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知识点-习题及答案
初三化学人教版质量守恒定律练习题及答案

初三化学人教版质量守恒定律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各项:①原子的数目;②分子的数目;③元素的种类;④物质的种类;⑤物质的分子个数;⑥各种原子的总数。
在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变化的是()A.①②③⑤B.①⑥C.②③⑤D.①③⑥2.在A+B→C+D的反应中,5克A和一定的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3克C和10克D,则B的质量是()A.18克 B.7克C.8克D.6克3.对质量守恒定律的解释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原子数目改变。
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改变,原子个数不变。
C.在一切化学反应里,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
D.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分子数等于生成的分子数。
4.充分加热a克氯酸钾与b克二氧化锰的混合物,留下残余固体c克,则生成氧气的质量为()A.(a-b)克B.(a-b-c)克C.(a+b-c)克D.(a-b+c)克5.某化合物X燃烧时发生的反应为:2X+5O2=4CO2+2H2O,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判断X的化学式为()A.C2H4B.CH4C.C2H2D.C6H66.下列各组物质,在敞口容器里发生反应,容器内物质的总质量在反应前后不变的是()A.镁条放入盐酸中B.高锰酸钾固体受热分解C.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D.在空气中加热铜粉7.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及2Mg+O2==2MgO的反应方程式,下列各组数据正确的是()A.镁的质量2克,氧气质量3克,氧化镁质量5克。
B.镁的质量3克,氧气质量2克,氧化镁质量5克。
C.镁的质量1克,氧气质量4克,氧化镁质量5克。
D.镁的质量4克,氧气质量1克,氧化镁质量5克。
8.已知反应3A+2B==2C+D,A、B两种物质完全反应时质量比为3:4,若生成C和D共140克,则该反应消耗B的质量为()A.60克B.80克C.90克D.120克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煤燃烧后剩余的煤渣比较轻,因此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B.蜡烛燃烧后生成的气态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蜡烛减少的质量与消耗的氧气的质量之和C.一定量的水的质量与全部蒸发后所生成的水蒸气的质量相等,因此符合质量守恒定律D.只要做一个“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的实验就能得出质量守恒定律10.在A+B→C+D反应中,有52克的A与适量的B完全反应,生成了34克C和20.8克D,则反应用去的B的克数是()A.54.8克B.52克C.18克D.2.8克11.在化学反应A+2B=C中,1.5克A与足量的B充分反应后,生成9.5克C,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为()A.3克 B.9.5克C.8克D.4克12.有A、B两种物质,它们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6克A与足量B反应生成8克C和3克D。
初三化学质量守恒定律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三化学质量守恒定律试题答案及解析2CO可表示为1.用“O”表示碳原子、“●”表示氧原子,则方程式2C+O2【答案】C【解析】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碳是由碳原子构成,氧气由氧分子构成,通过2CO,微观意义是:2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分子反应生成2个一氧化碳分子,结方程式2C+O2合分子、原子的微观图,故选C【考点】分子、原子的微观图,化学方程式的微观意义2.化学反应前后可能发生变化的是A.物质的总质量B.元素种类C.原子数目D.分子数目【答案】D【解析】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的过程。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定义可知,物质的总质量是一定不变的;B、因为化学反应是原子的重新组合,原子的种类不变,元素的种类也一定不变;C、因为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都不变;D、化学反应前后有两个可能变:分子的数目、元素的化合价,故此选项正确。
故选D【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点评:理解和掌握化学反应前后六个不变、两个一定变、两个可能变;六个不变: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元素的种类、质量、物质的总质量;两个一定变:分子的种类、物质的种类;两个可能变:分子的数目、元素的化合价。
3.下列各项中,在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改变的是A.原子的数目B.分子的数目C.物质种类D.分子的种类【答案】A【解析】质量守恒定律是指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从微观上来说,该定律成立的原因是:“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三不变”。
故该定律的含义是:“宏观上的‘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元素的种类、各元素质量’和微观上的‘原子的种类、原子的数目、原子的质量’六不变”。
A、由于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都不变,故A正确;B、对于大多数的化学反应来说,反应前后分子的数目是要发生改变的,故B错误;C、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产生了新的物质,所以反应前后物质的种类一定改变,故C错误;D、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所以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一定改变,故D错误。
初三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知识点及解析

初三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知识点及解析一、初中化学质量守恒定律选择题1.常温下,氯气与苛性钠溶液反应产物是氯化钠、次氯酸钠(NaClO)和水。
次氯酸钠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A.-1 B.+1 C.-2 D.+22.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H2+O2点燃H2OB.2Mg+O2点燃2MgOC.2KClO3催化剂2KCl+3O2D.4 Fe+3O2点燃2Fe2O33.食盐不仅可以做调味品,还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电解饱和食盐水,不可能得到的产物是()A.H2B.Cl2C.NaOH D.Na2CO34.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X、Y、Z、W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
则关于此反应的认识正确的是()A.该反应为分解反应B.该反应为化合反应C.m=1 D.反应后容器中Z与Y的质量比为1:6 5.某金属单质 X与非金属单质Y可发生反应:2X+Y=X2Y。
某实验探究小组进行了两次实验,测得数据如下表:参加反应的X与Y的质量比为 ( )A.4:1 B.3:1 C.2:1 D.37:86.下图为某反应的部分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球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1:1C.1个X分子中含有3个原子D.1个X分子中含有3种不同的原子7.科技人员成功研制出一种新型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液体燃料,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B.反应前碳元素的化合价为+2 价C.生成物的化学式可用 C2H2O 表示D.参加反应的两物质的质量比为 1:18.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下列推理正确的是物质X Y Z Q反应前质量/g410121反应后质量/g01215待测A.反应物是X和Y,成物是Q和ZB.参加反应的Y和Q的质量比是1∶1C.参加反应的X与Q的质量比是1∶3D.反应后生成15 g Z9.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没有改变B.n=3C.反应过程中原子种类发生了变化D.该反应生成了两种单质10.在一密闭容器内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见下表。
初三化学质量守恒定律习题(含复习资料)

质量守恒定律月考题60分钟 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27, 16, 39, 35.5 -55 C12,一、我会选(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关于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以客观事实为基础B. 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C.遵循质量守恒定律D.生成物中的气体一定要标注“↑”2.下列关于化学方程式2 =2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碳加氧气生成二氧化碳B.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C每.12份质量的碳和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D.在点燃的条件下,1个碳原子能与1个氧气分子反应生成1个二氧化碳分子3铝在氧气中燃烧这个反应中,铝,氧气,氧化铝质量比是( ) A27: 32: 102 B 108: 96 :204 C 27: 24 :43 D 4: 3 :2 4 某工地多次食物中毒,经化验误食工业食盐亚硝酸钠所致,亚硝酸钠化学式2 ,其中N的化合价( )A +2 3 C +4 D +55、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出现了加碘食盐、增铁酱油、高钙牛奶、富硒茶叶等。
这里的碘、铁、钙、硒应理解为()A、单质B、分子C、元素D、氧化物6 下列物质中,按单质、化合物、混合物顺序排列的是()A、二氧化碳、水、空气B、氢气、海水、可口可乐C、氧化镁、矿泉水、食盐D、汞、冰、生理盐水7、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下列变化都属于化学变化的一组是()A、玻璃杯被摔碎、米饭变馊B、酒精挥发、湿衣服晾干C、蜡烛燃烧、乒乓球变瘪D、菜刀生锈、牛奶变酸8 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A 原子种类B 元素化合价C 分子个数D 物质种类9.某化合物[R]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2[R]+3O2 =22+4H2O,则化合物[R]的化学式为( )4 2H4 3 2H510 现把10克的A和足量的B混合发生化学反应,完全反应后生成8克C 和4克D,则参加反应的和的质量比为( )A 1 :1B 2: 1C 4 : 1 D5 : 1二填空每空2分。
初三质量守恒定律知识点及练习题(全面)

质量守恒定律知识点总结知识点一 :质量守恒定律1.参加 化学反应 的各物质的 质量总和 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 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
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
一切 化学 变化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注意:(1)不能用物理变化来说明质量守恒定律:如2g 水加热变成2g 水,不能用来说明质量守恒定律;(2)注意“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不能遗漏任一反应物或生成物;(3)此定律强调的是质量守恒,不包括体积等其它方面的守恒;(4)正确理解“参加”的含义,没有参加反应或者反应后剩余物质的质量不要计算在内。
知识点二:质量守恒的原因从微观角度分析: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反应物的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又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在反应前后原子的 种类 没有改变,原子的 数目 没有增减,原子的 质量 也没有改变,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必然相等。
化学变化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微观原子的数目不变五个不变原子的质量不变元素的种类不变宏观反应物和生产物总质量不变物质种类一定改变 (宏观)两个一定改变构成物质的粒子一定改变 (微观)一个可能改变——分子总数可能改变知识点三:化学方程式一、定义:用 化学式 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做化学方程式。
二、意义:化学方程式“C + O 2CO 2”表达的意义有哪些?1、表示反应物是 C 和O 2;2、表示生成物是 CO 2;3、表示反应条件是 点燃 ;4、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 = 相对分子量与化学计量数的乘积;5、各物质的粒子数量比 = 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之比;6、气体反应物与气体生产物的体积比 = 化学计量数之比。
读法:1.宏观: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2。
微观:每1 个碳原子和1个氧分子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1个二氧化碳分子3.质量:每 12 份质量的碳和 32 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 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
各种符号的读法“+"读作“和"读作“反应生产”。
初三化学上册鲁教版《质量守恒定律》知识梳理+例题演练含解析

质量守恒定律【学习目标】1.熟练掌握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记住化学反应前后“六不变、两变、两可能变”。
2.学会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和解决一些化学现象和问题。
【要点梳理】要点一、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这个规律就叫做质量守恒定律。
【要点诠释】1.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一切化学反应。
运用这一定律时,特别要注意“参加化学反应”、“反应后生成”、“质量总和”等关键字词,不能遗漏任一反应物或生成物,尤其是气体。
2.在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对于有气体参加或有气体生成的反应,都必须在密闭容器中进行。
要点二、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及运用1.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中的原子重新组合生成新物质分子的过程,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
因此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
如下图所示:通电后水分子分解生成氢气分子和氧气分子,但是氢原子和氧原子的种类没变、数目没变、每个原子的质量也没变,因此物质的总质量也不变。
2.质量守恒定律的运用:(1)解释常见化学现象中的质量关系,如:铁生锈质量增加,木炭燃烧成灰质量减少等。
(2)利用质量守恒定律,根据化学方程式确定物质的化学式。
(3)利用质量守恒定律,根据化学方程式确定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4)利用质量守恒定律,根据化学方程式求反应中某元素的质量。
(5)利用质量守恒定律,根据化学方程式求反应中某物质的质量。
【要点诠释】化学反应前后“六不变、两变、两可能变”:1.六个不变:宏观上①元素的种类不变,②元素的质量不变,③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微观上①原子的种类不变,②原子的数目不变,③原子的质量不变。
2.两个改变:宏观上物质的种类改变;微观上分子的种类改变。
3.两个可能变:宏观上元素的化合价可能改变;微观上分子的总数可能改变。
【典型例题】类型一、利用质量守恒定律推求化学式1. 在催化剂并加热的条件下,氨气和氧气能发生化学反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5O24X+6H2O,则X的化学式是()A.N2B.N2O C.NO D.NO2【思路点拨】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据此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推断生成物X的化学式。
中考化学专题练习质量守恒定律(含解析)

质量守恒定律(含解析)一、单选题1.某可燃化合物×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X+O2→CO2+H2O(未配平)则X不可能是()A. COB. CH4C. 甲醇(CH3OH) D. 乙醇(CH3CH2OH)2.在一密闭容器内有4种物质,通过电火花引燃后发生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甲乙丙丁反应前的质量/g 4 10 1 25反应后的质量/g 未测定21 10 9已知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为甲的2倍,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甲与丁的化学计量数的比为()A. 1:1 B. 1:2 C. 1:3 D. 2:13.已知 2NaClO3+H2SO4+SO2=2X+2NaHSO4由此可知X物质的化学式为()A. ClO2B. NaClC. NaClOD. Cl2O4.在密闭容器内进行的某反应中,测得反应前(t0)、反应中(t1)、反应后(t2)不同时刻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的质量分数分别如下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t1时刻,乙、丁、丙所占的质量分数分别为22%、23%和43%B. 若反应前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的总质量为100克,则再增加12克甲,甲与乙则恰好C. 该反应既不可能是化合反应,也不可能是分解反应D. 若甲和丁分别是镁和碳,则该反应中甲和丁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25.关于化学方程式2H2+O22H2O的读法正确的是()A. 每2个氢分子和1个氧分子在点燃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2个水分子B. 氢和氧在点燃条件下化合生成水C. 氢元素和氧元素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水D. 每4g氢气跟32g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36g水6.下列对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变化的解释,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A. 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后固体剩余物的质量减小,是因为放出了氧气B. 蜡烛燃烧后质量变小,是因为蜡烛受热形成了石蜡蒸气C. 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后,质量增大,是因为生成物中含有氧的质量D. 白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反应前后总质量不变,是因为生成物都没有逸散7.在化学反应A+B=C+D中,已知80g A与24g 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42g C,则生成D的质量为()A. 56gB. 62gC. 52gD. 60g8.下列实验方案中,设计不合理的是()A. 用二氧化锰区别水和过氧化氢溶液 B. 用过滤的方法将浑浊的水变为澄清的水C. 用燃烧木炭的方法制备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D. 用熟石灰鉴别氯化铵和氯化钾9.下列问题的研究中,未利用对比实验思想方法的是()A. MnO2的催化作用B. 碘的溶解性C. 白磷红磷着火点 D. 水的组成10.长期放置在空气中的银制品,其表面会逐渐变黑,这是由于银和空气中的微量硫化氢发生了下列反应:4Ag+2H2S+O2═2X+2H2O,其中X的化学式为()A. AgSB.Ag2O C.Ag2O2 D.Ag2S11.下图是两种气体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分割 B. 反应后生成了两种新的化合物C.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D.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量不变12.在X+2O2CO2+2H2O中,根据质量守恒定律,X的化学式为( )A. CH4B. C2H5OHC. CH3OHD. CH3COOH13.向1molFe2O3中通入CO并加热,随着CO的通入,有关量的变化如下图,分析正确的是()A. 曲线甲表示生成铁物质的量 B. 曲线乙表示氧化铁物质的量C. K点时生成铁与剩余氧化铁物质的量相等D. K点时固体中铁元素物质的量是2mol二、多选题14.在托盘天平的两盘上各放一只质量相同的烧杯,在两只烧杯里分别加入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将天平调节至平衡。
质量守恒定律(习题及答案)

质量守恒定律(习题)1.下列现象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A.50 g 糖溶于200 g 水中,制得250 g 糖水B.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不变C.湿衣服晾干后,质量变小D.100 mL 水与100 mL 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200 mL 2.下列现象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A.煤燃烧后留下的灰烬的质量比煤的质量少了B.红磷在密闭的锥形瓶中燃烧,反应前后质量相等C.水结冰前后质量保持不变D.加热高锰酸钾制得氧气后,剩余固体的质量比高锰酸钾质量少了3.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铜在氧气中加热后,生成物(氧化铜)的质量比原来铜的质量大。
4.在化学反应A+B→C+D 中,参加反应的A 和B 的总质量为14 g,生成D 的质量为6 g,则生成C 的质量是g。
5.在化学反应A→B+C 中,当一定量A 反应一段时间后,生成56 g B 和44 g C,则发生反应的A 质量为()A.12 g B.44 g C.56 g D.100 g 6.在化学反应A+B C 中,若12 g A 参与反应,生成28 g C,其中D 的质量为3 g,则参加反应的 A 和B 的质量比为()A.1:1 B.2:3 C.3:4 D.3:77. a g 高锰酸钾加热全部分解后,生成b g 锰酸钾和c g 二氧化锰,则反应中得到氧气的质量为()A.(a+b-c)g B.(a-b)gC.(a-b-c)g D.(a-c)g8.在化学反应E+F→G 中,m 克E 和n 克F 反应生成G 的质量()A.等于(m+n)g B.小于(m+n)gC.大于(m+n)g D.不大于(m+n)g9.下列关于质量守恒定律的说法正确的是()①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一定不变②在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一定不变③在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种类一定不变④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一定不变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10.硝酸银(AgNO3)固体见光或者受热易分解,故用棕色瓶保存,AgNO3固体受热分解时,放出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它可能是()A.SO2B.O2C.N2D.NO211.根据化学方程式不能获得的信息是()A.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B.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C.化学反应速率的快慢程度D.反应发生所需要的条件12.关于化学方程式3Fe+2O2 Fe3O4的说法错误的是()A.反应物都是单质B.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C.反应后固体质量增加D.3 份质量的铁与2 份质量的氧气反应后生成1 份质量的四氧化三铁【参考答案】1. B2. C3.铜在氧气中加热生成氧化铜,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铜和氧气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的氧化铜的质量,所以生成物的质量比原来铜的质量大。
《质量守恒定律》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质量守恒定律》练习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4小题,共48.0分)1.科学家探索用CO除去SO2,该研究涉及的一个反应SO2+2CO=2X+S,则X为()A. CO2B. CC. CS2D. COS2.在化学反应前后:①物质的化学性质②原子的种类③元素的种类④反应物的质量总和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
其中一定不发生变化的是()A. ①②③④B. ①③④C. ②③④D. ②③3.汽车尾气是空气污染的元凶之一,使用催化净化装置可有效减少尾气污染。
下图是一种处理汽车尾气的反应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反应前后均为纯净物B. 反应前后分子数不发生改变C. 该反应可以减少NO2的排放D. 该图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4.关于下列观点中错误的有①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物的质量比铁丝的质量大,这个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②因为“质量守恒”,所以氢气燃烧生成的水中一定含有氢元素③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二氧化碳变成“干冰”后质量保持不变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双氧水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前后,二氧化锰质量不变。
A. ②③④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①②③④5.偏二甲肼(C2H8N2)与N2O4反应放出的能量能把火箭送入太空。
该化学方程式为C2H8N2+2N2O4=2X↑+3N2↑+4H2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X的化学式为COB. 偏二甲肼中碳的质量分数为40%C. 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D. 生成N2和H2O的质量比为14:96.下图中的四位同学对H2+Cl22HCl的认识中,不正确的是()A. B. C. D.7. 下列关于化学方程式C +O 2点燃̲̲̲̲̲̲CO 2的读法,错误的是( )A. 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B. 1个碳原子与1个氧分子反应生成1个二氧化碳分子C. 每12份质量的碳跟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D. 碳加上氧气点燃等于二氧化碳8. 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 甲 乙 丙 丁反应前质量/g4 6 111 4 反应后质量/g 待测15 0 84 A. 该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B. 丙一定属于化合物C. 反应后密闭容器中甲的质量为22 gD. 该反应中,乙、丙的质量变化之比为6:1119. 小明同学从中获得以下信息:①该反应反应物是硫和氧气;②反应发生条件是点燃;③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和原子个数不变;④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保持不变;⑤参加反应的硫和氧气的质量比为2:1其中正确的信息是( )A. ①②④⑤B. ①②③C. ④⑤D. ①②③⑤10. 化学方程式不能提供的信息是( )A. 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B. 化学反应的快慢C. 在什么条件下发生反应D. 哪些物质参加反应11. 某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关于这种物质的组成描述正确的是( )A. 该物质只含有碳、氢元素B. 该物质一定含有碳、氢、氧元素C. 该物质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D. 无法确定12.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初三】质量守恒定律_知识点_习题及答案

质量守恒定律一、质量守恒定律:1、内容: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说明:①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变化,不适用于物理变化;②不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及不是生成物的物质质量不能计入“总和”中;③要考虑空气中的物质是否参加反应或物质(如气体)有无遗漏。
2、微观解释: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保持不变(原子的“三不变”)。
3、化学反应前后(1)一定不变宏观:反应物、生成物总质量不变;元素种类不变微观: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2)一定改变宏观:物质的种类一定变微观:分子种类一定变(3)可能改变:分子总数可能变二、化学方程式1、遵循原则:①以客观事实为依据②遵守质量守恒定律2、书写:(注意:一写、二配、三标、四等)3、含义:以2H2+O2点燃2H2O为例①宏观意义:表明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②微观意义: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分子每2个氢分子与1个氧分子化合生成2个个水分子(对气体而言,分子个数比等于体积之比)③各物质间质量比(系数×相对分子质量之比)每4份质量的氢气与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化合生成36份质量的水4、化学方程式提供的信息包括①哪些物质参加反应(反应物);②通过什么条件反应:③反应生成了哪些物质(生成物);④参加反应的各粒子的相对数量;⑤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等等。
5、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三、化学反应类型1、四种基本反应类型①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②分解反应: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③置换反应: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④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2、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反应:物质得到氧的反应还原反应:物质失去氧的反应氧化剂:提供氧的物质还原剂:夺取氧的物质(常见还原剂:H2、C、CO)3、中和反应: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第四章化学方程式一:质量守恒定律1:概念。
化学九年级上册质量守恒定律知识点

化学九年级上册质量守恒定律知识点一、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
1. 定义。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这个规律就叫做质量守恒定律。
2. 理解要点。
- 适用范围: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所有的化学变化,而不适用于物理变化。
例如,水结成冰,质量虽然不变,但这是物理变化,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而氢气燃烧生成水,这是化学变化,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可以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
- 强调“参加反应”:没有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不能计算在内。
例如,将10g 氢气和10g氧气放在密闭容器中点燃,反应后生成水的质量不是20g。
根据化学方程式2H_2+O_2{点燃}{===}2H_2O可知,氢气和氧气反应的质量比是1:8,10g氢气和10g氧气反应时,氢气过量,实际参加反应的氢气质量为1.25g,氧气质量为10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水的质量为11.25g。
- 质量总和:是指真正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反应前后的质量包括固体、液体、气体的质量。
例如,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反应前镁条的质量和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氧化镁的质量(包括以白烟形式逸散到空气中的氧化镁质量)。
二、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
1. 从原子的角度。
在化学反应中,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变化。
2. 以电解水为例。
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2H_2O{通电}{===}2H_2↑+O_2↑。
- 反应前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反应后生成的氢气分子和氧气分子中的氢原子和氧原子仍然是反应前水分子中的氢原子和氧原子,原子种类没有改变。
- 反应前2个水分子中有4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反应后生成的2个氢气分子(共4个氢原子)和1个氧气分子(共2个氧原子),原子数目没有增减。
-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在化学反应中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所以原子的质量也不变。
三、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中考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知识点附答案

中考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知识点附答案一、初中化学质量守恒定律选择题1.下列化学用语及结构正确的是()A.3个铁离子:3Fe2+B.氦气:He2C.4个氢原子:4H D.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镁条的质量等于它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B.蜡烛燃烧时逐渐变短,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C.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的总质量等于生成物的总质量D.12 g碳和16 g氧气反应,可生成28 g二氧化碳3.某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中共有3种分子B.该反应中分子数减少C.甲和乙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和与丙的相对分子质量相等D.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4.已知、、分别表示X、Y、Z三种不同的气体分子,在一定条件下的变化如图所示,由图示获得的下列信息中错误的是( )A.在化学变化中,分子一定发生改变B.分子之间有间隔C.该反应可表示为4X+Y=2ZD.一个Z分子由四个原子构成5.食盐不仅可以做调味品,还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电解饱和食盐水,不可能得到的产物是()A.H2B.Cl2C.NaOH D.Na2CO36.我国科学家研制出一种催化剂,能在室温下高效催化空气中一种有毒气体,其反应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这种有毒气体的化学式为HCHOC.其中有三种物质属于氧化物D.该反应中A与C的质量比为1:17.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X、Y、Z、W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
则关于此反应的认识正确的是()物质X Y Z W反应前的质量(g)211616反应后的质量(g)18m611A.该反应为分解反应B.该反应为化合反应C.m=1 D.反应后容器中Z与Y的质量比为1:6 8.某个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
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为分解反应B.该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C.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未发生变化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Cl22HCl9.在化学反应A+B2=2C中,已知20gA和足量B2充分反应后,生成30gC。
中考《质量守恒定律》资料和试题整理

质量守恒定律一、质量守恒定律概念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
二、利用原子、分子知识解释质量守恒的原因(1)化学反应的实质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反应物)的原子重新组合而生成其他物质(生成物)的过程。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化学反应中的变化过程可表示为:分子原子新分子新物质(2)质量守恒的原因①宏观上: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改变,元素的质量也不变,所以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
②微观上: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原子本身的质量也没有改变。
所以,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
(3)理解质量守恒定律要抓住“六个不变”“两个一定变”“两个可能变”。
⎧⎧⎪⎪⎨⎪⎪⎪⎪⎩⎨⎧⎪⎪⎪⎨⎪⎪⎪⎩⎩反应物、生成物的总质量不变宏观元素质量不变元素种类不变六个不变原子的种类不变微观原子的数目不变原子的质量不变:⎧⎨⎩宏观物质的种类一定变两个一定变微观:构成物质的分子种类一定变⎧⎨⎩分子的总数可能变两个可能变元素化合价可能变三、适用范围(1)质量守恒定律应用于化学变化,不能应用于物理变化。
(2)质量守恒定律说的是“质量守恒”而不是其他方面的守恒。
(3)化学反应中,各反应物之间要按一定的质量比相互作用,因此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不是任意比例的反应物质量的简单加和。
(4)不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及不是生成物的物质质量不能计入“总和”中。
典例1 下列说法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A .10 g 水与10 g 酒精混合后质量为20 gB .1 L 氢气和8 L 氧气反应,能生成9 L 水C .5 g 硫和5 g 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物的质量为10 gD .只有固体、液体间发生的化学反应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解析】A 、10 g 水与10 g 酒精混合后,不正确;B 、质量守恒定律只表明化学反应定生成9 L 水,故不正确;C 、根据硫和氧以5g 硫和5g 氧气完全反应后,生成物质量故选C 。
化学初三质量守恒练习题

化学初三质量守恒练习题1. 某实验室用1.0g的碳粉末和1.0g的硫粉末进行反应,若生成的化合物完全无机质残留,求生成物的质量是多少?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是不变的。
因此,碳粉末和硫粉末的质量和生成物的质量之和应该等于 1.0g+1.0g=2.0 g。
2. 一个密封的容器中有氧气和氢气,当用火花引燃后,所有氧气和氢气完全反应,生成的水蒸气充满容器,问容器的质量是否发生变化?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是不变的。
因此,即使氧气和氢气发生了完全反应生成水蒸气,容器的质量不会发生变化。
3. 某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₂ + O₂ → 2H₂O,如果有2.0g的氢气和16.0g的氧气完全反应,求生成水的质量是多少?解析:根据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比,可以得出2mol的氢气反应需要1mol的氧气,而2mol的氢气和1mol的氧气反应会生成2mol的水。
根据摩尔质量的关系,2mol的氢气质量为2.0g,16.0g的氧气质量为1mol。
因此,由于化学计量比的限制,氧气以完全反应完,生成的水质量为2.0g。
4. 当丁醇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时,实验得到了180g的二氧化碳和90g的水,问初始丁醇的质量是多少?解析:根据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不变,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之和应等于初始丁醇的质量。
所以,初始丁醇的质量为180g+90g=270g。
5. 某实验室用20.0g的氢气和40.0g的氧气进行反应,若完全反应,求生成水的质量是多少?解析:根据化学方程式2H₂ + O₂ → 2H₂O可以得知,2mol的氢气反应需要1mol的氧气,并会生成2mol的水。
通过摩尔质量的关系,可以计算出20.0g的氢气为1mol,40.0g的氧气为1mol。
因此,由于化学计量比的限制,氧气以完全反应完,生成的水质量为2mol,即36.0g。
总结:质量守恒定律是化学中的基本原理之一,它指出在任何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质量等于生成物的总质量。
人教版初三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初三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练习题含答案解析一、初中化学质量守恒定律选择题1.婴儿“尿不湿”最关键的材料是聚丙烯酸钠,其吸水性是棉花或纸张的数十倍。
它是由丙烯酸(C3H4O2)与氢氧化钠经过一系列复杂反应制得的。
下列有关丙烯酸的说法正确的是()A.由碳、氢、氧三个元素组成B.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3:4:2C.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D.一个丙烯酸分子由3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1个氧分子构成2.如图表示某个化学反应,据图分析判断,下列各项中,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反应中乙、丙两物质质量比为2: 7C.图示中x的数值为4 D.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3.下图为某反应的部分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球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1:1C.1个X分子中含有3个原子D.1个X分子中含有3种不同的原子4.某有机物在空气中完全燃烧,测得生成物中含有二氧化碳、水蒸气、二氧化硫,下列对该有机物的组成推断正确的是()A.一定含碳、氢、硫元素B.一定含有碳、氢、氧元素C.只含碳、氢元素D.一定含碳、氢、氧元素,可能含有硫元素5.如图是微信热传的“苯宝宝表情包”,苯(化学式C6H6)、六氯苯(化学式C6Cl6)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苯分子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B.苯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小于10%C.六氯苯中碳氯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1D.六氯苯有6个碳原子和6个氯原子构成6.根据化学方程式不能获得的信息有()A.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 B.化学反应的快慢C.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 D.化学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7.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待测值为0.6B.此反应可表示为:丙+丁→甲C.反应中甲和丁变化的质量比为1:2D.甲一定是化合物8.在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使之充分反应,反应前后测得有关数据如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反应后物质甲的质量为13gB.乙是反应物C.反应中乙、丁的质量比为5:4D.物质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9.在一密闭容器内有M、N、Q、R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如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B.待测物质N的质量为22gC.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D.反应中M、N、Q、R四种物质质量比为9:37:80:11110.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的质量(g)561820反应后的质量(g)1002X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x为64B.参加反应的乙的质量为18gC.参加反应的甲物质的质量为46g D.丙物质一定作催化剂11.下列化学用语及结构正确的是()A.3个铁离子:3Fe2+B.氦气:He2C.4个氢原子:4H D.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12.某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完整版)质量守恒定律习题和答案

质量守恒定律1.氢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共20克,在点燃的条件下,让它们充分反应后,生成9克水,则原混合气体中含有氢气的质量可能是()A.8克B.12克C.11克D.无法确定2.已知化学方程式:R+2O2CO2+2H2O,关于R组成的叙述正确的(点燃)A.只含有碳元素B.只含碳、氢元素C.一定含碳、氢、氧元素D.一定含碳、氢元素,可能含氧元素3.煤燃烧时会排放出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污染物.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硫与二氧化氮能发生反应:SO2+NO2=SO3+X,其中X的化学式为()A.N2 B.NO C.N2O D.N2O34.参加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因为()A.反应后物质的种类没有变化B.反应后元素的种类没有变化C.反应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没有变化D.反应后分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没有变化5.对质量守恒定律的正确理解是()A.参加反应的各种物质的质量不变B.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不变C.化学反应前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D.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相等6.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M、N、X、Y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物质M N X Y反应前质量/g8111810反应后质量/g 83342下列能正确表示容器中化学变化的表达式是( )A.X+Y====M+NB.X+Y====NC.N====M+X+YD.X+Y+M====N7.NH 4ClO 4(高氯酸铵)可用作火箭推进剂,当它发生分解反应时,不能生成的物质是( )A .COB .Cl 2C .O 2D .N 28.某物质发生完全燃烧反应,反应式为:( )C x H y O z +(x+-)O 2点燃xCO 2+H 2O24z y2y 若1个分子的C x H y O z 与3个O 2分子完全燃烧,生成了2个分子的CO 2和3个分子的H 2O ,则x 、y 、z 值分别为( )A .2,3,4B .2,6,1C .1,3,2D .1,2,39.将A 、B 、C 三种物质各10克,加热进行化合反应生成D (其中B 是催化剂),当A 已完全反应后,测得生成的D 为16克。
初三化学质量守恒定律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三化学质量守恒定律试题答案及解析1.下列方程式合理的是A.Ca(OH)2+Na2CO3==CaCO3↓+2NaOH B.4Fe + 3O2点燃2Fe2O3C.K2SO4+CuCl2==CuSO4+2KCl D.Cu+FeCl2==Fe+CuCl2【答案】A【解析】 A选项方程式合理;B选项是错误的方程式,生成物为四氧化三铁;C选项是错误的叙述,不符合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没有气体、沉淀、水出现;D选项是错误的叙述,违背了金属活动性顺序;故选A【考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金属活动性顺序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回答下列有关一氧化氮的问题:(1)空气中的氮气和氧气在放电的条件下能生成一氧化氮.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目前,有一种治理废气中一氧化氮的方法,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6NO5N2+6X.则X的化学式为.【答案】(1)N2+O22NO;(2)H2O【解析】(1)根据题意,反应物为氮气和氧气,反应条件为放电,生成物为一氧化氮,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2+O22NO;(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和种类不变,反应前各元素的原子个数为:N:10,H:12,O:6;反应后各元素的原子个数为:N:10,H:0,O:0;故6X中应该含有12个H,6个O,故X 的化学式为:H2O【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点评:本题考查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书写化学方程式时一定要注意:结合题意找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正确写出化学式,观察分析左右两边原子个数,配平化学方程式,比较反应物、生成物状态,确定是否需要标注“↑”、“↓”.3.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物质甲乙丙丁A.50 B.70 C.40 D.15【答案】B【解析】由题意可知,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则可列式:30+55+20+70=0+100+X+5,解得X=70;故选B.【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点评: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4.有一个反应在密闭容器中发生,三种物质CaCO3、CaO和CO2的质量比例变化如图所示。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5单元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有答案)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知识点一质量守恒定律一、实验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关系1、红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2、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二、质量守恒定律1、内容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
2、探究反应前后质量是否守恒应注意的问题以上实验说明,探究反应前后质量是否守恒应注意:反应中是否有气体生成;反应中是否有外界物质进入。
理解辨析1、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应注意什么?凡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在设计实验验证反应前后遵循质量守恒时,应该在密闭容器中进行。
三、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应注意的问题。
1、正确理解“参加反应”的含义不能把“参加反应的物质”理解成“反应物”。
化学反应中往往存在“反应物过量”问题。
2、不要漏掉气体或沉淀很多化学反应有气体或沉淀生成,因此“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包括“固、液、气”三种状态的物质。
讨论质量守恒定律时,各状态均要一起讨论,不能遗漏。
也不能因为生成了气体,而误认为质量减少,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3、明确普遍性质量守恒定律是化学变化中的普遍规律,没有一个化学反应例外。
4、明确适用范围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化学变化而不是物理变化。
如1g水加热后变成了1g水蒸气,这一变化虽然前后质量相等,但不能说这一变化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例题1、下列现象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D)A.水结冰前后质量不变B.1 L芝麻和1 L大米混合,总体积小于2 LC.在加压降温的条件下,氧气变为淡蓝色液体D.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例题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B )A.参加化学反应的分子个数等于反应生成的分子个数B.所有的化学反应都符合质量守恒定律C.两种物质相互反应时,它们的质量一定相等D.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固体的质量跟反应生成的固体的质量相等例题3.下列现象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B)A.湿衣服晾干B.生铁生锈C.酒精挥发D.干冰升华例题4.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三个实验装置(托盘天平略)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如图A、B、C 所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第五单元:质量守恒定律一、质量守恒定律:1、内容: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说明:①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变化,不适用于物理变化;②不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及不是生成物的物质质量不能计入“总和”中;③要考虑空气中的物质是否参加反应或物质(如气体)有无遗漏。
2、微观解释: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保持不变(原子的“三不变”)。
3、化学反应前后:(1)一定不变宏观:反应物、生成物总质量不变;元素种类不变微观: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2)一定改变宏观:物质的种类一定变微观:分子种类一定变(3)可能改变:分子总数可能变二、化学方程式1、遵循原则:①以客观事实为依据②遵守质量守恒定律2、书写:(注意:一写、二配、三标、四等)3、含义:以2H2+O2点燃2H2O为例*①宏观意义:表明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②微观意义: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分子每2个氢分子与1个氧分子化合生成2个个水分子(对气体而言,分子个数比等于体积之比)③各物质间质量比(系数×相对分子质量之比)每4份质量的氢气与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化合生成36份质量的水4、化学方程式提供的信息包括①哪些物质参加反应(反应物);②通过什么条件反应:③反应生成了哪些物质(生成物);④参加反应的各粒子的相对数量;⑤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等等。
~5、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三、化学反应类型1、四种基本反应类型①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②分解反应: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③置换反应: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④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2、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反应:物质得到氧的反应?还原反应:物质失去氧的反应氧化剂:提供氧的物质还原剂:夺取氧的物质(常见还原剂:H2、C、CO)3、中和反应: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第四章化学方程式一:质量守恒定律^1:概念。
2: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相等的原因:在一切化学变化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原子的数目没有,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必然相等。
二:化学方程式1:化学方程式:2:化学方程式可表明[ ]①反应物和生成物各是什么;②符合质量守恒定律;③反应物和生成物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④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分子(或原子)数的关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都可表明3:化学方程式中符号的含义:“+”,“=”,“↑”,“△”,“↓”。
)4:在3Fe+2O2Fe3O4的反应中,_____份质量的铁跟_____份质量的氧气反应,生成_____份质量的四氧化三铁。
5: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镁在空气中燃烧:铁在氧气中燃烧:氢气中空气中燃烧: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硫粉在空气中燃烧: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加热碱式碳酸铜:镁和稀硫酸反应:铝和稀硫酸反应:锌和稀硫酸反应:铁和稀硫酸反应镁和稀盐酸反应:铝和稀盐酸反应:>锌和稀盐酸反应:铁和稀盐酸反应:加热氯酸钾(有少量的二氧化锰):加热高锰酸钾:三: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1:在反应“C + O2点燃CO2”中,碳、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质量比为12:32:44 是指每反应12份质量的碳,同时就有份质量的氧气参加反应,生成份质量的二氧化碳。
2:用28克铁跟足量的稀盐酸反应,可制得氢气-多少g?\第四章测试题一、选择题1、化学反应前后必定发生改变的是()A、元素种类B、原子数目C、分子种类D、物质的质量总和2、下列说法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镁条的质量增加了B、木炭燃烧后,留下的炭灰的质量比木炭的质量减少了C、2 g氢气与 8 g氧气反应生成了 10 g水D、8g氢气与8g氧气反应生成了9g 水~3、对化学变化前后描述正确的是()A、是分子运动的过程B、是分子重新组合的过程C、是元素种类变化的过程D、是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4、根据质量守衡定律判断,2AB2 + B2= 2M,M 的化学式是()A、A2B B、 AB2C、 B3A D、 AB35、a g硫在b g氧气中恰好完全燃烧,生成c g二氧化硫,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a与 b之和等于 cB、反应前后硫原子总数、氧原子总数不变C、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D、反应前后硫元素和氧元素不变$6、书写锌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时不需要用到的条件符号是()A、“ + ”B、“ = ”C、“△”D、“↑”7、用足量的氢气在加热条件下还原氧化铜,当完全反应后测得生成铜的质量为64克,则消耗掉氢气的质量()A、小于2克B、等于2克C、大于2克D、无法确定8、取 M 克的CuO ,与氢气完全反应后得到 n 克的Cu ,同时用去 W 克的氢气,则 Cu 的相对原子质量是()A、16n/(M-n)B、16M/(M-n)C、2n/WD、(n-M)/16M9、将13克某金属R放人足量的盐酸中,使其充分反应,生成RCl2型化合物共放出0.4克H2,则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A、13B、26C、52D、65&10、某纯净物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下列关于该物质组成的判点燃断中,正确的是()A.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B.一定含有碳、氢元素,但肯定不含氧元素C.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D.一定含有碳、氧元素,可能含有氢元素11、下列反应中,不属于置换反应的是A、 Cl2 + 2NaBr = 2NaCl + Br2B、 Fe2O3+ 3CO = 2Fe + 3CO2C、 Zn + CuSO4 = ZnSO4+ Cu D、 CuO + H2= Cu + H2O12、在 X + 2O2 = CO2+ 2H2O 的反应中,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判断出 X 的化学式为()A、CB、 COC、 CH4 D、 C2H5OH!13、在天平的两托盘的烧杯中分别放入相同质量且足量的稀硫酸,调节天平平衡,再往两烧杯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 Mg 和 Zn 待烧杯中的 Mg 和 Zn 全部反应完毕后,天平的指针()A、仍然留在原来的位置B、不能停止C、偏向Zn的一边D、偏向Mg的一边14、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2 + H2B、 4Fe + 3O22O3C、2KMnO4∆ K2MnO4+ MnO2+ O2↑ C、CuO + H2∆ Cu H2O15、某二价金属 2 g与适量的稀 H2SO4完全反应后得到 10 g硫酸盐,则该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是()A、 65B、56C、24D、23·16、下列物质在一定条件下都会分解,生成氧气,若相同质量的下列物质完全分解,生成O2的质量最多的是()A、HgOB、 KMnO4 C、H2O D、 KClO317、在反应 A2 + 2AB2= 4AB 中,1克 A2与足量的AB2反应生成 5 克AB,则A 2与AB2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A、3:4B、4:3C、1:2D、2:118、agKClO3和bg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完全反应后,可得到cgKCl,则反应中得到氧气的质量为[ ]A.(a+b-c)g B.b-cg C.(a+b+c)g D.a-cg&19、下图横坐标x表示Mg、Fe 的质量,纵坐标y表示生成H2 的质量,能代表等质量的Mg、Fe 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的图像是()20、已知化学反应 2A + B = C + D,7克的A与20克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6克C,已知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4,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的相对分子质量是80B、A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8C、14克A参加反应可生成D 22克D、A、B、C、D 中 C的相对分子质量最大二、填空题21、在一切化学反应里,由于反应前后,________种类没有改变,________的数目没有增减,____________的质量也没有变化,所以反应前后各物质的___________必然相等。
22、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守两个原则: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设R表示某元素,且在下面反应中R元素化合价不变:R x O y + 3H2SO4 = R2(SO4)3 + z H2O ,则x = ______;y =______;z =_____。
24、质量相同的铁、镁、锌分别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产生H2最多的是_______。
(填金属的化学式)25、在下列的化学方程式中:A、4P + 5O2 ==2P2O5B、 2Fe + 6HCl = 2FeCl3+ 3H2↑C、S + O2点燃SO2↑B、D、2H2O 点燃 2H2↑ + O2↑ E、Al + H2SO4= Al2(SO4)3+ H2↑(1) 未配平的是_____;(2)反应条件写错的是_________;(3) 未注明反应条件的是______ ;(4) 箭头使用不当的是_________;(5) 化学式写错的是_________。
三、实验题-26、无色液体A在一定的条件下可分解成B、C两种气体,将点燃的硫放人B 中,则燃烧更旺,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D。
将C通过加热的氧化铜,则生成A和E。
(1)由此可推断(填化学式):A是:()B是:()C 是:()D 是:()(2)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A → B +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 + CuO →A + 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计算题27、用氢气还原24克的氧化铜;可得到纯铜多少克?】28、实验室需要O238.4克,如果用加热KClO3 的方法来制取,则需要完全分解KClO3的质量是多少克?同时生成KCl 的质量是多少?第四章复习检测试题21:原子、原子、原子、质量总和22: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必须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23:2、3、3。
24:Mg 25:(1)E、(2)D(3)A(4)C(5)B三、实验题26:(1)H2O、O2 、、H2 SO2(2)2H2O通电2H2↑+O2↑CuO+H2△Cu+ H2O四、计算题27:19.2g 28:98g 59.6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