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安全管理学理论基础概述——安全学的理论基础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
第2章安全管理学理论基础概述
2.1安全学的理论基础 总目录
本章总目录
2.2.2 事故制因理论
• 事故致因理论是从大量典型事故的本质原因的分析 中所提炼出的事故机理和事故模型。 • 它暂时避开了危险源的具体特点和事故的具体内容 与形式,而只是抽象概括地考虑构成系统的人、机、 物、环境,因此它更本质、更具普遍意义。
5
第2章安全管理学理论基础概述
2.1安全学的理论基础 总目录
本章总目录
2.2.1 安全的定义及其相关概念
• 风险(risk)是指特定危害性事件发生的可能 性与后果的结合(风险评估、手术风险、飞机)。
R F S
6来自百度文库
第2章安全管理学理论基础概述
2.1安全学的理论基础 总目录
本章总目录
2.2.1 安全的定义及其相关概念
人与物在事故致因中的地位: • 例如美国50年代的统计,75000件伤亡事故中天灾占2%,可 预防的人为灾害占98%,其中与人的不安全行为有关的占 88%,与物的不安全状态有关的占10%,因此,海因里希得 出结论:几乎所有的工业伤害事故都是 由于人的不安全行 为造成的,没有一起是共同作用引起的。 • 但是上述观点受到了许多研究者的批判。日本劳动省对近几 年建设业的重大伤亡事故统计分析的结果:无人的不安全行 为的少于8%,无物的不安全状态的少于13%,绝大部分都 是二者同时作用的结果。
3
第2章安全管理学理论基础概述
2.1安全学的理论基础 总目录
本章总目录
2.2.1 安全的定义及其相关概念
2、危险、危害和风险
• 可能导致意外事故的现有或潜在状况。 •“危险”意味着人员或财产遭受损失的可能性,这 种可能性常常暂时受到限制,它来源于某种技术系统 的应用。 •可能导致事故的状态 (GJB900-90)。 •是指存在着导致人身伤害、物资损失与环境破坏的 可能性;而这种可能性因某种(或某些)因素的激发 或耦合而变成现实性了,就是事故。
4
第2章安全管理学理论基础概述
2.1安全学的理论基础 总目录
本章总目录
2.2.1 安全的定义及其相关概念
危害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 作业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 危险因素——对人造成伤亡或物造成损害的因素, 强调突发性和瞬间作用(爆炸) 危害因素——影响人身体健康,导致疾病或对物 造成慢性损伤的因素,强调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的 积累作用(职业病)
11
第2章安全管理学理论基础概述
2.1安全学的理论基础 总目录
本章总目录
2.2.1 安全的定义及其相关概念
2)常见事故的定义 • 未遂事故—可能造成严重后果,但因偶然因素,实 际上未造成严重后果的事件;
海因里希黑三角的启示: 当一个企业存在300起隐患 或违章,必然要导致30起事 故。反过来说一个重大事故 的背后必有300起隐患。日本 的“消灭300”活动; 这个法则说明事故发生频率 与后果严重程度的关系;后 果严重程度的随机性。因此, 一旦发生事故,后果是很难 控制的,必须从控制事故的 发生开始。
8
第2章安全管理学理论基础概述
2.1安全学的理论基础 总目录
本章总目录
2.2.1 安全的定义及其相关概念
3、危险源和事故隐患 • 危险源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疾病、财产损失、 作业环境破坏或其他损失的根源或状态。危险源有明 显的静态特征,对应“固有危险度”,可以理解为: 有失去控制可能的能量(或有害物质)积累。 • 事故隐患与危险源相比,增加了所谓“行为干预”。 指任何能直接或间接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 作场所环境破环的一种不安全状态或不安全行为。 • 两者关系:事故隐患特指出现明显仿佛缺陷(人的 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具有一定引发频率或 存在管理缺陷)的危险源。
第2章安全管理学理论基础概述
2.1安全学的理论基础 总目录
本章总目录
2.2.1 安全的定义及其相关概念
1、安全的定义和本质安全 1)安全
• “无损为安,无缺为全” • 安全是指客观事物的危险程度能够为人们普遍接受 的状态(自行车、摩托车戴头盔、自行车赛)。 • 安全是指没有引起死亡、伤害、职业病或财产、设 备的损坏或损失或环境危害的条件(美军用标准) • 安全是指不因人、机、媒介的相互作用而导致系统 损失、人员伤害、任务受影响或造成时间的损失。
27
第2章安全管理学理论基础概述
2.1安全学的理论基础 总目录
本章总目录
2.2.2 事故制因理论
4、轨迹交叉论 系统内事故的发生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与物(机或环境) 的不安全状态在同一时空相遇所造成的。
轨迹交叉论事故模型
28
第2章安全管理学理论基础概述
2.1安全学的理论基础 总目录
本章总目录
2.2.2 事故制因理论
本章总目录
2.2.2 事故制因理论
3)能量转移理论的优缺点
• 把能量作为伤亡事故的直接原因,从而决定了 以对能量源及能量传送装臵加以控制作为防止 或减少伤害发生的最佳手段这一原则; • 有利于建立的对伤亡事故的统计分类。
它的实际应用尚有待于对机械能的分类作更加 深入细致的研究 。
26
第2章安全管理学理论基础概述
第2章 安全管理学理论基础概述
• 2.1 管理学的理论基础
• 2.2 安全学的理论基础
• 2.3 安全管理学的理论基础
2.2 安全学的理论基础 • 2.2.1安全的定义及其相关概念
• 安全、本质安全、危险、危害、风险、危险源、 事故、事故隐患
• 2.2.2事故致因理论
• 事故倾向性格论、 Heinrich事故因果连锁论、能 量转移理论、轨迹交叉理论、基于人体信息处理 的人失误事故模型(瑟利模型)、动态变化理论
9
第2章安全管理学理论基础概述
2.1安全学的理论基础 总目录
本章总目录
2.2.1 安全的定义及其相关概念
举例说明:
(1)充装了液化石油气的储罐是危险源;但该储罐 如果被严重腐蚀接近破裂,这就是事故隐患。
(2)存放有严格包装的炸药库房是危险源;但长期 存放使炸药接近其失效寿命,就构成了事故隐患。
(3)民房内的各种带电线路是危险源;但线路老化、 破损就构成事故隐患。 (4)携带了SARS病毒的人是危险源;但此人行将发 病、未有效隔离就构成事故隐患……
18
第2章安全管理学理论基础概述
2.1安全学的理论基础 总目录
本章总目录
2.2.2 事故制因理论
根据事故统计结果, 综合海因里希事故 致因理论: 安全管理的目标在 于降低不安全行为 的次数到某一个程 度;如A至B,而 使严重伤害发生的 可能性趋近于零。
19
第2章安全管理学理论基础概述
2.1安全学的理论基础 总目录
7
第2章安全管理学理论基础概述
2.1安全学的理论基础 总目录
本章总目录
2.2.1 安全的定义及其相关概念
人们更应该关心的是“风险”,而不仅仅是“危 险”,因为直接与人发生联系的是“风险”,而“危 险”是事物客观的属性,是风险的一种前提表征。我 们可以做到客观危险性很大,但实际承受的风险较小。
例如,人类要应用核能,就有受辐射的危险,但在 生活实践中人类采取各种措施使其应用中受辐射的风 险小些,甚至人绝对地与之相隔离,所以我们并没有 受辐射的风险。
10
第2章安全管理学理论基础概述
2.1安全学的理论基础 总目录
本章总目录
2.2.1 安全的定义及其相关概念
4、事故 1)事故的定义 • 《辞海》—意外的变故或灾祸; • Heinrich—事故是非计划的、失去控制的事件; • 一般认为—事故是(个人或集体)为实现某一意图 而采取活动的过程中,突发的、与人的意志相违背 的、迫使这种行为暂时或永远地停止的事件。 • 我国安全界—事故(Incident)是在生产活动中, 发生的一个或一系列非计划的,可造成人员伤亡、 职业病、设备损坏、财产损失及环境危害的事件 (美军)。
2.1安全学的理论基础 总目录
本章总目录
2.2.2 事故制因理论
4)应用能量意外转移理论预防伤亡事故 • 用较安全的能源替代危险大的能源, 如水力采煤 • 限制能量 • 防止能量蓄积 ,搅拌 • 降低能量释放速度 ,安全帽 • 开辟能量异常释放的渠道 ,安全阀 • 设臵屏障 ,防护墙、防火墙 • 从时间和空间上将人与能量隔离 ,远程遥控 • 设备警告信息 ,各类火灾、爆炸报警装臵
20
第2章安全管理学理论基础概述
2.1安全学的理论基础 总目录
本章总目录
2.2.2 事故制因理论
因果连锁理论——博德因果连锁理论 反应现代安全观点的模型,5个要素,但与海因里希 模型的意义不同。
21
第2章安全管理学理论基础概述
2.1安全学的理论基础 总目录
本章总目录
2.2.2 事故制因理论
因果连锁理论——博德因果连锁理论
24
第2章安全管理学理论基础概述
2.1安全学的理论基础 总目录
本章总目录
2.2.2 事故制因理论
2)能量引起的伤害
• 转移到人体的能量超过了局部或全身性损伤阈值而 产生的,如颈椎骨的瞬间受力4900N。 • 影响局部或全身性能量交换引起的,如溺水、CO 中毒。
25
第2章安全管理学理论基础概述
2.1安全学的理论基础 总目录
本章总目录
2.2.2 事故制因理论
4)Heinrich理论的不足 • 它对事故致因连锁关系的描述过于绝对化、简单化。 事实上,各个骨牌(因素)之间的连锁关系是复杂 的、随机的。 • 事故并不是全部造成伤害,不安全行为或不安全状 态也并不是必然造成事故,等等。 • 把大多数事故的发生原因归于人的失误,忽视了环 境、机械、物质的危险性。 • 后来博德、亚当斯、北川彻三等人在此基础上进行 了进一步的修改和完善,使因果连锁的思想得以进 一步发扬光大,收到较好的效果。
15
第2章安全管理学理论基础概述
2.1安全学的理论基础 总目录
本章总目录
2.2.2 事故制因理论
2)Heinrich事故因果连锁模型
根本原因
间接原因
直接原因
16
第2章安全管理学理论基础概述
2.1安全学的理论基础 总目录
本章总目录
2.2.2 事故制因理论
1)Heinrich理论的五个因素 • 遗传及社会环境(M)—鲁莽、固执、粗心等 不良性格和不良教育等; • 人的缺点(P)—鲁莽、粗心、轻率、易过激等 • 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H) • 事故(D) • 伤害(A)
14
第2章安全管理学理论基础概述
2.1安全学的理论基础 总目录
本章总目录
2.2.2 事故制因理论
2、Heinrich事故因果连锁论
• 该理论的中心思想是:伤亡事故的发生不是一 个孤立的事件,而是一系列原因事件相继发生 的结果,即伤害与各原因之间具有连锁关系。 • 后人对该理论进行了完善,但其中心思想不变, 即认为事故因果关系之间存在继承性—前一过 程的结果是引发后一过程的原因。
12
第2章安全管理学理论基础概述
2.1安全学的理论基础 总目录
本章总目录
2.2.1 安全的定义及其相关概念
3)事故的基本特征 • 事故的因果性—直接原因、间接原因、主要原因等; • 事故的偶然性—时间、地点、形式、后果等;坠落 • 事故的必然性—危险是客观存在的,事故必然发生; • 事故的规律性—化险为夷; • 事故的潜伏性—事故突变之前的量变积累过程; • 事故的再现性—类似事故的重现; • 事故的危害性—往往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 事故的可预测性—探求原因、采取措施、预防事故
严格的讲,风险与危险是有区别的: —危险只是意味着一种存在的或潜在的不希望事件 状态,是可能产生潜在损失的状态。它是风险的 前提,没有危险就无所谓风险。危险是客观存在, 无法改变。 —风险不仅意味着不希望事件状态的存在,更意味 着不希望事件转化为事故的渠道和可能性-后果。 —危险通常与事故相联系;风险不仅与事故相联系, 而且扩展到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如金融风险、 投资风险等。
亚当斯提出了与博德相类似的事故因果连锁模型。
22
第2章安全管理学理论基础概述
2.1安全学的理论基础 总目录
本章总目录
2.2.2 事故制因理论
3、 能量意外转移论
23
第2章安全管理学理论基础概述
2.1安全学的理论基础 总目录
本章总目录
2.2.2 事故制因理论
1) 物质、能量与危险性 • 正常情况下,输入的物质(原材料)在能量作用 (能量做有用功)、信息的控制下变为所需要的产 品。 • 但是如果能量失去控制而作用于人或机器设备,并 且其能量超过它们的承受能力,就要造成人员的伤 亡或机械设备的损坏,就导致事故的发生。 • 能量的种类:势能、动能、热能、化学能、原子能、 电能等
17
第2章安全管理学理论基础概述
2.1安全学的理论基础 总目录
本章总目录
2.2.2 事故制因理论
3)基于因果论的事故致因理论的重要启示
• 为了防止产业灾害的发生,在事故链中,解决 好任一环节,都可以收到良好的结果; • 基于因果论,对一个系统进行安全分析和评价 时,就产生了两种重要而有效的逻辑方法。即 演绎法,据结果推理原因,如事故树分析 (FTA);归纳法,据原因推论结果,如事件 树分析(ET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