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网法土方量计算的计算原理和方法

合集下载

方格网土方量计算公式

方格网土方量计算公式

方格网土方量计算公式方格网土方量计算步骤及公式本文简介:1.场地设计标高H0的计算H0=(ΣH1+2ΣH2+3ΣH3+4ΣH4)/4NN-场地中方格的个数;H1-一个方格仅有的角点标高;H2-两个方格共有的角点标高;H3-三个方格共有的角点标高;H4-四个方格共有的角点标高。

2.如果有排水坡度的话,按此图调整设计标高,Ix,iy分别指排水坡度系数3.计算方格网土方量计算步骤及公式本文内容:1.场地设计标高H0的计算H0=(ΣH1+2ΣH2+3ΣH3+4ΣH4)/4NN-场地中方格的个数;H1-一个方格仅有的角点标高;H2-两个方格共有的角点标高;H3-三个方格共有的角点标高;H4-四个方格共有的角点标高。

2.如果有排水坡度的话,按此图调整设计标高,Ix,iy分别指排水坡度系数3.计算场地各个方格角点的施工高度:hn---角点施工高度,即挖填高度。

以“+”为填,“-”为挖;---角点的设计标高(若无泄水坡度时,即为场地的设计标高H0);Hn---角点的自然地面标高。

公式hn=Hn-Hn4.确定零线X=ah1/(h1+h2)h1为填方角点的填方高度,h2为挖方角点的挖方高度。

5.计算方格挖填土方量:方格网中零线将方格划分为三种类型1)方格四个角点全部为挖(或填),其土方量为v=a2/4(h1+h2+h3+h4)2)方格网的相邻两角点为挖,另两角点为填,土方量为:挖方V1,2=[h12/(h1+h4)+h22/(h2+h3)]*a2/4;填方V3,4=[h32/(h2+h3)+h42/(h1+h4)]*a2/4;3)方格网为三个角点为挖,另一个角点为填(或相反),其填方部分土方量为:V4=a2/6乘以h43/(h1+h4)*(h3+h4)挖方部分土方量为:V1,2,3=a2/6乘以(2h1+h2+2h3-h4)+V4。

方格网计算土方量原理

方格网计算土方量原理

方格网计算土方量原理方格网法是一种常用的土方量计算方法,它通过将地块划分为等距的方格,然后通过对每个方格的高程进行测量,从而计算出土方量。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且精度较高,因此在土方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方格网计算土方量的原理及具体步骤。

首先,进行地块的测量和划分。

在进行土方量计算之前,需要对地块进行测量,并将其划分为等距的方格。

方格的大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一般情况下选择较小的方格可以提高计算精度。

接下来,对每个方格的高程进行测量。

利用测量工具,对每个方格的四个角以及中心点的高程进行测量记录。

在记录高程时,需要注意测量的准确性,以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然后,进行土方量的计算。

通过测量得到的高程数据,可以利用方格网法进行土方量的计算。

具体计算步骤为,首先计算每个方格的平均高程,然后根据相邻方格的高程差值,计算出每个方格的土方量。

最后将所有方格的土方量相加,即可得到整个地块的土方量。

在进行方格网计算土方量时,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首先是高程测量的准确性,高程数据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土方量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其次是方格的划分和选择,合理的方格划分可以提高计算精度,而过大或过小的方格都会影响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最后是计算的精度和误差控制,需要对计算结果进行合理的校核和误差控制,以确保计算结果的可靠性。

总的来说,方格网法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土方量计算方法,通过合理的测量和计算步骤,可以得到较为准确的土方量结果。

在实际的土方工程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土方量计算方法,以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和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通过本文的介绍,相信大家对方格网计算土方量的原理及具体步骤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实际工程中,希望大家能够根据本文所述的方法进行合理的土方量计算,为工程的顺利进行提供有力的支持。

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提高土方量计算的准确性和精度。

这样才能更好地为土方工程的顺利进行和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做出贡献。

方格网计算土方量原理

方格网计算土方量原理

方格网计算土方量原理方格网法是一种用于测量土地表面不规则形状的土方量的方法。

它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可以帮助工程师和土木工程师快速准确地计算土地表面的土方量。

接下来,我们将介绍方格网法的原理和计算步骤。

方格网法的原理是将土地表面划分为一个个小方格,并通过对每个小方格的测量来计算土方量。

首先,需要在土地表面建立一个方格网,网格的大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一般情况下,网格大小为1米×1米或2米×2米。

然后,对每个小方格的高程进行测量,可以使用全站仪或其他测量仪器来进行高程测量。

通过对每个小方格的高程测量,可以得到土地表面的高程数据。

在进行高程测量之后,需要对每个小方格的面积进行测量。

可以通过测量每个小方格的边长来计算出每个小方格的面积。

在测量完所有小方格的高程和面积之后,就可以利用这些数据来计算土方量了。

土方量的计算公式为,土方量 = Σ(高程差×面积)。

其中,Σ表示对所有小方格进行求和,高程差表示每个小方格的最大高程和最小高程之差,面积表示每个小方格的面积。

通过对所有小方格的高程差和面积进行求和,就可以得到土地表面的土方量。

在实际应用中,方格网法可以帮助工程师和土木工程师快速准确地计算土地表面的土方量,特别是对于不规则形状的土地表面,方格网法可以更加方便地进行土方量的计算。

通过合理设置方格网的大小和密度,可以得到更加精确的土方量计算结果。

总之,方格网法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土方量计算方法,通过对土地表面进行方格划分和测量,可以快速准确地得到土方量的计算结果。

在工程实践中,方格网法可以帮助工程师和土木工程师更加方便地进行土方量的计算,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用方格网法计算土方步骤

用方格网法计算土方步骤

用方格网法计算土方步骤方格网法是一种常用的土方计算方法,可以用于计算土方的体积和步骤。

方格网法的基本原理是将土地划分为一系列方格,并测量每个方格的高程差。

然后,通过计算每个方格的体积,并将其累加,即可得到土方的总体积。

下面将详细介绍方格网法的计算步骤。

第一步:测量区域边界首先,需要准确测量土地或施工场地的边界线,并在各个角点处标记测量点。

这些测量点将作为方格网中每个方格的角点。

第二步:确定网格间距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方格网的间距。

间距的选择应该根据场地尺寸和地形的复杂程度进行合理调整。

通常情况下,间距可以选择为1米或更小。

第三步:建立方格网使用测量点确定的位置,可以使用绳子或钉子等工具在地面上建立方格网。

确保方格网的边缘和角点都严格平行和垂直。

第四步:测量高程差使用水准仪或其他测量工具,对方格网中的每个角点进行高程测量。

记录每个位置的高程数值。

第五步:计算体积根据高程差测量结果,可以计算每个方格的土方体积。

通常情况下,每个方格的土方体积计算公式为:V=(A1+A2+A3+A4)/4*h,其中A为方格四个角点的高程数值,h为方格中心点的高程数值。

第六步:累加体积将每个方格的土方体积累加,即可得到整个土地或施工场地的土方体积。

如果方格网是等距的,可以直接将每个方格的体积相加。

如果方格网是非等距的,需要按照实际情况进行体积调整。

方格网法可以用于计算多个区域的土方体积。

例如,可以将场地划分为不同的区域,然后按照上述步骤逐个计算每个区域的土方体积,并将结果累加得到总体积。

需要注意的是,方格网法只适用于地形平坦的场地。

如果场地地形复杂或存在斜坡等情况,则需要使用其他方法进行土方计算,如三角测量法或通过地形测量仪器获取高程数据。

总结起来,方格网法是一种简单而实用的土方计算方法,适用于平坦的场地。

通过将场地划分为一系列方格,并测量各个角点的高程数值,然后计算每个方格的土方体积并累加,可以得到土方的总体积。

方格网算土石方量(一)

方格网算土石方量(一)

方格网算土石方量(一)引言概述:方格网算土石方量是一种常用的量算土石方量的方法,可以通过简单的计算得出土石方的体积。

本文将介绍方格网算土石方量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步骤,并提供了一些实用的计算方法和技巧。

正文:一、方格网算土石方量的原理1. 方格网算土石方量是基于土石方体积与方格网数量之间的关系进行计算的方法。

2. 该方法的核心思想是将工地区域划分为一定大小的方格,并通过对方格内土石方的高程测量,计算每个方格内的土石方体积。

3. 方格网算土石方量依赖于地面的平整度,需要合理选取方格尺寸,以保证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二、方格网算土石方量的计算步骤1. 首先,测量工地区域的边界,并确定合适的方格网尺寸。

2. 将工地区域划分为若干方格,在每个方格内的四个角点标注编号以及高程。

3. 使用水平仪和测量仪器,测量每个方格内的四个角点的高程,并记录下来。

4. 计算每个方格内的土石方体积,可采用简单的平均高程法或三角测量法。

5. 将每个方格内的土石方体积相加,即可得到整个工地区域的土石方量。

三、方格网算土石方量的实用方法和技巧1. 在选取方格网尺寸时,可以根据工地的实际情况和要求进行合理选择,尽量使每个方格内的土石方量接近均匀分布。

2. 在测量方格内角点的高程时,应确保测量仪器的准确性和稳定性,避免产生误差。

3. 在计算每个方格内的土石方体积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简化,例如将方格近似看作平面或三角形,以提高计算效率。

4. 如果工地区域较大,可以将地块分为多个子区域,分别进行方格网算土石方量,最后将子区域的土石方量相加得到总量。

5. 方格网算土石方量的结果应与实际测量值进行对比和验证,以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总结:方格网算土石方量是一种简单实用的量算土石方量的方法,通过将工地区域划分为方格,并测量每个方格内的高程,可以计算得出土石方的体积。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合理选取方格尺寸,确保测量准确性,并进行适当的简化和验证,以提高计算效率和结果可靠性。

网格土方计算原理_公式

网格土方计算原理_公式

方格网法土方计算
方格网法土方计算适用于地形变化比较平缓的地形情况,用于计算场地平整的土方量计算较为精确。

具体做法如下:
首先建立地形的坐标方格网,方格网的一边与地形等高线或场地坐标网平行,大小根据地形变化的复杂程序和设计要求的精度确定,边长一般常采用20m×20m或40m×40m(地形平坦、机械化施工时也可采用100m×100m)。

然后求出方格各个角点的自然标高、设计标高以及施工高程。

计算零点位置,在每相邻的填方点和挖方点之间总存在一个零点,零点的确定方法如下:说明:
X t:零点据填方角顶的距离;X w:零点据挖方角顶的距离
h t:填方高度;h w:挖方高度;a:方格边长
连接每个方格上的相邻两个零点,根据零线将方格划分的情况,采用相应公式来计算,如表11-2所示。

汇总,分别将填方区、挖方区所有土方汇总,得到填、挖土方总量。

a:方格边长(m)
h1、h2、h3、h4:方格网角点的施工高度,正值代表填方,负值代表挖方
V+、V—:填方(或挖方)的体积(m3)
四个角点全填方(或全挖方)
一个角点填方(或挖方),另外三个角点挖方(或填方)
一侧两个角点填方(或挖方),另一侧两个角点挖方(或填方)相对两个角点填方(或挖方),另外相对两个角点挖方(或填方)说明:。

方格网计算土方原理及工艺

方格网计算土方原理及工艺

场地平整土方工程量的计算在编制场地平整土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进行土方的平衡调配以及检查验收土方工程时,常需要进行土方工程量的计算。

计算方法有方格网法和横断面法两种。

(1)方格网法用于地形较平缓或台阶宽度较大的地段。

计算方法较为复杂,但精度较高,其计算步骤和方法如下:1)划分方格网根据已有地形图(一般用1:500的地形图)将欲计算场地划分成若干个方格网,尽量与测量的纵、横坐标网对应,方格一般采用20m ×20m 或40m ×40m ,将相应设计标高和自然地面标高分别标注在方格点的右上角和右下角。

将自然地面标高与设计地面标高的差值,即各角点的施工高度(挖或填),填在方格网的左上角,挖方为(-),填方为(+)。

2)计算零点位置在一个方格网内同时有填方或挖方时,应先算出方格网边上的零点的位置,并标注于方格网上,连接零点即得填方区与挖方区的分界线(即零线)。

零点的位置按下式计算(图6-3):a h h h x ⨯+=2111 a h h h x ⨯+=2122 (6-8) 式中 x 1、x 2——角点至零点的距离(m );h 1、h 2——相邻两角点的施工高度(m ),均用绝对值;a ——方格网的边长(m )。

图6-3 零点位置计算示意图图6-4 零点位置图解法为省略计算,亦可采用图解法直接求出零点位置,如图6-4所示,方法是用尺在各角上标出相应比例,用尺相接,与方格相交点即为零点位置。

这种方法可避免计算(或查表)出现的错误。

3)计算土方工程量按方格网底面积图形和表6-31所列体积计算公式计算每个方格内的挖方或填方量,或用查表法计算,有关计算用表见表6-31。

常用方格网点计算公式表6-31注:1.a——方格网的边长(m);b、c——零点到一角的边长(m);h1、h2、h3、h4——方格网四角点的施工高程(m),用绝对值代入;Σh——填方或挖方施工高程的总和(m),用绝对值代入;V——挖方或填方体积(m3)。

方格网法土方量计算及测量

方格网法土方量计算及测量

土方施工技术场地平整理论知识:一、平整场地土方量计算公式与步骤1. 读识方格网图方格网图由设计单位(一般在1:500的地形图上)将场地划分为边长a=10~40m的若干方格,与测量的纵横坐标相对应,在各方格角点规定的位置上标注角点的自然地面标高(H)和设计标高(Hn),如图所示.2.确定场地设计标高1)场地初步标高:H0=S(H11+H12+H21+H22)/4MH11、H12、H21、H22 ——一个方格各角点的自然地面标高;M ——方格个数.或:H0=(∑H1+2∑H2+3∑H3+4∑H4)/4MH1--一个方格所仅有角点的标高;H2、H3、H4--分别为两个、三个、四个方格共用角点的标高.2)场地设计标高的调整按泄水坡度调整各角点设计标高:①单向排水时,各方格角点设计标高为: Hn = H0 ± Li②双向排水时,各方格角点设计标高为:Hn = H0 ± Lx ix ± L yi y3.计算场地各个角点的施工高度施工高度为角点设计地面标高与自然地面标高之差,是以角点设计标高为基准的挖方或填方的施工高度.各方格角点的施工高度按下式计算:式中 hn------角点施工高度即填挖高度(以“+”为填,“-”为挖),m;n------方格的角点编号(自然数列1,2,3,…,n).Hn------角点设计高程,H------角点原地面高程.4.计算“零点”位置,确定零线方格边线一端施工高程为“+”,若另一端为“-”,则沿其边线必然有一不挖不填的点,即“零点”(如图1-4所示).图1-4 零点位置零点位置按下式计算:式中 x1、x2 ——角点至零点的距离,m;h1、h2 ——相邻两角点的施工高度(均用绝对值),m;a —方格网的边长,m.确定零点的办法也可以用图解法,如图1-5所示.方法是用尺在各角点上标出挖填施工高度相应比例,用尺相连,与方格相交点即为零点位置。

将相邻的零点连接起来,即为零线。

方格网法计算土方工程量

方格网法计算土方工程量

方格网法计算土方工程量方格网法是一种常用于土方工程量计算的方法。

它通过将工程区域划分成等大的方格,然后通过计算方格中的土方高差来确定土方的开挖或填方量。

方格网法的主要步骤如下:第一步:确定工程区域首先,确定需要计算土方工程量的区域范围。

这个区域可以是整个工程场地,也可以是工程场地的一个部分。

第二步:划分方格根据实际情况,将工程区域划分成等大的方格。

方格的大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通常根据工程的尺寸和要求来选择合适的大小。

第三步:测量高程在每个方格的四个角或者中心点测量地面高程。

可以使用水准仪、全站仪或者GPS等仪器进行测量。

第四步:计算高差计算每个方格的高差。

可以通过将每个方格的最高和最低高程相减来得到高差。

第五步:计算土方量根据每个方格的高差,可以计算出每个方格的土方开挖或填方量。

如果高差为正值,则表示需要填方;如果高差为负值,则表示需要开挖。

第六步:汇总计算将每个方格的土方量累加起来,得到整个工程区域的土方工程量。

方格网法的优点是简单、直观、易于计算。

它不需要复杂的测量和计算,只需测量每个方格的高程,然后根据高差来计算土方量。

此外,方格网法还可以应用于各种不同类型的工程场地,无论是平坦的地势还是复杂的地形,都可以使用方格网法来计算土方工程量。

然而,方格网法也有一些限制。

首先,方格网法假设每个方格内的土方高差是均匀分布的,可能忽略了地势的复杂性。

其次,方格网法适用于土方高差相对较小的情况,如果土方高差差异较大,可能需要其他更精确的方法来计算土方工程量。

总之,方格网法是一种简单、直观且常用的方法,用于计算土方工程量。

通过将工程区域划分成等大的方格,并测量每个方格的高程,可以计算出每个方格的土方量,最后汇总计算出整个工程区域的土方工程量。

然而,在应用方格网法时,需要考虑实际情况,并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方格大小和其他计算方法。

方格网法土方量计算的计算原理和方法

方格网法土方量计算的计算原理和方法

方格网法土方量计算的计算原理和方法文章类别:工程论文摘要:下文分析了方格网法进行土石方量计算的使用原理,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平整场地后地面不为平面的工程土方量的计算方法。

关键词:土方量计算,方格网法,计算方法,原理1引言土方量计算方法有许多种,目前我们比较常用的有断面法、DTM法、等高线法和方格网法等4种土方量计算方法。

断面法、DTM法、和等高线方法只适于基准面为平面的土方量的计算,对于基准面为斜面或不规则形状,则不能直接应用上述方法。

对这种情况,可假设一个共同的基准面,计算场地平整前后相对于该基准面的填挖方量,两次填挖方量的差就是所要求的填挖方量。

下面就方格网法土方量计算的计算原理和方法进行阐述。

2方格网法当建筑场地规整、地形较为平坦,场地设计标高尚未确定或已经确定时,均可以采用方格网法进行土方计算。

该方法首先将场地划分为若干方格(一般为边长5~20m的正方形),从地形图或实测得到每个方格角点的自然标高,由给出的地面设计标高,根据各点的设计标高与自然标高之差,求出零线位置,进而求出各方格的工程量,所有方格的工程量之和即为整个场地的工程量。

2.1方格网四角原始高程数据的计算从原始地形图中直接剖取,可按地形图上的等高线用内插法求得或采用就近原则进行剖取计算。

把测区的地形表面按一定的格网间距dx、dy(一般dx=dy)进行格网化,然后求出每个方格中心点的高程作为该方格面元的平均高程,最后按一定排列(如按行或列)进行存储,从而得到基于规则格网的面元DTM。

2.2方格网四角设计高程的计算量算方格点的地面高程,注在相应方格点的右上方。

为使挖方与填方大致平衡,可取各方体积点高程的平均值作为设计高程H0,则各方格点的施工标高hi为:hi=H0-Hi将施工标高注在地面高程的下面,负号表示挖土,正号表示填土。

在图上按设计高程确定填挖边界线,根据方格四个角点的施工标高符号不同。

可选择以下四种情况之一,计算各方格的填挖方量。

土方量计算网格计算法

土方量计算网格计算法

第五章1土方的网格法计算。

(试述方格网法计算土地平整挖填土方量的基本原理及方法。

)(1)计算原理:方格网法的基本原理是将项目区地块,根据地形复杂程度、地形图比例尺以及精度要求划分成边长为10m~100m的方格,在水平面上形成方格网,分别测出各方格网四个顶点的高程,根据地面高程和设计高程计算各个格网挖填深度及土方量,最后汇总格网挖填土方量。

其中,地形图比例尺、施工高度、地形坡度、方格网边长及场地平整总面积都与土方量计算相对误差有直接的联系。

当方格网边长越短,场地平整总面积及施工高度越大,地形坡度越缓,地形图比例尺越大时,土方计算精度越高,反之越低。

(2)根据各方格划分为四边形和三角形的不同,方格网法又分为四方棱柱体法和三角棱柱体法。

①四方棱柱体法计算步骤:a)根据已有的地形图,划分方格网,其方位尽量与测量纵横坐标网重合。

方格的大小,根据自然地面或设计地面的复杂程度而定。

由于地形图的比例一般也取决于地形的复杂程度,建议地形图比例为1:500时用20m×20m方格网;比例为1:1000时可采用40m×40m方格网;面积较大而地形简单、坡度平缓时,可采用100m×100m方格网;地形特别复杂的个别地段,也可采取局部加密方格网的措施,如可采用10m×10m方格网。

b)测量各方格角点的自然地面高程H1(m),或者根据地形图上的等高线插值求出方格角点的自然地面高程H1(m)。

c)按项目区田块规划设计标明各方格角点的设计地面标高H2(m)。

d)计算自然地面高程与设计地面标高的差值,即得出各方格角点的施工高度Hs=(H1-H2)(m),也就是该角点的挖(或填)方向高度(“+”为填方,“-”为挖方)。

e)确定零点及零线。

f)计算方格角点的挖、填土方量情况,按方格网计算公式表中所列的公式计算。

求出各方格的挖(填)方土方量,把挖(填)方土方量分别加起来,汇总。

②三角棱柱法:三角棱柱体法是将场地平面划成方格网后,再沿地形等高线方向连接各方格的对角线,将方格划分成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形成三角形网格。

方格网计算土方量原理

方格网计算土方量原理

方格网计算土方量原理方格网法是一种常用的土方量计算方法,它通过将地形图划分为等距的方格网,然后根据每个方格的高程数据来计算土方量。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适用于各种地形复杂程度的场地,因此在工程测量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方格网法的原理是将地形图按照一定的间距划分为方格,然后通过对每个方格的高程数据进行处理,计算出每个方格的土方量,最后将所有方格的土方量相加得到整个场地的土方量。

具体的计算步骤如下:首先,将地形图按照一定的间距进行方格划分。

划分的间距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一般情况下,地形较为平坦的地区可以适当增大间距,而地形较为复杂的地区则需要缩小间距,以保证计算的准确性。

其次,对每个方格内的高程数据进行处理。

通常情况下,可以采用平均高程法,即将每个方格的四个角点的高程数据相加后除以4,得到该方格的平均高程。

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其他方法,如最高点法、最低点法等。

然后,根据方格的平均高程计算土方量。

计算土方量的公式为,土方量 = 方格面积(挖方深度或填方高度地表高程)。

其中,方格面积可以通过方格间距来确定,挖方深度或填方高度则需要根据工程设计要求来确定,地表高程即为方格的平均高程。

最后,将所有方格的土方量相加得到整个场地的土方量。

这样就完成了整个场地的土方量计算。

方格网法的优点是计算简单、适用范围广,能够较为准确地计算出场地的土方量。

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在地形变化较为剧烈的地区,方格网法可能无法完全准确地反映实际情况,需要结合其他方法进行综合分析。

总的来说,方格网法是一种简单实用的土方量计算方法,通过合理的划分和处理,能够较为准确地计算出场地的土方量,为工程测量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间距和处理方法,以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方格网计算土方量原理

方格网计算土方量原理

方格网计算土方量原理
方格网计算土方量原理即通过在地面上划分方格网,并计算每个方格中的土方体积,进而得出总的土方量。

具体原理可分为以下几步:
1. 划分方格网:首先在待测量区域的地面上进行方格网的划分,通常使用水平标杆和粉笔线等工具,将地面划分为等大的方格。

2. 计算单个方格的土方体积:对每个方格进行土方体积的计算。

土方体积的计算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
土方体积 = 方格面积 ×层高
其中,方格面积为方格的水平投影面积,层高为该方格内土
方堆积的高度,可以通过测量或估算得出。

3. 累加各个方格的土方体积:将所有方格内的土方体积累加起来,得到总的土方体积。

可以通过逐个方格计算土方体积,并将其累加到总体积中的方法来实现。

4. 随机抽查方格:为了验证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可以随机抽取部分方格进行测量和计算,然后与计算结果进行对比。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方格网计算土方量时,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 方格的大小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一般应适当缩小,以
提高计算精度。

- 方格网的划分应在待测量区域的整个范围内进行,确保所有
区域被覆盖。

- 土方体积计算中的方格面积和层高都应该准确测量或者经过合理估算。

- 测量时要确保准确性,避免误差的产生,可选用高精度的测量工具,并进行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综上所述,方格网计算土方量原理是通过划分方格网,计算每个方格内的土方体积,累加得到总的土方体积。

该方法可以提高土方量计算的准确性和效率。

方格网土方计算

方格网土方计算

方格网土方计算平时我们在施工时,难免在土方施工时遇到方量确认的难题。

我们在实际生产中,主要采用的方量计算方法为断面法土方计算。

然而当某个区域不规则,断面法测出的方量是前后两个断面填挖量的平均值,比如某个废弃土堆要进行场地平整,断面数据不具有代表性,与事实存在出入。

这将对我们确认方量造成勿扰。

1、方格网土方计算原理方格网土方计算原理是将一个不规则的施工区域划分为n个规则的柱体,再由该柱体的上下标高之差算出该柱体的体积。

再将这n个体积进行叠加汇总便得到我们需要的较为精确的土方量。

2、方格网土方计算现场测量2.2.1原始地貌测量(前期数据收集)在现场施工前,我们得对原始地貌进行一次测量,并保存好数据。

原始地貌测量时,点与点之间距离不可过大,在5-10m范围内较为合适。

而且遇到特征点(地形明显起伏地段)得加密测量。

比如说,遇到一个1m高的土埂,应在土埂上下均测一点,顺着土埂只需在5-10m测一次便可;遇到一个半径5m,高差2m的土堆,此时应围绕土堆测一圈,在土堆顶部测一圈。

2.2.2 设计面代入或施工后复测(后期数据收集与处理)原始地貌测量后,我们可根据设计面生成数据文件,该面可为平面,斜面等。

对于后期数据为不规则面,我们无法判断时,可后期复测。

后期数据的处理。

这里介绍两种情况:1、后期为平面,整体场地处于同一个标高的平面。

2、后期为不规则面,此时应将复测后的数据生成三角网。

2.2.3 cass7.0方格网计算土方的步骤计算步骤主要分为4个步骤,首先是根据要求确定计算区域,并用pline绘制闭合折线。

然后是填写计算数据。

最后是数据处理,调整自动生成的字体、大小等,以及删除部分边角重叠字体,使其清晰,明了。

2.2.3.1 前期数据展高程点与CAD中。

图2.1展高程点2.2.3.2 选择cass7.0中工程应用-方格网土方应用菜单。

图2.2 选取方格网计算菜单2.2.3.3 选择区域边线。

现场原始地貌测量边缘线应大于后期土方边线,选择的边线应为后期土方边线。

方格网法土方计算

方格网法土方计算

方格网法土方计算:由方格网来计算土方量是根据实地测定的地面点坐标(X,Y,Z)和设计高程,通过生成方格网来计算每一个方格内的填挖方量,最后累计得到指定范围内填方和挖方的土方量,并绘出填挖方分界线。

系统首先将方格的四个角上的高程相加(如果角上没有高程点,通过周围高程点内插得出其高程),取平均值与设计高程相减。

然后通过指定的方格边长得到每个方格的面积,再用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得到填挖方量。

方格网法简便直观,易于操作,因此这一方法在实际工作中应用非常广泛。

用方格网法算土方量,设计面可以是平面,也可以是斜面,还可以是三角网。

1、设计面是平面时的操作步骤:(1)用复合线画出所要计算土方的区域,一定要闭合,但是尽量不要拟合。

因为拟合过的曲线在进行土方计算时会用折线迭代,影响计算结果的精度。

(2)选择“工程应用\方格网法土方计算”命令。

命令行提示:“选择计算区域边界线”;选择土方计算区域的边界线(闭合复合线)。

屏幕上将弹出方格网土方计算对话框,在对话框中选择所需的坐标文件;在“设计面”栏选择“平面”,并输入目标高程;在“方格宽度”栏,输入方格网的宽度,这是每个方格的边长,默认值为20米。

由原理可知,方格的宽度越小,计算精度越高。

但如果给的值太小,超过了野外采集的点的密度也是没有实际意义的。

(3)点击“确定”,命令行提示:最小高程=XX.XXX ,最大高程=XX.XXX总填方=XXXX.X立方米, 总挖方=XXX.X立方米同时图上绘出所分析的方格网,填挖方的分界线(绿色折线),并给出每个方格的填挖方,每行的挖方和每列的填方。

2、设计面是斜面时的操作步骤:设计面是斜面的时候的,操作步骤与平面的时候基本相同,区别在于在方格网土方计算对话框中“设计面”栏中,选择“斜面【基准点】”或“斜面【基准线】”(1)如果设计的面是斜面(基准点),需要确定坡度、基准点和向下方向上一点的坐标,以及基准点的设计高程。

点击“拾取”,命令行提示:点取设计面基准点:确定设计面的基准点;指定斜坡设计面向下的方向:点取斜坡设计面向下的方向;(2)如果设计的面是斜面(基准线),需要输入坡度并点取基准线上的两个点以及基准线向下方向上的一点,最后输入基准线上两个点的设计高程即可进行计算。

最全土方计算方法(CASS11方格网计算土方)

最全土方计算方法(CASS11方格网计算土方)

土方工程量计算几种比较经常计算土方量的方法有:公式法预估、方格网法、等高线法、断面法、DTM法、区域土方量平衡法和平均高程法等。

一、公式法预估方法原理:即把地形近似的假定为锥体、棱台、球缺、圆台等几何体,利用立体几何公式计算土方量此法简单易于操作但精确度差,所以一般多用于方案规划、设计阶段的土方量估算。

二、方格网法方法原理:系统将方格的四个角上的高程相加(如果角上没有高程点,通过周围高程点内插得出其高程),取平均值与设计高程相减。

然后通过指定的方格边长得到每个方格的面积,再用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得到填挖方量。

方格网法计算的设计面可以是平面或斜面(A.一个方向放坡:斜面【基准点】、B.二个不同方向放坡:斜面【基准线】),也可以是多个坡面(利用三角网文件完成),能够满足不同情况下的土方计算,尤其是在处理多级放坡非常出色。

方法原理:两条等高线所围面积可求,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差已知,可求出这两条等高线之间的土方量。

适用于用户将白纸图扫描矢量化后得到的图形,因为这样的图形没有高程数据文件,所以无法用前面的几种方法计算土方量。

用等高线法可计算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土方量,但所选等高线必须闭合。

山体水方法原理:道路断面、场地断面、任意断面、二断面线间土方计算。

其工作原理为根据纵断面上各个里程处实际测量的地面横断面线与设计横断面线,获得各个里程处的横断面的填挖面积,并由相邻两横段面的间距计算出土石方量,最终汇总出纵断面上所有两相邻横断面间的土石方量,并绘出土石方量计算表。

五、DTM法方法原理:根据实测的地面点坐标(X,Y,Z )和设计高程,建立三角网并计算每一个三棱锥的填挖方量,最后累加得到指定范围内填挖方量,并绘制出填挖分界线。

DTM法主要适用于设计面为平面或单一斜面情况,DTM法可以进行坡边设置,根据坡度及放坡方向计算填挖方量,因此可用于道路施工的土方测量;DTM法还可以将两次观察数据建模后叠加(蓝色部分表示高程已经变化,红色部分表示没有变化),因此可用于计算同一区域两时期间的土方量变化。

方格网法土方量计算及测量

方格网法土方量计算及测量

方格网法土方量计算及测量方格网法(Grid Method)是土方工程计算和测量中非常常用的方法之一、它适用于各种复杂地形和不规则土方形状的情况。

下面将详细介绍方格网法的原理及其应用。

方格网法的原理是将土方区域按照一定的尺寸进行网格化划分,然后在网格交叉点上进行土方的高程测量,逐个点进行面积计算,最后通过累加得到总土方量。

该方法的精度较高,并且适用于不同规模的土方工程。

方格网法的具体步骤如下:1.确定测量范围:首先,需要确定需要测量的土方区域的范围,并对其进行界定。

通常可以使用地图或者现场测量工具进行范围的界定。

2.网格划分:将测量范围按照一定的尺寸进行网格划分。

尺寸的选择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一般是根据土方区域的大小和复杂程度来确定。

较小的尺寸可以提高精度,但需要测量的点较多,较大的尺寸可以减少测量点的数量,但精度可能有所降低。

3.测量高程:在网格交叉点上进行土方的高程测量。

可以使用各种测量工具,如水准仪、全站仪等。

测量时要注意测点的准确性和高程的精度。

4.计算面积:通过已测量的高程数据,计算每个网格的面积。

一般情况下,可以使用面积计算公式进行计算,如正方形的面积可以通过边长的平方来计算,其他形状可以使用对应的公式。

5.累加土方量:将每个网格的面积累加起来,得到总土方量。

可以根据需要将土方量进行单位转换,如从平方米转换为立方米或者其他单位。

方格网法的应用非常广泛,尤其在土方工程中被广泛使用。

它可以应用于各种不规则形状的土方区域,如山坡、堤坝等。

同时,方格网法还可以与其他测量方法结合使用,如全站仪、测量软件等,进一步提高测量的精度和效率。

方格网法的优势在于能够快速有效地对复杂土方区域进行测量和计算。

它不需要对整个土方区域进行完整的测量,而是通过网格划分和高程测量,将复杂的土方区域分解为简单的网格,从而减少了测量的工作量和时间。

在使用方格网法时需要注意的问题有:1.网格尺寸的选择:网格尺寸的选择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既要考虑精度的要求,也要考虑测量的效率。

土方工程量计算方格网法

土方工程量计算方格网法

土方工程量计算方格网法土方工程量计算是土方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准确计算土方工程量可以为土方工程施工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保证土方工程的顺利进行。

方格网法是一种常用的土方工程量计算方法,其原理简单,操作方便,下面将详细介绍方格网法的计算步骤和注意事项。

方格网法是一种将土地表面划分为固定大小的网格,然后通过对网格内全填全挖的体积进行计算,得出土方工程量的方法。

该方法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步,确定网格大小。

网格大小的确定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一般来说,土方工程量计算的精度要求高时,网格的大小要适当缩小。

而计算的范围较大时,网格的大小可以适当加大。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网格大小可以减少计算量,并提高计算效率。

第二步,划分网格。

将土地表面按照网格大小进行划分,一般情况下,常用的方法是将土地表面划分为正方形或长方形的网格。

划分网格时需要注意网格之间的重叠与缝隙,做到严密贴合,以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第三步,测量高程。

在每个网格内需测量地面高程,可以使用测高仪进行测量,获取每个网格内地面的高程数据。

第四步,计算体积。

根据测得的高程数据,对每个网格进行体积计算,包括填方体积和挖方体积。

填方体积表示网格内地面相对基准面升高的土方体积,挖方体积表示网格内地面相对基准面降低的土方体积。

体积的计算需将每个网格的填方体积和挖方体积累加求和,得到整个土方工程的总体积。

需要注意的是,在计算填方和挖方体积时,需确定基准面的高程。

一般来说,基准面的选取应符合工程设计要求,并保持统一方格网法计算土方工程量的优点是计算简便、操作方便,适用于较小的土方工程量计算。

但同时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在计算大范围土方工程量时会受到网格大小和形状的影响,可能造成计算误差较大。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结合其他方法并综合考虑,提高计算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综上所述,方格网法是一种简便易行的土方工程量计算方法,适用于较小范围的土方工程量计算。

通过确定网格大小、划分网格、测量高程和计算体积等步骤,可以准确计算土方工程的填方和挖方体积,为土方工程施工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方格网法》计算土方工程量

《方格网法》计算土方工程量

补充:方格网法计算土方工程量在进行土方工程量计算之前,将绘有等高线的现场地形图,分为若干数量的方格(或根据测绘的方格网图),然后按设计高程和自然高程,求出挖填高程,进行土方量的计算。

适用于地形平缓或台阶宽度较大的地段采用。

其计算步骤为:1、方格的划分常用的方法是在1/500的地形图上,以20×20或40×40m 划分成若干个方格,将设计标高和地面标高分别标在方格点的右上角和右下角,将自然地面标高与设计地面标高的差值,即各角点的施工高度(挖或填),填在方格网的左上角,挖方为(+)填方为(-)。

2、计算零点位置:在一个方格网内同时有填方或挖方时,要先算出方格边的零点位置,并标注于方格网上,连按零点就得零线,它是填方区与挖方区的分界线。

零点的位置按下式计算:a h h h ⨯+=2111χ a h h h ⨯+=2122χ 式中1χ、2χ—角点至零点的距离(m )1h 、2h —相邻两角点的施工高度(m )均用绝对值a —方格网的边长(m )在实际工作中,为省略计算,常采用图解法直接求出零点。

方法是用尺在各角上标出相应比例,用尺相连,与方格相交点即为零点位置。

3、计算土方工程量按方格网底面积图形和表7-10所列公式计算每个方格法内的挖方或填方量或用查表法计算。

4、计算土方总量将挖方区(或填方区)所有方格计算土方量汇总,即得到该场地挖方和填方的总土方量。

例:某建筑场地方格网的一部分如图所示,方格边长为20×20m ,试用公式法计算挖填土方总量。

解: (1)划分方格网计算方格各点的施工高度(2)计算零点位置:从图7-3(b )中知,8~13,9~14,14~15三条方格边两端的施工高度符号不同,说明在此方格边上有零点存在。

a h h h ⨯+=2111χ 8-13线)(6.72026.016.016.01m =⨯+=χ 9-14线)(0.112021.026.026.01m =⨯+=χ 14-15线)(2.162005.021.021.01m =⨯+=χ 将各零点标于图上,并将零点线连接起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方格网法土方量计算的计算原理和方法
文章类别:工程论文
摘要:下文分析了方格网法进行土石方量计算的使用原理,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平整场地后地面不为平面的工程土方量的计算方法。

关键词:土方量计算,方格网法,计算方法,原理
1引言
土方量计算方法有许多种,目前我们比较常用的有断面法、DTM法、等高线法和方格网法等4种土方量计算方法。

断面法、DTM法、和等高线方法只适于基准面为平面的土方量的计算,对于基准面为斜面或不规则形状,则不能直接应用上述方法。

对这种情况,可假设一个共同的基准面,计算场地平整前后相对于该基准面的填挖方量,两次填挖方量的差就是所要求的填挖方量。

下面就方格网法土方量计算的计算原理和方法进行阐述。

2方格网法
当建筑场地规整、地形较为平坦,场地设计标高尚未确定或已经确定时,均可以采用方格网法进行土方计算。

该方法首先将场地划分为若干方格(一般为边长5~20m的正方形),从地形图或实测得到每个方格角点的自然标高,由给出的地面设计标高,根据各点的设计标高与自然标高之差,求出零线位置,进而求出各方格的工程量,所有方格的工程量之和即为整个场地的工程量。

2.1方格网四角原始高程数据的计算
从原始地形图中直接剖取,可按地形图上的等高线用内插法求得或采用就近原则进行剖取计算。

把测区的地形表面按一定的格网间距dx、dy(一般dx=dy)进行格网化,然后求出每个方格中心点的高程作为该方格面元的平均高程,最后按一定排列(如按行或列)进行存储,从而得到基于规则格网的面元DTM。

2.2方格网四角设计高程的计算
量算方格点的地面高程,注在相应方格点的右上方。

为使挖方与填方大致平衡,可取各方体积点高程的平均值作为设计高程H0,则各方格点的施工标高hi为:hi=H0-Hi将施工标高注在地面高程的下面,负号表示挖土,正号表示填土。

在图上按设计高程确定填挖边界线,根据方格四个角点的施工标高符号不同。

可选择以下四种情况之一,计算各方格的填挖方量。

(1) 四个角点均为填方或均为挖方
(2)相邻两个角点为填方,别外相邻两个角点为挖方(如图a)
(3]三个角点为挖方,一个角点为填方(如图b}
如果三个角点为填方,一个角点为挖方,则上、下两计算公式等号右边的算式以调。

(4)相对两个角点为连通的填方,另外相对两个角点为独立的挖方(如图c)
如果相对两个角点为连通的挖方,另外相对两个角点为独立的填方,则上、下两计算公式的右式对调。

2.3公式应用注意要点
(1)一个方格的四个角点,应用时一定要注意其对应关系。

(2)公式中的ha,hb,hc,hd分别为方格各角点的施工高度(m),都以其绝对值代入,公式中的为方格填方部分的土方量(m3),也必须是绝对值。

(3)公式中的d均为相应方格的边长(m),r控,v填分别为相应方格挖方、填方部分的土方量(m3)。

总之,利用方格网法来计算平整场地的土方量时,要应用相应的计算公式来正确计算每一个方格挖方或填方部分的土方量。

3特定条件下的土石方量计算方法
3.1方格网法的选定
对于平整后地面为斜面或不规则形状,这种情况可考虑引入一个共同的基准面,计算场地平整前后相对于该基准面的填挖方量,两次填挖方量的差就是所要求的填挖方量。

为了能较准确地计算出实际的填挖方量,可以采用分区方式计算出每个区域的填挖方量,累积后得到整个场地的填挖方总量。

DTM法、断面法和等高线在场地平整前后由于特征点的不同,所形成的分区也不相同,故这三种计算方式不适用这种情况的填挖方量的计算。

而方格网法其格网的划分与地面的起伏状况无关,它可以确保场地平整前后所形成的分区是相同的,故对平整场地后地面为斜面或不规则形状,填挖方量的计算可采用方格网法。

3.2土方计算相对误差公式之推导
方格网法计算土方量的精度与格网边长成反比,格网边长越小,计算的精度就越高。

对不同的场平面积、不同的地形图比例尺、不同的地形坡度、不同的施工高度,方格网边长究竟怎样取才能满足土方计算精度要求,计算才经济合理,且计算量又不大。

这是采用方格网法计算土方量一个关键的问题。

下面就这一问题进行讨论。

(1)公式中符号之说明
N———小方格总数;
S———小方格之边长(m);
h均———场地平均施工高度,h均=Σph/Σp(m);
h1———小方格顶点之施工高度(m);
p1———小方格顶点施工高度的权,ΣP=4N;
mf———方格网边长之量测中误差(m);
md———内插方格网顶点高程时图上长度量
测中误差(m);
mh———施工高度中误差(m);
A———场平总面积(m);
m0———等高线高程中误差(m);
h0———地形图等高距(m);
L———方格网边长(m);
V———挖(填)土石方总量(m3);
mv———土石方总量的中误差(m3);
Hb,Hc———位于等高线上点的高程(m);
d1,d2———内插方格网顶点的高程时,内插点分别至相邻两条等高线的垂直距离(mm);
d———内插点的高程时,过内插点与相邻两
条等高线正交的图上线段长度(mm);
(2)土方计算精度公式
土方计算的基本公式:
V=Ah均=N2h均=AΣph/Σp(1)
对(1)式微分得
ΔV=h均ΔA+AΣph/Σp(2)
对(2)式应用误差传播定律得
m2v=h2均m2A+A2Σp2/(Σp)2m2h(3)
从简化问题的角度出发,设整个方格网为正
方形,因此,A=L2,应用误差传播定律可得mA=
2LmL。

当整个方格网中无拐点时,,从而
,将此结果代入(3)式,并时一步整理得
(4)
则土方计算的相对中误差为:
4实例计算
4.1工程概况
某厂建设过程中,进行了场地平整工作。

地形属于小丘陵地区;平整场地的区域不集中;形状不规则,平整后的场地大多都是斜面或是高低起伏;动土前用于了规划1:500的地形图。

4.2土方量计算步骤
(1)对动土前的数字地形图进行高程点加密。

按地形情况内插入高程点,特别是在斜坡和陡坎的坎下添加高程点.如果高程点的密度太小,在通过CASS7.0的方格网法计算土方量时,其内插的方格网角点高程误差就大,方格网角点高程的准确程度直接决定着最终计算结果的准确程度。

(2)测绘动土后的1:500数字地形图。

由于计算的面积较大,即使较小的高差也会造成巨大的误差.在数据采集方法上采用全站仪全数字式野外测量方式,测绘地形图时对高程点的密度较均匀,在相对平坦的地方采点密度为5~6m,在坎顶坎脚等特征点都采集了大量点,准确地反映了地形情况。

(3)确定动土的边界线.通过野外实地调查及动土前后所测地形图进行比较,在地形图上圈出动土范围。

(4)用方格网法计算每个方格相对于某一基准面的土方量.对动土前和动土后的地形图中动土的部分建
立同样的方格网,然后通过CASS7.0中的方格网法,计算动土前后每个小方格相对于某一基准面的土方量.通过以上方格网边长的精度分析可知,每个小方格网的边长取10m。

为了计算方便,最好取基准面刚好低于动土区的最小高程值。

(5)统计填挖方量.将每个方格在动土后和动土前的土方量相减。

5结论
在场地平整过程中,场地总面积A为13728.5m2,方格网边长中误差mL取0.05m,小方格总数N为137,地形属丘陵地区,h均取0.8m,施工高度中误差mh取±0.17m,得土方量的相对精度
由此可见,计算的相对精度与前面方格网所分析的精度非常接近。

因此上述方法针对平整场地后地面不为平面的土方量计算来说不失为一种较为简单且精度较高的方法。

6结束语
通过上述方格网精度的分析和实例的阐述,采用方格网法进行了在特定条件下的土石方量的计算。

它发挥了其它几种方法所没有的功能和优势,在精度方面也能达到理论上所分析结果。

由于方格是由CASS7.0软件自动生成并自动计算其相对于某一基准面的土方量,大大减小了人工计算的强度。

该方法简单易行方便且精度较高。

参考文献
[1]邓耀坤,吉绪发,王延华,等.CASS5.0成图软件用户手册[Z].
[2]杨正银,袁孝浅.谈DTM的边缘精度对土石方工程计算的影响[J].四川测绘,
[3]黄国柱.方格网土方计算应用技巧[J].西部探矿工程,2006,(3).
[4]青盛.特定条件下的土石方量计算方法.桂林工学院学报.2004,(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