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阶思维课堂教学研究资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

一、对高阶思维的认识

1、什么是高阶思维

对于高阶思维,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公认一致的定义。美国教育家布卢姆将思维过程具体化为六个教学目标,记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和创造,其中记忆、理解、应用是低阶思维,是较低层次的认知水平,主要用于学习事实性知识或完成简单任务的能力;分析、综合、评价和创造为高阶思维,是发生在较高认知水平层次上的心智活动或认知能力。高阶思维是高阶能力的核心,主要指创新能力、问题求解能力、决策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2、为什么要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

《国家十二五教育规划发展纲要》的战略主题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标,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面向人人,着力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不断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和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要求。坚持能力为重。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各种知识能力的要求。建立更加灵活开放的学习制度平台、资源更加丰富的实践育人平台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平台,着力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显然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已成为教育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如此才能不断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和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要求。要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就必须要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

二、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高阶思维。

《国家十二五教育规划发展纲要》中已经明确的给出了答案。《纲要》指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探索适应学生身心特征和课程要求的有效教学模式,改进教法、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长春市第六中学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摸索出了一套能够培养学生高阶思维的有效教学模式。即“两先两后,三最佳,四场”。

(一)、“两先两后”就是“先学后教,先练后讲。”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是转变教学方式。教与学的矛盾是学校课堂的主要矛盾,学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教是矛盾的次要方面,教要为学服务,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学生学得精彩才是教学真正的精彩。我们认为转变教学方式既要克服满堂灌的倾向,也要克服满堂学的倾向,教师要根据具体的学情,恰当地调节好教与学的关系。在调节教与学的关系上,我们提出要坚持一个方向:以学为主,从学出发,为学服务,以学论教。如果把课堂比作是一场演出的话,学生应该是主角而不是配角,更不是观众。充当主角的学生自然会热情高涨,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自然会提高。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才能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才能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学生的高阶思维是在其学习的潜能被释放的状态下培养出来的。

(二)、三最佳原则指:最佳讲授期、最佳讲授区和最佳讲授级。

什么是教师的最佳讲授期?古语有: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演变一下就是愤启悱发。何为愤和悱,就是学生想说却说不出来,想悟却悟不到。学生愤之后是就教师的启,学生悱之后就是教师的发。学生或学生小组愤悱之时就是教师的最佳讲授期。

什么是教师的最佳讲授区?学生学习任何知识,都有自己会的和不会的,我们要求老师,学生会的由自己解决,学生不会的由教师参与解决。学生或学生小组会与不会的交汇处就是教师的最佳讲授区。

最佳讲授级就是教师要讲到学生能够继续自主学习的程度,而不是一次性讲到底。

“三最佳”的确定,都是以学生的学为基点,充分体现了以学论教的思想,充分体现了新课程促进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发展的思想,是我们六中在课堂上处理教与学关系的理论基础,也是长春六中建构四场型课堂的理论依据。“三最佳原则”主要是解决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何时教,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的问题。

我们教师苦口婆心讲十道题,不如学生自主内动做一道题;教师讲的越多,越有可能封闭学生的高阶思维,造成学生对教师的过度依赖。所以教师只有精当地把握好三最佳原则,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高阶思维的培养。我们把学生或学习小组思维出现难以逾越障碍的地方,确定为教师最佳讲授区;把学生或学习小组思维出现难以逾越障碍的时间,确定为教师最佳讲授期。抓准最佳讲授区和最佳讲授期,教师讲解的内容才能更具针对性,教师讲解的时间才能更具即时性,对学生高阶思维的培养才能更具有引领性,课堂教学才能是从低效中真正走出来。双最佳原则是教育最近发展区理论在课堂教学中的具体体现,是正确处理教与学关系的锐利武器。

(三)、四种教育场:目标场、思维场、情感场、生活场,

所谓目标场是指每节课教师要有教授的目标,学生要有学习的目标。

所谓思维场是指课堂教学以解决问题为主线,在不断解决不同问题的过程中拉大思维的长度,让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求,培养学科思想,构建学科知识体系。

所谓情感场是指课堂教学要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在学生自动、小组互动、师生联动中解决问题。

所谓生活场是指教学要与实际紧密结合、与已有经验紧密结合、与旧知识紧密结合,逐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四场型课堂里,目标场是根本,思维场是核心,情感场是保证,生活场是延伸。

我们认为,课堂是问题探索、智慧碰撞的场所,是生命相遇、心灵相约的场所,是自主发展、个性发展的场所。这里流淌着思想和情感,这里闪烁着科学精神和人文气息,这里充满了生活情趣和意志磨砺。

1、课堂上构建目标场,我们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

(1)大目标科学分解,小目标有机整合。

激发力量或动机强度取决于达到目标对满足个人需要的价值和个人实现目标可能性估计。确立的目标对学生越有意义,越能满足学生需要,实现的可能性也越大,对学生的激励作用也越大。为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大目标分解成小目标,落实到每个细节中,最终再将小目标整合成大目标,再通过小目标的逐个实现,使学生不断保持和增强追求大目标的内驱力。只有这样,学生的积极性才能无穷如大地,不绝如江河。

(2)实目标落实到位,虚目标有效跟进。实目标落实到位,尤其要夯实基础,从宏观上讲,传统基础是指读、写、算;现代基础是指学、思、行。从微观上讲,传统基础是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现代基础是指搜集与处理信息、建构与整合知识、分析与处理问题。传统基础与现代基础相互补充,宏观基础与微观基础相得益彰。

具体说三维目标各有侧重,缺一不可:

①知识和技能目标是让学生学会,这是课堂的基础目标。因为我们上课的首要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掌握知识,尤其是基础知识。②过程与方法的目标是让学生会学,着是能力目标,思维目标,也是灵魂性目标。让学生会学习,能够自主的解决问题。着也是教育教学的终极目标。

③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是学生的爱学目标,是动力,也是非智力目标。研究表明,在人的成长过程中,智力因素只占百分之二十,而非智力因素能占百分只八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学习习惯、兴趣爱好、意志力等的培养至关重要。

2、课堂上构建思维场,我们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

(1).坚持把问题作为思维主线。每堂课都要以问题开始,按问题展开,以问题终结,把问题作为思维主线,用问题来激发高阶思维。教学问题主要有两类,一类是课上生成的问题(往往具有不确定性),另一类是教师课前预设的问题,具有可掌控性。那么教师预设出什么样的问题才能够牵引学生的高阶思维呢,这类问题往往具有以下三个特点:第一,问题要具有“挑战性”,也就是说“要能抓人”,对于直白或索然无味的问题,即学生可以用“是”或“不是”就可以回答的问题,学生会不屑一顾;难度过大的问题会使学生无处下手,从而放弃尝试思考。第二,问题要有“开放性”。没有现成答案的问题对学生更具有吸引性,更具有挑战性,学生的思维不易受到限制,其思考的过程才更能锻炼学生的高阶思维。第三,问题要有“层次性”,要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台阶。“高立意,小步问”,这样有利于学生找到思考问题的切入点和思维的连续性,这样的问题对学生吸引性极强。层层递进,步步深入,使学生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训练了自已的高阶思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