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完整版】科学社会主义练习题
【精品】科学社会主义考试题及答案.doc
结合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弊端谈谈社会主义改革的必要性谈谈你对“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认识结合全球化时代的特征,谈对社会主义历史命运的理解试述苏联解体带给中国的启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有哪些分析科学社会主义的科学性和学习研究科学社会主义的意义试分析苏联解体的原因和历史教训以及改革开放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和特征以及如何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广阔的发展前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产生,对象,发展,地位,作用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性质、条件和一般目的的学说。
它以无产阶级解放运动为研究对象,是研究无产阶级解放运动发展规律的科学。
乂称科学共产主义。
马克思和恩格斯于19世纪40年代创立。
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科学社会主义指马克思主义的整体,包括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3个组成部分;狭义的科学社会主义指马克思主义的3个组成部分之一,即同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相并列的科学社会主义。
人们实践中的社会主义,即作为运动或制度的社会主义,通常是从狭义上来理解的。
产生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有其社会基础和阶级基础。
19世纪40年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西欧先进国家已占统治地位,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主义内部矛盾日益尖锐,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FI益高涨。
马克思和恩格斯参加了当时阶级斗争的实践。
在此基础上,周密地研究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矛盾,批判地继承了18世纪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的思想成果,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论,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
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看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1867年发表的《资本论》和1875年撰写的《哥达纲领批判》,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原理进行了深刻的论证。
对象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性质、条件和目的三个方而是完整的密切相联的统一•体,它们共同构成子科学社会主义的对象。
任务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运动和社会制度三者之问形成了另一个完整的密切相联的统一体,通过这个统一体的内在联系说明了科学社会主义的任务。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科学社会主义试题
1、科学社会主义问世的标志是()•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B、《资本论》的出版•C、唯物史观的形成•D、私有制的消失2、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A、科学性•B、与时俱进•C、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D、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3、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A、科学严谨•B、彻底完备•C、博大精深•D、与时俱进4、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A、《反杜林论》•B、《法兰西内战》•C、《共产党宣言》•D、《共产主义原理》5、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专政,它们的()•A、执政理念是一样的•B、阶级基础是一样的•C、内容是一样的•D、形式是一样的•E、领导力量是一样的6、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前进的客观性体现在()•A、人类前进一片坦途•B、世界历史一帆风顺•C、社会主义作为新事物,其成长不会一帆风顺•D、社会主义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E、经济全球化对社会主义的发展既有机遇又有挑战7、社会主义发展历史中的两次飞跃时()•A、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的发展•B、早期空想社会主义到空想平均社会主义的发展•C、空想平均社会主义到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的发展•D、社会主义由理论到实践•E、从私有制发展到公有制8、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不成熟,主要是()•A、同当时资本主义生产相适应的•B、同当时不成熟的阶级状况相适应的•C、同理论家个人的文化水平相适应的•D、同理论家个人的政治立场相适应的•E、同理论家个人的家庭出身相适应的9、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揭示的共产主义的基本特征包括()•A、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B、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C、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D、人类从自由王国向必然王国飞跃•E、人与自然和人与人之间矛盾消除10、我们说的共产主义,是指一种()•A、科学的理论•B、现实的运动•C、未来的社会制度•D、没有矛盾的社会•E、社会关系和谐的社会11、对待马克思主义,必须()•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B、坚持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C、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的方法,而不是教义•D、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永恒真理,只能坚持不能发展•E、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又要发展马克思主义•参考答案:A、B、C、E12、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必须()•A、通过实践•B、尊重客观规律•C、具备一定的物质手段和物质条件•D、把革命热情和科学态度有机统一起来•E、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13、下列共同理想与远大理想之间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有()•A、实现了共同理想也就实现了远大理想•B、实现共同理想是实现远大理想的必经阶段•C、实现远大理想是实现共同理想的必然趋势•D、共同理想和远大理想是辩证的统一•E、实现远大理想是实现共同理想的最终目的14、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是()•A、一般与个别的关系•B、整体与部分的关系•C、共性与个性的关系•D、理想与现实的关系•E、普遍与特殊的关系15、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的原则()•A、实现了在分配上的真正平等•B、默认劳动者不同的个人天赋•C、体现着等价交换原则•D、有其历史局限性•E、人类最美好的分配原则•16、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与其他思想家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区别在于()•A、前者从客观规律出发,后者从理性出发•B、前者侧重于一般特征的揭示,后者侧重于详尽细节的描绘•C、前者通过批判旧世界发现新世界,后者凭空猜测无法知道的事情•D、前者是乐观主义的态度,后者是悲观主义的态度•E、前者从理性原则出发,后者从感觉经验出发17、在共产主义社会,人的发展是()•A、自由发展•B、全面发展•C、能力的发展•D、智力的发展•E、社会的发展18、社会主义之所以实行模式多样化的原因在于()•A、政治经济水平不同•B、历史文化传统不同•C、指导思想不同•D、国家性质不同•E、地域环境不同19、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A、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C、坚持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D、坚持改革开放E、坚持发展计划经济20、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起决定作用,主要表现为()A、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B、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C、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和发展D、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是否包括自然科学E、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是否有反作用21、在共产主义社会,社会关系之所以能够实现高度和谐,是因为()A、阶级消灭B、三大差别消灭C、国家消亡D、人与自然矛盾消除E、战争消除22、无产阶级的群众观点包括()A、坚信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B、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C、一切向群众负责的观点D、一切服从群众的观点E、群众是高于一切的观点23、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方式主要有()•A、经济领导•B、集体领导•C思想领导•D、组织领导•E、政治领导24、人的自由是指()•A、从自然、社会和思维领域受束缚的状态中解放出来•B、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C、摆脱了任何条件限制和约束的活动状态•D、想干什就干什么;想有什么就有什么•E、对自由的认识核对客观世界的改造25、在理论上第一次将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称为社会主义社会的著作是《国家与革命》•A、正确•B、错误26、社会关系中最基础的关系是血缘关系•A、正确•B、错误27、推动我国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是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我国工人阶级、广大农民•A、正确•B、错误28、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专政•A、正确•B、错误29、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包括多种因素,其中包括人口因素•A、正确•B、错误30、国家的主要成分和支柱是军队•A、正确•B、错误31、判断一种生产关系是否先进的标志是公有制水平的高低•A、正确•B、错误32、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必要政治前提是无产阶级的领导•A、正确•B、错误33、马克思主义考察社会历史的出发点是思想意识•A、正确•B、错误34、共产主义社会实现的必要条件和重要特征是各尽所能,按需分配•A、正确•B、错误35 精神文明是指人们的主观意识•A、正确•B、错误36 《共产党宣言》提出的无产阶级取得政权以后的任务是安抚人心,整顿社会秩序•A、正确•B、错误37 社会主义在若干国家的严重挫折改变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命运•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错误38 社会分裂为阶级的根本原因是剩余产品和私有制的出现•A、正确•B、错误。
科学社会主义期末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1、分析苏东剧变的原因及其对中国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启示。
下面分析一下苏东剧变的原因:1.完全照搬苏联模式,造成经济困难,这是东欧剧变的根本原因。
在政治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到20世纪50年代,东欧国家在苏联的影响下,将阶级斗争扩大化,制造了许多冤假锗案。
20世纪70年代,有的国家领导人独断专行,大搞个人迷信和家族统治,加上党内存在的各种不良分子和各种消极腐败现象,败坏了党的声誉和形象,降低了社会主义在东欧人民心目中的地位和威信。
在经济上,东欧国家长期照搬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模式,形成了一件高度集权的僵化的经济体制,严重地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同西方国家相比,存在明显的差距。
群众逐渐对社会主义产生了怀疑。
在遇到困难时,东欧国家不是依靠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克服困难.而是盲目依靠西方外债、专利、成套设备、原材料和生活消费品来“繁荣”经济。
结果:经济依赖西方,失去了独立自主原则;债台高筑,大大超过了偿还能力,致使出现了债务危机,沉重的外债包袱加重了东欧各国的经济危机。
经济恶化,必然引起人民群众的不满,致使广大人民群众对执政党和政府失去了信任,也丧失了对社会主义的信心。
2.在经济建设中,一方面是急于求成的思想导致发展战略的失误,另一方面没有适应世界新科技革命和集约化经营的客观需要而及时采取对策。
前者既表现为追求纯而又纯的公有制,过早消灭其他经济成分,还表现为片面地发展重工业,造成农、轻、重发展比例的失调,更表现为长时期不切实际的高速度、高积累政策,致使总需求与总供给的矛盾不断扩大,陷于危机,难于自拔。
后者则表现为长期固守着粗放经营,使经济失去后劲,停滞不前。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东欧国家虽然搞了一轮又一轮的经济改革,但这些改革有的没有长期坚持下去,有的没有触动经济体制中带根本性的问题,还有的则根本走偏了方向,因而没有收到顶期的效果。
3.执政党长期不重视自身建设,丧失了战斗力。
东欧国家的一些共产党是从社会民主党分裂出来的,或与社会民主党合并而成,有较深的社会民主主义思想基础。
【答案完整版】科学社会主义练习题
科学社会主义练习题(答案完整版)一、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内容:1、马克思、恩格斯悉心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论证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同时指明了社会意识、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又有重大的反作用,科技和生产力的进步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原动力,阶级斗争是阶级刊:会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这些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是马克思、恩格斯研究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这一主题的起点,是马克思主义的第一个层次的理论。
2、他们进而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着重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特别是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揭示了剩余价值剥削的秘密,论证了社会化大生产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矛盾,指明了资本主义发展到社会主义的必然性。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马克思、恩格斯研究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这一主题的中介,是马克思主义的第二个层次的理论。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论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两大理论基础。
3、最后,在这两大理论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阐明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作用和历史使命,认定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家私人占有制的矛盾必然导致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
这大体上就是科学社会主义所指明的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的道路和目标,也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一些基本原理。
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第三个层次的理论。
关系:马克思、思格斯研究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这个主题的起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介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那么,其终结则是科学社会主义。
起点、中介和终结这二者是紧密相关、互相联结的。
如果没有起点和中介,也就不可能有终结.这表明马克思上义哲学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科学社会主义必须具备的两大理论前提。
二、为什么说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1、首先,从马克思主义三大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来看,既然哲学和经济学是起点和中介,社会主义学是终结,那么,如果没有终结,起点和中介也就半途而废,没有完成。
从这个特定意义上可以说,科学社会主义比之哲学和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更加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部分;没有了科学社会主义,也就没有马克思主义或者不成其为马克思主义了。
科学社会主义考题最终答案
1.空想社会主义的主要历史贡献和历史局限性?贡献:①空想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揭露与批判,为研究资本主义早期发迹史提供了极为珍贵的历史文献资料也提供了启发工人阶级觉悟的思想材料②空想社会主义者在研究和分析人类社会发展史过程中、在猜测和论证未来社会的基本原则的过程中,提出了许多进步的、合理的思想或思想萌芽,为马恩创立科学社会主义提供了重要和直接的思想材料局限性:①否认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宣扬天才论和英雄史观②看不到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无产阶级群众的力量,始终没能找到发行现代社会的物质力量③离开阶级斗争去设计、谈论和实践社会主义,他们的设想只能是空想④其理论基础是理性原则,是从道德情感出发的社会主义⑤空想社会主义不成熟的理论是同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状况、不成熟的阶级状况相适应的。
2.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史上的三次历史飞跃?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
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在参加工人运动和从事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在历史唯物论和剩余价值理论的基础上,完成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飞跃,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推动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科学社会主义继承了空想社会主义的积极成果,批判了它的唯心史观和不切实际的空想。
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社会主义从理论发展到社会制度的实践,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进入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的新时代。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列宁把马克思主义运用于俄国实践,发展了马克思的国家与革命的学说,揭示了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特征和发展规律,极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列宁主义阶段。
此后,斯大林坚持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模式——苏联模式。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十几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兴起,特别是中国共产党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创造性地运用于中国革命的实际,产生了毛泽东思想,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宝库。
科学社会主义选择题及解析
科学社会主义强化训练题1.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B )A.空想社会主义的学说B.19世纪初期以圣西门、傅立叶、欧文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C.空想平均共产主义D.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2.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是( C)。
A.无产阶级革命理论B.无产阶级政党理论C.“两个必然”和“两个绝不会”思想D.对未来社会的预测和设想[解析]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的核心是两个必然和两个绝不会,“两个必然”就是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两个绝不会”就是无论哪一种社会主义形态在它所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绝不会灭亡的,而新的社会形态或新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系统,在旧社会形态的胞胎里成熟以前也是绝不会出现的。
3.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理论依据是( C )A.空想社会主义学说B.德国古典哲学C.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D.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4.社会主义由空想发展为科学是由于创立了( C)。
A.阶级斗争和暴力革命理论B.劳动价值论和唯物史观C.剩余价值学说和无产阶级革命理论D.剩余价值学说和唯物史观5.社会主义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的理论的科学依据是(C)。
A.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B.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规律C.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D.剩余价值规律6.社会主义由空想发展为科学是由于创立了(D)。
A.阶级斗争和暴力革命理论B.劳动价值论和唯物史观C.剩余价值学说和无产阶级革命理论D.剩余价值学说和唯物史观7.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是(A)。
A.无产阶级政党和无产阶级专政B.阶级斗争C.共产主义社会D.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8.由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首要条件是(A)。
A.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社会产品极大丰富B.消灭一切阶级差别、三大差别C.人们的共产主义觉悟极大提高D.科学文化事业的极大发展,9.空想社会主义和空想共产主义都是(B)。
A.历史唯物主义B.历史唯心主义C.机械唯物主义D.辩证唯物主义10.两极终结的标志是(B)。
科学社会主义题及答案
1.如何看待“空想社会主义里面有科学,科学社会主义里面有空想”这一说法?三大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功绩:(1)为科学论证人类社会历史提供了相当丰富的思想资料。
a.规律性的思想。
b.从经济因素说明人类历史的发展。
(2)对资本主义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深刻地批判。
a.政治上,揭露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是新的压迫制度。
b.经济上,揭露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种种弊端。
c.思想文化上,对资本主义的思想道德进行了严厉的抨击。
(3)对未来社会提出了许多积极的结论和天才的预测。
三大空想社会主义的局限性:(1)没有科学地阐明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2)没有找到埋葬资本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的正确途径。
(3)没有找到埋葬资本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的社会力量。
科学社会主义:a马克思、恩格斯说,绝对不要把他们的理论视为“极终真理”、“最终规律”,当作某种“圣经”。
恩格斯多次强调:“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
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
b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生命力”和发展前景的判断,带有某种“空想”成分。
马、恩时代资本主义的发展状况对于今天资本主义的发展状况而言,显然是极其“不成熟的”。
对未来社会的预想,包含着许多有价值的、“天才的”思想;另一方面,他们的设想中又包含着空想成分。
c不成熟的理论,是和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状况、不成熟的阶级状况相适应的。
解决社会问题的办法还隐藏在不发达的经济关系中。
d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空想社会主义: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
2 为什么两大发现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1)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论证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历史的必然。
(2)唯物史观指出了推翻资本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的正确途径。
(3)剩余价值学说揭露了资本主义的本质,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并被社会主义代替的客观规律。
(4)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对立的经济根源,指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掘墓人,阐明了无产阶级的社会地位和历史使命。
科学社会主义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关于社会主义的几个基本问题1试比较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社会三个概念的异同。
(1)社会主义:以社会为本位,以社会整体或者说社会上绝大多数人的利益为考虑问题的出发点,追求社会公平和正义,使普通劳动者也能过上幸福生活的社会理想、科学理论、现实运动、社会制度。
(2)科学社会主义:即合乎科学的、符合实际的、遵循规律的、尊重实践的、切实可行的社会主义,这是与空想社会主义相对而言的;科学社会主义作为一门学科,需要后人在总结新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加以丰富发展、变化革新、与时俱进。
(3)社会主义社会: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继承物、对立物、取代物和创新物,它是继承资本主义社会各种积极成果,克服资本主义社会各种矛盾和弊病而创建的高于资本主义的新型社会制度和社会形态。
3 简述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社会主义的发展进程可以划分为5个大的历史时期:(1)空想社会主义时期。
从16世纪初到19世纪40年代,是作为社会主义学说的原始形态的空想社会主义在西欧流行的时期。
(2)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和传播并成为欧美地区工人运动的重要指导思想的时期。
这一时期以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并使之逐步走向成熟。
(3)科学社会主义从一种科学理论发展成为现实的社会制度,并成为科学社会主义国家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的时期。
这一时期,俄国建立了新型马克思主义政党并夺去了政权,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4)科学社会主义从一国实践扩展为多国实践,形成为一种世界体系的时期。
世界上欧美亚先后有15个国家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并形成了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体系。
中国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仅次于俄国十月革命的伟大事件。
(5)社会主义从传统的模式向现代化新型模式转变的时期。
20世纪50年代以来,苏联模式的严重缺陷和弊端使得人们认识到必须进行重大深刻的改革。
中国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和世界的具体实际相结合,逐步形成和发展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邓小平理论,标志着社会主义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科学社会主义试题及答案
1.《乌托邦》文艺复兴时期英国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托马斯•莫尔的杰作。
书中描绘了理想的社会制度“乌托邦”。
乌托邦实行生产资料公有,一切人都必须参加体力劳动,参加劳动的人都可以保证得到一切必需品。
实行民主政治,所有的公职人员都由选举产生,他们是人民的公仆,应当为人民利益工作。
国家元首也由选举产生,重大问题由全体居民讨论决定。
这种社会结构的优点可以使居民具有崇高的道德品质。
今天乌托邦往往有一个更加广泛的意义。
它一般用来描写任何想象的、理想的社会。
有时它也被用来描写今天社会试图将某些理论变成实现的尝试。
往往乌托邦也被用来表示某些好的,但是无法实现的(或几乎无法实现的)建议。
广义的乌托邦可以是理想的或实际的,但一般来说这个词更强调乐观的、理想的和不可能的完美事物。
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又称“军事共产主义”。
时间约为1918年至1920 年。
苏俄在苏俄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实行的一种特殊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苏共希望通过该政策使苏俄直接转变为社会主义国家。
“战时共产主义”是苏维埃政权迫于战争和经济严重困难而实行的政策,它不是社会主义革命发展的必经阶段.但在当时条件下,它将全国有限的人力物力高度集中起来,保证了军民的粮食和其他生活必需品的供应,对于击败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白卫军起了巨大作用。
3.民主社会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是一种主张在民主体制里进行社会主义运动的政治意识形态。
大多数民主社会主义份子支持多样型经济发展,并要求国家提供良好的福利保障以及进行财富的再分配。
自称是民主社会主义者的人士或团体一般都要比社会民主主义者在政治立场上更为左倾。
很多人将诸如瑞典之类的北欧国家看作是民主社会主义的典范。
社会民主主义者与民主社会主义者有共同的国际组织:社会党国际。
民主社会主义是在一个民主国家内宣传社会主义的政治运动与理想,也可称为反专制社会主义。
大多数民主社会主义份子支持多样型经济发展,并要求国家提供良好的福利保障以及进行财富的再分配。
科学社会主义考试试题
科学社会主义考试试题(整理)1、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主义理论(自由人社会、社会主义中的资本主义因素等等)?一、科学社会主义诞生历史背景19世纪40年代,随着自由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主义社会内部的矛盾更加尖锐,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益高涨,社会主义运动也出现新的形势。
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近代空想社会主义的理论成果,在全面考察人类社会历史和近代资本主义发展史,深入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矛盾及其引发的各种社会矛盾的基础上,提出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
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内容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内容是:第一,阐明生产社会性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矛盾的发展必然导致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以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取代生产资料私有制,论述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
第二,指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是现代社会变革的巨大杠杆,无产阶级是作为资产阶级的掘墓人出现的。
第三,无产阶级专政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阶级社会的过渡。
因此,在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要对整个社会进行改造,发展生产力,进行社会主义建设,逐步实现由社会主义社会向共产主义社会的过渡。
第四,阐明了无产阶级政党在无产阶级革命和建设中的作用。
三、运用科学的理论指导我国社会主义建设1、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马克思认为,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不仅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而且是社会发展的终极价值目标。
作为社会发展的终极价值目标,是在整个社会发展进程中逐步接近和逐步实现的。
马克思把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作为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主要特征,指出共产主义社会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
社会主义之所以优于资本主义,不仅在于能够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生产率,而且在于能够更好地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经济生产成为人的目的,人的发展服从于经济的发展,还没有真正实现人本身的平等、全面和自由的发展。
智慧树知到答案 科学社会主义章节测试答案
绪论单元测试1、多选题:科学社会主义的特点( )选项:A:科学社会主义是批判性与继承性相统一的学说B:科学社会主义是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学说C:科学社会主义是革命性与科学性相兼备的学说D:科学社会主义是时代性与开放性相一致的学说答案: 【科学社会主义是批判性与继承性相统一的学说; 科学社会主义是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学说;科学社会主义是革命性与科学性相兼备的学说;科学社会主义是时代性与开放性相一致的学说】第一章单元测试1、多选题: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功绩是( )。
选项:A:对未来社会作出了天才的设想B:对资本主义的弊病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猛烈的抨击C:揭示了资本主义灭亡、社会主义胜利的客观规律D:找到了变革社会的革命力量答案: 【对未来社会作出了天才的设想;对资本主义的弊病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猛烈的抨击】2、多选题:科学社会主义主要理论来源是( )。
选项:A:德国古典哲学B:18世纪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学说C:19世纪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学说D: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答案: 【德国古典哲学;18世纪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学说;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3、多选题:在早期空想社会主义代表中,被称为姊妹篇的是()选项:A:《自然法典》B:《论实业制度》C:《乌托邦》D:《太阳城》答案: 【《乌托邦》;《太阳城》】4、多选题:十八世纪空想社会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选项:A:马布利B:摩莱里C:闵采尔D:巴贝夫答案: 【马布利;摩莱里;巴贝夫】5、多选题: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德国社会民主党内反动派别的著作有()选项:A:《反杜林论》B:《哥达纲领批判》C:《共同章程》D:《共产党宣言》答案: 【《反杜林论》;《哥达纲领批判》】第二章单元测试1、单选题:“两个必然”的科学论断是指()选项:A: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B:工人必然战胜资本家,社会主义必然战胜资本主义C:资本主义必然取代封建制,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D:无产阶级必然取代资产阶级,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答案: 【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2、单选题:关于“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选项:A:“两个决不会”的提出,使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形态更替的历史必然性原理更加完整B:“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构成了一对因果关系C:“两个决不会”比“两个必然”更重要D:“两个必然”比“两个决不会”更重要答案: 【“两个决不会”的提出,使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形态更替的历史必然性原理更加完整】3、多选题:空想社会主义首先是在西欧较早发展资本主义的国家出现的,包括()选项:A:英国B:意大利C:德国D:法国答案: 【英国;意大利;德国;法国】4、判断题: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
科学社会主义试卷
科学社会主义部分习题及参考答案作者:管理员一、单项选择题1.除我国之外,哪个国家也提出了仍处于社会主义初阶段的理论?()A.苏联 B. 南斯拉夫c.越南D.古巴2.美苏冷战全面展开的标志是()。
A.马歇尔计划B.杜鲁门主义 c.两大阵营的形成 D.邱吉尔的铁幕演说3.两极终结的标志是()。
A.东欧剧变 B. 苏联解体 c.第三世界的崛起 D.中国的强大4.社会主义各个阶段的划分最终应以()。
A.生产力的发展为标准B.生产关系为标准 c.生产资料的公有制程度为标准D.以阶级斗争为标准5.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是()。
A.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B. 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c.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D.马克思主义的指导6.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
A.坚持社会主义道路B.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c.坚持党的领导D.坚持人民民主专政7.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
A.进行阶级斗争B.改革生产资料所有制c.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D.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8.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在于()。
A.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B.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c.巩固共产党的领导D. 镇压资产阶级的反抗9.民主社会主义的实质是()。
A·发达国家的社会主义 B. 改良的资本主义 c·社会主义不同模式的一种 D. 社会主义的最佳模式10.无产阶级政党的组织原则是()。
A.集体领导 B. 理论联系实际 c.实事求是 D. 民主集中制11.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根本目的是()。
A.改变无产阶级及其他劳动群众受剥削、受压迫的地位B. 彻底打碎旧的资产阶级国家机器 c.解放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D. 实现共产主义12·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
由此就得出结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或者甚至在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
提出这一著名论断的是()。
A.马克思B.恩格斯 C.列宁 D. 斯大林13.列宁得出社会主义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的结论依据是()。
科学社会主义题目与答案
1.如何评价空想社会主义的积极贡献及其历史局限性?积极贡献:①空想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揭露和批判,提供了研究资本主义早期发迹史的极为珍贵的历史文献资料,也提供了启发工人阶级觉悟的极为珍贵的思想材料。
②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思想来源。
对未来社会的设想,包含着趋向历史唯物主义的合理因素和许多精辟的思想及论证。
③空想社会主义发展历史体现了社会主义思想与时俱进的品格④揭示和论证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趋势。
历史局限性:①否认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崇拜幸运的偶然性,宣扬天才论和英雄史观。
②空想社会主义看不到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无产阶级群众的力量,因而始终没能找到改造现代社会的物质力量。
③空想社会主义者离开阶级斗争去设计、谈论和实践社会主义,他们的设想便成空话,他们的实践活动也充满幼稚的思想。
④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理论基础是理论原性,他们的社会主义是从道德情感出发的社会主义。
缺乏科学性。
⑤空想社会主义“不成熟的理论,是同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状况、不成熟的阶级状况相适应的”。
⑥空想社会主义有许多消极的成分:如保留奴隶与奴隶劳动、殖民地、宗教神秘主义因素、劳动偏见、政治极端主义和最高领导人职务终身制等;2如何认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条件经济条件:当时西欧资本主义制度矛盾激化的产物。
阶级基础: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理论来源:19世纪初期三大空想家的社会主义学说(直接)。
同时,批判地继承了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以及人类思想文化史上一切优秀遗产的成果。
基本原理:(1)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2)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变革资本主义旧制度,建设共产主义制度。
(3)无产阶级要同其他劳动者结成联盟,建立统一战线。
(4)坚持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5)坚持共产主义政党的正确领导。
(6)通过各种革命斗争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科学社会主义题目及答案
1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作用。
2苏联解体的经验教训(我们从中吸取什么经验教训)。
3列宁对空想社会主义的贡献?4本学期通过学习这门课你体会最深的是什么?1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作用答: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学说反映了底层劳动人民的生活疾苦,改变不平等社会状况的愿望,追求幸福生活的利益要求,并以幻想形式描绘了未来社会的蓝图。
19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直接的和主要的思想来源。
空想社会主义有其很深的政治,经济,文化渊源,并在人类历史上起过相当积极的作用,它在社会主义运动中的反复出现,既表明这一思潮具有一定的历史合理性,又说明批判空想社会主义的任务不可能依据而就一次完成。
只有彻底划清同空想社会主义的界限,才能始终不渝的坚持科学社会主义方向,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才能成功解决关系到社会主义前途命运的一系列问题,推动社会主义事业的顺利发展。
空想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活动,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三大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历史意义:1)对资本主义的剥削现象的深刻揭露和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尖锐批判,是三大空想学说中最有价值的部分,马克思和恩格斯因此而称之为“批判的空想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2)三大空想思想家的社会历史观总体上是唯心主义的,但在他们夹杂着晦涩语言和玄虚思想的著作中,也提出了一些很有见地的观点,天才德预示了一些社会真理,包含着唯物主义和辨证法的合理因素。
3)他们对未来社会的设想和描绘,包含着许多积极的见解和天才的预测,不仅对工人阶级具有重要的启蒙作用,鼓舞他们为实现伟大理想而斗争,也为社会主义的创建积累了有价值的思想素材。
4)恩格斯高度评价三大空想思想家对创立科学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理论贡献。
他指出:“德国的理论上的社会主义永远不会忘记,它是依靠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这三位思想家而确立起来的”他们天才地预示了我们现在已经科学地证明了其正确性地无数真理。
”2苏联解体的经验教训苏联解体带给我们的思考和教训。
(1)、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目的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在落后国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尤其应该始终抓住这个中心不放。
科学社会主义期末考试题目及答案
科学社会主义期末考试题目及答案一.如何认识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对象和学科性质?研究对象科学社会主义是研究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学说。
科学社会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运动发展规律的科学。
科学社会主义研究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和发展规律的科学。
科学社会主义研究改革资本主义世界,建设社会主义世界的一般规律的科学。
科学社会主义是研究资本主义社会如何发展到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的一般规律的科学。
学科性质 1. 科学社会主义是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是“无产阶级运动的理论表现”。
2. 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思想。
3. 科学社会主义是一门综合性的理论学科。
二.如何正确认识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及其主题转换?1.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第一阶段及其主题转换和认识飞跃时间:19世纪初40年代末,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和发展的阶段。
主题: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
飞跃:实现了社会主义思想认识的第一次飞跃。
2.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第二阶段及其主题转换和认识飞跃时间:19世纪20世纪50年代中期,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预言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际阶段。
主题:社会主义如何取代资本主义。
飞跃:实现了社会主义思想认识的第二次大的飞跃,即社会主义在落后国家首先建立,形成苏联模式的社会3.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第三阶段及其主题转换和认识飞跃时间: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来,第一阶段是科学社会主义由革命实践为主转变为建设,改革实践迅速发展主题:社会主义如何在与资本主义的共存中求得自身的发展和完善。
飞跃:实现了社会主义思想的第三次飞跃,即通过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探索具有本国特色的是和会主义。
三.如何正确认识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认识的三次历史性飞跃?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
完成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飞跃,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推动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社会主义从理论发展到社会制度的实践,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
科学社会主义考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1.怎样理解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⑴从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的关系来看,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的必然归宿。
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是从不同方面给科学社会主义作论证的。
如果没有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没有政治经济学中剩余价值学说,固然不能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
但是如果没有科学社会主义,那么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的伟大作用就得不到体现,哲学、政治经济学的论证就得不到落实。
只有坚持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才能成为变革现实的物质力量;⑵从理论对实际的指导意义上看,科学社会主义是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科学,它比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更直接、全面地指导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运动。
它是行动的马克思主义,他的作用是直接指导无产阶级和建设的实践活动,它为各国无产阶级提供正确的理论纲领和战略策略原则,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行动的指南和胜利的旗帜。
2.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⑴根本原因在于,马克思主义是一种从客观实际中抽引出来,又在客观实际中得到证明的科学。
既然客观实际在一刻不停地变化发展着,那么,马克思主义就必然随着客观实际的变化而发展。
⑵马克思主义是一种把科学性和革命性内在地不可分割地结合起来的革命科学,一种把冷静分析客观形势和演进的客观进程同坚决承认广大群众的革命毅力、革命创造性和革命首创精神出色地结合起来的革命科学。
⑶马克思主义是向人类文明成果开放的思想体系。
3.试述空想社会主义发展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⑴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局限性:①空想社会主义未能揭示雇佣劳动的本质,因而无法论证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客观规律。
②空想社会主义未能发现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因,不了解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因而找不到变革资本主义的正确途径。
③空想社会主义未能找到改造现实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的依靠力量。
因此,空想社会主义只能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当特定历史条件不复存在的时候,它本身也就失去了存在的理由,必然被科学社会主义所代替。
科学社会主义五套试卷供参考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课考试题(A)(全日制硕士研究生适用,120分钟完成)一、辨析题(每题6分,共30分)1. 科学社会主义是一门综合性的科学。
答:对。
因为科学社会主义得研究对象是以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作为研究客体,并且包括根本变革资本主义社会制度而创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制度这两个伟大历史进程,这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对外关系四大系统,因而必然要对这四大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总体发展的一般规律进行研究,所以说是一门综合的科学2. 空想社会主义之所以是空想,就在于它设想的理想社会是虚构的。
答:错。
对未来的设想都是虚构的,空想社会主义之所以是空想是由其历史局限性决定的,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也是建立在科学分析基础之上的设想,空想具有局限性,虚构本身不能作为充分的理由。
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局限性表现在:第一,学说的理论基础是唯心史观,因而不能把社会主义建立在对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上;第二,他们不了解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因而找不到改造资本主义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的正确途径;第三,他们不了解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和历史使命,因而找不到变革资本主义制度的依靠力量。
3. 由于马克思创立了唯物辩证法和剩余价值学说,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
答:对。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参加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的实践中先后完成了立场、世界观的转变,成为唯物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
他们在深入研究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和资本主义社会演变的历史进程的基础上,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克服了空想社会主义的固有缺陷,把社会主义置于现实的基础上,从而为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提供了理论依据。
唯物史观的创立,为社会主义从空想转变为科学提供了一条正确的思想路线;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为社会主义从空想转变为科学提供了直接的理论依据。
4. 不发达国家首先进入社会主义,是国内外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答:对:落后国家首先进入社会主义,同样是以社会基本矛盾为中轴的社会经济、政治诸种条件综合作用的必然结果。
科学社会主义选择题及解析
科学社会主义强化训练题1.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是BA.空想社会主义的学说世纪初期以圣西门、傅立叶、欧文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C.空想平均共产主义D.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2.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是C;A.无产阶级革命理论B.无产阶级政党理论C.“两个必然”和“两个绝不会”思想D.对未来社会的预测和设想解析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的核心是两个必然和两个绝不会,“两个必然”就是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两个绝不会”就是无论哪一种社会主义形态在它所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绝不会灭亡的,而新的社会形态或新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系统,在旧社会形态的胞胎里成熟以前也是绝不会出现的;3.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理论依据是CA.空想社会主义学说B.德国古典哲学C.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D.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4.社会主义由空想发展为科学是由于创立了C;A.阶级斗争和暴力革命理论B.劳动价值论和唯物史观C.剩余价值学说和无产阶级革命理论D.剩余价值学说和唯物史观5.社会主义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的理论的科学依据是C;A.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 B.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规律C.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 D.剩余价值规律6.社会主义由空想发展为科学是由于创立了D;A.阶级斗争和暴力革命理论B.劳动价值论和唯物史观C.剩余价值学说和无产阶级革命理论D.剩余价值学说和唯物史观7.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是A;A.无产阶级政党和无产阶级专政B.阶级斗争C.共产主义社会D.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8.由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首要条件是A;A.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社会产品极大丰富B.消灭一切阶级差别、三大差别C.人们的共产主义觉悟极大提高D.科学文化事业的极大发展,9.空想社会主义和空想共产主义都是B;A.历史唯物主义 B.历史唯心主义C.机械唯物主义 D.辩证唯物主义10.两极终结的标志是B;A.东欧剧变 B.苏联解体C.第三世界的崛起 D.中国的强大11.社会主义各个阶段的划分最终应以AA、生产力的发展为标准B、生产关系为标准C、生产资料的公有制程度为标准D、以阶级斗争为标准12、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是CA、坚持社会主义方向B、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C、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D、马克思主义的指导13、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由此得出结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或者甚至在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提出这一着名论断的是CA、马克思B、恩格斯C、列宁D、斯大林14、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主要依据是DA、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斗争尖锐化B、个别企业有组织的生产与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C、现代无产阶级的日益壮大D、生产的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15、马列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学说的核心内容是DA、党的路线和组织原则问题B、党的战略和策略问题C、党的性质和奋斗目标D、党的领导地位和作用问题16、社会主义实现由空想到科学发展的标志是A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B、“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建立C、空想社会主义理想的破灭D、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17、马克思说:“暴力是每一个孕育着新社会的旧社会的助产婆”,这说明BA、暴力革命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唯一形式B、暴力革命是无产阶级革命的主要的基本形式C、暴力革命与和平发展互相排斥D、暴力革命与和平发展可以相互取代18、列宁对关于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学说的重大贡献是CA、提出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提出了新经济政策C、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将首先在一国或数国取得胜利的理论D、提出了利用国家资本主义过渡社会主义的理论19、在理论上第一次将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称为社会主义的是AA、马克思B、恩格斯C、列宁D、斯大林20、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是AA、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B、唯物史观C、无产阶级专政D、国家政权21、无产阶级专政的实质,就是AA、无产阶级作为统治阶级掌握国家政权B、要消灭剥削、消灭阶级,进到无阶级社会C、镇压敌对阶级的反抗和破坏活动D、领导和组织社会主义建设22、无产阶级专政的目标是CA、不断巩固、发展无产阶级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B、建设社会主义民主C、要消灭剥削、消灭阶级,进到无阶级社会D、防止国外敌人的侵略和颠覆,支持世界人民的革命斗争23、恩格斯说:“我们决不想把新的科学成就写成厚厚的书,只向‘学术界’吐露;正相反,我们两人已经深入到运动中去;”对这段话正确的理解是CA、不想创立科学理论B、只是创立科学理论C、用科学理论去武装无产阶级D、创立科学理论,赢得学术专利24、第二国际瓦解的标志是AA、一战爆发后各国工人政党倒向本国政府B、各国工人阶级在合法斗争中取得了胜利C、第二国际内部出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修正主义的斗争D、布尔什维主义诞生第一国际FirstInternational1864年建立的国际工人联合组织;即国际工人协会;第二国际成立后,始称第一国际;K.马克思是创始人之一和实际上的领袖;它是在19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欧洲工人运动和民主运动重新高涨的形势下产生的;反压迫反剥削的斗争实践使各国无产阶级认识到,以往分散的斗争常常使他们遭到同样的失败,无产阶级必须在国际范围内联合起来,用无产阶级的国际团结去对抗资产阶级的国际联合;第一国际是无产阶级解放斗争史上的重要里程碑;马克思和恩格斯通过国际把科学社会主义思想传播到各国工人中去,促进了科学社会主义同各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历史进程,使各国工人逐渐摆脱各种错误思想的影响,为马克思主义在国际工人运动中取得主导地位作好了准备;第一国际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在各国建立无产阶级政党而斗争的重要阶段;在巴黎公社后形成的新的历史条件下,工人运动面临的直接任务是在各个民族国家的基础上建立群众性的社会主义工人政党;马克思和恩格斯考虑到,在新的历史形势下,国际的组织形式已经过时,它的继续存在会成为工人运动的一种桎梏,必须让国际这种组织形式退到后台去,而过渡到新的组织形式;国际于1876年在美国费城召开的代表会议上正式宣布解散;第二国际SecondInternational1889~1914年各国社会主义政党的国际联合组织;其名称起自20世纪初,是相对于第一国际国际工人协会而言;第二国际前期活动中,由于对改良主义派批判不力,以致这种思潮日益滋长,进而发展为从理论上系统修改马克思主义革命原理的修正主义派;在第二国际内部,因对时代和无产阶级革命的认识分歧而形成3派:右派,即修正主义派,以E.伯恩施坦为代表;左派,即坚决反对修正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派,以.列宁、R.卢森堡和K.李卜克内西为代表;中派,即对修正主义采取调和折衷态度的中间派,以K.考茨基为代表;修正主义派在第二国际几个主要政党领导机构中日益占居上风;第二国际使社会主义运动由西欧、北美扩展到东欧、拉美和东亚;在第二国际中最强有力、最有影响的是德国社会民主党;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党的议会党团在议会中投票赞成战争拨款,支持政府“保卫祖国”,促使各交战国无产阶级互相残杀,从而背叛了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原则;在德国社会民主党带头之下,第二国际大多数政党纷纷表态支持本国帝国主义政府,这标志着第二国际瓦解;战争期间第二国际在组织上停止活动;战后,1919年恢复活动的第二国际已经完全蜕变为主张改良主义并与革命的第三国际相对抗的组织第三国际第三国际即“共产国际”;全世界共产党和共产主义组织的国际联合组织;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第二国际陷于破产,列宁为团结各国的革命左派、建立共产国际进行了一系列工作;十月革命的胜利,各国革命运动的发展和各国共产党的建立,进一步为第三国际的建立奠定了基础;1919年3月2日于莫斯科召开有30个国家的工人政党和组织代表参加的国际共产主义代表大会,通过了列宁起草的共产国际宣言、共产国际行动纲领和关于资产阶级民主和无产阶级专政的提纲,宣告第三国际成立;第三国际的任务是宣传马克思主义,团结各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为推翻帝国主义和资本主义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剥削制度而斗争;总部设在莫斯科;凡参加第三国际的各国共产党都是它的支部,以后随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原有组织形式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经各国共产党一致同意,于1943年6月正式解散;25、列宁领导的俄国社会民主工党成为无产阶级政党的标志是DA、马克思主义在俄国的广泛传播B、第一批马克思主义小组的成立C、在社会民主工党二大中击败孟什维克D、把实现无产阶级专政写入党纲26、俄国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的相同点是BA、革命对象相同B、革命领导力量相同C、革命性质相同D、革命结果相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自上而下的干部任命制。 (3)软弱低效的监督机制。 (4)地位特殊的国家安全机关。内于建立起过度集中的体制,过家安 全机关由他个人直接领导,甚至凌驾于党和国家机关之上,拥有特殊的 地位。 2、经济方面的表现: (1)国家所有制占绝对优势。 (2)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 (3)过度集中的部门管理体制。 (4)以行政手段为主管理经济。 (5)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军事工业。 3、思想文化方面的表现: (1)过度集中的思想文化管理体制。 (2)领袖言论成为真理与错误的唯一标准。 (3)公共舆论一律。 弊病: 1、民主范畴过于狭隘,容易产生个人专权。2、经济上管得过死,总体 效益较差。 3、思想文化上严格控制,个人崇拜盛行,思想僵化。 4、对外关系中的大党主义和大国主义,导致苏联走上霸权主义道路。 十二、同苏联相比,我国的政治体制具有三个突出的特点 1、通过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方式创建政治体制。 2、确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以人民代表大会制为特征的政治体 制。 3、坚持中央统一领导与民族区域自治相结合的制度。 十三、为什么说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1、邓小平理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继承前人 又突破陈规,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2、邓小平理论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抓住“什么是 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地揭示了社会主义 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 3、邓小平理论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对当今时代特 征和总体国际形势,对世界上其他社会丰义国家的成败,发展中国家谋 求发展的得失,发达国家发展的态势和矛盾,进行正确分析,作出了新 的科学判断。 4、邓小平理论形成了新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上义理论的科学体系。
会生产方式最终取代了封建主义的社会生产方式。 (2)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及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 的矛盾正在逐步暴露出来。周期性的经济危机频繁爆发,使人们有可能 对它产生的原因进行研究并作出科学的说明,从而真正揭露资本主义社 会的本质,认识和揭示资本主义转化为更高社会形态的规律。 2、社会政治条件:无产阶级成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与早期的工人运动相比,以三大工人运动为标志的近代欧洲产业工人运 动开始表现出以下三个特点: (1)无产阶级明确地、公开地提出了自己的政治主张,把斗争的主要 矛盾直接对准了整个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制度。 (2)无产阶级逐渐抛弃破坏机器等原始斗争手段,转而采取罢工、游 行示威甚至武装起义等形式反抗资产阶级,这表明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 的斗争进入新的更高的阶段。 (3)无产阶级开始建立起许多政治性组织。 但这时的空想社会主义却成了时代的落伍者,他们无力回答无产阶级所 面临的迫切的理沦问题,因而也不再能够为无产阶级反抗资产阶级的斗 争提供有效的理论武器。这样,回应时代的呼唤,抛弃陈旧的空想社会 主义学说,为工人运动提供科学的指导,便成了摆在社会主义理论家面 前的—个重大课题。 3、思想文化条件: (1)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吸收了德国古典哲学的精华,创立了历史唯 物主义。 (2)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吸收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精华,创立了 剩余价值理论。 (3)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吸收了欧洲空想社会主义的科学成分,把社 会主义从空想阶段推进到了科学阶段。 六、《共产党宣言》的内容 1、唯物主义历史观的核心思想。 贯穿《宣言》的基本思想是:每一历史时代的经济生产以及必然因此产 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所赖以确立的基础,并且 只有从这一基础出发,这一历史才能得到说明;因此人类的全部历史 (从土地公有的原始氏族解体以来)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即社会发展各 个阶段上被剥削阶级和剥削阶级之间、被统治阶级和统治阶级之间斗争 的历史;而这个斗争现在已经达到这样一个阶段,即被剥削被压迫的阶 级(无产阶级),如果不同时使整个社会永远摆脱剥削、压迫以及阶级差 别和阶级斗争,就不再能使自己从剥削它压迫它的那个阶级(资产阶级)
或者不成其为马克思主义了。 2、其次,从理论对实际的指导意义来看,可以说,科学社会主义是比 马克思主义哲学更直接、比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更全面地指导无产阶级和 全人类的解放运动的—个组成部分。 三、科学社会主义思想认识的三次飞跃和三种表现形态 1、社会主义思想认识的第一次飞跃:马克思恩格斯把空想社会主义变 成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和恩格斯通过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把空想 社会主义变成科学社会主义。 2、社会主义思想认识的第二次飞跃:社会主义在落后国家首先建立, 形成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思想认识的第二次飞跃是以十月革命 后在苏联一国建成社会主义为标志的。社会主义从理论变成了现实,苏 联模式的社会主义给社会主义国家带来了成功的经验,但更多的是失败 的教训。 3、社会主义思想认识的第三次飞跃:通过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探索各 具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它既要肯定苏联模式中坚持和发展科学社会主 义的成果,同时要纠正其对科学社会主义的教条式理解和背离性歪曲, 而且还要结合当今时代的变化和各国国情的特点,进一步发展科学社会 主义,这样社会主义国家在改革开放中才能够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思想认 识的第三次飞跃。 四、学习与研究科学社会主义的意义 1、学习科学社会主义有助于我们树立科学世界观、革命人生观和正确 价值观。 2、学习科学社会主义有助于我们学好各门具体科学和专业学科。 3、学习科学社会主义有助于深化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执行中国共 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和基本路线的自党性,更好地为实 现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而贡献自己的力量。 4、学习科学社会主义将扩大我们的视野,增强我们对当代资本主义世 界的分析能力,明确全世界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大趋势,坚定社会主义 必然在全世界胜利的信念。 5、学习科学社会主义有助于我们认清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与世界资本主 义的关系,明确我们在改革开放中对世界资本主义应该采取的方针,洞 察今后世界发展的趋势。 五、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的条件(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义基本矛盾的明 朗化和激化。 (1)产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发展,资本主义的社
2、帝国主义战争的严重破坏,使一些经济不发达国家的社会矛盾尖锐 化,使这些国家的人民除了起来革命之外没有别的出路。 3、不发达国家由于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封建势力存在.造成这些国 家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动摇性、甚至叛卖性.他们不可能举起民族民主 革命的旗帜,把这些国家引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4、这些国家的无产阶级人数虽少,但革命性强,有农民作同盟军,有 经过长期革命斗争锻炼的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如果这些条件汇合起 来,就可以形成—种直接的革命形势。 九、列宁实行军事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和局限性 内容: 1、战时体制首先是从余粮征集制开始的。 2、实行了广泛的工业国有化。 3、为动员全部工业为前线服务,工业管理实行集中制。 4、私人商业国有化,限制市场流通和私人贸易。 5、经济关系实物化。 6、实行劳动义务制和劳动“军事化”。 局限性: 1、军事共产主义脱离了落后国家的客观现实。 2、脱离了农民的需求。 3、实行无货币社会是脱离实际的空想。 十、列宁新经济政策的内容和实质 内容: 1、以市场为取向。 2、多种经济成分共存。 3、坚持党的领导,改善党的领导。 4、改革过分集权的政权体制,加强对权力的有效监督与制约。 实质: 1、无产阶级国家准许小生产者有贸易自由。 2、对于大资本的生产资料,无产阶级国家采用资本主义经济学中叫 作“国家资本主义”的一系列原则。 十一、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特征和弊病 特征: 1、政治方面的表现: (1)过度集权的党和国家领导体制。这里所指的过度集权,包括三层 意思:国家的权力过度集中于党,党的权力过度集中于中央,中央的权 力过度集中于个人。
的控制下解放出来。 2、关于阶级斗争的理论。 《宣言》认为“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宣言》指 出资产阶级社会的建立并没有消灭阶级、阶级对方和阶级斗争,它只是 用新的阶级、阶级对立形式和新的斗争形式代替了旧的。无产阶级与资 产阶级斗争的最终结果是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 3、关于无产阶级社会革命和无产阶级民主专政的理论。 《宣言》中写道:“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 级,争得民主。”“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 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织织成为统治阶级的 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 4、关于过渡时期的理论。 5、关于无产阶级政党的理论。 (1)共产党的性质和特点。《宣言》指出,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政党,它 没有任何与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一方面,共产党人强调和 坚持整个无产阶级共同的不分民族的利益;另一方面,共产党人始终代 表整个运动的利益。 (2)共产党的基本纲领。《宣言》明确规定了共产党的近期目标和最终目 的。共产党的近期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由无产阶级夺取政权, 在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过渡时期逐步改造社会;其最终目的是通过 扬弃私有制,消除阶级对立和阶级差别,建立起一个人人全面发展 的“白由人联合体”。 (3)共产党的组织原则是民主制。 6、关于多党合作和统一战线的理论。 7、关于国家问题的理论。 8、关于民族问题的理论。 9、关于资本主义的全球化发展与无产阶级国际联合的理论。 10、关于阶级解放与人的解放的理论。 七、什么是科学社会主义? 1、广义的科学社会主义是指马恩的整个思想理论体系,包括马克思主 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 2、狭义的社会主义理论是指马恩思想理论体系中的第三个组成部分 3、狭义科学社会主义是研究改变(推翻)资本主义世界(制度),建 设(实现)社会主义社会的一般规律的科学。 八、列宁着重分析了社会主义可以在经济落后国家首先胜利的条件 1、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加剧了。
科学社会主义练习题 (答案完整版) 一、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 内容: 1、马克思、恩格斯悉心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论证了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 筑;同时指明了社会意识、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又有重大的反作用,科 技和生产力的进步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原动力,阶级斗争是阶级刊:会社 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这些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是马克思、恩格斯研究 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这一主题的起点,是马克思主义的第一个层次的 理论。 2、他们进而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着重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特别 是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揭示了剩余价值剥削的秘密,论 证了社会化大生产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矛盾,指明了资本主义发展到社 会主义的必然性。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马克思、恩格斯研究无产阶级和 全人类解放这一主题的中介,是马克思主义的第二个层次的理论。唯物 史观和剩余价值论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两大理论基础。 3、最后,在这两大理论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阐明了无产阶级的历 史作用和历史使命,认定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家私人占有制的矛 盾必然导致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这大体上就是科学社会主义所指明 的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的道路和目标,也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一些基 本原理。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第三个层次的理论。 关系: 马克思、思格斯研究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这个主题的起点是马克思 主义哲学,中介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那么,其终结则是科学社会主 义。起点、中介和终结这二者是紧密相关、互相联结的。如果没有起点 和中介,也就不可能有终结.这表明马克思上义哲学和马克思主义经济 学是科学社会主义必须具备的两大理论前提。 二、为什么说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 1、首先,从马克思主义三大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来看,既然哲学和经 济学是起点和中介,社会主义学是终结,那么,如果没有终结,起点和 中介也就半途而废,没有完成。从这个特定意义上可以说,科学社会主 义比之哲学和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更加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是马克思 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部分;没有了科学社会主义,也就没有马克思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