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量分析简明教程》总结
定量分析简明教程课程设计
![定量分析简明教程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c0701fa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aa.png)
定量分析简明教程课程设计介绍定量分析是指对数据进行分析和解释的一种科学方法。
这种方法能够给出可靠的统计结果,而且可以提供关于数据的真实信息。
通过定量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数据背后的现象和规律,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然而,由于定量分析涉及到许多复杂的统计学知识和方法,对于许多初学者来说,进入门槛较高。
因此,我们开设了一门简明教程,旨在帮助有兴趣学习定量分析的人们更加轻松地入门。
目标人群本教程面向有一定基础的统计学学员,或是对定量分析感兴趣的人们,想要了解定量分析方法并运用到实践中的人们。
目标内容本教程主要涉及定量分析的基本概念、方法和实践应用。
第一部分:定量分析基本概念这一部分主要介绍定性分析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涉及以下方面:•定量分析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介绍•数据搜集和整理的方法和技巧•常见统计学指标及其含义和应用第二部分:定量分析方法这一部分主要介绍定量分析的一些具体的方法,如:•描述性统计学分析方法•推论性统计学分析方法•贝叶斯统计学分析方法•多元分析方法第三部分:定量分析实践应用这一部分主要是通过案例分析,将前两部分的知识运用到具体的实践应用中,包括:•市场营销分析•品牌管理分析•社会调查研究•金融分析•医疗保健分析•公共政策分析等学习方式我们提供在线视频教程和在线问答支持,帮助学员学习本课程。
您可以随时随地解锁视频,并参与在线问答活动。
学习期望经过本课程的学习,您将能:•掌握基本的定量分析概念和方法•对不同类型的数据,能够选择相应的方法进行处理•熟悉数据处理过程中的技巧和注意事项•能够将定量分析应用到实际的问题中,提供决策依据结语我们希望通过本教程能够帮助更多人更好地学习并掌握定量分析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并为实践应用提供依据。
让我们一起愉快地学习吧!。
北大《定量化学分析简明教程》
![北大《定量化学分析简明教程》](https://img.taocdn.com/s3/m/b5a852ba0029bd64783e2c97.png)
北大《定量化学分析简明教程》第一章定量分析概论1. 为什么用作滴定分析的化学反应必须有确定的计量关系?什么是“化学计量点”?什么是“终点”?为什么滴定分析对化学反应进行的完全程度的要求比重量分析高?解答:滴定分析所依据的化学反应只有具有了确定的计量关系,才能进行准确的计算。
化学计量点是指当加入的滴定剂的量(摩尔)与被测物的量(摩尔)之间,正好符合化学反应式所表示的化学计量关系。
终点:指示剂为指示剂的变色点.2. 若将H 2C 2O 4.·2H 2O 基准物长期保存于保干器中,用以标定NaOH 溶液的浓度时,结果是偏高还是偏低?分析纯的NaCl 试剂若不作任何处理用以标定 AgNO 3溶液的浓度,结果会偏高,试解释之。
解答:H 2C 2O 4.·2H 2O 基准物质长期保存于保干器中易脱水,变成H 2C 2O 4·H 2O 或H 2C 2O 4,若在计算时仍以H 2C 2O 4.·2H 2O 计算,表观的NaOH 浓度为: ='N a O H C N a O HO2H O C H V .22422n N a O H O 2H O C H V M 100022422⨯⨯=∙标W 而实际的NaOH 浓度为:N a O H O C H N a O H V M W C ⨯⨯=42210002标或 N a O H O H O C H N a O H V M W C ⨯⨯=∙242210002标M H2CO4·H2O < M H2CO4·2H2OM H2CO4 < M H2CO+2H2O∴ C’NaOH < C NaOH即标定结果偏高。
同时可对NaCl 标定AgNO 3的情况进行分析。
NaCl 若不作处理含有较多的水分表观的AgNO 3浓度为:C’AgNO3=331000AgNO NaCl AgNO NaCl V M W V n ⨯⨯=标 而实际的AgNO 3浓度为:3231000AgNO O nH NaCl AgNO V M W C ⨯⨯=∙标M NaCl ·nH2O >M NaCl ∴ C ’AgNO3 >C AgNO3即表观浓度偏高。
定量分析简明教程课后练习题答案第三章
![定量分析简明教程课后练习题答案第三章](https://img.taocdn.com/s3/m/b49a4cb1aaea998fcc220edc.png)
《定量分析简明教程》 第三章习题答案3-1 EDTA 在水溶液中是六元弱酸(H 6Y 2+),其p K a1~p K a6分别为、、、、、、则Y 4-的pK b3为:p K b3=p K w -p K a4=14-=3-2解:99.0108.110108.1/)H ()Ac (575-=⨯+⨯=+=---Θ+a a K c c K x x (HAc) = 1- =c (Ac -) = ·L -1 = mol·L -1c (HAc) = ·L -1 = mol·L -13-3(1) H 3PO 4 的PBE :c (H +)=c (H 2PO 4-)+2c ([HPO 42-]+3c ([PO 43-]+c (OH -)(2) Na 2HPO 4的PBE :c (H +)+c (H 2PO 4-)+2c ([H 3PO 4]= c ([PO 43-]+c (OH -)(3) Na 2S 的PBE :c (OH -)=c (HS -)+2c (H 2S)+c (H +)(4) NH 4H 2PO 4的PBE :c (H +)=c (NH 3)+2c (PO 43-)+c (HPO 42-) +c (OH -) - c (H 3PO 4)(5) Na 2C 2O 4的PBE :c (OH -)=c (HC 2O 4-)+2c (H 2C 2O 4)+c (H +)(6) NH 4Ac 的PBE :c (H +)+c (HAc)=c ( NH 3) +c (OH -)(7) HCl+HAc 的PBE :c (H +)=c (OH -)+c (HCl)+ c (Ac -)(8) NaOH+NH 3的PBE :c (OH -)=c (NH 4+)+c (H +)+c (NaOH)3-4解:一元弱酸HA 与HB 混合溶液的PBE :c (H +)=c (A -)+c (B -)+c (OH -)(1) 将有关平衡关系式代入质子等衡式中得到计算c (H +)的精确式:w/HB)()HB (/HA)()HA (/)H (/)H (/)H (/(HB))HB (/)H (/HA)()HA (/)H (K c c K c c K c c c c K c c c c K c c c c K c c w +⋅+⋅=+⋅+⋅=ΘΘΘ+Θ+Θ+ΘΘ+ΘΘ+ (1) 由PBE :c (H +)=c (A -)+c (B -)+c (OH -) ,若忽略c (OH -),则:c (H +)=c (A -)+c (B -),计算c (H +)的近似公式为:ΘΘ+⋅+⋅=c c K c c K c /HB)()HB (/HA)()HA ()H ((2) 再若{c (HA)/c }/K Ha ,{c (HB)/ c }/K HB 均较大,则c eq (HA)c 0(HA), c eq (HB)c 0(HB),计算[H +]的近似公式为: )HB ()HB ()HA ()HA ()H (00c K c K c ⋅+⋅=+3-5计算下列溶液的pH 值:(1),c (H 3PO 4)= L -1因为K a1/K a2>10,(c /c )/K a2>,只考虑H 3PO 4的第一步解离又因为(c /c )K a1>, (c /c )/K a1=29<,用近似式计算:034.022.0109.64)109.6(109.62/4/)H (32331211=⨯⨯⨯+⨯+⨯-=++-=---ΘΘ+cc K K K c c a a a pH= (3) c (Na 3PO 4)=L -1Na 3PO 4 K b1=10-2, K b2=10-7 , K b3=10-12因为K b1 /K b2>10,(c /c )/ K b2>,只考虑Na 3PO 4的第一步解离又因为(c /c )K b1>10-,(c /c )/K b1<,用近似式计算:222221211106.321.0101.24)101.2(101.22/4/)OH (----ΘΘ-⨯=⨯⨯⨯+⨯+⨯-=++-=c c K K K c c b b bpOH=,pH=(4) c (NH 4CN)= L -1NH 4CN 为两性物质,其酸常数p K a (NH 4+)=,其共轭酸的酸常数p K a (HCN)=用最简式计算:28.925.931.94101010)NH ()HCN (/)H (---+Θ+=⨯=⋅=a a K K c c pH=3-6答:若用弱酸弱碱作标准溶液,则滴定反应的反应完全程度小,pH 突跃范围小,滴定的终点误差大。
定量分析简明教程
![定量分析简明教程](https://img.taocdn.com/s3/m/ea38cc5d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df.png)
定量分析简明教程在现代社会中,定量分析是一种广泛应用的研究方法。
无论是在学术研究中还是商业领域中,定量分析都被用来收集、处理和解释大量数据。
本文将为您提供一个简明的定量分析教程,帮助您了解定量分析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一、什么是定量分析?定量分析是一种系统的研究方法,通过对数量化数据进行分析和解释来获取实证结果。
它使用数学和统计学方法来处理数据,以便研究者可以从中得出客观可靠且有意义的结论。
定量分析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定量数据来支持或否定一个假设。
二、定量分析的步骤1.明确研究问题:首先需要明确研究的目的和问题。
确定研究领域和相关文献,然后提出一个明确的研究问题。
2.收集数据:在定量分析中,数据的质量至关重要。
确定合适的数据来源,并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数据预处理:数据预处理包括数据清理、缺失数据处理和异常值处理。
在此阶段,我们需要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4.选择适当的统计方法:根据研究问题和数据的性质,选择适当的统计方法进行分析。
常用的统计方法包括描述统计、推断统计和回归分析等。
5.数据分析和解释:通过应用选定的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并根据结果对研究问题进行解释和讨论。
6.结果验证和解释:根据研究目的和问题,验证分析结果的可靠性。
如果需要,进行敏感性分析或后续分析。
三、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1.描述统计:描述统计是一种对数据进行总结和描述的方法,通过计算平均值、中位数、标准差等统计指标来揭示数据的基本特征。
2.推断统计:推断统计是一种根据样本数据对总体进行推断的方法。
通过样本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对总体进行研究和预测。
3.回归分析:回归分析是一种用来解释因果关系的方法。
它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研究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分析模型的系数来解释和预测因变量的变化。
四、定量分析的优点和局限性定量分析具有以下优点:1.客观性:定量分析使用事实和数据来支撑结论,减少主观因素的干扰。
2.可靠性:定量分析使用数学和统计学方法,结果可靠且可复现。
定量化学分析简明教程第3版答案
![定量化学分析简明教程第3版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012c3bb960590c69ec37640.png)
μ的 95%置信区间为:
0.052% 0.052% ⎞ ⎛ ,35.66% + 3.18 × ⎜ 35.66% − 3.18 × ⎟ 4 4 ⎠ ⎝ = (35.58%,35.74%)
1 − α = 0.90 ,则 α = 0.10 , t 0.10 (3) = 2.35
同理:
课 后
μ的 90%置信区间为: (35.60%,35.72%)
ww w.
2+
+ 10CO 2 + 8H 2 O
1 ⎛1 ⎞ c⎜ KMnO 4 ⎟ = 0.050mol ⋅ L−1 2 ⎝5 ⎠
kh da
m 0.3250 × 10 3 = = 0.01988mol ⋅ L−1 M ⋅ V 65.39 × 250.0
w.
1
co
m
⎛1 ⎞ ⎛1 ⎞ c⎜ KMnO 4 ⎟ ⋅ V (KMnO 4 ) ⋅ M ⎜ CaO ⎟ 5 ⎠ ⎝2 ⎠ × 100% w(CaO) = ⎝ 3 m s × 10 5 × 0.020 × 30 × 56.08 40% = × 100% 2m s × 10 3 m s = 0.21g ⎛1 ⎞ K 2 Cr2 O 7 ⎟ = 0.1200mol ⋅ L−1 ,为 ⎝6 ⎠
分析化学习题与部分思考题参考答案
第1章 绪论
1.1 30.0mL 0.150mol·L-1 的 HCl 溶液和 20.0mL 0.150mol·L-1 的 Ba(OH)2 溶液相混合,所 得溶液是酸性、中性、还是碱性?计算过量反应物的浓度。 答案: c(Ba(OH) 2 )(
量) =
2 × 0.150 × 20.0 − 0.150 × 30.0 = 0.015mol ⋅ L−1 (20.0 + 30.0) × 2
《定量化学分析简明教程》与国外典型分析化学教材中定量化学分析主要内容的比较
![《定量化学分析简明教程》与国外典型分析化学教材中定量化学分析主要内容的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7eb4e071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4bbdb7c.png)
Univ. Chem. 2023, 38 (6), 75–81 75收稿:2022-12-23;录用:2023-02-02;网络发表:2023-02-06*通讯作者,Email:************.cn•专题• doi: 10.3866/PKU.DXHX202212061 《定量化学分析简明教程》与国外典型分析化学教材中定量化学分析主要内容的比较李娜1,*,吴熙21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北京100871 2黑龙江省教育厅,哈尔滨 150001摘要:本文比较了北京大学《定量化学分析简明教程》与国外主要分析化学教材中定量化学分析的一部分内容,主要涉及误差与分析数据处理、溶液中的化学平衡与容量滴定分析。
各教材对化学分析部分的基本内容、方法与思路基本一致,对内容展示的方式、顺序、切入点有所不同,为读者提供了不同的视角。
《定量化学分析简明教程》在保证阐明基本概念、原理与方法的前提下,保持简明特色。
国外大部分教材对溶液中的化学平衡基本概念进行详细介绍,适合没有学过普化原理的学生学习。
未来的分析化学教材中,化学分析的内容可能会因为学科前沿的发展、新方法的出现而精简,建议适当加强在建立分析方法中涉及的步骤或流程、误差与数据处理的内容,建议涵盖建立分析化学方法应考虑的问题(即分析化学语言)以及分析方法特性评价的部分,建议进一步凝练溶液中化学平衡问题处理的思想方法,因为这些构成了理解分析化学思路的基础,以及发展分析方法和实施认证新方法的保证。
关键词:定量化学分析;教材;误差与分析数据处理;化学平衡;容量滴定分析法中图分类号:G64;O6A Brief Comparison of Quantitative Chemical Analysis Content in Representative Analytical Chemistry Textbooks by Authors at Peking University and OverseasNa Li 1,*, Xi Wu 21 College of Chemistry and Molecular Engineering,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1, China.2 Education Department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 Harbin 150001, China.Abstract: This paper gives a brief comparison of the quantitative chemical analysis content in representative analytical chemistry textbooks by authors at Peking University and overseas. Specifically, the content of introduction, error and data analysis and treatment, as well as chemical equilibria and volumetric titration are evaluated. The compared textbooks cover largely the same basic contents, methods and ways to solve analytical problems. Each book presents the content in its own style, sequence, and point cut, providing diversified perspectives on analytical chemistry. Quantitative Chemical Analysis by authors at Peking University is a concise textbook which elucidates all the basic concepts, principles and methods in limited number of pages. Most overseas textbooks provide a detailed introduction of the basic physical chemistry perspective of chemical equilibria, thus, general chemistry course may not be a prerequisite.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analytical chemistry and related disciplines, as well as the emergence of new analytical methods may become parts of the analytical chemistry textbooks. As a result, the chemical analysis part may be reduced as we cannot make the size of the textbook bigger and bigger without limit. Nevertheless, the procedure and steps to solve problems of analytical chemistry remains the same. In the future analytical chemistry76大学化学V ol. 38textbooks, the basics and principles in the workflow of the analytical chemistry procedure, and errors and analytical data treatment are suggested to be enhanced. The language/terminology of analytical chemistry and figures of merit of analytical methods are suggested to be introduced. The way to solve complicated chemical equilibria should be further condensed based on the physical chemistry principle. All of the above are the basis for understanding how to solve an analytical chemistry problem, how to develop an analytical method, and how to validate a new analytical method.Key Words: Quantitative chemical analysis; Textbook; Errors and analytical data treatment;Chemical equilibrium; Volumetric titrimetry分析化学,或称之为识别不同物质以及测定其组成的艺术,在科学研究中居重要地位。
定量化学分析简明教程第3版答案
![定量化学分析简明教程第3版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012c3bb960590c69ec37640.png)
⎛1 ⎞ n⎜ KHC 2 O 4 ⋅ H 2 C 2 O 4 ⎟ = n( NaOH) ⎝3 ⎠
氧化还原反应中:
V (KMnO 4 ) =
第 2 章 习题参考答案
2.2 测定试样中 CaO 的质量分数时,得到如下结果:35.65%、35.69%、35.72%、35.60%。问: (1)统计处理后的分析结果应如何表示? (2)比较 95%和 90%置信度下总体平均值的置信区间。 答案: (1) 结果表示为:n=4, x = 35.66% ,s=0.052% (2) 1 − α = 0.95 ,则 α = 0.05 , t 0.05 (3) = 3.18
4
答
案
2.1 测定某样品中氮的质量分数时,六次平行测定的结果是 20.48%、20.55%、20.58%、20.60%、 20.53%、20.50%。 (1) 计算这组数据的平均值、 中位数、 平均偏差、 标准差、 变异系数和平均值的标准差; (20.54%, 20.54%, 0.12%, 0.037%, 0.046%, 0.22%, 0.019%) (2)若此样品是标准样品,其中氮的质量分数为 20.45%,计算以上测定结果的绝对误差和相对 误差。(+0.09%, 0.44%)
∴σ1 与σ2 无显著差异。 (2)用 t 检验法检验μ1 是否等于μ2 假设μ1=μ2
课 后
(1)用 F 检验法检验σ1=σ2 是否成立(α =0.10) 假设σ1=σ2
F计算
2 s大 0.9 2 = 2 = = 2.2 < F表 = F0.05 (4,3) = 9.12 s小 0.6 2
度(c)的 Na2C2O4 溶液?要配制 100mL 溶液,应称取 Na2C2O4 多少克?
定量分析简明教程
![定量分析简明教程](https://img.taocdn.com/s3/m/d2c100c8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fb9305c.png)
定量分析简明教程什么是定量分析?定量分析是一种研究方法,通过收集和分析大量的数量数据,来获得对研究对象的认识。
它是科学研究、商业决策和政策制定的重要工具,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定量分析的基本步骤进行定量分析通常需要经过以下几个基本步骤:1.确定研究目标:首先要明确研究的目的,明确想要回答的问题或解决的问题是什么,这可以帮助确定数据收集和分析的方向。
2.设计研究方法:根据研究目标,选择适当的数据收集方法和分析方法。
常见的数据收集方法包括问卷调查、实验设计、观察和记录等。
分析方法则包括描述统计、推断统计和多元分析等。
3.收集数据:根据设计好的研究方法,进行数据收集。
这可能包括制作问卷、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数据等。
4.整理和清洗数据:在进行数据分析之前,需要对数据进行整理和清洗,包括删除异常值、缺失数据处理和数据转换等。
5.进行数据分析:使用适当的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根据研究目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聚类分析等。
6.解释和呈现分析结果:将分析结果进行解释和呈现,可以使用图表、表格或文字进行说明。
7.得出结论和提出建议:根据分析结果,得出结论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帮助决策者做出合理的决策。
常用的定量分析工具定量分析有多种方法和工具可以应用,下面介绍一些常用的工具:1.描述统计:描述统计是对数据进行整理、总结和展示的方法。
常见的描述统计方法包括平均值、中位数、众数、标准差、方差和分布等。
2.推断统计:推断统计是基于样本数据对总体进行推断的方法。
通过抽样和假设检验等方法,可以对总体特征进行推断,如总体均值、总体比例等。
3.回归分析:回归分析用于研究因变量与一个或多个自变量之间的关系。
通过建立回归模型,可以预测因变量的变化情况,评估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并进行因果分析。
4.聚类分析:聚类分析通过对数据进行分组,将相似的观测值归为一类。
它可以帮助我们发现数据中的模式和相似性,对数据进行分类。
5.因子分析:因子分析用于研究变量之间的关联性,通过降维将相关的变量归纳为几个共同的因子,帮助我们理解和解释数据。
定量分析报告
![定量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b0b5e0d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fd.png)
定量分析报告1. 引言定量分析是一种通过数学和统计方法来分析和解释数据的方法,可以提供客观、可靠的结论和预测。
本文将介绍定量分析的基本步骤和思维过程,帮助读者了解如何进行定量分析并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2. 数据收集在进行定量分析之前,首先需要收集相关的数据。
数据可以来源于各种渠道,如调查问卷、实验观测、历史记录等。
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代表性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分析的结果将直接依赖于数据的质量。
3. 数据清洗获得数据后,需要对数据进行清洗,以便排除异常值和缺失值的影响。
数据清洗的过程包括查找错误、删除重复记录、填补缺失值等操作。
通过数据清洗可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为后续的分析提供可靠的基础。
4. 数据分析在数据清洗完成后,可以开始进行数据分析。
数据分析的目的是发现数据背后的规律和关联性,从而获得有用的信息和见解。
常用的数据分析方法包括描述统计、推断统计、回归分析、时间序列分析等。
根据具体问题的需求,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进行分析。
5. 结果解释在数据分析完成后,需要对结果进行解释和说明。
解释结果时应尽量避免主观偏见和不科学的推断,而是基于实际数据和统计方法给出客观、可信的结论。
可以使用图表、表格等形式展示结果,以便读者更加直观地理解和接受。
6. 结论与建议基于数据分析的结果,可以得出结论和提出相应的建议。
结论应该是明确、简洁、具有指导性的,能够回答研究问题或解决实际问题。
建议应该基于数据分析的结果和相关背景知识,具有可操作性和可实施性。
7. 结果验证为了验证数据分析的结果,可以采取一些方法进行结果的验证。
例如,可以使用交叉验证、灵敏度分析等方法来评估模型的稳健性和准确性。
结果验证是确保数据分析结果可靠性的重要环节,也是对分析方法和模型的一种评价。
8. 结果呈现最后,将数据分析的结果以清晰、简明的方式呈现给读者。
可以使用表格、图表、文字等方式来展示结果,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
同时,应该关注结果的可视化效果,使读者能够直观地理解数据分析的结果。
定量分析简明教程
![定量分析简明教程](https://img.taocdn.com/s3/m/d4798938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c7.png)
定量分析简明教程导言定量分析(Quantitative Analysis)是一种通过数学和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和解释的方法。
在各个领域,包括金融、市场营销、经济学、社会学等,定量分析被广泛应用于数据研究和决策分析中。
本教程旨在介绍定量分析的基础概念和常见方法,帮助读者快速入门定量分析领域。
一、数据收集与准备在进行定量分析之前,首先需要收集和准备分析所需的数据。
数据可以来源于各种渠道,包括调查问卷、实验数据、公开数据集等。
在数据收集过程中,需要确保数据的有效性和可靠性,避免数据采集过程中的偏差和错误。
一般来说,数据准备包括数据清洗、数据整理和数据转换等步骤。
数据清洗是指对数据进行筛选和处理,删除异常值和缺失值等;数据整理是指将不同来源和格式的数据整合到一个数据集中;数据转换是指对数据进行变换和标准化,以满足分析的需求。
二、描述性统计描述性统计是定量分析的基本方法之一,用于对数据进行总结和描述。
常用的描述性统计方法包括均值、中位数、标准差、频数分布等。
•均值(Mean)是一组数据的平均值,用于表示数据的集中趋势。
•中位数(Median)是一组数据的中间值,用于表示数据的集中趋势。
当数据存在极端值时,中位数比均值更具有代表性。
•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是一组数据的离散程度的度量。
标准差越大,表示数据的变异程度越大。
•频数分布(Frequency Distribution)是将数据按照取值范围进行分组,并统计每个组的频数。
频数分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数据的分布情况。
描述性统计可以通过表格、图表等形式展示,以便更直观地理解和比较数据。
三、推断统计推断统计是根据样本数据对总体进行估计和推断的一种方法。
它基于概率理论和统计学原理,通过对样本数据进行分析和假设检验来推断总体的特征和关系。
推断统计主要包括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两个方面。
•参数估计是通过样本数据推断总体参数的取值。
常用的参数估计方法有点估计和区间估计。
管理定量分析知识点总结
![管理定量分析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bd3187284b35eefdc8d333e8.png)
管理定量分析知识点总结1、系统: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2、系统工程:是从整体出发,合理开发、设计、实施和运用系统的工程技术。
3、定量分析:是基于刻画问题的本质数据和数量关系,建立能描述问题的目标约束及其关系的数学模型,通过一种或多种数量方法,找到最好的解决方案。
4、系统模型:是一个系统的某一方面本质属性的描述,它以某种确定的形式(如文字、符号、图表、实物、数学公式等)提供关于该系统的知识。
5、系统分析:是通过一系列的步骤,帮助领导者选择最优方案的一种系统方法。
6、社会调查:是人们有意识、有目的地通过对社会现象的观察、了解和分析,来认识社会生活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
7、预测:就是根据研究对象发展变化的实际数据和历史资料,运用现代的科学理论和方法,以及各种经验、判断和知识,对现象在未来一段时期内的可能变化情况进行预测、估计和分析。
8、时间序列:就是将实际问题中某一变量或指标的数值或统计观察值,按时间顺序排列形成一个数值序列。
9、评价:就是对各种可行的备选方案,从社会、政治、经济、技术等各方面予以综合考察,权衡利弊得失,给出评价结果,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的过程。
10、决策: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从若干个备选方案中选出一个最优或最合理方案的过程。
11、最优化:是指针对决策问题,按照决策的目标,从多个可行的方案中选出最好方案的过程。
12、系统模拟:是指通过建立和运行系统的数学模型,来模仿实际系统的运行状态及其实际变化的规律,以实现在计算机上进行试验的全过程。
13、网络图:就是用图解形式形象地表示一个任务或工程项目中各个组成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并形成时间的流程图。
1、系统模型的三个特征:(1)、它是现实系统的抽象或模仿;(2)、它是由反映系统本质和特征的主要因素构成的;(3)、它集中体现了这些主要因素之间的关系。
2、使用系统模型的必要性:系统开发的需要时间上的考虑安全性、稳定性上的考虑经济上的考虑系统模型容易操作,分析结果易于理解3、系统建模的原则:切题清晰精度适当4、系统分析的要素:目标方案费用模型准则效果结论5、系统分析的原则: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相结合的原则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结合的原则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相结合的原则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原则6、系统分析的步骤:明确问题和确定目标收集资料,探索可行性方案建立模型综合评价检验和核实7、预测分析的步骤:明确预测目标收集整理资料和数据建立预测模型模型参数估计模型检验预测实验与结果分析8、评价的原则客观性可比性系统性评价指标符合国家政策方针9、评价的步骤:对各个评价方案作出简要说明,使方案的特点及优缺点清晰明了,便于评价人员掌握确定由所有单项和大类指标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确定各大类及单项指标的权重,并从整体上调整进行单项评价,查明各项评价指标的实现程度进行单项评价指标的综合,得出大类指标的评价指进行综合评价,综合各大类指标的评价值和总评价值10、评价指标体系的组成:、政策性指标经济性指标技术性指标社会性指标资源性指标时间性指标11、系统模拟的基本步骤:问题描述与定义模拟构造数据采集模型的确认模型的编程实现与验证模型试验设计模型的模拟运行模拟结果的输出与分析12、管理系统模拟的运用:深入了解现有系统改进现有系统开发、建造新系统。
定量分析简明教学教程课后答案解析
![定量分析简明教学教程课后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df48d0e6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30.png)
定量分析简明教学教程课后答案解析第一章定量分析的误差和数据处理 1-2 下列情况,将造成哪类误差?如何改进?(1)天平两臂不等长,属于系统误差。
可对天平进行校正或者更换天平。
(2)测定天然水硬度时,所用蒸馏水中含Ca 2+。
属于系统误差。
可更换蒸馏水,或作空白试验,扣除蒸馏水中Ca 2+对测定的影响。
1-3 填空(1)若只作两次平行测定,则精密度应用相对相差表示。
(2)对照试验的目的是检验测定中有无系统误差,空白试验的目的是判断测定中的系统误差是否因试剂、蒸馏水不纯等所致。
(3)F 检验的目的是检验两组测定结果的精密度有无显著性差异。
(4)为检验测定结果与标准值间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应用t 检验。
(5)对一样品做六次平行测定,已知d 1~d 6分别为0、+0.0003、-0.0002、-0.0001、+0.0002,则d 6为-0.0002。
(提示:一组平行测定,各单次测定结果偏差的代数和为0) 1-4解:%3.0mL50.6mL02.01r ±=±=E%08.0mL65.25mL02.02r ±=±=E上述计算说明为减小滴定管的体积误差,应适当增大取液的体积。
1- 5解:纯FeSO 4·7H 2O 试剂中w (Fe)的理论值是:%09.20molg 0.278mol 55.85g O)H 7FeSO (Fe)(Fe)(124=??=?=M M w%06.20%405.2004.2003.2010.20=+++=xd i 分别为:0.04%,-0.03%,-0.02%,-0.01% %03.0%401.002.003.004.0=+++==d 平均偏差%2.0%06.20%03.0===x d d r %03.0%09.20%06.20-=-=-=T x Ea %2.0%06.20%03.0-=-==x Ea E r %03.01401.002.003.004.02222=-+++=S%2.0%06.20%03.0===x S 变异系数 6解:1- 7解:用Q 值检验法:∴12.47应保留%90.242%93.24%87.24=+=x %60.0%05.25%05.25%90.24-=-=相对误差%90.24%87.24%93.24=-=相对相差73.04.033.1247.1242.1247.12=<=--=表计Q Q用4d 检验法:∴12.47%应保留 1- 8解:解法1 S=0.03%∴有系统误差解法2%37.12%442.1238.1234.1233.12=+++=x %03.0%405.001.003.004.0=+++=d %12.04=d dx x i 4%10.0%37.12%47.12<=-=-%62.21=x 18.33.134%03.0%42.21%62.21=>=?-=-=表计t n sx t μ因为21.42%不在平均值置信区间内∴有系统误差1- 9解:S 1=0.6% S 2=0.9%∴S 1和S 2间无显著性差异两组数据平均值有显著性差异,∴有系统误差,即温度对测定结果有影响。
定量分析简明教程2篇
![定量分析简明教程2篇](https://img.taocdn.com/s3/m/64dc5aaa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8d.png)
定量分析简明教程2篇定量分析简明教程第一篇:定量分析的基础知识定量分析是一种应用统计学方法的科学,它可以通过量化研究数据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定量分析通常使用数学模型和计算机软件来分析数据。
本文将介绍定量分析的基础知识,包括研究方法、统计数据和数据可视化等方面。
一、定量分析的研究方法定量分析通常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即利用已有数据进行研究。
该方法通常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确定研究问题:首先需要明确研究目的和研究问题。
例如,你想知道你的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如何,你可以编制问卷,询问消费者对你的产品的看法。
2.确定研究样本:研究的样本通常是一个代表性的子集,也就是总体的一个子集。
样本的选择对于研究结果有着重要影响,因此需要制定合理的样本选择策略。
3.设计研究问卷:设计研究问卷需要根据研究问题和样本特点确定问题类型、问题顺序和答案选项等。
4.收集数据:数据的收集可以用问卷调查、实验或记录法等方式进行。
收集到的数据可以进行初步筛选和清洗,并构建数据集。
5.分析数据:根据具体情况,可以选择不同的分析方法。
例如,可以计算均值、方差、标准差等统计数据,也可以利用回归分析或因子分析等技术探究多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6.得出结论:在分析研究结果时,需要分析数据,并得出结论。
结论需要根据研究目的和问题,进行分析和解释,并可用于制定后续方案或提高策略效率。
二、常用统计数据在定量分析中,统计数据被广泛使用。
下面是其中的一些常用统计数据:1.频数:指在样本中出现某一数值的次数,通常用于描述分类数据。
2.比例和百分数:是许多统计数据的基础,它表示各类数据在整体中的比例。
3.平均数:指一组数的总和除以这组数的数量。
例如,对于4、5、6、7、8这组数据,平均数为6。
4.中位数:是一组数据中的中间值,即把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后,处在中间位置的数据。
5.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通常用于描述离散数据分布。
三、数据可视化数据可视化是指用图表等形式来展示数据的过程。
《定量分析简明教程》总结
![《定量分析简明教程》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c771895376c66137ee0619db.png)
《定量分析简明教程》总结酸碱滴定法要会计算溶液酸碱度,针对具体情况选用不同的公式;一元酸、二元酸、一元碱、二元碱、两性物质等要会写质子平衡方程,这是计算pH值的基础。
要会运用平衡常数,在分析化学中,几乎所有的问题都可以用平衡常数来解决,分布系数是由平衡平常推导而来的,更为方便一些。
会计算滴定曲线化学计量点前、后及化学计量点时溶液的pH值。
首先要会判断化学计量点前、后及化学计量点时溶液的性质,然后采取相应的公式计算。
并且要了解pH的变化方向。
酸碱指示剂的变色原理,变色点及变色范围公式要记牢:要知道其根本依据依然是平衡常数不只酸碱指示剂其它类型的指示剂的变色点、变色范围也是都有其相应公式的,例如:氧化还原反应的氧化还反应类型指示剂、配位滴定的金属指示剂的变色点及变色范围,要按照对照模式来学习其它类型的指示剂的变色点及变色原理,如果都弄明白就OK了在这章中关于计算就是要会计算酸碱度还有一个重要的应用混合碱滴定,求其两种成分。
在整个分析化学中重要的是滴定误差的分析,要会判断是正误差还是负误差,正误差就是过量了,负误差就是不足量。
指示剂的选择,要考虑滴定突跃,因为指示剂变色范围要在滴定突跃范围之内,并且要考虑好滴定曲线的变化趋势及指示剂的颜色如何变化,最后判断大致在哪个具体的点变色,如果低于计量点则是负误差,高于计量点则正误差。
必须会判断。
影响滴定突跃的因素:酸碱、沉淀、配位、氧化还原第三章沉淀滴定法重点掌握指示剂的变色原理及以莫尔法沉淀滴定时要注意的几点。
介质酸度控制在中性或弱碱性的原因,以及沉淀吸附的现象、还有在滴定过程中指示剂用多了或用少了会产生什么样的误差、溶液是酸性或是碱性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造成什么样的误差。
第四章配位滴定法了解EDTA的结构及具体化学名称了解常用的配位剂必须知道EDTA水溶液是六元酸有六级解离平衡常数随着溶液pH值的变化,各种型体的浓度发生变化,关于计算各种型体的浓度方法我是讲过的,当然没有出求最后的结果,不过只是运用平衡常数,还有各项型体的平衡浓度的加和等于原始浓度以及质子平衡方程等多角度列方程式。
定量分析方法重点整理
![定量分析方法重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2b948af1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ee.png)
定量分析方法重点整理1、公共管理:是一门研究公共组织尤其是政府组织的管理活动及其规律的学科。
公共管理研究的内容:①公共组织的结构、功能、环境和运行机制;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央与地方的关系;③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职能与作用、政府与市场、政府与企业、政府与社会的关系;④公共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⑤公共管理中的规划、计划与决策、监督与控制,公共项目评估,行政立法、司法和执法;⑥公共信息管理和咨询服务;⑦财政管理、教育管理、科技管理和文化管理。
2、定量分析方法的主要内容系统模型与系统分析、线性回归预测分析、社会调查程序与方法、统计分析方法、线性回归预测分析、马尔可夫预测方法、投入产出分析方法、最优化方法(线性规划、运输问题、动态规划、资源分配问题)、评价分析方法、层次分析法、对策论、风险型决策与多目标决策、管理系统模拟、排队论、系统动力学方法、网络计划方法3、为什么在系统分析中广泛使用系统模型而不是真实系统进行分析?人类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研究方法,一般有实验法和模型法。
实验法是通过对客观事物本身直接进行科学实验来进行研究的,因此局限性比较大。
公共管理问题大多是难以通过实验法直接进行研究,广泛使用系统模型还基于以下五个方面的考虑:①系统开发的需要只能通过建造模型来对系统或体制的性能进行预测;②经济上的考虑对复杂的社会经济系统直接进行实验,成本十分昂贵;③安全性、稳定性上的考虑对有些问题通过直接实验进行分析,往往缺乏安全性和稳定性,甚至根本不允许;④时间上的考虑使用系统模型很快就可得到分析结果;⑤系统模型容易操作,分析结果易于理解4、系统分析的要点和步骤要点(1)任务的对象是什么?即要干什么(what);(2)这个任务何以需要?即为什么这样干(why);(3)它在什么时候和什么样的情况下使用?即何时干(when);(4)使用的场所在哪里?即在何处干(where);(5)是以谁为对象的系统?即谁来干(who);(6)怎样才能解决问题?即如何干(how)。
定量研究与统计分析课程总结
![定量研究与统计分析课程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dd89ed35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66.png)
定量研究与统计分析课程总结
定量研究与统计分析是研究生阶段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主要介绍了研究中的统计分析方法,包括数据分布、假设检验、方差分析、回归分析等统计学方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更好的理解并运用定量研究方法,从而提升研究的科学性和可信度。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
1. 数据的分布与描述统计:介绍数据的分布规律及描述性统计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思路,包括数据的频数分布直方图、正态性检验等。
2. 参数估计与假设检验:介绍参数估计的基本原理、方法及假设检验的基本框架、步骤,包括t检验、方差分析、卡方检验等。
3. 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介绍相关分析的基本概念、方法,以及回归分析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应用,包括简单线性回归与多元线性回归等。
4. 实验设计及统计软件应用:介绍实验设计的基本思想和常见实验设计类型,以及统计软件的基本使用方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我深入了解了定量研究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应用,掌握了各种统计分析方法的基本操作步骤,并能运用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同时,我也意识到了统计分析在研究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在实际研究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和方法。
总之,本课程为我今后从事研究工作提供了很好的基础和指导。
定量方法总结
![定量方法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294187d9a1c7aa00b52acb50.png)
缺点:溶剂选择要求苛刻,而且不能用于含水样品的分析;操 作(如制样等)比紫外分光光度法麻烦;定量灵敏度低,不适 用于微量组分的测定。
色谱法
内标对比法优点
1、在一定进样范围内,定量结果与进 样量的精密度无关。 2、定量准确度与其他组分是否出峰无关。 3、很适用于微量组分的分析。 内标法的缺点:主要不易找到合适的内标物。
联系与区别
归一化法 : 一般指面积归一化法 , 把所有的出峰面积看作 100%,主峰面积占总面积的百分数即为含量 .一般用于纯度 很高的样品的检测. 外标法是区别于内标法的 . 用已知的高纯度的标准品来定 性定量,根据标准品的峰面积或峰高来计算样品的含量. 内标法是在标品和样品中都加入同样浓度的内标物 , 根据 标品和内标的峰面积比值及样品和内标的峰面积比值来计 算样品含量.应该说内标法定量比外标法更准确一些.
定量方法总结
定量分析 方法
紫外可见 分光光度 法
红外分光 光度法
色谱法
单组分样品 定量方法
多组分样品 特征吸收 定量方法 峰测量法
归一化 法
外标法
内标法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定量方法
红外分光光度法定量方法
红外光谱的定量分析方法:利用光谱中的特定峰测量混合物中 各成分的百分含量。(多用于异构体等的含量测定)。 优点:红外光谱的吸收峰多,波长可选择的余地大;能对单一 组分和多组分进行定量分析;不受样品物态的限制,能定量测 定气体、液体和固体样品的含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系统误差的性质:由固定原因造成的,有单向性特征,通过数理统计的方法不能除去。
系统误差的来源:仪器、试剂、实验方法、实验操作系统误差的解决办法:针对仪器的要校准仪器;针对试剂的要做空白试验,因实验方法而带来系统误差的要改进实验方法或重新选定实验方法。
随机误差具有偶然性,随机性,也是必然存在的,随机误差只能通过多次平行实验来减小随机误差在没有系统误差的情况下,无限次平行测定结果的平均值等于真值。
在没有系统误差的情况下,无限次平行测定结果的随机误差遵循正态分布规律,有限次的采用nts x ±=μ 来处理。
为了检验两组数据之间的精密度是否有显著性差异,用F 检验 为了检验平均值和真值或标准值之间是否显著性差异,用t 检验。
为了考察两组数据之间显著性差异,先用F 检验,后用t 检验。
F 检验不合格就不用t 检验,只有F 检验合格了才可以进行t 检验。
处理数据要注意四舍六入五成双计算平均值时要注意可疑值的取舍,取舍有两种方法,Q 值检验法和4d法。
会计算标准偏差以及置信区间。
第二章酸碱滴定法要会计算溶液酸碱度,针对具体情况选用不同的公式;一元酸、二元酸、一元碱、二元碱、两性物质等要会写质子平衡方程,这是计算pH 值的基础。
要会运用平衡常数,在分析化学中,几乎所有的问题都可以用平衡常数来解决,分布系数是由平衡平常推导而来的,更为方便一些。
会计算滴定曲线化学计量点前、后及化学计量点时溶液的pH 值。
首先要会判断化学计量点前、后及化学计量点时溶液的性质,然后采取相应的公式计算。
并且要了解pH 的变化方向。
酸碱指示剂的变色原理,变色点及变色范围公式要记牢:1±=HIn pK pH 要知道其根本依据依然是平衡常数不只酸碱指示剂其它类型的指示剂的变色点、变色范围也是都有其相应公式的,例如:氧化还原反应的氧化还反应类型指示剂、配位滴定的金属指示剂的变色点及变色范围,要按照对照模式来学习其它类型的指示剂的变色点及变色原理,如果都弄明白就OK 了在这章中关于计算就是要会计算酸碱度还有一个重要的应用混合碱滴定,求其两种成分。
在整个分析化学中重要的是滴定误差的分析,要会判断是正误差还是负误差,正误差就是过量了,负误差就是不足量。
指示剂的选择,要考虑滴定突跃,因为指示剂变色范围要在滴定突跃范围之内,并且要考虑好滴定曲线的变化趋势及指示剂的颜色如何变化,最后判断大致在哪个具体的点变色,如果低于计量点则是负误差,高于计量点则正误差。
必须会判断。
影响滴定突跃的因素:酸碱、沉淀、配位、氧化还原 第三章沉淀滴定法重点掌握指示剂的变色原理及以莫尔法沉淀滴定时要注意的几点。
介质酸度控制在中性或弱碱性的原因,以及沉淀吸附的现象、还有在滴定过程中指示剂用多了或用少了会产生什么样的误差、溶液是酸性或是碱性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造成什么样的误差。
第四章配位滴定法了解EDTA 的结构及具体化学名称了解常用的配位剂必须知道EDTA 水溶液是六元酸有六级解离平衡常数随着溶液pH 值的变化,各种型体的浓度发生变化,关于计算各种型体的浓度方法我是讲过的,当然没有出求最后的结果,不过只是运用平衡常数,还有各项型体的平衡浓度的加和等于原始浓度以及质子平衡方程等多角度列方程式。
要理解标准平衡常数表达式ln)(M K f Θ以及条件平衡常数ln)(M K f '表达式的具体写方法,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要会推导二者之间的关系。
当然,这对副反应系数要有深刻的理解,什么是副反应系数,这是一个定义式。
配位滴定法中滴定突跃和什么因素有关系?如果能实现配位滴定,有什么条件? 滴定曲线的绘制过程当中,化学计量点前后以及计量点时各种情况下pM 的计算方法 配位滴定中要使用金属指示剂,金属指示剂的变色原理及变色范围(书没有讲)但是变色范围怎么求?(同酸碱)金属指示剂也是一种多元的弱酸或弱碱,自身也受pH值的影响而发生颜色改变,所以要注意它在什么pH值使用范围内使用,本色才能与金属配合物(指示剂作为配位剂)的颜色才有所区别。
要考虑滴定误差的问题,指示剂多了少了?要用多少合适。
最低酸度和最高酸度的计算 第五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 对称式氧化还原反应的能斯特方程标准电极电势和条件电极电势。
条件电势的优点,但是缺数据,应用较少。
在氧化还原滴定中,要考查的是溶液中每组电对的电极电势的变化规律或趋势,在溶液体系中两组电对,包括指示剂的氧化态和还原态那就是三组了。
影响电对中氧化态和还原态浓度的任何因素都会改变这组电对的电极电势。
会计算氧化还原反应过程的滴定曲线,化学计量点前后和化学计量点时采用哪组电对计算较为合适才能表达溶液体系的电极电势的变化情况。
化学计量点时,对对称式氧化还原反应来说,溶液电极电势如何计算?溶液中两组电对的条件电极电势或标准电极电势之间和条件平衡常数、标准平衡常数的关系?平衡常数表达是反应进行程度,反应程度如何表达?氧化还原指示剂的变色点及变色范围公式:氧化还原反应指示剂的选择原则是指示剂的变色范围要在滴定突跃范围之内,其实所有指示剂的选择原则都是这个。
在氧化还原反应溶液中的电极电势的变化趋势是从小到大的,和其它滴定类型的变化趋势是有所区别。
如果指示剂的变色点要低于化学计量点电势或者在-0.1%下方,则滴定误差是负的或者说反应不完全。
例如重铬酸钾滴定铁二价离子的过程中,二苯胺磺酸钠的变色点就低,至反应不完全,所以为让反应充分完全进行,要扩大突跃范围,实现的操作手段是加入磷酸或氟离子,对生成铁三价进行配位,降低铁那组电对的电极电势,扩大滴定突跃范围,并且还消除了铁三价离子的颜色干扰。
在氧化还反应中滴定突跃与什么因素有关系?在氧化还原反应中,要注意酸的使用,要用硫酸,要注意用量,因为酸度会影响反应方向,或者酸度过大过小对其中的某些物质会产生其它的影响因素。
氧化还原滴定中要注意的问题很多对高锰酸钾来说,采用草酸钠标定高锰酸钾溶液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三“度”,酸度、温度、滴定速度。
对碘量法来说:控制一定的酸度,防止其它副反应发生,酸度要控制在中性或弱碱性条件下。
不要剧烈摇动等,要快速滴定,防止I2挥发,空气中的氧也能把I-氧化成I2,所以要在阴暗的地方进行,并且要用碘量瓶。
加指示剂的时机要等碘单质的量很少时,溶液颜色呈淡黄色时再加入。
对重铬酸钾来说:加磷酸总之要消除干扰不能有其它的氧化还原反应参与进来,并且反应程度要完全,指示剂要合适。
滴定误差分析是正误差还是负误差滴定突跃的影响因素化学计量点前后及计量点时pH(M)值的计算每种滴定类型能被准确滴定的条件是什么每种典型的滴定类型需要特殊注意的事项,比如:碘量法、重铬酸钾法、高锰酸钾法、莫尔法、佛尔哈德法等等都有需要注意的事项各种指示剂的变色点及变色范围等等。
分析化学实验技术考核时间安排2011年6月20日全天星期日选择题 一、 选择题■强碱滴定相同浓度的多种弱一元酸,a K Θ较小的弱一元酸会有什么情况,( C )a K Θ较大的弱一元酸会有什么情况?(B 、E)A 消耗NaOH 多;B 突跃范围大;C 突跃范围小;D 指示剂变色不敏锐;E 计量点pH 较低;■在酸碱滴定中被测物与滴定剂浓度各变化10倍,引起的突跃范围的变化是(B )P 55页A 增加1个pH ;B 增加2个pH ;C 2个pH ;D 减小2个pH ■0.1mol ·L -1Na 2CO 3(K b1=1.8×10-4; K b2=2.4×10-8)溶液的pH 值(A) A 2.38;B 11.60;C 8.00;D 6.00■0.01molL-1某一元弱酸能被准确滴定的条件是(A )P 59页 A 610-Θ≥a K ;B 810-Θ≥a K ;C 610-Θ≥b K ;D 810-Θ≥b K ■共轭酸碱对K a 的K b 的关系(C )A K a +K b =K w ;B K a /K b =K w ;C K b =K w / K a ;D K b =K w . K a ■酸碱滴定中选择指示剂时可不考虑的因素是(D )A pH 突跃范围;B 指示剂的变色范围;C 滴定方向;D 指示剂的结构 ■指示剂的变色范围( A )A 越窄滴定越准确;B 越宽滴定越准确;C 越窄变色敏锐;D 越宽变色敏锐。
■以NaOH 溶液滴定HCl 溶液,用甲基橙作指示剂引起的指示剂误差为(B );■同酸碱指示剂一样,随pH的变化能发生颜色改变的指示剂有(A)A金属指示剂;B沉淀指示剂;C氧化还原指示剂;D皆可以。
■多次平行实验的目的是(B)A避免随机误差;B减小随机误差;C检验系统误差;D修正系统误差。
■滴定分析要求相对误差±0.1%,万分之一的分析天平绝对误差为±0.0001g ,则一般至少称取试样质量为(B)A 0.1g;B 0.2g;C 0.3g;D 0.4g7■定量分析工作中,要求测定结果的误差(D)A愈小愈好;B等于0;C没有要求;D在允许误差范围之内。
■不是随机误差的性质的有( A )A单向性;B随机性;C单峰性;D对称性。
■pH=3.005是几位有效数字(C);A一位;B两位;C三位;D不确定。
■产生系统误差的原因主要有(D)A实验方法;B仪器及试剂;C实验操作;D以上皆有。
■滴定分析中,指示剂变色这一点称为(C)A等当点;B化学计量点;C滴定终点;D皆可以。
■在酸性条件下,莫尔法测Cl-,其测定结果(A)A偏高;B偏低;C正好;D无法确定。
■在沉淀滴定法中,由于沉淀的吸附所产生的误差属于(B)■以AgNO 3标准溶液滴定NaCl 时,K 2CrO 4多加了一些会产生(B ) A 正误差;B 负误差;C 零误差;D 不确定。
■指示剂的封闭现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B )A ln)()(M K MY K f f '>';B ln)()(M K MY K f f '<'置换不出;C ln)()(N K MY K f f '>' ;■间接碘量法加入淀粉指示剂的时间是(C )A 滴定开始前;B 滴定到中间;C 滴定接近终点;D 碘的颜色完全退去■用Na 2C 2O 4标定KMnO 4,时,不必太在意的事项有(D ) A 温度;B 滴定速度;C 酸度;D 高锰酸钾的质量。
■酸性介质中,用草酸钠标定高锰酸钾溶液,滴入高锰酸钾的速度为(A)A 开始几滴要慢,以后逐渐加快,最后缓慢;B 快速进行;C 始终缓慢;D 开始快,后来慢■用17221.061-∙==L mol O Cr K c 的K 2Cr 2O 7滴定121.0)(-+∙≈L mol Fe c 硫酸亚铁溶液,其计量点电势为0.86V ,此滴定最适合的指示剂为(C ) A 邻二氮菲亚铁V 06.1='Θϕ;B 二苯胺V 76.0='Θϕ; C 二苯胺磺酸钠V 84.0='Θϕ;D 亚甲基蓝V 36.0='Θϕ ■在HCl介质中,用FeCl 3(VFe Fe77.023/=++Θϕ)滴定SnCl 2(V Sn Sn14.024/=++Θϕ)化学计量点电势为( C )A0.56V ;B0.54V ;C0.35V ;D0.85V .■以Fe 2+标准溶液滴定Ce 4+溶液,V 00.1=计ϕ,用二苯胺磺酸钠做指示剂(V 89.0=Θϕ)作指示剂,此时所引起的误差为(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