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式德育”要在体验效果上下功夫

合集下载

体验式德育

体验式德育

体验式德育的实践与创新智育不好出次品,体育不好出废品,德育不好出危险品——著名的儿童教育家斯霞如是评价德育的重要性。

但是,传统的德育方式大多是“说教式、强制式”德育,收获不大。

为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德育的有效性,郑州市第五十八中学积极探索,开拓创新,努力在创新德育方式上下工夫,“体验式”德育应运而生,并在德育的具体实践中取得了较好效果。

现在我把一年来的工作向大家做一汇报。

一、我校德育的目的和指向我校提出,我们培养的每一个学生都应该是:一个博爱的人,一个博学的人,一个博雅的人。

为此,我们的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是学生心灵的按摩师,心田的守望者。

全员参与学校的德育工作。

二、体验式德育的理念和途径1.理念:德育体验化教学情景化知识生活化2.途径:从生活着眼从小处着手从情感着力从体验着陆3.德育要求:尊重孩子的人格倾听孩子的心声懂得孩子的泪水宽容孩子的弱点静待孩子的生长为此,我们本着“大目标、小切入、求长效、出精品”的原则,有效开展体验式德育。

(一)设计开展多种活动,构建新型德育课堂如果说各科教学中的渗透是德育的第一课堂,那么校园的文化氛围和各种文化活动,就是德育的第二课堂。

学校根据国家节假日、重大纪念日、教育教学和学生成长的特点,大力开展形式多样的德育主题实践体验活动,如利用三月五日“学雷锋活动日”,大力开展义务劳动、青年志愿者活动等,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服务意识;利用四月五日清明节,开展清明扫墓、瞻仰烈士陵墓、参观革命烈士纪念馆等活动,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责任意识;利用六月五日“环境日”,开展环境保护、创建绿色学校等活动,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利用十月一日国庆节,开展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我的中国梦演讲等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集体意识;同时,学校还根据教育教学的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德育主题实践活动,如六月份,针对毕业班学生,学校大力开展感恩励志教育体验活动,强化学生的理想教育和道德教育;在九月份开学时,针对新生开展军训活动,强化学生的团队意识和法纪意识;另外,我校还充分利用每一寸空间,营造德育的氛围,如在走廊定期开展走廊文化建设、教室内黑板报评比等。

“体验式”德育活动的实践与探索

“体验式”德育活动的实践与探索

“体验式”德育活动的实践与探索德育是全面发展学生身心宏观目标中的重要一环,其目标是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品德风范,使其具备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美好的人格品质。

而“体验式”德育活动则是指通过实际体验,让学生深刻感受到道德的重要性,从而强化学生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

如何开展好“体验式”德育活动,是各级学校和教育机构都需要重视研究的问题。

首先,需要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进行科学的活动设计。

在活动设计过程中,应做到既要有具体目标,又不能过于死板。

具体来说,应当根据学生的年龄、性别、文化背景等设计相应的德育体验活动。

比如,小学生可以通过实际参观到社区、博物馆等重要场所,感受社区的历史和文化底蕴,进一步了解对社区的重要贡献。

中学生则可以通过社会实践、志愿者活动等方式,感受社会的发展变化和对社会的责任,鼓励其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助人为乐。

其次,要注重活动的体验性和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活动的成功与否,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活动的趣味性和体验性。

学生参与到充满趣味性的活动中,既可以放松心情,又可以通过亲身体验,真实感受到德育活动所传递的信息和价值。

比如,学生可以通过角色扮演、互动游戏等方式,亲历历史事件、模拟人生场景,进而在感性中理性,提升道德素养。

再次,需要加强德育体验活动的后续追踪和评估。

好的德育活动完成之后,必须对其后续效果进行跟踪和评估。

这可以体现出德育活动的长效性和可持续性。

仅仅进行一次体验活动是远远不够的,还需对活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进行及时的反思和完善,不断改进,创新活动形式,推进德育活动深入开展。

综上所述,“体验式”德育活动是一项有益而有挑战的实践工作,要想取得良好的效果,需要各级学校和教育机构加强科学规划和组织管理,注重活动设计的体验性和趣味性,加强后续追踪和评估。

唯有如此,才能够从多个方向和层面,全面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为未来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体验,让德育直抵内心

体验,让德育直抵内心

体验,让德育直抵内心德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塑造良好人格的关键环节。

而要让德育直抵学生的内心深处,不仅是教育工作者的责任,更是一个需要创新思维和方法的过程。

体验式教育正是一种有效的德育手段,通过让学生亲身体验,将道德教育融入日常生活中,从而使其真正体会到道德的价值和意义,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体验式教育最核心的特点就是学生通过亲身实践来感受和认识社会,以此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在学校中开展一次义务劳动活动,让学生亲自下地干活,体验劳动的辛苦和价值,同时也让他们明白应该如何为他人做好事、尽好自己的一份力量。

这样的体验式教育既让学生从实践中学到知识,又能够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体验式教育还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游戏、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不同的情境和角色,从而激发他们的思考和情感体验。

在课堂上组织一场模拟法庭,让学生分别扮演法官、律师、证人等角色,通过事例来讨论法律道德、权益平衡等问题。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亲自感受到法律和道德的冲突,培养他们的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

体验式教育还可以通过实地考察、社会实践等方式,让学生走出教室,亲自去感受社会、了解社会。

组织学生参观社会公益机构、企业等,让他们亲身了解社会的需求、问题和挑战,同时也让他们了解到如何为社会做贡献、解决问题。

这种体验式教育可以让学生深入了解社会,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意识。

体验式教育要做好,还需要注重教育的引导和培养学生的自主性。

在体验的过程中,教育工作者需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思考、去感受,从而将道德教育的核心价值传递给他们。

体验式教育也需要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选择权,让他们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去选择体验内容和方式,以便更好地发挥其主动性和创造性。

体验式教育是让德育直抵学生内心的一种有效手段。

通过让学生亲身体验、参与实践,可以让他们认识到道德的重要性和意义,从而培养其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体验式品德教育

体验式品德教育

体验式品德教育一、引言体验式品德教育是一种通过参与实际活动来培养学生品德的教育方法。

它通过让学生亲身体验并参与到具体情境中,以切身感受和实践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发展良好的品德。

二、体验式品德教育的重要性1. 培养实践能力体验式品德教育注重学生的亲身实践,让他们在实际活动中体验到品德选择的过程和结果。

通过这样的体验,学生能够培养出判断力、分析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他们不仅仅是被动接受道德规范和原则,而是主动参与其中,从中研究和成长。

2. 增进意识和情感体验式品德教育通过情感联结和体验互动,使学生与道德价值观形成深层次的联系。

这种体验让学生更加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对他人和社会的影响,并培养出关爱他人、尊重他人的情感和意识。

3. 培养团队合作能力体验式品德教育通常以小组或团队的形式进行,学生需要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

这种合作能力的培养不仅能够增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和相互支持,还能够培养出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

三、体验式品德教育的实施方法1. 实践活动利用实践活动来让学生亲身体验品德选择的过程。

例如,学生可以参加社区服务活动、志愿者活动或模拟演练,从中研究和体验一些具体的品德行为。

2. 观察和反思在体验活动结束后,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反思。

通过观察自己在活动中的行为和选择,学生可以更好地认识到自己的价值观,发现自己的优点和改进之处,并加深对品德的理解。

3. 对话和讨论组织学生之间的对话和讨论,让他们分享彼此的体验和观点。

通过对话和讨论,学生可以研究到其他人的不同观点和经验,拓宽自己的视野,并增进彼此之间的理解和尊重。

四、结论体验式品德教育是一种有效的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

它能够通过亲身体验和参与实践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意识和情感、团队合作能力等方面的品德素养。

在实施体验式品德教育时,需要充分利用实践活动、观察和反思、对话和讨论等方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体验式”德育活动的实践与探索

“体验式”德育活动的实践与探索

“体验式”德育活动的实践与探索1. 引言1.1 概述体验式德育活动体验式德育活动是一种注重学生亲身参与和体验的教育方式,通过实际操作和感知来培养学生的品德素养和道德情感。

这种活动将学生置于实际情境中,让他们通过亲身经历和感知去体验其中的道德和价值,从而达到感知教育的效果。

体验式德育活动不仅让学生在行动中学会感恩、关爱、合作,还能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勇气和独立性,提升他们的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

通过参与体验式德育活动,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道德规范,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

体验式德育活动旨在通过亲身体验和感悟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反思,激发他们内在的敬畏和善意,从而在实践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提升。

【200字】1.2 重要性和意义体验式德育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体验式德育活动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使他们在实践中感受并体会道德规范的重要性。

通过亲身参与和体验,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道德价值观念,进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体验式德育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在活动中,学生需要主动思考、解决问题,培养自己的分析和反思能力。

通过实践中的探索和实践,学生能够更好地发掘自己的潜能,培养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体验式德育活动还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团队精神。

在活动中,学生需要共同合作、协商解决问题,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相互尊重的意识。

通过团队合作,学生可以学会倾听、理解、尊重他人的意见,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和沟通能力。

体验式德育活动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和价值。

只有通过实践中的体验,学生才能真正领悟并内化道德规范,成为具有责任感和社会担当的优秀公民。

2. 正文2.1 体验式德育活动的理论基础1. 经验学习理论:体验式德育活动倡导通过亲身经历和实践来获取知识和培养品德。

根据经验学习理论,人们通过自己的感觉、思考、行为和感知来获得知识和技能,体验式德育活动正是基于这一理论而设计的。

“体验式”德育活动的实践与探索

“体验式”德育活动的实践与探索

“体验式”德育活动的实践与探索近年来,随着社会多元化的发展,传统的德育教育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

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学校开始探索一种新的德育教育方式,即“体验式”德育活动。

“体验式”德育活动是指通过让学生亲身参与和体验某些活动来进行德育教育。

这种活动不仅能够引导学生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它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道德行为的重要性,从而加深对道德的认识和理解。

通过亲身参与和体验,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接受道德规范,并将其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在实践中,学校可以组织各种类型的“体验式”德育活动。

学生可以参加义工活动,亲自感受到帮助他人的快乐和意义;学生可以参观社会福利机构,了解社会弱势群体的生活状况,并思考自己应该如何关心和帮助他们;学生可以参加团队建设活动,培养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等等。

这些活动既能够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又能够提高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领导能力。

在探索“体验式”德育活动过程中,我们发现这种方式的教育效果显著。

通过亲身参与和体验,学生更能够深入地理解和接受道德规范,增强他们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这种方式的教育也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体验式”德育活动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要实施好“体验式”德育活动,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学校需要有足够的资源支持这些活动的开展,包括人力、物力和财力等方面。

学校还需要制定详细的规划和安排,确保活动能够有效地进行并取得预期效果。

学校还需要培养一支专业的教师队伍,他们不仅要有扎实的学科知识,还要具备德育教育的能力和经验。

从实践活动体验入手,提高少先队活动的德育效果

从实践活动体验入手,提高少先队活动的德育效果

从实践活动体验入手,提高少先队活动的德育效果少先队作为中国特有的青少年组织,在引导和培养少年儿童的思想道德素养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为了进一步提高少先队组织的德育效果,我们应该从实践活动体验入手,通过丰富有趣、具有实践性和教育性的活动,培养少年儿童的品格和道德观念。

一、注重实践体验,提升德育效果实践是教育的重要环节,通过实践活动,少年儿童可以体验到各种社会实践,进而对自己的价值观、人生观等方面进行认知和修正,从中发展出健全的道德观念。

因此,在组织活动时,我们要注重实践体验的环节,例如组织少先队员走进社区、走进博物馆、走进民俗文化村等地,让他们亲身体验到生活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从实践的角度出发,让少年儿童对社会问题、历史人文等方面有更全面的认知,这对于培养少年儿童的思想道德素质有着积极的作用。

二、关注志愿服务,加强德育体验志愿服务是一种具有强烈社会意义和价值的实践活动,通过参与志愿服务,少年儿童可以感受到自己对社会的贡献和价值,进而培养出爱心和责任心等美德品质。

为此,我们可以通过多方渠道开展各种形式的志愿服务,例如参与环境保护、照顾孤寡老人、为社区居民送温暖等活动,让少年儿童在实践中深入了解社会、关心他人、尊重他人,通过志愿服务活动潜移默化地培养起爱国、爱民、爱家园的美德情操。

三、注重实战演练,强化德育教育实战演练是提高少先队员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通过人生模拟、生存实践、体验式教育等方式,让少年儿童在体验中学习、在实践中提升自我。

例如,我们可以组织少先队员参与军事训练、海上模拟、火灾逃生演练等活动,让他们在模拟实战中学习知识和技能,提升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出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和团队协作的能力,从而达到强化德育教育的目的。

四、营造和谐氛围,促进德育发展和谐环境是促进少年儿童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我们应该从营造和谐氛围入手,提高少先队活动的德育效果。

为此,我们可以采取多种方法,例如注重活动的缜密策划、认真组织活动的细节、认真对待少先队员的反馈意见等,根据少年儿童的兴趣爱好和实际需求,在活动中加入关注、关爱和关心的元素,让他们感受到组织的亲切和关心,从而营造出积极向上、和谐稳定的活动氛围。

在体验中成长——初中体验式德育主题班会课的实效性探究

在体验中成长——初中体验式德育主题班会课的实效性探究

在体验中成长——初中体验式德育主题班会课的实效性探究一、引言德育在学校教育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而如何通过班会课来有效推进德育成为当前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之一。

体验式德育主题班会课作为一种全新的德育方式,以其独特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手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本文旨在探讨初中体验式德育主题班会课的实效性,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二、体验式德育主题班会课的基本原理体验式德育主题班会课是一种通过创设情境、模拟体验等方式,让学生亲身参与、实践体验的德育教学形式。

其基本原理包括:1. 学生主体性原则:体验式德育主题班会课注重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和主动体验。

2. 情感体验原则:通过创设情境和模拟体验,使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道德情感,增强道德情操。

3. 情感激发原则:体验式德育主题班会课通过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和情感体验,引发学生内心的情感共鸣,加深德育教育的效果。

三、初中体验式德育主题班会课的实践案例以“诚信”的主题为例,介绍一起初中体验式德育主题班会课的实践案例。

1. 情境创设教师组织学生们参与“诚信小岛”的游戏,将诚信的重要性贯穿始终。

学生们可以亲身感受到“失去诚信”的后果,从而激发对于诚信的认同。

2. 学生互动学生们分组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讨“诚信”的内涵和实践方法。

通过小组合作,学生们互相交流,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精神的培养。

3. 角色扮演学生们以“诚信英雄”为主题,进行角色扮演。

他们将自己融入到角色中,体验到了诚信所带来的自豪感和成就感。

四、初中体验式德育主题班会课的实效性分析初中体验式德育主题班会课在实践中体现出了一定的实效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体验式德育主题班会课通过鼓励学生参与和主动体验,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主体性。

2. 强化情感教育:通过情境创设和角色扮演,学生在体验中享受到情感的沟通和启发,增强了道德情操。

3. 促进学业发展:体验式德育主题班会课注重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使学生在德育的过程中,提高了学业成绩和综合能力。

体验,让德育直抵内心

体验,让德育直抵内心

体验,让德育直抵内心德育是学校教育中的重要一环,它旨在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心灵风貌。

在教育实践中,德育教育往往面临一些挑战,比如学生缺乏对德育教育的认同感和体验感,导致德育教育的效果不佳。

如何让德育直抵学生的内心,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本文将从体验入手,探讨如何通过体验让德育直抵学生内心,提升德育教育的效果。

一、体验是德育教育的重要方式体验是德育教育的重要方式之一。

德育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心灵风貌,而体验正是达到这一目的的有效途径。

通过身临其境的体验,学生可以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德育教育的价值和意义,从而增强对德育教育的认同感和体验感,使德育教育更加深入人心。

体验在德育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1. 实践活动实践活动是体验式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学生可以亲身感受到德育教育的魅力,增强对德育教育的认同感和体验感。

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义工活动、助残活动等,让学生亲身参与感受到帮助他人的快乐和成就感,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心、责任心和奉献精神。

通过实践活动的参与,学生可以更加深刻地体验到德育教育的意义和价值,使德育教育直抵学生内心,产生深远的影响。

2. 案例教学3. 观摩教学1. 增强认同感和体验感2. 激发内在动力和情感共鸣体验式德育教育可以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和情感共鸣。

通过身临其境的体验,学生可以产生内在的动力和情感共鸣,激发学生的爱心、责任心和奉献精神,使德育教育更加深入人心。

3. 促进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体验式德育教育可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通过身临其境的体验,学生可以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德育教育对身心的影响,加强身心健康的意识和培养全面发展的素质,使德育教育更加深入人心。

“体验式”德育活动的实践与探索

“体验式”德育活动的实践与探索

“体验式”德育活动的实践与探索德育是学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涵盖了学生道德素养和个性品质的培养。

而在德育活动的设计和实践中,“体验式”德育活动正逐渐成为一种备受关注的新趋势。

通过让学生亲身参与、体验和实践,这种活动旨在引导学生在情感、认知和行为层面上形成积极的品质和态度。

本文将探讨“体验式”德育活动的实践与探索,并分享一些成功的案例和经验。

一、“体验式”德育活动的理论基础“体验式”德育活动的设计理念源自于构建性学习理论和情感教育理论。

这种活动认为学生通过实践和亲身体验,更容易获得知识、形成态度和培养品质。

而且,情感教育理论强调“感受-表达-认知-行为”四个层面的交互作用,认为只有通过感受和情感体验,学生才能真正地理解和内化所学的道德知识和品质。

“体验式”德育活动还强调了学生的参与性和主体性。

学生在活动中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对象,而是能够自主思考、主动实践和参与决策的主体。

这样一来,学生将更容易产生自我价值感和责任感,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道德品质的培养中去。

1. 以身边事物为媒介的体验式德育有一所小学在进行德育教育时,采用了“以身边事物为媒介”的体验式德育。

在“诚实”这一道德素养的培养中,学校鼓励学生通过亲身经历来感受诚实与欺诈的区别。

老师可以设计一些小游戏或情境剧,引导学生在游戏中体验说谎的后果,或者通过小组合作来实践诚实的重要性。

这样一来,学生不仅能够在游戏中亲身感受到诚实的价值,而且还能够通过合作、讨论和总结,理解诚实是如何影响人际关系、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的。

2. 基于情感共鸣的体验式德育另外一所中学在进行德育教育时,采用了基于情感共鸣的体验式德育。

在“友善”“关爱”这样的德育主题中,学校鼓励学生参与到各种社会公益活动中,让他们亲身感受到关爱他人和奉献社会的快乐。

学生可以到养老院或孤儿院去进行志愿服务,或者参与到捐助活动中去,从而通过亲身参与、亲身感受到分享和付出的价值。

这样一来,学生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共鸣和社会责任,从而培养出更加积极向上的道德品质和品行。

“体验式”德育活动的实践与探索

“体验式”德育活动的实践与探索

“体验式”德育活动的实践与探索近年来,社会风气日益浮躁,道德败坏的现象不断出现,如何进行有效的德育教育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传统的德育方法往往局限于简单的口头教育和道德规范的灌输,而缺乏实际操作的过程和真实感性的体验,因此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而“体验式”德育活动的实践与探索,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模拟实践等方式,实现道德教育的目标。

“体验式”德育活动是一种以体验为基础,以情感为载体,以价值感为目标的德育活动。

它通过抽象的道德概念或传统知识,将它们转化为更具体的体验,通过参与者自身的观察、思考、互动等,增强道德价值观的认知和理解,形成一种深刻的体验感和印象,进而达到培养学生道德品质、涵养情操的目的。

1.场景模拟类体验这是一种针对感官、情感、思维等多方面的实体“复原”,让学生置身于道德与真实世界相结合的情境中,亲身、全面地体验道德价值的传递。

在活动中引入被动体验、冒险探险、角色扮演等元素,并以诸如公平、正义、诚信等常见的道德与人文问题为主题,以普通人的角度去体验却又格外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例如,针对课堂上的“好朋友分享”这一价值观,我们可以设置一些场景,比如班级汉字比赛,学生组成一个小团队开展比赛,有的学生在赢家口中捞饭时抢夺食物、有的学生看到赢家在不公平比赛当中不作为等诸如此类的情况。

然后,引导学生对比赢家、学校甚至社会发生的不公正事情,着力建立私心杂念、公平公正的道德模式,了解做好好朋友的重要理念。

2.责任实践类体验这是一种强调“培养责任感”、“尊重共同利益”与实践转化的体验教育模式。

通过实际参与一些社会志愿者活动、团体公益等,让学生感受到自身价值、身处集体的价值,激发主动奉献的意识和自觉履行责任的意识,辨认最终的目标和所扮演的角色。

在这样的体验中,他们不仅可感受自己所承带的责任,还可以领略到,为更大的社会效益而付出尽力的影响力。

例如,在学生期初,组织学生组织一次“汉语拼音识字倡导团”的志愿者活动。

巧用体验学习,提高品德教学实效

巧用体验学习,提高品德教学实效

巧用体验学习,提高品德教学实效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品德教育越来越得到人们重视。

在教育教学中,提高品德教学实效是教育工作者们一直努力追求的目标。

巧用体验学习是一种提高品德教学实效的有效途径。

通过体验学习,学生可以在实践中感受到品德教育的重要性,提高自身品德素养。

本文将结合实际案例,探讨如何巧用体验学习来提高品德教学实效。

一、体验学习在品德教学中的作用体验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通过亲身实践和体验来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方法。

相比传统的课堂教学,体验学习更加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体验,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他们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

在品德教学中,体验学习能够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道德准则的重要性,增强他们的品德修养。

体验学习能够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

品德教育是情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体验学习,学生可以在实践中感受到品德修养的重要性,增强对美好品质的向往和追求。

通过参与志愿活动,学生可以亲身感受到帮助他人的快乐和成就感,从而意识到乐于助人的品德是多么的重要。

体验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品德意识和品德素养。

通过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学生可以在实践中感受到何为正义、诚实、勇敢等品德,增强自身的品德意识和品德素养。

在团队合作的活动中,学生可以学会尊重他人、倾听他人的意见、尊重集体利益,从而培养出良好的品德意识和品德素养。

体验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品德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

通过体验学习,学生可以在实践中感受到自我管理的重要性,并逐渐培养出自律的习惯和能力。

在户外拓展活动中,学生需要通过团队合作、自我调节和克服困难等方式完成任务,从而培养出自律的能力。

巧用体验学习提高品德教学实效,需要教育工作者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

以下是几点可以供教育工作者们参考的策略:1.选择适合学生特点的体验活动。

在选择体验活动时,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和学习能力。

对于小学生可以选择一些趣味性、亲和力强的活动,比如亲子游戏、手工制作等;对于中学生可以选择一些挑战性、竞争性强的活动,比如户外拓展、模拟社会实践等。

体验式教学在小学品德课中的运用策略

体验式教学在小学品德课中的运用策略

体验式教学在小学品德课中的运用策略一、设计生动丰富的活动在小学品德课中,通过设计生动丰富的活动,可以让学生通过亲身参与和体验来理解品德知识,增强品德素养。

可以组织一些小型的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体验不同的情境,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品德知识和道德规范。

还可以设置一些小组合作的活动,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会尊重他人、互助友爱,培养良好的品德品质。

二、实践结合教学在小学品德课中,实践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体验式教学强调学以致用,通过实践来达到教学目的。

在品德课中,老师可以设计一些实践活动,让学生们通过实际行动来学习品德知识。

可以组织学生一起参观孤儿院、敬老院等公益机构,让他们亲身感受弱势群体的生活现状,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和帮助他人的意识。

也可以组织一些环保行动,让学生亲自动手,参与保护环境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爱护环境的意识。

三、利用游戏化教学在小学品德课中,利用游戏化教学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习趣味性。

通过设计一些寓教于乐的游戏活动,可以让学生在娱乐中感受品德教育的乐趣,达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

可以设计一些团队合作的游戏活动,让学生们在游戏中学会团结协作、尊重他人,培养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也可以设计一些角色扮演的游戏活动,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在游戏中体验道德选择和价值观念,培养正确的品德观念。

四、引导学生思考实践在体验式教学中,引导学生思考实践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在小学品德课中,老师可以通过讨论、反思等方式引导学生对实践活动进行思考,并形成深刻的认识和体会。

可以设计一些小组讨论活动,让学生们结合实践经历,共同探讨品德问题,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也可以设计一些写作、演讲等活动,让学生们通过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来加深对品德知识的理解,形成良好的品德观念。

五、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在进行体验式教学时,需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在小学品德课中,每位学生的性格、兴趣、能力都不相同,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计和实施教学内容和活动。

“体验式”德育活动的实践与探索

“体验式”德育活动的实践与探索

“体验式”德育活动的实践与探索一、“体验式”德育活动的概念与特点“体验式”德育活动是指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学生在亲身参与中体会和领悟道德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德育情感和行为习惯。

这种活动是一种新型的德育实践方式,在教育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应用。

“体验式”德育活动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注重实践性。

通过参与活动,学生亲自实践、体验,并在实践中领悟德育内涵;二是注重情感化。

活动中融入情感元素,让学生感受和体验道德情感,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和认同;三是注重互动性。

通过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情感交流与共鸣,使得学生的德育效果更加持久;四是注重个性化。

活动设置多样化,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让每个学生在活动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路径。

1.课外户外拓展活动在学校的德育实践中,课外户外拓展活动是一种很好的“体验式”德育活动。

通过组织学生进行野外拓展,体验户外生活,挑战极限,感受自然之美,激发学生的勇气、毅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组织学生进行登山、攀岩、漂流等户外活动,让他们在挑战中培养坚韧不拔的品质,培养他们的意志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让学生在自然环境中感受自己的渺小,培养他们的敬畏心和敬重自然的情感。

2.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是一种很好的“体验式”德育活动。

通过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服务、志愿者活动等,让学生亲身参与社会活动,感受社会的温暖和责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组织学生参与环境保护、扶贫助学等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通过亲身参与,感受到帮助他人的快乐和成就感,培养他们的爱心和奉献精神。

3.情景模拟活动情景模拟活动是一种很好的“体验式”德育活动。

通过在班级或学校内模拟真实情境,让学生在情景中体验角色扮演,领悟和理解道德情感。

通过模拟突发事件的处理过程,让学生在模拟中学习如何应对危机、如何团结合作、如何疏导情绪,培养学生的危机意识和应变能力;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理解和尊重不同的角色,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包容心。

体验,让德育直抵内心

体验,让德育直抵内心

体验,让德育直抵内心德育是指通过教育培养人们的良好品德和道德素养,使其成为有理想、有信念、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在日常教育实践中,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往往只停留在口号上,而实际的德育工作却是需要深入细致的体验和培养的。

德育工作是将道德品质内化于心、成为人们自觉遵守的准则,而唯有通过体验,德育才能直抵内心。

体验可以让德育直抵内心。

在现代社会,道德风气日益败坏,人们的道德观念也受到了冲击。

传统的德育教育方式可能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需要更加贴近实际生活的体验来营造德育教育的氛围。

通过参与社会实践、参观文化古迹、参加公益活动等方式,可以让学生们亲身感受到道德的力量和美好,从而激发他们内心的良知和责任感。

这样的体验不仅可以让德育更加深入人心,还可以让学生们深刻体会到道德的重要性,保持道德坚守的决心。

体验可以让德育更加生动形象。

德育不应该是枯燥乏味的说教,而是要通过生动的体验让学生们深刻理解和领会道德的内涵。

可以邀请社会各界的先进典型来校演讲,讲述自己的成长故事和道德追求,让学生们在亲身经历中感受到道德的力量。

可以组织学生参观一些历史文化遗迹,让他们在实地感受中学习和体验传统美德的博大精深。

通过这样的体验活动,德育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变得具体、真实、生动,更加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和认同。

体验可以让德育更加注重个性特点。

每个人的成长背景、家庭环境、个性特点都各不相同,对于德育教育也应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的培养。

通过多样化的体验活动,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发现自己的特长和优势,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和道德追求,从而更加自觉地践行道德。

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如志愿者服务、扶贫助学等,让每个学生在实践中找到适合自己的道德实践形式,培养自己特有的道德品格。

这样的体验活动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加主动参与德育教育,还可以培养他们的道德感受力和实践能力。

体验可以让德育更加注重情感教育。

“体验式”德育活动的实践与探索

“体验式”德育活动的实践与探索

“体验式”德育活动的实践与探索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也愈加突显。

而“体验式”德育活动成为了一种新的教育手段,得到了越来越多学校和教育工作者的青睐。

本文将探讨“体验式”德育活动的实践与探索。

一、“体验式”德育活动的定义和特点“体验式”德育活动是指通过让学生参与实际活动,以亲身的经验感知和体验、认识、理解、感受、评价社会生活和人际关系中德育原则、价值观等的教育手段。

这种教育手段的特点是注重学生的参与体验、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和探究精神,注重情感体验和实践操作,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增强学生的德育素质。

二、“体验式”德育活动的常见形式1.实践活动:例如义工活动、社区服务、环保大使等。

2.课程教学:例如校园文化活动、团队协作等。

3.生活实践:例如关注他人、尊重他人、关心家庭、平等待人等。

4.实训活动:例如实践技能培养夏令营等。

三、“体验式”德育活动的实践探索1.注重活动设计:活动设计应注重全面性,要全面涵盖学生思维、情感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活动要多样化、灵活化,让学生感到有趣、有挑战性,从而激发学习兴趣。

2.突出主体性:在活动中,学生为主体,才能全面地体验和体会到德育原则和价值观。

既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又能确保活动的秩序和安全性。

3.注重感受与评价:对于每个德育活动,都应以学生感受和评价为中心,形成让学生能够体验、感受、发现、探究和总结德育原则和价值观的过程。

4.注意培养学生心理品质:德育活动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手段。

在实践中,需要引导学生养成积极向上的心态,培养坚韧不拔、乐观向上、敢于挑战的精神。

四、总结通过“体验式”德育活动,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思维能力、增强学生德育素质,达到培养优秀人才的目的。

在开展德育活动中,我们应注意活动设计、突出活动主体性、注重感受与评价、培养学生心理品质等方面的问题。

相信,在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中,我们可以更好地运用“体验式”德育活动这一教育手段。

谈体验式教学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应用

谈体验式教学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应用

谈体验式教学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应用体验式教学是一种注重学生亲身参与和实践的教学方式,通过让学生在实际的情境中积极参与,从而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体验式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道德规范,培养品德修养,提高思想品德素养。

本文将探讨体验式教学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应用。

一、体验式教学的特点体验式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强调学生的互动和参与。

它突破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注重学生在实际场景中的实践活动,通过感知、体验、思考和实践,使学生对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记忆。

体验式教学强调实践性、情感性和生活性,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

二、体验式教学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应用1. 值得尊重的体验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可以通过组织一些特殊的体验活动来帮助学生感受并理解尊重的重要性。

组织学生在学校内外进行参观、实地调研等活动,让他们亲身感受到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在实践中,学生们可以通过观察、思考和互动,深刻体验到尊重他人的必要性和情感上的享受,从而形成对尊重的深刻理解。

2. 友爱互助的体验通过组织学生参与集体活动、志愿者服务等形式,使学生在参与中感受到友爱互助的重要性。

可以组织学生到社区敬老院进行慰问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到与他人交流的快乐和互相帮助的意义。

在这样的实践中,学生们能够感受到对他人的善意和友爱是多么的重要,从而培养出一种积极向上的品德品质。

3. 正直诚信的体验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可以通过模拟场景、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亲身感受到正直诚信的价值。

可以通过一些道德故事的表演、情景再现等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到正直诚信的力量和美德的重要性。

在这样的实践中,学生们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正直诚信的力量并体验到守信用诺的愉悦,从而更坚定地树立起正直诚信的价值观。

三、体验式教学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的优势1.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体验式教学注重学生的情感和感知,能够激发学生对思想品德教育的兴趣和热情。

体验式德育

体验式德育

体验式德育第一篇:体验式德育体验式德育的实践与创新智育不好出次品,体育不好出废品,德育不好出危险品——著名的儿童教育家斯霞如是评价德育的重要性。

但是,传统的德育方式大多是“说教式、强制式”德育,收获不大。

为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德育的有效性,郑州市第五十八中学积极探索,开拓创新,努力在创新德育方式上下工夫,“体验式”德育应运而生,并在德育的具体实践中取得了较好效果。

现在我把一年来的工作向大家做一汇报。

一、我校德育的目的和指向我校提出,我们培养的每一个学生都应该是:一个博爱的人,一个博学的人,一个博雅的人。

为此,我们的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是学生心灵的按摩师,心田的守望者。

全员参与学校的德育工作。

二、体验式德育的理念和途径1.理念:德育体验化教学情景化知识生活化2.途径:从生活着眼从小处着手从情感着力从体验着陆 3.德育要求:尊重孩子的人格倾听孩子的心声懂得孩子的泪水宽容孩子的弱点静待孩子的生长为此,我们本着“大目标、小切入、求长效、出精品”的原则,有效开展体验式德育。

(一)设计开展多种活动,构建新型德育课堂如果说各科教学中的渗透是德育的第一课堂,那么校园的文化氛围和各种文化活动,就是德育的第二课堂。

学校根据国家节假日、重大纪念日、教育教学和学生成长的特点,大力开展形式多样的德育主题实践体验活动,如利用三月五日“学雷锋活动日”,大力开展义务劳动、青年志愿者活动等,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服务意识;利用四月五日清明节,开展清明扫墓、瞻仰烈士陵墓、参观革命烈士纪念馆等活动,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责任意识;利用六月五日“环境日”,开展环境保护、创建绿色学校等活动,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利用十月一日国庆节,开展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我的中国梦演讲等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集体意识;同时,学校还根据教育教学的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德育主题实践活动,如六月份,针对毕业班学生,学校大力开展感恩励志教育体验活动,强化学生的理想教育和道德教育;在九月份开学时,针对新生开展军训活动,强化学生的团队意识和法纪意识;另外,我校还充分利用每一寸空间,营造德育的氛围,如在走廊定期开展走廊文化建设、教室内黑板报评比等。

巧用体验学习,提高品德教学实效

巧用体验学习,提高品德教学实效

巧用体验学习,提高品德教学实效品德教育一直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品德教育也在不断地更新和完善。

传统的品德教育方式主要依靠口头灌输,但是这种教育方式有时候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因此,为了更好地提高品德教育的实效,教师们可以巧妙地利用体验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参与其中,并获得更为深入的体验和认识。

体验教学是利用人的感官、情感、认知、反思等多种因素,通过创造各种情境,让学生亲身体验,理解和学习知识,培养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它不仅能够使学生的知识更加全面,也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和全面素质的提高。

因此,将体验教学的方法应用到品德教育中,也成为了提高品德教育实效的有效方式。

首先,体验教学能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品德教育的内涵。

品德教育是一种形式化的教育,许多学生在课堂上听到这个词语时会觉得很抽象,不容易理解。

但是如果让学生亲身体验到品德教育的意义,他们就容易理解它。

例如,在学生中间开展一次团队合作活动,让学生明确各自任务,并一起协作完成任务,让学生深刻体验到合作和信任的重要性,从而对于团队合作与信任的内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其次,体验教学能够使学生更加深刻地体验品德教育的环节。

生活中的很多事物都能够成为品德教育的对象,但是通过口头讲解往往无法使学生完全体验到其中的内涵。

例如,在让学生体验“诚实”这个品德方面,可以通过模拟多种场景,让学生亲身体验到诚实的重要性。

比如,学生交换班级作业,教师在作业中随意挑选两三项进行修改,然后要求学生就改动的地方进行口头解释。

这样就能够让学生认识到诚实的重要性,让他们更好地理解诚实这个品德的内涵。

其三,体验教学能够激励学生自主学习。

在体验教育过程中,学生不仅仅是在操纵自己的感官,更是在主动探究内在事物的规律,自主地发现教育内容的规律和内涵。

这种自主性的学习方式,能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完成品德教育的学习过程,并激发了他们的自主学习兴趣和能力,为今后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当前认知结构的缺陷, 针对他们的优势、 弱点和兴奋点 对症下药, 加强体验活动的针对性。教师要在体验活 动开始之前, 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设置一些讨论思考 题, 引导学生进入角色, 更好地完成体验活动, 取得更 佳的体验效果。要注重情境创设, 体验式教育是由外 达内的过程, 是一个经验被唤醒进而引发内心认同并 表现出相应行为的过程, 所以情境创设极为重要。一 个好的情境不仅能够让受教育者置身其中, 更能够使 他们全身心投入, 在忘我的情形下打通由外达内的心 智通道, 从而得到深刻的体验和感悟[6]。例如, 笔者在 教授 《实用艺术设计》 课程中的咖啡店 “价目表设计” 这 一节内容时, 针对学生自我意识强、 不善于考虑他人感 受的特点, 带领他们来到现场让他们体验咖啡店的场 景, 要求他们调查老年顾客、 年轻白领、 中年企业家、 儿 童等不同身份顾客对价目表的要求, 并设身处地换位 体验顾客的需求, 如适合老年人的价目表字要大而醒 目, 儿童喜闻乐见的价目表要卡通活泼且符合其视线 所及高度, 青年白领青睐清新优雅的价目表; 中年企业 家喜欢古色古香的风格等, 以此培养学生将心比心、 为 顾客着想的职业道德品质, 收到很好的效果。 (二) 分析体验过程的内在教育元素, 心中有数, 克 服盲目性 实施体验教学时一定要分析体验活动的内在教育 元素, 不能忘记活动背后的育人目的和教育元素。要 克服形式主义和为了活动而活动的简单想法, 力求将 活动中的育人元素尽可能地发掘出来, 克服活动的盲 目性。为达到良好的体验目的, 要围绕体验内容设计 若干问题, 要求学生做相应的理论资料累积, 其目的是 让学生对体验的内容有全面清晰的认识 [7]。然而, 有 的教育者设计的体验活动目的不明确, 内在教育元素 不清晰, 有一定的盲目性。例如, 有的学校在教学计划 中安排学生到地处郊区的基地学农, 但是学生体验的 目的并不明确, 还让学生用原始的耕种方式体验农业 生产。目前农业生产早已从靠天吃饭和刀耕火种转变 为尼龙大棚和机械化, 再让学生去体验传统农业生产 方式, 名曰 “吃苦教育” , 实际意义几近于无。所以, 在设 计和实施体验活动时一定要分析其中的育人元素, 要贴 近社会现实与学生生活, 要做到心中有数, 克服盲目性。 (三) 引导体验对象对美好事物的感知, 潜移默化, 借助迁移性 在体验式德育中, 借助迁移性达到教育目的是一
作者简介: 黎颖华 (1979-) , 女, 上海人, 上海市第二轻工业学校, 讲师, 主要研究方向: 艺术教学、 学生管理和就业指导; 董奇 (1960-) , 男, 上海人,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研究员, 硕士, 主要研究方向: 职业教育。 收稿日期: 2016-06-22
12
德育研究
是感受信息并改变自身认知结构的过程。用感觉器官 采集到的环境信息只是粗浅的原始材料, 通过大脑思 考加工后才变成知识、 情感、 态度和价值观念, 才能成 为融入血液的行动依据。例如, 同样看到倒在地上痛 苦呻吟的老人, 个体的表现是不同的, 有人表现出同情 但没有行动; 也有人非但同情, 而且伸出援手上前搀 扶; 但也有人视而不见, 显示出极度的冷漠。因此, 体 验过程是一个将外部信息和个体内存认知结构统一的 过程。有人通过体验, 改变了原来的认知结构, 新的信 息在原来的基础上完成了同化过程, 这是比较顺利和 幸运的; 还有人通过体验, 从外部世界感受到的信息和 自己原来的认知结构相去甚远, 此时他 (她) 就要经历 一个新的信息和原来认知结构的冲突过程, 这是一个 比较痛苦的过程, 完成这个过程, 体验就获得成功。反 之, 若新的信息和个体原有认知结构完全抵触, 那么顺 应过程就很难完成, 此时新旧知识就要 “掐架” , 最后两 种知识分道扬镳, 个体完全排斥新的信息和知识, 体验 过程失败。例如, 有位知青出身的单亲家庭母亲, 含辛 茹苦地独自把孩子养大。为教育子女发扬艰苦朴素的 精神, 拿出自己当年当知青时穿过的旧衣服, 希望孩子 能够穿一穿, 体验一下自己当年的艰苦经历, 结果遭到 孩子坚决拒绝, 还导致其极度反感, 这样的体验完全背 离了家长教育子女的初衷, 效果适得其反。 实际上, 体验方式多种多样, 要达到教育目标, 体 验的途径和方法也有多种。比如, 教师在解读盲人作 家海伦凯勒的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之后, 让学生闭上 眼睛, 用心感受假如自己从此再也看不到光明的那种 心情, 借助课文描述, 发挥想象力来体验盲人的痛苦经 历, 以及在长长的黑暗中忽然看见光明的喜悦和激 动。此外, 也可以用更贴近实际的方法去体验。例如, 著名歌唱家韩红曾经亲自发起并参与了一项 “假如失 去三天光明” 的公益活动, 用黑布蒙上自己眼睛三天, 然后和盲人生活在一起, 感受盲人的痛苦, 从而激发对 残障人士的同情和爱心。可以发现, 体验教学和一般 实践教学最大的区别在于, 体验教学强调用心、 用脑去 感受外部世界和人的内心世界, 而一般实践教学注重 用眼、 耳、 鼻、 舌、 手和身体去感受外部世界。 二、 体验式德育的特点及实施要略 (一) 体验活动要追求真实性 体验活动要强调真实性。在真实情境下的体验活 动最有感召力, 真实的事物最容易打动人、 感染人。为
善人性的作用微乎其微, 甚至会适得其反。社会是一 所大学校, 从中可找到能使人性变得更加美好的教育 元素。人是群居动物, 人性的完美体现在人与人相处 的过程中。只要教师做个有心人, 就不难从社会环境 中找到实施体验式德育活动的途径与方法。例如, 组 织学生开展助残活动, 学生在帮助残疾人的过程中体 验健康身体的可贵, 也萌生助人为乐的爱心; 组织学生 参观中华艺术宫, 使学生体验传统民族文化的博大精 深, 爱国主义情怀油然而生; 组织学生帮助孤老, 让学 生感悟青春的宝贵, 萌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 及人之幼的同情心; “体验式拓展训练为学校体验式德
当代职业教育/2016 年第 10 期
13
德育研究
式德育养成学生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的优良品质。 (三) 体验活动要注重迁移性 檀传宝教授认为, 道德教育的内容与形式如果可 以处理成一幅美丽的画、 一首动听的歌 (即实现德育过 程的审美化) , 那么与这幅画、 这首歌相遇的人就会在 欣赏中接纳这幅画、 这首歌及其内涵价值。道德教育 的价值引导与自主建构两个方面就可以在欣赏过程中 得以统一 。这表明价值观念具有迁移性, 即从个体 欣赏的事物中获得正迁移 (强化) , 从个体厌恶的事物 中获得负迁移 (削弱) 。体验活动要利用迁移性, 善于 利用仿真情境产生体验感受。如借助电影、 电视、 慕 课、 微课等视频和音频资源, 形成数字化情境, 使学生 身临其境, 体验和真实情境一样的感受, 进而将这种感 受迁移到真实生活中。21 世纪以来, 随着数码技术和 影视艺术的快速发展, 影视艺术作品对于人的视觉的 感召力和震撼力越来越大。体验教学不仅可以借助真 实的社会环境和课堂的人文资源, 也能借助优秀影视 艺术作品, 创设体验式教学情境。体验式德育并不需 要很多语言, 但情境创设一定要和学生状态高度匹配, 这样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 有一位中职班 主任教师, 在批阅学生周记中发现有一位学生曾经看 过希特勒自传 《我的奋斗》 , 从而对希特勒佩服得五体 投地, 在周记中写道, “我就是佩服希特勒的奋斗精神, 要学习做他那样的人” 。看了周记后, 这位班主任急在 心里但不动声色, 没有马上找他谈话, 而是第二天请他 看电影 《辛德勒的名单》 。看完电影后, 学生主动对班 主任表示自己错了, 电影中希特勒泯灭人性的屠杀犹 太人的情节使自己心灵受到震撼, 自己以前实在太幼 稚和愚昧了。就这样, 这位班主任没有说一句话, 就纠 正了学生的错误想法, 其巧妙之处就是将学生从电影 中获得的情感体验迁移到现实中。 三、 提高体验式德育有效性的关键举措 (一) 了解体验对象的现存认知结构, 创设情境, 加 强针对性 苏格拉底认为, 如果能证明美德是知识, 那么美德 就是可教的; 如果美德不是知识, 那么美德就是不可教 的。在此, 笔者无意讨论美德是否是知识, 但坚信美德 是可教的, 否则德育便毫无意义。不可否认, 德育对于 受教育对象的有效性与其现存的认知结构有关。实施 体验式德育, 就是要了解学生心态, 知道他们在想些什 么、 做些什么, 究竟对什么感兴趣, 要把握体验对象的
[4] 育提供了一种值得探索的新途径” , 组织学生参加拓
展训练, 让学生在克服艰难险阻的关键时刻, 体验团队 合作的重要, 养成集体主义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 体验活动要凸显感受性 体验活动要凸显感受性, 除在社会情境中体验各 种感受, 也力求在课程中实现体验式德育。要发掘课 程资源, 借助课程中能够打动人心的丰富育人情节, 构 建故事风格的体验情境, 实施体验式德育, 体验教学的 机会在课堂中随处可见, 体验德育在课程中也大有用 武之地。例如, 有一位从事美容美发教学的中职教师, 在教学中采用角色互换的方法, 让学生互为美容师和 顾客进行美容美发技能训练, 启发学生在当美容师时 要体验顾客感受, 动作要轻柔、 准确、 到位, 尽量不要给 顾客造成不必要的不适感, 同时又要设身处地地为顾 客着想, 根据顾客的脸型特点为其设计最为适合的发 型和装饰。对于扮演顾客角色的学生, 教师要启发其 根据自己的切身感受, 在将来做美容师时如何最大限 度让顾客满意。这样的角色互换体验式学习对于将来 从事服务类工作的学生的德育颇有裨益。体验式德育 的精髓就是将心比心,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将心比 心的思想, 就会设身处地替服务对象着想, 就不会做出 违背职业道德与良知的事情。各行各业从业人员都能 将心比心, 体验他人的感受, 社会就将变得更加美好。 体验活动就是要体现对他人心态的感受, 即通过体验
一、 体验式德育的发轫及其实质
生活” 和陶行知先生 “生活即教育” 的教育思想, 也来自 于 裴 斯 泰 洛 齐(Johan Heinrich Pestalozzi)的 教 育 思 想。裴斯泰洛齐认为, 强迫儿童遵守表面的、 形式的规 则, 无助于培养儿童高尚的品德。要培养儿童的美德, 首先必须唤醒其内心的求知欲和良知, 进而激发其对 外在的事物产生丰富的情感体验, 利用体验现实生活 的方法对儿童进行品德教育, 《林哈德与葛笃德》 就是 其体验式教育实践精髓集大成的经典巨作。体验式德 育是依据教学内容和教学设计的需要, 在教师指导下, 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 通过学生的观察、 参与、 思考等自我体验方式, 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和理 性理解, 从而达到加深知识理解、 培养良好道德品质、 提升实践能力、 健全人格、 促进全面发展的目的 。但 就实践层面而言, 究竟什么是体验式德育, 如何实施体 验式德育, 在教学一线依然存在模糊的认识, 影响了实 践效果。 人的道德行为受情感的引发和调节, 情感体验不 仅是道德认识的动力, 也是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统一 的基础 。因此, 体验活动要突出和道德认知活动的 一致性。有些学校实施体验式德育的方法是组织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