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习题

合集下载

课后习题答案

课后习题答案

一、选择题1、物理独立性是依靠( A )映像实现的。

A、模式/内模式映象B、外模式/内模式映象C、外模式/模式映象D、内模式/模式映象2、对于大型企业而言,应该采用(A )版本的SQL Server 2005。

A、企业版B、工作组版C、开发者版D、精简版3、要使用SQL Server 2005,必须至少启动以下( A )服务。

A、数据库引擎B、分析服务C、报表服务D、集成服务4、(A)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它属于系统软件,它为用户或应用程序提供访问数据库的方法。

数据库在建立、使用和维护时由其统一管理、统一控制。

A.DBMS B.DB C.DBS D.DBA二、思考题1、试解释DB、DBMS和DBS三个概念。

答:DB是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统一管理的相关数据的集合。

DBMS是位于用户与0S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它为用户或应用程序提供访问DB的方法。

DBS是实现有组织地、动态地存储大量关联数据、方便多用户访问的计算机硬件、软件和数据资源组成的系统,即采用数据库技术的计算机系统。

2、什么是数据库的逻辑独立性和物理独立性?答:数据独立性是指应用程序与DB的数据结构之间的相互独立。

在物理结构改变时,尽量不影响应用程序,称为物理独立性;在逻辑结构改变时,尽量不影响应用程序,称之为逻辑数据独立性。

一、选择题1、在SQL Server中,下列关于数据库的说法正确的是(B )A、一个数据库可以不包括事务日志文件B、一个数据库可以只包含一个事务日志文件和一个数据库文件C、一个数据库可以包含多个数据文件,但只能包含一个事务日志文件D、一个数据库可以包含多个事务日志文件,但只能包含一个数据库文件2、删除数据库的命令是( D )。

A、Delete database 数据库名B、sp_helpdb database数据库名C、Drop table 数据库名D、Drop database数据库名3、若要使用多个文件,为了便于管理,可使用(B )A、文件夹B、文件组C、复制数据库D、数据库脱机4、在SQL Server 中,用来显示数据库信息的系统存储过程是(D )A、sp_dbhelpB、sp_dbC、sp_helpD、sp_helpdb二、思考题1、SQL Server 2005数据库由哪两类文件组成?这些文件的推荐扩展名分别是什么?答:SQL Server 2005数据库由数据文件和日志文件组成。

工作分析课后习习题

工作分析课后习习题

欢迎阅读第一章二、单项选择1、办公室主任是(A)A、职位B、职责C、职务D、职业2、在四种工作分析的结果中,(D)涉及范围最广,最全面。

A、工作描述B、工作说明书C、资格说明书D、职务说明书3、工作活动中不能再继续分解的最小单位是(A)A、要素B、任务C、职责D、职位4、不同联系之间,职责的繁简难易、轻重大小及任职条件要求相似的所有职位的集合称为(D)A、职系5、(DA6A7A、泰勒1ABCD2ABCD3A4ACD5、资格说明书可包括哪些内容?(BCD)A、职位上下级关系B、资格条件C、考核项目D、健康状况E、心理素质6、资格说明书的表现形式有(ACD)A、计分法B、图表法C、表格法D、文字表达法7、关于工作分析研究的发展趋向,以下表述正确的是(BCD)A、从描述性工作分析研究到预测性工作分析研究B、从准确性工作分析研究转向战略性工作分析研究C、从具体的任职要求工作分析研究到与胜任特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D、从工具性的工作分析研究到工作分析影响因素研究第二章(二)单项选择1. 下列关于岗位责任分析的原则,错误的是(A)A、用被动性的功能动词来描述??????B、用专业术语C、记录任务???????????????D、注意任务的先后顺序2.在工作姿势分析指标中,“站姿”、“坐姿”、“难适应的姿势”属于下列哪个要素?(B)?A、名称????B、标志???C、标度???D、解释3、鱼刺图因素分解法主要用于(A)?A、指标要素拟定和指标选择???????B、指标要素和标志定义?C、标度的划分与规定??????????D、标准的试用与评价4.下列不属于子要素标志定义的一项是(C)??A、设备责任????B、知识要求???C、工作流程???D、体力强度5.? AC6.?A1ACD2A3AC4A5A6A、7AC8A、目的B、成本C、工作性质D、工作样本数量9、下列关于分析工作经验要考虑的因素,正确的说法是(BCD)A.根据工作时间作出决定的性质B、工作人员理论经验的深度和广度C、工作中是否需要机器维修,装卸设备方面的知识D、工作人员是否懂得其下属的工作第三章(二)单项选择1、适用于外显行为的分析,不适用于隐蔽的心理素质的分析以及没有时间规律与表现规律的工作分析方法是( A .)。

课后练习题及答案

课后练习题及答案

一、填空练习1.程序的执行是现代操作系统的基本特征之一,为了更好地描述这一特征而引入了这一概念。

2.进程存在的标志是。

3.进程的静态实体由、和三部分组成。

4.用于进程控制的原语主要有、、和。

5.进程被创建后,最初处于状态,然后经选中后进入状态。

6.进程创建工作主要完成的是创建进程控制块(PCB),并把它挂到队列中。

7.如果系统中有n个进程,则在就绪队列中进程的个数最多。

8.进程的同步和互斥反映了进程间和的关系。

9.死锁产生的四个必要条件是、、和四种。

10.操作系统中信号量的值与的使用情况有关,它的值仅能由来改变。

11.进程至少有三种基本状态:、和。

12.每执行一次P操作,信号量的数值S减1。

若S>0,则该进程;若S<0,则该进程。

13.每执行一次V操作,信号量的数值S加1。

若,则该进程继续执行;否则从对应的队列中移出一个进程并将状态赋予该进程。

14.利用信号量实现进程的,应为临界区设置一个信号量mutex,其初值为1,表示该资源尚未使用,临界区应置于和原语之间。

15. Windows NT是采用结构的操作系统,它的进程的功能发生了变化,它只是资源分配的单位,不是的单位,后者的功能由完成。

16. 通常,线程的定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现代操作系统中,资源的分配单位是__________________,而处理机的调度单位是________________,一个进程可以有___________线程。

17. 计算机系统一般都设计有两种运行状态,和。

18. 目前,在操作系统设计中采用的结构模型主要有四种:、、和。

参考答案:1、并发,进程2、进程控制块PCB3、程序,数据集合,进程控制块PCB4、建立原语、撤消原语,挂起原语,激活原语5、就绪,进程调度程序,执行6、就绪7、n-18、直接制约,间接制约9、互斥使用,保持和等待,非剥夺性,循环等待10、相应资源,P、V操作11、执行态,就绪态,等待态12、继续执行,等待13、S>0,等待,就绪14、互斥,P(mutex),V(mutex)15、微内核,调度运行,线程16、是进程中执行运算的最小单位,进程,线程,多个17、用户态,核心态18、层次模块模型,整体内核模型,进程模型,对象模型二、选择练习1. 操作系统中,可以并行工作的基本单位是[1],[1]也是系统核心调度及资源分配的基本单位,它是由[2]组成的,它与程序的主要区别是[3]。

课后习题答案

课后习题答案

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1什么是数控系统?什么是数控机床?数控系统是实现数字控制相关功能的软、硬件模块的集成。

它能自动阅读输入载体上的程序,并将其译码,根据程序指令向伺服装置和其他功能部件发送信息,控制机床的各种运动。

数控机床是指应用数控技术对其运动和辅助动作进行自动控制的机床。

2简述数控加工的过程。

将被加工零件图上的几何信息和工艺信息用规定的代码和格式编制成加工程序,然后将该程序输入数控装置。

数控系统按照加工程序的要求,先进行相应的插补运算和编译处理,然后发出控制指令,使各坐标轴、主轴及辅助系统协调动作,实现刀具与工件的相对运动,自动完成零件的加工。

3判定数控机床坐标系的方法是什么?数控机床的坐标系采用笛卡儿右手直角坐标系。

基本坐标轴为X、丫、Z轴,它们与机床的主要导轨相平行,相对于每个坐标轴的旋转运动坐标分别为A、B、Co不论数控机床的具体结构是工件静止、刀具运动,还是刀具静止、工件运动,都假定工件不动,刀具相对于静止的工件运动。

机床坐标系X、丫、Z轴的判定顺序为:先Z轴,再X轴,最后按右手定则判定丫轴。

增大刀具与工件之间距离的方向为坐标轴运动的正方向。

4数控机床的坐标轴与运动方向是怎样规定的?(I)Z轴:平行于主轴轴线的坐标轴为Z轴,刀具远离工件的方向为Z轴的正方向。

(2) X轴:平行于工件装夹平面的坐标轴为X轴,它一般是水平的,以刀具远离工件的运动方向为X轴的正方向。

对于工件是旋转的机床,X轴为工件的径向。

对于刀具是旋转的立式机床,从主轴向立柱看,右侧方向为X轴的正方向。

对于刀具是旋转的卧式机床,从刀具(主轴)尾端向工件看,右侧方向为X轴的正方向。

(3) Y轴:丫轴垂直于X、Z轴,当X、Z轴确定之后,按笛卡儿直角坐标右手定则判断丫轴及其正方向。

(4)旋转运动A、B、C轴:旋转运动坐标轴A、B和C的轴线平行于X、Y和Z轴,其旋转运动的正方向按右手螺旋定则判定。

5工件原点的偏置方法有哪些?当工件在机床上固定以后,工件原点与机床原点也就有了确定的位置关系,即两坐标原点的偏差就已确定。

课后习题答案

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 电力电子器件1.1 使晶闸管导通的条件是什么?答:使晶闸管导通的条件是:晶闸管承受正相阳极电压,并在门极施加触发电流(脉冲)。

或者U AK >0且U GK >0 1.2 维持晶闸管导通的条件是什么?怎样才能使晶闸管由导通变为关断?答:维持晶闸管导通的条件是使晶闸管的电流大于能保持晶闸管导通的最小电流,即维持电流。

1.3 图1-43中阴影部分为晶闸管处于通态区间的电流波形,各波形的电流最大值均为I m ,试计算各波形的电流平均值I d1、I d2、I d3与电流有效值I 1、I 2、I 3。

解:a) I d1=Im 2717.0)122(2Im )(sin Im 214≈+=⎰πωπππtI 1=Im 4767.021432Im )()sin (Im 2142≈+=⎰πϖπππwt d tb) I d2=Im 5434.0)122(2Im )(sin Im 14=+=⎰wt d t ππϖπI 2=Im6741.021432Im 2)()sin (Im 142≈+=⎰πϖπππwt d tc) I d3=⎰=20Im 41)(Im 21πωπt dI 3=Im 21)(Im 21202=⎰t d ωππ1.4.上题中如果不考虑安全裕量,问100A 的晶阐管能送出的平均电流I d1、I d2、I d3各为多少?这时,相应的电流最大值I m1、I m2、I m3各为多少?解:额定电流I T(A V)=100A 的晶闸管,允许的电流有效值I=157A,由上题计算结果知a) I m135.3294767.0≈≈IA, I d1≈0.2717I m1≈89.48Ab) I m2,90.2326741.0A I≈≈I d2A I m 56.1265434.02≈≈ c) I m3=2I=314 I d3=5.78413=m I1.5.GTO 和普通晶闸管同为PNPN 结构,为什么GTO 能够自关断,而普通晶闸管不能?答:GTO 和普通晶阐管同为PNPN 结构,由P1N1P2和N1P2N2构成两个晶体管V1、V2,分别具有共基极电流增益1α和2α,由普通晶阐管的分析可得,121=+αα是器件临界导通的条件。

课后习题答案

课后习题答案

项目一任务一一.判断题(下列判断正确的话打“√”,错误的打“×”)1.P型半导体中的多数载流子是电子。

(×)2.PN结具有单向导电性,其导通方向为N区指向P区。

(×)3.二极管反向击穿就说明管子已经损坏。

(×)4.小电流硅二极管的死区电压约为0.5V,正向压降约为0.7V。

(√ )5.发光二极管发光时处于正向导通状态,光敏二极管工作时应加上反向电压。

(√)二.填空题1.半导体中的载流子有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自由电子、空穴)2.晶体三极管内部的PN结有___________个。

(2)3.晶体管型号2CZ50表示___________。

(50 A的硅整流二极管)4..PN结的反向漏电流是由___________产生的。

(少数载流子)三.简答题1.常用片状元件有哪些?和普通电气元件相比,有什么优点?答:片状元器件属于无引线或短引线的新型微型电子元件,是表面组装技术SMT(Surface Mounted Technology)的专用元器件。

可分为片状无源器件、片状有源器件和片状组件等三类。

片状无源器件包括片状电阻器、片状网络电阻器、片状热敏电阻器、片状电位器、片状电容器、片状微调电容器和片状电感器等。

片状有源器件包括片状二极管、片状开关二极管、片状快恢复二极管、片状稳压二极管、片状三极管和片状场效应管等。

片状元器件的主要特点是其外形结构不同于传统的插装式产品,其体积小,重量轻,无引线或引线短,可靠性高,耐振动冲击,抗干扰性好,易于实现半自动化和自动化的低成本、高密度组装,其焊点失效率达到百万分之十以下;利用片状元器件贴装可使电子线路的工作频率提高到3000MHz(通孔插装的为500MHz),而且能够有效地降低寄生参数,有利于提高设备的高频特性和工作速度;片状元器件产品的器件形状、尺寸精度和一致性高。

大部分可编带包装,有利于提高生产装配效率,且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元器件与整机间的共存可靠性问题。

课后习题

课后习题

[
]
4l l u = −∑ e 2 2 2 n=1 (2n − 1) π

( 2 n−1)2 π 2a 2 t −
l2
(2n − 1)π cos
l
x
习题2第17题: 在扇形区域内求下列定解问题 ∇ 2u = 0, 0 < θ < α, ρ < a u ( ρ ,0) = u ( ρ , α ) = 0, ρ ≤ a u (a,θ ) = f (θ ), 0 ≤θ ≤α u (0, θ ) < +∞
∂u ∂ 2u = a2 2 , ∂x ∂t ∂u (l , t ) ∂u (0, t ) = 0, = 0, ∂x ∂x u ( x,0) = x, T ′ + a 2 λT
0 < x < l, t > 0 t>0 0≤ x≤l
=0
λ =0
X = B0
2
λn =
∂ 2u ∂ 2u = a2 2 , λn = (nπ / l )2 , n = 1,2,3, L 2 ∂x ∂t nπ X n ( x) = Bn sin x u (0, t ) = 0, u (l , t ) = 0, l ∂u ( x,0) = 0, ∂t h T ′′ + λa 2T = 0 x, c n 2π 2 a 2 u ( x,0) = h Tn′′ + Tn = 0 2 (l − x ), l l − c nπa nπa ′ cos ′ sin Tn = C n t + Dn t l l nπ nπa nπa ′ ′ x(Cn cos t + Dn sin t) un = X nTn = Bn sin l l l nπa nπa nπ = (Cn cos t + Dn sin t ) sin x l l l ∞ ∞ nπa nπa nπ u = ∑ un = ∑ (Cn cos t + Dn sin t ) sin x l l l n =1 n =1

课后部分习题参考答案

课后部分习题参考答案

部分习题参考答案:第一讲思考题习题2.有人说“我在说谎”,他是否属于所有说谎人所组成的集合?试分析说明之。

解:设说谎人集合为A ,诚实人集合为B ,则这人既不属于A ,也不属于B 。

因为①如果属于A ,他现在说“我在说谎”,说明他是诚实人了,则不属于A ,故矛盾。

②如果属于B ,他现在说“我在说谎”,说明他是说谎人了,则不属于B ,故又矛盾 从而可知这人既不属于A ,也不属于B 。

这其实说的是罗素的“理发师悖论”,这也说明集合是不能够随便定义的!习题4.证明长度为1的线段和长度为2的线段的基数相同。

证明1:设△ABC 的中位线为1l 和△ABC 底边2l ,且线段12,l l 的长度分别是为1和2,设A 是线段1l 上的点集,B 是线段2l 上的点集,如图所示,显然A~B ,故结论成立。

证明2:设长度为1的线段为区间A=(0,1),长度为2的线段为B=(0,2),建立A 到B 的一一映射:y=2x ,这样A~B ,即基数相等。

习题6.求集合{1,2,3,,100}M = 的所有子集的元素和之和(规定空集的元素和为0)。

解:由幂集()P M (即M 的所有子集组成的集合)的元素可知,要求幂集()P M 的元素和之和只要知道集合M 的每个元素在幂集中出现的次数即可求得,下面就来求各元素出现的次数:①幂集()P M 中的空集∅,个元素出现的次数为0,②幂集()P M 中的单个元素集合如{1},每个元素出现的次数为099C ,因为这时可以认为先从集合M 中任取一个元素确定下来,还需从集合M 中余下的99个元素中任取0个元素,故每个元素出现的次数为099C ;③幂集()P M 中的两个元素集合如{1,2},每个元素出现的次数为199C ,因为这时可以认为先从集合M 中任取一个元素确定下来,还需从集合M 中余下的99个元素中任取1个元素,故每个元素出现的次数为199C ;以此类推……..,有④幂集()P M 中的100个元素集合如{1,2,,100} ,每个元素出现的次数为9999C ,因为这时可以认为先从集合M 中任取一个元素确定下来,还需从集合M 中余下的99个元素中任取99个元素,故每个元素出现的次数为9999C ;所以幂集()P M 的元素和之和为:019999999999(123100)()50502S C C C =+++++++=⨯习题7.证明:由直线上互不相交的开区间作为集A 的元素,则A 至多为可数集。

课后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课后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课后练习题及参考答案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1).诘问()(2).噩耗()(3).焦灼()(4).颠沛()(5).吊唁()(6).唏嘘()(7).稀罕()(8).克扣()(9).手段()2.解释词语的语境义,并用后三个词语造句。

(1).生死祸福:(2).鸡零狗碎:(3).长途跋涉:造句:(4).穷愁潦倒:造句:(5).稀罕:造句:3.仔细看看以下句中有没有错别字,如果有,请改在句子后的括号里。

(1).都市里的升沉容辱,振颤着长期迟钝的农村神经系统。

()(2).比拟得多了,也有轻篾,有嘲笑。

()(3).我名誉遭蹋了,可这乡间不能没有信客。

()(4).但他的家,破烂灰暗,值钱的东西一无所有。

()【综合练习】1.认真阅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1).作者在写信客之前,为什么先写一个老信客?(2).作者重点写了信客什么事迹?为什么重点写?(3).信客为什么留下遗愿,死后要与老信客葬在一起?(4).用几句话概括信客的为人。

2.请你写一段话,作为信客墓碑上的文字。

【拓展练习】一.阅读精神①谁知是哪个不小心,一膀子把那家伙蹭掉到地下,借着惯力,滴溜溜转至地中间,口就开了,噗噜噗噜冒白沫儿,吓煞个人!②新开的井口,连工棚都是简易的。

矿工们装束好了,下井之前挤在这简易工棚里,都年轻、好疯,闹得小偏厦地动山摇,就闹出这桩事来。

③冷丁把众人吓得哄地散开,一愣,又渐渐地明白,知道原来是灭火器,就都站住,等头或哪个懂行的去拾起,关上,不就结了?④也就是一愣神的工夫,箭一般地从人堆里射过一个人去,一头扑在那冒白沫的灭火器上。

他不懂怎样关闭,只用手拼命去堵,身子死死地压在那物件上,一边火烧火燎地冲大伙喊:“快!快跑嘛你们!”⑤这是个小合同工,刚从农村招上来不到两个月。

⑥看他那认真样儿,大伙笑得前仰后合。

⑦小合同工更急了,破口大骂:“你们还不滚开,要死呀你们!”⑧大伙儿更是大笑。

连个灭火器都不认识!⑨突然笑声一家伙咬住,井长来了。

第二十章所得税课后作业习题及答案

第二十章所得税课后作业习题及答案

第二十章所得税一、单选题1.长江公司于2012年6月15日取得某项固定资产,其初始入账价值为36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预计净残值为0。

税法规定,该项固定资产的最低折旧年限为15年,折旧方法、预计净残值与会计相同。

则2012年12月31日该项固定资产的计税基础为()万元。

A.346B.24C.12D.3482.甲公司2013年3月1日开始自行研发一项新工艺,2013年3月至10月发生的各项研究、开发等费用共计150万元,2013年11月研究成功,进入开发阶段,发生开发人员工资120万元,福利费30万元,另支付租金25万元,假设开发阶段的支出有60%满足资本化条件。

至2013年12月31日,甲公司自行开发成功该项新工艺。

并于2014年2月1日依法申请了专利,支付注册费3万元,律师费5万元,2014年3月1日为运行该项资产发生的培训费7万元,2014年该无形资产共计摊销金额为25万元。

则甲公司2014年年末该项无形资产的计税基础为()万元。

A.142.5B.0C.132D.1203.诚信公司2012年6月30日将某项自用房产用于经营性出租,且以公允价值模式对其进行后续计量。

该房产原值为20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转换前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无残值;截止2012年6月30日该房产已经使用5年,使用期间未计提减值准备;转换日,该房产的公允价值为2200万元。

2012年12月31日,其公允价值为2600万元。

税法规定,该项自用房产的计提折旧政策与会计上转换前一致。

则2012年12月31日该项投资性房地产的计税基础为()万元。

A.900B.1000C.2200D.26004.南方公司于2012年1月1日以银行存款1000万元自证券市场购入某公司5年期债券,面值为1250万元,票面年利率为4.72%,每年年末支付利息,到期支付最后一期利息并偿还本金,实际年利率为10%,南方公司将该债券作为持有至到期投资核算。

课后习题答案

课后习题答案

课后习题答案14.4商品的价值量【单选题】决定商品价值量的是A个别劳动时间B社会必要劳动时间C剩余劳动时间D平均劳动时间【单选题】计量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计量,是以( )为尺度A简单劳动B复杂劳动C具体劳动D抽象劳动【判断题】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是社会平均劳动时间错15.1货币是怎样产生的?【单选题】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一种商品的价值可以通过一系列商品表现出来。

一只绵羊可以等于100斤大米,可以等于10尺布,可以等于两把斧子,可以等于一两黄金,还可以等于其他商品。

这一阶段,处在货币形式发展的哪个阶段?A货币价值形式B一般的价值形式C总和的、扩大的价值形式D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多选题】商品价值形式的发展共经历了以下哪些阶段A货币价值形式B一般的价值形式C扩大的价值形式D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判断题】货币的本质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正确【判断题】物物交换和商品生产者特殊需要之间的矛盾无法解决错误15.2货币形式的发展【单选题】铸币是由( )出面来制造的,有一定形状和花色,有一定重量和成色。

A私人B国家C资本家D铁匠铺【判断题】纸币是国家发行的,并强制流通的价值符号对【判断题】货币形式是固定不变的错误15.3货币有哪些职能?【单选题】世界货币是货币职能在( )的延伸和发展A世界市场B国内市场C小商品市场D发达经济体【单选题】货币执行( )职能时,更容易引起信用危机,加剧经济危机的可能性。

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C贮藏手段D支付手段【判断题】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的时候,必须是真实的货币错误【判断题】货币主要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五大职能正确15.4价值规律的内容和作用【单选题】价值量由( )决定,而劳动量由劳动时间计量A劳动量B个别劳动量C简单劳动D复杂劳动【判断题】在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的价值自发波动正确【判断题】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和社会平均劳动时间是一致的错误16.1资本的总公式及其矛盾【单选题】资本运动的总公式是AG——W——G’BG——W——GCG’——W——G’DG’——W——G【单选题】资本就是指能够带来( )的价值A新价值B剩余价值C价值D劳动力价值【判断题】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也是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钥匙正确16.2劳动力商品【单选题】劳动力成为商品的两个条件,除了劳动者没有任何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还有A劳动者是自由人B劳动者是奴隶D劳动者没有自由【单选题】劳动力商品的价值还原为,是由维持劳动者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 )的价值决定的A生活奢侈品B生活必需品C生活用品D生产资料【判断题】所有的劳动力都是商品错误16.3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单选题】资本主义劳动过程有两个特点,其一是,工人在资本家的监督下劳动,他们的劳动隶属于资本家;其二,劳动的成果或者产品归( )所有A农民B地主C资本家D工人【单选题】剩余价值是由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 )的那部分价值A商品价值B劳动力价值C价值转移D生产资料价值【单选题】资本主义生产具有二重性,一方面它是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另一方面它是生产剩余价值的过程,即A价值增殖过程B价值增值过程C价值劳动过程D价值流通过程【多选题】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包括哪些基本要素B劳动对象C劳动资料D劳动空间16.4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单选题】剩余价值率的计算公式是Am'=m/vBm'=m/cCm'=m/(c+v)Dm'=c/v【单选题】可变资本是指用来购买( )的那部分资本A生产资料B劳动资料C劳动力D劳动对象【判断题】不变资本是指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正确【判断题】可变资本的价值在生产过程中被转移到新产品中去错误16.5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办法【单选题】资本家提高对工人剥削程度的基本方法,除了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外,还有( )A超额剩余价值的生产B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C垄断利润的生产D平均利润的生产【单选题】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 )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所生产的剩余价值A缩短必要劳动时间B缩短个别劳动时间C延长必要劳动时间D延长个别劳动时间【判断题】个别资本家不断追求超额剩余价值,最终造成了整个资本家阶级普遍获得超额剩余价值错误16.6资本的有机构成【单选题】资本的有机构成用以下( )来表示Ac:vBc+vCv:cDc/v【判断题】技术水平越高,生产资料所占的比重就越大正确【判断题】随着生产力提高,资本有机构成下降错误17.1产业资本的循环【单选题】在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中,购买阶段产业资本执行的是( )的职能A货币资本B商品资本C生产资本D流通资本【单选题】在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中,售卖阶段产业资本执行的是( )的职能A货币资本B生产资本C商品资本D流通资本【判断题】在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中,生产阶段所起的作用是生产剩余价值正确【判断题】产业资本的循环,流通过程和生产过程的的统一正确17.2产业资本的周转【单选题】资本家购买的机器,厂房、设备等资本是一次性投入,但回收的时候是分批、分期,根据磨损程度收回来的。

《静女》优秀课后同步练习题(带答案解析)

《静女》优秀课后同步练习题(带答案解析)

《静女》课后同步练习题一、基础巩固1、选出对《静女》一诗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静女》是一首赋体诗,它运用“直陈其事”的手法,采用三章连唱的形式来叙写故事,感情回环往复,内容富于变化,充分体现了民族的特色。

B.本诗以生动的语言,风趣的细节,表现了一对男女青年热恋中的情趣,人物神形毕现,呼之欲出。

C.“说怿女美”、“匪女之为美”这两句借物抒情,意涉双关,表面上男青年是在赞美姑娘馈赠给他的信物,实则表达了他对姑娘挚爱之情。

D.“自牧归荑,洵美且异”用借代的手法,以初生荑草白而柔嫩的特点,象征爱情的真诚和纯美。

【答案】D 【解析】“用借代的手法”错。

2、对这首诗词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题目“静女”,是指文静美丽的姑娘。

B.“爱而不见”的意思是说故意藏起来不出现,逗小伙子着急。

C.“说怿女美”的意思是指姑娘美丽的彤管映衬得你更美。

D“自牧归荑,洵美且异”这两句称赞姑娘送给他的荑草实在美得出奇。

【答案】C 【解析】说:通假“悦”愉悦,喜欢女:通假“汝”,你,你的喜欢你的美丽,为你的美丽感到愉悦。

3、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首诗基调欢快而富有情趣,叙写了一对青年男女约会的过程。

B.“爱而不见,搔首踟蹰”这个细节惟妙惟肖地描绘了小伙子当时那种焦灼不安的情态。

C.无论是赠彤管,还是赠荑草,都发生在同一天,可见这对青年男女的恋情已到极致。

D.这首诗除了细节描写外,还运用了双关及移情手法,因而生动活泼。

富有情趣。

【答案】C【解析】“都发生在同一天”错。

4、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A.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B.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C、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D、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答案】C 【解析】应该“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被儒家列为五部经典著作之首。

课后习题答案

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 (2)第二章 (3)第三章 (4)第四章 (5)第五章 (6)第六章 (8)第七章 (10)第八章 (10)第九章 (11)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项目的市场调研习题1.选择题(1)软件是计算机系统中与硬件相互依存的另一部分,它包括文档、数据和()。

A.数据B. 软件C.文档D. 程序(2)软件工程是一门研究如何用系统化、()、可度量化等工程原则和方法去进行指导软件开发和维护的学科。

A.规范化B.标准化C.抽象化D.简单化(3)软件工程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A.方法学的影响B.软件危机的出现C.其他工程学科的发展D.计算机的发展(4)可行性研究主要包括经济可行性、技术可行性、法律可行性和()等六个方面。

A.运行可行性B.条件可行性C.环境可行性D.维护可行性(5)编制项目开发计划的目的是用文件的形式,把在开发过程中各项工作的负责人员、开发进度、所需经费预算、所需软件、硬件条件等问题做出的安排以()记载下来。

A.文件形式B. 文档形式C. 电子档案形式D. 条文形式2.填空题(1)软件工程是开发、运行、维护和修复软件的系统方法,这里所说的系统方法,是把系统化的、规范化的、可度量化的途径应用于软件生存周期中,也就是把工程化应用于软件中。

(2)可行性研究的任务不是具体解决系统中的问题,而是确定问题是否值得解决、是否能够解决。

(3)软件的开发计划也称项目实施计划,是一个综合的计划,是软件开发工作的指导性文档,阅读对象是软件开发的主管部门、软件技术人员和普通用户。

3.思考题(1)软件危机产生的原因是什么?为何要引入软件工程的概念?答:①忽视了软件开发前期的需求分析的需求分析;②开发过程没有统一、规范的方法论的指导,文档资料不齐全,忽视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③忽视测试阶段的工作,提交给用户的软件质量差。

④请示软件的维护。

(2)可行性研究的主要任务有哪些?答:①经济可行性②技术可行性③时机可行性④管理上的可行性⑤法律可行性⑥运行可行性(3)制定项目开发计划的主要任务是什么?答:①项目资源计划软件开发中的资源包括用于支持软件开发的硬件,软件工具以及人力资源。

第1章至第2章课后部分习题-基本概念类

第1章至第2章课后部分习题-基本概念类

第1章⾄第2章课后部分习题-基本概念类第1章绪论——课后习题1.3 设有数据结构(D,R),其中D={d1,d2,d3,d4},R={r},r={(d1,d2),(d2,d3),(d3,d4)}1.8 设n为正整数。

试确定下列各程序段中前置以记号@的语句的频度:(1)i=1; k=0; while(i<=n-1) {@ k+=10*i;i++;}(2)i=1; k=0;do {@ k+=10*i;i++;while(i<=n-1)(3)i=1; k=0;while(i<=n-1) {i++;@ k+=10*i;}(4)k=0;for(i=1;i<=n;i++) {for(j=i;j<=n;j++)@ k++;}(5)for(i=1;i<=n;i++) {for(j=1;j<=i;j++) {for(k=1;k<=j;k++)@ x+=delta;} }(6)i=1; j=0;while(i+j<=n) {@ if(i>j) j++;else i++;}(7)x=n; y=0; //n是不⼩于1的常数while(x>=(y+1)*(y+1)) {@ y++;}(8)x=91; y=100;while(y>0) {@ if(x>100) { x-=10; y--; }else x++;}1.10 按增长率由⼩⾄⼤的顺序排列下列各函数:2100,(3/2)n,(2/3)n,n n,n3/2,n,n!,n,log2n,n log2n第2章线性表——课后习题2.1 描述以下三个概念的区别:头指针,头结点,⾸元结点(第⼀个元素结点)。

2.2 填空题(1)在顺序表中插⼊或删除⼀个元素,需要平均移动元素,具体移动的元素个数与有关。

(2)顺序表中逻辑上相邻的元素的物理位置紧邻。

单链表中逻辑上相邻的元素的物理位置紧邻。

(3)在单链表中,除了⾸元结点外,任⼀结点的存储位置由指⽰。

课后习题答案整理

课后习题答案整理

r 基础工业工程2.1 程序分析1、在生产实际工作中,在选择研究对象时,方法研究一般选择( A)工序进行研究.A.瓶颈环节或工序B.设备最贵的工序C.生产效率最高的工序D.生产价值最高的工序2、对制品制造过程进行分析的技术是( C )A.操作分析B.工艺流程分析C.作业流程分析D.动作分析3、5W1H提问技术中的what表示(D )A.何处做B.何时做C.如何做D.做什么4、ECRS中的R表示( C )A.取消B.合并C.重排D.简化5、工艺流程分析的分析改进对象只包括加工和( B )A.装配B.检验C.包装D.储存6、流程程序分析中进行以操作者的作业流程为对象的分析所采用的图表为( B )A.物型流程图B.人型流程图C.操作分析图D.程序分析图7、检验过程属于( A )过程A.基本过程B.辅助过程C.生产准备D.生产8、以下活动不包括在程序分析中的是( D )A.作业B.搬运C.检验D.包装9、通过方法研究使现有的工作方法更加经济和( B )A.简便B.有效C.安全D.舒服10、工艺程序分析的工具是( A )A.工艺程序图B.流程程序图C.线路布置图D.工艺程序图与线路布置图2.2 作业分析1、联合作业分析的含义是指(A )A.几个作业人员共同作业于一项工作时,对作业人员时间上的关系的分析以及排除作业人员作业过程中存在的不经济、不均衡、不合理和浪费等现象的一种分析方法。

B.几项作业同时由一个人操作时,分析操作人员工作中存在的不经济、不均衡、不合理和浪费等现象的一种分析方法。

C.一个人同时在多个设备上加工多个零件时,其操作过程中存在的不经济、不均衡、不合理和浪费等现象的一种分析方法。

D.几个作业人员共同操作一台机器,分析作业人员作业过程中存在的不经济、不均衡、不合理和浪费等现象的一种分析方法。

2、以操作者为对象开展程序分析适宜采用(B )A 人、机操作分析B 人型流程图分析C 物型流程图分析D 双手操作分析3、在生产现场中,常有( D )同时对一台设备(一项工作)进行操作,则称为联合操作作业。

课后习题汇总

课后习题汇总

课后习题汇总习题一、术语解释OSI参考模型网络体系结构波特率比特率捎带确认误码率冲突虚拟局域网生成树协议 CIDR 路由汇聚熟知端口号三次握手死锁端口号 URL DNS DOS DDOS 对称加密防火墙非对称加密入侵检测系统木马程序数字签名二、选择题(请从4个选项中挑选出1个正确答案)1. 以下关于网络协议与协议要素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A. 协议表示网络功能是什么B. 语义表示要做什么C. 语法表示要怎么做D. 时序表示做的顺序2. 以下关于网络体系结构概念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BA. 网络体系结构是网络层次结构模型与各层协议的集合B. 所有的计算机网络都必须遵循OSI体系结构C. 网络体系结构是抽象的,而实现网络协议的技术是具体的D. 网络体系结构对计算机网络应该实现的功能进行精确定义1. 设立数据链路层的主要目的是将有差错的物理线路变为对网络层无差错的. BA. 物理链路B. 数据链路C. 点-点链路D. 端-端链路2. 帧传输中采取增加转义字符或0比特插入的目的是保证数据传输的. CA. 正确性B. 安全性C. 透明性D. 可靠性5. 0比特插入/删除方法规定在数据字段检查出连续几个1就增加1个0?BA. 4B. 5C. 6D. 77. 如果G (x)为11010010,以下4个CRC校验比特序列中只有哪个可能是正确的?DA. 1101011001B. 101011011C. 11011011D. 101100119. PPP帧的链路最大帧长度的默认值是. DA. 53BB. 536BC. 1200BD. 1500B8. 以下对于Ethernet协议的描述中,错误的是.DA. Ethernet协议标准中规定的冲突窗口长度为51.2μsB. 在Ethernet中的数据传输速率为10Mbps,冲突窗口可以发送512bit数据C. 64B是Ethernet的最小帧长度D. 当主机发送一个帧的前导码与帧前定界符时没有发现冲突可以继续发送9. 以下对于随机延迟重发机制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DA.Ethernet协议规定一个帧的最大重发次数为16B. Ethernet采用的是截止二进制指数后退延迟算法C. 后退延迟算法可以表示为:τ=2k·R·aD. 最大可能延迟时间为1024个时间片10. 以下对于Ethernet帧结构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CA. 802.3标准规定的“类型字段”对应Ethernet V2.0的帧的“类型/长度字段”B. DIX帧中没有设定长度字段,接收端只能根据帧间间隔来判断一帧的接收状态C. 数据字段的最小长度为64B,最大长度为1500BD. 目的地址为全1表示是广播地址,该帧将被所有的节点接收11. 以下关于Ethernet帧接收出错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A. 帧地址错是指接收帧的物理地址不是本站地址B. 帧校验错是指CRC校验不正确C. 帧长度错是指帧长度不对D. 帧比特位错是指帧长度不是8位的整数倍12. 以下关于网卡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DA. 网卡覆盖了IEEE 802.3协议的MAC子层与物理层B. 网卡通过收发器实现与总线同轴电缆的电信号连接C. 网卡通过接口电路与计算机连接D. 网卡实现与其他局域网连接的网桥功能13. 以下关于Ethernet物理地址的描述中,错误的是.CA. Ethernet物理地址又叫做MAC地址B. 48位的Ethernet物理地址允许分配的地址数达到247个C. 网卡的物理地址写入主机的EPROM中D. 每一块网卡的物理地址在全世界是唯一的15. 以下关于交换机基本功能的描述中,错误的是.DA. 建立和维护一个表示MAC地址与交换机端口号对应关系的映射表B. 在发送主机与接收主机端口之间建立虚连接C. 完成帧的过滤与转发D. 执行RIP路由协议17. 一台交换机具有24个10/100Mbps的端口和两个1Gbps端口,如果所有端口都工作在全双工状态,那么交换机的总带宽最大为. DA. 4.4GbpsB. 6.4GbpsC. 6.8GbpsD. 8.8Gbps19. 以下MAC协议中对正确接收的数据帧进行确认的是.DA. CDMAB. CSMAC. CSMA/CDD. CSMA/CA20. 以下关于IEEE 802.11无线局域网结构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CA. IEEE 802.11在有基站的情况下支持两种基本的结构单元: BSS与ESSB. BSS的一个AP就是一个基站,覆盖范围的直径一般小于100mC. 通过路由器可以将多个AP组成的BSS互联起来,构成一个ESSD. Ad hoc中不存在基站,主机之间采用对等方式通信D1. 以下不属于网络层的协议是.A. ICMPB. IGMPC. ARPD. DHCP C2. 如果目的网络、目的主机都对,但是IP分组携带的是TCP报文,而目的主机使用的是UDP 协议,那么目的主机在丢弃该分组之后,向源主机发送的ICMP报文的类型是.A. 网络不可到达B. 主机不可到达C. 协议不可到达D. 端口不可到达C3. 以下属于全局IP地址的是..1 B. 1CD5. 假如一个公司有一个A类IP地址,原来内部有700个子网,公司重组之后需要再建450个子网,而且要求每个子网最多可以容纳4092台主机,合适的子网掩码是.A. /16B. /17C. /18D./19CI.A. I、IIB. II、IIIC. III、IVD. I、IVBA. 32, 8B. 32, 6C. 8, 32D. 8, 30CD9. 使用RIP协议的自治系统中,如果路由器R1收到邻居路由器R2发送的距离矢量中包含〈net1, 16〉,那么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 R2可以经过R1到达net1,跳数为16B. R2可以经过R1到达net1,跳数为17C. R1可以经过R2到达net1,跳数为17D. R1不可以经过R2到达net1C10. 路由表中路由表项包括.A. 目的网络和到达该网络的完整路径B. 目的主机和到达该目的主机的完整路径C. 目的网络和到达该目的网络下一跳路由器的IP地址D. 目的网络和到达该目的网络下一跳路由器的MAC地址D11. 以下哪种情况需要发送ARP请求报文? A. 主机需要接收数据分组,但是没有分组的源IP地址与MAC地址B. 主机需要接收数据分组,但是路由表中没有分组源路由的记录C. 主机需要发送数据分组,但是路由表中没有目的主机路由表项D. 主机需要发送数据分组,但是没有与分组目的IP地址相对应的MAC地址A12. 某企业分配给人事部的IP地址块为C.DC14. R1与R2是一个自治系统中采用RIP路由协议的两个相邻路由器,R1的路由表如图6-72(a)所示。

课后练习题答案

课后练习题答案

课后练习题答案任务1课后练习3.课外练习填空题(1)在同一个目录下,不允许存在相同名称的文件或目录(2)进入纯DOS系统的方法有光盘、移动盘启动等。

(3)文件名不能使用/\|:等符号。

选择题(1)在DOS状态下,使用DIR命令后屏幕显示信息中有USER2<DIR>,这说明USER2是(A)。

A)一个子目录C)一个以USER2为文件名的文件B)一个系统文件D)一个用户文件(2)下面不是DOS系统下可执行文件的扩展名的是(C)。

(3)下列四个文件名中,合法的DOS文件名是(D)。

A)My.PROGB)A/B/C(4)DOS的内部命令是指(C)。

A)存放在ROM中的命令B)只能存放在软盘上的命令C)随DOS启动装入内存并常驻内存的命令D)驻留在磁盘上,使用时调入内存,用完后退出A)存放在ROM中的命令B)只能存放在软盘上的命令C)随DOS启动装入内存并常驻内存的命令D)驻留在磁盘上,使用时调入内存,用完后退出C)TE某T#.ABCD)ABCD.T某T(5)DOS的外部命令是指(D)。

(6)下面关于DOS操作的叙述中正确的一条是(C)。

A)启动时必须送入有效的日期和时间B)键入命令后,命令马上被执行C)键入命令并按回车键后,命令被执行D)引导的功能是将DOS装入硬盘(7)扩展名是.BAT的文件称作(B)。

A)文本文件B)批处理文件C)系统文件D)备用文件(8)微机启动的过程是将DOS操作系统(A)。

A)从磁盘调入中央处理器B)从内存储器调入高速缓冲存储器C)从软盘调入硬盘D)从外存储器调入内存储器(9)能从键盘命令调入内存直接执行的磁盘文件的后缀名应该是(D)。

(10)在微机中的“DOS”,从软件归类来看,应属于(C)。

A)应用软件B)工具软件C)系统软件D)编辑系统(11)如果给定一个含有通配符的文件名A某.,则下列能代表它的文件名是(D)。

A)ABC.T某TB)A.E某EC)D)ABCD.D(12)在下列操作中,能导致DOS系统重新启动的操作是(B)。

电力系统分析课后作业题练习题

电力系统分析课后作业题练习题

第一章 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1-1 什么叫电力系统、电力网及动力系统?1-2 电力线、发电机、变压器和用电设备的额定电压是如何确定的? 1-3 我国电网的电压等级有哪些?1-4 标出图1-4电力系统中各元件的额定电压。

1-5 请回答如图1-5所示电力系统中的二个问题:⑴ 发电机G 、变压器1T 2T 3T 4T 、三相电动机D 、单相电灯L 等各元件的额定电压。

⑵ 当变压器1T 在+2.5%抽头处工作,2T 在主抽头处工作,3T 在-2.5%抽头处工作时,求这些变压器的实际变比。

1-6 图1-6中已标明各级电网的电压等级。

试标出图中发电机和电动机的额定电压及变压器的额定变比。

1-7 电力系统结线如图1-7所示,电网各级电压示于图中。

试求: ⑴发电机G 和变压器1T 、2T 、3T 高低压侧的额定电压。

习题1-4图⑵设变压器1T 工作于+2.5%抽头, 2T 工作于主抽头,3T 工作于-5%抽头,求这些变压器的实际变比。

1-8 比较两种接地方式的优缺点,分析其适用范围。

1-9 什么叫三相系统中性点位移?它在什么情况下发生?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时,非故障相电压为什么增加3倍?1-10 若在变压器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消弧线圈的作用是什么?第二章 电力系统各元件的参数及等值网络2-1 一条110kV 、80km 的单回输电线路,导线型号为LGJ —150,水平排列,其线间距离为4m ,求此输电线路在40℃时的参数,并画出等值电路。

2-2 三相双绕组变压器的型号为SSPL —63000/220,额定容量为63000kVA ,额定电压为242/10.5kV ,短路损耗404=k P kW ,短路电压45.14%=k U ,空载损耗93=o P kW ,空载电流41.2%=o I 。

求该变压器归算到高压侧的参数,并作出等值电路。

2-3 已知电力网如图2-3所示:各元件参数如下:变压器:1T :S =400MVA ,12%=k U , 242/10.5 kV2T :S =400MVA ,12%=k U , 220/121 kV线路:2001=l km, /4.01Ω=x km (每回路)602=l km, /4.01Ω=x km10.5kV115kVT 1T 2l 1l 2习题2-3图其余参数均略去不计,取基准容量S B =1000MVA ,基准电压av B U U =,试作出等值电路图,并标上各元件的标么值参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假设以带头节点的循环单链表表示队列,并且只设一个指针 指向对尾元素节点(不设头指针),试编写相应的入列和出列 算法。 P44
struct qnode{ //入列操作 int data; struct qnode *next; }; typedef struct qnode QNODE; QNODE *rear; void addqueue(int x) { QNODE *p; p=(QNODE *)malloc(sizeof(QNODE)); If(p==NULL)
7.已知指针ha和hb分别指向两个单链表的头结点,且头结点的 数据域中存放链表的长度,试写一算法将这两个链表连接在一 起(即令其中一个表的首元结点在另一个表的最后一个节点之 后),hc指向连接后的链表的头结点,并要求算法以尽可能短 的时间完成连接运算。 请分析你的算法的时间复杂度。 void merge (NODE *ha,NODE *hb) { NODE *p,*longlink,*shortlink; hc = (NODE *)malloc(sizeof(NODE)); if(ha->data<=hb->data) { shortlink = ha; longlink = hb; } else
时间复杂度的概念
例:算法: for(i=1;i<=n;++i)
{ for(j=1;j<=n;++j)
{ c[ i ][ j ]=0; //该步骤属于基本操作 执行次数:n的平方 次 for(k=1;k<=n;++k)
c[ i ][ j ]+=a[ i ][ k ]*b[ k ][ j ]; //该步骤属于基本操作 执行次数:n的三次方次
13.试将下列稀疏矩阵A用三元组形式来表示。 P45 0 0 3 0 0 0 0 0 0 0 -7 0 0 0 0 0 0 0 0 0 1 2 3 4 5
A=
8
20 0 0
0 -13
行号 5
1 1 3 4 5
列号 5
2 5 1 1 3
值域 5
3 -7 8 20 -13
(5,5,5) (1,2,3) (1,5,-7) (3,1,8) (4,1,20) (5,3,-13)
} }
则有 T(n)= n的平方+n的三次方,根据上面括号里的同数 量级,我们可以确定 n的三次方 为T(n)的同数量级 则有f (n)= n的三次方,然后根据T(n)/f(n)求极限可得到常 数c 则该算法的 时间复杂度:T(n)=O(n的三次方)
10.设有编号为1,2,3,4的四辆列车,顺序进入一个栈式结构 的车站,具体写出这四辆列车开出车站的所有可能的顺序。 P44
5 18 6 6
20 20 20 9
30 30 30 30
9 9 9 20
27 27 27 27
6 6 18 18
14 14 14 14
45 45 45 45
22 22 22 22
第四趟
第五趟 第六趟 第七趟 第八趟
5 5 5
5 5
6 6 6
6 6
9 9 9
9 9
14 14 14
14 14
20 18 18
出栈序列 1 1 1 1 1 2 2 2 2 3 3 4 1 1 3 4 2 4 3 3 4 4 3 4 2 2 4 3 操作序列 I O I OI O I O I OI O I I O O I O I I O O I O I O I I O I OO I O I I I OO O I I O OI OI O I I OOI I O O 出栈序列 2 2 2 3 3 3 4 3 3 4 2 2 4 3 1 4 3 1 4 2 2 4 1 1 4 1 1 1 操作序列 I I O IOO I O I I O IOI O O I I O I IOO O I I I O OOI O I I I O OI OO I I I O I O OO I I I I OOOO
0 Apr
1 Aug
2 Dec
3 Feb
4
5 Jan
6
7
8 June
9 July
10 Sep
11
12 Nov
13 14 15 16
May
Mar
Oct
Jan
i H(x) 0 Apr Aug 1 10 5 2 Dec
Feb
6 3 3 Feb
Mar
13 6 4
Apr
1 0 5 Jan June July 6 Mar
时间复杂度的概念 定义:一般情况下,算法的基本操作重复执行的次数是模块 n的某一个函数f(n),因此,算法的时间复杂度记做:T (n)=O(f(n)) 。在实际分析中,关注的是频度的数量 级,即按重复执行次数最多的语句确定算法的时间复杂度。 分析:随着模块n的增大,算法执行的时间的增长率和f(n) 的增长率成正比,所以f(n)越小,算法的时间复杂度越低, 算法的效率越高。 方法: 在计算时间复杂度的时候,先找出算法的基本操作, 然后根据相应的各语句确定它的执行次数,再找出T(n) 的同数量级(它的同数量级有以下:1,Log2n ,n , nLog2n ,n的平方,n的三次方,2的n次方,n!),找出后, f(n)=该数量级,若T(n)/f(n)求极限可得到一常数c,则时 间复杂度T(n)=O(f(n))
6
5
14
13
7
二叉树
8
后序遍历6,8,7,5,4,3,2,10,14,13,12,11,9,1
12.什么叫霍夫曼树?按给出的一组权值{4,2,3,5,7,8}, 建立一棵霍夫曼树。 P73 答:具有最小带权路径长度的二叉树叫 作霍夫曼树。
8 29
21
7
14
5
9
4
5
2
3
霍夫曼树
15.画出对题图3-5的深度优先生成树和广度优先生成树。 P73
1
2
5
1
2
5
1
2
5
3
4
6
3
4
6
3
4
6
7
7
7
题图3-5
深度优先生成树
广度优先生成树
5.用以下关键字序列构造两个哈希表(每个哈希表的地址空间为 0~16):(Jan,Feb,Mar,Apr,May,June,July,Aug,Sep, Oct,Nov,Dec)。H(x) = i DIV 2,其中i为关键字x中第一个字 母在字母表中的序号。 (1) 用线性探测再散列法处理冲突; (2) 用链地址法处理冲突。 并分别求这两个哈希表在等概率情况下查找成功的平均查 找长度。 P97
{ printf(“内存中无可用空间。链队列已满,即上溢。\n”); exit(1); } else { p->data = x; p->next = rear->next; rear->next = p; rear = p; } }
11.假设以带头节点的循环单链表表示队列,并且只设一个指针 指向对尾元素节点(不设头指针),试编写相应的入列和出列 算法。 P44
6
18 18 9 9 9
9
20 20 18 14 14
14
30 27 20 18 18
18
27 30 27 20 20
20
6 6 30 27 22
22
14 14 14 30 27
27
45 45 45 45 30
30
22 22 22 22 45
45
直接插入排序
初始状态 第一趟 第二趟 第三趟
18 5 5 5
(I,J,K) I表示总行数 J表示总列数 K表示非零元 素个数
4.已知一棵树边的集合为{(I,M),(I,N),(E,I),(B,E), (B,D),(A,B),(G,J),(G,K),(C,G),(C,F),(H,L), (C,H),(A,C)},画出这棵树,并回答下列问题: (1) 哪个是根结点?哪些是叶子结点? (2) 哪些是结点G的双亲?哪些是结点G的孩子? (3) 哪些是结点E的兄弟?哪些是结点F的兄弟? (4) 结点B和N的层次号分别是什么? (5) 树的深度是多少?以结点C为根的子树的深度是多少?P72
A
B
C E F J N G H L
D I M
K
(1)A是根节点,D、F、J、K、L 、M、N为叶子节点 (2)C是G的双亲节点,J 、K是G的孩子节点 (3)D是E的兄弟节点,G 、H是F的兄弟 (4)B的层次号为2,N的层次号为5 (5)A数的深度为5,以节点C为根的子树的深度为3
A
B
C
D
E
F
G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1
n
2
o
3
p
4
q
5
r
6
s
7
t
8
u
9 10 11 12 13
v w x y z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Hi=(H(key)+di) MOD m =(H(x)+di) MOD 17
i=1,2,…,16
Jan i H(x) Hi 10 5 Feb 6 3 Mar 13 6 Apr 1 0 May June July Aug 13 6 7 10 5 8 10 5 9 1 0 1 Sep 19 9 10 Oct 15 7 11 Nov Dec 14 7 12 4 2
H
I
J
K
L
M
N
11.将题图3-3中的森林转化为相应的二叉树,并将得到的二叉 树分别按先序、中序、后序序列进行遍历,写出遍历的结点序 列。 P73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