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个案观察与分析报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个案观察与分析

中三班严菊妹

个案观察:

房阳毅是个比较聪明的孩子,他的能力发展也不错。但是,在和同伴的交往中,表现出比较明显自我中心倾向,事事都要“我乐意,我高兴”才行,否则就抢,遇到弱的小朋友还会用手打,上课随随便便,见人家做什么自己马上学着人家做什么。在班级惹事比较多。在吃饭这方面也表现的不太好,有时侯自己不肯动手吃饭,非要老师喂他不可。性格比较倔强。房阳毅霸气十足,常动手打人、抓人、踢人,骂人更为常见。在建构角,他拿着自己随便拼搭的一个东西或者一块大积木就去撞别人搭好或正在搭的建构物,嘴里还发出“嗵――”的声音,看着倒塌的建构物,他笑得眼睛眯成一条缝。他甚至明目张胆地将别人的作品拆掉。别人与他理论,他看着你生气的样子,脸上挂着笑,不做声响。小朋友气得推开他,他身子一挺,把你顶个趔趄,话音“推我干什么?”还未落,拳、脚已经落到对方身上。在图书角,他总是一个人自得其乐地看书。其他小朋友讨论所看的书有趣,他就一把抢过来,说“给我看看。”别人不给,他就扭住别人的胳膊,硬抢过来。在美工角,他常常独自占一大块桌面,还不让别人过来。他还时不时地故意用画笔在别人的纸上涂一下,说是“在帮他画画”。别的小朋友抗议,他便出言不逊。吃饭时,他有时趁旁边的小朋友不注意,偷偷地把他的矮凳挪走,看着那位小朋友坐空,他哈哈大笑。他还把吃剩的饭菜放在别人正在用的碗里。上课时,他还时常向同伴扔东西,抓小朋友的脸。

个案分析:

1.父母对孩子管束没有限度。房阳毅的父母平时对他比较放任,等到一旦做坏事之后,就把他暴打一顿,慢慢地使孩子内心产生紧张和压抑感,而这种情绪在幼儿园就会有意无意地爆发出来。

2.缺少沟通。房阳毅的父母由于工作比较忙,很少照顾他,更别说和他交流了。这使得孩子内心比较孤独。家庭是孩子成长最自然的生态环境,是他的第一个学校,没有良好的环境,孩子自然会有些反常。

3.好奇心很强。这时期的孩子好奇心理很强,不管对什么东西都很感兴趣,尤其是那些好玩好看的、动画片里经常出现的一些人、物、动物,对他们的吸引力非常强。他们总想弄个明白,想个究竟,因此他们会玩玩弄弄,甚至把玩具弄坏。事实上,孩子所表现出的恶作剧、小破坏有时并非真的坏行为,但却是一种不利于他人的行为。

对房阳毅这样的孩子,我们曾多次教育他、批评他,但效果不佳。后来,我们尝试着采用鼓励、激励的方法,孩子的行为明显有所好转。

教育策略:

1.体验成功。房阳毅在活动时不是很积极,但有一次,他上课听得比较认真,还举手回答了问题,我及时表扬了他,并给他贴上了小红花,他开心极了。这以后,他每次上课都非常认真,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

2.赏识激励。每个孩子都有他的闪光点,房阳毅也有他好的地方。如他喜欢帮助老师做事情,我就以赏识他的语气对他说:“房阳毅,你真是个勤劳的孩子。如果以后你一直听老师的话,和小朋友好好相处,上课认真举手,那老师小朋友会更喜欢你。”他点了点头,认真地说:“我会听老师话的,我会的。”个案反思:

在攻击性行为幼儿的教育实践中,我发现注重心理辅导是整个教育过程的关键,让攻击性行为的幼儿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对他人产生多大的危害及后果的严重性十分困难,孩子没有自控能力,不能自觉主动地“消除”反社会行动的意识,所以出现了“反复犯错”的现象。研究发现,幼儿之间的攻击多以物品抢夺和占有为主,较少发生直接以伤害同伴为目的的攻击,通过说服教育、因势利导,几乎都可见效,但上述辅导个案表明,这一过程较漫长,需要我们耐心细致地开展工作,不可步子太快,性子太急,更需要针对性、特殊性、反复性和长期性,就像“和风细雨”一样,感化他们的逆反心理,使他们在正面的引导中逐渐正确认识自己,完善自己,培养他们对自我心态进行自我调节的能力,学会用心理换位法去理解他人的心情,用自我激励法来振奋精神,克服自卑,用情境和心理转移法等等来减除过分的心理压力。在耐心细致地教他们学习与人相处的方法和技能的同时,给他们宽容,给予充分的信任和支持,为他们努力创造良好的教育情境。

目前,针对攻击性行为幼儿,我们教育者在采取正面教育的同时,也采取限制行动“看管”的消极方法来防止意外伤害的发生。这虽然是无奈之举,但也暂时地能控制伤害行为的发生,但我观察到受管制约束的攻击性行为幼儿并不乐意接受,表现出无奈和低落的心情。对攻击性行为的幼儿采取隔离的方法不可取,采取行为限制的方法合适吗?有没有更好更为有效的教育方法呢?攻击性行为的孩子需要一个公平的宽容的心理环境,光靠老师重视是远远不够的,如何让所有家长和孩子都能意识到心理健康对攻击性孩子的重要性,提高家长教育的技能和水平?如何开展和促进家园共育工作值得大家共同探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