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数据分析关于计算不确定度
物理实验技术的数据处理与不确定度分析
物理实验技术的数据处理与不确定度分析在物理实验中,数据处理和不确定度分析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科学家和研究人员可以得出准确的结论,并对实验结果的可靠性进行评估。
本文将探讨物理实验技术中的数据处理和不确定度分析方法,希望能为读者提供一些思路和技巧。
一、数据处理的基本原则数据处理是物理实验中必不可少的一步,其目的是从实验测量中获得有用的信息。
在进行数据处理时,有一些基本原则需要遵循:1.合理选择数据处理方法。
不同的实验会涉及到不同的数据处理方法,需要根据实验的性质选择合适的方法。
常见的数据处理方法有平均值、标准差、拟合曲线等。
2.检查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在进行数据处理之前,需要对实验数据进行检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如果发现数据存在问题,应该找出原因并进行修正。
3.选择合适的数学模型。
在进行拟合曲线处理时,需要选择合适的数学模型,并根据实验数据找到最佳拟合参数。
选择合适的数学模型可以提高数据处理的准确性。
4.评估数据处理结果的可靠性。
在进行数据处理之后,需要评估数据处理结果的可靠性。
通常可以使用标准差、残差分析等方法来评估处理结果的可靠性。
二、不确定度的定义与计算方法不确定度是对物理量测量结果不确定性的度量。
在进行不确定度分析时,有一些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需要了解:1.随机误差与系统误差。
随机误差是由于测量仪器、测量方法等造成的,通常呈现随机分布。
系统误差是由于实验条件、测量方法等原因引起的误差,通常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2.不确定度的定义与表示。
不确定度是对测量结果的估计,通常用标准偏差或标准误差表示。
标准偏差表示测量结果的离散程度,而标准误差表示测量结果与真值之间的差异。
3.不确定度的计算方法。
不确定度的计算需要考虑到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
常见的计算方法有多次测量法、标准差传递法、最小二乘法等。
4.不确定度的合成方法。
在实验中,常常会有多种误差来源。
对于多个误差来源,可以使用不确定度合成方法来计算总的不确定度。
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关于实验数据的不确定度的计算和分析
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关于实验数据的不确定度的计算和分析作者:孙红章王翚苏向英来源:《教育教学论坛》2015年第35期摘要:本文首先讨论了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关于不确定理论中的直接测量量的A类、B类标准不确定度和合成不确定度以及间接测量量的不确定度的通常表示方法,随后推算出了几个基本物理实验中各个测量量不确定度的计算公式,对大学本科学生的物理实验教学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不确定度计算;固体密度测量;杨氏弹性模量测量;共轭法测凸透镜焦距中图分类号:G642 ; ; 文献标志码:A ; ;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5-0169-02现如今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为了更加准确和精确的表示实验测量结果,常使用不确定度理论来表示实验测量结果。
[1,2]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不确定度的计算一直是一个难点,也是一个重点,许多本科学生因为不确定度的计算方法非常复杂,而且计算量很大,而放弃对实验数据的科学处理。
这里我们将阐述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不确定度的通常表示方法,并结合有关的基本物理实验,在课堂上用多媒体演示,使大学一年级学生很容易掌握不确定度的计算,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不确定度理论的一般原理和计算方法[3,4]不确定度理论对于直接测量量把数据的不确定度根据数据的性质来分类,把符合正态分布统计规律的称之为A类标准不确定度,而不符合正态分布统计规律的称之为B类标准不确定度。
把两类不确定度的平方和的根称之为测量量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或者简称为不确定度。
大学物理实验中物理量的直接测量量的平均值的标准偏差即为A类标准不确定度,它的计算公式为:t的大小与物理量的测量次数n和置信概率p有关系,置信概率p一般约定取值为68.3%,特殊情况下置信概率p取95.4%。
如果我们测量9次,置信概率取p=68.3%,那么置信因子取t=1.07。
如果我们测量5次,置信概率取p=68.3%,置信因子取t=1.14。
实验室数据分析关于计算不确定度
数据测量不确定度分类§1 测量值计算及其各项误差1 测量的概念测量:为确定被测对象的测量值,首先要选定一个单位,然后用这个单位与被测对象进行比较,求出它对该单位的比值──倍数,这个数即为数值。
表示一个被测对象的测量值时必须包含数值和单位两个部分。
目前,在物理学上各物理量的单位,都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它是以国际单位制(SI)为基础的单位。
它是以米(长度)、千克(质量)、秒(时间)、安培(电流强度)、开尔文(热力学温度)、摩尔(物质的量)和坎德拉(发光强度)作为基本单位,称为国家单位制的基本单位;其它量(如力、能量、电压、磁感应强度等等)的单位均可由这些基本单位导出,称为国际单位制的导出单位。
2 直接测量、间接测量、等精度测量测量分为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
直接测量是指把待测物理量直接与作为标准的物理量相比较,例如用直尺测某长度,间接测量是指按一定的函数关系,由一个或多个直接测量量计算出另一个物理量。
同一个人,用同样的方法,使用同样的仪器并在相同的条件下对同一物理量进行的多次测量,叫做等精度测量。
以后说到对一个量的多次测量,如无另加说明,都是指等精度测量。
3 测量的正确度、精密度和精确度正确度表示测量结果系统误差的大小,精密度表示测量结果随机性的大小,精确度则综合反映出测量的系统误差与随机性误差的大小。
4 误差的概念测量值x与真值X之差称为测量误差Δ,简称误差。
Δ=x-X。
误差的表示形式一般分为绝对误差与相对误差。
绝对误差使用符号±Δx。
x表示测量结果x与直值X之间的差值以一定的可能性(概率)出现的范围,即真值以一定的可能性(概率)出现在x-Δx至x+Δx区间内。
相对误差使用符号β。
由于仅根据绝对误差的大小还难以评价一个测量结果的可靠程度,还需要看测定值本身的大小,故用相对误差能更直观的表达测定值的误差大小。
绝对误差、相对误差和百分误差通常只取1~2位数字来表示。
5 误差的分类与来源一般将误差分为系统误差、随机误差、粗大误差三类。
物理实验中的测量不确定度计算方法
物理实验中的测量不确定度计算方法作为一门实验科学,物理实验的目标是通过对物理现象的测量和观察来验证和探索物理理论。
在进行实验过程中,测量不确定度是必不可少的概念。
测量不确定度反映了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同时也为实验结果的解释和合理性提供了依据。
本文将介绍物理实验中常用的测量不确定度计算方法。
1. 比例系数法比例系数法认为,在实验测量中,存在某些因素可以使得测量结果的变化与测量值的大小成比例关系。
比例系数法的计算公式为:δx = kx其中,δx为测量不确定度,k为比例系数,x为测量值。
比例系数法适用于测量仪器误差较小且稳定的情况,可以通过对测量仪器的特性进行研究和测量,得到相应的比例系数,从而计算出测量值的不确定度。
2. 标准偏差法标准偏差法是一种常用且较为普遍的测量不确定度计算方法。
标准偏差法基于一组重复测量的数据,通过对数据的统计分析,计算出实验结果的不确定度。
标准偏差法的计算公式为:δx = σ/√n其中,δx为测量不确定度,σ为数据的标准偏差,n为测量数据的数量。
标准偏差法适用于测量数据呈正态分布的情况,且要求重复测量的数据要充分,以获得较为可靠的结果。
3. 一次平均值法一次平均值法是一种简化的测量不确定度计算方法。
这种方法假设测量误差均匀地分布在测量值的上下限之间。
一次平均值法的计算公式为:δx = (x_max - x_min)/2其中,δx为测量不确定度,x_max和x_min分别为测量值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一次平均值法可以快速估算实验结果的不确定度,但对于不均匀分布的测量误差或极端值较多的情况,其结果可能会偏离实际情况。
4. 扩展不确定度法扩展不确定度法是一种综合考虑多种不确定度来源的计算方法。
在物理实验中,不确定度来自于多个因素,如仪器的误差、人为操作的误差等。
扩展不确定度法能够将这些因素综合考虑,并将不确定度扩大一定倍数以确保结果的可靠性。
扩展不确定度法的计算公式为:δx = k*√(δx_1² + δx_2² + … + δx_n²)其中,δx为测量不确定度,k为扩展因子,δx_1、δx_2、…、δx_n为不同来源的不确定度。
不确定度在实验室比对结果评价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不确定度在实验室比对结果评价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摘要:本文总结了实验室间能力验证结果的三种评价方法,同时针对En 值评价办法在计算中容易出现的误区进行了详细的总结归纳,为实验室在能力比对结果处理方法上提出了需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能力比对,不确定度,En值abstract :Ability verification results between laboratories have been summed up three kinds of evaluation methods, according to En value at the same time .In evaluation method in the calculation error is summarized in detail, for the experiment .Chamber in the ability to compare the results processing method is put forward on the need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problemKey words:Ability to compare,The uncertainty,En the value在实验室工作中,经常遇到比对试验。
实验室间的比对试验是确定实验室的检测能力,保证实验室数据准确,确定新的检验方法的有效性和可比性,保证本实验室检测人、机、法,符合有关标准和法律法规的要求,检测结果持续可靠而进行的一项重要的试验活动。
比对试验方法简单实用,广泛应用于企事业、专业质检、校准机构的实验室。
《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准则5.5.2条款中也明确规定:检测结果不能溯源到国家基标准的,实验室应提供设备比对、能力验证结果的满意证据。
目前各试验室通用的比对方法有:人员比对、仪器设备比对、方法比对、实验室间比对。
虽然比对试验的形式较多,但如何将比对试验数据归纳、处理、分析,正确地得出比对试验结果是比对试验成败的关键。
标准曲线的不确定度
标准曲线的不确定度标准曲线是实验室常见的一种曲线,用于测定未知物质浓度。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计算标准曲线的不确定度,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介绍标准曲线不确定度的计算方法及其重要性。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标准曲线的构建过程。
通常情况下,我们会使用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通过一系列实验测定其吸光度或荧光强度,然后绘制出标准曲线。
标准曲线通常是一条直线或曲线,其方程可以表示为y=ax+b,其中y表示吸光度或荧光强度,x表示浓度,a和b为拟合参数。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往往会进行多次实验,得到多条标准曲线。
为了确定标准曲线的不确定度,我们需要进行统计分析。
首先,我们可以计算各个浓度点对应的吸光度或荧光强度的平均值和标准偏差。
然后,利用这些数据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得到拟合参数a和b的平均值及其不确定度。
接下来,我们需要计算标准曲线上各个浓度点的不确定度。
一般来说,标准曲线上每个浓度点的不确定度包括两部分,由拟合参数引起的不确定度和由实验测量引起的不确定度。
前者可以通过线性回归的结果直接得到,而后者则需要考虑实验测量的误差以及仪器的精密度。
在实际计算中,我们可以利用传递误差的方法来确定标准曲线上各个浓度点的不确定度。
首先,我们可以计算出拟合参数a和b的不确定度对浓度的传递函数,然后将其与实验测量的不确定度相结合,得到最终的结果。
标准曲线的不确定度是实验结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到最终浓度的确定性和可靠性。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需要根据实验条件和仪器精密度进行合理的设计和选择,以最大限度地减小标准曲线的不确定度。
总之,标准曲线的不确定度是实验室工作中一个重要而复杂的问题。
通过合理的设计、精确的实验操作和严格的数据分析,我们可以有效地确定标准曲线的不确定度,从而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够对您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不确定度在实验数据分析中的应用
不确定度在实验数据分析中的应用在实验领域中,不可避免地要面对各种测量误差和不确定性,这些因素对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为了能够更好地处理实验数据,我们需要了解和利用不确定度这一概念。
本文将探讨不确定度在实验数据分析中的应用。
1. 什么是不确定度?不确定度是表征测量结果与被测量值真实值之间差异的一种度量方式。
它是指在一系列测量中,测量结果的分布范围。
可以理解为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偏差或误差。
能够准确地评估不确定度对于准确评价数据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2. 不确定度对实验数据的影响在实验领域中,测量误差和不确定性等因素对数据的影响不可避免。
如果忽略这些因素,将会导致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出现偏差,无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可靠的评估。
因此,了解实验数据的错误来源和不确定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处理实验数据,提高实验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3. 不确定度的计算方式不确定度的计算方式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方法:(1)标准偏差法标准偏差是指一组测量数据离平均值的距离的平均值。
计算标准偏差时,需要计算出平均值和每个数据点与平均值之间的差值,然后将这些差值平方并求和。
最后将总和除以测量数再开方即可得到标准偏差。
标准偏差表示的是单次测量结果的精度。
(2)合成不确定度法合成不确定度是根据各种误差、不确定性源的性质,按照一定规则将其合成成一个总的不确定度。
这种方法需要系统地分析和评估所有可能的误差和不确定性源,并计算它们对最终结果的影响。
(3)最大值法最大值法是将不确定性源中最大的值认为是实验数据的总误差。
这种方法被用于不确定度源具有互相独立的前提下的一些误差和不确定性的总计算。
(4)重复测量法重复测量法是通过重复测量相同的样本来确定数据中的随机误差。
这种方法可以获得多个测量结果,从而使用平均值来代表数据。
4. 不确定度的应用在实验领域中,不确定度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计算实验数据的误差范围不确定度可以告诉我们实验数据的测量误差范围,通过计算不确定度,我们可以得到实验数据的误差范围。
实验室检测不确定度评定
河南农业2017年第12期(上)(三)取样的代表性不够。
(四)测量过程中对环境影响的认识不恰如其分或对环境的测量与控制不完善。
(五)对模拟式仪器的读数存在人为偏移。
(六)测量仪器性能(灵敏度、分辨率、稳定性等)的局限性。
(七)测量标准或标准物质的不确定度。
(八)引用数据或其他参数的不确定度。
(九)在相同条件下被测量在重复观测中的变化。
三、不确定度各分量的评定(一)标准不确定度的A 类评定以标准差表示的测量不确定度U i 2  ̄ ̄ ̄ ̄ ̄ ̄√1,X 2,.......X N )1,x 2,.......x N )Uc(y)= ∑ — U 2(X i )+2∑ ∑ — —U(X i ,X j )N2525251/2δ-1i-1j-i+1N-12N2Xi 2Xi 2Xj﹛﹙﹙﹛1.以前的观测数据。
2.对有关技术资料和测量仪器特性的了解和经验。
3.生产部门提供的技术说明文件。
4.校准证书、检定证书或其他文件提供的数据,准确度的等级或级别,包括目前还使用的允许误差、极限误差等。
5.手册或某些资料给出的参考数据及其不确定度。
6.规定试验方法的国家标准或类似技术文件中给出的重复性γ或复现性R。
为了与A 类不确定度合成,应如证书给出U 或Up,K 或Kp,即u(xi)= γ或或R/2.83。
k 值时,可JJF1059-1999找出k 和 (Uc)按其他各量的方差(不U C 可用下式计算:如果被测量Y 由N 个2,......X N 的函数关系Y 的估计值为y,输入N 计值分别为x 1,成标准不确定度用 U 的评定区间的量,合理赋予被测量之值分布的大部分可望含于此区间。
也就是对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乘以包含因子得到标准不确定度。
a 在合成标准不确定度Uc(g)确定后,乘以一个包含因子k,即U=k Uc(ζ)k 取2~3,一般取2。
扩展不确定度数值修约时一般只进不舍。
(四) 测量不确定度的表达在表达测量不确定度时,首先要说明采用什么方法、测量什么对象(参数)、参数值(含量)的范围。
标准不确定度计算公式
标准不确定度计算公式在测量和实验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不确定度的概念。
不确定度是指测量结果的范围,它告诉我们测量结果的可信程度。
在科学和工程领域,我们需要对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进行评估和计算,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标准不确定度是一种常用的不确定度表示方法,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评估测量结果的可靠性。
标准不确定度的计算公式是一个重要的工具,它能够帮助我们确定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范围。
标准不确定度的计算公式通常基于测量数据的统计分析,包括测量值的平均值和标准偏差。
下面,我们将介绍标准不确定度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标准不确定度的计算公式如下:\[ u = \frac{s}{\sqrt{n}} \]其中,\( u \) 表示标准不确定度,\( s \) 表示测量值的标准偏差,\( n \) 表示测量值的数量。
标准偏差是测量值与其平均值的偏差的平方和的平均值的平方根。
标准不确定度的计算公式基于这一统计分析方法,能够帮助我们评估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范围。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计算标准不确定度:1. 收集测量数据,首先,我们需要收集测量数据,包括测量值的数量和具体数值。
2. 计算平均值,然后,我们计算测量值的平均值,即所有测量值的总和除以测量值的数量。
3. 计算标准偏差,接下来,我们计算测量值的标准偏差,即测量值与其平均值的偏差的平方和的平均值的平方根。
4. 计算标准不确定度,最后,我们利用标准不确定度的计算公式,将标准偏差和测量值的数量代入公式,计算得到标准不确定度。
通过以上步骤,我们可以得到测量结果的标准不确定度。
标准不确定度是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范围的一个重要指标,它能够帮助我们评估测量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除了标准不确定度的计算公式,我们还可以通过其他方法来评估和计算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例如扩展不确定度法、蒙特卡洛方法等。
这些方法都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评估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范围,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物理实验中的数据处理和不确定度分析方法
物理实验中的数据处理和不确定度分析方法引言:物理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实验可以验证理论,探索未知领域。
然而,实验数据的处理和不确定度分析是实验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对物理实验中的数据处理和不确定度分析方法进行探讨。
一、数据处理方法1. 数据收集:在进行物理实验时,首先需要收集实验数据。
可以使用仪器设备进行直接测量,也可以通过观察和记录来获取数据。
在数据收集过程中,应注意记录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 数据整理:在收集到实验数据后,需要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归纳。
可以使用表格、图表等形式将数据进行整理,以便更好地分析和理解数据。
3. 数据分析:数据分析是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和推理的过程。
可以使用数学统计方法,如平均值、标准差等,对数据进行分析和描述。
此外,还可以使用图像处理和模型拟合等方法,对数据进行更深入的分析。
二、不确定度分析方法1. 系统误差:系统误差是由于实验仪器、环境条件等因素引起的误差。
在进行实验前,应对实验仪器进行校准和调试,以减小系统误差的影响。
此外,还可以通过重复实验和对比实验结果来估计系统误差的大小。
2. 随机误差:随机误差是由于实验中的偶然因素引起的误差。
在实验中,随机误差是不可避免的,但可以通过增加实验次数和使用统计方法来减小其影响。
例如,可以使用标准差和方差等统计指标来描述随机误差的大小。
3. 不确定度表示:不确定度是对实验结果的不确定程度的度量。
在实验中,不确定度可以通过测量误差、重复实验等方法来估计。
常用的表示方法有绝对误差、相对误差和百分比误差等。
4. 不确定度传递:在物理实验中,往往需要通过多个测量值计算得到最终结果。
在进行计算时,需要将每个测量值的不确定度传递到最终结果中。
可以使用不确定度传递公式,根据测量值的不确定度和计算公式来计算最终结果的不确定度。
结论:物理实验中的数据处理和不确定度分析是确保实验结果准确性和可靠性的重要环节。
通过合理的数据处理和不确定度分析方法,可以更好地理解实验数据,评估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并为科学研究提供有力支持。
实验室检测不确定度评定程序
实验室检测不确定度评定程序一、背景在实验室中,我们经常需要对所测定的某种物理量进行不确定度评定。
这是因为在实验操作中,常常会存在各种因素的干扰和误差,如设备测定误差、人为误差、环境误差等。
这些误差会直接影响到最终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因此,实验室检测不确定度评定程序显得尤为重要。
二、实验室检测不确定度评定程序的基本原理实验室检测不确定度评定程序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对实验过程中的各种误差因素进行综合考虑,计算出最终结果的不确定度范围,从而来衡量测量结果的可靠性。
具体流程如下:1.确定测量对象和目标值2.识别影响测量准确性的因素,并将其分为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两种类型3.通过稳定性检验、重复性检验等方法来确定随机误差4.通过偏差检验、线性度检验等方法来确定系统误差5.将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合并并进行计算三、实验室检测不确定度评定程序的流程实验室检测不确定度评定程序主要包括以下流程:1.确定测试目的和方法,以及测量的物理量和单位2.确认测量仪器和设备,以及校准情况3.制定实验操作方案,并记录所有可能影响结果的因素4.进行实验操作,并保证操作的重复性、准确性和可靠性5.计算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并将其合并计算出最终结果的不确定度范围6.进行数据分析和评估,并对实验结果进行解释和汇报四、实验室检测不确定度评定程序的应用范围实验室检测不确定度评定程序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实验领域,如化学、物理、生物、地质等领域。
其中常用于测量物理量的不确定度评定,如长度、质量、体积、温度、压力等物理量的测量。
通过实验室检测不确定度评定程序,可以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科学研究提供更加可靠的支持。
五、实验室检测不确定度评定程序的影响因素和改进措施实验室检测不确定度评定程序的影响因素有很多,比如实验操作的复杂性、设备的精度和稳定性、环境的变化等等。
为了提高实验室检测不确定度评定程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可以采取以下改进措施:1.提高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标准化程度2.选用精度更高、稳定性更好的测量设备3.加强设备的校准和维护4.对环境进行控制和干扰削弱5.增加重复实验的次数,进一步降低随机误差六、实验室检测不确定度评定程序是实验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
化学分析实验数据处理中的测量不确定度
2017年05月化学分析实验数据处理中的测量不确定度秦艳邸驿淇牛晓蕊(北京中飞华正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北京101300)摘要:在化学分析中,实验数据处理是基础化学实验课程中不可回避的问题,数据处理能力被看作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化学检测的时候,规定限制参数和检测结果往往存在一定差距,相关操作人员需要对结果符合性进行规范、系统的检查。
因此,需要通过度量与结果的可信度来证明结果的适宜性。
基于此,文章就化学分析实验数据处理中的测量不确定度进行简要的分析,希望可以提供一个有效的借鉴。
关键词:化学分析;实验数据处理;测量不确定度1测量不确定度的基本概念在进行化学试验的过程中,大多数的决策,都是以对化学进行定量分析为基础来进行的。
所以,由于化学分析所起到的作用是非非常大的,那么如果要保证决策的科学性,就需要对化学分析的结果准确性有一定的掌握。
当前的化学分析方面,对于实验有着明确的规定,在试验的过程中,应当注重质量保证措施的运用,并且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当前,对于化学分析人员而言,压力越来越大,在每种试验当中,需要对其实验结果的质量进行证明,尤其是需要结果与度量的可行度来对结果的适应性进行证明。
一般情况下主要包括所期望的结果与其他结果之间互相吻合的程度,一般和所使用的分析方法没有关系。
要对该项目进行度量的话,一个主要的方法就是对不确定度进行测量。
在化学分析实验过程中,对不确定度进行测量,其主要的原因就是对相关的测量结果存在着一定的怀疑,通过定量的方式,对测量结果进行标示,就是所谓的不确定度。
当前的测量不确定度,是通过对经典的误差理论进行完善与演化后所形成的。
在对不确定度进行评估时,需要相关的分析人员对产生不确定的所有来院密切的关注,通过初步的分析,就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对测量不确定度的重要影响因素进行确定。
在进行计算的过程之中,需要对每一个影响不确定度的影响因素的大小进行估算,然后再将这些不确定度进行有效的合成,从而就可以将总的不确定度计算出来。
物理实验技术中的测量不确定度分析与计算方法
物理实验技术中的测量不确定度分析与计算方法在物理实验中,测量不确定度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概念。
它是指在测量物理量时由于各种因素而导致的误差范围。
测量不确定度的正确估计对于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因此,合理分析和计算测量不确定度是物理实验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在测量不确定度的分析中,首先要了解测量误差的来源。
测量误差可以由多种因素引起,如仪器本身的误差、人为操作的误差、环境条件的变化等。
为了减小误差的影响,科学家们通常通过一系列的措施来提高实验的精度,比如使用精密仪器、重复测量、控制环境等。
对于一个物理量的测量,其测量不确定度可以通过多种方法来计算。
其中一种常用的方法是标准偏差法。
这种方法基于多次重复测量的数据,通过求取测量值之间的标准差来估计测量不确定度。
标准偏差的计算过程相对简单。
首先,进行重复测量,得到多组测量值。
然后,计算这些测量值的平均值。
接下来,计算每个测量值与平均值的差的平方,并求取这些平方差的平均值。
最后,取平均值的算术平方根即为标准偏差。
标准偏差越小,表示测量结果的精度越高,测量不确定度越小。
除了标准偏差法,还有其他计算测量不确定度的方法,比如最小二乘法、直接法等。
这些方法适用于不同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情况,可以根据具体实验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
在进行测量不确定度分析时,还需要考虑到不确定度的合成。
在实际实验中,不同的测量量往往相互依赖,测量结果之间存在某种关系。
因此,为了对整个测量结果进行准确评估,需要考虑到这些关系,并进行不确定度的合成。
不确定度的合成可以通过多种方法来实现。
例如,对于两个相互独立的测量量,其不确定度可以进行简单的加减乘除运算。
而对于存在相互依赖关系的测量量,需要使用更复杂的合成公式,如高斯合成法。
高斯合成法是一种常用的不确定度合成方法,适用于线性关系。
它的基本原理是通过线性方程的传递误差来计算合成不确定度。
具体而言,对于一个由多个测量量组成的物理量,可以通过求取各个分量不确定度的平方和的算术平方根来估计整体的不确定度。
精密测量实验中的测量不确定度分析和不确定度计算方法
精密测量实验中的测量不确定度分析和不确定度计算方法引言精密测量实验在科学研究与工程应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任何测量都存在误差与不确定性,因此,在精密测量实验中,测量不确定度分析与计算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不确定度的概念、测量不确定度的来源以及不确定度计算方法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不确定度概念与来源1. 不确定度的概念不确定度是指测量结果与被测量真实值之间的差异,用以衡量测量结果的可靠性和精确性。
不确定度反映了测量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各种误差与偏差。
2. 测量不确定度的来源测量不确定度的来源有多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a. 仪器误差:指仪器本身在工作状态下具有的随机误差和系统性误差;b. 人为误差:由于人的主观因素导致的误差,例如读数误差、操作误差等;c. 环境条件误差:包括温度、湿度、压力等环境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d. 校准误差:由于校准仪器的不准确性所导致的误差;e. 方法误差:由于测量方法本身固有的不确定性而引起的误差。
二、测量不确定度的分析方法1. 类型A不确定度分析类型A不确定度分析又被称为统计不确定度分析,它是基于实验数据的统计分析方法。
通过多次重复测量获取一系列数据,并利用统计学原理计算平均值和标准偏差,进而得到类型A不确定度。
2. 类型B不确定度分析类型B不确定度分析是基于其他可靠信息而非实验数据的判断而得出的不确定度。
根据某些已知的测量不确定度信息,如使用科学文献中提供的可靠数据或者制造商提供的仪器精度等,通过评估计算得到类型B不确定度。
三、不确定度的计算方法不确定度计算方法有多种,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是十分重要的。
1. 合成不确定度法合成不确定度法是最常用的不确定度计算方法之一。
它将不确定度的贡献因素进行数学组合,得出最终的合成不确定度。
合成不确定度法可以分为加法合成和乘法合成两种,根据实验测量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合成方法。
2. 分析法与传递法分析法适用于根据实验数据中直接给出的误差估计值进行计算,例如直接使用仪器厂商提供的测量不确定度。
物理实验技术的数据分析与不确定度估计
物理实验技术的数据分析与不确定度估计在物理实验中,数据分析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对实验结果进行意义深远的解释,还能够提供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的评估。
而要进行正确的数据分析,我们需要对实验数据的不确定度进行准确的估计。
实验中的数据分析主要包括数值处理和误差分析两个方面。
首先,我们需要对实验数据进行数值处理,例如计算平均值、标准差、相关系数等。
通过这些处理,我们可以获得更直观、更具概括性的结果,从而更好地理解实验结果。
然而,任何实验都存在一定的误差。
这些误差可以来源于各种因素,如仪器的精度、环境条件的变化以及实验操作的技术问题等。
因此,在进行数据分析时,我们必须对这些误差进行估计和处理。
误差分析的一个关键概念是不确定度。
不确定度是对实验结果的置信度的度量。
它可以帮助我们评估实验的可靠性,并对结果的范围提供一个合理的估计。
在物理实验中,我们通常使用标准不确定度来表示误差的大小。
标准不确定度是指测量值与其真实值之间的差异的估计。
它的计算通常基于数理统计的原理和方法。
在实验中,我们可以通过多次测量同一个物理量来获得一系列的数值,然后可以计算这些数值的标准差。
标准差越大,表示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也越大。
不过,除了随机误差外,还存在系统误差。
系统误差是由于实验设计或仪器本身的问题导致的。
例如,使用有缺陷的仪器、环境温度变化等都会引入系统误差。
系统误差是非随机的,因此无法通过多次测量来消除。
为了准确估计系统误差的影响,我们需要进行系统误差分析。
系统误差分析可以通过多种方法来进行,例如对比法、校正法等。
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对比法。
对比法是将待测物理量与一个已知的准确物理量进行比较。
通过不断调整实验条件,我们可以逐渐减小系统误差,从而提高实验的准确性。
除了对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进行估计外,还需要对实验中其他因素的不确定度进行估计。
例如,实验参数的不确定度、环境条件的不确定度等。
这些因素的不确定度也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因此需要进行适当的考虑。
无机化学实验数据处理方法与结果分析
无机化学实验数据处理方法与结果分析无机化学实验通常涉及到各种实验操作,样品制备和数据测量。
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准确处理实验数据和分析实验结果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无机化学实验数据处理方法和结果分析技巧。
一、数据处理方法1. 平均值计算:在实验中,我们通常进行多次测量以确保数据的精确性。
计算平均值是一种常见的数据处理方法,可以减少个别异常值的影响,并提高数据的可靠性。
计算平均值的公式为:平均值 = (数据1 + 数据2 + 数据3 + ... + 数据n) / n2. 相对标准偏差(RSD)计算:为了评估数据的离散程度,我们可以计算相对标准偏差(RSD)。
RSD是数据的标准偏差与均值之比,通常以百分比表示。
计算RSD的公式为:RSD = (标准偏差 / 平均值) * 100%其中标准偏差可以使用统计学中的方法进行计算。
3. 不确定度计算:在实验中,测量结果往往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为了评估测量结果的准确性,我们可以计算不确定度。
不确定度可以通过不同方法进行计算,如A类不确定度和B类不确定度。
最终,我们可以计算出扩展不确定度,用于表示测量结果的可靠性。
二、结果分析技巧1. 数据可视化:将实验数据以图表形式展示可以更直观地分析结果。
常见的数据可视化方法包括柱状图、折线图、散点图等。
通过观察图表,我们可以更清楚地看到数据之间的关系和趋势。
2. 比较与对比:在实验中,我们通常需要比较不同条件下的实验结果。
通过比较不同样品、不同浓度或不同操作条件下的实验结果,我们可以评估它们之间的差异,并得出结论。
3. 标准曲线拟合:对于某些实验结果,我们可能需要建立标准曲线。
通过将标准物质的浓度与对应的测量数值进行拟合,我们可以确定未知样品的浓度或其他属性。
4. 统计分析:在一些复杂的实验中,我们可能需要进行统计分析以得出结论。
例如,使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等统计方法,我们可以评估不同组之间的显著差异。
三、案例分析以一个化学实验为例,假设我们进行了一组溶液中金离子浓度的测量,并记录了四次测量结果,分别为1.22 mg/L,1.25 mg/L,1.28 mg/L,1.24 mg/L。
不确定度的计算方法
不确定度的计算方法不确定度是指对测量结果的不确定性的度量。
在科学研究、工程技术和实验数据处理中,我们经常需要对实验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进行评估和计算。
不确定度的大小直接影响到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因此准确的不确定度评估和计算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一、不确定度的类型在实际应用中,不确定度可以分为随机不确定度和系统性不确定度两种类型。
随机不确定度是由于各种随机误差导致的,通常采用重复测量的方法来确定;而系统性不确定度是由于系统性误差引起的,通常采用校准和建模的方法来确定。
二、1. 标准不确定度的计算:对于一个测量值,首先需要计算出其标准偏差,然后标准不确定度即为标准偏差除以测量次数的平方根。
2. 组合不确定度的计算:当测量值由多个随机变量组成时,需要考虑各个变量的不确定度对最终结果的影响。
可以采用加法法则或乘法法则,将各个不确定度的平方和开方作为组合不确定度。
3. 不确定度的评估:评估不确定度需要考虑到测量方法、测量仪器、环境条件等因素,可以采用类比法、统计分析法或仿真法等方法来进行评估。
三、计算实例以某次测量体积为例,测量结果为10.5±0.2毫升,重复测量10次。
首先计算出平均值为10.5毫升,标准偏差为0.2毫升,标准不确定度为0.2/√10≈0.063毫升。
如果考虑到不同的测量方法或仪器所引入的系统性误差,还需要进行系统性不确定度的评估和计算。
综上所述,不确定度的计算方法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计算方式,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实际工作中,科学家和工程师们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不确定度评估能力,以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实验标准差和标准不确定度
实验标准差和标准不确定度实验标准差和标准不确定度是在科学实验和数据分析中经常使用的两个重要概念。
它们对于评价实验数据的稳定性和精确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理论基础、计算方法和应用实例三个方面对实验标准差和标准不确定度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实验标准差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实验标准差是用来衡量一组数据的离散程度的指标,它反映了数据点相对于均值的分散程度。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常常使用样本标准差来估计总体标准差。
样本标准差的计算公式如下:\[ s = \sqrt{\frac{\sum_{i=1}^{n}(x_i \bar{x})^2}{n-1}} \]其中,\( x_i \) 是第i个数据点,\( \bar{x} \) 是样本均值,n是样本容量。
通过计算样本标准差,我们可以了解数据的分布情况,进而评估实验数据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接下来,我们来介绍标准不确定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标准不确定度是用来描述测量结果的精确度的指标,它反映了测量结果的不确定程度。
标准不确定度的计算方法通常包括A类不确定度和B类不确定度的估计。
A类不确定度是由重复测量得到的数据计算得到的不确定度,而B类不确定度是由其他手段(如标定设备、厂家提供的数据等)得到的不确定度。
最终,标准不确定度可以通过A类不确定度和B类不确定度的平方和开平方得到。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的实验条件和测量要求来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和估计方式,以得到准确的标准不确定度。
最后,我们通过一个应用实例来说明实验标准差和标准不确定度的计算和应用。
假设我们需要测量一根金属杆的长度,我们进行了多次测量,并得到了一组数据。
通过计算样本标准差,我们可以评估测量结果的稳定性;通过计算标准不确定度,我们可以评估测量结果的精确度。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需要根据实验条件和测量要求来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和估计方式,以得到准确可靠的实验结果。
综上所述,实验标准差和标准不确定度是科学实验和数据分析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概念。
人教版化学化学实验中的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人教版化学化学实验中的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在人教版化学教材中,化学实验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实验可以直观地观察和验证化学原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
然而,仅仅进行实验还不足以完整地学习化学,对于实验中产生的数据还需要进行处理和分析,以得出准确的结论。
本文将介绍人教版化学教材中常见的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一、数据处理方法1. 有效数字法:在数据处理过程中,有效数字法是常用的一种方法。
有效数字指的是在测量过程中能够得到的最可靠的数字,它包括确定和不确定的数字。
在数据处理时,一般按照有效数字的规则进行四舍五入或截断。
2. 平均值计算: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常常需要进行多次测量,得到一系列数据。
为了得到更准确的结果,可以计算这些数据的平均值。
计算平均值的公式如下:平均值 = 所有数据之和 / 测量次数3. 相对误差计算:通过计算实测值与理论值之间的差异,可以评估实验数据的准确度。
相对误差的计算公式如下:相对误差 = |实测值 - 理论值| / 理论值 * 100%4. 不确定度计算:不确定度反映了测量数据的不确定程度,是数据处理中重要的指标之一。
不确定度的计算可以通过测量仪器的分辨率、测量值的精确程度等因素来确定。
二、数据分析方法1. 图表分析:如实验结果可以用图表展示,可以绘制散点图、折线图、柱状图等,通过观察图表,可以直观地分析数据之间的关系和趋势,并得出相应的结论。
2. 拟合分析:有时实验数据并不是呈线性关系,这时可以通过进行曲线拟合来找到最符合实验数据的曲线方程。
曲线拟合可以使用最小二乘法等方法进行。
3. 统计分析:在实验中,有时需要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如计算平均值、标准差、方差等。
这些统计量可以帮助我们从数据中了解更多的信息,作出更全面的结论。
4. 分组分析:针对大量实验数据,我们可以将数据按一定条件进行分组,然后对每组数据进行分析,以便对不同组别之间的差异有更深入的认识。
通过上述的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可以更好地理解实验数据,从中获得更准确的结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根据概率统计理论,在均匀分布函数条件下,一次测量值的 B 类标准差 UB=kPuB=kP△仪/C,C = 3 ,当 P=0.683 时,kP=1,即 UB= 仪 / 3 。在正态分布条件下,一次测量值的 B 类标准差 UB=kPuB=kP△仪/C,C =3, 当 P=0.683 时,kP=1,即 UB= 仪 /3。
2、多次直接测量结果的有效数字取舍规则
一般只取 1~2 位数字,因此 x 的末位数应取在σx 所取的一位上,即 x 末位与σx 的一位对齐。 关于 x 和σx 尾数的取舍,常采用下列的法则: (1)遇尾数为 4 或 4 以下的数,则“舍” 。 (2)遇尾数为 6 或 6 以上的数,则“入” 。 (3)遇尾数为 5 的数,要看前一位。前一位为奇数,则“入” ,前一位为偶数则“舍” 。
n
(x
UA
i 1
i
x) 2 x / n
n(n 1)
n 考虑到有限次测量服从 t 分布,A 类标准不确定度应表示为: 2
(x
i 1
i
x)
n(n 1) B 类标准不确定度
UA tp
t p x / n
测量中凡是不符合统计规律的不确定度统称为 B 类不确定度,记为 UB。 对一般有刻度的量具和仪表,估计误差在最小分格的 1/10~1/5,通常小于仪器的最大允差△仪。所以 通常以△仪表示一次测量结果的 B 类不确定度。 实际上,仪器的误差在[—△仪,△仪]范围内是按一定概率分布的。 一般而言,uB 与△仪的关系为
§3
1 不确定度的概念及计算
测量的不确定度
测量不确定度是与测量结果相关联的参数,表征测量值的分散性、准确性和可靠程度,或者说它是被 测量值在某一范围内的一个评定。测量不确定度分为 A 类标准不确定度和 B 类标准不确定度。 一个完整的测量结果不仅要给出该测量值的大小,同时还应给出它的不确定度,用不确定度来表征测
5 误差的分类与来源
1
一般将误差分为系统误差、随机误差、粗大误差三类。 (1) 、系统误差 在相同的测量条件下多次测量同一物理量时,误差的绝对值和符号保持恒定,当测量条件改变时,它 也按某一确定的规律而变化,这样的误差称为系统误差。 系统误差的来源可归结为下几个方面:仪器误差、调整误差、环境误差、方法(或原理)误差、人员 误差。 (2) 、随机误差 在相同的测量条件下多次测量同一物理量时产生的时大时小、时正时负、以不可预知的方式变化的误 差称为随机误差。 随机误差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各种不确定的因素所造成的测量值的无规则的涨落。 服从正态分布的随机误差具有下面的一些特性: 单峰性:绝对值小的误差出现的概率比绝对值大的误差出现的概率大。 对称性:绝对值相等的正负误差出现的概率相同。 有界性:有一定测量条件下,误差的绝对值不超过一定限度。 抵偿性:随机误差的算术平均值随着测定次数的增加而越来越趋向于零, (3) 、粗大误差 用当时的测量条件不能解释为合理的误差称为粗大误差。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实验者在操作、读数、 记录、计算等方面的粗心而造成的。含有粗大误差的测量值会明显歪曲客观事实,因而必须用适当的方法 将其剔除 (4) 、误差的转化 由于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有时难以分辨,并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因此,现代误差理论已使 用不确定度来评价测量结果,在误差分类上也不再使用系统误差这个名词,而是根据其来源及是否能用统 计方法进行处理,分别归类于 A 类不确定度和 B 类不确定度。
8 仪器误差
仪器的最大允差△仪:仪器的最大允差就是指在正确使用仪器的条件下,测量所得结果的最大允许误 差。 一般仪器误差的概率密度函数遵从均匀分布。 均匀分布:在△仪范围内,各种误差(不同大小和符号)出现的概率相同,区间外出现的概率为 0。
9 仪器的标准误差σ仪
对于均匀分布的仪器最大允许误差,可计算得标准误差为:
6
C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和展伸不确定度 假设测量误差在[-△B,△B]范围内服从正态分布,这时 B 类标准不确定度为 uB=△B /C,测量值的合成 标准不确定度为
2 2 U UA UB ,
P =0.68
将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乘以一个与一定置信概率相联系的包含因子(或称覆盖因子)K,得到增大置信 概率的不确定度,叫做扩展不确定度。 若置信概率为 0.95, K=2
6 测量结果的最佳值与随机误差的估算
(1)、测量结果的最佳值——算术平均值 设对某一物理量进行了几次等精度的重复测量,所得的一系列测量值分别为:x1、x2、…xi…xn。测量 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
1 n x xi 。 n i 1
xi 是随机变量, x 也是一个随机变量,随着测量次数 n 的增减而变化。由随机误差的上述统计特性可
3、有效数字运算规则
运算结果的有效数字应由误差计算结果来确定。但是,在作误差计算以前的测量值运算过程中,可由 有效数字运算规则进行初次的取舍,以简化运算过程。 有效数字的取舍的总原则是:运算结果只保留一位欠准数。
4、量具和仪器的有效数字
对于标刻度的量具和仪器,如果被测量量很明确,照明好,仪器的刻度清晰,要估读到最小刻度的几 分这一(如 1/10、1/5、1/2) 。这最小刻度的几分之一,即为测量值的估计误差,记作△估,测量值中能读 准的位数加上估读的这一位为有效数字。
5
量结果的可信赖程度,测量结果应写成下列标准形式: Χ=x±U(单位) ,Ur=±U/x×100% 式中 x 为测量值,对等精度多次测量而言,x 是多次测量的算术平均值 x :U 为不确定度,Ur 为相对 不确定度。 A 类标准不确定度 A 类标准不确定度是在一系列重复测量中,用统计方法计算的分量,它的表征值用平均值的标准偏差 表示,即
测量值计算及其各项误差
2 直接测量、间接测量、等精度测量
测量分为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直接测量是指把待测物理量直接与作为标准的物理量相比较,例如用 直尺测某长度,间接测量是指按一定的函数关系,由一个或多个直接测量量计算出另一个物理量。 同一个人,用同样的方法,使用同样的仪器并在相同的条件下对同一物理量进行的多次测量,叫做等 精度测量。以后说到对一个量的多次测量,如无另加说明,都是指等精度测量。
P =0.68 P =0.95 P =0.99
式中 x 为不含系统误差的测量结果,通常就是测量列的平均值。不确定度取 1 位或 2 位有效数字,测量值
i xi x ,
υi 是可以计算的,当用υi 来计算标准误差σ时,称之为标准偏差。
a . 标准偏差使用符号σx 表示,其计算式为:
x
i2 n 1
。
标准偏差σx 所表示的意义是:任一次测量值 xi 的误差落在(±σx)范围内的概率为 68.3%。 b. 平均值的标准偏差使用符号 x 表示,其计算式为:
仪
仪
3
4
。
§2
有效数字及其运算
测量结果的数字中,只保留一个欠准数,即数字的最后一位是欠准数,其余都是可靠数。测量结果中 所有可靠数字和一个欠准数统称为有效数字。它们正确而有效地表示了实验的结果。
1、直接测量的读数原则
直接测量读数应反映出有效数字,所以在直接测量读数时: (1)应估读到仪器最小刻度以下的一位欠准数; (2)有效数字位数的多少既与使用仪器的精度有关,又与被测量本身大小有关。
(均以 mm 为单位) 。求置信概率为 0.68、0.95、0.99 时,该测量列的平均值、标准偏差σx。 解:计算得到平均值 x =42.369mm 计算得到标准偏差σx = 0.021mm。n=9,查表得
P=0.68, t=1.07, 由式σxt = tPσx 得σxt =1.07×0.021mm=0.022mm P=0.95, t=2.31, σxt =2.31×0.021mm=0.048mm P=0.95, t=3.36, σxt =3.36×0.021mm=0.070mm
uB=△仪/C
C 称置信系数。 正态分布条件下,测量值的 B 类不确定度 UB kPuB kP
仪
C
,
kP 称置信因子,置信概率 P
与 kP 的关系见下表: 表
P kP
0.500 0.675
0.683 1
0.900 1.65
0.950 1.96
0.955 2
0.990 2.58
0.997 3
2
以证明,当测量次数 n 无限增多时,算术平均值 x 就是接近真值的最佳值。 (2)、随机误差的表示法 随机误差的大小常用标准误差、平均误差和极限误差表示。 (3) 、随机误差的估算 由于真值 X 无法知道,因而误差△i 也无法计算。但在有限次测量中,算术平均值 x 是真值的最佳估算 值,且当 n 时, x X 。所以,我们可以用各次测量值与算术平均值之差——残差或偏差来估算误 差。
x
x n
i2 n ( n 1)
1
,
平均值的标准偏差是 n 次测量中任一次测量值标准误差的 值 X 的可能性是 68.3%。
n
倍。它表示在 ( x x ) 范围内包含真
7 有限次测量的情况和 t 因子
测量次数趋于无穷只是一种理论情况,这时物理量的概率密度服从正态分布。当次数减少时,概率密 度曲线变得平坦,成为 t 分布,也叫学生分布。当测量次数趋于无限时,t 分布过渡到正态分布。 对有限次测量的结果,要使测量值落在平均值附近,具有与正态分布相同的置信概率,P =0.68,显 然要扩大置信区间,扩大置信区间的方法是把σx 乘以一个大于 1 的因子 tP。 在 t 分布下,标准偏差记为
1.09 1.94 2.46 3.71
1.08 1.86 2.37 3.50
1.07 1.83 2.31 3.36
1.06 1.75 2.26 3.25
1.04 1.73 2.15 2.98
1.03 1.71 2.09 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