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血流动力学检查及其临床意义

合集下载

门静脉高压症EV的CT诊断及出血

门静脉高压症EV的CT诊断及出血

门静脉高压症EV的CT诊断及出血摘要:目的:研究ct门静脉造影对食管静脉曲张(ev)出血的临床诊断价值。

方法:在我院肝胆外科选择80例临床诊断为肝硬化患者,对其同时进行ct和内镜检查,选择两名影像学医生,同时观察每例患者的ct图像,两人以内镜诊断的血管静脉曲张程度为标准,同时比较两组ct的检查结果与内径检查结果的相关性。

结果:两位观察者诊断ev的敏感性、特异性、正确性分别是94%、78%、85%和96%、72%、85%,但对于大ev(≥5mm),两位观察者的诊断敏感性96%、特异性100%、正确性98%。

两位观察者的观察结果与内径检查结果没有明显的差异。

结论:ct对于门静脉高压ev具有明确的诊断价值,并能预测曲张血管破裂出血的风险。

关键词:门静脉高压 ev ct 出血【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194-01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是肝硬化最严重的并发症,曲张血管破裂出血的发生率达30%~40%,常成为患者致死的原因[1]。

所以,研究ev 破裂出血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ct是临床上常使用的诊断疾病工具,因其具有快捷、无创的性质,并且在进行门静脉造影术时,能为医生提供清晰、全面的、与ev有关的侧支循环血管图像,所以在临床上使用前景较高。

1 材料与方法1.1 患者。

在我院肝胆外科选择80例临床诊断为肝硬化患者。

这些患者愿意接受多排螺旋ct和内镜同时检查,检查他们是否并发ev,以及诊断ev的程度,这些患者均无肝移植手术、ev治疗史、碘过敏史、肝肾功能衰竭、脾脏切除史等不符合这两种检查要求的情况。

1.2 检查方法。

由两名资深影像学医生共同对患者的ct检查结果观察、分类,ct中可见食管腔粘膜下有大小程度不等的线样或结节样突起者,就可诊断为ev,按照曲张静脉最大直径分为大ev(≥5mm)和小ev(<5mm);这两名医生再对内镜检查结果分级,按照曲张严重程度分为3级,1级:线型ev,2级:串珠样ev,3级:结节样ev。

门静脉高压

门静脉高压

疾病名:门静脉高压英文名:portal hypertension缩写:别名:门静脉高血压;门静脉血压过高;门脉高压;门脉高压症;门静脉高压症ICD号:K76.6分类:肝胆外科概述:门静脉高压是指由门静脉系统压力升高所引起的一系列临床表现,是一个临床病症,为各种原因所致门静脉血循环障碍的临床综合表现,而不是一种单一的疾病,所有能造成门静脉血流障碍和(或)血流量增加,均能引起门脉高压症。

所以门静脉高压病人在临床上往往表现出门静脉高压和原发病的症状。

门静脉高压表现有脾脏肿大、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和腹水,常常伴发脾功能亢进、上消化道大出血、门体分流性脑病和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等,而原发病的症状则随疾病的不同而异。

正常人的门静脉压力波动范围较大,为0.981~1.47kPa(7.4~11.0mmHg),但在1.862kPa(14.0mmHg)以内时,仍可以是正常。

当门静脉压力超过2.45 kPa(18.3mmHg)或高出下腔静脉压1.47kPa(11.0mmHg)以上时,便可诊断为门静脉高压;若用间接方法测量,当脾髓压超过2.27kPa(17.0mmHg)或肝静脉楔入压(WHVP)高出下腔静脉压0.533kPa(4.0mmHg)以上时,同样可以诊断为门静脉高压症。

流行病学:据1982年全国普外科学术会议3500例资料分析,肝内型门脉高压症共占97.81%,而肝外型仅占2.19%。

1998年,黄筵庭等汇总全国13个省市的24所医院共施行门静脉高压手术的9980例资料。

其流行病学资料是: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的占71.86%,阴性占28.14%。

肝内型占97.06%,其中坏死性占75.74%,血吸虫性占15.38%,酒精性占2.97%,胆汁性占1.62%;肝外型占2.94%。

从乙肝表面抗原和肝脏病理可见,国内肝硬化仍以肝内型的坏死后性和血吸虫病性肝硬化为主,乙型肝炎仍是国内肝硬化的主要原因。

门静脉高压症合并肝癌近年来受到重视,本次调查的8327例中有肝癌205例,占2.46%,明显高于普通人群,说明乙型肝炎与肝癌之间的密切关系。

(郭)门静脉高压症

(郭)门静脉高压症

门静脉高压症(portal hypertension)是指门静脉血流受阻、血流淤滞、门静脉系统压力增高,继而引发脾大及脾功能亢进、食管和胃底黏膜下静脉曲张及破裂出血、腹水等一系列病症的临床病症。

【解剖概要】正常人全肝的血流量每分钟约为1 500ml,其中门静脉血流量每分钟约为1 100ml,平均占肝血流量的75%。

肝动脉血流量平均占全肝血流量的25%,每分钟约为350ml。

由于肝动脉的压力大、血含氧量高,故门静脉和肝动脉对肝的供氧比例几乎相等。

门静脉骨干由肠系膜上、下静脉和脾静脉汇合而成,其中约20%的血液来自脾。

门静脉在肝门处分为左、右两支,别离人左、右半肝并慢慢分支,其小分支和肝动脉小分支的血流汇合于肝小叶的肝窦,然后汇入肝小叶的中央静脉,再汇人小叶下静脉、肝静脉,最后汇入下腔静脉。

因此,门静脉系位于两个毛细血管网之间,一端是胃、肠、脾、胰的毛细血管网,另一端是肝小叶的肝窦(肝的毛细血管网)。

门静脉的正常压力约在1.27 ~ 2. 35ka (13 ~ 24cmH2O)之间,平均为1.76kPa (18cmH2O)左右。

门静脉高压症时,压力可升高至2. 94~4. 90kPa (30~50cmH2O)。

门静脉和腔静脉之间存在四组交通支(图21-1)。

1.胃底、食管下段交通支门静脉血流经胃冠状静脉、胃短静脉,通过食管胃底静脉与奇静脉、半奇静脉的分支吻合,流入上腔静脉。

2.直肠下端、脏管交通支门静脉血流经肠系膜下静脉、直肠上静脉与直肠下静脉、肛管静脉吻合,流入下腔静脉。

3.前腹壁交通支门静脉左支的血流经脐旁静脉与腹上深静脉、腹下深静脉吻合,分别流人上、下腔静脉。

图21-1 门静脉与腔静脉之间的交通支1.胃短静脉2.胃冠状静脉3.奇静脉4.直肠上静脉5.直肠下静脉、肛管静脉6.脐旁静脉7.腹上深静脉8.腹下深静脉①胃底、食管下段交通支②直肠下端、肛管交通支③前腹壁交通支④腹膜后交通支4.腹膜后交通支肠系膜上、下静脉在腹膜后有许多分支与下腔静脉分支彼此吻合。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资料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资料

第一题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导致侧支循环开启,引起脐周浅静脉高度扩张,形成“海头蛇”呕血的原因:肝硬化压迫肝门静脉,导致肝门静脉回流受阻,此时肝门静脉系的血液经上述交通途径形成侧支循环,通过上、下腔静脉系回流。

由于血流量增多,交通支变得粗大和弯曲,出现静脉曲张,如食管静脉丛、直肠静脉丛和脐周静脉丛曲张。

如果食管静脉丛和直肠静脉丛曲张破裂,则引起呕血和便血。

肝门静脉系统的胃左静脉、胃短静脉和胃后静脉,在食管下段和胃底处,与腔静脉系统奇静脉的食管静脉相吻合。

在肝门静脉高压症时,血液可经胃左静脉至食管静脉、奇静脉流入上腔静脉,因此可发生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曲张的静脉易受物理性或化学性损伤和粘膜面溃疡糜烂而破裂,引起急性大出血。

存在出血潜在危险的部位1、脾静脉(splenic vein):由数条小静脉在脾门处汇合而成,经过胰的后方,脾动脉下方向右行进,与肠系膜上静脉以直角汇合成肝门静脉。

脾静脉回收脾、胰及部分胃的静脉血,还常收纳肠系膜下静脉。

2、肠系膜上静脉(superior mesenteric vein):走行于小肠系膜内,与同名动脉伴行。

收集十二指肠至结肠左曲以上肠管、部分胃和胰腺的静脉血,并与脾静脉一起构成门静脉。

3、肠系膜下静脉(inferior mesenteric vein):与同名动脉伴行,在胰头后方注入脾静脉或肠系膜上静脉,少数注入上述两静脉汇合处的夹角。

肠系膜下静脉收集降结肠、乙状结肠及直肠上部的静脉血。

4、胃左静脉(left gastric vein):与胃左动脉伴行,收集胃及食管下段的静脉血直接注入门静脉。

(胃左静脉在贲门处与食管静脉吻合,食管静脉吻合可注入奇静脉和半奇静脉,借此,门静脉可与上腔静脉相交通)。

5、胃右静脉(right gastric vein):与胃右动脉伴行,在胃小弯处可与胃左静脉吻合,并在注入肝门静脉前收纳幽门前静脉(此静脉是胃与十二指肠的分界标志之一)。

胃右静脉收纳同名动脉分布区的血液。

门静脉高压症特殊侧支循环的临床意义及诊治

门静脉高压症特殊侧支循环的临床意义及诊治

2门静脉高压症特殊侧支循环的临床意义及诊治熊任芝,陈东风,崔红利陆军军医大学陆军特色医学中心消化内科,重庆400000摘要:随着对门静脉高压症病理生理机制的深入认识以及检查手段的丰富和精细,门静脉高压症所致的特殊侧支循环不断被发现和了解。

因其临床表现多样、诊断困难、治疗棘手、并发症严重、预后较差、病死率高,对其早期识别和诊断及制订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是临床上需要解决的难题。

本文将对门静脉高压症导致的特殊侧支循环从解剖结构、临床意义、诊断方法以及治疗手段等方面进行总结阐述。

关键词:高血压,门静脉;侧支循环;诊断;治疗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972305);2017年重庆市产业类重点研发项目(重大主题专项项目)(721-2873)Clinicalsignificance,diagnosis,andtreatmentofspecialportosystemiccollateralveinsinportalhypertensionXIONGRenzhi,CHENDongfeng,CUIHongli.(DepartmentofGastroenterology,ArmySpecialtyMedicalCenter,ArmyMedicalUniversity,Chongqing400000,China)Correspondingauthor:CUIHongli,2465517206@qq.com(ORCID:0000-0002-8907-2996)Abstract:Withthedeeperunderstandingofthepathophysiologicalmechanismofportalhypertensionandtheenrichmentandrefinementofexaminationmethods,specialportosystemiccollateralveins(PSCVs)causedbyportalhypertensionareconstantlyidentifiedandrecognized.However,earlyidentificationanddiagnosisandformulationofreasonableandeffectivetreatmentregimensaredifficultissuesinclinicalprac ticeduetocomplicatedclinicalmanifestations,difficultiesindiagnosisandtreatment,severecomplications,poorprognosis,andhighmor tality.Thisarticleelaboratesontheanatomicstructure,clinicalsignificance,diagnosticmethods,andtreatmentofspecialPSCVscausedbyportalhypertension.Keywords:Hypertension,Portal;CollateralCirculation;Diagnosis;TherapeuticsResearchfunding:NationalNaturalScienceFoundationofChina(81972305);2017KeyIndustrialR&DProjectsofChongqing(MajorThemeSpecialProject)(721-2873)DOI:10.3969/j.issn.1001-5256.2022.09.040收稿日期:2022-01-29;录用日期:2022-04-20通信作者:崔红利,2465517206@qq.com 门静脉高压症是指一组由于门静脉系统压力持续上升所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候群,所有能导致门静脉血流阻力增加和/或血流量增加的因素,均能够导致门静脉高压。

超声检测门脉高压附脐静脉重开放对肝硬化的诊断价值

超声检测门脉高压附脐静脉重开放对肝硬化的诊断价值
【关键词 】 肝硬化 ;门脉高压症 ;附脐静脉 doi:lO.3969 ̄.issn.1672—5069.2010.02.016
肝 硬化可导致 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 ,侧支循环的建立 , 附脐静脉是常见侧支循环通道 。本文 总结分析我院近年来 收 治的肝硬化并 附脐静脉重开放 的病例 ,以探讨超声检查 附脐 静脉重开放对肝硬化的诊 断价值 。
三 、统计学 处理 采 用 z检验 和 Wilcoxon秩 和检验 , P<0.05为 有 统计 学意 义 。
和肝功 能变化 ;在 附脐静脉重开放组有 27例患者行 胃镜或 CT检查 ,其 中 23例 (85.17%)存在食管 胃底静脉曲张。
二 、附脐静脉重开放患者的声像 图表现 表现为肝脏 回 声粗糙 、分布不均匀 ,肝包膜不光滑 、脾肿 大 ,门脉主干增宽 , 出现腹水 ,其 中附脐静脉 内径在 5~13mm (图 1-2)。其 中 Child A级 为 5~13mm,B级 为 5—12r am,C级 为 5~10ram。
图 2 肝硬化患者肝脏 回声 粗糙 、分 布不均匀并附脐静 脉开放 、腹水
实用肝脏病杂志2010年 4月第 13卷第 2期 J Clin Hepatol,April 2010.Vo1.13 No.2
·125 ·
讨 论
临床诊断肝硬 化主要根据临床表现 ,实验室 和其他检 查 来综合考虑 。病理学检查是诊断肝硬化的金标准 。但 肝组 织 学 活检有创伤 ,临床上 难 以应用 到每个 患者 ,由于取样误 差 等原 因,病 理学诊 断 现假阴性率可达 24%j 1。
gY,2003,38:1449.
[2] 汤治 民 ,高继 康.肝硬化 失代偿 期超声 征象与 评价[J1_ 中 国超 声诊 断 杂 志 ,2004,5(4):260—263.

第十七章 第一节 门静脉高压症病

第十七章 第一节 门静脉高压症病
4.其他
可伴有肝肿大、黄疸、蜘蛛痣、腹壁静脉曲 张、痔等
检查
1.血常规检查
全血细胞计数减少,白细胞计数降至3×109/L 以下,血小板计数减至70—80×109/L以下
2.肝功能检查
白蛋白水平降低而球蛋白增高,白、球蛋白 比例倒置,凝血酶原时间延长
3.食管吞钡X线检查
可见曲张静脉呈现串珠状改变
课时目标
掌握门静脉高压症的病理特点及临床 表现
熟悉门静脉高压症的检查及治疗
肝脏解剖生 理
肝脏解剖生理
• 肝脏是人体内最大的实质脏器 • 肝脏双重血供,25%-30%来自肝动脉,
70%-75%来自门静脉。 • 生理功能: • 分泌胆汁---600—1000ml • 吸收脂溶性维生素ADEK • 参与糖、脂肪、蛋白质、激素等代谢 • 合成凝血因子 • 解毒、免疫、造血、再生等
B B型超声
• D选择性肝动脉造影术 蛋白测定
E 血清甲胎
• 7.病人男性,65岁。已确诊为原发性肝癌 晚期,无明显诱因突发右上腹痛,面色苍白 。大汗,应首先考虑
• A 胃溃疡穿孔
B 十二指肠穿

C 肝癌破裂
• D 胆绞痛E 肾绞痛
• 8.病人男性,66岁。肝硬化病史8年。近2 个月出现肝脏进行性肿大及持续性肝区疼痛 ,腹水呈血性。该病人最可能的并发症为
病因
病毒性肝炎与肝硬化、血吸虫病史、进 食坚硬粗糙食物、咳嗽负重等诱发因素
临床表现
1.脾肿大、脾功能亢进
早期即可出现脾肿大 脾功能亢进可表现为血液中红细胞、白细胞和 血小板均减少
2.呕血和便血
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突发大出血,是门脉高 压症最凶险(重点)的并发症
3.腹水
是肝功能严重受损的表现,细菌性腹膜炎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肝硬化患者门静脉和脾静脉血流动力学的临床意义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肝硬化患者门静脉和脾静脉血流动力学的临床意义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肝硬化患者门静脉和脾静脉血流动力学的临床意义余东升【摘要】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肝硬化患者门静脉和脾静脉的血流动力学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在2012年11月~2014年11月期间到我院就诊并入院治疗的肝硬化患者共计58例,患者按照Child-Pugh法分成三个等级,并作为观察组,再选择在同时间段体检的健康志愿者共计58例,并作为对照组.通过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所有研究对象的门静脉内径(Dpv)、门静脉血流速度(Vpv)、门静脉血流量(Qpv)、脾静脉内径(Dsv)、脾静脉血流速度(Vsv)、脾静脉血流量(Qsv)以及腹水量等各项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肝硬化患者Dpv、Dsv明显高于对照组,且随肝功能分级逐渐增大(P<0.05);肝硬化患者Qpv、Qsv明显高于对照组,且随肝功能分级逐渐增多(P<0.05);肝硬化患者Vpv、Vsv明显低于对照组,且随肝功能分级逐渐减慢(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门静脉血流动力学各项指标可以有效评估肝硬化患者的病情进展程度以及是否发生门静脉高压情况,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期刊名称】《中国医药科学》【年(卷),期】2016(006)005【总页数】3页(P183-185)【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肝硬化;门静脉;血流动力学【作者】余东升【作者单位】河南省罗山县人民医院彩超室,河南罗山 4642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75.2肝硬化是消化系统常见疾病,常由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中毒等疾病引起,其发病率高、并发症多,常常导致患者死亡,肝硬化确诊必须要做病理检查,但该检查具有创伤性,目前研究发现在肝硬化的发生过程中门静脉血流动力学也出现异常改变[1]。

彩色多普勒超声没有创、成本低及可重复性强等优点,已经广泛用于诊断人体各种疾病,这里我们应用彩色多普勒检测门静脉和脾静脉的血流动力学各项指标,分析其与肝硬化病情程度的相关性,现报道如下。

门静脉高压症

门静脉高压症

门静脉高压症门静脉压力增高,门静脉系统血流受阻和/或血流量增加,伴侧枝循环形成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临床上表现有脾肿大和脾功能亢进、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和呕血、腹水等。

具有这些症状的疾病称为门静脉高压症。

门静脉正常压力为1. 27~2. 35 kPa (13~24 cmH2O),平均值为1. 76 kPa (18 cmH2O),比肝静脉压高0. 49 ~ 0. 88 kPa (5~9 cmH2O)。

门静脉高压症时,压力大都增至2.9~4.9 kPa (30~50 cmH2O)。

肝静脉压力梯度(HVPG)不超过1. 6 kPa (16 cmH2O)时,食管胃底曲张静脉很少破裂出血。

病理生理与解剖:a.肝脏双重血供b.门静脉系统位于两个毛细血管网之间c.门静脉没有瓣膜d.门静脉主干由肠系膜上静脉和脾静脉汇合而成e.门静脉与腔静脉之间存在4组交通支正常的门脉压为1.27~2.35kPa病理生理:当门脉压升高至2.45~4.9kPa时会引起以下改变:1.脾肿大、脾功能亢进:门静脉血流受阻后,首先出现充血性脾肿大。

门静脉高压症时可见脾窦扩张,脾内纤维组织增生和脾髓细胞再生,脾破坏血细胞的功能增加,引起血细胞减少(低下),称为脾功能亢进。

2.交通支扩张:门静脉与腔静脉系统的四个交通支1、胃底和食管下段交通支:最主要;2、肛管和直肠下段交通支;3、前腹壁交通支;4、腹膜后交通支1、胃底和食管下段交通支:门静脉血流→胃冠状静脉→胃短静脉→食管胃底静脉→奇静脉(半奇静脉)→上腔静脉。

在扩张的交通支中最有临床意义的是在食管下段、胃底形成的曲张静脉。

此交通支离门静脉主干和腔静脉最近,压力差最大,因而经受门静脉高压的影响也最早、最显著。

肝硬化病人常有胃酸反流,腐蚀食管下段粘膜引起返流性食管炎,或因坚硬粗糙食物的机械性损伤,以及咳嗽、呕吐、用力排便、重负等使腹腔内压突然升高,可引起曲张静脉的破裂,导致致命性的大出血。

2、直肠下段、肛管交通支:直肠上、下静脉丛扩张可以引起继发性痔;3、前腹壁交通支:脐旁静脉→腹壁浅静脉→腹壁上、下静脉→上、下腔静脉。

超声与磁共振成像诊断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图像特征分析

超声与磁共振成像诊断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图像特征分析

HEILONGJIANG MEDICAL JOURNAL Vol.45No.7Apr.2021715超声与磁共振成像诊断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图像特征分析赵华歌长葛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河南许昌461500摘要目的:分析超声与磁共振成像(MRI)诊断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图像特征及诊断价值。

方法:随机选取长葛市人民医院2015年1月一2022年2月收治的疑似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150例,分别接受超声与MRI诊断,并分析其诊断价值。

结果:病理结果显示,150例患者中有123例为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比例为82%。

MRI诊断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阳性率、准确率高于超声诊断(PV0.05),假阳性率及假阴性率低于超声诊断(PV0.05)。

结论:超声及MRI均能测量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血流动力学指标,其中MRI能直接反映门静脉狭窄程度,从而准确诊断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

关键词超声;磁共振成像;诊断;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图像;特征doi10.3969/j.issn4004-0777.4021.07.015学科分类代码922.3154中图分类号R077.0文献标识码BAnalysis of Image Features of Ultrasonography and MRI in the Diagnosis of Liver Portal Hypertension in Cirrhosis/ ZHAO Hua-ge//Deaartmenh of Digestive Medicine,Changge People's Hospiht,Xuchang,Henan,4615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To a nalyze the value of ultrasonoorappy and MRI in the diagnosis of liver portal hypertension in cirrho­sis.Method/:150pahentr with suspecten portni hypertensioo from January2219te February2222were randomly selected te re­ceive ultrasoonO and MRI diapaosis respectively,and theio diapaostic value was analyze-.Resolto:Thc patholooicP resnUs showeb that123of the150patients were cirrOotic portal hypeOension,acccontino for82%.Thc positive rate ano accuracy of MRI were higher than thnt of uUrasouno(v0.05),while the false positive rate and false neeative rate were lower than thnt of ultrasound(V 0.05).Conclusion:Both ultrasounn aO MRI ccn measure the hemoSypamic iOex of po O c I hypeOension V ci^•hosis,aO MRI can directly refect the denee of portat veV stenosis,so as te acccrately diaanose portat hypertension V cirrhosis.Key words UltrasounO;Maanetic resonancc imaaino(MRI);Diaanosis;Cishosis of the U wo;Portal hypertension;Imaaes; CharacterisPcs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常出现在肝硬化晚期,少部分见于早期[1\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会导致全身血流动力学变化。

门静脉高压症

门静脉高压症
2.套扎术:比硬化剂疗法操作相对简单和安全。方法:经内 镜将要结扎的曲张静脉吸入到结扎器中,用橡皮圈套扎在 曲张静脉基底部。
3.硬化剂疗法和套扎术对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无效。
治疗措施---介入治疗
经皮经肝食管胃底曲张静脉栓塞术(PTO) 经皮经肝穿刺置导管入门静脉并超选择插入胃冠状静脉
和胃短静脉,经导管注入造影剂及栓塞剂,阻断门静脉血 流达到止血目的。用于常用治疗方法无效而又不能紧急作 外科手术的病人。方法:用特别细针(长27cm、内径 3mm)自右腋中线第7~8肋间进针,经肝刺入门静脉抽 回血并注入少量造影剂证实针在门静脉内[经皮经肝门静 脉造影(PTP)],再插导管至胃冠状静脉注射造影剂,待 破裂出血的食管胃底静脉显影后,即可注入栓塞物质(无 水酒精等)。
2.外科治疗以抢救静脉曲张大出血、纠正脾亢、 治疗顽固性腹水为目的。
3.抢救静脉曲张大出血时,child A、 B级患者 短时准备尽快手术,child C患者尽量非手术 治疗。
治疗措施---药物治疗
1.初步处理:输液、输血、防治休克。
2.血管加压素:使内脏小动脉收缩,门静脉血流量 减少。常用剂量:每分钟0.2~0.4U持续静脉滴注, 出血停止后减至每分钟0.1U,维持24小时。使门 静脉压力下降约35%,一半以上的病人可控制出 血。与硝酸甘油联合应用可以减轻血管加压素的 副作用。
病史特点
1.脾肿大,脾功能亢进 2.上消化道出血 3.腹水 4.体格检查:(肝硬化表现)肝病面容,蜘蛛
痣,肝掌,皮肤色素沉着,黄疸,浮肿, 腹壁静脉曲张,肝脏表面质地坚硬,边缘 较薄,可触及结节。
辅助检查
1.血常规: (脾功能亢进)血细胞计数减少, 以白细胞计数<3×109/L和血小板计数< (70~80)×109/L,最为明显。

2020年外科主治医师资格笔试专业实践能力考点解析 (15):门静脉高压症

2020年外科主治医师资格笔试专业实践能力考点解析 (15):门静脉高压症

(一)门静脉系统主要侧支循环通路继续图解胃底、食管下段交通支最重要交通支,门脉高压时曲张可导致上消化道大出血直肠下端、肛管交通支门V血流经肠系膜下静V、直肠上V与直肠下V、肛管V吻合,流入下腔V。

此处强大的括约肌它所能耐受的V压力较高,较少因门V高压症出血前腹壁交通支门V血流经脐旁V与腹上深V、腹下深V吻合,分别流入上、下腔V 门V高压症时扩张的静V似“海蛇头”状腹膜后交通支腹膜后有许多肠系膜上、下静脉分支与下腔静脉分支相互吻合。

Retzius 静脉丛扩张(术中可见)(二)门静脉高压症的主要临床表现脾大脾亢→全血减少侧支循环建立和开放食管与胃底静脉曲张(最具有临床意义)——上消化道大出血(量大且急)痔静脉扩张,分段肝硬化中侧枝循环建立具特征意义腹水肝硬化失代偿期最突出的表现1.门静脉压力增高(最主要的原因);2.低蛋白血症;3.肝淋巴液生成过多;4.继发性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有效循环血量不足三大表现(三)病理生理肝前型门脉主干的血栓形成(或同时有脾V血栓形成存在),肝前阻塞同样使门V受阻,门脉压增高肝内型我国最常见窦前阻塞血吸虫病性肝硬化肝窦阻塞肝炎后肝硬化,主要病变是肝小叶内纤维组织增生和肝细胞再生窦后阻塞同肝窦堵塞,肝炎后肝硬化肝后肝静脉或其开口以及肝后段下腔静脉阻塞型病变引起的——布-加综合征外科治疗目的预防和控制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但不倾向预防性治疗判断肝功能Child分级血吸虫性肝硬化脾大、脾亢为主,肝功好,切牌肝炎后肝硬化肝功能受损严重,手术效果较差Child A、B级积极手术Child C级患者患者发生大出血,手术死亡率高,应非手术治疗手术的方案手术适应症急诊经严格内科治疗48h仍不可控制出血,或24h内止血有复发预防食管静脉曲张不明显不主张做,重度曲张可做(内镜下红色征);若伴有明显脾大、脾亢可做;禁忌症肝功能Child C级者手术方案分流术通过分流来降低门静脉压力如把脾静脉的血分流到左肾静脉目的是治本断流术阻断奇静脉间的反常血流,通过离断胃底食管曲张V来达到止血目的是治标,急诊手术首选贲周血管离断分流术非选择性分流选择性分流目的门静脉系统和腔静脉系统的血管吻合,使压力较高的门静脉血流完全分流到压力较低的腔静脉系统中去保存门静脉入肝血流,降低食管胃底静脉压力代表术式①门-腔静脉分流术②肠系膜上静脉与下腔静脉分流术③中心性脾-肾静脉分流术远端脾肾静脉分流术(大量腹水及脾静脉口径小不用)限制性门体静脉分流优点①治疗食管胃底V曲张破裂出血效果好②有利于控制腹水,血栓形成少,门脉压力降低明显,术后止血效果好肝脑发生率低,降低8-10cmH2O,降压效果稍差缺点①肝性脑病发生达30-50%,易引起肝衰②破坏第一肝门,肝移植成困难;③肝功能得不到改善吻合口小,血栓形成高具体手术方法了解断流术·脾切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最有效;离断后门静脉压力↑,因阻断了奇静脉交通支术后入肝血流↑→稍改善肝功,术后极少发生肝性脑病。

前列地尔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疗效观察

前列地尔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疗效观察

肝功能指标的变化
前列地尔对肝功能指标的改善作用
前列地尔可以通过改善肝脏微循环和降低门静脉压力,有效改善肝功能指标,包 括ALT、AST、TBIL等。
肝功能指标的监测意义
监测肝功能指标的变化可以评估前列地尔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治疗效果,对 于指导临床用药和判断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
前列地尔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治疗中具有一定的安全性,但也可能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如发热、 皮疹、胃肠道不适等。
药物安全性评估方法
通过对患者不良反应的监测和评价,可以及时发现和处理不良反应,保证患者安全和治疗效果。同时 ,需要对不同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病情进行个体化的用药方案调整,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06
01
02
03
肝炎病毒感染
长期慢性肝炎病毒感染是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主 要病因之一。
酒精性肝病
长期大量饮酒导致肝细胞 损伤和肝硬化,进而引发 门静脉高压症。
胆汁淤积性肝硬化
胆汁淤积在肝脏中,导致 肝细胞损伤和肝硬化,进 而引发门静脉高压症。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症状与危害
门静脉高压症的症状
包括肝功能减退、门静脉高压、脾功 能亢进、腹水、消化道出血等。
门静脉高压症的危害
门静脉高压症可导致肝功能衰竭、肝 性脑病、肝肾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 甚至危及生命。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药物治疗现状
药物治疗的目的
减轻门静脉高压症的症状,降低 门静脉压力,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常用药物
包括血管收缩药物、血管扩张药物 、利尿剂等。
药物治疗效果
药物治疗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门 静脉高压症的症状,但难以根治疾 病。
前列地尔治疗肝硬化 门静脉高压症的疗效 观察

门静脉高压症诊疗指南

门静脉高压症诊疗指南

门静脉高压症诊疗指南 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第二十七章门静脉高压症【概述】本症是由于门静脉(以下简称门脉)血流受阻,发生淤滞,引起门脉压力增高所致。

临床上表现为脾肿大、脾功能亢进、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和腹水等。

本症分肝内和肝外两型,前者占95%以上。

肝内型又可分为窦前阻塞(血吸虫性肝硬化)和窦后阻塞(肝炎后肝硬化)。

肝外型主要为门脉主干血栓形成或其先天性畸形(闭锁、狭窄、海绵窦样病变)。

正常门脉压力在(13--24cmH2O),平均值为(18cmH2O),门脉压力不超过12mmHg时,食管、胃底曲张静脉很少破裂出血。

门脉高压症时,压力大都增至(30-50cmH2O)。

【诊断要点】1.症状和体征脾肿大,脾功能亢进;侧支循环建立和开放;上消化道出血和腹水是门脉高压症的主要临床表现。

肝功能减退的临床表现常为伴随症状。

(1)病史:有无肝炎、血吸虫病、药物中毒、消化不良、消化道大出血、黄疽等病史;有无酗酒嗜好;有无鼻出血、牙龈出血、女病人月经过多病史。

(2)临床表现。

(3)体格检查:注意有无肝病面容、黄疸、肝掌、蜘蛛痣、男性乳房发育,有无腹壁静脉曲张及血流方向(有助于病因诊断),脐周围有无静脉杂音,有无肝脏肿大或萎缩,脾肿大程度和质地;有无腹水;双下肢有无浮肿或静脉曲张。

2.实验室检查血、尿、便常规和大便潜血;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血清电解质和血气分析;血生化;甲胎蛋白;各种肝炎病毒学指标检测;HIV病毒检测。

3.特殊检查(1)B超检查:了解肝、脾的大小,有无肝硬化、腹水及其严重程度。

有无并发肝癌。

(2)彩色超声多普勒:了解门静脉系统情况、血流方向、血流量,有无血栓形成,检查肾静脉情况及下腔静脉情况。

(3)放射学检查:上消化道钡餐观察有无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了解病变范围和程度。

有无合并消化性溃疡。

有条件时可行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和肠系膜上动脉造影,了解门静脉血流方向和肝动脉代偿情况,有无合并肝癌以及部分门体侧支循环情况。

门静脉高压症的名词解释病因临床表现治疗方法

门静脉高压症的名词解释病因临床表现治疗方法

门静脉高压症的名词解释病因临床表现治疗方法门静脉高压症的名词解释门静脉高压是一组由门静脉压力持久增高引起的症候群。

大多数由肝硬化引起,少数继发于门静脉主干或肝静脉梗阻以及原因不明的其他因素。

当门静脉血不能顺利通过肝脏回流入下腔静脉就会引起门静脉压力增高。

表现为门-体静脉间交通支开放,大量门静脉血在未进入肝脏前就直接经交通支进入体循环,从而出现腹壁和食管静脉扩张、脾脏肿大和脾功能亢进、肝功能失代偿和腹水等。

最为严重的是食管和胃连接处的静脉扩张,一旦破裂就会引起严重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危及生命。

门静脉高压症的病因门静脉高压病因各异,发病原因未完全阐明,门静脉血流受阻是其发病的根本原因,并非惟一原因。

现引用BassSombry分类法进行介绍。

1.原发性血流量增加型(1)动脉-门静脉瘘(包括肝内、脾内及其他内脏)。

(2)脾毛细血管瘤。

(3)门静脉海绵状血管瘤。

(4)非肝病性脾大(如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白血病、淋巴瘤等)。

2.原发性血流阻力增加型(1)肝前型发病率5%。

①血栓形成门静脉血栓形成;脾静脉血栓形成;门静脉海绵样变。

②门静脉或脾静脉受外来肿瘤或假性胰腺囊肿压迫或浸润,或门静脉癌栓。

(2)肝内型发病率占90%。

①窦前型早期血吸虫病、先天性肝纤维化、特发性门静脉高压、早期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胆管炎、肝豆状核变性、砷中毒、硫唑嘌呤肝毒性、骨髓纤维化(早期)、结节病、骨髓增生性疾病等。

②窦型/混合肝炎肝硬化、酒精性肝硬化、脂肪肝、不完全间隔性纤维化、肝细胞结节再生性增生、维生素A中毒、氨甲喋呤中毒、晚期血吸虫病及胆管炎等。

③窦后型肝静脉血栓形成或栓塞、布-加氏综合征等。

(3)肝后型占1%。

下腔静脉闭塞性疾病、缩窄性心包炎、慢性右心衰、三尖瓣功能不全(先天性、风湿性)等。

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表现门静脉高压主要由各种肝硬化引起,在我国绝大多数是由肝炎后肝硬化所致,其次是血吸虫性肝硬化和酒精性肝硬化。

本病多见于中年男性,病情发展缓慢,主要临床表现有:脾脏肿大、腹水、门体侧支循环的形成及门脉高压性胃肠病,以门体侧支循环的形成最具特征性。

门脉高压

门脉高压

肌成纤维细胞增生
肌成纤维细胞的形态结构介于平滑肌和成纤维 细胞之间,由活化的贮脂细胞转化而来,具有平滑 肌细胞的特性。 急慢性肝损害时,被激活的单核巨噬细胞等合 成及分泌大量TGFβ1,后者激活贮脂细胞,使之转 化为肌成纤维细胞,并自分泌大量TGEβ1,使其周 而复始地活化及增殖。 因而,在肝硬化时,可见肌成纤维细胞在 Disse间隙(肝窦周围)、门管区及终末肝静脉 (THV)周围大量增殖。
产生肝硬化外周动脉扩张、形成全身高动 力循环状态并维持门脉高压持续存在的病理生 理机制有: 体循环扩血管物质增加 内源性缩血管物质的血管反应性降低 肝功能减退 K+通道开放
Party 2.1
体循环扩血管物质增加
使外周及内脏三级小动脉舒张,阻力降低, 动静脉分流,有效动脉血容量不足,激活 神经液递加压系统与水钠潴留,血浆容量 代偿性扩张,回心血量及心输出量增加, 内脏主动充血,由此引起高动力性体循环 和高动力性内脏循环。
Part 1.4
肝外门脉系统血栓形成
肝硬化时肝外门脉系统无原发性疾病,但可继 发门脉血栓形成。 在肝硬化患者中,门脉血栓发生率为0.6%,而 在门脉血栓形成患者中,约1/4患者有肝硬化。 肝硬化并发门脉血栓形成机制与门脉血流状态 的改变有关。 肝硬化时,由于窦性及窦后性梗阻,致使门脉 系统两端的压力差缩小,门脉血流缓慢或淤滞,成 为门脉血栓形成的重要条件。
胰高糖素
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及实验动物血中的胰高糖 素均高于正常对照3-6倍,几项研究均显示肝硬化伴 外科及自然形成明显的门体分流患者胰高糖素可达 非常高的水平,而分流不显著者胰高糖素正常或接 近正常,故高胰高糖素血症与门静脉血未经肝脏代 谢,而绕过肝脏直接入血有关。
胰高糖素对门静脉之外的血管几乎都是降低血管 阻力,增加血流量。 动脉内灌注胰高糖素可显著增加肝脏和肠道血流 量,降低其阻力。 胰高糖素:1)可抑制肝动脉对肝脏神经刺激的反 应,降低全身血管对去甲肾上腺素敏感性;2)拮抗去 甲肾上腺素、血管紧张素、血管加压素和5-HT对肝动 脉的收缩作用;3)选择性松弛其毛细血管前括约肌, 降低血管阻力; 门脉内灌注胰高糖素可以增加Rpv,升高Ppv,说 明有收缩门静脉的作用。

门静脉高压症

门静脉高压症

1. 肝前型:门静脉主干先 天性畸形 (闭塞、狭窄等)、 血栓形成 (腹腔内化脓性感染、 外伤) 等所致门静脉高压症。
2. 肝后型:肝静脉以及肝段 下腔静 脉先天性畸形、血栓形 成或外 伤所引起的门静脉高压 症,称 Budd-Chiari综合症。
3. 肝内型:约占95%,按病 理形态分为窦前阻塞和窦后 阻塞。

直肠上下静脉丛曲张可引起内痔。 脐旁静脉与腹壁上下深静脉吻合支扩张,引起脐周 静脉曲张即海蛇头征(caput medusae)。

门脉高压-血管内血容量增加-食管曲张静
脉管壁张力不成比例地大幅度增加。 肝硬化-胃酸反流-反流性食管炎、坚硬粗 糙食物损伤、腹腔内压突然升高-大出血。

食管静脉曲张
1-3
4-6
>6
SGPT(金氏单位) (赖氏单位)
腹水
<100 <40

100-200 40-80
少量,易控制
>200 >80
大量,不易控制
肝性脑病



治疗
基本治疗仍然是内科治疗。
主要是针对曲张静脉出血、脾脏肿
大及 脾功能亢进、大量而顽固性 腹水。 曲张静脉出血是治疗的重点和难点。
消化道出血的非手术治疗
1、脾肿大、脾功能亢进

门脉压力增高,无静脉瓣,血流淤滞-充血性脾大 长期充血-纤维组织增生和脾组织再生-脾功能亢进 长期充血-脾周围炎,脾与膈肌的广泛粘连和侧枝血 管形成
2、交通支扩张

门静脉受阻-交通支大量开放并扩张、扭曲-静脉
曲张。

最有临床意义:胃冠状静脉、胃短静脉与奇静脉-
即食管下段-胃底形成的曲张静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磁 共 振 血 管 造 影 (MR angiography,MRA)作 为 一 种 无 创 性 技 术 ,近 年 来 优 势 渐 显[9],可 分 为 三 维 动 态 对 比 增 强 MRA (3D-DCE MRA)和二维相位对比 MR (2D-PC MR),前者通过 注 射 造 影 剂 Gd-DTPA 从 不 同 角 度 显 示 门 脉 系 统 血 管 全 貌 、 侧支循环、分流口和各血管间的空间关系,空间分辨率高,如 有较多侧支则反映有完全性或大部分离肝血流存在;后者可 对流速、流量进行定量并利用检测血流流经梯度磁场时横向 磁化的相位移动变化,引起信号强度的改变,判断血流方向。 Liu 等[10]对 38 例 患 者 及 12 例 对 照 者 行 MRA 检 查 ,并 将 结 果 与 间 接 门 静 脉 造 影 (indirect portal venography,IPVG)、DUS 相比较,结果显示,门静脉、脾静脉及肠系膜上静脉的显影率 分别达 94%、89%及 84%, 且显影质量优于 IPVG 及 DUS,因 为排除了视野的限制及肠腔气体的干扰;其缺点为价格较昂 贵。
化。 有分析认为肝硬化时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如肝内动静脉分 流、肝内血供的动脉化、血管阻力增加以及肝内纤维隔形成 等因素均进一步提高了门脉压力、 减少了肝内的门静脉血 供,从而使门静脉显影时间及肝实质增强峰值时间延长[11]。 超 声造影虽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超声的不足,但由于肝硬化 微循环和血流动力学变化复杂,其原理及定量标准值有待进 一步研究及完善。
测 量 门 静 脉 自 由 压 (free portal pressure,FPP)是 术 中 传 统的测量方法之一,可经结肠中静脉右支或胃网膜右静脉插 管至门脉主干,以腋中线为零点,连接换能器测量其压力,国 内通常将 FPP≥22 mmHg 作为出血的阈值。 另外门静脉最大 灌 注 压 (maximum perfusion pressure,MPP) 对 于 术 式 的 选 择
2.1 门静脉压力的测定 包括术前及术中测定。 肝静脉压力 梯度(hepatic venous pressure gradient,HVPG)可作为术前预 测 BEV 的 重 要 手 段[3],常 用 Seldinger 法 :经 右 侧 股 静 脉 置 入 导管,进入下腔静脉经第二肝门处插入肝右静脉并注入造影 剂 定 位 , 测 量 自 由 肝 静 脉 压 (free hepatic venous pressure, FHVP), 再 深 入 至 肝 静 脉 终 末 端 测 量 肝 静 脉 嵌 压 (wedged hepatic venous pressure,WHVP),WHVP-FHVP=HVPG。 现在 球囊导管的应用使测压更方便、准确,方法是从颈内静脉将 导管插入至肝静脉后,向球囊注水扩张阻塞肝静脉回流以测 得 WHVP, 然 后 抽 出 球 囊 内 的 水 以 恢 复 肝 静 脉 回 流 , 测 得 FHVP。 HVPG 正 常 值 在 3~5 mmHg,12 mmHg 是 发 生 BEV 的阈值 ,每 增 加 1mm Hg 肝 脏 的 失 代 偿 率 增 加 11%。 WHVP 反映的是肝窦压力,并非门静脉压力,但在肝硬化门静脉高 压症中与门静脉压力呈显著正相关,该法主要缺点为有血栓 形成可能[4]。 HVPG 有助于选择治疗方法,较高的患者如治疗 效果不佳会危及生命,宜选用分流术,较低者可选择药物或 内镜治疗。
第 22 卷第 2 期 第202120卷年 3 月
肝胆胰外科杂志 Journal肝of H胆epa胰topa外ncrea科tobi杂liary志Surgery
Vol.22 No.2 Mar.第2021期0
·文献综述·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血流动力学检查及其临床意义
王晓峰,黄新余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 普外科,上海 200233)
[摘要]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是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最常见原因之一, 门静脉阻力增高和高血流动力循环是 门高压发生、发展的两个决定性因素,以门静脉系统为主的全身血流动力学紊乱不但是门静脉高压症主要的病 理生理变化,也是引起抑或影响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重要因素。 加强评估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门 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变化对预测出血、选择手术方式、评价预后有着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 高血压,门静脉;血流动力学;检查方法;应用;综述文献 [中图分类号] R657.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1954(2010)02-0168-04
表 1 正常人门静脉及肝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
门静脉
肝动脉
内径
< mm
2~6 mm,均值 4 mm
流速
14.8±3.7cm/s 73.3±16.8cm/s(收缩期峰值流速)
平均血流量 1100~1200 mL/min
350 mL/min
压力
5~13 mmHg*
90~100 mmHg
* 1 mmHg=0.133 kPa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portal hypertension,PHT)是指由肝 硬化引起门静脉及其属支血管压力升高, 临床表现为脾大、 门腔静脉侧支循环开放以及腹水,同时肝脏血管系统发生复 杂变化,对手术效果影响大。 因此,对肝脏血流动力学的研究 尤为必要,目前其检查手段日益增多,但如何选择国内报道 并不多,现简单介绍一下各种检查手段及临床应用。
其他尚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ignature algorithm, DSA)、IPVG 等 有 创 检 查 ,均 需 使 用 造 影 剂 ,肝 肾 功 能 不 良 或 有碘过敏者为禁忌,且有损伤血管、形成血栓可能,应用受 限。 2.3 肝 脏 血 流 灌 注 的 检 测 前 已 述 及 多 普 勒 超 声 也 包 括 超 声造影技术,原理是利用造影剂“肝脏通过时间”(transit time) 和时间-强度曲线来定量评价肝脏血流灌注状态, 结合彩色 多普勒流速剖面技术, 能描绘出血流速度的剖面分布状态, 直接测量血管截面瞬时血流量,更准确地评价血流动力学变
1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血流动力学特征
正 常 人 肝 脏 血 供 75%来 自 门 静 脉 ,25%来 自 肝 动 脉 ,脾 静脉约占门静脉血流的 20%。 胃左静脉作为门静脉的属支之 一,负责收集末端食管及近端胃的静脉血。 根据 Poisenille 定 律 ,R=8ηL/πr4(R-阻 力 ,η-粘 滞 系 数 ,L-血 管 长 度 ,r-管 径 ),r 减小 1/2,R 增大 16 倍 。 也 就 是 说 ,随 着 肝 硬 化 的 进 展 ,血 管 内径逐渐狭窄,门静脉压力成倍增长,肝脏血供逐渐减少,肝 功能逐步受损。 当肝内阻力进一步加重,迫使门静脉大量血 流 通 过 胃 左 静 脉-食 管 胃 底 静 脉 丛 的 途 径 进 入 上 腔 静 脉 ,产 生食管胃底静脉曲张,重者破裂出血致死,即食管胃底静脉 曲张破裂出血(bleeding esophageal varices,BEV)。 从这个角 度讲,在发生大出血之前,预先准确、有效地通过各种检测手 段 对 PHT 患 者 肝 脏 血 流 动 力 学 改 变 及 食 管 胃 底 静 脉 曲 张 严 重程度进行评估就尤为必要。 总的来说,病程前期的血流动 力学表现为门静脉、 脾静脉及肠系膜上静脉代偿性增宽,血 流量绝对值增多,但由于存在大量分流,且流速减慢,实际入 肝血流是减少的。 终末期门静脉血流量明显减少,肝脏代偿 机制失调。 有文献报道门静脉、脾静脉血流量较正常人平均 增加量分别可达到 64%及 156%, 部分患者脾静脉占门静脉 血流量比例高达 80%以上,脾动脉血流量增加 160%,说明门 静脉系统的高动力循环主要来自于脾脏,伴有全身及内脏的 血 流 高 动 力 状 态 [1]。
值得一提的是 CT 灌注成像技术, 它可用来定量肝血容 量、门静脉及肝动脉灌注量,对评价手术前后肝脏双重血供 系统变化相当有意义,作为一种功能影像手段,该技术具有 高时间分辨率的特点,且技术日趋完善,价格效益比高,术后 随访价值高于 DUS 及 MRA。 基本方法为经静脉注入等渗性 造影剂后进行螺旋 CT 动态扫描,在门静脉、肝脏和脾上取感 兴趣区测定 CT 值,将不同强化时间增强的 CT 值作各兴趣区 时间密 度 曲 线 (time-density curve,TDC)并 进 行 拟 合 ,再 利 用 软 件 和 双 入 路 -房 室 模 型 去 卷 积 法 计 算 各 血 流 灌 注 参 数 [16]。 MRI 灌 注 成 像 亦 能 研 究 肝 脏 血 流 , 但 普 通 造 影 剂 滞 留 于 组 织间隙影响持久,血池造影剂又过于昂贵,故不适于临床应 用,研究认为,高速短时足量注射普通造影剂联合多排螺旋 CT 扫 描 可 轻 松 解 决 这 一 问 题 [17]; 另 外 , 有 人 根 据 门 静 脉 灌 注量,运用直线回归方程推算出肝硬化大鼠的门静脉压力, 这提示该技术今后可作为一种无创的门静脉压力间接测量 手段。
经 直 肠 Tc-MIBI 放 射 性 核 素 心 肝 比 显 像 测 定 手 术 前 后 门 体 分 流 指 数 (portosystemic shunts index,PSI)是 1988 年 由 Shiomi 等[12]首 先 提 出 ,经 实 验 证 明 是 一 种 有 良 好 敏 感 性 的 无 创 性 方 法[13],原 理 为 Tc-MIBI 经 直 肠 给 药 后 被 直 肠 黏 膜 吸 收 经肠系膜下静脉到门静脉入肝,再回流到心脏,正常人绝大 部分被肝脏滞留而使肝脏显影清晰,心 影 显 影 浅 ,心/肝 比(H/ L)低;PHT 患者因为侧支循环开放,部分血绕过肝脏直接返回 心脏,使心影显影清晰,H/L 高。 在心肌功能正常的前提下,H/ L、PSI 反映了肝脏的门静脉血流灌注和门体分流程度, 此法 与 术 中 测 压 呈 显 著 正 相 关 [14],PSI>10%即 表 示 异 常 ,>30% 提 示 预 后 较 差 ,并 可 预 测 BEV(阳 性 率 100%,特 异 性 56%)[15],类 似的方法还有经皮脾内门静脉核素显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