成原则,人之道是实现原则,二者缺一不可。
“天人合一”有两层意思:一是天人一致。
宇宙自然是大天地,人则是一个小天地。
二是天人相应,或天人相通。
是说人和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故一切人事均应顺乎自然规律,达到人与自然和谐。
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马王堆出土《老子》乙本)即表明人与自然的一致与相通。
先秦儒家亦主张“天人合一”,《礼记·中庸》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
认为人只要发扬“诚”的德性,即可与天一致。
汉儒董仲舒则明确提出:“天人之际,合而为一。
”(《春秋繁露·深察名号》)成为二千年来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观点。
"天人合一"的思想无处不在,甚至在中国特有的茶文化中,由盖、碗、托三件套组成的茶盏就分别代表了天、人、地的和谐统一、缺一不可。
中国人最基本的思维方式,具体表现在天与人的关系上。
它认为人与天不是处在一种主体与对象之关系,而是处在一种部分与整体、扭曲与原貌或为学之初与最高境界的关系之中。
主要有道家、儒家、佛教三家观点。
儒家在儒家来看,天是道德观念和原则的本原,人心中天赋地具有道德原则,这种天人合一乃是一种自然的,但不自觉的合一。
天人之际的意思
天人之际的意思天人之际,是指人类与自然之间的交汇点。
它是一个神秘而又神圣的存在,代表着人类与自然之间的联系与交流。
天人之际,不仅仅是一种文化和哲学的概念,更是一种生命的体验。
在古代中国,天人之际被视为一种神秘的存在。
人们认为,天人之际是一个连接天地、人类和神明的桥梁,是人类与自然之间的交流平台。
在这个平台上,人们可以与自然和神明进行互动和交流,从而获得智慧和灵感。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之际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它被视为一种精神上的体验,代表着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与平衡。
在这个体验中,人们可以感受到自然的力量和神秘的魅力,从而获得启示和智慧。
同时,天人之际也是一种道德和哲学的理念,代表着人类对自然和神明的敬畏和尊重。
在现代社会中,天人之际的意义也不断得到重视。
随着人类对自然和环境的破坏和污染,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与平衡是非常重要的。
天人之际的概念,提醒着人们要保护自然,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
天人之际的意义,不仅仅是在哲学和文化层面上的,更是在人类生命体验中的。
在天人之际的体验中,人们可以感受到自然的力量和神秘的魅力,从而获得启示和智慧。
同时,天人之际也是一种对生命的敬畏和尊重,让人们更加珍惜生命,感恩生命。
在天人之际的体验中,人们可以感受到自然的力量和神秘的魅力。
这种感受,不仅仅是一种感官上的体验,更是一种精神上的体验。
在这种体验中,人们可以感受到自然的力量和神秘的魅力,从而获得启示和智慧。
同时,天人之际也是一种对生命的敬畏和尊重。
在这个体验中,人们可以感受到生命的脆弱和宝贵,从而更加珍惜生命,感恩生命。
这种敬畏和尊重,不仅仅是对自然和生命的,更是对自己的。
在现代社会中,天人之际的概念,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人类需要保护自然,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
只有这样,人类才能获得更加健康和美好的生活。
总之,天人之际是一个神秘而又神圣的存在,代表着人类与自然之间的联系与交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在,无论在学术界,还是在一般场合,“天人合一”的说法很是流行,并认为这是我们中国文化的特点和长处。
当今的学术界的许多大人物都在这样地大谈特谈着。
例如,钱穆先生、季羡林先生和张世英先生都用“天人合一”与“天人相分”或“主客二分”说中西文化的对立。
1991年,钱穆先生在《中国文化》(1991年8月第四期,第93-96页)发表了他一生中的最后一篇文章:《中国文化对人类未来可有的贡献》。
在这篇文章中,钱先生说:“在中国文化中,‘天人合一’观……实是整个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之归宿处。
”
“中国文化过去最伟大的贡献,在于对‘天’‘人’关系的研究。
中国人喜欢把‘天’与‘人’配合着讲。
我曾说‘天人合一’论,是中国文化对人类最大的贡献。
”
“西方人喜欢把‘天’与‘人’离开分别来讲。
换句话说,他们是离开了人类讲天。
这一观念的发展,在今天,科学愈发达,愈易显出它对人类生存的不良影响。
”
钱先生把“天”理解为“天命”,把“人”理解为“人生”。
季羡林先生则不同意钱先生的这种观点:“我不把‘天’理解为‘天命’,也不把‘人’理解为‘人生’;我认为‘天’就是大自然,‘人’就是我们人类。
天人关系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看来在这一点上我同宾四先生意见是不一样的。
”
但是季先生并没有对“天人合一”的说法提出过不同意见,相反地是完全接受了这种说法的:“西方是‘一分为二’,而东方则是‘合二而一。
”
“我理解的‘天人合一’是讲人与大自然合一。
”
“据我个人的观察与思考,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是迥乎不同的,夸大一点简直可以说是根本对立的。
西方的指导思想是征服自然;东方的主导思想,由于其基础是综合的模式,主张与自然万物浑然一体。
”(以上参见季羡林等编选:《东西文化议论集》(上),经济日报出版社,1997年,第81-83页)
张世英先生则专门写了一本专著:《天人之际》(人民出版社,1995年)来讨论这个问题。
该书的中心思想是:人对世界万物的基本态度或关系有两种:一是主客二分,一是天人合一(指主客不分,物我交融)。
中国传统哲学以天人合一为主导,西方传统哲学以主客二分为主导。
有了以上这些大人物的宣传鼓动,现在,这种观点已经成了国内学术界很流行的观点,并且似乎已经成了铁板钉钉的不刊之论了:西方哲学、西方文化强调主客二分,主客对立,人是主体,自然界是客体,自然界是人的认识的对象,征服和改造的对象,突出主体性原则;中国哲学、中国文化则推崇“天人合一”,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乍一看,这种观点好象很有道理,并突出了中西哲学、中西文化的鲜明对照:西方人只讲主客对立;中国人只讲天人合一。
但是,如果去仔细推敲一下,那么就会发现这种观点是很肤浅的!
如果说西方哲学、西方文化只讲主客对立,不讲主客统一,把主体与客体绝对对立起来,那么,难道西方人都是生活在真空中的,能够不依赖客体、不依赖自然、不吃不喝就能活下去的?当然不是!那也是不可能的!西方哲学、西方文化重视主客对立,恰恰表明他们对于人与自然的矛盾有充分的认识,而他们通过认识自然来改造自然、征服自然实质上就是实现人与自然统一、合一的一种方式和模式。
因此,西方人强调主客对立,突出主体性原则,只不过是手段而已,他们的最终目的还是要实现主客体的统一、合一。
而我们中国哲学、中国文化确实非常重视“天人合一”,非常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历朝历代都讲得很多。
但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是:没有相分,谈何合一,合一必须以相分为前提条件,没有分,怎么合呢?要讲“天人合一”,其默认(不管承认与否)的前提条件是已经把天与人看成是两个东西了。
这不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吗?可是,很遗憾!我们学术界的大人物们都犯了这个很低级的错误!
关于“天人合一”这种说法,都说出自董仲舒,可是,董仲舒的原话是“天人之际,合而为一。
”(《春秋繁露•深察名号》)“天人之际”的意思就是讲天与人的关系,那就是说天与人不是一个东西,而是两个东西。
两个东西才有关系可讲,本来就是一个东西讲什么关系呢?因此,先说“际”(分),再说“合”,那就讲得通!可是,不知从何人开始,从何时起(《辞源》没有这个词条,《辞海》有这个词条,但没有讲最早的出处,钱先生、季先生和张先生都没有作过这个考证,在此还要求教于方家了!),不再说“际”,只说“合”,那就讲不通了!事实上,在理学家中,程颢早就认识到了这个道理:“有道有理,天人一也,更不分别。
”“天人本无二,不必言合。
”(《二程集》,中华书局,1981年,第20、81页)
董仲舒还说过这样的话:“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副。
以类合之,天人一也。
春,喜气也,故生;秋,怒气也,故杀;夏,乐气也,故养;冬,哀气也,故藏。
”(《春秋繁露·阴阳义》)在这一段中,董仲舒是从“天人相副”的角度讲“天人一也”的,只说“以类合之,天人一也”,并没有象现在的人简单化地说成“天人合一”,所谓“以类合之”首先就承认了天与人是两个类别,然后再在这两个类别之间作相互类比,才得出“天人一也”的结论。
实际上,中国哲学对于人与自然的矛盾同样有着深刻的认识,否则,如果说天人本来就是一体的,那还要那么一套复杂的道德上的修养功夫干什么?宋明理学家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口号就是一个明证!
这就表明了,我们中国哲学要实现天与人的合一的方式和方法是与西方哲学的一套方式和方法完全不同的。
如果说西方人是通过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方式的话,那么我们中国人是通过征服自己改造自己(套用了西方的说法,如果用我们中国哲学自己的术语说,就是“克己”)的方式。
西方人是向外征服的;我们中国人是向内征服的。
这一点梁漱溟先生就已经讲过了。
但是,不管是向外征服,还是向内征服,都不过是实现人与自然统一、合一的手段和途径而已!
也不能说只有西方哲学讲主体性原则,中国哲学不讲主体性原则,而讲客体性原则。
没有主体的觉醒,谈什么对于自然的义务和责任?
因此,无论是西方哲学,还是中国哲学,都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对立,天与人的对立,都要求人与自然的统一,天与人的合一,只不过统一、合一的方式和模式不同而已:西方哲学要求自然统一到人上去:要求自然来满足人的欲望和需求;中国哲学则要求人合到天上去:克制人自身的欲望和需求来顺应自然的要求。
也就是说,西方哲学用的是科学技术的方法;中国哲学用的是道德教化的方法。
用现在一句很流行的话来说,我们中国人强调“从我做起”;而西方人呢?大概要说“从你做起”。
无论在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上,还是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都是如此,中西文化、中西哲学的差别仅此而已!这只要对比一下现代人工降雨与古代的求雨就很清楚了:现代的人工降雨用大炮去轰打老天爷(在实施人工降雨时,是确确实实利用高炮、火箭从地面上发射催化剂的,这是地面作业,当然也可以空中作业,用飞机在云中播撒),强迫老天爷降下雨来,这不是“从你做起”的做法吗?而在古代的求雨仪式中,人们谦卑地葡伏在老天爷面前,那么虔诚,那么毕恭毕敬,与现代人的强盗式的态度形成鲜明对比!古代人认为,天不降雨,那是人自己犯了错误,做了坏事,
是老天爷在惩罚我们,所以,在求雨时,人们要在老天爷面前作出保证:要改正自己的错误,以后不再干坏事,然后就诚惶诚恐地等待着老天爷的恩赐,这不是“从我做起”的做法吗?
近现代西方哲学固然是造成今天的生态危机的思想根源;但是,中国古代哲学的“天人一也”思想在历史上也没有阻止中原地区的环境破坏。
实际上,环境问题并不是什么新问题,而是一个老问题,可以说与人类的历史一样古老,自从有了人,人就面临着环境问题。
这实质上是人与自然的永恒矛盾的反映。
从理论上讲,我们中国哲学思想中确实有非常丰富的生态学和环境保护的内容。
但是,过分夸大这种思想的实际作用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
相反地,正因为中国哲学片面强调“爱物”而不重视“宰物”,导致我们二千年来物质文明没有明显的进步,科学技术也停滞不前以致到近代远远落后于西方。
对此,我们应该有一个清醒的头脑!
讲“征服自然”,讲“改造自然”本身并没有错,大自然并不只有仁慈的一面,也有其残酷的一面。
在有些时候,有些场合,人与自然的关系就是你死我活的关系。
在自然灾害面前,人就是要去征服自然,就是要去改造自然,否则,人就只能坐以待毙了!当然讲过了头,也会适得其反。
现在,西方哲学就讲过了头。
但是我们中国哲学就讲得不够,远远不够!“过犹不及”!不及与过头都没有什么好处!如果说西方文化、西方哲学有向我们中国文化、中国哲学学习的地方,那么,我们向西方学习的东西就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