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题库带答案
【常识练习】国学常识题库290道及答案

1、下列著作中属于语录体散文集的是:(C)A、《史记》B、《战国策》C、《论语》D、《左传》2、韩非子的法治思想主要强调什么相结合:(B)A、道、术、势B、法、术、势C、道、法、势D、道、法、师3、“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儿,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彩精华”是描写《红楼梦》中的哪一个人物:(D)A、林黛玉B、薜宝钗C、王熙凤D、贾探春4、以下哪一个名称并非围棋的别称:(D)A、木野狐B、手谈C、坐隐D、橘中之乐5、“立五经博士”是哪一位统治者的决策:(A)A、汉武帝B、秦始皇C、周文王D、唐太宗6、四大发明中,从起源到完成,经历时间最长的一项是:(C)A、造纸术B、火药C、指南针D、印刷术8、一般被誉为“艺术之母”的是:(D)A、绘画B、戏剧C、雕塑D、舞蹈9、“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古代书信通过邮驿传递。
唐代管理这类工作的中央管理机构是:(A)A、尚书省B、中书省C、门下省D、吏部10、变脸是什么戏剧表演中重要的组成部分?(C)A、昆曲B、京剧C、川剧D、粤剧11、下列哪位政治家曾被称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C)A、苏轼B、张居正C、王安石D、康有为12、“龙媒”是指什么?(C)A、得到佳偶B、得到珍宝C、一种好马D、给人做媒13、宋代制瓷业非常繁荣,著名的汝窑位于今天的(A)省。
A、河南B、安徽C、云南D、广西14、古代武状元考试,武试中(B)考核最为重要。
A、蹴鞠B、射箭C、骑马D、打鼓15、中国象棋盘上的“楚河汉界”所指的地方位于哪个省份?(B)A、陕西B、河南C、河北D、山西16、“人面鱼纹彩陶盆”属于我国新石器时代的(B)时期。
A、龙山文化B、仰韶文化C、马家窑文化D、红山文化17、被称为“东方艺术的明珠”的是哪种瓷器?(C)A、青瓷B、珐琅彩C、白瓷D、青花瓷18、茶正式作为普及民间的大众饮品是在哪个朝代?(A)A、唐朝B、宋朝C、元朝D、明朝19、汉语称谓很重礼教规范,每个字都中规中矩,下面不属于丈夫对妻子的雅称的是:(D)A、寒荆B、荆钗C、室家D、所天20、《天工开物》是我国最早的工艺百科全书,它的作者是明朝的:(D)A、徐霞客B、沈括C、郦道元D、宋应星21、与《梅花谱》并列为两大中国象棋传世古谱之一的是:(A)A、《橘中秘》B、《自出洞来无敌手》C、《反梅花谱》D、《蕉竹斋》22、现行的二十四节气是谁创立的?(A)A、刘安B、诸葛亮C、张良D、孔子23、将《孟子》由子部入经部的人物是谁?(D)A、孙复B、韩愈C、王安石D、朱熹24、诸子百家中被称为“显学”的是:(D)A、道家和法家B、儒家和道家C、道家和墨家D、儒家和墨家25、柳永是宋代著名词人,他有一首词是专门描写宋代杭州的,其中描写杭州“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这首词是:(A)A、《望海潮》B、《八声甘州》C、《雨霖铃》D、《满江红》26、大夫行医又称“坐堂”,这里的堂起源于:(D)A、古代学堂B、皇宫C、饭馆D、关押大堂27、“论画以形似,见于儿童邻”体现了(A)的艺术思想。
国学知识试题库3篇

国学知识试题库国学知识试题库精选3篇(一)国学知识试题库一、经典文化知识1. 《论语》是我国古代哪位思想家的言论和言论录?2. 《易经》是我国古代哪位思想家的著作?3. “中庸之道”出自哪位思想家的著作?4. “天人合一”是哪位思想家的思想?5. “性善论”是哪位思想家的思想?二、古代文人知识1.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是哪位文人的作品?2.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是哪位文人的名句?3.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是哪位文人的作品?4.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是哪位文人的诗句?5.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是哪位文人的作品?三、传统艺术知识1. 中国传统四艺分别是?2. 京剧是哪个民族的传统戏曲?3. 刺绣是哪个省份的传统手工艺?4.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是?5. 国画的四君子指的是?四、历史人物知识1. 古代中国的第一位皇帝是谁?2. 《史记》是哪位历史学家的著作?3. “策马趋前,骑射由容”形容的是哪位古代将领?4. “东汉开国皇帝”是指哪位历史人物?5. 古代的圣贤孔子是哪个时期的人物?五、古代科技知识1. 古代称为“天街”的是什么?2. 古代著名的四大发明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指南针b. 造纸术c. 火药d. 天平3. 古代中国的丝绸之路起点是哪个城市?4. “造纸术”的发明者是哪位古代科学家?5. 古代中国所使用的日晷是利用什么原理来测定时间的?六、古代地理知识1. 中国的四大名山是哪四座山?2. 洞庭湖位于中国的哪个省份?3. 我国唯一的咸水湖是?4. 黄河的发源地在哪个省份?5. 长江是中国的第几大河流?七、中国传统节日知识1. 春节是农历的几月几日?2. 端午节是农历的几月几日?3. 中秋节是农历的几月几日?4. 元宵节是农历的几月几日?5. 清明节是农历的几月几日?八、古代文化遗产知识1. 长城是我国哪个皇帝修建的?2. 故宫位于我国的哪个城市?3. 兵马俑位于我国的哪个省份?4. 泰山是我国的五岳中的哪一座山?5. 九寨沟位于我国的哪个省份?以上是一些关于国学知识的试题,答案可以自己查阅相关资料进行验证。
中国古代文学试题库附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试题先秦两汉文学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下列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在这个答案的号码前边打“√”) 1.“鸣鹤在阴,其子和之。
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是属于:①《易经》中的卦、爻辞;②《诗经》;③甲骨卜辞;④商代的彝器铭文2.被鲁迅称为“古之巫书”的是①《尚书》②《山海经》③《列子》④《淮南子》3.《诗经》中的诗①主要是各地的民歌,部分为公卿列士所作②主要是周王朝各代王官、乐师所作③主要献自公卿列士,部分为乐师所作④主要献自公卿列士,部分采自民间4.《战国策》①分国记载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的史事②经刘向整理汇编,按十二国顺序,分列为三十三篇③分国记载鲁、齐、晋、郑、秦、楚、吴、越八国的史事④按鲁国十二公顺序分年记事5.“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一语出自①《荀子·劝学》②《孟子·滕文公上》③《庄子·养生主》④《庄子·逍遥游》6、东汉后期的政论散文作家有7.贾谊②王符③仲长统④崔寔。
7.关于《离骚》的题义①司马迁释为“别愁”,班固释为“离忧”,王逸解为“遭忧”;②司马迁释为“离忧”,班固释为“遭忧”,王逸解为“别愁”;③司马迁释为“劳商”,班固释为“别愁”,王逸解为“遭忧”;④司马迁释为“遭忧”,班固释为“劳商”,王逸解为“离忧”。
8.秦统一后的文学主要是①吕不韦的《吕氏春秋》和李斯的《谏逐客书》;②歌功颂德的刻石之文和诏令奏议等应用性文字;③临潼兵马俑等造型艺术和阿房宫等建筑艺术;④李斯的《谏逐客书》和贾谊的《陈政事疏》。
9.汉赋四大家是指①枚乘、司马相如、扬雄、班固;②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③东方朔、司马相如、扬雄、张衡;④贾谊、枚乘、东方朔、司马相如。
10、最早出现的文人五言诗是①班固的《咏史》②张衡的《同声歌》③蔡邕的《翠鸟》④辛延年的《羽林郎》。
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诗歌起源于人类的_______。
国学智慧期末测试题库

孔子在文化上的承上启下1【单选题】孔子区分君子与小人用的是()。
A、财富B、血统C、道德D、官职大小我的答案:C得分:25.0分2【单选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孔子出生在公元前551年B、孔子死于公元前479年C、孔子把商朝最重要的典籍做了整理D、孔子是生于老子之后的我的答案:C得分:25.0分3【单选题】《春秋》是根据()的历史改编的。
A、魏国B、鲁国C、燕国D、赵国我的答案:B得分:25.0分4【判断题】四书之一的《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弟子言行的书。
()我的答案:√《论语》中的君子和小人已完成成绩:100.0分1【单选题】在儒家典籍里,()的关系处于核心地位。
A、人与人B、天与地C、人与神D、人与天我的答案:A得分:25.0分2【单选题】()是信奉鬼神较少的典籍。
A、《国语》B、《论语》C、《左传》D、《楚辞》我的答案:B得分:25.0分3【判断题】孟子从不以财产和地位来区分君子与小人。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4【判断题】“大同社会”这一孙中山革命口号,是由儒家思想提升出来的。
()我的答案:√君子的内涵已完成成绩:100.0分1【单选题】要想成为君子,下列做法错误的是什么?()A、乐他B、务本C、修己D、自弃我的答案:D得分:25.0分2【单选题】论语中有句“父母唯其疾之忧”,这是对()的解释。
A、仁B、孝C、忠D、义我的答案:B得分:25.0分3【判断题】儒家思想认为“仁”是君子的道德底线。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4【判断题】孔子说“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这意思是说,人到了一定年纪要听天由命,不用再学习。
()我的答案:×君子之道已完成成绩:100.0分1【单选题】“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解释错误的是?()A、做事不用认真B、做事要认真C、人要有敬畏之心D、做事要有边界我的答案:A得分:25.0分2【单选题】“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用来描述()。
2024年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国学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共180题)

2024年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国学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共180题)1、《论语》中认为“为仁之本'的是:(B)A、忠义;B、孝悌2、“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其中“七月流火'指的是:(B)A、天气炎热似火;B、天气渐渐转凉;C、流星异常出现。
3、“实事求是”一词出自哪部典籍?(D)A、《左传》;B、《战国策》;C、《史记》;D、《汉书》。
4、“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出自谁的作品?(C)A、陆游;B、岳飞;C、辛弃疾;D、李清照。
5、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将全国文字统一成了下面哪一种?(B)A、楷书;B、小篆;C、鸟虫文;D、行书。
6、“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东坡借这首词表达了对谁的思念之情(B)A、妻子;B、兄弟;C、朋友;D、父亲。
7、宣纸得名于它的:(C)A、用途;B、材质;C、产地;D、使用人群。
8、下面哪个是农历五月的别称?(C)A、杏月;B、桃月C、榴月D、荷月。
9、下列诗词名句出自男子之笔的是:(C)A、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B、北风历兮肃冷冷,胡笳动兮边马鸣;C、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D、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10古代有很多姓氏都来源于官职,司马的职能是什么?(B)A、农耕;B、军政;C、养马;D、水利。
11、旗袍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女性服饰。
旗袍是:(八)A、左襟压右襟;B、右襟压左襟。
12、《三国演义》中刘备见到诸葛亮家悬挂了一幅对联,写的是:(八)A、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B、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13、清代的“八大山人”指的是:(八)A、一位画家;B、八位画家。
14、下列植物中,不应当出现在《岁寒三友图》中的是:(八)A、菊;B、梅;C、竹。
15、、古琴最初只有五根弦,代表着金、木、水、火、土。
后来又增加了两根弦,这两根弦代表:(D)A、天、地;B、南、北;C、阴、阳;D、文、武。
16、下面哪个诗句描写的不是古琴?(B)A、欲把心事付瑶琴;B、一弦一柱思华年;C、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D、寒苦不忍言,为君奏丝桐。
《老子》《论语》今读学习通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老子》《论语》今读学习通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在孔子的“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之二句话中,反映出他对妇女和小人的蔑视。
()参考答案:错2.《卫灵公》篇有记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比察焉”。
()参考答案:对3.在古人看来,国家治理中最重要的是“民信”。
()参考答案:对4.“足食、足兵、民信之”是孔子认为的从政最重要的三件事。
()参考答案:对5.下面哪一项是“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所用到的修辞方法?()参考答案:比喻6.不讲原则的老好人其实是道德的败坏者即为”乡原”。
()参考答案:对7.孔子不耻下问、学无常师的学习过程可以从“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
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
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反映出来。
()参考答案:对8.下面哪一项是“颜渊曰:‘请问其目?’”中“目”的意思?()参考答案:表现9.孔子曾说季康是“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这说明孔子认为他()。
参考答案:没有以身作则10.在古人看来,国家治理中最重要的是“民信”。
()参考答案:对11.“足食、足兵、民信之”是孔子认为的从政最重要的三件事。
()参考答案:对12.孔子早年间弟子的代表人物是子张。
()参考答案:错13.知所言和知而言是知言的两个方面。
()参考答案:对14.孔子向君子提出三点要求包括()。
参考答案:知理###知言###知命15.下面哪一项是“颜渊曰:‘请问其目?’”中“目”的意思?()参考答案:表现16.为什么孔子强调“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参考答案:女人无独立地位17.孔子曾说季康是“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这说明孔子认为他()。
参考答案:没有以身作则18.“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中“直”指的是正直。
()参考答案:错19.“以公平之直道报之,不因怨而加刻,亦不因怨而有所加厚,是即直”是钱钟书先生的观点。
()参考答案:错20.“果哉,末之难也”中“末”指的是终点。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通关考试题库带答案解析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通关考试题库带答案解析单选题(共30题)1、阅读《醉翁亭记》教学实录(片段),按要求答题。
A.教师的教学评价及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B.教师应该制止学生根据译文推断字词的含义C.教师为学生提供发言机会,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D.教师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印象【答案】 B2、教师在讲授完《寡人之于国也》后,要求学生注意“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这种句式的特殊性,并归纳同类用法的句子。
下列语句中,含有相同用法的一项是()。
A.甚矣、汝之不惠B.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C.佚之狐言于郑伯日D.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答案】 C3、阅读两位教师教学《孙权劝学》的课堂小结,按要求答题。
A.两位教师的课堂小结均为学生后期学习文言文奠定了基础B.两位教师的课堂小结均锻炼了学生的写作和口语表达能力C.教师甲的总结有助于达成知识与能力维度的教学目标D.教师乙的总结让学生趁热打铁,强化翻译文言文的能力4、教师讲解“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时,提及了其中的修辞手法,请学生举出运用相同修辞手法的诗词。
下列举例合适的是()。
A.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B.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王维《积雨辋川庄作》)C.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韦庄《菩萨蛮》)D.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杜牧《赠别》)【答案】 D5、阅读下面的教学论文(节选),按照要求答题。
A.语言知识教学是语文课程教学的核心组成部分B.语言知识教学过程中“整理”比“积累”重要C.“有效整理”有利于学生学会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D.“有效积累”的是模糊的、个别的、散漫的知识【答案】 C6、学习《春》后,教师给学生布置作业:找出你认为优美的语句,有感情地读给父母听,对喜欢的语句写出自己的体会;模仿本文的写景方法,尝试写夏景、秋景或者冬景。
根据兴趣选做其中一项。
孔子论语博物馆考试题库

孔子论语博物馆考试题库一、基础训练1、《论语》是先秦诸子散文之一,是一部散文著作,主要记录,它是家最重要的经典著作之一,与__ 、__ 、__ 共称“四书”。
2、曾子认为,每天应该从哪些方面反省自己?3、孔子认为对先进和落后的两种态度是__4、孔子赞叹音乐创作的高妙的句子是__5、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
⑴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信:)⑵已的不欲,勿施于人(施:)⑶士不可以不弘毅(弘毅:)⑷君子成人之美(美:)⑸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斯:)6、翻译下列句子。
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⑵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⑶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⑷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7、找出文中的两个成语,并解释其中一个。
二、同步解读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日:“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乏。
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点)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平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8.曾子认为每天应从哪三个方面进行自省?9.孔子认为作为终身遵守的准则是什么?10.孔子对富与贵的态度是什么?11.孔子认为应该如何得到官?你赞成孔子的观点吗?12、孔子为什么赞同曾子的观点?13、你的理想是什么?学了《论语》十则后,对你世界观的形成有什么帮助吗?三、美文赏读⑴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⑵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⑶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⑷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⑸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⑹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14、给下列字注音:省()更()徙()传()15、为下列句子中的字词选择正确的义项:⑴见贤思齐焉()A、贤明B、贤明的人C、旧时敬词,用于平辈或晚辈⑵见不贤而内自省也()A、反省 B、节省 C、国家行政区域⑶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A、拜访 B、犯过错 C、过错⑷更也,人皆仰之()A、更改仰望 B、改错仰望 C、改错敬仰⑸子在川上曰()A、河边 B、船上 C、四川境内⑺德之不修()A、助词,的 B、主谓之间,无实义 C、它,代词⑻是吾忧也()A、表判断 B、这 C、真实⑼知者不惑()A、知识 B、知识分子 C、聪明⑽吾日三省吾身()A、太阳 B、日子 C、每天16、文中的第1则谈的是什么意思?在课文的六则当中有一段和它类似,请你默写出来。
论语(下半册)课外阅读题库(附答案)

六年级《论语》阅读测试题一、填空题(20分)1. 子曰:兴于《诗》,___________________ ,成于乐。
2. 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__________________ 。
”3. 子在川上曰: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舍昼夜。
4. 子曰:知者不惑,___________________ ,勇者不惧5. 子曰:巧言乱德。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
6. 子曰:非礼勿视,___________________ ,非礼勿言,___________________ 。
7. 子曰:其身正,________________ ;其身不正,_________________ 。
二、选择题(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40分)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直而无礼则绞。
”这句话缺少的部分是()A. 天下有道则见B.勇而无礼则乱C.临之以庄则敬D.人而无礼则乱2. “能以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这句话是()A. 孔子评价颜回的B.曾子评价颜回的C.曾子评价子路的D.孔子评价子路的3. 曾子说:“有知识的人不能没有广阔的胸怀和刚毅的性格,因为他们责任重大而且前程远大。
”这句话的原句是()A.不在其位,不谋其政B.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C.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D. 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4. “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中的“后生”的意思是()A.忠厚的人B.年轻人C.学生D.后面的学生5. 在论语中“过犹不及”本是孔子用来评价子张和子夏的,后来用来形容()A.事情做得过头比做得不够强。
B.做事情要考虑中和之道。
《老子论语今读》大学生网课题库

文档基本上包括了所有课后问题的答案不过因为是乱序,所以只好下载下来然后通过word关键词搜索法,方法如下,把题目复制到word搜索框,就会弹出。
如果搜索不到可以删除若干个修饰词,只留下几个名词再次搜索1【单选题】关于老子的记载最权威的一部书是(A)。
A、《史记》B、《道德经》C、《资治通鉴》D、《吕氏春秋》2【多选题】从纵向来看,关于中国传统文化说法正确的是(A)。
A、先秦子学B、两汉儒学C、隋唐佛学D、清朝新学3【判断题】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为根,道为干。
(×)4【判断题】《道德经》这本书可以称为似难实玄。
(√)5【判断题】老子在函谷关写下《道德经》。
(√)1【单选题】孔子到(B)找老子请教问题。
A、齐国B、周朝C、秦国D、楚国2【单选题】(D)把老子比作一条龙,称其深不可测。
A、曾子B、庄子C、孟子D、孔子3【单选题】《道德经》的通行本出自(B)。
A、汉代B、晋代C、唐代D、清代4【多选题】以下(A)皇帝为《道德经》做了注。
A、唐玄宗B、明太祖C、汉武帝D、康熙5【判断题】《道德经》被奉为道德最高经典。
(√)6【判断题】在湖南长沙的马王堆出土的《道德经》是写在竹简上。
(×)1【单选题】下面选项中(C)属于道论之纲的内容。
A、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B、绝仁弃义,民复孝慈C、玄之又玄,众妙之门D、谷神不死,是谓玄牝2【多选题】关于“道”一系列特性中说法正确的是(ABD)。
A、具有至高无上性B、不可言说性C、道是永远不变的D、不可命名性3【判断题】“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中的“此两者”指的是道和名。
(×)4【判断题】在道教思想中天是高于道的。
(×)5【判断题】“玄之又玄”这句话体现了道的深奥性。
(√)1【单选题】“道冲,而用之或不盈”中的“盈”的意思是(D)。
A、空B、满C、亏D、尽2【多选题】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圣人如何治理国家?(ABD)A、让臣民不要想太多B、让臣民不饿肚子C、让臣民身体强壮D、让臣民树立远大志向3【判断题】老子提出的“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的意思是圣人要尊重客观规律,不要掺杂自己的私心杂念去做事情。
国学知识竞赛题库含答案

国学知识竞赛题库含答案2023年国学知识竞赛题库(含答案)在社会的各个领域,我们很多时候都不得不用到试题,试题是用于考试的题目,要求按照标准回答。
大家知道什么样的试题才是好试题吗?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收集的2023年国学知识竞赛题库(含答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选择题部分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 C )A、《孟子》B、《易经》C、《论语》D、《中庸》2、经魏晋多名士,有著名的竹林七贤,《与山巨源绝交书》是竹林七贤中的谁写给山涛的:( B )A、阮籍B、嵇康C、刘伶D、向秀3、科举制在中国影响深远,乡试录取者称为“举人”,会试录取者称为“贡生”,那么殿试录取者称为:( C )A、“大元”B、“解元”C、“进士”D、“榜眼”4、“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为哪位诗人的作品?( D )A、李白B、杜甫C、李商隐D、李清照5、先秦时代,教育内容以“六艺”为主,下列不属于“六艺”的是:( D )A、射B、御C、礼D、武6、“豆蔻”是指( A )岁。
A、十三B、十五C、十八D、二十7、中国的书院制度自唐代始,有官方和私人设置的两类,下列各书院属于官方创办的是:( C )A、岳麓书院B、嵩阳书院C、集贤书院D、白鹿洞书院8、友谊的深浅,由下列那一个成语可以看出情义最为深重?( C )A、莫逆之交B、金兰之交C、刎颈之交D、点头之交9、一提到书法中的草书,人们便会想到“颠张醉素”,请问下列属于颠张的作品的是:( B )A、自叙帖B、自言帖C、中秋帖D、黄州寒食帖10、鲁迅先生称( A )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A、史记B、汉书C、三国志D、资治通鉴11、郑谷有诗曰:“何事文星与酒星,一时钟在李先生。
高吟大醉三千百,留着人间伴月明。
”诗中的李先生指的是:( C )A、李商隐B、李贺C、李白D、李煜12、“四羊方尊”是哪个朝代的文物:( C )A、周B、元C、商D、夏13、张渭《别韦郎中》一诗中有“不知郎中桑落酒,教人无奈别离何”一句,句中所提到的“桑落酒”原产地在:( A )A、永济B、桑落C、汾阳D、绵竹14、“天道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论语考试题库及答案高中

论语考试题库及答案高中一、选择题1. 《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其主要记录了谁的言论和思想?A. 孔子B. 孟子C. 荀子D. 老子答案:A2. 下列哪一项不是《论语》中提到的“四书”之一?A. 《大学》B. 《中庸》C. 《论语》D. 《道德经》答案:D3.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出自《论语》的哪一章?A. 学而篇B. 为政篇C. 八佾篇D. 里仁篇答案:A4.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论语》中哪一位弟子的教诲?A. 颜回B. 子贡C. 子路D. 子夏答案:B二、填空题1. 《论语》中孔子提倡的“仁”的思想,其核心是“________”。
答案:爱人2. 孔子在《论语》中强调“________”,认为这是君子的重要品质。
答案:礼3. 《论语》中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这句话体现了孔子对________的重视。
答案:学习三、简答题1. 简述《论语》中孔子关于“孝”的理解。
答案: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孝是为人之本,孝不仅仅是对父母的尊敬和赡养,更包括对父母意见的尊重和理解。
孔子强调孝道是社会和谐与家庭和睦的基础。
2. 请解释《论语》中“君子不器”的含义。
答案:“君子不器”意味着君子不应局限于一种特定的角色或功能,而应具备广泛的知识和能力,能够适应不同的环境和情况,以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四、论述题1. 论述《论语》中孔子关于“中庸”思想的理解和重要性。
答案:孔子在《论语》中提出“中庸”的思想,强调在行为和思想上追求平衡和谐,避免极端和偏激。
他认为中庸是达到道德完善和社会秩序的关键。
孔子认为,中庸不仅是一种道德准则,也是一种生活智慧,它要求人们在面对各种情况时,能够保持冷静和理智,做出恰当的判断和选择。
2019通识课国学题库与答案

xx在文化上的承上启下1.xx出生在公元前的什么时候?公元前551年2.周朝的礼乐制度和文献典籍在以下哪个地方得到了比较好的保存?xx3.在商周时期,一些民族的经验通过文字被记录在哪里?甲骨文、铜器铭文4.在周朝时期,将一些人们的生活经验、习俗等进行总结形成了以下哪些书籍?《诗经》、《周易》、《尚书》5.《论语》既是四书之一,也是现存较早较完整记录xx言行的一本书。
√6.东周到最后衰弱到甚至无法添置一些礼器乐器。
√7.xx给中华民族指出了努力的方向,初步塑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
√《论语》中的君子和小人1.《xx》这本书内容极其的广泛,主要由多少篇构成?202.在论语中“君子”和“小人”一词分别一共出现多少次? 107次和24次3.我们可以从以下哪些书籍中看到古人对鬼神、天地等信奉的记载?《xx》、《国语》、《xx》4.在世界上,对人类而言的以下哪些属于比较主要的关系?天跟人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神与人的关系、自我关系5.xx摒弃了鬼神观念,开创了人文理性的时代。
√6.在夏商朝时期,祭祀、信奉天地、信奉鬼神等现象较少出现。
×7.在时间阶段上而言,xx的文化比西方的文化更早的进入到人文理性时代。
√8.“美言不信,信言不美”这句话出自xx。
×君子的内涵1.君子其最根本的一个xx底线是什么?仁2.在以下哪本书籍中记载了夫妻的相处之道?《世说新语》3.人达到何种条件才具备了人类基本的道义? 对父母的感恩之心、对妻子的保护之心、对孩子的保护之心4.“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是xx对提高自身修养而提出来的。
√5.“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这句话恰恰是让人开始放弃一些xx。
×6.君子在做人、培养自己德行的时候要抓住根本,这种根本是自己安身立命的基础。
√君子之道1.“德不孤,必有邻”这句话是谁说的?xx2.“泛爱众而亲仁”是以下哪个学派提出的?()A、佛家B、法家C、道家D、儒家我的答案:C得分: 0.0分3.以下哪些君王是通过好的德行政策的推行而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尊重和xx?尧、xx、舜、xx4.从心态上讲,成为一个君子必定要有一个积极的心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题库带答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题库带答案1、“文”与“纹”相通,本义指各色交错的纹理。
“文”的引申义有()A、指包括语言文字内的各种象征符号,进而具体化为文物典籍、礼乐制度。
B、由伦理之说导出装饰、人为修养之义,与“质、实”对称。
C、在前两层意义之上,更导出美、善、德行之义,以及通过某种改变,使之更完善。
D、《礼记》所谓“文犹美也,善也。
答案: ABCD2、“化而为鸟,其名曰鹏”,出自()A、《庄子》B、《老子》C、《资治通鉴》D、《论语》答案: A3、文化的分类()A、物质文化B、制度文化C、行为文化D、心态文化答案: ABCD4、()的“保民思想”,开启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潮的先河。
A、夏朝B、商朝C、西周D、春秋战国答案: C5、“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出自()A、《蒹葭》B、《采薇》C、《黍离》D、《氓》答案: C6、文化的分类()A、物质文化B、制度文化C、行为文化D、心态文化答案: ABCD7、文化的特征()A、人类共同性B、时代性C、民族性D、宗教性答案: ABCD8、下面的说法中,哪些可以作为文化的功能()A、记录功能B、认知功能C、传播功能D、凝聚功能E、教化功能F、调控功能答案: ABCDEF9、在中国的传统社会的土壤中,产生了哪两种文化类型()A、西方文化B、农耕文化C、游牧文化D、马列主义文化答案: BC10、下列哪几项内容属于自然经济的发展阶段()A、上古时期,人们获取现成食物,不懂“生产和再生产”。
B、母系氏族公社时期是原始农业的开端,出现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C、夏末至商代,社会经济单位由原始氏族公社逐渐演变为奴隶主贵族庄园。
D、周代初期,社会经济单位为奴隶主贵族庄园或封建领主庄园。
后期,井田制瓦解。
封建领主变为封建地主,农奴转化为佃农。
以“男耕女织”为特征的家庭农业和小手工业生产为经济单位的自然经济形成并发展。
答案:ABCD11、国家最初形成过程中,血缘和国家政权是交织到一起的,以下哪几个方面是这样反映出来的。
《论语》教育智慧品绎_华南师范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论语》教育智慧品绎_华南师范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中“朋”字理解正确的是参考答案:同在一个师门学习的弟子2.《论语》这本书中提到“门人”是指参考答案:孔子弟子的学生3.《论语》中对孔门弟子性格特征的恰当描述是参考答案:柴也愚_参也鲁_师也辟4.“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这句话强调参考答案:“勇”与“礼”配合5.“学而不厌”的三大品质是参考答案:“默而知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6.刘宝楠对“文”之教的“文”解释是参考答案:《诗》、《书》、《礼》、《乐》7.《论语》中紧接“古之学者为己”的下一句是参考答案:今之学者为人8.“学而优则仕”之语源出参考答案:子夏9.关于孔子的“有教无类”,正确的理解是参考答案:打破“学在官府”的局面,扩大教育对象10.《论语》中紧接“仕而优则学”的下一句是参考答案:学而优则仕11.子夏的特点是参考答案:博学于文12.孔子对子路的评价是参考答案:果13.“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见于参考答案:《论语·颜渊》14.“十室之邑”中“邑”的解释是参考答案:十二户人家15.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
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
”子夏接着说参考答案:“礼后乎?”16.子夏的贡献有参考答案:教学相长,共创儒学_由学而教,传经后世_发明章句,传述春秋17.《论语》这本书集中反映了孔子的参考答案:政治主张_教育智慧_伦理思想_处世之道18.下面作者跟著作对应正确的是参考答案:杨伯峻《论语译注》_邢昺的《论语注疏》_刘宝楠的《论语正义》19.《论语》的“论”正确读音是什么?参考答案:lún20.下列不是“孔门十哲”中德行科的代表是参考答案:子夏21.《论语》是一本怎么样的书参考答案:《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其主要弟子言行的书。
主要集中反映了早期儒家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以及教育智慧22.孔子曾经向谁求教参考答案:师襄_苌弘_老子23.“默而知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参考答案:“学而不厌”的基础是“默而知之”_相辅相承,互为促进,缺一不可_成为良师的核心要素24.“入太庙,每事问”反映出孔子一种怎样的学习态度参考答案:虚心好学25.孔子“入太庙,每事问”,主要是问参考答案:礼26.“孔门十哲”中文学科的代表是参考答案:子游_子夏27.1905年,向清政府提出“谕立停止科举以广学校”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参考答案:张之洞_袁世凯28.孔子认为学诗可以参考答案:观_怨_群_兴29.孔子所谓“书”之教的“书”是指参考答案:《尚书》30.孔子的“忠”之教的含义包涵参考答案:忠于父母_忠于职守、忠于事业_忠于他人、朋友_忠于君主、忠于国家31.“因材施教”的要义有哪些参考答案:统一要求与个别对待相结合_大众教育和精英教育相结合_了解学生和培养学生相结合32.涉及“因材施教”的具体教学法是参考答案:适性而教_叩竭两端_启发诱导33.“因材施教”的“因”是指参考答案:根据34.“因材施教”这一教学原则的概括源自参考答案:程颐35.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语》:学而、述而、子路、为政、里仁一、上下句背诵一、《学而》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3.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二、《为政》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4.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三、《里仁》1.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2.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
”曾子曰:“唯。
”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3.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4.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四、《述而》1.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2.子曰:“德之不修,学而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3.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4.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6.子曰:“若圣与仁德,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而已矣。
”五、《子路》1.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
2.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徙。
”3.子夏为莒父宰,问政。
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4.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
”“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
(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二.解释加线字词的意思1.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时:以时按时。
2.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愠:恼怒3. 吾日三省吾身省:检查4. 为人谋而不忠乎?谋:策划,考虑5. 敏于事而慎于言敏于事:在办事情上敏捷6. 就有道而正焉就:走向,接近7. 学而不思则罔罔:罔然无所得8. 思而不学则殆殆:疑惑9. 诲女知之乎诲:教导10. 是知也是:指示代词,这11. 学而不厌厌:满足12. 德之不修,学之不讲修:培养讲:讲习研究13. 饮水,曲肱而枕之枕:动词,当枕头用14.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愤:因不满意而感情激动15.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三:几个人,并非确指“三”16. 正唯弟子不能学也唯:表示判断17. 君子喻于义喻:明白,懂得。
18. 礼乐不兴兴:盛。
19. 野哉由也野:鄙陋。
20. 则民无所措手足措:放。
21. 无所苟而已矣苟:不严肃,跟“敬”相对。
22. 欲速则不达达:到达。
三、名句出处《学而》1.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2. 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3.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为政》1.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2.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3.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5.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里仁》1. 朝闻道,夕死可矣。
2.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3.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4.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5.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述而》1.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2.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3. 三月不知肉味。
4.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5.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路》1.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2.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3. 无欲速,无见小利。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4. 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四.派生的成语、俗语1.《论语子路》中有:“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欲速则不达2《论语·子路》:“言必信,行必果,硁硁,固执然小人哉!”言必信,行必果3《论语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不亦乐乎4.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见贤思齐5《论语学而》:“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节用爱民6、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诲人不倦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8、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举一反三9、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
” 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 子曰:“暴虎冯河,死而不悔者,吾不与也。
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暴虎冯河10、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乐在其中《为政》11.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措诸枉,则民服;举枉措诸直,则民不服举直措枉12.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
见义不为,无勇也。
见义勇为《里仁》13.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造次颠沛五、文学常识1.《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集子。
孔子的门人2.《论语》成书于战国初年,现存《论语》()篇,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是我国古代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203.《论语》的内容包括:()伦理观念,品德修养,教育原则四个方面政治主张4.孔子所说的“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是哪种人?君子5.曾子。
名(),字()。
参子舆6.“由,诲汝知之乎?”“由”的字是()子路7.孔子用“正名”回答了哪位弟子的提问?子路8.《里仁》主要内容涉及到义与利的关系问题、个人的道德修养问题、孝敬父母的问题以及()与()的区别。
这一篇包括了儒家的若干重要范畴、原则和理论,对后世都产生过较大影响。
君子与小人9.《为政》篇包括24章。
本篇主要内容涉及孔子()的思想、如何谋求官职和从政为官的基本原则、学习与思考的关系、孔子本人学习和修养的过程、温故而知新的学习方法,以及对孝、悌等道德范畴的进一步阐述。
为政以德10.我们文学上所说的“四书”即为()《大学》《中庸》《论语》《孟子》11.孔子最得意的弟子是哪一位?颜回12.“孝悌”的“悌”是什么意思?指对兄长的敬爱之情13. 儒家讲人生过程有八个过程,也称“八条目”,请至少讲出三条。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14. 孔子提倡哪两种教学方法?学思结合温故知新15.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本篇包含的内容比较广泛,其中有关于如何治理国家的政治主张,孔子的教育思想,个人的道德修养与品格完善,以及()的思想。
和而不同16.传说有弟子()人,身通六艺者()人。
孔子本人也被历代统治者尊奉为至圣先师。
3000 72 17.《.论语》是在( )代由()列入”四书”之一宋,朱熹18.孔子是()时期,()国人,()家学派创始人。
思想核心是()和()。
春秋,鲁,儒,仁,礼19.孔子诸多弟子中()被后人追封为“卫侯”“河内公”子路20.《子路》篇主题涉及孔子思想中的重要内容,即()思想。
正名六.注音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yuè) 2.、.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yùn) 3、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xǐng)8、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hào)9、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yú)10、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
(yì)11、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qī)12、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shuò)13、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gōng)14、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fěi)15、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qiǎnɡ)16、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
”(kēnɡ)17、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shāo)18、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也。
”(juàn)19、子路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切切偲偲,怡怡如也,可谓士矣。
(sī)20、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zh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