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三角形有关的角》说课稿
三角形内角和的说课稿7篇
三角形内角和的说课稿7篇三角形内角和的说课稿7篇教学反思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深入思考和分析的过程,旨在回顾和评估所教课程的效果、教学策略的有效性以及学生学习的成果,以便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提供更好的教学体验。
现在随着小编一起往下看看三角形内角和的说课稿,希望你喜欢。
三角形内角和的说课稿(篇1)教学目标:1、教会学生主动探究新识的方法,学会运用转化迁移数学思想。
2、学生通过量、剪、拼、摆、分割等验证三角形内角和方法的比较,主动掌握三角形内角和是1800,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学生的观察、归纳、概括能力和初步的空间想象力。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教学难点:验证所有三角形的内角之和都是180°。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量角器、正方形、剪刀、各类三角形(包括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教学过程:一、导入师:知道今天我们学习什么内容吗?我们先来解读一下课题,三角形,你手中有么?举起来我看看,你拿的什么三角形?你呢?师:三角形按角分类,可分为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和锐角三角形。
师:什么是内角?你能把你手中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用角1、角2、角3标出来吗?师:还有一个关键字“和”,什么是三角形的内角和?师:你认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你呢?都知道啊?是多少度啊?看来都知道了,就不用再学了吧?你还想学什么?师:看来我们不仅要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还要亲自证明一下为什么是180度。
这才真了不起呢。
能证明吗?你想怎么证明阿?生:量一量的方法。
师:光量就知道了?还要算一算。
师:这种方法可行吗?下面咱就来试试,请同学们4人一组,分工合作,先测量内角,再计算求和。
小组长把计算的过程记录下来。
开始吧。
验证:量角、求和小组汇报生一:我们组量的是锐角三角形,三个角分别是50度、60度、70度,锐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生二:我们组量的是直角三角形,三个角分别是90度、35度、55度,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11.2.1三角形的内角(第二课时)说课稿 2022—2023学年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11.2.1 三角形的内角(第二课时)说课稿一、课程背景《数学》是中学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对学生的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着重要的培养作用。
而在《数学》的课程中,三角形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几何图形,对于学生来说,掌握三角形的性质和应用是十分关键的。
本节课的内容是三角形的内角,是数学八年级上册的重点和难点之一。
二、教学目标1.理解三角形内角的概念和性质;2.掌握如何计算三角形内角的方法;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与三角形内角相关的问题。
三、教学重点1.三角形内角的概念和性质;2.计算三角形内角的方法。
四、教学难点1.掌握三角形内角的计算方法;2.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引入三角形的概念和性质,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帮助学生复习巩固知识。
2. 学习新知•向学生介绍三角形的内角的概念,与学生共同探讨三角形内角的性质并进行总结。
三角形的内角性质: - 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之和等于180度。
- 任意一个内角都小于180度。
•老师给出示例三角形,让学生通过测量证明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之和为180度。
3. 计算三角形的内角•老师向学生讲解如何计算三角形中的内角大小,并通过示例进行解释和演示。
如何计算三角形的内角: - 如果已知三角形的两个内角的大小,则可以通过内角和为180度的性质计算出第三个内角的大小。
- 如果已知三角形的一个内角和两个边的长度,则可以利用三角形的角平分线性质计算出其他内角的大小。
•老师通过几个典型的计算例子,引导学生掌握计算三角形内角的方法。
4. 解决问题应用•老师给出一些与三角形内角相关的问题,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问题示例: 1. 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两个内角分别为50度和70度,求第三个内角的大小; 2. 一个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为60度,如果另外两边的长度分别为5cm和8cm,求另外两个内角的大小。
5. 归纳总结•老师和学生一起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归纳,提醒学生掌握三角形内角的性质和计算方法。
《角的初步认识》说课稿(精选14篇)
《角的初步认识》说课稿(精选14篇)《角的初步认识》篇1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角的初步认识》是同学在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一些基本图形的基础上,接触到的一个笼统的图形概念。
对于刚上二年级的小同学来说,如此笼统的图形会让他们感到很难理解,因此在教学中,要为同学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为日后深入的学习角的含义和系统的学习直角的知识提供必备的条件。
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局部的名称,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
能力目标:通过教学,培养同学的初步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会从实物、平面图形中辨析角。
德育目标:让同学知道周围许多物体外表都有角,了解数学和日常生活的关系密切,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大胆尝试。
3、教学重点:对角的认识。
4、教学难点: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和两条边的长短无关。
5、教材编排特点:先由实物入手,让同学指、摸、感知角的形状,然后利用折角,找寻角的特点。
第三层,利用活动角大小的变化,引出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最后是画角。
总体来说,教材采取小步子,从形象直观到笼统运用的编排,符学发展的规律。
6、教具准备:计算机设备、教学课件、自制活动角、三角板、直尺、红领巾。
7、学具准备:自制活动角一个、三角板、直尺、不规则的纸。
二、说教法、说学法:本节课在教学上运用尝试教学法和动手操作法相结合的形式,由好奇、有意思的事物引发同学参与数学学习的兴趣。
在这一过程中,以同学为主体,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知识,探索数学规律,发展思维,培养创新精神。
在教学中,教师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将本课制成生动、新颖的多媒体课件,巧妙地架起了求知的桥梁,使同学在“寓教于乐,寓智于趣”的氛围中,积极主动地探索,获取新知。
知识固然重要,但探求知识的过程更重要;尝试结果固然重要,但解决问题的尝试过程更重要,因此在学法指导上,注重对同学观察、操作、归类的思维能力培养,注重组织同学合作讨论,让他们互相启迪,多向交流,尽可能的给同学们多一点考虑的时间,多一分活动的空间,多一次表示自身的机会,多一些尝试胜利的喜悦。
角的初步认识说课稿
角的初步认识说课稿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角的定义和分类。
2.能力目标:能够判断角的大小和角的类型。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几何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角的概念和分类。
2.教学难点: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和认识角的概念。
三、教学准备1.教学材料:黑板、彩色粉笔、绳子、直尺。
2.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几个不同的角的图片,引起学生对角的注意。
2. 观察实物,引入角的概念教师拿出一个直角三角板,让学生观察并描述板上的三个角。
3. 角的定义教师在黑板上写下角的定义:在平面上,由两条射线共同起始于一个起点所形成的形象称为角。
4. 角的分类4.1 直角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观察直角图形,找出直角的特点,并写在黑板上。
4.2 钝角教师用绳子制作一个钝角形状,让学生观察形状,并引导学生找出钝角的特点。
4.3 锐角教师用绳子制作一个锐角形状,让学生观察形状,并引导学生找出锐角的特点。
5. 角的比较教师设置几个角的比较题目,让学生进行角的大小比较,帮助学生理解角的概念。
6. 角的度量教师引导学生使用直尺测量角的大小,在黑板上记录学生的测量结果,并与学生一同验证和讨论。
五、课堂小结通过本堂课的学习,我们学习了角的定义和分类,掌握了角的概念和度量方法。
同时,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角的特点和性质。
六、作业布置完成课堂上未能完成的练习题,并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直角三角形。
以上就是对于《角的初步认识说课稿》的详细介绍,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相信学生能够对角的概念和分类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并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希望能够培养学生对几何知识的兴趣,同时也培养他们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认识三角形说课稿
认识三角形说课稿(一)一、说教材《认识三角形》是苏教版四年级下册上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角,初步认识了三角形,但对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未曾探索,本课将引导(ben文由wuyanrenjia收集整理)学生探究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理解任意二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教材给我们提供2个例子,例题1提供场景图让学生观察,并找出其中的三角形;再联系日常生活说说还在哪里看到三角形。
通过找和说唤起学生对三角形初步认识的回忆,从整体上初步感知三角形。
例题2让学生任意选三根小棒围一个三角形,在此活动基础上我增加了让学生找出第三边的长度范围,这样使学生知道三角形第三边的长度是有一定范围的,更容易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最后教材还安排"想想做做",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的知识。
所以学好这部分内容,不仅可以从形的方面加深对周围事物的理解,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可以在动手操作、探索规律等方面发展学生的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为学习其他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积累知识经验。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这一教学内容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与作用,以及新课标的要求"人人学习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结合教材,根据学生的知识现状和年龄特点,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知道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2.能判断三条线段的长度能否组成三角形。
过程与方法:1.在学生探索三角形三边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的能力。
2.在学生探索发现规律后,培养学生自主总结得出结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鼓励学生探索发现,培养学生小问题大钻研的精神。
2、在数学中很注重结论的严谨性,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
三、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本节课的重点、难点:使学生理解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四、说教法学法在教法上采用实验法、以及分组讨论、合作学习的形式,并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让学生动手操作,比一比,看一看,想一想,分组讨论、合作学习,老师恰当点拨,适时引导(ben文由wuyanrenjia 收集整理),多媒体课件及时验证结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以学生发展为本,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目的。
三角形内角和说课稿
三角形内角和说课稿三角形内角和说课稿1一、说教材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内容。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三角形的一个重要性质,学好它有助于学生理解三角形内角之间的关系,也是进一步学习几何的基础。
二、说学情本节课是在学生学过角的度量、三角形的特征和分类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关于三角形的认识的直接经验,也已具备了一些相应的三角形知识和技能,这为感受、理解、抽象三角形的内角和的规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因此,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测量、撕拼、折叠等方法,探索和发现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
知道三角形两个角的度数,能求出第三个角的度数。
能应用三角形内角和的性质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发展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比较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数学活动的探索乐趣,体会研究数学问题的思想方法。
教学重点:学生经历探究三角形内角和的全过程并归纳概括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
教学难点:三角形内角和的探索与验证,对不同探究方法的指导和学生对规律的灵活应用。
三、说教法、学法整个教学将体现以人为本,先放后扶的教学策略。
放,不是漫无目的的放,而是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探究规律的材料和时间,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扶,则是根据学生的不同探究方法和出现的错误,给予恰当指导,引导学生归纳概括出规律。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结合有关内容的教学,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操作、猜想,培养学生初步的思维能力。
四年级学生经过第一学段以及本单元的学习,已经掌握了三角形的分类,比较熟悉平角等有关知识;具备了初步的动手操作、主动探究的能力,他们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
因此,本节课,我将重点引导学生从猜测――验证展开学习活动,让学生感受这种重要的数学思维方式。
在教学中,学生通过测量、拼折、验证等方式确定三角形内角的度数和。
这样,既培养了观察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又体现了动手实践、合作交流,自主探索的学习方式,同时也培养了探索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角形的内角和》优秀一等奖说课稿
《三角形的内角和》优秀一等奖说课稿1、《三角形的内角和》优秀一等奖说课稿一、教学目标课程标准这样描述:通过观察、操作了解三角形内角和是180。
分析教材内容,在上学期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掌握了角的分类及度量的知识。
在本课之前,学生又研究了三角形的特性、三边间的关系及三角形的分类等知识。
积累了一些有关三角形的知识和经验,形成了一定的空间观念,可以在比较抽象的水平上进一步认识三角形,探索新知。
教材中安排了学生对不同形状的、大小的三角形进行度量,再运用拼、折、剪等方法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学好它有助于学生理解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之间的关系,也是进一步学习其他图形内角和的基础,同时为初中进一步论证做好准备。
课前我对学情进行了分析:1、学生在学习本课前已经掌握了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和周角的度数,认识了三角形的基本特征及其分类,由于学生的数学知识、能力和思考问题的角度有一定的差异,因此比较容易出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2、已经有不少学生知道了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的结论,但是很可能都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通过对课程标准的认识,以及内容分析和学情分析,我制定了这样的学习目标:1、通过量、拼、折、剪等方法探索和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并会应用这一规律解决实际的问题。
2、通过研究直角三角形进而研究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初步认识、理解由特殊到一般的逻辑思辨方法。
二、评价设计针对这一目标的完成,我设计了一下评价方式:1、交流式评价:通过师生、生生对话交流,在交流中对学生进行评价。
2、表现性评价:通过小组讨论表现、学生回答问题情况,适当对学生进行点拨。
3、操作反应评价:通过学生在研究三角形内角和过程中的测量、简拼、折等活动对学生进行评价评价题目1、通过3个练习题(1、做一做。
2、说一说3、拼一拼、想一想)检测学习目标1的掌握情况。
2、通过小组、同桌合作、汇报,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本节课所蕴含的学习方法,检测学习目标2的掌握情况三、教具学具准备教具准备:课件、3个直角三角形,2个锐角三角形、2个钝角三角形、一张表格学具准备:三角板、量角器.四、教学过程这节课的教学我通过一下四个环节完成。
青岛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角与三角形的认识(信息窗1)说课稿
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好,(我是……)今天我说课题目是《角与三角形的认识》信息窗1。
一教材(一)地位意义信息窗1的主要内容是:了解平角、周角,系统认识角,角的大小比较,角的度量和分类,画角。
信息窗1是在学生学会角和三角形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的,是今后进一步学习几何初步知识的基础。
学生对角和三角形已经有了一些感性认识,但是还缺乏对角和三角形知识的系统深入了解。
教材以真实的现场实物为素材,系统设计了角的学习内容,让学生体验图形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教材还设计了大量的动手活动和操作练习,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探索学习并巩固角的知识,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学生学习图形知识的水平。
角的度量是角的分类的基础,角的分类又是三角形分类的基础。
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有助于学生构建知识体系。
本节教学内容是信息窗1的第一课时内容。
这节课有两部分组成:1、平角和周角的认识;2、角的画法和表示。
(二)教学目标本课教学有三个目标:经历从具体物体中抽象出角的过程,认识周角、平角。
活动操作,会画平角、周角。
在观察、操作的学习活动中,学习角的知识,发展空间观念。
能够自觉运用角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体验角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重点难点本节课重难点概括如下:重点:认识平角、周角难点:画出平角、周角二说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学校学习常规的训练,四年级儿童学习的自觉性、组织纪律性有所增强。
与此同时,四年级儿童的学习能力伴随着生理的发育和心理素质的完善逐步发展起来。
感知能力的发展,注意品质的进步,记忆中有意识记忆能力的提高,都为小学生的学习进步创造了条件。
尤其是四年级儿童思维能力的发展,更使小学生学习方法有了新的特点。
四年级儿童具体形象成分和抽象逻辑成分的关系发生着变化。
在直观形象成分增加的同时,抽象逻辑成分开始增加。
概括水平的发展处于直观形象水平向抽象逻辑水平过渡的状态。
在他们的概括中,直观形象的外部特征或属性逐渐减少,抽象的本质特征或属性的成分逐渐增加。
《三角形分类》说课稿(精选11篇)
《三角形分类》说课稿(精选11篇)《三角形分类》说课稿(精选11篇)作为一名老师,可能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说课稿有助于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
说课稿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三角形分类》说课稿,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三角形分类》说课稿篇1一、教材分析:“三角形分类”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2节内容的第1课时,是在学生认识了直角、钝角、锐角和三角形的基础上开展学习的,教材分为两个层次:按角分为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并通过集合图来体现分类的不重复和不遗漏原则;按边分为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和一般三角形,着重引导学生认识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边和角的特征。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与操作,会按角与边的特征给三角形分类过程与方法:经历观察与探索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动手操作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自主探索意识。
三、教学重点:学会给三角形分类。
难点:会按角与边的特征分四、学情分析:三角形学生早已接触,已经认识了直角、钝角、锐角以及三角形,在日常生活中也有丰富感知。
五、教法与学法教法:创设情景、积极引导、主动参与、激励评价学法:观察分析、探索思考、分组交流、独立反思。
六、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三角形,谁来说一说?有三位老朋友已经恭候我们多时了,看看它们是谁?课件出示三个角,指名回答。
你能说说什么样的角是锐角、直角、钝角吗?学生一一作答。
我想知道这个角是不是锐角该怎么办?(用量角器或三角板)导入课题,课件出示由三角形拼成的小船,(每组一份)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件礼物,看看它像什么?它是由什么图形拼成的?这些三角形的形状都一样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给三角形分分类,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三角形有角和边,我们学过角的分类,那三角形又可以按照什么来分呢?(按角分、边分)教师板书:角、边(一)按角分1、学生尝试分类,小组交流后集体汇报把三个角都是锐角的分一起板书:三个锐角把都有一个直角的分一起板书:一个直角把都有一个钝角的分一起板书:一个钝角分别起名字,指名回答。
沪科版八年级数学上册13.1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说课稿
4.边角关系:以具体实例为例,引导学生探究三角形的边角关系,如已知两边和一角或已知一边和两角求第三边等。
本节课面向的是八年级学生,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他们的认知水平逐渐从具体运算向形式运算转变,具备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但在几何直观和空间想象方面还有待提高。在学习兴趣上,学生对新鲜有趣、富有挑战性的内容更感兴趣,喜欢通过动手操作和合作交流的方式学习。然而,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还需加强,如课堂专注度、课后复习等方面。
(二)媒体资源
在本节课中,我将使用以下教具、多媒体资源和技术工具:
1.教具:三角板、量角器、直尺等,用于学生实际操作和测量三角形的内角和。
2.多媒体资源:PPT、教学视频、几何画板等,用于展示三角形的性质、分类和边角关系,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体化。
3.技术工具:网络资源、在线学习平台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料和互动空间。
3.课堂展示:鼓励学生将自己的发现和成果进行展示,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4.课后交流:利用网络学习平台,组织学生进行课后讨论和交流,分享学习心得,拓宽知识视野。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为了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我将采用以下方式导入新课:
1.创设情境:向学生展示一幅包含三角形元素的图片,如埃及金字塔、自行车三角架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在生活中还见过哪些三角形?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通过这个问题,激发学生对三角形的好奇心。
(三)学习动机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我将采取以下策略或活动:
1.创设情境:以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背景,引导学生发现三角形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与三角形有关的角教案
与三角形有关的角教案
目录
1. 三角形的基本概念
1.1 三角形的定义
1.2 三角形的分类
1.3 三角形的性质
2. 三角形的角
2.1 三角形内角和外角
2.2 三角形角的关系
2.3 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3. 三角形的边
3.1 三角形的边长关系
3.2 三角形的等边三角形
3.3 三角形的等腰三角形
4. 三角形的面积
4.1 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4.2 海伦公式
4.3 三角形的高和中线
5. 三角形的周长
5.1 三角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5.2 三角形的周长和边长的关系
5.3 三角形周长的应用
6. 三角形的相似
6.1 三角形相似的定义
6.2 判定三角形相似的条件
6.3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7. 三角形的特殊点
7.1 三角形的重心
7.2 三角形的内心
7.3 三角形的外心
8. 三角形的应用
8.1 三角形在建筑中的应用 8.2 三角形在地理中的应用 8.3 三角形在工程中的应用。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三角形的内角》说课稿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三角形的内角》说课稿(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大家好!一直认为:课堂不仅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渠道,更是学生张扬个性的舞台。
今天借此机会与大家交流我的说课——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二节《与三角形有关的角》第一课时。
下面我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策略、教学流程、教学反思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三角形的内角》是在学生学习了三角形的边、角等有关知识,掌握了平行线的性质及判定的基础上进行的。
它不仅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也是后面研究三角形的外角,多边形的内角的预备知识,同时也是今后学习特殊三角形和其他平面图形的重要依据。
因此,三角形内角的学习,是平行线的延续和三角形外角、多边形内角的基础,在初中平面几何的学习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2.目标分析:根据《数学课程标准》对学生的总体目标与学段目标的要求,结合我对本节课的理解和分析,制定如下目标。
知识与技能:(1)理解“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2)能够运用三角形内角和结论解决问题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学习等活动经历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的过程,进一步提高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积极参与交流活动,多和同伴交流看法。
(2)在动手拼图的过程中体会“做中学”的乐趣,养成勤于动手,乐于探究,善于交流的意识和习惯3.重难点分析基于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特制定如下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推导及应用教学难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推导、验证过程4.教学准备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设计并制作了能动态演示三角形的内角的多媒体课件,同时让学生准备了三角形的纸,以便亲手操作,帮助学生直观形象的理解三角形的内角和。
二、学情分析在此之前,学生对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已基本掌握,但对于命题的证明和辅助线的添加,还是第一次接触,因此对学生而言具有一定的难度。
湘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2.1《三角形内角和与外角》说课稿1
湘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2.1《三角形内角和与外角》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2.1《三角形内角和与外角》这一节,主要介绍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以及三角形外角的性质。
这部分内容是初中数学中的基础知识,对于学生理解三角形的性质,以及后续学习几何证明和三角形的相关知识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三角形的基本概念,具有一定的观察和思考能力,但对于证明和论证的能力还相对较弱。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并能够用语言和图形进行简单的证明。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和外角的性质,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和证明,学生能够培养观察和思考的能力,提高几何证明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体验到数学的趣味性和魅力,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热情。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和外角的性质。
2.教学难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以及外角的性质的理解。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观察实验法和证明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三角形的内角和和外角的性质,以及相关的几何证明。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数学故事,引出三角形内角和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新课导入:介绍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发现内角和定理。
3.知识讲解:讲解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引导学生理解外角的性质。
4.课堂练习:布置一些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和外角的性质。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清晰、简洁,能够突出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
主要包括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和外角的性质。
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练习题的正确率来进行。
《角的初步认识》说课稿(精选5篇)
《角的初步认识》说课稿(精选5篇)《角的初步认识》说课稿1一、说教材角的初步认识这一教学内容是学生在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熟练掌握这部分内容也为以后进一步学习和研究三角形、长方形和正方形等几何图形奠定了基础,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教材一开始就从学生熟悉的校园生活情景入手,引导学生观察实物中的角,让学生初步感知角并通过例1,从三种实物中抽取出角,在此基础上介绍角的'各部分名称,说明角的特征。
然后再让学生通过用纸来折角和用硬纸条做活动角等实践操作活动,进一步感知角,最后让学生动手画一画角。
教材这样的安排是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让他们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这符合数学课程标准中所倡导的理念。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对教材的理解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制定了以下三个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知道角有大小,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2、能力目标:通过让学生观察、操作、分析、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互助协作的团队精神;使学生知道生活中处处有角,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建立角的概念,知道教的各部分名称。
难点:初步建立角的大小的概念,引导学生画角的方法。
四、说教学策略角对于小学二年级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因此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角,学生观察、操作、演示、自学讨论等方法有机地贯穿于教学各环节中,引导学生在感知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
让学生由感知形成表象到理解概念这一认知规律。
使学生在观察中分析,在动手中思维、在练习中巩固,在合作中学习。
通过“找一找、认一认、折一折、做一做、画一画”等实践活动,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感悟其中的道理,建立角的表象、丰富了对角的认识,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体现了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的过程这一理念。
《三角形认识》说课稿范文模板3篇 三角形的初步认识说课稿范文模板
《三角形认识》说课稿范文模板3篇三角形的初步认识说课稿范文模板下面是分享的《三角形认识》说课稿3篇三角形的初步认识说课稿,供大家阅读。
《三角形认识》说课稿1一、说教材这一活动主要要求幼儿辨识平面几何图形——圆形、正方形、三角形,小班小朋友他们的思维是具体形象的,在学习过程中要着重感知事物的明显特征,总结出来一句话是先入为主,容易形成定势。
然而几何图形的认识往往过于单调、抽象。
因此根据纲要中指出的:教育内容的选择,既要贴近幼儿的生活,这不仅使幼儿感兴趣的事物的问题,又要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观察了解圆形、正方形、三角形不一样的特征。
出示三种图形,提问:这个图形有几条边?几个角?你们看,正方形有四条边,上下面的边长和左右两条边平平的,四条边都相等。
这个图形像什么?等设计此活动的主题是让幼儿能大胆地参与活动,积极地投入实践中去。
二、说目标中国传统的幼儿园数学教学非常的死板、机械,不仅使抽象的数学知识使很多老师越教越烦,还让很多幼儿越学越厌,那怎样才能使幼儿全身心的、主动地投入学习、探索之中呢?那首先就要对幼儿进行数学兴趣的培养,才能激发幼儿学习欲望,也才能达到“先入为主,容易形成定势”的目的。
我在本次教学活动中的3点尝试:1、运用游戏教学,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游戏是幼儿喜闻乐见的一种娱乐形式,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教学内容,开展一些与教学有关的游戏活动,同时能激发幼儿学习,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的途径。
2、开展“连连看”活动,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开展连连看活动能促进幼儿对圆形、正方形、三角形三种图形增强直观形象,容易引起幼儿的兴趣,易于感知。
3、让幼儿自己动手画画,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自己动手画圆形、正方形、三角形三种图形能引起大脑的积极思维,因为大脑皮层的分析和综合活动来自运动器官传输过来的信号,当幼儿认知变为幼儿自己动手画图形的转变时,就会使大脑皮层的细胞处于积极的活动状态,引起高涨的学习兴趣,来提高学习的质量。
《与三角形有关的角》说课稿
3、应用举例: 例1 如图,C岛在A岛的北偏东50°方向,B岛在A岛 的北偏东80°方向,C岛在B岛的北偏西40°方向。从C 岛看A,B两岛的视角∠ACB是多少度?
例2 如图,∠BAE,∠CBF,∠ACD是△ABC的三个 外角,它们的和是多少?
4、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5、布置作业:
与 三 角 形 有 关 的 角
说 教 材
说 教 学 理 念
说 教 法
说 学 法
说 教 学 过 程
说 板 书 设 计
说 教 学 反 思
课堂中逐步设置疑问,让学生动手、动 脑、动口,积极参与知识学习的全过程,渗 透多观察、动脑想、大胆猜、勤钻研的研讨 式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给 学生提供更多的活动机会和空间,使学生在 参与的过程中得到充足的体验和发展。
2、小结证明思路:通过作平行线“搬两个角”,运用平行线的性 质和平角的定义证明。 3、发散思考:在证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时,可以“搬两个角”来 说理。如果只“搬一个角”行吗? “搬三个角”呢?这个问题留 给同学们在课后研讨。 4、巩固练习:
探究2:三角形的外角 (1)定义 问题: ①一个三角形一共有几个外角? ②判断上面图形中∠1是不是三角形的外角? (2)性质定理及其推论: (3)巩固练习:
说 教 材
说 教 学 理 念
说 教 法
说 学 法
说 教 学 过 程
说 板 书 设 计
说 教 学 反 思
分为四大块:
第一块是三角形的拼图方法; 第二块是证明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
第三块是三角形外角性质定理推导过程;
第四块是例1的解答过程。
与 三 角 形 有 关 的 角
说 教 材
三角形内角和说课稿
三角形内角和说课稿《三角形内角和》说课稿一、说教材《三角形内角和》一课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三角形的特性,三角形的分类之后进行的,在此之后则是图形的拼组,它是三角形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掌握多边形内角和及解决其他实际问题的基础,因此,学习、掌握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这一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本节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引导学生观察—猜测—实验—验证,逐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二、教学目标基于以上对教材的分析,我设计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1.过实验、操作、推理、归纳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2.运用三角形的内角和知识解决实际问题3.过拼、摆感受数学的转化思想4. 研究性学习使学生获得实实在在地经历和感受,从情感上唤醒学生的学习需要,激发学生的主动性。
数学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难点:运用三角形内角和解决实际问题。
四、说学情四年级学生经过以往知识的学习具备了初步的动手操作、主动探究的能力,他们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
上学期已经认识了角的度量,本学期学习了三角形有关知识,因此可通过他们的实际动手操作,得出结论。
五、教学准备准备各种形状的三角形,量角器六、说教法、学法学法:因为《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结合有关内容的教学,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操作、猜想,培养学生初步的思维能力”。
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本节课,我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展开学习活动。
教法:根据以上设计的学法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法,在本节研究性学习的课堂中,我的作用不是“教”而是“导”,通过教师的精心引导和点拨,启发学生主动思考,尝试用多种方法来证明这个结论,学生在小组中合作探索,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七、说教学过程(在教学前我为学生准备了多种形状的三角形,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年龄特点我将教学过程设计为四个环节)(一)、诱导——营建双效氛围有一天,两个三角形吵了起来,大三角形说自己的个头大,所以内角比小三角形大。
认识三角形说课稿(通用3篇)
认识三角形说课稿(通用3篇)认识三角形说课稿1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认识三角形》。
下面我就从说教材、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这三个方面来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1.下面我首先对教材进行简要分析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
这部分内容主要帮助学生初步形成三角形的概念,体验和了解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本课是在学生已经直观认识了三角形和其他一些简单的平面图形,并且在上学期学生已经相对集中地认识了角,认识了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平行和相交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为进一步学习多边形的面积计算打下基础。
教材安排了两道例题。
例一首先提供现实背景让学生从中找到三角形,并说说生活中看到过的三角形,从整体上初步感知三角形,接着让学生动手做出一个三角形,从而体会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并抽象出图像,进而介绍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形成三角形的概念。
例二则是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关系,发现三角形两条边的长度和大于第三边。
教材还安排“想想做做”,让学生通过画图、观察、操作及时巩固所学的知识。
2.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与教学内容并结合学生实际,我认为这节课的教学要达到以下几个目标:(1)使学生联系实际和利用生活经验,通过观察、操作、测量等学习活动,认识三角形的基本特征,初步形成三角形的概念,了解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2)使学生在认识三角形有关特征的活动中,体会认识多边形特征的基本方法,发展观察能力和比较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
(3)体会三角形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图形,并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产生学习图形的兴趣和积极性。
3.教学重难点依据新课程标准要求和教学目标,我制定了本节课的重难点:重点:形成三角形的概念,了解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难点:探究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原理。
二、说教法学法教法:本节课主要采用实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让学生充分感知并理解掌握新知识。
《三角形全等判定-角边角角角边》说课稿pptPPT课件
教学经验总结
教学内容优化
根据教学效果和学生反馈,对教 学内容进行优化,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方法改进
总结教学方法的优缺点,探索更 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
习效果。
教学资源整合
整合各类教学资源,如课件、习 题、案例等,为学生提供更丰富
03
符号表示
若$triangle ABC cong triangle DEF$,且$angle A = angle D$,
$angle B = angle E$,$AB = DE$,则可判定$triangle ABC cong
triangle DEF$。
判定定理的证明
证明思路
首先,根据已知条件,我们可以利用角的性质和边的性质来 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具体来说,我们可以先证明两个三角 形满足SAS全等条件,然后利用SAS全等定理来证明两个三角 形全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 热爱,让学生感受到数学 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价值。
教学内容
三角形全等的概念
介绍三角形的全等概念,说明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定 理的意义。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
讲解并演示三角形全等的五种判定定理,包括边边边、边 角边、角边角、角角边和角角角。通过实例和练习题,让 学生掌握并能够灵活运用这些定理。
《三角形全等判定-角边角角角边》说课稿PPT
目录 Contents
• 课程导入 • 三角形全等判定-角边角角角边 • 教学方法与手段 • 教学重点与难点 • 课后作业与要求 • 教学反思与总结
01
课程导入
教学目标
01
02
03
三角形的内角和说课稿一等奖
116度 90度
26度 26度
38度 65度
180度 181度
观察上表你发现了什么?
三角形内角和接近于180度
探究二(小组合作):选用自己 喜欢的方法验证
(1)剪一剪、拼一拼
学法导航:在剪之前要分别在三个角上 标好角1、角2和角3。然后剪下三个角, 把三个角的一条边、顶点重合。
(2)折一折、拼一拼
一、教学分析
多媒体课件
每人一副三角尺、量角器、剪刀、测量 记录表、每组三个不同类型的三角形。
二、教法和学法
《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 纯的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 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本节课中,我准备 采用趣味教学法、引导发现法、合作探究法和直观演 示法。
三
角
二、教法和学法
形
的
三、教学过程
内
角
和
Hale Waihona Puke 四、板书设计一、 教材分析
1
在学习“三角形的内角和”之前,
学生已经学习了三角形的特性和分类,
知道平角的度数是180°,并且能够用
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三角形的内
角和是180°”是三角形的一个基本特
征,也是“空间与图形”领域中的重
要内容之一,学好它有助于学生理解
2019/10/1
量
380 260 钝角三1角1形60
1160+260+380=1800
2019/10/1
量
650
直角三角形
260
900
900+260+650=1810
2019/10/1
2019/10/1
三角形形状 锐角三角形
每个内角的度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与三角形有关的角》说课稿
应城市城北初中宋小攀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你们好!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与三角形有关的角》,下面我将从七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与三角形有关的角》是九年制义务教育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二节的内容,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之后,由线至面进一步研究三角形的角。
本节知识不仅是对前面“角”知识的升华与综合运用,也是研究多边形中角的问题的基础。
2、教学目标分析: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及七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掌握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证明及其简单应用;
②掌握三角形的外角的定义、三角形外角性质定理及其推论的证明和灵活运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动手操作探索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运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探究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定理,能够运用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定理解决简单问题;经历小组协作讨论,进一步
发展合作交流的能力和数学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创造性,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使学生感悟逻辑推理的教学价值,感受数学学习中转化的巧妙。
3 、教学重难点分析:
重点:(1)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2)三角形的外角的定义,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定理及其推论。
难点:(1)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2)三角形外角性质定理和推论及其应用。
二、说教学理念:
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自主学习、创新精神是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
课堂教学中渗透了数学的转化思想,数形结合思想,体现新课程标准中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统一。
三、说教法:
本节课结合七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思维特征和依赖直观图形学习数学的年龄特征,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将知识形象化、生动化、具体化,在教学中采用启发式、师生互动式等
(2)
4、巩固练习:
说出下列图形中/ 1的度数:
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特别是用拼图法探索三角形内角和是 方法,教师采用点拨的方法,启发学生主动思考, 尝试用多种方法来证明这个结论,
使整个
课堂生动有趣,极大限度地培养了学生观察问题、发现问题、归纳问题的能力和一题多解, 一题多法的创新能力,使课本知识成为学生自己的知识。
四、说学法:
课堂中逐步设置疑问,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积极参与知识学习的全过程,渗透 多观察、动脑
想、大胆猜、勤钻研的研讨式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给学生提 供更多的活动机会和空间,使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得到充足的体验和发展。
五、说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我采取的是谈话的方式直接导入,激发学生对三角形内角和的探究兴趣。
(播放视频)
(二) 合作交流,解读探究:我 安排了两个探究活动。
探究1: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
180 °。
(分为4个环节) 1、拼图实验:分两步完成。
第一步:我先示范图(1)的拼
法,分析拼图,启发学生过△ ABC 的顶点A 作直线// BC,指导学生写出已知、求证、证明 过程,规范证明格式。
第二步:每个学生把课前准备好的三角形纸片的两个内角剪下, 和第三个内角拼在一起。
学
生展示自己的拼法,口述证明的过程。
在拼角时,如果让学生剪下三角形的内角,学生很可能会把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剪下,
把这个三角形分成四块,虽然三个角拼在一起构成了平角,但从这种拼法中寻找证明三角 形内角和定理的方法有一定难度。
于是,我采取了先示范图(
1)的拼法(即剪下三角形两
个内角的拼在第三个内角的两旁),然后让学生动手操作:剪下两个角,拼在第三个角的一 旁。
在本环节中,我还有一点困惑:如果在图(
1)把/ B 拼在/ A 的右边,把/ C 拼在/
A 的左边;或者在图(2)中把/
B 拼在中间,能找到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方法吗? 2、小结证明思路:通过作平行线“搬两个角”
,运用平行线的性质和平角的定义证明。
3、发散思考:在证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时,可以“搬两个角”来说理。
如果只“搬一个角
行吗? “搬三个角”呢?这个问题留给同学们在课后研讨。
180。
的证明
(播放视频)
探究2:三角形的外角。
(分三个环节)
1讲解三角形外角的定义,并通过下面的两个问题对外角的定义加以巩固;
问题:①一个三角形一共有几个外角?
②判断下面图形中/ 1是不是三角形的外角? (播放视频)
2、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及邻补角的性质推导三角
形的外角和性质定理及推论;
3、巩固练习:说出下列图形中/ 1和/ 2的度数:
设计意图:通过课堂练习,使学生掌握三角形的内 角和定理和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定理。
(三)应用举例:
如图,C 岛在A 岛的北偏东50°方向,B 岛在A 岛的北偏东80°方向,
的北偏西40°方向。
从C 岛看A , B 两岛的视角/ ACB 是多少度? 对于例1的讲解,我是分三步进行的:
第一步:分析,根据题意,找到图形中/ 1、/ 1 + Z 2、/ 4的度数; 第二步:板书解答过程,师生共同完成;
第三步:寻找其他的解法,由学生小组讨论、交流,然后汇报,老 师点评。
学生说了一种解法,我补充了另一种解法的思路,解答过 程留给学生课后完成。
(播放视频)
其他解题思路:
(1) 如图1,过点C 作AD 的垂线,交直线 AD 于点M 交直线BE 于点N 。
(2) 如图2,过点C 作CF // AD 。
(设计意图:1、使学生了解数 学与
生活的紧密联系。
2、通过例题的 解析,让学
生体会分析问题的基本方 法,渗透数形结合思想。
3、培养学生 的一题多思,一题多解的创新精神。
)
北
北
C
■E D*
4 !丿 / i_3
4
2
A
I F 图2
C 岛在B 岛
北
例2 如图,/ BAE,/ CBF,/ ACD是厶ABC的三个外角,
它们的和是多少?
对于例2的讲解,我是分三步进行的:
(2)
第一步:学生小组讨论,寻找解答方法; 第二步:汇报交流,老师及时点评;
学生汇报了两种方法:
方法1:禾U 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定理和三角形内角和等于 180°求解;
方法2 :利用邻补角和三角形内角和等于 180°求解。
第三步:归纳结论:三角形的外角和等于
360 °。
(四)课堂小结:
分两步完成:
1、学生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2、教师补充本节课中用到的数学思想方法:
用实验的方法探究新知;转化、数形结合、一题多解等数学思想方法。
;
学生能归纳出本节课的知识要点,我再对本节课中的数学思想方法进行小结。
(播放视频)
(设计意图: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
通过学生的知识
反馈,教师可以得出本课的优点与不足,进行知识的补救。
) (五)布置作业:1、必做题:教材 P 76习题7. 2 2、选做题:
(1) 已知:P 是厶ABC 内一点。
求证:/ BPC >/ BAC
(2) 已知:在厶 ABC 中,AD 是BC 边上的高,E 是AC 边
上一点,BE 与 AD 交于点 F ,/ ABC=45。
,/ BAC=75 ° , / AFB=120 °。
求证:BE 丄 AC
(设计意图:分层作业照顾到好、中、差三方面的学生,有利
于因材施教,尤其是后进生与优等生的发展,既让后进生跳一跳能摘到“桃子” ,又能保证
优等生免受“饥饿”之苦。
)
(六)说板书设计:分为四大块:
第一块是三角形的拼图方法; 第二块是证明三角形内角和等于
180;
第三块是推导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定理及推论; 第三块是例1的解答过程。
(七)说教学反思:
第1、4、7题。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