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地方时区时和日界线
高中地理-1.3.2地方时-区时-时区与日界线同课异构课件1-湘教版必修1
![高中地理-1.3.2地方时-区时-时区与日界线同课异构课件1-湘教版必修1](https://img.taocdn.com/s3/m/c7dd116f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9a.png)
(3)105°E。
课堂讲义
1.地方时的判断与计算
(1)依据:同一时刻地球不同经度有不同的地方时,经度每 相
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
相 4分钟
差
。
;经度每隔1°,地方时
课堂讲义
(2)计算步骤:
第一步:求两地区的经度差。
第二步:经度差和时间的换算,求时间差。
第三步:求地方时。
所求地方时=已知地方时±时差(若所求地在已知地的东侧用 “ ”,西侧用“ ”)。
(1)材料中的“当地时间星期日5时”是指的哪个时区的区时, 即哪一条经线上的地方时?
(2)英超联赛举行时,北京时间和北京的地方时分别是多少? (3)英超联赛举行时,正午12时所在时区的中央经线是哪一条?
课堂讲义
答案 (1)中时区(零时区)。0°经线(本初子午线)。 (2)北京时间为星期日13时,北京的地方时为星期日12时44分。
课堂讲义
1.人为日期界线
日界线西侧
时区 东十二区
经度
东经度
时刻
相同
时期
今天
日期变更 见图
地球
→
自转方向
日界线东侧 西十二区 西经度 相同 昨天 见图
→
课堂讲义
2. 地球上日期界线有两条
日期界线包括人为规定的日界线——国际日期变更线,还有
事实上的自然界线——
所在的经线,即夜半球正中央地
点所在的经线,它不断0时变化。
,将连续
两
12时
个12时之间等分为24个小时,这样形成的时间系统,称 为地
地方时、区时、时区、日界线等计算方法
![地方时、区时、时区、日界线等计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183a6cdd763231126fdb11cc.png)
地方时、区时、时区、日界线等计算方法一、地方时的计算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所以同纬度上不同的地区见到日出的时间有早有晚,东边的时刻比西边的时刻要早,这种因经度不同而产生的不同时刻,称为地方时。
由于时刻东早西晚,所以每向东15°时间要早1 小时,每向西15°时间要晚1小时,经度相差1°,时间相差4 分钟。
二、区时的计算为了便于不同地区的交流,1884 年国际上按统一标准划分时区,实行分区计时的办法。
按照这个划分方法,地球上每15°作为一个时区,全球共分24 个时区,每个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即为该时区的标准时间区时。
区时的计算一般分以下几个步骤:1. 时区的计算:如果要求某一经度的区时,首先要计算出该经度所在的时区。
经度换算时区的公式:经度数宁15=M (商),门(余数)(n<7.5时,时区数二M; n>7.5时,时区数二M+1)。
根据此公式也可以计算M时区所跨的经度范围,即:15°XM (时区数)士7.5( 15°>时区数为这个时区的中央经线的经度)。
2. 区时差的计算:如果知道甲地的区时,求乙地的区时,首先要计算两地的区时差。
如果甲、乙两地位于中时区的同侧,计算区时差用减法,如东八区与东二区差 6 个区时,西九区与西二区差7个区时。
如果甲、乙两地位于中时区的两侧,计算区时差用加法,如西六区与东六区差12个区时。
3. 区时的计算:区时的计算遵循“东加西减”的原则。
已知甲地的时间,求乙地的时间,那么乙地的时间=甲地的时间±甲、乙两地所在时区的区时差(乙地在甲地的东侧用“+,”乙地在甲地的西侧用“-”)。
4. 计算结果的处理:由于全天采用24小时制,所以计算结果若大于24小时,要减去24 小时,日期加一天,即为所求的时间;计算结果若为负值,要加24 小时,日期减一天,即为所求的时间。
碰到跨年、月时,要注意大月、小月、平年、闰年。
地理计算专题地方时、区时、日界线
![地理计算专题地方时、区时、日界线](https://img.taocdn.com/s3/m/21296dbaf121dd36a32d8216.png)
1、地球上经度相同,纬度不同的两地( 地球上经度相同,纬度不同的两地( A、日出日落时刻相同 C、昼夜长短的相同
)
B、正午太阳高度相同 D、地方时相同 )
2、当伦敦为正午时,区时为20:00的城市是( 当伦敦为正午时,区时为20:00的城市是( 20 的城市是 A、悉尼(150°E) 悉尼(150° B、上海(120°E) 上海(120° C、洛杉矶(120°W) 洛杉矶(120° D、阿克拉(0°经线附近) 阿克拉( 经线附近)
例:读“中心为北极的示意图”,阴影区为3月 中心为北极的示意图” 阴影区为 月 21日,非阴影区为3月22日,ON的经线为( 日 非阴影区为 月 日 的经线为( 的经线为 A. 0° ° C. 60°E ° B. 180° ° D. 120°W ° )
解析:由于全球被分成两个日期, 解析:由于全球被分成两个日期,则OP和 和 ON为两条日界线;该图是以北极为中心,即 为两条日界线;该图是以北极为中心, 为两条日界线 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顺着地球自转的 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顺着地球自转的 ,( 方向,日期加一天的是 时经线),也就是 时经线), 方向,日期加一天的是0时经线),也就是 ON为0时经线,OP为180经线; ON与OP之 为 时经线 时经线, 为 经线; 经线 与 之 间相差120°,所以ON的经线为 °E。 ° 所以 的经线为60° 。 间相差 的经线为
已知两地经度, 已知两地经度,求两地经度差 35° 112° 35°E与112°E相差 11° 105° 11°W与105°W相差 56° 134° 56°E与134°W相差
; ; 。
35°E 与112°E同位于东经,所以经度差 112° 同位于东经, 35° 同减异加)=112° 35°=77° (同减异加)=112°-35°=77° 11° 105° 同位于西经, 11°W与105°W同位于西经,所以经度差 =105° 11°=94° =105°-11°=94° 56° 134° 一个位于东经, 56°E与134°W,一个位于东经,一个位于西 所以经度差=56 +134°=190° =56° 经,所以经度差=56°+134°=190°
高考地理中的时间计算与日期界线
![高考地理中的时间计算与日期界线](https://img.taocdn.com/s3/m/8e9fb933f78a6529647d5398.png)
高考地理中的时间计算与日期界线一、地方时及其计算1. 地方时及产生原因。
因经度而不同的时刻称为地方时,即同一条经线上的地方时相同。
在同纬度地区,相对位置偏东的地点比偏西的地点先看到日出,因此产生了时间差,偏东的地点时刻早一些。
2. 地方时的计算。
经度每隔1°,地方时相差4分钟;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
B地的地方时=A 地的地方时±两地经度差×4分钟(若B地位于A地的东侧,计算时取“+”号;若B地位于A地西侧,计算时取“-”号,可概括为“东加西减”)。
二、时区、区时及其计算1. 时区的划分。
全球共划分为24个时区,以本初子午线为基准,从7.5°W向东至7.5°E,划分为一个时区,叫中时区或零时区。
在中时区以东,依次划分为东一区至东十二区;在中时区以西,依次划分为西一区至西十二区。
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各跨经度7.5°,合为一个时区。
2. 区时及其计算。
各时区都以本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本区的区时。
B时区的区时=A时区的区时±两地时区差1小时。
注:①某地所在时区的计算:(该地经度+7.5°)÷15°,整数部分即为该地的时区数,东西时区根据其所在经度来确定。
②时区差的计算:若两地同属于东时区或同属于西时区,时区差为两地时区数之差;若两地分属于东、西时区,则两地时区差为两地时区数之和。
3. 区时与地方时的区别与联系。
一般从日照图上读到的时间均是地方时,一个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时,地方时一定是12时。
由于区时从地方时而来,区时即为一个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二者关系密切。
两个地点的地方时,相差可以是时、分、秒,而两个地点的区时之差只能是整小时。
三、日期界线1. 两条日界线的区别。
2. 人为日界线的特征。
日界线是地球上新的一天的起点和旧的一天的终点,地球上日期的更替,都从这条线开始。
日界线不是一条直线,而是有些曲折的,不完全按照180°经线延伸。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讲稿(第2讲)地方时、时区和日界线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讲稿(第2讲)地方时、时区和日界线](https://img.taocdn.com/s3/m/34da9b0e7c1cfad6185fa72f.png)
2021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讲稿(第2讲)常德市七中 罗瑾 编地方时、时区和日界线基础知识梳理与整合 疑难解析 一、地方时的计算方法 1.计算地方时的基本原理: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一纬线上东边的地点比西边的地点先看到日出,所以东边的时刻比西边的早,即“东早西晚”。
地方时与经度的换算关系:15°~1小时,1°~4分钟。
2.计算公式:未知地的地方时=已知地的地方时±两地的经度差×4(分钟/度) (东加西减) 3.计算步骤: (1)根据经度确定两地的相对位置关系,谁在东边,谁的时刻早。
①若两地均为东经度,经度数大的在东边,其时刻早,②若两地均为西经度,经度数小的在东边,其时刻早,③若一地为东经度,另一地为西经度,则通常把东经度的当做东边,其时刻总比西经度的早。
(2)计算两地的经度差 有以下两种情况: ①若两地均为东经度或均为西经度,则用大的减去小的即得经度差, ②若一地为东经度,另一地为西经度,则把两地的经度数值相加即得经度差(“同减异加”)。
(3)按公式算出结果。
注意:用公式直接计算出来的时间单位是“分钟”,要换算成“×时×分”。
计算出来的结果可能有三种情况: ①结果大于0小于24,说明未知地和已知地为同一天,这个结果就是钟点数, ②结果为负数,说明未知地比已知地晚一天,把这个负数加上24即得钟点数,但日期要退一天, ③结果大于24,说明未知地比已知地早一天,用这个数减去24即得钟点数,但日期要进一天。
还需注意的是,日期变更时要考虑大、小月和平年、闰年。
大月(1、3、5、7、8月)31天,小月(4、6、9、11月)30天,平年的2月28天,闰年的2月29天。
地方时的计算还可以利用数轴法(如下图): 以180°经线为两端起点,将地球展开,即得数轴,0°经线位于中点。
将已知地点的经度数和地方时标注在数轴上,可以形象直观地计算出未知地的地方时。
人教版新课标 (区域地理复习)时间计算
![人教版新课标 (区域地理复习)时间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2e1435fcfab069dc50220185.png)
图中的两条虚线,一条是晨昏线, 另一条两侧地区日期不同;此时地 球公转速度较慢。读图完成1--2题。
N 1.若图中的时间为7日和8日,甲地 为 A.7日4时 B.8日8时 C.7日8时 D.8日4时 2.此时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安大略湖畔夕阳西下 B.几内亚湾沿岸烈日当空 C.澳大利亚东海岸夜幕深沉 D.泰晤士河畔曙光初现
美国本土包括哪些时区?
西八区 西七区 西六区 西五区
太平洋时间 山地时间 (西部时间)
中部时间
东部时间
对北京时间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东八区的区时 B.东八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 C.120°E地方时 D.北京的地方时
4、有关行程时间的计算
有一架飞机某日某时从A地起飞,经过m小时 飞行,降落到B地,求飞机降落时B地的时间。
右图(图1)为北半球某纬线圈的昼夜分割情况,其 中 为昼弧, = ,α等于20°,据此回答下 题。 A 16.此时,国际标准时间为 A.21时40分 B.22时20分 C.10时 D.9时40分
6时
12时
若北京时间为2009年2月1日的2点,此时与北京处于 同一日期的地区范围约占全球的 A.1/2 B.1/3
地球自转方向 0 2 90°E 120°E 6
C.1/4
D.1/5
180°
2009年1月31日
2009年2月1日 2009年1月31日
0 2
120°E
180°
90°E
2009年2月1日
标准时
(1) 中时区(零时区)的区时 (2)格林威治天文台的时间 (2)重要国家使用的标准时 中国?
北京---东八区 东部纽约(西五区)----西部洛杉矶(西八区) 伦敦----中时区
美国?
高中地理地方时、时区和日界线
![高中地理地方时、时区和日界线](https://img.taocdn.com/s3/m/6e40a645312b3169a451a4b4.png)
⑥已知某时区的区时和另一区时,求时区数. 东二区
?
?=东八区
8时
14时
三、日界线
日界线的概念: 为避免日期混乱,1884年召开了一次国际会议, 规定把东西十二区之间的180°经线作为地球上 “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线,叫做国际日期变 更线,简称日界线。
越往东时间越早
N
C
D
A
B
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 在同纬度地区,相对位置 偏东的地点要比位置偏西 的地点先看到日出,这样 时间就有了迟早之分
一、地方时:
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在同纬度地区,相 对位置偏东的地点要比位置偏西的地点先看到日 出,这样时间就有了迟早之分,这种因经度而不同的 时刻就叫地方时.
3.特别的计时方法:
实际上各国根据本国的具体情况,在区时的基础上,采用一些特别 的计时方法.
(1).半区时:有的国家根据本国所跨的经度范围,采用半区时,即采用 与中央经线相差7.5度的时区的边界线的地方时 ,例如印度(东5.5区) (2).东部区时:有的国家为了充分利用太阳照明,采取本国东部时区 的中央经线的地方时 .例如朝鲜位于东八区和东九区之间,但采用东 九区的区时 (3).统一区时 :有的国家虽然领土跨度大,但采用一个时区的区时,如 中国跨东五、六、七、八、九共五个时区,目前统一采用北京所在 的东八区的区时(东经120度的地方时),称为北京时间
3、北京位于哪个 时区? 4、北京时间为9月 19日9:00时,求 纽约(西五区)和东 京(东九区)的时间? 此时,国际标准时 间(中时区)是多 少?
高三地理地方时、区时和日界线上课用
![高三地理地方时、区时和日界线上课用](https://img.taocdn.com/s3/m/5cb4ecdb50e2524de5187eae.png)
西
东
180° ° 东12区 西12区 区 区 今天 昨天 0时 时 昨天 今天
实际上,除了 实际上,除了180°经线 ° 这条日界线外, 这条日界线外,地球上 还有一条自然的、 还有一条自然的、移动 的日界线, 的日界线,这条日界线 所在的经线, 所在的经线,其地方时 为0时,它不停地自东向 时 它不停地自东向 西移动, 西移动,其东侧比西侧 早一天。 早一天。这两条日界线 把地球上所有的区域划 分在两个不同的日期内, 分在两个不同的日期内, 只有当两条日界线重合 时,全球才处于同一天 内。
知识结构 地方时
概念 特点 计算 时区 已知某地地方时, 已知某地地方时,求另一地地方时 已知某地经度, 已知某地经度,求另一地经度
时 间 和 日 界 线
区时
区时 计算 各国标准时
日界线
概念 人为日界线与自然日界线
地方时
6月22日 22日
1. 概念 不同经度的地方, 不同经度的地方, 时刻不同。 时刻不同。 2. 特点 越向东越早, 越向东越早, 时刻越大。 时刻越大。 太阳光直射的 经线时刻为12 12点 经线时刻为12点。 15° 15°/小时 1°/4分钟 1′/4秒钟
读右图,一架飞机于当地标准时间 日下午5时从甲地 读右图,一架飞机于当地标准时间2007年5月1日下午 时从甲地 年 月 日下午 某机场起飞, 小时 分后降落在乙地某机场。据此回答1-2题 小时30分后降落在乙地某机场 某机场起飞,3小时 分后降落在乙地某机场。据此回答 题。
79° °
12° °
91° °
3、区时的计算方法 、 (4)航行的时间计算问题 出发地的区时±两地的区时差数+航行时间= 出发地的区时±两地的区时差数+航行时间=所求 地到达时的区时
地方时、区时和日界线详解
![地方时、区时和日界线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a8bd8bcd102de2bd960588af.png)
例2:南非(东二区)世界杯决赛于当地 时间7月11日20:30开始,某同学想看现
场直播,应几时打开电视?
7月12日2:30
(4)航行的时间计算问题 出发地的区时±两地的区时差数+航行时间 =所求地到达时的区时 例2 1:国庆节8:00,小明坐飞机从北京飞往 美国纽约(西五区),于纽约当地时间 10月 美国纽约(西五区),飞机飞行了 10小时, 1 日5:00到达,问飞机飞行了多少小时? 问飞机到达纽约时的当地时间是多少?
一:地方时
地 方 时 概念一 因经度不同,时刻不同,统称地方 时。强调:时间计算与经度有关
概念二
以当地一天的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 的时刻作为12时,依此划分一天24 小时
东侧的时间比西侧早 经度每隔15°时间相差 1小时,每1°差4分钟
产 生 的 原 因
地球自西 向东自转 昼夜更替周 期为24小时
地方时的计算:
7:00
例2:一天,我国某城市于北京时间4 时30分日出,18时30分日落。该城市
的经度为 C A . 123.5°E C. 127.5°E
B. 112.5°E
D. 135.5°E
根据一页日历所提供的信息回答3~4题。 3.日历所示的夏至时刻,太阳直射点 的位置是A、B、C、D四处中的( C ) A.23°26′N,93°30′E B.32°26′S,93°30′W C.23°26′N,144°30′E D.23°26′S,144°30′W
⑧当太阳处在上中天时
⑤一天中,太阳位于最南或最北的时刻
⑦一天中,当物影朝正北或正南的时刻
3、地方时为18时:
①昏线与赤道的交点所在经线 ②二分日,全球各地日落时间
③赤道上的日落时间
4、地方时为0点或24点:
地方时时区与日界线
![地方时时区与日界线](https://img.taocdn.com/s3/m/e99a04f3aef8941ea76e05a3.png)
2、区时
各时区都以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本区的区时。 相邻两个时区的区时相差1小时。
区时的计算
所求地区时=已知地区时±时区差×1小时
“±”东加西减
时区差的计算及东西判断 ①两地同在东时区,时区差为两时区之差 ②两地同在西时区,时区差为两时区之差 ③两地分别在东时区和西时区,时区差为两时区之和,计算时可以 总认为东时区在西时区的东面,已知东时区求西时区,就“减”, 以知西时区求东时区就“加”。 最后处理结果: 若时间结果大于24小时,则时间减24小时,日期加一天, 若时间结果小于0,则时间加24,日期减一天。
A的地方时=12点-160分钟=9 点20分
二、时区(P6)
实行分区计时
(1)全球共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15°
(2)中时区(零时区)的划分:以0°经线为中央经线,自0°经线向东、向西各跨7.5° (3)东时区的划分:自中时区开始,向东依次划分出东一区东十二区; 西时区的划分:自中时区开始,向西依次划分出西一区西十二区 (4)东西十二区的划分:东、西十二区都以180°经线为中央经线,两者合为一个时 区。东十二区的经度范围是自172.5°E经线到180°经线,西十二区的经度范围是自 172.5°W经线到180°经线。
7月7日
若阴影部分表示7月6日,
甲
非阴影部分表示7月7日,甲地时间为:
A.15时 B.9时 C.3时 D.12时
读中心点为地球北极的示意图,斜线部分为 4月30日。北京时间为5月1日2点的是( )
三、各国实际使用的时间
1.统一区时
有的国家虽然领土跨度很大,但为了国内联 系方便,统一采用首都所在地的区时。如:中 国跨5个时区,但是全国采用东8区的区时 (120°E的地方时)也称为北京时间。
地方时区时日界线
![地方时区时日界线](https://img.taocdn.com/s3/m/7872d1f104a1b0717fd5ddab.png)
地方时、区时、日界线
一、地方时
1、因经度而不同的时刻,称为地方时。(15º /1小时, 1º /4分钟) 2、已知某地的经度和时差,求另一地的经度。 公式:已知经度±〔地方时差×(1°/4分钟)〕=某地的经度 ⑴式中加号和减号的选择: ①当所求经度地点的时刻比已知地点的时刻早时,则已知地点位 于东经度时,用“+”;已知地点位于西经度时,用“-”。 ②当所求经度地点的时间比已知地点的时间晚时,则已知地点位 于东经度时,用“-”;已知地点位于西经度时,用“+”。 ⑵地方时差的计算:用两地方时的大数减去小数。
课堂练习:
时区和日界线
1、116ºE属于 东八 时区。 2、东二区的经线范围 22.5°E 至 37.5°E 。 3、已知东六区的区时是10点钟,求西三区的区时? 西八区的区时 1时、前一天的20时 4、在意大利罗马(东1区)当地3月27日19时有 一场“意甲”足球赛,居住在广州的陈先生是个 超级球迷,要去现场观看,飞机航班需要 10小时, 下列航班最适合陈先生的是( C ) A、 3月27日19时 B、 3月27日16时 C、 3月27日12时 D、 3月28日2时
三、日界线
1、两侧的东、西12区相比较:时刻相同;日期相差一天。 2、特殊日界线还有一条,即地方时为0时经线。 3、日界线并不完全与180度经线重合。
地方时、区时、日界线
四、区时的计算和日界线日期的变更
1、从两地的时区差求出两地的时间差。若已知时间的甲地与所求时间的 乙地同为东时区或同为西时区,则两地的时区之差即为两地的时间差。 若已知时间的甲地与所求时间的乙地分别为东时区和西时区,则两地的 时区数之和即为现从的时间差。“同减异加” 2、根据东早西晚的道理,采用“西减东加”的算法,求出某地的时间。 已知东边地方的时间减去时区差,便得出西边某地的时间。反之,已知 西边地方的时间,加上时区差,便得出东边某地的时间。 3、在相加的过程中,如果大于24小时,那么要把所得的数减去24小时, 日期加上一天;反之,在相减的过程中,如果出现不够减的情况,要在 已知时间上加上24小时再减,日期退后一天。 4、过日期变更线:首先要明确东西12时区的位置;由于东12区在任何 时刻都比西12区早一天,因此,从东12区向东越过日界线达到西12区, 日期应减去一天;反之则加上一天。
1.3.5 地方时 区时和时区 日界线
![1.3.5 地方时 区时和时区 日界线](https://img.taocdn.com/s3/m/b9e8f040e518964bcf847c1d.png)
9小时15分- 4小时8分=5小时7分(即地方时为5:07)
4.区时计算公式
公式:所求区时=已知区时±时区差×1小时 注:①“+、-”号的选取同地方时的运算。(东加西减) ②若求出时间大于24小时,则减24小时,日期加一天;若所
求时间为负值,则加上24小时,日期减一天。
求时区差的方法:(同加异减) 每相隔一个时区,时间相差一小时。异区相加,同东(西)时 区相减
西;一在东经,一在西经,经度差不超过180°的,东经在东,西 经在西;超过180°的,东经在西,西经在东。 求经度差的方法:﹝同减异加﹞ (1)两地同为东(西)经,两者相减的差为经度差。(2)一为
东经,一为西经,两者相加,和值在不大于180°的情况下即为经
度差;若超过180°,则用360°减去和值,得到的差就是经度差。
【例2】 一架飞机于当地时间2011年 12月10日11时起飞,5分钟后过了180 度经线,此时飞机所在地的区时是 A 10日11时5分 B 11日11时5分 C 9日11时5分 D 10日10时5分
到达时间=出发时的目的地时间+航行时间
【练习1】读中心点为地球北极的示意图: 180° ①若阴影部分为7月6日,非阴影部 7月6日 分为7月7日,则甲地时间为: A、15时 B、9时 7月7日 0点 C 、3 时 D、12时 北京时间为: 45°E A 、6 日8 时 B 、7 日8 时 C、6日20时 D、7日20时 ②若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则甲地时间为: 黑夜 A 、8 时 B 、9 时 白昼 C、15时 D、16时
12时
时间换算中增加航行时间的计算
出发地点出发时间换算成目的地时间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例:我国的最西端在新疆帕米尔高原上,
(完整版)地方时日界线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地方时日界线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797be4128ea81c758f578a2.png)
地方时、时区、日界线1.理解概念:1)地方时是指因经度而不同的时刻(同线同时);2)区时是指各时区都以本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全区共同使用的时刻(同区同时);3)日界线有两条:①人文日界线:为了避免日期的紊乱,1884年在华盛顿国际经度会议上,规定原则上以180°经线作为地球上“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线,叫做“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日界线”。
②自然日界线:地球上地方时为0时(子夜)所在的隐形经线。
2.解题思路:时间的计算与日期的变更其实质可从四方面理解。
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东早西晚(定性);地球自转周期→1个太阳日→15°/小时(定量);日地空间关系→确定时刻→矫正时刻(定标);东西时差计算→东加西减→大早小晚(定法)。
时间计算本质上是地方时的计算。
3.解题方法:(1)地方时:1)同一条经线上的地方时相同,不同经线的地方时不同;东早西晚,东加西减;2)太阳直射点当地的地方时为12点,与12点相对的地方时为24点(次日0点);晨线与赤道交点永远6点,昏线与赤道交点永远18点;平分昼半球的经线为中午12时,平分夜半球经线所在地方时为0时;3)时差:15°/1小时;1°/4分钟;4)公式:①已知A、B两地经度和A地方时,求B地方时:B地方时=A地方时±精度差/1°×4分钟(精度差非整数)B地方时=A地方时±精度差/15°×1小时(精度差为整数)注意:东加西减,异加同减②已知A、B两地的地方时和A地经度,求B地经度:B地经度=A地经度±地方时差/4分钟×1°B地经度=A地经度±地方时差/1小时×15°(2)区时:1)每15°为一个时区,时区中央经线都是15的倍数,中央经线为该时区的区时(共用时间);2)公式:①已知经度求时区:经度/15°=N…余数余数>7.5,时区为N+1;余数<7.5,时区为N②已知时区求中央经线经度:15°×时区(注意东西经)③已知A、B两地时区,求时区差:一个时区为1小时,东加西减,异加同减④已知A、B两地时区和A地区时,求B地区时:B区时=A区时±时区差注意:1.采用24小时制,结果大于24小时的,减24小时,日期加一天;结果为负数,加24小时,日期减一天。
高中地理知识解惑:地方时、区时、时区、日界线
![高中地理知识解惑:地方时、区时、时区、日界线](https://img.taocdn.com/s3/m/8733642bd0d233d4b04e694e.png)
高中地理知识解惑:地方时、区时、时区、日界线班级:姓名:座号:一.地方时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转,地表各地相对于太阳的方向不断发生变化,因而各地的时刻便依次推进。
于是,在同一瞬间,地球上的各地时刻不同。
地方时就是因经度不同而不同的时间。
地方时把一天中太阳对于当地位置最高(太阳位于上中天)的时刻定为中午12时,遵循“东早西迟”的原则,其差异是1小时/15°、4分钟/1°、4秒钟/1′。
应用:已知某地的地方时,求另一地的地方时公式所求地方时=已知地方时±4(分钟/每度)×经度差说明:①所求地点在已知地点东侧选“+”,西侧选“-”。
②以0°经线为准,同侧两地经度差为两地经度之差(大减小),异侧为两地经度之和。
二.区时(一)时区的划分为了避免世界各地时间的混乱,国际上规定把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因为地球每24小时自转一周(共360°),即每隔经度15°为一个时区(见图)。
具体划分方法如下:以本初子午线为基准,从7.5°W至7.5°E,划分为一个时区,叫中时区或零时区。
在中时区以东,依次划分为东一区至东十二区;在中时区以西,依次划分为西一区至西十二区。
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各跨经度7.5°,合为一个时区,其实,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仅为半时区。
-应用:(1)已知某地经度,推算时区的公式某地所在时区序数=该地经度÷15°说明:①若所得余数小于7.5°,所在时区序数为所得整数;若所得余数大于7.5°,所在时区序数为所得整数加1。
②某地在东经度为东时区;在西经度为西时区。
(7.5°E至7.5°W为零时区;172.5°E至172.5°W为东西十二时区)。
(2)已知某地时区序号,推算时区的中央经线和范围的公式某地所在时区中央经线度数=该地时区序数×15° 说明:①除零时区处,时区序数乘以15°所得和积为该时区中央经线的度数。
高中地理,时区和日界线
![高中地理,时区和日界线](https://img.taocdn.com/s3/m/e0a94e3310661ed9ad51f388.png)
东 十 二 区
180° 180° 西 十 二 区
②实际的日界线--是弯曲的 实际的日界线--是弯曲的 --
A是人为设立的 B为照顾180°经线附近的国家和地区居民生活方便,日界线 为照顾180°经线附近的国家和地区居民生活方便, 180 避免通过陆地,故不完全与180 180° 避免通过陆地,故不完全与180°经线一致 C有三处弯曲: 三处弯曲: 白令海峡附近:向东弯 白令海峡附近: 阿留申群岛附近: 阿留申群岛附近:向西弯 太平洋岛屿与大洋洲一些国家: 太平洋岛屿与大洋洲一些国家:向东弯
日界线的二种含义
人为日界线: 人为日界线 180°经线 ° 自然日界线:地方时为 点(或24点)的经线 自然日界线 地方时为0点 或 点 的经线 地方时为 人为日界线 180°经线,是固定不变 °经线 是固定不变 的 钟点不固定,从 点至 点至24 钟点不固定 从0点至 点 自然日界线 不固定,可以是任何一条 不固定 可以是任何一条 经线 钟点固定, 点或 点或24点 钟点固定 0点或 点
135° 73° ⊿入= 135°10′ - 73°=62 °10′ ⊿T= °×4 /1° ⊿T= 62 °×4分/1°+10′ ×4秒/1 ′ =248分40秒 40秒 =248分40秒=4时8分40秒 12时 40秒 51分20秒 T= T0-⊿T=12时-4时8分40秒=7时51分20秒
二、时区和区时 1、时区划分 ①共分24个时区,每个时区占15个经度 共分24个时区,每个时区占15个经度 24个时区 15 零时区, 至东11 11区 至西11 11区 东西12 12区 ②零时区,东1至东11区,西1至西11区,东西12区 零时区( ③零时区(7.5°W-7、5°E) 东西12 12区 172.5° 172.5° 东西12区( 172.5°E-172.5°W) ④时区号的确定(对号入座) 时区号的确定(对号入座) 某地经度÷ 某地经度÷15 °=某地所在的时区号数 若所除后余数< 7.5° 若所除后余数< 7.5°,所得整数为所在的时区号数 若所除后余数> 7.5° 将所得整数加1 若所除后余数> 7.5°,将所得整数加1代表时区号数 东经度为东时区, 东经度为东时区,西经度为西时区
[全]高中地理(时区、地方时、国际日界线、日期)考点详解
![[全]高中地理(时区、地方时、国际日界线、日期)考点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7ccfad8b83c4bb4cf6ecd11f.png)
高中地理——每日讲1题(时区、地方时、国际日界线、日期)考点详解•1、时区、地方时地方时,即为当地时间(经度不同,地方时不同)。
地球上的经度为360°,每间隔15°为1个时区,因此共分为24个时区。
根据经度和时区,可以计算地方时,主要有两种方法:(1)按照经度①计算两地的经度差。
因为地球的经度分布为:0°~90°E~180°~90°W~0°,因此在计算经度差时,同为东经或西经,则直接相加减;一个东经一个西经,则分别计算两地与0°(或者180°)的经度差,将经度差相加即为两地真正的经度差。
②计算地方时。
采用“东加西减”的计算方法,计算东边地区的地方时用加法,计算西边的则用减法;经度每间隔1°,地方时加减4分钟。
(2)按照时区①计算所在时区。
时区=经度÷15°,四舍五入;②计算地方时。
采用“东加西减”的计算方法,每间隔一个时区,时间间隔1h。
已知地方时,也可以求经度、时区:①判断东、西方向。
根据两地的地方时,遵循“东早西晚”的规律,即东边地区日出早(时间数值更“大”),因此时间数值更大的为“东”;②计算经度/时区。
采用“东加西减”的计算方法,即计算东边地区的经度用加法,计算西边的则用减法。
时间每间隔4分钟,经度间隔1°。
图1 世界24个时区分布图•2、国际日界线国际日界线,为昨天、今天的分界线。
国际日界线位于180°经线附近,该线的东侧为“昨天”,西侧为“今天”,因此日期的计算规律为:“东减西加”,即向东跨过国际日界线,日期减一天;向西跨过国际日界线,日期加一天。
例如今天为北京时间7月6日,则如果乘坐飞机向东,跨过国际日界线,则跨过后日期将变为7月5日。
图2 国际日界线与日期例题图3 例题答案:A精讲精析:(1)寻找自然日界线。
①北京位于东八区,中央经线为120°E,此时为北京时间19:18;②根据“东早西晚”,即东边日出更早(则时间的数值更大),因此自然日界线的时间(0:00)小于北京时间(19:18),因此自然日界线应该位于北京的西侧;③根据“东加西减”,计算西侧的时间用减法。
地方时、区时、时区、日界线等计算方法
![地方时、区时、时区、日界线等计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f94685c0d5bbfd0a79567386.png)
地方时、区时、时区、日界线等计算方法一、地方时的计算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所以同纬度上不同的地区见到日出的时间有早有晚,东边的时刻比西边的时刻要早,这种因经度不同而产生的不同时刻,称为地方时。
由于时刻东早西晚,所以每向东15°时间要早1小时,每向西15°时间要晚1小时,经度相差1°,时间相差4分钟。
二、区时的计算为了便于不同地区的交流,1884年国际上按统一标准划分时区,实行分区计时的办法。
按照这个划分方法,地球上每15°作为一个时区,全球共分24个时区,每个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即为该时区的标准时间区时。
区时的计算一般分以下几个步骤:1. 时区的计算:如果要求某一经度的区时,首先要计算出该经度所在的时区。
经度换算时区的公式:经度数÷15°=M(商)……n(余数)(n<7.5°时,时区数=M;n>7.5°时,时区数=M+1)。
根据此公式也可以计算M时区所跨的经度范围,即:15°×M(时区数)±7.5°(15°×时区数为这个时区的中央经线的经度)。
2. 区时差的计算:如果知道甲地的区时,求乙地的区时,首先要计算两地的区时差。
如果甲、乙两地位于中时区的同侧,计算区时差用减法,如东八区与东二区差6个区时,西九区与西二区差7个区时。
如果甲、乙两地位于中时区的两侧,计算区时差用加法,如西六区与东六区差12个区时。
3. 区时的计算:区时的计算遵循“东加西减”的原则。
已知甲地的时间,求乙地的时间,那么乙地的时间=甲地的时间±甲、乙两地所在时区的区时差(乙地在甲地的东侧用“+”,乙地在甲地的西侧用“-”)。
4. 计算结果的处理:由于全天采用24小时制,所以计算结果若大于24小时,要减去24小时,日期加一天,即为所求的时间;计算结果若为负值,要加24小时,日期减一天,即为所求的时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5页/共37页
二、区时: 1. 时区
7.5°W 0° 7.5°E 172.5°E 180° 172.5°W
东西
中
12 12
时
区区
区
向西
向东
第16页/共37页
第17页/共37页
二、区时:
1. 时区 2. 区时
第7页/共37页
第2课 时区和日界线
第8页/共37页
复习:读右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 若一架飞机从C点经B飞到A,其飞行方向 为 先向东南飞,后向东北飞 。
(2) 若某人从C点出发,向东后转向南再转向西
最后转向北各
旅行200km,
终点位于出发
地的什么方向?
正西
。
第9页/共37页
知识结构
地方时
第3页/共37页
0点和12点分别是夜半球和昼半球中间的这条 经线的地方时。
用途一:可推知某地的昼夜长短情况。
用途例再二如::可某作地为某计天算昼3点某长日地为出时1,4间小的则时主日,要落则依时意据间未。为着
以 21点正,午昼1如2长点:为右界1图8小,为时上局。下部午地各区7的小晨时昏,线即位该置地该天
解析:①计算出两地的时差; ②时刻相差1小时,经度相差15°…… 答案:110°W
思考:已知济南位于117°E,当济南地方时为12点时,成都的 地方时为11时08分,则成都的经度为( A ) A. 104°E B. 102°E C. 132°E D. 128°E
第14页/共37页
经典回眸
读图,一艘由太平洋注向大西洋的船经过P地时,一名中国船 员拍摄到海上落日景观。洗印出的照片上显示拍照时间为9时0 分0秒(北京时间)据此判断下题: (2003年全国文综)
分 区)是8日,右侧(西十二区)是7日。
②图中另一条虚线为晨昏线。
③利用赤道上终年昼夜平分原理,得出在赤道上和晨
析
昏线相交的这条经线的地方时是6点 (假设是晨线)或18第点5页(/共假37页设是昏线)。
日期的界线有两条:
一条是空间界线,即日界线,是人为统一规定的,基 本上沿180°经线为永久固定的日期变更线。
第11页/共37页
两分日日照图
北半球冬至日日照图
注意:日照图上的时间信息。
第12页/共37页
地方时的计算方法
(1)已知某一地的地方时,求另一地的地方时 所求地方时=已知地方时±经度差×4分钟 (求东加,求西减)
(2)已知某一地的经度,求另一地的经度 某地经度=已知经度±1°/4分钟×两地地方时差 数(小时)
一、经线和中央经线
例题
1、地方时:因经度不同的时刻。
某地地方时=
已知地方时±4
分钟/1°×两地经度差
2、区时:全球共划分成24个时区,各时区 都以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本区的区时。
中央经线的度数是15°的整数倍。 例题
某地区时 = 已知地的区时±1小时×两地相隔时区数
第1页/共37页
例1、北京时间为15点时,赤水(106°E) 地方时是几时几分? 解析:①计算出两地的经度差;
第13页/共37页
例1、北京时间为15点时,赤水(106°E)地方时是几时几分?
解析:①计算出两地的经度差; ②经度相差15°时刻相差1小时,经度相差1°时刻相 差4分钟,经度相差1´时刻相差4秒。 答案:14点4分
例2、已知75°W的地方时是12点,乙地的地方时是9点40 分,问乙地的经度是多少?
时 区 和 日 界 区时 线
日界线
概念
特点 已知某地地方时,求另一地地方时
计算 已知某地经度,求另一地经度
时区
区时
计算
各国标准时
概念
人为日界线与自然日界线
第10页/共37页
6月22日
1. 概念 不同经度的地方, 时刻不同。
2. 特点 越向东越早,
时刻越大。 太阳光直射的
经线时刻为12点。 15°/小时 1°/4分钟 1′/4秒钟
是5点日图出(,a1—9点b为日晨落线。),说出此时的北
解题思路京: 时间是多少?
①a—b为晨线.则其左侧至昏线 之间是夜半球,而95°E是夜半
70°N
95°E
a
球的中间经线,地方时为0点。
② 95°E是东六区中央经线,
b
东八区的时间为2时。
第4页/共37页
昼夜半球的分界线(圈)是晨昏线(圈)。
①图中右边虚线肯定为日界线,它的左则(东十二
②经度相差15°,时刻相差1小时,经 度相差1°时刻相差4分钟,经度相差1´,时刻 相差4秒。 答案:14点4分
例2、已知75°W的地方时是12点,乙地的 地方时是9点40分,问乙地的经度是多少?
解析:①计算出两地的时差; ②时刻相差1小时,经度相差15°……
答案:110°W
第2页/共37页
2002高考文科综合题
5、假定世界各金融市场均在当地时间上午9时开市,下
.5°)市场买进欧元,12小时后欧元上涨,投资者想
尽快卖出欧元,选择的金融市场应位于:
A、东京(东经139.5°) B、香港(东经114°)
C、伦敦
D、纽约(西经74°)
6、在上述假定的营业时间内(上午9时开市、下午5时 闭市),下列各级金融中心能保证24小时作业的是: A、法兰克福、新加坡(东经104°)、伦敦 B、伦敦、香港、旧金山(西经122.5°) C、伦敦、东京、纽约 D、东京、洛杉矶、纽约
另一条是时间界线,即0点,它是随地地球自转而 自东向西移动的日期分界线,是前一天结束和新一天 开始的经线。 例:下列四幅图分别是以北极和南极为中心的图形, 阴影部分表示2000年12月31日,指出北京时间是2001 年1月1日17时的是:
第6页/共37页
2003高考文科综合题
读图,一艘由太平注向大西洋的船经过P地时,一名中国船员拍 摄到海上落日景观。洗印出的照片上显示拍照时间为9时0分0秒 (北京时间)据此判断1—4题: 1、该船员拍摄照片 时,P地的地方时为: A、22时 B、14时 C、20时 D、16时 2、拍摄照片的当天, 漠河的夜长约为: A、16小时 B、14小时 C、10小时 D、12小时 3、该船即将进入: A、巴拿马运河 B、麦哲伦海峡 C、德雷克海峡 D、直布罗陀海峡 4、此时世界各地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美国中部小麦黄熟 B、中国江淮流域干热 C、地中海北岸连日阴雨 D、拉普拉塔河正值枯水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