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实试验过程中最大干密度

合集下载

标准击实试验测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

标准击实试验测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


3)仪器设备
天平:感量0 01g 天平:感量0.01g。 台秤:称量10g,感量5g。 台秤:称量10g 感量5 10 圆孔筛:孔径38 mm、25mm 19mm mm、 mm、 mm各一个 其他工具设备。 各一个。 圆孔筛:孔径38 mm、25mm、19mm、5mm各一个。其他工具设备。
图 1 大击实仪
用击实试验结果得到试验土体待定参数方程, 用击实试验结果得到试验土体待定参数方程,对W求导。 求导。 /dw=0 得到试验土体最大干密度ρ 和最佳含水量w 令dρd/dw=0,得到试验土体最大干密度ρdm和最佳含水量w0
图 2 小击实仪
图3
击实锤
4)试样准备
试样用量: 试样用量: 标准击实试验至少进行5次不同含水量击实试验, 标准击实试验至少进行5次不同含水量击实试验,每次击实试验需要使用 的试样: 的试样: 小筒为3kg,大筒为6.5kg。 小筒为3kg,大筒为6 kg。 试样准备: 试样准备: 可以采用干土法或湿土法。 可以采用干土法或湿土法。 土样过5 mm筛 加水,每个试样含水量控制相差2% 3%,闷料6 24h 2%~3% 24h后进 土样过5 mm筛,加水,每个试样含水量控制相差2% 3%,闷料6~24h后进 行击实试验。 行击实试验。
6)试验结果处理
每次击实试验得到的含水量和湿密度,每次试验得到的干密度: 每次击实试验得到的含水量和湿密度,每次试验得到的干密度: ρd=ρs/(1+0.01W) ρ ( ) 绘制成干密度—含水量曲线, w曲线: 绘制成干密度 含水量曲线,即ρd—w曲线: 含水量曲线 ρd=aw2+bw+c 式中 待定系数。 a、b、c—待定系数。 待定系数
5)击实试验
(1)将试筒组装好后放在坚硬的地面上,土样分层装入。 )将试筒组装好后放在坚硬的地面上,土样分层装入。 每层装土量:小筒分 层装入 每层装土量为400~500g; 层装入, 每层装土量:小筒分5层装入,每层装土量为 ; 大筒分3层装入,每层装土量为 大筒分 层装入,每层装土量为800~900g。 层装入 。 (2)按规定的次数进行击实,击完一层后进行拉毛处理,再进行下一层 )按规定的次数进行击实,击完一层后进行拉毛处理, 击实,直到完成击实工作。 击实,直到完成击实工作。 注意最后一次击实土样顶面应满足以下条件: 注意最后一次击实土样顶面应满足以下条件: 小筒高于筒顶面应小于5mm;大筒高于筒顶面应小于6mm。 ;大筒高于筒顶面应小于 小筒高于筒顶面应小于 。 (3)用修土刀对击实筒顶面进行修整,直到将顶面修平为止。 )用修土刀对击实筒顶面进行修整,直到将顶面修平为止。 (4)称重,之后进行脱模,取中部土样进行含水量试验。 )称重,之后进行脱模,取中部土样进行含水量试验。 (5)重复以上试验步骤,直到完成所有土样击实工作。 )重复以上试验步骤,直到完成所有土样击实工作。实验源自 实验1 标准击实试验1)目的

公路工程试验检测员材料-3-1_真题-无答案

公路工程试验检测员材料-3-1_真题-无答案

公路工程试验检测员材料-3-1(总分100,考试时间90分钟)判断题1. 击实试验选取试样中干密度最大者作为最大干密度。

A. 正确B. 错误2. 土达到饱和状态时,饱和度为0。

A. 正确B. 错误3. 烘干法是测含水率的标准试验方法。

A. 正确B. 错误4. 烘干法不适用于有机质土类的含水率测定。

A. 正确B. 错误5. 扰动土样试件制备时,高度小的采用击实法,高度大的采用压样法。

A. 正确B. 错误6. 土的塑限是锥重100g,锥入深度5mm时土的含水率。

A. 正确B. 错误7. 土的液塑限联合测定试验,若三点不在一条直线上,则该试验作废。

A. 正确B. 错误8. 砂土没有液塑限。

A. 正确B. 错误9. 最大、最小孔隙比的测定方法不适用于黏土。

A. 正确B. 错误10. 土中黏粒含量越多,土的可塑性越高,塑性指数越小。

A. 正确B. 错误11. 砂磨细到粒径小于0.002mm时,便具有可塑性。

A. 正确B. 错误12. 当土的含水率为0时,土为二相土。

A. 正确B. 错误13. 当土孔隙中充满水时,土为二相体。

A. 正确B. 错误14. 土的缩限是扰动的黏质土在饱和状态下,因干燥收缩至体积不变时的含水率。

A. 正确B. 错误15. 土中粗颗粒含量越多,则最佳含水率越低,最大干密度越大。

A. 正确B. 错误16. 增加击实功,可提高土的最大干密度。

A. 正确B. 错误17. 做土的有机质含量试验时,溶液由橙黄色经蓝绿色突变为橙红色时即为终点。

18. 测定土的渗透系数时,标准温度为10℃。

A. 正确B. 错误19. 用环刀取土样时,环刀刀口应向下,垂直下压。

A. 正确B. 错误20. 直剪试验,砂土与黏土的试样制备方法相同。

A. 正确B. 错误21. 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即其所受的最大轴向应力。

A. 正确B. 错误22. 渗透系数是反应土渗透性强弱的指标。

A. 正确B. 错误23. 当不均匀系数不小于5且曲率系数为1~3时,土为级配良好的土。

最大干密度公式

最大干密度公式

最大干密度公式
一、最大干密度概念解析
最大干密度是指土壤在最紧密排列状态下的密度,这种状态通常是通过击实试验或振动压实试验来实现的。

最大干密度是土壤力学性质的重要指标,对于工程建设中的土壤改良、地基处理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最大干密度公式推导
最大干密度公式一般为:
最大干密度= (天然含水量- 最小含水量)/(最大含水量- 最小含水量)
其中,天然含水量、最小含水量和最大含水量均为实验测定数据。

三、公式应用实例
例如,某工程项目的土壤击实试验结果如下:
天然含水量:ω1 = 20%
最小含水量:ω2 = 10%
最大含水量:ω3 = 30%
根据公式,最大干密度= (20% - 10%)/(30% - 10%)= 0.5 / 0.2 =
2.5
四、注意事项
1.最大干密度公式适用于一般土壤,但对于特殊性质的土壤(如粘性土、有机土等),可能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2.在应用最大干密度公式时,需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性,以免对工程设计
造成误导。

3.最大干密度只是土壤性质的一个方面,还需结合其他指标(如塑性指数、液限等)进行综合分析。

击实试验计算方法

击实试验计算方法

击实试验计算方法击实试验呀,可没那么复杂哦。

咱先来说说它的一些基本概念。

击实试验呢,就是为了确定土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优含水率的。

那怎么计算呢?对于含水率的计算,这就像是在算土里面水占了多少比例。

含水率等于水的质量除以干土的质量,再乘以100%。

你可以想象一下,就像你做蛋糕,水和面粉(这里的面粉就好比干土啦)的比例很重要呢。

如果水太多,蛋糕就成面糊糊了;水太少,蛋糕又干巴巴的。

土也是这个道理哦。

再说说干密度的计算。

干密度就是土在干燥状态下的密度啦。

它等于土的总质量除以土的总体积。

这里的土的总质量呢,是包含了土颗粒和土里面水的质量哦。

但是要注意,我们在计算的时候,有时候需要把水的影响去掉,得到真正的干密度。

那最大干密度和最优含水率是怎么从击实试验里得出来的呢?我们通过不同含水率的土样进行击实,然后测量每个土样击实后的干密度。

把这些数据画成一个曲线,就像小山坡一样。

这个曲线的最高点对应的干密度就是最大干密度啦,而这个最高点对应的含水率就是最优含水率。

在实际计算的时候,我们要特别小心数据的准确性。

比如说称土样的质量,一定要精确到小数点后几位呢。

就像你称糖果一样,多一点少一点,味道可能就不太对啦。

还有测量土样体积的时候,也要保证测量方法正确。

要是在计算过程中遇到问题呀,不要慌。

可以重新检查一下数据,看看是不是哪个环节出了小差错。

就像走迷宫,走错了一步没关系,退回来重新走就好啦。

击实试验的计算方法虽然有点小繁琐,但只要我们耐心一点,把每个步骤都搞清楚,就像搭积木一样,一块一块稳稳地搭起来,肯定能算出准确的结果呢。

击实试验确定的桩间土最大干密度

击实试验确定的桩间土最大干密度

击实试验确定的桩间土最大干密度
击实试验是确定土壤最大干密度和最优含水率的一种方法,以便于进行桩基施工。

击实试验的结果会直接影响到桩基施工的质量和安全性。

在击实试验中,通常会采用不同的击实方法,如轻型击实和重型击实。

不同的击实方法所对应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优含水率是有一定差异的。

一般情况下,重型击实试验所获得的最大干密度平均比轻型击实试验提高约%,而最优含水率平均降低约%(绝对值)。

这意味着击实功能愈大,土的最佳含水量愈小,而最大干密度及强度愈高。

请注意,对于不同的土壤类型和工程要求,可能需要采用不同的击实方法和参数。

因此,在进行桩基施工前,应进行详细的勘察和试验,确定适合当地条件和工程要求的击实试验参数,以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需更准确的信息,可以咨询土建工程师或查阅相关的土木工程书籍。

毕业论文 击实试验过程中最大干密度和最优含水率影响因素分析

毕业论文 击实试验过程中最大干密度和最优含水率影响因素分析

25 河雷公路沥青路面水泥稳定基层质量控制摘 要:河雷公路沿线有丰富的天然砂砾材料,为降低工程造价,合理利用资源,经过试验 研究,确定了路面基层的合理碎石用量,提出了施工压实度控制方法。

关键词:道路工程;水泥稳定基层;试验研究;压实度控制0 前言河雷公路路面改造工程全长27.55km ,设计路面结构形式为5cm (AM —20I )沥青碎石+20cm 水泥稳定砂砾掺碎石基层,路面宽12m ,设计累计标准轴次1.25×106。

基层7d 无侧限抗压强度设计值≥2.8Mpa 。

该公路沿线河床开阔,河床砂砾材料储量较丰富。

施工单位在材料调查时,用19mm 方孔筛对砂砾进行控制性过筛,利用筛余材料作为水稳基层组成骨料,粒径大于19mm 的砂砾材料用作路面垫层。

经试验,筛余混合料的水稳砂砾7d 无侧限抗压强度仅为2.3Mpa ,强度未能达到规范要求。

在确保工程质量前提下,为了能合理利用资源、降低工程造价,根据基层的设计和施工技术规范及相关试验规程,我们进行了水泥稳定砂砾基层掺碎石和施工压实度控制试验研究。

通过一系列室内外的实验,提出了水稳砂砾适当掺加碎石基层的施工方案,得到了合理的碎石掺量和施工压实度的控制方法。

1 合理的碎石掺量试验研究材料颗粒分析试验与基层组成设计。

在市局试验检测中心做击实试验,得出基层中各种碎石含量对应的最大干容重与最佳含水量。

1.1砂砾颗粒分析对19㎜以下材料进行颗粒分析,结果如表1。

1.2碎石颗粒分析河雷公路沿线有3处石灰岩矿,储量极为丰富。

利用19mm 孔径控制性过筛,筛余部分用做沥青碎石面层,大于19mm 材料,用于掺加水稳砂砾基层。

经对19mm 以上的部分进行颗粒分析,结果如表2。

1.3混合料级配调整对上述的砂砾和碎石进行级配调整,使之符合水稳基层现行规范所要求的级配(见下表3)。

经调整,要符合规范的级配范围,碎石用量不可超过45%、砂砾用量不低于55%。

1.4碎石用量确定1.4.1根据级配确定。

级配碎石最大干密度实验程序

级配碎石最大干密度实验程序

级配碎石最大干密度实验程序
一般情况下,级配碎石,首先要对原材进行试验,做筛分,含泥量、泥块含量。

然后还要用震动击实法做出砂石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

在施工完毕后,对垫层做压实度,一般用灌水法或灌砂法检测压实度。

级配碎石的最大干密度在2.30~2.50g/㎝3。

级配碎石击实试验中,对于粒径大于37.5mm的颗粒进行筛除,同时利用公式校正计算干密度。

使用级配型集料的两个决定性因素是施工质量和轴荷载。

当这两个条件有利时,级配碎石即使在薄沥青面层或沥青表面处治下也会上作得很好。

当轴荷载较重时,在某一交通水平以上,这种级配碎石基层上直接加铺薄沥青面层结构就不合适了。

扩展资料
ab料大,级配碎石是20-50的石子肯定是ad的啊一样大的啦相比较,明显是ab应该是ad吧肯定是AB撒一样大的吧这个是AB料的比较好啊估计是AB吧AB料的密度相对比较大。

级配碎石是由各种大小不同粒级集料组成的混合料,当其级配符合技术规范的规定时,称其为级配型集料。

级配型集料包括级配碎石、级配碎砾石(碎石和砂砾的混合料,也常将砾石中的超尺寸颗粒砸碎后与砂砾一起组成碎砾石)和级配砾石(或称级配砂砾)。

击实试验过程中最大干密度

击实试验过程中最大干密度

击实试验过程中最大干密度和最优含水率影响因素分析摘要:在工程建设中,为了提高填土的强度,增加土的密实度,降低其透水性和压缩性,常将填土夯实。

夯实土样是最简单易行的土质改良方法,土样经夯实后,土体变得密实又坚硬,对工程很有利,所以工程上利用干密度作为夯实的质量检验指标。

室内击实试验就是模拟工程现场的夯实原理,利用标准化的击实仪和操作规程,对土料施加一定的冲击荷载使之压实,从而确定所需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优含水率,作为选择填土密度、夯实次数等主要依据。

在击实试验的过程中,影响土的最优含水率和最大干密度因素较多,通过对这些影响因素的分析,提高土的击实效果,达到击实试验的目的。

关键词:击实试验压实最大干密度最优含水率在工程建设中,经常遇到填土压实的问题,例如修筑道路、堤坝、飞机场、运动场、挡土墙、埋设管道、建筑物地基的回填等。

为了提高填土的强度,增加土的密实度,降低其透水性和压缩性,通常用分层压实的办法来处理地基,通过对土的最优含水率和最大干密度的研究来提高土的击实效果。

土的最优含水率和最大干密度可用室内击实试验来测得,室内击实试验采用击实仪法,是用锤击实土,使土密度增大,测定土样在一定压实功能作用下达到最大密度时的含水率(最优含水率)和此时的干密度(最大干密度),借以了解土的压实特性,作为选择填土密度、施工方法、机械碾压或夯实次数以及压实工具等的主要依据。

试验时将符合有关标准规范要求的同一种土,配制成若干份不同含水率的试样,用同样的压实能量分别对每一份试样进行击实后,测定各试样击实后的含水率w和干密度ρd,从而绘制含水率与干密度关系曲线,此关系曲线称为压实曲线,如图1所示。

在压实曲线上的干密度的峰值,称为最大干密度ρdmax;与之相对应的含水率,称为最优含水率Wo,它表示在击实功能一定的情况下,达到最大干密度时的含水率。

图1 压实曲线目前国内常用的室内击实试验方法有轻型击实试验和重型击实试验两种。

轻型击实试验方法主要适用于水库、堤防、铁路路基填土;重型击实试验方法主要适用于高等级公路填土和机场跑道等。

土工击实试验最大干密度偏差

土工击实试验最大干密度偏差

土工击实试验最大干密度偏差1. 引言土工击实试验是一种常用的土工测试方法,用于评估土壤的力学性质和工程可行性。

其中,最大干密度是一个重要的指标,它反映了土壤颗粒之间的紧密程度。

然而,在进行土工击实试验时,往往会出现最大干密度偏差的情况。

本文将探讨土工击实试验中最大干密度偏差的原因和影响,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2. 最大干密度偏差的原因最大干密度偏差是指实际测得的最大干密度与理论值之间存在差异。

这种偏差可能由以下几个方面因素引起:2.1 实验操作误差在进行土工击实试验时,操作人员可能存在一些误差,如取样不准确、压实过程中振动频率不恰当等。

这些误差会导致最终测得的最大干密度与真实值存在一定偏差。

2.2 土壤颗粒组成和结构特性不同种类和不同颗粒大小的土壤具有不同的干密度特性。

土壤颗粒之间的排列结构、孔隙分布等因素也会影响最大干密度的测定结果。

因此,如果土壤样品的颗粒组成和结构特性与试验标准假设的条件不完全一致,就会导致最大干密度偏差的产生。

2.3 实验环境条件土工击实试验需要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进行,如温度、湿度等。

这些环境条件可能对最大干密度的测定结果产生一定影响。

例如,在高温下进行试验可能会导致土壤样品中水分蒸发过快,从而使最大干密度偏低。

3. 最大干密度偏差的影响最大干密度偏差对土工工程具有重要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3.1 工程设计误差土工击实试验是工程设计中常用的手段之一。

如果最大干密度测定存在较大偏差,则会导致设计参数错误,从而影响到工程施工和使用阶段。

3.2 施工质量控制困难土壤压实是施工过程中常见的操作,通过控制最大干密度可以保证土壤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然而,如果最大干密度偏差较大,施工人员将很难准确控制土壤的压实程度,从而影响到施工质量。

3.3 工程成本增加最大干密度是土工击实试验中一个重要的参数,它直接关系到土壤的压实效果和工程成本。

如果最大干密度偏差较大,则可能需要采取额外措施来调整土壤密实度,从而增加工程成本。

土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试验要点

土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试验要点

土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试验要点(击实试验GB/T 50123-1999)一、分类和试验范围:本试验分为轻型击实和重型击实。

轻型击实试验适用于粒径小于5mm的粘性土。

重型击实试验适用于粒径不大于20mm的土。

采用三层击实时,最大粒径不大于40mm。

二、击实功率:轻型击实试验的单位体积击实功应为592.2KJ/m3,重型击实试验的单位体积击实功应为2684.9KJ/m3。

三、设备要求:1.击实仪的击锤应配导筒,击锤与导筒间应有足够的间隙使锤能自由下落;电动操作的击锤必须有控制落距的跟踪装置和锤击点按一定角度(轻型53.5°,重型45°)均匀分布的装置(重型击实仪中心点每圈要加一击)。

2 .天平:称量200g,最小分度值0.01g。

3.台秤:称量10g,最小分度值5g。

4.标准筛:孔径为20mm、40mm和5mm。

5.试样推出器:宜用螺旋式千斤顶或液压式千斤顶,如无此类装置,亦可用刮刀和修土刀从击实筒中取出试样。

四、试样制备方法:试样制备分为干法和湿法两种。

1 干法制备试样应按下列步骤进行,用四分法取代表性土样20g(重型为50kg),风干碾碎,过5mm(重型过20mm或40mm)筛,将筛下土样拌匀,并测定土样的风干含水率。

根据土的塑限预估最优含水率,并按本标准第3.1.6条4、5款的步骤制备5个不同含水率的一组试样,相邻2个含水率的差值宜为2%。

注:轻型击实中5个含水率中应有2个大于塑限,2个小于塑限,1个接近塑限。

2 湿法制备试样应按下列步骤进行,取天然含水率的代表性土样20kg(重型为50kg)碾碎,过5mm筛(重型过20mm或40mm),将筛下土样拌匀,并测定土样的天然含水率。

根据土样的塑限预估最优含水率,按本条1款注的原则选择至少5个含水率的土样,分别将天然含水率的土样风干或加水进行制备,应使制备好的土样水分均匀分布。

五、试验步骤:击实试验应按下列步骤进行:1 将击实仪平稳置于刚性基础上,击实筒与底座联接好,安装好护筒,在击实筒内壁均匀涂一薄层润滑油。

影响击实试验中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率的因素分析王红博

影响击实试验中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率的因素分析王红博

影响击实试验中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率的因素分析王红博发布时间:2021-09-14T07:05:53.668Z 来源:《防护工程》2021年17期作者:王红博吴帅屈旭宁王伟张强[导读] :本文针对击实试验过程中可能对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率产生影响的因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进行分析的角度是土样多次使用及试样分层高度和试样的均匀性等。

希望这篇文章能够为土工击实标准试验提供理论依据。

王红博吴帅屈旭宁王伟张强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西北分公司陕西西安 710000摘要:本文针对击实试验过程中可能对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率产生影响的因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进行分析的角度是土样多次使用及试样分层高度和试样的均匀性等。

希望这篇文章能够为土工击实标准试验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影响条件;土样多次使用;分层高度;试样均匀性引言在路基施工的过程中,将土当做回填材料是十分常见的,那么填土的压实问题就不得不进行面对,举个例子:在公路、运动场、路基、飞机场等地方,为了增强用作回填物的承载能力,提升土质的整体密实度,减弱其压缩能力和透水能力,应该根据施工工艺或图纸设计要求,使用重锤夯实、机器滚动压实或者是通过振动等技术来将填土进行相应的压实,达到符合设计要求的压实度。

正常情况下,采用最大干密度来对土的击实程度来进行表示,而相应的击实情况下最大干密度对应的含水率便是最佳含水率。

就现在的情况来看,想要了解回填土击实特征最有效最实用的方式是室内的击实试验,试验可以获得更准确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率,因此基于这两个数据,可以了解土壤的压实特性。

有两种类型的室内压实试验,一种是轻型击实试验,另一种是重型击实试验。

下面便利用了一个实际的工程作为例子,来对这些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和阐述。

1 影响条件击实顾名思义就是对土进行类似于压实的操作。

具体是指,借助一些外物的力量或者是其他的击实能量,让土颗粒的排列变的更加的规范整齐,达到土颗粒之间的缝隙缩小的效果,而密实度也随之增加,这样回填土的硬度和密度才会符合标准要求。

刍议土工标准击实试验最大干密度的求取

刍议土工标准击实试验最大干密度的求取
i i 溷 c
Thl . ;H。 eng 。 。。 coy 。 。 o

工 程 技 术
刍议 ±王标 准击实试验最 大千密度的求取
张 旭
( 吉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吉林长 春 10 2 ) 01 3
摘 要 : 工标 准击实试验 , 土 可以确定土 的最大干 密度和最 佳含 水量 , 其试验成果 对公路 工程路 基填料 的选择和压 实度 的检 测至观重要 ,
线 y 对 数 据 的 拟 合 精 度 可 用 均 方 差 仃即 () 二 范 数 的平 方 来 表 示 :

干 密 度随 着 含水 率 的 增加 而 增 加 , 土 工标 准 击 实 试 验 就 是 根 据 压 实 理 论 、 模拟 工地 压 实 条 件 确 定 土 的 最 大 干 密 度 及 最 优 含 水 率 的 一 种 试 验 方 法 。填 土 路 基 的 施 工 过 程 中 , 场 的 压 实 情 况如 何 , 常采 用 压 实 度 现 通 对其 质量进行评价 。
1前言

∑ 爷 一 , )Y 所以 ( r 可得到如下
0 , 0
公式 :
( YP p~ , — )
— ) 法 方 程 Y P一 从

A c=A 中解 出 =( C, , ), ,l ’ 即可 A
可 到土 工 标 准 击 实 拟 合 曲 线 , 中拟 合 曲 其
提 供 了依 本 文 结 合 数 值 分 析 原 理 , 出 了按 最 小 二 乘 法 原 则 求 解 击 实 试 验 数 据 的 拟 合 曲 线 , 而 为理 论 求 解 最 大 干 密 度 和 最 佳 含 水 量 提 从
据, 具有 一定 的推 广应 用价 值 。 关键词 : 公路工程 最 ・ b-乘法 最大干密度 最佳含水量 中图分类号 : U 1 T 4 文献标识码 : A

击实试验测土的最佳含水率和最大干密度

击实试验测土的最佳含水率和最大干密度

人工击实试验一、目的和要求通过对不同含水量的土体进行标准击实,使土体在夯实功作用下达到密实,从而测定出各种状态下土的含水量与干密度之间的关系,绘制击实曲线,确定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

二、实验原理轻型击实和重型击实(本试验采用轻型击实)三、实验装置1. 标准击实仪(手动):RJS —ⅡAa.击实锤:mm 51φ、锤重2.5kg ,落高H=305mmb.击实筒:mm 102φ、h=116mm 、V=948mm2. 名称:10kg ,感量5g3. 其他设备:烘箱、干燥缸、天平、取土器(千斤顶)、土样筛、拌盘、子铲、量杯、削土刀等四、实验步骤1. 试验前准备工作:a. 备料(干土法和湿土法):干土法取代表性土样风干、碾碎、过5mm 筛,用四分法取筛下土样约10kg ,并测0ωb. 称取3kg 土样5份,分别加入不同的含水量(按2%的比例递增),拌匀后焖料24h 备用c. 将击实筒内涂一薄层凡士林,以利脱模。

2. 实验操作步骤:a. 将击实筒放在坚硬的地面上,取制备好的土样分3次装入筒内,每次试样量应使击实后的试样等于或略高于筒高的1/3,每层击27下,击实锤应自由垂直下落,锤迹应均匀分布在土样表面。

每层击实后,将层面“拉毛”,以利于层间结合,然后再装入套筒。

b. 重复上述方法,进行其余各层土的击实。

试样击实后,试样不应当高出自筒顶面5mm ,且不能低于筒面。

c. 用削土刀沿套筒内壁削利,使试样与套筒脱离后,扭动并取下套筒,齐筒顶细心削平试样,拆除底板,擦净筒外壁,称量筒+湿土重1m 准确至1gd. 用推土器推出筒内试样,从试样中心处取样15—20g ,测其含水量(精确至0.1%),然后擦净击实筒,称筒后量2m ,准确至1g五、试验结果整理及分析 1. 计算击实后各点的湿密度:V m m 21-=湿ρ (3/cm g ) 2. 计算击实后各点的干密度:i dωρρ01.01+=湿3. 取两次含水量的平均值作为含水量的测量值4. 绘含水量与干密度关系曲线:以干密度为纵坐标,含水量为横坐标,绘制干密度和含水量关系曲线,曲线上峰值点的纵、横坐标分别为最大干密度和最大含水量。

土工击实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率大致在什么范围

土工击实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率大致在什么范围

各种土样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率大致在什么范围
一、采用不同的击实方法,其所对应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率是有一定差异的,一般而言,重型比轻型击实试验所获得的最大干密度,平均提高约9.9%,而最佳含水量平均降低约3.5%(绝对值)。

即击实功能愈大,土的最佳含水量愈小,而最大干密度及强度愈高。

另外,采用重型击实标准后,土基压实度至少可增加6%,而处理过后的土层强度可以提高32%以上。

二、一般情况下,采用轻型击实标准时,土的最佳含水量对于黏性土约相当于塑限的含水量;对于非黏性土则约相当于液限含水量的0.65倍。

表2-1 土的渗透系数参考值
土的渗透系数参考表2-5
详细范围值如下:
1、砂土:最佳含水量(按重量计)%为:8~12;最大密度(kN/m3)为:1.8~1.88。

2、亚砂土:最佳含水量(按重量计)%为:9~15;最大密实度(kN /m3)为:1.85~2.08。

3、粉土:最佳含水量(按重量计)%为:16~22;最大密实度(kN /m3)为:1.61~1.8。

4、亚粉土:最佳含水量(按重量计)%为:12~20;最大密实度(kN /m3)为:1.67~1.95。

5、黏土:最佳含水量(按重量计)%为:15~25及以上;最大密实度(kN/m3)为:1.58~1.7。

注:当采用重型击实时,其最大密实度平均要提高10%,最佳含水量约减少3.5%(绝对值)。

关于击实试验与现场干密度关系的探讨

关于击实试验与现场干密度关系的探讨

最 大 粒 径 3 .mm 级 配 碎 石 试 验 路 干 密 度 试 验 15
成 果 表
碾压遍数( 振静 l +振 3 +光 4 )
3 4 5 6 7 8
灌 砂
20 2 1 2 1 22 22 2 8 .9 . 4 . 9 . 0 . 2 . 2 2 1 2 1 2 1 22 . 0 . 6 . 9 .1 2 3 2 5 . 2 . 2
特别是粒料类材料 , 致使测得的压实度数值经常性超过
l0 0 %的假 象 。
《 公路 工程质量检 验评定标准》 JJ7 — 8 中对最 (T 0 19 )
大 干 密 度 有 如 下 规 定 : 基 和 路 面 基 层 、 基 层 的 压 实 路 底 度 以重 型 击 实 标 准 为 准 , 青 混凝 土 面层 压 实 度 以 马 歇 沥
21 。 4 21 。 4 21 . 4 21 。3
53 - 47 . 59 .
52 - 55 。 55 . 49 .
电 动 动 电 动
电 动 电 动 手 动 手 动
碾 压遍数( 振静 1 +振 2 +光 5 )
3 4 5 6 7 8
维普资讯
20 0 8年 第 8期
农 家 之 友
理 论探 讨
关于击实试验 与现场 干密度关系的探讨
吴 维 军
( 安徽省六安市公路管理局 , 安徽 六安 2 1 0 ) 3 0 3
[ 摘要 ] 公路工程随 着重型压 实设 备的迅速发展和先进施工工艺的采用 , 以及现 行击 实设 备对击 实功的影响 , 使
试 验 路 采 用 重 型 压 实 的 方 法 , 1台 1T振 动 压 路 用 8 机 和 1 1 — 1 轮 压 路 机 进 行 组 合 碾 压 。 碾 压 前 对 台 8 2 T光

标准击实试验干密度和含水率的数值分析方法

标准击实试验干密度和含水率的数值分析方法

标准击实试验干密度和含水率的数值分析方法发布者:中煤30处王玥明中煤三建试验检测有限责任公司李桂云发布时间:2006-11-17 10:29:00内容摘要关键词:击实试验;最大干密度;最佳含水率;数值分析摘要:在土木工程建设基础回填及公路填方路基工程中,土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是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两个重要因素,是回填土压实度的主要判定指标。

规范推荐通过绘制- 曲线图的求解方法,实验数据计算而得数据大多是离散的,因而曲线的任意性空间较大,在大多数情况下存在人为误差,不能绘制出合理的标准曲线,本文提出了利用最小二乘法求解拟合方程并绘制逼近曲线,从而理论求解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

正文文字大小:大中小前言压实度是控制公路工程质量的主要技术指标之一,压实度可靠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要求最大干密度准确并与测点实际干密度相对应.做标准击实试验的目的是为了获取填筑土的最大干密度和相应的最佳含水量, 按照《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J051)的规定,土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是根据击实试验结果,手工绘制- 曲线图,按曲线的峰值点来确定。

而此项试验的结果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 往往因不同试验人员的经验、对数据的处理方法、绘制比例等,导致求解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结果差异较大,得出的标准密度往往偏离其真实值,以至于施工中出现压实度总是不合格或压实度大于100%的现象。

不能正确指导施工,从而引起质量事故。

笔者结合工程实例, 对上述击实试验数据处理和绘图存在的问题,结合数值分析原理和工科数学求极值的方法,提出了按最小二乘原则确定对应试验数据的拟合曲线,从而为理论求解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提供了依据,并给示例进行计算。

1 击实试验数据处理的常规方法分析1.1《公路土工试验规程》规定以干密度为纵坐标,含水量为横坐标,绘制干密度及含水率的关系曲线,曲线上的峰值点坐标分别为最大干密度和最优含水率(图#).如果曲线不能绘制出明显的峰值点,应进行补点或重做.但在试验过程中存在两个问题:同一组试验数据,可以绘制出明显的峰值点,也可以绘制不出明显的峰值点,这样将导致不同的人在处理数据时对是否需要重做或补点有不同的判断.同时,同一组试验数据,不同的人会绘制出不同的曲线,导致最大干密度和最优含水率产生偏差,而这些误差正是在处理数据时无法避免的。

土壤(重型击实)最大干密度与最佳含水量试验报告

土壤(重型击实)最大干密度与最佳含水量试验报告

第三节施工检(试)验报告目录土壤(重型击实)最大干密度与最佳含水量试验报告 (219)土壤(轻型击实)最大干密度与最佳含水量试验报告 (220)土路基压实度试验记录 (221)填石路堤压实度(灌砂法)检验报告 (222)填石路堤压实度(灌砂法)试验记录 (224)填石路堤弯沉测定检验报告 (226)填石路堤弯沉测试记录表 (227)粗集料筛析试验报告 (228)细集料筛析试验报告 (231)水泥稳定碎(砾)石基层混合料掺配试验报告 (233)水泥稳定土击实试验报告 (234)水泥稳定碎石(砾石)基层试压报告 (235)水泥稳定碎石(砾石)基层配合比试验报告 (236)沥青混合料压实度(蜡封法)试验记录 (237)混凝土强度(性能)试验汇总表 (238)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报告 (239)混凝土试块抗压强度检验报告 (240)混凝土试块抗压强度统计、评定记录 (241)混凝土试块抗折强度检验报告 (242)混凝土试块抗折强度统计、评定记录 (243)混凝土试块抗渗检验报告 (244)砂浆配合比试验报告 (245)砂浆试块抗压强度检验报告 (246)砂浆试块强度统计评定记录 (247)砂浆试块强度试验汇总表 (248)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报告 (249)钢筋焊接检验报告 (250)焊缝质量综合评级汇总表 (251)表工程名称:取样日期:试验日期:取土地点:土壤种类:落距:45cm 每层击数:98 击锤质量:4.5kg审核计算试验工程名称:取样日期:试验日期:施工单位:取土地点:土壤种类:审核计算试验土路基压实度试验记录工程名称:施工单位:分项工程:击实种类:试验日期:审核:试验:计算:填石路堤压实度(灌砂法)检验报告报告编号:测试中心盖章:批准:审核:测填石路堤压实度(灌砂法)试验记录224有关说明《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 1-2008对填石路堤压实密度以试验路段来确定。

我们根据台州地区填石路堤的大量工程经验,参照《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填石路堤的压实质量标准如下:η=1-ρd/G(η-孔隙率;ρd-填料干密度;G-填料视密度)例:凝灰岩填石路堤的填料干密度ρd=20.1kN/m3; G=26 kN/m3则η=1-ρd/G=1-20.1/26=22.7%。

击实最大干密度计算公式

击实最大干密度计算公式

击实最大干密度计算公式击实最大干密度计算公式在工程建设和土壤科学等领域中可是个相当重要的家伙!先来说说啥是击实试验。

这就好比我们要把一堆土或者其他松散的材料变得更结实、更稳定。

就像我们小时候玩沙子,使劲把沙子压实,让它不容易散开。

击实试验就是通过模拟这样的压实过程,找到材料能够达到的最密实状态,从而得出最大干密度。

那最大干密度计算公式到底是啥呢?常见的有普氏公式、修正普氏公式等等。

比如说普氏公式,它考虑了很多因素,像土的含水量、压实能量等等。

咱举个例子哈。

有一次我去一个建筑工地上,看到工程师们正在为一条新路做地基处理。

他们拿着各种仪器,在那认真地做击实试验。

我凑过去看,只见他们把土样放进一个圆柱形的容器里,然后用一个重重的锤子不停地砸。

每砸一次,就记录一些数据。

我好奇地问其中一位工程师:“大哥,这得砸多少下呀?”他笑着说:“这可没个准,得根据不同的土样和要求来,直到达到最佳状态。

”经过一番努力,他们终于得出了数据,然后就开始用最大干密度计算公式来计算结果。

我在旁边看着他们忙碌的身影,心里不禁感叹,这看似简单的公式,背后可是凝聚了无数工程师的智慧和汗水。

在实际应用中,这个计算公式可太重要了。

比如说在道路建设中,如果不知道最大干密度,那铺的路可能就不结实,容易出现裂缝、下沉等问题。

在水利工程中,大坝的填土要是密度不够,那可就有决堤的危险。

而且,不同类型的土,计算最大干密度的方法和公式可能还会有所不同。

砂土、黏土、粉质土,各有各的特点。

这就要求我们在使用公式的时候,要先搞清楚土的类型和性质。

另外,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计算最大干密度的方法和公式也在不断地改进和完善。

新的技术和设备的出现,让我们能够更准确地测量和计算。

总之,击实最大干密度计算公式虽然看起来有点复杂,但它却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工具。

我们得好好掌握它,才能让我们的建设更牢固、更安全。

就像盖房子要打牢地基一样,这个公式就是我们在工程领域的坚实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击实试验过程中最大干密度和最优含水率影响因素分析摘要:在工程建设中,为了提高填土的强度,增加土的密实度,降低其透水性和压缩性,常将填土夯实。

夯实土样是最简单易行的土质改良方法,土样经夯实后,土体变得密实又坚硬,对工程很有利,所以工程上利用干密度作为夯实的质量检验指标。

室内击实试验就是模拟工程现场的夯实原理,利用标准化的击实仪和操作规程,对土料施加一定的冲击荷载使之压实,从而确定所需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优含水率,作为选择填土密度、夯实次数等主要依据。

在击实试验的过程中,影响土的最优含水率和最大干密度因素较多,通过对这些影响因素的分析,提高土的击实效果,达到击实试验的目的。

关键词:击实试验压实最大干密度最优含水率在工程建设中,经常遇到填土压实的问题,例如修筑道路、堤坝、飞机场、运动场、挡土墙、埋设管道、建筑物地基的回填等。

为了提高填土的强度,增加土的密实度,降低其透水性和压缩性,通常用分层压实的办法来处理地基,通过对土的最优含水率和最大干密度的研究来提高土的击实效果。

土的最优含水率和最大干密度可用室内击实试验来测得,室内击实试验采用击实仪法,是用锤击实土,使土密度增大,测定土样在一定压实功能作用下达到最大密度时的含水率(最优含水率)和此时的干密度(最大干密度),借以了解土的压实特性,作为选择填土密度、施工方法、机械碾压或夯实次数以及压实工具等的主要依据。

试验时将符合有关标准规范要求的同一种土,配制成若干份不同含水率的试样,用同样的压实能量分别对每一份试样进行击实后,测定各试样击实后的含水率w和干密度ρd,从而绘制含水率与干密度关系曲线,此关系曲线称为压实曲线,如图1所示。

在压实曲线上的干密度的峰值,称为最大干密度ρdmax;与之相对应的含水率,称为最优含水率Wo,它表示在击实功能一定的情况下,达到最大干密度时的含水率。

图1 压实曲线目前国内常用的室内击实试验方法有轻型击实试验和重型击实试验两种。

轻型击实试验方法主要适用于水库、堤防、铁路路基填土;重型击实试验方法主要适用于高等级公路填土和机场跑道等。

试验规程有两种,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50123-1999《土工试验方法标准》[1],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JTG E40-2007《公路土工试验规程》[2]。

两种规程对击实试验的目的、适用范围、仪器设备以及试验条件分别有不同的规定,下面以JTG E40-2007《公路土工试验规程》为试验方法标准,说明在击实试验过程中影响土的最优含水率和最大干密度的一些主要因素。

1 试验部分1.1 仪器和试验条件JTG E40-2007《公路土工试验规程》中的击实试验所用仪器主要部件和试验条件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仪器主要部件和试验条件试验方法类别锤底直径锤质量(kg)落高(cm)试筒尺寸层数每层击数击实功(kJ/m3)最大粒径内径高容积(cm) (cm) (cm) (cm3) (m m)轻型Ⅰ法Ⅰ.1Ⅰ.2552.52.530301015.212.7129972177332759598.2598.22040重型Ⅱ法Ⅱ.1Ⅱ.2554.54.545451015.212.71299721775327982 687.02 677.220401.2 试样制备(1)干土法(土不重复使用) 由于击实曲线一定要出现峰值点,由经验可知,最大干密度的峰值往往都在塑限含水率附近,根据土的击实原理, 峰值点就是孔隙比最小的点,所以至少要准备5个试样, 分别加入不同水分,其中2个含水率高于塑限(按2%~3%含水率递增), 2个含水率低于塑限(按2%~3%含水率递减), 搅拌匀后闷料一夜备用。

(2)湿土法(土不重复使用) 湿土法主要适用于高含水率土,配制试样时可省略过筛步骤,用手拣除大于40 mm的粗石子既可。

保持天然含水率的第一个土样,可既用于击实实验。

其余的试样分成小土块分别风干,含水率按2%~3%递减。

1.3 操作步骤(1) 分层击实将击实筒固定在刚性底板上,装好护筒,在击实筒内壁涂薄层凡士林油,取制备好的试样每层约1700 g左右,分层倒入筒内,整平表面,分层进行击实。

击实时,落锤应垂直自由落下,锤迹必须均匀分布于土面上,击实后试样略高于筒顶(不得大于6 mm)。

(2) 称击实筒加土的质量用修土刀沿套环内壁削挖后,扭动,取下套环,齐筒顶削平土样,拆除底板,擦净筒外壁,称量,准确至1 g。

(3) 测含水率用推土器推出筒内试样,在土样中心处取两个各约15~500 g的土样,平行测其含水率,平行误差应小于1%。

按上述1、2、3步骤,依次将不同含水率的几个试样进行分层击实和测定工作。

1.4数据整理(1)计算密度按下式分别计算击实后土的湿密度和干密度ρd,计算至0.01×103 kg/m3。

ρ=m/Vρd=ρ/(1+w)式中:m 击实后湿土质量,kg;V 击实筒容积,m3;W 含水率,小数计。

(2) 绘制曲线以干密度ρd为纵坐标,以w为横坐标,绘制压实曲线。

曲线上峰值点所对应的数值即分别为该土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优含水率,如图1所示。

如曲线不能给出峰值点,应进行补点试验。

2最大干密度和最优含水率影响因素与结果分析2.1击实功能的影响我们知道压实就是指土体在压实能量作用下,土颗粒克服粒间阻力,产生位移,土颗粒重新排列,使土中的孔隙减小,密实度增大。

压实功能是指每单位体积所消耗的能量,压实功能愈大,得到的最优含水率愈小,相应的最大干密度愈高,可见压实功能是影响击实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通过压实功能影响击实效果的主要表现有:(1)余土高度的影响试样击实后总会有部分土超过筒顶高,这部分土柱称为余土高度。

标准击实试验所得的击实曲线是指余土高度为零时的单位体积击实功能下土的干密度和含水率的关系曲线。

也就是说,此关系曲线是以击实筒容积为体积的单位功能曲线,但由于在实际的操作中总会存在或多或少的余土高度,如果余土高度过大,则压实曲线上的干密度就不再是一定功能下的干密度,试验结果的误差会增大。

表2分别是对同一土样按同一含水率,在击实后余土高度控制在3~6 mm与7~11 mm时的干密度的结果对比。

从表2可知,余土高度控制在7~11 mm时的干密度要比余土高度在3~6 mm低20~40kg/m3。

这是因为随着余土高度的增加, 试样的单位体积相对增大,则试样所受的单位体积击实功能相应减小。

表2 不同余土高度时干密度试验结果试样1# 2# 3# 4# 5# 大约余土高度(m) 0.003 0.003 0.004 0.005 0.006干密度(kg/m3) 1.86×103 1.87×103 1.85×103 1.84×103 1.84×103试样6# 7# 8# 9#10# 大约余土高度(m) 0.007 0.008 0.009 0.009 0.011干密度(kg/m3) 1.83×103 1.83×103 1.82×103 1.81×103 1.80×103(2)每层试样高度对结果的影响按照执行规范,击实试验时,试样是分3层装入试筒的, 每层试样高度宜相等,两层交界处的土面应刨毛.每层试样高度约为筒高的三分之一。

表3是对同一种土进行击实试验时,每层试样高度基本一致(约为筒高的三分之一)与不一致的干密度比对结果。

从表3中可看出, 1#和2#样的每层试样高度基本一致(约为筒高的三分之一),其干密度约为1.85×103 kg/m3, 3#、4#、5#样的每层高度都不一致,其干密度比1#和2#样要低10 kg/m3~30 kg/m3。

表3每层试样高度不同时干密度试验结果试样第1层第2层第3层干密度(kg/m3)1# 4.0 3.9 4.1 1.85 ×1032# 3.8 3.9 4.1 1.86 ×1033# 2.2 5.8 4.0 1.83 ×1034# 4.2 2.5 5.3 1.84 ×1035# 5.4 4.0 2.6 1.83 ×103我们知道,如果装入试筒的试样的每层高度均等时,土体的这时所受的击实功能是最大的,则其干密度也是最大的。

当有一层高度大于筒高的三分之一时,由于体积相对增大,则其所击实功能相对减小,土体的密实度相对变小;当这一层土体高度小于筒高的三分之一时,土体浪费掉了一部分能量(击实功能),土体总体承受的击实功能减弱,使土体的压实不能达到最大。

2.2试样中大颗粒(碎石)均匀性的影响送检的试样中常夹有较大的不易破碎的颗粒,如碎石等,对最优含水率和最大干密度结果的准确性有一定的影响。

在实际的试验中,先将较大颗粒(碎石)筛出,然后将筛出的大颗粒(碎石)均匀地掺入每份所要配制的试样中,不要出现彼多此少的情况,否则试样的干密度会出现异常,表4是对同一种土按同一含水率,分别掺入不同含量大颗粒(碎石)所做的击实试验结果对比。

表4 大颗粒(碎石)掺入量不同时干密度试验结果试样1# 2# 3# 4# 5# 6# 7# 8# 大颗粒(碎石)掺入量(10-2) 2 2 2 3 3 4 5 6 干密度(kg/m3) ×103 1.82 1.83 1.83 1.85 1.84 1.86 1.88 1.89从表4可看到试样中的大颗粒(碎石)掺入量均匀时,试样的干密度基本保持一致,而大颗粒(碎石)掺入量不均匀时,试样的干密度呈现一定的离散性,由图1可知,压实曲线是由不同的干密度和对应的含水率绘制而成,干密度如果不正确的话,这对绘制的压实曲线产生较大的影响,从而影响最大干密度和最优含水率的结果准确性。

2.3含水率对最大干密度的影响土中的含水率是影响击实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

由图.1的击实曲线可知,峰值干密度对应的含水率称为最优含水率,能得到最大干密度ρdmax,,对于同一种土干密度越大,其孔隙比就愈小,所以ρdmax,相应于实验所达到的最小孔隙比,在某一含水率下,将土压至最密,理论上就是将土所有的气体都从土中排出,使土达到饱和,得到理论上的最大压实曲线,即Sr=100%的压实曲线,称为饱和曲线。

土中含水率太大或太小都不能达到最大干密度。

含水率太小,土中基本上只有强结合水,强结合膜太薄,因为粒间有摩阻力及引力,土颗粒间不易移动,不易密实。

含水率太大,土中的自由水要占据一定的空间,土也不易密实。

当土中的含水率为最优含水率时,土中具有一定的弱结合水膜,土粒间的弱结合水膜起到一定的润滑作用,使土颗粒易移动,并填充孔隙或挤密,从而能够达到最大密实度。

2.4土的性质对最大干密度的影响在一定的击实功作用下,土的最优含水率和最大密实度与土的性质有关。

在土的性质中,土的粒径的不同对土的压实性会有不同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