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黄世系谱
炎帝世系图谱
![炎帝世系图谱](https://img.taocdn.com/s3/m/e22d99da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7e.png)
炎帝世系图谱第二部分有考证的三皇五帝时期燧人氏时期燧人氏为古羌戎的一支,祖居昆仑山,古羌戎发祥于青藏高原羌塘地区。
在公元前二万八千年至一万年之间,为地球最后一个冰河期的最冷期,原在青藏高原游牧渔猎的古羌戎族从昆仑山下移到祁连山一带的河西走廊,游牧于弱水、黑水、丹水、合黎山、龙首山(又名群玉山)至天祝、古浪之间。
在公元前九千年至八千年间,中国河套地区发生了第一次大洪水,居住在这一带的古羌戎部落损失惨重。
洪水退后,大约在公元前八千零五百年至八千零二百年间。
燧人氏的一个主要支系弇兹氏自祁连山开始东迁。
这时的燧人氏早已不是穴居野处,茹毛饮血的古人,已由渔猎、游牧时期转入半农半牧、火灶、火食时期。
后来又逐渐东迁至甘肃永登、兰州、贺兰山、乌达、甘谷、天水一带的黄河、湟水、大夏河、庄浪河、祖历河流域人口得到大发展,并进入了母系氏族社会。
盘瓠氏、华氏、胥氏、赫胥氏、华胥氏、雷泽氏、仇夷氏、婼氏也都在这带化育。
燧人氏又名燧家氏,是人工取火、用火、从渔猎游牧走向半农、半牧的前期时代的氏族,其代表氏族是弇兹氏,其次是盘瓠氏,是为伏羲文明奠定基础的时代,所以也可称为前伏羲时代。
燧人氏不仅用人工取火、还发明了用大山榑木观天测星定四时的太阳历,根据河图、洛书制定的以右枢(天龙座A星)为北极星,以织女星为北极星星象历,还发明了结绳记事,搓绳的妇女名织女,第一位织女就是弇兹圣母,初创八索准绳、圭表记历。
河图洛书测天图由今凉山彝族(燧人氏遗裔)所继承,他们把测天者叫做支格阿尔,说他有主日月的两个妻子,可能是少昊(测天图)的彝称。
少昊能行太昊之法,则(测)河图洛书,必是继承了燧人氏的榑木大山纪历(河图)和洛书星象纪历法。
燧明国的燧人氏以鸮鸟为图腾,族名弇兹其母系下传的姓为妘、始、姒、其居地为台、邰、有邰。
以畜牧、渔猎为主、以藏獒为牧羊犬。
栽培的蔬菜、瓜果为“瓜”“瓠”,谷物为“菜”(青梨、燕麦),所依之山为峻为“崦嵫”;所居之水为妘、浚。
炎黄源流世系图
![炎黄源流世系图](https://img.taocdn.com/s3/m/10031007e87101f69e319542.png)
炎黄源流世系图传说在公元前4856年前,在今河南新郑的轩辕丘有个龙图腾的国家,君主名曰少典氏。
他是伏羲帝和女娲帝直系的第七十七帝,他的夫人有二,一是任姒(女登),二是附宝,她们是姐妹,是有硚氏之女。
在今新郑市区北关的轩辕丘的有熊国的宫殿里,传来了婴儿出生时呼吸大自然之气时的“哇哇”哭啼声。
这一说法得到包括中国古都学会在内的部分民间机构的认可帝共有二十五个儿子,其中十四人被分封得姓。
这十四人共得到十二个姓,它们是:姬、酉、祁、己、滕、葴、任、荀、僖、姞、儇、衣。
而少昊、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以及夏朝、商朝、周朝的君主都是黄帝的子孙。
炎帝是我国上古时代姜姓部落首领,号烈山氏或厉山氏,位于黄河上游、渭河地区。
据《史记》等古籍追记,炎帝姓“伊耆”,名石年。
母为有娇氏女,名日女登,是少典正妃。
生炎帝。
长于姜水,故有…姜‟姓之称。
据《纲鉴》等记载:“炎帝以火德代伏羲治天下,其俗朴,重端悫,不岔争而财足,无制令而民从,威厉而不杀,法省而不烦,于是南至交趾,北至幽都,东至肠谷,西至三危,莫不从其化。
”《越绝书》说:“昔者神农之治天下,务利之已矣,不望其报;不贪天下之财,而天下共富之;不以其智能自贵于人,而天下共尊之。
”炎黄帝世系图谱少典黄帝支系┃炎帝支系┏━━━━━━━┻━━━━━━━┓勗石其年┃(炎帝神农氏,姜姓,号烈山氏或厉山氏)┃【前3217年甲申年位】巨臨駓魁┃【在位八十年】┃┃芒帝昧承┃【在位六十年】┃┃夷帝栗明┃【在位四十九年】┃┃柏帝堅宜┃【在位四十五年】┃┃節帝來┃【在位四十八年】┃┃赫帝胡裹┃【在位四十三年】┃┃封帝胥莖┃┃┃┏━━╋━━┓依罔克戲盧榆┃┃【在位五十五年】┃┃┏━┻━┓啟小名昆帝器┃┃┃┃轩祝辕融(黄帝,姓公孙,后改姬姓)(黄帝司徒)【前2697年甲子年位】┃┏━━━━━┻━━━━━━┓┃昌玄术意嚣器┃┃┃┏━━━┳━┻━┳━━━┓┃┃乾安悃魏矫雷荒道极┃┃武┃┃┃帝┃┃顓帝四頊喾岳┃┃┃┏━━━┳━┻━┳━━━┓┏━━━━━━┳━┻━━┳━━━━━┓┃穷駱仲伯(后稷)(殷商)(唐堯)帝句蝉明容稱弃契·挚龙┃·(周) (殷) ·┃┃·┃┃·┃敬·不昭·信康·窟明·┃┃·┃┃·┃┃·┃┃·┃句·鞠相·誇望·┃土·父┃·┃┃·┃┃·┃┃·┃桥·公昌·垂牛·刘若·公┃·┃┃·(共工)共工、伯夷二代辅大禹治水有功。
炎黄子孙姓氏分支表曝光,快看看你的姓氏始于哪里
![炎黄子孙姓氏分支表曝光,快看看你的姓氏始于哪里](https://img.taocdn.com/s3/m/985fee6e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3e.png)
炎黄子孙姓氏分支表曝光,快看看你的姓氏始于哪里
姓氏这个是我们还没有出生就带有的东西。
还在妈妈的肚子里的时候我们就被安排上了。
大家应该都知道百家姓吧,大家也都知道我们现在的社会能繁衍出那么多的后代科学家都指出是人猿繁衍而来的把。
在百家姓中一共是有568个姓氏,其中单姓就有444个,复姓,司马,南宫,第一,欧阳等就有124个,但随着人类的发展现在的《中国古今姓氏大词典》里面一共有12000多个姓氏,可以说是涨了好多倍,既然有了那么多姓,想知道自己的姓氏由来已经很艰难了,正史历史也难查出来,在我们中国人的认祖归宗的想法,就特别好奇自己的姓氏由来,接下来我们看图。
打开百度App,看更多美图
我们都是在外不是说炎黄子孙就是龙的传人,姬姓就是黄帝的姓氏啦。
不要搞混了哟是黄帝不是皇帝。
黄帝的下身宗族有21个分支。
给大家解释下第一个流程图,有10个是没有分支的也就是说现在的你姓氏真的很历史悠久。
剩下祁己,桥,终,均有改姓。
这个是炎帝的炎帝就是没有复杂,因为炎帝的出生地是在姜水之边故自取姓氏姜,如果你不姓姜快看看下面有没有你家族的姓氏。
这个是比较特殊的颛顼,也是姓姬的他是上古部落联盟首领,“五帝”之一,姬姓,号高阳氏,为什么要抽出来呢,因为他是后来的夏、楚的始祖。
小编就是颛顼一派的,有没有小伙伴是跟我一样的,你还知道哪些姓氏没有在里面吗,欢迎在下面评论或者转发。
黄帝世系
![黄帝世系](https://img.taocdn.com/s3/m/56d288f5770bf78a64295400.png)
黄帝世系一世:黄帝林姓元祖,姓公,号轩辕。
少典之子,母曰附保视有大电绕北斗星而有孕,二十五月而生帝于寿丘,熊氏部落首领,长姬水故姓姬。
约四千多年前,居西北高原,后分路东进,在陂泉一战打败炎帝,遂合并为一,并力合战,在汤鹿之野击败九黎族,擒杀蚩尤,被尊为炎黄部落联盟之首领。
纳四妃,生二十五子,得姓十四人,共得姬、酉、祁、已、腾、箴、任、荀、嬉、姞、儇、依等十二姓。
二酹,少昊氏居庵,大昊氏居陈。
在位一百年,享年一百一拾岁而终(前2575年),崩于荆山之阳,葬于陕西省黄陵县桥山。
元妃嫘祖,西陵之女,生子二:其一玄嚣,是为青阳。
二为昌意,是为青仆,生高阳,高阳有圣德焉。
二世:玄嚣黄帝之子,以金德玉,故号少昊金天氏,子橋极,余未考。
其裔孙台骀,水官尝通汾兆二水,颛顼帝嘉之,封于汾水,其后裔以沈为姓。
故林、沈有同源异姓之说。
东周时,楚国沈尹成生诸梁,梁食采于叶(南阳叶县)子孙因以为氏;五代时,王审知为闽王,闽人沈氏避沈讳,去水为尤,为尤氏。
综上所述,叶、尤两姓均出自沈姓,故与林姓世称同宗。
三世:橋极玄嚣之子,生子帝喾,余未考四世:帝喾高辛氏,接颛顼之位,为五帝之三。
高辛生而神灵,自言其名,普纳利物,不于其身,聪一知远,明一察微,顺天之义,知民之急。
仁而威,惠而信,修身而天下服。
取地之财而节用之,抚教万民而利诲之,历日月而迎送之,其动也时,其服也士。
帝喾溉执中而遍天下。
日月所照,风雨所至,莫不从服。
纳四妃,元妃姜生弃、次妃简狄生契、三妃庆都(陈锋氏女)生尧(放勋)、四妃常仪(娵訾氏女)生挚。
其时有犬戎之寇,其子勇猛无比,率大军平寇乱,献贼将首级于阙下,帝大悦,赐封于钟县,子孙因以钟为姓。
(有曰钟姓源自微子,纣王无道,微子奔周,周王封微子启于宋,都商丘。
宋桓公的第四代宋州黎,封于钟蘺,故以地为姓。
楚汉相争时,钟離昧为楚国大将,刘邦欲捕昧,昧遂自刎,其子钟離接避祸于颖川郡长社,并改姓钟,为钟氏一世祖)。
故林,钟亦有同源异姓之说。
黄氏家谱中华民族总始祖13世世系图黄姓世系图表
![黄氏家谱中华民族总始祖13世世系图黄姓世系图表](https://img.taocdn.com/s3/m/e4cda199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8c.png)
黄氏家谱中华民族总始祖13世世系图黄姓世系图表中华民族总始祖13世世系图第1世祖少典——有熊国君;配有蟜氏之女;子二(炎帝、黄帝)第2世祖炎帝——少典长子;与黄帝同为华夏族祖先。
黄帝——少典次子;生于轩辕之丘,故曰“轩辕氏”,因奠定了传男制度,又号公孙,国于有熊,受禅于神农氏而有天下,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长而墩敏,成而聪明”,开物成务,文明渐启,黄帝是中国古代野蛮时期华夏部落联盟的大首领,后世之“炎黄子孙”由此出也,娶四妃生25子,得其姓者14人,其中各有两人同姓.12姓为:姬(两人同姓)、酉、祁(祈)、己(妃)(两人同姓)、滕、箴、任、荀、僖、姞(吉)、儇(嬛、环)、依(衣);配西陵氏之女螺祖为正妃,配女节,配彤鱼氏,配嫫母;史载子四(昌意、玄嚣、青阳、苗龙)第3世祖昌意——黄帝次子(本宗);受封姬姓;配蜀山氏之女昌仆;子二(高阳、日安)第4世祖桥极——玄嚣之子;子一(高辛)高阳——昌意长子;即颛顼帝,是中国远古时代社会秩序的建立者,自幼敏睿,10岁时成为氏族酋长,12岁时率领本族东迁少昊(即嬴挚)东夷部落所在地穷桑地区(今山东曲阜一带),得信任而辅佐少昊帝,少昊去世后,20岁的颛顼即帝位,不久又内迁中原,承继中原华夏部落联盟的大首领,初国于高阳,后都于帝丘,在位78年;配邹屠氏,腾皇氏;子十六(姒鲧、骆明、穷禅、季番、欢头、瘦约、伯服、梼杌、苍舒、聩凯、梼盛、大监、宠降、中容、仲达、称)日安——昌意次子;居于西方,后入中原,子孙以安为姓。
第5世祖高辛——桥极之子;即喾帝;配陈峰氏之女庆都,配娵訾氏之女;子二(娵訾氏生挚,庆都生放勋)穷禅——高阳三子;子一(敬康)称公——高阳十六子;(本宗)子一(卷章)第6世祖卷章——称公之子;即老童;(本宗)子二(重黎、吴回)第7世祖吴回—卷章次子;其兄重黎被诛后,继兄位为祝融火神,后人在天水关,筑火神苗宇来纪念之;子一(陆终)第8世祖陆终——吴回之子;(本宗)配鬼方氏;子六(樊、惠莲、篯铿、会人、曹安、季连)第9世祖季连——陆终六子;受封芈姓,封地在今河南省东北、山东省西南之地,其后裔有季氏、熊氏、英氏、嵇氏、嬴氏等;子一(女修)第10世祖女修——季连之子(本宗);子一(皋陶)第11世祖皋陶——女修之子;即大业(本宗),名繇,字庭坚,是历史上著名的传说人物。
炎黄源流世系图
![炎黄源流世系图](https://img.taocdn.com/s3/m/6a28dd43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12.png)
炎黄源流世系图炎黄源流世系图传说在公元前4856年前,在今河南新郑的轩辕丘有个龙图腾的国家,君主名曰少典氏。
他是伏羲帝和女娲帝直系的第七十七帝,他的夫人有二,一是任姒(女登),二是附宝,她们是姐妹,是有硚氏之女。
在今新郑市区北关的轩辕丘的有熊国的宫殿里,传来了婴儿出生时呼吸大自然之气时的“哇哇”哭啼声。
这一说法得到包括中国古都学会在内的部分民间机构的认可帝共有二十五个儿子,其中十四人被分封得姓。
这十四人共得到十二个姓,它们是:姬、酉、祁、己、滕、葴、任、荀、僖、姞、儇、衣。
而少昊、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以及夏朝、商朝、周朝的君主都是黄帝的子孙。
炎帝是我国上古时代姜姓部落首领,号烈山氏或厉山氏,位于黄河上游、渭河地区。
据《史记》等古籍追记,炎帝姓“伊耆”,名石年。
母为有娇氏女,名日女登,是少典正妃。
生炎帝。
长于姜水,故有‘姜’姓之称。
据《纲鉴》等记载:“炎帝以火德代伏羲治天下,其俗朴,重端悫,不岔争而财足,无制令而民从,威厉而不杀,法省而不烦,于是南至交趾,北至幽都,东至肠谷,西至三危,莫不从其化。
”《越绝书》说:“昔者神农之治天下,务利之已矣,不望其报;不贪天下之财,而天下共富之;不以其智能自贵于人,而天下共尊之。
”炎黄帝世系图谱少典黄帝支系┃炎帝支系┏━━━━━━━┻━━━━━━━┓其年┃ (炎帝神农氏,姜姓,号烈山氏或厉山氏) ┃【前3217年甲申年位】巨臨駓魁┃【在位八十年】┃┃芒帝昧承┃【在位六十年】┃┃夷帝栗明┃【在位四十九年】┃┃柏帝堅宜┃【在位四十五年】┃┃節帝來┃【在位四十八年】┃┃赫帝胡裹┃【在位四十三年】┃┃封帝胥莖┃┏━━╋━━┓依罔克戲盧榆┃┃【在位五十五年】┃┃┏━┻━┓啟小名昆帝器┃┃┃┃轩祝辕融(黄帝,姓公孙,后改姬姓) (黄帝司徒) 【前2697年甲子年位】┃┏━━━━━┻━━━━━━┓┃昌玄术意嚣器┃┃┃┏━━━┳━┻━┳━━━┓┃┃乾安悃魏矫雷荒道极┃┃武┃┃┃帝┃┃顓帝四頊喾岳┃┃┃┏━━━┳━┻━┳━━━┓┏━━━━━━┳━┻━━┳━━━━━┓┃穷駱仲伯 (后稷) (殷商) (唐堯) 帝句蝉明容稱弃契·挚龙┃· (周) (殷) ·┃敬·不昭·信康·窟明·┃┃·┃┃·┃┃·┃┃·┃句·鞠相·誇望·┃土·父┃·┃┃·┃┃·┃┃·┃桥·公昌·垂牛·刘若·公┃·┃┃· (共工)共工、伯夷二代辅大禹治水有功。
炎黄世系表各种版本比照总表
![炎黄世系表各种版本比照总表](https://img.taocdn.com/s3/m/5893d9c2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f4.png)
炎黄世系表各种版本比照总表炎黄世系表各种版本比照总表注:1、有无子丽说:姜太公吕尚16世高止,字子容。
据《世本》,止为厚子。
《新唐书》称止为子丽子。
一说:止被齐逐燕,高竖据卢邑反抗。
齐君改以酀继承高子爵位。
可证明无子丽一代。
2、一说:姜太公吕尚20世高彄臧,为19世高彄、20世高臧,是两代人。
3、夏有后羿、寒浞、过浇三王说:在夏的历史上,曾存在过一段后羿、寒浞、过浇执政的“无王”时期。
据《尚书》、《左传》记载,太康继位后,游猎无度,不理政事,从而引起了众兄弟的怨恨及国人的强烈不满。
这是,有穷氏的首领后羿,便利用太康失去民心的机会,赶走了太康。
结果,他通过“因夏民以代夏政”的方式,取代夏的统治地位。
后来,尽管寒浞杀了后羿,并立了太康的弟弟仲康为王,但大权仍然掌握在寒浞的手里,仲康已成了傀儡。
其后,仲康死,他的儿子相,为了摆脱寒浞的控制,依靠弟弟斟寻氏、斟灌氏的协助,逃到了帝丘以后,才继位为王。
再后来,寒浞又派人杀了相。
相死时,其妻后缗带着未出生的少康,逃到了母家有仍氏。
等到少康出生并长大成人以后,寒浞已经死去,过浇当政,少康联合各部,才积聚力量灭掉了过浇,恢复了禹所开创的事业。
《通鉴外纪》说,羿在赶走太康以后的第八年而被寒浞所杀;寒浞在相以后的第三十二年,又被少康所攻灭。
二者相加,后羿、寒浞、过浇三人代夏为王的时间竟然长达40年左右!《古本竹书纪年》曰:“有王与无王,用歲四百七十一年。
”而班固却说夏代为17王,432年,显然是没有把后羿、寒浞、过浇三人及这段代夏执政的历史算在里面。
不仅如此,司马迁在撰写《夏本纪》和《三代世表》时,也没有将后羿、寒浞、过浇代夏执政的事情写进去。
后羿、寒浞、过浇三人执政的时间这么长,而被汉代学者所忽略,不能不说是一个重大的错误。
因此,我们照搬汉代学者的错误说法,而把后羿、寒浞、过浇三王排除在夏代世系之外是不科学的。
下面是经过修订后的《夏世系表》:禹——启——太康——(后羿)——仲康——相——(寒浞)——(过浇)——少康——杼——槐——芒——泄——不降——扃——廑——孔甲——皋——发——履癸4、黄帝生昌意,昌意生韩流,韩流生颛顼说:<<山海经>>:黄帝妻雷祖,生昌意,昌意降处若水,生韩流,擢首、谨耳、人面、豕喙、麟身、渠股、豚止,取淖子曰阿女,生帝颛顼。
《炎帝世系图谱》
![《炎帝世系图谱》](https://img.taocdn.com/s3/m/9840ee54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25.png)
《炎帝世系图谱》展开全文本文引自mhzjx19630819《炎帝世系图谱》第二部分有考证的三皇五帝时期燧人氏时期燧人氏为古羌戎的一支,祖居昆仑山,古羌戎发祥于青藏高原羌塘地区。
在公元前二万八千年至一万年之间,为地球最后一个冰河期的最冷期,原在青藏高原游牧渔猎的古羌戎族从昆仑山下移到祁连山一带的河西走廊,游牧于弱水、黑水、丹水、合黎山、龙首山(又名群玉山)至天祝、古浪之间。
在公元前九千年至八千年间,中国河套地区发生了第一次大洪水,居住在这一带的古羌戎部落损失惨重。
洪水退后,大约在公元前八千零五百年至八千零二百年间。
燧人氏的一个主要支系弇兹氏自祁连山开始东迁。
这时的燧人氏早已不是穴居野处,茹毛饮血的古人,已由渔猎、游牧时期转入半农半牧、火灶、火食时期。
后来又逐渐东迁至甘肃永登、兰州、贺兰山、乌达、甘谷、天水一带的黄河、湟水、大夏河、庄浪河、祖历河流域人口得到大发展,并进入了母系氏族社会。
盘瓠氏、华氏、胥氏、赫胥氏、华胥氏、雷泽氏、仇夷氏、婼氏也都在这带化育。
燧人氏又名燧家氏,是人工取火、用火、从渔猎游牧走向半农、半牧的前期时代的氏族,其代表氏族是弇兹氏,其次是盘瓠氏,是为伏羲文明奠定基础的时代,所以也可称为前伏羲时代。
燧人氏不仅用人工取火、还发明了用大山榑木观天测星定四时的太阳历,根据河图、洛书制定的以右枢(天龙座A星)为北极星,以织女星为北极星星象历,还发明了结绳记事,搓绳的妇女名织女,第一位织女就是弇兹圣母,初创八索准绳、圭表记历。
河图洛书测天图由今凉山彝族(燧人氏遗裔)所继承,他们把测天者叫做支格阿尔,说他有主日月的两个妻子,可能是少昊(测天图)的彝称。
少昊能行太昊之法,则(测)河图洛书,必是继承了燧人氏的榑木大山纪历(河图)和洛书星象纪历法。
燧明国的燧人氏以鸮鸟为图腾,族名弇兹其母系下传的姓为妘、始、姒、其居地为台、邰、有邰。
以畜牧、渔猎为主、以藏獒为牧羊犬。
栽培的蔬菜、瓜果为“瓜”“瓠”,谷物为“菜”(青梨、燕麦),所依之山为峻为“崦嵫”;所居之水为妘、浚。
黄帝到萧何至萧一菊 世系通谱(1至61至49世)
![黄帝到萧何至萧一菊 世系通谱(1至61至49世)](https://img.taocdn.com/s3/m/780b9c38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bb.png)
黄帝到萧何至萧一菊世系通谱(1至61至49世)黄帝到萧何世系一世:黄帝,姓公孙,名轩辕,生于姬水,又姓姬,有熊氏少典之子,母附宝。
葬陕西黄陵县桥山。
中华民族人文始祖。
子昌意(颛顼之父)、少昊、休、清、辉、平、苍林、万阳等二十五子,得姓十四人。
元妃嫘祖,生子玄嚣、昌意。
另黄帝--昌意--颛顼—穷蝉—敬康—句望—桥牛—瞽叟—帝虞舜重华、象;黄帝--昌意--颛顼—鲧--大禹(姒姓,夏始祖)--夏启。
二世:玄嚣,少昊氏。
黄帝长子。
青阳氏。
三世:峤极。
四世:帝喾,名俊,高辛氏。
元妃有邰氏姜嫄生子稷(姬姓,名弃,周始祖)、次妃有绒氏简狄生子契(子姓,商始祖),次妃陈锋氏庆都生子帝唐尧(放勋,子丹朱)、次妃【女取】【此言】氏常仪生子帝挈。
五世:契(子姓,商始祖)六世:昭明七世:相土八世:昌若九世:曹圉十世:冥(园)十一世:振(王亥)十二世:微(上甲)十三世:报乙十四世:报丙十五世:报丁十六世:主壬十七世:主癸(字辛)-------------------------------十八世:天乙(子姓,成汤,字履),在位三十五年。
子太丁、外丙、中壬十九世:太丁。
子太甲二十世:太甲(字子,太宗),在位三十三年。
子沃丁、太庚。
二十一世:太庚(字辨),在位二十五年。
子小甲、雍已、太戊。
二十二世:太戊(字密,中宗)。
子仲丁、外壬、河亶甲二十三世:河亶甲(字整),在位九年。
子祖乙。
二十四世:祖乙,在位十六年。
子祖辛、沃甲(子南庚)二十五世:祖辛(字旦)。
子祖丁二十六世:祖丁(字新),在位二十三年。
子阳甲、盘庚、小辛、小乙。
二十七世:小乙(字敛),在位二十八年。
二十八世:武丁(字昭,高宗),在位五十九年。
子祖庚、祖甲二十九世:祖甲(字戴)。
子廪辛、庚丁。
三十世:庚丁(字嚣),在位二十一年。
子武乙。
三十一世:武乙(字衢)。
子太丁。
三十二世:太丁( 字托)。
子帝乙。
三十三世:帝乙(字羡),在位三十七年。
子:微子启(周诸侯国宋一世祖)、微仲衍、帝辛(商纣王)-----------------------------------------三十四世:宋微仲(字衍)三十五世:宋宋公(字稽)三十六世:宋丁公(字申)三十七世:宋泯公(字共),弟宋炀公熙三十八世:宋厉公(字鲋祀)三十九世:宋厘公(字举),在位28年。
华夏帝王世系树状图与典故轶事纪年表--三皇五帝
![华夏帝王世系树状图与典故轶事纪年表--三皇五帝](https://img.taocdn.com/s3/m/fc80f635fd0a79563c1e72d4.png)
禹守丧三年而登帝位,该三年应属帝舜时期。 任用八恺掌管土地,任用八元传道布教。 流放四凶族族人。 伯禹,此时已是氏族首领。 平水土,开九山,通九泽,决九河,定九州。划定朝贡地界。这些都是大禹即位前的功绩。 周、吴始祖。善播种。 商始祖。作五伦教育。 惩奸除恶。 统领工匠。 驯服鸟兽,治理山川。并由朱虎,熊罴辅佐。
第 2 页,共 2 页
有熊
5 帝颛顼 6 帝喾(kù)
帝挚 7 帝尧
8 帝舜
相 将
史官
西陵氏
嫘(léi)祖 魃
(女魃)
少昊氏
姬
玄嚣(挚) 青阳 江水
蜀山氏
昌意 昌仆 风后 力牧 常先 大鸿 应龙 蚩尤
若水
夸父
仓颉
妘(yún)
高阳
蟜(jiǎo)极
鲧(三世)
穷蝉
称
梼杌(táo wù)
缙(jìn)云氏
饕餮
帝鸿氏
浑沌
少皞氏
穷奇
俊
高辛
有邰(tái)氏
姜原
有娀(sōng)氏
简狄
陈锋氏
庆都
娵訾(jū zī)氏
常仪
挚
陶父
商丘 亳
伊祁氏
放勋
陶唐 唐
丹朱
唐
娥皇
Hale Waihona Puke 女英鲧崇大羿
嫦娥 女脩(xiū) 大业 敬康
句(gōu)望 桥牛
瞽叟 (gǔ sǒu)
伯益
姚/妫 重华
有虞 有虞
司空 稷 司徒 大理 共工 虞
秩宗 典乐 纳言
帝禹
姒(sì) 姬 子
9年 98年
前2176-前2168 前2215-前2112
39年
炎黄世系表
![炎黄世系表](https://img.taocdn.com/s3/m/1be30f23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1a.png)
炎黄世系表神农氏【公元前3096~公元前2577年】1.姜石年(轨)【公元前3096~公元前2957年】2.姜临魁【公元前2956~公元前2877年】3.姜承【公元前2876~公元前2817年】4.姜明【公元前2816~公元前2768年】5.姜直(宜)【公元前2767~公元前2723年】6.姜来(釐)【公元前2722~公元前2675年】7.姜哀(居)【公元前2674~公元前2632年】8.姜榆罔(参卢)【公元前2631~公元前2577年】炎帝烈山氏世系1.炎帝2.听訞【帝临魁时】3.炎居【帝承时】4.节并【帝承时】5.戏器【帝明时】6.祝融【帝直时】7.共工【帝来时】8.后土【帝哀时】9.信【帝榆罔时】10.夸父【帝榆罔、黄帝时】11.柱【少昊时】12.共工(祝融)【帝颛顼时】13.术器【帝颛顼时】14.勾龙【帝喾时】15.共工垂【帝尧时】16.伯夷【帝舜时】黄帝轩辕氏【公元前2577~公元前2077年】1.黄帝有熊氏姬轩辕【公元前2577~公元前2478年】2.少昊金天氏己玄嚣【公元前2477~公元前2394年】3.帝颛顼高阳氏妘颛顼【公元前2393~公元前2316年】4.帝喾高辛氏姬逡【公元前2315~公元前2241年】5.少昊青阳氏己挚【公元前2240~公元前2232年】6.帝尧陶唐氏伊祁放勋【公元前2231~公元前2160年】7.帝舜有虞氏姚重华【公元前2159~公元前2132年】8.丹朱(伊祁朱)摄政【公元前2131~公元前2129年】9.帝舜有虞氏姚重华【公元前2129~公元前2098年】10.帝禹夏后氏姒文命【公元前2097~公元前2080年】11.商均(姚均)摄政【公元前2079~公元前2077年】。
中国历代帝王世系表1(1)讲解
![中国历代帝王世系表1(1)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c8d9a1e104a1b0717fd5dd50.png)
中国历代帝王世系表(上古——周)上古时代炎帝神农氏黄帝轩辕氏少昊金天氏颛顼高阳氏帝喾高辛氏帝挚高辛氏唐尧放勋虞舜重华夏朝(约公元前2146-1675年)共统治466年建都:安(今山西雯县)夏始于禹,终于桀,共17帝。
夏时,开始出现私有制,氏族社会的禅让制度走到了尽头,被世袭制取代。
社会由原始社会进化到奴隶制社会。
夏朝姒姓。
宗神夏禹姒文命(黄帝的玄孙)在位45年夏启姒启在位29年太康在位29年仲康在位13年相在位28年寒浞(亲信,篡权)在位40年少康在位21年杼在位17年槐在位44年芒在位18年泄在位21年不降在位59年扃在位21年胤甲(又名廑)在位21年孔甲在位31年皋在位11年发在位11年夏桀姒履癸在位52年商朝(约公元前1674—公元前1117年)共统治557年,历三十帝。
建都:朝歌,又名殷(今河南安阳小屯村)庙号/谥号年号姓名在位商太祖汤子天乙 30年商代王太乙子以跌 1年商哀王外丙子胜 2年商懿王仲壬子庸 4年商太宗太甲子至 12年商昭王沃丁子绚 29年商宣王太庚子辩 25年商元王雍已子密 13年商中宗太戊子伷 75年商孝成王仲丁子庄 11年商思王外壬子发 15年商前平王河亶甲子整 9年商穆王祖乙子藤 19年商桓王祖辛子旦 16年商僖王沃甲子逾 5年商庄王祖丁子新 9年商顷王南庚子更 6年商悼王阳甲子和 7年商世祖盘庚子旬 42年商章王小辛子颂 3年商惠王小乙子敛 10年商高宗武丁子昭 59年商后平王祖庚子跃 11年商世宗祖甲子载 33年商甲宗廪辛子先 4年商康祖庚丁子嚣 8年商武祖武乙子瞿 35年商匡王文丁子托 13年商德王帝乙子羡 21年商纣王帝辛子寿 30年周朝(西周)公元前l122--770 共统治353年,历十二帝。
建都:镐京(今陕西西安西南)庙号/谥号姓名在位周文王姬昌 50年(注:建国前在位)周武王姬发 14年(注:前7年在建国前)周成王姬诵 15年(周公姬旦摄政7年)周康王姬钊 25年周昭王姬瑕 23年周穆王姬满 55年周共王姬繄扈 23年周懿王姬囏 8年周孝王姬辟方 6年周夷王姬燮 8年周厉王姬胡 11年周宣王姬静 46年周幽王姬宫湼 10年武王之前还有:古公亶父(太王)、季历、文王,虽有强大的势力,但在名义上仍是商朝属下的一个诸候国。
中华远古帝王世系
![中华远古帝王世系](https://img.taocdn.com/s3/m/6dbc30253968011ca30091a0.png)
中华远古帝王世系中华儿女又称炎黄子孙,“炎黄”指的就是炎帝和黄帝。
许多人都误以为炎帝和黄帝只是两个人。
其实不然,炎帝和黄帝都是远古时代一个阶段政权的代称。
中国的文明史可以追溯到远古的“三皇五帝”时代。
近百年来大量的考古数据证明,中国的文明史早在公元前一万年至前九千年时就已经存在了,远不止所谓的上下五千年。
二十世纪末,王大有等一批学者勇敢的投身于中国远古史的研究,他们结合田野考古并从多学科领域对远古史进行了艰苦的考证,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初步理出了中国远古文明的脉络,我们终于看到了恢复中国远古文明历史的一线曙光。
盘古氏(距今约400万—300万年前。
又称盘古,混沌氏。
是传说中开天辟地创造人类世界的始祖)—天皇氏(距今约300万—170万年前。
又称天皇,是传说中的上古三皇之一)—地皇氏(距今约170万—70万年前。
又称地皇,是传说中的上古三皇之一)—人皇氏(距今约70万—20万年前。
又称人皇,九头氏,居方氏。
是传说中的上古三皇之一)—有巢氏(距今约20万—5万年前。
又作大巢氏,尊号巢皇。
是传说中的上古帝王)—燧人氏(距今约5万年—公元前7724年。
又称燧皇,是传说中的上古帝王,起源于青藏高原的昆仑山,古称羌戎)。
伏羲的先祖是居住在青藏高原的古羌戎燧人氏的一个分支。
距今约三万年时,居住在昆仑山上的燧人氏族团因雪线下移,被迫分两路转移。
一路由南往东,进入长江以南,发展成为燧人氏苗蛮集团(黑虎支);一路由北向东,进入黄河流域太行山以东,发展成为燧人氏伏羲集团(白虎支和牛羊支)。
伏羲氏于公元前7724年取代燧人氏政权,成为各地氏族联盟公认的领袖。
女娲氏与伏羲氏同属于伏羲族团,为两个世代联姻的族系。
两族相互交替,共同执政,形成了伏羲女娲氏政权(公元前7724—前5008年。
传78帝,记2717年)。
伏羲(公元前7724—前7707年。
又称宓羲、庖牺、皇羲、太昊、伏牺。
男,风姓,伏羲女娲政权首任帝。
是母系氏族风兖部落的首领,居今甘肃庆阳市与平凉市境内的沿河地带)—女娲(公元前前7707—前7653年。
炎帝世系图谱
![炎帝世系图谱](https://img.taocdn.com/s3/m/b4ecf3fd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1296045.png)
炎帝世系图谱第二部分有考证的三皇五帝时期燧人氏时期燧人氏为古羌戎的一支,祖居昆仑山,古羌戎发祥于青藏高原羌塘地区。
在公元前二万八千年至一万年之间,为地球最后一个冰河期的最冷期,原在青藏高原游牧渔猎的古羌戎族从昆仑山下移到祁连山一带的河西走廊,游牧于弱水、黑水、丹水、合黎山、龙首山(又名群玉山)至天祝、古浪之间。
在公元前九千年至八千年间,中国河套地区发生了第一次大洪水,居住在这一带的古羌戎部落损失惨重。
洪水退后,大约在公元前八千零五百年至八千零二百年间。
燧人氏的一个主要支系弇兹氏自祁连山开始东迁。
这时的燧人氏早已不是穴居野处,茹毛饮血的古人,已由渔猎、游牧时期转入半农半牧、火灶、火食时期。
后来又逐渐东迁至甘肃永登、兰州、贺兰山、乌达、甘谷、天水一带的黄河、湟水、大夏河、庄浪河、祖历河流域人口得到大发展,并进入了母系氏族社会。
盘瓠氏、华氏、胥氏、赫胥氏、华胥氏、雷泽氏、仇夷氏、婼氏也都在这带化育。
燧人氏又名燧家氏,是人工取火、用火、从渔猎游牧走向半农、半牧的前期时代的氏族,其代表氏族是弇兹氏,其次是盘瓠氏,是为伏羲文明奠定基础的时代,所以也可称为前伏羲时代。
燧人氏不仅用人工取火、还发明了用大山榑木观天测星定四时的太阳历,根据河图、洛书制定的以右枢(天龙座A星)为北极星,以织女星为北极星星象历,还发明了结绳记事,搓绳的妇女名织女,第一位织女就是弇兹圣母,初创八索准绳、圭表记历。
河图洛书测天图由今凉山彝族(燧人氏遗裔)所继承,他们把测天者叫做支格阿尔,说他有主日月的两个妻子,可能是少昊(测天图)的彝称。
少昊能行太昊之法,则(测)河图洛书,必是继承了燧人氏的榑木大山纪历(河图)和洛书星象纪历法。
燧明国的燧人氏以鸮鸟为图腾,族名弇兹其母系下传的姓为妘、始、姒、其居地为台、邰、有邰。
以畜牧、渔猎为主、以藏獒为牧羊犬。
栽培的蔬菜、瓜果为“瓜”“瓠”,谷物为“菜”(青梨、燕麦),所依之山为峻为“崦嵫”;所居之水为妘、浚。
中华传承炎黄上古世系
![中华传承炎黄上古世系](https://img.taocdn.com/s3/m/90334b45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2a.png)
中华传承炎黄上古世系1炎帝姜榆罔帝克之子,名参卢,炎帝部族第十一任首领。
戊辰立为帝,在位五十五年,时国君通号为诸侯。
迁都于空桑,居方山。
生子方雷。
禅位后被黄帝封于潞,赤狄潞子婴儿即其后裔少典有熊氏启昆依卢之子,名桓,少典国第十一任国君。
娶有蟜氏之女附宝,启昆出游,南至衡山拜炎帝之陵,复访太昊之陵,附宝同往,见天中一道金色电光,旋于绕北斗枢星之旁,感而有孕,怀二十四月,紫气充房,生黄帝于有熊国之南古轩辕之丘,遂号曰轩辕。
轩辕十二岁启昆崩,即嗣位2姜方雷榆罔之子名伯休生子姜松姜陈路子:“神农氏七十世有天下。
轩辕氏兴,受炎帝参卢禅,封参卢于潞,守其先茔,以奉神农之祀”。
春秋后并入昆吾赤狄少典有熊氏轩辕帅“熊、罴、貔、貅、貙、虎”六部历七十二战统一天下。
元妃西陵氏生子三人:昌意、元囂、龍苗。
次妃方纍氏生子二人:休、清。
第三妃彤魚氏生子二人,揮、夷鼓。
第四妃嫫母生子二人,蒼林、禺陽。
凡妃之子九人,庶妾之子十六人,共二十五人,別姓者十二,祈、酉、滕、箴、任、荀、釐、佶、儇、依及青陽夷彭為二紀也,其十三人皆姬姓。
據中國湖南省立圖書館典藏青山彭氏敦睦譜卷一宗系中載:黃帝生二十五子一女,依序為:娶西陵氏生昌意、玄囂、酉、祁、馮夷、滕等六子,娶方雷氏生龍苗、葴、荀、休、清、采等六子,娶彫魚氏生夷鼓、揮、縉雲、喬伯、姞等五子,娶鬼方氏生蒼林、禺陽、儇、詹人、衣、禺(豸虛)、纍祖、白民等八子,一女曰女華。
3姜松生子姜清帝玄嚣:黄帝长子立青阳之国,后少昊金天氏一世,生子敖倂、矫极昌意:黄帝次子立朝阳之国,生子乾荒、安、悃4姜清生子姜祝融矫极玄嚣子青阳国君号金辛氏,生子:帝喾、大临、重、修、熙、该、张挥乾荒朝阳国被青阳国所破,生子:颛顼悃昌意季子悃,遷于於北土安居於西土,是為安息,其後有安氏、李氏(唐表云:昌意次子安,居西方,號安息國後,漢末遣子世高,入朝因居洛陽,後徙遼左,又徙武威,唐時賜抱玉、抱真,為李姓是為武威李。
)5姜祝融生子共工帝喾青阳国君,生子帝挚(己姓郯国、莒国远祖)、弃(周朝远祖)、阏伯(商朝远祖)、实沈(楼兰国远祖)陶唐(汉朝远祖)、禺阳(匈奴奚部远祖)大临生子仲容(秦朝远祖)重生子帝徵休(匈奴单于金天氏远祖)、颛顼生子卷章(赤狄昆吾、楚国远祖)、驩头(三苗之一远祖)、虞幕(有虞氏远祖)、梼戭(夏朝远祖)6姜共工生子共谷帝挚青阳国君,立九年退位帝徵休青阳国君,后少昊五世,生子帝庐回、白民、黑齿、厘嬉7姜共谷:讳霸,名原谷号共工氏。
上古帝王及黄帝世系图表
![上古帝王及黄帝世系图表](https://img.taocdn.com/s3/m/923d8bd928ea81c758f578c0.png)
上古帝王世系表
黄帝世系图表
注:①黄帝之父曰少典。
黄帝姓公孙,名轩辕,取代神农氏为帝,国号有熊。
25子有姓14人。
正妃嫘祖生玄嚣、昌意。
②帝喾娶娵訾氏生挚,陈锋氏生帝尧名放勋,元妃姜原生稷,次妃有娀简狄生契。
帝挚立不善,不久改立帝尧, 国 号 陶唐。
尧就位年龄不详,立73年令舜摄政,辟位28年而崩,在位101年。
契,姓子氏,治水有功,封于商,传13世至成汤而灭夏。
周后稷名弃,姓姬氏,舜封之于邰,传16世至武王灭商。
③帝舜名重华,国号有虞,故称虞舜,父瞽叟,继母生弟象。
年30举,用事20年,代尧摄政8年,尧崩3年丧毕,61岁即位,在位39年,享年100岁。
④禹姓姒氏,名文命,国号夏后,在位10年。
涂山氏生子启,至桀传17世而亡。
⑤禹和尧均为黄帝的五世孙,舜为黄帝的九世孙,而禹位承舜,相差四代。
炎黄世系很详细
![炎黄世系很详细](https://img.taocdn.com/s3/m/d53c7d3a10661ed9ad51f31a.png)
炎帝世系炎帝之妻,赤水之子听谈生炎居,炎居生节并,节并生戏器,戏器生祝融,祝融降处江水,生共工,共工生术器,……。
共工生后土,后土生噎鸣。
(《山海经-海内经》)后土生信,信生夸父。
(《山海经·大荒北经》)共工氏有子日句龙,为后土。
(《左传·昭公二十九年》)共工之子日修,好远游。
(《风俗通义》卷八引《礼传》)(炎帝)纳奔水氏女曰听谈,生帝临魁,次帝承,次帝明,次帝直,次帝厘,次帝里,次帝榆罔。
自炎帝至榆罔,凡八世。
(《册府元龟》卷一《帝王部》)阪泉氏蚩尤,姜姓,炎帝之裔也。
兄弟八十人。
(《路史.后纪四·蚩尤传》)蚩尤,是古之帝者,兄弟八十一人。
(《独异志》卷中)轩辕之初立也,有蚩尤兄弟七十二人。
(《述异记》卷上)昔列山氏之有天下也,其子曰柱,能殖百谷百蔬。
(《国语·鲁语上》)是炎帝之少女,名日女娃。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反,故为精卫。
(《山海经·北山经》)赤帝女日姚姬,未行而卒,葬于巫山之阳,故曰巫山之女。
(《文选·高唐赋》注引《襄阳耆旧传》)赤松子,神农时为雨师,服水玉,教神龙,能入火自烧。
往往至昆仑山上,常止西王母石室中,随风雨上下。
炎帝少女追之,亦得仙而去。
(《列仙传》)南方赤帝女学道得仙,居南阳愕山桑树上。
……赤帝见之悲恸,诱之不得,以火焚之,女即升天。
因名帝女桑。
(《太平御览》卷九二引《广异记》)炎帝之孙伯陵,伯陵同吴权之妻阿女缘妇。
缘妇孕三年,是生鼓、延、殳,始为侯。
鼓、延是始为钟,为乐风。
(《山海经·海内经》)有互人国,炎帝之孙日灵恝,灵恝生互人,是能上下于天。
(《山海经·大荒西经》)黄帝世系黄帝,有熊国君,乃少典国君之次子,号曰有熊氏,又曰缙云氏.又曰帝鸿氏,亦曰帝轩氏。
(《史记·五帝本纪》正义) 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西陵之妇,是为嫘祖。
嫘祖为黄帝正妃。
生二子,其后皆有天下:其一日玄嚣,是为青阳,青阳降居江水;其二日昌意,降居若水,昌意娶蜀山氏女曰昌仆,生高阳。
中华始祖炎帝黄帝世系图
![中华始祖炎帝黄帝世系图](https://img.taocdn.com/s3/m/f66194711eb91a37f1115c45.png)
????
殷商
契昭明相土昌若
(殷)
后稷
弃不窟鞠公刘
(周)
戏名器祝融术器雷四岳句龙信誇父垂公(共工)
(黄帝司徒)(共工、伯夷二代辅
大禹治水有功。因
源于炎帝之后,共
工复赐姜姓。大禹
治水功成,伯夷功高,被封邑于城,
后人以“吕”为氏)
小帝
??鲧夏禹(公元前2165年,名文命,妣涂山氏,为夏朝建立者,生子启,葬浙江会稽)
黄帝支系
少典氏勗其巨駓芒昧夷栗柏坚节赫胡封胥依盧
炎帝支系
石年临魁帝承帝明帝宜帝来帝裹帝莖罔榆
(炎帝,神农氏,名榆冈,(在位八十年)(在位六十年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在位四十九年)(在位四十五年)(在位四十八年)(在位四十三年)(在位五十五年
姜姓,号烈山氏或厉山氏,葬株洲市炎陵县城西克
前3217年甲申年位,葬宝鸡市17公里的鹿原镇)
中华始祖炎帝、黄帝世系图
远古时代,中华人类祖先最早活动在西北地区(陕西一带)和黄河流域(即中原地区,包括河北、河南、山东、山西等地)。相传,少典太始祖传至炎帝与黄帝。炎帝名榆冈,姓神农氏,发明了五谷,养育了人类,生活在黄河上游,姜水之滨,后姓姜。黄帝姓轩辕氏,创造了马车,改善了运输工具,发展了生产力。黄帝生活在黄河下游,姬水之滨,后姓姬。故中华民族都是炎黄子孙。世系图为:
渭滨区神龙镇境内的常羊山) 戏
依盧启昆黄帝昌意魏道武帝
(号有熊氏,姓公孙,后改姬姓,悃
名轩辕,生子廿五个,得姓有十四人。安
妣西陵氏,即嫘祖,生子二:乾荒帝顓頊伯称
玄嚣、昌意。葬桥山,今位于(高阳氏,生子八,
陕西省黄陵县城北约一公里)称“八恺”)仲容
三皇五帝世系表及补充资料
![三皇五帝世系表及补充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99463b31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15.png)
三皇五帝世系表及补充资料三皇五帝世系表黄帝(一)——玄嚣、昌意玄嚣——蟜极——高辛(帝喾)(三)——放勋(尧)(四)昌意——高阳(颛顼)(二)——穷蝉——敬康——句望——桥牛——瞽叟——重华(舜)(五)以上(一)(二)......均为五帝先后排序,不加括号的是名字,括号内是后人的称呼,内容摘自《史记》。
均为黄帝后代。
补充资料中国最早的古史系统。
中国的古史传说中,到战国时期形成几种“五帝”说;战国末始有“三皇”一词,到汉代才形成几种置在五帝前的“三皇”说。
“皇”的原义是“大”和“美”,不作名词用。
战国末,因上帝的“帝”字被作为人主的称呼,遂用“皇”字来称上帝,如《楚辞》中的西皇、东皇、上皇等。
时又有天皇、地皇、泰皇之名,称为“三皇”。
在《周礼》、《吕氏春秋》与《庄子》中也始有指人主的“三皇五帝”,《管子》并对皇、帝、王、霸四者的不同意义作了解释,但都未实定其人名。
汉代所定的人间历史上的“三皇”有五说:①《尚书大传》为燧人、伏羲、神农。
《礼·含文嘉》、《春秋命历序》亦同此说而以燧人居中。
②《春秋运斗枢》为伏羲、女娲、神农。
③《礼·号谥记》为伏羲、祝融、神农。
《孝经钩命决》引《礼》同此,但以祝融居末。
④《白虎通》说为伏羲、神农、共工。
⑤西汉末的《世经》所排古史系统,在黄帝和颛顼之间加有少昊金天氏,使战国时说的“五帝”中多了一帝。
于是有人把原五帝之首的黄帝升为三皇,与伏羲、神农并列。
首先是《礼·稽命徵》持此说,张衡上汉顺帝书及其后的皇甫谧《帝王世纪》亦从之。
接着是伪《尚书序》宣扬此说,由于它的经书地位,从此伏羲、神农、黄帝成为中国历史中最古的三位帝王。
其实上述诸说皆为西汉末以后纬书所编造的神话。
汉代仍传有天神中的三皇,西汉末纬书《春秋命历序》、《始学篇》等以三皇为天皇、地皇、人皇。
道教经典中的三皇分初、中、后三组:“初三皇”还具人形(一说他们分别有十二头、十一头、九头);“中三皇”则具人面蛇身或龙身,分别有十三头、十一头、九头(一说以中地皇为有巢氏、中人皇为燧人氏);“后三皇”中的“后王皇”人首蛇身,即伏羲,“后地皇”人首蛇身,即女娲,“后人皇”牛首人身,即神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丹朱
临魁
帝承 帝明 帝宜
帝 帝裹 帝茎 罔榆
石年(炎帝神农氏,姜
术器 勾龙 垂公(共工) 伯夷、伯常
宣、宜 迩、定 恒、寰 宇、宙 许、高 宰 禅 启 副、蒯 乔、正 志道 祖荣 成、杜 济 林二、林一 承先 理、平、荣、光 永和 嘉禹 衡车 海愎 祖甲、祖丙 二懋、一懋 正二、正一 心成、美成 元一 仲调 训元、计恒
尚贞 高圉 亚圉 公叔祖类 古公亶父 吴太伯、仲庸、周公季历 周文王昌
先二、先一 司会 挥前 凞、伦 豫仲 齐太公吕尚
丁公
彰穆公虎
炎帝支系 少典氏 石年(炎帝神农氏,姜姓,也称帝魁或帝嵬,号烈山氏或厉山氏)
克 小帝
戏 名器 祝融(黄帝司徒)
33 发
34 方
35 振
36 维
37 寿固
38 敖
39 元捷
40 偃
41 姑益
42 公允
43 简
昌意
颛顼 伯称 卷章(老 童) 重黎、吴回 陆终 季连 附沮 穴熊
黄帝支系 少典氏
勗其 巨駓 芒昧 夷栗
女修(颛顼孙女) 大业(皋陶)
勗其 巨駓 芒昧 夷栗 柏坚 节来 赫胡 封胥 依卢 启昆 帝,姓公孙,后改姬姓)
后稷 ·
弃 裳玺 叔望 不窋 鞠 帝育 帝抚 拔 膺 胜 含章 郝 乾 公刘 堃 庆节 皇仆 太素 国华 差弗 绍穆 承启 殷仲 怀德 毁隅 超 公非 至详
玄嚣
蛟级
帝喾
契
尧
帝挚
商星 昭明 相正 司融 爵禄 蒙君 相士 昌若 曹圉 根 冥 振 微 报丁 报乙 报丙 主壬 主癸 商成汤
伯益 大廉、若木、江玄仲
费昌 孟戏、中衍
44 顼叔 45 野 46 无 47 胜 48 叔正 49 献子 50 亚寿 51 原寿
52 梦延 53 遇父 54 陈胡公满 55
杞东楼公
鬻熊 熊丽 熊狂
楚熊绎
中谲 蜚廉 恶来、季胜 女防、孟增 旁翶、衡父
太几、造父(赵祖) 大骆 非子 秦嬴(成)
黄帝支系 少典氏
世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乾荒 14 15 幕
安 骆明
悃 仲容
16 穷蝉
白马
17 敬康
伯鲧
18 句望
夏禹(文命)
19 桥牛
20 瞽叟
21 舜(重华)
22 句望
23 商均
24 夷伯
25 强余
26 颉
27 思
28 友龙、梦熊
29 汶寿胖
30 叔仪
31 康仲、康伯
32 祖妫、宗石